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丁香结》优质教案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丁香结》教案最新5篇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丁香结》教案最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4d82fff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41.png)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丁香结》教案最新5篇六年级上册语文丁香结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准备流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生活中的情趣。
2、欣赏丁香的美丽姿态,学习作者从各个角度描绘丁香的方法。
3、赏析文中悟花的相关语句,理解作者乐观豁达√书包范文√的人生境界。
教学重点:继续训练朗读,品味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2、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
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抒发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许多花草树木在文学作品中都被赋予了某种品格,如梅花代表高洁、牡丹代表富贵,松柏喻指傲岸长青。
你能再举出几例吗?那你知道丁香代表什么呢?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1、散读文章要求:(1)标明小节(2)圈出读不准的字音,不懂的词句。
预设:朦胧、参差、斗室、(3)圏划出文中与标题“丁香结”有关的句子。
2、散读交流。
(1)理清字的读音以及学生看不懂的诗句。
预设:“芭蕉不展丁香结”:原诗是一首七绝,写思妇之离愁。
这两句是说,芭蕉的蕉心尚未展开,丁香的花蕾丛生如结;同是春风吹拂,而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
“丁香空结雨种愁”:这是一首伤春词、春恨词。
词的上片从落花无主着笔,写春恨所以产生的触媒;下片从思念难解立意,将春恨产生的根源揭示得含蓄而又深沉。
(2)“丁香结”有关的句子几乎都集中在第4到6段。
预设:这篇文章可以按照这个来分为两层:第一层写花,第二层写结。
(3)结合文中插图明确“丁香结”的意思。
结合诗句了解古代赋予它“愁怨”的寓意。
3、那么作者要写的是丁香结,为什么还要写前三节呢?让我们重点来赏析文章的前三节。
三、细读文章,赏“丁香之美”1、散读第1到3段。
(1)带感情地朗读,注意语速。
(2)找出你最喜欢的描写丁香花的句子。
简要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
预设:“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用雪白来代指丁香花,表现了花的洁白;“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2023最新-六年级语文上册丁香结教案精选6篇
![2023最新-六年级语文上册丁香结教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976f9f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af.png)
六年级语文上册丁香结教案精选6篇作为一名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人见人爱的小编分享的六年级语文上册丁香结教案精选6篇,希望能够给予您一些参考与帮助。
《丁香结》读书笔记篇一宗璞的《丁香结》课文中说道:“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
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
结,是结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是结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宗璞原名冯钟璞,她眼里的丁香花旺盛,洁白无暇,同星星般的繁多;花苞圆圆鼓鼓,恰如盘花扣,却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
作者借助这几树的丁香把心中的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涌现在课文中。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许多令人难忘的经历。
我在二年级的时候第一次接触乐器——竹笛。
第一节课,沈老师娓娓动听地竹笛的制作过程、笛膜的使用方法、握笛方法、如何吹笛换气等知识。
我觉得最难的部分就是学习吹笛的部分,看沈老师把竹笛放在嘴边,呼一口气就能让竹笛发出“呜呜”的声音,我学者沈老师的样子把竹笛捧在嘴边,撅起嘴装模做样的呼一口气,但竹笛似乎抿起嘴,不愿意搭理我。
我这样反反复复试了二十多次,竹笛就是不愿意出声。
回到家里我气急败坏地看着竹笛说“笛子啊笛子,你为什么不出声呢?我那么喜欢你,我们还做不做朋友啦?”无论我怎么问它,竹笛依旧不回答我。
静下来一会我想去喝瓶牛奶润润嗓子。
牛奶瓶就是一个小口的玻璃瓶,在瓶口上吹一口气就能发出“呜呜”声。
在吹瓶口时我灵机一动,好像明白了什么,赶紧回到屋里,拿起竹笛,像吹瓶口一样吹它,竹笛居然响了,我兴奋起来一连吹了好多声。
后来我还试了如何把低音吹的像水烧开了的声音,高音像火车鸣笛的声音……万事开头难,把基本功练扎实,后面的许多过程就能迎面而解了。
在以后的几个月里,我多次受到沈老师的鼓励和表扬。
这也一直激励着我勇敢地去面对生活和学习中的困难。
像丁香结一样,坎坷、挫折随时都可能出现,只要做好最充分的准备,它们都可以在人生的直线中打上一个漂亮的结。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丁香结》优质教案+说课稿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丁香结》优质教案+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c9f00826b9f3f90f77c61be6.png)
2 丁香结【教学目标】1.会写“缀、幽”等11个字,会写“宅院、幽雅”等18个词语。
2.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品味优美的语言。
3.体会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并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1.品读优美的语言,展开联想和想象,理解关键词句。
2.体会由事物引发联想的表达方式,并能说出自己的理解。
【教学准备】1.预习提纲:完成《·》对应课时预习卡。
2.准备资料:丁香花的图片;查找有关丁香的诗句;观察自己喜欢的花;“”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缀、幽”等11个字,会写“宅院、幽雅”等18个词语。
2.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的,品味优美的语言。
【教学过程】板块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同学们家里都养了些什么花?其中你最喜欢的是什么花?为什么?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宗璞先生笔下的丁香花,看看作者又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情感。
2.板书课文题目,简介作者。
课件出示:宗璞,原名冯钟璞,当代作家,她的《东藏记》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丁香结》是她的一部散文集,本文选自其中一篇。
3.齐读课文题目。
【设计意图】谈话导入,亲近学生生活,简单了解作者,激发学生阅读期待,为理解课文内容作铺垫。
板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自学字词。
提示:自由读课文,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圈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词,扫除障碍。
课件出示:宅院缀满幽雅伏案浑浊笨拙眼帘参差单薄照耀文思梦想迷蒙模糊花蕾衣襟恍然愁怨顺心平淡(1)学生自由认读。
(2)指名读,教师相机正音。
注意“拙”的读音是“zhuō”。
(3)指导书写:注意“幽”字是半包围结构,应先内后外,先写中间一竖,再写两个“幺”,最后写外面的竖折和竖;书写时注意外框不宜过高,中间的竖位于中线,中部写紧凑,左右疏密匀称,间隔得当。
“薄”字注意是上下结构,书写时注意下面的“氵”比右下部稍短,但不能缩于一角。
2《丁香结》(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2《丁香结》(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02621f5a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300f7d4.png)
-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丁香结,你会经历怎样的生活?
-以丁香结为线索,写一篇短篇小说,讲述一个关于成长、勇气或爱的故事。
3.思维导图作业:请学生制作一份关于《丁香结》的思维导图,包括以下内容:
-丁香结的形态和特点
-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文本解读技能
-语言表达技巧
2《丁香结》(教案)2023-2024学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丁香结》是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陆蠡。本文以丁香为线索,通过对丁香结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通过对这篇课文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丁香结的形态和特点,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感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审美能力。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参与课堂活动:积极参与小组讨论、角色扮演、实验等活动,体验文本解读技能的应用。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文本解读的技能。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文本解读技能。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课文《丁香结》,设计一系列具有启发性和探究性的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丁香结的形态、特点以及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在行为习惯方面,六年级学生已经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认真听讲和完成作业。但是,他们可能在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方面还有所欠缺。因此,教师需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f3b28ab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0b.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公开课教案第【1】篇〗教学设计(详案)《丁香结》教学方案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缀、窥”等13个字,会写“宅院、幽雅”等19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
3.学习描写丁香花部分,品读当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
【教学难点】学习描写丁香花部分,品读当中优美、生动的语句,边读边想象画面。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出示:许多花草树木在文学作品中都象征着某种品格,比如——“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莲花,“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梅花,“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青松,那么丁香又被赋予了什么寓意呢?让我们走进《丁香结》。
设计意图:通过诗歌创设情境,引起学生思考花草树木的象征意义,引出课题丁香。
2.作者简介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出生。
当代作家,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从事小说和散文创作。
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中第二部《东藏记》获得第六届茅盾文学奖。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3.理解课题:丁香结(1)板书课题,指名读,正音。
(2)出示丁香花苞的,引导学生了解丁香结的字面意思指的是丁香花苞。
(3)学生齐读课题。
二、整体感知1.听读任务学生自由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丁香写了哪些内容。
2.随文识字词随文出示含有生字的词语和课文中标注拼音的词语。
参差芭蕉妩媚花苞(课文注音)斗室单薄缀满幽雅笨拙(1)“开火车”读,读准字音。
(2)理解“斗室”:指小得像斗一样的房子,形容屋子极小。
3.集中识字组织学生自主认识生字,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缀幽雅案拙薄糊蕾恰襟恍怨4.梳理内容课文围绕丁香写了哪些内容?(1)交流反馈。
(板书:丁香花丁香结)(2)引导学生在文中找出写丁香花和丁香结的段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丁香结》优质教案+说课稿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丁香结》优质教案+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f1d93f07f1922791688e835.png)
备课素材【教材分析】《丁香结》是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一篇课文。
写的是作者多少年来心里一直装着丁香,装着古人吟咏丁香的诗句,在一次春雨中忽然发现一柄柄的花蕾恰似一个个的“结”,于是联想到“丁香空结雨中愁”的诗句,开始了作者的人生体悟。
从古人的“丁香结”的诗句开始,作者写到了微雨,写到了人生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得到了生命需要“结”,否则就平淡无味的人生认识,显露了作者对世事的洞明和对人生的洒脱。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
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
所以生命既需要春光无限的阳春,有丁香如雪,幽雅香甜;同时,也需要细雨中连接的丁香结,愁肠挂肚,百转千回。
【作者介绍】宗璞,原名冯钟璞,女,1928年7月生于北京,常用笔名宗璞,笔名有:丰华、任小哲等。
原籍河南省唐河县,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1946年考入天津南开大学外文系,后转人清华大学外文系,1951年毕业。
曾在中国文联、文艺报等单位工作。
1960年调《世界文学》编辑部。
当代作家,从事小说与散文创作。
代表性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有著作:《三生石》《我是谁》《铁箫人语》。
1948年开始发表作品,成名作为1957年的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三生石》(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童话《总鳍鱼的故事》(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蜗居》、《我是谁》等。
1988年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南渡记》。
1996年由华艺出版社出版四卷本《宗璞文集》。
1994年春风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铁箫人语》2009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西征记》。
2001年4月1日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东藏记》。
《南渡记》和《东藏记》是四卷本长篇小说《野葫芦引》的第一、二卷。
后两卷《西征记》和《北归记》分别描写西南联大学生投笔从戎、在滇西战场抵抗日寇和抗战胜利、返回家园的情景。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38ffa71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82f033b.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公开课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公开课教案第【1】篇〗丁香结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篇散文描写了丁香花的颜色、形态、香味,分别从视觉、嗅觉的角度描写丁香花的幽雅、香甜。
作者由丁香结展开联想,开始了对人生的体悟。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
”教学设计中,紧紧围绕单元学习要素,引导学生在阅读描写丁香花的语句时,体会作者从多角度、多感官描写丁香花,从而学习多角度描写的方法。
在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想到身边的植物。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有关丁香的诗句,观察自己喜欢的花。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引入1.课件出示下面几种花木的,引导学生欣赏:牡丹、莲花、菊花、梅花、松柏等。
引言: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被赋予某种品格。
象征富贵的牡丹,高洁纯净的莲花,坚强乐观的梅花,坚贞不屈的菊花,毅然挺立的松柏。
丁香,作者又赋予了它怎样的情怀呢?让我们到字里行间去细细体味。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设计意图:直观欣赏导入,引入创设的情境。
在感受其他花草树木的象征意义时,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同时也为理解课文内容设下疑问,为理解新的内容做好铺垫。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1.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解决不认识的生字,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出示词语,检测学生词语掌握的情况。
缀满朦胧幽雅伏案笨拙单薄模糊花蕾恍然愁怨宅院浑浊参差眼帘照耀文思梦想迷蒙衣襟顺心平淡3.重点指导“幽”“薄”的写法。
幽:共九笔,第一笔为竖,第一笔写得稍长一些,第八笔竖折起笔稍矮。
整个字左右匀称。
薄:上下结构,不要写成左右结构。
第八笔是竖。
整个字笔画较多,要写得紧凑一些。
“艹”要写得宽一些,“甫”写得小一些,“寸”要支撑住上面的“甫”。
4.理解重点词语。
朦胧:不清楚;模糊。
笨拙:笨;不聪明;不灵巧。
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不一致。
丁香结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丁香结》教案8篇
![丁香结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丁香结》教案8篇](https://img.taocdn.com/s3/m/39b7709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80.png)
丁香结教案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丁香结》教案8篇作为一名教职工,时常需要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敬业的小编为大伙儿找到的8篇丁香结教案的相关范文,仅供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丁香结》读书笔记篇一初读宗璞的《丁香结》,就像隔着一层轻纱去赏丁香的潇洒,去解丁香理不清的愁绪,去会丁香的冷漠,凄清和惆怅。
丁香是潇洒的,朦胧的。
就像幽姬那样,总是那个竹林间快闪而过的紫色身影。
丁香是初春的使者,公路上,汽车飞速驰骋。
走后,从天空上悠悠飘下来的雪白的几片花瓣————那是丁香的泪!一簇簇,一束束开在丁香三角地里,北极星也上天幕值勤了,月亮也出来守护那簇梦一般的丁香。
月光仿佛给予了丁香更加崭新的力量。
丁香就如同睡眼朦胧的少女,这柔和的月光才是她较洒脱,较随性的生活。
宗璞给了她们充满灵性的魂魄,给了她们迷人的身躯,让她们在城市纷嚣的一角变得格外靓丽。
丁香的每一个结,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她的结里,有千丝万缕理不清的愁怨,她们缠在一起,又无法解开,每一条愁绪,每一条哀愁都密不可分,但这就是丁香,她独自哀愁,独自彷徨,独自走过悠长而寂寥的雨巷的丁香。
微雨和丁香本就应该连在一起,那丁香就像娇花照水的林黛玉。
清晨,窗外烟雨蒙蒙,飘飘洒洒,映着那丁香似有似无,醉了人的眼眸,这微雨,这丁香,便不由自主的烙在了心底。
宗璞把那结比做人生的难事,坎坷重重,但若人生路上没有了台阶,我们又如何向顶峰发起挑战呢?丁香结是解不完的,愁怨是离不开的,但痛苦却只能暂时的,明天才是较好的。
丁香是冷漠的,凄清的,惆怅的。
或许也是戴望舒的《雨巷》中那位撑着油纸伞的姑娘。
四月的江南,邂逅了一场又一场花谢花飞。
原本寂寥的雨巷,因为有了丁香花,有了这个结着愁怨的姑娘,变得多了几分淡妆浓抹的春意。
她虽然冷漠,凄清,惆怅,但心中依然有属于春天的柔情。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优秀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优秀教案(推荐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2d5a484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af.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优秀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芭”、“妩”等5个生字,会写“缀”、“幽”等8个生字。
会写“宅院、幽雅、伏案”等16个词语。
2.抓住描写丁香的语句展开想象,深入理解内容,从色彩、形状、香味等方面加以感悟与体会。
3. 感悟丁香的美,并由“丁香结”启发人生思考,并结合实际,谈谈蕴含的道理。
【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丁香的美,并体会作者对丁香的喜爱之情。
2难点:抓住结尾“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深入理解,明白道理:人要以豁达胸怀对待生活中的“结”。
【教学准备】1.准备丁香的。
2.准备赞美丁香花的古诗。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师:(出示丁香的)文学作品中许多花草树木都被赋予某种品格,如梅花象征高洁,牡丹代表富贵,菊花寓意坚贞,松柏喻指永葆青春等。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课文——《丁香结》,作者又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情感呢?让我们一边读,一边想象,知道这花中的含义。
2.师板书课题 2.丁香结3.出示,介绍作者。
宗璞,1928年出生,女,原名冯钟璞,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曾就职于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
当代作家,从事小说和散文创作。
代表作有短篇小说《红豆》,系列长篇《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弦上的梦》和《三生石》分别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和全国优秀长篇小说奖。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并借助词典等学习工具书理解。
2.教师检查学生学习情况。
(1)检查生字读音。
①参差( cēncī)芭蕉(bā)衣襟( jīn)妩媚(wǔ)②“薄”是一个多音字,在字典中有三个读音,一个读bo,当“迫近、靠近”讲,组词是日薄西山;还有的当“轻微、少”、“不强壮”、“不厚道”、“看不起”等意思,组词是“广种薄收”、“单薄”、“轻薄”、“厚古薄今”等;一个读bo,组词是薄荷,多年生草本植物;还有一个读音是bao,表示感情冷淡、不浓、不肥沃等意思。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教学设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9faf5bb94ae45c3b3567ec102de2bd9605deed.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教学设计第1篇】《丁香结》教案宗璞教学目标: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
2、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情感。
3、品味、积累文章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重点、难点:1、训练朗读,品味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抒发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课时安排:2课时课前准备:1.布置同学搜集宗璞的和她的作品。
2.搜集有关文学作品中赋予花草树木某种品格的材料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
2、理清写作思路,品味、积累文章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一、导入让学生举出在文学作品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花草树木。
通过展示,让学生对丁香花的形象有所了解,为理解“丁香结”的内涵做铺垫。
二、人文初探“丁香”。
1、先从题目入手,关注“丁香结”。
这个词对学生来说有些陌生,不易读懂。
可以在要求学生初数课文时,一方面读准字音,读不顺的句子多读几次:方面引导学生提取“丁香结”相关句子,看看文中哪些地方提到了“丁香结”,把相关句子用模线画出来。
启发学生关注丁香结”出现的位置一多集中在文中后三段,由此引出对文章结构内容的关注。
2、理清写作思路。
提出问题:作者在写“丁香结”之前,用较多的篇幅写了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划分课文结构。
课文的前3段写的是丁香花,后3段写的是丁香结。
前3段写“赏花”,后3段导“悟花”。
水到渠成地理清课文脉络。
三、研读“丁香花”的描写1、作者在文中描写了哪四幅丁香图:①城里丁香花②城外丁香花③斗室外三颗白丁香④雨中丁香图2、描写角度有哪几个①颜色②形貌③气味④姿态(视觉、嗅觉)3、写出了丁香什么特点①繁密耀目②幽雅的甜香③娇俏灵动④鲜润妩媚可结合练习“思考探究一”文章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了丁香的,赋予了丁香什么样的品格。
4、赏析描写优美语句。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优秀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优秀教案(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d1e105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cb.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优秀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了解丁香结中作者通过视觉、嗅觉等多种角度描写丁香花的写作方法。
2、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用多角度描写加上修辞手法来描写一种花。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用多角度描写和修辞手法手法来描写一种花。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实际展开联想,用多角度描写的手法来描写一种花。
教学过程一、旧知导入回顾《丁香结》中作者描写丁香的角度。
预设:颜色:“忽然呈出两片雪白”、“月光下,白得潇洒,紫的朦胧”。
姿态:“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枝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
香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作者通过对丁香花多角度的描写,使花在读者的眼中生动形象。
二、对比阅读1、阅读作者宗璞的另外一篇散文《紫藤萝瀑布》,寻找作者在描写这两种花的时候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预设:(1)作者在描写紫藤萝时,也对紫藤萝进行了多角度的描写。
如描写紫藤萝的形态时,写到“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对于花颜色的描写如“辉煌的淡紫色”、“深深浅浅的紫”等;在描写到花香时,写到“这里除了光彩,还有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
(2)两篇文章都用到了大量的修辞手法。
比喻如丁香花“星星般的小花”;紫藤萝“像一条瀑布”。
拟人丁香花会“从墙上窥着行人”;紫藤萝中淡紫色的花“在和阳光互相挑逗”。
2、小结:所以作者在描写两种花的时候通过多角度的描写和修辞手法的结合,使花变得生动可爱。
三、联系实际练习写作1、在自己的生活中,你喜欢什么花呢?选择自己喜爱的一种花,向同学们介绍这种花。
2、将刚才讨论的写一个150字左右的小片段。
时间10分钟左右。
3、评价交流在班级中分享刚才写完的片段,并对片段中出现的优点和缺点进行互相评价。
预设:(1)要有一定的写作的思路和顺序,如可以从远近的顺序、从视觉到嗅觉的顺序等等。
(2)可以使用一定的修辞手法,使花的形象更加生动。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丁香结》课文原文及教案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丁香结》课文原文及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92031d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3f.png)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2课《丁香结》课文原文及教案《丁香结》是一篇散文,用清爽淡雅的语言描写了不同地方的丁香,从颜色、形貌、气味、姿势多个方面细致地刻画了丁香娇俏灵动、可爱芳香、鲜润妩媚的形象,并由古人有关丁香结的诗句联想到了丁香结的来历,感悟到人生中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就是“结”,得到了生命需要“结”的熟悉,显露了对世事的洞明和对人生的潇洒。
我预备了以下内容,盼望对你有关心!【篇一】部编版学校六班级上册语文第2课《丁香结》课文原文今年的丁香花好像开得非常茂密,城里城外,都是一样。
城里街旁,突然呈出两片洁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认真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城外校内里丁香更多。
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那儿有十多棵白丁香和紫丁香。
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辨别出,这是丁香。
在我断断续续住了近三十年的斗室外,有三棵白丁香。
每到春来,伏案时抬头便观察檐前积雪。
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人也好像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
从外面回来时,最先映人眼帘的,也是那一片莹白,白下面透出参差的绿,然后才见那两扇红窗。
我经受过的春光,几乎都是和这几树丁香联系在一-起的。
那十字小白花,那样小,却不显得单薄。
很多小花形成一簇,很多簇花开满一树,遮掩着我的窗,照射着我的文思和幻想。
古人词云“芭蕉不展丁香结”“丁香空结雨中愁”。
在细雨迷漫中,着了水滴的丁香非常妩媚。
花墙边两株紫色的,犹如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
让人觉得,丁香的确该和微雨连在一起。
只是赏过这么多年的丁香,却始终不解,何以古人创造了丁香结的说法。
今年一次春雨,久立窗前,望着斜伸过来的丁香枝条上一柄花蕾。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我才恍然,果真是丁香结。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很多想象。
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优秀教案(精推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优秀教案(精推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e0f6051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73.png)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优秀教案(精推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丁香结优秀教案第【1】篇〗丁香结1.会写“缀、幽、雅”等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宅院、幽雅、伏案”等20个词语。
2.朗读课文,理清文章思路,了解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丁香的。
3.揣摩文中描写丁香的词句,体会这样写的表达效果。
4.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赋予丁香结的情感。
品味、积累文章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重难点1.训练朗读,品味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抒发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1.字词教学本课共有13个生字,可以引导学生用学过的识字方法来识记。
生字的书写按结构进行归类,在写“缀、雅、拙妩、媚、糊、襟、恍”这8个左右结构的字时,注意左窄右宽;“案、薄、苞、怨”这4个上下结构的字中,要注意“薄”字笔画较多;强调半包围结构“幽”字的笔顺。
2.阅读理解本文语句优美,富有形象感和画面感,可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边读边想象画面:四幅丁香图,唯美有深意。
学生通过品读优美的句子,学习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和借景抒情的手法,深切地感受到丁香花的美,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赋予丁香结的情感。
3.表达运用学生通过读课文,了解丁香花的美,体会了作者的感受。
此时,老师挖掘读写结合点,让他们及时表达,一吐为快。
然后进行迁移训练,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1.预习提纲(1)搜集宗璞的相关介绍和作品。
(2)搜集有关文学作品中赋予花草树木某种品格的材料等。
(3)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工具书或其他方法弄懂词语意思。
(4)再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2.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本课的13个生字,正确读写“宅院、幽雅、伏案”等词语。
2.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
3.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品味、积累文章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1.让学生举出在文学作品中具有象征意义的花草树木的例子。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丁香结》教案优秀6篇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丁香结》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c210748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f.png)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丁香结》教案优秀6篇篇一:教学难点篇一1、正确读写生字新词。
2、理清文章的层次,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篇二: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课《丁香结》教案篇二教学目标:1、准备流畅地朗读课文,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与生活中的情趣。
2、欣赏丁香的美丽姿态,学习作者从各个角度描绘丁香的方法。
3、赏析文中悟花的相关语句,理解作者乐观豁达的人生境界。
教学重点:继续训练朗读,品味文中优美而富有哲理的语言。
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富有哲理的语句,体会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2、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
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抒发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许多花草树木在文学作品中都被赋予了某种品格,如梅花代表高洁、牡丹代表富贵,松柏喻指傲岸长青。
你能再举出几例吗?那你知道丁香代表什么呢?二、整体感知,理清文章思路1、散读文章要求:(1)标明小节(2)圈出读不准的字音,不懂的词句。
预设:朦胧、参差、斗室、(3)圏划出文中与标题“丁香结”有关的句子。
2、散读交流。
(1)理清字的读音以及学生看不懂的诗句。
预设:“芭蕉不展丁香结”:原诗是一首七绝,写思妇之离愁。
这两句是说,芭蕉的蕉心尚未展开,丁香的花蕾丛生如结;同是春风吹拂,而二人异地同心,都在为不得与对方相会而愁苦。
“丁香空结雨种愁”:这是一首伤春词、春恨词。
词的上片从落花无主着笔,写春恨所以产生的触媒;下片从思念难解立意,将春恨产生的根源揭示得含蓄而又深沉。
(2)“丁香结”有关的句子几乎都集中在第4到6段。
预设:这篇文章可以按照这个来分为两层:第一层写花,第二层写结。
(3)结合文中插图明确“丁香结”的意思。
结合诗句了解古代赋予它“愁怨”的寓意。
3、那么作者要写的是丁香结,为什么还要写前三节呢?让我们重点来赏析文章的前三节。
三、细读文章,赏“丁香之美”1、散读第1到3段。
(1)带感情地朗读,注意语速。
(2)找出你最喜欢的描写丁香花的句子。
简要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示范课:《丁香结》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示范课:《丁香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c828ab7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e4.png)
《丁香结》教案【教学内容】统编教材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2课【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重点写好“幽”;理解“结”的含义,了解丁香表达的“愁怨”含义。
2.了解课文是如何从“赏花、悟结”两个方面写丁香的;领会作者如何从色、形、味等方面展开联想,品味其精妙想象和优美语言。
3.体会作者感悟中蕴含的豁达、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出自己的独特理解。
【教学流程】(一)抓住“结”字导入1.在生活中,美的花朵,总给我们给我们美的享受。
今天我们就来走进一种美丽的花。
简介作者。
2.“结”在字典中指“用绳、线或布条等绾成的扣”。
抓住课文的句子,体会丁香结与盘花扣的相似之处。
(二)梳理文章脉络结构1.引导发现“丁香结”的五句,集中在4-6段,主要是“悟结”。
2.引导发现1-3段写“赏花”。
圈出表示地点的词语,梳理作者的观察视角。
(三)聚焦“赏花”1.聚焦课文第一句。
默读1-3段,思考:从哪里看出丁香花的“茂盛”?2.交流感受,重点关注:引导发现“雪”的妙处。
(反复读“两片雪白、檐前积雪、雪色映进窗来”)让你的眼前浮现这样的画面,体会到作者独特的想象力。
2.作者笔下的丁香,除了像雪之外,还像什么呢?出示:引导发现有一个词语反复出现?(莹白)莹是什么意思呢?(光洁像玉的石头)组合配乐朗读,读出作者丰富的想象。
3.我们从颜色的角度,感受到了作者丰富、多彩的想象力,除了颜色之外,还从哪些角度展开想象的呢?(1)出示:这是什么角度?(形状)(2)出示:这是什么角度?(气味)指导书写“幽”雅的幽。
抓住“非桂非兰”体会作者用桂花、兰花香味之浓郁,反衬丁香淡淡的、幽雅的香。
4.总结作者的审美角度。
出示:(四)聚焦“悟结”1.古代文人墨客的心中,“丁香”给人带来怎样的心情?(出示:阅读链接)结合预习说一说理解。
我们都能找到一种共同的情绪,就是——“愁”。
2.默读4-6段,想想作者写出了哪些感悟?引导发现一段比一段感受更深、更耐人回味。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丁香结》教案优秀6篇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丁香结》教案优秀6篇](https://img.taocdn.com/s3/m/d6252a01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d7.png)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丁香结》教案优秀6篇文本分析篇一本文是一篇散文,作者用清新淡雅的语言描写了不同地方的丁香,从色彩、形貌、气味、姿态多个方面细致地刻画了丁香娇俏灵动、可爱芬芳、鲜润妩媚的形象,并由古人有关丁香结的诗句联想到了丁香结的来历,感悟到人生中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就是“结”,得到了生命需要“结”的认识,显露了作者对世事的洞明和对人生的洒脱。
本文语言优美,很适合朗读。
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反复诵读,并展开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描写的情境当中。
教师在具体的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质疑探究,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并联系生活实际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时篇二教学目标1、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丁香的特点。
2、深入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进而阐述自己独特感受的写法。
3、感悟作者对生命的独特思考,学会豁达、勇敢地面对人生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1、感受丁香的特点,学习多角度描写事物的方法。
2、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来理解、感悟丁香结的象征意义和作者由丁香结生发的有关人生的感悟。
教学过程: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
1、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预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到本文主要讲了两部分内容。
其中前一部分主要写的是“赏丁香花”,作者分别写了城里、城外校园里和斗室外三个地方的丁香,从视觉、触觉、嗅觉的角度描写了丁香花的色彩、形貌、姿态和气味,让读者对丁香有了较全面的了解,从中能感受到作者对丁香的喜爱之情。
后半部分主要写“悟丁香结”,作者从有关丁香结的古诗开始,写到了微雨中格外妩媚的丁香,并引发了为什么叫“丁香结”的思考,进而联想到人生中的愁怨和不顺心的事,感悟到了生命需要“结”,否则就平淡无味的人生认识。
教师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采用整合文章各部分大意的方法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待学生思考后指名发言,被指名的学生说完后,如果没有说完整或说得不太准确,其他学生可补充。
通过自主思考、互相交流的方式,引导学生对课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概括。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丁香结》名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8个生字;积累“幽雅、妩媚”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
3.品读优美的语句,学习作者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领悟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借景抒情的写法。
4.结合课后古诗词,体会丁香结的象征意义,感悟作者的情怀,培养自己的豁达胸怀。
教学重点:
1.会写8个生字;积累“幽雅、妩媚”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
教学难点:
1.品读优美的语句,学习作者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领悟作者由事物引发联想,借景抒情的写法。
2.结合课后古诗词,体会丁香结的象征意义,感悟作者的情怀,培养自己的豁达胸怀。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课前准备:出示一些丁香花的图片。
2.谈话引入:我们学习了落花生的默默无闻,白杨树的伟岸高洁,今天我们一起欣赏丁香花……看看作者赋予了它什么?
3.作者介绍:
预设:
宗璞,原名冯钟璞,女,当代作家,常用笔名宗璞。
著名哲学家冯友兰之女。
代表作品有短篇小说《红豆》《弦上的梦》,系列长篇小说《野葫芦引》和散文《紫藤萝瀑布》等。
2018年,其作品《北归记》获奖第三届施耐庵文学奖。
二、学习生字
出示生词:
宅院幽雅伏案浑浊笨拙
参差眼帘单薄耀眼文思
梦想迷蒙印象仇怨顺心平淡
1.领读生词,注音读准字音。
2.观察每一个字的特点,看一看谁最先记住这些词语。
3.用喜欢的词语说句子。
4.理解词语的意思。
三、整体感知,朗读课文
1.听范读,画出生字词,读准字音、注意字形,画出你喜欢的地方。
2.同学们,请你阅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
出示朗读要求:
(1)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
(2)画出难理解的字、词。
3.美丽的丁香花,淡雅的清香,盘扣一样的姿态,一起走近它,欣赏它,感悟它……
预设:本文通过写丁香的美,并回忆古人的诗句,感叹如果没有任何困难,反而平淡无味。
表达了作者从容、豁达、积极的人生态度,对困难忧愁无惧无畏、平常心看待的优秀品质。
4.朗读课文,看看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丁香花的?
预设:
形状:星星般的小花、许多小花形成一簇
颜色:紫色白色
气味:淡淡的幽雅的甜香
5.自由轻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用笔画出描写丁香花的形状的句子体会。
预设:
朗读时想象丁香花繁密、雪白的姿态,用欢快的语气读出花的灵动可爱。
丁香花姿态优美,各具特色,朗读时要饱含深情,引起读者的共鸣。
6.找一找作者对丁香结的感悟,比一比谁读得最好!
预设:语调平缓,语气亲切,充满对丁香的喜爱之情。
7.朗读课文,读一读文中的诗句描写,比一比谁读得最有韵味,饱含深情地读出淡淡的离愁。
四、学写生字
今天我们要学会8个生字,现在让我们拿出小手来写生字吧,相信你也可以写得很好。
1.课件出示:缀、幽、雅等8个生字。
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认字,说说自己是从什么渠道或通过什么方法认识的。
2.打开“优教学生字”,逐个学习,引导学生边观察边跟随老师书空,注意笔顺。
3.指导书写。
(1)每个字在书写之前先想一想怎样才能写得美观。
(2)观察字的结构,说说书写注意点,以及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3)教师范写,引导学生再次边观察边书空,注意笔顺。
注意讲解偏旁的写法。
预设:“缀”注意四个“又”的写法位置;“幽”注意写好“山”;“拙”注意“出”的变形;“薄”注意结构是上下结构。
(4)学生在田字格里仿写,教师提醒写字姿势:头正,身直,背挺,足安。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好多生字,有些要求会写的生字还比较难。
你都记住了吗?让我们来认一认吧!
出示汉字,学生认读并组词。
2.掌握多音字“薄”,试着组词说句子吧!
二、课文赏析
(一)赏丁香花。
自由默读第1—3自然段,思考:
1.作者抓住哪些方面描写丁香的?找出句子细细体会。
2.作者对丁香花是一种怎样的情感?找出句子,细细体会。
预设:视觉嗅觉……
3.文中对丁香花的描写很美,找出来赏析一下吧!
预设:
句子一:
今年的丁香花似乎开得格外茂盛,城里城外,都是一样。
城里街旁,忽然呈出两片雪白,顿使人眼前一亮,再仔细看,才知是两行丁香花。
(1)“雪白”是从哪个角度欣赏丁香花的呢?
(2)想想这个画面,也可以尝试画下来。
句子二:
有的宅院里探出半树银妆,星星般的小花缀满枝头,从墙上窥着行人,惹得人走过了还要回头望。
(1)拟人比喻句
(2)“探出”“窥着”本是对人物的神态描写,在这里将丁香人格化。
句子三:
最好的是图书馆北面的丁香三角地,那儿有十多棵白丁香和紫丁香。
月光下白的潇洒,紫的朦胧。
句子四:
还有淡淡的幽雅的甜香,非桂非兰,在夜色中也能让人分辨出,这是丁香。
预设:“甜香”是从哪个角度欣赏丁香花的呢?
句子五:
雪色映进窗来,香气直透毫端。
人也似乎轻灵得多,不那么浑浊笨拙了。
4.找一找其他描写丁香花的词句,想一想这样的表达效果。
(二)悟丁香结。
1.丁香结寄寓着古人怎样的情感?文中引用古诗词有什么作用?
预设:“芭蕉不展丁香结”
“丁香空结雨中愁”
2.在细雨迷蒙中,着了水滴的丁香格外妩媚。
花墙边两株紫色的,如同印象派的画,线条模糊了,直向窗前的莹白渗过来。
让人觉得,丁香确实该和微雨连
在一起。
(1)雨中丁香有什么特点?想象一下画面,谈一谈你的想法。
(2)作者为什么说“丁香和微雨连在一起”?
3.丁香结的说法因何而来?它有什么象征意义?
预设:
小小的花苞圆圆的,鼓鼓的,恰如衣襟上的盘花扣。
丁香结,这三个字给人许多想象。
再联想到那些诗句,真觉得它们负担着解不开的愁怨了。
4.丁香结引发了我对人生怎样的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感受。
预设:
每个人一辈子都有许多不顺心的事,一件完了一件又来。
所以丁香结年年都有。
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太平淡无味了么?
总结全文点明中心
5.为什么用“丁香结”作题目呢?
预设:这是作者由丁香结引发的想象,感悟生命的结,一语双关,又是文章的线索。
采用象征的手法生动形象,引起读者思考。
6.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解不开的“结”?和同学一起分享吧!
三、难点探讨
1.结合链接中的古诗词,比较古人与作者寄寓丁香结的不同情感,感悟作者的情怀。
2.作者由“丁香结”引发了对人生的联想,仿照借景抒情的方法写一写你喜欢的一种花木。
四、布置作业
积累不同的花木寄寓的情感。
预设:
竹——虚心有节,象征谦虚礼让、气节高尚。
梅——迎春怒放,象征不畏严寒、纯洁坚贞。
兰——居静而芳,象征高风脱俗、友爱情深。
菊——傲霜而立,象征离尘隐居、临危不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