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案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案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侵害,以及常见的侵害形式;2.掌握防范侵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3.学会如何保护自己,避免侵害的发生。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侵害侵害是指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包括但不限于身体侵害、财产侵害、名誉侵害、隐私侵害等。
2. 常见的侵害形式•身体侵害:包括殴打、伤害、强奸等;•财产侵害:包括盗窃、抢劫、诈骗等;•名誉侵害:包括诽谤、造谣、侮辱等;•隐私侵害:包括偷拍、窃听、侵犯个人隐私等。
3. 防范侵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警惕:保持警觉,注意观察周围环境,避免走夜路或人少的地方;•学会拒绝:拒绝陌生人的搭讪、索要个人信息等;•学会保护:保护个人隐私,不要随意透露个人信息,注意保管财物;•学会求助:遇到紧急情况时,及时求助警方或身边的人。
4. 如何保护自己,避免侵害的发生•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时刻保持警觉,不要掉以轻心;•学会自我防卫:学习一些基本的防身技巧,如踢腿、反扭等;•学会寻求帮助:遇到危险时,及时向身边的人求助或报警;•学会自我救护:学习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如止血、包扎等。
三、教学方法本教案采用讲解、演示、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防范侵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流程1. 导入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侵害,以及常见的侵害形式。
2. 讲解环节讲解防范侵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包括提高警惕、学会拒绝、学会保护、学会求助等。
3. 演示环节通过演示一些常见的侵害场景,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防范侵害的方法和技巧。
4. 讨论环节通过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看法,加深对防范侵害的理解和认识。
5. 总结环节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学生需要时刻保持警觉,加强自我保护意识。
五、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学生的表现和听取学生的反馈,评价本节课的教学效果。
同时,可以通过作业的形式,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防性防侵害教案及反思范文(四篇)
防性防侵害教案及反思范文(四篇)防性防侵害教案及反思篇1 活动目的:1、让孩子们正视性别差异,懂得保护自己的身体隐私,尊重别人的身体隐私。
2、了解坏人性侵儿童的案例,懂得怎样保护自己。
活动准备:洋娃娃6个;性侵案例分发给各组;编排好两个小品活动过程:主持人宣布:一年级2班“懂隐私驻堡垒,预防性侵”班会现在开始!请班主任讲话!班主任:孩子们,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班会活动,目的在于——通过活动,你们能懂得怎样保护我们自己的身体不受到别人的非法侵害,同时懂得如何尊重别人。
希望你们在主持人的引领下,大胆发言,积极想办法,出主意,让我们的成长充满阳光、充满快乐、充满健康!预祝活动圆满成功!了解人体生理的私密部位。
(将学生分成6各小组围坐一桌。
)主持人:同学们,我考考大家一个脑筋急转弯:教室上有几种人?(学生自由回答)对了,我们要么是男生,要么就是女生。
大自然创造了人类,分为男性和女性,男性和女性在身体上一样吗?学生:不一样主持人:是的,男性女性在生理上,也就是身体上是有所不同的,而这些不同之处也就是我们每个人私密的地方。
请大家拿着手中的洋娃娃讨论一下,她(他的)的哪些部位是私密的?学生不好语言讲解,让学生拿着洋娃娃指一指。
学生:指了指。
主持人:女生的胸部,男女生的下身、臀部,这些地方就是我们非常私密的地方。
如何保护私密部位。
主持人:既然这些是我们的私密部位,该怎样保护的呢?请大家讨论并把办法写在卡纸上。
指名同学上台念出各组书写的保护方法——穿严实点;不暴露给人看;不准人触碰……是啊!大家说的真好!隐私是不可侵犯的,然而在我们生活的周围却有一些坏人,他们为了满足一种丑恶的想法,却做出了一些侵犯别人隐私的事。
我们一起学习一下手中的案例吧!了解性侵的意思,知道性侵的形式,发生的地点和什么样的人实施性侵。
主持人:请同学们大胆发言说说你对性侵的理解。
学生:强行看或者抚摸别人的私密部位;让别人看或者抚摸自己的生殖器官;强行与别人发生性关系;实施性侵的是些什么人?邻居、陌生人、熟人(叔叔、老师、亲戚…..)发生性侵的地点一般有什么特点?隐蔽、偏僻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些坏人就是这样伤害我们这些小孩子的,如果被性侵了,那也不是我们的错,他们是在犯罪,是要受到国家法律严厉制裁的。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案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案教案标题: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学目标:1. 了解什么是侵害,并能够识别不同类型的侵害行为。
2. 理解保护自己的重要性,学会采取适当的措施来预防侵害。
3.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提高其应对侵害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侵害的概念和种类:a. 身体侵害:如打骂、欺凌、性侵等。
b. 心理侵害:如言语嘲笑、恐吓、欺凌等。
c. 网络侵害:如网络欺凌、网络诈骗等。
2. 保护自己的方法:a. 身体保护:学会拒绝不合理的身体接触,寻求帮助,学会自我防护。
b. 心理保护:学会沟通表达,寻求支持,建立自信心。
c. 网络保护:学会保护个人隐私,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学会辨别网络风险。
3. 案例分析与讨论:通过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分析侵害行为的特征和解决方法。
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视频,引发学生对侵害问题的思考。
2. 知识讲解:简要介绍侵害的概念和种类,并与学生进行讨论。
3. 方法讲解:分别介绍身体保护、心理保护和网络保护的方法,并与学生进行互动讨论。
4. 案例分析与讨论:提供几个真实案例,让学生分析侵害行为的特征和解决方法,并进行小组讨论。
5. 总结归纳:总结学习内容,强调保护自己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6.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如何保护自己的短文,并鼓励他们与家长或老师分享所学内容。
教学资源:1. 小故事或视频素材:用于导入和引发学生思考。
2. 案例材料:真实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3. 板书或PPT:用于呈现知识点和方法讲解。
4. 学生练习册或作业本:用于学生作业的布置和完成。
教学评估:1. 课堂互动: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分析案例时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作业评估:评估学生对于如何保护自己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延伸:1. 邀请警察或社会工作者来校园进行讲座,进一步加强学生的防范侵害意识。
2. 组织学生参加自我防卫或心理健康的相关培训课程,提高他们的自我保护能力。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案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侵害行为,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防范侵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会在遇到侵害时寻求帮助。
二、教学内容1. 侵害的种类:身体侵害、心理侵害、网络侵害等。
2. 防范侵害的方法:预判风险、拒绝侵害、寻求帮助、自我保护等。
3. 自我保护技巧:交通安全、火灾逃生、地震自救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防范侵害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案例了解侵害的种类和防范方法。
2. 运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防范侵害的经验。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在模拟情境中学会自我保护技巧。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侵害的种类,引起学生对防范侵害的重视。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了解防范侵害的方法和技巧。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在生活中遇到侵害时的应对策略。
4. 自我保护技巧学习:讲解并演示交通安全、火灾逃生、地震自救等自我保护技巧。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防范侵害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学生对防范侵害知识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提问和小组活动中的参与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自我保护技巧操作评估:在模拟情境中,观察学生运用所学自我保护技巧的情况,评估学生的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评估:通过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七、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检查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否有针对性地解决了学生面临的侵害问题。
2. 反思教学方法:思考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反思教学效果: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思考如何在后续教学中进一步改进,提高学生的防范侵害和自我保护能力。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案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侵害行为,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防范能力。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二、教学内容1. 侵害行为的识别:分析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侵害行为,如盗窃、抢劫、诈骗等。
2. 自我保护方法:学习如何防范侵害,如保持警惕、求助他人、报警等。
3. 法制教育: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掌握识别侵害行为和自我保护的方法。
2. 难点: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法制观念。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侵害行为的特点。
2.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
3. 角色扮演:模拟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自我保护技巧。
4. 法制教育: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解生活中常见的侵害行为,引起学生对防范侵害的关注。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侵害行为的特点。
3.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保护的方法。
4. 角色扮演:模拟情景,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自我保护技巧。
5. 法制教育:讲解相关法律法规,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6. 总结提升:归纳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自我保护的重要性。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积极性、主动性。
2. 学生作业:评估学生在课后作业中的表现,检查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
3. 小组合作:评价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如沟通交流、团队协作等。
七、教学反思1. 课堂节奏:回顾课堂教学进度,评估是否适中,是否需要调整。
2. 教学方法:思考各种教学方法的效果,是否需要调整或尝试新的教学方法。
3. 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幼儿园大班安全《防范侵害保护自我》教案
幼儿园大班安全《防范侵害保护自我》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个人安全的重要性,明白如何保护自己,学习基本的防范知识。
2.了解不同类型的人身安全问题,如性骚扰、身体伤害、诱拐等,能够判断和阻止。
3.学习寻求帮助的正确途径和方法。
教学步骤:1. 导入——捉迷藏游戏老师先带领孩子们玩捉迷藏的游戏,让孩子们站成一排,一个人做“鬼”,其余的孩子们在场地里躲藏,等到时间到了或被找到的孩子将变成“鬼”,继续寻找其他伙伴。
在游戏的过程中,老师可以模拟孩子们在公共场所迷路、走失的场景问孩子们如何寻求帮助等等,引导孩子们讨论。
2.引入——重要性的讲解教师向孩子们介绍个人安全的重要性,总结:孩子们应该学会保护自己,在面对危险时尽快寻求帮助,以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3.防范知识:学习如何规划家庭路线老师在黑板上画一张孩子家门口到幼儿园的路线图,介绍孩子们如何规划自己的家庭路线,避开危险的区域和场所。
以及交通规则的认识,如在过马路的时候,必须在红绿灯的指引下才可以过马路。
4.广播体操让孩子们进行广播操,以增强身体柔韧性和反应能力。
5.交通安全课请交警叔叔来给孩子们讲解交通安全的知识,以及如何正确的、安全的过马路等等,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
6.资源整合——小视频老师可以通过播放小视频的形式,向孩子们介绍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例如如何拨打110求救等等,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7.结语老师对孩子们进行总结,希望孩子们能够认真学习并掌握这些知识,提高自己的安全防范意识,注意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同时,提醒孩子们在日常生活中要多与家长沟通交流,及时告知家长自己的所做所为,以提高家长的监护水平。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案(精选5篇)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案(精选5篇)第一篇: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案防范侵害保护自己一、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懂得生命的价值,警惕不法侵害,增强自我保护的意识;(2)、人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增强学习与体质锻炼的自觉性,努力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道德素质与身体素质,促进自身全面发展。
[知识目标](1)、认识防范侵害的必要性,认识一些不法侵害的情形,提高防范侵害的警惕性;(2)、智慧保护自己,知道呼救法、周旋法及勇敢抗争都是防范侵害的有效方法,了解常用的呼救电话号码。
[能力目标](1)、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2)、握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机智勇敢地与侵害行为作斗争,增强与违法行为作斗争的能力;(3)、解法律的规定与意义,增强寻求法律保护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防范不法侵害、提高警惕的必要性;难点找到一些自我保护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的能力。
教法:情景教学法、讨论法。
教具:漫画、案例资料、影音文件。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展示电影《小鬼当家》宣传海报。
教师:大家知道这部影片的名字叫什么吗?学生:《小鬼当家》。
教师:谁能评价一下片中的小主人公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孩子?学生:机灵、勇敢、足智多谋等。
教师: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善于保护自己的孩子,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尚未成熟,社会经验不足,在面对犯罪行为、自然灾害和意外伤害时往往陷入被动,容易受到侵害。
所以,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一起来探讨一下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第二框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板书)讲授新课:(一)提高警惕──避免受到侵害的重要前提(板书)出示资料,情景一:通过上网聊天,小燕认识了网友小Q,他们在很多问题上观点一致,小燕视小Q为知己。
当小Q向小燕介绍自己的“真实身份”和基本情况后,小燕也毫不保留地把姓名、学校、家庭电话等真实信息告诉了他。
初中生预防侵害教案
初中生预防侵害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八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侵害的种类及危害性,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掌握预防侵害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1. 侵害的种类及危害性。
2. 预防侵害的方法和技巧。
3. 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深刻理解侵害的危害性。
2. 如何让学生熟练掌握预防侵害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侵害吗?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侵害吗?2. 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教师总结侵害的种类及危害性。
二、讲解侵害的种类及危害性(10分钟)1. 教师详细讲解侵害的种类,如:身体侵害、心理侵害、网络侵害等。
2. 分析每种侵害的危害性,让学生认识到防范侵害的重要性。
三、传授预防侵害的方法和技巧(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预防侵害?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教师总结预防侵害的方法和技巧,如:提高警惕、学会拒绝、寻求帮助等。
3.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如何运用方法和技巧应对侵害。
四、培养法律意识(10分钟)1. 教师讲解法律对于预防侵害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遵守法律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对法律的认识,教师总结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3. 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违法行为的后果,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防范侵害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指导。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思考自己在生活中如何预防侵害,写一篇心得体会。
2. 学习相关法律知识,提高法律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侵害的种类及危害性,传授预防侵害的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旨在让学生学会自我保护,提高安全防范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案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到防范侵害的重要性,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面对侵害时,能够采取正确的应对方法和技巧,保护自己的安全。
二、教学内容1. 侵害的种类:身体侵害、心理侵害、网络侵害等。
2. 侵害的原因:好奇心驱使、报复心理、利益驱动等。
3. 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警惕性、拒绝侵害、寻求帮助、报警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防范侵害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侵害的种类和原因,提高防范意识。
2. 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我保护的方法和经验。
3. 角色扮演法: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侵害场景,学会正确应对侵害。
4. 总结归纳法: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内容,明确防范侵害的策略和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讲述一个侵害案例,引发学生对防范侵害的思考,导入新课。
2.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侵害的种类和原因。
3. 讨论交流:引导学生分享自我保护的方法和经验,互相学习。
4. 角色扮演: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侵害场景,学会正确应对。
5. 总结归纳: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内容,明确防范侵害的策略和方法。
6. 课后作业:布置一道关于防范侵害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角色扮演等环节的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
2. 知识掌握:通过课后作业和课堂提问,评估学生对防范侵害知识的掌握程度。
3. 技能应用: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场景,评估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自我保护方法和技巧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案例素材:收集各类侵害案例,用于课堂分析和讨论。
2. 自我保护手册:整理一份关于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的手册,供学生课后参考。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防范侵害的相关信息和建议。
八、教学拓展1. 组织一次实践活动,如参观警察局、法制教育展览等,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防范侵害的重要性。
防不法侵害主题班会教案范文(精选5篇)
防不法侵害主题班会教案防不法侵害主题班会教案范文(精选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防不法侵害主题班会教案范文(精选5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防不法侵害主题班会教案1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身体是自己的。
2.让学生知道人体的隐私部位。
教学过程一、互动游戏提高保护意识1.利用模型区分隐私部位可利用形体轮廓示意图,与孩子一起讨论哪些部位是人的隐私部位,不可以被他人触摸。
并让孩子在不能被触摸的部位画上圆圈,然后用水彩笔涂上颜色。
2.告诉小朋友:每个人的身体都有一些隐私部位,包括腹部、臀部、大腿内侧等。
如果有人违背我们的意愿,不合理地要看或触摸我们的隐私部位,一定要立刻离开或者大声叫喊,能离开的立刻离开。
二、不可以做的事情1.不可以吃陌生人给的饮食不管是什么好吃的东西,如果是陌生人给的,都不可以吃。
如果想吃那样东西,回家后可以告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一定会给你买的。
2.不要独自呆在僻静的地方告诉小朋友,不管是在幼儿园玩游戏的时候,还是在回家的路上或者其他时候,都不要一个人待在僻静的地方,这样容易遇到坏人。
一定要和老师或者其它小朋友待在一起。
3.学会利用电话求助要学会打电话,尽量记住父母的电话。
4.不可和别人离开幼儿园如果有人说是爸爸妈妈让他来接你的,一定要问他爸爸妈妈的名字,或者问些更难的问题,答不出来的就要离开跑掉,去找老师或更多的小朋友。
5.独自在家时不要给人陌生开门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来处理。
不开门,回答他,妈妈已经休息了,让他改日再来……三、我该怎么办可以设定以下这些情景来让孩子说一说该怎么办:1.如果有陌生人问你的名字、地址、电话,你会怎么办?2.如果有位叔叔要求你帮忙跟他去找丢失的小狗,你会怎么办?3.放学在回家路上,有人紧跟着你,你会怎么办?4.如果邻居的叔叔抓住你,摸你的大腿内侧,你觉得不舒服,你会怎么办?5.如果你遇到一个男人脱自己的裤子给你看,你会怎么办?6.如果有人要跟你玩游戏,摸你隐私部位,并且说这是秘密,不能告诉任何人,你会怎么办?防不法侵害主题班会教案2活动目标:1、知道不能跟陌生人走;2、增强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学设计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及方法设计:【认知目标】帮助学生认识防范侵害的必要性,知道防范侵害的有效方法,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
【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学会运用自己的智慧,机智勇敢地与侵害行为作斗争,提高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的自我防范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生命的价值,警惕不法侵害,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方法】主要采取情境体验、合作探究、行为训练等方式。
【教学重点】提高防范侵害、保护自己的意识,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难点】增强自我保护的勇气和信心,在实践中学会有效地运用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形成自护能力。
二、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俗话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同学们,面对复杂的社会生活环境,面对我们可能遭遇的种种意外伤害和不法侵害,你有防范的意识吗?你能够采用有效的措施、手段和方法保护自己吗?请大家来看一组数据。
〔媒体展示相关数据思考:这组数据反映了什么问题?〕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我们有可能会受到方方面面的侵害。
而青少年又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因此学会防范侵害,保护自己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设计思路:使学生知道身边存在着青少年受侵害的现象,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认识到保护自己的重要性。
](二)讲授新课师:那怎样才能防范侵害,保护自己呢?今天,老师就教大家几招。
这第一招是什么呢?先请大家看一段视频。
媒体展示:《一分钟轻易骗走小学生》。
思考1:视频中的学生为什么会上当受骗?2:看了刚才的视频,你觉得我们怎样才能避免上当受骗呢?结论:保持高度警惕是避免侵害的前提。
这就是防范侵害,保护自己的第一招:(媒体展示:一、提高警惕——这是避免受到侵害的重要前提)结论:面对生活中可能存在的不法侵害,如果我们警惕性不高,自我保护的意识不强,就会使自己遭受损失,陷入困境。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学设计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学设计阳泉曲初中栗宝龙【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到身边存在着许多青少年受侵害的现象,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
能力目标:初步认识和理解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具有基本的道德判断和辨别是非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学生能体验到自我保护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树立自我保护的意识、勇气和信心【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难点:增强自我保护的勇气和,形成自我保护的能力【教学方法】1.通过创设情境,启发学生积极思考、探究。
2.讲授法、讨论法、对比启发法、活动探究法等。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情境导入〔媒体演示〕新加坡电影片段《小孩不笨》。
(主要描述的是三个小学生因轻信他人的话,而被绑架。
时间:2分钟)教师:刚刚录像中这三个学生是受到哪种侵害吗?看视频,同伴之间可以先进行交流再回答。
设置本活动切入主题,目的是引起学生兴趣,通过对视频的思考,让学生明白很多诱惑正悄悄来到我们身边,继而自然地切入主题。
自主学习1.出示教学目标。
2.自学前的指导(明确自学内容、方法、要求)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了解学生中的疑难问题带着学案上的问题自学课本内容:强调自主学习的要求,提高自主学习的有效性。
合作探究在不法侵害发生之前,我们可以保持高度的警惕予以防范,但是有些时候那些不法侵害却是防不胜防的,那么在不法侵害发生、进行时刻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例如碰到了下面这些情况。
小组进行讨论激发学生的探究意识,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在信息交流中实现资源的共享。
展示交流小组代表发言,其他小组补充,老师进行提示学生小组讨论后进行发言,并把学生的想法记在黑板上。
学生将讨论结果展示,找出共性问题,回答、补充、质疑。
通过对生活情景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锻炼、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
梳理回顾将本课知识点重新梳理一遍,给予指正或必要补充。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案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侵害和危险,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面对侵害时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3.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二、教学内容:1. 分析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侵害和危险。
2. 学习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3. 讨论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侵害和危险,学会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侵害和危险,传授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侵害。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侵害和危险。
2. 讲解分析:讲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侵害和危险,传授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3.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应对侵害。
4. 讨论交流:组织学生讨论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
5. 总结归纳: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保护自己的重要性。
6. 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思考如何防范侵害,保护自己。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侵害和危险的了解程度。
2. 评价学生掌握的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的实际运用能力。
3. 评价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的意识。
七、教学资源:1. 案例材料:收集一些生活中的侵害案例,用于分析和讨论。
2. 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讲解和展示相关内容。
3. 参考书籍:提供一些关于防范侵害和保护自己的参考书籍,供学生课后阅读。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讲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侵害和危险,传授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学会自我防卫,构筑和谐天空—防性侵安全教育教案
一、教案名称:《认识隐私部位,预防性侵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隐私部位,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培养学生遇到性侵害时能够勇敢拒绝、寻求帮助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尊重他人的隐私部位。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明确隐私部位的概念,知道保护隐私部位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遇到性侵害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性侵害,克服恐惧心理。
2. 如何让学生在遇到性侵害时能够采取正确的行动。
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课堂讨论话题及案例。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通过讲解或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性侵害的现状,引起学生对自我保护的重视。
Step 2:讲解隐私部位讲解什么是隐私部位,以及保护隐私部位的重要性。
引导学生认识自己的隐私部位,并明确表示对这些部位的侵犯行为要说“不”。
Step 3:情景模拟组织学生进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模拟中学会如何拒绝侵犯行为,并寻求帮助。
Step 4: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在遇到性侵害时应该如何应对,如何寻求帮助,以及如何向侵犯者说“不”。
Step 5: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学生要时刻保持警惕,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
教育学生尊重他人的隐私部位,营造和谐校园氛围。
二、教案名称:《识别性侵害行为,提高防范意识》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性侵害的常见行为,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遇到性侵害时能够勇敢拒绝、寻求帮助的能力。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尊重他人的隐私部位。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明确性侵害的常见行为,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遇到性侵害时的自我保护能力。
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面对性侵害,克服恐惧心理。
2. 如何让学生在遇到性侵害时能够采取正确的行动。
教学准备:1. 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源。
2. 课堂讨论话题及案例。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通过讲解或视频资料,让学生了解性侵害的现状,引起学生对自我保护的重视。
预防性侵害教案《保护自己-远离性侵害》
预防性侵害教案《保护自己,远离性侵害》【课题名称】保护自己,远离性侵害【讲座时间】20XX年XX月【授课地点】XX班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性侵害;知道防范和应对性侵害行为的主要措施和方法;了解自己和别人的身体是应该受到尊重的。
2、提出中学生容易向性侵害靠近的行为,比如早恋,引导学生明确“花开应有时”。
3、能正确地对待生活中的性侵害事件,培养学生珍爱生命、关爱健康的生活态度,树立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准备:视频资料教师准备:准备一些性侵害事件案例;准备防范和应对性侵害行为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15岁少女遭性侵事件》视频导入二、探究学习:活动一:性侵害知多少?什么是性侵害?(性侵害是指违背他人意愿,对他人实施与性有关的行为。
包括强奸、性骚扰、性虐待等等。
)易被性侵的群体(未成年人)性侵害实施者分析实施性侵害的一些伎俩。
考考你(哪些是属于性侵犯行为?请选择“是”或“不是”。
)活动二:真实的故事,引以为戒列出近期性侵害案例,包括男生被性侵的案例。
男生女生,都要学会用科学的方法保护自己,远离性侵害。
活动三:保护自己,远离性侵害。
认识自己,为更好的保护自己。
学生宿舍应注意的安全问题不幸遭遇性侵害,该如何处理?如何防止遭遇性侵害?介绍《英国儿童十大宣言》提出中学生容易向性侵害靠近的行为:早恋(引导学生明确“花开应有时”)网络聊天活动四:宣誓总结,情感提升保护自己,健康成长,是对父母最好的回报。
由一人领誓,全体起立宣誓《成长宣言》我要成长!快乐健康成长比成绩更重要。
我要自信!相信并发现自己独特的价值。
我要宽容!原谅别人的无心之过。
我要乐观!风雨之后总会有彩虹,要用积极的态度面对困难。
我要努力!付出的汗水越多,得到的幸福越多。
中小学生预防性侵害教案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性侵害,了解性侵害的主要形式,知道防范和应对性侵害行为的主要措施和方法。
2、引导学生了解性侵害发生的时间和主要场所,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和应变处置能力。
小学生防性侵安全教育教案范文(五篇)
小学生防性侵安全教育教案范文(五篇)第1篇: 小学生防性侵安全教育教案活动目的1、通过本节课教学,目的希望学生知道自己身体的隐私部位,以后能更加爱惜自己的身体。
2、教会他们如何分辨性侵害,并且防范性侵害。
活动准备在黑板上画两幅图,一个男孩子,一个女孩子。
活动过程1、谈话:(1)说说你们的好朋友有谁(引入同学们没有注意的好朋友——自己的身体。
)(2)谈谈自己的身体各部分,觉得什么地方比较特殊(引入隐私部位的概念。
)(3)指着黑板上的图画,说说哪些地方是隐私部位2、讲解:我们身体有很多部分组成,但是有些地方不仅不能让能让别人碰也不能让别人看,同时也是不能去碰别人看别人的地方。
夏天同学们游泳时穿泳衣会遮住的地方,那里就是我们的隐私部位。
3、为什么不能让别人碰自己的隐私部位讲解:隐私部位同我们身体其他各地方部位一样,例如我们的鼻子,嘴巴,手…与这些部位同等重要,都是我们身体的一部分,但这些地方需要我们更加用心的呵护和照顾,这样我们才能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4、强调:提醒各位同学们,我们要好好保护自己的隐私部位,一方面这些地方是我们很重要的身体器官,另一方面,不要碰触对方的隐私部位,即使闹着玩也不可以,这样尊重彼此,才能更好的玩耍。
而且,内裤遮盖的地方每天清洗,更要每天更换内裤,保持卫生。
5、讲解:我们身体会表达出一些感情,比如鼓掌,握手。
善意的接触传达的是自然礼貌,让我们感觉到友好的接触。
但是对我们身体的其他碰触让我们感受到不舒服,我们都是有权利拒绝的。
举例:什么时候友好的接触。
6、讲述一则小故事《不做沉默的小羔羊》。
分析小故事里面小羔羊受到了什么样的伤害,这种伤害就是被我们平常成为性侵害。
同时性侵害不止如此,引导自己去碰触别人的隐私部位,被别人带着看裸露人体的照片或视频,这种自己觉得不舒服的举动都是性侵害。
我们一定要拒绝这种性侵害的行为!7、我们要防范性侵害的话,最应该做到什么板书:不要随便搭乘陌生人的便车不要随便跟陌生人走不要接受陌生人给我们的饮料和食物。
《防范侵犯,保护自己》教学设计
防范侵犯,保护自己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侵犯,并能够举一些常见的侵犯行为。
2.掌握如何防范侵犯,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对于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PPT、黑板、教材、课件。
2.学生准备:课本、笔。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出示一些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侵犯行为的案例,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什么是侵犯?你们有没有遇到过侵犯行为?你们对侵犯感到如何?2. 什么是侵犯(15分钟)教师通过PPT或黑板,给学生讲解侵犯的定义和常见的侵犯行为,如:身体侵犯、精神侵犯、财产侵犯等。
帮助学生明确侵犯的概念,并能举一些常见的例子。
3. 如何预防侵犯(30分钟)a. 身体保护教师通过PPT或黑板,讲解一些保护自己身体的方法和技巧,如保持警惕、避免危险区域、学习一些自卫技巧等。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和经验,学生可以互相交流,从中学习。
b. 精神保护教师通过PPT或黑板,讲解一些保护自己精神健康的方法和技巧,如保持积极心态、与人沟通、寻求帮助、学会表达自己的意见等。
同样,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可以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c. 财产保护教师通过PPT或黑板,讲解一些保护自己财产的方法和技巧,如保管好贵重物品、不随便透露个人信息、警惕网络诈骗等。
同样,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学生可以分享一些自己的经验和方法。
4. 总结与评价(10分钟)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评价。
可以通过提问、小测验等方式,检查学生是否掌握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方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5. 课后拓展(5分钟)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通过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更多关于侵犯和保护自己的知识,并写一篇心得体会。
同时,鼓励学生将所学的方法应用到自己的日常生活中,并写下具体的实践计划。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堂课的教学,学生对于侵犯的概念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并学会了一些简单有效的防范侵犯的方法和技巧。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案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侵害情况,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面对侵害时保护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3. 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二、教学内容:1. 侵害的种类:身体侵害、心理侵害、网络侵害等。
2. 防范侵害的方法:警惕性、自我防护、寻求帮助、法律途径等。
3. 保护自己的技巧:面对侵害时的应对策略、紧急避险、自我调节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侵害的种类及防范方法。
难点: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案例分享,引起学生对防范侵害的关注。
2. new Part 1:介绍侵害的种类,让学生认识到侵害的多样性。
3. 练习:让学生举例生活中可能遇到的侵害,讨论如何防范。
4. new Part 2:讲解防范侵害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自我保护。
5.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防范方法。
6. new Part 3:介绍保护自己的技巧,提高学生面对侵害时的应对能力。
7.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保护技巧。
9.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10. 课后反思: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生活,提高防范意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侵害种类的了解程度。
2. 学生掌握防范侵害的方法和技巧。
3. 学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能力。
4. 学生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六、教学资源:1. 案例分享:收集现实生活中各类侵害案例,用于教学导入和讨论。
2. 防范侵害手册:整理一份详细的防范侵害手册,供学生参考。
3. 法律知识资料:收集相关法律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法律保护自己。
4. 自我保护技能视频:寻找相关视频资源,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保护自己的方法。
七、教学方法:1. 案例教学法:通过案例分享,引发学生思考,提高防范意识。
2. 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模拟演练,提高应对侵害的能力。
幼儿园防侵害安全教案20篇
幼儿园防侵害安全教案20篇教案1:认识自己的身体边界目标: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边界,学会保护自己的安全。
教学内容:1.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教导幼儿认识自己的身体各部位。
2. 引导幼儿理解自己的身体边界,例如头、手、脚等。
3. 讨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边界。
教学步骤:1. 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自己的身体各部位,并进行简单的身体部位游戏。
2.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教导幼儿理解自己的身体边界。
3. 引导幼儿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的身体边界,例如不让陌生人触碰自己的头、手、脚等。
4.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模拟遇到陌生人触碰身体边界时的应对方式。
教学评估:观察幼儿在活动中是否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身体边界,并能运用所学知识保护自己的身体安全。
教案2:认识亲密区域目标:帮助幼儿认识亲密区域,学会保护自己的隐私。
教学内容:1.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教导幼儿认识亲密区域的概念。
2. 引导幼儿理解亲密区域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场合下应保护自己的隐私。
3. 讨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的亲密区域。
1. 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不同人的亲密区域,并进行简单的亲密区域游戏。
2.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教导幼儿理解亲密区域的概念。
3. 引导幼儿讨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自己的亲密区域,例如不让陌生人触碰自己的亲密区域。
4. 进行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模拟遇到陌生人触碰亲密区域时的应对方式。
教学评估:观察幼儿在活动中是否能正确认识亲密区域,并能运用所学知识保护自己的隐私。
教案3:认识陌生人目标:帮助幼儿认识陌生人,学会避免与陌生人接触。
教学内容:1.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教导幼儿认识陌生人的特征。
2. 引导幼儿理解与陌生人接触可能存在的危险。
3. 讨论幼儿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避免与陌生人接触。
教学步骤:1. 引导幼儿观察和认识不同陌生人的特征,并进行简单的陌生人辨认游戏。
2. 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教导幼儿理解与陌生人接触可能存在的危险,例如陌生人可能对幼儿进行侵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防范侵害保护自己》教学反思
初中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指出:“根据思想品德教育的目标,从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课程设计力求增强课程的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
”因此,教学设计中我首先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设计几个学生生活中出现过的情景,并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体验创设良好的环境,让学生从内心深处感受到提高警惕的重要性,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并勇敢的拿起法律武器保护自己。
本人执教完这一课时,有如下感触:
1、巧妙地导入新课,激发了学生参与热情。
2、通过角色扮演,激发学生兴趣
3、充分利用和挖掘身边资源
4、仿真模拟,实践中提升自我保护的能力
总之,一节好课,真的是需要精雕细琢的。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反思过去,总结经验,争取更大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