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教学原则与方法
第九章 因人施教的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 因人施教的原理
因人施教的理论基础一、因人施教的理论基础-个别差异
• (二)学习类型的差异
5种学习类型: 种学习类型:
• 视觉型学习者:让学习者看的学习内容以图像的形式出现 视觉型学习者: 时,学习得最好 • 听觉型学习者:通过音乐和谈话的声音学习得最好 听觉型学习者: • 肢体型学习者:当其亲身运动、体验和实验时学习得最好 肢体型学习者:当其亲身运动、 • 书面型学习者:喜欢阅读,较易从书上吸取知识,偏好自 书面型学习者:喜欢阅读,较易从书上吸取知识, 己研读而不愿意别人为他们解释 • 群体互动型学习者:偏好讨论或大家一起参与的活动,喜 群体互动型学习者:偏好讨论或大家一起参与的活动, 论基础一、因人施教的理论基础-个别差异
• (三)气质类型的差异
艾森克的分类:从内倾、外倾和情绪的稳定与不稳 艾森克的分类:从内倾、 定两个纬度研究提出了人心理内性差异
• 稳定的内倾型:平静、性情平和、可信赖、克制的、有思 稳定的内倾型:平静、性情平和、可信赖、克制的、 想、谨慎、被动 谨慎、 • 不稳定的内倾型:喜怒无常、刻板、有理想、悲观主义、 不稳定的内倾型:喜怒无常、刻板、有理想、悲观主义、 有节制、不善交往、 有节制、不善交往、安静 • 稳定的外倾型:领导性、关心自由、活跃、随便、敏感、 稳定的外倾型:领导性、关心自由、活跃、随便、敏感、 健谈、开朗、 健谈、开朗、社交性 • 不稳定的外倾型:不宁静、敢作敢为、易兴奋、易变动、 不稳定的外倾型:不宁静、敢作敢为、易兴奋、易变动、 爱冲动、乐观主义、 爱冲动、乐观主义、有活力
第一节 因人施教的原理
因人施教的理论基础一、因人施教的理论基础-个别差异
• (一)智力类型的差异 • (二)学习类型的差异 • (三)气质类型的差异 • (四)其他差异
《高等教育学》第九章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
第二节 高等学校的教学原则
•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与发展 • 教学原则是依据已发现的教学规律和一 定的教育目的,对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提 出的在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要求 或基本准则。它属于教学的指导思想。 • 二、制定教学原则的主要依据 • 教学过程的规律;大学生身心发展特征; 高校的基本任务等。
三、大学教学原则及其体系
பைடு நூலகம்
• 3、教学过程,不仅是知识、技能的传递过程,也是学 生的世界观、价值观、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的形成与发 展的过程。体现教学发展性规律(揭示掌握知识与发展 智力、能力的关系)。 • (1)掌握知识是发展智力、能力的基础。(2)发展智 力、能力会影响知识的掌握。主要影响数量、速度和质 量。 • (3)二者同步发展的条件:掌握有结构的知识;教学 过程具有智慧成分;活用知识。 • 体现教学教育性规律(揭示掌握知识与培养品德的关 系)。 • 知识本身和教师教学过程具有教育作用; • 品德水平会影响知识掌握,如学习态度和动机。
谢
谢!
• 三、大学教学的任务、地位与作用 • (一)大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 1、促进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知识结构的优化。2、促 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包含智力与创造力)。3、促进 学生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社会主义道德和良好个 性品质的形成与发展。 • (二)教学在高校中的地位与作用 • 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心环节;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 径。 • 四、大学生学习特点的分析 • 独立性、自主性、探索性增强。 • 五、大学教学过程的中间过渡性特征 • 大学生即将走向社会,即从学校过渡到社会。这一 特征,决定了大学必须给学生提供走向社会所需的 知识、能力,大学生必须借助大学舞台全面地锻炼、 提高自己。
高等教育学第九章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教育学教学原则教学原则语文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有哪些直观性教学原则音乐教学原则多媒体教学原则启发性教学原则教育性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案例
《社会主义发展历程》教学大纲
社会主义发展历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的使用和任务《社会主义发展历程》是我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的一门基础课。
通过该课程的教学,使学生了解当代社会主义的发展状况及新变化,理解我国选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必然性和合理性,从而加深对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认同,坚定共产主义信仰。
二、教学目的和要求设置该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掌握关于当代社会主义的基本知识,以更深刻的视角理解认识当代中国社会,强化共产主义世界观。
基本要求是:1、系统掌握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提高理论素养和思维能力;2、准确理解社会主义基本理论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3、灵活掌握当代社会主义出现的新理论和新观点,完整理解其科学的内涵;4、能初步运用社会主义新论的基本立场和方法观察与时俱进的中国社会主义社会;三、教学原则和方法1、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学生2、教学方法:①文本解读法。
对一些基本理论的讲解以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的论述为依据,力争传授给学生完整准确的基本观点;②故事穿插法。
为了活跃气氛,提高学生的兴趣,在理论讲解中,穿插一些活生生的现实事例和现象;③存疑追问法。
尽量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从问题入手,通过师生双向交流,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掌握知识。
四、教材和课时安排1、教材:采用李刚、陈勤等主编的《社会主义新论》(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一书做教材。
2、课时:本课程大致安排60个课时,开设一个学期。
第一章重新认识和理解社会主义一、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开辟学生观察认识社会主义的现代化视角,并宏观地了解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基本任务和内在要求。
二、基本要点1、社会主义是人类现代文明的产物①资本主义首先主导了世界现代化的发展;②社会主义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现代化道路;③社会主义是人类现代文明的产物;2、公正与平等是社会主义的不懈追求①资本主义、近代空想社会主义、西方社会主义所追求的“公正与平等〃;②建立在幸福基础上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公正与平等;③公正与平等是社会主义不懈追求的理想和价值目标;3、解放、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①解放、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任务;②解放、发展生产力尤其是经济文化落后的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任务;4、开放与发展是社会主义长葆活力的内在要求①社会主义是开放与发展的体系;②开放与发展是社会主义长葆活力的内在要求;三、本章难点①社会主义是人类现代文明的产物;②公正与平等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第二章社会主义的萌芽一、基本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外社会主义萌芽的概况,从历史发生的角度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
第九章+第三四节+教学原则和方法 (1)
(二)贯彻要求: 1、在感知、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组织好复习和练习; 3、指导掌握记忆的方法。
七、因材施教原则
(一)定义: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
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的进行差别教学,使 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二)贯彻要求: 1、了解学生; 2、处理班级教学与个别教学的关系; 3、对特殊才能的学生和后进生的辅导。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
(1)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2)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3)直观性原则 (4)启发性原则 (5)循序渐进原则 (6)巩固性原则 (7)因材施教原则
二、教学规律
教学过程是一种认识过程,是学生在教师指
导下认识客观世界的特殊形式。作为一名教 师,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认识以下五条基 本规律: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 3、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4、师生主体性发挥一致的规律。 5、教学与发展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规律。
2、种类:从练习的内容与方式上看,中小学教学
中的练习包括:语言表达练习,解答问题练习,实
验操作练习,绘画制图练习,作文和创作练习,体
育、文娱体能技巧练习等等。
3、运用练习法的基本要求: (1)使学生明确练习的目的与要求。
(2)使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科学地
分配练习时间。
(3)要及时检查练习结果。 (4)严格要求。
学生自己阅读、与同学讨论、提出问题、发
表意见,做练习题、老师指导。
(四)六课型单元教学法:六课型单元教学
法是湖北大学黎世法同志经过研究提出的一 种综合性教育方法。他通过对武汉地区优秀 教师教学的研究,提出六课型单元教学法: 自学课、启发课、复习课、作业课、改错课、 小结课。这六课型是基本类型,可以进行不 同的组合。真正体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全 国有不少教师在运用这种方法。
第九章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三、民主原则(疏导原则)
• (一)民主原则的含义 • 所谓民主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要在民 所谓民主原则, 主集中制原则指导下, 主集中制原则指导下,正确地发扬民主精 民主作风和坚持民主方法。 神、民主作风和坚持民主方法。
(二)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民主原 则的客观必然性和现实意义 其一, 其一,坚持民主原则是由党的性质与宗旨所 决定的 其二,坚持民主原则, 其二,坚持民主原则,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 矛盾的理论所决定的 的理论所决定的。 矛盾的理论所决定的。 其三,坚持民主原则, 其三,坚持民主原则,是人的思想形成发展 的规律所决定的 其四,坚持民主原则, 其四,坚持民主原则,是时代特点所要求的 其五,只有坚持民主原则, 其五,只有坚持民主原则,才能完成民主政 治建设的任务
• 第一,要统一对坚持方向原则必要性的认 第一, 识。 • 第二,贯彻方向原则要讲求科学性。科学 第二,贯彻方向原则要讲求科学性。 性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强调其真理性 和规律性。 和规律性。 • 第三,贯彻方向原则要坚持“一贯性”, 第三,贯彻方向原则要坚持“一贯性” 即锲而不舍、一贯到底。 即锲而不舍、一贯到底。 •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方向性原则,必 第四,思想政治教育坚持方向性原则, 须着力抓好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须着力抓好以下几个基本环节:
二、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在思 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意义
• 1.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可以保证思想政治教 . 育的方向性质 • 2.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可以促进思想政治教 . 育的科学化 • 3.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 . 育的效益 • 4.思想政治教育原则可以推动思想政治教 . 育的发展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 原则
• 一、方向原则(党性原则) 方向原则(党性原则) • (一)思想政治教育方向原则的含义 •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原则,就是指思 所谓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原则, 想政治教育要有明确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 义方向, 义方向,要与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与宗旨相 一致。 一致。
第九章 体育舞蹈的教学指导
讨论、作业和思考题
• 1.体育舞蹈的教学原则有哪些? • 2.体育舞蹈的教学方法有哪些? • 3. 如何上好一节体育舞蹈教学课? • 4.体育舞蹈教学课中有哪些常犯错误?如何纠正?
第九章 体育舞蹈的教学 指导
教学目的与要求
了解体育舞蹈的教学原则与特点;掌 握体育舞蹈教学的基本方法;熟悉体育舞 蹈的课程类型与组织实施;能认识到体育 舞蹈教学中的常见错误并知道如何纠正
教学重点
体育舞蹈的教学原则、特点、方法; 体育舞蹈的教学课类型与实施
教学难点
体育舞蹈的教学课类型与实施;体育 舞蹈的教学错误及其纠正
第四节 体育舞蹈教学中的易犯错误与纠正
一、标准舞常见错误与纠正 (一)基本握持常见错误与纠正 (二)跟随与引带的错误与纠正 (三)探戈舞的常见错误与纠正 (四)华尔兹舞常见错误与纠正
二、拉丁舞常见错误与纠 (一)基本姿态常见错误与纠正 (二)拉丁舞引导与跟随的常见错误 (三)螺旋转步常见错误 (四)右陀螺转步常见错误 (五)恰恰舞各类追步常见错误 (六)桑巴舞弹动技术常见错误 (七)桑巴舞组合中步法常见错误 (八)桑巴舞博塔佛哥斯舞步常见错误 (九)桑巴舞各类走步常见错误 (十)伦巴舞常见错误与纠正 (十一)牛仔舞追步常见错误
第一节 体育舞蹈的教学原则与特点
一、体育舞蹈的教学原则
❀直观性
❀因材施教
❀实践性
❀教学互动
二、体育舞蹈的教学特点
(一)课堂教学密度大 (二)学习、思考、训练相结合 (三)健身功效显节奏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循序渐进 ❀身心和谐发展
第二节 体育舞蹈的教学方法
一、讲解与示范法 二、教师带领法 三、动作衔接法 四、纠正交替法 五、方位教学法 六、音乐教学法 七、综合练习法 八、多媒体与观摩教学法 九、意念教学法
第9章_教学实施-扈中平主编《现代教育学》
一、教学策略概述
• 教学模式: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 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 序。,具有直观性、完整性、稳定性,甚至还有 一定的封闭性。教学策略既有稳定性又有灵活性, 灵活性是其基本特征之一。 • 教学方式,指的是教学过程中专门活动组织开展 的方法、结构及其特性等相统一的特殊形式,包 括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授方式、内容的呈 现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及其相互关系。教学方 式可以分为简单方式和混合方式。教学方式既有 教学模式的标准性,又有教学策略的变通性。 (P308-309,识记)
《现代教育学》第九章 教学实施 主讲:郭孔生
• (三)主体性分类(P305)
• 1、提示型的方法——示范 呈现 展示 口述 • 2、自主型的方法 • 3、共同解决型方法
• (四)四层次分类(P307)
• 1、操作性的方法:工序 写生 视听 • 2、原理性的方法:启发 注入 发现 • 3、技术性的方法:讲授 谈话 练习
《现代教育学》第九章 教学实施 主讲:郭孔生
五、学习方式
• (一)学习方式的概念(P318,识记)
• 在心理学研究中,“学习方式是指学生在完成学习 任务过程中的基本的行为和认知的取向。” • “学习风格是学习者持续一贯的带有个性特征的学 习方式和学习倾向。”学习风格具有“独特 性”“稳定性”和“活动—个性两重功能”三个特 点。 • 在课程与教学研究中,“学习方式是人们在学习活 动中所采用的方法以及方法使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 形式,它表现出来的是一系列的操作步骤、操作方 法和在操作过程中呈现出来的形态和式样。”
《现代教育学》第九章 教学实施 主讲:郭孔生
五、学习方式
(二)掌握学习模式
10第九章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教育学模块三——教学)
第九章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第一节教学组织形式的内容与要求一、教学组织形式的概念与功能(一)概念教学总是以一定的组织形式进行。
教学组织形式,简称教学形式,是教学活动中师生相互作用的结构形式,是师生的共同活动在人员、程序、时空关系上的组合形式。
这之中包括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等在时间和空间的组合形式,也包括人员的分配,主要解决的是教师应该如何利用时间和空间采取什么样的形式来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功能表现为:1、教学组织形式决定了教学方法、教学媒体的有效运用,同时也决定师生之间的关系,这些因素共同影响教学效果。
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有利于提高这些因素发挥各自的最佳功效,提高教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2、教学组织形式是教学的真正具体落脚点。
教学组织形式具有综合、集结性的性质,是教学的真正具体的落脚点。
教学任务的完成、教学过程的定义、教学原则的体现、教学方法的运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等,最终都要综合、集结、具体落实到一定的组织形式中,并以一定的结构方式组织起来开展教学活动。
科学合理的教学组织形式,将会使教学任务、教学方法、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达到最佳的结合,有助于教学工作效率,有利于学生的未来发展。
因此要求教师掌握各种组织形式的特点,从而懂得如何扬长避短,取得现有条件下的教学最优化。
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历史历史上曾出现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目前仍在发展变化。
(一)古代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1、个别教授(个别教学制)。
人类最初的教育活动一方面在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由儿童对成人模仿而进行,另一方面也靠成人逐个向儿童传授知识、技能而进行。
学校出现后,教学从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组织的知识授受活动。
由于学校教育被统治阶级所垄断且受教育的人数不多,因而学校教学普遍采用个别教授形式,由一个教师面向一两个学生进行教学。
我国商、周至隋唐时期的各级官学和私学,古希腊、古罗马时代的各类学校以及中世纪的教会学校和宫廷教育等,均采用个别形式进行教学。
教育心理学-第9章--学习的建构主义-PPT课件精选全文
认知建构的学习观-生成学习理论
认知建构的学习观-生成学习理论
长时记忆中内容或倾向,进入短时记忆。
生
这些构成了学习动机,引导注意,知觉外在刺激。
成
七 步
知觉到的信息,与长时记忆中信息建立联系。
建立联系,需对构建结果进行检验
认知建构的学习观-生成学习理论
➢ 建立联系,需对构建结果进行检验 • 与感觉经验的对照,如从感觉到的信息有用?遗漏了重
运用丰富训的练想直象觉想,思象发维力展,思培维养空间
唤起学习激兴发趣兴,趣激,发培内养在内动部机 动机
记忆在于重“视提信取息”提,取而,非培“养储存” 迁移能力
提倡“发现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学习的主动性
认知建构的学习观-有意义言语学习理论
奥苏伯尔(Ausubel, D. P., 1918-2008)
学
习 然后,让学生参与研究或探讨。
认知建构思想的教学应用-促进认知过程发展
认知建构思想的教学应用-促进认知结构获得
➢ 成分一:正例与反例
鸟 的 概 念
认知建构思想的教学应用-促进认知结构获得
➢ 成分二:相关特征与无关特征
• 身体呈流线型
鸟
• 飞翔
的
• 体表被覆羽毛
概
• 一般前肢变成翼
念
• 心脏有两心房和两心室
• 体温恒定
• 。。。。。。
认知建构思想的教学应用-促进认知结构获得
认知建构的学习观-认知灵活性理论
从学习的层级来说,可以分为: 高级学习 ➢ 即学习中的高级阶段,是指高级知识的获得。
初级学习
➢ 即初级知识的获得,处于学习中的低级阶段, 所获得的是某种入门性知识。
认知建构的学习观-认知灵活性理论
《高等教育学》第九章高等学校教学过程与教学原则
教学成果的评价
通过综合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考试、论文和实践等,有效衡量教学质 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反馈和指导。
教学过程的构成
教师
制定教学计划和课程,提供知识和指导。
学生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掌握知识和技 能。
课程
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建,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评估
对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学质量进行评价。
与学生关系和谐的教学原则
教师应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倾听学生的需求和关注他们的学习进展。尊重 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积极互动和合作。
《高等教育学》第九章高 等学校教学过程与教学原 则
本章将探讨高等学校教学过程及教学原则,旨在提供关于高等教育中教学的 深入了解和指导原则,助力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取得更高的成就。
高等学校教学的特点
高等学校教学具有多样性和挑战性,涉及广泛的学科和知识领域,通过创新 的教学方法和资源,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师生互动的教学原则
通过与学生的互动和讨论,教师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时地调 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激励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原则
通过鼓励学生的主动参与和独立思考,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培养自 主学习的能力和责任感。
教学过程中注意力的引导
教师应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资源,引导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果和成果的质量。
自考教育学重点笔记:第9章
自考教育学重点笔记:第9章第九章教学(下)[单选]在教学改革中,教学方法的改革比力容易着手,这是因为教学方法具有独立性。
[单选]最古老、也是在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最遍及的一种教学方法是讲授法。
[单选]教师向学生叙述,描绘事物和现象的教学方法是讲述法。
[单选]前苏联教师沙塔洛夫在本身30年的教学实践基础上创立的教学方法是纲要信号图示法。
[单选]保加利亚医学博士卢扎诺夫创立的教学法是暗示教学法。
[单选],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的是罗杰斯。
[单选]专门的教学手段出现在文艺复兴前后。
[单选]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上课。
[单选]教学工作的基础和先决条件是备课。
[单选]在教学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适应学生个别差异、因材施教的主要途径和办法是课外辅导。
[名解]教学方法是指为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内容,运用教学手段而进行的由教学原则指导的一整套方式组成的师生彼此作用的活动。
[名解]谈适法是教师按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借助启发性问题,通过口头回答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比力、分析、判断等思维活动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名解]讨论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围绕某个问题颁发和交换意见,通过彼此之间的启发、讨论、商量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名解]实验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必然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操作,不雅察和研究这种操作引起的现象和过程,以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
[名解]实习作业法是学生按照教师安插的任务,在课上或课外进行实际操作,将已经学过的知识运用于实践的教学方法。
[名解]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工作练习,从而巩固知识、形成技能技巧的教学方法。
[名解]参不雅法是教师按照教学目的,组织学生到校外不雅察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从而获取新知识或验证已经学习过的知识的教学方法。
[名解]教学手段就是教学活动中师生互相传递信息的工具、媒体或设备。
[简答]如何运用讲授法?(I)包管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思维性。
(2)讲授要做到条理清楚、重点分明。
第九章 教学工作(下)
三、几种主要的教学方法组合
4、快乐教学:教学中通过教师创设一定的情景和场景 快乐教学:教学中通过教师创设一定的情景和场景 的布置,使学生在愉悦欢乐的气氛中进行学习。 5、范例教学:德国瓦·根舍因首创 。在课程内容选择上 、范例教学:德国瓦· 遵循“三个性”,即“基本性” 遵循“三个性”,即“基本性”、“基础性”和“范例 基础性” 性”。“基本性”强调教学应教给学生基本的知识,也 基本性” 就是说基本概念、基本科学规律或知识结构;“基础性” 就是说基本概念、基本科学规律或知识结构;“基础性” 强调教学内容应适应学生的基本经验和生活实际、适应 学生的智力发展水平,也就是教学内容对受经验者来说 是基础的东西; “范例性”是指教给学生的是经过精选的,能起到示范 范例性” 作用的典型事例和学习材料,它们将有助于学生举一反 三,进行学习迁移和实际应用。它们必须是整体的一面 镜子,可以起到窥一斑而见全貌的作用。
第三、学习即条件作用( 第三、学习即条件作用(行为主 义学派提出) 义学派提出)
代表人物有华生(J.B.Watson)和斯余纳 代表人物有华生(J.B.Watson)和斯余纳 (B.F.Skinner)。 B.F.Skinner)。 注意强化:正强化(如学生做对题或做好 事给予鼓励,就保持该行为); 负强化(如果某种反应被移开或取消就能 提高该行为再次出现的概率,如过度渴洒 头痛,本可制止过度喝洒,而止痛片可成 为负强化物)。 为负强化物)。
反射水平的学习与认知水平的学习
区别:一是学习条件的本质区别,如词的作用; 二是强化性质的区别,人学习中的任何社会信 号都可能起强化作用;三是人的能动作用,对 学习的自身预期结果的认识,也可以促进学习。 反射水平学习包括感觉的学习、运动的学习。 认知水平的学习包含以感性经验为基础的较低 级的认知学习和对现实特性加以概括化的理性 经验为基础的高级的认知学习。
幼儿园课程第九章
李 芳
第九章 国内幼儿园典型课程
1 2
3
陈鹤琴的“五指活动”课程
张雪门的“行为课程”
国内幼儿园课程发展趋势
第一节
陈鹤琴的“五指活动” 课程
一、五指活动课程的基本理论观点
陈鹤琴打破了按学科编制幼稚园课程的 方式,以大自然、大社会为中心选择和组织 课程内容,形成他所谓的"五指活动": 个连 为一体的手指比喻课程内容的五个方面,虽 有区分,却是整体的、连通的,以此说明他 所谓的五指活动课程的特征。
三、课程实施强调为儿童通过行为进行学习 1、课程固由于自然的行为,却须经过人工的精 选。 2、课程固由于劳动行为,却需在劳动上劳心。 运用设计教学法来拟定行为课程计划,用 单元教学来进行。 四、评价 四个方面的内容
五、对张雪门行为课程的评价 基本思想“生活即教育”、“行为即课 程”,这不仅是对当时幼稚园教育中普遍 存在的教育与儿童生活相脱节现象的反动 ,而且体现教育生活化、生活焦玉华的基 本理念。 目标在兼顾社会需要的同时,更兼顾儿 童个体需要。 实施是有计划有组织的过程。
(五)五指活动课程的评价 他的课程评价《幼稚生应有的习惯和技能 表》开创了我国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历史。
–该课程基本反映了陈鹤琴先生早期“做中学” 的生活教育观。也体现了他的“活教育”的思 想。
–以“一切课程是儿童自已的”,“一切课程是 当时当地儿童自发的活动”的观点作为课程设 计的出发点,从而开创了中国化、科学化的幼 儿园课程改革运动。在理论层面虽然努力避免 课程中的知识中心倾向,但在实践层面上仍然 比较注意教材,而对幼儿的注意程度不足。
第三节
国内幼儿园课程发展 趋势
一、中国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历史 • 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 20世纪50年代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 80年代以来的幼儿园课程改革
《教育学》教学教案09
(1)认识的间接性。
(2)认识的交往性。
(3)认识的教育性。
(4)认识的领导性。
3.教学过程以认识活动为基础,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过程
教学过程以认识活动为基础,是实现学生身心发展的途径和手段。教学的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与掌握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培养学生的能力;但学生的情感、意志等因素也同时参与认识过程,并与认识过程交织在一起。因此,学生在掌握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也在实现着身心的全面发展。
3.交往说
这种观点又称为双边活动说。这种观点认为,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教师与学生是交互主体的关系。因此,教学过程是教师与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的交往过程。
4.多本质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既然是多层次、多类型的,那么教学过程的本质也应该是多级别、多类型的,从而提出教学过程有认识论、心理学、生理学、伦理学和经济学等方面的本质,具体如下:
二、教学过程的本质
(一)几种教学过程的本质观
1.认识-发展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逐步养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共产主义道德品质的过程。
2.认识-实践说
这种观点认为,教学过程作为人类社会的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是认识和实践统一的活动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对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与改造主观世界、形成和谐发展的个性的实践活动的统一过程。教学过程是教师精心指导学生掌握知识、经验的认识活动和建构完美的主体结构的实践活动的统一的过程。
教育学第九章(上)
二、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
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客观规律,遵循规律才能获得成功。要搞好教学工作,必须探讨教学规律。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教学双边交互影响辩证统一的规律
教与学的矛盾是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教学双边相互依存、相互影响,构成教学过程的复杂关系。教学双边关系中的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过程中的能动性因素,二者的交互影响和辩证统一是非常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
法运用
第一节教学原则
教学是教育目的规范下的、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教育活动。
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是泛指那种经验的传授和经验的获得的活动;狭义的教学指的是学校教育中培养人的基本途径,即在各级各类学校中进行的教学活动,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
据此,我们认为,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智力和能力,增强体质,并形成一定的个性和思想品德的活动。教不能脱离学,学不能没有教,教学永远是教和学相互依存的统一活动。它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得到合乎社会需要的培养和发展。
3.教育功能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仅知识增长、能力发展,而且思想情感、精神面貌、道德品质也同时受到熏陶,发生变化。教师应自觉地在教学过程中将教书和育人统一起来,使教学过程的教育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给学生的思想和道德以有益的影响。
第九章 教学方法和技术
• 1、两种对立的指导思想:注入式和启发式。 • 2、衡量教学方法是否具有启发性的关键——要 看教师能否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二)选择依据: 1、具体的教学目的和任务 2、学科和教材的特点 3、教学对象的特点 4、学校的环境和设备条件 (三)基本要求:“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
三、常用教学方法
第九章 教学方法和技术
• [教学目的]: • 1、使学生理解教学方法的概念,了解教学方法的变革和 发展历史,明确启发式教学的精神实质。 • 2、使学生初步懂得运用各种教学方法。 • 3、使学生简单了解现代教学技术和手段。 • [教学重点]: • 教学方法的概念、常用教学方法 • [教学方法]: • 讲授 实践 讨论 自学辅导 • [课时数]: • 3
• (2)运用步骤:创设问题情境-提出问题-提出解 决问题假设-检验修正假设-得出结论 • 2、暗示教学法 • (1)含义:运用暗示手段,激发个人的心理潜力, 提高学习效果的教学方法 • (2)运用步骤:教师说明课文-教师分别使用朗 诵、演说、窃窃私语的声调连读三遍课文-播放音 乐,教师按音乐节奏再连读几遍课文,并告诉学 生注意听音乐,不要听教师读-学生分组扮演不同 角色,利用新学语言,进行对话、演短剧、做游 戏(要求扮演者进入角色)。
• • • • • • (一)我国中小学常用教学方法 1、我国中小学常用教学方法有哪些? 2、这些方法各有什么特点?运用要求有哪些? (二)国外几种新型教学方法 1、发现法 (1)含义:学生根据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 围绕一定的问题,积极思考,自行发现,从而掌 握概念、原理、原则和法则,发展智能的教学方 法。
• 2、无线电广播、电视广播(开、闭路电视,卫星 传播电视及相应软件) • 3、电子计算机及多媒体教学系统 • (四)要求 • 1、处理好两对关系 • 现代化教学手段——传统教学手段 • 现代化教学手段——教师 • 2、做好三件工作 • 软件开发 使用准备 组织管理
教育学原理,讲义 第九章
教育原理(课程代码: 00405)第九章教育方法本章主要内容第一节教育方法的指导思想第二节教育方法第三节德育方法第一节教育方法的指导思想一、启发式与注入式(一)启发式1.基本含义启发式是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采用多种方式,以启发学生的思维为核心,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促使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的一种教育指导思想。
2.主要思想第一,在教师观上,教师更多的是一位“引”师,引导学生去思考。
第二,在学生观上,学生是有待唤醒的独立个体。
第三,在教学效果上,居发式能够促进学习者的自我成长能力。
(二)注入式1.基本含义注入式就是教育过程中以教师讲解为主,向学生传递所要学习的内容,学生以听讲、记忆为主,“注入”是形象的比喻,比喻教师给学生传递知识就像一个注入容器的过程,学生是一个被接受的容器。
2.主要思想第一,在教师观上,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中心。
第二,在学生观上,把学生当作教学对象和教学活动的客体。
第三,在教学目的和效果上,注入式方法没有协调处理好教育活动中主体和客体、教和学等关系,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得教学活动变成单向的灌输,在某种意义上,算不得真正完成了教育过程。
二、接受式与发现式(一)接受式1.基本含义接受式教学是指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要以接受教师所传递的知识为主,以理解、掌握等思维活动为主。
接受学习理论最大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现代认知心理学代表人物奥苏贝尔。
2.主要思想第一,教师观上,教师既是讲授者,又是辅助者。
第二,学生观上,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过程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第三,教学目的和效果上,接受学习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形成学生的良好认知结构,更好地促进学习迁移。
(二)发现式1.基本含义发现式教学指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学生自身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来获得知识。
发现式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杜威和布鲁纳,发现式教育方法由美国心理学家、教育学家布鲁纳在《教育过程》中提出。
2.主要思想第一,学生观上,学生是一个主动发现的人,而不是被动接受知识。
第九章 教学1(大学教育学课件)
(2“)不教与学富与为智邻育”与“攀高 枝”
英国广播公司有一个系列剧,叫做《保住面子》
这象她或智途社部。老育径会剧说观的地描 的 察述 是 邻位了 , 居有径一 有 有所作 的种个什提教育为人中么高学途人产收教,皆家获她知庭。就的的每会现主当感象妇发觉,叫现到与叫 做邻非(巴 巴居常上授3凯 凯的不)知课特 特财舒教识、现 ,富服学;传
结果6富.检人就查不效张果扬,自己获的得富反,挣馈多少钱都是隐私。
情景:
有位物理教师在初中物理“运动与静止”这一课题的 教学中,就使用了启发性导课。一开始教师问:“你们 听说过用手去抓飞行的子弹的事吗?”对学生来说这种 事似乎是不可思议的,教室里立即鸦雀无声,同学们开 始思考了。一会儿,课堂沸腾了,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表 自己的看法:“子弹飞得那么快,能用手抓住 吗?”“我就听说过”,老师肯定地回答。“第一次世 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两千米高空飞行时,发 现有一个小虫似的东西在身边蠕动,他伸手一抓,大吃 一惊!原来抓到的竟是一颗德国制造的子弹。”
5“、不智与力富因为素邻与”非智与力“因攀素高相结合 (三枝)”教学过程的阶段
英这国部1广剧.做播 描公 述好司 了准有 一备一种,个人系人激列皆发剧知动,的叫现机做象《,保叫住巴面凯子特》现 象。2说.感的是知,教有材个,中产形家成庭表的主象妇叫做巴凯特, 她或社老3会观.理地察邻位解居有教有所材什提,么高收,形获她成。就概每会当感念发觉现到邻非居常的不财舒富服; 而感一到4到自.巩穷 己邻 非固居 常知面 幸识前福,,。她在增又西强表方记现这出种忆强现烈象的很优普越遍感。,这 叫“5不.运与富用为知邻识”,现象促。进迁移
“枝不学”与而富不为思则邻罔”,与思“而攀不高学则殆。
英国广播公司有一个系列剧,叫做《保住面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四)巩固性原则
• 巩固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使学生在理解知 识的基础上牢固地掌握知识、技能和技巧 的规律性及记忆力发展的规律性的反映。
•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 (2)重视复习方式的多样化
• (五)量力性原则(教材P.238-239)
• 量力性原则也叫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 的内容、方法、份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 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 一定的难度,需要他们经过努力才能掌握, 以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研究,自觉地 掌握相关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孔子提出了“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而不以三隅反,则不复 矣。”
• 《学记》中又发展了启发的思想,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 弗达”
• 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如下几点: •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 (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 (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 (4)发扬教学民主
经验或提供学生观察的机会,教师要注意语言的 形象描述,从而使学生获得所学事物的清晰表象, 丰富学生的感性经验,进而理解书本知识和发展 能力的教学原则。 • 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 •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 • (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
• (二)启发性原则 • 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
• 在运用此原则时需要遵循以下几个要求:
• 1.了解学生的现有发展水平
• 2.考虑学生认识发展的时代特点
• (六)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的原则
• 思想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原则,是把先进科学的文化基础 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并结合知识对学生进行道德 品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的教育,是科学知识 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对立统一规律的反映。
•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 1.基础知识的教学要紧密联系实际 • 2.重视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
• (八)因材施教原则
•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 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 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 《论语》有这样的记载:孔子评价他的学生说: 高柴愚笨,曾参迟钝,子张偏激,子路鲁莽;这 是缺点方面。优点方面:子贡通达人情世故,冉 求多才多艺,颜回能闻一知十,子贡能闻一知二, 子路有治兵之才,冉求有做宰相之才,公西华有 外交之才等等。
• 教学原则是借助于教学原理来反映教学规律的。教学原则 依据教学原理得出实际的结论,提出行动的要求,规范教 学过程应该怎么做。
• 总之,教学规律是客观的;教学原理虽是客观的,但带有 主观性;教学原则具有客观基础,但也是主观的,它只是 教学规律的反映。
• (二)教学原则的确立依据
• 1.教学原则是教学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它 来源于教学实践,又指导教学实践。
• 贯彻这一原则要注意: • 1.针对学生的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学 • 2.为特殊才能的学生提供发展的条件
• 三、新课程理念下若干教学原则简介(自 学教材P.243-246)
• 第二节 教学方法 • (一) 教学方法的概念 •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活动中形成的并由人们自觉提炼的为实现一定教学
• 《论语》里有这样的记载:子路问:“闻 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
闻斯行之?”冉有问:“闻斯行诸?”子 曰:“闻斯行之”公西华曰:“由(仲由,字 子路)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 求(冉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 之’.赤(公西赤,字子华)也惑,敢问?”子 曰:“求也退(谦退,行动迟缓),故进之;由也兼 人(胜人,好胜过别人),故退之.”
第九章 教学原则与方法
•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及确立依据
• (一)教学原则的概念(P.233)
• 教学原则是指导整个教学活动的根本准则,它是为实现特 定的教学目的并依据对教学规律的认识而制定的。作为一 种最根本的准则,它贯穿在教学过程各个环节、方面、因 素当中,指导着教学活动的进行。它有三个方面的涵义: 首先教学原则是为教学目的服务的,从属于教学目的;其 次,教学原则的提出依赖于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与深化; 第三,教学原则的确立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 形式的设计与运用起指导作用。
• 如战国后期出现的《学记》里就提出了 “教学相长”、“长善救失”的主张;韩 愈说过“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 子”;朱熹总结出“循序而渐进,熟读而 精思”等等
• 2.教学原则是教学规律的反映。
• 3.教学原则受教育目的Fra bibliotek制约。二、我国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 (一)直观性原则 • 直观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重视提取学生已有的
•
• 人们一般根据教学规律来阐述教学原则。教学规律是教学 及其组成成分发展变化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和必然趋势。教 学规律,不管人们是否认识清楚,是否愿意遵循,它都客 观地存在着。当人们力图用一些术语、命题来反映、表述 教学规律的时候,这种反映、表述属于教学原理的范畴。 教学原理是人们对教学规律的认识结果的一种逻辑语言表 述,并不是教学规律本身。它的任务和特点在于说明教学 规律。
• (三)系统性原则
• 系统性原则是指教学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 认识发展的顺序和学科的逻辑体系进行,使学生 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发展学生的能 力。也称为循序渐进原则。
• 《学记》要求“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 提出“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
•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 1.遵循教学内容的系统性 • 2.遵循学生的认识发展的顺序
•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 (1)教师传授的科学文化知识,应当是正确的可靠的科学知 识
• (2)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有机地进行思想品德教 育
• (3)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和思想品德修养
• (七)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在教学中要以基础 理论知识的学习为主,从联系实际中使学 生理解知识,并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