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绣简介
手写关于苏绣知识点总结

手写关于苏绣知识点总结苏绣,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刺绣技艺,起源于江苏省苏州市,因而得名。
苏绣历史悠久,技艺精湛,被誉为中国刺绣的“十大名绣”之一。
它以精美的刺绣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苏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苏绣形成了独特的特色和风格,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
苏绣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绣工精湛。
苏绣注重用绣针的轻重、插针的深浅、线的粗细、颜色的搭配等细节,非常注重细致和精细,因此苏绣作品常常线条流畅、婉转优美,栩栩如生。
二、造型丰富。
苏绣的主题广泛,内容丰富,可以绣制花鸟鱼虫、山水人物、历史传说等各种图案,题材多样,形式多变。
三、色彩丰富。
苏绣以用色变化繁多、光影逼真为特点,常常运用错落有致的色块和镶边线的装饰,使得苏绣作品富于层次感和立体感。
苏绣技艺的特点在于绣工精湛、造型丰富、色彩丰富。
由于这些特点,苏绣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刺绣艺术领域占有重要的地位。
苏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丰富的文化内涵也是世人称道的。
苏绣作品常常体现出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审美观和生活方式,与中国传统文化密不可分。
因此,学习苏绣不仅是一种技艺的传承,也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传承。
在学习苏绣的过程中,需要了解一些苏绣的基础知识,包括苏绣的起源、历史、技艺要领、风格特点等。
以下是对苏绣知识点的总结,希望能对学习苏绣的读者有所帮助。
一、苏绣的起源和历史苏绣起源于中国南朝时期,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
苏绣最初起源于苏州市,因此得名为苏绣。
苏绣在南宋时期达到了鼎盛,成为了当时的一种时尚。
苏绣的技艺传承至今,经历了数百年的发展。
明清时期,苏绣技艺得到了更加完善,成为了中国刺绣的代表之一。
今天的苏绣,依然保留着传统的技艺和风格,同时也融入了现代的元素,更加富有时代感。
二、苏绣的技艺要领1.丝绸的选材苏绣作为一种高级刺绣技艺,主要采用的是丝绸作为刺绣的载体。
与苏绣有关的诗句

与苏绣有关的诗句摘要:一、苏绣简介二、与苏绣有关的诗句1.描述苏绣技艺的诗歌2.赞美苏绣作品的诗句3.寓意苏绣文化的诗歌三、苏绣在古代的地位与影响四、苏绣的传承与发展正文:【一、苏绣简介】苏绣,起源于我国江苏省苏州地区的一种传统刺绣工艺,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
苏绣以精湛的技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著称于世,被誉为“东方艺术之瑰宝”。
【二、与苏绣有关的诗句】【2.1 描述苏绣技艺的诗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写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诗句以野草生命力顽强的特点,形象地描绘了苏绣艺人不断精进技艺、传承文化的执着精神。
【2.2 赞美苏绣作品的诗句】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提到:“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赞美苏绣作品如诗如画,呈现出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引人入胜。
【2.3 寓意苏绣文化的诗歌】唐代诗人杜牧的《秋夕》中写道:“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诗句通过描绘秋夜的宁静美好,展现了苏绣文化所蕴含的恬静、优雅和浪漫。
【三、苏绣在古代的地位与影响】在古代,苏绣不仅是一种民间工艺,还成为宫廷艺术,受到皇室贵族的推崇。
苏绣作品作为礼品赠送外国使者,展示我国的繁荣富强,增进友好往来。
同时,苏绣在古代对我国民间艺术、纺织技术、绘画艺术等方面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四、苏绣的传承与发展】随着历史的变迁,苏绣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
如今,苏绣作品不仅局限于传统题材,还融入了现代元素,成为时尚与艺术的完美结合。
苏绣简介

[苏绣简介]苏绣是一种精致而高雅的民间艺术品,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主要产地是江苏苏州。
苏绣工艺是以绣针引彩线,按事先设计的花纹和色彩,由刺绣工艺师在丝绸、等面料上刺缀运针,通过绣迹构成花样、图案、文字以取得艺术效果。
苏绣作品的主要艺术特点为;山水能分远近之趣;楼阁具现深邃之体;人物能有瞻眺生动之情;花鸟能报绰约亲昵之态。
苏绣的仿画绣、写真绣以其逼真的艺术效果是名满天下的。
[苏绣的分类]从绣制图案上分:人物肖像类,山水风景类,动物类,各种花卉类,油画静物及其他分类。
按观感分可分为:单面绣与双面绣两类。
单面绣:在一块苏绣底料(真丝为主)上,绣出单面图像,可以是花草、人物、动物、写真之类,背面装裱画版,外加中式或西洋画框,单面绣一般悬挂于墙上,图案精美,都可供人仔细欣赏的绣品。
单面绣的镜框一般使用拉丁木或石膏木条制作而成。
双面绣:在同一块底料(真丝为主)上,在同一绣制过程中,绣出正反两面相同或相异的图像(故称双面绣)。
双面绣的镜框一般是由红木或波罗梗红木手工雕刻而成,极具艺术价值。
木质坚硬、不易变形,可以久远保存。
从品质上分:精品刺绣(以人物肖像为最高级刺绣,及高档风景刺绣),中档刺绣(以乱针绣为主,精品人物类和风景类)普通刺绣(普通刺绣及低档刺绣)按针法分:乱针绣与平绣两类按品种分:一是日用品。
有生活小用品,如荷包袋、镜子套、小挂件等。
有衣饰鞋帽,如披肩、旗袍、、日本和服等。
有室内用品,如被面、枕套、沙发靠垫等。
二是欣赏品。
有摆件(长、方、圆各种规格的台屏)、挂件(画片、立轴、镜片、中堂、对联等)、立件(单屏、折屏等)及册页等。
[苏绣制作过程]第一步选稿,绣稿的来源大体有两种:一种是专为刺绣而作的画稿;另一种是选自名家的作品包括国画、油画、照片等。
第二步上稿,上稿前,先要审查拟用的画稿,根据画稿的内容和题材考虑绣种、针法,用哪一种质地的底料。
第三步选材,根据设计图稿特制染色,一般每种色彩都需分成十几样分色染制。
关于中国四大名绣的资料

关于中国四大名绣的资料中国四大名绣是指中国汉族传统的四种手工刺绣技艺,这四种刺绣技艺被誉为中国最具代表性的绣种,分别为苏绣、湘绣、粤绣、蜀绣。
下面我将分别介绍这四种名绣的特点和相关资料。
一、苏绣苏绣是上海苏州一带流传的中国手工刺绣技艺之一,历史悠久。
苏绣形成于南宋时期,与苏州园林、吴门派画家齐白石、徐悲鸿诸多名人相辉映,成就了文化遗产和极富民族特色的代表性艺术形式。
苏绣最具特色的是它的绣花功夫和震撼力,手法细腻,针法细致。
苏绣主要采用色调和花型对比明显的线条和近似于画家风格和意境的绣画设计。
二、湘绣湘绣是指中国湖南省一带流传的手工刺绣技艺,是传统的汉族手工刺绣技艺之一,与湖南的历史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湘绣最具特色的是它的色彩鲜艳、线条细致、针法繁复,突显了湖南地区的山水自然和文化底蕴。
三、粤绣粤绣是指中国广东省一带流传的手工刺绣技艺,历史悠久。
与广州珠江以南的岭南文化、广州传统工艺品、广府饮食文化同样是粤港澳大湾区的代表性文化产业。
粤绣最大的特色是精致和富有艺术性。
它要求针法细致、线条流畅、形象生动,表现出广东的各种生活场景和山水风景。
四、蜀绣蜀绣是指中国四川省一带的手工刺绣技艺,源于从唐朝至明清时期隆庆元年开始的锦绣发展历程。
蜀绣是中国著名的传统手工绣艺之一,是中国四大名绣中唯一一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刺绣技艺。
蜀绣以针法细腻、线条流畅、色彩悠雅著称,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线条艺术和语言艺术,展现了四川省的历史文化和土地神韵。
总之,中国四大名绣是中国传统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传统手工刺绣技艺在针尖上映射出的华美场景,既展现了民族文化的深刻底蕴,又是中国非常重要的文化遗产,需要我们去继承它,弘扬它,传承它。
关于手工苏绣的简介

关于手工苏绣的简介
手工苏绣是中国传统的刺绣工艺之一,产生于中国江苏省苏州地区,流传至今已有数百年的历史。
它以其精细的针脚、华丽的色彩和独特的设计风格而著名。
手工苏绣使用丝线进行绣制,以手工编织的细绒布为底。
苏绣的主要特点是线条细腻,颜色鲜艳,花样繁多。
绣制过程中,绣工们需要根据设计稿,将细绒布固定在绣架上,并用绣针进行刺绣。
不同的刺绣针法和线绣技巧可以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纹样和图案。
手工苏绣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用品和工艺品等领域,被誉为“东方艺术的明珠”。
它的设计风格多样,既有传统的花鸟、山水和人物等传统题材,也有现代的抽象和装饰性的图案。
手工苏绣作品在国内外艺术展览中屡获奖项,备受世界各地人士的青睐。
手工苏绣的传承和发展面临挑战,因为它需要绣工具有耐心、细致和熟练的手工技艺。
然而,苏绣作为一种文化遗产,一直在不断传承,并吸引了新一代年轻人的兴趣。
为了保护和发展手工苏绣,有许多培训机构和工作室致力于传授刺绣技艺,并开展推广活动,以传承和发扬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四大名绣之一苏绣

文化特征及制作工序
苏绣针法分类
单面绣
双面绣
本地绣
苏北绣
宝应绣
苏绣注重运针变化,苏绣常用的苏绣针法有:齐针、散套、施针、虚实针、乱针、打点、戳纱、接针、滚针、 打子、擞扣针、集套、正抢、反抢等。从原来常用的10多种增加到如今的四五十种。
文化特征及制作工序
苏绣按用途分可分为:
装饰类(单面绣、双面绣)实用类(手帕、 荷包)。
三
重 大 意 义
单请 说在 明此 即处 可添 ,加 注具 意体 版内 面容 美, 观文 度字 。尽
量 言 简 意 赅 , 简
四
申 请 非 遗 流 程
单请 说在 明此 即处 可添 ,加 注具 意体 版内 面容 美, 观文 度字 。尽
量 言 简 意 赅 , 简
壹
非遗内容介绍
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 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 进了文化多样性和激发人类的创造力。
传
化遗产名录,遗产编号为Ⅶ-18。
承
保
在苏绣面临的传承和保护措施方面,不仅要注重传承对象上技术人才的断层现象,
护
更要扎根于国内的非遗文化保护现状,结合互联网新兴传播交互方式,让苏绣重
焕光彩,同时也要加强国际版权意识,守护好这份珍贵灿烂的优秀文化遗产。
中国 国家 四级 大非 名物
苏
绣质
之文
一化
绣 遗
和提高。
苏绣的历史渊源
苏绣经过两千多年的发展,已形成独立的刺绣风格,但时代不断进步,艺术也需要 与时俱进。面对各种新形势,苏绣企业纷纷改革,让传统的民间苏绣工艺不再奢侈,
苏绣的概念定义

苏绣的概念定义苏绣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刺绣工艺,起源于中国的江苏省。
它是中国民间刺绣工艺中最有名的一种,被誉为“东方艺术明珠”。
苏绣以其独特的刺绣手法、丰富的图案内容、精美的工艺和细腻的表现力而闻名于世。
苏绣起源于中国古代,具有悠久的历史。
根据史料记载,苏绣在唐代已有初步的发展,但真正兴盛起来则是在宋代。
宋代苏州是中国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发达地区,也是苏绣的发源地和主要生产地。
宋代的苏绣以清晰的线条、丰富的色彩和细腻的表现力而备受推崇。
苏绣的工艺讲究精细,对绣线和针法有着严格的要求。
绣线是苏绣的重要组成部分,选用锦纶、蚕丝、金银丝等质地柔软、光泽度高的线头。
针法有平绣、滚绣、透视绣等多种,通过巧妙的运用,使绣品更加立体、细腻,给人以美的享受。
苏绣的主要特点是图案丰富多样,内容广泛。
苏绣的图案以花草、动物、山水、人物等为主题,寓意吉祥、喜庆、富贵等。
其中最著名的有百子图、百鸟朝凤、红楼梦人物肖像等。
苏绣以其精湛的技艺和华丽的色彩,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瑰宝,被国内外广泛收藏和推崇。
苏绣的价值不仅仅是艺术上的,它还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民族精神。
苏绣在中国的农村地区是一项重要的传统手工艺,代代相传,成为农民家庭增加收入和保持文化传统的重要方式。
苏绣也在一些城市成为了重要的旅游特色,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前来购买和欣赏。
总的来说,苏绣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刺绣工艺,具有独特的手法、丰富的图案、精美的工艺和细腻的表现力。
它是中国文化的瑰宝之一,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民族精神。
作为一种传统工艺,苏绣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它不仅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一种历史的延续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关于苏绣的知识

关于苏绣的知识苏绣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其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无锡、常州等地。
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
清代确立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为中国四大名绣。
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
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
2006年5月20日,苏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绣按用途分可分为:装饰类(单面绣、双面绣)实用类(手帕、荷包、丝巾等衍生品)苏绣按观感分可分为:单面绣与双面绣两大类。
苏绣针法至近代分为:乱针绣与平针绣两大类。
这两大类针法也是迄今为止应用最多最广泛的。
单面绣又名:苏绣单面绣、俗称一面光所谓单面绣,就是在一块苏绣底料上,绣出单面图像,可以是花草、人物、动物、写真之类,背面装裱画版,外加中式或西洋画框,单面绣一般悬挂于墙上,图案精美,都可供人仔细欣赏的绣品。
单面绣的特点是做工精致,由于价格适中,性价比非常之高,因此相对于双面绣比较,更受大众喜爱,市场占有率极高。
“软裱”也是单面绣的裱法之一,不带画框、玻璃和背版,依然有款有型,更便于携带。
装框的单面绣因是玻璃制品,会选择物流托运,以保证绣品的安全。
有些挂画走快递时,一般都会把普通玻璃换成有机玻璃。
以防破碎。
双面绣又名:苏绣双面绣、两面光所谓双面绣,就是在同一块底料上,在同一绣制过程中,绣出正反两面图像,轮廓完全一样,图案同样精美,都可供人仔细欣赏的绣品。
在中国苏绣艺术中,双面绣是它皇冠上的一颗明珠,集中体现了苏绣的技艺水平。
双面绣的要求,要照顾到双面针脚、丝缕,做到两面互不影响。
双面绣一般制作成摆件和落地屏风之类的比较多,两面都可供观赏。
产于江苏省苏州(苏南),比邻上海。
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苏工,正宗的苏州刺绣应隶属“本地绣”,更确切的说应该是苏州本地人绣制的作品。
绣工均属于当地人,所绣产品细腻光泽,色彩过渡搭配协调,绣线劈丝,价格适中。
苏绣有关知识

苏绣有关知识
苏绣是中国传统的刺绣工艺之一,源于江苏省苏州地区,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以下是一些有关苏绣的知识:
1. 历史和起源:
苏绣起源于中国南部,具有近2000年的历史。
传说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
苏州一直以来都是中国刺绣的重要产地,而苏绣则在当地形成独特的风格。
2. 特点和风格:
精湛技艺:苏绣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细腻的刺绣而闻名,以线条流畅、色彩鲜艳、形象逼真为特点。
独特风格:苏绣在刺绣风格上注重写实性,追求画面的精致和传神。
3. 材料和工艺:
绣线:采用上等的绣线,通常有丝、棉、金银线等,以保证刺绣的质感和光泽。
绣布:常用的绣布有细密的丝绸或其他高质纺织品,以便更好地展现刺绣的细腻度。
4. 主题和图案:
传统题材:苏绣的图案常取材于传统文学、诗词、山水画等,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花鸟虫鱼:典型的苏绣图案包括花鸟虫鱼,如牡丹花、百花齐放、孔雀等。
5. 保护和传承:
非物质文化遗产:苏绣被列为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手工艺。
培训和教育:为了确保苏绣的传承,各种培训和教育项目在苏州地区得到了推动和支持。
6. 艺术欣赏和市场:
艺术品和礼品:苏绣制品常常被视为高档的工艺品和礼品,深受国内外收藏家和消费者的喜爱。
博物馆展览:苏绣作品也常常参与博物馆的展览,展示其独特的艺术价值。
苏绣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的精湛技艺和深厚文化底蕴。
在现代,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手工艺传统,各种措施都在积极推进。
介绍苏绣的意义

介绍苏绣的意义摘要:一、苏绣的定义与起源二、苏绣的艺术特点三、苏绣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四、苏绣的实用性及价值五、苏绣的传承与创新正文:苏绣,起源于我国江苏地区的一种传统刺绣艺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它以精湛的技艺、细腻的针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闻名于世。
苏绣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东方艺术的明珠"。
一、苏绣的定义与起源苏绣,又称苏州刺绣,是指采用针线在绸、缎、棉、麻等面料上进行装饰性刺绣的一种技艺。
苏绣起源于春秋时期,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苏绣融合了绘画、书法、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形成了独特的审美风格。
二、苏绣的艺术特点1.细腻精湛:苏绣的针法繁多,有齐针、散套针、乱针、抢针等,每种针法都在细腻程度上有着极高的要求。
2.色彩丰富:苏绣善于运用各种颜色,作品色彩斑斓、层次分明,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3.形象生动:苏绣作品注重线条、构图和形象的刻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和生动感。
4.寓意深远:苏绣作品通常包含丰富的寓意,如吉祥如意、福禄寿喜等,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三、苏绣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苏绣是我国四大名绣之一,曾在明清时期达到鼎盛。
其技艺精湛、风格独特,成为皇家御用之物,被誉为"宫廷艺术"。
同时,苏绣还广泛应用于宗教、民间、宫廷等多个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四、苏绣的实用性及价值1.实用性:苏绣作品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具有实用性。
如衣物、鞋帽、家纺等日常用品,以及屏风、挂画等装饰品。
2.收藏价值:苏绣精品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一些古代苏绣作品已成为国宝级文物。
3.礼品价值:苏绣作品常被用作礼品,表达对亲朋好友的敬意和祝福。
五、苏绣的传承与创新随着时代的变迁,苏绣在传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
如今的苏绣作品,既有古典的韵味,又具有现代的气息。
新一代苏绣艺术家们将苏绣与油画、国画、摄影等艺术形式相结合,创作出更多富有创意的作品,让苏绣这门古老的艺术焕发出新的生机。
苏绣

苏绣苏绣是汉族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其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无锡、常州等地。
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
清代确立了“苏绣、湘绣、粤绣、蜀绣”为中国四大名绣。
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
苏绣具有图案秀丽、构思巧妙、绣工细致、针法活泼、色彩清雅的独特风格,地方特色浓郁。
2006年5月20日,苏绣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苏绣即苏州刺绣,其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仍以苏州为中心,现已遍衍江苏省的扬州、无锡、常州、宿迁、东台等地。
苏绣产地江苏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蚕桑发达,盛产丝绸,自古以来就是锦绣之乡。
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据西汉刘向《说苑》记载,早在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国已将苏绣用于服饰。
三国时代,吴王孙权曾命赵达丞相之妹手绣《列国图》。
据《清秘藏》叙述苏绣“宋人之绣,针线细密,用线一、二丝,用针如发细者为之。
设色精妙,光彩射目。
”可见在宋代苏绣艺术已具有相当高的水平。
文化古城苏州,素有“人间天堂”之称,在这优美环境里孕育出的苏州刺绣艺术,亦早已闻名于世。
小桥,流水,人家,园林,昆曲,美食。
古典格局,诗意江南。
二千五百年的苏州文苏绣精品明熠熠生辉。
苏州刺绣,就是指狭义的“苏绣”,而广义的苏绣是以苏州为集散中心,遍及江苏全境的一种著名手工艺品,在我国工艺美术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与粤绣、湘绣、蜀绣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
由吴兴钱山漾古遗址出土的五千年前以家蚕丝织成的丝织物残片证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养蚕取丝的国家,而且发源于太湖流域,这就为苏绣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由于文献和实物的限制,苏州刺绣究竟始于何时,目前尚难以确切说明,但据刘向《说苑》载,早在两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吴地已有“绣衣而豹裘者”。
三国时,东吴丞相赵达之妹,已能运用刺绣绣出了我国第一张山川地势军阵之图,时人谓之“针绝”。
苏绣传统文化介绍

苏绣传统文化介绍苏绣:传统文化的璀璨明珠苏绣,是中国传统的手工艺之一,以其精美的工艺和深厚的文化内涵而闻名于世。
它源于苏州地区,因此被称为“苏绣”。
在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历史长河中,苏绣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文化价值,成为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苏绣的历史渊源苏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苏州地区的手工艺人已经开始使用丝线进行刺绣。
随着时间的推移,苏绣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特的手艺。
在唐朝时期,苏绣就已经成为了一种非常受欢迎的艺术形式。
到了明清时期,苏绣更是达到了巅峰,成为了皇家贵族的专属品。
二、苏绣的艺术特点苏绣以其细腻、精美、富有层次感的艺术特点而著称。
它采用丝线、棉线等不同材质的线材,通过针法、色彩、构图等方面的巧妙运用,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艺术效果。
苏绣的图案多以花鸟、山水、人物等为主题,具有浓郁的江南水乡风情。
同时,苏绣还注重针法的运用,不同的针法可以表现出不同的质感,使得作品更加生动逼真。
三、苏绣的文化价值苏绣不仅仅是一种手工艺品,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表达。
它承载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历史,反映了中华民族的审美观念、价值观念和文化传统。
通过欣赏苏绣作品,我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魅力。
同时,苏绣也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相结合的重要载体,为现代社会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资源和精神财富。
四、苏绣的传承与发展虽然苏绣作为一种传统手工艺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它也面临着许多挑战。
为了保护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许多专家学者和手工艺人都在努力探索新的传承方式和发展路径。
他们通过挖掘历史资料、整理传统技艺、创新设计理念等方式,推动苏绣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同时,政府和社会各界也加大了对苏绣产业的扶持力度,为苏绣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和支持。
五、结语苏绣作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意义。
我们应该珍惜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努力传承和发扬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
关于苏绣的知识

关于苏绣的知识
苏绣是中国传统的手工绣艺,源于江苏苏州,历史悠久,技艺精湛。
苏绣技艺以其图案精美、色彩鲜艳、线条流畅、柔韧自然而闻名于世。
苏绣的主要特点是线条流畅并富有变化,线迹蜿蜒曲折,显得非常自然。
在绣制时,使用的线材主要是丝线,而丝线要求质量好、柔韧度高、不易断裂。
苏绣
的画面内容丰富多样,包括花鸟、人物、山水、传统建筑等,色彩明亮,错落有致,富有浓郁的中国传统文化风格。
苏绣是一种非常考究的手工艺术,需要高超的技艺和丰富的经验。
苏绣制作过程中要有耐心,需要长时间的精细操作和反复描绘。
同时,苏绣的箍绣,指用丝线勾勒出固定图案线条后,再一针一针地填充颜色,这是苏绣技艺的精华所在。
总之,苏绣作为一种独特的中国传统手工艺品,不仅表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魅力,也一直受到国内外文化爱好者的追捧和喜爱。
刺绣苏绣知识点总结

刺绣苏绣知识点总结苏绣以其精湛的技艺和细腻的工艺而闻名于世,它以中国传统的绘画和书法为基础,在选材、刺绣技巧和图案构图都有其独特之处。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对苏绣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并进行详细的介绍,希望读者能够了解更多关于苏绣的美妙之处。
一、苏绣的历史苏绣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宋时期,当时南宋政权覆灭,官员和艺人纷纷流亡到苏州,他们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和艺术传统,也带来了刺绣技艺。
苏绣在宋代最初以丝线绣制,当时的苏绣多为细密的小花卉和山水图案,属于民间手工艺,对于社会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
明代时期,苏绣逐渐兴盛,成为贵族们日常生活中的一种装饰品,贵族们喜欢用苏绣来装饰自己的衣服和家具,以展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
明代苏绣的特点是线色绚丽、线法多样、图案精致。
清代时期,苏绣更加繁荣,其工艺技巧和图案构图水平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苏绣的传统技艺也得以继承和发扬。
清代苏绣的特点是独特的色彩、精细的线条以及变化多端的图案。
近代以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工艺技术的提高,苏绣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传统的刺绣技艺得以传承和发展,中国苏绣也逐渐走向了世界。
二、苏绣的特点1. 独特的色彩苏绣以其独特的色调和绚丽的线条而广受赞誉,它综合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色彩理论,将红、黄、蓝、绿、白、黑等六种基本色巧妙运用,形成了一种特有的色彩风格。
苏绣的色彩浓烈、对比强烈,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
2. 精细的线条苏绣的线条处理非常精致,线条的粗细、长短、密度等都经过精心的设计,使得绣品的质感更加丰富,线条层次感更加明显。
3. 多样的技法苏绣采用了多种不同的绣法和刺绣技巧,如平绣、针法绣、扁绣、缕线绣、绒线绣等,每一种技法都有其独特之处,可以产生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4. 精美的图案苏绣的图案构图非常精致,它继承了中国传统的绘画风格,具有浓厚的中国文化气息。
苏绣的图案多为山水、花鸟、人物等,其主题广泛,内容丰富,深受人们的喜爱。
5. 应用广泛苏绣不仅用于装饰衣服、家具等日常用品,还用于绣制屏风、壁挂、地毯等大型工艺品,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具有重要的装饰和实用价值。
苏绣

五、制作过程
刺绣是一种长时间坐着操作的安静的劳动,又是一种艺术性的劳动。 通常,一件普通30厘米规格的绣品就要用半个月的时间来完成,因此,对 刺绣者的要求也是非常严格的,刺绣者不仅要具备相当的艺术修养,还要 懂得一些基本画理,同时,还要有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劳动态度和持之 以恒、刻苦钻研的精神。 预备阶段 首先要将制作过程中所需要的材料及工具准备好: 要准备的材料有——底稿、棉布、绣花线(可以从市场上购买)、绑线、 连绑线、胶皮线;工具有——绷框(市场上有卖)、站架(市场上有卖)、 手扶板、剪刀、羊毛针、绣花针、卷尺。
六、苏绣的优劣的辨别
苏绣是一项手工极强的传统艺术品,因此在目前的市场上,苏绣没有真伪之 分,只有优劣之辨。 一件好的苏绣艺术品是工艺性和艺术性的完美结合,作品凝结的艺术效果也 就成为鉴别苏绣工艺品和艺术品的重要标准。一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辨认。 一是作品图案的整体构思,二是作品做工的精细程度,三是作品色彩的处理和艺 术效果。一件艺术价值高的苏绣艺术品一般是图案秀美,做工精细,色彩典雅, 富有深远的意境。而价值低劣的苏绣工艺品,图案一般比较呆板,缺乏艺术性, 做工也相对粗糙。 挑选苏绣时最主要的是看苏绣表面的光洁度,如果绣的比较稀的话,光洁度 就不够,好的绣品针线绣的很密,使图案有立体感,光洁度高。同时从苏绣花线 的粗细也可以辨别出优劣,苏绣中一根花线的1/2粗称“一绒”,1/12粗称“一丝”。 “劈丝”即将一根花线分为若干份。苏绣会根据不同的布质、色彩及题材,灵活综 合运针,而且花线劈丝粗细合度,从而充分表现物体形象的质感。如绣金鱼鱼尾, 用线要细,排针要虚,才能表现轻薄、透明感。再比如绣猫,根据对象毛丝变化 规律掌握丝理,绣出来的猫毛茸茸地形万言书逼真生动,而绣的粗糙的猫毛就会 象钢针一样扎着。 苏绣的座架一般为中国古典式红木雕花,因此看架子也是分别苏绣好坏的一 种办法。质次的苏绣架子的材料一般都用白木,时间一长就容易龟裂。白木的手 感很粗糙,而红木的手感细腻。
苏绣文化

• 苏绣的绣制流程主要包括选稿、上绷架、配线、绣制、装裱等 五道工序。 • 1、选稿 • 底稿是将图案通过专业打印机喷绘打印到丝绸布上的成品,它 是绣品的模板。苏绣底稿的来源大体可分为两种:一种是专为 苏绣而作的画稿;另一种是选自名家的作品,包括国画、油画 、照片等。我们可以直接从市场上购买,也可以选出自己喜欢 的图案,或者自己设计好的图案,到专门的打印店打印出来。
简介
苏绣是苏州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以苏州刺绣研究所的高新区的镇湖镇(现改为街 道)刺绣最为有名。 汉族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刺绣与养蚕,缫丝分不开,所以刺绣,又称丝绣。 苏绣的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布很多地区。绣技具有“平、齐、和、光、顺、 匀”的特点。
目 录
苏绣文化史 苏绣的种类
苏绣的艺术特色
众性副业产品,形成了“家家养蚕,户户刺绣” 的盛况。 • 江南已成为丝织手工业中心。在绘画艺术方面 出现了以唐寅 (唐伯虎)、沈周为代表的吴门画 派,推动了它的发展。艺人结合绘画作品进行再 制作,所绣佳作栩栩如生,笔墨韵味淋漓尽致, 有“以针作画” “巧夺天工”之称。
清朝 清朝的苏绣以“精细雅洁”而闻名,当时的 苏州更有了“绣市”的誉称。清代中后期,苏绣 在绣制技术上有了进一步发展,新出现了精美的 “双面绣”,仅苏州一地专门经营刺绣的商家就 有65家之多。 • 清朝是苏绣的全盛时期,真可谓流派繁衍, 名手竞秀。皇室享用的大量品,几乎全出于艺人 之手。民间更是丰富多彩,广泛用于服饰、戏衣 、被面、枕袋帐幔、靠垫、鞋 面、香包、扇袋等 方面。
谢谢观赏
5、装裱
最后,我们还要进行装裱,以此来增加绣品的寿命,同时,还能体现出绣 品高贵典雅的艺术价值。 装裱前需要我们准备好下面的工具材料:框架、美工刀、百得胶、双面胶、 木板、白纸、尺子、铅笔、小木板、玻璃、剪刀、刷子、胶布; 装裱的方法如下: 首先,我们要按照底稿的尺寸在木板上画出标记,将尺寸框定好后,以铅 笔画线的部位为边缘,在内测沿着线用双面胶粘附一遍,四面都粘好以后,再 把白纸平整的粘到木板上面,然后,照着铅笔的边缘处将纸张多余的部分裁掉, 接着,在白纸四周的木板上涂一层百得胶,并用刷子将胶涂抹均匀,然后,将 绣图带绷架放到木板上,注意,绣图一定要跟木板上的白纸重合,放好后,用 小木板将绣图压平,以使它完全粘附在木板上,粘好以后,用美工刀将绣图从 绷架上沿边割下就可以了,最后,我们将模板装置到选好的裱框中即可。 到此,一件完整的花猫苏绣品就完成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苏绣工艺
苏绣的技艺特色,大致可用 “平(绣面平伏)、 齐(针脚整齐)、细(绣线纤细)、密(排丝紧密)、 和(色彩调和)、顺(丝缕畅顺)、光(色泽光艳)、 匀(皮头均匀)”八字来概括。 按苏绣针法划分为:苏绣注重运针变化,截至目 前为止,苏绣教程里常用的苏绣运针法有:齐针、散 套、施针、虚实针、乱针、打点、戳纱、接针、滚针、 打子、擞扣针、集套、正抢、反抢等。从原来常用的 10多种增加到目前的四五十种。 苏绣按工艺分可分:为乱针绣绣与平绣两大类。 苏绣按用途分可分为:装饰类(单面绣、双面绣 等)实用类(手帕、荷包等) 苏绣按观感分可分为:单面绣与双面绣两类。 其中 双面绣《猫》,是苏绣的代表作品之一。艺 人们将一根头发粗细的绣花线分成二分之一、四分之 一,以至十二分之一、四十八分之一的细线绣,并将 千万个线头、线结藏得无影无踪。无论从正面或反面 都可以看到小猫调皮活泼的神态。绣猫最难的是一对 猫眼睛,艺人们需用20多种颜色的丝线才能把猫睛绣 得炯炯有神,栩栩如生。
(三)、套针: 始于唐代,盛行于宋代,至明代的露香园顾绣,清代的沈寿时, 就进一步发展了。 1、单套: 又名平套。其绣法是: 第一批从边上起针,边口齐整;第二批在第一批之 中落针,第一批需留一线空隙,以容第二批之针;第三批需转入第一批尾一厘许, 尔后留第四批针的空隙;第四批又接入第二批尾一厘许……;其后,依此类推。 2、双套:双套的绣法与单套的绣法相同,只是比单套套得深,批数短。它 以第四批和第一批相接,即第二批接入第一批四分之三处,第三批接入第一批四 分之二处,第四批接入第一批四分之一处。 3、木梳套:其绣法和单套相同,但比单套松稀。它是在第一批出边后,第 二批在第一批一半处落针的,每隔一线套一针,第二批接入第一批尾的一厘许, 在第二批留下的空隙中夹入。 4、集套:其绣法也如单套,但外口的第一批针多,绣一批少一批针数,批 批藏短针。绣到最后,周围的线路全集中在一个眼中,一批一批相覆,犹如单套。 5、偏毛套:是绣鸟毛的套法,也就是绣片毛的套法。其方法市:根据片毛 的纹路进行套绣,套法和双套相同,只是线条略有长短。 6、活毛套:是绣走兽用的针法。其套法有两种:一种是先平绣三针,然后 在第三针上加上一针交叉针。这种绣法有一定规律,都是一组一组绣上去的。第 二种是里面紧,外面带有放射形,由外向内绣,第二批套上的线覆在前一批的一 半处落针,按照动物的形状转势。也有用两种绣法一起绣的。
三、苏绣的产地
本地绣: 产于江苏省苏州(苏南),比邻上海。并不能说只要是苏州商家所经营的都 能称作苏州刺绣,正宗的苏州刺绣应隶属“本地绣”,更确切的说应该是苏州本地 人绣制的作品。绣工均属于当地人,产品细腻光泽,色彩过渡搭配协调,绣线劈 丝,价格适中。 苏北绣: 产于江苏省盐城、怀安一带(苏北),苏州当地人称之苏北绣、江北绣。价 格非常低,但做工也极差,绣线不劈丝,均为两绒或一绒半绣,谈不上艺术,涂 鸦而已,不登大雅之堂。最经典的成名作品有“黄金大道”、“红枫”,除此之外, 无论是做工还是销售价,都难以提升。近些年,苏北绣搅局苏绣市场,冒充苏绣、 以次充好之事频频发生。但客观的说,苏北绣对压制本地绣价格,也起到了积极 的作用。 宝应绣: 产于江苏省扬州宝应(苏中),色彩丰富立体感强,但绣线不劈丝,均为两 绒绣,即一根线直接绣。因此远观或看照片,感觉立体效果尚可,近看却颇粗, 不耐人回味。风景、人物乱针绣是其强项,但人物的脸部绣制(开相)等细腻的 工作,还是交付技高一筹的苏州本地人完成,此外宝应绣的价格也偏高,国内市 场难以接
特别是到了清末民初,在西学东流的潮 流中,苏绣也出现了创新的兆头。 光绪年间, 技艺精湛的艺术家沈云芝闻名苏州绣坛,她 溶西画肖神仿真的特点于刺绣之中,新创了 “仿真绣”。 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慈禧七十寿 辰,沈云艺绣了佛像等八幅作品祝寿。慈禧 备加赞赏,书写“寿”、“福 ”两字,分赐给沈 云芝和她的丈夫余觉。从此沈云芝改名沈寿, 此后她的作品《意大利皇后爱丽娜像》,曾 作为国家礼品赠送给意大利,轰动了意国朝 野,《耶稣像》1915年在美国举办的“巴拿 马--太平洋国际博览会”上获一等大奖,售价 高达一万三千美元。《美国女伏倍克像》赴 美展出时,其盛况空前。沈寿的“仿真绣”传 誉中外,开拓了苏绣崭新的一页。 民国时期(公元1912~1949年),由于 常年战乱,苏绣业曾一度衰落。1950年后, 国家专门设立了苏绣研究所,并开办刺绣训 练班。苏绣的针法由原来的18种发展到今天 的40余种。
一、苏绣历史
文化古城苏州,素有“人间天堂”之称, 在这优美环境里孕育出的苏州刺绣艺术, 亦早已闻名于世。 小桥,流水,人家,园 林,昆曲,美食。古典格局,诗意江南。 二千五百年的苏州文明熠熠生辉。 苏绣,是江南女孩一生中最美丽的情 结。那些绣花用的绷布、绷架、苏针、花 线,它们依恋的目光永远不会离开水灵如 草清澈如花的江南女孩,任伊老了,也依 旧眷恋。这是一种刻骨铭心的喜爱,是天 荒地老般的爱情。 全世界都知道中国苏州 有一种工艺名叫苏绣。女红之巧呵,十指 春风。
沈寿 . 耶稣像
近几十年苏绣艺术品更以其旖旎之姿争芳于绣坛。除了“小猫”、“金鱼”等 最常见的题材外,花鸟、走兽、山水、人物、静物等各种题材的作品异色纷呈, 其表现的艺术幅度,远远超过以往。在技艺上,采用苏绣与发绣的结合,发绣 与发刻的结合,刺绣与缂丝的结合,刺绣与缂毛的结合等作品也相继产生,为 苏绣艺术的衍生和发展开创出了一条条新路,大大拓展了苏绣的表现能力和绣 面效果。值得一提的是,1966年苏绣艺人创造出了绣品正背两面纹样、针法相 同,色彩迥异的双面异色绣;1980年,苏绣艺人邱秀英、殷濂君首创成功了一 种双面异色、异样、异针法刺绣(双面三异绣 ),首幅作品《猫狗图》的两面 奇迹般地分别出现了猫与狗的不同图形,突破了双面绣两面图案必须一致的禁 区,其技艺达到了鬼斧神工的程度。此后又有《金丝猴与哈巴狗》、《查尔斯 与黛安娜》等双面三异绣作品产生。更难以置信的是,一名现年51岁的苏州须 眉顾家翘,自1999年起,悉心研究苏绣技法,先后以德国弗里茨· 曼斯尼采和 美国尼尔· 巴尔的两幅人体摄影作品为蓝本,创制了一幅高56厘米、宽40厘米 的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双面三异绣,同时开创了首幅人体摄影绣品和独自绣制 (现存的双面三异绣均为两人以上合绣)的两个之最。接着,他又创制出了绝 无仅有的以同一根线在绣品两面表现出不同针法的《月色荷塘》、《天鹅舞》 等作品,开创了传统刺绣和现代科学融会的先河。2005年5月,他经过苦心钻 研,划时代地创制出了一幅异线(羢)、异景、异色、异样、异针法的双面五 异绣《白猫和熊猫》,以及通过灯光能尽现绣品细部的隐亮绣《东方明珠》, 实现了历史性的重大突破。
苏绣简介
苏绣是以江苏苏州为中心包括江苏地区刺绣产品的总称。 苏绣即苏州刺绣 ,其发源地在苏州吴县一带,现已遍衍江苏省的无锡、常 州、扬州、宿迁、东台等地。 苏绣产地江苏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蚕桑发达, 盛产丝绸,自古以来就是锦绣之乡。优越的地理环境,绚丽丰富的锦缎,五光 十色的花线,为苏绣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苏州女子性情柔和,心灵手巧,擅 长慢针细活。苏州绣娘有 10 多万人,家家有刺绣,户户有绣娘。苏绣工艺是 以绣针引彩线,按事先设计的花纹和色彩,在丝绸、棉布等面料上刺缀运针, 通过绣迹构成花样、图案、文字以取得艺术效果。苏绣具有图案秀丽、色彩典 雅、针法丰富、绣工精细的特色。
唐伯虎 . 腾王阁
清代(公元1644~1911年) 的苏绣以"精细雅洁"而闻名, 当时的苏州更有了"绣市"的誉 称。清代中后期,苏绣在绣制 技术上有了进一步发展,新出 现了精美的"双面绣",仅苏州 一地专门经营刺绣的商家就有 65家之多。 清代是苏绣的全盛时期, 真可谓流派繁衍,名手竞秀。 皇室享用的大量刺绣品,几乎 全出于苏绣艺人之手。 此时的 绣品种类已十分丰富。按品种 分,有双面绣、单面绣;按体 积造型分,有台屏、墙屏、地 屏和大型组合屏风;按表现内 容分,有人物、宠物、花鸟、 风景、静物、特色建筑物……
某种程度上讲,绣工也属于一门吃“青春饭”的职业。 在绣工生涯中,20岁左右属于“沉默”期,技术生疏况且经验不足,好的“活”接不到,即使接了 也做不好,这一阶段埋头苦干“粗活”为主。30至40岁,属于绣工生涯中的黄金阶段,见多认广手且脚 麻利,但若想从数万的绣工中脱颖而出、崭露头角,也绝非易事,以苏州数十年孕育为例,叫得上名的 技师也屈指可数。而剩下的那部分,只能是默默无闻。 人老珠黄,只要是拼“体力”都逃不过此劫。一般年过40,即使技术再好的绣工,也逐步开始走下 坡路,手工费也直线下降。这其中原因很复杂,包括上了年纪后手脚变慢,腰椎疼痛等职业病时常发作, 视力也衰落,穿针引线变的困难重重,至多也就是加工“一绒”、“两绒”的粗活,劈丝劈线只能是畅 谈当年的美好回忆。因此在那些真正职业化的,绣工能获得较高收益的绣庄,所端庄一堂的基本都是年 轻人,也就是这个缘
传统苏绣针法及其运用 按针法分类 苏绣按针法可以分为: 乱针绣与平针绣两大类。 乱针绣,顾名思义是针刺 很乱的一种绣法,其实这 是一种似乱不乱的刺绣, 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用 这种针法绣出的作品通常 由直斜,横斜线错综组合, 交叉掺合而成,再经过一 次再次的分层掺色,疏密, 直至光、色、形相似为止。 而平针绣相对乱针绣来讲, 线条的排列比较整齐,起 针和落针都非常有规律, 用这种针法绣出的作品较 为平整,在绣制植物尤其 是花类时较为常见。
注:目前港都所销售产品均属于本地绣
四、苏绣的生产方式
苏绣生产方式一般有“计件制”和“计时制”两种。 “计件制”即是以“件”为单位,将绣品底料交于绣工,帮其配好绣线并指定质 量标准,最后商妥好一个双方都认可的合适工钱,并约定好完工日期的一种生产 方式,俗称“放单”、“放生活”。绣工完全可以在家加工,不受地点约束,不受专 人监督,但即使实际工时超出,手工工费也基本不变动。 “计时制”是指以实际工作小时计算应得的工钱,绣工在专业技师的指导、监 督和培训下,按照8小时工作时间,保质保量完成绣品的加工。绣工受专人督导, 每日在固定场所必须准时上下班,不允许接私活,但报酬是以月结工资的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