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以来西方城市规划理论演变的六次转折_仇保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当前,我国正处于向城市社会快速转变的过程中,城镇化对于我国是一次空前绝后的大发展机遇。但要保证这场迅猛的城镇化浪潮健康发展并有效解决正在出现或将会出现的各类问题,就必须从西方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中借鉴成功经验和教训。影响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演变轨迹的因素众多,一方面是因为该学科属“集成”学科,自然会受历史上各种主流的经济学、哲学等学科思潮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因为城市规划学是一门解决具体城市问题的学问,它的发展变革必然从属于“问题导向”——解决西方不同时期城市化过程中的各类问题。了解西方城市规划学的演变历史,是学习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城市化的成功经验并避免失误的捷径之一。本文将西方城市规划学的演变历史划分为六个阶段,力求将演变的过程与当时的城市化问题和背景联系起来,以利于将我国面临的相应问题“对号入座”来寻找解决的方案。三大运动和霍华德的“田园城市”

1.1 公共卫生运动

公共卫生运动起源于城市化发展初期。由于人类聚居模式的改变,导致了传染病的迅速蔓延。1347 年~1352 年,欧洲发生“黑死病”,即鼠疫,死亡人数达3000 万以上,主要城市如佛罗伦萨、威尼斯、伦敦等死亡人数占一半。1350 年~1400 年,欧洲人均寿命从30 岁缩短至20 岁。在随后的300 年间,多次爆发各种疾病,最主要的是“黑死病”,还有天花、伤寒等。这段时期的死亡人数超过了历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的总和。1665 年的“伦敦大火灾”烧毁了伦敦大部分建筑,鼠疫才平息。在此之前,人们不知“黑死病”的病源来自何处,错误地认为“黑死病”的病源来自于猫狗,结果残杀猫狗,反而导致老鼠泛滥。1894 年始于香港的鼠疫,当年就死亡2547 人,波及6 0 多个国家,死亡总人数达到1000 万,仅印度就死亡102.5 万人。鼠疫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及其附近人口稠密的居民区。沿海城市的鼠疫、天花、伤寒等,则来自疫区的外轮水手和乘客的传染。14 世纪“黑死病”和后来几次传染病的爆发,促使欧洲各国关注城市环境整治和基础卫生设施建设,最主要的工

程是城市上下水道、垃圾处理和环境卫生设施建设。为此,英国于1875 年制定了世界第一部公共卫生法《PublicHealth Act》,规定地方当局有义务建设标准的给水、排水系统,有权制订规划实施细则(Byelaw),并规定每一居室的最小面积和街道的宽度。在随后的50 年,英国的城市规划一直由卫生部负责,后改由健康部负责。可以说,是城市疾病的发生及防治促发了城市规划的形成。我国这次SARS 的流行留给我们的教训,是防止传染病的扩散必须要在城市规划上下功夫。人类聚居模式的转变,带来了传染疾病的防治问题。农村由于聚居分散,被传染的可能性就比较小。所以,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作为城市的主人,始终要重视城市疾病的防治。而且现代生物技术已经可以研制出可选择性的生物武器,一点点病毒源在大气中扩散,如没有应急反应系统和良好的城市分布形态,整个城市就会迅速陷入瘫痪。未来的世界局部战争有可能是生物战争,因此在城市规划、空间形态、公共设施及应急反应系统上,必须注意这方面的问题。

1.2 环境保护运动

从1750 年开始的工业革命,使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到了1870 年,英国的铁产量占全球的三分之一以上,煤占三分之一,出口贸易占四分之一,城市化加速发展。到了1851 年,英格兰地区已有50%的人口居住在城市。新型的工业城市像雨后春笋一样迅速成长,遍布英国全国,被称之为蘑菇城(Mushroom Town)。所有的城市都坐落在铁、煤矿、港口、棉花产区附近,人口高度密集,平均每间住房有两人以上居住。恶劣的生活环境、严重污染的空气和水,导致1885 年曼彻斯特居民的平均寿命只有29 岁,婴儿的死亡率高达80%。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对此有详细的描述。这些问题的出现,引起了罗伯特·欧文(Robert Own)、Georgy Cadbury 等社会活动家兼企业家的注意。罗伯特·欧文认为环境问题必须解决,否则将导致全人类的灾难。为此,他倡议通过有效的规划兴建工人住宅区,以改善工人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健全服务设施,并倡导各阶层平等相处。这些工人新村的建

立,得到了社会的承认。到了1890 年,英国颁布了《工人阶级住宅法》(《The Housing of the Working Class Act》),提出了旧住宅改造的标准,如对给排水、道路、房屋日照、室内日照等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城市规划的雏形开始形成。 1.3 城市美化运动城市美化运动的历史,比前两项运动还要早些。在中世纪文艺复兴时期,欧洲城市非常重视城市美化,统治者也借此来显示自己的功劳。但这一时期的城市美化运动与现代的城市美化不同,后者是针对1 9 世纪后期欧洲许多工业国郊区化取代城市化而发起的。如利物浦郊区十年间人口增长6 2%,而城市内人口下降2 2%。城市中迅速兴起的中产阶层、白领阶层,为逃避城市的污染和高犯罪率,纷纷移居空气和环境良好的远郊区。许多城市中心区的环境日益恶化,成为垃圾场和穷人及无家可归者聚居的地方。汽车的兴起使市内交通更为拥堵,使郊区化进一步加速。为解决这些问题,1853 年,巴黎行政长官豪斯曼(Haussman)提出在旧市区开辟大马路,拆除旧城,整治环境。一方面是为了隔离不同的社区,另一方面是一旦发生骚乱时便于军队快速进入。城市规划界和建筑界对豪斯曼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建筑界对他持批判态度,因为豪斯曼为了控制和平息巴黎无产阶级的反抗和不同政见者的骚乱,不惜拆除大量的古建筑以开辟大马路。今天巴黎老城的轴线,就是当年被称为“豪斯曼改造”所留下的。而后来的柏林霍布鲁希特规划和巴塞罗那规划,则强调网格形的道路网规划。到了1889 年,卡米路·西特出版了《遵循美学原则的城市规划》,阐述了如何追求城市的古典美和巴洛克风格。而在美国,城市美化运动的前奏是1850 年末开始的公园运动(Parks Movement)。1893 年,美国芝加哥举办了哥伦比亚世界博览会(the Word Columbian Exposition),此次世界博览会举办者最大的目的,就是通过城市美化建设,建立一个“梦幻城市”,而不只是一些展场或模型。这次城市美化运动就是从古典主义出发,试图以几何轴线和一系列公园、广场和景观大道来拯救沉沦的城市。这次世界博览会使城市美化运动在美国全面展开,并对现代城市规划体系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公共卫生运动、环境保护运动和城市美化运动贯穿于西方的城市化全过程,深刻地影响了城市规划的起源,并且始终与人类社会的进步相伴随。英国社会学家霍华德(Ebenezer Howard)总结了这三大运动正反两方面的教训,于1989 年出版了《明日:通向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后改为《明天的田园城市》(Garden Cities of Tomorrow)]一书,他因此成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山鼻祖。霍华德提出了田园城市的三大目标[空间目标:(1)每个田园城市控制在一定的规模,对城区用地扩张进行限制。(2)几个田园城市围绕一个中心组成系统。(3)用绿带和其它开敞地将居住区和工业区隔开。绿带的概念开始形成。(4)合理的居住、工作、基础设施功能布局。(5)城市各功能区之间有良好的交通联结。(6)市民可以便捷地与自然景观接触。人不能生活在水泥森林之中。社会目标:(1)通过土地价格公共政策规定减轻房客的房租压力。当时的土地全部是私有的,私有化的土地造成了土地投机,使居住人承受了过高的房租压力。霍华德提出城市土地应归集体所有,并通过公共政策来降低土地和住房的租金。(2)资助各种形式的合作社。(3)土地出租的利息归公共所有。(4)建设各种社会基础设施。(5)创造各种就业岗位,包括自我创造就业岗位的专业户。管理组织目标:(1)具有约束力的城市建设规划。(2)城市规划指导下的建筑方案审查制度。(3)社会要成为公共设施建设的承担者。(4)把私人资本的借贷利息限制在3%~4%范围之内。(5)建立公营或共营企业,由政府来提供公共基础设施。霍华德提出这三大目标,以解决工业化阶段城市化的所有缺陷包括城市空间、社会和政府管理的弊端。并于1903 年在英国的莱奇沃斯(Letchworth)根据自己的田园城市理论建立了一个田园城市,该市设计人口为35000 人,周围被绿带包围。此后,人类在城市规划方面的伟大实践,如 2 0 世纪英国的新城镇规划、美国20 世纪30 年代之后的新城规划和控制大城市发展等等,无不受到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深刻影响。功能—理性主义繁荣的产物—《雅典宪章》在城市规划学的发展历程中,有两座里程碑,一是《雅典宪章》,二是《马丘比丘宪章》。为什么将《雅典宪章》称为理性主义的产物呢?这是因为文艺复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