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免疫学必背

合集下载

2021年下半年《免疫学基础》课程考试考前辅导资料

2021年下半年《免疫学基础》课程考试考前辅导资料

2021年下半年《免疫学基础》课程考试考前辅导资料____下半年《免疫学基础》课程考试考前辅导资料辅导教师:魏立晓一、考试复习所用教材《病原生物学和免疫学(第5版)》主编:陈兴保二、考试题型介绍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三、考试相关概念、知识点、复习题、例题归纳。

(一)名词解释1.人工主动免疫:用人工方法给予机体以抗原刺激,如注射疫苗、类毒素等,以调动机体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形成特异性免疫力的方法。

2.杀灭物体上所有微生物(包括病原菌、非病原菌的繁殖体及芽孢)的方法,称为灭菌。

3.外毒素是某些细菌在代谢过程中产生并分泌到菌体外的毒性物质。

4.同种异型抗原: 在同种不同个体之间,由于基因型不同,表现在组织细胞结构上存在差异,形成同种异型(体)抗原。

(1) ABO血型抗原、 (2) Rh血型抗原、 HLA 抗原。

5.抗生素是某些微生物在代谢过程中产生的能抑制和杀灭其它微生物及生物细胞的物质,主要用于感染性疾病的治疗。

6. 正常菌群存在于人的体表及与外界相通腔道中一定比例和数量的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的微生物群体。

7.单克隆抗体:单一抗原表位特异性B细胞克隆经融合、筛选和克隆化而获得单克隆杂交瘤细胞,其所产生的同源抗体称为单克隆抗体。

8.补体:是人和动物新鲜血清中的一组与免疫功能有关,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9.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又称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是生物体在长期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一系列防卫机制。

此免疫在个体出生时就具备,可对外来病原体迅速应答,产生非特异抗感染免疫作用,同时在特异性免疫应答过程中也起重要作用。

10.初次应答:指抗原物质第一次进入机体的引起的免疫应答。

特点是:①潜伏期长, 需经较长潜伏期(周)血清中才能出现抗体。

②抗体效价低。

③在体内维持进间短。

④抗体以IgM为。

⑤低亲和力抗体。

11.经典激活途径:激活物与C1q结合,顺序活化C1r,C1S、C4、C2、C3,形成C3转化酶与C5转化酶的级联酶促反应过程。

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备考要点

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备考要点

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备考要点第一章概论医学免疫学(medical immunology):是研究人体免疫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科学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机体的免疫功能可以概括为:①免疫防御(immune defense):能力过弱可发生免疫缺陷;过强可导致超敏反应②免疫监视(immune surveillance):监视功能低下可导致肿瘤和持续性病毒感染③免疫自身稳定(immune homeostasis):通过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实现免疫应答(immune response):是指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非己”物质的整个过程。

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两大类。

适应性免疫具有三大特点:特异性、耐受性、记忆性。

免疫学发展时期可分为:经验免疫学时期、科学免疫学时期、现代免疫学时期。

第二章抗原抗原(Ag):所有能激活和诱导免疫应答反应的物质,通常指能被T、B淋巴细胞表面抗原特异性受体识别并结合,激活T、B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产生免疫应答效应产物,并与效应产物结合,进而发挥适应性免疫应答效应的物质。

2.1 抗原的性质与分子结构基础1、抗原的基本特性:免疫原性、免疫反应性免疫原性:刺激免疫细胞产生免疫效应产物的性质免疫反应性:抗原分子与免疫效应产物特异结合的性质半抗原(hapten)+ 载体 = 完全抗原2、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抗原表位抗原表位(epitope):抗原分子中决定免疫应答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是抗原与TCR/BCR或抗体特异性结合的最小结构与功能单位。

分为线性表位和构象表位。

3、半抗原-载体效应2.2 影响抗原免疫原性的因素1、抗原分子的'理化与结构性质异物性、易接近性、物理性状、化学属性、分子量、分子结构、分子构象分子量越大、分子结构越复杂,免疫原性越强;颗粒性抗原>可溶性抗原2、宿主的特性遗传因素:MHC基因多态性及其他免疫调控基因差异导致不同个体免疫应答不同年龄、性别与健康状态3、抗原进入人体的方式适中抗原剂量可诱导免疫应答,抗原过高或过低的抗原量可诱导免疫耐受;皮内注射和皮下途径易诱导免疫应答,肌内注射次之,静脉注射效果差,口服易耐受;2.3 抗原的种类1、根据诱生抗体是否需要Th细胞参与分类:TD-Ag / TI-Ag2、根据抗原与机体的亲缘关系(1)异嗜性抗原(heterophilic antigen):不同种属之间的共同抗原,又称Forssman抗原。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免疫学第二章高频考点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免疫学第二章高频考点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免疫学第二章高频考点第二章免疫组织和器官要求 1.掌握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的种类。

2.掌握胸腺、骨髓、淋巴结、脾脏的结构与功能。

3.熟悉黏膜免疫系统、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概念。

中枢免疫器官:即初级淋巴器官,是各类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在人类和哺乳动物中包括胸腺和骨髓。

外周免疫器官:即次级淋巴器官,是淋巴细胞等免疫细胞定居,增殖以及产生免疫应答的场所。

它主要包括淋巴结,脾脏和粘膜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成熟和工作的场所免疫细胞-执行免疫功能的主体免疫分子-免疫细胞发挥功能的物质基础骨髓(bone marrow):哺乳动物的造血器官骨髓造血微环境:基质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和细胞外基质构成。

骨髓功能:1.血细胞生成场所 2.B细胞成熟的场所 3.体液免疫应答发生场所(再次应答)胸腺的功能:T细胞分化成熟的主要器官、免疫调节2.外周免疫组织和器官:淋巴结的功能:1.淋巴细胞定居场所 2.免疫应答发生场所 3.淋巴细胞再循环 4.过滤作用脾脏的功能:1.T细胞(40%),B细胞(60%)定居场所 2.免疫应答发生场所 3.合成生物活性物质(补体成分) 4.过滤作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50%淋巴组织:在呼吸道、肠道及泌尿生殖道的黏膜及黏膜下固有层中散在的无被膜的淋巴组织。

带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淋巴组织:扁桃体,小肠派氏集合淋巴结和阑尾。

粘膜相关淋巴系统功能黏膜局部免疫产生sIgA 参与口服抗原耐受淋巴细胞归巢与再循环外周淋巴细胞经淋巴循环及血液循环,运行并再分布于全身各处淋巴器官及淋巴组织中。

取决于淋巴细胞表面黏附分子(归巢受体)种类及高内皮细胞小静脉(HEV)表达的相应黏附分子(地址素)配体淋巴细胞再循环的意义增加抗原与淋巴细胞接触的机会充实淋巴组织。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免疫学复习笔记(高频考点)第五章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免疫学复习笔记(高频考点)第五章

第五章补体系统1.掌握补体系统的基本概念、组成与命名原则。

2.掌握补体系统激活三条途径的基本过程和主要异同点。

3.掌握补体系统的生物学作用4.熟悉补体激活后各裂解产物的活性、第一节概述补体(complement):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与细胞膜表面的一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担负抗感染和免疫调节作用,并参与免疫病理反应·是固有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补体的组成及命名二、理化性质与生物合成·对热不稳定,56℃、30min即被灭活·多种理化因素如射线、机械振荡、酒精、胆汁和某些添加剂等均可破坏补体·肝脏合成·炎性细胞因子第二节补体的激活·在生理情况下,大多数血清补体成分以酶前体的形式存在。

·级联酶促反应·三条途径:经典激活途径、旁路激活途径、MBL激活途径经典激活途径的特点:·激活物:IC(IgM、IgG1-3)·反应顺序:C1qrs-C4-C2-C3-C5-C6-C7-C8-C9·C3转化酶——C C5转化酶——C·感染后期或再次感染旁路激活途径的特点:·激活物:细菌、内毒素、酵母多糖、葡聚糖·激活顺序: C3-B-C3-C5-C6-C7-C8-C9·C3转化酶——C C5转化酶——C·存在C3活化的正反馈调节环路;感染早期或初次感染免疫MBL激活途径的特点:·激活物:MBL识别N-氨基半乳糖或甘露糖·激活顺序: MBL-MASP-C4-C2-C3-C5-C6-C7-C8-C9·C3转化酶——C C5转化酶——C·与经典途径和旁路途径具有交叉促进作用;感染早期或初次感染免疫。

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医学免疫学》2演示课件.doc

年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医学免疫学》2演示课件.doc
4.HLA⁃Ⅱ类抗原
〔1〕构造
〔2〕分布
〔3〕主要功能
5.HLA在医学上的意义
〔1〕HLA与同种器官移植的关系
〔2〕HLA与输血反响的关系
〔3〕HLA与疾病的相关性
〔4〕HLA的生理学意义
十、免疫应答
1.根本概念
〔1〕免疫应答
〔2〕免疫应答的类型
〔3〕免疫应答的过程
2.固有免疫应答
〔1〕概念
〔2〕固有免疫识别
2.细胞因子的种类
〔1〕白细胞介素
〔2〕干扰素
〔3〕肿瘤坏死因子
〔4〕集落刺激因子
〔5〕趋化因子
3.细胞因子受体
根本概念
4.细胞因子的功能
概述
5.细胞因子与疾病
〔1〕疾病的发生
〔2〕疾病的诊断
〔3〕疾病的治疗
八、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1.白细胞分化抗原
CD分子的概念及应用
2.黏附分子
概念及功能
九、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
〔4〕Th17细胞的效应
〔5〕CTL的细胞毒效应
十一、黏膜免疫
1.根本概念
〔1〕黏膜免疫
〔2〕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2.黏膜免疫系统的组成
〔1〕细胞
〔2〕分子
3.黏膜免疫系统的功能
〔1〕诱导免疫耐受
〔2〕抗感染
〔3〕与肠道菌群的关系
〔4〕参与免疫调节
十二、免疫耐受
1.根本概念
〔1〕免疫耐受
〔2〕中枢免疫耐受
〔4〕共同抗原
〔5〕穿插抗原
〔6〕耐受原与变应原
2.抗原的分类
〔1〕完全抗原和半抗原
〔2〕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和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免疫学复习笔记第十一章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免疫学复习笔记第十一章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免疫学复习笔记第十一章这篇文章是为大家整理的,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第十一章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1.掌握免疫应答的概念、特异性免疫应答的类型和基本过程。

2.掌握T细胞活化的必需条件(第一信号、第二信号、细胞因子的作用)。

3.掌握T细胞应答的效应方式:①CD8+ T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效应:包括效应过程和杀伤靶细胞的主要途径。

②CD4+ 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特点: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渗出性炎症。

4.熟悉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应答的生理与病理表现。

5.了解T细胞识别抗原的一般过程及活化T细胞的增殖、分化和转归方式。

一、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细胞免疫应答1、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①APC向T细胞提呈抗原摄取抗原n 吞噬、吞饮及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加工、处理和提呈抗原n 外源性抗原:APC/ MHCIICD4+T细胞n 内源性抗原:APC或靶细胞/MHCICD8+T细胞②TCR特异性识别APC所提呈的肽-MHC分子复合物非特异性结合n Nave T细胞n 淋巴结副皮质区n 黏附分子:LFA-1 /ICAM-1 、CD2/LFA-3n 可逆而短暂的,为TCR特异性识别抗原肽提供机会。

特异性结合n 抗原识别:T细胞识别APC提呈的特异性p-MHC LFA-1/ICAM-1n 共受体参与抗原识别2、T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T细胞活化——双信号+细胞因子①第一信号TCR——p-MHC(双识别)CD4/CD8 —— MHC②第二信号协同刺激分子及其受体:CD28/B7、LFA-1/ICAM-1③细胞因子IL-1、IL-2、IL-6、IL-12二、效应T细胞的作用及其机制1、Th1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效应——清除胞内寄生病原菌(结核、麻风)①. 对巨噬细胞的作用u 通过细胞因子和膜分子激活:IFN-γ、CD40Lu 清除慢性感染的巨噬细胞:Fas/FasLu 诱生和募集:IL-3、GM-CSF、MCP-1②. 对淋巴细胞的作用u T细胞:产生IL-2,促进Th1和CTL增殖,放大免疫效应u B细胞:Th1辅助B细胞产生调理性抗体2、Th2细胞的生物学活性激发和增强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u IL-4、5、10、13——B细胞——浆细胞——Ab3、CTL细胞的效应①效-靶细胞的结合②CTL的极化:胞内亚显微结构(细胞骨架、高尔基体、胞质颗粒)的重排③CTL胞毒作用:穿孔素/颗粒酶途径Fas/FasL途径。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必考知识点汇总-免疫学篇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必考知识点汇总-免疫学篇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历年真题必考知识点汇总-免疫学篇★免疫1.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

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

2.免疫系统功能: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自稳。

3.固有免疫:先天性,非特异性。

适应性免疫:获得性,特异性,有免疫记忆。

T细胞、B细胞。

4.免疫应答:识别、活化、效应。

5.胚胎期可产生特异性免疫耐受。

免疫耐受有免疫特异性(记忆性)。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不利于免疫耐受。

T细胞克隆中枢耐受因阴性选择。

6.免疫原性:诱导产生抗体。

抗原性(免疫反应性):特异性结合。

完全抗原:有免疫原性、抗原性。

半抗原:只有抗原性,无免疫原性。

7.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决定特异性。

T细胞抗原表位:T细胞受体TCR,必需MHC分子参与。

B细胞抗原表位:B细胞受体BCR,无需MHC分子参与。

交叉反应:不平行。

8.TD-Ag:胸腺依赖性抗原,B+T。

TI-Ag:胸腺非依赖性抗原,B。

异嗜性抗原(Forssman抗原):与种属无关。

异种抗原:另一物种。

同种异型抗原:同一种不同个体。

独特性抗原:抗体作为抗原。

9.胸腺:T细胞。

新生期摘除:细胞免疫缺陷,体液免疫受损。

骨髓:再次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受损时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均缺陷。

淋巴结:免疫应答主要场所。

脾:产生抗体主要器官,对血源性抗原产生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

10.B细胞表面最主要标志:BCR。

特征性:mIg。

活化辅助受体:CD19。

T细胞表面最主要标志:TCR。

特征性:TCR-CD3复合体。

11.CD4+ T细胞:Th,辅助性,受MHCⅡ(外源性)限制。

CD8+ T细胞:Tc/CTL,杀伤性,受MHCⅠ(内源性)限制。

Th1细胞:Th0、IL-12→Th1→Tc,分泌IL-2、IFN-γ、LTα,参与细胞免疫。

Th2细胞:Th0、IL-4→Th2→Ab,分泌IL-4、IL-5、IL-6、IL-10、IL-13,参与体液免疫。

12.抗原提呈细胞:树突状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细胞因子IL-1、IL-6、TNF-α和炎症介质)。

2021年临床免疫学检验知识点

2021年临床免疫学检验知识点

临床免疫学检查1、免疫:是机体辨认和排斥抗原性异物一种生理功能2、免疫防御(对外);免疫自稳(防自身免疫病);免疫监视(防肿瘤)。

3、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淋巴结、脾脏(最大)、黏膜有关淋巴组织4、B细胞:通过辨认膜免疫球蛋白来结合抗原,介导体液免疫;B细胞受体=BCR=mIg表面标志:膜免疫球蛋白(SmIg)、Fc受体、补体受体、EB病毒受体和小鼠红细胞受体。

成熟B细胞:CD19、CD20、CD21、CD22 (成熟B细胞mIg重要为mIgM和mIgD)同步检测CD5分子,可分为B1细胞和B2细胞。

B细胞功能检测办法:溶血空斑形成实验(体液免疫功能)。

5、T细胞:介导细胞免疫。

共同表面标志是CD3(多链糖蛋白);辅助T细胞标志是CD4;杀伤T细胞标志是CD8;T细胞受体=TCR。

T细胞和NK细胞共同表面标志是CD2(绵羊红细胞受体);CD3+CD4+CD8- = 辅助性T细胞(Th)CD3+CD4-CD8+ = 细胞毒性T细胞(Tc或CTL)(T细胞介导细胞毒实验)CD4+CD25+ = 调节性T细胞(Tr或Treg)T细胞功能检测:植物血凝素(PHA)刀豆素(CONA)刺激T细胞增殖。

增殖实验有:形态法、核素法。

T细胞亚群分离:亲和板结合分离法,磁性微球分离法,荧光激活细胞分离仪分离法*E花环实验是通过检测SRBC受体而对T细胞进行计数一种实验;6、NK细胞:具备细胞介导细胞毒作用。

直接杀伤靶细胞(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表面标志:CD16(ADCC)、CD56。

测定人NK细胞活性靶细胞多用K562细胞株,而测定小鼠NK细胞活性则常采用YAC-1细胞株。

7、吞噬细胞涉及:单核-吞噬细胞系统(MPS,表面标志CD14,涉及骨髓内前单核细胞、外周血中单核细胞和组织内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

(表达MHCⅡ类分子)8、人成熟树突状细胞(DC)(专职抗原呈递功能):表面标志为CD1a、CD11c和CD83。

《免疫学》重要必背知识点100条

《免疫学》重要必背知识点100条

《免疫学》重要必背知识点100条免疫学是研究生物体如何抵御病原体入侵的学科。

免疫系统包括先天免疫系统和获得性免疫系统。

先天免疫系统是指生物体天生具有的免疫防御机制。

获得性免疫系统是指生物体在遭受感染后,通过免疫细胞和抗体等防御机制获得的免疫防御力。

先天免疫系统包括皮肤、黏膜屏障、巨噬细胞、自然杀伤细胞等。

获得性免疫系统包括T细胞、B细胞、抗体等。

免疫系统对抵御病原体入侵、维持内环境平衡和免疫记忆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免疫系统的异常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过敏反应、免疫缺陷等疾病的发生。

免疫学研究包括病原体免疫学、免疫细胞生物学、抗体学等方面。

病原体免疫学是研究病原体和宿主免疫系统相互作用的学科。

免疫细胞生物学是研究免疫系统中各种免疫细胞的分化、功能和调控的学科。

抗体学是研究抗体的结构、功能和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的学科。

免疫应答是指生物体对病原体入侵所做出的免疫反应。

免疫应答包括先天性免疫应答和获得性免疫应答。

免疫应答分为细胞免疫应答和体液免疫应答两种。

细胞免疫应答主要由T细胞介导。

体液免疫应答主要由B细胞和抗体介导。

免疫细胞分化包括T细胞分化和B细胞分化。

T细胞分化包括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两种类型CD4+ T细胞可以分化为多种不同的亚群,包括Th1细胞、Th2细胞、Th17细胞等。

Th1细胞主要产生干扰素γ等细胞因子,参与细胞免疫应答和对细胞内病原体的清除。

Th2细胞主要产生IL-4、IL-5等细胞因子,参与体液免疫应答和对寄生虫等外源性病原体的清除。

Th17细胞主要产生IL-17等细胞因子,参与对真菌和细菌等外源性病原体的清除。

CD8+ T细胞可以识别和清除被感染的细胞,参与细胞免疫应答。

B细胞可以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浆细胞可以分泌大量抗体,参与体液免疫应答。

记忆B细胞可以长期保存对特定抗原的记忆,对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做出更快、更强的应答。

抗体是由B细胞分泌的一种免疫球蛋白,能够识别和结合特定抗原。

(整理)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免疫学复习笔记高频考点第九章

(整理)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免疫学复习笔记高频考点第九章

第九章淋巴细胞1.掌握免疫细胞和淋巴细胞的摡念。

2.掌握T细胞的主要表面标志(TCR、CD3、CD2、CD4、CD8和CD28等)及其功能、T细胞的亚群(特别是Th1、Th2、Tr)及其功能。

3.掌握B细胞主要表面标志(BCR、Fc受体、CD40、CD80/CD86等)及其功能。

4.熟悉T细胞的发育过程及阳性选择、阴性选择的生物学意义。

5.熟悉NK细胞的特性与生物学功能。

6.了解B细胞的分化发育过程、亚类及其功能特点。

7.了解NK细胞的来源。

T细胞发育来源于骨髓→在胸腺(thymus)内发育成熟→移行至外周淋巴组织→执行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参与对TD抗原的体液免疫应答。

发育过程:三个阶段三个重要事件双阴性细胞(DN,CD4-CD8-)®TCR基因重排(获得功能性与多样性的TCR )双阳性细胞(DP,TCR+CD4+CD8+)®阳性选择(获得MHC限制性)单阳性细胞(CD4T和CD8T细胞)®阴性选择(获得自身耐受)成熟的单阳性细胞(CD4T和CD8T细胞)三个重要事件及其意义1、功能性TCR形成(基因重排)在双阴性晚期β链完成重排并开始表达,与替代α链(pre T cell α)形成替代TCR (pT α:β);在双阳性期α链完成重排并开始表达,与β链形成TCRαβ意义:获得功能性与多样性的TCR2、阳性选择在胸腺皮质中, DP细胞TCR与胸腺皮质上皮细胞表面的MHCI/II类分子以适当亲和力结合,分化为CD8/CD4的SP细胞;不能结合或高亲和力结合的DP细胞发生凋亡。

意义:获得MHC的限制性3、阴性选择在胸腺皮髓质交界处或髓质区,能与DC或MF提呈的自身肽/MHC复合物高亲和力结合的SP 细胞,发生凋亡;而不能识别抗原的SP细胞则发育成熟。

意义:获得对自身抗原的耐受性T淋巴细胞的表面分子及其作用:TCR-CD3复合物、CD4和CD8分子、协同刺激分子受体丝裂原结合分子。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免疫学复习笔记(高频考点)第四章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免疫学复习笔记(高频考点)第四章

第四章免疫球蛋白1.掌握免疫球蛋白和抗体的基本概念及二者的关系。

2.掌握免疫球蛋白的分子结构、功能区及各功能区的生物学作用、各水解片段及其功能,明确免疫球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3.掌握免疫球蛋白分子的主要功能(特异性结合抗原、活化补体、结合Fc受体、通过胎盘等)。

4.熟悉免疫球蛋白同种型、异种型和独特型的基本概念。

5.熟悉五类免疫球蛋白的主要特性。

6.熟悉多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的概念、特点及制备方法,基因工程抗体的含义及种类抗体(Antibody, Ab):是由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具有免疫功能的糖蛋白。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 Ig):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类型分泌型(secreted Ig, sIg):存在于体液中,具有抗体的各种功能膜型(membrane Ig, mIg): BCR一、免疫球蛋白的结构1、重链和轻链2、可变区和恒定区可变区(V区) 超变区(HVR) 骨架区(FR) 恒定区(C区)3、铰链区4、免疫球蛋白的结构域(功能区)IgG, IgA, IgD: L chain: VL, CL H chain:VH, CH1, CH 2, CH3IgM, IgE: L chain: VL, CL H chain:VH, CH1, CH2, CH3 CH4二、其他成分1、连接链(J链):由浆细胞合成的一种糖蛋白。

多聚体:IgA和IgM2、分泌片:粘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pIgR胞外段,保护sIgA的铰链区免受蛋白酶的水解破坏,介导IgA二聚体的转运三、Ig的酶解片断木瓜蛋白酶 2个Fab 段结合抗原1个Fc段结合细胞胃蛋白酶F(ab’)2段双价抗体活性 pF c’段无生物学活性四、导致免疫球蛋白异质性的因素外源性因素:物质基础——多样性抗原(表位)的存在抗原分子含有多种抗原表位,不同表位刺激免疫细胞产生不同特异性抗体。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免疫学复习笔记(高频考点)第三章

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医学免疫学复习笔记(高频考点)第三章

第三章抗原1.掌握抗原的有关概念及其基本特性。

2.掌握影响抗原诱导免疫应答的主要因素。

3.掌握抗原的特异性与交叉反应性及其意义。

4.熟悉医学上重要抗原及其意义。

5.熟悉佐剂、超抗原和丝裂原的基本概念。

抗原(antigen): 能与T细胞的TCR或B细胞的BCR特异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的物质抗原的特性:免疫原性(immunogenicity) :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抗原性(antigenicity) :抗原能够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完全抗原:同时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的物质。

半抗原 (hapten):只具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的物质。

载体(carrier):与半抗原结合而赋予其免疫原性的物质。

二、决定抗原免疫原性的条件(一)抗原的理化性质分子大小化学组成抗原表位的易接近性物理性状异物性抗原进入机体的途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肌肉注射>腹腔注射>静脉注射机体因素遗传控制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抗原的异物性非机体自身物质的特性® 胚胎期未与淋巴细胞接触过的物质异种物质病原微生物、异种动物血清、细菌外毒素同种异体物质ABO血型抗原、组织相容性抗原自身抗原物质变性的自身物质或自身隐蔽成分三、抗原的特异性抗原特异性:抗原诱导的免疫应答及其与应答产物发生反应的专一性。

①抗原只能激活具有相应受体的淋巴细胞克隆,产生特异性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②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并发生反应抗原决定基(antigenic determinant) : 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

又称表位(epitope)。

是抗原与TCR/BCR及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单位。

抗原特异性的分子基础抗原结合价(antigen valence);一个抗原分子上能与相应抗体分子结合的表位数目共同表位:存在于不同抗原物质上的相同或相似的表位。

医考蓝宝书: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复习讲义(1)

医考蓝宝书: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复习讲义(1)

/zt/lanbaoshu/医考蓝宝书:临床执业医师《医学免疫学》复习讲义(1)第五节免疫球蛋白Ig=抗体+mIg1、免疫球蛋白指具有抗体活性并具有抗体化学结构的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分为分泌型(sIg)和膜型(mIg)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抗体。

2、抗体是介导体液免疫的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糖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通过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3、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分子为两个Fab和一个Fc,IgG介导ADCC。

4、免疫球蛋白分类的主要依据是H链(重链)。

5、集中免疫球蛋白的特性、功能IgG:血液中含量最高,惟一能够通过胎盘进入胎儿的Ig,刺激机体产生的抗体是IgG。

IgM:分子量最大的Ig,最早出现的Ig。

“M当劳的巨无霸”IgA: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婴儿可从母体初乳中获取Siga。

IgE:为亲细胞抗体,可引发I型超敏反应。

第六节补体系统1、补体固有成分中C3含量最高,C1分子量最高,D因子含量最低且分子量最小。

2、补体三条途径/zt/lanbaoshu/途径经典途径替代途径MBL途径激活物质IgM、IgG3、IgG1、IgG2IgA、IgG4(为了爱情当小4,就是替代)相关的丝氨酸蛋白酶CMASPC3转化酶C4b2a C3bBb C4b2aC5转化酶C4b2a3b C3bBb3b C4b2a3b记忆:经典美宝莲,C3转化酶中无C3;没钱了用C3,即替代途径。

3、具有调节吞噬作用的补体裂解产物是C3b/C4b(原配发威把小3、小4都干掉)。

4、C3a和C5a被称为过敏毒素。

执业医师考试微生物学、免疫学速记

执业医师考试微生物学、免疫学速记

执业医师考试微生物学、免疫学速记微生物学和免疫学在执业医师考试中各占1.5%,这两科共计十几道题,这部份对考生来讲不是过重视,平时在这两科花费的温习时刻也不是很多,为此,老师为大家整理了一下这部份知识点,希望在中有些帮忙。

一、真核细胞型微生物包括:人和真菌。

二、细菌的特殊结构:荚膜、鞭毛、菌毛、芽孢。

3、耐药机制主如果通过产生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细菌是——肺炎克雷白杆菌。

4、耐药机制主如果通过青霉素结合蛋白结构改变的细菌是——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五、消毒:杀灭物体上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不必然杀灭芽孢。

六、灭菌:杀死所有微生物。

7、菌群失调症主要诱因:抗生素滥用。

八、菌群失调症主要原因:正常菌群的组成和数量明显改变。

九、细菌的致病性取决于三点:细菌的毒力、侵入数量、侵入部位。

10、可在培育基中生长繁衍的微生物是:细菌。

1一、仅含有一种核酸的微生物是:病毒。

1二、卡介苗属于:减毒活疫苗。

13、狂犬疫苗属于:灭活疫苗。

14、可引发食物中毒的细菌是:葡萄球菌。

1五、在黏膜表面粘附时,可产生分解SIgA蛋白酶的细菌是:淋病奈瑟菌。

1六、霍乱弧菌:无芽孢、无荚膜。

其他全有。

17、人类非淋菌性尿道炎的重要病原体是:溶脲脲原体。

1八、人类病毒性心肌炎的重要病原体是:柯萨奇B组病毒。

1九、登革热的传播媒介是:蚊。

20、地方性斑疹伤寒的传播媒介是:鼠虱。

2一、引发人类原发性非典型性肺炎的主要病菌是:肺炎支原体。

2二、乙型肝炎病毒常发生:慢性感染。

23、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常发生:暗藏感染。

24、免疫的三大生理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2五、完全抗原:既有免疫原性,又有抗原性——功能齐全的抗原。

2六、半抗原:只有免疫反映性(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功能不全的抗原。

27、肿瘤相关抗原:甲胎蛋白。

2八、自身抗原:甲状腺球蛋白。

2九、人体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脾脏。

30、T细胞的表面分子:CD3.3一、树突状细胞的表面分子:MHCII.3二、特异性细胞毒: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教诲网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归纳总结临床执业医师考试重点,难点和考点汇总整顿,对教师在临床执业医师考试辅导学习中精华内容做出归纳总结和提炼,并提供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复习资料下载。

医学免疫学占执业1.5%,9分第一节绪论1、免疫辨认“自我”和“非己”抗原,并由此产生一系列生理或病理性反映。

2、中枢免疫器官:胸腺、骨髓、法氏囊(禽类);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3、固有免疫:固有性、先天性,无需抗原激发。

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需要抗原激发,有记忆功能。

4、免疫三大生理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

第二节抗原1、抗原是指能与T细胞、B细胞TCR或BCR结合,促使其增殖、分化,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并与之结合,进而发挥免疫效应物质。

2、抗原具备两个特性:免疫原性(可以诱导产生抗体)功能更高档、免疫反映性(抗原与抗体结合反映)(抗原性),3、抗原特异性由取决于抗原表位(抗原决定簇)(抗原身份证),即由抗原表位种类、数量、性质和空间构型决定。

T细胞表位需要MHC分子参加,B细胞不需要。

医学.教诲网微信号:med66_cdel4、共同抗原:不同抗原之间具有相似或相似抗原表位,亦称交叉反映性抗原。

5、完全抗原:(功能齐全抗原)既有免疫原性,又有抗原性;半抗原(功能低):(功能不全)只有抗原性而无免疫原性。

6、胸腺依赖性抗原(TD-Ag):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时依赖于T细胞;胸腺非依赖性抗原(TI-Ag):直接刺激B细胞,无需T细胞辅助,能产生IgM类抗体,无免疫记忆,不需要外界协助。

7、异嗜性抗原、没有特异性异种抗原(不同物种)、同种异性抗原、自身抗原(来自自身抗原)和独特型抗原(抗体作为抗原)第三节免疫器官1、胸腺既是淋巴器官,又有免疫功能,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中枢免疫器官,故当胸腺发育不全或缺失,可导致T细胞缺少和细胞免疫功能失陷。

新生期拆除胸腺动物细胞免疫消失,体液免疫受损。

新生儿摘除胸腺细胞免疫所有丢失,体液免疫大某些受损。

2、脾脏是人体最大外周免疫器官。

第四节免疫细胞一、T淋巴细胞1、T淋巴细胞表面标志有T细胞分化抗原:CD3、CD4、CD8、CD28(3、4、8、28)2、CD3是重要抗原信号传导分子,也是所有T细胞表面标志,TCR 和CD3永远不会分开,都是T细胞表面标志。

3、TCR不能直接辨认抗原表位,只能特异性辨认抗原提呈细胞或靶细胞表面抗原肽-MHC分子复合物(pM HC)4、T细胞分为CD4+和CD8+两类,CD8+T细胞是介导细胞免疫效应T 细胞,经抗原致敏后可特异性杀伤携带致敏抗原靶细胞。

5、CD4+T细胞分化Th1细胞、Th2细胞;Th1细胞分泌(IL-2)白介素2和干扰素(IFN-γ),肿瘤坏死因子(TNF),Th2细胞分泌IL-4、5、6、10、13。

具有CD4细胞又叫辅助细胞(Th细胞),又分为Th1,Th2,Th1型辅助是细胞免疫,Th2型辅助体液免疫。

Th1细胞需要白介素-12来指引,Th2细胞需要白介素-4来指引。

{儿子(Th2)要死(IL-4)了打1(Th1)12(IL-12)}那个细胞有助于I型超敏反映发生,(超敏反映属于体液免疫,-Th2-由白介素4诱导)6、CD8+辨认由8~10个氨基酸残基构成内源性抗原肽,受MHCI类分子限制。

CD8杀伤性T细胞(CTL)7、调节性T细胞分自然调节型T细胞核适应性调节T细胞,表型为CD4+,CD25,Foxp3+。

(加号越多越好)二、B淋巴细胞1、B细胞重要定居于外周淋巴器官淋巴小结内,不但能通过产生抗体发挥特异性体液免疫功能,也是重要抗原提呈细胞。

B细胞有两个亚群,B-1(无免疫记忆功能);B-2,B-2有免疫记忆功能2、B细胞表面标志:BCR复合物、B细胞共受体、协同刺激分子、其她表面分子yi学教诲网号:m e d 6 6 _ c d e l(1)B细胞表面最重要标志:膜型免疫球蛋白(mIg)(2)B细胞共受体:CD19、20、21,CD40,CD80 “妙龄少女19/20/21,少女她妈40,她姥姥80”(3)协同刺激分子涉及:CD40、CD80/86和黏附分子(4)B淋巴细胞特异性标志:CD20三、自然杀伤细胞(NK)1、NK不特异性辨认受体,能杀伤与IgG抗体结合靶细胞,这种杀伤作用称为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细胞毒作用(ADCC)。

参加ADCC效应是NK细胞2、NK细胞分为活化性受体(KAR)和抑制性受体(KIR)。

3、MCHⅡ类分子分布在树突状细胞表面。

MCH I与MCHⅡ谁属于内源性?MCH I是内源性,MCHⅡ是外源性总结:NK细胞——杀伤病毒感染细胞;B细胞——提呈抗原,参加特异性免疫;细胞毒性T细胞——特异性细胞毒性杀伤作用;肥大细胞——参加I型超敏反映;浆细胞——分泌抗体抗原递呈细胞:有树突状细胞(DC),单核-巨噬细胞、B细胞。

第五节免疫球蛋白Ig=抗体+mIg1、免疫球蛋白指具备抗体活性并具备抗体化学构造球蛋白,免疫球蛋白分为分泌型(sIg)和膜型(mIg)抗体都是免疫球蛋白,而免疫球蛋白不一定都是抗体。

2、抗体是介导体液免疫重要效应分子,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糖蛋白,重要存在于血清等体液中,通过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发挥体液免疫功能。

3、木瓜蛋白酶水解IgG分子为两个Fab和一种Fc,IgG介导ADCC。

4、免疫球蛋白分类重要根据是H链(重链)。

5、集中免疫球蛋白特性、功能IgG:血液中含量最高,惟一可以通过胎盘进入胎儿Ig,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是IgG。

IgM:分子量最大Ig,最早浮现Ig。

“M当劳巨无霸”IgA:参加黏膜局部免疫,婴儿可从母体初乳中获取Si ga。

IgE:为亲细胞抗体,可引起I型超敏反映。

第六节补体系统1、补体固有成分中C3含量最高,C1分子量最高,D因子含量最低且分子量最小。

2、补体三条途径(P357,表4-09)4都干掉)。

4、C3a和C5a被称为过敏毒素。

第七节细胞因子1、白介素-1(既能增进体液免疫又能增进细胞免疫)、6(IL-1、2)可引起发热。

2、IFN-α已被成功用于慢性乙肝治疗。

3、肿瘤坏死因子(TNE-α/β)重要生物学作用:对肿瘤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有生长抑制和细胞毒作用;增强巨噬细胞、NK细胞吞噬杀伤功能、间接发挥抗感染、抗肿瘤作用;增强T/B增殖,增进MHCI 类分子表达,增强Tc细胞杀伤活性;诱导血管内皮稀薄啊表达黏附分子和分泌IL-1、6等,增进炎症反映;直接作用或刺激巨噬细胞释放IL-1,间接作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引起发热;引起代谢紊乱,重者浮现恶病质。

4、细胞因子调节适应性免疫应答:大多数细胞因子具备上调免疫功能作用~~~~~~~~5、重组α干扰素治疗人毛细胞白血病。

SCF/GM_CSF都是增进细胞生长HLA=MHC辨认多糖原,HLA1是内援第八节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1、CD3与TCR形成TCR-CD3复合体,CD4分子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细胞受体之一。

2、CD19分布于B细胞表面,B细胞活化辅助受体,能加强信号转导,增进B细胞活化。

第九节重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及其编码分子1、HLA可分为典型HLA和免疫功能有关基因,典型HLA类基因涉及B、C、A三个座位,仅编码I类分子异二聚体中重链;HLAⅡ类基因由DP、DQ和DR三个亚区构成。

2、HLA-B27——决定强直性脊柱炎。

第十节免疫应答不是所有免疫应答都是有利,免疫应答场合是淋巴结1、免疫应答分:辨认、活化、效应三个阶段。

2、B细胞介导体液免疫应答:外来抗原诱导抗原特异性B细胞活化、增殖,并最后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特异性抗体,存在于体液中,发挥重要免疫效应作用。

3、TD抗原诱导体液免疫应答重要与IgG关于;TI抗原诱导体液免疫应答重要与IgM关于。

4、T细胞免疫介导细胞免疫应答体现:(1)抗胞内寄生菌,如TB、布氏杆菌和麻风杆菌等。

(2)抗病毒,CD8+CTL细胞。

(3)抗肿瘤,CD8+CTL细胞。

(4)引起同种移植物排斥。

(5)引起迟发型超敏反映。

第十二节免疫耐受1、免疫耐受是一种特殊形式免疫应答,它由抗原诱生,具备特异性和记忆性。

免疫耐受性不同于免疫抑制,后者是一种抗原非特异免疫不应答或低应答状态。

2、抗原经静脉注射最易诱导免疫耐受,经皮下及肌肉较难。

抗原在胚胎期最易诱导免疫耐受,在新生期次之,成年期较难,越小越容易耐受。

第十四节超敏反映1、四种类型超敏反映比较(P390,表4-15)(1)I型:就是过敏,IgE介导;参加作用:肥大细胞,嗜碱性细胞,常用疾病有药敏性休克、支喘、枯草热、食物过敏症、湿疹等。

(2)Ⅱ型:IgG、IgM介导;加常用疾病有输血反映、新生儿溶血症、药敏性血细胞减少症。

(3)Ⅲ型:IgG介导;常用疾病有Arthus反映、血清病、肾小球肾炎、类风关。

(4)Ⅳ型:Th1、CTL介导;常用疾病有接触性皮炎、结核性损伤。

第十五节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四种自身免疫抗原:1、甲状腺球蛋白、2、眼葡萄膜色素、3、精细胞 4、晶状体1、隐蔽抗原重要指:脑、睾丸、眼球、心肌和子宫抗原。

第十六节免疫缺陷病1、重症联合免疫缺陷(T、B细胞混合缺陷)综合征(SCID):IL-2R γ链参加DiGeorge综合征是由于 T细胞缺陷2、慢性肉芽肿病发生因素是吞噬细胞缺陷第十七节肿瘤免疫1、肿瘤有关抗原:肝癌——AFP;胃肠癌——CEA;鼻咽癌——EB病毒;乳头状瘤——宫颈癌;HBV——乙肝,PS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第十八节移植免疫1、超急性排斥反映:移植器官与受者血管接通后数分钟至24小时内发生排斥反映,重要是由于受者体内预先存在抗供者同种异型抗原IgM类抗体。

移植物抗宿主反映:由于移植物有了免疫细胞2、CD4+Th1细胞介导迟发型超敏反映,医.学教|育|网QQ:为急性排斥反映重要机制。

3、重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抗原):本质上,供、受者间HLA型别差别是发生急性移植排斥反映重要因素。

4、环孢素A(CsA)是当前临床最广泛应用免疫抑制药。

第十九节免疫学检测技术1、放射免疫:最敏感。

2、免疫应迹:Western blotting,在分子生物学领域应用最为广泛蛋白定性定量技术。

3、在血清学检查中,肝癌、骨肉瘤时血清碱性磷酸酶(ALP)升高,而前列腺癌是血酸性磷酸酶升高。

4、流式细胞术(FCM)是细胞分类、定量最佳办法,可以用于分离混合T、B细胞。

5、酶免疫斑点实验:当前惯用功能性细胞定量检测。

第二十节免疫学防治1、抗CD20单抗——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

2、IFN-à:人毛细胞白血病治疗;IFN-β:延缓多发性硬化症进展;GM-CSF:治疗各种粒细胞低下,缓和化疗后粒细胞减少;EPO:肾性贫血治疗;IL-11:肿瘤或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TNF-à单抗:治疗类风关;重组I型可溶性TNF受体(sTNFRI):讲清类风关炎症损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