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路逐桩坐标计算原理

线路逐桩坐标计算原理
线路逐桩坐标计算原理

线路逐桩坐标计算原理

高等级公路、铁路的测设通常要用全站仪应用极坐标法测设中线,利用极坐标法测设中线就必须知道线路中线的点位坐标。下面就有关计算原理进行说明。 直线段逐桩坐标计算原理

直线是线路中最基本的线形。直线以最短的距离连接两目的地,具有线路短捷,汽车行车方向明确,驾驶操作简单,视距良好等特点,同时直线线形简单也容易计算。其计算方法和导线类似,知道一个已知点坐标,直线的方位角和距离(即历程差)就能计算未知点里程桩坐标。

如图2-1,例如已知直线A 点坐标和直线方位角AB α以及直线AB 之间的距离AB d 推算B 点坐标:

图2-1直线线路

?

??+=+=AB AB A B AB AB A B d Y Y d X X ααsin cos (2-1)

圆曲线逐桩坐标计算原理

铁路与公路线路的平面通常由直线和曲线构成,这是因为在线路的定线中,由于受地形、地物或其他因素限制,需要改变方向。在改变方向处,相邻两直线间要求用曲线连结起来,以保证行车顺畅安全。这种曲线称平面曲线。

由于受地形等条件限制,路线总是不断从一个方向转到另一个方向。这时为了工程能 安全运营,必须用曲线来连接。其中,圆曲线是最基本线路曲线之一,

它是有一定曲率的圆弧。下面介绍圆曲线的理论计算。

如图2-2所示,直线与圆曲线的连接点称为直圆点(ZY);圆曲线的中点称为曲线中点(QZ);圆曲线与直线的连接点称为圆直点(YZ)。圆曲线要素有线路转向角α,圆曲线半径R,圆曲线长L,外矢距E及切曲差q。其中转向角α(单位:度、分、秒)和半径R是已知数据,其余要素如切线长T,曲线长L, 外矢距E, 切曲差q可以按下列关系式计算得出:

图2-2圆曲线

?

?

?

?

?

??

?

?

?

?

-

=

-

?

=

?

=

?

=

L

T

q

R

E

R

L

R

T

2

)1

2

(sec

180

2

tan

α

π

α

α

(2-2)

1)曲线要素计算

由交点里程、切线长T 和曲线长L计算曲线主点里程:

ZY里程= JD里程- 切线长T

QZ里程= ZH里程+ L/2

YZ里程= ZY里程+ 曲线长L

2) ZY 点与YZ 点坐标计算

由已知条件和计算出的曲线要素L T 、用极坐标法求出ZY 和YZ 点坐

标。

① ZY 点坐标计算:

?

??+=+=→→ZY JD JD ZY ZY JD JD ZY T Y Y T X X ααsin cos (2-3) ② YZ 点坐标计算:

?

??

+=+=→→YZ JD JD YZ YZ JD JD YZ T Y Y T X X ααsin cos

(2-4) 3) 圆心O 点坐标计算

注:曲线右偏时K 值取“+1”;曲线左偏时取“-”1;

?

??

?*++=?*++=→→)90sin()90cos(k R Y Y k R X X JD ZY ZY O JD ZY ZY O αα

(2-5)

4)计算全曲线上任意未知里程点P

里程差:

ZH P DK DK l -=

里程差所对应的圆心角β:

πβ?

?=180R l

计算P 点坐标:

注:曲线右偏时K 值取“+1”;曲线左偏时取“-”1;

?

??

++=++=→→)sin()cos(βαβαk R Y Y k R X X ZY O O P ZY O O P

(2-6)

缓和曲线逐桩坐标计算原理

车辆在圆曲线上行驶会产生离心力,为平衡离心力,可以通过升高道路外侧(称为超高)使车辆倾斜,而车辆在直线上行驶,道路外侧并没有超高。因此,从直线到圆曲线之间插入缓和曲线。缓和曲线的半径由∞渐变为圆曲线半径R,超高由0渐变为圆曲线设计的超高。缓和曲线可用螺旋线、三次抛物线等空间曲线来设置。我用螺旋线作为缓和曲线。

如图2-3所示,直线与缓和曲线的连接点称为直缓点(ZH);缓和曲线与圆曲线的连接点称为缓圆点(HY);曲线的中点称为曲中点(QZ);圆曲线与缓和曲线的连接点称为圆缓点(YH);缓和曲线与直线的连接点称为缓直点(HZ)。有缓和曲线的圆曲线要素有线路转向角α,圆曲线半径R,缓和曲线长度0l,曲线的切线长T,曲线长L,外矢距E及切曲差q。

图2-3缓和曲线

根据设计文件所给的已知条件计算出缓和曲线要素和逐桩坐标。

l,转设计文件所给已知条件:交点坐标及里程,曲线半径R,缓和曲线长

向角α。

1) 曲线要素计算:

由转向角α,半径R,缓和曲线长0l计算曲线要素L

T,。

?

?

?

?

?

?

?

?

?

?

?

=

=

+

?

*

=

+

+

=

R

l

P

R

l

m

l

R

L

P

R

m

T

24

240

180

)2/

tan(

/)

(

2

2

3

π

α

α

(2-7)

由交点里程,切线长T 和曲线长L计算曲线主点里程:

ZH里程= JD里程- 切线长T

HY里程= ZH里程+ 缓和曲线长l0

QZ里程= ZH里程+ 2/L

YH里程= ZH里程+ 曲线长L- 缓和曲线长l0

HZ里程= ZH里程+ 曲线长L

图2-4缓和曲线

2) ZH点与HZ点坐标计算:

由已知条件和计算出的曲线要素L

T、用极坐标法求出ZH和HZ点坐标。

①ZH点坐标计算:

2

1

JD

JD、的坐标反算

1

2

JD

JD→的坐标方位角1

2

JD

JD→

α;

??

?

?

?

+

=

+

=

1

2

2

1

2

2

sin

cos

JD

JD

JD

ZH

JD

JD

JD

ZH

T

Y

Y

T

X

X

α

α

(2-8)

②曲线要素L

T、、HZ点坐标计算:

3

2

JD

JD、的坐标反算3

2

JD

JD→的坐标方位角

3

2

JD

JD→

α;

??

?

?

?

+

=

+

=

3

2

2

3

2

2

sin

cos

JD

JD

JD

HZ

JD

JD

JD

HZ

T

Y

Y

T

X

X

α

α

(2-9)坐标反算示例:

假设

1

JD坐标(2000,2000),2

JD坐标(1000,1000)

那么

2

JD到1

JD的坐标方位角为:

?

?

?

?

??

?

?

?

?

*

?

?

=

-

=

?

-

=

?

→π

α

180

)

arctan(

1000

2000

1000

2000

1

2y

x

y

x

JD

JD

(2-10)3) 未知里程点P在ZH-HY上的坐标,方位角的计算:

图2-5缓和曲线段

?

?

?

?

?

??

?

?

?

?

-

=

-

+

-

=

-

+

-

=

ZH

P

p

p

DK

DK

l

l

R

l

l

R

l

l

R

l

Rl

l

y

l

R

l

l

R

l

l

R

l

l

x

7

7

11

5

5

9

3

3

7

3

6

6

13

4

4

9

2

2

5

9676800

42240

336

6

599040

3456

40

(2-11)P

y为过P点做直线JD

ZH-的垂线距离,P x为ZH到P y直线所对应的垂足的距离。

注:曲线右偏时K值取“+1”;曲线左偏时取“-1”;

求P点坐标:

?

?

?

?

?

-

?

=

*

+

-

=

*

+

+

=

→JD

ZH

P

P

ZH

P

P

P

ZH

P

r

r

y

k

r

x

Y

Y

r

y

k

r

x

X

X

α

360

cos

sin

sin

cos

(2-12)

计算P点切线方位角

P

α:

π

β

β

α

α

?

*

=

-

=

180

2

2

Rl

l

JD

ZH

P

4)未知里程点P在HY-YH圆曲线上的坐标,方位角计算:

图2-6圆曲线段

如图1-3,

p

x为ZH到C点的距离;

p

y为P到C点的距离;m为ZH到D点的距离;P为N到D点的距离;β的角度值等于角AOP的角度值。所以依据图2-7可知:

图2-7圆曲线段

?????

???

???==

-+=+=R p R m R p R R m l l y x p p 24240cos )(sin 202

30ββ (2-13) p y 为过P 点做直线JD ZH -的垂线距离,p x 为ZH 到p y 直线所对应的

垂足的距离。

注:曲线右偏时取“+”;曲线左偏时取“-”。

求P 点坐标:

?

??*+-=*++=r y k r x Y Y r y k r x X X P P ZH P P P ZH P cos sin sin cos (2- 14) 求P 点切线方位角P α:

????

??????*=?*-+=-=→πβπβββαα1802180)(000R l R DK DK HY P JD ZH P (2-15) 5)未知里程点P 在YH-HZ 缓和曲线上的坐标,方位角的计算:

图2-8缓和曲线段

由HZ 向YH 推,和ZH 向HY 推类似,曲线右偏时取“-”;曲线左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