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 2.1.1《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课时教案 (新版)济南版
2-1-1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教案)济南版生物七年级
![2-1-1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教案)济南版生物七年级](https://img.taocdn.com/s3/m/59efe5e64431b90d6d85c7e8.png)
课题: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设计者: 审核者: 执教者: 使用时间: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与分析,概述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及种子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提高获取知识的能力。
2.通过表格比较绿色植物在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的发展变化,归纳总结生物发展进化一般规律。
3.关注绿色植物的生活环境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爱护生态环境。
学习重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与种子植物的形态特征结构及与人类的关系。
学习难点:通过描述绿色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的变化,说明生物是不断发展进化的。
教学过程:备注(结合课程标准或者单元目标进行简要分析)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生物,它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绿色植物通过他的生命活动直接或间接地为其他生物提供能量和食物,并对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和水循环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节从生物圈的角度有层次的介绍了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形态、生理、分布情况及主要作用。
重点让学生掌握有关绿色植物的基础知识的同时,渗透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激发学生爱护绿色植物的美好情感,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
一、教学导入近日,青岛近海海域再次遭受到了浒苔侵袭,这也是浒苔灾害连续15年影响青岛,灾害规模为历史之最。
其中6月26号黄海浒苔分布面积约60594平方千米,覆盖面积1746平方千米,是之前最大年份,2013年的2.3倍!教师设疑:浒苔是一种什么植物?它有哪些特征?它对海洋自然生态和渔业养殖造成哪些影响?设计意图:实时报道,贴近生活,了解新闻资讯的同时,关注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师设疑三个问题紧扣学习目标,有效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习兴趣。
二、教学过程(一)新知探究部分第一学程: 学习任务主问题1.观察分析常见绿色植物的主要特征, 学法指导第一步:自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学生独立思考,完成导学单上的学习任务。
说出下列植物属于哪个类群?各自有什么结构特征?第二步:互学要求(学法指导设计) (1)组长主持,组内互学,及时纠错。
济南版七上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教案
![济南版七上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eb3d72a45177232f60a2de.png)
第二单元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二、教学过程(详案)
探究点: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特征
1.比较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都属于种子植物,它们之间的结构有何区别?
3.生物圈中最高等的,适应性最强,种类最多,分布极为广泛的植物类群是哪一类?
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植物的发育过程是由低等到高等,有水生到陆生的,并且每一种植物的结构和它们的生活环境是相适应的。
四、当堂检测
五、作业布置
巩固提高(P47)
六、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多彩的生物世界
第一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二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一、藻类植物
1、生活环境:
2、主要特征:
3、重要作用:
二、苔藓植物
1、生活环境:
2、主要特征:
3、重要作用:
三、蕨类植物
1、生活环境
2、主要特征
3、重要作用
四、种子植物
1、生活环境
2、主要特征
3、重要作用。
最新-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类群教案 济南
![最新-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一节 绿色植物的类群教案 济南](https://img.taocdn.com/s3/m/4df0d5050722192e4436f60f.png)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课时)一、教材分析本章内容是在“认识生物”知识的基础上,来研究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生物-----绿色植物。
绿色植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它与“生物圈的动物”,“生物圈中的微生物”共同组成“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
各种生物以其独特的方式繁衍生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共同维持着生物圈的和谐与稳定。
其中。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知识是学习生物分类的基础,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又为学习生态系统的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概述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概述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能力目标:用显微镜观察水绵结构,并找到部分结构情感目标:关注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的生活状况。
三、教学重点:概述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录像,海带,水绵,肾蕨,显微镜,载玻片,盖玻片,镊子,滴管,标本瓶等五、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第一单元认识生物我们知道了奇妙的生命现象,严整的生命结构以及生物的生活环境。
从这节课开始我们进入第二单元丰富多彩的生物世界,你所知道的生物有哪些?(生1:树,草,狗猫┈┈生2:动物,植物,微生物)生物世界很精彩与我们的关系很密切我们先进入植物的王国。
植物种类很多有参天大树,有低矮的小草,还有我们不易发现的单细胞的衣藻等,为了便于研究科学家对它们进行分类,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板书)(二)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绿色植物分为四个类群,我们在小学时有所接触,还记得吗?(生: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很好,其实在藻类植物和蕨类植物之间还有一类苔藓植物。
有一句诗说“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说的就是苔藓植物。
我们这节课主要学习两个类群。
看我们的学习目标(见前页)下面我们来看一段录像(衣藻,水绵。
海带生活状态录像)思考回答你看到的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是怎样的?生:衣藻生活在水里,个体很小,呈绿色。
(新)济南版生物七上《第1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公开课(教案) (2)
![(新)济南版生物七上《第1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公开课(教案) (2)](https://img.taocdn.com/s3/m/6d2f759b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64.png)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学习目标:1、概述藻类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的形态特征与生活环境。
2、了解藻类,蕨类,种子植物对生物圈的作用及与人类的关系。
3、明确它们的进化关系,由低等到高等、由简单到复杂等。
学习方法:1、请同学们围绕学习目标,自主完成导学问题,并在课本上勾画重点,自己解决不了的疑问,用红笔标注。
2、自学结束,组长带着组员讨论导学问题,发挥合作精神,统一导学问题的答案,疑难问题,组长用红笔标注,以备展示。
自主学习一、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绿色植物可分成___、___、___、等假设干个类群。
二、藻类植物自学教材P50,完成以下题目:1.生活环境:一般生活在___,只有少数生活在陆地上___的地方。
2.结构特点:大多为___个体,即使多细胞也无___、___、___的分化,属于低等植物。
3.存在的意义:它是浮游动物和某些鱼类的饵料,大气中___的主要来源。
地球上90%的氧气,来自藻类植物的光合作用。
三、蕨类植物:自学教材P52,完成以下题目:1、生活环境:多数生活在_________的陆地上。
2、结构特点:有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的分化,且分化出了__________。
体形高大。
3、繁殖方式:______________。
4、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1、可供药用 2、可作绿肥 3、古代的蕨类形成煤 4、可作食用概念:孢子植物:。
四、种子植物的生存环境及根本特征:自学教材P52--54,完成以下题目:1、生活环境:生活在____________。
2、结构特点:有____、 _____、 _____的分化,且其内有非常兴旺的____________。
3、繁殖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
4、种子植物可以分为两类:和。
A.裸子植物:只有______,没有_________,种子是_________的,大多数是高大的_______,根系兴旺,适于生活在_________的环境中。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教案(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教案(新版)济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6f26f589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b0d1264.png)
2.常见绿色植物:认识常见的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特征。
3.植物生活习性:了解不同类群植物的生活习性,如水生、陆生、阴生、阳生等。
-植物保护资料:介绍一些关于植物保护的资料,提高学生对植物多样性和生态保护的意识。
2.拓展建议
-观察身边的植物: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观察和记录不同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尝试进行简单的分类。
-开展植物采集活动:组织学生进行植物采集活动,让学生亲手触摸和观察不同植物,增强实践体验。
-制作植物分类手册:鼓励学生制作植物分类手册,收集不同植物的图片、特征等信息,与他人分享和交流。
1.知识层面:学生在小学科学课程中对植物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植物是生物界的一个大类,能够生长和繁殖。大部分学生能够识别一些常见的植物,如树木、花草等。但是,对于植物的分类知识,学生可能仅限于简单的分类,如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进一步学习植物的分类知识,了解不同类群植物的特点。
-监控预习进度:利用平台功能或学生反馈,监控学生的预习进度,确保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自主阅读预习资料,理解绿色植物的分类知识点。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预习问题,进行独立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将预习成果(如笔记、思维导图、问题等)提交至平台或老师处。
②绿色植物的特征: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态功能
③绿色植物的观察与探究:观察植物形态结构、实验探究植物生活习性
④绿色植物的环保意义:保护植物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
2.1.1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优秀教学案例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
![2.1.1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优秀教学案例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c219259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d639997.png)
2.强调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绘制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征表格。
2.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身边的植物,分析其特征,进行分类。
2.针对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点,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各类植物的特征。
3.引导学生关注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植物资源。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植物分类的方法和依据。
2.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完成对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征梳理。
本节课以生动的语言、丰富的教学手段,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动频繁,课堂氛围活跃,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一张美丽的森林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世界。
2.提问:“你们知道植物有哪些分类吗?”让学生回顾已学知识,为新课做好铺垫。
3.宣布本节课的主题:“2.1.1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二)讲授新知
1.利用多媒体详细讲解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特征。
1.利用多媒体展示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各类植物的特征。
2.通过视频资料,介绍藻类植物在氧气生成、苔藓植物在环境监测方面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创设生活情境,如空气质量监测、观赏植物的选择等,让学生联系实际,理解植物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2单元 第1章 第1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1)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2单元 第1章 第1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课时)教学案(无答案)(新版)济南版(1)](https://img.taocdn.com/s3/m/c7b4ec13a98271fe900ef93f.png)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课时)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学生已经对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主要特征有所了解,初步认识到绿色植物进化的规律,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材首先安排了一个调查活动,这也是七年级学生第一个调查活动,因此是重点,但是真正活动起来又非常麻烦,要做到课上与课下的有机结合,这是教学中的难点。
做好了这个调查活动,广泛的认识校园中的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从形态、结构、花和果实的特点分析比较过程中,引导学生归纳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从果实的有无进一步区别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通过这次调查和设计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热爱家乡、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②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增强保护环境意识。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观察法、调查法与讨论法相结合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对所要调查的区域中的植物做到心中有数,按照校园的平面图进行小组分工,保证每个小组调查一片区域,不重复、不遗漏。
学生准备:6人为一小组,小组长带领组员进行校园植物调查,并如实填写调查表。
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3分钟)1.回顾上节课我们学习的三类绿色植物,它们的主要特征有哪些?2.从结构特点看,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中,哪一类更高等?3.这三类植物在生殖上看,有什么共同点?(学生思考后,列表回答)【设计意图】这一环节既巩固上节课所学知识,又为引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的概念埋下了伏笔。
【过渡语】以上三种植物都是用孢子繁殖后代的,因此它们都属于孢子植物。
现在给大家观看一段视频,想一想:这些你们熟悉的植物,它们用什么繁殖后代呢?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2分钟)(课件播放视频:秋天到了,带有种子的银杏树、带有果实的桃树以及该收割的水稻、小麦……)师:真是硕果累累地秋天啊,视频中的这些植物有没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呢?生:它们都有种子,大多用种子繁殖后代。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38ad3d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9b.png)
-利用校园、公园等身边的绿色植物资源,组织实地观察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如家庭绿植养护、户外植物识别等,使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生物学的魅力。
4.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将环保意识融入教学过程中。
-结合绿色植物在生态环境中的作用,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比较不同类群绿色植物的特点,引导学生发现并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针对难点内容,采用以下策略:
-设计观察、分析、讨论等教学活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绿色植物类群间的相互关系。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组织小组合作,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共同克服难点,提高分类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绿色植物主要类群的特征及其分类依据。
2.难点:学生对绿色植物类群间相互关系的理解,以及在实际观察中准确分类的能力。
(二)教学设想
1.针对重点内容,采用直观教学法和比较教学法,帮助学生掌握绿色植物各主要类群的特征和分类依据。
-利用实物、图片、模型等教学资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绿色植物的多样性。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绿色植物的多样性,掌握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包括藻类、苔藓、蕨类、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依据。
2.学会使用生物分类工具,能够准确地区分不同类群的绿色植物,并运用分类知识对身边的绿色植物进行归类。
2.详细讲解各类群的主要特征、代表植物以及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让学生对绿色植物类群有更深入的了解。
2.1.1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
![2.1.1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137f061b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d88222d.png)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1.1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教学设计课题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课型新授课时间2023年9月课时 1 教具课件、实验用具和视频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探究分析,概述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通过观察葫芦藓和肾蕨,学会观察的一般方法。
3、认同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关注生活状况。
学情分析学生认识了很多种植物,对植物知识多是感性知识。
对孢子孢子植物关注少,甚至会有错误的概念,学习本节知识有一定的难度。
教师要提供实物标本和视频媒体,归纳植物类群特征,再进行各类群比较,感知生物进化观点。
重点和难点重点:藻类植物、苔藓、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及与人类难点:植物类群在形态结构、生殖方式上的发展变化,渗透生物进化观点。
板书设计第一节绿色植物类群(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一、藻类植物主要特征:①结构简单,多为单细胞个体,多细胞个体也没有根、茎、叶的分化②生活在水中或阴暗潮湿陆地③孢子生殖二、苔藓植物主要特征:①有茎、叶分化,无真正的根②生活阴暗潮湿环境,孢子生殖③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三、蕨类植物主要特征:①有真正根、茎、叶的分化,且分化出了运输水和养料的输导组织。
②生活阴暗潮湿环境,孢子生殖③古代蕨类植物被埋在地下可形成煤炭教学反思教学过程与设计一、情境导入,播放图片师点拨:“绿树村边合,青苔满阶彻”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有的高大挺拔,有的矮小,有的四季常青,有的枯荣交替。
主要类群有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等类群。
对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提高大气湿度,增加降雨量;净化空气,保护水土起着重要作用二、复习过程(课件出示学习目标)探究主题一、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一)藻类植物:阅读课本P41-43,看图2.1-1,自主学习,探究思考1、藻类植物的主要特征?列举常见种类?2、藻类植物在生物圈的作用?展示分享,师点拨释疑,归纳评价1.藻类植物主要特征:生活环境:一般生活在水中,少数种类生活在阴暗潮湿陆地。
2.1.1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教案济南版七年级上册
![2.1.1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教案济南版七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8b5b5d1c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0.png)
2.1.1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教案济南版七年级上册2.1.1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概述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和形态特征。
2.说出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对生物圈和人类的作用。
3.概述裸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4.概述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5.识别当地常见的裸子植物与被子植物。
【过程与方法】1.能够进行有关资料分析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学会自己思考和结合信息得到正确的结论。
2.以小组为单位学习,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学会与人交流和合作的能力。
3.通过自主探究、动手观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会运用对比的方法来认识事物。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这几种植物的户外观察,提高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体验发现共性和特性的科学思想,促进质疑、求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养成,体验科学研究过程中的艰辛和快乐,领悟科学研究的方法。
2.通过小组间的探讨、交流,促进探索、创新、合作精神的养成,并意识到合作是解决复杂问题的有效途径。
3.认同生物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关注生物圈中这些植物的生存状况,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3.裸子植物、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难点】1.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
2.识别身边的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课前准备课件,各种藻类、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的实物、标本、图片等。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教师播放多媒体视频,展示多种多样的植物。
学生观看视频,感知多姿多彩的植物世界。
师:同学们,自然界中已发现的植物有50余万种,对于生活中的这些植物,很多同学见过却并不认识,这节课我们来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绿色植物。
讲授新课一、藻类植物师:“西湖春色归,春水绿于染。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多么美的意境啊。
济南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2.1第1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word教案 (6)
![济南初中生物七年级上册《2.1第1节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word教案 (6)](https://img.taocdn.com/s3/m/b31d702277232f60ddcca1ed.png)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第一课时)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概述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重点)○2概述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2.能力目标通过对肾蕨和葫芦藓的观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植物不同类群的认识,体会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培养学生关注和保护生物圈中多种多样的绿色植物的情感。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三类植物的形态结构特征,这些植物,有的同学在生活中有接触,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但是也有错误的认知,如海带,很多同学都认为吃的是海带叶,即使学习了藻类植物的特点,有些同学也不能改过来。
因此我指导学生从生活经验入手,观察模型,实物和课本插图,采用问题引导,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对比分析方法,让学生逐步建构自己的知识,纠正错误的认知。
突破难点的方法主要是给学生提供丰富的事实依据,如用叶的剖面模型和海带的切面对比,海带切面无组织的区别;展示水绵的图片和结构,使藻类植物的结构特征更加明确。
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的教学,主要通过实物观察,测量,切开孢蒴孢子囊观察孢子,完成图表等活动来突破重点。
没有准备葫芦藓,而是用了学校教学楼后面的墙藓来教学,高度上比葫芦藓矮了点,但结构特征相同。
本节课学生的学习方法主要是观察法,实验法,合作探究法,对比分析法,来进行学习。
课前准备:1观察实验的材料用具:肾蕨,墙藓,水发海带,直尺,刀片,放大镜,白纸,镊子,叶片的剖面模型2将水发海带留一半,另一半切成丝3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时间安排创设情景激发兴趣3分钟展示:一盆肾蕨和一块带墙藓的草皮和海带。
同学们知道这些是什么植物吗?世界上的植物有很多,我们为了认识它们,将它们分为不同的类群。
这三种分别是什么类群呢?我们一起学习《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来寻找答案吧。
同学们很兴奋都想知道是什么植物。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1.1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教案设计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1.1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0c27b5cee06eff9aef8076a.png)
钟) 观察它们的外形,颜色,测量高度,把孢蒴切开观察孢子等等。
问题1:葫芦藓和肾蕨各部分结构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特点?1.为什么葫芦藓的根不是真正的根? (教师点拨:可以从根的作用入手来分析:真正的根有固定植株和吸收水分、无机盐这两种作用,葫芦藓的根只起到固着的作用,不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所以是假根)2.葫芦藓的根没有吸收作用,那植物需要的水和无机盐由谁来吸收呢?(教师点拨:通过观察知道植物的叶都是贴近地面生长的,这样生长的作用是什么?葫芦藓的叶很薄,可以吸收地表的水分和无机盐。
)3.观察葫芦藓的茎有什么特点,试想其中有没有疏导组织和机械组织?(教师点拨:葫芦藓的茎很细很软,没有机械组织支持,也没有疏导组织运输水分和营养,所以葫芦藓一般长得体型很矮小。
)4.肾蕨的结构与葫芦藓有什么不同? 肾蕨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分化出了疏导组学生对照实物和图片仔细观察图片。
学生根据教师的点拨积极思考后回答。
师生共同总结,让学生真正的参与课题,体会学习的乐趣。
培养学生规范答题的习惯,讲究逻辑性和完整性。
织,体型也较大。
5.为什么肾蕨的体型比葫芦藓大很多?学生独立思考并总结:肾蕨有了真正的根,可以从土壤中源源不断的吸收水和无机盐;肾蕨体内分化出了疏导组织,可以把养料和水分远距离运输;肾蕨体内有机械组织支持植株。
6.葫芦藓和肾蕨的孢子生长的位置一样吗?(孢子分别长在葫芦藓顶端的孢蒴和肾蕨叶背面的孢子囊中。
)7.葫芦藓和肾蕨有哪些相同之处?(都有茎和叶的分化,都能产生孢子。
)问题2: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出示一些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它们的生活环境。
)苔藓植物一般密集的生长在一些阴湿的地面和墙壁上,贴近地面或墙面生长;蕨类植物一般生长在森林、溪沟、山野的阴暗潮湿的环境中。
问题3: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是怎样繁殖的?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生长到一定时期能产生孢子,用孢子繁殖,所以又叫孢子植物。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1.1《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教案设计
![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2.1.1《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9946bef705cc175527098c.png)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一、教学目标1.概述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和生活环境。
2.通过观察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的图片、实物和标本,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出问题、分析推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能力。
3.了解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以及种子植物在生物圈中的分布、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等。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2)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以及种子植物在生物圈中的生活状况。
难点藻类、苔藓、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主要特征。
三、课时安排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引入师: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大地披上了绿装,走进植物园,各种花花草草,还有高大的树木,数不胜数。
你们有没有想过,地球上到底有多少种植物?它们又是怎么分类的呢?我们通过视频了解一下。
播放视频:《植物的类群》(视频描述:生物圈中已知的绿色植物有50余万种,它们形态各异,生活环境也有差别。
绿色植物可以分为孢子植物和种子植物,其中,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统称为孢子植物,都是进行孢子生殖的,相对种子植物来讲,比较低等。
但是,它们和所有的绿色开花植物一起,作为生物圈中的生产者,在维持生物圈的繁荣和稳定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师:从视频中我们可以了解到,绿色植物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二)新课讲授知识点一: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1.藻类植物师:在日常饮食中,我们经常会喝到一些美味的紫菜汤、海带汤。
绿藻、紫菜和海带都属于藻类植物。
所以,我们要认识的第一类绿色植物就是藻类植物,请看视频。
播放视频:《藻类植物》(视频描述:藻类植物多种多样,有单细胞的,也有多细胞的;有绿色的,也有褐色或紫红色的。
绝大多数的藻类生活在水中,有的生活在淡水中,如水绵、栅藻、衣藻、新月藻、鼓藻等。
有的生活在海水中,被称为海藻,如紫菜、海带、裙带菜、石莼、鹿角菜、石花菜、马尾藻等。
少数生活在潮湿的陆地环境中。
2.1.1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2.1.1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4d701b64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e45ff48.png)
6.生态环境保护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加校园绿化活动,如植树、浇水、修剪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绿色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他们的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作业要求:
1.观察作业和调查报告要求字迹清晰、内容完整、结构合理,注重观察细节和数据分析。
3.教学指导: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练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绿色植物的五大类群及其特征。
2.归纳总结:教师强调绿色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提醒学生关注生态环境保护。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绿色植物的热爱和敬畏之心,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学活动:教师展示校园内不同种类的绿色植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它们的形态、结构和生长环境。
2.提出问题:请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为什么绿色植物的形态和结构会有这么大的差异?(2)绿色植物可以分为哪些主要类群?
3.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教师适时给予点评和引导。
1.学生对绿色植物的认知水平:注重基础知识点的讲解,通过生动有趣的实例,帮助学生巩固和拓展已有知识。
2.学生的学习兴趣: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学生的能力差异: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采用分层教学和小组合作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
2.1.1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教学设计济南版七年级生物上册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绿色植物的多样性,掌握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包括藻类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的特征和代表物种。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种子植物)教案(新版)济南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章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种子植物)教案(新版)济南版](https://img.taocdn.com/s3/m/7bd549a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45.png)
4. 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明白人类与植物的关系,增强对绿色植物保护的责任感。
当堂检测:
1. 请简述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包括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的特点及其区别。
2. 请描述种子植物的生长过程,解释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重要性。
- 实验操作:安排植物生长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 角色扮演:设计植物分类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模拟植物分类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学习兴趣。
3. 教学媒体和资源
- PPT课件:制作内容丰富、图文并茂的PPT课件,展示植物的生长过程、分类特征等关键知识点。
3. 能够运用植物分类的方法,对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行分类。
4. 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提出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
5. 能够表达对自然环境的热爱,认识到保护绿色植物的重要性,并提出具体的保护措施。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本节课的核心知识。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以及课堂互动,可以评估学生对植物分类和生长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4. 社会责任: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使学生明白人类与植物的关系,增强学生对绿色植物保护的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 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及其特征:了解被子植物、裸子植物的特点,掌握它们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 种子植物的生长过程:理解种子萌发、植物生长的基本过程,以及光合作用在植物生长中的关键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①认识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主要特征、生活环境、繁殖方式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重难点)
②通过观察葫芦藓和肾蕨,学会观察的一般方法。
学会区分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③通过认识不同的植物类群的形态、结构特征、生活方式,与人类的关系,理解生物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的进化过程。
④通过学生对葫芦藓和肾蕨的观察,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比较的能力。
教学方法及学法指导:
这节课主要内容是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而这三类植物在学生的生活环境中不常接触,学生的生活阅历又有限,对这些植物知之甚少,所以教师要积极为学生提供各类植物的实物、图片等,指导学生通过观察了解各类植物的特征。
要给学生充分的学习空间,比如在学习苔藓和蕨类植物特征时,让学生自己观察葫芦藓和肾蕨,在观察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直观的体会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中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各种探究活动,对设计的问题进行主动思考、小组讨论、主动探究,最后自己得出科学的结论,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前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挂图和实物投影仪、准备实物材料及用具:水绵、海带、紫菜、葫芦藓、肾蕨、放大镜、镊子等。
教学过程:
问:藻类植物有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学生通过观察回答:藻类有根茎叶)
教师讲解:藻类植物的根茎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根茎叶,比如它的根,没有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作用,所以是假根,藻类植物没有真正的根茎叶。
2.藻类植物的体型大小是怎么样的?
学生通过观察得出:体型较小,很多藻类是单细胞的。
得出结论:藻类植物结构简单,大都是单细胞,即使是多细胞也没有真正的根茎叶,没有疏导组织运输营养和水分,也没有机械组织的支持,所以藻类植物一般都个体微小,只能生活在水中或阴暗潮湿的陆地。
问题2:藻类植物与人类的关系:
通过观察教材41页的图片,思考藻类植物有哪些用途?
学生思考后总结:藻类植物可以作为食品,比如紫菜、海带、龙须菜等;藻类在工业上也有很多用途,如石花菜能提炼琼脂,硅藻形成硅藻土等;很多藻类植物可以作为饲养浮游动物的饵料。
教师点拨:其实藻类植物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作用,大气中90%以上的氧气都是藻类植物提供的。
学生认真观察图片,找出问题答案。
问:绿色植物都能够通过光合作用释放氧气,为什么藻类植物是提供氧气最多的植物类群?
学生分析原因:藻类植物生活在水中,而地球上海洋占71%的面积,藻类植物众多,所以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
巩固练习:
1.形成“赤潮”和“水华”的生物中,最多的一类是:
A.单细胞藻类
B.病毒
C.多细胞藻类
D.藻类植物
(解析:赤潮是由于海洋污染等原因导致海洋表面营养丰富,使一些藻类植物大量繁殖,其中最多的是单细胞藻类,它会散发大量毒素,使鱼虾大量死亡)
学生积极思
考
对问
题及时巩
固练习,使
一些似是
而非的地
方得到明
确的答案
组织交流点拨建构12分钟
(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
分组实验:观察葫芦藓和肾蕨
利用课前准备好的葫芦藓和肾蕨,还有刀片、放大
镜等工具,分组进行观察:
观察他们的外形,颜色,测量高度,把孢蒴切开观
察孢子等等。
学生对照实
物和图片仔细观
察图片。
师生
共同总结,
让学生真
问题1:葫芦藓和肾蕨各部分结构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特点?
1.为什么葫芦藓的根不是真正的根?
(教师点拨:可以从根的作用入手来分析:真正的
根有固定植株和吸收水分、无机盐这两种作用,葫芦藓的根只起到固着的作用,不能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所以是假根)
2.葫芦藓的根没有吸收作用,那植物需要的水和无机盐由谁来吸收呢?
(教师点拨:通过观察知道植物的叶都是贴近地面生长的,这样生长的作用是什么?葫芦藓的叶很薄,可以吸收地表的水分和无机盐)
3.观察葫芦藓的茎有什么特点,试想其中有没有疏导组织和机械组织?
(教师点拨:葫芦藓的茎很细很软,没有机械组织支持,也没有疏导组织运输水分和营养,所以葫芦藓一般长得体型很矮小)
4.肾蕨的结构与葫芦藓有什么不同?
肾蕨有根茎叶的分化,而且分化出了疏导组织,体型也较大。
5.为什么肾蕨的体型比葫芦藓大很多?
学生独立思考并总结:肾蕨有了真正的根,可以从土壤中源源不断的吸收水和无机盐;肾蕨体内分化出了疏导组织,可以把养料和水分远距离运输;肾蕨体内有机械组织支持植株。
学生根据教
师的点拨积极思
考后回答。
学生作答,
答案要有理有
据,条理清楚。
培养
学生规范
答题的习
惯,讲究逻
辑性和完
整性。
6.葫芦藓和肾蕨的孢子生长的位置一样吗?
(孢子分别长在葫芦藓顶端的孢蒴和肾蕨叶背面
的孢子囊中)
7.葫芦藓和肾蕨有哪些相同之处?
(都有茎和叶的分化,都能产生孢子。
)
问题2: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生活环境是怎样
的?
(出示一些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图片,让学生观
察他们的生活环境)
苔藓植物一般密集的生长在一些阴湿的地面和墙
壁上,贴近地面或墙面生长;
蕨类植物一般生长在生长在森林、溪沟、山野的阴
暗潮湿的环境中。
巩固练习:
“苔藓植物没有真正的根和疏导组织,只能生活在
阴暗潮湿的地方;而蕨类植物有真正的根和疏导组织,
所以已经能够适应干旱的环境”这种说法对吗?为什
么?
学生认真观
察并思考苔藓和
蕨类植物的生活
环境是怎样与形
体结构特点相适
应的。
A草履虫 B.小球藻
C.海带
D.石花菜
4.在蕨类的小叶背面有褐色隆起,称为()
A.孢子
B.雌性生殖器官
C.雄性生殖器官
D.孢子囊
B类练习:
1.藻类植物、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共同特征是()
A.没有根茎叶的分化
B.生活在水中
C.种子繁殖
D.孢子繁殖
2.下列关于蕨类植物的描述,错误的是()
A.有根茎叶的分化,有疏导组织,能适应干旱的环境
B.用孢子繁殖
C.大部分茎在土壤中,称为根状茎
D.古代蕨类植物的遗体形成了现在的煤炭
3.观察图片回答下列问题:
(1)叶片背面有一些褐色的斑状突起,叫做______,里面含有_______,这是_____植物的叶片。
(2)这种植物的茎有什么特点?
C类练习:
1.依据下图回答:
A B C
(1)图中三种植物分别属于哪一类植物:A_______ B_________C__________;
(2)图中植物_____是水生植物,结构简单,没有________________的分化;植物______有根和茎的分
化,但没有真正的根,因此植物长的很矮小;植物
_________具有了运输水分和养料的________组织和真
正的根,有了_________组织支撑植株,因而长的比较
高大;
(3)试想一下以上植物从低等到高等的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用图中序号表示)
2.思考:为什么现在在一些阴暗潮湿的地方也很难
看到苔藓植物了?
板书设计: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主要类群
教学反思:
本节课内容学生比较感兴趣,比如海带、紫菜、水绵等植物,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但并不知道是藻类植物,更不知道它们的没有真正的根茎叶,而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学生大都没有见过,通过对葫芦藓和肾蕨实物的观察,切中学生的兴趣点,使学生兴致勃勃的去观察和探究。
教学中还通过大量的植物图片和资料,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从生活环境、形态、结构等方面分析各类植物的主要特征,进而引导学生比较各类植物的等级,使学生明白为什么植物是从低等到高等进化的,并且知道它们之间存在着或近或远的亲缘关系。
把课堂知识充分地联系到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多关注大自然,亲近绿色植物,并能利用植物的主要特征来判定植物所属类群,让学生体会到真正的学有所用。
当然在教学中也有一些不足的地方,比如在认识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时,由于观察的时间较短,学生的观察能力较差,有的同学还没有通过观察找出植物的特征;还有在植物与人类关系方面,由于学生对很多植物知之甚少,对于它们的作用较难理解。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