第一节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案例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具体案例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具体案例
一、认识世界的例子:
1、通过科学研究,人们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规律和现象。
例如,科学家们通过研究DNA的结构和功能,揭示了基因遗传的奥秘。
2、通过旅行和文化交流,人们可以了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历史和社会制度。
例如,去中国旅游可以了解到中国的传统文化和现代社会的发展。
3、通过阅读书籍、观看电影等媒介,人们可以了解不同的思想、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例如,读《红楼梦》可以了解到中国古代社会的风俗习惯和人性弱点。
二、改造世界的例子:
1、通过科技创新,人们可以改善生活质量和解决环境问题。
例如,发明电动汽车可以减少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研发新型材料可以提高建筑安全性和节能性。
2、通过教育改革,人们可以提高整个社会的素质和竞争力。
例如,推行素质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精神;推广职业教育可以提高劳动力市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
3、通过社会公益活动,人们可以改善弱势群体的生活条件和社会地位。
例如,组织志愿者为贫困地区的孩子提供教育帮助;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PPT课件
伊壁鸠鲁:偶然造就世界
(三)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分野 1、科学精神与科学主义 ①启蒙运动与科学精神:启蒙运动反神学,倡导自然法 则;反神秘,主张理性原则,是科学精神勃兴的理论基 础。 ②科学精神与科学主义:科学精神是人们在认识世界过 程中所形成的追求知识的客观性与坚持用科学解释世界 的理念与立场。科学主义是将自然科学的知识视为惟一 可以理解世界的知识体系,从而排斥其他知识的立场与 观念。 ③科学主义的基本特征: 第一,认为自然科学知识是最精确、最可靠的知识,是 其他科学的典范。 第二,认为自然科学的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唯一正确和 有效的方法,应该应用到包括人文社会科学的一切研究 领域。 第三,认为自然科学知识可以推广至解决人类的一切问 题,包括人生问题 。
二、认识的本质
1.认识是什么?
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2.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①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把人的认识看成是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和接受 外界对象,类似于照镜子那样的活动,所以又被 称为直观的、消极被动的反映论。 ②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 首先,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认为实践是 认识的基础和决定因素。 其次,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 体在改造客体的过程中对客体规律的把握。 ③能动反映论的特点: 首先,认识具有摹写性。即以客观事物为原 型,是对客观事物状态、属性、关系、本质及规 律的再现。 其次,认识具有创造性。即认识的过程是一 个对信息进行选择、整合、重构和创新的过程。 所以 , 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 , 而且还能 进一步揭示事物的内在本质和规律 ; 不仅反映事 物的现在 , 而且能进一步揭示事物的的过去和未 来;不仅能够反映现实中的事物 ,而且能够塑造出 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的事物。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完整)
第二节 真理和价值
一、真理的属性
1、真理的概念 真理是人们对于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是标 志着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 2、真理和谬误的辩证关系 真理和谬误是对立统一的。首先,二者是对立的。其次, 二者又是相互联系的,二者相比较而存在、相斗争而发展。 再次,二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3、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唯物主义) 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检验真理的标准——实践也是 客观的。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论。
3、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真理的辩证法) 绝对性和相对性是真理的两种属性,不是两种不同类型 的真理。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无限性。首先,真 理的客观性是绝对的,它同谬误有原则的界限,是正确的, 而不是错误的;其次,世界的可知性是绝对的,人能够获得 无限发展着的物质世界的正确认识。 真理的相对性是指真理的有条件性、有限性、近似性。 首先从广度上看,真理所反映的对象是有条件的,有限的; 其次从深度上看,真理反映客观对象的正确程度也是有条件 的、近似的。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是辩证统一的。首先,二者是相 互包含、相互渗透的。在真理的相对性中包含着绝对真理的 颗粒;真理的绝对性通过相对性表现出来,无数个相对真理 的总和构成了绝对真理。其次,真理是由相对真理向绝对真 理的转化过程,这是真理的发展规律。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坚持和发 展马克思主义。
五、认识的辩证发展过程 认识的全过程(总规律): 实践→认识→实践 1、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从实践到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概念 二者的辩证关系以及割裂二者辩证关系的错误观点 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条件 2、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从认识到实践 必要性:用理论指导实践,在实践中检验和发 展理论。 条件:坚持理论和世界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为群 众所掌握;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 3、认识运动的反复性和无限性 4、理论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体例子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体例子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是广泛的概念,涵盖了许多不同的领域和行动。
以下是一些具体例子:
1. 认识世界的例子:
- 深入学习历史、经济学、社会学等学科,以了解不同国家和文化的历史和发展。
- 阅读大量的书籍、报纸和杂志,以拓宽视野,了解不同人们的观点和经验。
- 参加国际交流项目或旅行,亲身体验不同文化和社会的差异。
- 在社交媒体上关注国际新闻和其他国家的动态,以保持对世界事务的了解。
2. 改造世界的例子:
- 参与慈善和志愿活动,为改善社区和弱势群体的生活做出贡献。
- 参与环保运动,推动可持续发展和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 参与社会运动,争取平等、正义和人权。
- 创立或支持社会企业,提供创新的解决方案来解决社会问题。
- 进入政治领域,推动政策变革,为更公正和包容的社会作出努力。
这些只是举几个例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方式和途径非常多样,每个人都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来实现这些目标。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和规律 第二节:真理和价值 第三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认识的基础 二、认识的本质
三、认识的规律
第一节
案例:莫泊桑挨踢
• 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要在他写的一部小说里,细腻地描写 一个人被脚踢过之后的感觉。但他一辈子还没挨过拳打脚踢, 即没这种体验,在写作时必然遇到困难。一天,他下了一个 决心:找人踢我一顿。他信步来到一条大街上,对一个乞丐 说:“先生,请你踢我几脚好吗?”那乞丐起初不敢相信自 己的耳朵,后来确实明白了莫泊桑的用意后,以为他是个神 经病,理都没理,就走开了。莫泊桑一见当时街上没别的人, 正是找感觉的好机会,那里肯放过他。急忙从口袋里掏出钱, 追上去给他,说道:“老兄,用力踢吧。” • 老乞丐抓起钱来以后,会心地笑了笑,照莫泊桑的屁 股就是一脚。莫泊桑疼得不得了,忍着痛揉着屁股就往回跑, 挨踢的滋味了然于心,他马上抚笔临纸,继续写作。
中介:各种形式的工具和方法
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主体
主体是具有一定认识能力并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 人,具有自然性、社会性和意识性三方面的特征,包括
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类主体三种形式。
这是什么?
上图:关于主体认知模式的思考
不同人的不同解答体现了认识主体的差异性
第二,中介
中介是主体和客体相互联结、相互作用的媒介,标 志着人类实践和认识的能力与发展水平,制约着人的实
主体客体化过程
(3)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环节
第一,确立实践的目的和方案;
第二,把实践方案变成实际行动;
第三,通过反馈调节实践活动。
飞机模型
飞机制造
飞机升空
失事改进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紧接着,他便开始搜集大西洋两岸古 生物化石、古气候、底层构造等方面的 资料,找到了两岸相同或相吻合的证据。 于是,在 1912年,正式向科学界提出 了“大陆漂移说”(第二回合:学说)。
“大陆漂移说”认为,现在的7大洲在 两亿年前是一整块花岗岩质大陆,即被 无边无际的泛海洋所包围的原始“泛大 陆”。 由于日月潮汐力和地球自转离心力 的作用,泛大陆分裂成几大块,先后分 离出去,中间形成大西洋和印度洋等水 域。 移动大陆的前沿遇到基地玄武岩的 阻挡,便发生挤压和褶皱,隆起为山脉, 而移动过程中脱落下来的“碎片”,就 成了岛屿。
波义耳定律的启示
真理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真理是绝对的
一、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二)真理的绝对性与相对性 1、真理的绝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无条件性和 无限性。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同客观 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同谬误有原则 区别,这一点是无条件的、绝对的。 另外,认识每前进一步,都是对无限 发展着得物质世界的接近,这一点也是 无条件的、绝对的。
波义耳定律错了吗? 17世纪,化学家波义耳通过实验发现: 在温度不变的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与它所受 到的压力成反比。这就是著名的波义耳定律。 到了19世纪,法国物理学家雷尼奥用不 同的气体对波义耳定律进行了检验。结果发 现,并不是所有的气体,在任何条件下都遵 守波义耳定律。比如,二氧化碳,在通常的 室温下,压力达到60个大气压时,就变成了 液体。又如,按照波义耳定律,给1000升的 氮气施加1000个大气压,体积应该是1升,而 结果是2升。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二次飞跃
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
第 一 次 飞 跃
实
践
理性认识
第 二 次 飞 跃
(一)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⒈感性认识
⑴含义 感性认识是人们通过感觉器官获得的对事物 表面现象的认识。它是认识的初级阶级。
⑵形式
感觉是对事
物个别属性的认识。
硬!
红!
甜!
知觉是对事物整
体的反映。
一个又甜又硬的红苹果!
大前提
结论
类比推理是根据两个对象在某些属性上
相同,从而推出在其他属性上也相同的推理 形式。 (声) M ------ S 直线传播 (光) N ------ S ------ p ------ p 反射、折射 ------ q
波动性
N ------ q
波动性
(3)特点 间接性 抽象性
深刻性
②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
感性认识有缺点和局限性。
班· 达依尔: 陛下,我只 要…… 舍罕国王:当 然可以……?!
舍罕王赏麦
“表象不能把握整个运动,例如它 不能把握秒速30万公里的运动,而思维则 能够把握而且应当把握。”
——黑格尔
一只猫与法军高级指挥部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的一个军官用望远 镜观察法军的前沿阵地,忽然发现一只名贵的波斯 猫在对面的山包上晒太阳,第二天、第三天还是如 此。德军指挥官猛然醒悟了:山包附近一定设有法 军的一个高级指挥部。于是,他立即调来两个团的 炮兵,对这个山包进行了猛烈的轰炸。事后知道猫 晒太阳的那个山包的确是法军一个旅的指挥部。
经验具有主体的狭隘性。 每一个思维主体,不管经验多么丰富,从数 量上说总是有限的,他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总是无 穷多的,这样,当他,面临自己所从没遇到过的 事物或问题时,如果仅靠已有的经验去判断就大 错特错。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创造
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 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唯物主义反映 论,反对了唯心主义先验论。
反映论:是指确 认认识的本质是人脑 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的 认识论原则,坚持从 “物到感觉和思想” 的认识路线。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其它哲学认识论的区别
认识 主体
认识 中介
认识 客体
物质工具
观念工具
语言工具
民族语言
世界语言
柴门霍夫
主体客体的辨证关系。认识关系和 改造关系 价值关系
• 认识关系:主体认识客体,客体被认识
• 改造关系:主体改造客体,客体被改造,与此同 时,主体自身也得到改造.
• 价值关系 :主体对于客体的需要程度,或者 客体满足主体的程度.(这种需要和满足, 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 马斯洛认为,人类的需要是分层次的,由 低到高。它们是: 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交往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 的需要。后来他又在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 需要之间添加了认知的需要和审美的需要。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
• 被八国联军抢走的圆明园海晏堂“十二生肖兽首人身”头 像)
•
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人身像建于清乾隆年间,头部为
铜质,身躯为石质,当年呈八字形排列在圆明园海晏堂
正午时分一起喷水,俗称“水力钟”。1860年八国联军火
烧圆明园时,十二生肖兽首铜像被掠夺而流失海外。近年,
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中的牛、虎、猴、猪、马等五件先后被
红花!
马克思主义哲学对认识本质的科学规定
➢就认识活动自身的内在层次性来说,它是以 主客体之间的信息交流为基础,以人所特有的 精神活动为本质内容的反映过程。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案例课件
【问题】
1、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象”为什么“全错了”?
2、丁玲对成仿吾认识的“转变”过程对我们正确认 识事物有何启示?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案例】庄子的蝴蝶梦
• 在《庄子》中,有一段庄子蝴蝶梦的描写。有一 天,庄子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五彩 兵分的大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自由自在。 不一会儿,庄子醒了,发现自己原来还是庄周。 他大惑不解地问自己:“这是怎么回事,到底是 庄周做梦变成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庄周与蝴蝶总应该有所分别,这也许就叫‘物化’ 吧!”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案例】丁玲留给我们的启示
• 成仿吾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 家、教育家,他是由“文化人”成为“革命人” 的典型之一。
• 正是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几千年来,中医、针 灸、按摩等各种的大量临床实践,已经证明并将 继续证明:沿十四经脉及各穴位施加物理刺激, 能对脏腑全身的疾病有效地发挥治疗作用。
• 现代人身上针刺能出现沿经传导,当达到患病部 位时,往往症状立即消失或减弱。
• 尽管如此,然而当人们采用现代生物医学的方法 对人体加以解剖后,及时是用高倍的显微镜,在 古典经络十二条循行线或经穴位置,从表皮到深 部组织进行广泛的搜索,在细胞水平上都没有看 见有异于周围组织的“经络管状结构”,只发现 沿经有散在行的细胞特异性质。也有人从现代医 学已知的神经、血液、体液等系统及其功能方面 展开研究,其结果也不能圆满地解释所有的经络 现象和经络学说的主体内涵——十四经络循行线 及其相关的脏腑联系途径。
马原教案 第二章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马原教案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教学目的】了解认识的本质、认识与实践的关系、实践的重要意义,把握真理的绝对性、相对性及其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1( 认识与实践的关系2( 认识的本质及发展规律3( 真理及其检验标准4( 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5( 真理和价值的统一【教学时数】4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第一~时间决定了认识的发生。
首先~劳动实践活动为认识的发生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其次~劳动实践活动不仅促进了人脑的发展~而且通过活动的内化产生了人所特有的认识结构和认识图示~形成了专属于人的认识能力。
最后~劳动实践活动促进了人的社会交往和语言、符号的产生~使人的认识活动获得了不同于生物遗传的社会遗传方式第二~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实践决定认识的形成和发展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陆游的《冬夜书示自律》“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其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
”-----恩格斯第三~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第四~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知行始终不相离~知行相资以为用”~“行可兼知~而知不可兼行” 。
-----王夫之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在认识问题上有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反映论: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唯心主义先验论:从思想和感觉到物马克思主义哲学之前的认识本质观1(唯心主义先验论的观点:从唯心主义世界观的基本立场出发~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认识路线~否认认识的对象是物质世界~认为认识是一种主观自生的、不受物质决定的东西。
唯心主义先验论的代表:从西方古代的“回忆说”,把认识看作是人对头脑中已经潜在具有的东西的一种回忆,~中国古代“生而知之”和“良知”、“良能”的认识论思想~一直到西方近代的“天赋观念”说~都是唯心主义先验论的不同形式。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PPT课件
3、正确看待认识过程中的理性因素 和非理性因素
☆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意 志、欲望、动机、信念、习惯、本能等意识 形式。
☆ 人的认识过程是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协 同起作用的结果。
☆ 非理性因素对于人的认识活动和人的认识 能力的发挥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
101
案例:杨玄感的故事
隋炀帝 杨玄感 洛阳 潼关 弘农:杨智积 《孙子兵法》:主不可怒而兴兵,将不可 愠而致战
102
意志对认识活动的影响
著司 《马 史迁 记矢 》志
不 渝
103
想象对认识活动的影响
莱特兄弟由天上的飞鹰想到了飞机
104
直觉、灵感对认识活动的影响
天才,就是百分 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 分之一的灵感。
105
(二)从认识到实践
• 说明:人不仅能够反映事物的现象还能 进一步揭示事物的本质
• 案例:孟德献刀 • 董卓 • 汉帝 • 司徒王允 • 曹操
79
案例:大水坑变成了“聚宝盆” ——裴明礼的故事
• 说明:人不仅能反映事物的现在,而且 能够进一步揭示事物的过去和未来。
80
81
82
• 说明:人不仅能够反映现实中的事物, 耐用能够塑造出现实中并不存在的事物
90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思
维形式。
水果
91
判断是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 定的思维形式。
苹果是水果。 西红柿不是水果。
水果
92
推理是根据事物之间的联系,由已 有判断推出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帝国主义是反动派 帝国主义是纸老虎
93
泰勒斯测金字塔
• 日晷仪——其他事物——金字塔
马哲资料 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案例分析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案例:明代思想家王阳明的故事。
明代中期,在我国江南一个大官僚地主的庭院里,有个小亭子,亭子旁边长着一片茂密的竹子。
这时,年轻的王阳明伙同一个姓杨的朋友坐在亭前,面对着竹子,全神贯注;目不旁视,静静地体会着关于竹子的道理。
一天过去了,两天过去了,到了第三天,姓杨的朋友累病了,被人抬下去了。
王阳明依然面对竹子,静坐体会。
第三天、第四天过去了,没有体会出关于竹子的道理来;第五天、第六天过去了,还是没有一点效果。
到了第七天,王阳明也病倒了,同样被人抬了下去。
面对竹子,静坐七天,关于竹子的道理,是一无所获。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人和动物不同。
动物只是本能地适应客观世界,因此,它只能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从而这种反映只能停留在低级的水平上。
人不仅能适应环境,重要的是能够改造客观世界,客观世界不仅是人的认识对象,而且首先是人的实践对象。
所以,人的认识不限于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外界,而且能够在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能动地反映外界,认识客观事物的本质,把握客观外界的规律性。
我们说人的认识好像镜子反映外界事物,但与镜子反映事物又有很大不同,镜子只能消极地被动地反映客观事物,而人的认识则可以反映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事物的本质。
像王阳明那样,在竹子面前静止地观看,只能看到竹子的青枝绿叶等表面现象,而通过变革竹子的各种实践活动,人们就可以逐步了解有关竹子的科学道理。
总之,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两点:一是认识是主观对客观的能动的反映;二是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第谷是丹麦著名的天文学家,他长期观测行星绕日运动,三十年如一日,共观察750颗星,并记录了它们的相对位置的变化,从而积累了丰富的感性材料。
但由于他不善于理论思维,终究未能示出行星运动的规律。
正如恩格斯所说:“当真理碰到鼻尖上的时候还是没有得到真理。
”他的学生和助手开普勒,精于理论思维和数学推导,因而能够借助老师所积累的宝贵资料,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
一节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案例PPT课件
• 现代人身上针刺能出现沿经传导,当达到患病部 位时,往往症状立即消失或减弱。
• 尽管如此,然而当人们采用现代生物医学的方法 对人体加以解剖后,及时是用高倍的显微镜,在 古典经络十二条循行线或经穴位置,从表皮到深 部组织进行广泛的搜索,在细胞水平上都没有看 见有异于周围组织的“经络管状结构”,只发现 沿经有散在行的细胞特异性质。也有人从现代医 学已知的神经、血液、体液等系统及其功能方面 展开研究,其结果也不能圆满地解释所有的经络 现象和经络学说的主体内涵——十四经络循行线 及其相关的脏腑联系途径。
【问题】在实践中大行其道而借助现代技术手段确 无法弄清楚真相的经络现象,有何认识论的启示?
【思考】
• 闻一多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 写了一道算术题:2+5=?
• 学生们疑惑不解:这还用说吗?
• 闻一多却执意要问?2+5=?
• 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
• 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5=7,这是天 经地义的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 10000也是可能的”。说完,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里 驰骋》的图画叫学生心上,只见画面上突出地画了两 匹奔马,在这两匹奔马后面,又错落有致、大小不一 地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后面便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 点点了。闻一多指着画说:“从整个画面的形象看, 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 感觉这里有万马奔腾,这难道不是2+5=10000吗?”
• 1600年,第谷请年轻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做自 己的助手。与第谷不同,开普勒对科学观察不太 感兴趣,但他却具有第谷无法比拟的长处。他十 分善于作理论分析、抽象和概括。开普勒在做了 第谷的助手后,充分利用第谷已有的资料,进行 分析研究。
马原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教案
件和发展方向,从而使人们的价值追求更合理,更符合人类自身发展的必然性;另一方面,价值的实现又推动着真理的发展。
人们对价值的追求越自觉、越合理、越深入,也就表明人们对真理的把握越全面、越深刻,同时也就越能够激发起人们探索真理的热情。
坚持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辩证统一,要求我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和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科学精神要求我们必须坚持以科学的实事求是精神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必须如实地、准确地按照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去揭示其本质和规律,把追求真实、反对虚假看作是进行科学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基本品格。
要求我们必须崇尚理性思维,以清醒的、严谨的、合乎逻辑的思想从事科学认识和理论创造,进一步指导实践活动。
人文精神要求把人民的利益和人的发展看作是一切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出发点,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
从人民群众的利益和发展要求出发,把美好的追求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的重要目标。
坚持既崇尚理性,又调动情感、意志等非理性因素和精神体验来展示和表现人的本质和人的追求。
要求人们时刻以符合人民的利益和发展要求的价值标准审视一切思想和行动的合理性。
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大学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和人格的形成发展的时期,应当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成为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才。
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本质规定。
在实际工作中运用这一重要原理,就必须做到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全面贯彻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思想路线。
一、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切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这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根本要求和具体体现。
从实际出发,就是要从发展变化着的客观实际出发,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按照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认识世界而不附加任何外部的主观成分。
从根本上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第二章 认识世界改造世界01
理性认识的含义
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 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 到关于事物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 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是认识的高 级阶段。
F=GM1M2
2 /R
32
理性认识的形式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概念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
思维形式。
水果
33
理性认识的形式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43
案例(续)
后来,丁玲在陕北见到成仿吾时,第一个感 觉就是“我想象的全错了”。原来成仿吾是一个 “土里土气、老实巴交的普通人”,一个尊重别 人、热情、虚心、平等待人的人。丁玲十分后悔: “为什么我单单忽略了他是一 个经过长征的革命 干部、红军战士、一个正派憨厚的共产党员呢?” 另据老红军杨定华回忆说,在长征中见到的 成仿吾完全是士兵的装扮:破旧的棉军衣,斜挎 干粮袋,手持着一枝手杖。杨定华说,成仿吾在 红军大学当政治教员。有人说出他的名字,但谁 也不知道他是文学家。
[丹麦]第谷(1546~1601)
[德]开普勒(1571~1630)
42
案例:丁玲的“合理想象”(2007年研究生入学考试
试题)
成仿吾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 理论家、教育家,他是由“文化人”成为“革命 人”的典型之一。成仿吾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作家丁玲在未跟他谋面之前,曾产生过一系列的 “合理想象”:“在文学上,他主张浪漫主义, 创造社最早就是这样主张的;他是从日本留学回 来的,一定很洋气,很潇洒,因为曾见过一些傲 气十足的诗人,趾高气扬,高谈阔论;他在国外 学军械制造,或许是庄重严肃之人;他在黄埔军 官学校担任教官,一定有一种军人气概;他曾经 跟鲁迅进行过革命文学队伍内部的文学论争,写 过火气很重的文章,是不是有点张飞李逵式气质 呢?”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案例1:认识是什么观点1柏拉图的“回忆...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案例1:认识是什么观点1 柏拉图的“回忆说”回忆说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为论证他的理念论而提出的一种认识学说。
柏拉图认为,人的感觉只能认识有变化生灭的、不真实的现实事物,而不能认识永恒的、真实的理念,人们关于理念的知识只有通过回忆的途径才能获得。
为什么人能够通过回忆来获得知识呢?柏拉图认为,人在出生以前,灵魂中原本已经具有了关于理念的知识,只是在灵魂和肉体结合出生之时忘记了。
在人出生以后,通过对一些具体事物的认识,并加以启发,人们便回忆起和这些具体事物相类似的知识。
正如看到一个人的肖像或他用过的物品时就能够回忆起这个人一样,人通过美的花、美的人等具体的荚的事物,便回忆起绝对的完全的美的理念。
柏拉图在对话《美诺篇》中以一个童奴为例,说这个童奴虽然从来没有学过几何学和数学,但通过诘难和启发,却能解答几何学的难题,由此证明:这些知识本来就存在于人的心中,只不过是需要通过辩驳和诘难才能回忆起来。
观点2 亚里士多德的“蜡块说”蜡块说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
亚里士多德认为,感觉是感性灵魂的一种机能,它接受的是事物的形式而不是质料,正如蜡块一样,当刻有图纹的金属作用于它的时候,它接受的是印纹而不是金属本身。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灵魂有认识的能力,但自身不会产生知识,感觉和思维都是在外部对象作用下发生的。
蜡块说的意义在于它肯定了人类的知识起源于外部世界。
观点3 洛克的“白板说”约翰·洛克(John L。
cke,1632—1704)是英国经验论的代表人物,然状态说”、“社会契约论”的提倡者,著有《政府论》、《论宗教宽容》、类理智论》等。
在认识论上,洛克提出了著名的“白板说”。
洛克反对当时盛行于欧洲哲学界的天赋观念论。
他认为,天赋观念不仅是一个没有必要的理论假设,而且也是不可能的假设。
天赋观念论的主要理由之一是认为一些观念和原则是全人类普遍同意的,洛克批评说,即使足以证明一些观念和原则是人类普遍同意的,也不能证明它们是天赋的,它们很可能缘于其他的途径,更何况根本没有什么全人类普遍同意的与生俱来的观念和原则。
第二章 (一)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把辩证法运用于认识论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在继承了 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的合理前提的同 时,又克服了它的严重缺陷。 其次 辩证唯物主义把辩证法应 用于反映论,应用于考察认识 的发展过程,科学地揭示了认 识过程中的多方面的辩证关系。
首先 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把实践的 观点引入了认识论,科学地规定了认 识的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认为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首先是一种改造与 被改造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才产生了 它们之间的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虽然都坚持 反映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但 是二者之间又有着性质上的区别。
费 尔 巴 哈
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物→感觉和思想(反映论)
思想和感觉→物(先验论) 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根本缺陷 脱离实践考察认识 不了解认识的辩证性质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特点 把实践引入认识论 荀 子
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中介 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 些工具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
人的肢体延长、体能放大的工具系统, 二是作为人的感官和大脑延伸、智力放 大的工具系统。正是依靠这种中介系统,实践主
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
(一)
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主体和客体的关系,从根本上说是认识关系 和实践关系。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也是主体改 造客体系: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认识关系:反映与被反映的关系 价值关系: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 审美关系:追求真善美的世界
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荀子
列宁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 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 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 (《列宁全集》第 55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142页。)认识 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 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 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小学课件]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新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哲学家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马克思《提纲》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和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你自己。
--德尔斐神庙的神谕神的回答的用意,是要指明人的智慧是很少价值或根本没有价值的;他并不是在说苏格拉底,而只是用我的名字来作个例子,好像他是说:人们啊,一个人,就要象苏格拉底那样,知道他的智慧真正来说是丝毫不值什么的,这就是最智慧的人。
--苏格拉底(Socrates,B.C469-B.C399) A、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社会实践的需要始终是人类认识发展的强大动力。
比如,后现代理论在中国的出现是现代性对人过分压抑的结果。
心理问题书籍的大量出现。
B、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C、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通过实践,使我们的认识从感性走向理性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惟一标准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一)认识的本质(二)认识的特点(三)认识的基本属性(一)认识的本质认识的本质:在实践的基础上的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这里包括三层意思)人应尊重他自己,并应自视能配得上最高贵的东西。
精神的伟大和力量是不可以低估和小视的。
那隐蔽着的宇宙本质自身并没有力量足以对抗求知的勇气。
对于勇毅的求知者,它只能揭开它的秘密,将它的财富和奥妙公开给他,让他享受。
????????????????????????????????????????? ?――引自《小逻辑》36页(二)认识的特点摹写性:应以客观事物为原型,力图在思维中再现客观事物本身。
创造性:在摹写对象的时候,思维与事物进行信息的沟通和交流,思维对事物的信息进行选择和加工、整理。
(三)认识的基本属性A、认识具有客观性B、认识具有主体性古希腊智者派的论述人是万物的尺度,既是所是的东西存在的尺度,又是所不是的东西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哥拉(Protagoras,约B.C490-B.C421) 中国禅宗的论述既非幡动,亦非风动,仁者心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从实践到认识 (二)从认识到实践 (三)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案例】第谷与开普勒
• 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因发现了行星运动的三大定 律,揭示出行星运动的规律而被人们誉为‚天空 立法者‛。开普勒的这些成就与他的老师——丹 麦天文学家第谷通过长期的天文观察所取得的材 料是分不开的。 • 在行星运动三大定律发现之前,第谷曾用许多种 天文测量仪器,花费了30年世间,精密地观测行 星的位置,积累了大量的资料。但遗憾的是,第 谷虽然在天文观测方面非常出色,但却不善于进 行理论分析,因而未能从自己已获得的大量观测 资料中发现并概括出行星运动的规律。在天体运 动问题上,第谷既不同意托勒密的地心说,也不 赞成哥白尼的日心说,而是提出了一个这种的办 法。他认为行星绕太阳转,太阳绕地球转。
• 后来,丁玲在汉碑见到成仿吾,第一个感觉就是 “我想象的全错了”。原来成仿吾是一个“土里土 气、老实巴交的普通人”,一个尊重别人、热情、 虚心、平等待人的人。丁玲十分后悔:“为什么我 单单忽略了他是一个经过长征的革命干部、红军战 士、一个正派憨厚的共产党员呢?” • 另据老红军杨定华回忆说,在长征中见到的成仿吾 完全是士兵的装扮;破旧的棉军衣,斜挎干粮袋, 手持着一只拐杖,成仿吾在红军大学当政治教员。 有人说出他的名字,但谁也不知道他是文学家。 【问题】 1、丁玲对成仿吾的“合理想象”为什么“全错了”? 2、丁玲对成仿吾认识的“转变”过程对我们正确认 识事物有何启示?
第一节 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三、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 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 •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
【案例】丁玲留给我们的启示
• 成仿吾是我国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理论 家、教育家,他是由“文化人”成为“革命人” 的典型之一。 • 成仿吾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作家丁玲在未跟 他谋面之前,曾产生过一系列的“合理想象”: “在文学上,他主张浪漫主义,创造社最早就是 这样主张的;他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一定很洋 气,很潇洒,因为曾见过傲气十足的诗人,趾高 气昂,高谈阔论;他在国外学军械制造,或许是 庄重严肃之人;他在黄埔军校担任教官,一定有 一种军人气概;他曾经跟鲁迅进行过革命文学队 伍内部的争论,写过火气很重的文章,是不是有 点张飞李逵式的气质呢?”
【问题】该案例蕴含了哪些哲学原理?
【案例】中医的经络学说
• 据古代典籍,所谓经络,‚乃行血气、营阴阳、 调虚实、应天道、决生死、处百病不可不通者 也‛。 • 我国古人发现和概括的经络学说,指的是人体的 调节、控制、传播等系统,是经脉与络脉、经筋 与皮部的总称。而‚经脉者,伏行于分肉之间, 深而不见,其浮常见者皆脉络也‛。 • 正是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几千年来,中医、针 灸、按摩等各种的大量临床实践,已经证明并将 继续证明:沿十四经脉及各穴位施加物理刺激, 能对脏腑全身的疾病有效地发挥治疗作用。 • 现代人身上针刺能出现沿经传导,当达到患病部 位时,往往症状立即消失或减弱。
【思考】
• 闻一多有一次给学生上课,他走上讲台,先在黑板上 写了一道算术题:2+5=? • 学生们疑惑不解:这还用说吗? • 闻一多却执意要问?2+5=? • 同学们于是回答:‚等于7嘛!‛ • 闻先生说:‚不错。在数学领域里2+5=7,这是天 经地义的颠扑不破的。但是,在艺术领域里,2+5= 10000也是可能的‛。说完,他拿出一幅题为《万里 驰骋》的图画叫学生心上,只见画面上突出地画了两 匹奔马,在这两匹奔马后面,又错落有致、大小不一 地画了五匹马,这五匹马后面便是许多影影绰绰的黑 点点了。闻一多指着画说:‚从整个画面的形象看, 只有前后七匹马,然而,凡是看过这幅画的人,都会 感觉这里有万马奔腾,这难道不是2+5=10000吗?‛
• 1600年,第谷请年轻的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做自 己的助手。与第谷不同,开普勒对科学观察不太 感兴趣,但他却具有第谷无法比拟的长处。他十 分善于作理论分析、抽象和概括。开普勒在做了 第谷的助手后,充分利用第谷已有的资料,进行 分析研究。 • 他先对火星的资料进行计算,然后推而广之,于 1609年得出了行星运动的轨道定律(第一定律) 和面积定律(第二定律)。在此基础上,开普勒 还试图寻找出行星运动周期和轨道大小之间的数 量关系。他以日地平均距离为距离单位,以地球 绕太阳运动周期(一年)为单位,将六大行星的 一些数据列成一张比较表。通过对这张表进行加、 减、乘、除、开方、平方等计算等各种计算和分 析,开普勒终于发现了行星运动周期定律。(第 三定律)。
二、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
【案例】庄子的蝴蝶梦
• 在《庄子》中,有一段庄子蝴蝶梦的描写。有一 天,庄子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只五彩 兵分的大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自由自在。 不一会儿,庄子醒了,发现自己原来还是庄周。 他大惑不解地问自己:‚这是怎么回事,到底是 庄周做梦变成蝴蝶,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呢? 庄周与蝴蝶总应该有所分别,这也许就叫‘物化’ 吧!‛ 【问题】 1、庄周的蝴蝶梦表达了什么样的人生观? 2、庄周的蝴蝶梦和物化观表达了什么样的世界观?
• 尽管如此,然而当人们采用现代生物医学的方法 对人体加以解剖后,及时是用高倍的显微镜,在 古典经络十二条循行线或经穴位置,从表皮到深 部组织进行广泛的搜索,在细胞水平上都没有看 见有异于周围组织的‚经络管状结构‛,只发现 沿经有散在行的细胞特异性质。也有人从现代医 学已知的神经、血液、体液等系统及其功能方面 展开研究,其结果也不能圆满地解释所有的经络 现象和经络学说的主体内涵——十四经络循行线 及其相关的脏腑联系途径。 【问题】在实践中大行其道而借助现代技术手段确 无法弄清楚真相的经络现象,有何认识论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