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R分子实验室污染分析及解决对策

合集下载

PCR实验室污染与对策

PCR实验室污染与对策

(三)PCR扩增产物污染 这是PCR反应中最主要最常见的污染问 题.因为PCR产物拷贝量大,远远高于PCR检 测数个拷贝的极限,所以极微量的PCR产物 污染,就可造成假阳就可形成假阳性.
还有一种容易忽视,最可能造成PCR产物污染 的形式是气溶胶污染;在空气与液体面摩擦时就 可形成气溶胶,在操作时比较剧烈地摇动反应管, 开盖时、吸样时及污染进样枪的反复吸样都可形 成气溶胶而污染. 据计算一个气溶胶颗粒可含48000拷贝,因而 由其造成的污染是一个值得特别重视的问题.
l PCR标准反应体系 DNA模板 引物 反应缓冲液 Mg2+ dNTP 耐热聚合酶 ddH2O
(三) 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尽管扩增序列的残留污染是造成假阳 性反应的主要原因,但样品间的交叉污染 也是原因之一。 因此,不仅要在进行扩增反应时谨慎 认真,在样品的收集、抽提和扩增的所有 环节都应该注意。
6 cycle = 64 Amplicon
7 cycle = 128 Amplicon
30
难 忘 的 1995 年 ------- 被 称 之 为PCR临床检验爆炸年?
天下大乱! 到天下大治!
但令人头痛的问题是易污染,极其微 量的污染即可造成假阳性的结果。如果形 成气溶胶污染而扩散,则可引起整个PCR实 验室的污染,处理起来非常麻烦,严重的 甚至要关闭PCR实验室。
仅含扩增反应混合液的对照管的功能: 1、监测扩增试剂是否发生污染,具有较强的污 染鉴别性。 2、如想鉴别实验室是否发生污染,可将一个或 多个空管打开静置于标本制备区30~60分钟, 然后加入扩增反应混合液,同时以水替代核酸 样本扩增,如为阳性,而上述仅含扩增反应混 合液的对照管为阴性,则说明实验室以前扩增 产物的存在。
(四)污染的排除

PCR污染及解决对策

PCR污染及解决对策

PCR污染及解决对策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是一种广泛应用于生物学和医学领域的技术,可以迅速繁殖起源于低数量的DNA片段。

然而,由于PCR技术的超高敏感性,PCR污染成为了一个严重的问题,会对实验结果产生误导,因此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来解决PCR污染问题。

其次,采取有效的对策来解决PCR污染问题非常重要。

首先,严格控制实验环境是避免PCR污染的基本要求。

实验室应保持清洁,定期对实验室设备和试剂进行彻底消毒,避免其他DNA或RNA的污染。

其次,使用高质量的试剂是减少污染的关键。

应选择经过严格质检的PCR试剂,并确保避免任何外源DNA或RNA的污染。

此外,在制备PCR扩增产物的过程中,应使用专门的PCR试剂和设备,避免将外源DNA或RNA引入PCR反应体系。

另外,对于系统性污染,还可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解决。

首先,必须严格控制实验员的操作技术。

实验员应该接受专业培训,掌握正确的实验操作技巧,避免将DNA或RNA带入反应体系。

其次,必须在每一步操作中使用专门的实验室试验装备,如PCR工作站、个体工作站、滤器、独立的试剂架等,严格把控反应体系的洁净度。

此外,还可以定期检查实验室设备和试剂并进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清洁卫生。

最后,对于偶然污染,需要在每一次PCR反应中都非常小心地进行操作。

实验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避免交叉污染。

此外,可以通过定期更换试剂的使用日期、采用质控样品、引入阴性对照等方法,以确保PCR反应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PCR污染是一个常见但严重的问题,会严重干扰PCR实验的结果。

为了解决PCR污染问题,实验室应该加强实验环境的控制,使用高质量的试剂和设备,并确保实验员具备良好的操作技术。

此外,对于系统性污染,还可以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对污染源进行有效控制。

通过采取这些对策,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PCR污染,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PCR-实验室污染及处理方法

PCR-实验室污染及处理方法
操作区的阴性对照进行实验(在单独的实验室验证),若连续三天阴性对 照没有起跳,则说明污染得到控制,可恢复正常实验。
实验室污染处理方法
污染,是 PCR 实验室出现实验假阳性、结果不可信、研发不可靠的重要 推手。
在最初开展 PCR 实验室的时候,应最大程度的降低可能出现的 PCR 污 染或杜绝污染的出现,在实验室前期设计及日常实验室管理和操作中, 就需要进行合理的规划以及严格执行实验室 SOP,把污染的可能性扼杀 在摇篮中。
(5)用有效氯含量为 500 mg/L 的消毒液对整个实验室(地板、墙面、天花 板、门、窗户等地方)进行清洁,并且用用有效氯含量为 1000 mg/L 的 消毒水对实验室进行喷雾消毒(重点部位为操作区),有效降解空气中 的气溶胶与附着在实验台表面的核酸污染;同时加大通风量(内循环无 用,尽可能外循环);
实验室污染处理方法
(6)待污染区域及设备器件清理完成后,常用设备和操作台面使用移动紫 外消毒车近距离辐照 1 小时;实验室内则使用室内紫外灯整晚辐照。
以上措施每日进行,直至污染消除;步骤 (1) ~ (6) 必须坚持每天进行, 确保消除实验室污染;
实验室污染处理方法
3.消除污染判定标准 设计阴性对照组,根据阴性对照确认污染情况。可使用敞开后隔夜放置
液枪前端易污染部位,清洁干净后用洁净水再擦拭一遍; (3)将离心管架、扩增管架、扩增管架底板、吸嘴盒及其他相关物品用有
效氯含量为 500 mg/L 的消毒水浸泡 2 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晾干后使 用;
实验室污染处理方法
(4)对污染区域内的设备如扩增仪、全自动提取仪等,使用核酸气溶胶污 染清除剂进行反复处理;对生物安全柜等含有空气过滤系统的设备,需 更换过滤网;
买成品次氯酸钠消毒液配制合适浓度消毒水; (3)购买核酸气溶胶污染清除剂(DNA AWAYO®原液/MediClean⑧稀释100

PCR实验室污染与对策

PCR实验室污染与对策

PCR实验室污染与对策PCR(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实验室是进行核酸分析和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场所。

然而,由于PCR实验室使用高灵敏度的技术,可能会受到外源性DNA污染的影响,导致结果的失真甚至错误。

因此,PCR实验室污染的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并采取相应的对策来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外源性污染主要指的是在实验室环境中引入外部DNA污染源。

这些污染源可能包括实验室用具(如罗氏管、管盖、显微镜片等)、实验材料(如引物、模板DNA等)、工作人员(如手部皮肤上的DNA)以及空气中的微生物等。

为了减少外源性污染,可以采取以下对策:1.消毒和清洁实验室:实验室应定期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包括工作台、工具和设备等。

使用消毒剂对工作台和设备进行彻底的消毒,防止污染源的交叉感染。

3.使用无DNA污染的试剂和材料:选用经过严格筛选和检测的PCR试剂和材料,确保其无DNA污染。

同时,使用专门为PCR实验设计和包装的罗氏管和管盖,减少外源性DNA污染的可能。

4.严格的实验室操作规范:建立和执行严格的实验室操作规范,包括实验室的通风设施、培训工作人员、制定标准操作流程等。

工作人员应按照规范操作,遵守实验室操作规程,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内源性污染是指实验过程中引入的内源性DNA污染。

内源性污染通常是由前一PCR扩增反应的产物污染了下一PCR反应。

1.严格控制实验操作的顺序:按照从低到高浓度的样品进行PCR扩增。

首先进行阴性对照,检测PCR反应体系中是否存在污染。

然后进行低浓度样品的扩增,最后进行高浓度样品的扩增,以减少内源性污染的可能。

2.应用反转录酶酶和RNA不是DNA模板:在RNA模板的PCR扩增反应中,可以使用反转录酶酶将RNA转录成cDNA。

由于RNA是DNA的模板,反转录过程不会引入外部DNA污染,从而减少内源性污染的可能。

3.使用消除污染酶:在每一PCR扩增反应中加入消除污染酶,可以在扩增反应结束后对DNA污染进行降解。

动物疫病PCR检测实验室的污染与对策

动物疫病PCR检测实验室的污染与对策

动物疫病PCR检测实验室的污染与对策摘要:PCR技术已经成为动物疾病检测的重要方法之一,然而,由于试剂、设备以及实验操作等因素的原因,PCR实验室中常常会存在污染现象,这会对PCR检测结果产生重大的影响。

本文主要介绍PCR实验室常见的污染问题及其对策,以期提高PCR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关键词:PCR;实验室;污染;对策一、PCR实验室常见的污染问题1.叉板污染。

在PCR实验的初级放大反应中,管盖内部会被热化,空气会从管盖缝隙中进入反应体系,从而引入外源DNA分子,使PCR反应体系中出现不必要的“叉板”污染。

2.辅助设备污染。

如离心机、手持式均质器、移液器、试剂瓶和移液器架等都会存在洁净度和污染问题。

特别是存在抗生素残留的试剂盒容易产生细菌污染,影响PCR检测结果。

3.PCR产物污染。

PCR产物污染主要是指PCR反应体系中存在外源DNA,如试剂、PCR产物以及PCR操作过程中的污染。

一旦外源DNA进入PCR反应体系中,会扰乱PCR放大反应,导致false positive或false negative结果。

因此,一般情况下,实验室流程分离是非常重要的。

1.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

要求从实验室建设、操作规程、用品消毒等方面入手,从细节把控污染源。

2.请专业的清洁事务公司进入实验室定期清洁和卫生消毒,保持实验室的清洁和洁净度。

3.实验过程中采用无菌技术。

如在采样、制备PCR反应混合液等步骤中要保证使用无菌物品,并在干燥灭菌下操作,百分百排除污染问题。

4.建立实验操作流程分离制度,将不同阶段的实验操作由不同工作人员完成,避免在同一实验室内同时进行制备源DNA和PCR反应等操作,降低交叉感染发生的可能性。

5.配置优质耗材。

实验用器具、管盖、移液器等耗材来源要可靠,使用前要经过充分的消毒,并且尽量使用纯净物品,避免使用重复已知污染的器具和耗材。

6.严格控制DNA扩增过程的负性对照,在PCR反应前和PCR反应后提取DNA进行扩增负性对照,诊断异常污染。

PCR实验室主要污染源与防污染措施

PCR实验室主要污染源与防污染措施

PCR实验室主要污染源与防污染措施1. PCR实验室主要污染源(1)临床样本中存在的⼤量待测微⽣物;(2)科研中得到的质粒克隆;(3)以前分析研究的特定微⽣物;(4)⼤量存在于实验环境中的特定微⽣物;(5)以前扩增产物的残留污染。

这也是PCR实验室最容易产⽣的将造成假阳性的污染。

PCR扩增可以引起实验室中扩增产物的积累,通常,⼀次典型的PCR扩增可以产⽣10^9拷贝的靶序列,如果⽓溶胶化,甚⾄最⼩的⽓溶胶都会含有10^6拷贝的扩增产物。

如果不加以控制,在短期内累积的⽓溶胶化的扩增产物即会污染实验室中的试剂、仪器设备和通风系统,从⽽造成严重的实验室污染,出现⼤量的假阳性结果。

⼀些RNA扩增技术如基于核酸序列的扩增(NASBA)、转录介导的扩增(TMA)和Qbeta复制酶等不易产⽣扩增产物的污染,这是由于它们的扩增产物为RNA,可以被环境中的RNA酶迅速地降解。

2. 防污染措施(1)严格分区实验室及严格遵守⼯作程序基因扩增实验室分为试剂准备区、样本准备区、PCR扩增区、产物分析区等,必需备有各⾃必需的仪器设、⼯作服、⼿套、加样器和通风系统。

在每个区使⽤的试剂和废物,必需直接在其各⾃的区域内分装或包装。

操作⼈员必需注意防⽌通过他们的头发、眼睛和⾐服将扩增产物从污染区携带⾄清洁区的可能性。

(2)化学清污实验台⾯可使⽤10%的次氯酸钠(漂⽩剂)清洗,然后再⽤70%⼄醇或清⽔洗去次氯酸钠。

次氯酸钠具有氧化损伤核酸的作⽤,从⽽使可能留在实验台⾯的扩增产物被破坏掉。

要注意的是,次氯酸钠不能区分提取的DNA和PCR扩增产物,⽤次氯酸钠处理的样本不能⽤于核酸扩增检测。

在实际⼯作中,有些物品⽐如放置扩增反应管的盘必需从污染区转回清洁区时,在转回之前,应将其置于2-10%的次氯酸钠溶液中过夜,并充分冲洗。

(3)扩增产物的修饰临床PCR检测通常由3或4个步骤组成:核酸提取和扩增检测试剂的配制。

使⽤商品试剂盒时,试剂的配制量可⼤⼤减少;样本的处理即靶核酸的提取;PCR扩增;扩增产物的分析。

PCR实验室污染与对策-冯忠军

PCR实验室污染与对策-冯忠军

(四)污染的排除
在确定了污染的原因后,工作人员就开始着 手排除污染,每天都打开整个PCR实验室的门窗和 排气扇,让整个实验室通风,用消毒液擦拭整个 PCR实验室,打开所有的紫外灯照射。 每隔3天按上述步骤检测一次,一直这样处理 了一个多月,A对照才转为阴性。 连续检测3次 A和B阴性对照,每次结果都均为 阴性,才确定PCR实验室恢复正常。
以下设定的阴性对照也可以发现污染及其来源: ① 只有master mix ② 将master mix中加入第一个房间里的水 ③ master mix中加入第二个房间的水 ④ master mix中加入处理样本时做阴性对照的水 ⑤ 不加任何试剂和样本,只有相同体积的水。 污染分析: 如果(1)有阳性扩增反应,则是试剂污染, (2)或(3)有扩增信号是各自房间中水发生污染, (4)有扩增信号是样本处理时有污染,(5)有扩 增信号是PCR反应过程中有污染(机器或反应管)。
(一)污染的预防
进行PCR操作时,操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操作 规程,最大程度地降低可能出现的PCR污染或杜绝 污染的出现 1、操作分区: 目前,PCR尚不能做到单人单管和实现完全闭 管操作,但无论是否能够达到单人单管,均要求实 验操作在3个不同的区域内进行,各区要有一定的 隔离,操作器材专用,而且要有一定的方向性。
Hale Waihona Puke 一)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实验室设臵 实验室分为试剂准备区、标本制备区、扩增区3个区, 试剂存放在试剂准备区,标本是在标本制备区处理,处理 完的标本臵于扩增区上机扩增。已经通过卫生部临检中心 组织专家进行的技术验收,且已经连续运转2年。 ☻使用试剂 试剂是由中山大学达安基因股分有限公司提供的乙型 肝炎病毒(HBV)荧光定量PCR试剂。 ☻操作人员 参加过卫生部临检中心的上岗培训并通过考试取得合 格证。

PCR实验室发生污染后处理方法

PCR实验室发生污染后处理方法

PCR实验室发生污染后处理方法PCR实验室发生污染后处理方法一、确定污染类型1、PCR实验室发生污染后主要表现为:1)所有同批次标本及阴阳对照全部为阳性;2)阴阳对照正常,所有标本检测均为阳性;3)除了CT值靠前的标本其余标本及阴性对照CT值接近临界值,都有微弱翘尾。

出现以上三种情况,均可判为发生污染。

PCR污染类型分为样本污染和产物污染。

所谓样本污染一般发生在操作2区,由使用被污染的耗材和样本交叉污染产生;产物污染有PCR扩增产物引起,一般发生在扩增分析区,即3区,由于PCR反应体系没有完全闭合或者扩增后的体系没有及时安全清理引起。

2、确认污染类型才能有效清除污染。

发生污染后,更换所有一次性耗材即移液枪及使用新拆分试剂。

有两种简易方法如下:1)不加内标重复实验,检测结果如果内标没有扩增,可判为样本污染,反之为产物污染。

2)分A和B两组,A组在上机前,八联管开盖在2区放置10min 左右,B组闭合八联管直接上机。

检测结果中若A组发生污染B组正常,则为气溶胶污染。

气溶胶污染有两个来源,其一为扩增产物引起,其二为浓度较高的标本在制备过程中外释累积形成。

二、污染处理措施一般而言,发生产物形成的气溶胶污染是很难在短时间内及时清理掉的,这是由PCR反应的特点决定的,及其微小的污染物都可以作为模板扩增,释放出巨大荧光信号。

因此,很多试剂厂商都有相应的防污染试剂产品,可以有效防止产物污染,其原理为UNG酶对产物核酸片段的有效降解,而不影响我们从标本制备来的核酸模板。

但是,彻底消除污染,降低对UNG酶的依赖,还需要一套消除污染的体系来应对。

具体如下:1、全面规范操作:1)进行PCR操作时,工作人员应该严格遵守SOP操作规程。

2)试剂准备、标本制备区、PCR扩增区及分析区设计要合理,要有一定的方向性。

工作人员要谨循由试剂准备→标本制备→PCR扩增区及分析区的工作流程。

3)任何一间的产物及器材不要拿到其它两个工作区。

PCR防污染措施

PCR防污染措施

【分享】PCR污染与对策PCR污染与对策PCR反应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较大扩增能力与极高的灵敏性,但令人头痛的问题是易污染,极其微量的污染即可造成假阳性的产生.污染原因(一)标本间交叉污染:标本污染主要有收集标本的容器被污染,或标本放置时,由于密封不严溢于容器外,或容器外粘有标本而造成相互间交叉污染;标本核酸模板在提取过程中,由于吸样枪污染导致标本间污染;有些微生物标本尤其是病毒可随气溶胶或形成气溶胶而扩散,导致彼此间的污染.(二)PCR试剂的污染:主要是由于在PCR试剂配制过程中,由于加样枪、容器、双蒸水及其它溶液被PCR 核酸模板污染.(三)PCR扩增产物污染.这是PCR反应中最主要最常见的污染问题.因为PCR产物拷贝量大(一般为1013拷贝/ml),远远高于PCR检测数个拷贝的极限,所以极微量的PCR产物污染,就可造成假阳就可形成假阳性.还有一种容易忽视,最可能造成PCR产物污染的形式是气溶胶污染;在空气与液体面摩擦时就可形成气溶胶,在操作时比较剧烈地摇动反应管,开盖时、吸样时及污染进样枪的反复吸样都可形成气溶胶而污染.据计算一个气溶胶颗粒可含48000拷贝,因而由其造成的污染是一个值得特别重视的问题.(四)实验室中克隆质粒的污染:在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及某些用克隆质粒做阳性对照的检验室,这个问题也比较常见.因为克隆质粒在单位容积内含量相当高,另外在纯化过程中需用较多的用具及试剂,而且在活细胞内的质粒,由于活细胞的生长繁殖的简便性及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污染可能性也很大.污染的监测一个好的实验室,要时刻注意污染的监测,考虑有无污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污染,以便采取措施,防止和消除污染.对照试验1.阳性对照:在建立PCR反应实验室及一般的检验单位都应设有PCR阳性对照,它是PCR 反应是否成功、产物条带位置及大小是否合乎理论要求的一个重要的参考标志.阳性对照要选择扩增度中等、重复性好,经各种鉴定是该产物的标本,如以重组质粒为阳性对照,其含量宜低不宜高(100个拷贝以下).但阳性对照尤其是重组质粒及高浓度阳性标本,其对检测或扩增样品污染的可能性很大.因而当某一PCR试剂经自己使用稳定,检验人员心中有数时,在以后的实验中可免设阳性对照.2.阴性对照:每次PCR实验务必做阴性对照.它包括①标本对照:被检的标本是血清就用鉴定后的正常血清作对照;被检的标本是组织细胞就用相应的组织细胞作对照.②试剂对照:在PCR试剂中不加模板DNA或RNA,进行PCR扩增,以监测试剂是否污染.3.重复性试验4.选择不同区域的引物进行PCR扩增防止污染的方法一.污染的预防进行PCR操作时,操作人员应该严格遵守一些操作规程,最大程度地降低可能出现的PCR污染或杜绝污染的出现。

PCR实验室的污染与对策

PCR实验室的污染与对策

(五)体会
PCR检测过程中,防止污染是很重要的 一项工作。只需几个DNA分子作模板就可大 量扩增,应特别注意反应体系被痕量DNA模 板污染,这是造成假阳性最大的可能。
通常我们对PCR实验室污染的预防是采 取不同操作分区进行、分装试剂、改进实验 操作等规则,对污染的处理是用稀盐酸擦拭 或浸泡、紫外线照射等。而对于实验室的通 风方面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
PCR实验室的污染与对策
河北医科大学第三医院 冯忠军
PCR技术是一种体外核酸扩增技术, 模拟自然DNA复制过程,通过重复高温 变性、低温退火、中温延伸等简单的3 个温度循环,将靶DNA扩增数百万倍, 显示极高的敏感性。
30次循环后靶序列扩增的数量
1 cycle = 2 Amplicon
2 cycle = 4 Amplicon
将两种批号的HBV试剂拿到其他规范的PCR实 验室检测,也显示试剂没有问题。
该实验室用消毒液擦拭工作台面后, 打开所有的紫外灯照射一天,将所使用加 样器、离心管、Tip头、手套、记号笔、记 录本等都更换掉,再将标本进行检测,结 果全部标本仍然为“阳性”。
第二天,仍然用消毒液擦拭工作台面 后,再打开所有的紫外灯照射一天,将HBV 标本重新检测,同时设臵了两个阴性对照 (A和B),
据计算,一个气溶胶颗粒可含48000拷 贝,由其造成的污染是一个值得特别重视的 问题.
三、PCR实验室污染的监测
一个好的实验室,要时刻注意污染的监 测,考虑有无污染、什么原因造成的污染, 以便采取措施,防止和消除污染.
PCR实验,不在于能否扩增出目的片段 (阳性结果)来,而是在于是不是有重复 性以及有没有设臵对照。
仅含扩增反应混合液的对照管的功能:
☻监测扩增试剂是否发生污染,具有较强的污 染鉴别性。

PCR实验常见污染的原因及对策

PCR实验常见污染的原因及对策
则, 各个 区域 实 验用 品及 加样 器 专用 , 实验 前 应 将 该 区域 用 紫外 线 消 毒 ,以破 坏 残 留的脱 氧核 糖 核 酸 或 核糖 核酸 。在不 同处 理 区域进 行相 应 的工作 , 样 本 处
种, 由于其反应特异性强 , 操作简单 、 快速 , 对纯度要 求低 , 且灵敏度高等优点 , 被广泛应用于兽医实验室
检 疫 检 验
P C R实 验 常 见 污 染 的 原 因 及 对 策
牛 可 可 ( 河南省新 乡市新 乡县农牧局 4 5 3 0 0 3 )
聚 合酶 链式 反应 ( P C R) 是 分子 生 物学 技术 的一
毒剂擦拭清洁 ,紫外光照射时距离应小 于 9 O 厘米, 过夜消毒 。 工作 人 员 在操 作 过 程 中一 定 要 遵循 单 一 方 向原
克 隆质 粒 的 污染 。在 分 子 生 物学 实 验 室 及某 些 用 克 隆质 粒 做 阳性对 照 的检 验 室 ,这 个 问题 也 比较
常见 。因为克隆质粒在单位容积内含量相当高 , 另外
在 纯化 过 程 中需 用较 多 的用 具 及试 剂 ,而 且 在 活细 胞 内的质 粒 ,由于 活细 胞 的生 长 繁殖 的简 便 性及 具
计 要求 严 格 ,但 是 在基 层 实验 室 实 际操 作 中还 会 遇 到一 些 污染 问题 。在实验 过 程 中 , 极 其 微 量 的污染都 会造 成 实验 结果 的不 准确 以致 实验失 败 。
1 原 因
环境污染 , 门 把手 、 实验 台、 操作架 、 离心机 、 电 泳盒 等设 备 仪器 污染 。 工 作人 员 操作 不 严谨 造 成 污染 。 没有 做 到 单一 方 向原则 , 手套 、 加 样滴 头 等污染 。 样本 交 叉污染 。样本 收集 时 , 采 样 工具 和容 器 消

PCR实验室污染的原因分析、处理及整改措施

PCR实验室污染的原因分析、处理及整改措施

PCR实验室污染的原因分析、处理及整改措施2022年5月29日中午12:30开始PCR实验室假阳性频率增高,考虑可能出现实验室污染,检测工作立即停止,首先,查找污染源和明确污染范围。

经排查本次实验室污染的主要来源可能是部分配置好的反应体系放置时间过久、实验室二区出现扩增产物的污染。

一、发生污染的原因分析。

1.核酸检测工作频次过高,导致每批样本检测之间没有足够时间消毒。

2、核酸检测人员短缺,检测人员需要多次往返二区、三区,极容易导致扩增产物的污染。

二、实验室污染的处理:1.生物安全柜的操作台消毒处理:使用50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喷洒消毒。

消毒液需要现用现配,24小时内使用。

2.实验室台面、地面、物体表面等的消毒处理:立即使用润湿有5000mg∕L含氯消毒剂的毛巾擦拭、消毒。

清洁、消毒通风系统滤网。

采用房间固定和可移动紫外灯进行紫外照射2小时以上。

3.清理污染物时:严格遵循活病毒生物安全操作要求,采用压力蒸汽灭菌处理,并进行实验室换气等,防止次生危害。

整改措施:1.严格实验室功能分区确保实验室人、物及空气单向流动核酸检测实验室的人、物及空气流向按照试剂储存和准备区一样本制备区T扩增和产物分析区,防止扩增产物随人流、物流及空气进入扩增前的区域。

空气流向应按照从试剂储存和准备区一样本制备区一扩增区一扩增产物分析区方向空气压力递减的方式进行。

2、力口强实验室检测安全管理(1)基本要求核酸检测应当在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进行,并应在生物安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采取适当的个体防护措施,包括手套、口罩和隔离衣等。

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实验室应当制定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程序文件及实验室生物安全操作失误或意外的处理操作程序,并有记录。

(2)实验室前安全要求应使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进行桌面、台面及地面消毒。

消毒液需每天新鲜配制,不超过24小时。

转运至实验室的标本转运桶应在生物安全柜内开启。

转运桶开启后,使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或75%酒精对转运桶内壁和标本采集密封袋进行喷洒消毒。

PCR分子实验室污染分析及解决对策

PCR分子实验室污染分析及解决对策

PCR分子实验室污染分析及解决对策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它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简便、重复性好、易自动化等突出优点,能在几个小时内完成从一块组织、一根毛发,甚至一个细胞中扩增出足量的目的产物供分析研究和检测鉴定,所以,近年来PCR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和动物的多种传染病早期诊断和食品/饲料中特定成分的检测。

PCR反应虽然具有较强扩增能力和极高的灵敏性等优点,但是也存在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易污染,极其微量的污染即可造成假阳性的结果。

如果形成气溶胶污染扩散,则可引起整个PCR实验室的污染,处理起来非常棘手,严重的甚至要关闭实验室。

一、污染种类PCR实验室污染主要是下面三个方面:(一)标本间交叉污染:主要是在采(取)样的过程中,由于取样工具之间的交叉造成污染;或者在核酸提取的过程中,由于移液器、离心管等使用不当导致的污染。

(二)PCR试剂的污染:主要是在PCR试剂配制过程中,由于移液器、容器、阴性对照及其它试剂被核酸模板或阳性对照污染。

(三)PCR扩增产物污染:这是PCR反应中最主要最常见的污染问题。

因为PCR产物拷贝量大(一般为1013copies/mL),远远高于PCR检测数个拷贝的极限,所以极微量的PCR产物污染,就可造成假阳就可形成假阳性。

还有一种容易忽视,最可能造成PCR产物污染的形式是气溶胶污染。

二、污染的监测一个好的实验室,要时刻注意污染的监测,考虑有无污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污染,以便采取措施,防止和消除污染。

1、对照试验①阴性质控对照a) 提取空白对照:核酸提取过程中不加样品的空白管;b) PCR试剂对照:不含DNA/cDNA模板的PCR扩增反应液试剂;c) 阴性目标DNA对照:即为内源基因对照,是不含外源目标核酸序列片段的模板。

可使用阴性标准物质,并与测试样品等同处理进行核酸提取及PCR扩增。

②阳性质控对照a) 弱阳性对照:使用已知的弱阳性样品作为阳性质控样品,并与测试样品等同处理进行核酸提取及PCR扩增;b) 阳性目标DNA对照:使用含有目标DNA/RNA序列片段的阳性标准物质和(或)质粒。

PCR扩增过程中污染的预防与对策

PCR扩增过程中污染的预防与对策

PCR扩增过程中污染的预防与对策第一篇:PCR扩增过程中污染的预防与对策pcr技术是聚合酶链反应,该技术可将极微量的靶dna特异的扩增上百万倍,从而大大提高对dna分子的分析和检测能力。

pcr反应的最大特点是具有较大扩增能力与极高的灵敏性,操作复杂,所以在其操作过程中常有污染发生,即使极少量的污染也会造成假阳性,稍有差错就会出现假阴性。

本文讨论pcr扩增过程中污染的预防与对策。

操作者必须熟练掌握技术,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防止假阳性、假阴性结果的产生。

污染的原因调查标本间的污染;采集标本的容器被污染;提取过程中加样枪污染;试剂的污染;提取过程中气溶胶的污染等。

防止污染的预防与对策实验人员要熟练掌握pcr操作技术,严格规范操作程序,操作过程中加样枪的使用,手套、枪头、离心管应一次性使用。

严格按试剂生产厂家提供的程序进行操作。

严把质量关,在操作当中总结,马上到期的试剂或刚过期试剂对pcr结果影响很大。

设立阴性质控和阳性质控:阴性质控以监测试剂是否污染,阳性质控以监测pcr反应是否成功,产物大小是否合本理论要求。

实验室设置及设备的规范化实验室划分为4区:试剂准备区、,标本准备区、pcr循环扩增区、检测区。

扩增仪的设置要符合要求,取样器刻度准确,减少pcr循环次数,只要pcr产物过剩检测水。

近年来pcr技术已普及到各基层医院,广泛地用于感染性病原体,如hbv hcv的临床检测,由于缺乏对核酸扩增检验技术完整的了解以及缺乏质量保证措施,导致部分实验室结果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的出现,所以操作者必须熟练掌握技术,严格按操作规程操作,防止假阳性,假阴性结果的产生。

第二篇:16sRNA PCR 扩增及凝胶电泳分析实验报告16sRNA PCR 扩增及凝胶电泳分析微生物学20092474王紫枫一、实验目的1.熟悉细菌活化及培养过程2.掌握PCR扩增技术及方法3.掌握凝胶电泳分析技术二、实验原理rRNA进化缓慢,具有高度保守性。

PCR实验室发生污染后处理方法

PCR实验室发生污染后处理方法

PCR实验室发生污染后处理方法PCR实验室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非常重要的实验室之一,它用于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以扩增DNA序列。

然而,PCR实验室也面临着可能发生污染的风险,这可能会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准确性或无效性。

因此,识别和处理PCR实验室的污染至关重要。

1.身体保护措施:实验人员应该正确佩戴实验室工作服和个人防护装备,包括手套、眼镜、口罩等,以避免污染的发生和传播。

此外,实验人员在进入和离开实验室之前应该进行正确的手部清洁,以减少外部污染的风险。

2.试剂和物品消毒:实验人员在每次使用试剂之前应该进行试剂瓶口的消毒处理,例如使用70%的乙醇擦拭试剂瓶口。

另外,实验室中的常用仪器和设备也应该进行定期的清洁和消毒,以避免交叉污染的发生。

3.工作区域的清洁:实验人员应该定期清洁工作台和实验室周围的区域,以防止积尘和交叉污染。

工作台表面可以用含酒精的消毒剂擦拭,确保无菌和干燥。

4.废弃物处理:实验室中产生的废弃物(如实验管、尖筒、试剂瓶等)应该正确分类和处理。

有害废弃物应该按照规定进行妥善处理,以避免对环境和健康造成不良影响。

5.污染源的检测和评估:定期对PCR实验室中的污染源进行检测和评估,例如通过真空采样器对空气中的微生物进行采样,通过培养和PCR技术进行分析。

同时,对实验中的常见污染源进行监测,例如试剂、管道水质等。

以上是一些常见的处理PCR实验室污染的方法,但是实际处理污染的具体方法可能会因为污染源的不同而有所不同。

如果发生实验室的污染事件,可以设计一套适合自己实验室的污染应急预案,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包括清洁、消毒、更换试剂等,同时尽可能避免影响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总之,PCR实验室的污染是一种常见的问题,但也是可以预防和处理的。

实验人员应该具备正确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时刻注意实验室的清洁与卫生,采取相应的处理方法,以确保PCR实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

PCR实验室防污染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法

PCR实验室防污染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法

PCR实验室防污染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法一、PCR实验室的污染来源1、样本间交叉污染:收集样本的容器被污染或样本密封不严外溢;不同样本移液时忘记更换枪尖或未使用带滤芯枪尖;移液器等实验器具及耗材未及时消毒灭菌;不同样本同时开盖或样本剧烈震荡、反复吹吸导致气溶胶形成扩散,相互交叉污染。

2、实验试剂污染:主要是在PCR 组分试剂加样过程中,由于移液器、容器、阴性对照及其它试剂被核酸模板或阳性对照污染。

加样过程中,因为 PCR 试剂对温度十分敏感,需要通过冰浴使得 PCR 试剂和 PCR 板/管处于 0℃,但这个过程也是充满了污染的风险的。

3、扩增产物污染:大量拷贝的产物泄漏或扩增后的PCR反应管意外开盖,这是 PCR 反应中最主要最常见的污染问题。

因为 PCR 产物拷贝量大,远远高于 PCR 检测数个拷贝的极限,所以极微量的 PCR 产物污染,就可形成假阳性。

4、克隆质粒污染:作为阳性质控品的克隆质粒外溢。

二、PCR实验室的防污染方法按照实验室的安全工作制度或安全标准操作程序,所有操作符合《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

1、严格执行各区功能划分:试剂储存和准备区:贮存试剂的制备、试剂的分装和扩增反应混合液的准备,以及离心管、吸头等消耗品的贮存和准备。

标本制备区:核酸(RNA、DNA)提取、贮存及其加入至扩增反应管。

对于涉及临床样本的操作,应符合生物安全二级实验室防护设备、个人防护和操作规范的要求。

扩增区:cDNA合成、DNA扩增及检测。

扩增产物分析区:扩增片段的进一步分析测定,如杂交、酶切电泳、变性高效液相分析、测序等。

试剂准备区、样本制备区和扩增区内的实验用品,包括移液器等器具应专用,空气、物品流向依次为:试剂准备区、样本制备区、扩增区、产物分析区,不可逆行。

2、清洁的实验用品:实验室自配试剂(去离子水、缓冲液等)和所有使用器具在使用之前均应高压灭菌或紫外杀菌。

枪尖、反应管等实验耗材应一次性使用。

Pcr实验室的污染来源以及应急措施说明

Pcr实验室的污染来源以及应急措施说明

Pcr实验室的污染来源以及应急措施说明PCR实验室也称为基因扩增实验室。

PCR是聚合酶链式反应的简称。

这是一种分子生物学技术,可以放大特定的DNA片段,并可以被视为活体外的特定DNA复制。

通过DNA基因追踪系统,可以以纳米级的精度快速识别患者体内的病毒含量。

那么pcr实验室的污染来源有哪些,跟随艾柯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厂家一起来看看。

一般来说,pcr实验室的综合污染源包括但不限于:实验室药物、试剂、检测溶液、残留试剂、仪器清洗和液体滴注过程中产生的综合废水。

实验室废水水质复杂,排放周期不确定,排放量不规则,污染物成分相对复杂。

除了洗涤剂和常见溶剂等有机物质外,还有许多酸碱、有毒有害有机物质和重金属。

所以实验室污染物的首要来源和重点治理目标就是实验室的污水与废水的治理,艾柯从事实验室废水污水处理设备研发二十余年,所研发的艾柯实验室污水处理设备可适应实验室重金属废液,有机无机废液,医疗废液等各种水污染来源处理。

PCR实验室的污染源:1.样本间交叉感染:收集样本的容器受到污染或样本密封不严,导致溢出;吸移不同样本时,忘记更换枪头或不要使用带有滤芯的枪头;移液管等实验设备和耗材未及时消毒灭菌;不同样品同时打开盖子,或样品剧烈冲击、反复吹吸导致气溶胶扩散、交叉污染的形成。

2.实验试剂水污染:这主要是由于在PCR组分试剂的采样过程中,核酸模板或阳性对照污染了移液管、容器、阴性对照和其他试剂。

在取样过程中,由于PCR试剂对温度非常敏感,需要通过冰浴将PCR试剂和PCR板/管保持在0℃,但这一过程也充满了水污染风险。

3.扩增产物的污染:产品大量拷贝的泄漏或扩增后PCR反应管的意外打开是PCR反应中最常见的主要污染问题。

由于PCR产物的拷贝数很大,远远高于PCR检测数个拷贝的极限,因此PCR产物的极微量污染可以形成假阳性。

4.克隆质粒污染:克隆质粒溢出作为阳性质控产品。

PCR实验室污染应急处理方法、窍门:1. 核酸样本溢出:立即用抹布或纸巾盖住,用10%次氯酸消毒液从周边倒向中心,约30分钟后取出污染物品,用次氯酸消毒液擦拭,喷洒75%酒精,移动UV载具固定曝光1小时。

PCR实验室防污染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法

PCR实验室防污染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法

PCR实验室防污染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法PCR(聚合酶链式反应)实验室是进行核酸扩增实验的关键场所,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防污染措施以及应急处理方法。

一、实验室防污染措施:1.实验室空间划分:将实验室分成不同区域,包括扩增前处理区、样本DNA提取区、嵌合反应区和扩增产物分析区。

各个区域应设立合适的物理屏障,防止交叉污染。

2.空气处理系统:实验室内应安装高效过滤器和通风系统,确保室内空气质量良好。

减少空气中的DNA和RNA等污染源。

3.无菌操作:在PCR实验室中进行工作时,必须采取无菌操作技术,包括穿戴无菌手套和口罩,避免颗粒、细菌和真菌的污染。

4.设立正常控制组和负空白对照组:对于每个PCR实验批次,应设置正常的样本对照组和无模板反应的负空白对照组,以确保扩增产物的准确性和特异性。

5.实验室设备清洁与消毒:定期对PCR仪、离心机、移液器等实验设备进行清洁和消毒,以减少交叉污染的发生。

6.样本处理区和实验重叠区分离:为了避免扩增前杂交污染,应将样本处理区和实验重叠区分隔开,分别使用不同的工作区域和实验仪器。

二、应急处理方法:1.污染样品的处理:一旦检测到污染样品,应立即停止实验,并将污染的试管和其他实验材料放入注射器中,用10%次氯酸钠溶液彻底清洗。

污染的工作台、仪器等表面也要进行消毒处理。

2. 扩增产物污染的处理:若扩增产物遭受到外源DNA污染,可使用外源DNA降解酶如DNase或Exonuclease I降解外源DNA。

然后,用新的试剂和陶瓷粉、洗涤缓冲液等彻底清洁实验器具。

3.实时监测和紧急停电措施:对PCR实验过程中的机器、电脑和监测设备等进行定期检查,确保正常工作。

同时,应安置备用电源设备,一旦停电时能立即启动备用电源,保证实验的连续性。

4.废液处理:将PCR废液最好两次分离处理,首先将其放入安全密闭的容器中,然后经过高温或化学处理,彻底灭活。

总之,PCR实验室的防污染措施与应急处理方法的实施对于保障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PCR实验室发生污染后处理方法

PCR实验室发生污染后处理方法

PCR实验室发生污染后处理方法1.环境消毒:将PCR实验室中的每个工作台面、设备、工具等物品进行彻底的清洁和消毒,消毒方法可以使用70%酒精擦拭,对于无法擦拭的设备可用消毒液浸泡消毒。

2.更换耗材:将被污染的耗材(例如:PCR试管、吸嘴、移液器等)清理或隔离,以防止二次污染,同时更换新的耗材。

3.换气处理:开窗通风,确保实验室内外的空气流通,将可能存在的污染物排除。

4.建立严格的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对操作人员的培训,确保实验室操作符合规范,减少操作过程中对实验室环境造成的污染。

5.定期检测:定期对PCR实验室进行污染检测,使用空白对照进行负控实验。

如果检测到污染,应及时采取措施清除污染物,并做好记录。

6.样品检测方法:对样品进行进一步分析,确认是否被污染,如果样品已经被污染,应剔除使用,重新采集新的样品进行实验。

7.剔除污染源:如果PCR实验室中存在大量污染源,如陈旧的试剂、过期的耗材等,应及时清除和替换。

8.质量控制:建立质量管控体系,要求实验室人员在每次实验开始前,对PCR实验室的工作台、设备进行检查,确保实验环境符合要求。

9.合理使用实验室设备:合理使用PCR仪器和其他实验室设备,定期对仪器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工作,减少设备对实验室环境的污染。

10.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实验室安全意识,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实验室安全隐患排查,及时处理储存存在风险的试剂和化学品。

总结:PCR实验室污染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环境消毒、更换耗材、换气处理、建立规范操作流程、定期检测、样品检测方法、剔除污染源、质量控制、合理使用实验室设备和建立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等。

通过采取合适的处理措施,可以有效避免PCR实验室污染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PCR实验室的污染来源及控制策略

PCR实验室的污染来源及控制策略

PCR实验室的污染来源及控制策略PCR 技术是一种体外模拟DNA复制过程的核酸扩增技术,主要通过重复高温变性、低温退火和延伸三个循环,然后将靶DNA扩增数百万倍,因此PCR技术的优势就是极高的灵敏度,但是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PCR技术最大的一个缺点就是—易污染,极其微量的污染都有可能导致假阳性的产生。

一旦发生实验室核酸污染,正常开展的实验就必须要停止,然后花费大量物力、人力直到寻找污染源,或者实验室清洁达标为止,而且实验报告结果必须作废,需重新实验,结果才可靠。

为了有效的避免污染,获得稳定可靠的检验结果,我们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往往需要采用一定的措施来预防或者消除污染。

污染的来源(1)试剂污染由于在PCR试剂配制过程中,由于加样器、容器、水及其他溶液被核酸污染。

(2)设备污染半自动核酸提取仪、全自动核酸提取仪在提取过程导致溅洒样本或者核酸模板,污染机器。

或者设备内垃圾筒清洁不彻底,残留液体或结晶挥发形成气溶胶对造成污染。

(3)标本交叉污染可能是由于收集标本的容器被污染,标本放置时由于密封不严溢于容器外,容器外黏有标本,吸样器污染及空气中的气溶胶导致的标本间交叉污染。

尤其是病毒类可随气溶胶或形成气溶胶而扩散,导致彼此间的污染。

(4)PCR扩增产物污染这是PCR中最常见的污染问题,常见于需要在扩增后开盖的检测项目,或者是扩增后产物处理不当,因为PCR产物拷贝量大,远远高于PCR检测数个拷贝的极限,所以极微量的PCR产物污染就可形成假阳性。

(5)克隆质粒的污染在实验室操作中经常会用到阳性参考品,这些阳性参考品大多数是由某些用克隆质粒制作而成,克隆质粒在单位容积内浓度高,不小心使用极易造成污染。

有些实验室自己克隆质粒做质控品,配制过程后,垃圾的处理方式不严格等,从而造成质控品对实验室的污染进而造成实验室对标本的污染。

控制污染的措施(1)实验分区域合理分隔实验室。

将样品的处理、配制PCR反应液、PCR循环扩增及PCR产物的鉴定等步骤分区或分室进行,特别注意标本处理及PCR产物的鉴定应与其他步骤严格分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CR分子实验室污染分析及解决对策
聚合酶链反应(PCR)是一种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它具有特异、敏感、快速、简便、重复性好、易自动化等突出优点,能在几个小时内完成从一块组织、一根毛发,甚至一个细胞中扩增出足量的目的产物供分析研究和检测鉴定,所以,近年来PCR技术被广泛应用于人和动物的多种传染病早期诊断和食品/饲料中特定成分的检测。

PCR反应虽然具有较强扩增能力和极高的灵敏性等优点,但是也存在一个令人头痛的问题——易污染,极其微量的污染即可造成假阳性的结果。

如果形成气溶胶污染扩散,则可引起整个PCR实验室的污染,处理起来非常棘手,严重的甚至要关闭实验室。

一、污染种类
PCR实验室污染主要是下面三个方面:
(一)标本间交叉污染:主要是在采(取)样的过程中,由于取样工具之间的交叉造成污染;或者在核酸提取的过程中,由于移液器、离心管等使用不当导致的污染。

(二)PCR试剂的污染:主要是在PCR试剂配制过程中,由于移液器、容器、阴性对照及其它试剂被核酸模板或阳性对照污染。

(三)PCR扩增产物污染:这是PCR反应中最主要最常见的污染问题。

因为PCR产物拷贝量大(一般为1013copies/mL),远远高于PCR检测数个拷贝的极限,所以极微量的PCR产物污染,就可造成假阳就可形成假阳性。

还有一种容易忽视,最可能造成PCR产物污染的形式是气溶胶污染。

二、污染的监测
一个好的实验室,要时刻注意污染的监测,考虑有无污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污染,以便采取措施,防止和消除污染。

1、对照试验
①阴性质控对照
a) 提取空白对照:核酸提取过程中不加样品的空白管;
b) PCR试剂对照:不含DNA/cDNA模板的PCR扩增反应液试剂;
c) 阴性目标DNA对照:即为内源基因对照,是不含外源目标核酸序列片段的模板。

可使
用阴性标准物质,并与测试样品等同处理进行核酸提取及PCR扩增。

②阳性质控对照
a) 弱阳性对照:使用已知的弱阳性样品作为阳性质控样品,并与测试样品等同处理进行核酸提取及PCR扩增;
b) 阳性目标DNA对照:使用含有目标DNA/RNA序列片段的阳性标准物质和(或)质粒。

2、重复性试验
为了避免实验结果的偶然性,需要设置平行实验,必要时可以对所做实验在同样条件下进行足够次数的重复。

三、防止污染的方法
进行PCR操作时,操作人员应该严格遵守一些操作规程,最大程度地降低可能出现的PCR 污染或杜绝污染的出现。

(一)人员:转基因产品检测实验室的人员要按照严格的培训流程进行培训与考核,实验室操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分子生物学专业技术操作规范。

(二)划分操作区:PCR分子实验室原则上分为四个单独的工作区域:试剂配制室、样品处理室、核酸扩增区和产物分析室。

为避免交叉污染,进入各个工作区域必须严格遵循单一方向进行,即只能从试剂准备区→样品制备区→PCR扩增区→产物分析区。

各实验区之间的试剂及样品传递应通过传递窗进行。

不同的工作区域使用不同的工作服(例如不同的颜色)。

任何一间的产物及器材不要拿到其他工作区,工作人员离开各工作区域时,不得将工作服带出。

四、实验操作注意事项
尽管扩增序列的残留污染大部分是假阳性反应的原因,样品间的交叉污染也是原因之一。

因此,不仅要在进行扩增反应是谨慎认真,在样品的收集、抽提和扩增的所有环节都应该注意:
1. 在检测过程中,所有试剂都要往自己的正前方放置,切不可从敞开口的试剂上方经过;
2. 穿戴一次性手套,若在操作过程中不慎溅上溶液,应立即更换手套;
3. 采(取)样品的工具和容器最好使用一次性的,如重复使用,应在使用前应于180℃的高温下干烤6小时以上或者于0.5%的次氯酸钠溶液中浸泡过夜;
4. 样品存放时要密封严实,以防外溢造成相互间的交叉污染;
5. 使用镊子夹用离心管或DNA吸附柱,不能直接用手拿取,注意不要碰触离心管内盖和吸附柱下端的开口处;
6. 在核酸提取时,可增加空白提取对照或阴性样本提取对照,对核酸提取过程和实验环境进行控制;
7. 操作多份样品时,制备反应混合液,先将dNTP、缓冲液、引物和酶混合好,然后分装,这样即可以减少操作,避免污染,减小误差,增加反应的精确度;
8. 在加入模板时,应该按照“阴性对照-待测样品-阳性对照”的加样顺序,操作上应遵循“开管盖-加模板-盖管盖”的原则,保证管与管之间不会交叉污染;
9. 移液器污染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

由于操作不慎将样品或提取物吸入枪内或粘上吸头是一个严重的污染源,因而加样或吸取时要十分小心,吸时要慢,吸取尽量一次性完成,忌多次抽吸,以免交叉污染或产生气溶胶污染;
10. 实验室要注意通风透气,防止气溶胶集聚太多。

气溶胶不仅会导致实验失败,而且也会损害操作人员身体健康,因此每次实验完毕都要及时清理实验台面,用0.5%次氯酸钠消毒后再打开紫外灯照射半小时。

11. 重复实验,验证结果,慎下结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