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县旅游业发展定位的思考
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可编辑版】
![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可编辑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e21ed381c758f5f61f6775.png)
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关于旅游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业的发展,将其作为支柱产业培育和提升,取得了长足发展。
如何瞄准新目标,发挥新优势,迈出新步伐,加快旅游业进入全省“第一方阵”,近期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市旅游业已经进入加速发展的新阶段总体上看,通过几年来的不懈努力,我市旅游业已进入厚积薄发、加速发展的新阶段,突出表现为“四个明显”。
一是发展速度明显加快。
接待游客431万人次,同比增长26%,位居全省第10位,较提升了1个位次;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24.9亿元,同比增长36%,第一次超过全省平均增幅,位居全省第8位,较提升了2个位次;旅游总收入占全市gdp的5.2%,较提高了6个百分点,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二是拉动作用明显增强。
旅游业具有鲜明的辐射性、交叉性、带动性,其加快发展对地方经济带动明显。
据不完全统计,带动休闲地产完成投资7.8亿元,全市旅游业(含旅游在建项目)实现税收9亿元,汤池、香泉等四个旅游重点镇人均纯收入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数5个百分点,今年一季度全市实现旅游收入6.9亿元,同比增长13%,旅游收入占gdp同比提高0.5个百分点。
直接解决就业1万人,间接吸纳就业近9万人,三年翻了一番;来巢游客人均停留天数由两年前的1.5天增加到现在的1.8天;人均消费额由400元上升到580元以上,购物及休闲娱乐等消费比重由25%上升到40%左右。
三是项目投入明显增多。
从近四年全市旅游实际投入来看,为3.5亿元,为4.2亿元,为6.4亿元,为16.5亿元,列全省第二,其中,投资额在2亿元以上的重点旅游项目共12个,总投资109.6亿元,当年完成投资近15亿元,一批有特色、上规模、竞争力强的项目开工建设,部分项目已建成对外营业,旅游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
四是发展环境明显改善。
创建了1家XXXX级景区,2家XXa 级和3家XX级景区;新上五星级饭店6家,四星级饭店4家,三星级11家,以及2家五星级农家乐,9家四星级农家乐;新建旅游公路80多公里,整修通往重点景区道路90多公里,通往a级以上景区道路均为二级以上等级,景区景点通达率为100%,旅游进入条件日益改善,旅游环境日趋完善,极大提升了我市对外形象。
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定位与市场分析
![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定位与市场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9c7a8e44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f8.png)
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定位与市场分析一、引言乡村旅游作为旅游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潜力。
随着人们对于休闲度假需求的增加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乡村旅游正逐渐成为人们热衷的选择。
本文将探讨乡村旅游发展规划的定位与市场分析,以期为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和建议。
二、乡村旅游的定位乡村旅游的定位是指明确乡村旅游的发展目标和方向,以便制定相应的发展规划和政策。
在乡村旅游的定位中,应充分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保护与开发的平衡:乡村旅游的定位应该注重保护乡村的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同时也要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实现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平衡。
2. 体验与参与的重要性:乡村旅游的定位应强调游客的体验和参与感。
通过提供丰富多样的体验项目和参与活动,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参与到乡村旅游中来。
3. 文化传承与创新:乡村旅游的定位应注重传承和弘扬乡村的传统文化,同时也要积极推动创新和发展,使乡村旅游更具吸引力和竞争力。
三、乡村旅游市场分析乡村旅游市场分析是指对乡村旅游市场进行全面、深入的调查和研究,以了解市场需求和潜在机会,为乡村旅游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在进行乡村旅游市场分析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市场需求:乡村旅游市场需求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基础和动力。
通过调查和分析游客的需求和偏好,可以了解他们对于乡村旅游的期望和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发和推广乡村旅游产品。
2. 竞争环境:乡村旅游市场竞争激烈,需要对竞争对手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他们的产品特点、市场份额、市场定位等。
通过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劣势,可以更好地制定自己的发展策略。
3. 目标客群:乡村旅游的目标客群是指最有可能成为乡村旅游游客的人群。
通过对目标客群的分析,可以了解他们的特点和需求,从而更好地满足他们的需求,提高乡村旅游的吸引力。
4. 市场推广:乡村旅游的市场推广是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
通过对市场推广的分析,可以了解不同推广渠道的特点和效果,从而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推广方式,提高乡村旅游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关于加快石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加快石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095f3a305a8102d276a22f39.png)
关于加快石门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唐海纵观近年来石门县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状况,对比周边县市,尤其是与之有着相似地貌风光、民俗风情、文化背景乃至历史渊源的湘西州、张家界,已经明显落于下风。
如何盘活资源、振兴跨越,实现三产经济的腾飞,实现富民强县的大突破,是我们需要思考并努力前进的方向。
一、文化旅游资源概览石门县位居神秘的北纬30度一线,其自然地理、文化地理、经济地理位置处于大湘西旅游圈、大三峡旅游圈、洞庭湖旅游圈以及楚文化旅游圈、巴文化旅游圈多重交汇点,是湖南西北部旅游的交通端口,是长江三峡与张家界的最近连接点,是华北、西北、东北地区游客和华东、华南、西南地区部分游客从陆路进入张家界的必经之地。
这里有着丰富的人文生态旅游资源,“青山、绿水,歌舞、民俗,古韵、传奇”描绘出了一条融聚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历史人文三大元素相互点染的景观大道。
1、山水资源。
石门县素有“八山一水半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境内壶瓶山傲立西北,皂角湖绵延百里,蒙泉湖千岛竞秀。
一山二水不仅勾勒出了石门“弯把葫芦”的版图轮廓,更是写就了一副山水相依的壮丽画卷。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壶瓶山距石门县城100余公里,主峰海拔2098.7米,被称为湖南屋脊,区内保存有大量的古老珍稀濒危物种近百种,壶瓶山也因此被国内外专家学者誉为“华中地区弥足珍贵的物种基因库”、“欧亚大陆同纬度带中物种谱系最完整的一块宝地”、“植物王国”、“天然动物园”、“地质环境演变的教科书”。
依托丰富的物种资源,壶瓶山成为人们神往的生态旅游首选。
目前,该景区已开发神景寨度假村、象鼻子沟原始生态游、石碾子沟原始生态游、湖南屋脊峡谷生态漂、鱼洞探险游、“泰和合”茶庄及老街土家民俗风情游、壶瓶山观日出等旅游项目,被列为湖南十大山岳景观旅游区之一,年接待游客达30万人次。
皂市水库位于皂市镇,距县城19公里,建成于2008年,是国家大(I)型水库,总库容14.4亿m3,水库水面65平方公里,岛屿和半岛100多个,已被评为国家级水利风景区。
对临洮县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对临洮县文化旅游业发展的思考和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2ee3802f192e45361066f5d7.png)
2 0 1 3 年第1 O 期( 下 半月)
对临洮县文化旅游业发 展的思考和建议
刘海红 ( 中 共 临 洮 县 委 党 校 。甘 肃 临 洮
【 摘
7 3 0 5 0 0)
要】 将 临洮打造 成陇 中特 色休 闲度假 旅游名 县 ,真 正把 文化旅 游业培 育成推动县域 经济发展 的支柱产 业和主导 产业 , 存在 的 问题 对策 【 文章编 号】 1 0 0 3 — 1 6 5 0( 2 0 1 3 ) i 0 — 0 0 1 4 — 0 1 4 . 缺少文化 旅游 产品 品牌 。旅 游品 牌的地 位与 所拥有 的 丰富资 源极不相称 ,临洮旅 游难 以与驰 名中外的 马家窑 文化 对等起来 而不被世 人所知 。 由于促销 宣传 声势不 大 , 在提 高全 社 会对旅 游产业 的认 知水平 、 鼓励和 动员社 会各界支 持 、 参 与 文化旅 游产业开发 方面 尚未达到应有 的效果 。 5 . 文 化旅游投入 严重不 足。受经 济发展水平 限制 , 文 化旅 游产业投 入不足 , 投入 的资金大多 是局部 、 民间 、 临时的 , 总量 小, 投 向分散 , 又多为短期 行为 , 难 以形成 主题突 出 、 内容 丰富 的强势 文化旅游景 观 。
点, 举办“ 花儿” 会等民间文化活动。文景观培育上, 实施了
马 家窑文化 、 辛店文 化 、 寺洼 文化遗址抢 救保护 和战 国秦长城 起 首遗址 保护 工程 , 对 老子 飞升 阁 、 凤台 、 道统 祠 、 椒山 书院 、 姜 维墩等历 史文化建 筑进行 了修葺 , 建设了辛 店文化 、 寺洼 文 化 遗址公 园和马家窑 彩陶博物 馆 ,成立 了马 家窑文化 研究 会 和 传播 中心 ; 建成 了以岳麓 山公园为 主体的老子 文化 园 , 举 办 了老子文化 国际论坛 临洮分会场 和老子 文化 节暨公 祭老子 大 典 活动 , 扩 大 了老 子文化影 响力 。休 闲景观培 育上 , 新美花 卉 园区成功 晋级为全 国农业旅 游示范 点 , 在花卉 企业 的带动下 , 农 户种花 赏花 蔚然 成风 , 成 为临洮 一景 ; 大 力发展 以 “ 走进 农 家生活 、 品味农家 菜肴 、 体 验农耕文 化 、 欣赏 乡村风情 ” 为主 题 的“ 农 家乐” 休 闲度假旅 游 。 近年来 , 返璞归 真 、 回归 自然 的休 闲生活 方法越 来越 受到 人 们的青 睐。 特 别是在 生态旅行 业越来越 火热 的今天 , 精 明的 临洮农 民看 准商机 , 以欣赏 乡村 田园风 光 、 感 受地方 民俗 与乡 土文化 、 品味特色 农家饭菜 为主要 内容的旅行活 动悄 然兴起 。 八里铺镇 的王家 大庄 、太石 镇的水 泉等村 成为驰 名甘肃 的休 闲度假村 。
当前我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我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a40a5338915f804d2b16c1dd.png)
当前我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一、我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1.旅游投入不足,景区开发建设进程缓慢。
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县级经济基础薄弱;二是投资开发主体单一。
2.配套设施建设滞后,旅游服务功能不完善。
主要表现在:一是交通方面;二是住宿档次和服务水平方面;三是娱乐项目偏少。
3.对外宣传推介不够,市场竞争压力大。
主要是:旅游形象不够鲜明,客源市场较窄;宣传力度不够,缺乏新的炒作热点。
二、加快我县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拓宽融资渠道,加大引导力度。
一是招商引资。
二是向上争取旅游项目资金。
三是激活民间资本。
四是优惠政策。
突出项目建设,形成旅游精品。
在继续推进现有的东沙古镇、秀山生态休闲旅游区和鹿栏晴沙景区建设的基础上,开展好重点旅游项目建设:一是中国海岬公园建设。
二是桐盘湾海天浴场建设。
三是美丽海岛示范带打造。
强化旅游营销,拓宽客源市场。
一是加大旅游品牌创建力度,包括东沙古镇AAA景区创建和秀山AAAA景区创建。
二是组建专职旅游网站。
三是与旅行社合作进行营销。
对发展静宁旅游产业的思考(一)
![对发展静宁旅游产业的思考(一)](https://img.taocdn.com/s3/m/8a7b592a52ea551810a6878c.png)
对发展静宁旅游产业的思考(一)旅游是当今社会发展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也是拉动内需最具潜力的朝阳产业,旅游业涉及到旅游者的吃、住、行、游、购、娱,直接与交通、餐饮、酒店等十多个产业有关,与其它一百多个行业有间接联系,能形成一长串优势产业链,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
发展旅游业既有利于拉动消费、增加收入,又有利于促进就业。
一、静宁县旅游产业的现状(一)人文资源丰富1、静宁历史悠久,被誉为人类开元第一城。
据考证,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生息、繁衍,是传说中“始画八卦”人文始祖伏羲氏的诞生地,被誉为人类开元第一城。
静宁之名,始见于元成宗大德八年(1304年),置静宁州,沿袭宋金“静边寨”首字取安静宁谧之意,以表达各族人民和睦相处的愿望。
2、静宁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保存着极其丰富的人类文化遗存,是陇东地区文化的渊薮之地。
在这片黄土地上,考古发现了大量的古文化遗址、古城遗址、古墓葬群和古建筑群;分布着新石器时代的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马家窑文化、齐家文化等古文化遗存;出土的文物,包括石器、骨器、陶器、铜器、玉器、漆器、铁器等共有2280余件;全县各乡镇依然保持的传统工艺、地方戏曲、土特名产等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给我们静宁增添了深厚的文化内涵。
3、静宁人杰地灵,历代人才辈出,有“文教之邦”的美称。
我县是人文始祖伏羲氏的诞生地;也是中国第一大姓李氏的发源地,在这里诞生了李广、李皓、李渊、李世民、李白、李思训、李世军等众多李姓历史名人,李姓是陇西人民所仰望的姓氏,他们的郡望称为“陇西郡”;此外,自秦汉设县两千多年以来,也产生了隗嚣、曲珍、慕天颜、吴玠、吴璘、刘琦、王曜南等众多的文韬武略、彪炳史册的俊彦志士。
据史志记载,自宋到清,我县为全国出科举人才最多的地区之一。
到现在,教育依旧是历届县委县政府发展战略的重点,我县重视教育和崇尚知识和人才培养的风气,造就了从静宁走向全国的著名专家、学者众多。
(二)自然旅游资源品质较好我县旅游资源可分为自然旅游资源、人文旅游资源两大体系。
湄潭县旅游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
![湄潭县旅游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6059ea0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2c.png)
湄潭县旅游业发展的实践与思考【摘要】湄潭县旅游业发展具有巨大的潜力和机遇,但也面临着挑战和问题。
本文首先分析了湄潭县旅游业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随后探讨了湄潭县在旅游资源方面的优势和挑战,强调了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的重要性。
接着,介绍了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和旅游产业培训的实践举措,以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和提高从业人员素质。
展望了湄潭县旅游业的未来发展,并提出了结论总结和建议,鼓励湄潭县在旅游业发展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提升品牌知名度,吸引更多游客,实现可持续发展。
通过实践和思考,湄潭县旅游业将迎来更加繁荣和辉煌的明天。
【关键词】湄潭县、旅游业、发展、实践、思考、旅游资源、特色产品、基础设施、产业培训、展望、未来发展建议1. 引言1.1 湄潭县旅游业概况湄潭县是贵州省遵义市下辖的一个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
湄潭县境内自然风光优美,历史文化悠久,被誉为“小黄山”。
湄潭县的旅游资源丰富,山清水秀,民风淳朴,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湄潭县的旅游业主要以生态旅游和乡村旅游为主,具有独特的地域文化和自然风光。
县内有着许多景点,如马岭河大峡谷、大丰公园、青龙湖等,吸引了许多游客前来观光。
湄潭县的特色美食也颇具吸引力,如湄潭豆腐干、湄潭米酒等。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湄潭县的旅游业也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基础设施不足、服务质量不高等问题。
加强旅游业的发展,提升服务质量,改善旅游基础设施,培训旅游从业人员,是当前湄潭县旅游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希望通过不懈努力,湄潭县的旅游业能够继续蓬勃发展,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1.2 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性旅游业是湄潭县的支柱产业之一,对当地经济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壮大,可以促进湄潭县的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就业机会,提升居民收入水平,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也可以促进地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湄潭县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优美的环境,通过开发旅游资源,可以有效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提升生态环境品质,实现旅游业和生态环境的双赢。
浅论太湖县旅游业发展的思考及对策
![浅论太湖县旅游业发展的思考及对策](https://img.taocdn.com/s3/m/1c6aad01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0.png)
浅论太湖县旅游业发展的思考及对策摘要:太湖县位于皖西南边陲,大别山南麓,居长江中下游旅游热线之上,风景优美,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
旅游交通便利,发展旅游条件得天独厚,真正发展好旅游业,提高旅游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该文主要介绍了太湖县旅游业发展的思考及对策。
关键词:旅游发展思考;对策;太湖县太湖县位于大别山和长江之间,皖西南边陲,大别山南麓,长江北岸,自然风景优美,山水资源丰富,人文积淀深厚,特别是佛教文化源远流长。
合安九高铁、沪蓉高速公路、105国道、合九铁路穿境而过,旅游交通十分便利。
但我县旅游起步较晚,步子较慢,加之配套措施乏力,没能很好发挥旅游经济效益,因此谋划旅游发展,实现旅游强县显得尤为重要。
1、太湖县旅游业发展现状我县与“旅游大县”、“旅游强县”目标相比,差距较大,具体表现为:一是旅游发展战略定位层次低,没有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
二是旅游投入甚少,基础设施薄弱,景点档次不高,旅游资源的开发基本处于原始状态。
三是旅游资源分散,没有进行有效整合。
目前存在资源分散,多头管理的现实情况,难以按照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开发的要求开发和利用。
四是旅游产品不丰富,特别是缺乏游客体验阅历式产品。
五是旅游服务体系不全。
旅游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不健全,同时也不配套、不协调,新常态下的旅游产业与农业、文化、金融、电子商务等旅游新业态,如乡村休闲度假、旅游文化、文化演艺、旅游地产、旅游金融、旅游电子商务等更是少之甚少。
2、太湖县旅游业面临的发展机遇2.1从旅游发展历程看:我县旅游业正处于中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时期。
中国旅游景区发展经历了1.0时代的观光旅游,2.0时代的全域旅游,再到如今3.0时代的异地生活方式的构建,人们追求个性化生活方式、注重生活品质、私人定制化体验成为新的消费理念。
伴随着大众旅游的文化内涵、个性化、层次化的需求,中国的旅游产品必将全面升级。
我县目前还处于最初级的阶段,因此我们必须超常规、跨越式站在新的制高点上,举全县之力打造一个全新的旅游强县。
关于我国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定位的思考
![关于我国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定位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d3f6550312b3169a451a4fc.png)
关于我国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定位的思考内容摘要:当前我国经济的战略有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降低能耗、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等。
旅游业和每一个战略都有直接关系,近十年旅游业的发展充分体现了它的战略性优势。
本文主要分析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和意义,以对加快发展旅游业有所启示。
关键词:旅游业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旅游业一直被誉为“朝阳产业”、“无烟工业”,在国际经济一体化不断深入发展的今天,旅游活动日益成为一项具有全球意义的经济现象。
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务院2009年11月3日发布《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开章明义第一句就是“旅游业是战略性产业”,在“总体要求”中进一步明确新时期对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战略定位:“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
”这样高度的定位表现出旅游业被作为新时期重大战略举措,放在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战略全局中更重要的位置。
当前我国经济的战略方向非常明确,就是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促就业,还有降低能耗、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和每一个大的战略都有直接关系,近年来旅游业发展的基础和功能充分体现了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性地位和意义。
具体表现为: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作用持续扩大旅游业发展具有巨大的经济拉动作用,旅游产业不仅成为第三产业的经济支柱,更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对国民经济的贡献作用。
2003-2007年五年间,国际旅游收入增长率和国内旅游收入增长率逐年递增,即我国国际旅游收入与国内旅游收入呈加速度增长态势,且增长率均大于10%。
而旅游收入对国民经济的贡献率也表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虽然自2008年以来,金融危机波及全球,对旅游业带来一定的冲击,2009年上半年的甲型H1N1给旅游业带来重创,但这种负面作用是暂时的。
关于如何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几点思考
![关于如何加快发展旅游业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2f8880a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37.png)
当前旅游业的发展状况
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的复苏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挑战与机遇
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诸多挑战,如资源环境压力、市场竞争激烈等,同时也伴随着消费升级、科技创新
提升旅游产品质量
优化旅游产品结构
根据市场需求,调整旅游产品结构,增加个性化 、特色化、体验化的旅游产品。
旅游业发展的机遇
全球化进程加速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为旅游 业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机会。
经济发展和消费升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旅游的需求不断增 加,旅游消费不断升级,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科技创新的推动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创新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 遇和手段,提升了旅游服务质量和效率。
可持续旅游成为重要发展方向,关注环境保护、 社区参与和文化传承。
旅游业态将不断创新,如共享经济、定制旅游、 智慧旅游等,为消费者提供更多选择和便利。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旅游业发展的挑战
市场竞争激烈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市场竞争也日益激烈,对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和创新能力 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旅游资源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的发展需要与环境保护、文化传承等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如何在保护旅游 资源的同时实现旅游业的发展,是一个需要面对的挑战。
旅游安全问题
旅游安全问题一直是旅游业发展中的重要问题,如何保障游客的安全和权益,是旅游业 发展中必须重视和解决的问题。
创新营销方式
运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 新兴渠道,提高旅游营销 效果。
加强旅游业基础设施建设
1 2
文旅发展中的思考与分析
![文旅发展中的思考与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d552c413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f3.png)
文旅发展中的思考与分析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文旅产业开始逐渐兴起。
文旅发展不仅能够带动地方的经济发展,也可以弘扬人文精神和地方文化,推动文化交流与传承。
在文旅发展中,我们需要思考和分析的问题还有很多。
一、文旅产业发展模式在文旅产业的发展模式上,我们需要更为清晰的思考。
目前,文旅产业的发展模式有“线上+线下”、文化+旅游、跨界+融合等多种模式。
在这些模式中,我们需要选择适合本地特色的发展模式,以推动文旅产业的持续发展。
二、文旅产业经营管理文旅产业的经营管理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在经营管理上,我们需要注重文旅产品的专业性,丰富文旅产品的内涵,让游客能够更好地感受到当地的地域文化和特色风情。
同时,也需要提高景区的服务质量和管理水平,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加强景区卫生保洁和生态保护,打造一个优美的生态旅游环境。
三、文旅产业创新与发展创新和发展是文旅产业必须面对的问题。
在创新和发展上,我们需要以市场为导向,创新文旅产品和服务模式,拓宽当地文旅产业发展的空间和商机,让文旅产业更好地融入市场中,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
总之,文旅发展是一个不断探索和提高的过程。
我们需要继续深入思考、不断创新,让文旅产业发挥更大的作用,促进地方经济的繁荣和文化的传承发展。
四、文旅产业的营销和宣传在文旅产业的发展中,营销和宣传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如何将当地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打包、营销出去,让更多的游客选择到来体验和参观,让更多人了解和关注当地的旅游文化,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问题。
通过营销和宣传,可以让更多的游客了解当地的文化特色和旅游资源,并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一方面,可以通过文化节庆、文艺演出、书法展等方式展示当地的文化和艺术特色,吸引更多游客到访。
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社交媒体、电视媒体等方式,进行广泛的宣传和推广,让更多人了解并认识当地的文旅产业和特色景区,增强旅游市场的知晓度和美誉度。
五、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文旅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注重可持续发展。
关于仙居旅游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仙居旅游业发展的调查与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8a267028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5c59606.png)
调查目的
01 了解仙居县旅游资源的分布、特点和优势 。
02
分析仙居县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市场状况 和竞争态势。
03
探讨仙居县旅游业存在的问题和制约因素 。
04
提出促进仙居县旅游业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
02
仙居旅游资源概述
06
结论与展望
结论总结
01
02
03
04
仙居旅游业发展迅速,成为当 地重要的支柱产业。
仙居旅游资源丰富,包括自然 景观、人文景观和乡村旅游等
。
仙居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 一些挑战,如基础设施建设、
环境保护和市场竞争等。
仙居旅游业需要加强品牌建设 和市场推广,提高知名度和美
誉度。
未来发展展望
仙居旅游业将继续保持快速 发展态势,成为国内外游客 的热门旅游目的地。
提升旅游服务质量
总结词
提高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
详细描述
仙居应注重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提高游客满意度和忠诚度。可以通过加强旅游设施建设、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素质 、优化旅游服务流程等方式,为游客提供更好的旅游体验。
加强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
总结词
实现可持续发展
详细描述
仙居应加强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实现可持续发展。可以通过制定科学合理的旅游发展规划、加强 生态环境保护、合理利用旅游资源等方式,确保仙居旅游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于仙居旅游业发展的调查 与思考
汇报人: 2023-12-29
目录
• 引言 • 仙居旅游资源概述 • 仙居旅游业发展现状 • 仙居旅游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 对仙居旅游业发展的思考与建
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哲学思考
![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哲学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472da2cc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c8.png)
关于加快旅游产业发展的哲学思考旅游产业是现代社会经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文化交流、提高居民生活品质具有重要作用。
加快旅游产业发展也成为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重要战略之一、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旅游产业发展,可以探讨旅游的本质、旅游的目的以及旅游对于人类的意义等问题。
首先是对旅游的本质进行思考。
旅游不仅仅是人们对外界环境的观察和感知,更是一种对于生活、世界的探索和体验。
旅游通过改变人们的生活环境和日常经验,能够给人们带来新鲜感、刺激感和快乐感。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旅游是人们对于自身和世界的认知与体验,是一种对于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追求。
因此,加快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充分理解旅游的本质,通过提供真实、深入、有意义的旅游体验,满足人们对于自由、幸福、美好生活的需要。
其次是对旅游的目的进行思考。
旅游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消遣娱乐需求,更是为了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发展目标。
旅游可以使人们拓宽眼界、增长见识、提高综合素质。
在旅游过程中,人们不断接触和了解不同的文化、历史、社会和自然环境,有助于培养人们的开放思维、跨文化交流能力和环境意识。
同时,旅游也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地方收入、促进经济增长,对于改善人们的生活条件和提升地方形象具有显著作用。
因此,加快旅游产业发展需要将旅游的目的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结合,注重旅游对于人类全面发展的重要作用。
最后是对旅游对于人类意义的思考。
旅游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行为,具有深刻的文化、心理、社会意义。
旅游可以为个体提供身心放松、减压解闷的机会,提高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同时,旅游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交流方式,加深不同文化之间的了解与友谊,促进世界和平与稳定。
旅游还是人们亲近自然、感受自然的重要方式,加强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旅游是人类探求真善美的一种表现,是人类对于宇宙、生命、人类存在等基本问题的思考与回答。
关于门源县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
![关于门源县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26f9f30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03.png)
·2013·06关于门源县乡村旅游业发展的几点思考●文/董金明近年来,门源县依托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集生态、休闲、观光为一体的乡村旅游业,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了全县旅游业发展进程,探索出了新农村新牧区建设和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新途径。
一、发展现状(一)旅游资源丰富。
门源县境内自然风光神奇秀美,西部是祁连山金牧场和环湖地区海拔最高的岗什卡雪峰,中部是百里油菜花海,东部有仙米国家级森林公园,还有浩门“古八景”、东晋岗隆岩雕和卡约、辛店文化遗址,宋、汉、唐年间的多处古迹,74座伊斯兰教清真寺和3座藏传佛教寺院。
现有11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个国家4A 级旅游景区和3个“我心中最美丽的青海十大景观”。
(二)基础设施完善。
全县近年来加大乡村旅游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乡村旅游吃、住、娱、购等服务条件逐步改善,产业链条延长,发展后劲增强。
同时,组建了“金门源”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把部分乡村旅游景点的经营权转让给旅游公司,公司充分发挥平台作用,全面整合旅游资源,实现景点的投融资、规划、旅游资源开发与营销职能的逐步转变,实现管理权和经营权相分离,乡村旅游产业开发迈出实质性步伐。
(三)产业规模壮大。
目前,全县培育各种农(牧)家乐82户,餐饮总接待能力为6560人,直接从业人员400多人,从业农牧民人均增收5000多元。
农家乐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当地农牧民的增收致富,为乡村旅游业注入了强大活力。
(四)乡村文化荟萃。
在乡村旅游开发中,注重保护和开发古建筑、弘扬伊斯兰教和佛教、传承民俗、山水等文化的同时,发扬光大以回族宴席曲、华热民族服饰为代表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打造出了具有生态、人文、民族、地域特色的藏族“华热”歌会及服饰表演、回族“宴席曲”演唱会,回族民俗展、赛马会等乡村旅游文化品牌,为发展乡村旅游经济构筑了文化平台。
(五)旅游商品凸显。
在制定出台《关于加快旅游商品开发的意见》等一系列文件的基础上,培育了兴农蜂产品开发有限公司、门源伊源奶制品有限公司等10家旅游商品企业,有非物质文化遗产麻莲回族刺绣、北山“窝儿枕”传承继承人专业从事民间刺绣和“窝儿枕”的生产加工,乡村旅游商品种类涉及菜籽精炼油、奶制品、蜂产品、藏毯、刺绣等。
对伊宁市发展旅游业的几点思考
![对伊宁市发展旅游业的几点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a44a5030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b9.png)
对伊宁市发展旅游业的几点思考旅游产业作为我市新常态下拉动内需、实现经济转型的重要突破口,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新引擎。
但当前在推动乡村游、生态旅游发展,打造现代化旅游产业的过程中,还存在许多误区和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旅游产业发展战略定位不够清晰旅游产业作为未来经济增长重要发展方向,产业发展必须依靠科学的规划引导才能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
针对对围绕相关产业融合整合,跨行业打造大旅游产业必须下力气着墨,但目前旅游产业普遍缺乏明确的目标定位,急需系统性、整体性的超前产业发展规划。
二、配套基础设施不能满足旅游产业发展要求1.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考虑旅游业发展不充分。
在建设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时,对融合旅游元素考虑不够,在基层路网规划时,对地方旅游资源开发需求考虑不足。
突出表现在旅游项目及其周边地区的交通、供电、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预留建设空间不足。
2. 现有景区基础设施陈旧简陋。
多数旅游设施功能还停留在观光游阶段,不能适应现代旅游休闲化、智慧化、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部分景点设施布置不合理、不完善,功能不配套,设施该展现地方特色的没有展现特色,该体现现代化服务功能的没有体现服务功能,可概括为“该‘土’的没有‘土’下去,该‘洋’的没有‘洋’起来”。
3. 新建景区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重。
新开发旅游资源大多地处偏远地区,自然条件相对较差,社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水电路网设施薄弱。
单一依靠企业自身完成景区内外基础设施建设,企业资金压力过大且建设机制单一、融资渠道狭窄,容易导致景区建设档次偏低,造成对资源的变相破坏与浪费。
三、特色旅游产品缺乏,不能适应现代旅游观念变化1. 旅游产品缺乏系统整合。
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很多文化古迹和已建成旅游点并未结合旅游体系整合,乡村游与景区游发展各自为阵、联动不力,景区与周边乡村游对接不明显,火爆的景区人流转化为乡村游人流相对不足,缺乏对产业的系统性整合。
2. 旅游产品设计理念陈旧。
石门县南北镇发展旅游业的对策思考
![石门县南北镇发展旅游业的对策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ca7ed64033687e21af45a93d.png)
石门县南北镇发展旅游业的对策思考闫虹羽石门县南北镇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是一个“清明不断雪、谷雨不断霜”,夏凉冬雪,青山绿水,风景秀丽的好地方。
这里自然地貌独特、气候温暖湿润、资源优势明显、文化底蕴深厚、民族风情浓郁,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
该镇古属五溪三蛮之地,旧名懒板凳、又叫南北墩,并由此而得名。
近年来,南北镇紧紧围绕县旅游发展战略,依托壶瓶山旅游品牌,着力推进特色旅游发展。
2011年我县已成功纳入国家《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11—2020)》,发展旅游业将迎来千载难逢的机遇。
为抓住这一机遇,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提升旅游业档次,推进南北镇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健康快速发展,笔者从本镇旅游业发展现状及突出问题入手进行了一些探讨:一、南北镇独特的旅游资源南北镇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自然生态环境非常独特,蕴藏丰富的旅游资源。
主要景观有“龙门”胜景、金家河生态园、下河奇观、碑垭雪景、高山云海、贺家台革命遗址等。
(一)“龙门”胜景“龙门”胜景位于南北镇境内金河村北端的凤岗岭,系澧水支流之渫水源头,距镇政府驻地17公里,目前至景观点的道路已全部硬化,硬化路尽头上千级台阶后沿金河电站渠道行至2500米即进入“龙门”胜景。
逶迤绵延的铜铃峰至凤岗岭嘎然截为两端,断面悬崖千丈,一洞中开,一股泉流以每秒平均2立方米的流量喷射出洞,形成“飞瀑”奇观。
经勘查,龙门出水最大流量每秒为500多立方米,最小流量每秒为0.87立方米。
瀑柱直插玉竹潭,旋起巨大沸腾漩涡,水柱冲天,又形成举世罕见的“涌瀑”,清代张庭南为奇景所激,留下“千尺高岩宿扭头,一泓碧水藏风雷”的名句。
附近有溶洞20多处,瑰丽神秘,千姿百态,洞中有洞,洞洞相通。
洞外景观甚多,奇特各异,如“仙人守门”、“观音莲台”、“金蟾望月”、“玉兔峡”、“雄鹰展翅”、“仙船入洞”、“巨衫擎天”、“白竹碧泉”等。
(二)金家河生态园金家河生态园位于金河村境内,系小河、前河和后河汇合流径的区域,面积约30平方公里,即金河村的白竹山、红耀、金河一带,距镇政府驻地17公里,水泥路畅通。
对西峡旅游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要点
![对西峡旅游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867b7d2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e0.png)
对西峡旅游业发展的思考与建议要点汇报人:日期:•西峡旅游资源概述•西峡旅游业现状分析•西峡旅游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目录•西峡旅游业发展建议与措施•西峡旅游发展前景展望与规划目标01西峡旅游资源概述自然资源丰富西峡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拥有众多珍贵的自然景观,如山川、峡谷、瀑布、溶洞等。
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西峡拥有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风光旖旎,生物多样性丰富,具有很高的生态保护和旅游价值。
风景名胜区西峡有多处风景名胜区,风景秀美,景色宜人,是旅游者休闲度假的好去处。
民俗文化西峡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如传统手工艺、民间艺术表演、传统节日等,这些民俗文化为西峡旅游业增添了独特的魅力。
历史文化遗迹西峡拥有众多历史文化遗迹,如古建筑、古村落、古桥梁等,这些遗迹记载着西峡悠久的历史文化。
红色旅游资源西峡还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区域,拥有许多红色旅游资源,如革命遗址、纪念馆等,这些资源为西峡旅游业注入了新的活力。
西峡有一些独具特色的旅游小镇,这些小镇融合了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为游客提供了别具一格的旅游体验。
特色小镇西峡有一些原生态的村落,这些村落保留了传统的建筑风格和生活方式,为游客提供了感受本地文化的机会。
原生态村落西峡有许多特色美食,如香菇、黑木耳、猕猴桃等,这些美食为西峡旅游业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特色美食地方特色旅游资源02西峡旅游业现状分析西峡旅游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成为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西峡的旅游收入也持续增长,为当地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旅游产业规模旅游收入持续增长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旅游景区发展现状西峡拥有多个旅游景区,数量不断增加,涵盖了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等多个领域。
旅游景区品质不断提升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西峡的旅游景区品质也不断提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旅游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西峡在旅游配套设施方面不断完善,包括住宿、餐饮、交通等方面,为游客提供了更加便捷、舒适的服务。
当前形势下我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当前形势下我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9131990f90c69ec3d5bb7593.png)
当前形势下我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2008-08-26 08:45 admin一、我县旅游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目前我县旅游资源开发势头很好,各乡镇部门发展旅游的热情很高,但是也存在很多问题,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体制调整后重新定位不清。
近期,我市为了理顺景区管理体制,调整了自然保护区管理体制,由黄河三角洲自然保护区对大汶流管理站和黄河口管理站实行垂直管理,成立了以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为主的黄河口生态旅游区管理委员会,我县对这一区域的管辖受到了制约,对我县开发黄河口旅游资源提出新的挑战。
当前形势下我县如何开发黄河口旅游,如何在全市黄河口旅游开发中合理定位,发挥一个什么样的作用,扮演一个什么角色,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论证。
2、规划滞后导致无序开发。
目前我县各乡镇办事处发展旅游的热情很高,相继开发了多个乡村旅游项目策划了多项乡村旅游节庆,但是作为起步阶段的乡村旅游,仍然存在着产业基础不牢固、基础设施不配套、运作机制不灵活、整体优势不突出等问题,尤其是由于规划的滞后和实施乏力导致出现各乡村旅游项目和乡村旅游节庆存在无序开发、争抢客源和层次不高的问题。
3、多元化投资体系尚没有建立。
我县对旅游资源开发的投入,基本上仍停留在政府投入上,民间资本和外来资本的力量仍很薄弱,目前实施的几个旅游项目基本上是政府投入,尚没有建立起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投入机制,招商引资乏力,尤其缺乏大型的有实力的旅游商投资我县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着有大品牌无大景区大项目的情况,制约了黄河口旅游开发的进一步发展。
4、促销不够造成客源市场不稳定。
我县的旅游资源宣传促销主要以整体宣传为主,以旅游产品为主的宣传促销仍非常匮乏,重要客源地宣传促销刚刚起步,还没有建立起完善的保障机制。
尤其是在调动旅游企业宣传旅游产品的积极性,通过旅行社和大的旅游商将我县独特的旅游资源和特色旅游产品宣传出去的力度还很不够,游客对我县旅游资源的认知还比较模糊,造成我县旅游客源市场不稳定,主要以自驾游散客为主。
云南红河县发展旅游业的思考
![云南红河县发展旅游业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6e27ec1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379bf5d.png)
云南红河县发展旅游业的思考廖建华【摘要】在分析云南红河县独特地理环境和奇异人文景观基础上,对其尽管拥有绝美的梯田风光、壮丽的红河峡谷、迷人的哈尼风情和厚重的马帮文化等丰富旅游资源,但旅游业的发展却明显滞后于云南省总体旅游发展水平的原因进行了思考.经过实地考察和调查访谈,研究发现导致红河县旅游业发展滞后的根源在于:资源缺乏整合和深度开发,将优势资源打造为优势产品的转化力度差;产品缺乏包装和宣传推介,将产品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的推广力度差.针对两个关键问题,提出了3项对策措施:挖掘与展示独特旅游资源、塑造鲜明独特旅游形象、政府引导市场主导发展旅游产业等,以推动红河县旅游业的持续、快速发展.【期刊名称】《云南地理环境研究》【年(卷),期】2011(023)001【总页数】5页(P76-80)【关键词】旅游业;旅游资源;旅游产品;旅游形象;红河县【作者】廖建华【作者单位】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旅游与公共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4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F59云南省旅游产业持续快速发展,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地位日益显现,并迅速跃居中国旅游大省之列,全省旅游业发展水平呈现出在高一级台阶上稳定协调发展的良好势头[1]。
而云南省的红河县旅游业发展却极为缓慢,明显滞后于云南省旅游发展的总体水平,且红河县已处于其周边县(市)旅游的“屏蔽效应”区中。
红河县旅游业如何尽快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争得一席之地,对红河县旅游业今后的发展将产生重要的影响。
目前,红河县旅游业发展的关键,就是整合开发特色旅游资源,尽快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品优势,包装宣传红河旅游,尽快将产品优势转化为市场优势,树立起鲜明独特的红河旅游形象,并积极与省内其他知名旅游目的地开展合作,共享客源。
尽管红河县旅游业起步晚,发展难度大,但红河县拥有独特的旅游资源,可以发挥后发优势,打造出红河旅游业的新形象。
1 研究的意义1.1 红河县概况红河县地处云南省南部,红河州南部,地跨北纬23°05′~23°36′、东经101°49′~102°37′。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我县旅游业发展定位
的思考
梁平旅游,一块不大的蛋糕,一个成长中的产业,一个大家寄予厚望的亮点,该作怎样的发展定位?本文试从多角度作一些分析思考。
一、区位现状的定位
区位条件是决定旅游发展的重要因素,纵观梁平区位:放眼全国,梁平处于中、西结合部;置身重庆,梁平处于渝东北边陲;在三峡库区,梁平处于库区前沿。
无论在全国、重庆、还是三峡库区,梁平地不显赫,位不现优,无明显的区位优势可言。
随着行政体制的变化,涪达万“金三角”已被人们淡忘;随着三峡工程的全面实施,渝东明珠的光芒渐渐减退。
近几年“两路”虽然贯通全境,拉近了我们同外面的距离,但也同时拉近了其他区县同外面的距离。
与此同时,空
港地位已被邻近的万州取代,梁平的区位状况正在影响梁平旅游的开拓发展。
目前,梁平旅游的县外主要客源来自主城区及周边区县,由于没有跻身黄金旅游热线,市外及远方客人很少专程光顾。
最近市旅游局公布了全市十大旅游精品线,梁平景区景点榜上无名。
因此,从梁平的区位现状看,旅游发展的初期定位应以市内旅游为主,主要面向大都市(重庆主城区)、大城市(万州区)、毗邻县(开县、垫江、忠县、开江、大竹等)。
二、旅游资源的定位
梁平自然、人文景观皆有,但参差不齐。
有的景观有名无实,如东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全国第二高石塔,由于景点单一,配套不完善,游人很少光顾;有的景点优势明显,但没有名气,如百里竹海观音洞景区,虽游人渐多,颇有新鲜感,但缺乏金字招牌;有的景区名实相符,如全国重点寺庙双桂堂,年代久远,文化底蕴丰厚,建筑规模宏大,游客稳定,前景看好,但其资源的深度开发根本不敢同其他寺庙相提并论,难以引领西南地区的佛门风骚。
此外,零星景点(以山寨为主)较多,其开发的价值各说不一。
静观梁平旅游资源,从接待游客量讲,没有几个在重庆叫得响的品牌,更不敢说在国内的影响力。
应对梁平旅游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