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如何绕制E型变压器
工频变压器绕制

工频变压器绕制
工频变压器是电子电气领域中的重要元件,应用广泛。
它应用于交流电源、电子设备、电动机控制等领域。
下面介绍一下工频变压器的绕制方法:
1. 挑选磁芯:磁芯的形状一般分为E型、I型、U型、R型等,根据用户的要求确定磁芯的型号和材料。
2. 绕制次级线圈:次级线圈是根据用户需要的输出电压、输出电流等参数绕制的。
线圈的导线材料一般为铜线或铝线,导线的截面积和数量也根据用户要求进行确定。
次级线圈的绝缘材料和磁芯之间的绝缘材料也需要特别注意。
3. 绕制主线圈:主线圈一般采用全绝缘导线绕制,注意导线的直径应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4. 绕制引线:引线是连接线圈和外部电路的材料,一般以绝缘铜线为主,其绝缘材料应根据实际工作环境进行选用。
5. 绕制外壳:工频变压器的外壳一般采用铁壳、铝壳等材料,具有良好的散热性能和强大的抗干扰能力。
6. 绕制附件:附件包括连接座、绝缘垫圈、固定螺钉等材料,它们的
选用和安装必须严格按照设计要求进行。
7. 绕制完成:完成绕制之后,需要进行各项测试,如电性能测试、绝缘性测试等,确保工频变压器的质量和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以上是工频变压器绕制的基本流程,每个环节都要注意细节,确保产品质量达到用户需求。
变压器绕制方法

1 开关电源变换器的性能指标开关电源变换器的部分原理图如图1所示。
其主要技术参数如下:电路形式半桥式;整流形式全波整流;工作频率f=38kHz;变换器输入直流电压Ui=310V;变换器输出直流电压Ub=14.7V;输出电流Io=25A;工作脉冲的占空度D=0.25~O.85;转换效率η≥85%;变压器允许温升△τ=50℃;变换器散热方式风冷;工作环境温度t=45℃~85℃。
2 变压器磁芯的选择以及工作磁感应强度的确定2.1 变压器磁芯的选择目前,高频开关电源变压器所用的磁芯材料一般有铁氧体、坡莫合金材料、非晶合金和超微晶材料。
这些材料中,坡莫合金价格最高,从降低电源产品的成本方面来考虑不宜采用。
非晶合金和超微晶材料的饱和磁感应强度虽然高,但在假定的测试频率和整个磁通密度的测试范围内,它们呈现的铁损最高,因此,受到高功率密度和高效率的制约,它们也不宜采用。
虽然铁氧体材料的损耗比坡莫合金大些,饱和磁感应强度也比非晶合金和超微晶材料低,但铁氧体材料价格便宜,可以做成多种几何形状的铁芯。
对于大功率、低漏磁变压器设计,用E-E型铁氧体铁芯制成的变压器是最符合其要求的,而且E-E型铁芯很容易用铁氧体材料制作。
所以,综合来考虑,变换器的变压器磁芯选择功率铁氧体材料,E-E型。
2.2 工作磁感应强度的确定工作磁感应强度Bm是开关电源变压器设计中的一个重要指标,它与磁芯结构形式、材料性能、工作频率及输出功率的因素有关关。
若工作磁感应强度选择太低,则变压器体积重量增加,匝数增加,分布参数性能恶化;若工作磁感应强度选择过高,则变压器温升高,磁芯容易饱和,工作状态不稳定。
一般情况下,开关电源变压器的Bm值应选在比饱和磁通密度Bs低一些,对于铁氧体材料,工作磁感应强度选取一般在0.16T到0.3T之间。
在本设计中,根据特定的工作频率、温升、工作环境等因素,把工作磁感应强度定在0.2 T。
3 变压器主要设计参数的计算3.1 变压器的计算功率开关电源变压器工作时对磁芯所需的功率容量即为变压器的计算功率,其大小取决于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和整流电路的形式。
3种最常用的变压器绕线法

3 种最常用的变压器绕线法变压器就是电路的心脏,它的好坏影响了电路的90%的成功率。
现在越来越多的攻城狮为了设计出更好的电源电路,都开始进行了自绕线,所以知道常用变压器的绕线结构就显得非常重要了!顺序绕线法一般的单输出电源,变压器分为3 个绕组,初级绕组Np,次级绕组Ns,辅助绕组Nb,绕制的顺序是:Np--Ns--Nb。
红色:初级绕组黄色:次级绕组紫色:辅助绕组特点:辅助绕组位夹在初级、次级中间。
优点:1、工艺结构十分简单,易于制造;2、初级外层接电位静止的V+端,易于实现无Y。
缺点:1、临近效应很强,绕组交流损耗大;2、初、次级间的漏感较大,吸收回路损耗较大,效率较低,一般功率小于30~40W 的电源中普遍实用这种绕法。
简易绕线法红色:初级绕组黄色:次级绕组紫色:辅助绕组特点:辅助绕组位于线包最里层,初级在中间、次级在最外边。
优点:1、工艺结构十分简单,易于制造;2、初级外层接电位静止的V+端,易于实现无Y;3、初次级间漏感较小,吸收回路损耗较小,效率较高。
缺点:临近效应很强,绕组交流损耗大。
三明治绕线法初级夹次级的绕法(也叫初级平均绕法),此种绕法有量大优点,这样有利于初次级的耦合,减少漏感;还有利于绕线的平整度;最后一个好处是,供电绕组电压变化受次级的负载影响较小,更稳定。
缺点是由于初次级有两个接触面,绕组耦合电容比较大,所以EMI 又比较难过。
红色:初级绕组黄色:次级绕组紫色:辅助绕组特点:辅助绕组位于线包最里层,然后分别是初级的一半,次级全部,初级的另一半。
优点:1、工艺结构复杂,不利于制造;2、初次级间漏感较小,吸收回路损耗较小,效率较高;3、初级临近效应较小,绕组交流损耗小。
缺点:1、次级临近效应很强,绕组交流损耗大;2、初级的一半绕组没有任何的静电位层供屏蔽用,无法实现无Y。
图文并茂解析变压器各种绕线工艺!(包含各种拓扑)

图⽂并茂解析变压器各种绕线⼯艺!(包含各种拓扑)⼀、传统变压器篇单路输出 Flyback 及常见的变压器绕组结构红⾊:初级绕组紫⾊:辅助绕组黄⾊:次级绕组特点:辅助绕组位夹在初级、次级中间缺点:1, 临近效应很强,绕组交流损耗⼤2, 初、次级间的漏感较⼤,吸收回路损耗较⼤,效率较低优点:1,⼯艺结构⼗分简单,易于制造2,初级外层接电位静⽌的V+端,易于实现⽆Y改进的 Flyback 变压器绕组结构(简易型)红⾊:初级绕组紫⾊:辅助绕组黄⾊:次级绕组特点:辅助绕组位于线包最⾥层,初级在中间、次级在最外边缺点:临近效应很强,绕组交流损耗⼤优点:1,⼯艺结构⼗分简单,易于制造2,初级外层接电位静⽌的V+端,易于实现⽆Y3,初次级间漏感较⼩,吸收回路损耗较⼩,效率较⾼改进的 Flyback 变压器绕组结构(三明治型)红⾊:初级绕组红⾊:初级绕组紫⾊:辅助绕组黄⾊:次级绕组特点:辅助绕组位于线包最⾥层,然后分别是初级的⼀半,次级全部,初级的另⼀半;缺点:1, 次级临近效应很强,绕组交流损耗⼤2,初级的⼀半绕组没有任何的静电位层供屏蔽⽤,⽆法实现⽆Y优点:1, ⼯艺结构复杂,不利于制造;2, 初次级间漏感较⼩,吸收回路损耗较⼩,效率较⾼3, 初级临近效应较⼩,绕组交流损耗⼩Flyback 多路输出L3 与L4 之间的漏感,引起交叉调整。
实⽤的多路输出型⾼压输出绕组叠在低压绕组之上,双线并绕降低交叉调整功率传输变压器(含正激、推挽、半桥、全桥)合理的绕组结构, 层厚⼩于2Δ红⾊:初级绕组紫⾊:辅助绕组黄⾊:次级绕组实际变压器的模型虚线内为理想变压器脉冲变压器信号传输失真由于原边及幅边漏感,电阻分量的存在,脉冲在经过变压器后,产⽣延迟、斜率变缓、振铃、顶降脉冲电流的分解脉冲电流的分解脉冲电流由基波电流及各⾼次谐波电流组成占空⽐越⼩,基波分量越⼩,⾼次谐波分量越⼤,因此线径的选择(穿透深度*2)不能只考虑基波电流的频率输出功率与频率的关系(EE25 单端变换器为例)理论上,对于指定的磁芯,在相同的磁密下,输出功率与频率呈正⽐,但实际上并⾮如此,原因有:1,频率升⾼,穿透深度下降,需要⽤较⼩的线径,窗⼝利⽤率下降,且绕组层厚与穿透深度的⽐值增⼤,交流电阻⼤增,有效输出功率下降;2,频率增加,绝缘材料的耐压下降,为保证同样的绝缘强度,需要加⼤绝缘层厚度,进⼀步降低窗⼝利⽤率;3,频率到达某⼀程度后,磁芯损耗⼤增,需要适当降底磁通密度(具体请参考磁损表)LLC 变压器LLC 电路结构LLC 集成磁件漏感由原边与副边之间的档墙宽度、磁芯的磁导率、以及中柱长度与窗⼝⾼度的⽐值决定红⾊:初级绕组黄⾊:次级绕组⼩漏感的 LLC 集成磁件个别应⽤中,需要⽤到较⼩的漏感,挡墙的宽度较⼩,安全间距可利⽤下⾯的结构来满⾜。
如何操作变压器的几种绕线方法?

如何操作变压器的几种绕线方法?[导读]变压器的线圈是不断地进行绕制的,线圈是变压器的基本的单位,它对于变压器进行传输电流和电压有着巨大的帮助的,对于变压器的绕制的线圈要注意绕制的方法,对于变压器的线圈的绕制要做到绕制的方式和绕制的步骤,这样的话变压器的线圈就会更加突出地进行表现出来的。
变压器的线圈是不断地进行绕制的,线圈是变压器的基本的单位,它对于变压器进行传输电流和电压有着巨大的帮助的,对于变压器的绕制的线圈要注意绕制的方法,对于变压器的线圈的绕制要做到绕制的方式和绕制的步骤,这样的话变压器的线圈就会更加突出地进行表现出来的。
变压器线圈大致有五种绕线方法(1)一层密绕:布线只占一层,紧密的线与线间没有空隙。
整齐的绕线。
(2)均等绕:在绕线范围内以相等的间隔进行绕线间隔误差在20%以内可以允许。
(3)多层密绕:在一个绕组一层无法绕完,必须绕至第二层或二层以上,此绕法分为三种情况:a、任意绕:在一定程度上整齐排列,达到最上层时,布线已零乱,呈凹凸不平状况,这是绕线中最粗略的绕线方法。
b、整列密绕:几乎所有的布线都整齐排列,但有若干的布线零乱(约占全体30%,圈数少的约占5%REF)。
C、完全整列密绕:绕线至最上层也不零乱,绕线很整齐的排列着,这是绕线中最难的绕线方法。
(4)定位绕线:布线指定在固定的位置,一般分五种情况a、密绕指定点绕线:b、均匀疏绕指定点绕线;c、密绕指定侧绕线(出线侧);d、密中绕;e、密绕指定侧绕线(相对侧)。
(5)并绕:两根以上的WIRE同时平行的绕同一组线,各自平行的绕,不可交叉。
此绕法大致可分为四种情况:a、同组并绕;b、不同组并绕;C、多组并绕;d、不同组或同组双并绕。
接线方式:1、短接变压器的“输入”与“输出”接线端子用兆欧表测试其与地线的绝缘电阻。
1000V兆欧表测量时,阻值大于2M欧姆。
2、变压器输入、输出电源线截面配线应满足其电流值大小的要求;按照2-2.5A/min2电流密度配置为宜。
高压包绕制工艺

高压包绕制工艺说明
注意此为高压头
图1 高压变压器引脚图
图1为升压变压器EI22中的两个E,特殊骨架,封装为dip12,热固性塑料。
①升压变压器2—3为初级n1、3—4为初级n2,线径0.49,从2脚开始绕,按顺时针方向,绕
完12T后在3脚绕1圈并刮掉绝缘漆。
再按顺时针方向绕12T,最后把线头绕在4脚上。
注意同名端方向,不可出现多匝少匝现象。
8—11为次级n3为高压输出端,线径0.08,共1950匝,8脚为n3高压线端。
n3分5槽缠完。
如下图:
②绕制n1、n2,绕制时一定要注意确保两个12T,不能出现多匝或少匝现象。
③绕制n3时,先用砂纸轻轻的将线头的绝缘漆擦去,将线头绕缠在8 角,用牙签将线压入引
出槽内,如上图的匝数绕制(顺时针方向绕),绕完后用胶带缠好。
最后的地线用护套保护好接到11角,再用胶带固定好护套管,如下图:
④装上磁心(两片对齐,不可以有缝隙),用胶带缠紧(至少缠2圈),然后用502胶水在两片
磁心连接处滴一滴即可。
⑤放在烘箱中调温度至100℃烤1小时。
取出后趁余温将变压器放到绝缘漆中用负压抽真空侵
漆,大约抽20分钟后(真空表读数为0.08Mpa)取出变压器风干。
第一次侵漆风干12小时后,再放在烘箱中以70℃烤30分钟,趁余温将变压器负压真空侵漆10分钟后取出风干4—8小时至不粘手,然后放置烤箱中烘干。
EE19-T2驱动变压器工艺简图

EE19-T2驱动变压器工艺简图
1:面三图为EE19 十针立式骨架示意图。
5
6
4 3 2 1
( Ⅰ)
7 8 9 10 (Ⅱ)
( Ⅲ)
5.每个成品须注明型号。
版 本 号 TEST 修改时间 2013-12-28 部 门 技术部 制 作 成都港城电子有限公司 第 1 页 共 1 页 审 核 编 批 号 准 存 下 档 发
所有图纸资料均以最新版本(Ver)为准,在接到新版本同时请将旧版本废止。
2:(Ⅰ)图是以引脚朝上观看所画示意图 ,并按顺时针方向确定脚号,上图左右对称, 脚号符合上图即可。 3:卷线顺序 顺 圈 线 备 4:材料表 基 铜 座 线 10针立式骨架 φ 0.4、φ 0.2 双层高温胶带 EE19,十针立式骨架 感值规格 1350uH 卷绕匝数 35 序 数 径 注 线圈N1 3 4 35T φ 0.2mm 线圈N2 4 5 35T φ 0.2mm 线圈N3 10 9 9T φ 0.2mm 线圈N4 6 8 9T φ 0.2mm 线圈N5 9 7 2T φ 0.4mm× 2 端子及绕向
隔离层 磁 芯 5:电气规格 绕组 N1 端子 1 —— 5
机械,电气特性 1.回转矩:
g-cm
2.端子张力强度:延端子方向须加500g拉力 5 分钟其端子及其它们部位无机械变异及损坏。 3.绝缘电阻:初级和次级线圈及线圈和外壳之间加电压500VDC绝缘电阻10MΩ 以上。 4.耐电压:初级和次级线圈及线圈和外壳之间加电压1500VAC 1分钟无异状发生。 注意事项 1.每一绕组之间必须缠绕2以上层专用绝缘纸隔离。 2.磁芯结合面加垫气隙确保电感值误差小于10%。 3.绕制完毕,点胶浸漆之前必须测定电感值;当感值不合规格时:在确定圈数、磁芯间隙介质无误后, 需更换磁芯! 4.制作完毕,整体浸漆烘干、去除不用的引脚第1、2脚。
EI型低频变压器绕制方法

《大刀阔斧玩另类!音频烧友自绕变压器》一、为什么要自己绕牛(特别声明:本条有些观点只是个人看法,例举也只是个案,不特别针对本坛卖牛的商户,请别对号入座,不想引起纷争):首先,自己绕牛的第一动因是DIY的乐趣,当自己成功制作一个自己满意的牛是,其中的成就感非花钱买牛可比的。
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制作手艺。
其次,出于对纷杂的成品牛品质的疑惑。
本同学也有过化钱买成品牛制作胆机的经历,但其中感受并不十分满意。
就是大厂名牌的货也并不怎么的,如93年买过当时非常有名的50w推挽输出牛(现在恐怕也在500元/对),测量两臂直流电阻误差达3欧姆,配对误差高达5欧姆,虽然听感上并不觉得有什么突出的问题,但总感觉不是滋味。
再一就是去年上半年帮朋友摩机(国内鼎鼎有名的厂机xx35,市价3500左右)的过程中,总感觉中低音部分某个地方不对劲,音场随音量偏移。
于是调工作点,换耦合电容,除了音色有所变化外,问题如旧。
查到最后发现输出牛一只电阻201欧姆、电感44H,另一只电阻204欧姆、电感37H,两臂电阻误差1.2到1.8欧姆,按理说电阻误差不是太大的问题,并且应该是电阻大的一只相应电感也应该大些,但事出有因二:假货多,做工差0.35白片和0.35退火片(图1)还夹杂了15%左右的废片(图2)还夹杂了15%左右的废片(图3)经计算这2种牛设计时磁密均取13000高斯,电流密度的取值更为大胆,200W的初级0.53mm,250VA的初级0.55mm,标称3A的绕组2只牛都是1.02mm,0.5A的绕组是0.38mm,计算得到电流密度大于等于4A/平方毫米。
再说线包,2只都是乱绕,松的地方松,紧的地方非常紧(上层漆包线嵌入下层的很深),很不均匀,组间绝缘都是用很薄的彩色聚酯胶带缠一层,再加一层0.08左右的电缆纸,灯丝绕组的隔离居然连电缆纸也不用,出线焊接处的绝缘只用0.15mm左右厚度的青壳纸夹一下就了事,初次级屏蔽用0.2MM以下的漆包线稀稀拉拉地绕了几十圈象征性做一下,只是浸漆还算可以,2只牛无论是设计参数的取值还是制作工艺都如出一辙,非常相似,只是250VA的厂牛绕制上稍微规整些,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1000W以下小型电源变压器的四种绕制方法

1000W以下小型电源变压器的XX省泗阳县李口中学沈正中一、电源变压器绕制方法一:变压器铁芯截面积1•求变压器输出功率变压器的输出容量P2=(0.8X铁心截面积S〕2(S单位:cm2)2•求每伏匝数每伏匝数T=55/铁心截面积S o3•求线圈匝数初级线圈片=变压器输入电压U]X每伏匝数T;次级线圈亠=变压器输出电压U2X每伏匝数TX1.05;次级线圈匝数计算中的1.05是考虑有负荷时的压降。
4•求导线直径变压器的输入容量气=变压器的输出容量P2/0.8;初级线圈电流1]=变压器的输入容量气/变压器输入电压Up次级线圈电流12=变压器的输入容量P2/变压器输入电压U2;导线直径d=0.8/i〔mm〕;初级线圈导线直径d]=0.8pT;次级线圈导线直径d2=0.8C;。
例如:变压器铁芯截面积为5.6cm2,输入电压220V,输出电压50V。
1•求变压器输出功率变压器的输出容量P2=〔0.8X5.6〕2惣0W2•求每伏匝数每伏匝数T=55/S=55/5.6=9.8匝。
3•求线圈匝数初级线圈n i=U1xT=220x9.8=2156匝;次级线圈n2=U2xTx1.05=50x9.8x1.05=514.5匝,可取为515匝;4•求导线直径变压器的输入容量P]=P2/0.8=25W;初级线圈电流I1=P1/U1=25/220=0.11A。
初级线圈导线直径d]=0.8叮I]=0.8Jo.ii=0.27mm;次级线圈电流I2=P2/U2=20/50=0.4A;次级线圈导线直径d2=0.8/i;=0.8、込4=0.51mm;注:经桥式整流电容滤波后的电压约是原变压器次级电压的1.4倍。
方法二:制作一定功率的变压器1•求铁芯面积铁芯截面积S=1.25x話~P(S是被线圈套着部位铁芯的截面积,单位:cm2,P为输出功率,单位:W);2•求线圈匝数铁芯的磁感应强度可取〔7000-10000GS〕,通常取8000Gs,每伏匝数T=450000/〔8000x铁芯截面积S〕;3•求导线直径同方法一。
图解如何绕制E型变压器

图解如何绕制E型变压器漆包线:漆包线一定的选通过质量认证的正规企业的产品,外观上漆膜要均匀,手摸线身柔软为好。
市面上能买到的漆包线基本上是QZ-1和QZ-2高强度线,如果准备层层加纸的话,选用QZ-1,如果不加纸密绕就选QZ-2的,漆膜要厚一点,绝缘强度要好些。
还有就是QA线,这类线是高频线,价格要高不少,用在传输牛(如输入、推动、输出牛等)不错,但其抗电晕强度和耐高温性能不太好,不适合用在电源牛。
矽钢片:有条件要选上好的片子,如Z11 、西电等,二手的也可以,但一定要注意辨认,有新的H18退火片也可以。
本制作96片是用的Z11二手散片和带有西电特征的114整块铁芯(见图4、5)图4图5拆完I片后拆E片,用刀片在E片外面的一端开个缝,再在另一端开个缝,小心用刀片将缝贯通,插进不锈钢皮尺(不要用手工锯条,硬度太大,并且锯齿面粗糙,极易损坏片子的绝缘),然后往下拉,E 片就与铁芯分离了。
(见图9-12)图9、图10图11、图12图13用这样的方法分解的片子很平整,并且片子的绝缘涂层保存的很好因为系二手铁芯,货场个人在拆牛取铜的操作时,通常比较暴力,多少会对铁芯造成伤害,造成部分拆片有毛刺,这需要用细齒板锉仔细修整,否则会造成电牛插片不平整密实而发生牛叫。
(见图14)底筒绝缘:在骨架的线槽包裹一层电缆纸,用胶带将电缆纸临时粘住,在包裹电缆纸的线槽四面粘上小块双面胶带(见图17、图44)图17底筒屏蔽:用0.05mm的铜箔裁成比线槽窄2mm的屏蔽条(没边空1mm),粘在线槽的双面胶带上,焊上引线,套上黄蜡管,在屏蔽条的接缝处嵌入2层电缆纸+ 1层聚酯膜组成的绝缘带,包裹好。
特别注意屏蔽铜条千万不能短接(见图18、图45-47)图18初级线圈绕制:包裹好屏蔽层以后就可以绕线了,绕线时要注意排整齐。
有关送线手势可以参阅我的其他贴子的相关内容。
绕完一层加一层0.05mm的电话纸,纸带要比线槽宽一些,如果同宽会出现图19的情况。
变压器基本绕制方法

变压器基本绕制方法变压器是一种静止电器,用于将交流电能从一电压级别转变为另一电压级别。
变压器的基本结构是由两个或更多相互绝缘的线圈(绕组)组成,所以绕制方法是非常关键的。
变压器的基本绕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绕制绕组:变压器的绕组通常由导线绕制而成。
绕制绕组需要选用适当的导线材料,如铜或铝,以确保电流顺畅流动,减少能量损耗。
绕制绕组的方法可以是手工绕制或机器辅助绕制。
2.区分主绕组和副绕组:变压器通常有一个主绕组和一个或多个副绕组。
主绕组接收输入电源,而副绕组输出变压器所需的电压。
主绕组通常拥有更大的线圈数目和导线直径,以承受更高的电流。
3.绕制高压绕组:高压绕组是主绕组的一部分,通常由绝缘导线绕制而成。
绕制高压绕组需要进行较精确的计算,以确保电压比例适当。
高压绕组通常拥有更多的线圈数目,使得在输入电压下产生相对较高的电场强度。
4.绕制低压绕组:低压绕组是副绕组的一部分,通常也由绝缘导线绕制而成。
绕制低压绕组的线圈数目较少,以使输出电压比输入电压降低到所需的级别。
5.绝缘处理:在绕制绕组后,需要对绕组进行绝缘处理。
这可以通过在绕组上涂覆绝缘漆或使用绝缘纸等绝缘材料来实现。
绝缘处理的目的是防止绕组之间以及绕组与变压器的其它部分之间发生电流短路。
6.线圈固定:完成绕制和绝缘处理后,绕组需要被固定在变压器的铁心上。
通常使用绝缘材料和胶水或金属夹子等固定绕组。
固定绕组的目的是保持线圈的组织,防止移位或损坏。
以上是变压器基本绕制方法的一般步骤,但实际的变压器绕制过程可能因不同的类型和规格而有所不同。
绕制方法的选择和技术要求取决于所需的变压器电压比例、功率容量、绝缘等级和使用环境等因素。
对于更高功率或专业的变压器,可能需要更高级别的绕制技术和过程控制。
因此,变压器的绕制是一个复杂而精确的过程,需要专业知识和技术的支持。
变压器的绕制方法

变压器的绕制方法与注意事项普通分层绕法:一般的单输出电源,变压器分为3个绕组,初级绕组Np,次级绕组Ns,辅助电源绕组Nb;当实用普通分层绕法时,绕制的顺序是:Np--Ns--Nb,当然也有的是采用Nb--Ns--Np的绕法,但不常用。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片5.jpg此种绕法工艺简单,易于控制磁芯的各种参数,一致性较好,绕线成本低,适用于大批量的生产,但漏感稍大,故适用于对漏感不敏感的小功率场合,一般功率小于10W的电源中普遍实用这种绕法三明治绕法三明治绕法久负盛名,几乎每个做电源的人都知道这种绕法,但真正对三明治绕法做过深入研究的人,应该不多。
相信很多人都吃过三明治,就是两层面包中间夹一层奶油。
顾名思义,三明治绕法就是两层夹一层的绕法。
由于被夹在中间的绕组不同,三明治又分为两种绕法:初级夹次级,次级夹初级。
先来看第一种,初级夹次级的绕法(也叫初级平均绕法)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片6.jpg如上图,顺序为Np/2,Ns,Np/2,Nb,此种绕法有量大优点,由于增加了初次级的有效耦合面积,可以极大的减少变压器的漏感,而减少漏感带来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漏感引起的电压尖峰会降低,这就使MOSFET的电压应力降低,同时,由MOSFET与散热片引起的共模干扰电流也可以降低,从而改善EMI;由于在初级中间加入了一个次级绕组,所以减少了变压器初级的层间分布电容,而层间电容的减少,就会使电路中的寄生振荡减少,同样可以降低 MOSFET与次级整流管的电压电流应力,改善EMI。
第二种,次级夹初级的绕法(也叫次级平均绕法)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图片7.jpg如上图,顺序为Ns/2,Np,Ns/2,Nb。
当输出是低压大电流时,一般采用此种绕法,其优点有二:1、可以有效降低铜损引起的温升:由于输出是低压大电流,故铜损对导线的长度较为敏感,绕在内侧的Ns/2可以有效较少绕线长度,从而降低此Ns/2绕组的铜损及发热。
外层的Ns/2虽说绕线相对较长,但是基本上是在变压器的外层,散热良好故温度也不会太高。
图解如何绕制E型变压器

图解如何绕制E型变压器谢谢原创作者经验分享事出有因一:享受DIY得乐趣泡泡网音频频道10月19日前不久泡硬件论坛里一位网友发表了一篇自绕“电源牛”得强帖,内容十分详细。
从自绕“电源牛”得初衷到“电源牛”材料得选择再到最终得成型、测试,经过了多重关卡以海量图片得形式为大家展现相信得制作过程。
今天在这里小编就将其整理,与大家一起分享。
自本人《烂牛就是怎样做成得?(25步学做牛)》与《配对输出牛得业余绕制技巧》上贴后,受到不少同学得关注,也收到一些同学发来得短信,希望了解与掌握与胆机电源牛制作有关得技巧。
刚好前阶段受本坛一位广东同学得多次要求,为其绕制了一套重料300B电牛(一套6只),经测试,自己也非常满意,特将制作过程整理成贴发表,希望对有自己绕制胆机牛意愿得同学有所帮助,同时也望得到绕牛高手得指点,以共同促进绕牛技艺。
《大刀阔斧玩另类!音频烧友自绕变压器》一、为什么要自己绕牛(特别声明:本条有些观点只就是个人瞧法,例举也只就是个案,不特别针对本坛卖牛得商户,请别对号入座,不想引起纷争):首先,自己绕牛得第一动因就是DIY得乐趣,当自己成功制作一个自己满意得牛就是,其中得成就感非花钱买牛可比得。
同时也培养了自己得制作手艺。
其次,出于对纷杂得成品牛品质得疑惑。
本同学也有过化钱买成品牛制作胆机得经历,但其中感受并不十分满意。
就就是大厂名牌得货也并不怎么得,如93年买过当时非常有名得50w推挽输出牛(现在恐怕也在500元/对),测量两臂直流电阻误差达3欧姆,配对误差高达5欧姆,虽然听感上并不觉得有什么突出得问题,但总感觉不就是滋味。
再一就就是去年上半年帮朋友摩机(国内鼎鼎有名得厂机xx35,市价3500左右)得过程中,总感觉中低音部分某个地方不对劲,音场随音量偏移。
于就是调工作点,换耦合电容,除了音色有所变化外,问题如旧。
查到最后发现输出牛一只电阻201欧姆、电感44H,另一只电阻204欧姆、电感37H,两臂电阻误差1、2到1、8欧姆,按理说电阻误差不就是太大得问题,并且应该就是电阻大得一只相应电感也应该大些,但问题刚好相反,于就是没辙,只好把机器大卸八块,将电感小得输出牛狠狠地砸了几锤,勉强把电感调到42H多,结果感觉才好了一些。
如何绕制变压器

小功率工频变压器的绕制方法计算及注意事项各种家用电器中,工频变压器无论是自行设计绕制,还是修复烧坏的变压器,都涉及到部分简单的计算,教科书上的计算公式虽然严谨,但实际运用时显得复杂,不甚方便。
本文介绍实用的变压器计算的经验公式。
1.铁芯的选择根据自己需要的功率选择合适的铁芯是绕制变压器的第一步。
如果铁芯(硅钢片)选用过大,将导致变压器体积增大,成本升高,但铁芯过小,会增大变压器的损耗,同时带负载能力变差。
为了确定铁芯尺寸,首先要算出变压器次级的实际消耗功率,它等于变压器次级各绕组电压、负载电流的乘积之和。
如果是全波整流变压器,应以变压器次级电压的1/2计算。
次级绕组消耗功率加入变压器本身损耗功率,即为变压器初级视在功率。
一般次级绕组功率在10w以下的变压器,其本身损耗可达次级实际消耗功率的30~50%,其效率仅为50~70%。
次级绕组功率在30W以下损耗约20~30%,50W以下损耗约15~20%,100w以下损耗约10~15%,100W以上损耗约10%以下,上述损耗参数是关于普通插片式变压器的。
如果按照R型变压器、c型变压器、环形变压器的顺序,损耗参数依次减小。
根据上述计算的变压器初级总功率可以选定铁芯。
铁芯面积S=a×b(cm2).如附图所示。
变压器视在功率与s的关系用下述经验公式选用:s=K√P1P1为变压器初级总视在功率,单位为:VA(伏安),s为应选铁芯截面积,K为一系数,随变压器Pl大小不同选用不同的值。
同时考虑到硅钢片之间的绝缘漆、空隙的影响,K与P1关系为:P1K值10VA以下2~2.250VA以下2~1.5lOOVA以下1.5~1.42.每伏匝数计算选定铁芯s以后。
再确定每伏匝数,以使绕制的变压器有台理的激磁电流。
常用的经验公式为:N=(40~55)/S,N为每伏匝数。
根据不同质量的硅钢片选取系数40~55。
比较高级的高硅钢,用眼观察表面有鳞片结晶.且极脆,只弯折1~2次即断裂,断处参差不齐,系数取为40。
变压器线圈五种绕线方法

变压器线圈五种绕线方法关于变压器线圈,以字面上的理解就是变压器上的一个线圈,实际也确实如此。
因为在变压器当中就需要该线圈才能够完成正常的运转。
变压器一般分为两种类别,一种是互感变压器,另一种是自耦变压器。
交流电流流过初级线圈,产生变化的磁场,次级线圈在变化的磁场中感应出交流电流。
初级绕组与次级绕组的比率决定了变压器比。
在整个过程中,线圈将电能转换为磁能,然后转换为电能并改变电压和电流的大小。
所以,变压器线圈也是我们需要注意的细节,下面则来介绍几种变压器线圈的绕线方法。
变压器线圈大致有五种绕线方法:(1)一层密绕:布线只占一层,紧密的线与线间没有空隙。
整齐的绕线。
(2)均等绕:在绕线范围内以相等的间隔进行绕线;间隔误差在20%以内可以允许。
(3)多层密绕:在一个绕组一层无法绕完,必须绕至第二层或二层以上,此绕法分为三种情况:a、任意绕:在一定程度上整齐排列,达到最上层时,布线已零乱,呈凹凸不平状况,这是绕线中最粗略的绕线方法。
b、整列密绕:几乎所有的布线都整齐排列,但有若干的布线零乱(约占全体30%,圈数少的约占5%REF)。
c、完全整列密绕:绕线至最上层也不零乱,绕线很整齐的排列着,这是绕线中最难的绕线方法。
(4)定位绕线:布线指定在固定的位置,一般分五种情况:a、密绕指定点绕线;b、均匀疏绕指定点绕线;c、密绕指定侧绕线(出线侧);d、密中绕;e、密绕指定侧绕线(相对侧)。
(5)并绕:两根以上的WIRE同时平行的绕同一组线,各自平行的绕,不可交叉。
此绕法大致可分为四种情况:a、同组并绕;b、不同组并绕;c、多组并绕;d、不同组或同组双并绕。
变压器的绕制方法

Ⅰ变压器的概述变压器的最基本型式,包括两组绕有导线之线圈,并且彼此以电感方式称合一起。
当一交流电流(具有某一已知频率)流于其中之一组线圈时,于另一组线圈中将感应出具有相同频率之交流电压,而感应的电压大小取决于两线圈耦合及磁交链之程度。
一般指连接交流电源的线圈称之为「一次线圈」(Primamary coil);而跨于此线圈的电压称之为「一次电压.」。
在二次线圈的感应电压可能大于或小于一次电压,是由一次线圈与二次线圈问的「匝数比」所决定的。
因此,变压器区分为升压与降压变压器两种。
大部份的变压器均有固定的铁心,其上绕有一次与二次的线圈。
基于铁材的高导磁性,大部份磁通量局限在铁心里,因此,两组线圈藉此可以获得相当高程度之磁耦合。
在一些变压器中,线圈与铁心二者间紧密地结合,其一次与二次电压的比值几乎与二者之线圈匝数比相同。
因此,变压器之匝数比,一般可作为变压器升压或降压的参考指标。
由于此项升压与降压的功能,使得变压器已成为现代化电力系统之一重要附屑物,提升输电电压使得长途输送电力更为经济,至于降压变压器,它使得电力运用方面更加多元化,吾人可以如是说,倘无变压器,则现代工业实无法达到目前发展的现况。
电子变压器除了体积较小外,在电力变压器与电子变压器二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分界线。
一般提供6OHz电力网络之电源均非常庞大,它可能是涵盖有半个洲地区那般大的容量。
电子装置的电力限制,通常受限于整流、放大,与系统其他组件的能力,其中有些部份属放大电力者,但如与电力系统发电能力相比较,它仍然归属于小电力之范围。
各种电子装备常用到变压器,理由是:提供各种电压阶层确保系统正常操作;提供系统中以不同电位操作部份得以电气隔离;对交流电流提供高阻抗,但对直流则提供低的阻抗;在不同的电位下,维持或修饰波形与频率响应。
「阻抗」其中之一项重要概念,亦即电子学特性之一,其乃预设一种设备,即当电路组件阻抗系从一阶层改变到另外的一个阶层时,其间即使用到一种设备-变压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漆包线:漆包线一定的选通过质量认证的正规企业的产品,外观上漆膜要均匀,手摸线身柔软为好。
市面上能买到的漆包线基本上是QZ-1和QZ-2高强度线,如果准备层层加纸的话,选用QZ-1,如果不加纸密绕就选QZ-2的,漆膜要厚一点,绝缘强度要好些。
还有就是QA线,这类线是高频线,价格要高不少,用在传输牛(如输入、推动、输出牛等)不错,但其抗电晕强度和耐高温性能不太好,不适合用在电源牛。
矽钢片:有条件要选上好的片子,如Z11 、西电等,二手的也可以,但一定要注意辨认,有新的H18退火片也可以。
本制作96片是用的Z11二手散片和带有西电特征的114整块铁芯(见图4、5)图4图5拆完I片后拆E片,用刀片在E片外面的一端开个缝,再在另一端开个缝,小心用刀片将缝贯通,插进不锈钢皮尺(不要用手工锯条,硬度太大,并且锯齿面粗糙,极易损坏片子的绝缘),然后往下拉,E片就与铁芯分离了。
(见图9-12)图9、图10图11、图12图13用这样的方法分解的片子很平整,并且片子的绝缘涂层保存的很好因为系二手铁芯,货场个人在拆牛取铜的操作时,通常比较暴力,多少会对铁芯造成伤害,造成部分拆片有毛刺,这需要用细齒板锉仔细修整,否则会造成电牛插片不平整密实而发生牛叫。
(见图14)底筒绝缘:在骨架的线槽包裹一层电缆纸,用胶带将电缆纸临时粘住,在包裹电缆纸的线槽四面粘上小块双面胶带(见图17、图44)图17底筒屏蔽:用0.05mm的铜箔裁成比线槽窄2mm的屏蔽条(没边空1mm),粘在线槽的双面胶带上,焊上引线,套上黄蜡管,在屏蔽条的接缝处嵌入2层电缆纸+ 1层聚酯膜组成的绝缘带,包裹好。
特别注意屏蔽铜条千万不能短接(见图18、图45-47)图18初级线圈绕制:包裹好屏蔽层以后就可以绕线了,绕线时要注意排整齐。
有关送线手势可以参阅我的其他贴子的相关内容。
绕完一层加一层0.05mm的电话纸,纸带要比线槽宽一些,如果同宽会出现图19的情况。
绕完初级线圈后,如果线槽有宽余,可以安排一组指示灯专用绕组。
在宽余的位置,用聚酯胶带缠上2层,再用电话纸缠2层,距离初级线圈3mm以上开始绕,绕完,用绕棉纱的方式将2个线圈隔离,同样以棉纱填充该层没有绕线的地方,这样浸漆以后,铜线随电流的变化造成的颤动现象可以降到最低。
(见图21)图21初级绕组和指示灯绕组绕好后,就需要进行组间绝缘和屏蔽了。
组间绝缘使用2层0.08mm电缆纸夹1层0.08mm 的聚酯膜,长度为线圈的2周加一个满搭,宽度与线槽稍微宽一点(就是要撑足)。
把裁好的屏蔽铜箔粘在绝缘纸带适当的位置,焊好引线,同时绕在初级线圈的外面,完成绝缘和屏蔽。
(见图22、图50-51)图22做好屏蔽绝缘后,用聚酯胶带粘住,准备绕次级高压。
考虑到本次制作的牛级别比较高,全波整流的高压绕组没有采取传统抽头的绕法,而是采用与绕推挽输出牛相同的分半绕法,这样电源两臂的电参数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持一致,从而提高电源的整体性能。
分半绕法说穿了就是绕两个匝数相同但是相位相反的线圈。
讲白了就不复杂了,只要把一个大的线槽均分为两个相同的小线槽,在线槽绕同样匝数的2个线圈,只不过是绕好一个线圈后,绕另一个时线圈要反个身而已。
图254、粘分半隔离条,将裁好的狭纸条粘在基线内的位置,粘贴时注意留有过线的缺口(见图26)图265、绕线,粘好隔离条就可以绕线了,绕线、层间绝缘与初级类似。
绕好一层线圈就加一层隔离条,线圈绕完,线槽分半也完成。
要注意的是两个线圈的层间绝缘纸宽度是不一样的,先绕的一个等于小线槽宽加隔离条宽在强,后绕的一个比小线槽强一些就可以了(2个都在0.3-0.5mm以内),道理与初级一样,只不过线细要少放些宽度。
(见图27-29)图27图28图29绕好一臂后,将线圈连木芯取下,左右掉个身绕另一臂(见图30-31),两臂绕完如图32。
图30图31图32由于是正反绕,两个起始端(或结尾端)相当与一个是头一个是尾,使用时只要把两个起始端连接。
在绕的过程中如果有多种电压档处理也十分简单,假如有300V档、360V档、400V档多档电压的,300V就2个都是绕到300V 抽头,350V就都绕到350V抽头。
不像传统的绕法,先绕个40的,再绕个60的,再绕个300的,然后在反顺序绕,比较容易错。
这样还有个好处,两线圈的起始端只要不在线包内部连接,必要时可以同相并联使用(千万注意相位。
弄错相当与短接),输出电流增加50%(注意不是翻倍,翻倍初级线圈承受不了)。
图33图34图35图396、线包整形:由于设计时的指导思想是用足用好宝贵的窗口,在计算时窗口不会留太大的余量。
在漆包线应力的作用下,线包中间会起拱,不整形消除应力是没有办法插铁芯的。
(见图40)图40线包整形需要准备2块硬实平整的木板,2只5-6英寸的夹马(五金市场有售,大约8元一个)。
把线包放入2块木板的中间,加上夹马,调整好线圈位置,然后收紧夹马,到起拱的部分全部收回线槽,静置2昼夜。
(见图41、42)图41图422昼夜后松开夹马线包就整形好了,可以很方便地进行插片(见图43)。
但也有些时候会出现松开夹马后,线圈也回复拱出,通常这时因为这线圈用的都是线径比较细的漆包线(本制作实例的扼流圈就是这样),应力比较难消除。
这时可以把线圈夹上后,通过渗漆孔给线圈均匀地加上几滴502胶水,静置2昼夜,胶水固化后就不会重新拱出了。
图44图45图46图47图48是绕制中的初级线圈。
因为灯丝牛的线槽宽,初级用线直径都小于高压牛,使用层间绝缘纸比线槽放宽的尺寸也要小些,本例用0.53mm的漆包线,用96片子时,层间绝缘纸的宽度只比线槽宽度大0.5mm强些。
图48初级绕好后,最后一层还有空余,因考虑到出线接线板没有空余的位置,没有安排指示灯绕组,空余的地方用棉纱填平(见图49),图中513是220V的匝数,536是230V的匝数。
图52取粗一些的黄蜡管在适当的位置剪一口,一端套入漆包线与软线的焊接处,另一端套入引出软线。
再在连接位置夹入2层电缆纸和2层聚酯膜并对折,对焊接处再次进行绝缘,然后以后面绕的线圈压住绝缘纸就可以非常可靠的绝缘了。
绕完一组进行收尾,再绕同层其它组。
(见图53、54)图53图54同层的绕组绕好后,用棉纱隔离相邻的2组线圈,也可以称填充空隙(见图55)图55一层绕好后,进行组间绝缘。
灯丝牛次级的电压虽然不高,但各不同灯丝之间的电位差可能非常高,有可能数百伏甚至上千伏。
好多成品牛对于灯丝部分的组间绝缘非常不重视,经常草草了事,这时十分可怕的,也是危险的。
灯丝部分绕组的组间绝缘与高压部分的组间绝缘一样重要,必须同样对待,甚至更要加强。
本例的整流管专用绕组就是例子。
3、整流管灯丝专用绕组:整流管灯丝绕组在工作的时候一般带有数百伏的高压,以本例高压牛来看,CLC滤波灯丝绕组的电压会在450V左右,绕好高压串联,二极管整流后用胆管缓冲,电压可以在千伏以上,也就是说与其它管子的灯丝存在非常高的电位差。
使用整流管灯丝绕组的绝缘要进行特别的处理。
在进行过组间绝缘处理的线圈加上一层坑槽纸(宽度为灯丝绕组的2个宽多一些),四角剪一个口(剪口宽相当与线圈的宽度),然后绕线(见图56)。
图58以上分别介绍了高压牛、灯丝牛和扼流圈线包的绕制,如果掌握了线包绕制的技巧,并付诸实践成功,那这牛就可谓已经成功了60%了。
对于高压绕组与灯丝绕组在一起的牛,完全可以参照以上的方法进行。
绕组的安排也可以在遵循一定原则的前提下自由发挥,绕组安排的一般原则是:初级先绕,然后按电流大小,电流小的安排在里层,电流大的安排在外层,这时因为电流小的绕组线圈的发热量比较小,电流大的发热量比较大,在变压器线圈的1/3—2/3的位置,散热是比较差的,所以应该避免把发热量大的绕组安排在这一段位置,而应该安排发热量小的小电流绕组,在2/3以外的位置散热比较好,安排大电流绕组时正好满足其散热要求。
当然也不要死搬教条,有时候也需要灵活应用,如对于匝数少的小电流绕组(如偏压绕组,延时电路的辅助绕组等)就可以利用大电流组之间的间隙,在可靠绝缘的情况下,安排绕制;单独安排一层绕制的话有可能会造成窗口的浪费。
线包绕好并整形完成后,测一下各组的绝缘,有条件可以进行一下耐压测试,没有问题就可以进行插片。
技术讲解:插片的重要性以上几节,讲了线包绕组的制作,线包绕好后,整个牛也只完成了60%,还有40%要在插片和烘干浸漆的过程中来完成,插片的重要性在整个牛的制作中应占25%以上的分量,特别是使用二手拆机片的情况下,插片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牛质量的与否,如振动噪音除设计上的缺陷外,最大的原因就是插片不善引起的,所以对于插片的环节也应该足够的重视。
1、插片的前提是要分清片子的正反,所谓正反是指矽钢片在冲制时冲压方向造成的,通常情况下,矽钢片处在模具的上模一面与处在下模一面的冲口是不一样的,总是一面冲口光滑,一面冲口略带毛刺,再好的模具也有这样的现象,只是毛刺面的程度要小的多,甚至不容易观察到而已,用手摸就比较容易区别正反(这里姑且称光滑的冲口面叫正面)。
插片时要把片子全部朝一个方向进行,如正面全部朝一个方向插片,不要正反不分地随意插,这会造成片与片之间的间隙有大有小不均匀,容易造成牛叫,特别是冲口毛刺明显的片子和二手片。
图592、插片时先插E片,每插2片(叠片最多不要超过3片,太多时EI片之间的缝隙会大一些,影响电感量)交叉一下插片方向(注意片子的正反面不能变),直到不借用工具时不能插时就算插满了。
插满后并不等于就插紧了,还需要借用简单的工具在部分2片一叠的E片中间加嵌一片E片,嵌入后用大号起子柄均匀敲入。
加嵌片子时要在铁芯的两端均衡地加,不要只加一端而另一端不加。
一直到感觉铁芯比较紧了的时候,把电牛放在平整的木板或者地面垫坚韧的纸板上,然后在铁芯垫块平整的木块,用锤子把铁芯四面轮流错位地敲几遍,最后把铁芯敲正(参考图59),在再两端上1-2片就基本可以了。
插紧E片后再错位—矫正一次,E片就插完成了。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铁芯片与片中间的间隙分布均匀。
3、插I片,插I片比较简单,只要分清I片的正反面按E片一样的方向顺序插上就行,然后用起子柄把铁芯敲正。
4、二手片绝缘层损坏片子的处理。
对于二手片,多少有些片子绝缘层会损坏,或者片子生锈,抛弃的话,铁芯的叠厚又不够,这时可以将生锈的片子用铜丝刷刷掉铁绣,在损坏绝缘层片子的两面安排2片绝缘层良好的片子进行处理,这样可以把绝缘层损坏的影响降到最低,一般比不处理要好许多。
5、装好片子后,先不加夹铁,测试绕组与铁芯绝缘无异常后,给初级加上额定的电压,这时电牛不应该有明显的哼声,以空载30公分不可闻为基本要求,如果达不到要求,排除设计问题,可以重复本节步骤2进行调校后加嵌片子。
本例套牛为10公分以外不可闻,用手摸可以感觉轻微的工频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