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后路短节段手术加速康复外科实施流程专家共识(2020全文)

合集下载

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

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

加速康复外科中国专家共识及路径管理指南一、本文概述随着医学科技的快速发展,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作为一种全新的外科治疗理念,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应用。

本文旨在结合中国实际情况,对加速康复外科的理念、方法、实践及其相关管理指南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科学、实用的参考,推动我国加速康复外科的发展。

加速康复外科强调在围手术期通过一系列优化的处理措施,减少手术应激和并发症,加速患者的术后康复。

这些措施包括术前宣教、营养支持、肠道准备、疼痛管理、早期活动等多个方面,涉及外科、麻醉、护理、营养等多个学科。

本文首先介绍了加速康复外科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然后详细阐述了加速康复外科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和实践,包括术前评估与准备、麻醉管理、术中处理、术后监测与康复等方面。

本文还针对我国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路径管理指南,包括患者教育、多学科协作、质量控制等方面,以期为我国加速康复外科的规范化、标准化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本文的阅读,读者可以全面了解加速康复外科的核心理念和实践方法,掌握加速康复外科在中国的发展现状和趋势,为患者提供更加安全、高效、人性化的医疗服务。

二、ERAS核心理念与基本原则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核心理念在于优化围手术期处理措施,以减少手术患者的生理及心理应激反应,从而达到快速康复的目的。

这一理念强调多学科协作,包括外科、麻醉、护理、营养、康复、心理等团队共同参与,确保患者在整个围手术期内得到全面、系统的照护。

术前准备:强调术前宣教,使患者了解手术过程及可能的康复过程,减少不必要的焦虑和恐惧。

同时,优化术前饮食、营养支持、肠道准备等,以维持患者的营养状况,减少手术风险。

术中管理:注重术中保温、减少不必要的液体输入、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及药物,以减轻患者的应激反应。

同时,提倡微创手术技术,减少手术创伤,加速术后恢复。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中国疼痛专家共识(2020)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中国疼痛专家共识(2020)

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中国疼痛专家共识(2020)•指南与规范•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中国疼痛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脊柱源性疼痛学组共识一、前言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 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危害病人身心健康。

虽然国内外已有LDH诊疗相关的指南或共识发表[1~4],但临床上尚缺少一个系统介绍LDH 诊疗的指南或共识。

中华医学会疼痛学分会脊柱源性疼痛学组专门组织本领域专家,通过查阅文献、征求建议,反复讨论形成《腰椎间盘突出症诊疗中国疼痛专家共识》。

临床医师在参照专家共识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情况对LDH 病人采取有针对性的个体化诊疗管理策略。

二、定义LDH 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后,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单独或者连同纤维环、软骨终板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窦椎神经和神经根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综合征。

三、流行病学LDH 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好发于成年人。

至少95% 的LDH 发生于L4-5 和L5-S1[5]。

国外相关研究显示LDH 发病率大约2% ~3%,而35 岁以上的男性发病率约4.8%,女性约2.5% [6]。

四、病因1. 退行性改变 2. 损伤 3. 腰骶先天异常 4. 遗传因素 5. 其它因素五、发病机制1. 椎间盘退变 2. 机械应力损伤 3. 免疫炎症 4. 细胞外基质代谢失衡六、临床表现(见表1)1. 症状(1)腰痛:腰痛常为首发症状。

疼痛一般在腰骶部,大多为酸胀痛,可放射到臀部,反复发作,久坐、久站或劳累后加重,休息后缓解。

(2)下肢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站立、行走、打喷嚏或咳嗽时症状加重,卧床休息可缓解,严重者可伴相应神经分布区域感觉异常或麻木。

(3)马尾神经症状:中央型椎间盘巨大突出、脱垂或游离椎间盘组织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双下肢及会阴部疼痛、感觉减退或麻木,甚至大小便功能障碍。

2. 体征(1)一般体征:腰椎侧凸,跛行。

(完整版)中国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16)

(完整版)中国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16)

引用本文: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专家组.中国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16)[J].中华外科杂志,2016,54(6):413-416.中国加速康复外科围手术期管理专家共识(2016)中国加速康复外科专家组一、前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指为使患者快速康复,在围手术期采用一系列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有效的优化处理措施,以减轻患者心理和生理的创伤应激反应,从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再入院风险及死亡风险,同时降低医疗费用。

近年来,ERAS理念在全球的应用已逐步拓展至骨科、心胸外科、妇产科、泌尿外科、普通外科等领域,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但目前ERAS理念在国内尚处于不断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中,正在逐步形成中国特色的ERAS路径。

在此背景下,普通外科、麻醉科、胸心外科、神经外科等领域的专家结合文献及ERAS在国内开展的实际情况,共同制定此共识,以进一步规范并促进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下ERAS理念在国内临床实践中的应用。

二、术前准备完善的术前准备可使患者具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和良好的生理条件,包括术前宣教、营养筛查、预防性应用抗菌药物及抗血栓治疗、个体化的血压和血糖控制及相应的管理方案等。

(一)术前宣教多数患者在术前存在不同程度的恐慌与焦虑情绪,担心手术的成功与安全,害怕术中术后的疼痛及并发症,个别患者还会产生严重的紧张、恐惧、悲观等负面情绪,均会造成不良的应激反应,妨碍手术的顺利进行与术后的康复。

个体化的宣教是ERAS成功与否的独立预后因素[1],医护人员应在术前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围手术期治疗的相关知识及促进康复的各种建议,缓解患者紧张焦虑情绪,以使患者理解与配合,促进术后快速康复。

(二)营养不良的筛查和治疗营养不良是术后并发症的独立预后因素[2],筛查与治疗营养不良是术前评估的重要内容,在促进快速康复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欧洲营养与代谢协会建议采用以下指标判断患者是否存在重度营养风险:(1)6个月内体重下降10%~15%或更高;(2)患者进食量低于推荐摄入量的60%,持续>10 d;(3)体重指数<18.5 kg/m2;(4)清蛋白<30 g/L (无肝肾功能不全)。

加速康复外科(ERAS)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ppt课件

加速康复外科(ERAS)骨科患者术后疼痛管理ppt课件
舒适护理
应用舒适护理理念和技术,如手术体 位调整、减少手术器械噪音等,提高 患者术中舒适度,降低术后疼痛程度 。
术后康复训练指导及效果评价
康复训练指导
根据患者病情和手术方式,制定个性化康复训练计划,指导患者进行早期康复 训练,促进术后功能恢复。
效果评价
采用疼痛评分、关节活动度等指标,定期评估患者术后康复训练效果,及时调 整训练计划,提高康复训练效果。
采用局部浸润麻醉、神经阻滞等方法,减少手术创伤引起的疼痛。
物理疗法
运用冷敷、热敷、电刺激等物理手段,缓解局部疼痛和肌肉紧张。
药物镇痛方案调整与优化
个体化用药
根据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手 术类型等因素,制定合适的药物
剂量和给药途径。
预防性镇痛
在术前或术中使用镇痛药物,预 防术后疼痛的发生。
按时给药
根据药物半衰期和镇痛效果,制 定合理的给药间隔,确保持续镇
配合度和自我管理能力。
个体化镇痛方案
针对不同患者和手术类型,制 定个体化的镇痛方案,以提高 镇痛效果和降低副作用。
多学科协作
加强外科、麻醉科、康复科等 多学科协作,共同参与患者的 疼痛管理,提高镇痛效果。
持续改进
定期总结和分析疼痛管理经验 和教训,不断改进和优化镇痛 策略,提高患者术后康复质量

06 总结与展望
挑战案例剖析及改进措施
案例一
脊柱手术后患者疼痛控制不佳,出现恶心呕吐等并发症。改进措施:优化镇痛药 物组合,降低药物副作用,加强患者教育。
案例二
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疼痛持续,影响康复训练。改进措施:引入物理治疗和中 医康复手段,辅助药物治疗,提高镇痛效果。
经验总结与启示
重视患者教育

腰椎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

腰椎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
进一步研究围手术期疼痛管理的最佳方案,提高患者康复速度和效 果。
对临床实践的建议
01
严格把握手术适应症
根据患者具体病情、身体状况及 个人需求,综合评估是否适合进 行腰椎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术。
03
术中精细操作
由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手术,确 保手术质量和安全性。
02
术前充分准备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术前评估,制 定详细的手术及术后康复计划。
家庭和社会支持
鼓励患者与家人和朋友保 持联系,让他们在精神上 给予患者支持和鼓励。
04
CATALOGUE
临床路径效果评估
疼痛缓解程度评估
轻度疼痛
患者疼痛明显减轻,能够正常进 行日常活动。
中度疼痛
患者疼痛有所减轻,但仍需服用镇 痛药物,但用药频率降低。
重度疼痛
患者疼痛并未得到有效缓解,需要 进一步治疗。
03
04
麻醉方式
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合适的麻醉 方式,如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
醉。
手术入路
采用后路手术入路,暴露目标 腰椎节段。
减压
通过切除部分椎板、棘突等结 构,减轻神经根压力。
融合
将自体骨或人工骨移植到减压 部位,促进骨愈合。
术后处理
伤口处理
观察伤口愈合情况,定期换药 ,预防感染。
药物治疗
使用抗生素、止痛药等药物治 疗,减轻患者痛苦。
03
02
满意
患者对治疗效果基本满意,但仍有 一些不满意的地方。
不满意
患者对治疗效果不满意,需要进一 步治疗。
04
05
CATALOGUE
讨论与展望
研究局限性
纳入标准限制
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特定患者群 体,如骨质疏松性腰椎压缩性骨 折、腰椎间盘突出症等,对于其

骨科快速康复(ERAS)【30页】

骨科快速康复(ERAS)【30页】

科研与临床实践的结合
要点一
总结词
科研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是推动ERAS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 通过科学研究不断优化和完善ERAS方案,提高临床实践水 平。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科研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在ERAS中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研究 可以帮助医生深入了解疾病的发病机制和康复过程,探索 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通过临床实践的不断积累和 总结,医生可以不断完善和优化ERAS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和患者的满意度。因此,加强科研与临床实践的结合,有 助于推动ERAS的持续发,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
分工与协作
明确团队成员的职责和分工,加强协作与沟通,确保ERAS的顺利 实施。
定期评估与反馈
对跨学科团队的合作情况进行定期评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提 高团队合作效果。
患者教育及沟通
教育内容
向患者介绍ERAS的概念、目的、 流程和注意事项等,提高患者的 认知度和配合度。
沟通技巧
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关注患 者的需求和感受,及时解答患者 的疑问和困惑。
ERAS的核心理念
优化围手术期处理
通过术前评估与准备、术中微创手术操作、术后早期活动与进食等手 段,优化患者围手术期的处理,减少手术应激。
多学科协作
骨科、麻醉科、营养科、心理科等多个学科的专家共同参与患者围手 术期的处理,提供更为全面和专业的服务。
患者主动参与
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康复过程,术后早期即开始进行主动活动和功能锻 炼。
康复结果
患者在手术后一周内出院,术后三个月内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成功案例二:髋关节置换手术
患者情况
患者为老年男性,因髋关节疾病导致疼痛和功能障碍。
快速康复计划
在手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手术中采用微创技术,减少 创伤和出血。手术后,给予患者疼痛控制、早期活动和康复训练,促进快速恢复。

2020版:腰椎侧方椎间融合术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2020版:腰椎侧方椎间融合术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全文)

2020版:腰椎侧方椎间融合术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全文)腰椎侧方椎间融合术(later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LLIF)由Capener[1]于1954年首次报道并应用于脊柱结核的手术治疗。

其后,Larson等[2]于1976年将该术式改良并广泛地应用于腰椎疾患的手术治疗。

2006年,Ozgur等[3]首次应用LLIF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近年来,随着LLIF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腰椎退行性疾患的治疗,在获得满意手术效果的同时,该项技术具有出血量少、植骨面积大和融合率高等优点。

但由于LLIF存在一定的学习曲线,而且部分医生对该技术的适应证与禁忌证把握不足,导致在围手术期的评估与处理、并发症防治及术后随访等诸多方面存在争议,对LLIF的稳步推广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目前LLIF的应用在国内尚无相关专家共识。

为规范LLIF在国内腰椎各类疾病中的应用,推动该技术的稳步发展,由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业委员会腰椎研究学组牵头,通过改良Delphi调查研究法[4]进行LLIF专家共识的制定。

本共识由工作组详细查阅中英文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后,制定共识所用的调查问卷,并邀请以腰椎学组委员为主的国内65位脊柱外科专家共同参与了此次问卷调查。

调查研究过程先后经过三轮问卷调查及会议讨论,按照Delphi调查研究法对问卷中获得70%(含)以上专家同意的条目纳入共识范畴,并以此为依据起草了本共识,以供广大同道参考。

一、LLIF的定义LLIF是指通过腰椎侧方入路,经过或不经过腰大肌,对腰椎退行性疾患等进行治疗的手术技术。

LLIF主要包括极外侧腰椎间融合术(XLIF)、斜外侧腰椎间融合术(OLIF)、LLIF、侧方腰椎间融合术(CLIF)、直接外侧腰椎间融合术(DLIF)、侧前方腰椎间融合术(LaLIF)等[5, 6, 7, 8, 9]。

二、LLIF的适应证与禁忌证LIIF作为一种新兴手术技术,相对于传统的腰椎后方入路技术优势明显。

骨科加速康复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专家共识

骨科加速康复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专家共识
骨科患者术后需要尽早进行功能锻炼,运动疼痛影响功能锻炼和康复,术后镇痛需重点关注运动疼 痛,VAS评分控制在3分左右不影响功能锻炼。
三、入院前疼痛评估与管理
三、入院前疼痛评估与管理
入院前疼痛评估的主要目的是评估患者的心理自信程度、睡眠情况、家庭社会支持系统,缓解原发 疾病的慢性疼痛,调整患者状态,为术前预康复及手术做准备。 3.1 患者沟通
五、术中疼痛管理
术前患者教育的目的是消除患者对手术后疼痛的误解和恐惧,教会患者借助VAS或NRS进行疼痛评 估,以及何时、如何向医护人员诉说疼痛,并制定个性化镇痛方案。患者术前教育包括采用视频、宣 传册、座谈会等方式进行患者及家属教育,并详细了解患者需求,评估患者心理状态[13]。
四、术前疼痛管理
4.2 术前预防性镇痛 术前预防性镇痛可减轻外周和中枢神经系统痛觉敏化,减少镇痛药物需求和药物不良反应。术前可
五、术中疼痛管理
5.2 切口周围浸润镇痛 切口周围浸润镇痛是指在手术切口周围注射以一种局部麻醉药为主或添加多种药物的混合制剂,以达
到减轻疼痛的目的,又称为“鸡尾酒镇痛”。手术切口浸润镇痛在关节外科、脊柱外科、创伤骨科、关节 镜等骨科手术均有广泛应用。临床研究发现,切口周围浸润镇痛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减少术后阿片类药 物需求,同时不影响肢体肌力,有利于加速康复[20]。切口周围浸润镇痛的要点是对需要缝合的组织和手术 操作干扰的组织周围进行多点、逐层浸润。“鸡尾酒”配方以罗哌卡因为主,浓度范围0.2%~0.5%,可 加入酮咯酸、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吗啡等。注意肾上腺素收缩真皮毛细血管可能导致皮肤坏死,故添 加肾上腺素时禁止对皮下组织进行浸润。
根据患者的疼痛水平、睡眠状态及情绪状态,选用以对乙酰氨基酚或选择性COX-2抑制剂为主的药物 (不影响血小板功能)进行预防性镇痛,尽量避免应用阿片类药物[6,14]。 4.3 术前镇静催眠、抗焦虑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精编版】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精编版】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中国专家共识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康复医学科与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

共识起草小组于2013年进行文献检索和初筛,并对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进行再次检索和筛选。

阅读其中具有较高循证医学证据级别的研究文献,并参考国内外已发表的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形成初稿。

通过电子邮件发给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骨骼肌肉专委会(以下简称“专委会”)全体常委审阅,修改后提交中国医师协会康复医师分会第二届骨科康复论坛,与会专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康复治疗专家共识》进行第一次讨论,共识起草小组根据与会专家的意见对其进行修改。

修改稿再次以电子邮件的形式发给“专委会”全体常委进行审阅、修改,并于2014年12月15日在第三届骨科康复论坛上进行第二次讨论,共识起草小组依据专家意见对专家共识再次进行修改,发给“专委会”的全体常委再审。

2015年7月4日于武汉举行的第四届骨科康复论坛上进行第三次讨论,2015年9月共识起草小组对文献进行补充检索,并根据讨论意见和最新检索结果对专家共识再次进行修改。

修改稿再次以电子邮件的形式提交“专委会”全体常委,并于2016年12月16日在兰州举行的第五届骨科康复论坛上进行第四次讨论,最终由全体与会委员通过。

检索数据库包括: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NKI、The Cochrane Library及UpToDate数据库。

最初设定的主要检索关键词为“腰椎间盘突出”(lumbar disc herniation),考虑欧美国家对疾病的表述习惯,将“腰骶神经根病”(lumbosacral radiculopathy)同样作为主要关键词进行检索。

因腰痛和坐骨神经痛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症状,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那些能够改善腰痛或坐骨神经痛的措施,具有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潜力。

故我们将“腰痛”(low b ack pain)和“坐骨神经痛”(sciatica)作为次要关键词进行检索,排除明确了非椎间盘源性致痛原因(如椎管狭窄、炎症、肿瘤等)的研究、非特异性腰痛的研究资料作为参考。

经皮腰椎内镜手术加速康复外科实施流程专家共识

经皮腰椎内镜手术加速康复外科实施流程专家共识

三、术后处理
在术后处理阶段,专家共识强调了以下几点:
1、术后镇痛:采用多模式镇痛方式,包括口服镇痛药物、局部浸润麻醉等, 以减轻患者的疼痛。
2、术后体位:术后患者需要保持平卧位,以减少对腰椎的压迫和刺激。
3、术后功能锻炼:在术后早期需要进行适当的腰背肌功能锻炼,以增强腰椎 的稳定性。根据患者情况,可选择适当的康复方案。
2、手术操作: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入路和固定方式,并遵循 无菌原则进行手术操作。
3、术中监测: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麻醉深度,及时调整麻醉方案和手 术操作。
三、术后管理
1、疼痛控制:采用多模式镇痛方案,包括非甾体类抗炎药、阿片类镇痛药等, 以有效控制疼痛。
2、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手术情况,给予适当的营养支持。
4、术前评估:医生需要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心肺功能、肝 肾功能、血液指标等,以确保患者能够承受手术。
5、术前谈话:医生需要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充分的术前谈话,告知手术目的、 风险、注意事项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二、术中操作
在术中操作阶段,专家共识强调了以下几点:
1、手术切口:采用短节段椎弓根螺钉固定,通常于腰3~5及骶1~3椎体上、 下缘植入椎弓根螺钉。
5、术后营养:指导患者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营养供给,以促进伤口愈合及身 体恢复。
6、术后心理支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和支持,帮助其克服焦虑和恐惧情绪, 增强信心和勇气面对治疗。
7、家庭和社会支持:鼓励患者家属及社会支持体系积极参与术后康复过程, 提供必要的照顾和支持,促进患者全面康复。
参考内容
腰椎后路短节段手术(LSS)是一种常见的手术方式,主要用于治疗腰椎间盘 突出、腰椎管狭窄等腰椎疾病。为了加速康复外科实施流程,提高患者的生活 质量和恢复效果,许多专家提出了一致的实施流程共识。本次演示将详细介绍 这个共识的各个环节。

腰椎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年版)(1)

腰椎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年版)(1)

附件10腰椎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年版)一、腰椎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适用对象第一诊断为:腰椎不稳定(ICD-10:M53.207);腰椎管狭窄(ICD-10:M48.005);腰椎滑脱(ICD-10:M43.006);腰椎前移(ICD-10:M43.100x061);后天性腰椎滑脱(ICD-10:M43.1∞x062)o拟行腰椎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术(ICD-9-CM-3:81.0500/80.5101/81.0801)。

(二)诊断依据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具体依据如下:1病史:长期腰痛,反复发作,近期再次加重,伴有下肢的放射痛和麻木,间歇性跛行,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一般须经过6周保守治疗无效。

2.查体:有明确的与症状相符合的体征,如腰部棘突或棘突间隙存在压痛点,下肢有相应皮节区的感觉减退,下肢直腿抬高试验和加强试验阳性。

3.辅助检查:腰椎正侧位X线片、功能位X线片、腰椎的CT三维重建(包括矢状面和冠状面)、腰椎MR1影像学表现如脊椎滑脱、不稳、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关节突关节增生、椎体边缘增生骨赘、椎体后缘离断征、椎间高度下降、发育性椎管狭窄等导致神经根或马尾神经受压并与临床症状、体征相吻合。

4.精确诊断与定位:需结合病史、体征及影像学结果以明确责任节段及受累神经,对于诊断困难的患者,尚需进一步结合神经电生理检查等,必要时应配合神经根封闭、关节突关节封闭、椎间盘造影等有创诊断措施。

(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及依据1诊断明确,症状明显,保守治疗无效,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质量。

5.无以下手术禁忌证(1)合并髓、膝关节病变,下肢血管病变,椎管内肿瘤,椎管内感染等。

(2)全身情况差或合并有基础疾病:进入路径时请参照《骨科加速康复围手术期麻醉管理专家共识》[中华骨与关节外科杂志,2023,15(10):726-732]执行。

腰椎后路短节段手术加速康复外科实施流程专家共识(2020全文)

腰椎后路短节段手术加速康复外科实施流程专家共识(2020全文)

腰椎后路短节段手术加速康复外科实施流程专家共识(2020全文)腰椎后路短节段手术的目的是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包括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不稳、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

围手术期ERAS进程的主要问题是如何减少围手术期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

3腰椎后路短节段手术的ERAS实施流程腰椎后路短节段手术的ERAS实施流程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三个阶段。

在术前,需要进行术前评估、营养支持、止痛等处理。

在术中,需要采用局麻醉、肌松剂、镇痛等措施,减少手术创伤和术后并发症。

在术后,需要进行早期康复、营养支持、镇痛等处理,加速康复过程,缩短住院时间。

4腰椎后路短节段手术的ERAS实施策略腰椎后路短节段手术的ERAS实施策略包括围手术期营养支持、止痛、肠道功能恢复、早期康复等方面。

营养支持需要根据患者的营养状态和手术情况进行个体化处理。

止痛需要采用多种镇痛方法,包括局麻、静脉镇痛等。

肠道功能恢复需要加强肠内营养支持、促进肠蠕动等措施。

早期康复需要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积极预防并发症等。

5腰椎后路短节段手术的ERAS实施效果腰椎后路短节段手术的ERAS实施效果包括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等方面。

研究表明,ERAS的实施可以显著减少术后并发症和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费用,同时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风险。

结论腰椎后路短节段手术是脊柱外科最常见、最基本的手术方式之一。

通过加速康复外科(ERAS)的实施,可以进一步提高脊柱外科患者的诊疗效果。

腰椎后路短节段手术ERAS实施流程专家共识的制定,有助于规范ERAS临床路径在脊柱外科不同术式中的应用,为脊柱外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提供参考和指导。

在腰椎后路短节段手术后,需要进行围手术期ERAS实施流程。

这个过程应该从评估开始,一直到评估结束。

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术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合并症的处理和术中的微创操作。

术后需要注意疼痛的管理、呼吸道、消化道、尿管和引流管的管理,以及康复锻炼的进程。

2023骨科加速康复围手术期康复治疗的评估、方法与流程(完整版)

2023骨科加速康复围手术期康复治疗的评估、方法与流程(完整版)

2023骨科加速康复围手术期康复治疗的评估、万法与流程(完整版)加速康复外科(ERAS);是指采用一系列多学科高循证医学证据的围手术期优化擂施,降低手术创伤的应激反应、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安全和满意度,促进患者加速康复,降低医疗费用。

骨科医疗的质量是以患者功能恢复程度来判定的,良好的康复治疗手段可以提高疾病的预后水平及患者的生活质量。

只萄满足患者对功能恢复的需求,才能体现医疗关键技术的价值。

骨科与康复的结合使患者既可以通过外科治疗获得功能恢复,又可以通过康复治疗达到最大获益。

骨科加速康复在整个围手术期进行相关干预,促进患者各器官功能的恢复,使真尽快回归社会。

术前根据患者的多项评估,进行重点方面的改善和优化,提高患者术前的机体健康状态及心理认知,以一个相对最佳的状态去接受手术带来的创伤和恢复;围手术期通过骨科加速康复临床路径的实施,术前康复介入,术中稳定机体生理指标,术后加速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更快地回归正常生活。

随着骨科加速康复在全国的推广及应用,围手术期对患者的整体功能状态调整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术后患者肢体和躯体的最终恢复效果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康复质量。

01、术前康复治疗术前康复需要进行全面的评估,明确手术价值,由此来制定个性化的康复目标及康复方案。

1、术前康复治疗目标①患者及日号t户宣教:明确手术相关内窑及术前康复治疗的重要性,降低或消除医患认识差异,增强手术和康复信心。

②减轻疼痛,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 AS)<3分,增加手术信心。

③加强机体心肺功能,以达到手术相对最佳状态。

④维持或增加手术部位关节活动度。

⑤增加相关肌群力量,达到3级以上。

⑥提升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⑦改善机体营养状态:血红蛋白水平>1009/L、自蛋白水平>40g/L。

2、术前门诊康复评估根据病史、查体、中目关检查指标,评估患者的肌力等级、关节活动范围、疼痛及营养状况、患者心肺功能能否耐受手术等,肌力差或畸形所需要的康复擂施,康复所需要的时间,患者康复锻炼的意愿和手术价值取向及预计手术安排时间。

腰椎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年版)ppt课件

腰椎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年版)ppt课件

02
加速康复临床路径优化了疼痛管理、营养支持、心理干预等方面,有效减轻患 者术后疼痛、减少并发症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
03
加速康复临床路径通过实施多学科协作模式,实现了围手术期精细化、个体化 管理,降低了患者整体治疗成本。
对临床实践的启示和展望
加速康复临床路径应用于腰椎后路短节段减压融 合术有助于提高患者康复速度和质量,降低了术 后并发症风险,节省了医疗资源。
感染
术后感染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需及时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植骨块移位或脱落
植骨块移位或脱落会影响手术效果 ,需及时进行二次手术进行调整。
04
加速康复策略
术前准备
患者教育
心理辅导
向患者和家属介绍手术过程、预期效果、康 复计划,签署知情同意书。
针对患者可能存在的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 进行心理辅导,减轻不良情绪。
谢谢您的观看
实践案例一
患者信息
男性,45岁,因腰痛、左下肢疼痛 就诊
病史
腰椎间盘突出症,经过保守治疗无 效
手术过程
采用腰椎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术, 手术时间约2小时,术中出血量少
术后康复
患者术后第一天即可下床活动,经 过一周的康复训练,患者疼痛明显 减轻,左下肢功能基本恢复正常
实践案例二
患者信息
病史
女性,52岁,因腰痛、双下肢麻木、无力 就诊
术前锻炼
术前评估
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床上排便等术前适 应性锻炼。
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和评估,包括心 肺功能、血糖、血压等。
术中控制
合理使用麻醉
采用合适的麻醉方式,减轻患者痛苦,便 于手术进行。
精细化操作
细致的手术操作,减少患者神经损伤和出 血,降低感染风险。

腰椎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年版)解读ppt课件

腰椎后路短节段减压融合术加速康复临床路径(2023年版)解读ppt课件
ERP的实施,减少了患者无谓的检查和重复的操作,降低 了医疗成本,同时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患者得 到了真正的实惠。
患者对诊疗过程更加信任和满意,提高了患者对医疗服 务的满意度。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ERP强调术前评估、多学科协作、规范化疼痛管理、早期康复 锻炼和出院后随访等环节,有效降低了PLF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
短节段减压融合术的优势
手术风险较低
由于手术范围较小,对患者的 损伤较小,手术风险较低。
恢复时间快
由于手术时间较短,患者的恢复 时间较快。
效果明显
由于手术部位准确,能够快速缓解 患者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与传统手术对比的优势
传统手术创伤较大
传统手术需要对腰椎进行广泛剥离和切除,对患 者的损伤较大。
融合效果更佳
加速康复临床路径是一种多学科协作的模式,通过优化诊疗 流程、减少手术应激和疼痛、降低并发症风险、缩短康复周 期等方式,提高患者满意度和医疗效率。
临床路径的定义和重要性
临床路径是指针对某一疾病建立一套标准化治疗模式和程 序,通过多学科协作的方式,使患者从入院到出院都按照 这一模式进行治疗和护理。
加速康复临床路径的制定和实施,可以缩短患者的住院时 间、减少医疗费用、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同时还可以提 高患者的满意度和依从性。
医生需在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包括 身体状况、病情、手术风险等,制定个性化 的手术方案。
提高手术技术水平
加强术后随访
医生和医院需不断学习和提高手术技术水平 ,保证手术质量和安全性。
医院和医生需对患者进行定期的术后随访, 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
对于患者提出建议
了解手术风险
患者在术前需了解手术的风险和可 能出现的并发症,以便更好地配合 医生进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腰椎后路短节段手术加速康复外科实施流程专家共识(2020全文)摘要腰椎后路短节段手术是脊柱外科最常见,同时也是最基本的手术方式之一。

通过引入加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优化围手术期处理措施,可进一步提高脊柱外科患者的诊疗效果。

为了规范ERAS临床路径在脊柱外科不同术式中的应用,在《脊柱外科加速康复——围术期管理策略专家共识》基础上,结合腰椎后路短节段手术的自身特点,经过全国专家组反复讨论,达成腰椎后路短节段手术ERAS实施流程专家共识,供脊柱外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

前言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是基于循证医学证据而采用的一系列围手术期优化措施,以减少围手术期的生理及心理创伤应激,减少术后并发症,达到加速康复的目的[1,2]。

研究表明,ERAS的实施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

脊柱外科病种多,手术方式复杂多变,因此,脊柱手术ERAS临床路径的实施需结合不同术式的自身特点,采取针对性强、导向更加明确的围手术期策略。

腰椎后路短节段手术是脊柱外科最常见、最基本的术式之一,经全国脊柱外科专家组多次讨论,在循证医学的基础上,针对腰椎后路短节段手术ERAS实施流程达成共识,供广大脊柱外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参考和应用。

需要强调的是,该共识所涉及术式的实施流程需要脊柱外科医师、麻醉医师、病房与手术室护士、康复医师等多个科室成员共同配合完成,为了更便于临床操作,特制定了各科室成员的表单,详见表1~5。

01腰椎后路短节段手术的定义腰椎后路短节段手术主要指适用于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症伴不稳、腰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等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后路1~2个节段的减压/固定/融合术。

手术方式包括:1~2个节段的单纯减压术、髓核摘除/椎间盘切除术、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等。

02腰椎后路短节段手术的目的及围手术期E RAS进程的主要问题腰椎退行性疾病的主要症状为腰腿痛,多数患者病程长、疼痛重、生活质量低,甚至造成心理状态改变,严重者存在下肢神经功能损害和二便障碍,造成一定的残疾。

腰椎后路短节段手术的目的是解除神经压迫,重建脊柱稳定性。

手术是一把双刃剑,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会造成心理、机体的一系列应激反应[3]。

脊柱外科围手术期的加速康复涉及以下几个主要问题:术前精准的诊断,合并症的处理;术中精准的微创操作;围手术期疼痛的管理;术后呼吸道、胃肠道反应,各种医疗管道的管理以及康复锻炼的进程。

因此,脊柱外科围手术期的加速康复需重点优化术前相关的各项评估,进行充分的沟通、宣教,强化围手术期疼痛、呼吸道、消化道、尿管与引流管的管理,重视术后相关康复锻炼以及围手术期安全保障[4]。

03腰椎退行性疾病的鉴别诊断与精确诊断腰椎退行性疾病需与腰椎其他疾病或其他系统疾病相鉴别,在结合症状、体征、影像学检查的基础上,重视相关辅助检查及实验室检查。

常规检查红细胞沉降率及C反应蛋白水平,以除外感染、肿瘤等其他疾病,若存在异常需追因溯源。

临床医师在阅片的同时,必须阅读影像科报告单,避免漏诊、误诊。

此外,腰椎退行性疾病的特点是症状和影像学表现多样化,若缺乏精确诊断会使治疗扩大化,与ERAS理念背道而驰。

精确诊断的基础是临床症状、体征、影像学表现一致。

三者不一致时需反复查体、询问病史及阅片,必要时可借助穿刺封闭技术辅助确认责任节段及疼痛来源,包括选择性神经根封闭、小关节封闭、椎间盘封闭等[5-7]。

04腰椎后路短节段手术的评估ERAS措施的个体化,应以患者的全面评估为基础。

腰椎退行性疾病围手术期ERAS实施流程应“从评估开始,以评估结束”。

4.1 脊柱外科手术基本评估4.1.1 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A)分级评估:根据ASA分级对患者全身健康情况与疾病严重程度进行评估,初步判断患者对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耐受力[8]。

4.1.2 心肺功能评估:采用美国纽约心脏病学会(New York Heart Association, NYHA)心功能分级和代谢当量(metabolic equivalent of task, MET)评估患者心功能。

常规检查胸部X线片判断有无呼吸系统合并症。

对疑有呼吸功能异常者通过肺功能检查判断有无通气及换气功能障碍。

通过屏气试验评估患者的心肺储备能力,预测其对缺氧的耐受性。

4.1.3 凝血功能评估:通过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术前实验室凝血功能检查可发现患者是否存在可能增加围手术期出血的相关疾病。

4.1.4血糖评估:建议空腹血糖控制在5.6~10.0mmol/L,随机血糖应控制在12.0mmol/L以内[9]。

术前应将原有降糖方案过渡至胰岛素,并根据禁食情况减去控制餐后血糖的胰岛素剂量。

糖尿病患者手术当日停用口服降糖药和非胰岛素注射剂,停药期间监测血糖,使用常规胰岛素控制血糖水平。

4.1.5 高血压评估:术前了解患者高血压病因、病程、程度、靶器官受累情况。

建议择期手术前中青年患者血压控制<130/85mmHg, 老年患者<140/90mmHg为宜。

合并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应降至130/80mmHg以下[9]。

必要时请心内科会诊并指导治疗。

4.1.6 营养评估:术前采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量表评估手术患者是否存在营养风险。

有风险者给予术前营养支持。

4.1.7 术后恶心呕吐(postoperative nausea and vomiting, PONV)风险评估:对于女性、不吸烟、晕动症或既往有恶心呕吐病史,以及术后应用阿片类药物的患者[10],注意识别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4.1.8 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易感因素评估:高龄、认知功能障碍、合并多种内科疾病、摄入减少、生理功能储备减少、多种药物应用、酗酒为POD的易感因素[11],对于此类患者应识别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4.1.9 尿潴留风险评估:对于年龄>50岁、男性、术前存在尿道梗阻症状和与尿潴留相关的神经性疾病以及围手术期应用抗胆碱能药物、β受体阻滞剂的患者,可采用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 IPSS)评估术前膀胱功能,并预测术后尿潴留的风险[12,13]。

4.1.10 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对于瘫痪、高龄、肥胖、静脉曲张、脑梗死、血栓病史及家族史、D-二聚体水平增高等具有深静脉血栓及肺栓塞高危因素的患者可采用Wells血栓风险评分进行评估[14,15]。

4.2 腰椎后路短节段手术专项评估4.2.1 腰腿痛及功能评估:可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 VAS)、腰椎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 JOA)以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 ODI)等对腰腿疼痛及功能进行评估。

4.2.2 骨密度:对于绝经后妇女和65岁以上男性,需在围手术期进行骨密度测量。

对于骨质疏松症的治疗,可参考《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16]。

4.2.3 心理评估:对于术前腰腿痛持续时间3个月以上、既往存在焦虑和抑郁病史的患者,可采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 anxiety and despanssion scale, HAD)进行心理评估与干预。

4.2.4 康复评估:对于所有患者都应进行康复评估,目的是制定分阶段、个体化的康复治疗方案。

评估内容包括:①疼痛:VAS评分;②下肢力量:起坐试验[17]、功能伸展测试(functional reach test, FRT)[18]、起立行走试验(timed up-and-go test, TUG)[19];③日常生活活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ADL):改良Barthel 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④步态及辅助器械:目测分析法;⑤腰围类型评估。

05宣教腰椎退行性疾病围手术期ERAS倡导由外科医师、麻醉医师、病房与手术室护士、康复医师组成的多学科协作诊疗,应从患者入院后的综合宣教开始。

通过宣教使患者了解腰椎退行性疾病相关疼痛、躯体功能障碍的机制及防治,疾病引起的疼痛、畸形、功能障碍的相互关系。

熟悉手术、麻醉、护理、康复过程,了解可能遇到的困难及相应预案,从而调整患者的期望值,提高患者的依从性。

通过宣教让患者掌握正确的康复锻炼方法、自我评估方法。

要求患者术前必须学会:VAS自评、床上排便、呼吸及咳嗽排痰训练、正确的姿势、正确翻身和起床、腰部支具的穿戴,通过上述6个“学会”树立患者的自信,从而提高患者参与诊疗过程的积极性,建立对加速康复的愿景。

06血液管理围手术期血液管理目标主要为预防和治疗贫血。

对于择期手术患者,术前和术后应进行贫血筛查并及时治疗贫血。

血红蛋白男性<130g/L,女性<120g/L的患者,应明确其贫血原因,针对不同病因进行相关治疗。

针对最常见的缺铁性贫血,可补充铁剂(当术中失血≥500ml时可静脉补铁)[20],也可应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进行围手术期红细胞动员[21,22]。

术前血红蛋白<100g/L的患者需备血。

术中视情况进行异体血输血治疗[23]。

预计术中出血量达到总血容量的10%或>400ml时,建议采用自体血回输。

07麻醉要点优化围手术期麻醉管理策略有利于减少全身应激,对于提高围手术期安全性和舒适性、降低围手术期并发症至关重要。

麻醉手术风险评估前移:对于ASA分级≥Ⅲ级或≥70岁的患者,临床医师有必要请麻醉医师提前介入,进行围手术期手术麻醉风险评估及建议,以降低风险。

腰椎后路短节段手术均为俯卧位,通常选择全身麻醉。

手术实施麻醉前可使用糖皮质激素防治PONV,抑制气道高反应性,辅助镇痛,预防过敏反应,减轻全身炎症反应等。

切皮前30~60min预防性输注抗生素。

切皮前静脉注射氨甲环酸(10~20mg/kg的负荷剂量),之后1mg/(kg·h)维持量静脉滴注,以减少术中出血[24]。

手术麻醉中除常规无创监测外应加强肌松监测、麻醉深度监测[如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 BIS)]、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采用保护性通气策略降低围手术期肺部并发症发生率。

术中实施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 GDFT),实时动态评估患者容量反应性指标,如收缩压变异度(systolic spanssure variation, SPV)、脉压变异度(pulse spanssure variation, PPV)、每搏量变异度(strokevolume variation, SVV),并维持SVV不超过1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