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古文基础知识答案
医古文考前复习资料含答案
![医古文考前复习资料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5f34c6af5335a8102d220ed.png)
《医古文》复习资料单项选择1、“扁鹊乃使弟子子阳厉针砥石”中的“厉”是“砺”的(D)。
A、通借字B、异体字C、简体字D、古字2.“游学徐土,兼通数经”中,“游学”的意思是:(A)A 到远方拜师学习B 旅游学习C 到各地学习D 游玩3、“因五脏之输,乃割皮解肌”中的“输”是“腧”的(A )。
A、通借字B、简体字C、异体字D、古字4 “偶然治差一病,则昂头戴面”中“戴面”义为(A)A 仰面B戴面具 C 戴方巾 D 戴帽子5、“蒙蒙昧昧,惷若游魂”中的“惷”是“蠢”的(B)。
A、通借字B、异体字C、简体字D、古字6 “谅非忠恕之道”中“谅”义为(B)A原谅 B 确实C诚实D正直7、“经络府俞,阴阳会通”中的“俞”是“腧”的( A )。
A、通借字B、古字C、异体字D、简体字8、“目眩然而不瞚,舌挢然而不下”中的“瞚”是“瞬”的( A )A、通借字B、繁体字C、异体字D、古字9.“过邯郸,闻贵妇人,即为带下医”中,“贵”的意思是:( B )A 高贵B 尊重C 尊贵D 富贵10 “夫壹人向隅,满堂不乐”中“向隅”义为( A )A “向隅而泣”的缩写B面向窗口 C 面向大家 D 面向医生11 “时于先生郭子斋堂”中“斋堂”指(B )A庙堂B书房C卧房D斋戒之所12 “至道流行,徽音累属”中的“属”的意思是(A)A接续B属于C种类D通“嘱”,嘱托13.“得诸见闻,班班可纪”中,“纪”的意思是:( B )A 纪念B 通“记”C 回忆D 纲纪14“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中的“没”义为:( C )A.没有B.沉没C.死亡D.隐没15“范金揉木”中“揉”的意思是(A)A使木材弯曲B揉搓C使方木变圆 D 柔软16“今删其要,以备篇籍”中“删”的词义是:(D)A.删去B.缩减C.调整D.节取17“省病问疾,务在口给”中的“口给”意思是:( D )A.才能出众B.聪明敏锐C.见解高明D.口才敏捷18“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中的“赍”意思是:(B)A.奉献B.拿着C.赏赐D.断送19“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中“向”意思是:( B )A.一向B.从前C.趋向D.刚才20“舍客长桑君过,扁鹊独奇之”中的“奇”,可释为:(D)A 奇怪B 惊奇C 使……奇异D 认为……奇异21“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中“黔首”和下列词语意义不同的是:( A )A.鄙人B.苍生C.平民D.布衣22“圣智不能欺也”中“欺”的正确含义是:( A )A.超越B.欺骗C.诬陷D.轻视23“太尉黄琬辟”中“辟”的意思是:( C )A 回避B 要求C 征召D 宠爱24“因敢忘陋效颦,勉图蚊负”中“蚊负”比喻( B )A.见识浅陋B.能力小而责任重C.力不从心D.事物繁多,数不胜数25“木敷者,其叶发”中“发”字含义为:( C )A.开放B.萌芽C.草木枝叶凋落D.发现26“扁鹊乃使弟子厉针砥石”中,“厉”的意思是:( A )A 研磨B 锋利C 厉害D 针灸27“后世有子云其悯余劳而锡之斤正焉”中“锡”的意义是(B)A.金属之一B.通“赐”C.帮助D.奖赏28“藏府治内,经络治外”中的“治”可解释为( A )A.主宰B.治疗C.治理D.正常29“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中,“太祖”是:(C)A 谥号B 年号C 庙号D 别号30“去圣寖远,其学难精”中“寖”的意思是( C )A浸润B久远C逐渐D已经31“洪惟我后,勤哀兆庶”中的“洪”的意思是(D)A表谦副词B大德C洪大D句首语气助词32“佗舍去,妇稍小差”中,“稍”意思是:( B )A 稍微B 逐渐C 很快D 一点儿33“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中“羸劣”的意思是(C)A衣食粗劣之人B品质恶劣之人C体弱多病之人D处境险恶之人34 “幸遇真经,式为龟镜”中的“式”的意思是( A )A用B通“试”C法式D形式35“文懿得末疾,医不能疗者十余年”中,“末疾“的意思是:(B)A 轻微的病B 四肢的病C 体表的病D 严重的病三、判断题1“浦江郑义士病滞下”中的“滞下”是痢疾。
医古文 答案
![医古文 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020d0202020740be1e9b26.png)
医古文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2.B 3.C 4. 5.A6.B 7. 8.C 9.D 10.A11.B 12. 13.A 14. 15.二、1. 2. 3.A B C D E 4.A B C D 5.A B C D E6. 7.A B E 8. 9.A B C D E 10.B C D三、1. 东南之竹箭梁百尺之观2. 侍中奉车都尉有《方技略》3. 持至贵之重器神明消灭4. 勿约而幽明斯契验之事不忒5. 视而可识察而见义四、1. 国:都城治穰:举办祛邪除恶的祭祀2.3. 向:以前一:专心地4. 夜分:夜半低迷:精神昏沉5. 痒:刺激幽关:内心6.7. 固:通“故”,于是一:认为……一样8. 凌:驾乘薄:止息9. 相与:共同梓:刊印10.。
五、今译题( 每小题4 分,共20 分。
以直译为主,辅以意译。
酌情扣分)1. “医”是“意”的含义。
人体的形体机能非常地精妙,要依随经气的情况而使用巧妙的针刺技术;进行针刺的时候,一点细微的不同就会造成错误。
2. 学成后治疗疾病,判断生死,验证是加重还是痊愈,就好象用蜡烛照明,用龟甲占卜,没有差错的情况。
3. 病情正在发展,则不去治疗非常强劲的病势,牢固地守护病人的元气,这就象是使敌方军队衰惫的方法;病情正在衰减,就一定彻底地治疗减退的病邪,更增加一些药效强大的药物,这就象是捣毁敌方巢穴的方法。
4. 这样以后文章的条理就能分明,大纲细目都得到列举,隐晦暗藏的内容就显现彰明,大大小小的内容都能融会贯通,不一致的地方全部得到解决,一打开书卷就如同一扇扇门都打开一样,所有的内容都清清楚楚。
5. 假若驱逐宾客而帮助了敌国,损失民力而使敌人加了益处,就会在国内使自己国力空虚,而在国外诸侯间树下怨仇,这样想要求得国家没有危难,是不可能达到的。
六1. 要:关键是:这种情况战栗:通“战忄栗”,颤抖2. 主:主掌斯:这样顾:难道七、标点题( 第1 小题12 分,第2 小题13 分,共25 分。
医古文基础知识试卷答案2
![医古文基础知识试卷答案2](https://img.taocdn.com/s3/m/6c49356af5335a8102d22077.png)
医古文基础知识试卷一、填空題(本大題共5小題,每空1分,共5分)請在每小題的空格中填上正確答案。
1.“且將升岱嶽,非徑奚為?欲詣扶桑,無舟莫適。
”是強調黄帝内经素问。
注的重要作用。
2.“危若冰谷,至於是也”中的“冰谷”比喻险境。
3.“其何裨之與有”的正常語序是其与有何裨之。
4.“太子何病,國中治穰過於衆事?”中的“國”指虢宫。
5.“故五藏六腑之盈虛,血脈榮衛之通塞”,語譯爲五脏六腑的虚与实,血脉营卫的通或塞。
二、注釋句中劃線的詞(本大題共40個劃線詞,每個劃線的詞0.5分,共20分)1.經絡府俞,陰陽會通;玄冥幽微,變化難極。
自非(假如不是)才高識妙,豈能探其理致(道理要旨)哉!2.漢興,改秦之敗,大收篇籍,廣開獻書之路。
迄(到)孝武世 ,書(文字)缺簡脫,禮壞樂崩,聖上喟然(感慨的样子)而稱曰:“朕甚閔(忧虑)焉!”於是建(建立)藏書之策(府策),置寫(滕写)書之官,下及諸子傳說 ,皆充秘府。
3.六月丙午,晉侯欲麥,使甸人獻麥,饋人爲之。
召桑田巫,示而殺之。
將食,張(胀),如廁,陷而卒。
小臣有(又)晨夢負公以登天,及(到)日中,負晉侯出諸(于)廁。
遂以爲殉。
4.先生之方能若是,則太子可生也;不能若是,而欲生之,曾(简直)不可以告咳嬰(刚会笑的婴儿)之兒!5.佗曰:“案(考察)脈,胎未去也。
”將軍以爲不然。
佗舍去,婦稍(逐渐)小(稍)差。
百餘日復動,更呼佗。
佗曰:“此脈故事(按照惯例)有胎。
6.翁聞其言,渙焉(消散的样子)無少凝滯於胸臆。
居無何(不久),盡得其學以(而)歸。
7.奈何今之業醫者,亦置《靈》《素》於罔聞,……此其故,正以(因为)經文奧衍,研閱誠(确实)難。
其()於至道未明,而欲冀(希望)夫通神運微,仰大聖上智於千古之邈(遥远),斷乎不能矣 。
8.老君曰:“人行陽德,人自報之;人行陰德,鬼神報之。
人行陽惡,人自報之;人行陰惡,鬼神害之。
”尋(探求)此貳途,陰陽報施,豈誣(欺骗)也哉?9.冰弱齡(弱冠之年)慕道,夙(平素)好養生,幸遇眞經,式(用)爲龜鏡(喻借鉴)。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b3f35f8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c4.png)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医古文是中医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涵盖了古代医学文献的阅读与理解,是中医专业学习的基础。
本文将提供一份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以供学习者参考和练习。
一、选择题1.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经典之一,其主要内容不包括以下哪项?A. 阴阳五行学说B. 脏腑经络学说C. 针灸治疗法D. 外科手术技术答案:D2. 下列哪位医学家被誉为“医圣”?A. 张仲景B. 华佗C. 扁鹊D. 李时珍答案:A3. 《伤寒杂病论》的作者是谁?A. 张仲景B. 孙思邈C. 王叔和D. 皇甫谧答案:A4. “四诊法”是指?A. 望、闻、问、切B. 望、闻、声、色C. 望、闻、问、药D. 望、闻、切、药答案:A5. 《本草纲目》的主要贡献是?A. 系统总结了中药的性能和用途B. 创立了辨证施治原则C. 完善了针灸理论D. 阐述了内伤外感的病因学说答案:A二、填空题1. 《黄帝内经》中的“________”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它认为人体的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都与气的升降出入有关。
答案:气一元论2. 在中医理论中,“________”是指人体内部的器官,而“________”则指体外的器官。
答案:脏;腑3. 中医的“四气”指的是寒、热、温、________。
答案:凉4. “________”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质等来了解病情。
答案:望诊5. 《神农本草经》是中国古代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它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其中“________”是指无毒,可以长期服用的药物。
答案:上品三、简答题1. 简述《黄帝内经》的主要学术思想。
答:《黄帝内经》的主要学术思想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气血津液学说等。
它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认为人体健康的维持依赖于阴阳平衡和气血流畅。
此外,它还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医学观念,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2. 描述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f2bab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13.png)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1. 古代医书中常提到的“四诊”是指望、闻、问、______。
2. “医圣”张仲景所著的医学经典是《伤寒杂病论》,其中“伤寒”指的是外感热病,而“杂病”则是指除伤寒以外的其他疾病,包括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
3. 在中医理论中,五脏指的是心、肝、脾、肺、肾,其中“脾”主要负责______。
4.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与气血的运行密切相关,其中“气”主要是指人体内的一种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而“血”则是指______。
5. 针灸是中医治疗的一种方法,其中“针”指的是针刺,而“灸”则是指使用______进行治疗。
答案:1. 切2. 杂病3. 运化水湿4. 血液5. 艾叶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四气”之一?A. 寒B. 热C. 温D. 凉答案:C2. 以下哪项是中医的“五味”之一?A. 酸B. 苦C. 甘D. 辛答案:D3. 中医认为,人体的哪个脏腑与情绪“怒”相对应?A. 心B. 肝C. 脾D. 肺答案:B4. 在中医理论中,哪个脏腑被认为是“后天之本”?A. 心B. 肝C. 脾D. 肾答案:C5. 下列哪项不是中医的“六淫”邪气之一?A. 风B. 寒C. 湿D. 火答案: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中医的“五行学说”。
答案:中医的“五行学说”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分别对应人体的五脏,即肝、心、脾、肺、肾,以此来解释和指导人体的生理、病理以及治疗。
2. 描述中医的“辨证施治”原则。
答案:“辨证施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原则,它强调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确定病因、病位、病性,然后根据病情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3. 简述中医对“阴阳”的理解。
答案:中医中的“阴阳”是描述自然界和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理论,阴阳相互对立、相互依存,是维持生命活动和健康状态的基础。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096209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e7.png)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医”字最早出现在以下哪部著作中?A. 《黄帝内经》B. 《山海经》C. 《说文解字》D. 《礼记》答案:C2. “望闻问切”是中医的四诊法,其中“切”指的是?A. 望诊B. 闻诊C. 问诊D. 切脉答案:D3. 下列哪部著作被誉为“医家之祖”?A. 《伤寒杂病论》B. 《黄帝内经》C. 《神农本草经》D. 《本草纲目》答案:B4. “金匮要略”是哪位医家的主要著作?A. 张仲景B. 孙思邈C. 李时珍D. 华佗答案:A5. “五运六气”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五运”指的是?A. 五行B. 五脏C. 五味D. 五色答案:A6. “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基础,其中“五行”包括以下哪些元素?A. 金、木、水、火、土B. 心、肝、脾、肺、肾C. 酸、苦、甘、辛、咸D. 青、赤、黄、白、黑答案:A7. “四气五味”是中药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四气”指的是?A. 寒、热、温、凉B. 酸、苦、甘、辛C. 金、木、水、火D. 心、肝、脾、肺答案:A8. “八纲辨证”是中医诊断学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其中“八纲”包括以下哪些?A. 阴阳、表里、虚实、寒热B. 五脏、六腑、经络、气血C. 风、寒、暑、湿、燥、火D. 气血、津液、阴阳、五行答案:A9. “脏腑经络”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其中“脏腑”指的是?A. 五脏六腑B. 十二经络C. 奇经八脉D. 任督二脉答案:A10. “针灸”是中医治疗的一种方法,其中“针”指的是?A. 银针B. 钢针C. 金针D. 铜针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下列哪些著作属于中医经典著作?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本草纲目》答案:ABCD12. 中医的“四诊”包括以下哪些?A. 望B. 闻C. 问D. 切答案:ABCD13. “五行”与“五脏”相对应,下列哪些对应关系是正确的?A. 木-肝B. 火-心C. 土-脾D. 水-肾答案:ABCD14. “六淫”是中医病因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以下哪些?A. 风B. 寒C. 暑D. 湿答案:ABCD15. “七情”是中医情志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以下哪些?A. 喜B. 怒C. 忧D. 思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中医理论认为,人体是一个以________为中心的整体。
《医古文Z》辅导资料
![《医古文Z》辅导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4fb33ac39ec3d5bbfd0a74b9.png)
各位学生:以下答案仅供参考。
《医古文Z》辅导资料一、单项选择题1.在“子聪明异常人,其肯游艺于医乎”中,“其”的意义是:(A)A.或许B.一定C.如果D.难道E.莫非2.在“殆古所谓直谅多闻之益友,又可以医师少之哉”中,“少”的意义是:(D)A.减少B.变小C.低贱D.轻视E.不多3.在“学者多诵习而取则焉”中,“则”的意义是:(B)A.效法B.法则C.条文D.遵循E.依从4.在“载归家,中宿死”中,“中宿”之义为:(C)A.隔夜B.次夜C.半夜D.睡着E.三日5.在“士苟精一艺,以推及物之仁”中,“物”的意义是:(D)A.器物B.外物C.万物D.众人E.物质6.在“降志屈节,钦望巫祝”中,“钦”之义为:(B)A.虔诚B.恭敬C.皇命D.谦逊E.屈尊7.在“赍百年之寿命,持至贵之重器”中,“赍”之义为:(D)A.钱财B.凭借C.根据D.持E.得到8.“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这表示张仲景编写《伤寒杂病论》的:(C)A.目的B.动机C.原因D.决心E.后果9.在“风湿候隙,遘手足之灾”中,“遘”之义为:(E)A .遇到 B. 碰上 C. 看待 D. 遭受 E.造成10.在“然而时钟鼎峙,闻见阙于殊方”中,“钟”之义为:(A)A. 正当B. 钟鼓 C .时钟 D. 钟情 E.刚刚11.在“俾厥土宇,用能康宁”中,“土宇”之义为:(E)A.土地和天空B.领地的上空C.领土和领空D. 领地上的人民E.领地12.在“拯黎元于仁寿,济羸劣以获安者”中,“羸劣”之义为:(D)A.恶劣B.瘦弱C.贫民D. 体弱多病者E.顽劣13.“众乃敛衽而服”中,“敛衽”是提起衣襟夹在腰带间,表示:(D)A.自谦 B.自卑 C.佩服 D.敬意 E.赞赏14.在“游食江湖,货药吮舐”中,“货”之义为:(B)A.钱财B.卖C.买D.货物E.制作15.在“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中,“妍蚩”之义为:(A)A.美丑B.善恶C.男女D.好坏E.老少16.在“病应见于大表,不出千里,决者至众,不可曲止也”中,“止”的意义是:(D)A.停止B.完了C.来到D.语气助词E.同“之”,动词17.在“先生过小国,幸而举之”中,“举”的意义是:(A)A.救治B.举起C.翘起D.抬起E.推崇18.在“扁鹊出,桓侯谓左右曰”中,“左右”的意义是:(D)A.左边右边B.前边后边C.辅助D.身边的人E.亲人19.在“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
医古文试题与答案(二)
![医古文试题与答案(二)](https://img.taocdn.com/s3/m/0e7639c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c.png)
医古文试题与答案(二)医古文试题与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人咸不之信,讵日未昃,而气绝矣”中的“昃”义为( D )A.天亮B.天黑C.太阳落山D.太阳西斜2.“视见垣一方人”中“垣”义为( D )A.东面B.北面C.屏风D.矮墙3.“登大坟以远望兮,聊以舒吾忧心”中“坟”义为( B )A.洲中坟墓B.水中高地C.上古典籍D.山崖4.“占小善者率以录,名一艺者无不庸”中“庸”义为( B )A.担忧B.使用C.庸俗D.庸医5.“其论皆经理识本,非徒诊病而已”中“经理”义为( A )A.研究原理B.研究整理C.经典理论D.经过整理6.“夫经方之难精,由来尚矣”中的“尚”义为( B )B.久远C.高深D.犹且7.“扁鹊复见,望见桓侯而退走”中“望”义为( C )A.远远地B.希望C.远远地看见D.想起8.“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中“结草”义为( C )A.结打草绳B.捆扎草木C.报恩D.报仇9.“愿乞一言,以托不朽”中“愿”义为( D )A.愿望B.愿意C.请求D.希望10.“人于父子昆弟之恩犹或薄焉”中“昆弟”义为( A )A.兄弟B.长兄C.长弟D.堂弟11.“一齐之傅几何,众楚之咻易乱”一句出自( B )A.《与薛寿鱼书》B.《不失人情论》C.《病家两要说》D.《汗下吐三法该尽治病诠》12.《良方自序》的作者是( B )B.沈括C.王世贞D.宋濂13.《用药如用兵论》选自( D )A.《儒门事亲》B.《医宗必读》C.《景岳全书》D.《医学源流论》14.下列句子中“当”义为“在”的是( D )A.汉下广吏,吏当广所失亡多B.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C.兹集也,藏之深山石室无当D.今子当始弱之时,有荼毒之祸15.下列句子中“以”为顺接连词的是( C )A.以此视病,尽见五脏症结B.扁鹊以其言饮药三十日C.循其两股,以至于阴D.其窃滑以夷,其肌廉以微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可作句中语气助词的是( .A B C D E )A.之B.于C.其D.言E.云2.下列汉字在结构上属于同一类的是( B C D )A.马B.上C.末D.亦E.寒3.针对《尔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D E )A.它是我国第一部训诂专书B.它是我国第一部字典C.它大约成书于南北朝D. 全书共分三卷,十九篇E.它解释词语的方式是同义互训4.下列句子中含有“疾病”义词语的是( A B D )A.必欲去大病大瘵,非汗吐下莫由也矣B.大约皆以伤寒之法疗六气之疴C.挟技劫病,贪利恣睢D.徒为美疒火之囊橐耳E.病者亦但知膏肓难挽,而不悟药石杀人5.下列各句中含偏义复词的是( A B C E )A.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B.医案人或不识,所系尚无轻重C.补者,以谷肉果菜养口体者也D.甚至薰莸不辨,妄肆品评E.所传异同,咸悉载录6.下列句子属判断句的是( A C )A.兹乃人神之所共耻,至人之所不为B.异日进和药,乃复初C.水泉不止者,是膀胱不藏也D.俾工徒勿误,学者惟明四、词语解释题1.主相晋国,于今八年,晋国无乱,诸候无阙。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51efdaf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65.png)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部医学典籍被誉为“医家之圣”?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金匮要略》答案:A2.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其中“切”指的是什么?A. 观察B. 闻气味C. 询问病情D. 脉诊答案:D3. 以下哪项不是中医“五行”理论中的元素?A. 金B. 木C. 水D. 火E. 土答案:E二、填空题1. 中医理论中的“四气”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寒、热、温、凉2. 《黄帝内经》中提到的“五味”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酸、苦、甘、辛、咸三、简答题1. 简述中医“治未病”的理念。
答案: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是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通过调整生活方式、饮食习惯、情志调养等手段,预防疾病的发生,强调预防为主,治疗为辅。
2. 解释“辨证论治”在中医中的意义。
答案:“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疗疾病的核心原则,强调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综合分析病因、病性、病位等,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论述题1. 论述《黄帝内经》对后世中医发展的影响。
答案:《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之作,系统阐述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如阴阳五行、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等,为后世中医的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它对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等方面都有深远的影响,是中医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2. 论述中医“整体观念”在现代医疗实践中的意义。
答案:中医“整体观念”强调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疾病的发生与人体内外环境的失衡有关。
在现代医疗实践中,这一观念有助于医生全面考虑病人的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因素,制定更为全面和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促进病人的整体健康。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dfa3a81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0374c13.png)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项不是《黄帝内经》中提到的养生四要?A. 饮食有节B. 起居有常C. 情志内守D. 劳逸结合2.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哪位医学家的主张?A. 扁鹊B. 华佗C. 张仲景D. 孙思邈3.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其中“望”指的是?A. 观察病人的面色B. 闻病人的气味C. 询问病人的病史D. 切诊,即诊脉4. “五味”指的是?A. 酸、甜、苦、辣、咸B. 酸、甜、苦、辣、涩C. 酸、甜、苦、咸、淡D. 酸、甜、苦、辣、淡5. 下列哪项是《伤寒杂病论》的主要贡献?A. 创立了中医基础理论B. 系统论述了伤寒病的治疗C. 首次提出了“辨证论治”的原则D. 制定了中医的“五运六气”学说6. “四气调神大论”是《黄帝内经》中的一篇,其中“四气”指的是?A. 春、夏、秋、冬B. 风、寒、暑、湿C. 喜、怒、忧、思D. 酸、苦、甘、辛7. “三焦”是中医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指的是?A. 人体的三个主要脏器B. 人体的三个主要能量系统C. 人体的三个主要排泄系统D. 人体的三个主要防御系统8. “五行”学说在中医学中的作用是?A. 指导疾病的诊断和治疗B. 描述人体结构C. 指导药物的配伍D. 描述人体的生理功能9. “六淫”指的是?A. 风、寒、暑、湿、燥、火B. 酸、甜、苦、辣、咸、淡C. 喜、怒、忧、思、悲、恐D. 春、夏、秋、冬、长夏、短夏10. “七情”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A. 七种基本情绪B. 七种基本病因C. 七种基本治疗方法D. 七种基本药物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黄帝内经》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分为《素问》和______两部分。
2. 中医理论中的“五行”指的是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如木生______,火克金。
3. 中医的“四诊”包括望、闻、问、______。
4. 中医认为,人体的健康状态与“正气”和“邪气”的平衡有关,其中“正气”指的是______。
(完整)医古文试题及答案(一),推荐文档.docx
![(完整)医古文试题及答案(一),推荐文档.docx](https://img.taocdn.com/s3/m/151fada8a76e58fafbb00398.png)
医古文及答案一、1.“ 邯,人,即下医”中,“ ”的意思是:(A 高B 尊重C 尊D 富B)2.“舍客桑君,扁独奇之”中的“奇”,可:A 奇怪B 惊奇C 使⋯⋯奇异(D)D ⋯⋯奇异3.“太尉黄琬辟”中“辟”的意思是:(A 回避B 要求C 征召C)D4.“扁乃使弟子砥石”中,“ ”的意思是:(A 研磨B 利C 害D 灸A)5.“太祖而召佗,佗常在左右”中,“太祖”是:A 号B 年号C 号D 号(C)6.“佗舍去,稍小差”中,“稍”意思是:A 稍微B 逐C 很快D 一点儿(B)7.“文懿得末疾,医不能者十余年”中,“末疾“的意思是:(B)A 微的病B 四肢的病C 体表的病D 重的病8.“得,班班可”中,“ ”的意思是:(B)A 念B 通“ ”C 回D9.“昔仲尼没而微言”中的“没” :(C)A .没有B.沉没C.死亡 D .没10.“今其要,以篇籍”中“ ”的是:(D)A .去B .减C.整D.取11.“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中“向”意思是:(B)A .一向B.从前C.向 D .才12.“省病疾,在口”中的“口”意思是:A .才能出众B.明敏C.解高明(D)D.口才敏捷13.“ 百年之寿命,持至之重器”中的“ ”意思是:(B)A .奉献B.拿着C. D .断送14.“范金揉木”中“揉”的意思是(A)A 使木材弯曲B 揉搓C 使方木D 柔15 “ 于先生郭子堂”中“ 堂”指(B)A 堂B 房C 卧房D 戒之所16 “至道流行,徽音累属”中的“属”的意思是(A)A 接B 属于C 种D 通“嘱”,嘱托17 “拯黎元于仁寿,羸劣以安者”中“羸劣”的意思是(C)A 衣食粗劣之人B 品劣之人C 体弱多病之人D 境之人18 “幸遇真,式”中的“式”的意思是(A)A 用B 通“ ”C 法式D 形式19.“去圣寖,其学精”中“寖”的意思是A 浸B 久C 逐D 已(C)20.“洪惟我后,勤哀兆庶”中的“洪”的意思是A 表副B 大德C 洪大(DD 句首气助)21.“后世有子云其余而之斤正焉”中“”的意是 A .金属之一 B.通“ ” C.帮助(D .B)22.“藏府治内,经络治外”中的“治”可解释为(A)A .主宰B .治疗C.治理 D .正常23.“因敢忘陋效颦,勉图蚊负”中“蚊负”比喻(B)A .见识浅陋B .能力小而责任重C.力不从心 D .事物繁多,数不胜数24“木敷者,其叶发”中“发”字含义为:(C)A .开放B.萌芽C.草木枝叶凋落 D .发现25.“黔首共余食,莫知之也”中“黔首”和下列词语意义不同的是:( A )A .鄙人B.苍生C.平民 D .布衣26.“圣智不能欺也”中“欺”的正确含义是:(A)A .超越B.欺骗C.诬陷D.轻视27“夫壹人向隅,满堂不乐”中“向隅”义为(A)A “向隅而泣”的缩写B 面向窗口C 面向大家D 面向医生28“谅非忠恕之道”中“谅”义为( B )A 原谅B 确实C 诚实D 正直29“偶然治差一病,则昂头戴面”中“戴面”义为(A)A 仰面B 戴面具C 戴方巾D 戴帽子30.“游学徐土,兼通数经”中,“游学”的意思是(A)A 到远方拜师学习B 旅游学习C 到各地学习D 游玩二、多项选择题31.以下词语表示“病愈”的是:(ABC)A“吾疾其遂瘳矣乎”中的“瘳”B“其后服人参膏尽数斤,病已”中的“病已”C“乃以法大吐之,吐已,病如失”中的“病如失”D“然但语及荣利事,则拂衣而起”中的“起”E“翁闻其言,涣焉无少凝滞于胸臆”中的“少”32.以下不含有偏义复词的是:(BCDE)A则依蓍龟为陈其利害。
医古文基础知识答案
![医古文基础知识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3b2910a32d7375a4178044.png)
第一章 工具书1、 本章内容要点 1.简答 ①什么是工具书?工具书的作用是什么?所谓工具书,是指按一定的排检次序将有关知识、资料或事实加以汇编,专供检索查考的书籍。
它具有解释疑难、辅助自学、指示门径、提供线索、搜集资料的作用②使用部首检字法,应注意哪些问题? 了解各种字(词)典的部首差异;分析字形结构,找出哪一个偏旁是形符;熟悉部首的变体;有些字本身就是部首,不要拆开查找;不容易看出部首的难查字,可以查找“难查字表”或“检字表”。
③以《康熙字典》为例,说明汗字部首的位置。
汉字绝大多数为合体字,合体字中表示意义的部分称为写形符。
《康熙字典》以形符为部首。
其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药、芹、岑、宫,部首在上;然、焚、惫、裳,部首在下;涨、衫、辅、挞,部首在左;放、形、歉、割,部首在右;问、圑、舆、向,部首在内;固、围、闾、阎,部首在外。
④工具书的编排方法最常见的有哪几种? 最常见的有部首编排法、笔划编排法、音序编排法、主题事类编排法。
⑤下列各字分别在《康熙字典》、新《辞海》、新《辞源》、《汗语大字典》的哪一部首?闻:《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耳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门部:衢:《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行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彳部;瓣:《康熙字典》、新《辞源》在瓜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辛部;衷:《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衣部,新《辞海》在亠部;慕:《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心部,新《辞海》在艹部;肥:《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肉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月部;肓:《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肉部,新《辞海》在亡部,《汉语大字典》在月部;近:《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辵部,新《辞海》在辶部:陡:《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阜部,新《辞海》在“阝(左)”部;苗:《康熙字典》、新《辞源》、《漠语大字典》在艹部,新《辞海》在艹部。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自考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自考](https://img.taocdn.com/s3/m/51e0ef1e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42.png)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自考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医学典籍之一,其成书时间大约在:A. 春秋战国时期B. 秦汉时期C. 魏晋南北朝时期D. 唐朝2. 下列哪项不是《伤寒杂病论》中提到的“六经辨证”?A. 太阳经B. 少阳经C. 阳明经D. 厥阴经3. “医圣”是指哪位古代医学家?A. 扁鹊B. 华佗C. 张仲景D. 李时珍4. 中医理论中的“五行”指的是:A. 金、木、水、火、土B. 心、肝、脾、肺、肾C. 酸、苦、甘、辛、咸D. 风、寒、暑、湿、燥5.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其中“切”指的是:A. 观察病人的面色B. 听病人的说话声音C. 询问病人的病情D. 触摸病人的脉搏6. 下列哪项不是《神农本草经》中的药物分类?A. 上品B. 中品C. 下品D. 次品7. “四诊合参”是指哪四种诊断方法?A. 望、闻、问、切B. 望、闻、问、治C. 望、闻、切、治D. 望、闻、问、药8. 中医中的“八纲辨证”不包括以下哪一项?A. 阴阳B. 表里C. 寒热D. 虚实9. 下列哪项不是《本草纲目》的作者李时珍的贡献?A. 编写了《本草纲目》B. 创立了温病学派C. 对药物进行了系统的分类D. 纠正了前人对药物的许多错误认识10. “治未病”是中医的重要治疗原则,其主要目的是:A. 治疗已经发生的疾病B. 预防疾病的发生C. 加强病人的体质D. 缓解病人的症状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中医理论中的“精、气、神”被称为_________。
12. 《黄帝内经》中的“治未病”思想,强调的是_________。
13. 中医的“五行学说”认为,肝对应的五行元素是_________。
14. “医圣”张仲景的代表作《伤寒杂病论》主要论述了_________的治疗方法。
15. 中医的“辨证论治”原则,强调的是_________。
16. “四气”在中药学中指的是药物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医古文课后习题及答案
![医古文课后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508d9de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24.png)
医古文课后习题及答案医古文,即古代医学文献,是研究古代医学理论和实践的重要文献资源。
通过对医古文的学习,不仅可以了解古代医学的发展,还能从中汲取智慧,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以下是一些医古文的课后习题及答案,供学习者参考。
习题一:请解释以下医古文中的术语:1. 脉象2. 五味3. 四气答案:1. 脉象:指的是通过触摸脉搏来诊断病情的方法,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
2. 五味:指的是酸、苦、甘、辛、咸五种基本味道,每种味道对应不同的身体功能和治疗作用。
3. 四气:指的是寒、热、温、凉四种药性,用于描述药物的性质,指导临床用药。
习题二:《黄帝内经》中提到的“治未病”是什么意思?请结合实际例子说明。
答案:“治未病”是《黄帝内经》中的一个重要概念,意指在疾病尚未形成之前就进行预防和干预。
例如,通过合理饮食、适度运动、调整情绪等方法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习题三:简述《伤寒杂病论》中关于“辨证论治”的基本思想。
答案:《伤寒杂病论》中“辨证论治”的基本思想是:根据病人的具体症状和体征,进行细致的诊断,然后根据诊断结果选择相应的治疗方法。
这种方法强调个体差异和疾病变化,体现了中医治疗的个性化和动态性。
习题四:请列举三种古代常用的医疗器具,并简述其用途。
答案:1. 针灸针:用于针灸治疗,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来调节气血,治疗疾病。
2. 火罐:通过在皮肤上形成负压,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用于治疗肌肉疼痛、风湿等病症。
3. 药碾:用于将药材研磨成粉末,便于煎煮或制成药丸,提高药效。
习题五:解释“阴阳五行”在中医理论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阴阳五行”是中医理论的基础。
阴阳代表了自然界和人体内部的两种基本力量和属性,五行则指的是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
在中医中,阴阳五行用来解释和指导人体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治疗方法的选择。
通过这些习题的练习,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医古文的相关知识,为深入研究古代医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fd35acd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a1.png)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医学古文作为医学专业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考试。
下面是一些医学古文考试题及答案,希望能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考试题一:阅读下面这段医学古文,并回答后面的问题。
《黄帝内经》曰:“十二经脉者,盖诸精气之枢。
”请简要解释这段话的含义。
答案:这段文字出自《黄帝内经》,其中描绘了人体的十二经脉是精气运行的关键部位。
经脉是人体内部的网络系统,精气通过经脉的运行来维持人体的正常功能。
这句话的含义是指十二经脉是连接人体各个部位的重要通道,精气通过这些经脉来调节身体的机能。
考试题二:请根据下面的古文,简要概括其内容。
《伤寒论》曰:“寒热熟而烦躁者,是阳明也。
”请简要概括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
答案:这段文字出自《伤寒论》,它提到了一种“寒热熟而烦躁”的症状,指出这是阳明经出现问题的表现。
阳明经是人体脉络系统中的一条重要经脉,当这条经脉出现异常时,就会导致人们出现寒热交替以及情绪烦躁的症状。
考试题三:请根据下面的古文,回答后面的问题。
《黄帝内经》曰:“身有十二节,脾为之使。
”请解释这句话的意思,并简要说明脾的作用。
答案:这句话出自《黄帝内经》,它描述了人体身体的结构由十二个节构成,其中脾脏起到调节这些节的作用。
脾脏是人体的一个重要器官,它在中医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脾脏的作用包括转化消化吸收的营养物质,调节体液的代谢,以及维持血液的正常循环等。
考试题四:请回答下面的问题。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五脏对应五行,分别是什么?答案:根据中医理论,人体的五脏对应五行的关系如下:1. 心对应火元素;2. 肺对应金元素;3. 肝对应木元素;4. 脾对应土元素;5. 肾对应水元素。
考试题五:请简要说明中医理论中的“阴阳”概念。
答案:中医理论中的“阴阳”概念是指宇宙万事万物中的两种对立但又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力量。
阴阳是中医理论中最基本的理念之一,无论是人体内部的生理过程还是自然界的变化,都可以归纳为阴阳的相互作用。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657aa0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93.png)
医古文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医者仁心”最早出自哪部医书?A.《黄帝内经》B.《伤寒杂病论》C.《千金方》D.《本草纲目》答案:C2. “望闻问切”是中医诊断的四大方法,其中“望”指的是什么?A. 听诊B. 问诊C. 观察D. 切脉答案:C3.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哪位古代名医的主张?A. 华佗B. 张仲景C. 孙思邈D. 李时珍答案:C4. “药食同源”这一理念最早见于哪部典籍?A.《神农本草经》B.《黄帝内经》C.《本草纲目》D.《千金方》答案:B5. “五味入五脏”中的“五味”指的是哪五种味道?A. 酸、甜、苦、辣、咸B. 酸、甜、苦、甘、咸C. 酸、甜、苦、辛、咸D. 酸、甜、苦、辛、辣答案:C6. “心主血脉”这一说法出自哪部古籍?A.《难经》B.《素问》C.《灵枢》D.《伤寒杂病论》答案:B7. “肾藏精”这一理论在中医中有何意义?A. 肾是人体最重要的器官B. 肾是人体储存精气的地方C. 肾是人体排泄废物的器官D. 肾是人体调节水液的器官答案:B8. “肝主疏泄”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什么?A. 肝脏负责排除体内毒素B. 肝脏负责调节情绪C. 肝脏负责调节血液D. 肝脏负责消化食物答案:B9. “脾主运化”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什么?A. 脾脏负责消化食物B. 脾脏负责调节情绪C. 脾脏负责调节血液D. 脾脏负责排泄废物答案:A10. “肺主皮毛”在中医理论中指的是什么?A. 肺脏负责皮肤和毛发的生长B. 肺脏负责调节呼吸C. 肺脏负责调节情绪D. 肺脏负责调节血液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下列哪些是中医的诊断方法?A. 望B. 闻C. 问D. 切答案:ABCD2. 下列哪些是中医的治病原则?A. 调和阴阳B. 治病求本C. 预防为主D. 对症下药答案:ABCD3. 下列哪些是中医的养生方法?A. 饮食有节B. 起居有常C. 情志调摄D. 劳逸结合答案:ABCD4. 下列哪些是中医的常用药材?A. 人参B. 黄芪C. 甘草D. 茯苓答案:ABCD5. 下列哪些是中医的常用治疗方法?A. 针灸B. 拔罐C. 按摩D. 草药答案:ABCD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89d3b7c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fb.png)
医古文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医古文”是指:A. 古代医学文献B. 古代医学论文C. 古代医学经典D. 古代医学文献的语言和文体答案:D2. 下列哪部著作被誉为“医家之祖”?A. 《黄帝内经》B. 《伤寒杂病论》C. 《神农本草经》D. 《难经》答案:A3. “医古文”中“医”的含义是:A. 医学B. 医生C. 医术D. 医药答案:A4. “医古文”中“古文”的含义是:A. 古代文献B. 古代文体C. 古代语言D. 古代文化答案:B5. “医古文”的研究对象是:A. 古代医学文献B. 古代医学论文C. 古代医学经典D. 古代医学文献的语言和文体答案:D6. “医古文”的研究方法包括:A. 文本分析B. 历史研究C. 语言分析D. 所有以上选项答案:D7. “医古文”的研究目的不包括:A. 理解古代医学文献B. 传承古代医学知识C. 创新现代医学理论D. 研究古代医学文献的语言和文体答案:C8. “医古文”中“医”字的本义是:A. 治病B. 医生C. 医术D. 医药答案:A9. “医古文”中“古文”的“古”字指的是:A. 古代B. 古代文献C. 古代文体D. 古代语言答案:A10. “医古文”的研究内容不包括:A. 古代医学文献的语言特点B. 古代医学文献的文体特点C. 古代医学文献的文化内涵D. 现代医学文献的翻译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1. “医古文”的研究意义包括:A. 传承古代医学知识B. 理解古代医学文献C. 促进现代医学发展D. 提高医学专业学生的古文阅读能力答案:ABCD12. “医古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A. 古代医学文献的语言特点B. 古代医学文献的文体特点C. 古代医学文献的文化内涵D. 古代医学文献的翻译技巧答案:ABC13. “医古文”的研究方法不包括:A. 文本分析B. 历史研究C. 语言分析D. 数学建模答案:D14. “医古文”中“医”字的引申义包括:A. 医生B. 医术C. 医药D. 医疗答案:ABCD15. “医古文”中“古文”的“古”字的含义包括:A. 古代B. 古代文献C. 古代文体D. 古代语言答案:ABCD三、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6.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的中医理论专著,分为《________》和《________》两部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工具书一、本章内容要点1.简答①什么是工具书?工具书的作用是什么?所谓工具书,是指按一定的排检次序将有关知识、资料或事实加以汇编,专供检索查考的书籍。
它具有解释疑难、辅助自学、指示门径、提供线索、搜集资料的作用②使用部首检字法,应注意哪些问题?了解各种字(词)典的部首差异;分析字形结构,找出哪一个偏旁是形符;熟悉部首的变体;有些字本身就是部首,不要拆开查找;不容易看出部首的难查字,可以查找“难查字表”或“检字表”。
③以《康熙字典》为例,说明汗字部首的位置。
汉字绝大多数为合体字,合体字中表示意义的部分称为写形符。
《康熙字典》以形符为部首。
其位置主要有以下几种:药、芹、岑、宫,部首在上;然、焚、惫、裳,部首在下;涨、衫、辅、挞,部首在左;放、形、歉、割,部首在右;问、圑、舆、向,部首在内;固、围、闾、阎,部首在外。
④工具书的编排方法最常见的有哪几种?最常见的有部首编排法、笔划编排法、音序编排法、主题事类编排法。
⑤下列各字分别在《康熙字典》、新《辞海》、新《辞源》、《汗语大字典》的哪一部首?闻:《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耳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门部:衢:《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行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彳部;瓣:《康熙字典》、新《辞源》在瓜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辛部;衷:《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衣部,新《辞海》在亠部;慕:《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心部,新《辞海》在艹部;肥:《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肉部,新《辞海》、《汉语大字典》在月部;肓:《康熙字典》、新《辞源》在肉部,新《辞海》在亡部,《汉语大字典》在月部;近:《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辵部,新《辞海》在辶部:陡:《康熙字典》、新《辞源》、《汉语大字典》在阜部,新《辞海》在“阝(左)”部;苗:《康熙字典》、新《辞源》、《漠语大字典》在艹部,新《辞海》在艹部。
2.填空①工具书按其功能特点主要可分为字典、辞书、书目、索引、文摘、类书、丛书、政书、年鉴、手册、年表等。
②我国最早的字典是《说文解字》;最早的词典是《尔雅》。
③我国现存最早的目录文献是班固所撰的《汉书·艺文志》。
④我国现存最大的中医类书是清代陈梦雷等人编撰的《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⑤我国最早的中医专业词典是谢观主编的《中国医学大辞典》。
⑥《康熙字典》是张玉书、陈廷敬等人编纂的,用的是部首编排法,释字体例是先音后义。
⑦《说文解字》首创部首编排法,分为540部,收字9353个。
⑧我国最新的大型字典是《汉语大字典》,最新的大型词典是《汉语大词典》。
⑨《辞通》的编撰者是朱起凤,《联绵字典》的编撰者是符定一,这两部书都是查检古汗语联绵词的专书。
⑩《中国医籍考》的编撰者是丹波元胤,这是一部中医目录专着。
《词诠》的编撰者是近人杨树达,这是一部查检古汉语虚词的专着。
3.选择。
A.查找一般字、词的 B.查找人物的 C.查找地名的 D.查找成语典故的 E.查找中医药词语的 F.查找中医文献的①《珍本医书集成》F②《简明中医词典》E ③《康熙字典》A④《中医图书联合目录》F⑤《中国人名大辞典》B ⑥《汉语成语词典》D⑦《中药大辞典》E⑧《中国医籍提要》F⑨《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C⑩《医学史论文资料索引》F 二、课外阅读1.标点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一卷/国朝徐大椿撰/大椿字灵胎/号洄溪/吴江人/世传/神农本草经/三卷/载药三百六十五味/分上/中/下三品/今单行之本不传/惟见于唐慎微本草所载/其刊本以阴文书者/皆其原文也/大椿以旧注但言其当然/不言其所以然/因于三品之中/采掇一百种/备列经文/而推阐主治之义/有常用之药而反不收入者/其凡例谓辨明药性/使人不致误用/非备品以便查阅也/凡所笺释/多有精意/较李时珍/本草纲目/所载发明诸条/颇为简要/然本草虽称神农/而所云出产之地/乃时有后汉之郡县/则后人附益者多/如所称久服轻身延年之类/率方士之说/不足尽信/大椿尊崇太过/亦一一究其所以然/殊为附会/又大椿所作/药性专长论/日/药之治病/有可解者/有不可解者/其说最为圆通/则是书所论/犹餍筌蹄之末/要于诸家本草中为有启发之功者矣/ 2.词语注释①国朝:本朝。
此指清朝。
②阴文:此指凹下的文字。
③推阐:阐发。
④乃:竟然。
⑤率:大都。
⑥殊:甚。
3.句子今译又大椿所作药性专长论曰药之治病有可解者有不可解者其就最为圆通则是书所论犹屑筌蹄之末要于诸家本草中为有启发之功者矣另外徐大椿所写《药性专长论》说:“药物治病,有可以理解的,有不可以理解的。
”此就最是灵活。
那么这部书论述的问题,仍然属于治病手段一类非根本性的内容,估计在各家本草中是具有启发作用的啊。
4.文意理解文中指出《神农本草经百种录》有哪些不足之处?一是常用之药不收入;二是因过分尊崇《神农本草经》,而对方士久服轻身延年之说,也逐一考证其所以然,多有附会。
第二章汉字一、本章内容要点1.简答①“六书”的定义各是什么?分别两个字例说明。
象形字:《说文解字·叙》云:“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如:“止”象人足趾形;“羊”象羊头形,以羊头形代表羊的整体。
指事字:“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如:“寸”短线指示手隙下一寸处,表示寸口部位;“本”,以短线指示木下,表示树根。
会意字:“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撝,武、信是也。
”如:“步”象前行时两足一前一后,表示行走;“秉”手持一束禾,表示禾束。
形声字:“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如:“屈”,《说文》:“连也,从尾,出声”“亭”,《说文》:“民所安定也,亭有楼,从高省,丁声。
”转注字:“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因尚无定论,字例从略。
假借字:“假借者,本无其字,依声托事,令、长是也。
”如:表示兵器的“我”假借为第一人称代词;表示鸟名的“难”假借为“困难”的“难”。
②最基本的汉字类型是什麽?举例就明汉字是如何以基本类型为基础发展的。
最基本的汉字类型是象形字。
如:“木”像树木形,以此爲基础,加指事符号,就有了“本”、“末”等指事字;舆其他象形符号组合使用,就有“杲”、“杳”等含意字;在形声字中作形符用,有“松”、“桃”等,作声符用,有“沐”、“休”等。
③形声字包含哪两个结构成份,它们在形声字的组合中各有什么功能?形声字包含形符表意与声符表音两个结构成分。
形符表示字的类属意义,声符表示字的读音。
④下列形符(部首)各表示什麽意羲?其中有些形符在组字时书写形体有何变化?又:表示人的右手形。
宀:表示房屋。
歹:表示剔去肉的残骨。
肉:表示切成块的肉。
组字为“月”。
攴:表示扑擎。
组字为“夂”。
贝:表示贝壳,上古以只为货币。
酉:表示酒。
辵:表示行走。
组字为“辶”。
邑:表示邦圆。
组字为“阝(右)”。
阜:表示山阶。
组字为“阝(左)”。
页:表示人头。
⑤何谓通假字?何谓古今字?试举例说明。
通假字:本有其字未使用,却借写了当时读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其他字,而这两个字在意义上并不相同,古人的这种用字方式称为通假,也称通借,借写的字即为借字。
如:《太素·顺养》“夜卧蚤起”的“蚤”通“早”。
古今字:指在一个原有字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或改换形符另造新字,以分担原有字一部分义项的文字现象。
如:《灵枢·外揣》“故远者,司外揣内”的“司”同“伺”。
2.解释下列条文中加附篆文的文字的造字结构①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形声);……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是谓气(会意);……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形声);……谷入气满,淖泽注于骨,骨属屈伸,泄泽补益脑髓,皮肤润泽,是谓液(形声);……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象形);……壅遏营气,令无所避,是谓脉(形声)。
②肝(形声)、心(象形)、脾(形声)、肺(形声)、肾(形声),五藏皆为阴(形声);胆(形声)、胃(象形)、大肠(形声)、小肠、膀(形声)胱、三焦(形声),六府皆为阳(形声)。
③经言:望而知之谓之神(形声),闻(形声)而知之谓之圣(会意),问(形声)而知之谓之工(象形),切(形声)脉而知之谓之巧(形声)。
④丹(象形)沙(会意),味(形声)甘(象形),微(形声)寒(会意),主身(指事)体(形声)五藏(形声)百病(形声),养(形声)精神,安(会意)魂(形声)魄(形声),益(会意)气明(会意)目(象形)。
3.指出下列形声字的形符和声符歧:从止,支声。
伯:从人,白声。
经:从糹,至声。
络:从糹,各声。
腧:从肉,俞声。
瘈:从疒,契聱。
疭:从疒,从声。
胸:从肉,匈声。
膺:从肉,雁声。
窍:从穴,敫声。
闷:从心,门声。
羸:从羊,声。
瘦:从疒,叟声。
恬:从心,舌声。
憺:从心,詹声。
罔:从网,亡声。
辨:从力,辡声。
错:从金,昔声。
昃:从日,仄声。
历:从日,厤声。
历:从止,厤声。
疬:从疒,历声。
考:从老省,丂声。
感:从心,咸声。
旗:从,其声。
时:从日,寺声。
膈:从肉,鬲声。
髀:从骨,卑声。
霜:从雨,相声。
鍼:从金,咸声。
独:从犬,蜀声。
物:从牛,勿声。
瓣:从瓜,辡声。
收:从攵,丩声。
脩:从肉,攸声。
旌:从,生声。
应:从心,雁声。
颖:从禾,顷声。
4.写出下列繁体字相应的简化字辨:办。
補:补。
纔:才。
徹:彻。
麈:尘。
衝:冲。
醜:丑。
導:导。
尋:寻。
對:对。
發:发。
髮:发。
礬:矾。
複:复。
複:复。
靈:灵。
盧:庐。
竅:窍。
竊:窃。
歡:欢。
頭:头。
無:无。
獻:献。
厭:厌。
壓:压。
與:与。
棗:枣。
雞:鸡。
獲:获。
舊:旧。
劇:剧。
稱:称。
審:审。
態:态。
檯:台。
臺:台。
颱:台。
風:风。
濕:湿。
麤:粗。
圍:围。
涩:涩。
穀:谷。
浅:浅。
癧:疬。
癘:疠。
5.辨识并注明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古字、异体字(1)用“某,通‘某’”格式注明通假字①夫卧,使食靡宵,散药以流行者也。
辟卧于食,如火于金,故一昔不卧,百日不复。
靡:通“糜”。
辟:通“譬”。
昔:通“夕”。
②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焦,友鬓颁白。
颁:通“斑”。
③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
忘:通“妄”。
④若不结胸,但头汗出,剂颈而还,小便不利,身必发黄也。
剂:通“齐”。
⑤孙真人方:主脚气及上气,取鲫鱼一赤长者作脍,食一两,顿差。
赤:通“尺”。
(2)用“某,同‘某’”格式注明古字①君有病,往四五日,君要胁痛。
要:同“腰”。
②清阳实四支,浊阴归六府。
支:同“肢”。
府:同“腑”。
③阳气畜积,久留而不写者,其血黑以浊。
畜:同“蓄”。
写:同“泻”。
④病在内,脉来上大下兑,濡滑如雀之喙,曰平。
兑:同“锐”⑤天府二穴,在掖下三寸,臂臑内廉动脉。
掖:同“腋”。
(3)用“某,‘某’的异体字”格式注明异体字①卫气逆行,清浊相干,乱于胷中,是谓大悗。
故气乱于心,则烦心密嘿,俛首静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