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文化的餐具设计
餐具设计文化背景分析报告
![餐具设计文化背景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98f93ad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31.png)
餐具设计文化背景分析报告引言餐具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用于盛放食物,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餐具设计的背后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与表达,它反映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美学观念和生活方式。
本报告将对餐具设计的文化背景进行分析,以便更好地理解不同文化对餐具设计的影响。
1. 东方文化的餐具设计东方文化中的餐具设计注重平衡与和谐。
在中国,餐具设计通常遵循“天人合一”的理念,追求自然与人性的和谐统一。
象征着吉祥与团结的红色常见于中国餐具的设计中,而圆形的餐具则寓意着团圆与完整。
此外,中国餐具设计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审美观念,如传统的青花瓷餐具以其独特的蓝白色调和精美的图案赢得了世人的赞赏。
2. 西方文化的餐具设计西方文化中的餐具设计注重个人独立和多样性。
在欧洲,餐具设计追求精致和浪漫的特点。
餐具通常使用优质的陶瓷材料或银器制成,设计上注重细节和装饰,以展现富丽堂皇的豪华感。
同时,西方的餐具设计注重个性化,通过不同造型和图案的选择来反映个人品味和独特性。
3. 亚洲文化的餐具设计亚洲文化中的餐具设计多样而独特。
韩国的餐具设计强调自然与朴实,常用的陶瓷餐具上常见地采用自然矿石的颜料,使餐具具有自然的纹理和质感。
日本的餐具设计则追求简约、精巧和实用,通常以木材、竹子和瓷器为主要材料,同时强调自然的形态和工艺美感。
4. 中东文化的餐具设计中东文化中的餐具设计注重奢华和装饰性。
金属器皿在中东餐具设计中占据重要地位,如黄铜和银器常用于制作餐盘和餐具配件。
此外,餐具上常见的花纹和图案在中东文化中具有象征和护身的作用,如传统的阿拉伯文图案通常以镀金的形式在餐具上展现,以显示出贵族和尊贵的身份。
结论不同地域和文化对餐具设计的影响较大。
东方文化的餐具设计注重平衡与和谐,西方文化的餐具设计追求个人独立和多样性,亚洲文化的餐具设计呈现多样化和独特性,中东文化的餐具设计展现奢华和装饰性。
通过对不同餐具设计的文化背景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不同文化的美学观念和生活方式,并进一步推动餐具设计的创新与传承。
孔府文化在孔府菜餐具设计中的应用
![孔府文化在孔府菜餐具设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b97144c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5.png)
孔府文化在孔府菜餐具设计中的应用孔府文化是指以中国古代著名学者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体系和孔府风俗习惯的载体,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府菜餐具设计中的应用是将孔府文化融入到餐具设计中,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孔府菜餐具设计中的应用首先体现在材质的选择上。
在设计孔府菜餐具时,可以选用传统的中国陶瓷材质,如汝窑、定窑等,这些陶瓷材质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技艺,能够展现中国传统工艺的精湛之处。
还可以选择具有孔府文化特色的材质,如竹木材质,以体现孔子提倡的节俭和谦逊的价值观。
在设计孔府菜餐具的造型上,可以融入孔府文化的符号和意象。
孔府文化强调天人合一、尊崇自然的思想,因此可以在餐具的造型上运用自然界的元素,如山水、花鸟等。
还可以利用孔子的象征物,如博学之士的笏板、圣人之子的帽子等,来设计餐具的造型,以彰显孔府文化的精神。
孔府菜餐具设计中的应用还可以体现在装饰图案的设计上。
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家思想提倡中庸之道,追求君子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在餐具的装饰图案中可以运用孔府文化的元素,如《论语》中的经典格言、孔子肖像、六艺之一的礼乐舞蹈等,以展示孔子的儒家学说和孔府文化的内涵。
在孔府菜餐具设计中还可以融入传统的制作工艺和技艺。
孔府文化注重的是品质和精神内涵,因此在制作过程中应注重手工制作和个性定制,以突出餐具的独特性和精致性。
可以运用传统的制作工艺,如雕刻、刺绣、铸造等,让餐具呈现出精美的纹饰和精致的制作工艺。
孔府文化在孔府菜餐具设计中的应用可以通过材质的选择、造型的设计、装饰图案的设计以及制作工艺等方面体现出来。
这种应用不仅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也可以将孔府文化的价值观融入到餐具设计中,使人们在用餐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最重要的是,通过这种设计,可以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传播孔府文化的思想和精神,使之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磁州窑文化元素在餐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磁州窑文化元素在餐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35d100f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3.png)
磁州窑文化元素在餐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餐具设计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和工程学科,其设计理念往往体现着当地的文化特色。
磁州窑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陶瓷产地,其独特的文化元素在餐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备受关注。
磁州窑源远流长,起源于唐代,经过宋、元、明、清等朝代的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瓷器工艺。
磁州窑的特点是采用高温烧制技术,釉色鲜艳,质地坚硬,造型多样。
在餐具设计中,可以运用磁州窑的文化元素,将其独特的艺术风格与现代餐具的功能需求相结合,创造出具有时代感和文化内涵的作品。
磁州窑文化元素的运用主要体现在餐具的造型、图案和装饰等方面。
在造型上,可以借鉴磁州窑的瓷器形态,如碗、盘、杯等,注重线条的流畅性和曲线的美感。
同时,也可以结合现代人的用餐习惯和审美需求,对磁州窑的传统形态进行改良和创新,使其更符合现代人的生活方式。
图案是餐具设计中重要的元素之一,磁州窑的图案多样丰富,有花卉、动物、人物等各种题材。
在餐具设计中,可以选取具有代表性的磁州窑图案,如“青花”、“釉里红”等,通过现代的工艺手法进行再创作,使图案更加生动、精美。
同时,也可以将磁州窑的图案与现代的图案设计理念相结合,融入当代的审美观念,创造出独特而具有时代感的图案。
装饰是餐具设计中不可忽视的一环,磁州窑的装饰技法独特,如刻花、浮雕、鎏金等,可以通过现代的技术手段进行再创作和运用。
在餐具设计中,可以运用磁州窑的装饰技法,使餐具更具观赏性和艺术性。
同时,也可以结合当地的文化特色,将磁州窑的装饰元素与当地的传统文化相结合,创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餐具。
总之,磁州窑文化元素在餐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运用磁州窑的独特文化元素,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可以创造出具有时代感和文化内涵的餐具作品,为人们的生活增添美感和情趣。
同时,也有助于传承和弘扬磁州窑的文化遗产,促进传统陶瓷艺术的发展与创新。
基于文化视角的粤菜餐具造型设计研究(1)
![基于文化视角的粤菜餐具造型设计研究(1)](https://img.taocdn.com/s3/m/9a31211d964bcf84b9d57b87.png)
1142011>>柒月刊>>包装世界>>04悟到相应的文化概念。
以客家围龙屋为创意点来源的“客家风情餐具设计”较好地实现了形态与功能的融合,碗、碟、杯的外边缘轮廓线采用传统客家围屋的斜面形式,从方形或弧形的围屋建筑中启发,餐具的整体构造采用方形结构,边角呈弧形,方圆组合。
以具有现代感味道的绿色为主色调,体现绿色设计,反映客家人与世无争的田园生活。
小方块的设计来源于屋顶的瓦片,点线面的处理给骨碟和托盘以清新脱俗的感觉。
各种碗碟盘的尺寸大小,形状都不尽相同,目的是满足装各个农事季节的小吃所需。
整体造型、理念反映了客家人团结互助的传统观念及乡土文化。
(图3)4.色彩。
色彩对菜系辨识度的打造具有重要的作用,粤菜餐具设计中色彩的运用需和菜品特色匹配,粤菜讲求“五滋六味”,清新淡雅,相应地餐具色彩也要从以下几点出发考虑:a.色彩纯粹统一,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灵感,如粤剧——戏台服饰;舞台道具——服饰色彩的思路可为设计提供色彩元素;b.尽量避免高纯度的色彩,这点与岭南文化里禁忌相契合,也符合岭南人低调朴实的作风;c.尽量避免对比强烈的色彩,广州人对美食的追求与赞赏可用两字概括:和味。
“和”在讲究菜肴味觉的多元性的同时,感觉适中、协调、自然。
调味之调,贵在调和;d.尽量运用低明度的色彩,低明度的色彩则能给人一种朴实感,纯白或浅色系看起来舒适,健康。
依据不同的风格设计相适宜的色调,餐具系列的整体色调应统一。
5.材质。
现代材料对餐具主要表现为三大影响:a.“重文化”向“轻文化”过度,厚重感和体重感正在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轻薄感和轻量化;b.天然材料与非天然材料外观差别模糊化;c.生态高技术材料。
[3]从文化角度出发,亦可从以下几方面深入思考:a.考虑菜品的特色与风格,粤菜追求精致,要尽量避免粗质材料的运用,骨瓷等质地细腻的材料是不错的选择;b.科技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新材料的不断产生,为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因素和选择空间。
基于文化视角的粤菜餐具造型设计研究
![基于文化视角的粤菜餐具造型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4bb0ecfaa00b52acfc7ca78.png)
体现岭南文化元素的设计视角与方法; 在立足岭南文化元素对餐具进行在色彩、 旨
求原滋原味, 这无疑增添了菜品的成本; 在烹饪过
形 和 质方 的 。 进行 深 粤 具 计 与实 态 材 面 设计 为 更 入的 菜餐 设 研究 践提出 。 建议
关键词: 粤菜、 餐具、 工业设计、 岭南文 化
程中制作精细, 在刀工、 火候、 烹饪时间、 起锅、 包
面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避免与文化相 突。 中 一是注重意头, 如对于
前广东省政府如火如荼地举办的通过公众投票选举 的 “ 十大岭南文 双数是比较讲究的, 忌单数, 认为是不吉利的, 尤其是对于已婚人
化名片” 活动已经接近尾声, 之所以挖掘文化名片, 是要在充分了解
士而言: 二是避免尖锐、 锋利的形态, 如青面獠牙的面具、 三角形 ,
论文选萃 本 目 任 辑张 栏责 编 越
校青 年科研 基金资助项 目, 基金项 目号 : 0 4 5 19 8
基 于文化视 角的粤菜餐具造型设计研究
文/ 鄢莉 ( 广东技 术师范学院 )
摘 要 : 本 文 阐 明 了在 餐 具 上 体 现 岭 南 文化 的 必 要 性 , 结 合 具 体 案 例 论 证 r 粟 餐 具 设 计 并 粤
二 、 计 定 位 设
莱系特征是决定和制约餐具特色性设计的关键因素, 不同的 菜系菜品自然各异 , 进而作为装盘的餐具也会随之变化, 这样才能 体现各 自的特点。川菜以调味品为冠, 扬菜以制作精细称道, 鲁菜 以汤烹著名, 粤菜则以选料丰富、 讲究取胜, 强调材料的鲜活度, 追
2创意原点。 . 创意点主要来 自于对于岭南文化的深入发掘。目
尾等诸多环节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 在追求味美的
基于地域文化的餐具设计
![基于地域文化的餐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8851d3ba98271fe910ef9e6.png)
基于地域文化的餐具设计作者:贾倩来源:《科技资讯》2019年第03期摘要:中国烹饪文化历来讲究“美食配美器”,中国人把饮食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艺术,而餐具是饮食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从古至今,瓷器的高雅、金银器的华丽、玻璃水晶器的通透构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随着现代饮食工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和审美已不再满足于产品的实用功能和单纯的形式美,餐具这一饮食文化的载体自然也赋予了更多的文化责任和内涵。
中式餐具近年来有着鲜明的西化倾向,大部分产品千篇一律地模仿西方风格或单纯地应用中国传统图案,没有抓住餐具设计的文化精髓。
该文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切入,分析地域文化在餐具设计中的表现。
关键词:地域文化餐具设计饮食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1(c)-0235-02高度发达的科学和技术所带来的物质生产和消费的标准化,可能会影响人的审美接受。
正如如今的建筑一样,大量的城市的豆腐块建筑使得中国原本的传统建筑文化流失,造成对民族艺术个性化的美学艺术理解的淡漠。
在全球时代的严峻形势下,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文化入侵并不是一件小事,国家近年来不断地推进“文化自信”,就是为了避免在文化上被全球资本主义的“强势文化”所吞噬。
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文化的交融是在所难免的,因此保留我们自己文化的本真,是全球化时代下本土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餐具的生产工业化水平大幅提升,标准化、工业化的趋势下,餐具设计显得比较单一,不仅缺乏多样性特色,还缺少了地域性文化特色的内涵和现代感。
“舌尖上的中国”为世人展现了灿烂辉煌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各地区的饮食文化各有特色,如何通过地域文化的融入,把设计元素“古为今用、借古开今”,展现不同的文化魅力和个性,是产品设计领域的核心命题之一。
1 地域文化在餐具设计中的表现餐具的设计在我国仍是无法摆脱的实用功能的限制,没有丰富的语言设计和文化内涵的表现,“情感化”“个性化”不足,造成旧的、单一的、缺乏新的设计创意和创新。
孔府文化在孔府菜餐具设计中的应用
![孔府文化在孔府菜餐具设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7ffa7860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44.png)
孔府文化在孔府菜餐具设计中的应用孔府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着尊师重教、崇尚中庸、礼仪文化等多个方面。
孔府菜是中国传统的一种特色菜系,以其风味独特、色香味俱佳而闻名。
在孔府菜餐具设计中,充分运用了孔府文化的元素,充分体现了孔府文化的精髓,表达了中华文化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
一、餐具设计的理念和元素孔府文化是餐具设计的主要理念和创意来源,其强调的是文化的传承和发扬。
在孔府文化的基础上,餐具极其注重典雅、简洁、贴合人性的设计原则,突出中式美学的独特魅力。
餐具的造型、色彩、材质等方面,也充分体现了孔府文化的元素和特点,让使用者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1、造型设计:孔府文化餐具的造型,大都呈现出新颖、独特、创新的特点。
餐具造型的精髓,在于符合人体工程学设计原则和中式美学的设计要求。
比如,在碗的设计中,大都采用了圆形、浅而宽的特点,这种设计有助于人们取食和调料,符合中式餐饮文化的特点。
2、颜色设计:孔府餐具的颜色以素雅、含蓄、淡雅、恬淡为主,多用素色、咖啡色、黑色等大地色调的颜色,给人一种沉静感和自然感。
这种设计符合中国文化的审美情趣,让人们在用餐时能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精髓。
3、材质设计:孔府餐具的材质多以瓷器、青花瓷、陶瓷等传统的中式材质为主,这种材质给人的感觉是典雅、古朴、高贵、华丽。
传统中式材质透露出孔府文化中敬重传统的思想和崇尚祖先文化的文化内涵。
此外,现代餐具材质中也出现了木头、云石、铜铁等材质的应用,更加突出了中式文化与现代化的结合。
二、孔府菜餐具设计的特点1、典雅高贵:孔府菜餐具的设计,通过细腻的工艺让餐具呈现出典雅、高贵的气质。
这种设计突出了孔府文化所提倡的崇尚中庸,追求敬重传统、崇尚美好品质的思想精神。
2、华丽富贵:孔府菜餐具的设计,采用了大气瑰丽的装饰元素,让餐具呈现出富贵、华丽的气氛,代表着华夏文化的灿烂历史和深厚积淀。
3、实用性强:孔府菜餐具的设计,强调餐具的实用性和易操作性。
孔府文化在孔府菜餐具设计中的应用
![孔府文化在孔府菜餐具设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1b9cd465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2.png)
孔府文化在孔府菜餐具设计中的应用【摘要】孔府文化在孔府菜餐具设计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孔府文化是指围绕孔子及其后裔邸居而形成的文化体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孔府菜的制作过程中,孔府文化对菜品呈现起着重要影响,反映了孔府文化对饮食的重视和独特理念。
孔府文化也给餐具设计带来了启发,餐具设计中融入了孔府文化元素,让餐具更具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
在现代餐具设计中,孔府文化传统与现代设计融合,出现了更多新颖创造性的设计理念。
由此可见,孔府文化在孔府菜餐具设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传承着传统文化,更将其融入到现代设计中,展现着新的创意与意义。
【关键词】孔府文化、孔府菜、餐具设计、菜品呈现、文化元素、传统与现代、创新、重要性、发展趋势。
1. 引言1.1 孔府文化概述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被后人传颂不衰,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孔子之后的孔府,作为孔子家族的府第,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孔府自建立以来,便成为儒家文化的象征,不仅是孔子家族的祭祀之所,更是传承儒家思想、推广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场所。
在孔府中,人们可以感受到浓厚的传统文化氛围,了解孔子家族的家风家训,领略古代王朝社会的风貌。
孔府从建筑、园林到文物,每一个细节都充满着中国传统思想的烙印,展现出古代士大夫家庭的生活风貌和文化底蕴。
在当代社会,孔府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代表之一,受到越来越多人的热爱和推崇。
人们通过研究孔府文化,不仅可以了解中国古代的宫廷文化和士大夫文化,还可以从中汲取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
孔府文化在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1.2 孔府菜介绍孔府菜,是以孔府传统烹饪技艺为基础,结合了各地特色的美食文化和食材的烹饪艺术。
它既保留了传统的制作工艺,又融合了现代的烹饪手法,味道丰富,口感独特,色香味俱全。
孔府菜有着丰富多样的菜品种类,包括凉菜、热菜、汤羹等。
新疆花色餐具设计说明
![新疆花色餐具设计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3a9b5188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6.png)
新疆花色餐具设计说明
新疆花色餐具设计说明:
新疆花色餐具是一种独特的餐具设计,融合了新疆地区的文化特色和传统元素。
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设计特点:
1. 材质选择:新疆花色餐具的主要材质选择包括陶瓷、玻璃和不锈钢。
这些材质具有较好的耐热性和耐用性,适合在餐厅和家庭使用。
2. 色彩运用:新疆花色餐具注重色彩的运用,采用鲜艳、多彩的颜色,以展现新疆地区独特的多元文化。
常见的颜色包括红、绿、黄等,这些颜色代表着生机、繁荣和丰收。
3. 图案设计:新疆花色餐具的图案设计以新疆地区的传统纹样为主题,如典型的维吾尔族花纹、哈萨克族图案等。
这些图案通常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富有装饰性和民族风格。
4. 形状考究:新疆花色餐具的形状设计注重实用性和美观性的结合。
餐具的造型通常简洁大方,符合人体工学,易于握持和使用。
同时,一些特殊的形状设计,如碗的深度和口径,也考虑到了新疆地区的饮食特点。
5. 创新元素:为了增加新疆花色餐具的独特性,设计师在传统元素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些创新元素。
例如,一些餐具可能配备了新疆地区特产的图案、纹理或者一些特殊的装饰,以突出其地方特色和个性。
总体而言,新疆花色餐具设计融合了新疆地区的文化传统和地方特色,通过材质、色彩、图案、形状和创新元素的运用,展现出独特的美感和魅力。
无论在餐厅用餐还是家庭聚会,新疆花色餐具都能够为用户带来愉悦的用餐体验。
粤菜文化在陶瓷餐具设计论文
![粤菜文化在陶瓷餐具设计论文](https://img.taocdn.com/s3/m/b476726458fafab069dc0277.png)
粤菜文化在陶瓷餐具中的设计摘要: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在生活中以文化艺术性为美的追求。
不单满足于为吃而吃的生活需求。
转为在饮食活动中吃出品味,吃出文化的饮食情趣。
本文从“美食须配美器”的观念进行阐述。
从粤菜的饮食文化特色、岭南的文化特质、食与器的搭配方面进行分析,并从中对具有粤菜文化特色的陶瓷餐具进行初步的探索得出设计思路。
整合设计思路展示设计的一套餐具。
提出粤菜文化的陶瓷餐具设计,不仅有利于当代社会人们对于饮食文化的精神需要,也有利于扩展当代陶瓷设计的思路,深化陶瓷餐具设计的文化涵养。
关键词:粤菜特色岭南文化陶瓷餐具餐具设计引言当代人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对于生活中美与艺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目前,大部分餐馆注重环境服务和味道。
然而用餐,餐具这一块过于随意。
中国菜系林立,不同的菜系拥有不同的风味与特色,若将其文化与特色融入到陶瓷餐具设计中,能体现当地的特色风情。
本文结合对粤菜研究,将粤菜饮食文化融入到陶瓷餐具设计中,尝试设计出能突显岭南文化粤菜特色的陶瓷餐具。
这不仅能让食客充分品尝“粤菜特色”之时,亦能让食客领略到岭南粤菜饮食文化的内涵。
一、中国饮食审美思想:美食须配美器美食与美器是互相促进,密不可分的。
以美器映衬美食,使食和器达到完美的和谐与统一。
八大菜系中的粤菜凭借自身通脱、繁芜、清淡、珍奇的特点,已经成为名誉海内外的中华佳肴。
中国人向来注重吃饭的文化,既然菜肴有八种菜系,更应该根据菜系的不同风格,使用不同风味的餐具盛放菜肴,更能展示中国各地不同的文化。
二、粤菜馆实用餐具现状广州最古老最有名饮食一条街。
放眼过去酒店外观都是红墙绿瓦,雕梁画柱,都是充满民族化的古典韵味。
堂内都陈设雅致,处处透漏着温婉细腻的岭南风情。
唯独用餐餐具,都是市面上常见的白瓷、陶器、玻璃餐具。
与整个店内古香古色的氛围不能相搭配,实属整体布置中的败笔。
如果打算用文化提升粤菜品味,用文化创新粤菜,那么,打造符合粤菜文化的餐具设计应当是重头戏。
孔府文化在孔府菜餐具设计中的应用
![孔府文化在孔府菜餐具设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26534e795627a5e9856a561252d380eb62942334.png)
孔府文化在孔府菜餐具设计中的应用孔府菜是指中国山东省曲阜孔庙一带的传统家常菜,它是以孔府文化为灵感源泉,融合了曲阜周围地域的特色食材和烹饪技艺,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
孔府菜以其精湛的烹饪技艺和独特的风味吸引了无数食客前来品尝。
而在孔府菜的餐具设计中,孔府文化也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体现了文化与餐饮的完美结合。
孔府菜餐具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孔府文化的精髓。
孔府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儒家思想、礼仪之邦、孔庙文化等内容。
在孔府菜餐具设计中,设计师们充分汲取了孔府文化的精髓,将孔子的教化思想与菜肴的烹饪过程融为一体。
餐具的图案、形状、材质等方面都充分展现了孔府文化的独特魅力,使食客不仅在享用美食的过程中感受到美的享受,更能够领略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孔府菜餐具设计中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
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当代社会,餐具设计也不例外。
孔府菜餐具设计中,设计师们将传统的工艺与现代的审美需求相结合,创造出了更加符合当代食客口味的餐具。
这些餐具既传承了孔府文化的传统,又符合了现代人对餐具的审美追求,使得孔府菜的餐桌更加具有魅力和饱满感。
孔府菜餐具设计中推崇天然、健康的理念。
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越来越高,对餐具的要求也呈现出更加健康、环保的趋势。
在孔府菜餐具设计中,设计师们注重选用天然、环保的餐具材质,如竹、木、陶瓷等,以保证食材的原始味道,让食客能够更加放心地品尝美食。
餐具的设计也追求简约、自然的风格,让人们在用餐时能够更加放松、愉悦。
孔府菜餐具设计中突出了礼仪和文化传承的价值。
在孔府文化中,礼仪是至关重要的,而在孔府菜餐具设计中也同样如此。
餐具的设计体现了对传统礼仪的尊重和传承,为食客营造了尊重食物、尊重他人的用餐环境。
这种餐具设计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文化礼仪的再现,使得用餐过程不仅仅是一种美食享受,更是一种文化传承和生活态度的体现。
孔府菜餐具设计中充分应用了孔府文化的瑰宝,体现了孔府文化的精髓和魅力,推崇了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注重了天然、健康的理念,突出了礼仪和文化传承的价值。
基于地域特色的淮扬菜餐具设计研究
![基于地域特色的淮扬菜餐具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3cdb9d48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74.png)
2020年第4期(总第149期)四川旅游学院学报基于地域特色的淮扬菜餐具设计研究澱毛峰(江海职业技术学院,江苏扬州225101)摘要:基于“美食与美器相和谐”这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理论基@,从归纳淮扬菜餐具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准则切入,结合具体淮扬菜菜式,研究如何将文物器皿、工艺美术、文学典故等扬V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转化为视觉元素应用到淮扬菜餐具的造型设计、材质遴选、纹饰创意以及色彩搭配中$通过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淮扬菜专属餐具,来营造8尝淮扬菜时的意境,从而强化人们对于淮扬菜文化价值的认同。
基于地域特色的淮扬菜餐具设计,在发扬淮扬菜饮食文化的同时,也为扬V传统工艺美术的传承与扬V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更多的可能。
关键词:淮扬菜;餐具设计;工艺美术;地域文化中图分类号:TS9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7211(2020)04-0008-03淮扬菜位列中国“四大地方风味流派”。
它秉承了“道法自然”的思想与“五味和谐”的理念,并将其贯穿于淮扬菜制作的始终。
淮扬菜选择时鲜的材料,秉承尊重自然的烹饪理念,菜肴的制作讲究因地制宜,以自然的本味为基础,兼收并蓄、五味调和,达到中和之美的境界,符合儒家创始人孔子所提出的中庸之道哲学观。
扬州,淮扬菜的滥觞之地,也是淮扬菜向外发展的中心之地。
扬州历史悠久、人文荟萃,在浓郁的文化氛围中淮扬菜应运而生。
文人雅士的参与,使得淮扬菜的制作崇文尚艺,独具温文尔雅的气质,这为淮扬菜形意相兼的餐饮美学风格奠定了基础。
近年来,淮扬菜不断推陈出新,但与之配套的餐具设计缺乏文化意识,多数淮扬菜餐馆千篇一律,只在白瓷餐具表面打印上一个餐馆LOGO,使得淮扬菜餐具与其他菜系餐具别无二样,失去了自身应有的特色;淮扬菜不断创新的表现形式,势必要求餐具予以配合。
通过研究古今中外“美食”与“美器”的发展史,我们发现餐具在饮食文化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重要地位。
餐具对于加强菜式的辨识度和提升菜肴的品位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1]。
透过餐具看中西方饮食文化
![透过餐具看中西方饮食文化](https://img.taocdn.com/s3/m/6b54f1e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3.png)
透过餐具看中西方饮食文化餐具是人们在用餐时经常会接触到的物品,也是人们品味和生活方式的体现之一。
不同地域的餐具常常带有浓厚的文化特色,透过餐具的设计和使用方式,可以一窥当地饮食文化的风貌。
本文将从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角度,探讨透过餐具来了解两种文化的差异和独特之处。
一、中餐餐具的特点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饮食文化的国家,中餐餐具的特点多样而独特。
在传统的中餐桌上,人们通常会使用碗、盘、筷子等餐具。
碗作为大多数中餐的容器,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和寓意。
中国瓷器的发展历史悠久,因此碗的制作工艺精湛,通常会选择白色或者蓝色作为底色,上面再配上精细的图案,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感。
而在餐具的材质上,中国人往往喜欢使用陶瓷餐具,因为陶瓷材质可以保持食物的原味,并且能更好地保温,让食物更加美味可口。
另外,筷子也是中国特有的餐具之一,也是中餐文化的象征之一。
筷子的使用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的中国古代,而今天的筷子则经历了数千年的演变,从最初的木质、竹子制作,到现在的不锈钢、塑料制作,形状和材质都有所变化。
筷子的使用不仅仅是为了取食,也是一门技艺。
中国人认为,用筷子吃饭可以提高食物的味道,让人更加能够感受到食物的质感和口感。
同时,筷子的使用也强调了社交礼仪和尊重他人的文化价值观。
此外,厨刀、砧板等厨房餐具也是中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菜肴注重切块、片、丝等不同形状的处理,因此锋利的厨刀和坚固的砧板成为烹饪的重要工具。
在中国的传统厨房中,砧板通常由木材制成,因为木材相对较软,不会对刀刃造成伤害,而且刀刃也不会对砧板产生明显的磨损。
二、西餐餐具的特点与中餐餐具的独特特点相比,西餐餐具更加注重实用性和细节设计。
西餐桌上常见的餐具包括餐盘、刀、叉、匙等。
西餐盘通常是圆形或者椭圆形,材质以陶瓷或者玻璃为主,因为这些材质相对容易清洁,并且可以更好地保留食物的原味和香气。
与中国碗的使用方式不同,西餐盘通常用于摆放整齐的食物,每道菜肴都可以放在餐盘上单独呈现。
地方菜对餐具设计的影响
![地方菜对餐具设计的影响](https://img.taocdn.com/s3/m/277b56e5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60.png)
地方菜对餐具设计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餐具的种类和样式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关注。
在餐具设计方面,越来越多的设计师近年来开始尝试从地方菜的烹饪和餐食文化中汲取灵感,将其融入到餐具的设计中,从而形成了一些富有地方特色的餐具。
本文将探讨地方菜对餐具设计的影响。
第一、地方菜为餐具设计提供丰富灵感地方菜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体现,其独特的烹饪风格和餐食文化都具有独特的魅力。
例如,龙虾是南方地区的特色美食,而南方的餐具通常都是以螃蟹、龙虾等海鲜为设计元素的。
这些菜品的风味和食材为设计师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素材,使得设计出来的餐具多了一份味道,多了一份地方特色。
第二、地方菜对餐具材质和形状的选择产生了影响地方菜烹饪的性质、特点和独特的口感因素都会影响设计师选择餐具的材质和形状。
例如,煲汤是广东省的地方传统菜,自然蜂蜜瓢就是广东传统餐具之一,与此相反,西北地区的餐食文化较为丰富,多使用砂壶瓦罐烹饪汤菜,因此矮而扁平的瓦罐、砂锅娇小可爱成为当地人的选择。
而在一些地区,雕刻工艺广泛用于瓷器和铜器等传统餐具上,使餐具更加艺术化和具有地方特色。
第三、地方菜促进了餐具品质的提高地方菜品种多样、烹饪装饰精美,餐具首先得适应这种美食,这就要求餐具需要有良好的耐高温、防摔等特性。
因此,地方菜的要求为餐具设计提供了更高的品质要求,尤其是采用更环保、健康、可持续的材料和制作工艺,使得餐具在质量上实现了更高的标准、更好的表现。
综上所述,地方菜对餐具设计具有重要影响,它对餐具设计的创新和质量提高以及设计师的灵感提供贡献。
作为一种文化传承的表达方式,地方菜通过餐具设计,走进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对地方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同时也将地方文化向全世界传播。
基于巴蜀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餐具设计研究
![基于巴蜀地域文化视角下的餐具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86bd0ada168884868662d64d.png)
通过对巴蜀地域餐厅的一线调查发现,各大餐厅更多关注的是菜品的更新与改良,店内环境的布置与营造及对顾客的服务等方面,而大部分餐饮企业对餐具的设计和选用上仍缺乏重视,餐具的造型及采用的图案设计都比较单一,缺乏设计层面的创新,使得餐具的地域文化特色并不突出,从而不利于巴蜀地域餐饮品牌特色的建立。
只有少部分知名餐饮企业对餐具的选用有一定程度上的重视,这部分企业的餐具会由主厨与生产商设计人员共同完成。
另外,美食配美器的中国烹饪文化历来讲究从菜品的角色、摆盘的要求等来考虑餐具的选用。
四川彝族的漆绘餐具作为巴蜀地域的一个优秀案例值得我们学习。
该餐具最大的亮点在于把民族特色的图案巧妙地运用到餐具设计中。
图案上讲究装饰的对称性,色彩上常用黑、红、黄三种具有美好寓意的民族色彩搭配。
从彝族的漆绘餐具中我们可以看到餐具设计中的文化诉求,越是民族的越是受欢迎的,餐具设计只有与地域文化结合起来才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巴蜀文化元素提取巴蜀地域文化有很多如:三国文化、金沙遗址文化、三星堆文化、熊猫文化、方言文化、茶文化、竹文化、四川民居文化等。
其中每一种文化都有很多元素可以提取。
然而,并不是所有巴蜀文化元素均适用于餐具设计中,在这里就需要对文化元素进行选择。
选择的时候应注意几个原则。
首先,就是可行性原则。
所选文化元素要利于餐具设计,元素对工艺及成本的要求不能太高,要有利于产品的批量化生产。
其次,就是美观性原则。
所选文化元素要符合餐厅的风格及人们的审美情趣。
最后,就是情感性原则。
所选文化元素要符合就餐者的心理接受及喜爱情况,对于不利于食欲的文化元素尽量不予以考虑,如三星堆文化元素的突眼青铜像。
文化元素选择之后,接下来就是文化元素的提炼。
在进行巴蜀文化元素的提炼设计中不仅仅要考虑文化元素的审美及形态,更要结合餐具的功能、造型、工艺、材质、色彩及文化元素的内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二、巴蜀地域视角下餐具设计的思路研究(一)巴蜀餐具的形态设计1.巴蜀文化元素的直接运用或间接转化在对巴蜀地域文化元素进行分析与提炼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采取两种手段进行餐具的形态设计。
关于川菜餐具设计中四川文化元素体现的思考
![关于川菜餐具设计中四川文化元素体现的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d3b4733f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b2.png)
一、中国传统饮食文化与餐具设 计
中国传统的饮食文化以“味”为核心,注重食物的口感和营养,强调用餐时的 礼仪与氛围。这种文化也深刻地影响了中国的餐具设计。
1、材质选择:中国传统餐具的材质以陶瓷、金属、玻璃和竹木为主。其中, 陶瓷以其温润的质感和丰富的图案,最能体现中国传统的审美意趣。金属餐具 则以其坚固耐用的特性受到欢迎,而玻璃餐具则以其透明性和易洗性受到青睐。 竹木餐具则以自然环保的特点被广大消费者喜爱。
最后,政府、企业和民间艺人也应该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四川文化元素的传承 与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并喜爱川菜餐具设计中所蕴含的四川文化元素。
在传承和发扬川菜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美食本身的味道和技艺,还需要 重视餐具设计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将川菜的魅力传递给 更多的消费者,让他们在品尝美食的领略到四川地区的丰富文化。
总的来说,川菜餐具设计是一种集实用、审美和文化传承于一体的艺术形式。 在餐具设计中,四川文化元素被巧妙地融入其中,这些元素包括四川地区的民 俗文化、生活习惯、特色食材等。通过使用这些具有文化内涵的餐具,人们能 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川菜的魅力,同时也能更好地领略到四川地区的文化风情。
面对如此丰富的四川文化元素,我们应当如何将其更好地融入到川菜餐具设计 中呢?首先,设计师们需要深入了解四川地区的历史文化、民俗习惯以及特色 食材,以便将这些元素巧妙地融入到设计中。其次,设计师们需要现代消费者 的需求和审美倾向,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创造出更加具有吸引力和实用性的 餐具作品。
五、材料与工艺元素
在中国当代餐具设计中,材料与工艺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中 国的陶瓷、漆器、铜器等传统材料和工艺具有独特的美感和文化价值,因此在 餐具设计中也常常被使用。例如,陶瓷餐具的设计中可能会采用景德镇的青花 瓷或醴陵的釉下彩工艺,以突显中国传统材料和工艺的魅力;铜器餐具的设计 中可能会采用铸造或锻打等工艺,以打造出独特质感和文化韵味的餐具。
基于地域文化的餐具设计
![基于地域文化的餐具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12328384c8d376eeaeaa3185.png)
235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学 术 论 坛DOI:10.16661/ki.1672-3791.2019.03.235基于地域文化的餐具设计①贾倩(荆楚理工学院 湖北荆门 448000)摘 要:中国烹饪文化历来讲究“美食配美器”,中国人把饮食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艺术,而餐具是饮食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从古至今,瓷器的高雅、金银器的华丽、玻璃水晶器的通透构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随着现代饮食工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和审美已不再满足于产品的实用功能和单纯的形式美,餐具这一饮食文化的载体自然也赋予了更多的文化责任和内涵。
中式餐具近年来有着鲜明的西化倾向,大部分产品千篇一律地模仿西方风格或单纯地应用中国传统图案,没有抓住餐具设计的文化精髓。
该文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切入,分析地域文化在餐具设计中的表现。
关键词:地域文化 餐具 设计 饮食中图分类号:TB4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9)01(c)-0235-02①作者简介:贾倩(1995—),女,汉族,安徽亳州人,本科,研究方向:工业设计。
高度发达的科学和技术所带来的物质生产和消费的标准化,可能会影响人的审美接受。
正如如今的建筑一样,大量的城市的豆腐块建筑使得中国原本的传统建筑文化流失,造成对民族艺术个性化的美学艺术理解的淡漠。
在全球时代的严峻形势下,我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文化入侵并不是一件小事,国家近年来不断地推进“文化自信”,就是为了避免在文化上被全球资本主义的“强势文化”所吞噬。
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文化的交融是在所难免的,因此保留我们自己文化的本真,是全球化时代下本土文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方式。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餐具的生产工业化水平大幅提升,标准化、工业化的趋势下,餐具设计显得比较单一,不仅缺乏多样性特色,还缺少了地域性文化特色的内涵和现代感。
“舌尖上的中国”为世人展现了灿烂辉煌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各地区的饮食文化各有特色,如何通过地域文化的融入,把设计元素“古为今用、借古开今”,展现不同的文化魅力和个性,是产品设计领域的核心命题之一。
区域文化在日用餐具设计中的应用表现研究
![区域文化在日用餐具设计中的应用表现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db0c50caeaad1f347933f40.png)
区域文化在日用餐具设计中的应用表现研究中华民族在漫长的历史中积累了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之美就必须了解中国的饮食文化之美,即东方器物之美和食物之美,这些具体表现在中国人对于器具设计的讲求和美食的烹调上。
在现代的日用餐具的设计中,繁昌古窑造型符号的运用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作为中国陶瓷艺术的典范之一,繁昌古窑的器物典雅中透露着一丝文韵,它没有青花瓷的精巧与秀丽,也没有珐琅器的富丽与浓艳。
并能够在现代餐具的设计中发挥独特的作用。
标签:繁昌窯;文化;青白瓷;餐具设计1 繁昌窑瓷器造型符号的研究意义繁昌窑遗址位于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县境内,古代属宣州所辖。
研究繁昌窑对于探索北方白瓷与南方白瓷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具有重要意义。
繁昌窑在专烧青白瓷的窑址中,繁昌的窑址分布最为集中,出土器物类别之多,造型之典型为专家学者深入研究青白瓷提供了条件。
另外,繁昌窑与景德镇窑的器物有着许多共同的特点,故有专家学者认为景德镇的青白瓷可能缘自于繁昌。
繁昌的青白瓷器造型简约典雅,纹样精致,种类丰富。
因青白瓷有着清秀典雅的特点,所以在现代餐具、器具的设计中常常借鉴其造型符号。
繁昌窑瓷器作为安徽省代表性的艺术表现形式之一,在中国瓷器艺术研究领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首先,中国古代名士崇儒学、尚自然,有着淡泊宁静、清逸致远的审美情趣。
繁昌窑青白瓷充分反映了中国古代的精神文化和审美情趣。
其次,繁昌窑瓷器作为一种艺术形态,有着异于其他地域瓷器的审美特色,其制作的精致和淡雅清新的艺术风格体现了古代工匠高超的艺术技巧和文化的深厚传承。
对于繁昌窑瓷器的研究不但为现代器具造型、图案符号的设计提供了可借鉴的样本,而且对于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审美、生产方式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 繁昌窑器物的工艺、造型符号和传统纹样的特征及寓意2002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等联合对繁昌柯家冲窑遗址进行了首次正式发掘。
丰富的纹饰图案内容包括了动植物、人物、纯几何图案等。
孔府文化在孔府菜餐具设计中的应用
![孔府文化在孔府菜餐具设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a3c27c31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3.png)
孔府文化在孔府菜餐具设计中的应用孔府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涵盖了许多方面的内容,包括思想、哲学、文学、艺术等等。
孔府文化于孔子的故居——孔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因此,孔府成为了孔府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现代社会中,孔府文化被人们广泛地应用到各个方面,其中就包括了孔府菜餐具设计。
孔府菜餐具设计是一种强调传统文化的设计风格。
在设计这种餐具时,设计师充分考虑了孔府文化的精髓,使得餐具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
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探讨孔府文化在孔府菜餐具设计中的应用。
1.设计元素孔府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孔府菜餐具设计中,设计师可以充分地利用许多传统文化元素。
比如,可以在餐具上刻画孔子的名言警句、孔府的建筑、孔子的画像等等。
这些元素既可以起到装饰作用,又可以让人们在用餐的时候接触到传统文化,从而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2.材质选择在孔府菜餐具的设计中,材质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传统文化注重向内部追求,这也可以表现在材质上。
比如,可以使用大理石、象牙等珍贵材质来制作餐具,在材质的纹理、质感等方面来表达传统文化的内涵。
这种材质的选择,也可以带给人们一种尊贵、高雅的感觉,让人们在食用美食的过程中感受到古代贵族的生活。
3.色彩运用在孔府菜餐具设计中,颜色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传统文化注重的是内在的美与和谐,因此在色彩运用上,可以使用一些颜色较为柔和的色调,如米黄色、淡青色等。
这种颜色的运用,可以给人一种安静、平和、舒适的感觉,也符合孔府文化中“中庸之道”这一思想,让人们在用餐的时候感受到一种内心的平和与和谐。
4.工艺技巧孔府菜餐具的设计不仅要注重传统文化元素的运用,还要注重工艺技巧的使用。
在制作工艺上,可以采用一些传统的手工技艺,如雕刻、绘画、镶嵌等等,使得餐具在外形和造型上更具传统文化的特色。
同时,在工艺技巧的运用中,也可以加入现代科技元素,如3D打印、激光雕刻等等,使得餐具在质感和更富现代感。
带饭餐盒文化创意设计方案
![带饭餐盒文化创意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3e385e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6327525.png)
带饭餐盒文化创意设计方案引言随着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健康饮食的重视,带饭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
而带饭餐盒的设计不仅关乎实用性,还能体现出个人的品味和文化特色。
本文将提出一些带饭餐盒的文化创意设计方案,并讨论其潜在的市场前景。
1. 历史文化题材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与日俱增,因此将历史文化元素融入带饭餐盒设计中是一种有创意的尝试。
比如,可以设计一款带饭餐盒,以中国古代艺术品如山水画、陶瓷为题材,用精美的图案进行印刷和雕刻,以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这样的餐盒不仅实用,还能让使用者在用餐的同时领略到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2. 地域文化元素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地域文化,将地域文化元素融入带饭餐盒设计中,不仅可以体现地域特色,还能给使用者带来愉悦的用餐体验。
设计一款带饭餐盒,以具有代表性的地域建筑、景点、特色食物等为图案,或者在餐盒上印制当地方言方言、民谣等文化元素,不仅能让人们感受到地域独特的风土人情,还可以增强人们对家乡的归属感和自豪感。
3. 经典文学名著经典文学作品代表着文化的底蕴和精神的追求,将经典文学名著融入带饭餐盒设计中,可以为带饭餐盒增添一份艺术气息。
设计一款带饭餐盒,以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为主题,用细腻的雕刻和图案印制,给人们带来从文学中汲取灵感的愉悦感。
这不仅是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致敬,也是在带饭这一日常行为中注入文化的内涵。
4. 艺术创意餐盒艺术创意餐盒是带饭餐盒设计中的一种新潮流,它融入了艺术的思维和创造力。
从材料的选择到造型的设计,都要注重创意性和艺术性。
比如,设计一款由环保材料制成的可折叠餐盒,使用者可以按自己的需要折叠成不同的形状,使餐盒看起来像一件艺术品。
或者设计一款色彩斑斓的彩绘带饭餐盒,以它的独特外观给人们带来愉悦的用餐体验。
5. 定制化设计个性化和定制化已经成为潮流,将这个元素融入带饭餐盒设计中,可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和喜好。
设计一款带饭餐盒,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和爱好选择材料、颜色、图案等,甚至可以在餐盒上印制个人照片、名字或座右铭,使每个人都能拥有独一无二的带饭餐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地域文化的餐具设计
发表时间:2019-10-24T16:13:48.423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19年第11期作者:蔡育廷
[导读] 如何通过地域文化的融入,把设计元素“古为今用、借古开今”,展现不同的文化魅力和个性,是产品设计领域的核心命题之一。
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辽宁大连 116400
摘要:中国烹饪文化历来讲究“美食配美器”,中国人把饮食作为一种基本的生活艺术,而餐具是饮食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从古至今,瓷器的高雅、金银器的华丽、玻璃水晶器的通透构成了中国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随着现代饮食工业的发展,人们对产品的需求和审美已不再满足于产品的实用功能和单纯的形式美,餐具这一饮食文化的载体自然也赋予了更多的文化责任和内涵。
中式餐具近年来有着鲜明的西化倾向,大部分产品千篇一律地模仿西方风格或单纯地应用中国传统图案,没有抓住餐具设计的文化精髓。
该文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切入,分析地域文化在餐具设计中的表现。
关键词:地域文化;餐具;设计;饮食
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餐具的生产工业化水平大幅提升,标准化、工业化的趋势下,餐具设计显得比较单一,不仅缺乏多样性特色,还缺少了地域性文化特色的内涵和现代感。
“舌尖上的中国”为世人展现了灿烂辉煌的中国传统饮食文化,各地区的饮食文化各有特色,如何通过地域文化的融入,把设计元素“古为今用、借古开今”,展现不同的文化魅力和个性,是产品设计领域的核心命题之一。
1 地域文化在餐具设计中的表现
餐具的设计在我国仍是无法摆脱的实用功能的限制,没有丰富的语言设计和文化内涵的表现,“情感化”“个性化”不足,造成旧的、单一的、缺乏新的设计创意和创新。
美食与美器的和谐关系,自古就形成了一些已成共识的见解,如图形的趣材需适应餐饮的氛围,色彩须与菜肴的颜色互为衬托,中国传统文化的功能主义、简约主义、情感主义的渗透,形、色、质的和谐统一。
1.1 中国餐具的演变
中国是陶器之国,陶器作为新石器时期的标志,历史意义极其重大。
在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磁山、裴李岗文化出土的陶器中就有碗、钵、盘、杯等餐具。
青铜器的技术给当时的餐具带来了革新,青铜文化取代了石器文化,主要的青铜餐具有饮器、酒具以及食器3类。
秦汉时期银制餐具逐渐取代了青铜器,品种多,分工细,不同的餐具具有专门的用途。
隋唐五代时期的餐具在强大的文化和经济实力下也彰显出特色,瓷器工艺大幅提升,青釉执壶和白釉壶等富有艺术内涵的餐具出现。
并且丝绸之路的影响下,大量西域餐具也传入我国,并在文化上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餐具艺术。
宋代在材料上并未创新,但在工艺造型、装饰技法和装饰风格上达到了一种很高的境界,图案造型优雅秀美、轻松灵动、抒情而写意、富于韵律。
明代的“永乐盛世”、清代的“康乾盛世”极大地丰富了居民的物质生活,制造业发达,经濟、商业贸易繁荣,且宫廷和上层社会的宴席变得奢华.餐具生产工艺达到了历史最高峰,金银、漆、玉和玻璃餐具百花齐放,饮食器具形态、色彩也向多样化发展。
1.2 地域文化在餐具饮食文化中的体现
中国地域文化在餐具中的设计更是数不胜数,四川凉山州是彝族漆器的发源地,餐具酒具的图案纹饰多以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神话传说、单独纹样见多。
颜色搭配上黑、红、黄三色,在彝族文化中,黑色为天地之本色,红色热情豪放而勇敢,黄色象征着光明与未来,三色中融合民族哲学的思想,庄重与威严、热情与希望并存使其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地域文化特征。
1.3 地域文化在餐具设计中的表现手法
首先是以文字表现。
文字是图形的一种发展,餐具的文字设计通常少而精,主要为突出一种餐饮氛围或纪念意义。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汉字本身就是一种艺术,有各种的书法字体,通过文字图案纹样,彰显出汉字的文化魅力。
不同民族的文字形式、不同方言的表述方式都有着很大的区别,通过文字凸显的手法也形式各异。
如手绘青花书法艺术的碟子、清光绪青花书法诗文盖碗。
其次是以人物形象表现。
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名人,这些具有典型性、代表性的人物,体现出了当地的人杰地灵,成为了当地文化的代表符号之一。
除真实的历史名人外,各地域信奉的神话人物也可以作为地域文化的图形表现内容。
代表性的设计餐具有山东菏泽生产的孔子游历图,山东是儒家思想发源地,孔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凸显出其当地产品的地域特色。
再次是以风景名胜表现。
一个地方的特色建筑或是景区,都是当地历史沉淀和传承的载体,其表现形式也丰富多样,可以是绘画、摄影、剪影。
如2016年杭州G20期间“西湖盛宴”所用的餐具就是将“杭州”著名风景“西湖”印在了餐具上,将西湖断桥、苏堤、雷峰塔等景观元素融入了餐具中,采用富有传统文化审美元素的“青绿山水”工笔带写意的笔触创造,体现出“西湖元素、杭州特色、江南韵味、中国气派”。
最后是以典型动植物表现。
每个地方的景观具有特色,华南一带以热带植物居多,江南一带突出小桥流水人家,以常绿小乔木居多;北方常见耐寒植物,以大乔木居多。
地区的气候也有不同,加上民族信仰和图腾等,餐具的动植物的元素十分丰富。
如桂北侗族的鱼图腾崇拜、人民大会堂使用的龙图腾餐具、婺源特色油菜花形状的碗筷餐具。
2 基于地域文化的餐具设计
按照中国特色的饮食文化,中国的菜系分为九大菜系,其中川菜可谓遍布全国,其餐饮特点可以概括为“浓厚、麻辣”,以取材广泛、菜式多样、口味鲜浓、善用麻辣著称。
下面以成都为例,提炼成都的地域文化特色,来展开餐具的设计。
2.1 成都地域文化餐具设计
2.1.1 特色提取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简称蓉,别称蓉城、锦城,河网纵横、物产丰富、农业发达,孕育了都江堰、武侯祠、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众多名胜古迹,自古享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成都地域文化鲜明,代表性植物有银杏、芙蓉花,代表性动物有熊猫,著名人物有杜甫、三国人物、王建、卓文君等,代表性景点有都江堰、青城山、宽窄巷子等。
在文化特色上,有蜀绣文化、金沙遗址文化、川剧等。
这些元素均可以作为餐具的地域文化元素,将其融入在餐具产品设计中。
2.1.2 基于成都地域文化的餐具
大熊猫是中国的国宝,成都的大熊猫基地是全球最大、最完整的大熊猫栖息地,每年吸引国内外众多的游客。
目前市场中的餐具都是卡通熊猫的动画形象,只适用于青少年和儿童,对中青年群体并不适用。
这里考虑熊猫和水墨画的结合有助于体现出成都“人文、自然、闲
适”的城市气质,同时融入书法、文字等元素。
2.2 上海餐具地域文化的设计
2.2.1 地域文化提取
上海菜用料新鲜、刀工精良、火候适当、清淡素雅、咸鲜适中、口味多样、适应面广、风味独特等优点,上海饮食文化的特色提炼可以用关键词“浓调、甜鲜”概括。
其代表性植物有白玉兰、梧桐树。
著名人物有鲁迅、巴金、余秋雨等,拥有旗袍服装文化,标志性建筑東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等。
2.2.2 地域文化的餐具产品
旗袍具有典型的东方气质,是上海不得不提的地域文化之一,也是很多国内外服装设计大师喜爱并借鉴的设计灵感来源之一,体现出上海“多元、浓艳、柔媚”的城市气质。
旗袍的色彩浓淡相宜,色彩变化丰富,最关键是造型上能凸显出身材,其造型特点是旗袍的神韵。
因此在造型上可以将餐具设计成类似的形状。
如清华旗袍水具,红色是中国的喜庆颜色,深红色代表历史的厚重,同时也是我国传统的吉祥色。
以中国红为主题色,符合中国传统喜庆之意,整体画面喜庆、明艳,骨瓷质感晶莹剔透。
3 结语
中式餐具近年来有着鲜明的西化倾向,大部分产品千篇一律地模仿西方风格或单纯地应用中国传统图案,没有抓住餐具设计的文化精髓。
文章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切入,希望能抛砖引玉,让更多的中国地域文化出现在餐具设计乃至日常用品的设计中,发扬地域文化。
参考文献
[1] 周家乐.基于消费者触觉体验与记忆的地方特色餐具设计研究[J].包装工程,2017,38(24):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