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llabus_urbaneconomics2013_long《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专题》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

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

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摘要:一、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简介1.定义区域和城市经济学2.阐述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二、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1.起源2.发展历程3.重要理论和贡献三、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1.集聚经济理论2.空间经济学理论3.城市规模经济理论四、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应用1.城市规划与政策制定2.区域发展差异分析3.资源配置与优化五、我国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实践与挑战1.我国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实践成果2.面临的问题与挑战3.未来发展方向正文:【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简介】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区域和城市经济活动的学科,它关注城市和区域发展的规律、机制和政策。

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包括城市化、城市规模、城市间竞争、城市产业结构、城市土地利用、城市交通、城市环境等。

通过研究这些内容,区域和城市经济学为城市和区域政策的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起源与发展】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

这一时期的经济学家开始关注城市和区域的经济现象,并试图解释这些现象。

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区域和城市经济学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学分支。

许多经济学家为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如Eugene Glaser、Edward L.Ullman、Walter Isard等。

【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核心理论】1.集聚经济理论:认为企业和人才倾向于在城市或区域中心集聚,因为这样可以更容易地获取市场、技术和人才资源。

这一理论揭示了城市和区域发展的内在机制,为城市规划和区域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支持。

2.空间经济学理论:关注城市和区域发展中空间因素的作用。

它认为,城市和区域的空间结构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如地理位置、交通、政策等。

空间经济学理论为城市和区域的空间分析提供了方法论。

3.城市规模经济理论:主张城市规模越大,生产效率越高。

这一理论解释了城市为什么会不断扩张,以及城市发展为何具有规模效应。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程一览表英汉翻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程一览表英汉翻译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课程一览表课程编号课程名称英文名称总学时学分开课院系0630030 019 环境管理学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54 3资环学院0630050 054 环境经济学Environment Economics 54 3资环学院0620010 015 环境资源法规The introduction to the Law of Environmentand Resource36 2资环学院0630050 027 城乡规划与设计Planning and Design of Town and CountryAreas54 3资环学院0620050 010 管理学原理Management 36 2资环学院0620050 022 环境监测与评价Environment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46 2资环学院0620050 013 经济学原理Economics Principle 36 2资环学院0620050 012 资源与环境经济学Natural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economics36 2资环学院0625020 010 工程力学Engineering Mechanics 46 2.5资环学院0620020 006 土壤侵蚀原理Elements of Soil Erosion 36 2资环学院0625050 032 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 Design 46 2.5资环学院0620050 021 居住区规划Residential District Planning 36 2资环学院0520094 186 美学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36 2资环学院0620050 024 土地资源学land resource 36 2资环学院0630020 072 水土保持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54 3资环学院0620020 045 草场经营学Rage Management 36 2资环学院0620020 028 草地学Grassland Science 36 2资环学院0620020 047 牧草栽培学Herbage cultivation 36 2资环学院0620050 016 草坪学Turf Science 36 2资环学院0625050 023 城镇工程绿化技术Project technology of green areasconstruction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36 2.5资环学院0620020 073 水土保持概论Introduction of soil and water conservation 36 2资环学院0620020 039 水土保持农学Agronomy in soil and water eroding areas 36 2资环学院0625050 025 城市绿地建设与管理Urban greenbelt construction andmanagement45 2.5资环学院0625050 031 城镇园林绿地规划设计Urban Greenbelt and Gardens Planning 45 2.5资环学院0630050 020 旅游规划与管理Tour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54 3资环学院0620020 075 生态恢复学Ecology Restoration 36 2资环学院0630040 014 自然资源学Natural Resource Science 54 3资环学院0620050 051 自然地理Natural Geography 36 2资环学院0620050 011 城市地理学Urban Geography 36 2资环学院0630050 030 城市规划原理Principle of City Planning 54 3资环学院0630050 053 地质地貌Geology and Geomorphology 36 2资环学院0615050 052 地图学Cartology 28 1.5资环学院0620020 012 地学概论Conspectus of Geography 36 2资环学院0620050 050 地质地貌学Geology and Geomorphology 36 2资环学院0630050 005 地图学Cartology 36 2资环学院0620050 008 经济地理学Economic Geography 36 2资环学院0630050 028 区域分析与规划Regional Analysis and Planning 54 3资环学院0630050 006 自然地理学Natural Geography 36 2资环学院0630040 017 资源环境管理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54 3资环学院0620050 029 土地利用规划Land-Use Planning 36 2资环学院0620050 018 土地评价与管理Land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36 2资环学院0625040 009 遥感数字图像处理Ditiqal Image Processing of RemoteSensing54 2.5资环学院0620040 023 遥感图像分析应用Analysis and Application of RemoteSensing Image36 2资环学院0635040 003 遥感原理与方法Remote Sensing Principle and Method 64 3.5资环学院0630040 006 自然地理学(上)Physical Geography 54 3资环学院0630040 007 自然地理学(下)Physical Geography 54 3资环学院0620040 031 城市地理信息系统City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 46 2资环学院0630040 008 区域分析与规划Regional Analysis and Planning 54 3资环学院0620040 032 资源环境信息系统Resource Environment Information System 46 2资环学院0620010 009 资源环境信息技术Resource Environment InformationTechnology46 2资环学院0620040 029 GIS软件及其应用Application of GIS 54 2资环学院0620040 030 Web地理信息系统Web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46 2资环学院0635040 004 地理信息系统原理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72 3.5资环学院0620040 016 多元统计分析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36 2资环学院0620040 010 空间分析与模型Spatial Analysis and Modeling 36 2资环学院0620040 019 数字地球导论Introduction to Digital Earth 36 2资环学院0620040 062 精准农业Precision Farming 36 2资环学院0630040 061 土地资源学The Discipline of Land Resources 54 3资环学院0630040 054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72 3资环学院0620040 024 地图设计与编制Map Design and Compile 36 2资环学院0620040 011 地图投影与变换Map projection and transformations 36 2资环学院0630040 005 地图学Cartology 54 3资环学院0620040 060 计算机制图Computer Graphics 54 2资环学院0620040 013 人文地理学Human geography 36 2资环学院0620040 045 专题地图编制Compilation of Thematic Map 46 2资环学院0630040 052 环境遥感Environmental Remote Sensing 64 3资环学院0620040 051 遥感技术Generality of Remonte sensing 36 2资环学院0620040 050 遥感技术应用基础Application of 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36 2资环学院0615010 014 专题地图学Thematic Cartography 36 1.5资环学院0620040 028 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s 36 2资环学院0630040 020 信息资源管理Introduc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54 3资环学院0620040 053 遥感技术Remote Sensing Technology 36 2资环学院0620040 022 GIS设计与实现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Designand Application36 2资环学院0625040 047 电子地图设计Electronic Map Design 54 2.5资环学院0620040 025 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 36 2资环学院0620040 026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Object Oriented programmer 48 2资环学院0620040 015 模式识别Pattern recognition 36 2资环学院0620040 027 软件工程Software Engineering 36 2资环学院0620040 021 数字地图制图Digital Cartography 36 2资环学院0620040 018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 and Application 54 2资环学院0620040 046 专业英语Specialty English 36 2资环学院0625020 025 水土保持信息管理系统Soil & Water Conservation Geo-InformationSystem54 2.5资环学院0330000 003 试验设计与分析Experimental Design and Analysis 58 3园艺学院0320000 015 果树栽培学总论General Introduction to Fruit-tree Culture 40 2园艺学院0320000 006 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 54 2园艺学院0320000 007 生物技术通论General Introduction to Biotechnology 36 2园艺学院0320000 011 茶学概论Introduction to Tea Science 36 2园艺学院0325000 022 果树栽培学各论Fruit-tree Culture for Certain Species 54 2.5园艺学院0320000 026 果树育种学各论Fruit Breeding for Certain Species 36 2园艺学院0320000 001 园艺学导论General Horticlture 36 2园艺学院0320000 005 科研专题讲座(甲)Dissert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Ⅰ36 2园艺学院0320000 016 蔬菜栽培学总论Olericulture in General 40 2园艺学院0335000 018 植物育种学Plant Breeding 90 3.5园艺学院种子工程Syllabus of Seed Engineering 54 2.5园艺学院0325000 023 蔬菜栽培学各论Olericulture 54 2.5园艺学院0320000 027 蔬菜育种学各论Vegetable Breeding 36 2园艺学院0310000 002 科研基本方法Base Method of Scientific Research 18 1园艺学院0325000 052 园艺学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Horticulture Science 50 2.5园艺学院0325000 019 园艺产品贮运学Horticultural Products Storage andTransportation54 2.5园艺学院0325000 020 园艺产品加工学Processing of Horticultural Crops 54 2.5园艺学院0320000 021 园艺产品市场学Horticultural Products Marketing 36 2园艺学院0320000 008 采后生理学Postharvest Physiology 36 2园艺学院0320000 009 园艺产品品质分析Nutrition and Quality Analysis ofHorticultural Products36 2园艺学院0330000 017 花卉学Flower Plants Science 54 2.5园艺学院0325000 028 观赏树木学Ornamental Trees Science 54 2.5园艺学院0320000 013 插花与盆景艺术Flower design and Penjing 40 2园艺学院0325000 012 园林艺术Gardening Techniques 54 2.5园艺学院0330000 030 画法几何Descriptive Geometry 72 3园艺学院0330000 033 绘画Painting 90 3园艺学院0330000 031 工程制图Landscape Drawing 72 3园艺学院0325000 034 构成艺术Ques of Landscape Patten 54 2.5园艺学院0320000 036 城市规划原理Theory of Urban Planning 36 2园艺学院0320000 037 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 54 2园艺学院0330000 044 园林建筑设计Desig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s 72 3园艺学院0330000 045 景观设计Landscape Archticture Dsign 72 3园艺学院0330000 046 园林工程Landscape Engineering 72 3园艺学院0320000 014 园林经济管理Economic Management of Gardens 36 2园艺学院0320000 053 城市绿地规划与设计Landscape Planning and Design 36 2园艺学院0320000 025 设施农业导论Introduction of Protected AgriculturalStructures36 2园艺学院0320000 004 园艺设施学Science of Horticulture Equipment 36 2园艺学院0350000 032 农业设施设计基础Basic Design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s 90 5园艺学院0335000 038 设施环境工程学Environment and Engineering Scienceunder Structure72 3.5园艺学院0320000 039 温室设计与建造Designing and Construction of Greenhouse 36 2园艺学院0325000 040 设施蔬菜栽培Protected vegetable culture 48 2.5园艺学院0325000 050 设施花卉栽培Protected Flower Culture 48 2.5园艺学院0325000 051 设施果树栽培Protected Pomiculture 48 2.5园艺学院0330000 035 农业建筑学Agricultural Architecture 54 3园艺学院0320000 042 工厂化育苗Theory and Technique of Factorial PlantNursery36 2园艺学院0032000 041 农业园区规划与管理Agricultural Park Planning andManagement36 2园艺学院0325000 047 作物生长模型及专家系统开发Design of Growth Development Model andExpert System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s54 2.5园艺学院0320000 049 科研专题讲座(乙)Dissertation of Scientific ResearchⅡ36 2园艺学院0530013 002 森林培育学Silviculture 60 3林学院0530014 038 经济林栽培学Economic Forest Cultivation 64 3林学院0520014 016 温室技术Greenhouse Technology 40 2林学院0510014 224 林学学科导论Introduction to Forestry 30 1林学院0052502 203 遗传学Genetics 54 2.5林学院0515023 001 林木育种学Forest Tree Breeding 30 1.5林学院0535022 016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Genetics and Breeding of Garden Plants 72 3.5林学院0520024 007 植物组织培养技术Plant Tissue Culture Technology 40 2林学院0530032 006 植物病理学Plant Pathology 70 3林学院0515034 048 植病研究法Research Method of Plant Pathology 36 1.5林学院0515034 049 昆虫学Entomology 70 3林学院5225033 003 森林保护学Forest Protection 56 2.5林学院0530034 065 园林植物保护Ornamental Plant Protection 68 3林学院0525112 001 生物技术概论Introduction of Bio-techology 46 2林学院0520034 033 鼠类生物学及鼠害防治Rodents Biology and Rodents Control 40 2林学院0520034 011 野生动物保护学(含养殖)Wildlife Protection 40 2林学院0520034 045 植物化学保护Plant Protection with Chemicals 40 2林学院0515034 026 资源昆虫学Resource Entomology 36 1.5林学院0515034 024 食用菌栽培学Food Fungus Culture 36 1.5林学院0520043 004 森林计测学Forest Mensuration 46 2林学院0520043 005 森林经理学Forest Management 40 2林学院0515044 002 林业遥感Remote Sensing 36 1.5林学院0520032 008 GIS及GPS导论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and GlobalPositioning System40 2林学院0525042 078 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 50 2.5林学院0520044 238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An Introduction to Database System 50 2林学院0525092 026 旅游学概论Generalization of Tourisms Sciences 46 2.5林学院0530092 073 旅游资源学Tourism Resources 54 3林学院0520092 029 旅游地理学Tourism Geography 40 2林学院0520092 049 旅游文化学Tourism Culturelogy 36 2林学院0520092 030 旅游经济学Tourism Economics 36 2林学院0515092 028 旅游心理学Tourism Psychologys 28 1.5林学院0520092 076 公共关系学Public Relations 36 2林学院0520092 077 组织行为学Organizational Behavior 36 2林学院0530092 033 旅游英语Tourism English 90 5林学院0520093 035 导游业务Guide Subject 40 2林学院0525093 015 风景旅游区规划Planning and Design for Scenic District ofTourism54 2.5林学院0520093 031 饭店管理概论Hotel Management 40 2林学院0520094 198 前厅客房服务与管理Hotel Lobby Management andHousekeeping40 2林学院5150094 200 饭店餐厅服务与管理Restaurant Service and Management of theHotel50 2.5林学院0510094 199 饭店设备管理Hotel Equipment Management 20 1林学院0520093 032 旅行社经营管理Travel Agency Management 36 2林学院0520093 034 旅游市场营销学Tourism Marketing 36 2林学院0505096 037 森林公园管理Forest Park Management 36 2林学院0515094 099 旅游美学Tourism Aesthetics 28 1.5林学院0515094 100 旅游礼仪Tourism Etiquette 28 1.5林学院0510094 190 国际旅游实务International Travel Practice 18 1林学院0520094 189 客源国概况Introduction to Tourist Generator Countriesand Regions36 2林学院0515094 184 人力资源管理Human Resources Management 30 1.5林学院0510094 113 旅游法规Tourism Code 18 1林学院0520094 036 森林游憩概论Generalization of Forest Tourism 36 2林学院0520094 237 风景名胜区规划Planning and Design for Scenic District 36 2林学院0520094 103 旅游产品开发Tourism Product Development 40 2林学院0520094 030 林业推广学Forestry Extension 36 2林学院0530032 005 森林生态学Forest Ecology 40 2林学院0510103 006 森林经营学Forest Cultivation 18 1林学院0515104 003 森林火灾与管理Forest Fire and Management 30 1.5林学院0530102 086 城市生态学City Ecology 54 3林学院0515104 216 林业生态工程Forest Eco-Engineering 28 1.5林学院0520104 167 林学概论Forestry Panorama 36 2林学院0520102 074 生态旅游学Ecotourism 36 2林学院0525102 075 旅游环境学Travel Environment 46 2.5林学院0515104 012 环境保护学Environment Protection 30 1.5林学院0520104 051 景观生态学Landscape Ecology 36 2林学院0520104 121 自然保护区学Natural Reserveslogy 36 2林学院0515104 219 生态学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Ecology 28 1.5林学院0525112 001 树木学Dendrology 60 2.5林学院5201104 008 观赏植物学Ornamental Botany 54 2.5林学院0520114 008 植物资源学Plant Resources 40 2林学院0053112 087 资源植物学Resources Botany 54 3林学院0540072 034 化工设备机械基础Mechanical Base of Chemical EngineeringEquipment72 4林学院0540072035、0540072 036 化工原理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108 6林学院0540072 040 天然产物化学Chemistry of Natural Products 64 3林学院0540072 088 工厂设计概论Summarization of Factory Designation 36 2林学院0540073 017 天然树脂生产工艺学Process Technology of Natural Resin 36 2林学院0525073 018 树木提取物工艺学Technology for Tree Extracts 46 2.5林学院0540073 019 木材热解工艺学Technology of Wood Pyrolysis 36 2林学院0525073 039 生物化工工艺学Technology of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54 2.5林学院0520074 124 木材化学Wood Chemistry 36 2林学院0520074 134 木材改性Wood Modification 36 2林学院0520074 188 制浆造纸概论Summarization of Pulping andPaper-making36 2林学院0520074 133 化工仪表及自动化Meter and Automatization of ChemicalIndustry54 2林学院0525074 135 胶粘剂与涂料工艺学Technology of Adhesive and Paint 54 2.5林学院0520074 136 天然香料生产工艺学Process Technology of Natural Perfume 40 2林学院0520074 137 表面活性剂生产工艺Process Technology of Surfactant 40 2林学院0520074 021 植物产品分析检验Analysis and Test of Plant Products 46 2林学院0520074 125 化工环境保护概论Chemical Industry Environment Protect 36 2林学院0520084 050 野生植物资源开发利用Development and Utilization of Wild PlantResources40 2林学院0520084 052 药用植物栽培与加工Cultivation and Processing of MedicinalPlants40 2林学院0520084 020 经济林产品加工工艺学The Processing of Economic ForestProducts40 2林学院0520084 041 经济林产品贮运销学Postharvest Technology of ProductsEconomic Forest40 2林学院0525084 201 食品营养与卫生Food Nutrition and Hygiene 54 2.5林学院0520084 197 食品添加剂与工业助剂Food Additives and Industrial Aids 40 2林学院0525052 012 园林艺术Art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50 2.5林学院0530052 011 园林设计初步Base of Landscape Design 80 3林学院0530052 066 计算机辅助设计Computer Aided Design 54 2林学院0525052 019 3D MAX 3D MAX 54 2.5林学院0520052 019 3D及图像处理3D and Image Processing Technology 54 2林学院0535053 040 园林绿地规划设计Landscape Green Planning and Design 72 3.5林学院0535053 008 园林工程Landscape Architecture Engineering 72 3.5林学院0520054 071 园林史The History of Garden and Landscape 36 2林学院0520054 090 城市规划概论Conspectus of Urban Planning 36 1.5林学院0515064 085 园林工程预决算The Budget and Final Accounts ofLandscape Engineering36 2林学院0515054 089 园林风景与空间构成Garden Scenery and Spatial Composition 30 1.5林学院0520054 034 园林概论An Introduction to Landscape Gardening 36 2林学院0515094 042 森林文化The forest Culture in China 28 1.5林学院0525062 013 园林树木学Landscape Dendrology 60 2.5林学院0530062 018 花卉学Floriculture 60 3林学院0515062 017 园林苗圃学Ornamental Plants Nursery 30 1.5林学院0530063 010 园林植物栽培学Ornamental Plant Cultivation 64 3林学院0515064 014 草坪学Lawn Science 30 1.5林学院0515064 067 盆景艺术The Art of Potted Landscape Plant 30 1.5林学院0520064 069 插花艺术与花艺Cut Flower Arrangement 36 2林学院0515064 070 鲜切花生产技术Production Techniques for Fresh CutFlowers30 1.5林学院0515064 084 干花制作原理与技术Principle and Technology for Dried FlowerMaking30 1.5林学院0515064 085 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Plant Design in Landscape 30 1.5林学院0530122 054 素描Sketch 118 6.5林学院0535122 055 色彩Colour Paint 118 6.5林学院0525122 062 色彩构成Colour Construction 46 2.5林学院0525122 061 平面构成Graphic Construction 46 2.5林学院0530122 063 立体构成Three-Dimensional Constitution 54 3林学院0520122 085 基础图案Basic Pattern 50 2林学院0520122 060 艺术设计概论Introduction to Artistic Design 36 2林学院0520122 089 设计史History Of Design 36 2林学院0530122 065 设计表现技法Expression Techniques to Design 72 3林学院0525122 067 图形图像处理Figure & Image Processing 54 2.5林学院0500122 068 人体工程学Human Body Engineering 36 2林学院0530123 027 环境景观设计Landscape Design in Environment 72 3林学院0525123 029 环境雕塑Environmental Sculpture 72 2.5林学院0515124 172 硬质材料基础Flinty Materials 36 1.5林学院0520122 079 建筑设计基础Basics to Building Design 54 2林学院0530124 220 建筑构造与造型Building Structure & Molding 72 3林学院0530122 084 公共建筑设计Public Building Design 72 3林学院0515123 037 环境艺术小品设计Design of Artistic Parergon 36 1.5林学院0520123 028 室内装饰设计Interior Decorator Designs 44 2林学院0520124 005 装饰材料Decorating Material 40 2林学院0525124 152 CI设计Corporate Identity System 54 1.5林学院0525124 006 室内装饰工程Interior Decoration Engineering 48 2.5林学院0520124 145 装饰工程预算Budget for Ornmental Project 36 2林学院0520124 175 广告设计Advertisment Design 54 2林学院0520124 168 字体设计Design of Calligraphy Style 36 2林学院0515124 153 版式设计Layout Design 36 1.5林学院0525124 179 装帧设计Designing for Binding and Layout 46 2.5林学院0520124 180 包装设计Packing Design 40 2林学院0515124 149 城市广场景观设计Scenic Design for Urban Square 36 1.5林学院0515124 174 沙盘与模型Sand Table and Modle 36 1.5林学院0515124 177 住宅区环境设计Environmental Design of Residential Area 36 1.5林学院0520124 162 公共建筑室内设计Interior Design for Public buildings 40 2林学院0530124 178 展示设计Exhibition Design 72 2.5林学院0520094 186 美学概论General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36 2林学院0510124 072 中国美术史History of Chinese Art 24 1林学院0510124 148)外国美术史History of Foreign Art 24 1林学院0520124 150 环境速写Environmental Sketch 36 2林学院0515124 164 水彩画Watercolor Painting 36 2林学院0520124 166 建筑彩绘Colored Drawing for Building 36 2林学院0520124 073 中国画(含线描)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Including lineDrawing)36 2林学院0525122009、0525122 010 园林美术Landscape Arts 126 4.5林学院0530123 007 园林建筑设计Design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72 3林学院0530124 076 建筑构造与结构Building Structure & Molding 54 3林学院1250050 031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90 5生命学院1240050 005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72 4生命学院1230050 101 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 54 3生命学院1225050 018 酶工程与酶工程实验技术Enzyme Engineering 54 2.5生命学院1240050 001 基础生物化学General Biochemistry 54 3生命学院1230050 007 基因工程Genetic Engineering 54 3生命学院1255050 030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 100 5.5生命学院1240050 006 生物化学Biochemistry 72 4生命学院1210050 023 生物制品Biological Products 30 1.5生命学院1210050 019 生物工程下游技术Downstream Processing of Bio-industry 36 1.5生命学院1220060 039 生化过程检测与控制Measurement and Control for BiochemicalProcess36 2生命学院1220060 060 生物制药Industry of Biological Medicine 36 2生命学院1220060 032 药剂学Pharmaceutics 45 2.5生命学院1215060 033 药理学Pharmacology 28 1.5生命学院1220060 037 酶制剂工业Industry of Enzyme Production 36 2生命学院1220060 064 分子酶学Molecular Enzymology 36 2生命学院1225040 015 药用植物栽培学Medicinal Plant Cultivation Science 54 2.5生命学院1215060 016 生物工业分析Bio-industrial Analysis 40 1.5生命学院1235060 021 生物分离工程Bioseparation Engineering 63 1.5生命学院1220060 017 发酵工厂设计Fermentation Plant Design 36 2生命学院1235060 022 生化反应工程Biochemical Engineering 45 2.5生命学院1225060 034 生物药品鉴定技术Technology of Biomedicine Checkup 54 2.5生命学院1240060 012 化工原理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72 4生命学院1210060 061 工程材料概论Generality of Engineering Material 18 1生命学院1240060 040 化工仪表与自动化Chemical Meters & Automation 36 2生命学院1235060 020 生物工程设备Bioprocess Engineer Equipment 63 3.5生命学院1230060 038 生物工艺学Biotechnology 54 3生命学院1215060 036 制药企业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ood Manufacture Practice 27 1.5生命学院0122006 006 化工制图Chemical Engineering Drawing 36 2生命学院1215060 035 医药市场营销学Medical Marketing 27 1.5生命学院1210060 041 科研基本方法Basic Methods of Research 18 1生命学院1205060 008 学科导论一——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 1, An Introduction ofCourse18 1生命学院1205060 052 学科导论二——生物工程Bioengineering 2, An Introduction ofCourse18 1生命学院1220060 064 分子酶学Molecular Enzymology 36 2生命学院1220060 018 环境生物工程Environmental Bioengineering 36 2生命学院1220060 014 植物细胞工程Plant Cell Engineering 36 2生命学院1215060 063 植物组培与快繁Plant Tissue Culture and Rapid ClonalPropagation28 1.5生命学院1230060 100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62 3生命学院1225060 024 微生物遗传育种Microoganisms Genetics&MicrobialBreeding54 2.5生命学院1230060 056 微生物与发酵工程Microbiology and Fermentation 70 3生命学院1240060 054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90 4生命学院1230060 010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54 3生命学院1230060 010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54 3生命学院1235060 003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72 3.5生命学院1220060 101 农业微生物学Agricultural Microbiolody 46 2生命学院1230060 100 微生物学Microbiology 63 3生命学院1230060 004 环境微生物学Environment Microbiology 72 3生命学院1230060 019 发酵工程Fermentation Engineering 54 3生命学院1210040 120 生命科学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Life Science 30 1生命学院1215040 034 农业概论Agronomy General 30 1.5生命学院1230040 022 植物生理生态学Plant Ecophysiology 63 3生命学院1235040 035 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 72 3.5生命学院1240040 004 植物生理学Plant physiology 90 4生命学院1240040 012 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 72 4生命学院1240040 029 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 72 4生命学院1245040 033 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 90 4.5生命学院1215040 122 植物学Botany 36 1.5生命学院1220040 009 生物多样性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Utilization 36 2生命学院1225040 008 植物显微技术Plant Microtechnique 63 2.5生命学院1230040 017 基础生态学Ecology 54 3生命学院1230040 027 普通生物学Syllabus of The General Biology 54 3生命学院1230040 030 植物学Botany 54 3生命学院1240040 001 植物学Botany 90 4生命学院1230040 025 植物学Botany 63 3生命学院1240040 003 普通生物学Syllabus of The General Biology 90 4生命学院1240040 026 植物生物学Plant Biology 90 4生命学院1210040 006 学科导论一An Introduction to Major 18 1生命学院1210040 044 学科导论二An Introduction to Major 18 1生命学院1220040 013 中药材生产质量控制The Quality Control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al Materials36 2生命学院1220040 021 中医基础学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e36 2生命学院1225040 014 药用植物病害Medical Plant Disease 54 2.5生命学院1225040 018 中药药理学Pharmacology of Chinese TraditionalMedicine54 2.5生命学院1225040 020 中药材加工学The Proces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Medicinal Materials54 2.5生命学院1230040 015 药用植物栽培学Medicinal Plant Cultivation Science 63 3生命学院1230040 016 药用植物资源学Resource Science of Medicinal Plants 54 3生命学院1230040 019 中药鉴定学Authentication of Chinese Medicines 72 3生命学院1235040 010 药用植物育种学Breeding Science of Medicinal plant 72 3.5生命学院1235040 011 中药药剂学Pharmacy of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72 3.5生命学院1215060 035 医药市场营销学Medical Marketing 30 1.5生命学院1220020 010 同位素应用Isotopes Trace Applied in Biology 40 2生命学院1220030 105 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 36 2生命学院1220030 036 固体废物处治Disposal and Management of Solid Waste 46 2生命学院1240060 005 化工原理Principle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90 4生命学院1240030 033 环境化学Environmentally Chemistry 90 4生命学院1220030 035 环境监测Environmental Monitor 46 2生命学院1230030 034 精细化工工艺学Fine Chemic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54 3生命学院1220030 029 生物无机化学Biological inorganic chemistry 36 2生命学院1220030 037 水污染治理Water Pollution Control 46 2生命学院1240030015;1220030 016 无机化学Inorganic Chemistry 108 6生命学院1230030 012 无机及分析化学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54 3生命学院1240030 045 无机及分析化学Inorganic and Analytical Chemistry 72 4生命学院1225030 014 现代生物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 36 1.5生命学院1220030 100 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 36 2生命学院1240030 026 仪器分析Instrumental Analysis 90 4生命学院1220030 038 大气污染治理Air Pollution Control Engineering 46 2生命学院1230030 018 分析化学Analytical Chemistry 54 3生命学院1240030 010 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Physical Chemistry and Colloid Chemistry 54 3生命学院1225030 109 物理化学与胶体化学Physical Chemistry and Colloid Chemistry 80 3生命学院1220030 110 高分子化学Polymer Chemistry 36 2生命学院1210030 044 科研基本方法Science Research Methodology 18 1生命学院1220030 039 天然产品加工Natural products processing 36 2生命学院1240030 032 天然产物化学Natural Product Chemistry 90 5生命学院1220030 043 学科导论An Introduction to the discipline 36 2生命学院1250030 006 有机化学(甲-1)Organic Chemistry 90 5生命学院1240030 022 有机化学(甲-2)Organic Chemistry 72 4生命学院1240030022;1220030 023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 108 6生命学院1220030 103 高分子材料Polymeric Materials 36 2生命学院1220030 031 化学信息学Chemoinformatics 36 2生命学院1220030 113 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 36 2生命学院1225030 004 普通化学基础General Chemistry 54 3生命学院1025010 024 天然产物化学Natural products chemistry 54 3生命学院1220030 040 天然产物化学进展Progress In Natural Products Chemistry 36 2生命学院1250030 020 物理化学Physical Chemistry 90 5生命学院1220030 028 现代分离技术Modern Leave Technology 36 2生命学院1235030 056 有机合成Organic Synthesis 90 3.5生命学院1220030 030 有机合成Organic Snthesis 36 2生命学院1230030 007 有机化学Organic Chemistry 54 3生命学院1220030 027 有机结构分析Structure Identification of OrganicCompounds36 2生命学院1230010 019 常微分方程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 54 3生命学院1240010015;1240010 016 代数与几何Algebra and Geometry 144 8生命学院1230010 022 复变函数Complex Function 54 3生命学院1225010 102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Complex Function and IntegralTransformation46 2.5生命学院1240010 017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Prob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72 4生命学院1230010 009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Probability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54 3生命学院1230010 101 离散数学Discrete Mathematics 54 3生命学院1230010 031 模糊数学Fuzzy Mathematic 54 3生命学院1230010 021 实变函数论Real Functions 54 3生命学院1260010 010;1260010 011;1260010 012 数学分析Mathematical Analysis 252 14生命学院1240010 018 数学模型Mathematical Model 90 4生命学院1230010 024 数学软件Software of Mathematic 72 3生命学院1240010 025 数值分析Numerical Analysis 90 4生命学院1230010 023 微分方程数值解法Numerical Method for Differential Equation 54 3生命学院1230010 027 最优化方法Optimization Methods 60 3生命学院1230010 020 偏微分方程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 54 3生命学院1230010 028 小波分析Wavelet Analysis 54 3生命学院1230010 029 分形几何Fractal Geometry 54 3生命学院1220010 008 概率论Probility Theory 36 2生命学院1230010 026 计算机图形学Computer Graphics 63 3生命学院1230010 032 农林科学常用数学模型与分析Mathematical Model and Analysis inAgriculcure and Forestry Science54 3生命学院1220010 007 线性代数Linear Algebra 36 2生命学院1230010 030 多元统计分析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64 3生命学院。

城市与区域经济管理第八讲

城市与区域经济管理第八讲

小结



收入分隔所以会产生,是因为高收入家庭 为了获得高收入社区的居住权,愿意支付 溢价值高于低收入家庭愿意支付的溢价值 最小地块分区制促进了收入的分隔,这是 因为它要求低收入家庭消费更多的土地 种族隔离提高了不利后果地发生率,如提 高了辍学率和无所事事居民的数量,也加 剧了贫困化

二、地方公共产品的分类
地方公共产品需求的多样性
多数原则的问题与市政机构形成
征税商品消费规模的变化
1、地方公共产品需求的多样性
考虑一个有三个人的城市,它提
供一个地方公共产品,即公园 图8-2描述了三条独立的公园需求 曲线,每一条代表着一个城市居 民的需求
1、地方公共产品需求的多样性
图8-2 地方公共产品需求多样化
美 元
48
28 20
j
k l m MBL 6 12 MBM 28 h MBH 每人每英亩的税收
2、多数决定原则的问题与市政机构的形成
图8-2 中间投票者总会获胜
选举 6英亩对12英亩 28英亩对12英亩 中等规模公园的得票数 玛利亚和海勒姆 玛利亚和洛伊斯 非中等规模公园的得票数 洛伊斯 海洛姆
3、征税商品消费规模的变化 表8-3 为了实现税收目标而构建的市政机构
结果 每磅的税率 税收账单
美元
混合型市政机构 仅小人头 仅中等人头 仅有大人头 10 60 12 5
小人头
20 120 —— ——
中等人头
100 —— 120 ——
大人头
240 —— —— 120
三、邻里的外部性




从模仿他人的举止中获得心理上的满足 一个团体可以为其他成员提供很多机会 在团体内可以产生更多的关于未来的机会 的信息 成年人可以从他的邻居那里获得很多关于 就业机会的信息 邻里间毒品泛滥致使生活环境非常不和谐

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导论

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导论

第一讲导论:区域,空间与区域经济学蒙莉娜(Lina Meng)Ph.D, Assistant ProfessorOffice:Eco.B411-ATel:2187513 Email: lnmeng@区域与空间:真的这么重要吗?•“有谁能够无视经济发展的空间面貌,即超越时间的流逝,所有的经济过程依然存在于空间”•——艾萨德(1956)•城市一直是文明的摇篮,在黑暗中散发光和热。

——西奥多.帕克(Theodore Parker)•我宁愿醒来以后无处可待,也不愿在地球上任何一座城市居住。

——史蒂夫.麦奎恩(Steve Mcqueen)全球夜晚灯光图Percentage urban and location of urban agglomerations with at least 500,000 inhabitants, 2014世界经济中心的迁移全球经济产出,GDP/人口国际航空路线图世界航运路线图世界出口状况胡焕庸线:中国人口密度分布胡焕庸线:2010年中国人口密度分布胡焕庸线的成因:中国地形胡焕庸线的成因:年均气温分布图中国高铁“四纵四横”规划图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区域经济问题:中国区域经济实践•县域竞争,扩权强县,撤县并区,省直管县•地方化经济有效性,经济特区,开发区政策•地方分权,土地财政,区域经济增长•官员晋升锦标赛,行政官员流动,政企官员流动•…..高级区域经济学:What? How?Lecture:一、区域,空间与区域经济学(2课时)二、经济区域,区域经济增长与中国的区域经济实践(6课时)三、集聚经济与区域产业结构(4课时)四、城市与城市经济(10课时)五、港口,城市与区际贸易(4课时)六,中国的区域经济政策评述(2课时)•实验课程:一、ArcGIS软件入门应用(4课时)二、空间数据探索分析(4课时)三、基于交通网络的空间可达性分析(4课时)四、The View from Sky: 卫星数据的经济学应用(4课时)五、空间计量模型的应用(6课时)•课程作业与报告:–每个人根据课程学习的内容,选择一个主题,收集数据做空间分析并形成课程作业,最后在课堂上做报告。

区域经济学与城市经济

区域经济学与城市经济

区域经济学与城市经济区域经济学与城市经济是现代经济学中两个重要的领域。

区域经济学研究地理空间上的经济现象,探讨不同地理区域之间的经济联系和相互作用。

而城市经济研究城市的经济特征、城市内的产业分布和城市规模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区域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区域经济学研究的基本原理包括空间异质性、空间相互作用和地理集中三个方面。

1. 空间异质性:不同地区的经济特征和资源禀赋各不相同。

例如,沿海地区具有丰富的港口资源和海洋资源,而内陆地区则更多依赖于农业和矿产资源。

2. 空间相互作用:各地区之间存在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经济关系。

这种相互作用可以是贸易、人口流动、信息传播等形式。

3. 地理集中:由于经济活动的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一些经济活动往往倾向于在某一地区集中发展,形成经济中心。

二、城市经济的特点和影响因素城市经济作为区域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以下特点和影响因素。

1. 经济特征:城市通常具有高度发达的产业和商业体系,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和经济增长动力。

同时,城市也面临着土地资源有限、环境压力大、城市管理复杂等问题。

2. 产业分布:城市内的产业一般呈现集中化和分工化的特点。

通常会形成以金融、制造业、信息技术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3. 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城市的规模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

较大规模的城市通常能够获得更多的资源和人才,形成更强的经济竞争力。

三、区域经济学与城市经济的联系与应用区域经济学和城市经济相互关联,并在实际应用中常常结合起来研究。

在城市规划和区域发展中,借鉴区域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可以更好地实现经济的高效利用和均衡发展。

1. 区域规划:通过区域经济学的分析,可以确定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定位和功能布局,合理规划城市和地区的发展方向。

2. 城市治理:区域经济学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城市的产业结构调整、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问题提供科学依据,有助于改善城市治理效果。

3. 区域合作: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可以揭示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和合作潜力,推动地区间的经济合作和共同发展。

_空间经济学_城市_区域与国际贸易_评介

_空间经济学_城市_区域与国际贸易_评介

256
该书以传统城市经济理论和区域经济理论为理论起点以经验分析为主要研究方法借助计算机工具迪克西特斯蒂格利茨模型冰山成本假设和运态演化过程四大建模技巧建立了区域模型城市模型和国际模型三大模型对经济活动空间结构集聚与分散进行了深入研究
2011 /5
《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博士研究生; 贵州黔南民族师范学院政经系; 湖北,武汉,430073)
尽管《空间经济学: 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获得了学界高 度评价,但也存在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书中多次提到了“新 经济地理 ”概念 ,有 些 传 统 经 济 地 理 学 家 对 此 感 到 反 感 ,更 有 一些读者感到困惑: 究竟是在谈论空间经济学还是在研究经 济地理学? 同时,该书以实证研究为主,缺乏规范性分析,对 空间集聚福利 和 政 策 指 导 意 义 不 强。 总 体 来 看,该 书 运 用 数 量 分 析 方 法 ,建 立 严 谨 而 简 洁 的 模 型 ,解 决 了 传 统 经 济 学 家 欲 解 决 而 未 能 解 决 的 难 题 ,从 理 论 上 清 晰 地 说 明 了 关 联 、规 模 经 济 、生 产 要 素 的 流 动 性 、运 输 成 本 对 经 济 活 动 集 聚 与 分 散 的 影 响,触及了经济地理“那个特定的黑箱”,在空间经济领域具有 里程碑意义。
经济活动区 位 对 区 域 经 济 增 长 具 有 重 要 影 响,它 关 系 到 市场主体生产 与 消 费 的 布 局。 关 于 这 一 点,传 统 经 济 学 是 始 料 未 及 的 ,而 空 间 经 济 学 却 一 改 传 统 ,发 现 并 努 力 解 决 了 这 一 经济学问题。空间经济学以经济活动区位及资源的空间配置 为 研 究 对 象 ,以 经 济 集 聚 为 研 究 核 心 ,研 究 了 生 产 要 素 的 空 间 布局及空间经济的运行规律。集聚如何发生? 区域中心如何 形成? 城市中心与农村外围布局及城市层级体系又如何形 成? 国际贸易与经济地理如何相互影响? 在经济全球化和区 域一体化为特征 的 当 今 时 代,这 些 问 题 的 解 析 显 得 尤 为 重 要 而迫切。《空 间 经 济 学: 城 市、区 域 与 国 际 贸 易》( 英 文 版 于 1999 年出版,日文版于 2000 年出版,中文版于 2005 年由中国 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 顺应时代潮流,对经济区位进行了全面 而系统的研究。该著作由日本藤田昌久、英国安东尼. J. 维纳 布尔斯、美国保罗. 克鲁格曼三位经济学大家合作完成。该书 以传统城市经济 理 论 和 区 域 经 济 理 论 为 理 论 起 点,以 经 验 分 析 为 主 要 研 究 方 法 ,借 助 计 算 机 工 具 、迪 克 西 特 —斯 蒂 格 利 茨 模 型 、冰 山 成 本 假 设 和 运 态 演 化 过 程 四 大 建 模 技 巧 ,建 立 了 区 域 模 型 、城 市 模 型 和 国 际 模 型 三 大 模 型 ,对 经 济 活 动 空 间 结 构 集聚与分 散 进 行 了 深 入 研 究。哈 佛 大 学 经 济 学 教 授 Edward L. Glaeser 称赞其是一部“由新经济地理领域的三位开拓者撰 写的一流作品。”2001 年三位作者因为此书荣获亚洲最具影响 力的“日经奖”。2008 年保罗. 克鲁格曼也因此书获得诺贝尔 经济学奖。

城市经济学与区域发展城市化与区域差异

城市经济学与区域发展城市化与区域差异

城市经济学与区域发展城市化与区域差异城市经济学与区域发展:城市化与区域差异城市化是当今世界发展的主要趋势之一,也是区域发展的重要方面。

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经济发展的学科,它关注的是城市发展与区域差异之间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城市经济学在解释城市化与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并分析城市化与区域差异的原因和影响。

一、城市经济学与城市化城市经济学是一门研究城市经济活动和城市发展的学科。

它通过研究城市的规模、结构、发展过程和经济活动,揭示城市发展的规律和城市经济的特点。

城市化是指人口从农村地区迁往城市地区,并最终实现城市化的过程。

城市化的加速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化与城市经济学的关系十分密切。

城市化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和农业发展的不足。

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农村地区的劳动力逐渐向城市转移,寻找经济机会和改善生活条件。

此外,城市化还受到城市的吸引力和农村的压力的共同作用。

城市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教育和医疗资源等,吸引着人口涌入城市。

与此同时,农村地区的资源和生态环境问题也增加了农村居民的压力,使得他们选择进入城市生活。

二、城市化与区域发展差异城市化进程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城市规模、经济发展水平和城市功能的差异化。

一方面,大城市往往迅速发展,吸引了大量人口和资本聚集。

这些大城市在国内和国际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对周边地区产生辐射和带动作用。

另一方面,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城市化速度相对较慢,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

城市化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地理条件的差异。

地理位置决定了城市发展的机会和条件,在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一些地区由于其独特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发展成为重要的城市中心。

同时,自然环境的限制也会影响城市化的进程,如山区和沿海地区存在着发展的限制。

社会经济因素也是城市化差异的重要因素。

区域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产业结构差异导致了城市化水平的差异。

经济发达地区通常拥有更好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吸引投资和人才。

第1章城市形成的经济学分析

第1章城市形成的经济学分析
三、生产的聚集经济 ( ) 经济 经济 的 的 产 生产
经济 产生 的、 的、
的 的 的
第 一 节 城 市 的 形 成 原 因
Urban Economics
三、生产的聚集经济 ( ) 经济 的生产 经济 经济 经济 的 经济 的 的 经济的 经济的
第 一 节 城 市 的 形 成 原 因
产 的
Urban Economics
1 1 4
4
导向型企业
40 30 20
第 二 节 城

市 的 发 展 地 点
10
2
4
6
8
10
Urban Economics
(二) 二 导向型企业 送 送 导向型 企业
二、传送导向型工业企业
( (
(
) ) ) 发
企业 、 、
展 地 点
Urban Economics
第 二 节 城 市 的 发 展 地 点
Urban Economics
二、传送导向型工业企业
传送导向型工业企业是指运输成本是确定企业 所在地的主导因素的企业。 所在地的主导因素的企业。 选择目标:运输总成本最小。 选择目标:运输总成本最小。 成本 :指 工 送成本 :指 运 地运送 的成本。 的成本。
第 一 节 城 市 的 形 成 原 因
Urban Economics
一、比较优势 / 1kg 1 1kg =1/10 0.2kg 0.1 < < 1 比较 1kg 2kg 6 =2 1 1kg 3 1/3kg
第 一 节 城 市 的 形 成 原 因
Urban Economics
一、比较优势 / 1kg 1 2kg 6 1 1kg 3 1/3kg

urban economics 上课笔记

urban economics 上课笔记

Urban Economics 上课笔记第一节:城市经济学概述1. 城市经济学的定义城市经济学是研究城市发展和运作的经济学分支,主要关注城市内产业结构、人口分布、土地利用和城市政策等方面的经济问题。

2. 城市的特点(1)规模经济:城市能够提供更多的经济机会和效益,吸引大量人口和企业聚集。

(2)人口流动:城市的人口流动较为频繁,人口增长速度快。

(3)土地利用:城市土地资源有限,土地利用效率的提高对城市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3. 城市经济学的研究内容(1)城市人口规模和分布(2)城市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3)土地利用和房地产市场(4)城市交通和基础设施第二节:城市人口规模和分布1. 城市人口聚集的原因(1)就业机会:城市提供更丰富的就业机会,吸引农村居民和外来人口迁入。

(2)教育资源:城市的教育和培训资源更为丰富,吸引更多家庭迁入城市。

(3)医疗保健:城市拥有更多先进的医疗资源,吸引有需求的人口。

2. 人口流动对城市经济的影响(1)劳动力市场:人口流动促进了城市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和效率。

(2)市场需求:人口流动带动了城市商品和服务的需求增长。

(3)社会发展:人口流动促进城市多元文化的形成与繁荣。

第三节:城市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1. 城市产业结构的演变(1)传统产业:过去城市的产业以工业和制造业为主,但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服务业日益成为主导产业。

(2)创新产业:如科技、金融、媒体等高新技术产业在城市中崛起,成为城市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2. 城市产业结构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经济增长:城市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能够推动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

(2)就业机会:服务业的兴起带动了城市就业机会的增加。

(3)城市竞争力:产业结构的多样化和创新能力是城市提升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第四节:土地利用和房地产市场1. 城市土地利用规划(1)城市规划:合理的城市规划能够提高土地利用率,减少资源浪费。

(2)土地开发:城市土地开发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保护环境和生态平衡。

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 第6卷

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 第6卷

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第6卷《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是一本探讨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相关理论和实践的专业手册。

本书共有六卷,每一卷都包含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和案例,用以帮助读者深入了解这个领域的知识。

在第6卷中,主要内容包括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和研究方法,以及如何应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

这一卷的目的是培养读者对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批判性思维和分析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

首先,本卷介绍了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和理论框架。

它探讨了城市化、经济增长和区域发展等问题,并分析了它们与政府政策、基础设施建设、企业发展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概念和理论,读者可以了解到城市和区域经济的运作机制以及各种因素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其次,本卷阐述了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和数据分析技巧。

这些方法包括实证研究、计量经济学、经济模型建立等,它们帮助读者理解和分析经济现象,并提供了解决实际问题的工具。

此外,本卷还介绍了如何获取和处理区域和城市经济数据,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统计分析。

最后,本卷还涵盖了一些实际案例,通过具体的案例分析,读者可以了解到如何将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这些案例包括城市规划、区域经济发展、城市竞争力提升等不同领域的问题。

读者可以通过学习这些案例,了解到不同城市和区域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和机遇,并学习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

总的来说,第6卷的《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手册》是一本重要的参考书,它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帮助读者了解和应用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

无论是经济学学生、研究人员还是从事相关工作的专业人士,都能从本书中受益,并在实践中更好地应用该领域的知识。

城市与区域经济管理第六讲

城市与区域经济管理第六讲

八、土地利用模式
商业企业竞价租金曲线 不同部门的影响范围
八、土地利用模式
图6-10竞价租金与土地利用模式
写字楼市场
制造业
制造业的工人 CBD职员
制造业的工人
农业
x1
x2 x3 x4 x5
x6
X=到中心的距离
小结
剩余原理告诉我们,土地的竞价租金 等于总收入中超过非土地成本部门
制造业企业对与其他城市的市场直接 相连的高速公路附近的区域有更强的 偏好。城市中的运输成本随着到高速 公路距离的增加而提高,因此其竞价 租金曲线具有负斜率。
固定的要素比例 要素替代 住宅密度
1、固定的要素比例
图6-8 住宅竞价租金曲线
美元 30 12
WTP
美元
总收入=P(x)*Q 18
非土地投入成本(k)
土地竞价租金
2
11
X=到就业区的距离
2
11
X=到就业区的距离
2、要素替代
图6-8中给出的竞价租金曲线是基于如下假设而 推导出来的:住宅使用固定的要素投入比例, 在所有区位上,企业在每公顷土地生产出相同 数量的住宅,忽略土地的价格。
一、土地租金导论
土地租金:是指土地使用者向土地所 有者定期支付的费用
土地的市场价值:是指土地所有者获 得土地收益的总和
土地的市场价值:是指土地所有者获 得土地收益的总和
特定地块的土地租金通常由使用该地 块而获取利润的能力来决定的。
一、土地租金导论
假设农村地区种植谷物的土地有两种类型: 高肥力和低肥力土地。谷物的价格是10美 元,它由全国市场决定的。
美元
住 宅
0.80
价 0.60

城市与区域规划概论

城市与区域规划概论

定义城镇的标准
➢ 小村——村庄——镇——城市——大城市 ➢ 城镇不同于乡村的本质特征:
①城镇是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人口为主的居民点,在产业构成上 不同于乡村;
②城镇一般聚居有较多的人口,在规模上区别于乡村; ③城镇有比乡村要大的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在景观上不同于乡村; ④城镇具有市政设施和公共设施,在物质构成上不同于乡村; ⑤城镇一般是工业、商业、交通、文教的集中地,是一定地域的
➢ 区域的基本属性
1. 地 球 表 面 的 一 部 分 , 并 占 有 一 定 的 空 间 ( 三 维)。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
➢ 区域的特点
会的⋯⋯
➢ 结构性
2.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其范围有大有小,是 依据不同要求,不同指标体系而划分出来的;

差异性
其界线往往具有过渡性特征,是一个由量变 ➢ 整体性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城市发展
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
大城市化趋势明显、大都市带出现
超级城市(Supercity) 400万人口以上 据联合国 巨型城市(Megacity) 800万人口以上 据联合国 城市集聚区(City Agglomeration) 大都市带(Megalopolis)戈特曼,1957
而不是完整的或带有群体联系的个 性特征.
它是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其 ➢ 按照区域内在的聚合和结构分
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 ➢ 单相区:如坡度、农田.
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
➢ 多相区:具有密切关联相的或多或
➢ 按区域性质
少的组合。如气候、土壤、农业、 资源、自然和经济组合成的区域,
➢ 自然区域
农业区即是。
村的一种政体.
埃及的开罗的人口达30 到
➢自治市结成同盟以保护自己的政治与 40 万,显示了更高的城市发 商业利益,以城市为中心形成城市国 展水平.

城市社会学第十三讲 城市与区域发展

城市社会学第十三讲 城市与区域发展

城市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增长极
法国经济学家佩鲁在1950年提出增长极理论, 发现经济活动在空间上总是围绕这一个极核进 行的,经济空间总是处于极化过程之中。
处于核心位置的经济单元具有强大的外部经济 推动力,当该单元开始增长的时候,周边区域 也会受影响,最终整个区域会被带动起来。

增长极的作用机制
作为区域增长极的城市一般具有两种作用机制:
现代城市扩张与官僚体制
城市区域扩大和资本向城市集中使官僚体制越 来越重要,官僚制度加强了对城市生活各方面 的控制,现代科技更强化了官僚制的地位。 官僚制并非单单指政府机构,在很多大城市里, 大型工商企业更需要官僚制,否则无法运作。官 僚制反过来又成为大城市扩张的促进因素,大型 办公楼、郊区职员生活区都是官僚制的产物。
续 戈特曼著作中名列世界前列的大都市带
面积(万 人口 平方公里) (万)
美国东北部 大西洋沿岸 13.8 4200
城市化水 主轴线 平(%)
74
区域形状
波士顿-华 海岸带状 盛顿
日本东海岸 太平演沿岸
欧洲西北部
2.5
14.5
4000
4600
77
80
东京-大阪 海岸带状
巴黎-鹿特 环状 丹-科隆
英国南部
枢纽功能:大都市带主宰国家的经济、 文化、金融、通讯、贸易、交通等主要 活动。并具有全球性的影响。 孵化器功能:大都市带是新思想、新技术 不断涌现的,并进行试验和导向的区域,
大都市带 的功能
大都市带的形成模式
孤立分 散阶段: 各个城 市独立 发展, 空间结 构松散 区域性 城市体 系形成 阶段, 出现发 展轴线, 城市建 成区基 本定型 雏型阶段: 中心城市 进一步扩 大,单个 城市的集 聚功能达 到顶点, 第三产业 强劲发展 成熟阶段: 郊区化使 城市沿发 展轴扩张 和连接信 息产业崛 起,大都 市的枢纽 功能形成

第2章 区域和城市

第2章 区域和城市

3、中心城市的含义及作用 ➢中心城市主要是指经济中心所依托的城市。 ➢在一定的地区范围内,凡是对周围较小城镇的经济活动起 到中心组织作用的城市,即为该地区的中心城市。 ➢一个中心城市的形成和发展,亦受相关区域的资源及其它 发展条件的制约。
4、区域条件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城市发展方向的区域分析:的,明确其主要职能在全国或区域内劳动地域分工 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城市内部合理的经济结构。 应深入分析影响城市发展方向的各种区域因素,进行区域 资源与经济发展条件评价,研究区域经济结构与经济联系, 分析区内各主要城镇之间的职能分工。
的一种方法; 地球表面的任何部分,如果它在某种指标的地区分类
中是均质的话,即为一个区域; 这种分类指标,是选取出来阐明一系列在地区上紧密
结合的多种因素的特殊组合的。
2、区域的基本特征 ➢区域的可度量性 ➢区域的系统性
◎区域类型的系统性 ◎区域层次的系统性 ◎区域内部要素的系统性 ➢区域的不重复性
3、区域的类型 ➢自然区域:地貌区、土壤区…… ➢社 会 经 济 区 域 : 行 政 区 、 综 合 经 济 区 、 部 门 经 济 区……
➢城市发展规模的区域论证
对一个城市的发展规模(人口规模和用地规模)进行预 测,必然要涉及到该城市的社会经济发展对劳动力的需求量 和城市人口在预测期的机械增减数。
有必要先对整个区域的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进 行分析和预测,然后在合理布局生产力、明确各城镇的职能 分工和协调各相关城镇的发展规模的基础上,确定中心城市 或其他各相关城市的合理发展规模。
➢惠特尔西——根据区域功能和内在联系程度等的不同, 可将区域划分为三类: ◎单一特征的区域 ◎多种特征的综合区域
·产生于同类过程,形成高度内在联系的区域 ·由不同类过程作用,形成较少内在联系的区域 ·仅具有松散的内在联系的区域 ◎为研究和教学服务的一般地理区

城市与区域经济学-集美大学

城市与区域经济学-集美大学
1. Books 2. Journal
AER RSUE JUE JEG 经济研究,经济学季刊 3. Workingpaper 4. 出国看看
1. 学术论文
规范化
重内容,也重形式
2. 小品文
本土化
利用现代方法研究中国的问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进一步思考
1. 熟悉文献 2. 紧跟动态
比如格式(内生性 ,稳健性) 数据库(省级——地市级——微观)
四、教学的思考
简单的要求
• 1. 国际化 a.完整的培养体系 b.国外的教材
• 2.本土化 a. 本土的事实与数据 b. 兼顾学生就业
一个区域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课程
• 1. 三高 • 2. 金融学 • 3.
本科层次的教材
• 1. Arthur O'Sullivan的 《城市经济学》 • 2. Brakman等人 的《地理经济学》
集聚研究经济集聚及其相互作用的一门学科是关于经济集聚的一门学科agglomerationeconomics下面的研究内容几乎相同区域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经济地理学地理经济学区域科学空间经济学城市经济与房地产与国际接轨城市与区域经济学二发展脉络三条副线hotellingmodeltieboutmodelmar两条主线新经济地理学三研究前沿e5小组neg城市经济amm模型allonso1964mills1967muths1969将杜能模型应用于城市分析中提出了的单中心城市monocentric模型lucas2000lucasrossihansberg2002rossihansberg2004zipflawdurantonpuga的nursurycitiesmodelhotellingmodel台湾学者
HOTELLING model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和城市经济学教学大纲授课教师:张庆华课程目的介绍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前沿与实证分析方法.指导学生对诸如城市化, 区域发展不平衡, 集聚效应,城市群(或城市系统)及其空间布局,交通,房地产,以及地方政府财政等热点问题进行探讨。

课程要求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应该对现代区域和城市经济学的理论前沿与实证分析方法有全面深入的了解。

并且提交一篇有独创性的论文。

课程评分论文60%,课堂报告30%, 课堂参与10%主要教材Henderson, J.V. and J.F. Thisse (eds.), Handbook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2004主要参考书Fujita, M., Krugman, P.R. and Venables, A.J., 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 Region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9.Fujita, M., Urban Economic Theory: Land Use and City Siz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课程内容1.经济活动的空间布局:理论和实证(21 学时))1)集聚效应,溢出效应和外部性:城市的规模和效率(6学时)Reading:Duranton, G and D. Puga, “Micro-foundations of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in Handbook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2004.Rosenthal, S. and W. Strange, “Evidence on the Nature and Sources of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 in Handbook of Urban and Regional Economics, Amsterdam, North Holland, 2004.Moretti, E., “Worker’s Education, Spillovers and Productivity”, AER, 2004Henderson, V. and M. Arzaghi. “Networking and Location of Advertising Agencies.” (2008)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75, 1011-1038Ciccone, A. and G. Peri. “Identifying Human Capital Externalities: Theory with Applicati on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6): 73, 381-412.Greenstone M., R. Hornbeck, and E. Moretti (2010) “Identifying Agglomeration Spillovers: Evidence from Winners and Losers of Large Plant Openings”. J. of Political EconomyBay er, P., S. Ross, and G. Topa (2008), “Place of Work and Place of Residence…”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16, 1150-1196Rosenthal S. and W. Strange (2008) “The Attenuation of Human Capital Spillovers,”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64, 373-3892)城市群和城市系统(6学时)Reading:Henderson, J.V. and R. Becker, “Political Economy of City Sizes and Formation,” 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2001, (48).Black, D. and J.V. Henderson, “Urban Growt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9, (107).Henderson, J.V., “Growth and Urbanization” in Handbook of Economic Growth, Agion and Durlauf (eds.).Duranton, “Urban Evolutions: the Still, the Slow and the Fast”, AER, 2007 (97),197-221Henderson, J.V. and A.J. V enables. (2009) “The Dynamics of City Formation.”Review of Economic Dynamics, 12, 233-254Krugman, P. (1991)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99, 3, 483-499.Puga, D. (1999) “The Rise and Fall of Regional Inequalities. ”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43, 303-334.Behrens, K., G. Duranton, and F. Robert-Nicoud (2011) “Productive cities: Sorting, Selection and Agglomeration” mimeoHelsley R. and W. Strange (2011) “Coagglomeration” Berkeley mimeoFujita, M., Krugman, P.R. and Venables, A.J., The Spatial Economy:Cities, Regions andInternational Trade,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99. Chapters 4,5,63)城市系统和经济活动空间分布的实证分析(3学时)Reading:Black, D. and J.V. Henderson, “Spatial Evolution of Population and Industry,” 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y 1999.Ellison, G. and E. Glaeser,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of Industry,” 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y 1999.Gabaix, X., “Zipf’s Law of Growth of Cities,” Papers and Proceedings of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May 1999.Au and Henderson, “Are Chinese Cities too Small?”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6Duranton and Overman, “Testing for localization using micro-geographic data”,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20054) 搜索与匹配在城市经济学的应用(3学时)Reading:Helsley, R. and W. Strange (1990). “Matching and Agglomeration Economies in a System of Cities.”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20, 189-212.Gan and Zhang, “The Thick Market Effect on Local Unemployment Fluctuation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2006Berliant, Reed and Wang, 2000, “Knowledge Exchange, Matching, and Agglomeration.”Journal of Urban Economics 60 (2006) 69–955) 城市内部结构(3学时)Reading:Fujita, M., Urban Economic Theory: Land Use and City Siz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Chapters 2,3,4Lucas and Rossi-Hansberg, 2002, “On the Internal Structure of Cities,” Econometrica 70(4): 1445--14762.专题讨论(12学时)1)城市的工资,价值和福利:如何度量Glaeser, E., J. Scheinkman, and A. Shleifer (1995) “Economic Growth in a Cross-Section of Cities.”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36, 117-143.Roback, J. 1982, “Wages, Rents and Quality of Life,”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257- 1278Glaeser, E. and D. Mare (2001). “Cities and Skills.” Journal of Labor Economics.): 91, 316-342Baum-Snow, N. and R. Pavin (2011) “Understanding the City Size Wage Gap,”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forthcomingAlbouy D. (2009) “What are Cities Worth? Land Rents, Local Productivity and the Capitalization of Amenity ValuesDesmet K. and E. Rossi_Hansberg, 2011 “Urban Accounting and Welfare”, Princeton Mimeo2)城市房地产Reading:Siqi Zheng, Matthew E.Kahn, “Land and residential property markets in a booming economy: New evidence from Beijing”, Journal o f Urban Economics 63 (2008), 743-757Saiz, A. (2010), “The geographic determinants of housing supply”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B.Glaeser, E. and J. Gyourko (2003).”The Impact of Building Restrictions on Housing Affordability.”Economics Policy Review 9, 21-39.Haughwout, A., M. Turner, W. van der Klaauw (2011), “Land Use Regulation and Welfare”Mimeo, U. of TorontoQuigley J. and S. Raphael (2005) “Regulation and the high costs of housing”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95, 323-328C.Housing Tenure Choice modelHenderson, J. V., and Y. M. Ioannides. “A Model of Housing Tenure Choic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83, 73 (March), 98-113.Ioannides, Y. M., and S. S. Rosenthal. “Estimating the Consumption and Investment Demands for Housing and their Effect on Housing Tenure Statu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1994, 76 (February), 127-141.D.China’s urban housing ma rketShing-yi Wang, “Credit Constraints, Job Mobility and Entrepreneurship: evidence from a Property Reform in China,”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2012Shing-yi Wang, “State Misallocation and Housing Prices: Theory and Evidence from China,”AER 2011“The Ability to Build Up: Evidence from Matched Land Parcel and Residential Development Project Data in Chinese Cities,” with Zhi Wang, 2013“How Does Capital Gains influence Housing Tenure Choice and Housing Investment Demand: Evidence from China’s Urban Household Survey Data,” 2013, with Y ujin Cao and Hongbin Cai“Fundamentals in China’s Urban Housing Markets: Land Supply, Hukou Population, and Housing Price Appreciation,” with Zhi Wang, 2013,revision requested by Journal of Housing EconomicsNathaniel Baum‐Snow, Loren Brandt, J. Vernon Henderson, Matthew A. Turner and Qinghua Zhang (2012), Roads, Railroads and Decentralization of Chinese Citi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