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经典古文15篇翻译解释

合集下载

小古文100篇(带注释)

小古文100篇(带注释)

小古文一百篇上册第一组乡村即景1、放风筝青草地,放风筝。

汝前行,我后行。

2、乡村乡间农家,竹篱茅屋,临水成村。

水边杨柳数株,中夹桃李,飞燕一双,忽高忽低,来去甚捷。

水滨多芦荻dí,秋日开花,一片白色。

西风吹来,花飞如雪。

译文:水边有很多芦苇。

秋天开的芦花,一片白颜色。

当西风吹来的时候,芦花就像雪一样飘起来。

4、荷池中种荷,夏日开花,或红或白。

荷梗直立,荷叶形圆,茎横泥中,其名曰藕。

藕有节,中有孔,断之有丝。

译文:池塘种着荷花,夏天有的开白花,有的开红花。

荷叶的茎挺立在水中,荷叶的形状圆圆的,荷花的横卧在泥土中,它的茎就是我们叫的“藕”。

藕有节,藕的内部有很多孔,把藕掰断会看到藕丝。

菊花盛开,清香四溢。

其瓣如丝,如爪。

其色或黄、或白、或赭、或红,种类繁多。

性耐寒,严霜既降,百花零落,惟菊独盛。

注释:①溢(yì):原义是水漫出来,这里是流出、散发出的意思.②其:它的.③或:有的.④惟:只有.⑤赭zhě:红褐色译文:菊花盛开,清香四溢,它的花瓣有的像丝、有的像爪.它的颜色有黄的、白的、赭的、还有红色的,种类繁多.菊花很耐严寒,当严霜降临的时候,其他的花都凋谢了,唯有菊花依然盛开。

第二组天的魔术6、雨今日天阴,晓雾渐浓,细雨如丝。

天晚雨止,风吹云散,明月初出。

译文:今天天空阴沉,清晨的雾渐渐变浓。

细密的雨如丝般落下,待到天黑雨就停了。

微风吹散了云,明亮皎洁的月亮开始显露出来。

7、雪冬日严寒,木叶尽脱,阴云四布,弥漫天空,飞鸦千百成群,未暮归林。

夜半,北风起,大雪飞。

清晨,登楼远望,山林屋宇,一白无际,顿为银世界,真奇观也。

译文:这个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

天上布满了乌云,阴沉沉的笼罩住了天空。

天上飞着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栖息的树林。

半夜的时候,刮起了北风,大雪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

第二天的早晨起来后,登上楼台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树林和房屋,白茫茫的一片,就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极了!8、日月星日则有日,夜则有月,夜又有星。

小古文100篇及翻译

小古文100篇及翻译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译文】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小升初十五种文言文翻译

小升初十五种文言文翻译

1.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翻译:因此,上天要赋予某人重大使命,必先使其心灵受到折磨,筋骨受到劳累,身体受到饥饿,生活贫困,使他的所作所为受到干扰,以此来激发他的斗志,锻炼他的意志,增加他的能力。

2.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翻译:学习必须保持安静,才能增长才能,没有学习就不能扩大才能,没有志向就不能完成学业。

3.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翻译:天地运行不息,君子应当自强不息。

4.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翻译:春蚕吐丝到死,丝线才用尽;蜡烛烧成灰烬,泪水才干涸。

5.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懂得它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享受它的人。

6.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翻译:谁说小草的心意,能报答春天的阳光。

7.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翻译:自古以来,人谁能无死?只要保持忠诚之心,就能照亮历史。

8. 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

翻译:男子为了知己而献身,女子为了取悦自己而打扮。

9.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翻译:只要世界上有知己,即使相隔天涯海角,也如同邻居一般。

10.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翻译:春风再次吹绿了江南岸,明月何时照耀我归来?11.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翻译:落下的红花并非无情之物,化作春泥更能保护花朵。

12.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翻译:人生得意时应当尽情享受,不要让金樽空对着月亮。

13.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翻译:桃花潭的水深达千尺,也比不上汪伦送我情意深。

14.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翻译: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轻舟已穿过重重山峦。

15. 世人谓我恶,我独善其身。

翻译:世人说我恶,我只做好自己。

以上十五种文言文翻译,涵盖了文言文的常见句式和词汇,希望对学生们在备考小升初文言文翻译时有所帮助。

小学必背小古文15篇(原文+译文)

小学必背小古文15篇(原文+译文)

小学必背小古文15篇(原文+译文版)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乃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梁国有户姓杨人家的九岁儿子,十分聪明。

孔君平来拜访他的父亲,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孩子端出水果,水果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孩子马上回答说:“没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

”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

”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

”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译文】楚国有个卖盾和矛的人,夸耀说:“我的盾很坚固,任何事物都不能穿透它。

”又夸耀他的矛说:“我的矛很锋利,任何事物没有不穿透的。

”有人问:“用你的矛穿透你的盾,会怎么样?”这个人无法回答。

无法穿透的盾和没有穿不透的矛,不能够同时存在。

古人谈读书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

三到之中,心到最急。

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译文】我曾经说:读书讲究“三到”。

即读书时要专心,要认真看,要诵读。

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没有专注统一,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那么一定不会记住,就算记住了也记不长久。

这三到中,心到最重要。

若心神集中了,眼和口还会不集中吗?铁杵成针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

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

问之,曰“欲作针。

”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译文】磨针溪,在象耳山下。

世人传说李白在象耳山中读书,还没有完成学业,便放弃离开了。

路过这条小溪,遇到老妇人正在磨铁棒。

李白问她做什么,老妇人说:“想要磨成针。

”李白被她的意志感动便回去完成学业。

〖小故事大道理〗面对困难,我们要保持恒心,持之以恒,而非半途而废,只有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才能实现目标。

小学常见文言文翻译

小学常见文言文翻译

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了知识之后,按照一定的时间进行复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朋友从远方来,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却不生气,这不也是君子之风吗?”二、《论语·为政》原文: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翻译:孔子说:“温习旧知识,从而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这样就可以成为别人的老师了。

”三、《论语·里仁》原文:子曰:“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翻译:孔子说:“居住在有仁爱之心的地方才是美好的,如果选择居住在不仁爱的地方,怎么能算是有智慧呢?”四、《论语·公冶长》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了解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

”五、《论语·雍也》原文: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翻译:孔子说:“了解某种学问的人不如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不如以此为乐的人。

”六、《论语·述而》原文: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翻译: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看到他们的缺点就加以改正。

”原文: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翻译:孔子说:“士人不能不刚强而有毅力,因为他们肩负的责任重大而道路遥远。

把实现仁德作为自己的责任,难道不是很重大吗?直到死亡之后才算结束,难道不是很遥远吗?”通过以上文言文的翻译,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圣贤的思想和智慧。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积累,掌握文言文的翻译技巧,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

版小学生小古文100篇译文

版小学生小古文100篇译文

版小学生小古文100篇译文1、放风筝译文:我们在草地上一起放风筝,你走在前面,我跟在后边!2、乡村译文:在乡下的农村,都是用茅草搭盖的房屋和用竹子围城的篱笆。

这个村子建在小河边,小河边栽有几棵杨柳树,中间也穿插了桃树和XXX。

在树木简有一对燕子,身形矫捷,忽高忽低的飞来飞去……3、芦花译文:水的旁边生长着许多芦荻,秋天的时候开花,一片白色,秋风吹来,花像雪一样飞舞着。

4、荷译文:池塘种着荷花,夏天有的开白花,有的开红花。

荷叶的茎挺立在水中。

荷叶的形状圆圆的。

荷花的横卧在泥土中,它的茎就是我们叫的“藕”。

藕有节,藕的内部有很多孔,把藕掰断会看到藕丝。

5、菊注释:①溢(yì):原义是水漫出来,这里是流出、散发出的意思。

②其:它的。

③或:有的。

④惟:只有。

⑤赭zhě:红褐色译文:在菊花盛开的时候,清香四处散发。

它的花瓣,有的像细丝,有的像鸟雀的爪子。

它的颜色,有黄、有白、有褐、有红,种类繁多。

菊花的特性,能经受寒冷,XXX降落以后,许多花凋谢了,只有菊花在盛开。

6、雨译文:今天的天气阴了下来,大雾渐渐的变浓了,雨如丝线般细。

晚上,雨不下了,风儿吹走了乌云,月亮又绽放了光芒。

7、雪译文:这个冬日非常寒冷,山上的树叶全都落了。

天上布满了乌云,阴沉沉的笼罩住了天空。

天上飞着成百上千的乌鸦,还没有天黑就回到栖息的树林。

半夜的时候,刮起了北风,大雪纷纷扬扬的下了起来。

第二天的早晨起来后,登上楼台向远处眺望,远处的树林和房屋,白茫茫的一片,就仿佛银装素裹的世界,真是好看极了!8、日月星译文:白天有太阳,晚上有月亮,晚上又有星星。

太阳、月亮、星星三个里面,太阳最亮,月亮其次,星星最弱9、日时译文:一天包括夜晚和白天,共分为子丑寅卯,辰已午未,XXX这十二个时辰。

夏天白天长而夜晚短,冬天白天短而夜晚长。

半夜十二点为子时,中午十二点为午时,午时之前的白天为上午,午时之后的白天是下午。

10、猫捕鱼注释:①伏:趴,脸向下,体前屈。

经典小学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大全

经典小学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大全

经典小学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大全【#能力训练# 导语】学习文言文可以了解历史,学习古代文化,欣赏古代文学,研究古代文明。

下面是®无忧考网分享的经典小学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大全。

欢迎阅读参考!【篇一】经典小学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学弈》原文孟子曰:无或乎王之不智也。

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吾见亦罕矣,吾退而寒之者至矣,吾如有萌焉何哉?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翻译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

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去把它射下来。

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前一个人吗?说:不是这样的。

【篇二】经典小学文言文原文及翻译《孟母三迁》原文邹孟轲母,号孟母。

其舍近墓。

孟子之少时,嬉游为墓间之事。

孟母曰:“此非吾所以居处子。

”乃去,舍市旁。

其嬉游为贾人炫卖之事。

孟母又曰:“此非吾所以处吾子也。

”复徙居学宫之旁。

其嬉游乃设俎豆,揖让进退。

孟母曰:“真可以处居子矣。

”遂居。

及孟子长,学六艺,卒成大儒之名。

君子谓孟母善以渐化。

翻译孟子的母亲,世人称她孟母。

过去孟子小时候,居住的地方离墓地很近,孟子学了些祭拜之类的事。

他的母亲说:“这个地方不适合孩子居住。

”于是将家搬到集市旁,孟子学了些做买卖和屠杀的东西。

母亲又想:“这个地方还是不适合孩子居住。

”又将家搬到学宫旁边。

孟子学习会了在朝廷上鞠躬行礼及进退的礼节。

孟母说:“这才是孩子居住的地方。

”就在这里定居下来了。

【篇三】经典小学文言文原文及翻译《一毛不拔》原文一猴死,见冥王,求转人身。

王曰:“既欲做人,须将毛尽拔去。

”即唤夜叉拔之。

低年级文言文和解释

低年级文言文和解释

低年级文言文和解释1、《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

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

” 一儿以日初远,而日中时近也。

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

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译文】孔子到东方游历,见到两个小孩在争辩,(就过去)问他们在辩什么。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距离人最近,到了中午的时候离人远。

” 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远,而到中午的时候近。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马车的车顶那么大,等到中午的时候就像盛食物的盘子一样大,这不就是太阳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近的时候看起来大吗? ”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清凉而略带寒意,等到了中午的时候就像把手伸进热水里,这不就是太阳近的时候热,远的时候凉吗?”孔子也不能判定谁对谁错。

两个小孩笑着对孔子说:“谁说你智慧多呢?”2、《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

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

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译文】弈秋是全国最会下棋的人。

让他教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一心一意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即使在听,可心里却想着天上有天鹅飞过,拿弓箭去射它。

即使两个人在一起学习,成绩却不如第一个人。

难道他的智力不如另一个人吗?回答说:不是这样的。

3、《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

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

为设果,果有杨梅。

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

”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

【译文】在梁国,有一户姓杨的人家,家里有个九岁的儿子,他非常聪明。

有一天,父亲的朋友孔君平来拜见他的父亲,恰巧他父亲不在家,孔君平就把这个孩子叫了出来。

孩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

孔君平指着杨梅给孩子看,并说:“这是你家的水果。

小学的文言文及翻译

小学的文言文及翻译

小学的文言文及翻译小学的文言文及翻译1唐怀州河内县董行成能策贼。

有一人从河阳长店,盗行人驴一头并皮袋。

天欲晓,至怀州。

行成至街中,见之,叱曰:“个贼住!即下驴来!”遂承伏。

人问何以知之。

行成曰:“此驴行急而汗,非长行也;见人则引缰远过,怯也;以此知之。

”捉送县,有顷,驴主寻踪至,皆如其言。

译文及注释译文唐朝怀州河内县,有个叫董行成的人,能一眼就分辨出对方是否贼匪。

有一名贼人在河阳长店偷得路人一头驴和皮袋,在天快破晓时赶到怀州境内,正巧碰到董行成迎面而来。

董行成一见他就大声喝道:“你这贼子给我站住!立即从驴上下来!”那人一听立即下驴认罪。

事后有人问董行成如何看出那人是贼,董行成说:“这头驴因长途急行而流汗,不是走了很长的路;而是这人见了路人也会引驴绕路,这一定是因他心虚;所以我判定他一定是贼。

”董行成将盗贼送到县衙,不一会儿,驴的.主人寻着踪迹找来了,实际情况和董行成说的一模一样。

注释策:辨认至:到遂:于是人问何“以”知之:凭借以此知“之”:代词,代这个小偷小学的文言文及翻译2《学弈》全文翻译:弈秋是全国的下棋高手。

他教导两个学生下棋,其中一个学生非常专心,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学生虽然也在听弈秋讲课,心里却一直想着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来,想要拉弓搭箭把它射下来。

虽然他俩在一块儿学习,但是后一个同学不如前一个学得好。

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不如别人好吗?说:不是这样的。

《两小儿辩日》全文翻译:有一天,孔子到东方游学,看到两个小孩为什么事情争辩不已,便问是什么原因。

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近一些,中午的时候离人远一些。

另一个小孩却认为太阳刚出来的时候离人远些,而中午时要近些。

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像车盖一样大,到了中午却像个盘子,这不是远的时候看起来小而近的时候看起来大的道理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的.时候有清凉的感觉,到了中午却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感觉热而远的时候感觉凉的道理吗?孔子也不能判断是怎么回事。

小学生必读小古文30篇(原文+拼音+注释+译文)

小学生必读小古文30篇(原文+拼音+注释+译文)

小学生必读小古文30篇(原文+拼音+注释+译文)01»(y∂)苗助长宋人有闵(min)①其苗之不长而携②之者,芒芒然③归④,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⑤而往视之,苗则槁(gd0)⑥矣。

字词解释①闵:同“悯”,忧虑。

②握:拔。

③芒芒然:疲劳的样子。

④归:回家。

⑤趋:急行。

⑥槁:枯槁,枯死。

古文今译宋国有个人担心它的禾苗长不高,就自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他感到十分疲劳,回到家就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禾苗,发现禾苗都枯萎了。

02守株①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②触③株,折颈而死,因释④其耒(冏)而守株,冀(ji)⑤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⑥为宋国笑。

字词解释①株:树桩。

②走:跑。

③触:撞到。

④释:放下。

⑤冀:希望。

⑥身:自己。

古文今译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脖子而死。

从此,那个农民舍弃了他的农具,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兔子始终没有再得到,然而他却成为宋国人的笑柄。

03刻舟求剑楚人有涉①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KI)②契(qι)③其舟,日:“是吾(WU)剑之所从坠④。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yi),而剑不行,求⑤剑若此,不亦惑乎?字词解释①涉:过,渡。

②遽:立即。

③契:用刀雕刻。

④之所从坠:(剑)掉下去的地方。

⑤求:寻找。

古文今译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剑掉下去的位置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下来后,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04鹤(yu)蚌(bang)相争蚌方①出曝(P€1)②,而鹤啄其肉,蚌合而箝(qidn)③其喙。

鹤日:“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鹤日:“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鹤!”两者不肯相舍④,渔者得而并禽⑤之。

小学语文常用文言文翻译

小学语文常用文言文翻译

一、《对韵歌》原文: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三尺剑对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桃红对柳绿,水碧对山青。

翻译:云朵对应着雨滴,雪花对应着微风,夕阳的余晖对应着晴朗的天空。

来去的鸿雁对应着归巢的燕子,栖息的鸟儿对应着鸣叫的昆虫。

三尺长的剑对应着六钧重的弓,岭北对应着江东。

桃花的红色对应着柳树的绿色,水的清澈对应着山的青翠。

二、《江南》原文: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翻译:江南是个美丽的地方,那里的风景我以前都很熟悉。

太阳从江面升起,江边的花朵比火还要红艳,春天江水碧绿,如同蓝色。

怎能不让人怀念江南呢?三、《敕勒歌》原文: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翻译:敕勒川在阴山脚下,天空像巨大的帐篷,覆盖着四周的田野。

天空湛蓝,草原辽阔,风吹过,草丛低垂,露出了奔跑的牛羊。

四、《鹿柴》原文: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翻译:空旷的山谷中看不见人,只听见人说话的声音。

落日的余晖照进深深的树林,又照在青色的苔藓上。

五、《饮湖上初晴后雨》原文: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翻译:阳光照耀下的湖面波光粼粼,看起来很美;雨天山色迷茫,也别有一番奇妙。

如果要把西湖比作美女西施,那么无论淡妆还是浓抹,都十分适宜。

六、《咏柳》原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翻译:一株柳树像碧玉一样装扮得非常美丽,千万条绿色的丝绦垂下来。

不知道是谁裁剪出这些细腻的叶子,二月里的春风就像一把剪刀。

通过以上文言文的翻译,我们可以看到,古人的文字简练而富有意境,通过对文言文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能让他们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要继续努力,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最值得背诵的小学生经典古文40篇

最值得背诵的小学生经典古文40篇

1、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zhì)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xián)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zhì)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zhì),称物以载(zài)之,则校(jiào)可知矣(yǐ)。

”太祖悦,即施(shī)行焉(yān)。

【注释】:①智意:聪明才智②致:送给③群下:部下,下属④咸:都、全部⑤校:考察,衡量⑥太祖悦,即施行焉:太祖(曹操)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译文】:曹冲五六岁的时候,聪明才智所达到的程度,像成人一样。

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太祖想知道这象的重量,问过属下,都没有提出有效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赶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用其他东西代替大象,然后称一下这些东西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太祖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2、望梅止渴魏武行役(yì),失汲(jí)道,军皆(jiē)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ráo)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注释】:①役:打仗②失:丧失,失掉,没③汲:水源④军:喻指全军⑤乃:就⑥饶:富足,多⑦饶子:果实结得多⑧闻:听说⑨乘:利用⑩及:到了⑾源:水源【译文】:魏武帝(曹操)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渴得厉害,于是他传令道:“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酸甜可以解渴。

”士兵听说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利用这个办法部队赶到前方,找到了水源。

【寓意】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3、翠鸟移巢翠鸟①先高作巢以避患②,及生子③,爱之,恐坠④,稍下⑤作巢。

子长羽毛,复⑥益⑦爱之,又更下巢⑧,而人遂⑨得而取之⑩矣。

——冯梦龙《古今谭概》【注释】:①翠鸟:即翡翠鸟,雄的叫翡,雌的叫翠,经常栖息在水边的树洞内,捕食昆虫、小鱼。

②避患:避免灾祸。

③及生子:等到生了小鸟。

(完整word版)最值得背诵的小学生经典古文40篇

(完整word版)最值得背诵的小学生经典古文40篇

1、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zhì)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xián)莫能出其理.冲曰:“置(zhì)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zhì),称物以载(zài)之,则校(jiào)可知矣(yǐ)."太祖悦,即施(shī)行焉(yān)。

【注释】:①智意:聪明才智②致:送给③群下:部下,下属④咸:都、全部⑤校:考察,衡量⑥太祖悦,即施行焉:太祖(曹操)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译文】:曹冲五六岁的时候,聪明才智所达到的程度,像成人一样。

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太祖想知道这象的重量,问过属下,都没有提出有效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赶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用其他东西代替大象,然后称一下这些东西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太祖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2、望梅止渴魏武行役(yì),失汲(jí)道,军皆(jiē)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ráo)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注释】:①役:打仗②失:丧失,失掉,没③汲:水源④军:喻指全军⑤乃:就⑥饶:富足,多⑦饶子:果实结得多⑧闻:听说⑨乘:利用⑩及:到了⑾源:水源【译文】:魏武帝(曹操)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渴得厉害,于是他传令道:“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酸甜可以解渴。

"士兵听说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利用这个办法部队赶到前方,找到了水源。

【寓意】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3、翠鸟移巢翠鸟①先高作巢以避患②,及生子③,爱之,恐坠④,稍下⑤作巢。

子长羽毛,复⑥益⑦爱之,又更下巢⑧,而人遂⑨得而取之⑩矣。

--冯梦龙《古今谭概》【注释】:①翠鸟:即翡翠鸟,雄的叫翡,雌的叫翠,经常栖息在水边的树洞内,捕食昆虫、小鱼。

②避患:避免灾祸。

小学生经典古文15篇翻译解释

小学生经典古文15篇翻译解释

小学生经典古文15篇翻译解释小学生阶段经典文言文15篇。

1、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zhì)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xián)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zhì)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zhì),称物以载(zài)之,则校(jiào)可知矣(yǐ)。

”太祖悦,即施(shī)行焉(yān)。

【注释】:①智意:聪明才智②致:送给③群下:部下,下属④咸:都、全部⑤校:考察,衡量⑥太祖悦,即施行焉:太祖(曹操)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译文】:曹冲五六岁的时候,聪明才智所达到的程度,像成人一样。

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太祖想知道这象的重量,问过属下,都没有提出有效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赶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用其他东西代替大象,然后称一下这些东西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太祖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2、望梅止渴魏武行役(yì),失汲(jí)道,军皆(jiē)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ráo)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注释】:①役:打仗②失:丧失,失掉,没③汲:水源④军:喻指全军⑤乃:就⑥饶:富足,多⑦饶子:果实结得多⑧闻:听说⑨乘:利用⑩及:到了⑾源:水源【译文】:魏武帝(曹操)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渴得厉害,于是他传令道:“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酸甜可以解渴。

”士兵听说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利用这个办法部队赶到前方,找到了水源。

【寓意】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3、掩耳盗铃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者②。

欲负而走③,则钟大不可负;以椎(chuí)毁之④,钟况然有音⑤。

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jù)掩其耳⑥。

【注释】:①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

小古文100篇及注释

小古文100篇及注释

1、范仲淹有志于天下范仲淹二岁而孤,母贫无靠,再适常山朱氏。

既长,知其世家,感泣辞母,去之南都入学舍。

昼夜苦学,五年未尝解衣就寝。

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往往糜粥不充,日昃始食,遂大通六经之旨,慨然有志于天下。

常自诵曰: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译文】范仲淹二岁的时候死了父亲。

母亲很穷,没有依靠。

就改嫁到了常山的朱家。

(范仲淹)长大以后,知道了自己的生世,含着眼泪告别母亲,离开去应天府的南都学舍读书。

(他)白天、深夜都认真读书。

五年中,竟然没有曾经脱去衣服上床睡觉。

有时夜里感到昏昏欲睡,往往把水浇在脸上。

(范仲淹)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日头偏西才吃一点东西。

就这样,他领悟了六经的主旨,后来又立下了造福天下的志向。

他常常自己讲道:“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2、陈蕃愿扫除天下藩年十五,尝闲处一室,而庭宇芜岁。

父友同郡薛勤来候之,谓藩曰:“孺子何不洒扫以待宾客?”藩曰:“大丈夫处世,当扫除天下,安事一室乎?”勤知其有清世志,甚奇之。

【译文】陈藩十五岁的时候,曾经独自住在一处,庭院以及屋舍十分杂乱。

他父亲同城的朋友薛勤来拜访他,对他说:“小伙子你为什么不整理打扫房间来迎接客人?”陈藩说:“大丈夫处理事情,应当以扫除天下的坏事为己任。

不能在乎一间屋子的事情。

”薛勤认为他有让世道澄清的志向,与众不同。

3、班超投笔从戎班超字仲升,扶风平陵人,徐令彪之少子也。

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

然内孝谨,居家常执勤苦,不耻劳辱。

有口辩,而涉猎书传。

永平五年。

兄固被召诣校书郎,超与母随至洛阳。

家贫,常为官佣书以供养。

久劳苦,尝辍业投笔叹曰:“大丈夫无它志略,犹当效傅介子、张骞立功异域,以取封侯,安能久事笔研间乎?”左右皆笑之。

超曰:“小子安知壮士志哉!”【译文】班超为人有远大的志向,不计较一些小事情。

然而在家中孝顺勤谨,过日子常常辛苦操劳,不以劳动为耻辱。

他能言善辩,粗览了许多历史典籍。

公元62年(永平五年),哥哥班固被征召做校书郎,班超和母亲也随同班罟到了洛阳。

小升初古文100篇及意思注释

小升初古文100篇及意思注释

一、《论语》篇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意思:孔子说:“学习知识并按时温习,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吗?有朋友从远方来,不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吗?别人不了解自己,自己却不生气,不是一位君子吗?”2.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意思:孔子说:“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可以向他学习的人。

我选择他们的优点去学习,对他们的缺点进行改正。

”3.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意思:孔子说:“了解某种知识的人不如喜欢它的人,喜欢它的人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二、《大学》篇1.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意思:大学之道,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关爱人民,在于达到至善的境界。

2.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意思:懂得了止境之后才能保持稳定,稳定之后才能平静,平静之后才能安心,安心之后才能思考,思考之后才能有所收获。

3. 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

意思:君子有九种思考:观察时要思考是否明察秋毫,听言时要思考是否聪慧,面色时要思考是否温和,容貌时要思考是否恭敬,言语时要思考是否忠诚,行事时要思考是否敬业,疑惑时要思考如何解决,愤怒时要思考是否合理,见到利益时要思考是否符合道义。

三、《中庸》篇1. 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意思:天命就是人的本性,顺应本性就是道,追求道就是教育。

2. 中庸之道,其为人也,温柔敦厚。

意思:中庸之道,表现在人身上,就是温柔敦厚。

3. 君子之道,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意思:君子的道路,是淡泊名利,明确志向,保持宁静,追求远大。

四、《孟子》篇1. 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意思:孟子说:“天将赋予某人重大的责任,必定先使他的心志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身体饥饿,使他生活贫困,使他的行为混乱,以此来激发他的内心,锻炼他的意志,增加他原本不具备的能力。

小学生必读小古文30篇(原文+拼音+注释+译文)

小学生必读小古文30篇(原文+拼音+注释+译文)

小学生必读小古文30篇(原文+拼音+注释+译文)01揠(yà)苗助长宋人有闵(mǐn)①其苗之不长而揠②之者,芒芒然③归④,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⑤而往视之,苗则槁(gǎo)⑥矣。

字词解释①闵:同"悯",忧虑。

②揠:拔。

③芒芒然:疲劳的样子。

④归:回家。

⑤趋:急行。

⑥槁:枯槁,枯死。

古文今译宋国有个人担心它的禾苗长不高,就自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他感到十分疲劳,回到家就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禾苗,发现禾苗都枯萎了。

02守株①待兔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②触③株,折颈而死,因释④其耒(lěi)而守株,冀(jì)⑤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⑥为宋国笑。

字词解释①株:树桩。

②走:跑。

③触:撞到。

④释:放下。

⑤冀:希望。

⑥身:自己。

古文今译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个树桩。

一天,一只跑得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脖子而死。

从此,那个农民舍弃了他的农具,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一只兔子。

兔子始终没有再得到,然而他却成为宋国人的笑柄。

03刻舟求剑楚人有涉①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jù)②契(qì)③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④。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yǐ),而剑不行,求⑤剑若此,不亦惑乎?字词解释①涉:过,渡。

②遽:立即。

③契:用刀雕刻。

④之所从坠:(剑)掉下去的地方。

⑤求:寻找。

古文今译楚国有个渡江的人,他的剑从船里掉入水中,他立即在船边上剑掉下去的位置刻了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下来后,这个楚国人从他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寻找剑。

船已经前进了,但是剑不会随船前进,像这样找剑,不是很糊涂吗?04鹬(yù)蚌(bàng) 相争蚌方①出曝(pù)②,而鹬啄其肉,蚌合而箝(qián)③其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阶段经典文言文15篇。

1、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

时孙权曾致(zhì)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xián)莫能出其理。

冲曰:“置(zhì)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zhì),称物以载(zài)之,则校(jiào)可知矣(yǐ)。

”太祖悦,即施(shī)行焉(yān)。

【注释】:①智意:聪明才智②致:送给③群下:部下,下属④咸:都、全部⑤校:考察,衡量⑥太祖悦,即施行焉:太祖(曹操)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译文】:曹冲五六岁的时候,聪明才智所达到的程度,像成人一样。

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太祖想知道这象的重量,问过属下,都没有提出有效的办法。

曹冲说:“把象赶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用其他东西代替大象,然后称一下这些东西就知道大象的重量了。

”太祖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2、望梅止渴魏武行役(yì),失汲(jí)道,军皆(jiē)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ráo)子,甘酸可以解渴。

”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注释】:①役:打仗②失:丧失,失掉,没③汲:水源④军:喻指全军⑤乃:就⑥饶:富足,多⑦饶子:果实结得多⑧闻:听说⑨乘:利用⑩及:到了⑾源:水源【译文】:魏武帝(曹操)行军途中,找不到水源,士兵们都渴得厉害,于是他传令道:“前边有一片梅子林,结了很多果子,酸甜可以解渴。

”士兵听说后,嘴里都流出了口水,利用这个办法部队赶到前方,找到了水源。

【寓意】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3、掩耳盗铃范氏之亡也①,百姓有得钟者②。

欲负而走③,则钟大不可负;以椎(chuí)毁之④,钟况然有音⑤。

恐人闻之而夺已也,遽(jù)掩其耳⑥。

【注释】:①范氏之亡也——范氏是春秋末期晋国的贵族,被其他四家贵族联合打败后,逃在齐国。

亡,逃亡。

②钟——古代的打击乐器。

③负——用背驮东西。

④椎——槌子或棒子。

⑤况然——形容钟声。

⑥遽——急速。

【译文】:晋国的大夫范氏灭亡的时候,有个老百姓得到一只钟,想要把它背走。

只是钟太大,没法背。

于是就用锤去把它打碎,这样钟又轰轰地响起来,那个老百姓怕别人听到响声来抢这只钟,赶忙把自己的耳朵堵起来,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就听不见了。

【寓意】:比喻自己欺骗自己,通常是比喻自欺欺人的意思。

4、刻舟求剑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遽(jù)契(qì)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舟已行矣,而剑不行。

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注释】1.涉:本指徒步过河,此指渡过。

2.自:从。

3.遽:急忙,立即,匆忙。

4.契:用刀雕刻。

5.是:指示代词,这儿。

6.不亦惑乎:不是很糊涂吗?惑,迷惑,糊涂。

“不亦......乎”是一种委婉的反问句式。

7.坠:掉下。

8.若:像。

9.是吾剑之所从坠:这里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10.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

11.求:寻找。

12.之:代词,代“剑”。

13.其剑自舟坠于水,其:他的。

14.遽契其舟,其:(指示代词)那。

15.从其所契者,其:他。

16.是吾剑之所从坠,之:助词,不译。

17.止:动词,停止。

18.行:前进。

19.亦:也。

【译文】有一个渡江的楚国人,他的剑从船上掉进了水里。

他急忙用刀在船沿上刻了一个记号,说:“这儿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

”船停止以后,这个人从他所刻记号的地方下水去找剑。

船已经向前行驶了很远,而剑却不会和船一起前进,像这样去找剑,不是很糊涂吗?【寓意】比喻不懂事物已发展变化而仍静止地看问题。

5、诫子书夫(fú)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夫(f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

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集》【注释】:(1)夫(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的意义。

王洪喜书法作品《诫子书》(2)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3)行:指操守、品德、品行。

(4)澹(dàn)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

内心恬淡,不慕名利。

清心寡欲。

(5)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6)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7)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8)广才:增长才干。

(9)淫(yín)慢:过度的享乐与松懈。

慢:怠惰。

(10)励精:振奋精神。

励:奋勉,振奋。

(11)险躁:暴躁、浮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12)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13)驰:消失、逝去。

(14)日:时间。

(15)遂:于是,就。

(16)枯落:枯枝和落叶,此指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17)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

接世,接触社会,对社会有益。

有“用世”的意思。

(18)穷庐:破房子。

(19)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德才兼备人的品行,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

不看轻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静下心来(思考)就不能把问题看得更远(深入)。

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

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

追求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奋精神,轻浮暴躁就不能陶冶性情。

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自家的狭小天地里,悲伤叹息,还有什么用呢!【启示】: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6、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

田中有株①,兔走触株②,折颈而死。

因释其耒而守株③,冀复得兔④。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⑤。

——《韩非子》【注释】:①株——露出地面的树根和树茎。

②走——跑,逃跑。

③耒(lěi)——古代的一种农具,形状象木叉。

④冀——希望。

⑤而身为宋国笑——而他自己却被宋国人耻笑。

【译文】:从前宋国有个农民,他的田地中有一颗树桩。

一天,一只跑地飞快的兔子撞在了树桩上,扭断了脖子而死。

从此,那个农民荒废了他的耕作,天天等在树桩旁,希望能再得到只兔子。

当然,兔子是没等到,他自己却成了宋国的笑柄。

【寓意】:原比喻希望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

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

7、爱屋及乌纣①死,武王皇皇②,若天下之未定③。

召④太公而问曰:“入般奈何?”太公日:“臣闻之也:爱人者,兼其屋上之乌;不爱人者,及其胥余⑤。

何如?”【注释】:①纣:商纣王②皇:通“惶”,害怕。

③定:安定④召:召见⑤胥余:奴隶或刑徒,指下人纣王死后,武王心中并不安宁,感到天下还没有安定。

他召见姜太公,问道:“进了殷都,对旧王朝的士众应该怎么处置呢?”姜太公说“我听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喜爱那个人,就连同他屋上的乌鸦也喜爱;如果不喜欢那个人,就连带厌恶他家的下人。

大王你看怎么样?”【寓意】:比喻爱一个人而连带地关心到与他有关的人或物。

8、画龙点睛张僧繇(yáo)于金陵①安乐寺,画四龙于②壁,不点③睛。

每曰:“点之即飞去。

”人以为诞(dàn)④,因⑤点其一。

须臾⑥,雷电破壁,一龙乘云上天,不点睛者皆(jiē)⑦在。

【注释】:①金陵:江苏南京龙②于:在③点:画④诞:荒唐的;不合情理的⑤因:于是⑥须臾:片刻⑦皆:都【译文】:张僧繇在南京安乐寺,在墙上画了四条龙,没有点眼睛,常常说,点上眼睛就飞了,人认为他说狂诞的话,于是他就点了其中的一条,一会儿,?雷电打破墙,一条龙乘云飞走了,没有点睛的都还在。

【寓意】:后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9、滥(làn)竽(yú)充数齐宣王①使人吹竽②,必③三百人。

南郭处士④请⑤为王吹竽,宣王说(yu è)⑥之,廪食(bǐngsì)以数百人⑦。

宣王死,湣(mǐn)王立⑧,好(h ào)⑨一一听之,处士逃。

【注释】:①宣王:齐国国君。

②竽:古代乐器名,象现在的笙(shēng)。

③必:一定,必须。

④处士:古代称有学问、品德而没有做官的人为处士。

这里带有嘲讽意味。

⑤请:请求。

⑥说:同“悦”。

⑦廪食以数百人:待遇跟那几百人一样。

廪食,官府供食。

廪,粮仓。

食,供养、给……吃。

以,同⑧立:继承了王位。

⑨好:喜欢。

【译文】:齐宣王让人吹竽,一定要三百人一起吹。

南郭处士请求为齐宣王吹竽,宣王很高兴。

官仓供养的乐手有好几百人。

齐宣王死后,他的儿子齐湣王继位。

齐湣王也喜欢听吹竽,但他喜欢让他们一个一个地吹,南郭处士只好逃走了。

【寓意】比喻无本领的冒充有本领,次货冒充好货10、叶公⑴好(hào)龙叶公子高⑵好龙,钩以写⑶龙,凿(záo)以写龙,屋室雕(diāo)文⑽以写龙。

于是天龙闻⑷而下之,窥⑸(kuī)头于牖⑹(yǒu),施⑺(shī)尾于堂⑻。

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húnpò),五色无主。

是⑼叶公非⑾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

【注释】:⑴叶公:公,古时的尊称。

⑵子高:人名。

⑶写:这里是用刀、笔刻画的意思。

⑷闻:听说⑸窥:就是探望、偷看的意思。

⑹牖:窗户。

⑺施:伸出、延伸的意思。

⑻堂:厅堂。

⑼是:这。

⑽文:同“纹”,花纹。

⑾非:不是。

【译文】:叶公喜欢龙,衣服的带钩上画龙,喝酒的杯上画龙,房屋上的雕刻花纹是龙。

于是天上的龙听说了就下来,从窗子探进头,把尾巴放进厅堂。

叶公看见了,掉头逃跑,(吓得)魂不附体,(吓得)脸色茫然无主。

这个叶公不是喜欢龙,是喜欢象龙又不是龙的东西。

【寓意】: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11、师旷论学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

”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

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平公曰:“善哉!” (选自西汉刘向编《说苑》)【注释】:1、晋平公:春秋时期晋国国君。

2.于:向。

3.师旷:字子野,春秋时代晋国乐师。

他双目失明,仍热爱学习,对音乐有极高的造诣。

4.暮:本来是“天晚”的意思,这里作“晚了”讲。

5.何:为什么6.炳烛:把烛灯点燃。

古无蜡烛,称火炬为烛。

炳:点燃。

7.安:怎么8.戏:戏弄。

9.盲臣:瞎眼的臣子。

师旷为盲人,故自称为盲臣。

10.臣:臣子对君主的自称。

11.闻:听说。

12.好:爱好13.阳:阳光。

14.日出之阳:初升的太阳,早晨的太阳.15.日中之光:正午的太阳光.16.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点上烛火照明比起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17.孰与:相当于“……跟(与)……哪个(谁)怎么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