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植物学 1,2
资源植物学
1、植物资源:所谓资源就是人们生活或生产资料的天然来源,从植物方面来的就是植物资源2、资源植物:指某种或某一类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3、经济植物:是对人类直接和间接有用的植物4、直接有用的植物:满足人类或家畜并维持其生存环境需要的植物5、间接有用的植物:可被驯养的、工业用的、保护环境的或被人喜爱的植物6、植物园:是保护本地特有、孑遗、濒危植物以及引种驯化外地迁移植物的重要基地7、自然保护区:指画出一定范围的自然地带或自然地区,设置管理机构,将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包括森林、草原、水域、湿地、荒漠等)以及自然历史遗产加以保护和研究的地域8、植物种质基因库:是保存植物种质基因的机构设施。
其作用是:①保存植物遗传资源,使多种多样的物种,尤其是珍稀物种和濒危物种的遗传资源得以保护,从而保护了生物多样性②为植物育种工作提供基因来源9、民族植物学:是研究人与植物之间直接相互作用为核心的民间有关植物知识的学科,它包括了各民族利用植物的传统经验和知识。
10、资源植物评价:人们以利用资源为自身带来效益为目的,对资源植物使用价值和价值进行估算和推测。
11、引种驯化:在人工栽培的条件下,通过选择,使野生植物、外地或外国的植物适应本地自然环境和栽培条件,成为能满足生产需要的本地植物12、引种:是将植物向新的生长环境定向迁移13、驯化:通过人工措施使引入的植物适应新的生活条件14、获得性遗传:外界环境的持续改变会引起形状变异,这些变异与外界统一则会遗传,这类遗传现象被称为获得性遗传15、直接引种:将植物从一个地区直接引入另一地区种植,不必采取特设措施的引种方法称为直接引种16、间接引种:引入种的原产地与迁入地之间环境条件差异较大时,引入种不能立即适应新的环境,则必须采用特殊栽培措施进行驯化或进行人工育种17、淀粉植物:体内贮藏大量淀粉的植物18、单细胞蛋白:是指天然的或经过加工之后,可以作为人类及动物食用的微生物细胞物质19、防污绿化植物:能够净化环境或检测环境的植物统称为防污绿化植物20、监测植物:由于植物对污染物质会产生多种反应,人们可以利用这种反应来监测环境污染的状况21、种质系:指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1、除淀粉以外的植物(记五种):橡子(壳斗科)、芭蕉芋(美人蕉科)、南瓜(葫芦科)、木薯(大戟科)、魔芋(天南星科)2、蛋白植物(记五种):松茸、牛肝菌、香菇、竹荪、鸡枞菌3、液体饮料(记三种):包括果汁饮料(芒果、菠萝、木瓜)、果浆饮料和乳化饮料(核桃乳、松子奶、椰子)4、草本油料植物(记五种):油菜、花生、芝麻、向日葵、萝卜籽、红花、苏子5、木本芳香植物(记三种):香桂树、猴樟、香樟、毛叶樟6、草本芳香植物(记三种):藿香、姜黄、草果、薄荷7、真菌类的三种药用植物:银耳、木耳、香菇8、裸子植物:银杏、松树、红豆杉9、云南八大名花:山茶、杜鹃、木兰、报春、百合、兰花、龙胆、绿绒蒿10、行道树种(五种):樟科植物樟、梧桐科植物梧桐、漆树科植物清香木、滇朴、榕树11、攀援绿化植物(五种):木香花、常绿蔷薇、油麻藤、爬山虎属植物、常春藤12、盆栽或盆景植物(五种):短叶罗汉松、云南苏铁、华南苏铁、银杏、雪松13、净水植物(四种):芦苇、凤眼莲、浮萍、金鱼藻14、温带果树(五种):梨、苹果、桃、梅、李、杏、葡萄、石榴15、热带果树(五种):香蕉、芭蕉、菠萝、芒果、龙眼、荔枝16、甜味剂植物(五种):甜叶菊、甜凉菊、白元参、甜茶、罗汉果17、春季蜜源植物(三种):油菜、荔枝、龙眼18、夏季主要蜜源植物(五种):柑桔属植物、小果冬青、柿、茴香、乌桕、泡桐19、秋季主要蜜源植物(三种):向日葵、密花香薷、荞麦20、冬季主要蜜源植物(三种):鹅掌柴、野坝子、枇杷21、红色染料植物(五种):红花、茜草、胡萝卜、紫草、辣椒1、植物引种驯化的理论:①进化论②气候相似论③定向培育法④生态历史分析法2、引种驯化的途径:①直接引种②间接引种3、引种驯化的步骤:①准备阶段②试验阶段③推广阶段4、世界三大饮料:茶、咖啡、可可5、植物胶广义包括:树胶、树脂及橡胶6、四大工业原料:石油、橡胶、钢铁、煤炭7、植物资源的特点:①地域性②再生性③可解体性④多用性8、云南植物资源的特点:①种类多且区系复杂②有开发价值的种类多③近缘及可代替的种类丰富④特有种和优良种丰富⑤珍稀濒危植物的种类多⑥种质资源数量巨大⑦分布零散,种群数量少9、云南林木资源特点:①地理分布不均,东少西多②阔叶林类型多,资源丰富,但开发利用差③天然林多,人工林少④用材林多,防护林和薪炭林少10、云南种质资源的特点:(1)植物区系多样化。
园艺植物种质资源及分类
一、园 艺 植 物 种 质 资 源
荠菜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一、园 艺 植 物 种 质 资 源
1.3 园艺植物主要种类 1.3.1 十字花科(观赏植物) 羽衣甘蓝 桂竹香 七里黄 香雪球 紫罗兰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一、园 艺 植 物 种 质 资 源
芥菜 B. juncea Coss. 英文:Leaf mustard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一、园 艺 植 物 种 质 资 源
芥菜 B. juncea Coss. 英文:Stem mustard
芥菜(Brassica juncea Coss.)
雪里蕻 (var. multiceps Tsen et Lee) 根用芥菜(var. megarrhiza Tsen et Lee) 茎用芥菜(var.tumida Tsen et Lee )
紫菜苔 瓢儿菜(塌棵菜、榻古菜) 青菜(油菜、小油菜) 荠菜(荠)
紫甘蓝 英文:Cabbage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一、园 艺 植 物 种 质 资 源
花椰菜 B. oleracea var. botrytis L. 英文:Cauliflower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一、园 艺 植 物 种 质 资 源
青花菜 B. oleracea var. italica Planch 英文:Broccoli
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 园艺植物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资源植物学-药用
二、药用植物的主要化学成分
1.生物碱 生物碱是一类来源于植物的碱性含氮有机化合物, 它通常是具有复杂结构的杂环化合物,常有强烈的药 理活性,是中草药中重要的有效成分之一。 从药用植物中分离到的生物碱已达3000余种。 分布:(1)绝大多数生物碱分布在高等植物,尤其是 双子叶植物中,如毛茛科、罂粟科、防己科、茄科、 夹竹桃科、芸香科、豆科、小檗科等。(2)极少数 生物碱分布在低等植物中。(3)同科同属植物可能 含相同结构类型的生物碱。(4)一种植物体内多有 数种或数十种生物碱共存,且它们的化学结构有相似 之处。
五、中药的剂型和炮制
所谓“剂型”,就是中医药方剂的制剂形式。中 药剂型不但有传统剂型丸、散、膏、丹、酒、露、 汤、饮、茶、糕、锭、线、条、针、灸等外,还 包括了现代剂型如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气雾 剂、注射剂、膜剂等。 炮制:为了充分发挥中药防治疾病的作用,并 克服某些毒副反应,保证安全有效,中药材在使 用前必须根据病情和实际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 进行处理。
4 药用资源植物
一、药用资源植物概念及分类
药用资源植物是指含有药用成分,具有医疗用途,
可以作为植物性药物开发利用的植物。
我国药用植物种类多、分布广,素有“世界药
用植物宝库”之称。 目前我国已有记载的药用资源 植物有11146多种,其中应用较广泛的有600多种。 在这些药用资源植物中,绝大部分为野生,人工栽 培的仅有200多种。
是通过左右酶的活性来实现的。不同的次生
代谢成分在生物合成时,需要有不同酶的活
动;而不同的酶类有着不同的催化适温。 这就导致了生长在不同温度下的药用植物体 内有效成分的种类与含量,具有一定的差异。
(3)水分对药材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 虽然水分对于药用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是不可缺 少的,但对于一般药用植物来讲,生长环境中过多的 水分对于其体内有效成分的合成与积累是不利的,特 别是对于生物碱类的形成。 如麻黄体内生物碱、东莨菪体内阿托品的含量、 金鸡纳树中的奎宁生物碱和烟草植株体内的生物碱等 都会随生长环境中的水分含量增高而下降。 在药材栽培生产中,要根据药用植物的不同特性, 通过合理灌溉和适当的耕作方式,来控制土壤水分。 在采收时,还可以通过天气情况来控制采收时间,以 确保药材中较高的有效成分含量。
资源植物学之油料植物
1.6其它的一些草本油料作物
2.木本油料植物
核桃 油茶 腰果 油橄榄
2.1核桃
核桃是一种珍贵的木本油料果树,核桃果 经充分晒干后人工取仁,出仁率为50%左 右。优质核仁为淡黄色或琥珀色,核桃仁 营养丰富而味美,可生食,是很好的滋补 品,也是制作糕点的原料。据分析,每100 克核桃仁中含有65-70克脂肪,17-19克蛋 白质,5.4克碳水化合物,1.1克纤维素,1.9 克灰分,43毫克Ca,338毫克P,3.9毫克 Fe,0.16毫克胡萝卜素,0.3毫克硫铵素,
1、草本油料植物
油菜 花生 向日葵 芝麻 棉籽 小葵子、胡麻、红花、大豆等
1.1油菜
油菜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 地区分布最广的油料作物。 是世界上生产油菜籽最多 的国家。油菜是喜凉作物, 对热量要求不高,对土壤 要求不严。根据播种期的 不同,可分为春、冬油菜, 春、冬油菜分布的界限, 相当于春、冬小麦的分界 线而略偏南。我国以种植 冬油菜为主。长江流域是 全国冬油菜最大产区,其
油料植物
油料植物的定义 油料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物的分类 油料植物的利用 油料植物的开发意义
一、油料植物的定义
定义:
油料作物是以榨取油脂为主要用途的一类 作物。这类作物主要有大豆、花生、芝麻、 向日葵、棉籽、蓖麻、苏子、油用亚麻和 大麻等。
二、油料植物的分类
分为两大类: (一)、食用油料植物
1.草本油料植物 2.木本油料植物
1.4芝麻
我国是世界上生产芝麻最多的国家之一。芝 麻是一种含油率很高的优质油料作物,我 国芝麻分布广泛,主要分布在河南、湖北、 安徽、山东等省,其中河南省产量居全国 首位。
1.5棉籽
棉花的种子,其商业上的重 要性在于它的油和其他产品。 棉籽油用于沙拉油和食用油, 氢化後作酥油和人造奶油。 提油后的饼渣或籽仁作为家 禽和家畜饲料。用轧棉机除 掉棉纤维后留在种子上的短 棉绒可用于制造粗纱和多种 纤维产物。种子壳可作为反 刍动物的粗饲料。
植物资源学整理 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本章重点:1.自然资源、生物资源、植物资源、经济植物2.自然资源包括哪些主要类型?有何特点?3.什么是植物资源学?4.植物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对象和研究容是什么?5.植物资源学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关系?6.植物资源学的重要性?7.植物资源学的发展历史。
第一节植物资源的概念一、自然资源的概念及类型根据我国生态学家马世骏教授的观点,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形成的可供给人类生活与生存的物质与能源(包括生命和无生命部分)。
他又根据自然资源的转化、属性和动态特征,将自然资源分为三个部分(1)生物资源:是一类再生资源或可更新资源。
例如植物资源、动物资源和微生物资源等。
这类资源的特性都是具有生长、繁殖、发育和调节的能力。
(2)矿物资源:是一类无生命资源,不具备生长、繁殖和再生能力。
一般认为它是一类非再生资源或不可更新资源。
地球上的矿物资源随着不断地消费,越来越少,直到耗尽。
(3)生态环境资源:是在一定地区特定条件下形成的恒定资源,而且是多种自然因素相互结合形成的,或称之为生态资源。
例如热量、光能、风、山地、水分,以及此类因素共同形成的生态环境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将自然资源定义为:在一定时间、一定空间条件下能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及将来福利的自然因素。
二、植物资源植物资源是生物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植物资源本身的特性,不同的学者对植物资源的理解有所不同。
我们根据国一些著名学者对植物资源的定义,将这些概念划分为狭义和广义概念两种。
狭义我国著名学者吴征镒院士对植物资源定义如下:一切有用植物的总和,统称为植物资源。
广义植物资源是指一切植物的总和,中国植物资源是指中国土地上的一切植物总和。
某一地区的植物资源是指某一地区的一切植物总和。
经济植物具有商品价值的植物资源。
Wickens (1990)将经济植物定义为: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植物,前者是指满足人类或家畜并维持其生存环境条件所需要的植物;后者则是指可被驯养的、工业用的、保护环境或被人喜爱的植物。
植物资源学教学大纲
《植物资源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代码:250416课程名称:植物资源学英文名称:Resource Botany课程类别:专业课学时:63学分:3.0适用对象: 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考核方式:考查,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分类学二、课程简介中文简介植物资源学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边缘分支科学,它以植物学和植物化学为基础,以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来研究资源植物及其开发利用途径。
本课程重点讲述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基本特性、主要化学成分、用途、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植物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与科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植物资源调查和研究工作,变区域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扩大工、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植物资源学是一门新发展起来的边缘分支科学,它以植物学和植物化学为基础,以植物资源为研究对象,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和方法来研究资源植物及其开发利用途径。
本课程重点讲述植物资源的分类、分布、基本特性、主要化学成分、用途、保护及合理开发利用的原则和方法,使学生掌握植物资源学的基本理论与科学知识,理论联系实际,开展植物资源调查和研究工作,变区域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扩大工、农业生产和对外贸易,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植物资源学概述(一)教学内容一、基本概念二、植物资源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三、植物资源的分类系统四、植物资源的基本特性五、植物资源的主要化学成分六、植物资源学的一般研究方法七、植物资源学的研究概况和发展历史(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
第二章植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一)教学内容第一节中国植物资源分区第二节植物资源的引种驯化一、植物引种驯化的理论二、引种驯化的途径与步骤第三节植物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一、保护植物资源的重要意义二、植物资源保护的内容与对策三、植物资源的管理第四节植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一、植物资源利用的现状二、植物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途径三、植物资源利用的一般性原则四、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步骤与方法(二)教学方法与手段本章教学主要采用的方法:分组讨论、课堂讨论等。
资源植物学论文
课程论文课程资源植物学题目野生花卉资源植物的开放与利用姓名 XXX 学号 XXXX院、系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生物科学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摘要:野生花卉是构成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植被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研究和培育花卉新品种的重要种源和进行园林绿化的优秀材料。
中国有着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应对其进行充分调查,通过引种驯化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
野生花卉资源调查情况及研究状况。
关键词:野生花卉植物资源;开发利用资源;“园林之母”;“世界花卉宝库”;以中国为资源分布中心1中国野生花卉种质资源调查1.1 分区调查从17世纪起,英法俄美就分别派员来华采集和引种我国的野生花卉,其足迹几乎踏遍整个中国。
我国自己进行调查采集野生花卉的工作是近年才开始的。
中科院植物所、各地植物园及有关单位先后在所在地相似的较大地理范围内,开展了野生花卉的种类、分布、生境及观赏特性的调查研究,对各地资源的现状有了比较清楚的了解。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护和开发利用的意见。
周家琪、赵祥云、袁力等分别对陕西火地塘、太白山和秦巴山区等地进行了系统的野生花卉调查。
其中太白山有珍稀特有观赏植物紫斑牡丹Paeonia papaveracea,秦岭蔷薇Rosa tsinglingensis,羽叶丁香Syringa pinnatifolia,金背杜鹃Rhododendron dementinae ssp. aureodorsle,秦岭龙胆Gentiana apiata,美丽芍药P. mairei和太白乌头Aconitum taipeicum。
杭州植物园从1981年至1983年对浙江省的野生花卉资源进行了调查,指出反映浙江省野生花卉资源比较集中而丰富的科是木兰科Magnoliaceae,蔷薇科Rosaceae,杜鹃花科Ericaceae,百合科Liliaceae和兰科Orchidaceae。
此外,唐正良、车泉生、李根有、王金荣等分别对浙江海岛、西天目山、浙江泰顺和浙江武义的野生园林植物进行了报道。
植物资源学
• 新疆化学所针对市场需求,以新疆天然植物 资源为原料,以高新技术为切入点,采用新 疆维吾尔族几千年一直使用的天然沙枣树胶 和斯亚旦等新疆特有植物中具有的高蛋白物 质及氨基酸和微量元素等营养成分精制成 “伊丽萌纯天然摩丝”。 该产品在养发、生发、乌发上具有良好功 能。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86届国际发明博览 会上,该产品荣获特别荣誉奖,美国第11届 国际发明博览会上获银质奖,北京举办的全 国十年优秀发明成果暨第九届发明展览会荣 获发明成果金杯奖。
• 工业用植物资源 包括木材、纤维、鞣料、芳香油、 胶脂、工业油脂及植物性染料等资源。 工业用植物资源可用以纺织、造纸、编 织、印染、制药、化工原料等方面。
• 保护和改造环境类: 这部分植物包括。一为防风固沙植物,如 木麻黄、大米黄、多种桉树、银合欢、杨树等。 二为保持水土、改造荒山荒地植物,如银合欢、 金合欢、雨树、牛油树、洋槐及多种木本油料 植物。三为固氮增肥、改良土壤植物,如碱蓬、 紫苏、紫云英、红萍等。四为监测和抗污染植 物,如碱蓬、凤眼蓝、大多数绿色植物和许多 水藻。五为绿化美化、保护环境植物,包括各 类草皮、行道树、观赏花卉、盆景等。
二、植物资源学的任务、研究内容 • 任务:使我国丰富的植物资源为我国社会主义建 设服务。 • 内容:主要阐述植物资源的分类、各类植物资源 的代表种及有效成分、自然区域中植物资源的分 布、贮量及发利用状况。重点介绍我国的植物资 源及其开发利用途径.
• 三、我国植物资源研究和开发概况 • 我国是历史悠久的国度,我们的祖先为了生存, 很早就开展了植物资源的利用。 • 衣:树皮—麻类—棉纤维 • 食:野果—果树、作物 • 住:木材 • 随着人们利用植物水平的提高,对药用植物和 观赏植物的利用和研究逐步增加,出版了不少 的专著。本草纲目、群芳谱等是那个时期较有 影响的著作。 • 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对植物资源调查与利用 工作较为重视,组织了全国范围的普查工作, 编写了各类资源志。
植物资源学
资源植物学习内容概述一、植物资源的概念二、我国植物资源的研究和开发利用概况4.开发研究动态:药用野生植物:建立了药用植物资源收集区,对主要资源进行药理和疗效试验;防癌抗癌植物资源筛选;治疗疑难疾病获得显著效果。
保健品开发:苦丁茶、青草药制品、野生果用资源方面:探明其含有特殊营养成分和独特的食疗效果植物农药:杀虫植物:苦参、毛茛等植物所含的生物碱盐、皂甙,黄酮及挥发性物质;杀菌植物:菊科、松科等植物中提取挥发性油,亦可直接用于病害防治。
食用植物色素:越桔红、玫瑰茄红、栀子的多种制品,紫胶色素等也研制成功。
5.我国植物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资源破坏严重:砍树、砍枝、摘果、采叶,甚至、挖根、剥皮等杀鸡取卵的采集办法。
未完善加工工艺技术:多为半成品或低品位的产品,在国内外商品市场缺乏应有的竞争力。
盲目开发:在未探明社会需要量、社会购买力水平和资源生产量的情况下,一哄而起。
忽视综合开发与利用:忽视植物多功能综合利用,许多植物含有几种特殊的有效成分,只利用其中的1、2种,就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6.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对策野生植物资源普查:评价资源利用价值,制定开发方案。
资源开发利用和资源可持续利用:野生植物产品的深、精加工:加工工艺,要提高测试手段和有效成分的分析技术。
良种选育、配套的生产技术。
开发重点:地方特色的名、特、优野生药用、果用。
植物农药的开发利用。
野生植物蔬菜栽培与开发利用。
三、国外对植物资源研究的概况1.基础研究欧洲:对芳香植物的研究较深入。
日本:野生植物的染色体、化学成分研究较多,特别对抗癌植物的筛选研究。
美国:筛选出与地中海地区野生的长角豆中所含半乳甘露聚糖胶相同成分的瓜尔豆,保证了美国在二战期间造纸工业的正常生产,促进了美国石油工业和糖业工业的发展。
德国、日本、前苏联等在食用菌研究上成果突出。
第一章植物资源的分类六、参考华东师范大学马炜梁的《高等植物及其多样性》的分类,将野生植物资源分为:食用植物;药用植物;观赏植物;饲料植物;有毒及毒品植物.后面我将按照这一分类系统介绍野生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学
资源:指自然界存在的在一定技术、经济和社会条件下可供人类利用的物质和能量来源叫资源。
植物资源:狭义:一切有用植物的总和。
即在一定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植物的总和。
广义:植物资源是指一切植物的总和。
既包括已利用的植物,也包括野生的尚未开发利用的植物。
资源植物:是指某种或某一类具有开发利用价值的植物。
4.经济植物:是指在市场上出售,具有商品价值的植物资源。
实际上是一类具有物质性价值并形成一定生产规模的植物。
研究植物资源的意义1.植物资源是人类的食物来源之一。
2.植物资源是治疗人类各种疾病的药物来源。
3.植物资源是许多工业原料的来源。
4.植物资源是开发生物农药的原料来源。
5.植物资源是筛选绿化观赏植物、抗污染净化环境植物、防风固沙植物、绿肥植物、能源植物等的重要物种库。
植物资源学的研究任务1.调查研究植物资源种类、数量、分布。
2.植物资源合理开发与利用。
3.研究植物资源的动态规律,提出科学的经营管理方法。
4.积极扩大与寻找新的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植物资源分类系统的研究。
2.植物资源种类和用途的研究。
3.植物资源有用成分的研究。
4.植物资源驯化栽培的研究。
5.植物资源综合利用的研究。
6.植物资源开发的生物技术应用研究。
7.植物资源调查规划与评价的研究。
8.植物资源保护管理与可持续利用的研究。
植物资源的分类(按用途分)1.食用植物资源(1)淀粉植物类(2)蛋白植物类(3)食用油脂类(4)维生素植物类(5)饮料植物类(6)食用色素植物类(7)食用香料植物类(8)甜味剂植物类(9)饲用植物类(10)蜜源植物类(11)其他食用植物类2.药用植物资源(1)中草药植物类(2)农药植物类3.工业用植物资源:可用以纺织、造纸、编织、印染、制药、化工原料等方面。
包括:(1)纤维植物类(2)鞣料植物类(3)香料植物类(4)工业用油脂植物类(5)树胶植物类(6)工业用染料植物性类(7)能源植物类4.保护和改造环境植物资源:包括(1)防风固沙植物类(2)保持水土植物类(3)改良土壤植物类(4)监测和抗污染植物类(5)绿化美化、保护环境植物类(6)指示植物类5.植物种质资源:也叫品种资源或遗传资源,是指选育新品种的基础材料,包括植物的栽培种、野生近缘属种的繁殖材料以及利用上述繁殖材料人工创造的各种植物的遗传材料。
资源植物学
(二)与中学生物教学内容的联系:
以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年所编中学七年级
《生物学》教材为例介绍:
Page 21
Page 22
六、资源植物学的发展及新成就
早期对植物学的研究以形态描述和分类观察为主,多从整 体水平认识和鉴别植物。随着近代生物学的发展,新的仪器 的使用和实验方法的改进,植物的研究同时也开展了以实验 为主的新领域。
Page 5
B。 国际上如
17世纪英国虎克发明显微镜后,使植物的研
究进入到了微观细胞水平。18世纪著名的瑞典博物学家林奈, 发表了《植物种志》(1753)建立了““双名命名法”,统
一了对植物的命名,对植物分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19
世纪德国施莱登、施旺提出“细胞学说”后,认识到细胞是 动、植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英国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 后,改变了神创论的生物观,提出了进化论。他们的巨大成 就大大推进了植物学的发展。
物学、胞粉 学等。
Page 11
在近年举行的国际植物学会上,根据学科的发展及 新成就,将植物的研究领域分为代谢植物学、发育 植物学、结构植物学、系统和演化植物学,环境植 物学、分子植物学、历史植物学、应用植物学等。
Page 12
大纲:资源植物学是涉及了所有植物研究内容的一
门科学。是生物专业本科必修课之一。“植物资源 学为众多后续课程的教学提供必要的基础,也为培 养学员的独立工作能力提供必要的训练;学员掌握 本课程的基本内容和方法,对达到本科培养规格、 对业务方面的要求具有关键性的作用”。
总之,植物学是朝微观,宏观两个方向深入发展,其特点
是以植物作为基础,用新技术、新方法从微观方面研究形态
发生的机理和过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从宏观方面研究 植物群体在地球表面的空间分布和演变规律,探讨群体在时 间上的变化以建立自然进化系统。在此基础上,定向改造植 物,使植物学知识转化为巨大的生产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
资源植物学之油料植物
核桃
核桃是经济价值很高的树种,核桃产品历 来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商品之一。在国际市 场上,核桃同扁桃、腰果、榛子一起并称 为“四大干果”,世界上有三十多个国家发展 核桃生产。 山核桃是木本油料优质干果树种。出仁率 46%左右,出油率29%左右,果仁含油脂 达74%以上,是含油率较高的树种。果仁 含蛋白质18.3%,还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多 种微量元素。山核桃油中含易被人们消化 吸收的不饱和和脂肪酸达95%以上,可防 治冠心病、高血压、心肌梗塞等老人疾病, 亦有润肺、肠、滋补肾脾作用。山核桃主
(二)、工业用油料植物
(一)、食用油料植物
云南食用油料资源丰富。栽培草本油料主 要有油菜、花生、萝卜籽、芝麻、向日葵, 小葵子、胡麻、红花、苏子、棉籽等;木 本油料主要有核桃、油茶、腰果、油橄榄 等已被开发。云南尚有许多野生油料植物 资源待进一步开发。
例如,华山松、三尖杉、油瓜、青刺尖、山 白果、黄连木、野核桃等。
1.2花生
花生在各种油料作物中,花 生的单产高,含油率高,是 喜温耐瘠作物,对土壤要求 不严,以排水良好的沙质土 壤为最好。花生生产分布广 泛,除西藏、青海外全国各 地都有种植,主要集中在山 东、广东、河南、河北、江 苏、安徽、广西、辽宁、四 川、福建等省区,其中山东 的产量居全国首位,其次是 广东。目前,全国花生要集
1、草本油料植物
油菜 花生 向日葵 芝麻 棉籽 小葵子、胡麻、红花、大豆等
1.1油菜
油菜是我国播种面积最大, 地区分布最广的油料作物。 是世界上生产油菜籽最多 的国家。油菜是喜凉作物, 对热量要求不高,对土壤 要求不严。根据播种期的 不同,可分为春、冬油菜, 春、冬油菜分布的界限, 相当于春、冬小麦的分界 线而略偏南。我国以种植 冬油菜为主。长江流域是 全国冬油菜最大产区,其
资源植物学
资源植物学生命科学系0801班姓名:资源植物学绪论内容提要一、资源植物和资源植物学的概念;二、植物资源的特点;三、资源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四、资源植物的研究和开发概况;五、资源植物的分类。
一、资源植物和资源植物学的概念资源植物:凡被人类利用在衣、食、住、行、医等各方面的植物都属于资源植物。
广义的说,地球上或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都属于资源植物。
资源植物学:是以植物学和植物化学为理论基础,以资源植物为研究对象,研究资源植物的种类、分布、蕴含量及开发利用的科学。
资源植物学是在人类对植物资源不断需求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近年来随着人类返朴归真,对植物资源的需求更为扩大,促使此门学科得以迅速发展,成为商品经济社会中引人注目的一个领域。
二、植物资源的特点1、再生性2、有限性和可解体性3、区域性4、多样性与多用性全世界高等植物近30万种,其中种子植物约1.5万种。
但人们有意识栽培的植物仅上千种,绝大部分植物资源处于野生或半野生状态;野生资源植物是人类选择有价值植物的基础;本课程重点介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野生资源植物。
三、资源植物学的研究内容和任务研究内容:研究各类资源植物的形态、分类、分布、经济用途以及有效成分的性质、提取和加工工艺流程等。
1、资源植物的类型和分布我国地域辽阔,横跨热带、亚热带、暖温带和寒带四个气候带,自然条件十分优越,野生植物资源极其丰富。
据统计,我国芳香植物有56科340种,中草药5000余种,果树资源更是丰富,有59科670多种。
目前全国各地已经陆续开发出的食用果品的野生资源,如刺梨、沙棘、无花果、猕猴桃、山楂、杨梅、山核桃等。
我国近年来投放国际的香料约40多种,其中天然香料近30种。
我国也是观赏植物茶花,桂花、梅花、月季、腊梅的分布和栽培中心。
全世界800多个品种杜鹃,我国就有650多个品种,全国食用菌、藻类、蕨类等野生菜用植物数量很大。
我国丰富的野生植物资源具有转化成商品优势和经济效益的潜在可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源植物学是应用植物学的一个重要基础领域。 资源植物学的研究领域包括: 借鉴植物分类学、植物区系地理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 和方法; 对一些特定区域的资源植物进行分类和调查;对资源 植物的利用历史、利用范围、利用价值、分布状况、 生态坏境、资源储藏量、有用成分分析等方面进行调 查和研究; 合理开发和有效保护现有资源植物。
第二节 植物资源的特性
5.整体性/系统性
指各生物物种之间相互依赖,彼此制约,协同进
化,形成固有的系统。
第二节 植物资源的特性
6.周期性/时效性
指植物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其利用途径和价值的
差异。
“三月茵陈四月蒿,五月砍了当柴烧”
第二节 植物资源的特性
7.可替代性 植物资源分为4种类型:
1)固定替代:甲种植物可以代替一定比例的乙种植 物,两种植物比例不变,所开发的产品不变。 2)变动替代:两种植物的替代没有固定的比例关系。 3)完全替代:一种植物完全替代另一种资源。 4)不可替代:某些植物具有特殊功能,其他植物不 能替代。
第四节 植物资源研究的意义
从人工合成的化合物中筛选新药的难度增大
命中率明显降低:从九百分之一降到万分之一
创制成本越来越高:每个新药约费3-5亿美元
研制周期越来越长:每个新药约需10年
第四节 植物资源研究的意义
植物资源是许多工业原料的来源。
植物纤维: 纺织原料——棉花、亚麻、苎麻; 造纸原料——芦苇、木本纤维(如桉树)。 天然植物香料和色素:无毒、无副作用 香料植物——肉桂、薄荷、花椒等。 色素植物——玫瑰、火棘。 非糖植物甜味剂——甜叶菊、甘草、水槟榔 油脂、树胶、树脂、鞣料
一、系统研究法
工作程序分为4个步骤: 1)根据系统近缘优先和生态习性相近两个原则,从 分类学角度确定研究的材料。种类确定后,采集研究 分析的样品待用。 2)根据研究成分对象的不同,制定分析方法(如层 析法等)。 3)利用溶剂提取法、水蒸汽蒸馏法等制备提取物, 用分析法对提取物进行纯化和精制,对有效成分进行 测定分析 4)对新植物获得成分与原来开发植物成分进行比较 ,对照有用成分含量和开发潜力,获得开发利用新植 物的理论依据。
植物资源学
李姣
植物资源学
32学时,16周
成绩组成
30%:一篇小论文; 70%:期末考试试卷。
国内外植物资源研究概况
国内
古已有之 解放后迅速发展 资源普查 出版专著 设置相关课程、专业和研究所 开发了大量野生植物资源产品
国外
植物资源学的概念与任务
概念:
研究植物资源的种类、贮藏、用途、利用方法和持续利
植物资源学(据资源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定义):研究植物的分布、分类、引种、驯化,植
物中有用物质的特性、形成、积累和转化的规律,以 及开发利用、保护与人类社会对自然环境需求关系的 学科。是应用植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
资源植物学:研究资源植物的分类分布、引种驯化
、理化成分和经济价值,以及开发利用和保护的一门 学科。
第四节 植物资源研究的意义
植物资源是新型无污染生物农药开发的热点。
植物农药——低毒、不残留、易降解
植物资源是筛选绿化观赏植物、抗污染和净化 环境植物、防风固沙植物、绿肥植物、能源植 物等的重要野生物种库。
如松树、杨树等
第四节 植物资源研究的意义
植物资源研究是寻找进口或短缺植物原料的 替代品,发现自然界中新的化合物及其用途 的重要途径。
如番石榴、沙棘、越橘、无花果等野果类植物; 蕨菜、蒲公英等野菜类植物。
第四节 植物资源研究的意义
植物资源是治疗人类各种疾病的药物来源。
传统中药、民族药和民间草药的主要来源。 现代医药工业的重要原料。 寻找抗癌、抗艾滋病新药的重要途径。 近年来新筛选的抗癌药用植物:
红豆杉(Taxus ) 雷公藤(Tripterygium wilfordii) 美登木(Maytenus hookeri)
二、民族植物学研究法
分为6个步骤: 3.野外资料的收集:非常关键的一步。在集市(粮油 、蔬菜、药材市场等)、农田、野生植物等的调查中 ,通过访谈收集当地居民对植物的利用资料和对植物 界的认识(如对植物的分类、命名等)。在调查过程 中,应记录植物的当地名称、用途、使用部位,采集 方式、加工等,每种植物都应采集凭证标本,以供室 内鉴定和核查。 4.凭证标本的采集:在访谈中,凭证标本的采集须与 受访谈者一起完成,以防张冠李戴,还应对所采集植 物的标本进行详细形态、相关资料(如当地名、寓意 、用途等)的询问和记录。
二、民族植物学研究法
民族植物学:研究人与植物之间直接关系的科学。 意义: 利用植物的民间传统知识,寻找新药物、新型食品、 新工业原料,有助于地区、国家及国际水平上的可持 续发展。
二、民族植物学研究法
分为6个步骤: 1.本底和文献资料的研究:确定研究对象后,收集整 理其历史、文化和地理等背景和文献资料,包括该民 族发展历史、语言、文化特征、分布及该民族分布地 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2.研究点的选择:一般不对研究对象的总体进行调查 ,只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区域或地点开展研究,如该民 族较集中、受外来文化和经济影响较小、能代表本民 族特色的村落或保留完整的集市。
用途径的科学。 是一门边缘分支学科 是植物学与化学、农学、药学、食品学、生态学等多学 科相互交叉渗透
研究对象:
对人类生产、生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植物资源。
研究目标:
植物资源的用途和利用方法
研究重点:
植物资源
植物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采用多学科手段和技术方法 研究内容
山苍子——山苍甾,解决了香料工业对柠檬醛的
需要。 萝芙木——利血平,降压灵药物的原料。
第四节 植物资源研究的意义
总之,研究植物资源对提高人类生活质量,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物种多 样性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第二章 资源植物的研究和调查方法
第一节 资源植物的研究方法 一、系统研究法 是我国植物资源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理论依据:近缘属或种的植物间具有相似的成 分,可作为寻找和发掘植物新用途或新资源的 有效方法。 方法:把植物分类、分布及其化学成分分析相 结合。
各论
第六章 野菜植物 ……………… 第二十九章 文化植物
总论
第一章 资源植物学概述 第一节 基本概念
第一节 基本概念
吴征镒院士的定义:
一切对人类有用的植物的总和,称为植物资源。 食用植物资源 药用植物资源 工业用植物资源 保护和改造环境用植物资源 植物种质资源
植物资源:指在一定时间、空间、人文背景和 经济技术条件下,对人类直接或间接有用的一 切植物的总和。
从发展的观点看,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力是无限 的。
第二节 植物资源的特性
4.多用性
指植物具有多种功能和用途。
1)植物由多种物质成分组成,各种成分有其不同 的用途。 2)同一种物质成分构成某种植物资源的的多种用 途功能。 3)不同物质成分组成的不同资源植物,具有相似 的理化性质、生物学特性和经济特性。这一特性决 定了植物资源的相互替代性。
1.食用植物资源:间接食用植物(饲用和蜜源植物) 和直接食用植物(淀粉植物、含糖及甜味剂植物、 蛋白植物等)。 2.药用植物资源:中草药和农药植物。 3.工业用植物资源:包括木材、纤维、鞣料、胶质等, 可用于建筑、纺织、造纸、编织、制药、化工原料 等。 4.保护和改造环境用植物资源:包括防风固沙植物, 保持水土、改造荒山荒地植物,固氮增肥、改良土 壤植物,检测和抗污染植物,绿化美化、保护环境 植物。 5.植物种质资源:国家特有、珍稀、濒危物种,或重 要栽培植物的野生原种或近缘种,具有巨大的科学 价值和潜在的社会经济价值的植物。
三、综合评价法
基于4个原则:1)全面分析、综合评价;2)地域性 与全局性结合;3)自然科学、技术与经济结合;4) 定性与定量结合。 内容:1)植物资源的定量指标(包括资源分布面积 、密度、有效充分含量、蕴藏量和可利用量;2)植 物资源的质量特征(长势、产品的可观性、有效成分 提取的难易等);3)植物资源的时空分布和组合特 征(分布区域、生长季节、一年中可采集的时间尺度 、同一区域内与其他可利用植物资源的时间重叠、交 替等)4)自然环境条件的评价(植物资源分布区预 期生长的环境关系、天然分布或栽培区域是否属其最 适生长的生境等);5)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效益( 即投入产出)评价。
一、系统研究法
优点:该法的目标明确,研究周期短,一旦成功,将 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缺点:该法需要有完整的植物区系资料,必须具备十 分精良的实验设施和技术手段,需要的资金和技术要 求较高,并且对未知化学成份难以鉴定,仅局限于已 知化学成份的测定。
一、系统研究法
案例: 夹竹桃科的蛇跟木(Rauvolfia serpentine)是印度 民间用于解蛇毒、解热、镇痛或强壮身体的草药,其 根含有利血平成分(属良好的降压药,已用于临床) 。中国无该种植物,但有9种同属植物,根据系统研 究法,研究这9种植物的成分,发现萝芙木( R.verticillata)和云南萝芙木(R.yunnanensis)的 根皮中有利血平,将其分离,制成降压药物降压灵。
植物资源的种类、 分布、贮藏、用途 植物资源的驯化、栽培
采收、加工方法
有效成分 种类、性质、形成、积累、转化的规律 有用成分 提取、分离、精制的技术方法
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
植物资源的综合利用
植物资源学的学习要求
理论联系实际 重视实验、实习 扩大阅读范围
主要教材
总论
第一章 资源植物学概述 第二章 资源植物的研究和调查方法 第三章 中国资源植物及其分布 第四章 资源植物的引种驯化 第五章 资源植物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第三节 植物资源学的主要研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