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往之女家B.固不可彻C.曾益其所不能D.始一反焉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顺为正.者(准则,标准)B.且.焉置土石(况且)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成为)D.其将固.可袭而虏也(必,一定)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上.自劳军(皇帝)岂不诚.大丈夫哉(真正,确实)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即使)空乏..其身(财资缺乏)C.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派造)始一反.焉(往返)D.自将.磨洗认前朝(将来,将要)天子为.动(被感动)4.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定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B.《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汉书》,文章塑造了一个严于治军、忠于职守的“真将军”形象。

C.李清照的《渔家傲》把真实的生活感受融入梦境,巧妙用典,表现了词人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炼,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二、句子默写5.根据提示默写。

(1)山气日夕佳,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2)______________,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3)报君黄金台上意,____________________。

(李贺《雁门太守行》)(4)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5)陶渊明《饮酒(其五)》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出了陶渊明宁静安详、安逸恬淡的心境。

(6)《春望》一诗紧扣一个“望”字,感情细腻感人,说明“望”的内容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6分)①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________。

(杜牧《赤壁》)②问君何能尔?________________。

(陶渊明《饮酒(其五)》)③,塞上燕脂凝夜紫。

(李贺《雁门太守行》)④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⑤,绿水逶迤。

(欧阳修《采桑子》)⑥,星河欲转千帆舞。

(李清照《渔家傲》)(2)提示性默写(4分)②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2. 下列短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 ) (2分)A.丈夫之冠.(guàn)荷.担者三夫(hè) B.无穷匮.也(kuì) 一厝.朔东(cuò)C.军士吏被.甲(bèi)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yī) D.可得而犯邪.(yé) 折戟.沉沙铁未销(jǐ)3. 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甚矣,汝之不惠B.曾益其所不能C.往之女家D.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 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学语文,还要在生活中学语文。

B.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注意培养自己解决、分析、观察问题的能力。

C. 在阅读文学名著的过程中,常常能够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悟出人生的真谛。

D. 能否杜绝“到此一游”这种不文明现象,关键是提升公民的文明素养。

5.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 (3分)A.不得志,独行.其道行.拂乱其所为 B.曾不若.孀妻弱子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C.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D.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先驱曰:“天子且.至。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该书与《论语》《大学》《中庸》合称“四书”。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测试题(含答案)测试范围:第一~六单元(期末)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烽火连三月,。

(杜甫《春望》)(1分)(2)崔颢的《黄鹤楼》中表现游子思乡羁旅的悲苦心情的诗句是:?。

(2分)(3),,盖竹柏影也。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2分)(4),江入大荒流。

(李白《渡荆门送别》)(1分)(5)把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默写完整。

(4分)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

,。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4分)(1)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léi tónɡ()。

(2)但他终于不宁神,怕茶房不妥帖;颇chóu chú()了一会。

(3)设计师和匠师们yīn dì zhì yí(),自出心裁,修建成功的园林当然各个分歧。

(4)声如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jīng xīn dòng pò()的一幕出现了。

3.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他的那篇文章,由于提出独特的见解,大家推崇备至。

....B.解放军特种兵现场展示2018年新型步枪系统的指挥功能,操作十分娴熟。

..C.小张学写小说一举成功,并在报刊上发表了好几篇,真是妙手偶得啊。

....D.王教授为了钻研这个课题,殚智竭力,夜以继日。

....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为了防止今后不再产生类似的悲剧,清华中学制定了严厉的规章制度。

(把“不再”去掉)B.由于他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优异的表现,赢得了评委的同等好评。

(把“好评”改成“颂扬”)C.为了增强复习效果,老师采取了一系列诸如难易结合、化整为零和知识归类。

(在“知识归类”后加“的措施”)D.调查结果显示,近90%左右使用过空中无线网络效劳的乘客愿意捐躯温馨的座位,来换取无线网络效劳。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愚公移山》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愚公移山》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4课《愚公移山》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惩.山北之塞.(chéng sè)迂.(yū)B. 荷.担者(hè)箕畚..(jīběn)始龀.(chèn)C. 穷匮.(kuì)厝.(cuò)冀.之南(yì)D. 万仞.(rèn)亡.以应(wú)雍.南(yōng)2.下列加点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河曲智叟.(老人)B. 汝心.之固(思想)C. 何苦.而不平(担心)D. 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经)3.下面的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 方/七百里B. 惩/山北之塞C.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D. 投诸/渤海之尾4.与“何苦而不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 且焉置土石?B. 何陋之有?C. 何以为计?D. 如太行、王屋何?5.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无穷匮也”一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运用这种句式,其目的是表现愚公()A. 顶针;思想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B. 比喻;把希望寄托在难以实现的幻想中。

C. 顶针;要世世代代移山,不达目的不罢休。

D. 比喻;要造福子孙后代,创建千秋伟业。

6.下列句子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我们以前学过的《穿井得一人》和《杞人忧天》都出自《列子》。

B. 《愚公移山》多处使用对比手法,突出人物形象。

C.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中的“汉阴”是指汉水的北岸。

D. “始龀”指七八岁,“豆蔻年华”指女子十三四岁,“耄耋”指一百岁。

《愚公移山》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一)(分值120分)一、积累与运用。

(30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是()(3分)A.畎.亩(quǎn)版筑.(zhù)冀.州(jì)出入之迂.(yū)B.箕.畚(qī)孀.妻(shuānɡ)穷匮.(kuì)天子之诏.(zhào)C.始龀.(cèn)霜重.(zhònɡ)折戟.(jǐ)彀.弓弩(ɡòu)D.介胄.(zhòu)曩.者(rǎnɡ)蓬.舟(pénɡ)法家拂.士(bì)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A.困于心,衡于虑B.甚矣,汝之不惠C.行拂乱其所为D.军士吏被甲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是()(3分)A.戒.之曰(同“诫”,告诫)B.锐.兵刃(锋利,形容词)C.丈夫之冠.也(行加冠之礼)D.面.山而居(名词用作动词,面对)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而戍死者固.十六七B.往送之门,戒.之曰必敬必戒.,无违夫子C.丈夫之.冠也此之.谓大丈夫D.必先苦.其心志何苦.而不平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选自《孟子》,本文阐明了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和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国无忧患,易遭灭亡的道理,证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论点。

B.《愚公移山》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文中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

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C.《周亚夫军细柳》的作者是司马迁,东汉历史学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鲁迅称《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D.《春望》的春点明季节,“望”统领全篇,全诗表达了诗人忧国伤时、念家悲己的感情。

6.根据提示填空。

(5分)(1)得志,;不得志,。

(孟子《富贵不能淫》)(2)吾与汝毕力平险,,,可乎?(《愚公移山》)(3)《饮酒》(其五)中寓情于景,道出了诗人隐居后欣慰之情的句子是:,。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第六单元单元测试[测试范围:第六单元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清(22分)1.给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①冠.礼傅说.夯.实②拂.士荷.担箕畚.③棘.门被.甲按辔.④曩.者燕.脂折戟.A.guànyuèhāngB.bìhéběnC.jīngpīpèiD.nǎngyānjí2.选出没有通假字的一项()(2分) A.往之女家B.固不可彻C.曾益其所不能D.始一反焉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活用情况。

(2分) (1)必先苦.其心志()(2)富贵不能淫.()(3)箕畚..运于渤海之尾()(4)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4.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4分) (1)行拂.乱其所为()虞.国始龀.介胄.穷匮.yúchènzhòukuì入则无法家拂士().(2)居天下之广居().居天下之广居().(3)军霸上().至霸上及棘门军().(4)以宗正刘礼为将军() .以备胡().5.下列加点词不全是古今异义词的一项是()(2分) A.丈夫之冠也,父命之..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C.何苦而不平..D.使人称谢..所以动心忍性..惩山北之塞.居无何.富贵不能淫..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1)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4)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一、积累运用(24分)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2分)A.畎.亩(quǎn)箕.畚(jī)曾.益(zēng)丈夫之冠.(ɡuān)B.孀.妻(shuānɡ)按辔.(pèi)一厝.(chuò)荷.担者三夫(hè)C.始龀.(chèn)傅说.(yuè)彀弓弩.(nǔ)法家拂.士(fú)D.智叟.(sǒu)穷匮.(kuì)持兵揖.(yī)叩.石垦壤(kòu)2.下列加点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2分)A.与民由.之(遵循)以顺为正.者(准则,标准)惩.山北之塞(惩罚)B.毕.力平险(尽、全)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曾.益其所不能(同“增”)C.且焉.置土石(怎么)威武不能屈.(屈服。

文中是使动用法)荷.担者三夫(肩负、扛)D.曩.者霸上(先前)惧其不已.(停止)至霸上及棘门军.(驻军)3.下列各项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A.军士吏被甲B.入则无法家拂士C.丈夫之冠D.始一反焉4.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A.劳.其筋骨上自劳.军B.汝心之.固已而之.细柳军C.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D.虽.我之死虽.乘奔御风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2分)A.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译文:富贵的时候不能迷惑做过分的事情,贫贱不能使其动摇节操,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意志。

B.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译文:这样以后才知道常处忧愁祸患之中可以使人生存,常处安逸快乐之中可以使人死亡。

C.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译文: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发布的命令。

D.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译文: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1.(4分)阅读下面语段,回答问题。

十年前,新时代如期来临,大地繁花似锦……一切生命在历史的节点上,更显强劲.。

巍峨肃穆的山,逶迤游走的河,及其间所蕴涵的革故鼎新的力量,在诗情画意中,显现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力。

此后的历程,我们与这片大地一起,驰chěng 向前,奏响时代的强音。

这十年,“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mí足珍贵”。

(1)依次给语段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 .jìng dúB .jìng dǔC .jìn dú D .jìn dǔ (2)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mí( )足珍贵 驰chěng( )2.(3分)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对于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来说,总是希望遇到自己真正喜欢、感到受益匪浅的书。

②于是,阅读的时候总是反复斟酌,想方设法拉长品味书香的时间。

③一旦遇上无疑有一种莫大的幸福,但同时又不免担心,担心这本好书读完了,就再也遇不到类似的好看的书籍。

④好书怕读完,这种感觉有点儿像“近乡情更怯”。

⑤人在异乡,心头总是萦绕着故乡的影子,然而真的离家近了,却又心生忐忑。

⑥对于一个游子来说,回家是心头多时的期盼。

A .⑥⑤④①②③B .④①③②⑥⑤C .④⑥⑤①③②D .⑤⑥④③②①3.(9分)名句默写(1)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2) , , 。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富贵不能淫》)(3)我报路长嗟日暮, 。

(李清照《渔家傲》)。

(4)杜牧在《赤壁》中以东吴两位女子的命运,来间接反映政治军事情势变迁的诗句是: , 。

(5)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借用典故,抒发九死不悔的报国之志的诗句是“ , ”。

(7分)为切实加强学生的劳动教育,学校开展了“劳动教育”主题活动。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6课《诗词五首》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6课《诗词五首》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第26课《诗词五首》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9小题,共18.0分)1.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白头搔(sāo)更短,浑欲不胜簪(zān)。

B. 角(jiǎo)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yān)脂凝夜紫。

C. 折戟(qǐ)沉沙铁未销,自将磨(mó)洗认前朝。

D. 我报路长嗟(jiē)日暮,学诗谩(màn)有惊人句。

2.下列加下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悠然见南山(久远的样子)B. 我报路长嗟日暮(叹息,慨叹)C. 浑欲不胜簪(简直)D. 学诗谩有惊人句(同“漫”,空,徒然)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A. 《赤壁》——杜牧——唐朝——咏史怀古B. 《饮酒》——陶渊明——东晋——山水田园C. 《渔家傲》——李清照——宋代——托物言志D. 《雁门太守行》——李贺——唐朝——边塞诗4.下面各句中没有运用典故的一项是()A.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B.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C.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D. 九万里风鹏正举。

5.下列对《饮酒》(其五)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而无车马喧”的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 “心远地自偏”的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6.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C.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D.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陶渊明的《饮酒》(其五)描写了乡村美好风光和诗人悠然的生活,也表达了他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愤慨之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卷班级姓名单元过关检测一、文言基础知识(8分,每小题2分)1.下列短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 ) A.丈夫之冠.(guàn) 荷.担者三夫(hè)B.无穷匮.也(kuì) 一厝.朔东(cuò)C.军士吏被.甲(bèi) 将军亚夫持兵揖.曰(yī)D.可得而犯邪.(yé) 折戟.沉沙铁未销(jǐ)2.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 A.行拂乱其所为B.入则无法家拂士C.寒暑易节,始一反焉D.天子为动,改容式车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命:教导,训诲B.人恒.过,然后能改恒:一直C.聚室.而谋曰室:家,全家D.军细柳,以备.胡备:防备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不得志,独行.其道行.拂乱其所为B.曾不若.孀妻弱子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C.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其将固.可袭而虏也D.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先驱曰:“天子且.至。

”二、古诗词赏析与文言文阅读(32分)(一)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4分)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5.“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联中,诗人用“抵万金”来形容什么?(2分)6.说说你对诗歌尾联的理解。

(2分)(二)阅读下面一首诗歌,完成7、8题。

(4分)如梦令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7.请赏析词中“惊起一滩鸥鹭”中“惊”字的妙处。

(2分)8.本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14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

2019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练习题含答案)

2019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练习题含答案)

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积累与运用(3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A.畎.亩(quǎn)万仞.(rèn)荷.担(hè)拂.士(fú)B.穷匮.(kuì) 箕.畚(qī) 魁.父(kuí) 孀.妻(shuāng)C.始龀.(chèn) 介胄.(zhòu) 棘.门(jí) 曩.者(nǎng)D.提携.(xié) 折戟.(jǐ) 殷.勤(yīn) 燕.脂(yàn)2.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2分)A.甚矣,汝之不惠B.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C.曾不能损魁父之丘D.河曲智叟亡以应3.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5分)(1)所以..动心忍性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人称谢.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富贵不能淫.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A卷(精编)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A卷(精编)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A卷(精编)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运用 (共8题;共38分)1. (2分)下列划线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 缀行(zuì)少时(shāo)苫蔽(shàn)(bì)B . 尻尾(gāo)目似瞑(míng)眈眈相向(dān)C . 大窘(jiǒng)积薪(xīn)劈狼首(pǐ)D . 顷刻(qǐng)奔倚(yǐ)毙之(bì)假寐(mèi)2. (2分)下列各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 . 甚矣,汝之不惠B . 军士吏被甲C . 曾益其所不能D . 称善者久之3.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A .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 . 蝉则千转不穷C . 窥谷忘反D . 怀民亦未寝4. (10分)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

()A . 鸟、虫叫B . 发出响声C . 发表(2)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A . 罪过、过错B . 优异、突出C . 尤其、特别(3)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A . 水清,与“浊”相对B . 清爽、清凉C . 凄清,冷清清(4)潭中鱼可百许头。

()A . 大约B . 合宜、适合C . 可以(5)皆若空游无所依。

()A . 如果B . 像C . 你5. (2分)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翻译:优厚的俸禄如果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它,那么,优厚的俸禄对我有什么益处呢?B . 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翻译:我特地将自己求学的艰难告诉他。

C . 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翻译:虽然这样,但是,从先王那里接受的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轻易交换!D . 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翻译:如果有才能、有胆识的人真的发怒,就要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血流五步远,全国人民都要穿丧服,今天就是这样。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部编版八年级上第六单元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初中语文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1.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例句帝感其诚A.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富贵不能淫》)B.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C.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D. 天子为动(《周亚夫军细柳》)【答案】D【解析】例句句式属于被动句A项判断句B项定语后置句式C项主谓倒装句D项被动句故选D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一棵小桃树》选自《平凹散文》作者贾平凹文章状物抒情托物言志通过描述一棵小桃树曲折艰难的生长过程赞颂了与命运抗争的顽强精神B. 《陋室铭》作者刘禹锡唐代文学家“铭” 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是用韵的C. “箫鼓追随春社近”中“春社”指古代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人们在这一天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D. “新冠肺炎是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部炎症”“肺部炎症”是偏正短语【答案】C【解析】C项“庆祝丰收”错误应是“祈求丰收”3.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作品内容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爱莲说》中的“说” 是古代的一种抒情文体抒发的是作者对于莲的赞美之情B. 《回忆鲁迅先生》作者是萧红本文以女性特有的笔触捕捉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事刻画了一个很生活化的鲁迅形象C.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小事赞扬了了叶先生待人厚律己严的高贵品德D. 《海底两万里》中的尼摩船长是一个带有浪漫、神秘色彩的人是“诺第留斯号”的灵魂【答案】A【解析】A.“说”是一种议论文的文体可以直接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是论说喜爱莲花的道理故选D4.请选出下列对刘禹锡《秋词》赏析\underset\cdot有\underset\cdot误的一项()秋词(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A. 诗人开篇两句便否定了前人悲秋的观念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诗情B. “胜春朝”就是诗人对于秋景最为充分的认可这种认可体现了诗人的强烈的主观色彩因此对后人的影响不大C. 诗人抓住秋天“一鹤凌云”这一别致的景观的描绘展现的是秋高气爽万里晴空白云漂浮的开阔景象D. 虽然这鹤是孤独的但它所呈现出来的气势却是非凡的它载着诗人的诗情一同遨游到了云霄【答案】B【解析】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歌颂秋天的壮美表达了他的乐观情绪和昂扬奋发的进取精神这首诗的可贵在于诗人对秋的感受与众不同一反历来他人悲秋的情调以奔放的热情、生动的画面热情赞美秋日风光的美好唱出了一首昂扬奋发的励志之歌对后世的影响是很大的故选B二、文言文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5.(1)解释下面画线的字词①水尤清冽尤 ______②往来翕忽翕忽 ______③疾趋趋 _______④山行之极观也观 _______5.(2)下面句中画线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5.(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②数步闻疾雷声心悸【答案】(1)①格外②轻快敏捷的样子③走④景象(景观)【解析】(1)①句意水格外清凉尤格外②句意来来往往轻快敏捷翕忽轻快敏捷的样子③句意快步走去趋走④句意是游人看到的最壮观的景色了观景象(景观)【答案】B【解析】(2)A项下向下B项以因为/用C项去离开D项从自由故选B【答案】(3)①(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②走了几步听到很响的雷声心里很害怕【解析】(3)①凄(使动用法)使……感到凄凉寒(使动用法)使……感到寒冷句子翻译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②闻听到疾迅速这里意为大句子翻译为走了几步听到很响的雷声心里很害怕三、古诗词鉴赏(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6.(1)请赏析“城春草木深”一句中的“深”字6.(2)“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句中“抵万金”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答案】(1)一个“深”字尽写战后荒芜之状令人满目凄然渲染了残破凄凉的景象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景情交融极富表现力【解析】(1)“城春草木深”意为“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 一个“深”字意味深沉表示长安城里已不再市容整洁、井然有序而是荒芜破败人烟稀少草木杂生诗人睹物伤感表现出强烈的黍离之悲【答案】(2)家书的珍贵表达了他对妻子儿女的强烈思念之情【解析】(2)“抵万金”表明在战争之时一封家书胜过万金体现出家书的珍贵反映了诗人在消息隔绝、久盼音讯不至时的迫切心情表达了诗人对妻儿的强烈思念之情7.(1)本诗的作者_______________写这首诗时才十多岁却能让人强烈感受到诗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少年意志7. (2)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答案】(1)谭词同, 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解析】(1)《潼关》是清末革命家、诗人谭嗣同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此诗是诗人十八岁时所作为光绪八年(1882)此诗以雄健豪放的笔触描绘了潼关一带山河的雄伟壮阔折射出诗人一种冲决一切罗网、昂扬进取、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心态【答案】D【解析】(2) D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表述有误诗歌第三句写“河流大野” 不说其奔腾或壮阔而说其“犹嫌”拘束第四句写秦岭山脉入潼关之态势不说其巍峨险峻而说再也不知何为平坦这些描写赋予山、水以人的情感运用了拟人的修辞借此表现了诗人渴望冲决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四、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共计2小题每题15分共计30分)8.(1)请给短文拟一个题目8.(2)请从文中括号内选择出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处8.(3)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成语8.(4)联系上下文“躬亲”的意思是8.(5)“我红着眼好想从那一大堆号码中找到属于母亲自己的一分钟但什么也没找到”“我”为什么红着眼?“我”在心中会说些什么?8.(6)话费单仅仅是生活很小的一部分母亲的一生更是为子女付出的一生请你写出一个关于母亲关爱子女的小细节【答案】(1)母亲的话费单【解析】(1)文段围绕“话费单”展开“母亲的话费单”是文本的线索可用作题目【答案】(2)破例, 奥妙【解析】(2)破例打破常例破格打破约束不遵常规常用在褒义如破格录用破格提拔根据语境应使用“破例”奇妙指稀奇神奇巧妙美妙(多用来形容令人感兴趣的新奇事物)表现了人的惊羡之情奥妙(道理、内容)深奥微妙根据语境应使用“奥妙”【答案】(3)精打细算, 心细如针【解析】(3)根据“母亲能够解放思想配手机也算是小院里的一大热点新闻”“母亲看着心疼就直接回收再利用了”的语境可知母亲是“精打细算”的根据“这样每月多了7元的短信费可最终还是被……发现”的描述可知母亲是“心细如针”的【答案】(4)亲自去做【解析】(4)根据营业员要母亲亲自来办理业务“我”跟她们说“如果这点事也要她躬亲”可知躬亲指亲自去做【答案】(5)母亲的通话记录都是跟家人的她为儿女全身心地付出话费单显示的内容写满了思念妈妈谢谢您这些年的照顾和关怀我爱你!【解析】(5)根据上文“我久久地盯着那张话费单忽然发现305次通话全是我们的影子话费单显示的内容写满了思念”可知“我”因为母亲的爱而感动对母亲说的话可围绕“感恩”进行表达【答案】(6)吃饭时把好吃的让孩子吃晚上睡觉时经常起来给孩子盖被子【解析】(6)写出“母亲关爱子女”在日常生活中的某个细节即可如挑鱼刺、把好吃的让孩子吃等9.(1)下列选项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9.(2)根据材料二写出你的调查结论9.(3)综合以上材料请提出两条你对孝心教育的建议A. “孝心”教育在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中的缺失主要体现在长幼失序、德智失序、育孝失力B. 当今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孝心缺失是一个社会的典型问题孩子孝心的缺失导致他们对人对事都冷酷无情C. 虽然考分红榜之下的孝道有其合理性但少数中学生不关心家庭和父母的现象也应引起全社会的关注D. 孝心教育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家庭、和谐集体的基础“孝心”教育迫在眉睫全社会都应给予更多关注【答案】A【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五、综合读写(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5分共计45分)10.(1)给画线的字注音佳酿()深邃()10.(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心 xián() cháng()徉【答案】(1)niàng, suì【解析】(1)“佳酿”的“酿”应读作“niàng” “深邃”的“邃”应读作“suì”【答案】(2)弦, 徜【解析】(2)“心xián”应写作“心弦” “cháng徉”应写作“徜徉”11.本次“锻炼1小时青春更靓丽”主题的讨论会结束后班主任要求出一期墙报请你为这期墙报拟写一个标题(不能抄写讨论会的主题语)【答案】示例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解析】示例每天锻炼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12.(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画线字注音赞yù__________ 天堑___________12.(2)从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甲 __________ 乙___________12.(3)文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加以修改原句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体现了中国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修改后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誉, qiàn【解析】(1)“赞yù”应为“赞誉” “天堑”的“堑”读作“qiàn”【答案】(2)B, A【解析】(2)天下无敌普天之下没有敌手形容战无不胜没有对手举世无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个形容十分稀有根据语境应选填“举世无双”创造首先想出或做出(前所未有的事物)制造将原材料加工成器物侧重于从无到有(不是第一个)根据语境选填“创造”故甲处选B 乙处选A【答案】(3)港珠澳大桥的建成通车体现了中国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精神【解析】(3)原句的语病在于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精神”六、名著阅读(本大题共计1小题每题15分共计15分)13.(1)请从下列人物形象中任选一个仿照示例结合相关情节简要写出你的认识选项江姐祥子鲁滨逊示例人物情节鲁提辖因救助素不相识的金家父女不料三拳竟把镇关西打死了不仅丢了官职还成为朝廷要捉拿的逃犯我的认识鲁提辖是一个扶危济困、嫉恶如仇的人①人物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我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2)“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请你从《红岩》《鲁滨逊漂流记》等读过的名著中结合相关内容谈谈对这句话的理解【答案】(1)①江姐被捕后被关押在重庆渣滓洞集中营在狱中受尽了国民党军统特务的老虎凳、电刑、把竹签钉进十指等酷刑折磨仍然保守党的秘密, ②江姐是一位对党忠贞、对敌斗争顽强不屈的革命先烈【解析】(1)解答此类题需多关注名著中典型人物的的故事情节江姐是名著《红岩》中的人物在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里江姐面对特务头子沈养斋的威逼利诱面对敌人的各种酷刑江姐大义凛然义正词严地痛斥敌人的罪行没有表现出一丝的恐惧和胆怯是英勇中国人的代表表现出共产党员坚贞不屈的革命气节江姐是政治上成熟的共产党员她稳重精细安详深沉坚强处处表现出纯洁的党性和对革命事业的无比忠贞如她第一次出现在成岗家里就表现出地下工作者机敏干练的特有风度本题据此解答即可【答案】(2)示例《鲁滨逊漂流记》中在荒岛上生存的鲁滨逊是幸福的虽然他航海时遇风暴而触礁只身漂到无人孤岛但面对生存困境他垒筑住所制作家具饲养山羊栽种稻麦等终于生存下来想获得幸福别无他路唯有奋斗【解析】(2)解答此类题需结合相关内容来谈理解如《鲁滨逊漂流记》中在荒岛上生存的鲁滨逊是幸福的虽然他航海时遇风暴而触礁只身漂到无人孤岛但面对生存困境他垒筑住所制作家具饲养山羊栽种稻麦等终于生存下来想获得幸福别无他路唯有奋斗。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综合测试卷(含答案)(测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积累·运用(共28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A.畎亩(quǎn) 箕畚(jī) 曾益(zēng) 丈夫之冠(guān)B.孀妻( shuāng) 按辔(pèi) 一厝(chuò) 荷担者(hè)C.始龀( chèn) 傅说(yuè) 毂弓弩(nǔ) 法家拂士(fú)D.智叟( sǒu) 穷匮( kuì) 持兵揖( yī) 叩石垦壤(kòu)2.下列对文学常识的阐述,说法有误的一项是【】(2分)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中记载了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B.《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

《列子》是一部很有趣的著作,其中有大量的寓言,比如我们以前学过的《穿井得一人》和《蚊子和狮子》。

C.《周亚夫军细柳》的作者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历史学家。

他所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D.李清照是我国宋代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是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

《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是李清照唯一的豪放词,是她南渡以后的作品。

3.古诗文默写。

(8分)(1)结庐在人境,。

(陶渊明《饮酒(其五)》)(2) ,自将磨洗认前朝。

(杜牧《赤壁》)(3)以天下之所顺,,,战必胜矣。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4)《春望》中用细节描写来表现诗人忧国、伤时、思家的情怀的诗句是:,。

(5)《钱塘湖春行》中,既点明了地点,又描绘出了一幅远景图的诗句是:,。

4.名著阅读。

(4分)不同体裁的作品有不同的阅读方法,任选下面一部作品,借助材料,解说应该采取的阅读方法及理由。

(1)作品名:《红星照耀中国》1936年,斯诺带了当时无法理解的关于革命与战争的无数问题,6月间由北平出发,经过西安,冒了命危险,进入陕甘宁边区.收集了关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第一手资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时检测:第六单元22《孟子》三章

新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课时检测:第六单元22《孟子》三章

22 《孟子》三章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测试时间:35分钟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固国不以山溪之险B.亲戚畔之C.环而攻之而不胜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答案 B “畔”同“叛”,背叛。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组是( )A.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故.君子有不战B.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C.环而攻之而.不胜然而.不胜者D.寡助之.至天下顺之.答案 D A.因此。

B.凭借。

C.表转折。

D.到/代词,他。

3.下面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时/不如地利B.故君子/有不战C.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D.域民/不以封疆之界答案 B 正确的朗读节奏:故/君子有不战。

二、填空题4.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1)七里之郭.( ) (2)环.而攻之( )(3)池.非不深也( ) (4)兵革..非不坚利也( )(5)委.而去之( ) (6)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7)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 (8)寡助之至.( )答案(1)外城(2)围(3)护城河(4)泛指武器军备(5)放弃(6)限制(7)震慑(8)极点解析本题考查解释文言词语。

平时学习时应加强对重点词语的积累,注意词语的一词多义、古今异义等现象。

5.按要求用课文原句填空。

(1)表明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2)文中指出民心向背的重要性的句子是:。

答案(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古文名句的积累理解能力。

解答此类题,要注意平日辨明名句的特征,通过反复诵读、归纳联想等方法进行积累,还要注意生僻难写的字、语句的顺序等问题。

6.文学常识填空。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作者是时期的思想家,他是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答案战国孟子儒家解析本题文学常识的填空要按课本注释的内容来填空,每个字都不能写错。

三、拓展运用题7.综合性学习。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每年的4月23日确定为“世界读书日”。

部编版 语文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题(4)

部编版 语文 八年级上册 第六单元 单元测试题(4)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单元测试题一、积累与运用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畎.亩(quǎn)万仞.(rèn)荷.担(hè)拂.士(fú)B. 穷匮.(kuì)箕.畚(qī)魁.父(kuí)孀.妻(shuāng)C. 始龀.(chèn)介胄.(zhòu)棘.门(jí)曩.者(nǎng)D. 提携.(xié)折戟.(jǐ)殷.勤(yīn)燕.脂(yàn)【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拂”应读bì。

B项“箕”应读jī,D项“燕”应读yān。

2. 下列句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甚矣,汝之不惠B.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C.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D. 军士吏被甲【答案】C【解析】【详解】C句中不含通假字。

A项“惠”同“慧”,聪明;B项“衡”同“横”,梗塞、不顺;D项“被”同“披”,穿着。

【点睛】通假字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一种现象,在考试中主要在解释词语意思和文言翻译中考核,平时注意积累。

一般通假有两类:同音(或音近)通假和形声通假(相同的声旁的字或声旁)。

3. 写出下列加点词的古义和今义。

(1)所以..动心忍性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使人称谢.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富贵不能淫.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提优测试卷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提优测试卷

八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提优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1. 下列加粗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衍生(yǎn) 负荷(hè) 弓弩(nǔ) 驱驰(chí)B.提携( xié) 穷匮(kuì) 介胄(zhòu) 人彀(gòu)C.傅说(yuè) 冀州(jì) 诏书(zhāo) 迂腐(yū)D.畎亩( quǎn) 折戟(jǐ) 老叟(sǒu) 作揖(yī)2.下列语句中加粗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

B.中国互联网企业的集体“走出去”,正逢其时,千帆竞发共拓海外疆土的壮丽风景指日可待。

C.由于美国的干涉,中东许多国家战乱频繁,很多婴儿生于忧患。

D.陶渊明弃官后生活穷困,却能贫贱不移,固守田园之乐。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

B.《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体裁是寓言,文中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

C.《周亚夫军细柳》的作者是司马迁,他是西汉历史学家,著有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

D.古代年龄有特殊的称谓,比如“始龀”指七八岁,“而立”指二十岁。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话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古诗是中国文学的瑰宝,无论四言、五言,抑或七言,皆意象纷呈,气象辽阔,张弛有度,可滋养人的一生。

____,____。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动静适宜,富有张力,画面感、空间感,应有尽有。

____,____。

短短十四字,道出了美的边界。

①轻声念一念,仿佛那景致一下扑到你怀里,清凉似海②是以少胜多,是“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所以,意蕴无穷③古诗最大的特点,是意在言外④最重要的是,句子瘦,富有骨感,瞬间立起来,经络毕现A.②③①④B.③①④②C.③②④①D.④①②③5.古诗文默写。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全册,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全册,含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各单元测试卷(全册,含答案)第一单元检测卷时间:150分钟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0分)(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任选其中6句,不得多选)①牧人驱犊返,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绩《野望》)②____________________,飞鸟相与还。

[陶渊明《饮酒》(其五)]③____________________,白云千载空悠悠。

(崔颢《黄鹤楼》)④征蓬出汉塞,____________________。

(王维《使至塞上》)⑤____________________?齐鲁青未了。

(杜甫《望岳》)⑥老骥伏枥,______________。

(曹操《龟虽寿》)⑦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_______。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⑧龚自珍载着“浩荡离愁”辞官还乡,仍关心国家的前途和命运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默写李白的《渡荆门送别》的前四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9分)鹰飞翔的时候总是那么潇洒与优雅。

借着回旋的气流,平伸宽大的双翅,如一朵悠闲的云,平稳地在空中划着弧线。

每一个动作都是那么流畅、完美而有韵味。

鹰的飞翔,让天空变得炫烂美丽,壮阔轩昂;让天空huàn发了灵性,增添了异彩,有了鲜活的境界。

我歌颂鹰,歌颂它那清高孤傲、英勇无畏的特性;歌颂它那翱翔蓝天、傲视苍山的性格;歌颂它那不畏艰难险阻,直冲云霄的勇气。

那是一种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奋斗精神!那是一种百折不挠、无所畏惧的超越精神!没有谁能真正理解一只鹰的思想。

鹰只属于寂寞的深山,博大的天空,粗犷的大漠……(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总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一、积累和运用(共7小题,计19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2分)A.按辔(pèi) 畎亩(quán) 百里奚(xī)丈夫之冠(guàn) B.箕畚(bèi) 驱驰(chí) 持兵揖(yī)动心忍性(rěn)C.荷担(hè) 筋骨(jīn) 嗟日暮(jiē)法家拂士(fú)D.穷匮(kuì) 魁父(kuí) 亡以应(wú)山北之塞(sè)2.下面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 (2分)A.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C.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明D.九万里/风鹏正举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对的一项是( ) (2分)A.年且九十(将近)且焉置土石(况且)B.居无何(居住)居天下之广居(屋子,住宅)C.上自劳军(慰问)劳其筋骨(劳苦)D.帝感其诚(诚心)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诚实)4.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周亚夫军细柳》的作者司马迁是西汉历史学家,他所撰写的《史记》是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体裁是寓言,作者列子,名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C.孟子,名轲,战国时期思想家,法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

D.《雁门太守行》的作者李贺,有“诗鬼”之称。

《雁门太守行》是一首描写战争场面的诗歌,全诗意境苍凉,格调悲壮。

5.经典诗文默写。

(6分)(1)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2)我报路长嗟日暮,。

(李清照《渔家傲》)(3)此中有真意,。

(陶渊明《饮酒》)(4),家书抵万金。

(杜甫《春望》)(5),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6),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6.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

(3分)①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的当下,生命科学、人工智能、新型能源等科技浪潮,正不断刷新着原有知识体系和认知难度。

②2018年,9.32亿人次参加各类科普活动,参与互联网传播渠道触达人次竟超过了62亿。

③这些现象不仅表明人们内心科学梦的快速成长,而且说明公众的科学素养。

④大力开展科学普及活动,不断增强公众科学素养的背后,是一个民族对未来的(1)和创新的(2)。

(1)请提取第①句的主干,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2)第③句有语病,请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1分)(3)将下面两个词语分别填在第④句的横线上。

(只填写序号)(1分)A.渴求B.期冀7.名著阅读。

(2分)法国著名科学家穷极毕生之力深入昆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和实验,真切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著成了《昆虫记》这部昆虫学巨著。

《昆虫记》被誉为。

作者将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生动地揭示出来,如蟋蟀善于建造巢穴,管理家务;螳螂善于利用“心理战术”制服敌人……二、综合性学习 (7分)8.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为了让同学们更多地了解“二十四节气”,八年级(2)班特举办了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加。

(7分)材料一: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一届常委会通过审议,批准中国申报的“二十四节气”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二十四节气”申请成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贡献,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认可与尊重,有利于中华传统文化的推广和传播,也有利于世界各国人民通过它了解中华民族的理想、准则和精神。

材料二:“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先民根据太阳在一年中对地球产生的影响而概括总结出的一套气象历法,自秦汉时期至今已经沿用了2000多年。

(1)阅读上面的材料,请各用一句话(10字以内)概括每则材料的主要内容。

(2分)(2)“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这首“节气歌”中暗含了“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其中有一个既是节气又是传统节日,请你写出它的名称,并用一句话表达你对这一传统节日的理解。

(3分)(3)有同学认为现代科技很发达,想了解二十四节气知识上网查查就行了,没必要举行这样的活动。

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说说理由。

(2分)三、阅读(共12小题,计34分)(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3题。

(13分)北京的园林①北京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名城,它的名胜古迹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②也许因为北京是金、元、明、清四朝帝都的缘故,建筑师们博采各地园林之长,因地制宜,使北京的园林各具特色,和谐优美。

为了显示帝王的威严、高贵,北京的园林注重建筑的雄伟,注重局部的精细,注重色彩的绚丽,似乎只有这样才不失皇家的身份。

③故宫、颐和园等建筑金碧辉煌,布局工整、对称。

左边有一条游廊,右边也必有一条游廊,给人一种平衡的感觉,甚至连屋内的摆设也是如此..。

在各个大殿、各个宫院、大门外面都要摆两座石狮或麒麟,大门大多分左、中、右三扇。

殿内的梁柱高大,空间宽敞而略显阴暗。

这样的园林建筑似乎缺乏自然之趣,但却以其雄伟、庄严的气势使人折服。

④北京的园林建筑在细微之处见匠心。

一段曲廊、一丛阶边小草、一组精妙的雕刻,对烘托气氛无不起着微妙的作用。

例如,颐和园中的长廊,有一华里长,分成十几段。

每段房梁上都有油漆彩绘,或山,或水,或人,或物,或历史故事,或神话传说,竟无一相同。

一幅“嫦娥奔月”,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绘画者也许吸取了敦煌壁画飞天图案的艺术精华,很有些“吴带当风①”的味道,耐人玩味。

⑤北京园林的色彩大多是金黄或大红,色彩明丽。

有时,在万绿丛中见一道飞檐,黄绿相间,相映成趣。

大多数宫殿都铺着琉璃瓦。

那大红色的柱梁,十分庄重。

当然,也有例外,潭柘寺的大殿都是由灰色方砖铺地,墙壁灰暗,同周围的景色浑然一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古朴淡雅,别具风采。

⑥北京周围的山水既有北方的粗犷,又有南方的秀丽,这正是建造园林的好地方。

在依山傍水之处,建一座庙宇,半山腰修一座亭子,湖中建一座水榭。

这时,可极少讲究对称,但考虑色彩对比却十分周到,山上的亭子要用金黄和大红的彩绘,水榭要灰暗些,庙宇要红墙绿瓦,显得庄严、肃穆。

⑦这只是我对北京园林粗浅的介绍,若想真正领略到其中的妙处,还是请您亲自来游览吧。

【注释】①吴带当风:这是宋代郭若虚评价唐代吴道子的佛像画的话,意思是吴道子画的佛像等势圆转,所画衣带迎风飘举。

9.选文主要介绍了北京园林的哪些特点?(3分)10.第③段中加点的“如此”具体指什么?(2分)11.第④段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12.“北京园林的色彩大多是金黄或大红,色彩明丽”一句中的“大多”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3分)13.下列诗句中,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B.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C.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17分)【甲】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乙】同敞①“有文武材,意气慷慨。

每出师,辄跃马为诸将先。

或败奔,同敞危坐不去,诸将复还战,或取胜。

军中以是服同敞。

顺治七年,大兵破严关,诸将尽弃桂林走。

城中虚无人,独式耜②端坐府中,适同敞自灵川至,见式耜,式耜曰:“我为留守,当死此。

子无城守责,盍去诸?”同敞正色曰:“昔人耻独为君子,公顾不许同敞共死乎?”式耜喜,取酒与饮,明烛达旦,侵晨被执,谕之降,不从。

令为僧,亦不从。

乃幽之民舍。

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

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

(选自《明史·张居正传》,有删改)【注】①同敞:张居正的曾孙,②式耜(sì):即瞿式耜,和张同敞同为抗清名臣。

14.解释下面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

(4分)(1)往之女家()(2)或败奔()(3)同敞危坐不去()(4)适同敞自灵川至()15.请用“/”为【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两处。

(2分)虽异室声息相闻两人日赋诗倡和1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全都相同的一组是()(2分)A.行天下之大道操蛇之神闻之B.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C.乃幽之民舍蒙乃始就学D.是焉得为大丈夫乎我为留守,当死此17.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5分)(1)军中以是服同敞。

(2分)(2)阅四十余日,整衣冠就刃,颜色不变。

(3分)18.【乙】文中同敞的事例能否作为【甲】文“威武不能屈”的事实论据?请结合选文内容说明理由。

(4分)(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19~20题。

(4分)相见欢(宋)朱敦儒金陵城上西楼,倚清秋。

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

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试倩悲风吹泪过扬州。

19.“万里夕阳垂地大江流”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简要赏析。

(2分)20.“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中“簪缨”一词代指什么?这一句蕴含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四、作文(40分)21.按照要求作文。

(40分)花样年华,青春飞扬,每一个瞬间,每一番经历,一人,一事,一草,一木,一言,一笑……都在为精彩的人生助力,都在为伟岸的人格奠基。

正如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所说: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遇到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请以“谢谢你,使我成为更好的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③书写规范,卷面整洁。

八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一、积累和运用(19分)1.(2分)D 2.(2分)B 3.(2分)A 4.(2分)C5.(6分)(1)塞上燕脂凝夜紫(2)学诗谩有惊人句(3)欲辨已忘言(4)烽火连三月(5)无可奈何花落去(6)入则无法家拂士6.(3分)(1)科技浪潮刷新体系和难度。

(2)在“科学素养”后面加“日益提升”或“逐渐提升”。

(3)(1)BA7.(2分)法布尔“昆虫的史诗”二、综合性学习(7分)8.(1)(2分)材料一:二十四节气入非遗名录(申遗成功);材料二:二十四节气沿用2000多年。

(2)(3分)清明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