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长度单位

合集下载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必背知识点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必背知识点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
1.厘米cm 米m
我们已经学习了厘米和米两个常用的单位。

2.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200厘米=2米
1米30厘米=130厘米
320厘米=3米20厘米
3.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4.量比较短的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

(橡皮的长度)
5.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操场的长度)
6.线段是直的,有两个端点。

7.线段是直的,可以测量长度。

8.三角形由三条线段组成,长方形、正方形由四条线段组成。

9.两点之间可以画一条线段,线段有长短。

10.线段是直直的,两个端点圆圆的,画它一定用尺子,写上长度别忘记。

11.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子来量。

12.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一般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

13.测量物体时一般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

物体的一端对着3厘米,另一端对着8厘米,则物体长度为5厘米。

(大数减小数)
14.最大的一位数是9,最大的两位数是99,最小的一位数是0,最小的两位数是10,最小的三位数是100,最大的两位数和最小
的两位数的差是89,和是109。

15.1厘米,很淘气,仔细找,才见你,指甲盖1厘米,伸出手指比一比,长短和我差不多,大约就是1厘米,100个我是1米,我是米的小兄弟,物体长了别用我。

要不一定累死你。

二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的知识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的知识点

《二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的知识点全面解析》1. 概述在二年级的数学课上,学生将开始接触长度单位的概念。

长度单位是衡量物体长短的标准,是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重要一步。

本文将全面解析二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的知识点,让学生和家长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

2. 什么是长度单位长度单位是用来衡量物体长短的标准,例如:米、厘米、分米等。

在二年级上册数学课上,学生将学习这些基本的长度单位,并学会如何用它们来衡量物体的长度。

3. 米的概念米是衡量长度的基本单位,通常用于衡量较长的物体,比如房屋、大街等。

学生需要了解1米有多长,可以通过教室的长度或者操场的宽度来进行形象化的理解。

4. 厘米和分米的概念厘米和分米是较小的长度单位,通常用于衡量较小的物体,如书、桌子等。

学生需要学会将米换算成厘米和分米,以便在实际生活中更灵活地运用长度单位。

5. 结合实际生活在教学中,老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通过量尺寸、量物体的方法来学习长度单位。

可以在教室里选择一些物体,让学生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并用所学的长度单位进行表示,以便加深他们的理解。

6. 总结与回顾通过本文的讲解,相信学生和家长对二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的知识点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来巩固这些知识,例如:测量物体的长度、比较不同物体之间的长度等。

只有在真正理解和应用的情况下,学生才能真正掌握这一知识。

个人观点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需要多方面的帮助和指导。

对于长度单位这一知识点,老师和家长都应该共同努力,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会并掌握这一知识。

应该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多思考,从而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所学的知识。

通过本文对二年级上册数学长度单位的知识点的解析,相信学生和家长对这一知识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以便能够更好地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至此,全文结束。

(一)在学习长度单位的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掌握长度单位的概念和换算方法,还应该了解长度单位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知识点

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知识点

长度单位知识点梳理:一、厘米和米都是长度单位,一般量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量较长的物体用米做单位。

二、知道一厘米,一米有多长。

1、图钉的长度大约是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2、人的双臂张开大约是1米;3、一拃大约有多长,一步大约有多长;三、要知道1米=100厘米,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计算。

四、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1、把尺子的零刻度对准纸条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2、从几刻度起量到几厘米,就用大数减小数,得几就是几厘米。

如果用数的方法,要注意数段数。

五、会认线段、会量线段的长度、会数线段的数量。

1、线段有两个端点,两个端点之间是一条直直的线。

线段的特征: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2、直尺上5厘米到12厘米之间长()厘米。

3、会数较复杂图形的线段数(注意数的方法)。

六、会画线段。

如:1、画一条5厘米的线段。

2、画一条比8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3、画一条比3厘米长2厘米的线段。

4、画线段标出长度。

第一单元题型:一、填合适的单位:1、我的床高60(),宽120()。

2、一根黄瓜长21()。

二、换算、计算长度单位。

3米=()厘米 400厘米=()米14厘米-8厘米=()厘米40米+5米=()米1米-20厘米=()厘米三、一辆行车每分钟行100()A:厘米B:米数学练习本长约28()A:厘米B:米两位数加两位数练习题班别姓名成绩★我会说两位数加两位数笔算加法应注意:(1)两位数加两位数,个位对(),十位对(),相同数位要()。

(2)两位数加两位数,先从()位加起。

(3)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向()进1。

一、笔算下列各题。

(40分)25+38= 67+16= 9+37= 29+48=30+17= 87+6= 13+77= 5+34=二、在下面的○填上“>”、“<”或“=”。

(22分)1米+35厘米○125厘米 51+19○52 64+8○2640米○400厘米 23+69○90 37+38○48+296米—3米○200厘米 56+9○46+19 41+19○5281厘米-20厘米○70厘米 35+34○34+25三、解决问题。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知识点归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的知识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 长度的基本概念:长度是指物体的长短,是物体的一个属性。

2. 长度的比较:可以通过比较物体的长短来确定它们的长度大小,如长、短、相等等。

3. 长度的度量单位:学习常用的长度单位,如米(m),厘米(cm),分米(dm),毫米(mm)等。

4. 长度的换算:学习各种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例如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等。

5. 长度的估算:通过比较和估算来确定物体的长度,如用手指的宽度、尺子的刻度等
进行估算。

6. 长度的测量工具:了解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尺子、直尺、卷尺等,并学习如何
正确使用和读数。

7. 长度的实际应用:了解长度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如测量物体的长度、比较物体的
大小、绘制长度的图形等。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孩子们可以掌握长度的基本概念、单位的换算和测量技能,培
养他们的观察力、估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知识点+练习题汇总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知识点+练习题汇总

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小明身高1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班别:姓名:一、填长度单位。

1、教室的长大约是6()。

2、小明的身高是124()。

3、一张课桌的长约是1()。

4、小红从家到学校要走100()。

5、一枝自动铅笔长10()。

6、一根绳子长2()。

7、教室的门高大约是2()。

8、一棵大树高大约是10()。

9、小朋友的拇指宽约1()。

10、教室的宽大约是6()。

二、填一填。

1、1米=()厘米100厘米=()米2、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来量。

量较短的物体,用()作单位,量比较长的物体或距离,通常用()作单位。

3、在刻度尺上,从刻度0到刻度5是()厘米,刻度3到刻度7是()厘米。

4、一枝铅笔大约长()厘米。

5、黑板大约长()米。

6、20厘米+50厘米=()厘米17米-8米=()米60米+9米=()米15厘米-7厘米=()厘米三、在里填上“>”、“<”或“=”。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本单元主要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能估测或实际测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1、认识厘米: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可以用“cm”作单位。

2、量物体的长度:把尺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如果量物体时从尺子的其他刻度开始时,就用大刻度去减小刻度,差就是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1米=100厘米。

4、认识线段: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线段的特征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学会画一条线段,画完线段后要标上线段的长度。

5、解决问题:能用熟悉的长度为标准来判断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单位。

避免产生“一张床长2厘米”的错误。

记住一些生活常识如: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小朋友1拃的长度大约是14厘米;小学生一步长大约40厘米;手掌的宽度大约是8厘米;从地面到小朋友胸口的位置大约是1米;一张双人桌的长大约是1米;门高大约2米;跳绳大约2--3米;单人桌长60厘米,一层楼高约3米,一张床长约2米。

6、平时多与孩子讨论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并会估测物体大概的长度或高度。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主要是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摆竖式计算)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和进位加。

重点是进位加: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用小1作标记),十位加的时候别忘加小1。

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和退位减。

重点是退位减: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用小圆点作标记),十位减的时候别忘推掉1。

3、解决问题:(1)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

注意:不能看“多”就加,看“少”就减,应先判断出哪个是大数,哪个是小数,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

(2)连续两问。

根据数学问题选取题目中相应有用的数学信息来解决问题,弄清两个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可直接用于第二个问题)。

数学二年级上册 总复习 第3课时 长度单位 角的初步认识

数学二年级上册 总复习 第3课时 长度单位 角的初步认识
①米 ②角 ③分 ④ 时 (2)教学楼大约高15( ① ) ①米 ②厘米 ③分 ④ 元
巩固中深化认识
1.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教0( ② ) ①米 ②分 ③元 ④

巩固中深化认识
2.先估计下面两条线段的长度,再量一量实际长多 少厘米,填在括号里。 【教材P105 练习二十五 第10题】
操作中梳理知识
2.复习角的初步认识
把说这一些说角这从些大 到角小的排名一称排。。
钝角
锐角
直角
操作中梳理知识
【教材P102 第6题】
(1)右面的图形里有几个角 ?哪几个角是直角?
4个角 2个直角 (2)在图形里加画一条线段 ,使它增加3个直角。
巩固中深化认识
1.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教材P104 练习二十五 第9题】 (1)下面可以用来计量物体长度的单位是( ① )
1米-30厘米=(70 )厘米
3.在( )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杯子高约10(厘米 )。 (2)元元身高1(米 )20(厘米 ) 。 (3)一只蜻蜓长约7(厘米 )。 (4)一张课桌高约75(厘米 )。 4.右图中有( 6 )条线段,(4 )个锐角,(2 )个直角,(3 )个钝角。
二、1.先量出下面线段的长度,再在下面画一条 比它短2厘米的线段。
巩固中深化认识
3.以下边的点为顶点,分别画一个锐角、直角和 钝角。【教材P105 练习二十五 第11题】
锐角
直角
钝角
总结中畅谈收获
通过今天的整理和复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还有什么疑问?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
巩固练习
一、填一填。
1.
回形针长( 1 )厘米,铅笔比小刀长(4 )厘米。 2. 20厘米+50厘米=(70 )厘米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上册各单元知识点总结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总复习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本单元主要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能估测或实际测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1、认识厘米: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可以用“cm”作单位。

2、量物体的长度:把尺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如果量物体时从尺子的其他刻度开始时,就用大刻度去减小刻度,差就是物体的长度。

3、认识米: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1米=100厘米。

4、认识线段: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线段的特征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学会画一条线段,画完线段后要标上线段的长度。

5、解决问题:能用熟悉的长度为标准来判断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单位。

避免产生“一张床长2厘米”的错误。

记住一些生活常识如: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小朋友1拃的长度大约是14厘米;小学生一步长大约40厘米;手掌的宽度大约是8厘米;从地面到小朋友胸口的位置大约是1米;一张双人桌的长大约是1米;门高大约2米;跳绳大约2--3米;单人桌长60厘米,一层楼高约3米,一张床长约2米。

6、平时多与孩子讨论生活中常见物体的长度或高度,并会估测物体大概的长度或高度。

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本单元主要是学习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摆竖式计算)计算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

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和进位加。

重点是进位加: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用小1作标记),十位加的时候别忘加小1。

2、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和退位减。

重点是退位减: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一(用小圆点作标记),十位减的时候别忘推掉1。

3、解决问题:(1)求比一个数多几或少几的数。

注意:不能看“多”就加,看“少”就减,应先判断出哪个是大数,哪个是小数,求大数用加法,求小数用减法。

(2)连续两问。

根据数学问题选取题目中相应有用的数学信息来解决问题,弄清两个数学问题之间的联系(也就是说第一个问题的答案是否可直接用于第二个问题)。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打印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打印版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打印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资料第一单元米和厘米1、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用统一的标准去测量;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用字母(cm)表示;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用字母(m)表示。

3、测量时:一般是把尺子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例:画一条4厘米长的线段,一般应从尺的()刻度画起,画到(4)厘米的地方;还可以从尺的(1)刻度画起,画到(5)厘米的地方。

4、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5、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成一条线段。

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可以量出长度。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6、图钉的长大约1厘米;食指的宽大约1厘米;田字格宽大约1厘米;小朋友的肩宽大约30厘米。

7、课桌宽60厘米黑板长4米教室长8米操场长200米铅笔长20厘米跳绳长2米数学书长26厘米灯管长50厘米房间高3米字典厚4厘米大树高8米旗杆高15米升国旗的旗台高60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资料第二单元【角和直角】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练一练】标出角的各部分名称()()()2、角的画法:先画极点后画边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分歧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3、用三角尺可以画出直角。

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比一比。

(点对点,边对边,边重合,是直角)4、三角尺上有3个角,其中最大的那1个是直角,其余2个都是锐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5、角的大小与两条边的长短无关,只和两条边伸开的大小有关。

【用放大镜看一个角,这个角的大小不改变。

】直角比直角大的角叫做钝角比直角小的角叫锐角6、用三角尺画直角的方法:从一个点起引出一条射线,再在三角尺上找一个刻度与这条射线重合画出另一条射线。

7、所有的直角大小都一样。

拿一张纸,先上下对折,再左右对折能够获得直角。

二年级数学上长度单位复习要点及练习

二年级数学上长度单位复习要点及练习

二年级数学上长度单位复习要点及练习【正文】二年级数学上长度单位复习要点及练习长度单位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们是衡量物体长短的标准。

在二年级的数学学习中,长度单位的学习和运用是学生们的基础。

本文将总结二年级数学上长度单位的复习要点,并提供一些练习题,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这一知识点。

一、长度单位的基本概念长度是用来描述物体长短的性质,而长度单位则是用来衡量物体长度的标准。

在二年级的数学课程中,我们学习了三个常用长度单位:厘米、分米和米。

1. 厘米(cm):厘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小的单位,常用于测量较小物体的长度,如书本、铅笔等。

多个厘米可以组成更大的长度。

2. 分米(dm):分米是长度单位中介于厘米和米之间的单位,常用于衡量一些中等大小的物体,如桌子、房间等。

10厘米等于1分米。

3. 米(m):米是长度单位中最常用的单位,常用于测量较长物体的长度,如道路、建筑物等。

1米等于10分米,等于100厘米。

二、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理解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是掌握长度单位的重要一步。

在二年级中,我们要学会进行厘米与分米、厘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1. 厘米与分米的换算:1分米等于10厘米,1厘米等于0.1分米。

例如:20厘米等于多少分米?解:20厘米等于2分米。

(20 ÷ 10 = 2)2. 厘米与米的换算:1米等于100厘米,1厘米等于0.01米。

例如:450厘米等于多少米?解:450厘米等于4.5米。

(450 ÷ 100 = 4.5)三、长度单位的练习题1. 单选题:(1)请找出最短的长度是:A. 8厘米B. 4分米C. 2米(2)请找出最长的长度是:A. 35厘米B. 500分米C. 6米(3)20毫米等于多少厘米?A. 0.2厘米B. 2厘米C. 0.02厘米2. 填空题:(1)1.2米 = _______ 分米。

(2)78厘米 = ________ 米。

(3)120毫米 = _______ 厘米。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重点及练习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重点及练习

二年级上册数学第一单元长度单位重点及练习重点:1、认识长度单位米、厘米,会用尺子测量物体的长度是多少厘米,会选择正确的单位,知道米和厘米之间的进位2、估计:能较准确地估计物体的长度线段(会画指定长度的线段、能用厘米测量线段的长度)知识梳理一、长度单位1、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2、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3、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4、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5、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6、1米=100厘米 100厘米=1米。

在计算长度单位时,先看单位是否相同,不同则要先把单位化成一样的单位再加减。

例1:1米-40厘米=_______解析:1米-40厘米=100厘米 -40厘米=60厘米7、在带单位加减法中,先看单位是否一样。

单位不同要先把单位化成相同单位再加减。

单位相同则直接相加减。

96厘米<1米解析:做这种比较大小的题时不能单单比较数的大小,还要看后面的单位,先转换成相同单位后在比较数的大小。

二、线段1、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是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要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题目要求的数字那里。

比如:要求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就从0开始,画到5结束。

例题:(1)从刻度0到7是(7)厘米,就直接用7-0=7厘米。

括号就填7厘米。

(2)2到8是(6)厘米。

就直接用8-2=6厘米。

括号就填6厘米。

3、画一条比6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就是求比6厘米短3厘米是多少?6-3=3厘米。

所以题目要求就是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练习一、我会填。

1.测量笔盒的宽用( ) 作单位,测量教室的长用( )作单位。

2.小学生的两臂长大约1( ),手掌宽大约7( )。

3.线段有( )个端点,直尺上从刻度3到刻度8是( )厘米。

4.钢笔大约( )个长树叶大约( )个长5.铅笔长( )厘米木条长( )厘米木棍长( )厘米钉子长( )厘米6.2米=( )厘米 1米35厘米=( )厘米400厘米=( )米 160厘米=( )米( )厘米7.在( )里填上“厘米”或“米”。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要点:长度单位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要点:长度单位

小学二年级数学上期末复习要点:长度单位期末考试即将到来,那么作为一名学生,你是否已经为接下来的期末考试做好准备了呢?下面我们为大家整理了一篇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期末复习要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年级数学长度单位期末复习要点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 练习本宽13(厘米) 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 图钉长1(厘米) 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 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 跳绳长2(米) 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 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 讲台高90(厘米) 门高2(米) 教室长12(米) 筷子长20(厘米)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

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则名言警句即可。

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教师定期检查等等。

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则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

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整理和复习课件ppt课件

新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长度单位整理和复习课件ppt课件

画一画:
•请画出一条长3厘米的线段.
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画到刻度3厘米的地方
• 请画出一条比5厘米长3厘米的线段. 5+3=8(厘米)
我会填出合适长度单位 1、小明身高120( 厘米 )。
黑板长4( 米 )。 操场跑道400( 米 )。 手指宽1(厘米)。
一间教室高大约4( 米 ) 小强身高大约130(厘米 ) 一张课桌高60( 厘米) 教室门高2( 米 )
3、一把尺的刻度从0到5是(5 )厘 米,从6到10是(4 )厘米。
⑵3个点可以画( 3 )条线段。
·
·
·
下图中( )②和( )③是线段。
5、 铅笔长( 6 )厘米
谢谢!
二、判断
1.量物体的长度时,把物体的左端与尺子 的0刻度对齐。( 对 )
2.我家的床长约200厘米。(对 ) 3. 1米和10厘米是一样长的。( 错 )
4.体育课跑步跑了78厘米。( 错 ) 5. 1米的绳子比100厘米的尺子要短。
(错 )
2.在 里填上“>”“<”或“=”
4米 < 5米 28厘米 < 82厘米 100厘米 = 1米 6米 > 90厘米
8厘米 < 8米 800厘米
2米 > 40厘米
200厘米
3米=( 300)厘米
200厘米=( 2 )米
820厘米=( 8 )米( 20 )厘 米800+20 800厘米=8米
4米6厘米=(406)厘米 4米=400厘米 400+6=406
1米- 40厘米=( 60 )厘米 100厘米
30厘米+70厘米=( 1 )米 100厘米
世界上最好的课堂在老人的脚下.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

新人教版小学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资料

二年级上册数学总复习资料一、米和厘米1、要想得到相同的结果,应选用同样的物品作标准进行测量。

2、常用的长度单位有:米和厘米。

3、要知道物体的长度,可以用(尺)来量。

4、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5、测量时:把尺的“0”刻度对准物体的左端,再看纸条的右端对这几,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6在计算长度单位时,先看单位是否相同,不同则要先把单位化成一样的单位再加减。

1米 =100厘米 1米-40厘米 =60厘米 1-40100厘米 -40厘米=60厘米40厘米 ?厘米7、在带单位加减法中,先看单位是否一样。

单位不同要先把单位化成相同单位再加减。

单位相同则直接相加减。

96厘米<1米解析:做这种比较大小的题时不能单单比较数的大小,还要看后面的单位,先转换成相同单位后在比较数的大小。

二、线段1、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

②线段有两个端点。

③线段是可以测量出长度。

2、画线段要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画到题目要求的数字那里。

比如:要求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就从0开始,画到5结束。

例题:(1)从刻度0到7是( 7 )厘米,就直接用7-0=7厘米。

括号就填7厘米。

(2)2到8是(6 )厘米。

就直接用8-2=6厘米。

括号就填6厘米。

3、画一条比6厘米短3厘米的线段。

就是求比6厘米短3厘米是多少?6-3=3厘米。

所以题目要求就是画一条3厘米长的线段。

4、例题:任意画一个由三条线段围成的图形。

就是要求画一个三角形。

三、角、直角1、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角的两条边是射线不是线段。

射线就是只有一个端点,不能测量出长度。

(边)(顶点)(边)2、角的画法:从一个点起,用尺子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边,就画成一个角。

用三角板可以画出直角(课本41页图例)。

3、三角板上有3个角,其中只有1个角是直角。

正方形、长方形都有4个角,4个角都是直角。

4、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板上的直角比一比。

5、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判断直角的方法:顶点对顶点,一边对一边,再看另一边。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期末总复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知识点归纳期末总复习

二(上)数学复习纲要总复习第一单元长度单位:本单元主要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并能估测或实际测量生活中物体的长度。

1、认识厘米:尺子是测量长度的工具。

厘米是一个统一的长度单位。

量比较短的物体,用“厘米”作单位,可以用“cm”作单位。

2、量物体的长度:把尺的刻度0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如果量物体时从尺子的其他刻度开始时,就用大刻度去减小刻度,差就是物体的长度。

(1)从刻度0到7是( 7 )厘米,就直接用7-0=7厘米。

(2)从刻度2到8是(6 )厘米。

就直接用8-2=6厘米。

3、认识米: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米可以用“m”表示。

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

4、认识线段:拉紧的一段线,可以看作一条线段。

线段的特征是:直的;有两个端点,可以量出长度。

学会画一条线段,画完线段后要标上线段的长度。

5、解决问题:能用熟悉的长度为标准来判断物体的长度,并会选择合适的单位。

避免产生“一张床长2厘米”的错误。

记住一些生活常识如:食指的宽度大约是1厘米;小朋友1拃的长度大约是14厘米;小学生一步长大约40厘米;手掌的宽度大约是8厘米;从地面到小朋友胸口的位置大约是1米;一张双人桌的长大约是1米;门高大约2米;跳绳大约2--3米;单人桌长60厘米,一层楼高约3米,一张床长约2米。

6、在比较物体的长度时,要看长度单位是否统一,如果不统一,要先统一单位后再比较。

如 1米>98厘米(1米=100厘米)第一单元复习题一.我会填。

1. 1米=()厘米 7厘米+8厘米=()厘米300厘米=()米 64厘米-7厘米=()厘米 1米-20厘米=()厘米 43米-40米=()米40厘米+60厘米=()厘米=()米2.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和()。

3.在()里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一棵大树高12()新华字典厚3()操场跑道长300()黄瓜长22 ()红领巾最长边是50()床长2 ()你的身高1()30()4. 图中共有()条线段。

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

二年级数学上册总复习

第一单元长度单位1、常用的长度单位:米、厘米。

2、测量较短物体通常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长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

3、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将物体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看物体的右端对着直尺上的刻度是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

4、米和厘米的关系:1米=100厘米100厘米=1米5、线段⑴线段的特点:①线段是直的;②线段有两个端点;③线段有长有短,是可以量出长度的。

⑵画线段的方法:先用笔对准尺子的’0”刻度,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再对准要画到的长度的厘米刻度,在它的上面也点一个点,然后把这两个点连起来,写出线段的长度。

⑶测量物体的长度时,当不是从“0”刻度量起时,要用终点的刻度数减去起点的刻度数。

6、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小明身高1(米)30(厘米)练习本宽13(厘米)铅笔长17(厘米)黑板长2(米)图钉长1(厘米)一张床长2(米)一口井深3(米)学校进行100(米)赛跑教学楼高25(米)宝宝身高80(厘米)跳绳长2(米)一棵树高3(米)一把钥匙长5(厘米)一个文具盒长24(厘米)讲台高90(厘米)门高2(米)教室长12(米)筷子长20(厘米)一棵小树苗高1(米)小朋友的头围48厘米爸爸的身高1米75厘米或175厘米小朋友的身高120厘米或1米20厘米第二单元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两位数加两位数1、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把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在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

2、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要向十位进“1”,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遗漏进上来的“1”。

4、和 = 加数+加数一个加数 = 和-另一个加数二、两位数减两位数1、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的笔算:相同数位对齐列竖式,再把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减。

2、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笔算法则: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减起;③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在个位上加10再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章 总复习
1.长度单位
新知导入 课程讲授
知识应用 随堂练习
课程讲授
一、长度单位
要测量下面的几种物品,应该用 什么工具,什么单位?
洋娃娃
邮票
测量邮票可以用直尺,单位是厘米。
测量洋单位是米。
课程讲授
一、长度单位
根据直尺上的刻度,填一填。
01 234 56 7 89
随堂练习
2 想一想,谁说得对?
这个纸船长约5厘米。 小美说得对!
小美
随堂练习
2 想一想,谁说得对?
这个纸船长6厘米。 小刚说错了!
小刚
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我知道了……
知识应用
1 在括号里填上厘米或米。
床长1(米)90( 厘米) 字典宽15(厘米)
树高6(米)
知识应用
2 量一量, 要爬( )厘米就能回到 。
随堂练习
1 先估计下面两条线段大约有多长,再量一量实际长多少厘米,
填在括号里。 ()
()
随堂练习
2 想一想,谁说得对?
这个纸船高3厘米。 小明说得对!
小明
这个苹果宽( 5)厘米
课程讲授
二、线段
我画的不是线段,因为它不是直的!
画一画,判断自己画出的 是不是线段。
我画的是线段,因为它是直的!
我画的不是线段, 因为它是弯的!
课程讲授
二、线段
你能画出一条长3厘米的 线段吗?
左手按住尺子,右手握笔。
从直尺的0刻度开始画起, 画到刻度3的地方停止。
从刻度1画到刻度4,从刻度 2画到刻度5等等,都是3厘 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