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题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考题帮·地理)
(高中精品)第四章地球上的水测试题(含答案)2021-2022学年湘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
![(高中精品)第四章地球上的水测试题(含答案)2021-2022学年湘教版(2019)地理必修一](https://img.taocdn.com/s3/m/a7096ffb4a7302768f9939f0.png)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测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共50分)读“海洋水温随纬度和深度变化曲线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影响曲线②的主要因素是()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B.海水比热容C.大气环流D.太阳辐射2.若曲线①表示的是某地海水温度的垂直变化,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地处于高纬度海区B.随着深度增加,水温递增C.在水深1000米以下,水温变化不大D.大陆架海区,水温随深度变化最小下图是我国新疆塔里木盆地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3.该地区河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A.海陆间循环B.陆地内循环C.海上内循环D.以上都不是4.下列不属于水循环地理意义的是()A.使陆地水资源不断更新B.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C.加剧纬度间热量收支不平衡D.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海水密度是指单位体积海水的质量,其大小取决于盐度、温度和压力等。
读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变化图,完成下面小题。
5.图中三条曲线代表的含义分别是()A.①海水温度、②海水盐度、③海水密度B.①海水密度、②海水盐度、③海水温度C.①海水温度、②海水密度、③海水盐度D.①海水盐度、②海水密度、③海水温度6.由图可知,赤道附近的表层海水()A.温度低、盐度较高、密度小B.温度高、盐度较高、密度大C.温度高、盐度较低、密度小D.温度低、盐度较低、密度大海峡群岛是美囯南加州太平洋海面上的一系列岛屿,群岛历史悠久,因景观特殊、富有独特的动植物而被列为国家公园。
下图示意海峡群岛地理位置。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流经该地区的洋流为()A.加那利寒流B.加利福尼亚寒流C.阿拉斯加暖流D.北大西洋暖流8.海峡群岛上的植物开花时间比同纬度陆地上的晚,其主要原因是()A.岛屿地势高,热量不足B.植物进化慢,花期较短C.多阴雨天气,光照不足D.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冲浪是以海浪为动力的极限运动。
海浪的高度要在1米左右,最低不少于30厘米。
下图为北半球某热带海域月平均风速变化示意图。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3490dc75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fa.png)
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1)关于爪哇海表层海水的叙述正确的是()1.(2)巽他海峡年内流入印度洋水量最少的时段为()1.(3)影响巽他海峡年内海水交换量差异大的原因是()①季风风向转换②信风风向改变③海陆轮廓差异④洋流性质变化A. 常年都是自西向东流B. 春秋季流速较快C. 海水表面高度变化小D. 海域盐度变化小【答案】D【解析】(1)爪哇海海域较为封闭且纬度低,全年降水多,加上周围河流的淡水注入量多,海域盐度变化小,D正确。
故选D。
【答案】A【解析】(2)该地位于南半球,12~2月气压带风带南移,巽他海峡两侧降水增加,海水盐度差异减小,水交换速度变慢,因此该时段巽他海峡年内流入印度洋水量最少。
故选A。
【答案】D【解析】(3)当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季风,受西北季风的影响,爪哇海西北侧海域表层海水向巽他海峡移动,增加了爪哇海的海表面高度,从而增加了水交换量,故①正确。
靠近爪哇海一侧的海峡口较宽,靠近印度洋一侧的海峡口较窄,有利于爪哇海向印度洋流入海水,这是海陆轮廓差异,故③正确。
故选D。
2.下列关于海陆间水循环的意义的叙述,合理的是()A. 使全球水资源在空间上平均分布B. 使淡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C. 使地球表面总体趋于起伏不平D. 促进全球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答案】D【解析】水资源空间分布也受很多因素影响,比如地形,气压带,季风,寒流,暖流等,所以水循环并不会使全球的水资源在空间上平均分布,A不符合题意;虽然地球上水的总量很大,但在一定时间内和一定空间中,淡水资源却不充裕,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需水量增加,水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可见水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自然资源,B不符合题意;使地球表面总体趋于起伏不平是内力作用,水循环中产生的侵蚀、沉积作用往往削低高山、填平盆地,使地球表面总体趋于平坦,C不符合题意;水循环通过水体运动促进全球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D符合题意。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effe246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32.png)
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该区域地表径流的水源补给是()1.(2)该区森林大面积砍伐会使()1.(3)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 湖泊水和大气降水B. 大气降水和地下水C. 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D. 湖泊水和地下水【答案】C【解析】(1)由图可知该区域地表径流的水源补给是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 C正确故选C【答案】D【解析】(2)当地森林遭受砍伐植物蒸腾减少地表蒸发量变多区域小气候干旱降水量减少降水变率增大由于植被的砍伐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地下径流减少植被对地表径流的调蓄能力减弱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正确故选D【答案】B【解析】(3)水循环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洋内循环和内陆循环故A错水的循环运动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故B对水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的运动从而使地球表层各圈层之间以及陆地和海洋之间实现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故C错水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等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故D错故选B2.(1)影响潮汐形成的主要因素是()2.(2)有关四个时段水闸开关的原因判断正确的是()A. 太阳辐射B. 大气热量C. 海水盐度D. 万有引力【答案】D【解析】(1)海洋潮汐主要形成原因是天体的引力 D正确 ABC错误故选D【答案】C【解析】(2)①时段为涨潮应打开水闸增加水库进水量 A错误②时段为落潮应关闭水闸防止水库海水外泄增加水库蓄水量 B错误③④时段水库水位高外侧海水水位低应关闭水闸减少水库出水量来发电延长发电时间 C正确 D错误故选C3.(1)下列要素的纬度变化规律与海洋表层海水平均盐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最相似的是()3.(2)P、Q两地纬度相当但盐度差异大影响其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 世界年均降水量B. 海洋表层水温C. 世界年均蒸发量D. 年太阳辐射量【答案】C【解析】(1)读图可知世界大洋海水表层海水盐度变化为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低纬、高纬递减世界年均降水量和海洋表层水温分布规律为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AB错副热带海区降水少晴天多蒸发量大成为全球蒸发量最大海区与世界大洋海水表层海水盐度变化规律相似 C对低纬度地区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年太阳辐射量总体上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D错故选C【答案】B【解析】(2)世界大洋表面盐度分布规律为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低纬和高纬递减根据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特点 P、Q两地纬度相当但盐度差异大主要原因是P位于北纬60°海域附近周围陆地有大量淡水随河流注入海洋对海水起稀释作用而南半球同纬度大面积为海洋受陆地径流影响小 B对 ACD错故选B4.长江水源补给量最多的过程是()A. a-b-c-IB. a-b-c-g-kC. a-b-d-h-lD. a-b-d-j【答案】A【解析】长江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源补给量最大的是大气降水大气降水主要来自海陆间循环因此长江水源补给量最多的过程是海洋水经过a蒸发形成水汽通过b大气输送到达陆地上空形成C降雨通过I地表径流补给长江故长江水源补给量最多的过程是a-b-c-I5.(1)与世界大洋平均盐度值相比渤海海水盐度值较低主要原因是()①纬度高蒸发大②海水的流通性弱③多年平均降水量少④多条河流注入稀释5.(2)与其他海湾相比辽东湾海冰外缘线与基准点间的距离最远最主要原因是()5.(3)海冰适度处理可作为淡水资源目前渤海海冰开发的有利条件是()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C【解析】(1)据图分析渤海周围地区有黄河、辽河等众多淡水河流注入对海水具有稀释作用且渤海为内海海水的流动性较弱使得该海域海水的盐度低于世界大洋平均盐度值故选C【答案】B【解析】(2)由材料可知海冰外缘线是指由基准点向外有海冰分布的最远边界辽东湾与渤海湾、莱州湾相比海冰外缘线与基准点间的距离更大是由于辽东湾纬度更高冬季气温更低故选B【答案】D【解析】(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环渤海地区工业发达城市众多生产生活需水量大但水资源缺乏故目前渤海海冰开发的有利条件是淡水资源缺乏市场需求大故选D6.正确反映海洋表层平均盐度分布规律的是()A.B.C.D.【答案】D【解析】世界海水盐度变化规律总趋势是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副热带海区的气温高蒸发大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盐度最高赤道海区受赤道低气压控制蒸发量大但降水量更大盐度较低高纬度海区气温低蒸发量小温带多雨带多河流水注入盐度低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河流水注入多 60°N 比60°S海区盐度低故选D7.(1)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7.(2)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区河流()A. a减弱B. b增强C. c减弱D. d增强【答案】D【解析】(1)据图可知 a为蒸发 b为地表径流 c为下渗 d为地下径流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下渗水量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蒸发量增加故D正确 ABC错误故选D【答案】A【解析】(2)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使得地表径流减少汇入河流的水量减少河流流量减小流速减慢 A正确 B错误绿地起到了保持水土的作用减轻了地表水对土地的冲刷河流含沙量减少 C错误对结冰期没有影响 D错误故选A8.(1)从图中可看出该河上游和下游水源的最主要补给分别是()8.(2)从该河的径流量变化来看关于参与该河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 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B. 雨水、地下水C. 高山冰川融水、雨水D. 季节性积雪融水、高山冰川融水【答案】C【解析】(1)该河上游7月份流量最大即出现夏汛(该河在北半球)但是整体流量不大因此是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下游在冬季径流量大冬季气温低不会是冰川融水只能是大气降水补给故选C【答案】C【解析】(2)该河流位于北半球下游2月份径流量最大说明冬季降水多 8月份径流量小说明夏季干燥少雨因此该河位于地中海气候区该气候区河流参与海陆间循环位于大陆西岸地区大多是海陆间水循环少量是内陆水循环故选C9.(1)下列四幅海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与洋流关系示意图中与甲、乙两处洋流相符的是()9.(2)受气温影响格陵兰岛上城市多分布在岛屿的()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1)甲处为北半球高纬度海区的暖流水温较低等温线凸向较高纬度乙处为北半球高纬度海区的寒流水温较甲处更低故选B【答案】B【解析】(2)格陵兰岛西南部纬度偏低接受太阳辐射较多且受暖流影响较其他地区气温高是该岛人口和城市的主要分布区故选B10.(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表示社会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10.(2)下述地理现象的形成与输水节点关联正确的是()A. 甲—给水处理B. 乙—废水处理C. 丙—外部再利用D. 丁—自然水系统【答案】B【解析】(1)由图可知甲箭头指向方框“取水” 同时方框“回水”箭头指向甲说明甲表示自然水系统乙之前为“废水收集” 说明乙表示废水处理丙箭头来源于“取水” 并且指向“配水” 说明丙表示给水处理则丁表示外部再利用 B项正确故选B【答案】A【解析】(2)地面沉降主要是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的水体污染主要是用水造成的黄河断流主要是降水减少造成的资源型缺水主要是气候干旱降水少引起的 A项正确故选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1.(1)指出图中①②③④四处表层海水密度最大的海域并简述其原因11.(2)科研人员认为欧洲鳗鲡洄游产卵时并非自东向西直接前往马尾藻海域而是绕道南方迂回到达推测鳗鲡洄游产卵路径的合理之处【答案】(1)④ ④处的纬度最高有寒流经过海水温度最低【解析】(1)主要从纬度、温度等方面分析④处的纬度最高且有寒流经过海水温度最低因此密度最大【答案】(2)(绕道南方迂回)顺着洋流游动省时省力【解析】(2)主要从洋流角度分析欧洲鳗鲡洄游产卵时绕道南方迂回到达会顺着洋流(加纳利寒流、北赤道暖流等)游动省时省力12.【海洋地理】北冰洋单位面积接收的淡水输入量非常大表层低温低盐大西洋表层水进入北冰洋后迅速冷却下沉到北冰洋深处形成中层水低温低盐的表层水与温度、盐度较高的中层水之间有一个常年存在的、厚度约100m的稳定层稳定层有利于太阳辐射集中加热表层有限的水域某地理研究团队利用全球海洋数字模型将所有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径流量设为0 得到关闭径流的实验以研究北极径流对北冰洋表层水温的影响预测关闭北极径流后北冰洋大部分水域表层水温的变化并说明理由【答案】变化北冰洋表层水温降低理由径流由低纬向高纬流动水温高于北冰洋关闭之后暖水来源消失河口附近盐度上升稳定层稳定性减弱太阳辐射向下穿透的范围增大表层海水加热效果减弱暖水来源消失海水降温导致海冰面积扩大反射率上升进一步削弱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导致北冰洋表层水温降低【解析】径流自低纬向高纬流入北冰洋可以给北冰洋带来热量关闭径流后热量输入减少且稳定层稳定性减弱太阳辐射的集中加热效果减弱导致北冰洋表层水温降低水温降低密度增大表层海水下沉抑制了中层暖水团的上升导致热量进一步下降同时水温降低还导致海冰覆盖增加下垫面反射率降低吸收太阳辐射减少。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检测题(含答案)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检测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bcb13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11274a8.png)
C.暖流;增温增湿D.寒流;降温增湿
29.①常年盛行的风向为
A.东北信风B.东南信风C.盛行西风D.西北季风
二、综合题
30.读图和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492年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欧洲殖民者纷纷涌向美洲。从16世纪初开始,贩卖非洲黑人奴隶前后延续了近400年之久。欧洲奴隶贩子从事贩卖黑人奴隶到美洲,多半采取三角航程,下图中①为出程,②为中程,③为归程。当时乘帆船来往一次约半年时间,可做三笔生意,发三笔横财,真是一本万利而充满血腥的买卖。
A.缓解全球变暖B.缩小臭氧层空洞
C.减轻酸雨污染D.加快洋流流速
图为“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6.安徽“引江济淮”(引长江水到淮河)改变的主要水循环环节是
A.①B.②C.③D.④
17.新疆塔里木盆地参与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
A.海陆间循环B.大循环C.海上内循环D.陆地内循环
30.降水减小海陆间循环冬季冬季盛行西风控制降水多23顺风顺水降温减湿纽芬兰渔场寒暖流交汇,无机盐类上泛,浮游生物多,为鱼类提供饵料
31.400C积雪融水缓解春旱
32.乙甲丙丁白天陆地甲副极地低气压带动力
(3)若此图表示的是热岛环流,则甲、乙两地中表示城区的是_________。
(4)若此图表示三圈环流中的中纬环流,则甲处为____________(气压带),是由________(填热力或者动力)作用形成的。
参考答案
1.B 2.B 3.C 4.C 5.B 6.C 7.A 8.A 9.B 10.D 11.A 12.C 13.B 14.B 15.A 16.C 17.D 18.C 19.A 20.B 21.C 22.D 23.A 24.D 25.C 26.B 27.B 28.C 29.B
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题地球上的水考题帮·地理
![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题地球上的水考题帮·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a596156c192e45361166f505.png)
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题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考题帮·地理)地球上的水第四单元题组1 水循环及河流补给[2016全国卷Ⅲ,7—9,12分]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降水变率增大C. 河道淤积D.)该山地的 ( ,2.森林植被恢复后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1—2,8分]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题。
5—4水等。
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题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考题帮·地理)4.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 )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A.为植物提供养分D.保持土壤水分 C.吸附雨水污染物( )5.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种植土层和砂层C.砂层和砾石层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9—11,12分]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
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据此完成6—8题。
6.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 )A.2个月B.3个月C.4个月D.5个月7.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8.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 ( )①加深河道②绿化河堤③分段拦冰④拓宽河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6—7,8分]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检测含答案解析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检测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6edb0b9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8d.png)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 (1)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8)第三节海洋与人类 (15)第四章测评 (22)第一节水循环双基巩固学考突破1.读地球陆地淡水储量构成图,下列关于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人类目前利用的淡水主体B.②是人类目前利用的淡水主体C.③中的某些水体是人类目前利用的淡水主体D.地球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充足答案:C解析:由图示比例可知:①为冰川,②为地下淡水,③为其他淡水(包括永冻土底冰、湖泊淡水、土壤水、沼泽水、河水、生物水),人类目前可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储量很少,主要是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
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2~3题。
2.图中a、b、c、d、e分别表示()A.蒸发、地表径流、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B.下渗、地表径流、蒸发、水汽输送、地下径流C.水汽输送、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D.水汽输送、下渗、地下径流、蒸发、地表径流3.下列关于水循环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促使陆地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②影响生态和气候,塑造地表形态③人类活动深刻地影响水循环的全部环节④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陆地水体更新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答案:2.C 3.D解析:第2题,结合图分析,a从海洋输送到陆地上空成云致雨,为水汽输送;b从河流注入海洋,为地表径流;c从地表水变为地下水,为下渗;d是地下水注入海洋,为地下径流;e为海洋水汽蒸发。
第3题,在水循环的过程中不断地产生新的淡水,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促进水体更新;水循环使得地表物质得以大规模地运动,并塑造了多种地表形态。
人类活动能对水循环的环境产生影响,但并不影响各个环节。
读某城市的雨水收集利用示意图,完成4~6题。
4.图中①②③④分别表示()A.蒸发、下渗、雨水直接利用、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B.下渗、雨水直接利用、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蒸发C.蒸发、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下渗、雨水直接利用D.下渗、下水道处理水再利用、蒸发、雨水直接利用5.图中①⑤⑥环节组成的水循环类型是()A.海陆间循环B.海上内循环C.陆地内循环D.人工水循环6.此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的意义是()①补充了部分城市地下水②有效地利用了地下水③增加了海陆间循环的水量④减轻了城市洪涝灾害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答案:4.A 5.C 6.D解析:第4题,根据箭头方向,图中①表示地表蒸发,②表示下渗,③直接通向城市,表示雨水直接利用。
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题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考题帮·地理)
![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题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考题帮·地理)](https://img.taocdn.com/s3/m/0819adb9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bea4670.png)
高中地理必修一练习题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考题帮·地理)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题组1 水循环及河流补给[2016全国卷Ⅲ,7—9,12分]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1—2,8分]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4—5题。
4.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为植物提供养分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D.保持土壤水分5.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种植土层和砂层C.砂层和砾石层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9—11,12分]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著名的“冰冻之河”。
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据此完成6—8题。
6.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A.2个月B.3个月C.4个月D.5个月7.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8.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 )①加深河道②绿化河堤③分段拦冰④拓宽河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6—7,8分]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924bf85b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25.png)
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各类用海类型中所占比例最大的三种类型依次是()1.(2)海域使用所产生的积极地理意义有()A. 渔业、交通运输、工矿B. 渔业、工矿、交通运输C. 交通运输、渔业、工矿D. 交通运输、工矿、渔业【答案】A【解析】(1)读图可知占比例最大的三种用海类型分别为渔业、交通运输、工矿故选A【答案】D【解析】(2)海水运动系统是指洋流海域的利用不可能改变海水的运动系统 A错海域的合理利用不会对海水质量造成太大的影响更不会使大片的生态湿地丧失BC错海域的合理利用有助于解决沿海地区土地资源短缺的问题更好的利用海洋空间 D对故选D2.(1)该实验不能模拟出自然界水循环的环节是()2.(2)若要在单位时间内增加托盘中的水量可行的做法有()①换成火焰更大的酒精灯②换成更长的玻璃导管③玻璃板上多放置些冰块④换成面积更大的托盘A. 蒸发B. 水汽输送C. 降水D. 下渗【答案】D【解析】(1)据图分析烧瓶中的水受热蒸发形成水蒸气通过玻璃导管输送到玻璃板下方遇冷凝结形成降水降水落到托盘形成径流但是托盘上的水无法下渗因此该实验不能模拟出自然界水循环的环节是下渗可以模拟出蒸发、水汽输送、降水 D正确故选D【答案】B【解析】(2)若要增加托盘中的水量应该是要增加降水量可以通过换成火焰更大的酒精灯提供更多热量形成更多的水蒸气在玻璃板上多放置一些冰块增加冰块覆盖面增加降温幅度、增加降温区域从而使更多水汽凝结形成降水达到增加托盘中的水量的目的①③正确更换为更长的玻璃导管、换成更大的托盘无法增加水量②④错误 B正确故选B3.(1)水循环由多个环节组成下列地理现象中属于①环节的是()3.(2)⑥环节不畅通可能导致()3.(3)图中所示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A. 长江东流B. 海水倒灌C. 台风登陆D. 黄河凌汛【答案】C【解析】(1)读图分析可知④是蒸发①是水汽通过风等作用的水汽输送②是降水⑥是地表径流③是下渗长江东流、海水倒灌、黄河凌汛都属于地表径流台风登陆属于水汽输送故选C【答案】A【解析】(2)⑥是地表径流若地表径流不畅会导致河湖水泛滥或低洼地积水形成洪涝灾害故选A【答案】C【解析】(3)海平面上升是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造成的全球气候变暖使得冰川融化水循环实质上是水的三态变化图中没有固态的水水循环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故选C4.(1)图中①②③曲线依次代表()4.(2)从图中可以看出()A. 盐度、温度、叶绿素含量B. 盐度、叶绿素含量、温度C. 叶绿素含量、盐度、温度D. 叶绿素含量、温度、盐度【答案】C【解析】(1)据材料叶绿素含量在水深10~20米之间先升后降因此①曲线代表叶绿素含量地处长江口外水域由于长江汇入淡水海水表层盐度低但随着深度加深受降水和径流的影响逐渐减小盐度逐渐增大到一定深度后也逐渐稳定在一定数值②曲线代表盐度曲线长江口外水域从垂直方向看水温热量来源于太阳辐射越往下吸收的太阳辐射越少水温也越低但到了一定深度太阳光线不能照射到水温变化很小③曲线代表温度曲线故选C【答案】B【解析】(2)分析可得①曲线代表叶绿素含量②曲线代表盐度曲线③曲线代表温度曲线从图中可以看出水深超过10米后盐度随深度升高但到了20米深度时盐度稳定 A错水深超过10米后水温随深度增加而持续降低 B对水深15米处只有叶绿素含量达到最大值 C错水深超过20米后叶绿素含量很小 D错故选B5.水循环与岩石循环有直接联系的环节是()A. 蒸发B. 降水C. 下渗D. 径流【答案】D【解析】水循环的径流环节直接参与岩石圈物质循环中的沉积岩的形成过程即风化、侵蚀、搬运、堆积 D正确6.(1)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6.(2)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中影响最大的环节是()A. 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B. 地表水、大气水、地下水C. 大气水、地下水、地表水D. 地下水、大气水、地表水【答案】【解析】【答案】【解析】7.有关潮汐现象的说法错误的是()A. 潮汐是一种海水涨落现象其主要动力是太阳与月球对地球的引力B. 当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位置大致在一条直线上时全球各海域同时出现大潮C. 一天中有两次潮涨潮落现象一月中有两次大潮与两次小潮现象D. 当太阳、月球、地球三者连线垂直时该地出现小潮【答案】B【解析】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的吸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每天有两次潮涨潮落当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条直线时的朔、望月时涨大潮当太阳、月球、地球呈直角关系的上弦月、下弦月时涨小潮每次大潮小潮各有两次涨潮时面对和背对月球的海域涨潮不是全球各海域同时涨潮故选B8.(1)①②③④四幅图中代表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变化曲线的是()8.(2)②③图所示河流每年1-2月断流的原因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D【解析】(1)根据②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可知②图所示地区的河流有明显的春汛故可判断位于我国东北地区根据③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可知③图河流径流量小冬季断流故可判断位于西北内陆地区根据①④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可知①图河流7—8月径流量大出现夏汛④图河流4-10月径流量大故可判断①图河流位于华北地区④图河流位于南部沿海地区故选D【答案】B【解析】(2)由上题可知②③图的河流分别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和西北内陆地区纬度较高每年1-2月气温很低此时高山上的冰雪不能融化河流缺乏水源补给而断流因此②③图所示河流每年1—2月断流的共同原因是气温低故选B9.(1)下列叙述不属于海岸带开发利用优势的是()9.(2)关于滩涂开发利用现状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地理位置优越B. 森林资源丰富C. 生物生产力高D. 海岸带人口稠密具有技术和资金方面的优势【答案】B【解析】(1)海岸带位于沿海地区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海岸带地区水源充足地形平坦生物生产力高海岸带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具有资金和科技方面的优势海岸带开发历史悠久森林资源破坏严重资源匮乏故选B【答案】C【解析】(2)滩涂养殖是沿海地区利用滩涂的主要方式之一故选C10.该河流可能分布在()A. 叶尼塞河流域B. 尼罗河流域C. 长江流域D. 刚果河流域【答案】C【解析】根据图示信息该地区的河流流量与降水量大体一致图示反映该地区的降水量主要集中于夏季故判断该地区的气候类型应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C对叶尼塞河流域最冷月气温低于0℃尼罗河流域以及刚果河流域主要位于热带但属地中海气候故ABD错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1.(1)可以使河湖水资源得以更新的循环类型是________11.(2)水循环的的能量来源是________和________ 能代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风的是________(填字母)环节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________(填字母)环节关系最密切中西部十多个省区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窖、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发展集雨工程主要是对水循环的________(填字母)环节施加影响)11.(3)一般降水时间________(长、短)地面坡度________(大、小)植被覆盖率________(高、低)能够使H环节的水量增大11.(4)破坏植被导致当地下渗________(增加、减少)城市地面硬化导致当地年蒸发量________(增加、减少)在城市容易形成________(水文灾害)11.(5)影响E环节能力大小的因素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答案】(1)海陆间循环【解析】(1)可以使河湖水资源得以更新的循环类型是海陆间循环既补充了陆地水资源也通过径流环节使水资源得以更新【答案】(2)太阳能、, 重力, C, G, G【解析】(2)水循环的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能(蒸发、水汽输送等)和重力(降水、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能代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夏季风的是C(风从海洋吹来)环节目前我国正在进行的南水北调工程与G环节(跨流域调水改变了地表径流的空间分布)关系最密切中西部十多个省区目前已建成大量的集雨水害、水池、水柜、水塘等小微型蓄水工程发展集雨工程主要是对水循环的G环节(地表径流的时间分布)施加影响)【答案】(3)短, 小, 高【解析】(3)一般降水时间短地面坡度小植被覆盖率高能够使H环节(下渗)的水量增大【答案】(4)减少, 减少, 城市内涝【解析】(4)破坏植被导致当地下渗减少(植被可以涵养水源)城市地面硬化导致当地年蒸发量减少在城市容易形成城市内涝(减少下渗一旦暴雨径流量增大容易内涝)【答案】(5)温度, 蒸发面, 空气湿度, 风力大小【解析】(5)影响E环节(蒸发)能力大小的因素有温度蒸发面空气湿度风力大小(温度越高、面积越大、湿度越小、风力越大蒸发量越大)12.(1)描述图示海域水温随深度变化的分布特点12.(2)若仅考虑蒸发量对盐度的影响则甲、乙两处海域表层盐度较高的是________处简述其原因【答案】(1)水温随深度增加而降低表层(50—200米处)海水温度变化幅度大深层(250米以下)海水温度变化幅度小【解析】(1)图示海域水温的分布特点可以从温度值的大小、温度变化和温度差异角度分析读图可知表层水温西高东低水深50—200米海水温度变化较大水深250米以下地区海水温度变化较小从温度值看大部分区域水温在10—30℃之间水温随深度增加而降低【答案】(2)甲原因甲海域水温比乙海域水温高蒸发量更大【解析】(2)表层海水的盐度主要与降水量、蒸发量有关读图可知甲海域海水温度高于乙蒸发量大于乙因而甲海域盐度较高13.(1)图中M处参与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 图中甲、乙、丙、丁表示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 若甲、乙、丙表示海陆间热力环流则此时应处于________(白天/夜晚)13.(2)人类可以通过影响水循环中的________环节缓解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的矛盾如________和________ 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对水循环的________环节施加影响13.(3)古诗云“黄河之水天上来” 从河水补给角度理解为________ 古诗云“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从水循环角度解释它可通过________环流进行水汽输送实现西归13.(4)图中岩石①②中由外力形成的是________ 如图在河流入海口处常形成________(地貌类型)【答案】(1)陆地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 夜晚【解析】(1)M处的水循环发生于陆地内部属于陆地内循环甲、乙、丙、丁发生于海陆之间属于海陆间的大循环若是热力循环海洋上水汽上升说明海洋温度较高说明此时应为夜晚【答案】(2)地表径流, 跨流域调水, 修水库, 地表径流【解析】(2)人类对其影响较大的环节是地表径流如南水北调工程缓解时间分配不均主要通过修水库而空间分布不均主要通过跨流域调水进行【答案】(3)降水, 季风【解析】(3)黄河之水天上来说明黄河补给来源于大气降水“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完成水汽输送需要季风完成【答案】(4)0, 河口三角洲【解析】(4)②为岩浆岩属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岩石①为沉积岩是外力形成的岩石在河流入海口处通常形成河口三角洲地貌14.(1)我国西部地区的水循环类型有________14.(2)国家水利部集雨工程的实施主要是对水循环的________环节施加影响此项工程的意义是________14.(3)各水循环环节中能够对H环节直接产生影响的环节是________(填字母)能使H处的储水量增大的影响条件有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答案】(1)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解析】(1)我国西部地区既有内流区域也有外流区域【答案】(2)地表径流, 涵养水源缓解西部缺水局面【解析】(2)小、微型集雨工程相当于水库是对地表径流施加影响可以缓解西部缺水局面【答案】(3)D, 降水强度小、时间长, 地面坡度小, 植被覆盖好【解析】(3)降水强度直接影响下渗一般情况下降水强度小、历时长地面坡度小植被覆盖率高等有利于下渗。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c71682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7f.png)
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不可能存在于大陆架海域的是()1.(2)图中数字与地貌对应正确的是()A. 潮汐能B. 鱼虾贝藻C. 冷泉生物D. 滨海砂矿【答案】C【解析】(1)潮汐能主要出现在沿海地带位于大陆架位置 A不符合题意鱼虾贝藻等海洋生物资源主要分布在大陆架浅海海域 B不符合题意冷泉是指海底天然气渗漏在全球是一个广泛分布的自然现象分布于大陆边缘海底冷泉生物不会出现在深度较浅的大陆架 C符合题意滨海砂矿广泛分布在大陆架上 D不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D【解析】(2)①处位于山区地势起伏大河流流速快河流侵蚀会形成“V”形谷 A错误曲流主要分布在地势平坦水流缓慢的中下游河段②处位于河流出山口不会出现曲流B错误③位于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水流缓慢冲积扇主要出现在山前河流出山口附近 C错误④位于河流入海口附近容易形成三角洲地貌 D正确故选D2.《大真探—迷失百慕大海域》中描述了探险家迈克和露丝夫妻在海洋上利用水循环原理获取淡水求生的经历图1为迈克制作的简易集水装置图2为“某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 完成下题该集水装置在获取淡水的过程中未体现出的水循环环节和据右图推断获取淡水的最佳时段分别是()A. 蒸发、日出前后B. 降水、午夜前后C. 水汽输送、中午前后D. 径流、日落前后【答案】C的塑料薄膜遇冷凝结成水滴流至薄膜最低处的过程相当于水循环环节中的径流过程获取最佳时段是膜上气温和膜下气温相差最大的时段温差最大时水汽凝结最多此时膜下气温高、蒸发旺盛膜上气温低水汽上升遇到较冷的薄膜就会在薄膜上冷凝从某日塑料薄膜上下气温变化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二者相差最大的时段是12时左右故选C3.下图表示海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的分布规律关于甲、乙、丙的判断正确的是()A. 甲为盐度与温度正相关低纬处盐度最高B. 乙为盐度与降水量负相关低纬处降水最多C. 乙为密度与温度负相关低纬地区温度最高D. 丙为温度太阳辐射为主要热源副热带最强【答案】C【解析】读图可知甲自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应为温度丙自副热带海区分别向南北两侧递减应为盐度乙在赤道地区最小向南北两侧增加应为密度 C正确故选C4.(1)该坐底式海洋环境监测系统可以获取的海洋环境信息有()①水温、水压②海域水量③海水流速④海底生物种类4.(2)该监测系统在獐子岛海域工作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问题是()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B【解析】(1)坐底式海洋环境监测系统集成多种海洋环境监测设备可以获取的海洋环境信息有水温、水压、水体流速、水下音视频信息等故选B【答案】C【解析】(2)由于该海域渔业发达尤其是虾夷扇贝养殖业发达水下监测系统工作过程中可能面临被渔网缠绕、生物附着等问题故选C5.(1)图中四个圈层是土壤有机质来源的是()5.(2)图中乙、丙两圈层实现物质交换的主要途径是()A. 甲B. 乙D. 丁【答案】D【解析】(1)读图可知甲为水圈乙为岩石圈丙为大气圈丁为生物圈土壤有机质是泛指土壤中来源于生命的物质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及微生物残体其中高等植物为主要来源所以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生物圈故选D【答案】A【解析】(2)读图可知甲为水圈乙为岩石圈丙为大气圈丁为生物圈水循环实现了地表各圈层之间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故选A6.根据图示信息可以判断出()A. 流量甲河较乙河大B. 甲、乙两河流汛期均出现在夏季C. 含沙量甲河较乙河大加勒比海D. 平均流速甲河较乙河快【答案】A【解析】7.(1)“浮石筏”漂流的主要动力来自()7.(2)与同一经线的赤道附近海域相比目前“浮石筏”所在海域()A. 盛行风B. 洋流C. 引潮力D. 海水密度【答案】B【解析】(1)“浮石筏”漂流的主要动力来自洋流故选B【答案】B【解析】(2)结合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变化规律可知与同一经线赤道附近海域相比目前“浮石筏”所在海域水温低、密度大、盐度高故选B8.(1)图中海冰块形成类似圆盘的“莲叶”状主要影响因素是()8.(2)2月下旬大量流冰在长兴岛堆积的原因可能是()A. 洋流B. 盐度C. 气温D. 海浪【答案】D【解析】(1)由材料可知“莲叶冰由于海冰块彼此互相碰撞边略向上隆起” 形成类似圆盘的“莲叶状” 导致海冰块彼此碰撞的最主要因素是海浪引起的海面起伏故选D【答案】B【解析】(2)2月开始进入春季气温回升海冰解冻此时我国仍盛行西北季风受西北季风的影响大量的流动冰块被吹至长兴岛岸边形成堆积9.图中雨水收集方式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A. 降水B. 蒸发C. 径流D. 下渗【答案】C【解析】利用屋顶收集雨水减少了地表径流直接影响了地表径流环节 C对因为如果这部分雨水不被屋顶截留首先会通过地表径流流走在径流过程中地表状况等因素才会影响蒸发和下渗因而图中雨水收集方式间接影响降水、蒸发不影响水汽输送ABD错10.(1)①②③⑥环节依次是()10.(2)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意义是()①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②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③促进地球各圈层之间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④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平衡A. 蒸发、降水、地下径流、水汽输送B. 蒸腾、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C. 蒸发、降水、地下径流、水汽输送D. 蒸发、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答案】D【解析】(1)据图中箭头特点可知①为蒸发②为降水③为地表径流⑥为水汽输送故选D【答案】B【解析】(2)水循环可以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①错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②对促进地球各圈层之间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③对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平衡④对故选B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1.(1)若该图示意热力环流则甲、乙中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 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 最可能出现晴朗天气的是________11.(2)若该图示意城市热岛效应则图中甲为________(城市/乡村)为改善城市大气质量①处适宜布局________11.(3)若该图示意海陆间水循环则图中甲处为________ 人类对图中环节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填序号)11.(4)若该图示意南太平洋海域洋流分布则世界著名的四大渔场之一的秘鲁渔场位于图示________(填序号)位置该渔场成因与上升流有关洋流性质为________ 该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________【答案】(1)乙, 甲, 甲【解析】(1)若此图示意热力环流甲处气流下沉气压较高最可能出现晴朗天气乙处气流上升气温较高【答案】(2)乡村, 绿化带城市甲为乡村为改善城市大气质量①处适宜布局绿化带【答案】(3)陆地, ①【解析】(3)若此图示意海陆间水循环②为蒸发④为降水则图中甲处为陆地乙处为海洋人类对图中环节影响最大的是①【答案】(4)②, 寒流, 降温减湿【解析】(4)若该图示意南太平洋海域洋流分布则世界著名的四大渔场之一的秘鲁渔场位于② 秘鲁渔场的成因与上升流有关洋流性质为寒流该洋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12.(1)填出下列代号所表示的水循环的环节①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12.(2)在水循环类型中能使陆地上的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更新的水循环是________ 图中参与该循环的环节是________(写出序号)12.(3)我国下列地理事物或现象能够直接实现序号①功能的是()A.长江B.副热带高气压带C.我国的夏季风D.我国的冬季风12.(4)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南水北调工程体现人类活动对下列哪个环节施加影响()A.①B.③C.④D.⑤12.(5)根据水循环原理如果该地区降水减少人为原因可能是________12.(6)水循环的地理意义主要有哪些?(写出两条)【答案】(1)【解析】(1)【答案】(2)【解析】(2)【答案】(3)【解析】(3)【答案】(4)【解析】(4)【答案】(5)【解析】(5)【答案】(6)【解析】(6)13.(1)指出哈尼梯田与王金庄梯田农业发展的水源条件差异并分析原因13.(2)说出梯田具有的两种重要的功能(作用)或价值13.(3)说明哈尼与王金庄在村落与梯田布局上不同的合理性13.(4)近年来许多地方的梯田被弃耕概述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答案】哈尼的水资源丰富(水源条件好)王金庄的水资源不足(水源条件差)(2分)原因哈尼梯田位于我国南方亚热带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森林植被覆盖率高涵养水源能力强(2分)王金庄梯田位于我国北方温带半湿润地区降水少雨季短且降水变率大植被稀疏保水条件差(2分)【解析】略【答案】(2)(共4分)一是梯田有农业生产功能(具有经济价值)二是梯田有生态功能(具有保持水土的作用或价值)(或梯田能增加耕地面积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等)【解析】略洪水灾害和农业生产造成的水源污染同时又能获得山上森林涵养的优质水源(2分)梯田位于村落之下更靠近水源且地势较为平坦土壤条件较好利于农业生产(2分)王金庄位于我国北方热量和水分条件较差村落在梯田之下热量和水分条件相对较好利于居民生活(2分)梯田位于村落上方能减轻水土流失对村落有生态防护作用且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对水分要求不高(2分)【解析】略【答案】(4)(共6分)城镇化、工业化为农民提供了更多就业机会农村劳动力减少梯田适合手工操作需劳动量大劳动强度较大农业机械应用相对困难(或难以展开)相对于平原地区梯田的农业产【解析】略14.(1)大西洋表层海水盐度随纬度的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14.(2)A、B两海区的海水盐度均比大西洋同纬度其他海区的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海区的盐度低于B海区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3)地中海由西向东盐度渐高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从副热带海区向高纬、低纬递减【解析】(1)大西洋表层盐度的纬度分布规律也符合全球大洋表层盐度的分布规律即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向高纬、低纬递减【答案】(2)位于赤道附近降水量大于蒸发量且AB两海区分别有刚果河和亚马孙河注入, A海区受寒流影响 B海区受暖流影响【解析】(2)影响盐度大小的因素很多同纬度地区比较①首先考虑近海岸地区河流注入河水注入量较大的海域受河水稀释作用盐度较低河水注入量较小的海域盐度较高②如果都没有河流注入考虑寒暖流的影响受寒流影响的海域海水蒸发减弱盐度较低受暖流影响的海域蒸发量增大盐度较高【答案】(3)直布罗陀海峡表层是盐度较低的大西洋海水流入盐度较高的地中海这样距离大西洋越近盐度则越低【解析】(3)地中海盐度的变化受大西洋表层洋流的影响不同海域水体交换混合情况若有高盐度海水流入则盐度升高反之则盐度降低。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bafd51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1b.png)
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3小题每题3分共计39分)1.(1)影响海水温度的主要因素是()1.(2)60°N附近海域海水盐度低于60°S附近海域的主要原因是()1.(3)大洋表层的海水年平均密度()A. 太阳辐射B. 海陆分布C. 大气运动D. 海水运动【答案】A【解析】(1)海洋表层海水的温度状况受纬度、海陆分布、大气运动、海水运动等因素的影响根据图中信息海水温度随纬度升高而降低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故选A【答案】D【解析】(2)海水盐度受降水量与蒸发量、入海径流等因素的影响 60°N陆地面积广阔有大量地表径流注入稀释了海区的盐度 60°S缺少陆地无地表径流注入使60°N附近海域海水盐度低于60°S附近海域 D正确故选D【答案】B【解析】(3)读图结合所学可知大洋表层的海水年平均密度随着纬度升高而增大故选B2.“海绵公园”建设主要影响水循环的环节是()A. 调节aB. 调节eC. 增加fD. 增加d【答案】A【解析】3.(1)关于爪哇海表层海水的叙述正确的是()3.(2)巽他海峡年内流入印度洋水量最少的时段为()3.(3)影响巽他海峡年内海水交换量差异大的原因是()①季风风向转换②信风风向改变③海陆轮廓差异④洋流性质变化A. 常年都是自西向东流B. 春秋季流速较快C. 海水表面高度变化小D. 海域盐度变化小【答案】D【解析】(1)爪哇海海域较为封闭且纬度低全年降水多加上周围河流的淡水注入量多海域盐度变化小 D正确故选D【答案】A【解析】(2)该地位于南半球 12~2月气压带风带南移巽他海峡两侧降水增加海水盐度差异减小水交换速度变慢因此该时段巽他海峡年内流入印度洋水量最少故选A【答案】D【解析】(3)当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季风受西北季风的影响爪哇海西北侧海域表层海水向巽他海峡移动增加了爪哇海的海表面高度从而增加了水交换量故①正确靠近爪哇海一侧的海峡口较宽靠近印度洋一侧的海峡口较窄有利于爪哇海向印度洋流入海水这是海陆轮廓差异故③正确故选D4.(1)目前该地优质天然矿泉水水源形成的主要过程表达最合理的是()4.(2)与甲、乙两处相比图示取水口的优势有()A. 冰雪融水→下渗→地下径流B. 大气降水→下渗→地下径流C. 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D. 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地表径流【答案】A【解析】【答案】D【解析】5.(1)该地此次暴雨下渗最快的时段及影响其下渗速度的主要因素是()5.(2)为提高极端暴雨状况下雨水的下渗能力,该地可采取的合理措施是()A. 26日0:00-2:00土壤含水量B. 26日6:00-8:00降雨总量C. 27日5:00-7:00植被覆盖率D. 28日11:00-13:00降水强度【答案】A【解析】【答案】D【解析】6.(1)该“雨水街坊示范区”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有()6.(2)“雨水街坊示范区”推广后能够()①提高水资源利用率②增加城市内涝发生③减轻城市交通压力④缓解城市热岛效应A. 地表径流、下渗B. 植物蒸腾、下渗C. 植物蒸腾、降水D. 地表径流、降水【答案】A【解析】(1)依据材料可知“雨水街坊示范区”展示了雨水从下落、收集、滞留、净化到下渗的全过程形成优异的生态水循环系统主要影响了水循环的地表径流和下渗环节故选A【答案】B【解析】(2)“雨水街坊示范区”推广后能够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减少城市内涝发生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跟城市交通没有太大关系①④对故选B7.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水资源处于不断地循环更新过程中因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 海陆间水循环和陆地循环都能使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C. 水循环实现了陆地和海洋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D. 水循环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答案】A【解析】A.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也要合理利用如果不合理的利用水资源也会出现枯竭故符合题意B.水循环可以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故不符合题意C.水本身也是一种溶剂随着它的移动也会使得岩石圈的化学物质发生迁移在水循环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势能和动能的转换故不符合题意D.由于在水循环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势能和动能的转换由此产生了流水侵蚀作用塑造了地表的形态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8.通过海面的热收支方式主要有辐射、蒸发和传导图示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纬度的变化读图图中表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辐射收支差额、蒸发耗热量、海-气热传导差额的曲线依次是()A. Q₄、Q₁、Q₃、Q₂B. Q₃、Q₄、Q₂、Q₁C. Q₃、Q₁、Q₂、Q₄D. Q₂、Q₃、Q₁、Q₄【答案】C【解析】蒸发量最大的是副热带海区故Q₂为蒸发耗热量可排除A、D项辐射和蒸发除在低纬海区外应该有很大的相关性所以Q₁为辐射收支差额故选C9.(1)推测一年中洞里萨湖平均水位最低的月份是()9.(2)对洞里萨湖入湖输沙量影响较大的因素主要有()①河岸岩性②湖水顶托作用③河床形态④入湖径流量A. 4月B. 5月C. 9月D. 10月【答案】A【解析】【答案】C【解析】10.该河流最可能位于()A. 江南丘陵B. 塔里木盆地C. 内蒙古高原D. 华北平原【答案】C【解析】读图分析该河流存在春汛和夏汛径流变化除冬春季外基本与降水量变化一致说明河流主要补给水源为大气降水塔里木盆地河流主要为冰雪融水汛期为夏季故B错而华北平原不存在春汛故D错江南丘陵冬季平均气温大于0度不会出现河流结冰现象故A错内蒙古高原春季有积雪融水夏季有大气降水因此有两个汛期且冬季气温低会出现“连底冻”现象故C对11.下列对涑水河水文状况的推断可信的是()A. 地下水是最主要的补给水源B. 枯水期河流基本无自净能力C. 河水的水质良好且河水清澈D. 河流有结冰期且有凌汛现象【答案】B【解析】12.乙河12月份断流的主要原因是()A. 气温低冰川难以融化B. 气温高蒸发强C. 降水少导致径流量小D. 东南季风难以到达【答案】A【解析】13.(1)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根本原因是()13.(2)青海湖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在秋季变小的主要原因是()13.(3)冬季青海湖水体的特点是()A. 入湖径流减少B. 湖水蒸发加剧C. 入湖盐类物质增多D. 外泄河道被阻断【答案】D【解析】(1)青海湖外泄河道被阻断进入湖泊的盐类物质在湖泊中不断累积逐渐形成了咸水湖故选D【答案】C【解析】(2)青海湖流域夏季风力小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大秋季由于风力增大湖水上下扰动加剧故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变小故选C【答案】B【解析】(3)冬季青海湖结冰而湖泊底层水体温度的季节变化小故冬季青海湖表层水体温度低于底层故选B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4.(1)请指出影响开都河洪水水量的因素14.(2)请说明输水工程对博斯腾湖大循环形成的作用14.(3)请说明输水对黄水沟生态修复的有利影响【答案】(1)冬季山区积雪量夏季降水量和降水强度春季气温的回升速度夏季高温天气的持续时间【解析】(1)材料中提到“开都河属于冰雪融水、积雪融水和雨水混合补给型河流”因此影响其水量的因素有积雪量、气温、降水等温度越高融雪量越多积雪越多融水越多降雨量越大洪水水量越大春季气温回升山上积雪融化主要补给水源是积雪融水夏季高山冰川融水和降雨成为主要补给水源【答案】(2)输水前博斯腾湖主要的水源为开都河开都河入水量大且入湖口与博斯腾湖出水口距离近河水受湖水顶托不能深入湖内输水工程建设后黄水沟入湖口距离湖泊出水口远河水入湖后带动湖水形成大循环【解析】(2)本题主要考查调水工程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从图中可看出输水工程完成后更多水从湖泊西北方流入再由孔雀河流出这样可以使湖水的更新速度变快改善湖水水质因此输水工程建设对博斯腾湖大循环形成的影响主要使湖泊参与大循环的路程延长、循环水量增大、带动湖水能力增强【答案】(3)由于黄水沟存在枯水期严重断流的情况输水可以加快黄水沟河水更新速度有利减轻流域的污染同时可以极大地改善流域的缺水状况有利于流域的生态修复【解析】(3)输水对黄水沟生态的直接影响就是使黄水沟水量增多有利于附近动植物的生长恢复植被生长即可改善生态环境同时水量增大还可增强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水质等15.(1)图中A处河流的补给水源有哪些?15.(2)以黄河流域为例说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列举两例即可)15.(3)以黄河流域为例说明水循环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列举两例即可)【答案】(1)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和大气降水【解析】(1)略【答案】(2)中上游地区大量引水灌溉导致下游径流量减少中游通过植树造林或破坏植被影响地表蒸发(或蒸腾)和下渗【解析】(2)略【答案】(3)中上游地区的流水侵蚀使黄河干流出现了许多峡谷中游地区的流水侵蚀使黄土高原变得千沟万壑下游地区的泥沙沉积使黄河成为“地上河” 河口地区的泥沙沉积使黄河三角洲的面积不断扩大【解析】(3)略16.(1)图中数码分别表示①和⑤________ ②和④________ ③和⑥________ 16.(2)曲线③和⑥反映的海洋表层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16.(3)与A处相比纬度相同的B处数值较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盐度曲线, 蒸发量曲线, 温度曲线【解析】(1)图中数码分别表示①和⑤盐度曲线②和④蒸发量曲线③和⑥温度曲线【答案】(2)低纬度海区水温高高纬度海区水温低(或海洋表层温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太阳辐射【解析】(2)曲线③和⑥反映的海洋表层分布规律是低纬度海区水温高高纬度海区水温低(或海洋表层温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答案】(3)B处位于北冰洋沿岸地区有众多河水入海稀释北冰洋冰雪融水稀释降低盐度【解析】(3)与A处相比纬度相同的B处数值较小其主要原因是B处位于北冰洋沿岸地区有众多河水入海稀释北冰洋冰雪融水稀释降低盐度17.(1)图中的字母表示水循环的各环节其中A是________ C是________ G是________17.(2)E C B F形成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17.(3)跨流域调水主要是对水循环中________环节(填字母)施加的影响城市水泥路面改为渗水砖路面将会使H环节________(增大或减小)17.(4)下图表示降水后各因素对F环节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答案】(1)蒸腾, 水汽输送, 地下径流【解析】(1)根据水循环和图示箭头可以看出 A表示植物的蒸腾作用 B表示陆地上的降水 C表示海洋上空的水汽输送到陆地上空的水汽输送 D表示湖泊的蒸发 E表示海洋水体的蒸发 F表示返回海洋的地表径流 G表示返回海洋的地下径流 H表示下渗【答案】(2)海陆间循环【解析】(2)根据图示信息 E C B F的水循环联系了海洋和陆地海洋上的水汽通过地表径流最终又回到了海洋因此它是海陆间大循环海陆间大循环使得陆地上的水不断的更新和补充【答案】F, 增大【解析】(3)人类的生产生活主要集中于地表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是通过影响河流、湖泊水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行为影响F地表径流环境城市水泥路面改为渗水砖路面将有利于地表水的下渗会使H环节增大【答案】C【解析】(4)读图降水后各因素对地表径流环节的影响降水强度与地表径流呈正相关图A是负相关 A错下渗与地表径流是负相关图B是正相关 B错植被与地表径流是负相关图③是负相关 C正确坡度与地表径流是正相关图D是负相关 D错。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试卷及答案_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_湘教版_2024-2025学年](https://img.taocdn.com/s3/m/09ddab7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59.png)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试卷(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列关于地球上的水循环的描述,正确的是()A. 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海陆间循环、内陆循环和海上循环B. 海陆间循环是地球上的水循环的主要形式C. 地球上的水循环不涉及大气中的水循环D. 地球上的水循环主要通过生物循环实现2、关于地球上的水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水圈主要存在于地球表层,厚度约为10-1000米B. 水圈由地表水、地下水、大气水和生物水组成C. 地球上的水圈是地球上所有水的总和D. 地球上的水圈与地球上的其他圈层没有相互作用3、下列关于水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A. 水循环包括蒸发、降水、径流等环节。
B. 海洋蒸发是水循环中水量最大的一个环节。
C. 水循环对地球的能量平衡没有影响。
D. 水循环能够促进岩石圈的物质迁移。
4、关于地下水的描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 地下水存在于地表以下的岩石和土壤空隙中。
B. 所有的地下水资源都是无限且可以快速更新的。
C. 过度抽取地下水可能导致地面沉降。
D. 地下水是很多地区重要的饮用水源。
5、地球上的水循环过程中,以下哪个环节不会引起水的形态变化?A. 蒸发B. 降水C. 地下径流D. 凝结6、下列关于地球水资源分布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地球上水资源丰富,分布均匀B. 地球上水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赤道附近C. 地球上水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高山和沙漠地区D. 地球上水资源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区7、下列选项中,哪种类型的水体在全球水量中占比最大?A、湖泊水B、冰川水C、海洋水D、地下水8、水的三相转变中,从液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称为:A、升华B、凝华C、凝固D、凝结9、地球上的水体根据其分布特点可分为几类?A. 5类B. 4类C. 3类D. 2类 10、以下哪项不是地球上淡水的来源?A. 融化冰川B. 降水C. 海水蒸发D. 潮汐11、下列关于地球上水循环的描述,错误的是:A. 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
2024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本章达标检测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
![2024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四章地球上的水本章达标检测含解析湘教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c79e1cd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81.png)
本章达标检测(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下图为全球多年平均水循环模式图,S线代表地球表面,假设水循环总量为100单位。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1.若a、b为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则( )A.环节a的单位数为87B.环节a的主要动力来自太阳辐射C.环节b的单位数为21D.环节b不能参加地表形态的塑造2.图中甲、乙、丙表示的水循环类型分别是( )A.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B.海陆间循环、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C.陆地内循环、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D.陆地内循环、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嘉陵江发源于秦岭,是长江上游的重要支流,长江最终流入东海。
读图,完成下面两题。
3.嘉陵江在水循环中主要属于( )A.地表蒸发B.水汽输送C.植物蒸腾D.地表径流4.嘉陵江始终未干枯的主要缘由是( )A.海陆间循环B.海上内循环C.陆地内循环D.发源地秦岭森林茂密下图示意太平洋沿某一纬线的8月、2月表层水温改变。
据此回答下面两题。
5.该纬线为( )A.60°NB.30°NC.30°SD.60°S6.依据所给材料可以判定( )A.a海疆的洋流对沿岸气候有增温增湿作用B.b海疆深受暖流影响C.c海疆因受河川径流影响,冬夏季节水温差异大D.因受洋流影响2、8月水温差异大下图是某河流入海口旁边海疆高潮和低潮时的等盐度线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7.图中a处的地理坐标不变,造成此处盐度在河流枯水期某一日内周期性改变的缘由是( )A.径流B.降水C.洋流D.潮汐8.图中b、c两处盐度差异的产生,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洋流B.径流C.光照D.盛行风2024年10月4日(农历八月十八),钱塘江大潮如期而至。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9.钱塘江大潮( )A.仅有欣赏价值,不能转化为能源B.海上生明月之时正宜观潮C.与杭州湾的地形有亲密关系D.一天中只有一次涨落10.杭州湾口盐度最低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读图,回答下面两题。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687507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c8.png)
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9小题每题3分共计27分)1.(1)图中①~⑤所代表的内容是()1.(2)此图代表的水循环属于()A. ①海洋②大气③雨④雪⑤蒸发B. ①雨②雪③海洋④蒸发⑤大气C. ①雨②雪③海洋④大气⑤蒸发D. ①雨②雪③大气④海洋⑤蒸发【答案】C【解析】(1)分析图可知①、②均为降水根据①转化为地下水和泉水、②转化为冰川可以确定①为雨、②为雪雨、雪都是从大气中而来故④为大气大气中的水分由蒸发而来故⑤为蒸发地表径流最终汇入海洋故③为海洋故选C【答案】A【解析】(2)海洋→蒸发→大气→降水→地表径流→海洋由此可知此图代表海陆间水循环故选A2.(1)马尾藻海成为世界上最清澈的海其最主要的原因是()2.(2)下列关于马尾藻海叙述正确的是()A. 马尾藻海含盐量小海水透明度高B. 马尾藻海风浪小泥沙易沉积C. 马尾藻海位于大洋中部没有大江大河注入杂质少D. 马尾藻海藻类吸附了大量杂质海水干净透明【答案】C【解析】(1)海水的透明度主要受海水中泥沙、浮游生物等杂质含量影响由材料可知马尾藻海的西边与北美大陆隔着宽阔的海域其他三面都是广阔的洋面没有陆上河流携带的泥沙注入杂质少浮游生物少因此海水清澈透明度高 C正确故选C【答案】A【解析】(2)马尾藻海位于北半球大西洋的中低纬度周边环绕着顺时针方向的大洋环流中部洋流微弱表层和底层的海水几乎不发生混合海水清澈透明 A正确 B错误海水缺乏营养物质除了生活着大量无根的马尾藻外其他浮游生物少之又少鱼类稀少 C 错误马尾藻海位于副热带海区海水蒸发旺盛盐度较高 D错误故选A3.(1)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3.(2)对陆地水资源更新作用最大的是()3.(3)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 CB. EC. FD. G【答案】B【解析】(1)图中A为蒸发、B为降水、C为水汽输送、G为陆地降水、E为地表径流、D为下渗人类的生产生活主要集中于地表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是通过影响河流、湖泊水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行为影响地表径流环境故选B【答案】C【解析】(2)图中A为水汽蒸发 B为海上的降水 C为水汽输送 G为陆地降水 H为陆地水汽蒸发 D为下渗 E为地表径流 F为地下径流陆地的水资源主要来源于海洋水汽蒸发后输送到陆地上空形成的降水而陆地水主要通过径流进入海洋所以对陆地水资源更新作用最大的是A、C、G、E、F循环即海陆间大循环故选C【答案】C【解析】(3)水循环可以联系四大圈层、促进水体更新促进物质迁移和能量传输流水作用改造着地表形态淡水资源是有限的在总水体中比例非常小如果过度用水或保护不当就有使水资源枯竭的可能性沿特别是地区性水资源枯竭水循环的动能来自于太阳故选C4.巴丹吉林沙漠位于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年降水量40~80mm 蒸发量3000mm 沙漠东南部腹地星罗棋布地点缀着常年有水的湖泊70多个形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高大沙山(海拔1080~1590m)环抱湖泊的景观苏木吉林湖就是其中之一湖区全年降水量为163.6mm 全年蒸发量1261mm 如图示意苏木吉林湖区湖泊补给量和排泄量动态曲线苏木吉林湖的主要水源补给来自()A. 降水B. 地下水C. 积雪融水D. 冰川融水【答案】B【解析】5.(1)M湖与东南亚最大河流——湄公河相通 M湖水面面积处于增加的时期一般出现在()5.(2)右图景观出现在左图的()5.(3)下列属于中国与东盟各国经济合作的有利条件是()①东南亚各国华人华侨众多②中国与东盟各国自然地理环境相同③中国与东盟各国在资源和经济上具有互补性④基于“反恐”的需要A. 全年B. 1~6月C. 5~10月D. 10月~次年5月【答案】C【解析】(1)东南亚是热带季风气候其降水主要受西南季风的影响集中在每年的5~10月在这个时间段内河川径流量大河水水位高于M湖泊的水位河水补给湖泊湖水面面积增加故选C【答案】B【解析】(2)右图中的植被茂盛以高大的乔木为主最有可能是热带雨林根据所学的有关东南亚的气候与自然带的相关知识可知左图中只有②地为热带雨林气候植被为热带雨林故选B【答案】C【解析】(3)中国与东盟各国自然地理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②错误“反恐”不属于经济合作的领域范畴④错误东南亚各国华人华侨众多①正确中国与东盟各国自然地理环境存在较大的差异在资源和经济上具有互补性③正确故选C6.(1)下列诗句与该次天气现象相似的是()6.(2)威宁县该天气现象维持时间短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6.(3)威宁县草海湿地水源主要来自()A.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B.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C.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D.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答案】C【解析】(1)根据材料可知该天气现象为冷锋过境导致的“倒春寒” 与“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天气现象相似 C正确“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是江淮准静止锋影响下的天气现象 A错误“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是由于海拔高度差异造成的气温差异 B错误“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是由于夏季风减弱天气逐渐转凉造成的 D错误故选C【答案】D【解析】(2)分析可知该天气现象为“倒春寒” 最可能是由北方强劲冷锋迅速南下导致的因此气温下降快持续时间短故选D【答案】B【解析】(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位于云贵高原上的威宁县草海湿地在我国季风区范围内因而草海水源的主要补给类型为夏季风带来的大气降水故选B7.(1)关于爪哇海表层海水的叙述正确的是()7.(2)巽他海峡年内流入印度洋水量最少的时段为()7.(3)影响巽他海峡年内海水交换量差异大的原因是()①季风风向转换②信风风向改变③海陆轮廓差异④洋流性质变化A. 常年都是自西向东流B. 春秋季流速较快C. 海水表面高度变化小D. 海域盐度变化小【答案】D【解析】(1)爪哇海海域较为封闭且纬度低全年降水多加上周围河流的淡水注入量多海域盐度变化小 D正确故选D【答案】A【解析】(2)该地位于南半球 12~2月气压带风带南移巽他海峡两侧降水增加海水盐度差异减小水交换速度变慢因此该时段巽他海峡年内流入印度洋水量最少故选A【答案】D【解析】(3)当气压带风带南移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移越过赤道偏转成西北季风受西北季风的影响爪哇海西北侧海域表层海水向巽他海峡移动增加了爪哇海的海表面高度从而增加了水交换量故①正确靠近爪哇海一侧的海峡口较宽靠近印度洋一侧的海峡口较窄有利于爪哇海向印度洋流入海水这是海陆轮廓差异故③正确故选D8.(1)①②③⑥环节依次是()8.(2)水循环对地理环境的意义是()①加剧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②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③促进地球各圈层之间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④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平衡A. 蒸发、降水、地下径流、水汽输送B. 蒸腾、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C. 蒸发、降水、地下径流、水汽输送D. 蒸发、降水、地表径流、水汽输送【答案】D【解析】(1)据图中箭头特点可知①为蒸发②为降水③为地表径流⑥为水汽输送故选D【答案】B【解析】(2)水循环可以缓解不同纬度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①错促进陆地淡水资源的更新②对促进地球各圈层之间的物质转移和能量交换③对各种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平衡④对故选B9.a、b、c、d四个港口封冻期最短的是()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3小题每题10分共计30分)10.【海洋地理】北冰洋单位面积接收的淡水输入量非常大表层低温低盐大西洋表层水进入北冰洋后迅速冷却下沉到北冰洋深处形成中层水低温低盐的表层水与温度、盐度较高的中层水之间有一个常年存在的、厚度约100m的稳定层稳定层有利于太阳辐射集中加热表层有限的水域某地理研究团队利用全球海洋数字模型将所有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径流量设为0 得到关闭径流的实验以研究北极径流对北冰洋表层水温的影响预测关闭北极径流后北冰洋大部分水域表层水温的变化并说明理由【答案】变化北冰洋表层水温降低理由径流由低纬向高纬流动水温高于北冰洋关闭之后暖水来源消失河口附近盐度上升稳定层稳定性减弱太阳辐射向下穿透的范围增大表层海水加热效果减弱暖水来源消失海水降温导致海冰面积扩大反射率上升进一步削弱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导致北冰洋表层水温降低【解析】径流自低纬向高纬流入北冰洋可以给北冰洋带来热量关闭径流后热量输入减少且稳定层稳定性减弱太阳辐射的集中加热效果减弱导致北冰洋表层水温降低水温降低密度增大表层海水下沉抑制了中层暖水团的上升导致热量进一步下降同时水温降低还导致海冰覆盖增加下垫面反射率降低吸收太阳辐射减少11.(1)写出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名称 A________ C________11.(2)在图中补出缺少的水循环环节并标注名称11.(3)水循环的类型有三种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1.(4)人类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_等措施来改变地表径流即改变了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答案】(1)蒸发, 地表径流【解析】(1)读图可知 A是蒸发环节 C是地表径流环节【答案】(2)【解析】(2)水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等【答案】(3)海陆间循环, 海上内循环, 陆地内循环【解析】(3)水循环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洋内循环和陆地内循环【答案】(4)修建水库, 跨流域调水【解析】(4)人类可以通过修建水库来改变水资源的时间分布通过跨流域调水来改变水资源的空间分布12.(1)图中数码分别表示①和⑤________ ②和④________ ③和⑥________ 12.(2)曲线③和⑥反映的海洋表层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影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12.(3)与A处相比纬度相同的B处数值较小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盐度曲线, 蒸发量曲线, 温度曲线【解析】(1)图中数码分别表示①和⑤盐度曲线②和④蒸发量曲线③和⑥温度曲线【答案】(2)低纬度海区水温高高纬度海区水温低(或海洋表层温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 太阳辐射【解析】(2)曲线③和⑥反映的海洋表层分布规律是低纬度海区水温高高纬度海区水温低(或海洋表层温度从赤道向两极递减)主要影响因素是太阳辐射【答案】(3)B处位于北冰洋沿岸地区有众多河水入海稀释北冰洋冰雪融水稀释降低盐度【解析】(3)与A处相比纬度相同的B处数值较小其主要原因是B处位于北冰洋沿岸地区有众多河水入海稀释北冰洋冰雪融水稀释降低盐度。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练习四 地球上的水(含解析)
![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1册 练习四 地球上的水(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cc0ed6bc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3.png)
练习四地球上的水一、判断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1.自然界的水循环维持了全球水量的动态平衡。
()2.寒流较流经海区的水温低,暖流相反。
()3.水循环将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岩石圈联系起来,促进地球上的物质迁移和能量流动。
()4.世界著名渔场都是由寒暖流交汇形成的。
()5.水循环可以使陆地水得到不断更新,所以陆地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二、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有专家提出水循环可分为自然循环和社会循环两大类,下图为某城市水循环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中①②③⑦分别表示()A.地表径流、地下径流、蒸发、人工降水B.地表径流、跨流域调水、蒸发、人工降水C.地下径流、地表径流、管道输水、跨流域调水D.跨流域调水、地表径流、管道输水、人工降水7.关于人类对城市水循环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用透水材料改造水泥路面,可以增加⑤B.大量开采地下水,可以增加④C.污水回收利用,可以增加②D.城市绿地建设,可以减少⑥“一滴水从波涛汹涌的大海,化为天上的白云,再到漫天的大雪,使地面银装素裹,融化后渗入地下,被植物的根系吸收。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题。
8.水循环联系的地球圈层有()①水圈②软流层③生物圈④大气圈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9.地球的外部圈层中,其中最活跃的圈层是()A.岩石圈B.大气圈C.水圈D.生物圈上海市打造“雨水银行”,让“天落水”循环使用。
读雨水利用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在雨季过滤并储蓄雨水,影响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A.水汽输送B.降水C.植物蒸腾D.下渗11.建设“雨水银行”,可以()①减少城市内涝②改善城市生态环境③提高江河水位④加剧热岛效应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浙江钱塘江潮水是中国著名的自然奇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至十八日,潮水上涨时,观潮的游客挤满海塘。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含答案解析
![新教材湘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一册第四章地球上的水 课时练习题及章末测验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7f2cf2076a20029bc642d60.png)
第四章地球上的水第一节水循环.............................................................................................................. - 1 - 第二节海水的性质和运动........................................................................................ - 10 - 第三节海洋与人类.................................................................................................... - 18 - 章末综合测验................................................................................................................ - 26 -第一节水循环基础训练一、正误判断题(共5题,每小题1分,共5分)1.三种水循环都有的水循环环节是蒸发和降水。
(√)2.利用气象卫星对强降雨天气、水情进行监测,能够有效防止洪涝灾害的发生。
(√)3.沙漠地区没有水循环。
(×)4.由陆地内循环运动而补给陆地水体的水量较多。
(×)5.水循环缓解了不同纬度地区热量收支不平衡的矛盾。
(√)二、选择题(共7题,每小题2分,共14分)读海陆间循环示意图,完成1~3题。
1.驱动水循环的能量包括( )①地球内部的放射能②太阳辐射③重力能④机械能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中过程③和⑤体现了陆地内循环的主要环节B.海陆间循环是④环节完成的C.华北平原的形成体现了水循环塑造地表形态的作用D.海陆间循环使陆地水资源得以不断更新和再生3.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最主要表现在 ( )A.人工降雨,促进大气中的水汽输送B.植树种草,减少空气中的水汽含量C.修建水库,跨流域调水,改变局部地区地表径流D.抽取地下水,加速地下径流的循环【解析】1选D,2选B,3选C。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8b71bf8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98.png)
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该区域地表径流的水源补给是()1.(2)该区森林大面积砍伐会使()1.(3)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 湖泊水和大气降水B. 大气降水和地下水C. 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D. 湖泊水和地下水【答案】C【解析】(1)由图可知该区域地表径流的水源补给是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 C正确故选C【答案】D【解析】(2)当地森林遭受砍伐植物蒸腾减少地表蒸发量变多区域小气候干旱降水量减少降水变率增大由于植被的砍伐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多地下径流减少植被对地表径流的调蓄能力减弱地表径流变化增大 D正确故选D【答案】B【解析】(3)水循环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洋内循环和内陆循环故A错水的循环运动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故B对水循环促使自然界物质的运动从而使地球表层各圈层之间以及陆地和海洋之间实现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故C错水循环的环节包括蒸发、降水、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下渗、植物蒸腾等是一个连续的过程故D错故选B2.(1)影响潮汐形成的主要因素是()2.(2)有关四个时段水闸开关的原因判断正确的是()A. 太阳辐射B. 大气热量C. 海水盐度D. 万有引力【答案】D【解析】(1)海洋潮汐主要形成原因是天体的引力 D正确 ABC错误故选D【答案】C【解析】(2)①时段为涨潮应打开水闸增加水库进水量 A错误②时段为落潮应关闭水闸防止水库海水外泄增加水库蓄水量 B错误③④时段水库水位高外侧海水水位低应关闭水闸减少水库出水量来发电延长发电时间 C正确 D错误故选C3.(1)下列要素的纬度变化规律与海洋表层海水平均盐度的纬度变化规律最相似的是()3.(2)P、Q两地纬度相当但盐度差异大影响其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A. 世界年均降水量B. 海洋表层水温C. 世界年均蒸发量D. 年太阳辐射量【答案】C【解析】(1)读图可知世界大洋海水表层海水盐度变化为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低纬、高纬递减世界年均降水量和海洋表层水温分布规律为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AB错副热带海区降水少晴天多蒸发量大成为全球蒸发量最大海区与世界大洋海水表层海水盐度变化规律相似 C对低纬度地区全年正午太阳高度角较大年太阳辐射量总体上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D错故选C【答案】B【解析】(2)世界大洋表面盐度分布规律为由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低纬和高纬递减根据南北半球海陆分布特点 P、Q两地纬度相当但盐度差异大主要原因是P位于北纬60°海域附近周围陆地有大量淡水随河流注入海洋对海水起稀释作用而南半球同纬度大面积为海洋受陆地径流影响小 B对 ACD错故选B4.长江水源补给量最多的过程是()A. a-b-c-IB. a-b-c-g-kC. a-b-d-h-lD. a-b-d-j【答案】A【解析】长江位于我国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水源补给量最大的是大气降水大气降水主要来自海陆间循环因此长江水源补给量最多的过程是海洋水经过a蒸发形成水汽通过b大气输送到达陆地上空形成C降雨通过I地表径流补给长江故长江水源补给量最多的过程是a-b-c-I5.(1)与世界大洋平均盐度值相比渤海海水盐度值较低主要原因是()①纬度高蒸发大②海水的流通性弱③多年平均降水量少④多条河流注入稀释5.(2)与其他海湾相比辽东湾海冰外缘线与基准点间的距离最远最主要原因是()5.(3)海冰适度处理可作为淡水资源目前渤海海冰开发的有利条件是()A. ①②B. ②③C. ②④D. ③④【答案】C【解析】(1)据图分析渤海周围地区有黄河、辽河等众多淡水河流注入对海水具有稀释作用且渤海为内海海水的流动性较弱使得该海域海水的盐度低于世界大洋平均盐度值故选C【答案】B【解析】(2)由材料可知海冰外缘线是指由基准点向外有海冰分布的最远边界辽东湾与渤海湾、莱州湾相比海冰外缘线与基准点间的距离更大是由于辽东湾纬度更高冬季气温更低故选B【答案】D【解析】(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环渤海地区工业发达城市众多生产生活需水量大但水资源缺乏故目前渤海海冰开发的有利条件是淡水资源缺乏市场需求大故选D6.正确反映海洋表层平均盐度分布规律的是()A.B.C.D.【答案】D【解析】世界海水盐度变化规律总趋势是从南北半球的副热带海区分别向两侧的高纬度和低纬度递减副热带海区的气温高蒸发大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下沉气流为主降水少盐度最高赤道海区受赤道低气压控制蒸发量大但降水量更大盐度较低高纬度海区气温低蒸发量小温带多雨带多河流水注入盐度低北半球陆地面积大河流水注入多 60°N 比60°S海区盐度低故选D7.(1)在城市中用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水循环环节()7.(2)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城区河流()A. a减弱B. b增强C. c减弱D. d增强【答案】D【解析】(1)据图可知 a为蒸发 b为地表径流 c为下渗 d为地下径流植被浅沟替代不透水地面会使下渗水量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蒸发量增加故D正确 ABC错误故选D【答案】A【解析】(2)城市大量布置植被浅沟后增加了地表水的下渗使得地表径流减少汇入河流的水量减少河流流量减小流速减慢 A正确 B错误绿地起到了保持水土的作用减轻了地表水对土地的冲刷河流含沙量减少 C错误对结冰期没有影响 D错误故选A8.(1)从图中可看出该河上游和下游水源的最主要补给分别是()8.(2)从该河的径流量变化来看关于参与该河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 湖泊水、高山冰川融水B. 雨水、地下水C. 高山冰川融水、雨水D. 季节性积雪融水、高山冰川融水【答案】C【解析】(1)该河上游7月份流量最大即出现夏汛(该河在北半球)但是整体流量不大因此是高山冰川融水补给下游在冬季径流量大冬季气温低不会是冰川融水只能是大气降水补给故选C【答案】C【解析】(2)该河流位于北半球下游2月份径流量最大说明冬季降水多 8月份径流量小说明夏季干燥少雨因此该河位于地中海气候区该气候区河流参与海陆间循环位于大陆西岸地区大多是海陆间水循环少量是内陆水循环故选C9.(1)下列四幅海洋表层海水等温线(单位℃)与洋流关系示意图中与甲、乙两处洋流相符的是()9.(2)受气温影响格陵兰岛上城市多分布在岛屿的()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1)甲处为北半球高纬度海区的暖流水温较低等温线凸向较高纬度乙处为北半球高纬度海区的寒流水温较甲处更低故选B【答案】B【解析】(2)格陵兰岛西南部纬度偏低接受太阳辐射较多且受暖流影响较其他地区气温高是该岛人口和城市的主要分布区故选B10.(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表示社会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10.(2)下述地理现象的形成与输水节点关联正确的是()A. 甲—给水处理B. 乙—废水处理C. 丙—外部再利用D. 丁—自然水系统【答案】B【解析】(1)由图可知甲箭头指向方框“取水” 同时方框“回水”箭头指向甲说明甲表示自然水系统乙之前为“废水收集” 说明乙表示废水处理丙箭头来源于“取水” 并且指向“配水” 说明丙表示给水处理则丁表示外部再利用 B项正确故选B【答案】A【解析】(2)地面沉降主要是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的水体污染主要是用水造成的黄河断流主要是降水减少造成的资源型缺水主要是气候干旱降水少引起的 A项正确故选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1.(1)指出图中①②③④四处表层海水密度最大的海域并简述其原因11.(2)科研人员认为欧洲鳗鲡洄游产卵时并非自东向西直接前往马尾藻海域而是绕道南方迂回到达推测鳗鲡洄游产卵路径的合理之处【答案】(1)④ ④处的纬度最高有寒流经过海水温度最低【解析】(1)主要从纬度、温度等方面分析④处的纬度最高且有寒流经过海水温度最低因此密度最大【答案】(2)(绕道南方迂回)顺着洋流游动省时省力【解析】(2)主要从洋流角度分析欧洲鳗鲡洄游产卵时绕道南方迂回到达会顺着洋流(加纳利寒流、北赤道暖流等)游动省时省力12.【海洋地理】北冰洋单位面积接收的淡水输入量非常大表层低温低盐大西洋表层水进入北冰洋后迅速冷却下沉到北冰洋深处形成中层水低温低盐的表层水与温度、盐度较高的中层水之间有一个常年存在的、厚度约100m的稳定层稳定层有利于太阳辐射集中加热表层有限的水域某地理研究团队利用全球海洋数字模型将所有流入北冰洋的河流径流量设为0 得到关闭径流的实验以研究北极径流对北冰洋表层水温的影响预测关闭北极径流后北冰洋大部分水域表层水温的变化并说明理由【答案】变化北冰洋表层水温降低理由径流由低纬向高纬流动水温高于北冰洋关闭之后暖水来源消失河口附近盐度上升稳定层稳定性减弱太阳辐射向下穿透的范围增大表层海水加热效果减弱暖水来源消失海水降温导致海冰面积扩大反射率上升进一步削弱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导致北冰洋表层水温降低【解析】径流自低纬向高纬流入北冰洋可以给北冰洋带来热量关闭径流后热量输入减少且稳定层稳定性减弱太阳辐射的集中加热效果减弱导致北冰洋表层水温降低水温降低密度增大表层海水下沉抑制了中层暖水团的上升导致热量进一步下降同时水温降低还导致海冰覆盖增加下垫面反射率降低吸收太阳辐射减少13.(1)8月份南海北部海域的盐度较________ 原因是________13.(2)三沙市通过填海造陆建机场是利用海洋的________资源填海造陆可能带来________、________等海洋环境问题13.(3)三沙市石岛老龙头景观主要由于海水不断冲击岸边基岩使上部的岩石塌落形成________景观在波浪的作用下该景观会不断________(后退/前进)13.(4)运用海陆风的形成原理分析海南岛白天多雨的原因13.(5)结合材料信息推测莺歌海盐场分布在海南岛的________部并说明理由【答案】(1)低, 有大量陆地淡水汇入【解析】(1)8月份南海北部海域的盐度较低原因是热带季风气候 8月份正值雨季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有大量陆地淡水汇入【答案】(2)空间, 海洋污染, 生态破坏【解析】(2)三沙市通过填海造陆建机场扩大陆地面积是利用海洋的空间资源填海造陆会破坏海洋生态、带来各种污染所以可能带来海洋污染、生态破坏等海洋环境问题【答案】(3)海蚀崖, 后退【解析】(3)三沙市石岛老龙头景观主要由于海水不断冲击岸边基岩使上部的岩石塌落形成海蚀崖景观在波浪的不断侵蚀作用下该景观会不断向陆地后退【答案】(4)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白天海岛地表升温比海洋快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升温慢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富的水汽形成降雨【解析】(4)根据所学可知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白天海南岛地表升温比海洋快气温高、气压低近地面形成低压(海洋比热小升温慢气温低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丰富的水汽形成降雨【答案】(5)西南(南)西南部沿海盐度较高西南部年平均气温较高降水较少日照条件较好蒸发量大利于晒盐【解析】(5)结合材料读图分析可知莺歌海盐场分布在海南岛的西南(南)部理由西南部位于海南岛中部山地的背风坡形成焚风效应降水较少沿海盐度较高西南部年平均气温较高日照条件较好蒸发量大地形平坦利于晒盐14.(1)请指出影响开都河洪水水量的因素14.(2)请说明输水工程对博斯腾湖大循环形成的作用14.(3)请说明输水对黄水沟生态修复的有利影响【答案】(1)冬季山区积雪量夏季降水量和降水强度春季气温的回升速度夏季高温天气的持续时间【解析】(1)材料中提到“开都河属于冰雪融水、积雪融水和雨水混合补给型河流”因此影响其水量的因素有积雪量、气温、降水等温度越高融雪量越多积雪越多融水越多降雨量越大洪水水量越大春季气温回升山上积雪融化主要补给水源是积雪融水夏季高山冰川融水和降雨成为主要补给水源【答案】(2)输水前博斯腾湖主要的水源为开都河开都河入水量大且入湖口与博斯腾湖出水口距离近河水受湖水顶托不能深入湖内输水工程建设后黄水沟入湖口距离湖泊出水口远河水入湖后带动湖水形成大循环【解析】(2)本题主要考查调水工程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从图中可看出输水工程完成后更多水从湖泊西北方流入再由孔雀河流出这样可以使湖水的更新速度变快改善湖水水质因此输水工程建设对博斯腾湖大循环形成的影响主要使湖泊参与大循环的路程延长、循环水量增大、带动湖水能力增强【答案】(3)由于黄水沟存在枯水期严重断流的情况输水可以加快黄水沟河水更新速度有利减轻流域的污染同时可以极大地改善流域的缺水状况有利于流域的生态修复【解析】(3)输水对黄水沟生态的直接影响就是使黄水沟水量增多有利于附近动植物的生长恢复植被生长即可改善生态环境同时水量增大还可增强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水质等。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19cd9e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dd.png)
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0小题每题3分共计30分)1.(1)图示水循环环节中()1.(2)若图示植被遭到破坏水循环各环节可能出现的变化是()A. ①为水汽输送B. ③为大气降水C. ⑤为下渗作用D. ⑦为地下径流【答案】D【解析】(1)图示水循环系统中①为大气降水②为水汽蒸发③为水汽输送④为植被蒸腾⑤为地表径流⑥为下渗作用⑦为地下径流故选D【答案】B【解析】(2)若图示植被破坏蒸腾量减少降水略有减少下渗量减少地下径流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在短时期内增加径流季节变化增大故选B2.(1)“浮石筏”漂流的主要动力来自()2.(2)与同一经线的赤道附近海域相比目前“浮石筏”所在海域()A. 盛行风B. 洋流C. 引潮力D. 海水密度【答案】B【解析】(1)“浮石筏”漂流的主要动力来自洋流故选B【答案】B【解析】(2)结合海水温度、盐度和密度变化规律可知与同一经线赤道附近海域相比目前“浮石筏”所在海域水温低、密度大、盐度高故选B3.与7月相比 4月径流量较大的主要原因是()A. 降水量较大B. 下渗量较小C. 融雪量较少D. 地下水补给较多【答案】B【解析】图中显示当地7月降水量最大而4月降水量小因此4月径流量较大主要原因不是降水量较大 A错误如果当地河流4月径流量是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则随着气温升高高山冰雪融水量会不断增多而当地5月后河流径流量下降说明4月径流量不是来自高山冰雪融水而来自季节性融水融水 B错误4月积雪融水量较大地下有很厚的冻土下渗量较小融水大多形成径流导致径流量大而7月降水量较大地下冻土大多融化大量雨水下渗形成径流量不大 C正确4月地表温度升至0°C以上而地下温度变化慢地下冻土融水少而7月地下温度已升至较高因此7月冻土融水量可能更多 D错误4.读图“我国东部某区域剖面示意图” 完成(1)~(3)题(2)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地理意义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不断更新陆地水B. 使水呈三态变化C. 参与塑造地表形态D. 促进全球物质和能量的输送与交换【答案】B【解析】A.水循环的意义促进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此项说法是对的故不符合题意B.水呈三态变化是水循环的实质不是水循环的意义故正确C.水循环的意义促进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塑造了地表的形态此项说法是对的故不符合题意D.水循环的意义促进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塑造了地表的形态此项说法是对的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5.图中径流深度随经度变化的规律很大程度上取决于()A. 西北季风的影响B. 植被的疏密程度C. 地表的物质组成D. 东南季风的影响【答案】D【解析】河流的径流深度主要与降水量有关而我国降水量变化主要受夏季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量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减少河流径流深度也大致由东南向西北变浅 D对 A 错径流深度受植被、地表物质的影响较小 B、C错6.(1)图1中各海域表层海水温度比较正确的是()6.(2)图2中各海域表层海水盐度比较正确的是()A. ③>②>①B. ①>②>③C. ③>①>②D. ②>①>③【答案】B【解析】(1)根据图1可知①位于赤道附近②位于南回归线附近③位于南极圈附近再对照图2 虚线代表海水表层温度变化可知海水表层温度在赤道地区最高向两极地区递减故三地海水表层温度比较应为①>②>③ 故B正确 ACD错误故选B【答案】D【解析】(2)根据图2分析可知实线表示海水表层盐度变化各海域表层海水盐度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地区达到最大值由南北回归线向赤道、两极递减相比之下①比③盐度高出一点②盐度最高故盐度比较应为②>①>③ 故D正确 ABC错误故选D7.(1)图中湖泊水位最高的季节及补给来源分别是()7.(2)A湖泊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及潜水补给湖水的时间分别是()A. 春季、潜水B. 夏季、高山冰雪融水C. 秋季、湖泊水D. 冬季、大气降水【答案】B【解析】(1)由图可知夏季该湖泊水位最高该湖位于塔里木盆地因此其补给来源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故选B【答案】B【解析】(2)内陆湖主要参与陆地内循环由图可知 10月~次年3月湖泊附近绿洲的地下水水位高于湖水水位该时期地下水补给湖水故选B8.(1)图中代表赤道地区海域盐度垂直变化曲线的是()8.(2)a曲线所在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特征及其主要成因是()8.(3)图中有关海水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1)赤道地区盐度变化规律从海面到150米深度盐度逐渐升高最大盐度值一般出现在150米左右从150米—600米左右盐度逐渐降低最低值出现在600米左右从1500—2000米以下盐度几乎不随深度而变化图中代表赤道地区海域盐度垂直变化曲线的是b B对故选B【答案】C【解析】(2)大洋表层海水盐度分布规律是从副热带海区向两侧递减 a曲线所在海域表层海水盐度特征是盐度最高应位于副热带海区其主要成因是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蒸发强烈降水稀少流入河流少 C对故选C【答案】D【解析】(3)海水盐度500米处四条盐度曲线差距仍较大 A错c曲线所在海域的盐度表层强烈淡化的原因是阴雨天多蒸发较少入海径流量大 B错海水自表层到水深1500米处的盐度垂直变化规律是先逐渐降低然后升高但低于表层海水盐度 C错造成太平洋表层海水盐度水平分布规律的主要因素是温度和降水 D对故选D9.(1)关于图中洋流①②的位置、流向、性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9.(2)关于图中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①是寒流位于北半球B. ②是暖流位于南半球C. ①②洋流均向北流动D. ①位于大洋东岸②位于大洋西岸【答案】C【解析】(1)洋流的流向与等温线弯曲方向相同因此①②处洋流均自南向北流结合等温线数值可知①为北半球暖流②洋流为南半球寒流故选C【答案】B【解析】(2)由分析可知①为暖流②为寒流暖流流经沿岸地区增温增湿气候暖湿 A 错误寒、暖流交汇处海水搅动形成渔场 B正确寒流流经沿岸地区降温减湿气候冷干C错误寒、暖流交汇处形成海雾影响航行 D错误故选B10.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水资源处于不断地循环更新过程中因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 海陆间水循环和陆地循环都能使水资源得到不断的更新C. 水循环实现了陆地和海洋之间的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D. 水循环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不断地塑造着地表形态【答案】A【解析】A.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也要合理利用如果不合理的利用水资源也会出现枯竭故符合题意B.水循环可以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故不符合题意C.水本身也是一种溶剂随着它的移动也会使得岩石圈的化学物质发生迁移在水循环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势能和动能的转换故不符合题意D.由于在水循环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势能和动能的转换由此产生了流水侵蚀作用塑造了地表的形态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1.(1)洞里萨河是世界上唯一一条因不同季节而逆转流向的河根据图文资料说出其流向的周期变化并分析原因11.(2)洞里萨湖是东南亚地区最大的湖泊资料显示输入洞里萨湖的泥沙量远多于其输出的泥沙量简述洞里萨湖的泥沙量在湄公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发过程可能带来的影响【答案】(1)流向的周期性变化 5~10月洞里萨河自(东)南向(西)北流 11月~次年4月洞里萨河自(西)北向(东)南流原因 5~10月湄公河干流处于洪水期水位上涨(高于洞里萨湖水位)河水补给洞里萨湖所以洞里萨河自(东)南向(西)北流 11月~次年4月湄公河干流处于枯水期水位回落(低于洞里萨湖水位)湖水补给湄公河干流所以洞里萨河自(西)北向(东)南流【解析】(1)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5~10月湄公河干流处于洪水期水位上涨(高于洞里萨湖水位)河水补给洞里萨湖所以洞里萨河自(东)南向(西)北流 11月~次年4月湄公河干流处于枯水期水位回落(低于洞里萨湖水位)湖水补给湄公河干流所以洞里萨河自(西)北向(东)南流【答案】(2)因输入洞里萨湖的泥沙量远多于其输出的泥沙量导致泥沙大量沉积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造成影响不利方面泥沙大量沉积洞里萨湖面积和容积减少导致湖区生物多样性减少洞里萨湖调蓄作用减弱(调节湄公河径流季节变化的能力下降)加剧湄公河下游流域的旱涝灾害致使湄公河河口旱季海水入侵加剧等从而影响流域内航行、灌溉、养殖等活动的正常进行有利方面泥沙大量沉积为种植业提供肥沃的土壤增加了土地面积为工农业提供建设用地和耕地【解析】(2)洞里萨湖的泥沙量在湄公河流域综合治理开发过程可能带来的有利影响可以从增加土地面积、提供肥沃土壤等方面分析不利影响可以从减少生物多样性、加剧洪涝灾害等方面分析12.(1)图中代表蒸发环节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 代表植物蒸腾的是____________ 代表陆地降水的是_________ 代表径流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填字母)12.(2)A、C、F、D、E组成的水循环是__________ 该循环中有__________等几个环节比较容易受到人类的改变或影响(填名称)12.(3)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而划分的三类水循环类型中水循环过程中水汽量最大的是________循环能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的是________循环12.(4)水循环的存在十分重要对于陆地有哪些意义呢?【答案】(1)A, G, H, F, D, E【解析】(1)陆地和海洋上箭头向上表示蒸发陆地上植物蒸腾作用箭头向上陆地上箭头向下为降水径流有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由陆地流向海洋结合上述图中代表蒸发环节的有A、G 代表植物蒸腾的是H 代表陆上降水的是F 代表径流的是D、E【答案】(2)海陆间循环, 蒸发、降水、径流【解析】(2)发生在陆地和海洋表面、陆地和海洋上空大气之间应为海陆间水循环类型人类通过改变地表性质工程调水影响蒸发、降水、径流、下渗等环节【答案】(3)海上内, 海陆间【解析】(3)根据水循环发生的领域而划分的三类水循环类型为海上内循环、海陆间循环、陆上内循环水循环过程中水汽量最大的是发生在海洋上的海上内循环能使陆地水资源不断得到补充的是海陆间循环【答案】(4)促使陆地水体不断更新塑造地表形态促进物质转移和能量转换维持生态平衡等【解析】(4)水循环的地理意义是促进地球上各种水体的更新维持了全球水的动态平衡塑造地表形态促进物质转移和能量转换维持生态平衡等13.(1)推断长江入海口海域表层含沙量和盐度由近岸向远岸的变化规律13.(2)与低潮(海水水位最低)时相比说明涨潮过程中Ⅰ海区与Ⅱ海区表层含沙量的变化趋势及原因13.(3)分析长江入海口海域浮游植物数量从近岸向远岸显著增大的原因【答案】(1)含沙量减小。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1第四章 地球上的水单元测试(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da9cd8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0feac70.png)
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8小题每题3分共计24分)1.下图为水循环示意图能正确反映海陆间水循环过程的是()A. a→f→h→gB. e→f→h→dC. c→a→b→dD. d→a→b→c【答案】D【解析】图中d为蒸发 a为水汽输送 b为降水 c为地表径流共同组成海陆间水循环过程故选D2.(1)我国夏季风较强的年份水循环的环节()2.(2)与冲积平原形成直接相关的水循环环节是()A. ①减弱B. ②减弱C. ③减弱D. ⑤增强【答案】D【解析】(1)夏季风势力强从海洋带来的水汽较多图中⑤代表从海洋向陆地的水汽输送因此我国夏季风较强的年份⑤会增强故选D【答案】C【解析】(2)冲积平原是地表径流携带的泥沙堆积形成的图中③代表地表径流与冲积平原的形成直接相关故选CB. 下渗量较小C. 融雪量较少D. 地下水补给较多【答案】B【解析】图中显示当地7月降水量最大而4月降水量小因此4月径流量较大主要原因不是降水量较大 A错误如果当地河流4月径流量是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则随着气温升高高山冰雪融水量会不断增多而当地5月后河流径流量下降说明4月径流量不是来自高山冰雪融水而来自季节性融水融水 B错误4月积雪融水量较大地下有很厚的冻土下渗量较小融水大多形成径流导致径流量大而7月降水量较大地下冻土大多融化大量雨水下渗形成径流量不大 C正确4月地表温度升至0°C以上而地下温度变化慢地下冻土融水少而7月地下温度已升至较高因此7月冻土融水量可能更多 D错误4.通过海面的热收支方式主要有辐射、蒸发和传导图示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纬度的变化读图图中表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辐射收支差额、蒸发耗热量、海-气热传导差额的曲线依次是()A. Q₄、Q₁、Q₃、Q₂B. Q₃、Q₄、Q₂、Q₁C. Q₃、Q₁、Q₂、Q₄D. Q₂、Q₃、Q₁、Q₄【答案】C【解析】蒸发量最大的是副热带海区故Q₂为蒸发耗热量可排除A、D项辐射和蒸发除在低纬海区外应该有很大的相关性所以Q₁为辐射收支差额故选C5.(1)造成诺尔图湖冬夏季水位差异的主要因素是()5.(2)推测诺尔图湖的主要补给水源是()A. 蒸发B. 降水【答案】A【解析】(1)诺尔图湖地处内蒙古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高温湖水蒸发旺盛冬季寒冷湖水蒸发量小故蒸发是造成诺尔图湖冬夏季水位差异的主要因素 A正确由材料“该区域年降水量40~110mm 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季节变化很大”知诺尔图湖水位应该夏季水位高冬季水位低而读图可知诺尔图湖夏季水位低冬季水位高 B错误一年中湖泊下渗量季节变化不大 C错误由材料信息“诺尔图湖是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中面积最大的内流湖之一全年几乎无地表水汇入”可知地表径流不是造成诺尔图湖冬夏季水位差异的主要因素 D错误故选A【答案】B【解析】(2)由材料信息知诺尔图湖地处内蒙古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主要集中在夏季且季节变化很大读图可知该湖冬季水位高夏季水位低故诺尔图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不是雨水补给 A错误由所学知识知地下水是稳定的可靠的补给源该湖冬季湖泊有水且水位较高说明有地下水补给 B正确由材料知诺尔图湖是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中面积最大的内流湖之一全年几乎无地表水汇入 C错误该地区冬季气温在0°C以下积雪不融化而冬季湖泊水位高故积雪融水不是主要补给源D错误故选B6.(1)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根本原因是()6.(2)青海湖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在秋季变小的主要原因是()6.(3)冬季青海湖水体的特点是()A. 入湖径流减少B. 湖水蒸发加剧C. 入湖盐类物质增多D. 外泄河道被阻断【答案】D【解析】(1)青海湖外泄河道被阻断进入湖泊的盐类物质在湖泊中不断累积逐渐形成了咸水湖故选D【答案】C【解析】(2)青海湖流域夏季风力小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大秋季由于风力增大湖水上下扰动加剧故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变小故选C【答案】B【解析】(3)冬季青海湖结冰而湖泊底层水体温度的季节变化小故冬季青海湖表层水体温度低于底层故选B7.关于潮汐的叙述正确的是()A. 潮汐是海水的周期性涨落现象涨为潮落为汐B. 潮汐是海水在盛行风作用下的周期性涨落现象C. 潮汐是海水运动的主要形式之一【解析】通常把白天的海水涨落称为潮夜晚的海水涨落称为汐 A选项错误潮汐是海水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发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B选项错误海水的运动表现出多种形式最基本的运动形式有潮汐、波浪和洋流三种 C选项正确一天中海水涨落两次所以潮汐电站每天能发电四次 D选项错误故选C8.下列组合正确的是()A. ①径流、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河网调蓄B. ①蒸发蒸腾、②河网调蓄、③地表调蓄、④径流C. ①河网调蓄、②地表调蓄、③蒸发蒸腾、④径流D. ①蒸发蒸腾、②地表调蓄、③河网调蓄、④径流【答案】D【解析】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9.(1)水循环按照其发生的领域有三种类型图中由箭头①⑦组成的是________ 由箭头①②③④⑤⑥组成的是________9.(2)填出图中数字序号表示的水循环环节名称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⑤________ ⑥________⑦________ ⑧________9.(3)我国的夏季风属于图中________(填数字序号)环节受人类影响最深刻的环节是________(填数字序号)【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解析】10.(1)随着“海绵校园”的建成水循环环节中得到显著增强的有________、________等10.(2)结合自己学校实际情况从《海绵校园示意图》中选择一项适合本校建设“海绵校园”的措施并从水循环角度说明它的作用10.(3)简述建设海绵城市的积极意义【答案】(1)蒸发, 下渗(地下径流)【解析】(1)海绵城市的建立能够增加绿化使植物的蒸腾作用更加明显蒸发作用更强通过建立海绵城市能够增加雨水的下渗增加地下径流减少地上径流【答案】(2)修建地下蓄水池利用洼地存储雨水滞留地表径流铺设透水砖利于雨水和地表水下渗增加绿地面积滞留地表径流增加蒸发利用蓄水修建喷泉增加空气湿度促进水循环蓄水修建喷泉可以增加空气的湿度促进水循环【答案】(3)有利于节约水资源有利于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效率减少城市内涝有利于调节水循环优化水体空间分布有利于合理规划城市有利于增加植被覆盖率美化环境有利于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解析】(3)通过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利于节约水资源对排水系统进行优化有利于提高城市排水系统的效率减少城市内涝对水循环的各个环节进行调节有利于优化水体空间分布不断增加城市绿化面积有利于合理规划城市用地有利于增加植被覆盖率美化环境有利于减缓城市的热岛效应增加空气湿度11.(1)写出水循环的环节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 ⑦________11.(2)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____ 华北地区的河流所属的水循环类型是________11.(3)从图1中可以看出水循环的意义有________、________11.(4)读图2 甲乙两种地貌的形成都与水循环环节________(填数字序号)其形态都呈现________形图2【答案】(1)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地下径流【解析】(1)水循环环节主要包括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径流(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下渗等图中②是蒸发环节③是水汽输送环节④是大气降水环节⑦是地下径流环节【答案】(2)陆上内循环, 海陆间循环【解析】(2)水循环类型海陆间循环(大循环)以及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小循环)我国西北内陆地区的河流大多属于内流河水循环发生在陆地上水循环类型主要是陆上内循环华北地区的河流属于外流区河流流向海洋水循环发生在陆地和海洋之间所属的水循环类型是海陆间循环【答案】(3)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 陆地和海洋之间实现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解析】(3)自然界的水循环具有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水循环是自然界最活跃的物质循环之一它可以维护全球水量平衡使陆地淡水资源不断更新促使自然界物质的运动对地表太阳辐射能起着吸收、转化、传输和调节的作用从而使地球表层各圈层之间以及陆地和海洋之间实现物质的迁移和能量的交换水的循环运动还影响着全球的气候和生态并且使水成为自然界最富动力的因子之一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答案】(4)⑥, 扇堆积作用形成的都与水循环的地表径流(⑥)环节有关其形态都呈扇形12.(1)说出乌尔米耶湖丰水期主要补给水源12.(2)近年来该湖泊面积不断减小试从水循环角度分析其缩小的原因12.(3)针对湖泊面积不断缩小请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答案】(1)大气降水补给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河流补给【解析】(1)由图中河流及当地气候分析乌尔米耶湖周围有多条河流注入有河流补给秋末到夏初降水相对较多有大气降水补给但冬季气温低于0度有降雪发生春季有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答案】(2)流域内降水量小于蒸发量水量收入小于支出全球变暖蒸发加剧湖区周围灌溉农业区大量引河水灌溉河流上游修建水库拦截河水等造成入湖径流量减少【解析】(2)要注意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流域内蒸发旺盛降水稀少降水量(小于400mm)远远小于蒸发量(年蒸发量可达1200mm)全球气候变暖蒸发进一步加剧湖泊水量继续减少湖区周围有大量的灌溉农业区大量引河水灌溉和生活生产过渡抽取河流水用水以及河流上游修建水库、拦截河水等造成地表径流减少入湖水量减少湖泊面积不断减小【答案】(3)缩减灌溉农业区面积或采用滴灌、喷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人工增雨跨流域调水【解析】(3)湖泊面积不断缩小主要是当地生产、生活过度截留河水导致入湖水量减少所致所以可以缩减灌溉农业区面积或采用滴灌、喷灌等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循环利用水资源如人工增雨跨流域调水等应对措施2023-2024学年湘教版(2019)高中地理单元测试学校 __________ 班级 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 考号 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计11小题每题3分共计33分)1.(1)图中①②③分别表示()1.(2)目前人类活动对水循环中影响最大的环节是()A. 大气水、地表水、地下水B. 地表水、大气水、地下水C. 大气水、地下水、地表水D. 地下水、大气水、地表水【答案】【解析】【答案】【解析】B. 临海受海洋影响大降水丰富C. 地形平坦河道弯曲排水不畅D. 植被丰富土质疏松下渗能力强【答案】A【解析】根据经度判断甲处位于青藏高原的东部边缘是阶梯分界处地形抬升作用影响了降水量降水增加径流深度变大 A对该地位于内地地形崎岖土层薄下渗能力弱 B、C、D错3.曹操的《观沧海》有诗句“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李白在《横江词》中写到“海神来过恶风回浪打天门石壁开浙江八月何如此涛似连山喷雪来”二位古人描述的海水运动形式分别是()A. 潮汐海浪B. 海浪潮汐C. 潮汐洋流D. 洋流海浪【答案】【解析】4.(1)该流域壤中流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的时刻是()4.(2)流域内植被破坏后发生同样的降雨会导致()A. T₁B. T₂C. T₃D. T₄【答案】C【解析】(1)Q₂表示壤中流读图可知T₂之前壤中流不断增加T₂~T₃之间壤中流在不断减少直到T₃时刻壤中流为0 即壤中流恰好全部流出流域出口故选C【答案】B【解析】(2)流域内植被覆盖破坏后发生同样的降雨时地表的下渗作用会减弱壤中流和浅层地下径流量会减少而地表径流量会增大所以Q₁增加Q₂和Q₃减少故选B5.通过海面的热收支方式主要有辐射、蒸发和传导图示世界大洋海面年平均热收支随纬度的变化读图图中表示海面热量总收支差额、辐射收支差额、蒸发耗热量、海-气热传导差额的曲线依次是()A. Q₄、Q₁、Q₃、Q₂B. Q₃、Q₄、Q₂、Q₁C. Q₃、Q₁、Q₂、Q₄D. Q₂、Q₃、Q₁、Q₄【答案】C【解析】蒸发量最大的是副热带海区故Q₂为蒸发耗热量可排除A、D项辐射和蒸发除在低纬海区外应该有很大的相关性所以Q₁为辐射收支差额故选C6.(1)装置内淡化出的水滴最先附着在()6.(2)多孔介质层(由羊毛黏合而成)的作用主要是()①增强太阳光照强度②阻止水滴降落③吸附海水杂质④扩大蒸发面A. 玻璃盖层外侧B. 玻璃盖层内侧C. 淡水集水器内D. 塑料槽壁上【答案】B【解析】【答案】D【解析】7.(1)人类对水循环影响最大的环节是()7.(2)对陆地水资源更新作用最大的是()7.(3)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A. C环节B. G环节C. F环节D. E环节【解析】(1)【答案】C【解析】(2)【答案】A【解析】(3)8.(1)青海湖由淡水湖演变成咸水湖的根本原因是()8.(2)青海湖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在秋季变小的主要原因是()8.(3)冬季青海湖水体的特点是()A. 入湖径流减少B. 湖水蒸发加剧C. 入湖盐类物质增多D. 外泄河道被阻断【答案】D【解析】(1)青海湖外泄河道被阻断进入湖泊的盐类物质在湖泊中不断累积逐渐形成了咸水湖故选D【答案】C【解析】(2)青海湖流域夏季风力小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大秋季由于风力增大湖水上下扰动加剧故表层与底层水温差异变小故选C【答案】B【解析】(3)冬季青海湖结冰而湖泊底层水体温度的季节变化小故冬季青海湖表层水体温度低于底层故选B9.(1)监测洞庭湖出湖流量的主要水文站是()9.(2)城陵矶径流量的峰值出现的月份比其他三个水文站推迟的原因是()A. 城陵矶B. 桃江C. 湘潭D. 桃源【答案】A【解析】洞庭湖作为长江中下游的重要湖泊对长江径流起着调节作用城陵矶位于长江与洞庭湖交汇处是四水(湘江、资江、沅江、僼水)入湖水沙经调蓄再度入江的唯一出口故A正确【答案】D【解析】城陵矶位于长江与洞庭湖交汇处受洞庭湖的调节作用城陵矶径流量峰值具有滞后性10.(1)图中甲、乙、丙、丁四处表示社会水循环环节正确的是()10.(2)下述地理现象的形成与输水节点关联正确的是()A. 甲—给水处理B. 乙—废水处理C. 丙—外部再利用D. 丁—自然水系统【解析】(1)由图可知甲箭头指向方框“取水” 同时方框“回水”箭头指向甲说明甲表示自然水系统乙之前为“废水收集” 说明乙表示废水处理丙箭头来源于“取水” 并且指向“配水” 说明丙表示给水处理则丁表示外部再利用 B项正确故选B【答案】A【解析】(2)地面沉降主要是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的水体污染主要是用水造成的黄河断流主要是降水减少造成的资源型缺水主要是气候干旱降水少引起的 A项正确故选A11.(1)图中甲、乙、丙三个环节分别是()11.(2)当降水量相同时下列因素对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影响符合实际的是()A. 下渗、坡面流、壤中流B. 壤中流、下渗、坡面流C. 坡面流、下渗、壤中流D. 坡面流、壤中流、下渗【答案】C【解析】(1)根据某流域径流过程的不同环节之间的联系可知大气降水会产生坡面流坡面流转化为地表径流甲为坡面流坡面流会有部分水流下渗乙为下渗下渗的水一部分转化为地下径流一部分转化为壤中流丙为壤中流故选C【答案】B【解析】(2)地表起伏越小坡面水流会越慢 A错植被有涵养水源截留水分的作用植被覆盖密截留的雨水多 B对岩体较完整不利于雨水下渗故地下径流会变小 C错降水强度大坡面水流就越多越快相对下渗就少了 D错故选B二、解答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10分共计40分)12.(1)指出图中①②③④四处表层海水密度最大的海域并简述其原因12.(2)科研人员认为欧洲鳗鲡洄游产卵时并非自东向西直接前往马尾藻海域而是绕道南方迂回到达推测鳗鲡洄游产卵路径的合理之处【答案】(1)④ ④处的纬度最高有寒流经过海水温度最低【解析】(1)主要从纬度、温度等方面分析④处的纬度最高且有寒流经过海水温度最低因此密度最大【答案】(2)(绕道南方迂回)顺着洋流游动省时省力【解析】(2)主要从洋流角度分析欧洲鳗鲡洄游产卵时绕道南方迂回到达会顺着洋流(加纳利寒流、北赤道暖流等)游动省时省力13.(1)描述图示海域水温随深度变化的分布特点13.(2)若仅考虑蒸发量对盐度的影响则甲、乙两处海域表层盐度较高的是________处简述其原因【答案】(1)水温随深度增加而降低表层(50—200米处)海水温度变化幅度大深层(250米以下)海水温度变化幅度小【解析】(1)图示海域水温的分布特点可以从温度值的大小、温度变化和温度差异角度分析读图可知表层水温西高东低水深50—200米海水温度变化较大水深250米以【答案】(2)甲原因甲海域水温比乙海域水温高蒸发量更大【解析】(2)表层海水的盐度主要与降水量、蒸发量有关读图可知甲海域海水温度高于乙蒸发量大于乙因而甲海域盐度较高14.(1)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②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湖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梦粱录》③上午当我驾车沿着海岸线走的时候看到了怪异的景象海水呈现白色上面满是泡沫6米高的巨浪冲上海岸①描述的是()14.(2)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②其杭人有一等无赖不惜性命之徒以大彩旗或小清凉伞、红绿小伞儿各系绣色缎子满竿伺潮出海门百十为群执旗泅水上以迓子胥弄湖之戏或有手脚执五小旗浮潮头而戏弄﹣﹣《梦粱录》③上午当我驾车沿着海岸线走的时候看到了怪异的景象海水呈现白色上面满是泡沫6米高的巨浪冲上海岸引起②描述的海水运动的主要力量来源是()A. 海浪B. 潮汐C. 洋流D. 风暴潮【答案】A【解析】“水何澹澹”是拍岸浪“洪波涌起”是风力引起的海浪【答案】C【解析】“杭人”指杭州人描述的是钱塘江潮景观在引起潮汐的引潮力中因月球与地球近其引力成为最主要的引潮力15.(1)图示地区水循环类型主要是________ 组成该水循环的环节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15.(2)该地区河流的补给水源主要来自________ 影响其补给水源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河流汛期主要出现在________季15.(3)图示地区河流水损耗的最主要自然途径是________和________ (填水循环环节)【答案】【解析】【答案】【解析】【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单元地球上的水题组1 水循环及河流补给[2016全国卷Ⅲ,7—9,12分]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
据此完成1—3题。
1.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 )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2.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 )①降水量增加②坡面径流增加③蒸发(腾)量增加④地下径流增加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 )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2015新课标全国卷Ⅰ,1—2,8分]雨水花园是一种模仿自然界雨水汇集、渗漏而建设的浅凹绿地,主要用于汇聚并吸收来自屋顶或地面的雨水,并通过植物及各填充层的综合作用使渗漏的雨水得到净化。
净化后的雨水不仅可以补给地下水,也可以作为城市景观用水、厕所用水等。
下图示意雨水花园结构。
据此完成4—5题。
4.铺设树皮覆盖层的主要目的是( )A.为植物提供养分B.控制雨水渗漏速度C.吸附雨水污染物D.保持土壤水分5.对下渗雨水净化起主要作用的填充层是( )A.树皮覆盖层和种植土层B.种植土层和砂层C.砂层和砾石层D.树皮覆盖层和砾石层[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9—11,12分]圣劳伦斯河(图a)是一条着名的“冰冻之河”。
图b示意蒙特利尔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
据此完成6—8题。
6.蒙特利尔附近河段结冰期大致为( )个月个月个月个月7.据图示信息推测,冬季可能不结冰的河段位于( )A.安大略湖至普雷斯科特河段B.普雷斯科特至康沃尔河段C.蒙特利尔至魁北克河段D.魁北克以下河口段8.减少该河凌汛危害的可行措施是( )①加深河道②绿化河堤③分段拦冰④拓宽河道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014新课标全国卷Ⅱ,6—7,8分]降水在生态系统中被分为蓝水和绿水。
蓝水是形成径流的部分(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绿水是被蒸发(腾)的部分,其中被植物蒸腾的部分称为生产性绿水,被蒸发的部分称为非生产性绿水。
据此完成9—10题。
9.下列流域中,绿水比例最大的是( )A.塔里木河流域B.长江流域C.雅鲁藏布江流域D.黑龙江流域10.在干旱和半干旱区,下列措施中,使绿水中生产性绿水比例提高最多的是( )A.水田改旱地B.植树造林C.覆膜种植农作物D.修建梯田[2014四川文综卷,11—12,8分]降雨量指一定时间内的降雨平铺在地面的水层深度;一定时间内的河流径流总量平铺在流域地面的水层深度叫径流深度。
下图是我国某地气温、降雨量和所在流域径流深度统计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流域河流夏季补给来源主要是雨水和( )A.湖泊水B.地下水C.冰雪融水D.沼泽水12.能反映该流域地域特征的地理现象是( )A.地表风沙少B.山麓青青草C.树上柑橘红D.草场牦牛跑[2013重庆文综卷,3,4分]下图是47°N部分地点海拔与年降水量对照图,读图回答下题。
13.材料所示地区河流具有的共同特征是( )A.含沙量高B.流程较短C.春、夏汛明显D.冰川补给为主14.[2017天津文综卷,13(1)(2),6分]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吉林省部分地区示意图2016 年吉林省内水运交通逐月累计旅客发送量统计表月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发送量(万人)(1)据表中数据推测,该省境内河流结冰期约为个月。
(2 分)?(2)说明图中 a 点上游河段的水文特征。
请回答两项(结冰期长除外)。
(4 分)15.[2016浙江文综卷,36 (3),10分]根据下列材料,完成下题。
材料一下图为某区域略图。
材料二由于河流每年带来约2亿吨的泥沙,上图中戊区域形成了面积约8万平方千米的三角洲。
分析戊区域河流泥沙丰富的原因。
题组2 洋流及其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014安徽文综卷,25—26,8分]欧洲鳗孵化于马尾藻海,幼体随着洋流到达欧洲西部沿海,然后进入河流生活,成年后回到马尾藻海,产卵后死亡。
读下图,完成16—17题。
16.欧洲鳗从马尾藻海西南部迁往欧洲,首先借助的洋流属于( )①以副热带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②以副极地为中心的大洋环流③寒流④暖流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17.甲地自然环境深受海洋影响,在河流水文特征方面表现为( )A.含沙量小、冰期短B.流量稳定、水量丰富C.水量丰富、落差小D.流速缓慢、流量稳定[2013江苏地理卷,17—18,4分]图1是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示意图。
图2是海洋表层海水温度与洋流关系示意图,图中a、b、c为等温线,a>b>c,箭头表示洋流流向。
读图回答18—19题。
图1 图218.图1甲处的洋流与图2中①②③④所示的洋流相符合的是( )A.①B.②C.③D.④19.甲处洋流的影响是( )A.加快途经海轮航速B.形成着名的渔场C.使沿岸大气增温增湿D.缩小海洋污染范围20.[2014上海地理卷,34—37,16分]读7月索马里洋流示意图,回答问题。
(1)分析驱动索马里洋流的西南风的成因。
(4分)(2)判断图中索马里洋流是属于寒流还是暖流,并说明依据。
(4分)(3)7月索马里洋流附近海域的鱼群相对较多还是较少为什么(4分)(4)索马里半岛沿海有一条沙漠带,解释这里热带沙漠气候的成因。
(4分)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8江西阶段性检测,15—16]下图示意某大河流域规划50年后建设用地增加比重(a图)和该流域水循环某环节水量增加比重(b图)。
读图完成1—2题。
1.材料中水循环某环节是( )A.降水B.蒸发C.地下径流D.地表径流2.流域建设用地增加对流域环境的影响是( )A.使区域气候趋于干热B.河流中下游地区洪涝减少C.流水侵蚀作用加强,水土流失严重D.岩层结构趋于稳定,地质灾害减少[2018河南郑州第一次质量预测,6—8]我国某湖泊原有面积为1 416 km2, 由于人为增加湖泊深度,湖面水位降低,其面积减小为239 km2。
读该湖水平衡表,完成3—5题。
水量收入项以体积表示(106 m3)水量支出项以体积表示(106 m3)湖面降水量变化前552湖面蒸发量变化前 1 212变化后96变化后215地面、地下注入量变化前770地表流出量变化前110变化后816变化后697总计变化前 1 322总计变化前 1 322变化后912变化后9123.该地区最可能位于( )A.东北地区B.东南地区C.西北地区D.西南地区4.湖面缩小后( )A.湖面蒸发量增大B.湖面降水量不变C.径流补给量减小D.供给下游水量增加5.湖泊的变化最可能导致该湖泊流域内( )A.气候变得湿润B.地下水位升高C.水土流失加剧D.荒漠化加剧[2018豫北豫南第二次联考,5—6]图1为某河流水利工程建设后的遥感影像图,图2为该河流大坝以下河段的某观测站据测量结果绘制的流量过程线与流量历时线示意图,流量历时是指一年中等于和大于某一流量出现的天数之和。
读图回答6—7题。
图1 图26.该段河流进行水利工程建设后( )A.大坝下游水位升高,淹没水中沙洲B.大坝上游河道变宽,通航条件改善C.河流支流数量增加,流域面积增大D.流量季节变化增大,两岸植被减少7.大坝建成后,流量历时曲线上( )A.甲点、乙点同时上移B.甲点、乙点同时下移C.甲点下移,乙点上移D.甲点上移,乙点下移[2018河南中原名校第三次质量考评,11—12]渔场是指鱼类或其他水生经济动物密集经过或滞游的具有捕捞价值的水域,是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渔业产量的重心常用来描述渔场时空位置的变动状况。
下图是2014年12月—2015年7月中东大西洋中部海域(非洲西海岸)中上层鱼类中心渔场示意图。
读图,完成8—9题。
8.图示时段该中心渔场位置变化的特点是( )A.随经度变化幅度较大B.月变化特征明显C.随时间先向北后向南D.南北向变化幅度较小9.导致该中心渔场位置变化的原因是( )A.冬半年,几内亚湾暖流增强,推动加那利上升流南下B.夏半年,偏南风强劲北上,推动加那利下降流北上C.冬半年,偏北风强劲南下,形成的上升流南下D.夏半年,东北信风势力增强,形成的下降流北上[2017福建泉州质量检测,10—11]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德雷克海峡内的海冰进退对全球气候变化有重大影响,冰进(海冰较常年增多)会导致德雷克海峡水流通量减少,海峡西侧水位增高,北上水流增加。
冰退则相反。
下图示意南太平洋附近海域洋流分布。
据此完成10—11题。
10.多年统计资料表明,南极大陆附近海域的海冰面积在9月达到最大,2月最小,据此可推断( )A.海水结冰速度9月最快,2月最慢B.海水融冰速度9月最快,2月最慢C.海水结冰速度总体上比融冰速度快D.海水结冰速度总体上比融冰速度慢11.德雷克海峡发生冰进时短期内将导致图中区域( )A.赤道附近海域东西温差增大B.赤道向南极输送的热量减少C.澳大利亚东岸地区降水减少D.南美大陆西岸地区降水增加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西北地区一些河流夏季径流量有增大趋势。
下图示意某年新疆境内某条河流的各月径流量占全年径流量的百分比和径流变差系数(反映某地月径流量年际变化幅度)。
据此完成1—3题。
1.该河径流量年际变化最大的月份是( )月月月月2.近年来,河流夏季的径流量增大,主要是因为( )A.夏季降水变多B.冬季降雪量增多C.冰雪融化量增大D.冬季气温升高3.从长期来看,全球气候变暖,将导致我国西北地区一些河流( )A.径流量增大B.径流变差系数变小C.径流量减少D.径流量季节变化变小树干液流是指植物体内由于蒸腾作用引起木质部内向上的液流,是土壤—植被—大气系统中的重要环节,其液流速率和液流量的变化特征往往决定了植株的蒸腾特征。
读图完成4—5题。
长江中下游某地不同季节不同时间樟树树干液流的变化规律图4.图中①②③分别对应的季节是( )A.①—春季②—夏季③—秋季B.①—春季②—冬季③—秋季C.①—夏季②—冬季③—春季D.①—夏季②—春季③—冬季5.树干液流量在该地表现为( )A.阴天多于晴天B.夜晚多于白天月份,树干液流量大D.空气湿度小,树干液流量大下图为我国某区域湖泊分布图,图中盐湖湖水盐度高,以产盐而得名。
在盐湖西北侧,自东向西分布着3个内流湖。
2011年9月卓乃湖溃决后,库赛湖、海丁诺尔湖湖水外溢使盐湖面积迅速扩张,并在各湖之间形成河道。
据此完成6—8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