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语法大全
初中语文语法大全
![初中语文语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b7a2e06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1.png)
初中语文语法大全一、主语谓语(一)主语的构成材料主语:是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
名词性主语由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短语充当。
谓词性主语由动词、形容词、谓词性的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充当。
(二)谓语的构成材料谓语:对主语起叙述、描写或判断的作用,能回答“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
谓语通常由动词性词语充当,还可以由名词性词语、形容词性词语、主谓短语充当。
(三)主语和谓语的意义类型主语的语义类型有:施事主语:所指事物施行谓语所表示的行为。
如:大妈切牛肉。
受事主语:所指事物承受谓语所表示的行为。
如:菜买来了。
用事主语:所指事物具有提供使用的内涵。
如:这些土豆烧牛肉。
于事主语:所指事物表示行为发生的位置。
如:墙上挂着一幅画。
断事主语:所指事物是谓语所断定的对象。
如:这幅画是我的。
描事主语:所指事物是谓语所描写的对象。
如:这个孩子很机灵。
二、动语宾语(一)动语的构成材料动语和宾语成对,它决定宾语的性质。
动语由动词性词语构成,包括:动词、动词+时态助词、中补短语、动词性联合短语(二)宾语的构成材料宾语的构成材料有:名词性词语、数量短语、“的”字短语、名词性联合短语、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形容词性联合短语、主谓短语、复句形式。
(三)宾语的意义类型1、受事宾语:宾语表示直接或间接承受行为活动的客体事物。
包括:对象宾语(挖土挖野草)目标宾语(挖地道挖红薯)2、施事宾语:宾语表示可以施行动语行为的客体事物。
如:台上坐着主席团。
3、断事宾语:宾语表示对主语有所断定的客体事物。
如:我姓李。
4、于事宾语:宾语表示行为发生的位置。
如:到达北京。
进入二十一世纪。
5、反身宾语:宾语表示人物动作返回自身的某个部位。
如:耸了耸肩膀。
紧闭着眼睛。
三、定语(一)定语的构成:实词和短语大都可以做定语。
(二)定语的意义类别1、限制性定语:数量、处所、领属。
2、描写性定语:性质、状态、特点、用途、质料、职业。
初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大全
![初中语文语法基础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1d9c915c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cb.png)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有哪些
1、词类
(1)实词:表示实在意义,能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一般能独立成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2)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2、短语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由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并列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有名+名、名+代、代+代、动+动、形+形、数量+数量。
(2)动宾短语:动词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
基本结构:动+名、动+代。
(3)补充短语:包括动补短语和形补短语两大类。
(4)介宾短语:由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的短语。
(5)“的”字短语:由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加上“的”构成。
基本结构:动词+的、形容词+的、动宾短语+的。
还有“主谓短语”和“偏正短语”。
3、语素
(1)自由语素:可以独立成词,位置自由。
如“分、好、高、低”;
(2)半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只能组合,位置自由。
如“话、习、确、民”;
(3)不自由语素:不能独立成词,位置固定。
如“者、第、阿”。
语文知识概述
语法=词法+句法;语法是连接古今汉语的时空隧道。
阅读古文的三大障碍:眼花缭乱的词类活用;体系庞杂的文言虚词;纷繁变幻的文言句式。
但是,理解了汉语语法,这一切都不再是障碍。
所以,学语法不是为了懂语法,而是为了读懂文言文。
理解汉语的词类,能见词判性;会分析古今句子的结构,一眼识别古文中的倒装句。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汇总完整版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汇总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35751bd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109a34f.png)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汇总完整版一、名词名词是指表示人、事、物、地点等具体或抽象概念的词语。
名词分为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两种。
1. 可数名词可数名词是指可以数出个体的名词,可以有单数和复数形式。
单数名词表示一个,复数名词表示多个。
2. 不可数名词不可数名词是指不能数出个体的名词,只有单数形式。
不可数名词表示抽象概念、物质等。
二、代词代词是用来代替名词的词语,可以分为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不定代词和反身代词。
1. 人称代词人称代词用来表示人的身份或角色,包括主格代词和宾格代词。
2. 指示代词指示代词用来指示人或事物的位置或距离,包括指示代词、指示副词和指示形容词。
3. 疑问代词疑问代词用来提问,包括疑问代词和疑问副词。
4. 不定代词不定代词用来表示泛指的人或事物,包括不定代词和不定副词。
5. 反身代词反身代词用来表示动作的施事同时也是受事的人或物,包括反身代词和反身形容词。
三、形容词形容词是用来描述名词的词语,可以修饰名词的性质、特征或状态。
1. 形容词的用法形容词可以作为定语、表语和宾补。
2. 形容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容词的比较级用来表示两者之间的比较,最高级用来表示三者或三者以上的比较。
四、动词动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行为、状态或变化的词语,包括实义动词和系动词。
1. 实义动词实义动词是指具有实际意义的动词,可以表示人或事物的动作、变化或状态。
2. 系动词系动词是指用来连接主语和表语的动词,表示主语的状态、性质或特征。
五、副词副词是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或整个句子的词语,可以表示时间、地点、程度、方式等。
1. 副词的分类副词分为时间副词、地点副词、方式副词、程度副词和疑问副词等。
2. 副词的位置副词可以放在句首、句中或句末,具体位置要根据句子的需要来确定。
六、介词介词是连接名词或代词与其他成分之间关系的词语,可以表示时间、地点、方向、原因等。
1. 常见的介词常见的介词包括在、向、从、跟、为、因、与等。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汇总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d3d459584868762caaed567.png)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汇总一、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只有副词例外),它们的基本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H、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
一般连词:和、与、并、或、及;关联词:主要用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
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语法特点:①一般连词的前后两部分可以调换而基本意思不变。
②关联词的主要在复句中进行运用。
I、介词: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常用介词及其用法(顺口溜)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用在名词、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后,修饰、补充“动”“形”要记牢。
J、助词: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起辅助作用的词。
助词可分三类: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
结构助词:的、得;动态助词:着、了、过;语气助词:的、了、吗、吧、呢等。
K、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
如啊、嗯等。
语法特点:一般独立成句,用逗号或感叹号隔开。
L、拟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
语法特点: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形容词。
(2)、词类的辨别:①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
②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很”来修饰,动词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③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能加“很”。
④区分连词和介词,前后能互换的是连词,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
⑤区分动词和介词,作谓语中心语的只能是动词,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补充动词、形容词的是介词。
⑥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叹词往往独立成句,一般在句首。
⑦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汇总(完整版)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汇总(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615a5359b6648d7c0c74612.png)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汇总什么是语法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语法单位语法单位可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一、语素: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
构词的备用单位,有的可单独成词。
人、民、葡萄。
示例分析: 他坐在沙发里看书。
这是一个较大的语法单位,我们把它尽量小的切分,就成了:他│坐│在│沙发│里│看│书切下来的每个部分都有意义,都不能再切分了,是一个个的语素了。
这里的“沙发”只是一个语素,是英文的译音,表达一个意义,所以不能再切分。
由此可见语素有两个特点:一是最小、不能再分割了;一是有意义。
语素如果按音节划分,可以分成单音节语素,双音节语素和多音节语素。
分别举例如下。
单音节语素:天、地、人、跑、跳、唱、红、白、民、朋、思……这类语素很多,有上万个。
双音节语素,这主要是古代的联绵字和音译外来词。
连绵词(指两个音节连缀成义而不能拆开来讲的词) ,如:踌躇、狼狈、葫芦、葡萄、彷徨、徘徊;音译外来词,如:吉他、尼龙、咖啡。
多音节语素,主要是音译的外来词。
例如:凡士林、奥林匹克、布尔什维克。
二、词: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的语言单位。
分为实词、虚词。
实词: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和句子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根据实词的不同意义和不同作用,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如学生、品质、早晨、附近等。
人的姓名和专业术语当然也是名词。
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词,如表演、考虑、存在、让、可能等。
形容词是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或动作、行为、发展、变化的状态的词,如:冷、好、坚硬、全面、漂亮、抑郁等。
数词是表示数目和序的词,如:零、半、百、千、第六等。
其中有表示确数的(包括整数、分数和倍数),如:二、三千、二分之一、五倍;有表示概数的,即不确定的数目(约数),如:几、上千、二十来(个),百把(人);有表示序数的,如:第一、初五、老三等。
量词是表示人、事物的单位,或者动作行为的单位的词,如尺、个、次、趟等,其中表示人或事物的计算单位的是物量词,表示动作、行为的计算单位的是动量词。
(完整版)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大全
![(完整版)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66abc93aeaad1f347933f32.png)
(完整版)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大全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大全一、实词与虚词1.名词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叫名词。
下边划线的词分别表示不同人或事物的名称。
中间挂着一块匾道:三味书屋;匾下面是一幅画,画着一只很肥大的梅花鹿伏在古树下。
没有孔子牌位,我们便对着那匾和鹿行礼。
这是闰土的父亲所传授的方法。
正午习字,晚上对课。
表示人名的如“孔子”“闰土”“父亲”;表示处所的如“三味书屋”;表示时间的如“正午”“晚上”;表示方位的如“中间”“下面”;表示事物的如“梅花鹿”“匾”“画”“古树”“牌位”;表示抽象概念的如“方法”。
2.动词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下边划线的词分别表示不同的意义。
他穿上那套漂亮的礼服,原来是为了纪念这最后一课!我们大家都有许多地方应该责备自己呢。
想起这些,我多么懊悔!走到那边月台,须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
表示动作行为的如“穿”“跳”“爬”“走”“纪念”“责备”;表示存在变化的如“有”“增加”“缩小”;表示心理活动的如“想”“懊悔”;表示可能、意愿的如“应该”;表示趋向的如“下去”“上去”;表示判断的如“是”。
3.形容词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或状态的词。
下边划线的词都是形容词。
这朦胧的橘红的光,实在照不了多远;但这小姑娘的镇定、勇敢、乐观的精神鼓舞了我,我似乎觉得眼前有无限光明!表示形状的如“小”(另外如“大”“高”“圆”等);表示性质的如“镇定”“勇敢”“乐观”;表示状态的如“朦胧”“橘红”“远”等。
形容词常用来修饰名词。
恰当使用形容词,能把人或事物写得具体、生动。
4.代词注意下边句子中加线的词。
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不少的人……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
就在这里睡觉?怎么行呢?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我以为30里的山就是那么一点;……上面句子里加线的词都是起指代作用的,称为代词。
代词包括: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如我、你、他、我们、你们、他们、自己、人家;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如谁、什么、怎样、哪、哪里;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如这、那、这里、那里、这么、那么、每、各。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6312deba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06.png)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语法是语文学习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掌握好语法知识对于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非常重要。
以下是一些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的归纳:一、名词1.名词的分类:具体名词、抽象名词、集体名词等。
2.名词的数:单数和复数形式的变化。
3.名词的格:主格、宾格、属格和定格。
二、代词1.人称代词:一、二、三人称的主格和宾格形式。
2.物主代词:表示所有关系的形容词性物主代词和名词性物主代词。
3.指示代词:这、那、此、彼等的使用。
三、动词1.动词的时态: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一般将来时等。
2.动词的语态: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的转换。
3.动词的语气:祈使句、陈述句、疑问句等。
4.动词的非谓语形式:不定式、动名词和分词等。
四、形容词和副词1.形容词和副词的基本用法和比较级、最高级形式的变化。
2.形容词修饰名词,副词修饰动词等。
五、介词1.常见的介词及其使用场景。
2.介词短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和位置。
六、连词1.并列连词:表示并列关系的词语,如和、与、或等。
2.连接副词:表示因果、条件、让步等关系的词语,如因为、如果、虽然等。
七、句子成分1.主语:句子中的说明行为者或主题的部分。
2.谓语:句子中说明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部分。
3.宾语:句子中接受动作的人或事物的部分。
4.表语:句子中说明主语状态、性质或特点的部分。
5.定语:句子中修饰名词或代词的部分。
6.状语:句子中修饰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部分。
7.同位语:句子中对名词或代词进行解释、说明的部分。
8.补语:句子中用来补充说明主语或宾语的部分。
八、句子结构1.简单句:只包含一个主语和谓语的句子。
2.并列句:由两个或多个主谓结构相同的句子组成的句子。
3.复合句:包含一个主句和一个或多个从句的句子。
4.主从复合句:由一个主句和一个从句构成的句子。
5.定语从句: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的从句。
6.状语从句: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副词的从句。
7.名词性从句:在句子中充当主语、宾语或表语的从句。
初中语文语法大全
![初中语文语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5ab0ba46c1c708a1294a446d.png)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大全一、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1)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能够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能够独立成句。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的意义,不作短语或句子的成分(副词例外),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动作、行为:坐、听;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表示心理活动:爱、恨;表使令:叫、让;表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表判断(判断词):是。
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
初中语文语法大全
![初中语文语法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3c6ec01cc7931b765ce15d5.png)
虚词
副词: 1、概念: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表示它们的程度、范 围、时间等意义的词。 2、种类:
(1)程度副词:很、最、非常、十分、格外、分外 、更加 越、稍微、几乎
(2)范围副词:都、总、总共、统统、只、仅仅、单 、一齐、一 概、一律、单单……
(3)频率副词:已 已经、曾、曾经、刚、刚刚、正、正在、将、 将要、渐渐、屡次。 (4)否定副词、肯定副词:一定、必须、必定、准、的确、不、 没有、没、未必、莫。
• 2、谓语:是陈述、说明主语的,说明主语 “是什么”或“怎么样”。
• (1)动词和形容词作谓语:动词和形容词单独作 谓语时,一般需要在后面加上语气词、动态助词 等成分。 • 动词:他来了。上海那座刚建成的居民楼倒了。 什么书他都看。满天乌云顿时消散了。春天已经 到来了。 • 形容词:果园里的樱桃熟了。树叶黄了。故乡好 多了。 • 动词和形容词作谓语时常有对照或比较的意思, 一般出现在复句中。例如: 你不去,我去。(动 词) 款式新颖,面料舒适。(形容词)
• (4)动词性成分作状语: • 例如:他[感激地]看着我。事情[有计划地]进行 着。 • (5)数量短语作状语: • 例如:我[一眼]就看见了他。我曾经[多次]去过北 京。事情要[一件一件地]做。 • (6)介词短语作状语: • 例如:我[为大家]做饭。小王[把自行车]丢了。 • (7)主谓短语作状语: • 例如:他[表情复杂地]看着我。她正[感情丰富地] 唱着一首歌。
(5)表示可能、意愿、必要的(助动词):
能 能够 会 可以 愿 愿意 肯 敢 要 应当 应该
3、语法特征:
做句子的谓语 例如: 他正在听课。 小王对他的表弟说了几句话。
形容词:
1、概念:表示事物的性质、状态的。
初中语文语法句式归纳总结
![初中语文语法句式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73b6023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f4.png)
初中语文语法句式归纳总结语文句式归纳总结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语法句式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正确的句式能够让我们的语言更加地清晰、流畅,并且能够准确地表达我们的意思。
在初中阶段,我们接触到了很多常用的语法句式,下面我们就来进行归纳总结。
一、主谓句式1. 主语 + 不及物动词例句:小猫睡觉。
2. 主语 + 及物动词 + 宾语例句:他喜欢读书。
3. 主语 + 系动词 + 表语例句:天空是蓝色的。
4. 主语 + 及物动词 + 间接宾语 + 直接宾语例句:妈妈给我买了一本书。
二、并列句式1. 并列句例句:我喜欢打篮球,也喜欢踢足球。
2. 并列句(倒装)例句:玩笑已经过去了,严肃的时刻到了。
三、从句句式1. 名词性从句例句:他说他会来。
2. 定语从句例句:我喜欢读的那本书很有趣。
3. 状语从句例句:因为下雨,所以我们没能去野餐。
四、插入语句式1. 呼喊句例句:天哪!2. 感叹句例句:多么美丽的风景啊!3. 问句例句:你是怎么做到的?五、省略句式1. 主语 + 动词例句:你想吃苹果吗?2. 助动词 + 主语例句:我也会做。
六、倒装句式1. 完全倒装例句:小溪流水,滚滚向前。
2. 部分倒装例句:雪花飘落,遍地都是。
七、比较句式1. 像……那样例句:她唱歌像天使一样动听。
2. 越来越……例句:他越来越高了。
八、虚拟句式1. If条件句例句:如果我有时间,我会去参加聚会。
2. 以“人”命令句例句:要是明天下雨,我们就不去野餐了。
九、强调句式1. It is/was + 被强调部分 + that/who + 句子其他部分例句:是他给了我这本书。
以上就是初中语文中常见的一些语法句式的归纳总结。
通过熟练掌握并运用这些句式,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提升语文写作的能力。
当然,句式的运用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和写作需求,希望同学们能够在实践中不断积累,不断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初中语文语法大全》(共34张PPT)
![《初中语文语法大全》(共34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51a331c7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d8.png)
句子 种类
结构 分
①动词谓语句:你改悔吧! ②形容词谓语句:我气量大.
单句
主谓句
③名词谓语句:每人一盏灯. ④主谓谓语句:我的讲义,你能抄
八下
下来吗?
21页
①动词非主谓句标志极了. 谓句 ③名词非主谓句:一盏灯!
①因果复句
因果类复句 ②假设复句
九上29页 ③条件复句
句子
句子:
1、概念:由短语或词构成,是具有特定句调,能够表达一 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2、标志:
〔1必须具有一个相对独立完整的意思.
〔2必须具有一定的语气和语调,在书面上有一个句末标点.
3.例如:
雷锋是我们时代的杰出代表〔短语
雷锋是我们时代的杰出代表!〔句子
同学们,你们懂不懂这个问题呀?
懂!
〔1北风呼呼叫,大雪纷纷飘. 〔2外面叭叭地响起枪声.
作句子 的成分.
〔3河水哗哗地流着.
〔4咣,门被什么人踢开了. 〔5轰隆隆!外面传来一声炮响.
作句子.
看谁判断有对又快: 连词 形容词
动词
量词
1.左拉有一副朴实但很固执的脸庞.
名词
名词 数词 形容词 副词
助词
副词
介词
2.月色便朦胧在这水汽里.
名词
四、助词;
1、概念:附着在词或短语后,表示某种语法意义.
2、种类:看前面可知有结构助词、情态助词、语气 助词.
3、语法功能:和别的词语共同构成句子成分.
〔1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了. 〔2大家都[圆满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 〔3李老师高兴<得说不出话来>.
结构助词
看下面的例子:
语气助词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汇总(全)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汇总(全)](https://img.taocdn.com/s3/m/2df907da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c0ada53.png)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汇总(全)表示事物状态的:快乐、悲伤、兴奋、疲惫。
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形容词一般作定语修饰名词②形容词可以和“得、地”连用,构成状语③形容词可以和“是”连用,构成表语练: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形容词找出来。
那是一所简陋的小学,但是老师们都非常用心,孩子们也都很聪明、勤奋,他们的笑容是那么灿烂、快乐。
山上的空气也是那么清新、宜人。
4、数词:表示数目的词基数词:一、二、三、四、五……序数词: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数词的语法特点:①基数词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②序数词一般用来表示顺序,作定语或表语练: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数词找出来。
这所小学只有一间教室,里面有二十多个孩子,他们都是山村里的孩子,他们是这个小学的第一批学生。
5、量词:表示事物数量的词个、只、张、条、本、页、头、件、座、辆、粒、颗、棵、支、根、块、片、双、对、顶、台、处、位等。
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一般和数词搭配使用,表示数量②量词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等练:请把在这段文字中的量词找出来。
每个孩子都有一本课本,一支笔,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颗心。
这些简单的物品,却是他们研究的全部。
形容词:好,美丽,清,静,悲凉数词:几,许多,八千多,一,丝量词:个,只,次,年,日子代词:我,我们,咱,咱们,你,你们,您,他,她,它,他们,她们,它们,别人,大家,谁,什么,哪里,多少,这,那秋天无论在哪个地方都是美好的,但是美丽北国的秋天特别清静、悲凉。
形容词可以通过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而大多数形容词可以用副词“很”来修饰。
数词可以表示确数(如分数、整数和倍数)和概数(如几、许多),还可以表示序数(如第一、老三)。
数目增加时可以用分数或倍数表示,但是数目减少时只能用分数。
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包括数量词和动量词。
数量词表示事物单位,如个、只,动量词表示动作、行为单位,如次、回。
量词通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前,表示动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动词后。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梳理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1c57f888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b3.png)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梳理在初中语文的学习中,语法知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掌握好语法,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还能提高我们的阅读、写作能力。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梳理一下初中语文常见的语法知识点。
一、词类1、实词(1)名词:表示人、事物、地点或抽象概念的名称,如“学生”“书包”“北京”“友谊”等。
(2)动词:表示动作或状态,如“跑”“吃”“喜欢”“是”等。
(3)形容词:用来描述或修饰名词,如“美丽的”“聪明的”“高大的”等。
(4)数词:表示数目或顺序,如“一”“第一”等。
(5)量词:表示计算单位,如“个”“只”“辆”等。
(6)代词:代替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等,如“我”“你”“他”“这”“那”等。
2、虚词(1)副词:修饰或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时间、频率、范围、程度等,如“很”“非常”“已经”“常常”等。
(2)介词: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面,与它们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如“在”“从”“对于”等。
(3)连词:连接词、短语或句子,如“和”“但”“因为”等。
(4)助词:包括结构助词“的”“地”“得”,动态助词“着”“了”“过”,语气助词“啊”“呀”“呢”等。
(5)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如“啊”“哎呀”“喂”等。
二、短语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形容词等并列组成,词和词之间是平等的联合,没有轻重主次之分,如“老师和同学”“调查研究”“美丽大方”等。
2、偏正短语:由修饰语和中心语组成,结构成分之间有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前一部分修饰或限制后一部分,中心语是名词的叫定中短语,如“伟大的祖国”;中心语是动词或形容词的叫状中短语,如“非常漂亮”“努力学习”。
3、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宾语组成,宾语是动词的支配对象,如“写作业”“踢足球”“热爱祖国”等。
4、后补短语:由动词或形容词和补语组成,补语对动词或形容词起补充说明的作用,如“跑得快”“红得发紫”“看了一次”等。
初中语文语法
![初中语文语法](https://img.taocdn.com/s3/m/cc9a92c54028915f804dc2a2.png)
初中语文语法词●分类:✧实词:有实在意义。
✧虚词:无实在意义而有语法意义。
实词(一)名词:表示事物或名称的词。
1.人事名词:人名、政治、文化、书名2.时间名词:季节、节日、上下午、星期、刚才3.处所名词:那里、这里4.方位名词:上下、左右、前后、东南西北(二)动词:表示动作、行为、存现变化、消失、判断、心理活动等的词。
1.动作动词(表动作):跳、跑、走2.心理活动动词(心理动态):3.使令动词(表指使):4.能原动词(助动词):5.趋向动词:来去6.判断动词:是否、能、不(三)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的词。
1.一般形容词(能充当谓、定语等多种句子成分):大小、快慢2.非谓语形容词(不能充当谓语):男女、正负(四)数词:表示数目的词。
1.基数/序数/分数/小数/倍数/概数:一、第一、二分之一、二点一、一倍(五) 量词:表示计量单位的词。
1. 物量词(表人或事物单位的词):个、位、公里、斤2. 动量词(表动作行为单位的词):次、回、遍、下、番(六) 代词:是起代替、指示作用的词。
1. 人称代词(对人或事物起称代作用):你我他她它、自己、人家、大家、咱您2. 指示代词(对人物或情况起指示或区别的作用):这那、这么些、那会儿、另3. 疑问代词(对人物或情况起询问作用的词):什么、谁虚词(一) 副词:是限制、修饰动词、形容词、表程度、范围、时间等意义的词。
1.表程度:太、更、很 2.表范围:都、总、全 3.表时间:才、从来、早已 4.表频率:又、再、还 5.表语气:究竟、竟、简直 6.表肯定/否定:必须、别、的确 7.表状态:大肆、亲自(二) 介词: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组成“介词短语”作附加成分。
1.表时间:在、于、从、当、自从 2.表处所:从、打、向、 3.表排除:除了 4.表对象范围:对于、与、替、将、把、关于 5.表方式/手段:按照、依、用、本着(三) 连词:用来连接词语、分句或可以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词。
完整版)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800aff69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08.png)
完整版)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汉语的发展顺序可以分为字、词、短语、单句、复句和多重复句。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和代词。
名词可以表示人或具体/抽象事物、时间、处所和方位。
动词可以表示动作、存现、发展变化和心理活动,也可以是使令动词。
形容词可以表示事物的形状、颜色、性质和状态。
数词包括基数词和序数词,以及分数、概数和倍数。
量词可以表示人、事物或动作单位,包括物量词和动量词。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
虚词包括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和叹词。
它们在句子中起到连接、修饰、补充、强调等作用。
副词是一类用来修饰动词、形容词或其他副词的词汇。
它们可以表示程度、范围、时间、频率、语气、情貌、肯定否定等。
例如,很、极、最、太、更、更加、格外、十分、极其、比较、相当、稍微、略微、多么等都是表示程度的副词。
介词是一类用在词或短语前头,合起来表示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目的等的词汇。
例如,从、自、自从、于、至、往、当、当着、朝向、趁、由、随、随着、沿、沿着、顺、顺着等都是表示时间、方向、处所的介词。
连词是一类用来连接词、短语、句子、句群、段落,能表示某些逻辑关系的词汇。
例如,和、跟、与、同、或、既等是连接词和短语的连词,而要么、何况、况且、与其、宁可、然后、以致、于是、因为、所以、如果、就、虽然、但是、只有、才、只要、就等是连接句子的连词。
助词是一类附在词、短语、句子后头起辅助作用的词汇,一般读轻声。
例如,的、地、得、着、了、过等都是常见的助词。
其中,的用在定语后边,地用在状语后边,得用在补语前边,着表示正在进行,了表示动作完成,过表示早已完成。
语气助词在中文中,有很多语气助词,如“呢”、“吧”、“啊”、“吗”、“嘛”、“罢”、“么”、“了”、“哇”、“啦”、“哪”、“呀”、“哩”。
其中,“啊”常常要同前面的词连读,所以最好将“啊”写成“哇”、“呀”或“哪”。
叹词和拟声词叹词是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的词,可以表达惊讶、赞美、埋怨、叹息等感情。
初中语文基本语法知识
![初中语文基本语法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43e7ea2fc281e53a5802ffec.png)
初中语文基本语法知识(词性和句子成分)【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名词可分为: 1.个体名词,又叫可数名词。
如:(一本)书、(三朵)花、(五条)河。
2.集合名词,不能加个体量词,与集合量词或不定量词"对,批,部分,些"等搭配,如:(一对)夫妇、(一部分)船只、(一些)车辆。
3.专有名词,如:北京、天安门、孔子、长江。
4.时间名词,如:春天、上午、现在、立春、星期二、刚才。
5.处所名词,如:颐和园、商店、亚洲、北京、中国。
6.方位词,如:东、西、上、里、前、内。
名词的主要语法特点:(1)不能用"不"来否定,如不能说"不帽子"。
(2)在句中经常充当主语、宾语、定语。
时间和处所名词可以做状语,如:小李昨天迟到了。
(3)名词一般不能重叠,只有带有量词性质的名词才可以重叠,如:人、年、天。
【动词】是表示人、事物的运动或相互作用的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的词)。
动词可分为: 1.及物动词,能够带宾语的动词是及物动词,如:吃、打、敲、写,它们的宾语可以出现,也可以不出现。
也有一部分动词必须带宾语,如:费(劲)、顾全(大局)。
2.不及物动词,不可带宾语,如:咳嗽、休养、毕业。
3.心理活动动词。
这类动词可以受"很、太"一类程度副词的修饰。
如:爱,想,同意,赞成,怀疑。
4.判断动词。
最主要的就是"是",表示判断或肯定。
在表示判断时,"是"后边的成分是"判断宾语",例如:"我是中国人。
"5.能愿动词,又叫助动词,表示行为状况的可能性或意愿性。
例如:能够、会、可以、应该。
6.趋向动词,表示趋向性的动作或动作的状态。
如:(坚持)下来,(搞)上去,(走)进。
动词的主要语法特征:(1)动词可受副词"不"、"没"的修饰。
(完整版)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初中语文语法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c19ccbc0eefdc8d377ee32ab.png)
1.汉语的发展顺序汉语的演变过程: 字词短语单句复句多重复句2。
词性实词分类: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一、名词意义及词例:1、表示人或者具体事物、抽象事物、时间、处所、方位等。
表示人或具体事物:学生河流水果衣服表示抽象事物:教育交通事物战争和平语法科学民主道德表示时间:昨天晚上黎明秋天将来刚才表示处所:郊区附近到处左近表示方位:东西南北中里外上下前头后头东面西方上边下边以前二、动词意义及词例 :A。
表示动作、行为。
例如:走打说作保护分析赞成旅行B。
表示存现、发展变化。
例如:有存在出现消失灭亡增加缩小扩大下降发展C。
表示心理活动。
例如:爱恨想忘记觉得感到希望羡慕憧憬回忆情愿D。
表示使令,简称使令动词。
例如:使叫让请派要求命令禁止推选委托任命允许三。
形容词意义及词例:A。
表示事物的形状、颜色. 例如:高大粗细圆长弯曲宽广鲜红雪白狭窄笔直B.表示事物的性质。
例如:好坏优秀恶劣诚实虚伪狡猾美丽高尚伟大朴素C.表示事物的状态。
例如:迅速敏捷匆忙平静悠闲混乱愉快轻松痛苦疲倦急噪四。
数词数词的分类:基数词和序数词.(1)基数词:表数目的多少, (一、二、三)十、百,千,万。
(2)分数(二分之一)(3)概数(几、许多、三十上下)(4)倍数(五倍,五十倍)数目的增加可以用倍数或分数来表示数目的减少只用分数表示(5)序数词:表序数。
如:第一、初五、老大。
五。
量词表示人、事物或动作单位的词叫量词。
分类:①物量词A 个体量词:只个件间所座B 集合量词:对双群伙帮副批C 不定量词:点些D 度量衡量词:寸亩斗克立方米人次E 借用量词: 杯盘碗桶瓶身手笔刀口屋子堆封卷捧张担铲②动量词A 表示动作行为的量:次趟回遍下阵番遭顿六。
代词A人称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
我你您他她它我们你们您们他们她们它们咱们自己别人人家大家B 疑问代词:用来提出问题谁什么哪(问人或事物)哪儿那里(问处所)几多(问数量)多多么(问程度) 怎么怎样怎么样(问性质状态)什么怎样什么样(问方式行动)C 指示代词:用来区别人或事物这那(指人或事物) 这儿这里那儿那里(指处所)这会儿那会儿(指时间)这么这样这么样那么那样那么样(指性质、状态、方式、行动、程度)这些那些这么些那么些(指数量)每各(指所有的或全体中任何一个)某另别(确有所指,未说明哪一个)虚词分类: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汇总(完整版)
![初中语文语法知识汇总(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010a7e7d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6.png)
析不正确的一项,将序号写在括号
里。( B )
A 他给我带来了一小朵雏菊和一根
青草。(宾语)
B 人类语言的
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
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 (主语)
C 这回我们没有在办公室里停留。
(状语) D 她仍然立在死海附近
的山坡上。 (补语)
5.选出下面成分分析正确的句子( B)
A 鲁迅先生(主语)以“时间就是 生命”(状语)律己(谓语)。
: 虚词一般不表示实在意 义,不作短语或句子成分(只有 副词可以作状语),它们的基本 用途是表示语法关系。
虚词的分类是以虚词所表示 的不同语法意义或语法关系为标 准的。虚词可分为副词、介词、 连词、助词、叹词和拟声词。
副词是修饰动词、形容词及短语, 表示 范围、时间、程度、语气、 情势等等的词,如: 都、很、起
二、词: 能够独立运用的最
小的语言单位。分为实 词、虚词。
实词表示实在的意义, 能 够作短语和句子成分, 能够独立 成句。
根据实词的不同意义和不同 作用, 可以分为名词、动词、形 容词、数词、量词、代词。
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 如学生、品质、早晨、附近等。 人的姓名和专业术语当然也是 名词。
码、向来、常常、净、只、又、 再三、更、越、也、还、不、竟 然、居然、屡次、猛然、逐渐、 仍旧、确实、简直等。
介词是与名词、代词等组成介宾 短语,表示方向、时间、处所、 对象、原因等等的词,如: 从、 自、往、朝、在、当、到(方向、 处所或时间),把、对、对于、 为(对象或目的),以、按照 (方式),比、跟、同(比较), 被、叫、让(被动)。
例如:
(1)广 大 人 民 干 得 <热 火 朝 天。 >
初中语文语法大全汇总
![初中语文语法大全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2b704109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11.png)
初中语文语法大全汇总
一、基本语法
1、名词:
(1)名词的构成:
(a)由一个词汇组成(如鱼)
(b)由数个词组合而成(如苹果树)
(c)由以上两种以外的方式构成(如爱国心)
2、代词:
(1)主格、宾格及其变形:
(a)主格:我、你、他(她)、它(物)、我们、你们、他(她)们、它们(物)
(b)宾格:我们(我)、你们(你)、他(她)们(他(她))、它
们(它)
3、形容词:
(1)形容词有其正确的词形变化,根据所表示的意义和语法上的应用作不同变化,一般最常用的变化有原形、最高级和比较级。
4、动词:
(1)动词有它们的词形变化,根据谓语句的时态不同而变化。
(a)一般现在时:write/writes
(b)一般过去时:wrote
(c)一般将来时:will write/shall write
(d)现在完成时:have written/has written
(e)过去完成时:had written
二、句子的构成:
1、句子的必要成分:
(1)主语:表示谓语所指的动作或状态的主体
(2)谓语:表示动作或状态
(3)宾语:主语所施行动作的具体对象2、句子的基本构成:
(1)简单句:主语+谓语
(2)复合句:从句+从句
3、句子的二个基本要素:
(1)概念性要素:主语、谓语
(2)结构性要素:平行同位、修饰、表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语文语法大全1、词类:有实词与虚词两大类。
实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六类。
在文言文中,实词是大量的,掌握较多的文言实词,是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的关键。
学习文言实词,应特别注意它在语法上的三个主要特点:一是一词多义,二是词义的古今变化,三是词性的活用。
虚词没有实在意义,一般不能充当句子成分,表示动作衔接或语气,不能单独回答问题。
(少数副词如“不”、“也许”、“没有”等可以单独回答问题),只能配合实词造句,表示种种语法关系。
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五类。
文言虚词在整个文言词语中虽然只占一小部分,但是它的语法作用却很大。
文言文中的许多句式是以虚词为标志的,如判断句“......者......也”、被动句的“为......所......”等虚词在文言文中用的很频繁,而且它的解释也相当灵活。
主要常用的虚词有:之、其、于、以、而、则、乃、若、且、者、为、然、是、此、斯、彼、何、安、孰、胡、曷、虽、虽然、然而、然则、也。
矣、乎、哉、焉、耳等。
(1) A、名词: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词。
表示人的名称,如同志、作家;表示具体事物,河流、高山;表示抽象事物,如政治、科学;表示时间名称,上午、夏天;表示处所名称:上海、中国;表示方位名称:上、下(简称方位词)名词的语法特点:①表示人称的名词,可以在后头加“们”表示多数②方位词常用在其他名词后头,组成表示处所、范围或时间的方位短语③名词一般不受副词修饰。
B、动词:是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心理活动等意义的词。
表示动作、行为:坐、听;表示存现、消失或发展变化:有、发生;表示心理活动:爱、恨;表示使令:叫、让;表示可能、意愿(能愿动词):能、会;表示趋向(趋向动词):来、去;表示判断(判断词):是。
动词的语法特点:①动词一般受副词“不”的修饰。
②动词后面可以带“着、了、过”,表示动态。
③一部分动词可以重叠,表示时间短暂或尝试的意思。
④判断词“是”主要是联结句子的主语和宾语。
⑤能愿动词后面不能跟名词,能愿动词可以和后面的动词一起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
⑥趋向动词可以单独作谓语中心语,也可以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C、形容词:是表示事物的形状、性质、状态的词。
表示事物形状的:高、矮;表示事物性质的:漂亮、结实;表示事物状态的:快、慢;形容词的语法特点:①一部分形容词可以用重叠形式来加强语义。
②大多数形容词可以受副词“很”修饰。
D、数词:是表示数目的词。
表确数(表示分数,整数和倍数);表概数:几、许多;表序数:第一、老三;数词的语法特点:①数目增加,可以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倍数表示②数目减少,只能用分数,不能用倍数。
E、量词:是表示事物和动作、行为单位的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量词叫数量词。
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量词叫动量词。
表示事物单位的:个、只;表示动作、行为单位的:次、回,有时也借用某些名词来表示,如:脚、年;量词的语法特点:①量词经常和数词连用,组成数量短语,也称为数量启数量词。
②表示物量的数量词常用在名词的前面。
③表示动量的数量词数量词常用在动词的后面。
F、代词:起代替或指示作用的词。
代词分为人称代词、疑问代词、指示代词三类。
代词的语法特点:①第二人称的敬称“您”不用于复数,如果需要表示复数,就用“您几位”“您诸位”②第三人称复数代词“他们”可专指男性,也可兼指男性和女性,“她们”则专指女性③注意“我们”和“咱们”用法的区别。
“我们”指说话人,有时也可以包括听话人;“咱们”一定包括说话人和听话人④指示代词“那”用于远指,“这”用于近指⑤代词用得不恰当,指代不明,可造成病句。
G、副词:一般用在动词、形容词前边,表示行为、动作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频率、情势、语气等。
表示范围:都、全;表示语气:可、倒;表示否定:不、没;表示时间:刚、恰好;表示程度:很、极;表示情势:仿佛、渐渐。
副词的语法特点:①副词主要用来修饰、限制动词或形容词,在动词、形容词前面作状语。
②副词有时用在形容词后面,补充说明程度、结果,作补语。
③副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
H、连词:是用来连接词、短语或句子的词。
一般连词:和、与、并、或、及;关联词:主要用来连接复句中的分句或句群中的句子。
不但而且、虽然但是。
语法特点:①一般连词的前后两部分可以调换而基本意思不变。
②关联词的主要在复句中进行运用。
I、介词:介词经常用在名词、代词等的前面,和这些词合起来,表示动作、行为、性状的起止、方向、处所、时间、对象、方式、原因、目的、比较等。
常用介词及其用法(顺口溜)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用在名词、代词前,组成介宾短语后,修饰、补充“动”“形”要记牢。
J、助词:是附着在实词、短语或句子上面,起辅助作用的词。
助词可分三类:结构助词、动态助词、语气助词。
结构助词:的、得;动态助词:着、了、过;语气助词:的、了、吗、吧、呢等。
K、叹词:表示感叹、呼唤、应答等声音的词。
如啊、嗯等。
语法特点:一般独立成句,用逗号或感叹号隔开。
L、拟声词:是摹拟人或事物的声音的词。
语法特点:在句子中相当于一个形容词。
(2)词类的辨别:①区分名词和非名词,名词前不能加“不”和“很”。
②区分形容词和动词,形容词可以用“很”来修饰,动词前不能加“很”(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除外)③区分形容词和副词,形容词能修饰名词,前面能加“很”;副词不能修饰名词,前面不能加“很”。
④区分连词和介词,前后能互换的是连词,前后不能互换的是介词。
⑤区分动词和介词,作谓语中心语的只能是动词,组成介宾短语修饰、补充动词、形容词的是介词。
⑥区分语气助词和叹词,语气助词一般用在句尾,叹词往往独立成句,一般在句首。
⑦区分介词和副词,介词后面跟名词、代词,副词后面是动词或形容词。
2、短语:是由词和词组合而成的语言单位。
(1)并列短语:由两个或由两个以上的名词、动词或形容词等并列组成的短语,基本结构有名+名、名+代、代+代、动+动、形+形、数量+数量。
特点:①并列短语前后的词性一致。
(名词和代词除外)②并列短语两部分之间是平等关系,没有修饰、限制关系。
③并列短语中的词一般颠倒过来意思不变。
④并列短语中词和词之间可以直接组合,也可以借用虚词组合。
(2)偏正短语:定义参见课本。
基本结构:①中心语是名词时,修饰限制成分是定语,用()表示。
有如下结构:形+名、数量+名、名+名、代+名②中心语是动词或形容词时,修饰语是状语,用〔〕表示。
有如下结构:形+动、副+动、数量+动、副+形。
(3)动宾短语:动词后边带上一个受动词支配的词,组成一个短语,这种短语叫做动宾短语。
基本结构:动+名、动+代。
特点:①动宾短语前边的动词直接支配后边的名词、代词,后边的名词、代词受前边的动词的支配,它们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
②动宾短语中受动词支配的名词、代词,是宾语。
③宾语一般在动词后面回答“谁”、“什么”的问题。
④使用动词短语时,要注意动词和宾语意义上的配合,否则造成动宾不搭配。
(4)补充短语:包括动补短语和形补短语两大类。
语法特点:①在动词、形容词后面起补充、说明作用的成分是补语,用<>表示。
②这类短语的中心语在前,前后两部分是被补充和补充的关系。
③补语在动词或形容词后边补充说明怎么样、多久、多少等问题。
④有的补语前头常用结构助词“得”。
(5)主谓短语:定义详见课本。
基本结构:名(代)+动、名(代)+形、名(代)+疑问代词、特殊的有:名+名,如今天星期一;名+数量,如纸三张。
特点:①主谓短语前边的词表示“谁”或“什么”,后面的词说明前边的词“怎么样”“干什么”或“是什么”。
前后两部分是被陈述和陈述的关系。
②使用主谓短语加上语气,书面上加上标点就是一个单句,表达的意思是完整的。
(6)介宾短语:由介词和它的宾语构成的短语。
基本结构:介词+名词、介词+代词。
语法特点:①介宾短语在句子中作为一个整体充当句子成分。
②介宾短语在为主中心语前做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作补语。
③介宾短语有时也做定语,后头必须带“的”。
(7)“的”字短语:由动词、形容词、动宾短语加上“的”构成。
基本结构:动词+的、形容词+的、动宾短语+的。
特点:①“的”字短语在句中相当于一个名词。
②“的”字短语一般常做主语、宾语。
3、单句:(1)单句分类:按句子结构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按句子的用途或语气分为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2)单句的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句子成分歌诀基本成分主谓宾,连带成分定状补。
定语必居主宾前,谓前为状谓后补。
六者关系难分辨,心中有数析正误。
什么谁称主,做是怎样才充谓;宾语动支配,回答谓语什么谁。
前置状语目(的)时(间)地(点),意义不变能复位。
补语从后说前谓,定语才和后宾配。
介宾短语多状补,不能充当宾主谓。
的定地状与得补,语言标志定是非。
(3)分析步骤:第一步,理解句意分主谓,先把句子一分为二,分成主语和谓语,一般是主语在前,谓语在后;第二步,找宾语,有的句子有,有的则没有,动词支配的对象就是宾语;第三步,压缩句子找中心语,中心语是受修饰、补充或能支配宾语的主干成分;第四步,找定、状、补语。
定语到主语中心语的前边和宾语中心语的前边去找,状语在谓语中心语前面,补语在谓语中心语后面。
(4)句子主干:是指把定语、状语、补语压缩后剩下的部分,即由主语的中心语,谓语的中心语和宾语的中心语组成。
摘取句子主干时,谓语中心词前有否定词语(不、没、没有)的句子,要把否定词语放在主干中;碰到中心语是并列短语时,要把整个并列结构摘出来。
4、复句:复句是由两个或几个意义上相关、结构上互不包含的单句形式组成的句子。
(1)如何区分单、复句:①复句的分句间互不为成分,这是区分单、复句最重要的一点。
复句的分句之间结构上互不包含,就是说互相不作句子成分,没有句子成分之间的结构关系,这是复句的本质特征,也是复句和单句的最根本的区别。
②不能看只有一个主语就断定不是复句。
③凡是一个主语管几个动词,只要中间用逗号或分号表示停顿,又互不做成分,就是复句。
④有些关联词既可以用在复句的不同分句中,也可以用在单句中。
如:只有热爱工作的人,才能热爱生活。
(单句)(2)复句的类型:主要有并列、递进、选择、转折、因果、假设、条件这几种类型。
判断复句关系,关联词很重要,有一个顺口溜把难记的、易混的整理在一块,请牢记。
“不是”“而是”是并列,“不是”“就是”是选择,“尚且”“何况”是递进,“尽管”配“还”是转折。
“既然”配“就”是因果,“即使”配“也”是假设,“无论”“除非”和“不管”,“只有”“只要”讲条件。
(3)二重复句:结构上有两个层次的复句。
组成主要有三种情况:单句+复句、复句+单句、复句+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