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

合集下载

【10篇】新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10篇】新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10篇】新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1.阅读下面短文,回答问题。

等呀,等呀,闷热的夏天终于过去了。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小熊一起床就感觉到很凉快。

小熊出生不久,还没有见过秋天呢。

听妈妈说秋天来了,它就高兴地对妈妈说:“我要出去找秋天。

”小熊离开家,前面有一片树林,它走到小树边问小树:“喂,小树,秋天在哪里?”小树没有回答,只是抖抖身体,让落叶在风中跳起舞来。

小熊又问树林边的高粱:“高粱,你快点告诉我秋天在哪里?”高粱没有回答,只是涨红了脸,低垂着头。

小熊问了许多人,可谁也没告诉它秋天在哪里,它只好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把刚才的事告诉了妈妈:“唉,想出去找秋天,可是谁也不告诉我秋天在哪里。

”熊妈妈一听,和颜悦色地说:“我的小傻瓜,如果你再不注意自己说话的态度和语气,永远都找不到秋天!”小熊恍然大悟,连忙向外面跑去。

小熊来到草地上,看到一只蟋蟀,它彬彬有礼地问:“蟋蟀哥哥,你好,你能告诉我秋天在哪里吗?” 蟋蟀微笑着说:“秋天就在你身边啊!”说完,它在草地上为小熊唱起了歌,动听的歌声传到很远的地方。

(1)联系上下文,说说你对下列词语的理解。

①闷闷不乐:________②恍然大悟:________(2)小熊去找秋天,它问了许多人,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和蟋蟀。

(3)小树和高粱为什么没有回答小熊的问题?找出正确的答案()。

①小熊不懂礼貌,小树和高粱不愿意帮助小熊。

②小树和高粱也不知道秋天在哪里。

③小树和高粱想让小熊自己去寻找秋天。

(4)请给短文选择一个恰当的题目()。

A. 秋天来了B. 小熊找秋天C. 小熊和妈妈【答案】(1)心里不快活。

;一下子明白过来。

(2)小树;高粱(3)①(4)B【解析】【分析】(1)语理解的考查。

认真阅读短文,联系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

(2)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4)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10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10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10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奔跑的春天四月的小雨浙淅沥沥打湿了梦的衣裳,眷便来了,脚步轻盈,身姿曼妙。

春,活泼得像个孩子,红扑着脸蛋在淡绿的田野奔跑,牵着小伙伴的手,像风筝的另一端,翻飞着五颜六色的梦。

卷起裤腿迈进春的云雾缭绕。

露水湿漉漉的,湿了鞋帮,湿了脚丫,滋润了一深一浅的歪歪扭扭的脚印。

同学们的笑声一串双一串,像风中摇曳的铃铛。

四月的绿色仿拂春的裙裾,在淡淡暖风中轻轻摆东,伸手就可以触摸得到。

柳絮飘然是她的柔发,丝丝缕缕;野地钱绿是她的衣裳,单单薄薄。

春,安静地来,在河流的波光里柔柔地荡漾,流躺着淡淡的和煦。

燕子来了,在入梦的时候偷偷飞到屋檐下,那黑白色的精灵是春的使者,乖巧伶俐。

春天唤醒了万物,小跑在春天,那是春带给我们的活力。

(1)找出文中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横线上改正过来。

仿拂________ 摆东________ 钱绿________ 流躺________(2)找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________,再写三个你知道的表示颜色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柳絮飘然是她的柔发,丝丝缕缕。

”这是个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像这样的句子,我也能写出来,如:含羞草的叶子是它的________,________。

(4)“四月的小雨淅淅沥沥打湿了梦的衣裳,春便来了,脚步轻盈,身姿曼妙。

”这句话写出了()A. 小雨到来的姿势B. 春天是小雨迈着轻盈的脚步,扭动着曼妙的身姿带来的C. 春天优美的身姿和到来的方式(5)第________自然段描写了同学们在春天里兴高采烈地玩耍的情景。

第________自然段描写了春天静静地到来。

“那黑白色的精灵”指的是________。

(6)把你认为的本文写得最好的一句话抄下来,并说说你的理由。

(7)根据下面的提示,接着往下写。

春天唤醒了万物,睡了一个冬天的青蛙被春姑娘柔软的春风唤醒了,________。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参考)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参考)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明白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重点段降品析。

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刚好在风里飘动着()这绳子够长了()算是别懂够别够坚固()小男孩讲完就扯了扯胡子,他确定脚够坚固,就剪了一段用来放风筝。

(1)找出小男孩讲的话。

(2)在文中的括号中加上标点符号。

(3)这段话写了胡萝卜先生做的好事是:【答案】(1)“这绳子够长了,算是别懂够别够坚固。

”(2)“ ,。

”(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被剪了一段当风筝线,帮助小男孩放风筝。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语段的明白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咨询题细读语段整体感知语段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此题要紧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咨询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要了解标点符号的基本用法,重点掌握每一种标点符号的特别用法,能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3)考查对课文内容的明白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咨询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故答案为:(1)“这绳子够长了,算是别懂够别够坚固。

”(2)“ ,。

”(3)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被剪了一段当风筝线,帮助小男孩放风筝。

【点评】(1)此题考查在明白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关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挑选题、加标点题、修改题。

因此平常的学习中,我们要专心体味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量正确的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关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别用法要加以积存。

还要注意标点符号的位置。

(3)此题考查在明白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2.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①敌机别断地在上空吼叫。

炮弹别断地在身边爆炸。

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对白求恩讲:“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个地方。

”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讲:“我接受撤走部分伤员。

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别能离开。

”部长恳求讲:“白求恩同志,这儿惊险,让您离开这个地方,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白求恩讲:“感谢师长的关怀。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专项练题练1:秋天的雨(节选)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五彩缤纷”这个词语的近义词有________、________等。

我能通过选文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词语来体会出这个词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___________”画出选文中的中心句。

3.把下列比方句补充完整。

(1)秋天的田野像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像一枚枚邮票。

4.选文中“郊野像金色的海洋”说分明明了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参考答案:(一)1.五花八门色彩斑斓黄色红色金黄色橙红色紫红色淡黄雪白色彩多种多样2.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3.金色的海洋枫叶4.说明稻穗金黄,很多庄稼全都丰收了!1练2:小女孩回答说:“火柴已经用光了。

可是,火柴点燃的火,还在这盏灯里亮着。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

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灯火听。

唱完了歌,鸟儿又盯着灯火看了一会儿,飞走了。

1.选文中有两个“看”字,第一个“看”透露施展阐发();第二个“看”透露施展阐发()。

A.鸟儿实现了自己的诺言B.鸟儿费尽周折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2.联系上下文展开想象,试着走进鸟儿的内心世界,说说它在想些什么。

新版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新版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

新版部编人教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含答案1.课内阅读。

父亲、树林和鸟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童年时,一个春天的黎明,父亲带着我从滹沱河岸的一片树林边走过。

父亲突然站定,朝幽深的雾蒙蒙的树林,上上下下地望了又望,用鼻子闻了又闻。

“林子里有不少鸟。

”父亲喃喃着。

并没有看见一只鸟飞,并没有听到一声鸟叫。

我茫茫然地望着凝神静气的像树一般兀立的父亲。

父亲指着一棵树的一根树枝对我说:“看那里,没有风,叶子为什么在动?”我仔细找,没有找到动着的那几片叶子。

“还有鸟味。

”父亲轻声说,他生怕惊动鸟。

我只闻到浓浓的苦苦的草木气息,没有闻到什么鸟的气味。

“鸟也有气味?”“有。

树林里过夜的鸟总是一群,羽毛焐得热腾腾的。

“黎明时,所有的鸟都抖动着浑身的羽翎,要抖净露水和湿气。

“每一个张开的喙都舒畅地呼吸着,深深地呼吸着。

“鸟要准备歌唱了。

”父亲和我坐在树林边,鸟真的唱了起来。

“这是树林和鸟最快活的时刻。

”父亲说。

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过了几天,父亲对我说:“鸟最快活的时刻,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最容易被猎人打中。

”“为什么?”我惊愕地问。

父亲说:“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1)“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此时”指的是()A. 群鸟齐鸣的时候B. 鸟儿快活的时候。

C. 鸟儿起飞的时候(2)选文中的哪句话是“我”对父亲爱鸟的具体说明和赞美?()A. “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

”B. “父亲一生最喜欢树林和歌唱的鸟。

”C. “我知道父亲此时也最快活。

”(3)鸟“飞离树枝的那一瞬间”为什么最容易被猎人打中?()A. 鸟儿那时是最开心的时候,防范意识也非常弱了。

B. 黎明时的鸟,翅膀潮湿,飞起来沉重。

C. 鸟儿飞翔时速度很慢,容易被打中。

(4)为什么“我真高兴,父亲不是猎人”?()A. 因为父亲知道鸟的弱点,但他爱鸟,不可能去打鸟。

B. 因为父亲太了解鸟了。

【10篇】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10篇】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10篇】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及答案1.阅读下面的选文,然后回答问题。

①椅子一放又是好多年。

“我真是老了。

”椅子想。

它越来越觉得挺直腰背坐着很吃力,“要是我能躺下,那一定会很好。

”②现在,农夫的儿子也已经长成了真正的农夫。

他把坐上去会吱呀摇晃的椅子______了,______成小木片,______成美丽的木地板,______在了阳台上。

③木地板满意地舒展着身子,躺在阳台上,阳光照在身上,暖洋洋的,舒服极了。

它觉得自己又交成了一棵树。

(1)把下列四个动词填到文中的横线上。

(填序号)①锯②拼③拆④铺(2)根据上文的内容填一填。

①上文的主要内容是椅子老了想休息,后来被做成了________。

②上文第③段中表现木地板心态的词语是________。

(3)“那一定会很好”这句话在全文中出现了四次,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它体现了主人公坦然、乐观的人生态度B. 它表现了主人公内心深处的幸福感和满足感C. 它表现了主人公不求上进,比较平庸【答案】(1)③;①;②;④(2)木地板;满意(3)C【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动词的运用。

应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选词填空,使句中表达更准确。

(2)本题主要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本题,需要回顾课文的内容,然后结合前后句(题目提供的信息)进行补充填空即可。

(3)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阅读短文内容,比较判断正误。

故答案为:(1)③;①;②;④(2)木地板、满意。

(3)C【点评】(1)要正确使用词语,要从意义和使用习惯两方面准确理解,这也是积累的重要内容之一。

(2)这道题是按课文内容填空。

概括性比较强,一定要熟悉课文,边读边思考,才能填好每一空。

(3)此题考查学生对短文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2.阅读下面的门票信息,完成练习。

【颐和园门票】30元/张(旺季),20元/张(淡季)。

【游览时间】旺季:4月1日至10月31日(大门开放时间6:30-18:00)。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训练(含参考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训练(含参考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阅读训练(含参考答案)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牛肚子里有很多东西,像一座小山一样高大。

里面有一些像树林一样的地方,还有一些像山洞一样的地方。

有时候,你会看到一些像瀑布一样的东西,还有一些像湖泊一样的东西。

这些东西都是牛肚子里的消化液体,它们在不断地流动和变化。

你可以在这些消化液体中漂流,也可以在它们之间穿梭。

当你在牛肚子里旅行时,你会发现它是一个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地方。

1.在牛肚子里旅行,可以看到哪些景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2.用“”画出选文中的中心句。

3.选文中的“消化液体”是什么?它们在牛肚子里起到什么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参考答案:1.像树林一样的地方,像山洞一样的地方,像瀑布一样的东西,像湖泊一样的东西。

2.在牛肚子里旅行,是一件奇妙的事情。

3.消化液体是牛肚子里的液体,起到消化食物的作用。

1.第一句话。

这句话描述了奶酪的诱惑力,引出了下文的小蚂蚁们的行为。

答案:A。

承上启下,引出下文。

2.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小蚂蚁们的行为特点是()A.贪吃B.毅力强C.纪律性强D.喜欢尝试新事物答案:C。

小蚂蚁们能够抵挡住奶酪的诱惑,不趁机舔一下,说明它们具有较强的纪律性。

3.这段话的情感色彩是()A.喜悦B.惊奇C.羡慕D.赞叹答案:D。

这段话赞叹了小蚂蚁们的毅力和纪律性,表现出一种欣赏和敬佩的情感。

在山林里,我们可以听到许多美妙的声音。

小溪流水潺潺,鸟儿在枝头唱歌,XXX在草丛里跳跃,这些声音构成了大自然的音乐。

当夜幕降临,星星点点的天空下,蟋蟀发出的“咯咯咯”的声音,像是一支小提琴,拉奏出动人的乐曲。

而在大海边,涛声阵阵,仿佛是一位大音乐家在演奏着他的交响曲,让人陶醉其中。

【10篇】新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10篇】新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10篇】新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奔跑的春天四月的小雨浙淅沥沥打湿了梦的衣裳,眷便来了,脚步轻盈,身姿曼妙。

春,活泼得像个孩子,红扑着脸蛋在淡绿的田野奔跑,牵着小伙伴的手,像风筝的另一端,翻飞着五颜六色的梦。

卷起裤腿迈进春的云雾缭绕。

露水湿漉漉的,湿了鞋帮,湿了脚丫,滋润了一深一浅的歪歪扭扭的脚印。

同学们的笑声一串双一串,像风中摇曳的铃铛。

四月的绿色仿拂春的裙裾,在淡淡暖风中轻轻摆东,伸手就可以触摸得到。

柳絮飘然是她的柔发,丝丝缕缕;野地钱绿是她的衣裳,单单薄薄。

春,安静地来,在河流的波光里柔柔地荡漾,流躺着淡淡的和煦。

燕子来了,在入梦的时候偷偷飞到屋檐下,那黑白色的精灵是春的使者,乖巧伶俐。

春天唤醒了万物,小跑在春天,那是春带给我们的活力。

(1)找出文中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横线上改正过来。

仿拂________ 摆东________ 钱绿________ 流躺________(2)找出文中表示颜色的词语________,再写三个你知道的表示颜色的词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柳絮飘然是她的柔发,丝丝缕缕。

”这是个比喻句,把________比作________。

像这样的句子,我也能写出来,如:含羞草的叶子是它的________,________。

(4)“四月的小雨淅淅沥沥打湿了梦的衣裳,春便来了,脚步轻盈,身姿曼妙。

”这句话写出了()A. 小雨到来的姿势B. 春天是小雨迈着轻盈的脚步,扭动着曼妙的身姿带来的C. 春天优美的身姿和到来的方式(5)第________自然段描写了同学们在春天里兴高采烈地玩耍的情景。

第________自然段描写了春天静静地到来。

“那黑白色的精灵”指的是________。

(6)把你认为的本文写得最好的一句话抄下来,并说说你的理由。

(7)根据下面的提示,接着往下写。

春天唤醒了万物,睡了一个冬天的青蛙被春姑娘柔软的春风唤醒了,________。

【10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10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10篇】部编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1.课外阅读。

我的战友邱少云我永远忘不了那一天——1952年10月12日。

那一天,天还没有亮,我们连悄悄地摸进“391”高地下面的山坳,潜伏在一条比较隐蔽的山沟里。

因为敌人控制的“391”高地,像一颗毒牙,楔入我们志愿军的阵地。

我们准备在黄昏时分发动突然袭击,拔掉这颗毒牙,把战线往南推移。

太阳渐渐爬上山头。

我发现前面六十多米的地方就是敌人的前沿阵地,不但可以看见铁丝网和胸墙,还可以看见地堡和火力点,甚至连敌人讲话都听得见。

敌人居高临下,当然更容易发现我们。

我们趴在地上必须纹丝不动,咳嗽一声或者蜷一下腿,都可能被敌人发觉。

我看了一下前面,班长和几个战士伏在枯黄的茅草丛里。

他们身上披着厚厚的茅草作伪装,猛一看去,很难发现他们。

我又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

他也全身伪装,隐蔽得更好,相隔这么近,我几乎找不到他。

我们的炮兵不断地轰击敌人的阵地,山顶上腾起一团一团的青烟。

敌人阵地前沿的地堡一个接一个被掀翻了。

看着这种情景,我只盼望天快点儿黑,好痛痛快快地打一仗。

到了中午,敌人突然打起炮来,炮弹一排又一排,在我们附近爆炸。

显然,敌人已经感觉到他们的前沿阵地不太安全了,可是没有胆量冒着我军的炮火出来搜索,只好把看家的本领“火力警戒”拿出来了。

排炮过后,敌人竞使用了燃烧弹,我们附近的荒草着火了。

火苗子呼呼地蔓延,烧得枯黄的茅草噼噼剥剥地响。

我忽然闻到一股浓重的棉布焦味,扭转头一看,哎呀!火烧到邱少云身上了!他的棉衣已经烧着,火苗趁着风势乱窜,一团烈火把他整个身子包住了。

这时候,邱少云只要从火里跳出来,就地打几个滚,就可以把身上的火扑灭。

我趴在他附近,只要跳过去,扯掉他的棉衣,也能救出自己的战友。

但是这样一来,我们就会被山头上的敌人发觉,我们整个班,我们身后的整个潜伏部队,都会受到重大的损失,这一次作战计划就全部落空了。

我的心绷得紧紧的,这怎么忍受得了呢?我担心这个年轻的战士会突然跳起来,或者突然叫起来。

【10篇】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

【10篇】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

【10篇】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船底鱼在辽阔的海洋中,生活着一种中小型的鱼——鮣(yìn)。

鮣的体型长得苗条匀称。

它行动敏捷,善于游泳,性格活泼,并具有吸附在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的习惯。

所以,人们称它为船底鱼。

鮣吸附在物体上,在周游四海的过程中,遇上了饵(ěr)料丰富的海区或者见到它的“船主”——大型鲨鱼捕食时吃剩下来的一些残食,、就悄悄地离开自己乘的“船”,去吃上一顿可口的美餐。

然后,再寻找一条新“船”,继续前进。

一旦找不到“船”,它便吸附在附近的礁石及其他固定的物体上,作短暂休息。

这时,它的细长尾巴,似海藻随海飘动,以此引诱鱼类,待有良机,继续吸附上新“船”。

鮣在大海中乘船周游,________省力气,________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1)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前进——________ 短暂一一________ 附近——________(2)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

良机:________ 周游:________(3)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鮣在大海中乘船周游,________省力气,________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真是一举两得的美事!(4)鮣乘的“船”指的是________。

鮣离开乘的“船”去吃一顿可口的美餐,这个“美餐”是指________。

(5)在大海中乘船周游,一举两得,“一举两得”指的是________。

【答案】(1)后退;长久;遥远(2)很好的机会;到四周游玩(3)不仅;而且(4)大型的鲨鱼、海龟、鲸的腹部或船底;大型鲨鱼捕食时剩下的一些残食(5)不仅省力气。

而且还靠着船只和鲨鱼等大型海洋动物的威力免受敌害侵袭【解析】【分析】(1)反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反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写出所给词语的反义词。

【10篇】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10篇】新版部编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课内阅读。

“等等,老屋!”一个小小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再过二十一天,行吗?主人想拿走我的蛋,可是我想孵小鸡。

我找不到一个安心孵蛋的地方。

”老屋低头看看,墙壁吱吱呀呀地响:“哦,是老母鸡啊。

好吧,我就再站二十一天。

”二十一天后,老母鸡从破窗户里走了出来,九只小鸡从门板下面叽叽叫着钻了出来:“叽叽,谢谢!”老屋说:“再见!好了,我到了倒下的时候了!”(1)“小小的声音”是________发出的。

(2)故事中“小猫刚刚离开,老母鸡又来请求老屋不要倒下,”根据生活经验和生活知识,我猜到老屋应该会觉得________。

(3)我们从选文中可以体会到()。

A. 老屋对老母鸡的关爱和乐于助人的精神B. 老屋勇于献身的精神【答案】(1)老母鸡(2)不耐烦了(3)A【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2)谈自己的看法,回答这种开放性题目时需注意两点:一要联系文章的主旨,二要结合个人的认识。

(3)评价人物性格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故答案为:(1)老母鸡;(2)不耐烦了;(3)老屋勇于献身的精神。

【点评】(1)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结合文本内容和生活实际。

(3)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的精神或品质。

2.读小伙伴的习作,学方法。

(五)含羞草很讨人喜爱。

我摸了一下它的叶子,叶子就合拢了;我不摸它,过了一会儿,叶子又打开了。

我每次摸它的时候,都有一个疑问:为什么它的叶子会合拢和张开呢?(1)请把文中描写含羞草变化情况的句子画上横线。

(2)读了这段习作,我知道观察事物时还要关注________。

【答案】(1)我摸了一下它的叶子……叶子又打开了。

(2)它们的变化【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全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全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含答案)【精选】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全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远上寒⼭⽯径斜,⽩云⽣处有⼈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花。

1.本诗的作者是代诗⼈。

2.理解下⾯词语的意思。

寒⼭:。

⽣:。

坐:。

红于:。

3.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4.这⾸诗描写的是什么时节的景象?()A.初秋。

B. 深秋。

(⼆)望洞庭湖光秋⽉两相和,潭⾯⽆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翠,⽩银盘⾥⼀青螺。

1.这⾸诗的作者是代诗⼈。

2.理解下⾯词语的意思。

和:。

⽩银盘:。

青螺:。

3.“潭⾯⽆风镜未磨”指的是湖⾯,像。

古代铜做的镜⼦,需要,才能保持光亮。

4.古诗后两句的意思是:⼆、阅读《⼤青树下的⼩学》⽚段,回答问题。

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学⽣,在同⼀间教室⾥学习。

⼤家⼀起朗读课⽂,那声⾳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分安静,树枝不()了,鸟⼉不()了,蝴蝶()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

这些⼭林⾥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家在⼤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鸟,连松⿏、⼭狸也赶来看热闹。

1.我能在⽂中的括号⾥填上表⽰动作的词。

2.读了这段课⽂,⼩问号想知道明明是写同学们课上课下的情景,为什么还要写⼩动物呢?我来回答:这样写的原因有三个⽅⾯,⼀是这些⼩动物的出现更加突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学校增添了的⽓氛;⼆是突出了孩⼦们读书读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读得___,读得___;三是突出了下课后孩⼦们引得⼩动物们⼼⽣羡慕,前来看热闹。

3.我能写出这段课⽂提到的那些⼩动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我很喜欢这个⼩学,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阅读《灰雀》⽚段,回答问题。

【10篇】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10篇】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10篇】新部编人教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画眉,全身羽毛金褐色,颈部和背部有暗褐色条纹,腹部白花花一片,眼睛四周画了一条白色眉线,依依可人。

翠鸟,碧绿的羽毛,点缀(zhuì)着蓝色和金色,羽毛的颜色特别美丽。

鸟儿不仅羽毛美丽,它们还有许多美德。

你看,大雁飞行的时候__队形__次序都有一定规矩__大雁打头__幼雁居中__老雁压阵__头雁在前紧拍翅膀,使气流上升,为的是让幼雁靠气流滑翔,飞起来省力。

从雁群身上,我们看到了尊老爱幼的美德,看到了集体的力量。

(1)作者抓住了鸟儿羽毛的________来写出画眉和翠鸟的美丽。

(2)在文中横线上填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你看,大雁飞行的时候________ 队形________ 次序都有一定规矩________ 大雁打头________ 幼雁居中________ 老雁压阵________ (3)短文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种鸟。

(4)请仿照“白花花”一词,再写两个表示颜色的词语________、________。

(5)“从雁群身上,我们看到了尊老爱幼的美德,看到了集体的力量。

”朗读这句话要用的语气是()A. 欢快B. 赞美(6)“鸟儿不仅羽毛美丽,它们还有许多美德。

”这句话这样写,好在哪里呢?【答案】(1)颜色(2),;、;:;,;,;。

(3)画眉;翠鸟;大雁(4)红艳艳;金灿灿(5)B(6)这样写的好处是既总结了上文,又引出了下文的内容,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从1、2自然段可知作者抓住了鸟儿羽毛的颜色来写出画眉和翠鸟的美丽。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标点符号的掌握及运用。

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

【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

【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

【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及答案1.课内阅读。

我和母亲坐着小船,到乡下外祖父家里去。

我们坐在船舱里。

天下着大雨,雨点打在船篷上,沙啦、沙啦地响。

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后来雨停了。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1)“我”和母亲要去干什么?那天的天气怎么样?(2)请你写出描写小鸟外形的句子。

(3)选文中出现了好多描写颜色的词语,请你再写出几个。

(4)请你用选文中的一个词来形容小鸟。

【答案】(1)“我”和母亲要坐船去乡下外祖父家里。

天下着大雨。

(2)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3)黄色;白色;橙色(4)美丽(漂亮)【解析】【分析】(1)、(2)、(4)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细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找到答案。

(3)本题考查分类掌握词语的能力。

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

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

故答案为:(1)“我”和母亲要坐船去乡下外祖父家里。

天下着大雨。

(2)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

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3)黄色;白色;橙色(4)美丽(漂亮)【点评】(1)、(2)、(4)此题考查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积累。

平时一定要对一些文中的、课外阅读中的词语多做一些摘抄、积累,分类整理,加强背诵,此题会迎刃而解。

2.课内阅读。

秋天的雨,(甲)了金色的小喇叭。

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

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

松柏(乙)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丙)树妈妈的脚下。

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1)给文中甲、乙、丙三处选填恰当的词语。

(填序号)A.飘到B.吹起C.穿上甲:________ 乙:________ 丙:________(2)根据文段的内容连一连。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10篇】新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练习题含答案1.读片段,再结合全文做练习。

“等等,老屋!”一个小极了的声音在它门前响起,不注意根本听不到,“请再站一会儿吧,我肚子好饿好饿,外面的树被砍光了,我找不到一个安心织网抓虫的地方。

”老屋低头看看,眼睛眯成一条缝:“哦,是小蜘蛛啊。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句子。

(2)老屋毫不犹豫地帮助了小猫、老母鸡和小蜘蛛,体现了老屋________的精神。

(3)老屋会倒吗?你预测的依据是什么?【答案】(1)好吧,我就再站一会儿(2)乐于助人(3)示例:老屋不会倒,因为老屋愿意继续帮助别人。

【解析】【分析】(1)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一般要注意补写的内容与所给出的内容一致,要联系上下文,注意语句通顺。

(2)评价人物品质要应做到通观全文根据文中故事情节以及人物的言行举止具体分析其中蕴涵的精神或品质。

(3)本题考查学生依据课文内容发挥想象力进行预测的能力。

想象是一种特殊的思维形式。

是人在头脑里对已储存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形成新形象的心理过程,是对阅读内容的预测、拓展。

故答案为:(1)好吧,我就再站一会儿(2)乐于助人(3)老屋不会倒,因为老屋愿意继续帮助别人。

【点评】(1)此题考查补写省略的内容的能力。

(2)本题考查评价分析人物品质。

(3)此题主要考查学生依据课文内容进行预测的能力。

2.课外阅读。

困境即是机遇一天,狮子来到了天神面前:“我很感谢你赐给我如此雄壮威武的体格、如此强大无比的力气,让我有足够的能力统治整座森林。

”天神听了,微笑地问:“但是这不是你今天来找我的目的吧!看起来你似乎为了某事而困扰呢!”狮子轻轻吼了一声,说:“天神真是了解我啊!我今天来的确是有事相求。

因为尽管我的能力再好,但是每天天亮的时候,我总是会被鸡叫声给吵醒。

神啊!祈求您,不要让鸡在天亮时叫了!”天神笑道:“你去找大象吧,它会给你一个满意的答复的。

”狮子跑到湖边找到大象,看到大象正在气呼呼地直跺脚。

【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

【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

【10篇】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版)】含答案1.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哪(né)吒闹海东海龙王父子称霸(bà)一方,作恶多端,还经常兴风作浪,害得人们不敢下海捕鱼,哪吒决心治一治他们,为老百姓出一口气。

一天,小哪吒带上他的两件法宝——混天绫和乾坤(qián kūn)圈,来到大海边,他跳进大海里,取下混天绫在水里一搅,便掀起滔天巨浪,连东海龙王的水晶宫也摇晃起来,龙王吓了一跳,连忙派巡海夜叉上去察看。

夜叉钻出水面一看,原来是个娃娃在洗澡,举起斧头便砍。

小哪吒可机灵啦,身子一闪,躲过了这一斧头,随即取下乾坤圈,向夜叉扔去。

可别小看这小小的乾坤圈,它比一座大山还重,一下子就把夜叉给打死了。

龙王听说夜叉被打死了,气得嗷嗷直叫,就派他的儿子三太子带兵去捉拿哪吒。

三太子跳出水面,气冲冲地对哪吒说:“你打死我家夜叉,该当何罪?”说着,举枪便刺。

哪吒一闪身,随手取下混天绫,朝三太子扔去。

那混天绫立刻喷出一团团火焰,把三太子紧紧裹住。

哪吒又拿出乾坤圈,只一下,便把三太子也给打死了。

三太子一死,现出了原形,原来是条小白龙。

从此,东海龙王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人们又过上了太平日子。

(1)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成语写下来。

①依仗权势,欺压别人,成为一方霸主。

________②形容做了许多坏事情。

________③形容波浪极大。

________(2)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①“你打死我家夜叉,该当何罪?”这句话是三太子在和哪吒商量应该怎么定罪。

②哪吒用两件法宝“乾坤圈”和“风火轮”惩(chéng)治了夜叉和三太子。

③哪吒是想治一治作恶多端的东海龙王父子,让百姓过上太平日子。

④东海龙王的儿子三太子原来是条小黑龙。

(3)读完短文,你对题目“哪吒闹海”中的“闹海”的理解是()A. 在海里打闹B. 在海里闹事C. 在海里比武D. 制服海里的霸王(4)哪吒是《封神演义》中的神话人物。

【10篇】新版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10篇】新版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

【10篇】新版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课内外阅读理解专项训练(完整)】及答案1.课内阅读。

从前,有一条不会叫的狗。

它不会像狗一样叫,不会像猫一样叫,也不会像牛那样哞哞叫,更不会像马那样嘶嘶鸣。

(1)用划线字仿写句子。

(2)把下面的叫声和相应的动物连线。

(3)从狗学叫的故事,我明白了:________。

【答案】(1)在困难面前我绝不会气馁,不会掉以轻心,也不会丢掉自信,一定要坚持到最后的胜利!(2)(3)人应该找到自已的位置,找到真正的自我。

【解析】【分析】(1)仿写句子.分析例句可以看出都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所以在仿写时也要采用相同的修辞方法。

答案不求一致,能与上文衔接起来且语言通顺即可。

(2)此题考查拟声词的积累。

拟声词指模拟事物的声音的词语,可以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事物所发出的声音。

注意认真读课文来积累。

(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给人的启示和道理。

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故答案为:(1)在困难面前我绝不会气馁,不会掉以轻心,也不会丢掉自信,一定要坚持到最后的胜利!(2)略;(3)人应该找到自已的位置,找到真正的自我。

【点评】(1)】本题旨在考查学生表达能力,分析题中所给的内容,选择句式相同或相似句子即可。

(2)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象声词的掌握情况,准确地使用象声词,将会使我们说话、习文的生动性、形象性大大增强。

(3)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2.课内阅读。

小蚂蚁们从四面八方的草丛里走拢来了。

当他们重新聚到奶酪旁边时,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大家又干起活来了,劲头比刚才更足,奶酪一会儿就被搬进洞里去了。

(1)蚂蚁队长是怎么处理那点儿奶酪渣的?请你在选文中写出相关句子。

(2)为什么蚂蚁们的“劲头比刚才更足”?用你自己的话说说。

(3)你喜欢蚂蚁队长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1)蚂蚁队长命令年龄最小的一只蚂蚁:“这点儿奶酪渣是刚才弄掉的,丢了可惜,你吃掉它吧!”(2)因为他们觉得自己的队长没有把奶酪渣据为己有,值得信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内阅读专项练习题1. 读文段,完成练习。

妹妹转过头求爸爸。

爸爸不作声,他松开我的手,从路旁一株柳树下,拾起一根又长又细的枝条,把它递给了妹妹,说:“这是一匹出色的马,你走不动了,就骑着它回家吧。

”妹妹高兴地跨上“马”,蹦蹦跳跳地奔向前去。

等我们回到家时,她已经在门口迎接我们,笑着说:“我早回来啦!”(1)文中的“马”指的是______。

(2)请找出文中爸爸说的话。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的“早”字说明______①妹妹跑得很慢。

②妹妹跑得很快。

2. 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9分)这座桥不但坚固,而且美观。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所有的龙似乎都在游动,真像活了一样。

(1)这段话第一句是全文的______,作用是______。

(2)这段文字描写了哪些不同形态的龙?(3)这段话主要写赵州桥_______。

(4)用“有的……有的……还有的…“写一句话。

3.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生命桥》(选段)试跳成功!紧接着,一对对羚羊腾空而起,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跃。

顿时,山涧上空划出一道道令人眼花缭乱的弧线,那弧线是一座以老羚羊的死亡作桥墩的生命桥。

那情景是何等的神圣!猎人们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井然有序—— ______ 情不自禁——______(2)找出文中的比喻句______。

这个句子是把______比作______。

(3)“那情景”在文中具体是指什么?请用横线划出相关语句。

(4)猎人们为什么个个惊得目瞪口呆,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猎枪?4. 课文片段阅读,回答问题。

(1)《乡村大道》这首诗写出了乡村大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特点。

乡村大道既指______,也指______。

(2)谈话更随便些了,我把心中那个不解之谜说了出来:“我看你们走得很慢,怎么反而常常跑到我们前头去了呢?你们有什么近道吗?”他听了,黑生生的脸上显出一丝得意的神色。

他想了想说:“我们哪里有近道,还不和你们走的一条道?你们走得快,可是你们在路上东看西看,玩玩闹闹,总停下来呗!我们跟你们不一样。

不像你们那么随便,高兴怎么就怎么。

一步踩不实不行,停停住住更不行。

那样,两天也到不了山顶。

就得一个劲儿往前走。

别看我们慢,走长了就跑到你们前边去了。

你看,是不是这个理?”我心悦诚服地点着头,感到这山民的几句朴素的话,似乎包蕴着意味深长的哲理。

①我的“不解之谜”是:______。

②挑山工和游人走路不一样在哪里?______③挑山工这几句话包蕴着什么哲理?______5. 阅读训练。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1)这一小节写了______种人,前一个“有的人”指______的人,后一个“有的人”是指______的人。

(2)两个“活着”的含义是()6.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但是,一个小朋友非常确信地说:“她们和我们一样,肯定有家。

当天下雨时,她们就急忙跑到家里去啦!”不过她们的家在哪里呢?人家的屋宇里从来没见过有蝴蝶来避雨;麦田里呢,也不能避雨;松林里呢,到处是水珠滚坠;园里的花是她们的家吗?花儿自己就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就连老树干的底面,也是顺下水来,湿漉漉的。

蝴蝶的家到底是在哪里呢?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它们的家会不会是在桥下面呢这也未可知但是有一点可以确定这里从没见有蝴蝶落到石头上的呀那它们会不会藏在树叶下面这倒有些说得过去但我也从没见过蝴蝶在树叶下面避雨呀,而且树叶也经常被风吹得翻转不定,被雨冲刷得透湿,也不像是蝴蝶的家呀!我真为蝴蝶着急了。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怀疑——______沉重——______ 刚强——______(2)给第二自然段加标点。

(3)照样子,写词语。

湿漉漉(ABB)______、______、______(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花儿自己就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5)仿写:园里的花是她们的家吗?花儿自己就被雨点打得抖个不停了,怎能容它们藏身呢?(6)作者猜想蝴蝶的家会在哪些地方?概括起来说说。

7. 阅读片段二,回答问题。

片段二:从理论上说,宇宙是无限的。

地球只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而太阳系只是银河系中一个极小的部分,银河系又是宇宙的沧海一粟(lì sù)。

整个银河系中有几千亿颗恒星,类似(sìshì)太阳系这样的天体系统为数不少,其中肯定有与地球类似的行星。

可以(推测猜测),地球绝不是有生命存在的唯一天体。

(但是而且),人类至今尚未找到另外一颗具有生命的星球。

(1)在括号里选择正确字音或字形填空。

(2)写出文中中心句和比喻句。

(3)把“地球、宇宙、太阳系、银河系”按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4)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A.找近义词:相似______还未______B.找反义词:有限______许多______(5)片段运用______、______和______的说明方法,这样写的好处是______。

8.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代)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1)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

远——______ 白——______(2)给下面下划线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宿芙蓉山()①房子②住,借宿逢雪()①遇上②每次白屋()①白色的屋子②茅草屋(3)解释诗句的意思。

①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②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4)古诗所描写的季节是在______季。

下面哪幅画面是古诗描绘的景象?选一选。

()A.春暖花开图B.风雪夜归图C.农家丰收图9. 课内阅读。

风娃娃不敢再去帮忙了,他委屈地在天上转着、想着:我帮人们做事情,为什么他们还责怪我呢?风娃娃回家去问妈妈。

妈妈说:“孩子,做事情光有好的愿望还不行,还要看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1)风娃娃去问妈妈的时候,心里很______。

(2)写出写风娃娃心理活动的句子。

(3)对妈妈的话理解正确的是( )①做事情不仅要有好的愿望,还要考虑是不是真的对别人有用。

②做事情有好的愿望就行,不必考虑是不是对别人真的有用。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犹豫了一下,把国旗慢慢解下来,再展开。

这面做工精致的五星红旗,经过河水的冲洗,依然是那么鲜艳。

(1)片段选自课文《______》。

(2)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犹豫——______ 精致——______ 依然——______(3)用“依然”写句子。

(4)“红旗依然鲜艳”说明______。

11.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有一天,雾飞到海上。

“我要把大海藏起来。

”于是,他把大海藏了起来。

无论是海水、船只,还是蓝色的远方,都看不见了。

(1)雾去了______,把______藏了起来,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子的?请写出来:______。

(2)雾还会把什么藏起来呢?仿照课文说一说。

雾把______藏了起来。

无论是______,还是______,都不见了。

(3)我知道,______的时候,雾藏起来的东西就能再现。

12.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的家乡我的家乡在荷花村(cūn)。

荷花村是个美丽的地方。

池(chí)塘(táng)里,荷花红红的。

小路旁,嫩(nèn)草绿绿的。

瓜地里,西瓜圆圆的。

山坡下,泉水清清的。

我的家乡真可爱!(1)短文共有______小节,第二节有______句话。

(2)读短文,再填空。

荷花村是个美丽的地方。

池塘里,荷花______的。

小路旁,嫩草______的。

瓜地里,西瓜______的。

山坡下,泉水______的。

13.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翠鸟爱贴着水面疾飞,一眨眼,又轻轻地停在芦杆上了。

他一动不动地注视着泛着微波的水面,等待游到水面上来的小鱼。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

翠鸟蹬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

只有苇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填空。

这两个自然段具体描写翠鸟______的事,说明翠鸟______的特点。

(2)用横线在第二自然段中,划出描写翠鸟捕鱼时动作的句子。

(3)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等候——______ 锋利——______(4)仔细读一读划横线的句子,这个句子告诉我们翠鸟的眼睛______。

14. 阅读训练。

你想,四周黑洞洞的,还不容易碰壁吗?(1)“四周黑洞洞的”指的是______。

(2)“碰壁”指的是______。

(3)把这句话改成陈述句。

15.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一)宋庆龄故居的樟树别的树木容易招虫。

从同一棵石榴树上,可以捉到三四种不同的虫子。

它们还要养儿育女,繁衍后代,子子孙孙都寄生在树上。

||而樟树本身却有一种香气,而且这种香气能永久保持。

即使当它枝枯叶落的时候,当它已经作为木料制作成家具的时候,它的香气仍然不变.只要这木质存在一天,虫类就怕它一天。

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

人们怀着崇敬的心情前来瞻仰宋庆龄的故居,也总爱在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作为永久的纪念。

(1)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

①反义词。

枝繁叶茂-______ 消失-______②近义词。

轻松-______ 生育-______(2)用“||”分好的层次,写出每层的意思。

第一层:______第二层:______(3)“樟树的高贵之处就在这里”的“这里”是指______。

作者写石榴树的目的______。

(4)文章的写作特点是借______抒情,以______喻人。

(5)人们为什么“也总爱在她故居的这两棵樟树前留个影”?16.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

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学弈》(1)根据课文内容解释下列词话。

①通国之善弈者也善:______②使弈秋诲二人弈诲:______③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鸿鹄:______④思援弓缴而射之之:______⑤其一人专心致志其:______⑥弗若之矣弗:______(2)翻译下面的语句。

①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

②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3)你从《学弈》这个故事中悟出了什么道理呢?17. 读文段,完成练习。

脚尖滑过的地方,大块的草坪,绿了;大朵的野花,红了;大片的天空,蓝了,蓝——得——透——明(1)填量词一______草坪一______野花一______天空(2)连一连蓝绿红______草坪______野花______天空(3)仿照文段写一写大朵的野花,红了;______,______18. 阅读训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