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快速连接器技术规范书
中国联通光缆交接箱技术规范书
中国联通安徽分公司光缆交接箱技术规范书一、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企业技术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企业技术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改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2423.1-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idt IEC 60068-2-1:2007)GB/T 2423.2-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idt IEC 60068-2-2:高温2007)GB/T 2423.3-2006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ab:恒定湿热试验(idt IEC60068-2-78:2001)GB/T 2423.17-2008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a 盐雾(idt IEC60068-2-11:1981)GB/T 2518-2008 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GB/T 2828.1-2003 计数抽样检验程序第1部分:按接收质量限(AQL)检索的逐批检验抽样计划GB/T 2829-2002周期检验技术抽样程序及表(适用于对过程稳定性的实验)GB/T 3873-1983通信设备产品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 4208-20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T 5095.2-1997 电子设备用机电元件基本试验规程及测量方法第2部分:一般检查、电连续性和接触电阻测试、绝缘试验和电压应力试验。
GB/T 7424.1-2003 光缆总规范第1部分总则GB/T 9286-1998色漆和清漆漆膜的划格试验GB/T 12507.1-2000光纤光缆连接器第1部分:总规范GB/T 15568-2008 通用型片状模塑料(SMC)SJ/T 11363-2006 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限量要求SJ/T 11365-2006 电子信息产品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YD/T 778-2006 光纤配线架YD/T 988-2007 通信光缆交接箱YD/T 1272.1-2003 光纤活动连接器第1部分:LC型YD/T 1272.3-2005 光纤活动连接器第3部分:SC型YD/T 2000.1-2009 平面光波导集成光路器件第1部分:基于平面光波导(PLC)的光功率分路器IEC 61300-3-15-2006 纤维光学互连器件和无源元件.基本试验和测量程序.第3-15部分:检验和测量.凸形抛光插针端面圆顶偏心度。
中国联通2011-技术规范书
2011-2012年度中国联通PON网络PLC光分路器设备集中采购招标文件第三卷技术规范书联通进出口有限公司2011年6月目录1 总则 (1)2 规范书相关说明 (1)2.1规范书说明 (1)2.2应答规范 (2)3 设备类型及定义 (3)3.1按工作带宽分 (3)3.2按输入/输出芯件型式分 (3)3.3按引出端口型式分 (4)3.4按结构型式分 (4)4 技术要求 (4)4.1投标设备要求 (4)4.2设备基本要求 (6)4.3设备技术指标要求 (7)4.4光分路器主要光学特性要求 (8)4.5环境和机械性能要求 (10)5 结构及标识要求 (13)6 到货验收与保修 (14)7 售后服务要求 (15)7.1售后服务的基本要求 (15)7.2保修与技术服务 (15)7.3技术培训 (16)7.4坏件送修流程和相关服务标准 (16)7.5现场技术支持和设备巡检服务 (17)7.6服务承诺及保修情况 (18)8 应答表格填写要求 (18)1总则(1)本技术规范书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及其所属企业(以下简称“中国联通”或“买方”)进行2011年中国联通PON网络PLC光分路器设备集中采购的主要技术、网络业务功能及供货、安装、调测、验收的要求,并作为供货厂商(以下简称“卖方”)编写技术建议书和设备报价之用。
卖方须根据本技术规范书的要求提出具体的技术方案建议和详细的报价。
本次招标只针对基于PLC(平面光波导)技术的均匀分光的全带宽型无源光分路器设备(工作波长范围1260nm~1610nm)。
(2)对于本技术规范书中的不可偏离条款,卖方如无法满足,将无法进入报价程序。
(3)对于所有软硬件的功能和性能指标是否作为可选以本技术规范书为准。
本技术规范书没有标明为可选项的必须含在基本报价中(除买方特别说明的项目外),标明为可选项的也必须报出单项价格。
若买方与卖方在设备清单方面存在争议,以买方技术规范书要求为准。
2020(技术规范标准)中国联通H技术规范
中国联通H.248协议技术规范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信息产业部电信传输研究所2003.2目次1.范围 (1)2.引用标准 (1)3.定义 (1)4.缩略语 (2)5.连接模型 (4)5.1 终结点 (4)5.2 关联 (7)5.3 包(Package) (7)6.命令 (8)6.1 描述符 (9)6.2 命令 (20)6.3 命令错误码 (30)7.事务交互(Transaction) (32)7.1事物交互参数 (33)7.2 事物交互编程接口 (33)7.3 消息 (35)8.协议传送 (35)8.1 命令执行的顺序 (36)8.2 预防重启动崩溃 (36)9.安全 (37)9.1 保护协议连接 (37)9.2过渡性AH 方案 (37)9.3保护媒体连接 (38)10. MG和MGC的控制接口 (38)10.1 逻辑MG (38)10.2 冷启动 (39)10.3 协议版本协商 (39)10.4 MG故障 (39)10.5 MGC故障 (40)11.包定义 (40)11.1包的定义 (41)11.2 特性、统计和事件和信号参数的定义 (43)11.3 列表类型(List) (43)11.4 标识符的命名 (43)11.5包的注册 (43)附录A(标准的附录)本协议语法的ASN.1语言描述 (44)附录B(标准的附录)本协议语法的ABNF语言描述 (70)附录C(标准性附录)媒体流特性标签 (85)附录D(标准的附录)在IP上的传输本协议的要求 (102)附录E(标准的附录)H.248协议包 (107)附录F (标准的附录) 在SCTP上传输本协议的要求 (129)前言基于H.248的媒体网关控制协议是下一代分组网中语音业务、数据业务和视频业务呼叫、控制、业务提供的控制设备与受控制设备之间的接口协议。
本标准是以国际电联、计算机标准化组织、软交换论坛制定的相关标准为基础,结合国内网络的实际情况和相关国内标准制定的。
中国联通客户服务系统技术规范书
中国联通客户服务系统技术规范书标题:中国联通客户服务系统技术规范书正文:一、前言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快速发展,中国联通客户服务系统在提供高质量服务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为了确保系统的正常运行以及提升客户满意度,制定一份技术规范书对于保障客户服务系统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二、系统架构1. 总体架构中国联通客户服务系统主要由前台、后台以及数据库组成。
前台负责接收客户的请求并展示相关信息,后台进行逻辑处理和业务规则验证,数据库用于存储和管理客户数据。
2. 前台前台是客户与系统交互的界面,包括网页、APP等形式。
前台的设计应简洁直观,用户友好。
同时,需考虑不同平台的适配和响应速度,确保客户可以快速且稳定地访问系统。
3. 后台后台是客户服务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负责逻辑处理和业务规则验证。
后台应具备高可用性和高性能的特点,确保系统在并发访问和大数据量处理时保持稳定。
同时,需要设置安全机制,防范恶意攻击和数据泄露。
4. 数据库数据库作为客户服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求具备高扩展性和高性能。
数据库的设计应符合规范,确保数据安全,同时支持快速查询和数据备份恢复功能。
三、系统功能1. 注册与登录客户可以通过注册账号来使用客户服务系统。
注册流程应简化,不过多收集用户信息,并提供验证码等安全验证机制。
登录过程应安全可靠,保护客户账号信息的安全性。
2. 信息查询与修改客户可以通过客户服务系统查询个人信息、账单信息、积分等相关信息。
同时,客户也可以对个人信息进行修改、更新。
系统需要提供高效稳定的查询功能,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3. 业务办理与反馈客户可以通过客户服务系统进行业务办理,如开通关闭套餐、办理增值业务等。
系统需要提供详细的业务说明和操作指引,确保客户能够顺利办理业务,并提供实时反馈和处理结果。
4. 在线支付与账务管理客户可以通过客户服务系统进行在线支付,如话费充值、账单支付等。
系统需要保证支付过程的安全性,并提供详细的支付记录和账务管理功能,方便客户随时查看和管理自己的支付情况。
中国联通EPON施工及验收规范(试行)
中国联通E P O N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试行)前言本规范是根据中国联通集团公司的发展需要,结合中国联通“宽带升级提速”建设原则、“光进铜退”发展策略和宽带接入网建设指导意见的要求编制的,用于规范和指导中国联通EPON的施工、监理及竣工验收等工作。
本标准由中国联通网络建设部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联通网络建设部北京电信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者:王晓东、仝长杰中国联通拥有本文件的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未经中国联通授权许可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泄漏本文件的内容。
目录1适用范围 (1)2引用标准 (1)3缩略语 (2)4名词术语释义 (2)5施工环境和安全检查 (3)5.1施工环境检查 (3)5.2施工安全检查 (4)6设备及器材检验 (4)7安装工艺检查 (5)7.1机架安装 (5)7.2电缆走道及槽道 (6)8设备安装 (6)8.1机房设备安装 (6)8.2设备间设备安装 (7)8.3设备接地 (7)9缆线布放 (8)9.1信号线布放 (8)9.2电源线布放 (9)9.3光纤尾纤的布放 (10)10ODN施工 (10)10.1光缆技术要求 (10)10.2光分路器安装 (11)10.3交接、分线、配线点的安装 (11)10.4光缆施工 (12)11随工检查 (16)12设备基本功能检查 (17)13EPON系统测试 (17)13.1EPON系统组成 (17)13.2EPON系统参考模型和测试参考点 (18)13.3测试验收项目 (19)13.4设备测试条件 (19)13.5光缆线路测试条件 (20)13.6光通道损耗核算 (21)13.7光缆线路测试 (23)14初步验收 (24)15试运行 (25)15.1试运行要求 (25)15.2试运行检测 (25)16竣工验收 (26)附录A EPON设备测试流程 (27)附录B网管测试流程 (66)附录C ODN测试项目流程 (72)附录D光缆链路段测试记录表 (76)附录E随工检查及工程验收内容 (83)1 适用范围1.1.1本规范主要规定了EPON综合接入网建设中的工程施工、初步验收、试运行、竣工验收等环节的检查、测试等内容。
2017年-2012中国联通光缆...
中国联通2011-2012年度光缆集中采购招标文件光缆技术规范书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2011.03目录1概述 (3)2 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 (3)3质量保证体系 (17)4工厂检验 (19)5现场验收和最终验收 (19)6光缆质量抽检 (19)7保修期 (20)8技术文件 (20)1概述1.1 本技术规范书未规定的其它技术要求应不劣于ITU-T、IEC建议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的要求。
1.2 本技术规范书未标明日期的ITU-T、IEC建议和中国国家标准、通信行业标准均使用最新版本(截至到发标日)。
1.3 投标方必须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每一条款作出明确答复,并给出所供产品的详细技术数据。
诸如“已知”、“理解”、“注意”或“同意”等不明确、不具体的答复视为不满足。
对于本标书中所提各型光缆,投标方不能生产的,应明确指出。
1.4光缆使用经验投标方在技术文件中应按照管道光缆(GYTA)、架空光缆(GYTS)、直埋光缆(GYTA53)、加强型直埋光缆(GYTA33)、水底光缆(2T)(GYTA333)、水底光缆(4T)(GYTA333)、阻燃光缆(GYTZA)等类别,分别提供2010年至今,购买并投入使用的电信运营商的名称和地址(包括邮政编码、传真及电话号码)。
同时,投标方还应给出光缆的详细型号、技术数据和长度、验收日期。
另外,请投标方提供2010年至今,在电信运营商干线工程的实际使用情况,要求内容同上。
招标方保留证实所供光缆性能的权力。
1.5投标方原材料保证投标方保证本招标货物全部采用全新合格材料生产。
投标方保证不采用任何再生料、利旧料、废弃料、回收料、次品料等非全新合格材料来进行本招标货物的生产。
投标方保证不采用和本招标货物无关的半成品材料来生产本招标货物。
1.6 本文件的解释权属于招标方。
2 主要技术要求和指标2.1光缆中的G.652D光纤2.1.1每一包中的所有光缆及光缆中的所有光纤应为同一型号和同一来源(同一工厂、同一材料、同一制造方法和同一折射率分布)。
光纤快速连接器重点技术基础规范书
光纤迅速连接器技术规范书
概述
本技术规范书中规定旳产品应满足ITU-T,IEC等有关国际原则旳规定,也将满足GB/T 16529.4-1997 光纤光缆机械式接头、YD/T 1636-《光纤到户(FTTH)体系构造和总体规定》旳有关规定。
结合我省目前使用旳实际状况,特制定本光纤迅速连接器技术规范书,投标人须按本技术规范书规定进行生产、交付产品,招标人根据本技术规范书验收光纤迅速连接器产品。
产品分类
光纤迅速连接器:一种高性能、使用简便旳机械光纤连接器。
可广泛地运用在将皮线入户光缆迅速端接和互连旳场合。
具有与原则SC连接器同等旳接续性能,可直接与原则SC法兰相连。
重要技术规定
1.1参照原则旳规定
GB/T 16529.4-1997 光纤光缆机械式接头
1.2器件规格尺寸
SC型机械接续连接插头总长度(含尾套长度)≤60mm
1.3外观
形状完整,外观应平滑、干净、无毛刺、气泡、伤痕和裂纹,一致性好,各零部件组合应平整,插头与相应旳适配器插入和拔出应平顺、轻松。
涂覆层表面应光洁,色泽均匀,无流挂,无露底;金属件无毛刺、锈蚀。
1.4合用接续旳光缆
皮线入户光缆(3mm*2mm,宽*高);光纤包层直径为:125µm
1.5光学性能
1.5.1光学性能指标
插入损耗:
不不小于 0.5 dB (与原则SC连接器耦合),在1,310 nm & 1,550 nm
回波损耗:。
(整理)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规范
现场组装式光纤活动连接器技术规范书2011年11月10日目次前言 (6)1引用标准 (7)2相关释义 (7)3.1名词解释 (7)3.2单位缩写 (9)4技术要求 (9)4.1分类和型号 (9)4.1.1分类 (9)4.1.2型号 (11)4.2尺寸要求 (11)4.3材料要求 (12)4.4插针体端面几何参数要求 (13)4.5现场组装要求 (13)4.5.1平均组装时间 (13)4.5.2一次组装成功率 (13)4.6可重复组装性 (14)4.7温度范围 (14)4.8光学性能要求 (14)4.9各种例行试验要求 (14)5测量和试验 (15)5.1测量和试验条件 (15)5.1.1试验环境 (15)5.1.2试验光源和尾纤 (15)5.1.3标准连接器 (15)5.1.4测量前的准备 (16)5.1.5试样 (16)5.2现场组装试验 (16)5.2.1条件 (16)5.2.2程序 (16)5.2.3平均组装时间 (16)5.2.4组装成功率 (17)5.2.5试验结果 (17)5.3外观和尺寸检查 (17)5.4插入损耗测量 (17)5.5回波损耗测量 (19)5.6高温试验 (19)5.7低温试验 (19)5.8温度循环试验 (20)5.9湿热试验 (21)5.10浸水试验(可选) (21)5.11可重复组装性试验 (22)5.12振动(正弦) 试验 (22)5.13跌落试验 (23)5.14重复性试验 (24)5.15机械耐久性试验 (24)5.16抗拉试验 (25)5.17扭转试验 (26)6质量评定程序 (27)6.1质量评定程序分类 (27)6.2鉴定批准程序 (27)6.2.1初始制造阶段 (27)6.2.2结构类似元器件 (27)6.2.3鉴定批准要求 (28)6.2.4批准程序 (28)6.3质量一致性检验 (29)6.3.1逐批检验 (29)6.3.2周期检验 (30)7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 (31)7.1标志 (31)7.1.1颜色 (31)7.1.2内容 (32)7.2包装、运输 (32)7.3贮存 (32)前言为满足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河北省分公司”)接入网光纤化发展目标,指导和规范接入网光纤化建设中现场组装式光纤活动连接器的设计、建设和使用,符合光纤光缆的成端接续要求,特制定本规范。
中国联通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技术规范 v2.0
中国联通无线局域网接........................................................................... I 前 言 ............................................................................ III 中国联通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技术规范 .................................................. 1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缩略语 .............................................................................. 3 4 定义和分类 .......................................................................... 4 5 集中控制型设备技术要求 .............................................................. 5
I
中国联通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技术规范 V2.0
6.1.1 AP 上联接口 .................................................................. 20 6.1.2 配置管理接口 ................................................................. 21 6.1.3 用户侧(WLAN)接口 ......................................................... 21 6.1.4 射频接口 ..................................................................... 21 6.2 功能要求........................................................................ 21 6.2.1 无线功能要求 ................................................................. 21 6.2.2 网络功能 ..................................................................... 23 6.2.3 QoS.......................................................................... 24 6.2.4 安全功能 ..................................................................... 24 6.2.5 上行链路完整性检测 ........................................................... 25 6.2.6 支持 POE 供电 ................................................................ 25 6.2.7 支持多空间流 ................................................................. 25 6.2.8 支持 A-MPDU ................................................................. 25 6.2.9 支持 20/40MHz 频宽 ........................................................... 25 6.2.10 支持 Short GI ................................................................ 25 6.2.11 支持 HT-Greenfield 模式与 HT-Mixed 模式 ........................................ 25 6.3 性能要求........................................................................ 25 6.3.1 吞吐量 ....................................................................... 25 6.3.2 最大用户关联数 ............................................................... 26 6.3.3 发射功率 ..................................................................... 26 6.3.4 接收灵敏度 ................................................................... 26 6.3.5 杂散 ......................................................................... 27 6.3.6 发射机中心频率容限 ........................................................... 28 6.3.7 符号时钟频率容限 ............................................................. 28 6.3.8 占用带宽 ..................................................................... 28 6.3.9 发射机矢量误差(EVM) ....................................................... 28 6.3.10 MTBF ....................................................................... 29 6.4 管理和维护要求.................................................................. 29 6.4.1 管理方式 ..................................................................... 29 6.4.2 MIB 支持要求.................................................................. 29 6.4.3 本地管理功能 ................................................................. 30 6.4.4 远程管理功能 ................................................................. 30 6.5 运行环境要求.................................................................... 32 6.5.1 供电 ......................................................................... 32 6.5.2 环境 ......................................................................... 32 6.5.3 过压过流 ..................................................................... 33 6.5.4 抗电磁干扰要求 ............................................................... 33 7 附录 A ............................................................................. 34
中国联通设备侧光纤配线架技术规范书(2020版)--2021.3.12
中国联通设备侧光纤配线架技术规范书(2020版)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2021.02目录1 概述 (1)2 总体要求 (3)2.1 外观与结构 (3)2.2 产品规格 (4)3 外观结构要求 (6)3.1 总体描述 (6)3.2 840×300mm机架 (6)3.3 600×300mm机架 (9)3.4 绕纤轮 (11)4 技术要求 (12)4.1 光纤连接器型号 (12)4.2 光纤活动连接器、尾纤光学性能及外观要求 (12)4.3 光纤连接器几何尺寸指标 (13)4.4试验条件 (13)★4.5 光纤连接器寿命: (14)插拔1000次仍能满足表2的性能要求。
(14)5 材料要求 (14)★5.1 机架 (14)★5.2 塑料材料 (14)在光纤配线架中使用的塑料结构件,其材料应采用阻燃ABS、PC或PVC塑料材料。
(14)5.3非金属件的燃烧性能 (14)★5.4 光纤连接器 (14)6 环境要求 (15)6.1 使用环境条件 (15)6.2 检验环境条件 (15)7 包装、运输和贮存 (15)7.1 包装 (15)7.2 运输 (15)7.3 贮存 (16)8.抗震要求 (16)9.质量保证体系 (16)9.1概述 (16)9.2质量保证系统和要求 (16)9.3附加质量保证要求 (16)9.4生产能力及规模 (17)10保修期 (17)11技术文件 (17)12 技术建议 (18)i1 概述1.1本文件为中国联通设备侧光纤配线架技术规范书(2020版),同时作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及其所属企业(以下简称“中国联通”或“招标人”)进行网络业务功能及供货、安装、调测、验收的要求。
1.2 本规范对设备侧光纤配线架的机架尺寸、机架容量、机架内部布局、6位适配器座板、72芯终端子框结构尺寸提出具体要求,可实现多厂家设备互换。
1.3本规范应用范围为新建机房独立光纤跳接场、现有机房独立光纤跳接场,配线采用交叉连接方式。
光纤快速连接器技术与标准
中心议题:* 传统热熔接续方式已经无法适应FTTH的终端接续工作* 快速连接器的使用给光纤接续工作带来革命性的变化解决方案:* 配线光缆与入户皮线光缆接续点* 用户家中接入点应用快速连接器近两年来随着通信产业的发展、国家政策的推行,我国FTTH从开始的试点工程到现在的规模部署,得到了飞速发展。
光纤接续作为FTTH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其工程量成倍增长,同时FTTH建设接续点向室内的延伸,也带来了工作难度的大幅增加。
这里有两个增加:一个是量的增加,一个是难度的增加。
这使得传统热熔接续方式已经无法适应当下FTTH的终端接续工作。
势必要选择更加快捷更加方便的新方式来代替热熔。
快速连接器恰恰具备这样的优点,目前快速连接器的使用正在给当前光纤接续工作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针对当前FTTH建设终端接续而言,热熔接存在一定的局限性:1、熔接机施工需要操作平台,空间受限;2、熔接机价格贵,施工成本高;3、有源施工,电池续航能力有限;4、热熔设备体积大、携带不便;5、针对FTTH终端多点零散接续耗时长。
快速连接器的优点:1、操作简单,光缆开剥只需一次,施工速度快;2、对操作环境无特殊要求;3、无源施工;4、工具简单,易携带。
快速连接器针对其特点,目前主要应用有两类:一类是配线光缆与入户皮线光缆接续点(光纤配线箱)内;另一类就是用户家中接入点,主要是光信息面板内将皮线光缆端接形成端口,和多媒体箱内将皮线光缆端接,直接连接家庭终端ONU。
快速连接器分类与剖析目前包括国外国内,快速连接器生产厂家较多,其结构和材质上也形成了各自的特点。
结构上分类:机械接续型和热熔型两大类。
机械接续型又分:直通型和预埋型。
直通型:光缆开剥、切割后直接从尾端穿到连接器顶端,连接器内部无连接点;预埋型:接头插芯内预埋一段光纤,光缆开剥、切割后与预埋光纤在连接器内部v槽内对接,V槽内填充有匹配液。
直通型结构缺点:第一:对切割端面依赖性强;因为直通型结构是将光纤从连接器尾部直接穿到连接器顶端,这就意味着光纤切割端面就是连接器端面,如果光纤切割端面不平整,势必会影响连接器性能指标,尤其是回波损耗更无保障;传统的尾纤、跳线在生产时为保证其回波指标,都是要经过研磨,根据插芯和研磨工艺的不同,对端面进行区分,分为PC、UPC、APC,而直通型结构只是手工切割端面,并无研磨,更谈不上PC、UPC、APC,如果要确保质量,只能依靠操作人员的切割水平,因此其要求操作人员具备较强的光纤施工能力和经验。
中国联通IP PBX、IAD技术规范书模版—0919
中国联通集团XX有限公司综合业务网接入设备采购技术规范书(IP PBX/IAD设备)中国联通集团XX有限公司二○一○年二月目录1、工程描述 (1)1.1工程概述 (1)1.2技术需求 (1)1.2.1IP PBX (1)1.2.2IAD (1)2、技术规范 (2)2.1IP PBX规范 (2)2.1.1规范范围 (2)2.1.2规范性引用文件 (2)2.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2.1.4总则 (4)2.1.5中国联通IP PBX业务 (4)2.1.6系统结构和组网 (8)2.1.7维护管理 (11)2.1.8计费管理 (13)2.1.9安全和可靠性 (14)2.1.10IP PBX业务主要设备功能要求 (15)2.1.11IP PBX业务主要设备接口要求 (20)2.2IAD规范 (21)2.2.1IAD的接口要求 (22)2.2.2IAD的功能要求 (23)2.2.3IAD对运营支持的要求 (27)2.2.4IAD的协议要求 (29)2.2.5模拟接口的要求 (29)2.2.6IAD业务保证能力 (30)2.2.7IAD安全性的要求 (31)2.2.8IAD性能要求 (31)2.2.9软硬件要求 (33)2.2.10电源及接地要求 (33)3、其他 (34)1、工程描述1.1工程概述该部分需联通方根据实际情况自己填写1.2技术需求1.2.1IP PBX应答方提供的IP PBX设备必须支持与需求方已有的通信网络进行对接,支持TDM 方式和IP方式,需遵循标准的数字或模拟中继接口,包括TDM方式如AT0/PRI/No.1/No.7/CNO.1,包括IP方式如SIP等宽带信令协议,G.711、G.729、G.723等编解码格式。
应答方应提供IP PBX使用方案、网管方案、接入方案。
详细说明IP PBX容量、性能、业务功能,与其它厂家设备互通情况。
1.2.2IAD应答方提供接入侧IAD设备。
应答方提供的IAD设备必须支持与需求方已有的通信网络设备软交换等设备进行对接,需遵循标准的SIP信令协议,G.711、G.729、G.723等编解码格式。
161-2009 中国联通无线局域网接入控制器设备技术规范v1.0
无线控制功能相关的管理和维护要求见《中国联通无线局域网接入点设备技术规范》5.4节。
17
17.1
17.1.1
AC设备应支持WEB+DHCP认证、PPPoE认证以及802.1x认证。
17.1.2
AC设备能够支持WEB重定向功能,用户输入任何网址,系统强制定向到指定URL,为用户弹出指定登录界面。
可将在线用户强制断开网络。
17.1.4
AC设备应支持基于用户或用户组的带宽限制,可设置基于端口的带宽限制。
17.1.5
AC设备能够支持实时或定时检测用户在线情况。
对于非正常下线用户(如非正常关机)可以自动将用户断开网络。
17.1.6
AC设备支持在指定时间内检测不到用户流量可将用户断开网络功能。该时间可以设置。
类型2:具备无线控制功能,能够与集中管理型AP一起组网提供WLAN接入服务。同时具备接入控制功能,能够提供现网BRAS的基本功能,支持PPPoE认证或DHCP+WEB认证以实现对用户的认证。类型2设备主要应用于尚不具备BRAS设备或BRAS设备能力不足的地区,一方面与集中管理型AP一起组网提供WLAN接入,另一方面可以完成BRAS相关功能,保证WLAN业务的正常开展。
AC设备应支持基于标准RADIUS协议的认证,授权和计费,可向计费服务器发送用户使用网络时长、流量等信息。
AC设备应支持按优先级顺序设置多个RADIUS服务器地址。
AC设备应支持7.2.2和7.2.3中规定的RADIUS属性标准定义。
17.2.2
AC设备应支持下表定义的RADIUS属性值列表对应的功能。
目次
1
本标准是中国联通无线局域网技术系列标准之一,该系列标准的名称及结构如下:
中国联通快速连接器技术规范书
中国联通快速连接器技术规范书技术规范书编制单位:济南长光通信设备日期:2009年6月1. 概述本技术规范书中规定的产品应满足ITU-T,IEC等相关国际标准的要求,也将满足GB/T 16529.4-1997 光纤光缆机械式接头、YD/T 1636-2007《光纤到户(FTTH)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的相关规定。
2. 产品分类2.1 光纤机械连接器按使用场合可分为光纤机械冷接子、光纤机械接续插头。
2.2 光纤机械冷接子:一种高性能、使用简便的机械光纤连接器。
要紧应用于配线光缆和入户皮线光缆、入户皮线光缆之间、皮线光缆和尾纤之间的连接。
2.3光纤机械接续插座:一种高性能、使用简便的机械光纤连接器。
可广泛地运用在将FRP皮线入户光缆快速端接和互连的场合,一样配合专用的86面板使用。
具备与标准SC连接器同等的接续性能,兼容标准SC连接器和法兰。
2.4光纤机械接续接头:一种高性能、使用简便的机械光纤连接器。
可广泛地运用在将FRP皮线入户光缆快速端接和互连的场合。
具备与标准SC连接器同等的接续性能,可直截了当与标准SC法兰相连。
3.工作温湿度要求*3.1 温度:-40℃~+75℃。
3.2 相对湿度: ≤95%(+40℃时)4. 光纤机械连接器技术要求*4.1机械接续器件参考下列标准的要求GB/T 16529.4-1997 光纤光缆机械式接头4.2器件规格尺寸✧光纤机械冷接子:小于(包含)40*4*4(长*宽*高mm)✧光纤机械插座:小于(包含)45*22*9.4 (长*宽*高mm)✧光纤机械插头:小于(包含)54*9*7 (长*宽*高mm)4.3外观形状完整,无毛刺、气泡、龟裂、杂质等。
全部底色应平均连续4.4适用接续的光缆4.4.1光纤机械冷接子:✧光纤包层直径为:125µm,外套涂层直径为250µm-900µm4.4.2光纤机械插座和光纤机械插头:✧FRP皮线入户光缆(3mm*2mm,宽*高);光纤包层直径为:125µm4.5光学性能4.5.1光纤机械冷接子✧插入损耗:小于0.1dB;✧回波损耗:小于- 40 dB,(小于-60 dB,室温23℃)4.5.2光纤机械插座和光纤机械插头:✧插入损耗:小于0.5 dB (与标准SC连接器耦合),在1310 nm & 1550 nm小于0.7/0.9 dB (与现场组装型连接插头耦合),在1310 nm &1550 nm(0.7 dB 在1310 nm;0.9 dB 在1550 nm)回波损耗:小于-40 dB,(室温23℃)4.6 光纤机械插座和插头连接可靠性500次插拔,每10次清洁陶瓷芯,测试前、后、测试中的损耗增加最大0.2dB;4.7其他4.7.1光纤机械冷接子要求可重复开启使用,重复开启简单快捷,和压接所用工具应相同;4.7.2 光纤机械冷接子要求是通用型产品,支持外套涂层直径为250µm-900µm的光纤任意互连;4.7.3光纤机械连接器的使用工具要求简单,易操作首次操作成功率应达到99%;4.7.4 L型光纤机械插座需与之相适应的86型面板;5.测试必须满足以下机械性能指标:光纤机械接续插头和光纤机械接续插座必须满足以下各项规范:必须满足以下机械性能指标:6.检验*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产品检验由质检部门负责进行,出厂产品必须附有合格证。
FTTH装机施工流程规范
FTTH装机施工流程规范中国联通集团广东公司中山分公司一、FTTH装机流程二、施工前的工具必备工具:工具包、斜口钳、一字螺丝刀、十字螺丝刀、钉锤、抹布、垃圾袋、纸巾、酒精、网线压线钳、光纤皮线剥离器、快速接续连接器、光纤开剥器、切割长度器、光纤切割刀、阻挡器、适配器、尾纤、光纤接头盒、光猫、光功率计、鞋套、报纸。
三、装机要点上门服务必须事先跟用户预约,并做好记录备查;必须在约定的时间准时上门服务,不得提前、延后,更不能毁约,除非征得用户的同意;上门后用户不在,先与用户电话联系,并在用户门口留下“客户信息卡”;每次上门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带齐材料、工具、备件,争取一次解决问题。
上门时必须在醒目位置佩带工牌,仪表整洁,语言文明,充满热情,并主动申报公司名称、姓名、工号及本次服务的目的;进入居民用户家里,必须穿上自备鞋套;必须尊重用户习俗,禁止使用用户物品,禁止收受用户礼品;上门服务过程中,未征得用户同意,不得擅自离开;业务开通后,必须测试所有功能,并对用户进行讲解,使用户能正常使用业务,且清楚报障途径;服务后必须清理垃圾,恢复原状,询问用户是否满意,并请用户在服务工单上签字确认结果;如实记录用户的意见,并当天向接口人反馈信息。
四、装机步骤1、光交箱跳线。
2、询问用户装机位置。
3、在装机施工位置铺放报纸,保持用户地板干净。
4、安装光纤接头盒,如用户不同意可不装。
钻孔位置选择墙角、隐蔽的位置进行,固定光纤接头盒。
5、光纤接头制作6、光纤测试,用功率计测试光纤是否正常。
7、把光纤接头接到光纤接头盒中,固定,盖上盖子。
8、打开光猫外壳,用尾纤连接光纤接头盒与光猫,并把尾纤盘缠固定好,合上光猫外壳。
9、制作网线连接光猫与用户电脑,连接光猫适配器,打开光猫电源,开启用户电脑设置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与DNS。
10、网络连接测试,测试速度并截图,向用户讲解,演示。
11、收拾好地面,垃圾放到垃圾袋中,恢复原状,询问用户是否满意,并请用户在服务工单上签字确认结果;12、留下联系方式,告别用户。
第二卷-技术规范书(室内分布无源器件)
2010至2011年度中国联通室内分布设备集中采购公开招标招标文件第三卷技术规范书(无源器件)联通进出口有限公司二〇一〇年九月目录一、总则 (1)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4)三、质量管理与保障体系 (4)四、主要技术指标及要求 (5)五、供货及验收 (12)六、产品检测 (13)七、工程服务要求 (13)八、售后服务 (15)九、技术资料和技术培训 (17)本技术规范书是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联通)就向其提供WCDMA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无源器件产品的投标人提出的技术要求,作为投标人制定技术应答书的依据。
一、总则1.投标人在应答书中,对本规范书中所提各项要求能否实现与满足,应逐项予以说明和答复。
投标人在说明和答复时应尽可能地给出详细、具体的数据或参数,供买方评价和比较。
投标人亦可根据自己的产品技术性能的具体情况,在应答书中提出建议,并附详细资料和说明,应答要求为“满足并优于”、“满足”、“不满足”。
对于相关技术参数指标等内容,投标人应在性能要求表格中每一项指标下方的空格内做逐项应答,说明能否满足要求,并填写具体数值,要求以产品标称值应答,并填写附表一、点对点应答偏离表,应答用蓝色粗体字,同时应在投标文件中提供相应的测试报告或其他证明文件资料。
2.对于本规范书中未能提出的系统性能指标和不合理的功能配置,投标人应在建议书中加以补充说明,并提供有关详细资料。
3.投标人应根据招标项目的要求提出完整的器件配备和实施方案,如有缺漏,由投标人免费补足。
4.器件使用经验为本项目提供的无源器件产品必须是经过工程实际使用、同时必须是为两个以上电信运营商提供一年以上满意服务的无源器件类型。
5.投标方应如实、准确填写下表(表1和表2),招标方保留核实的权力。
表1:2007-2009年(对中国联通)无源器件供货记录表2:2007-2009年(对其它电信运营商)无源器件产品供货记录6.本技术规范书根据投标人的应答,经完善后将作为商务合同的附件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联通快速连接器技术规范书
技术规范书
编制单位:济南长光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日期:2018年6月
1. 概述
本技术规范书中规定的产品应满足ITU-T,IEC等相关国际标准的要求,也将满足GB/T 16529.4-1997 光纤光缆机械式接头、YD/T 1636-2007《光纤到户(FTTH)体系结构和总体要求》的相关规定。
2. 产品分类
2.1 光纤机械连接器按使用场合可分为光纤机械冷接子、光纤机械接续插头。
2.2 光纤机械冷接子:一种高性能、使用简便的机械光纤连接器。
要紧应用于配线光缆和入户皮线光缆、入户皮线光缆之间、皮线光缆和尾纤之间的连接。
2.3光纤机械接续插座:一种高性能、使用简便的机械光纤连接器。
可广泛地运用在将FRP皮线入户光缆快速端接和互连的场合,一样配合专用的86面板使用。
具备与标准SC连接器同等的接续性能,兼容标准SC连接器和法兰。
2.4光纤机械接续接头:一种高性能、使用简便的机械光纤连接器。
可广泛地运用在将FRP皮线入户光缆快速端接和互连的场合。
具备与标准SC连接器同等的接续性能,可直截了当与标准SC法兰相连。
3.工作温湿度要求*
3.1 温度:-40℃~+75℃。
3.2 相对湿度: ≤95%(+40℃时)
4. 光纤机械连接器技术要求*
4.1机械接续器件参考下列标准的要求
GB/T 16529.4-1997 光纤光缆机械式接头
4.2器件规格尺寸
✧光纤机械冷接子:小于(包含)40*4*4(长*宽*高mm)
✧光纤机械插座:小于(包含)45*22*9.4 (长*宽*高mm)
✧光纤机械插头:小于(包含)54*9*7 (长*宽*高mm)
4.3外观
形状完整,无毛刺、气泡、龟裂、杂质等。
全部底色应平均连续4.4适用接续的光缆
4.4.1光纤机械冷接子:
✧光纤包层直径为:125µm,外套涂层直径为250µm-900µm
4.4.2光纤机械插座和光纤机械插头:
✧FRP皮线入户光缆(3mm*2mm,宽*高);光纤包层直径为:
125µm
4.5光学性能
4.5.1光纤机械冷接子
✧插入损耗:小于0.1dB;
✧回波损耗:小于- 40 dB,(小于-60 dB,室温23℃)
4.5.2光纤机械插座和光纤机械插头:
✧插入损耗:
小于0.5 dB (与标准SC连接器耦合),在1310 nm & 1550 nm
小于0.7/0.9 dB (与现场组装型连接插头耦合),在1310 nm &
1550 nm
(0.7 dB 在1310 nm;0.9 dB 在1550 nm)
回波损耗:小于-40 dB,(室温23℃)
4.6 光纤机械插座和插头连接可靠性
500次插拔,每10次清洁陶瓷芯,测试前、后、测试中的损耗增加最大0.2dB;
4.7其他
4.7.1光纤机械冷接子要求可重复开启使用,重复开启简单快捷,和压接所用工具应相同;
4.7.2 光纤机械冷接子要求是通用型产品,支持外套涂层直径为250µm-900µm的光纤任意互连;
4.7.3光纤机械连接器的使用工具要求简单,易操作首次操作成功率应达到99%;
4.7.4 L型光纤机械插座需与之相适应的86型面板;
5.测试
必须满足以下机械性能指标:
光纤机械接续插头和光纤机械接续插座必须满足以下各项规范:
必须满足以下机械性能指标:
6.检验*
产品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产品检验由质检部门负责进行,出厂产品必须附有合格证。
7.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7.1标志
光纤机械连接器标记至少包含规格型号、生产厂家两部分,标志应是永久性的。
7.2.包装
7.2.1光纤机械连接器应包装出厂,包装要求及包装盒标志应符合GB/T3873-1983中的规定。
7.2.2每一个产品装入一个差不多包装内,若干个差不多包装装入一个大的包装内。
7.2.3差不多包装内除产品外,还应装入以下物品和有关文件,文件可用塑料袋或纸袋封装:
✧产品使用讲明书;
✧产品合格证;
✧装箱清单。
7.3运输
当产品需要长途运输时,需用可靠的外包装,并写明不能大力抛甩、碰、雨防潮标志,以免损坏产品。
在运输中应幸免碰撞、跌落、雨雪的直截了当淋袭和日光曝晒。
7.4贮存
应贮存在通风良好、干燥的仓库中,其周围不应有腐蚀性气体存在,贮存温度为-25℃~+55℃。
8 兼容性要求
8.1 投标方提供的产品要有最大可能的兼容性。
除与本厂的室内光缆完全兼容之外,依照招标方要求,能够定制与某种室内光缆兼容的室内光缆。
8.2 详细描述能够兼容的室内光缆厂商和产品类型,以及对室内光缆规格尺寸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