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数学下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a763155c6d175f0e7cd184254b35eefdc9d3156a.png)
八年级下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一次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也是高中数学的基础。
在数学学习中,我们将一次函数作为重点之一,需要在学习中系统地掌握它的定义、性质和应用。
一、一次函数定义一次函数也称为线性函数,其定义为f(x)=kx+b(其中k和b为常数),在数轴上显示为一条直线。
其中,k代表斜率,b代表截距。
当x=0时,f(x)=b,即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
当k>0时,函数呈现上升趋势,当k<0时,函数呈现下降趋势。
二、一次函数的性质1.斜率的意义斜率k代表函数在x轴上每移动一个单位所对应的y轴上的变化量,即直线的倾斜程度。
当k>0时,函数呈现上升趋势,当k<0时,函数呈现下降趋势。
2.截距的意义截距b代表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即当x=0时,函数在y轴上的坐标。
3.定义域和值域定义域为所有实数,当k≠0时,函数的值域也为所有实数。
4.单调性和奇偶性当k>0时,函数呈现上升趋势,单调递增;当k<0时,函数呈现下降趋势,单调递减。
一次函数是奇函数,即f(-x)=-f(x)。
三、一次函数的应用1.函数求解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一辆汽车从A 地出发到B地,行驶了t小时,速度为v千米/小时,设汽车运动的距离为s千米,根据速度公式v=s/t,我们可以得到一次函数f(t)=vt,其中斜率为速度,截距为0。
2.图像分析通过观察函数的图像,我们可以对其斜率和截距有更直观的认识。
例如,一条直线的斜率越大,说明函数的变化越明显;截距越大,说明函数的起点越靠上。
3.解决实际问题一次函数在实际生活和工作中有很好的应用,例如根据统计数据制定生产计划、预测股票趋势等。
此外,一次函数还可以用于计算地图上两点之间的距离、计算物品的价格和数量等。
四、学习建议在学习一次函数时,我们应该从基础开始逐渐深入。
首先学习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掌握其相关概念和公式,之后要进行大量的实际计算练习,例如对图像进行分析或根据问题建立函数公式,强化应用能力。
八年级下册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c606098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f.png)
八年级下册数学函数知识点总结一、函数的概念。
1. 变量与常量。
- 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称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称为常量。
例如,汽车以6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行驶时间t和行驶路程s是变量,速度60km/h就是常量。
2. 函数的定义。
- 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例如,y = 2x+1,对于x的每一个值,都能通过这个式子计算出唯一的y值。
- 函数的表示方法有三种:解析式法(如y = 3x - 2)、列表法(列出x和y的对应值表格)、图象法(画出y关于x的图象)。
二、一次函数。
1. 一次函数的概念。
- 形如y=kx + b(k,b是常数,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
当b = 0时,y=kx(k为常数,k≠0),y = kx是正比例函数,它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2. 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
- 图象:一次函数y = kx + b(k≠0)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当b = 0时,y=kx的图象是经过原点(0,0)的直线。
例如,y = 2x的图象是过原点的直线,y=2x + 1的图象是y = 2x向上平移1个单位得到的直线。
- 性质。
-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例如在y = 3x+2中,k = 3>0,y随x的增大而增大。
- 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例如在y=-2x + 3中,k=-2<0,y随x的增大而减小。
3. 一次函数图象的平移。
- 对于一次函数y = kx + b,向上(下)平移m个单位长度得到y=kx + b± m;向左(右)平移n个单位长度得到y = k(x± n)+b。
例如,y = 2x+1向上平移3个单位得到y = 2x+4,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y = 2(x + 2)+1=2x + 5。
4. 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带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22f89b4128915f804d2b160b4e767f5acf8023.png)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已知函数y=2x−1x+2,当x=a时的函数值为1,则a的值为()A.3B.-1C.-3D.1答案:A分析:当x=a时的函数值为1,把x=a代入函数式中,得2a−1a+2=1求解a=3.∵函数y=2x−1x+2中,当x=a时的函数值为1,∴2a−1a+2=1,∴2a−1=a+2,∴a=3.故答案为A小提示:此题考查函数值, 令y=1,解分式方程,即可求出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3,0),B(0,4).以AB为一边在第一象限作正方形ABCD,则对角线BD所在直线的解析式为()A.y=−17x+4B.y=−14x+4C.y=−12x+4D.y=4答案:A分析:过点D作DE⊥x轴于点E,先证明△ABO≅△DAE(AAS),再由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的性质解得D(7,3),最后由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解:正方形ABCD中,过点D作DE⊥x轴于点E,∵∠ABO+∠BAO=∠BAO+∠DAE=90°∴∠ABO=∠DAE∵∠BOA=∠AED=90°,AB=AD∴△ABO≅△DAE(AAS)∴AO=DE=3,OB=AE=4∴D(7,3)设直线BD所在的直线解析式为y=kx+b(k≠0),代入B(0,4),D(7,3)得{b=47k+b=3∴{k=−1 7b=4∴y=−17x+4,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涉及正方形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是重要考点,难度较易,掌握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3、若x=2是关于x的方程mx+n=0(m≠0,n>0)的解,则一次函数y=−m(x−1)−n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A.(2,0)B.(3,0)C.(0,2)D.(0,3)答案:B分析:直线y=mx+n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就是函数值为0时的方程的解,根据题意得到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2,0),进而得到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2,0),由于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得到y=-m(x-1)-n,即可求得一次函数y=-m(x-1)-n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解:∵方程的解为x=2,∴当x=2时mx+n=0;∴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2,0),∴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为(2,0),∵一次函数y=-mx-n的图象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得到y=-m(x-1)-n,∴一次函数y=-m(x-1)-n的图象与x轴的交点坐标是(3,0),故选:B.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任何一元一次方程都可以转化为ax+b=0 (a,b为常数,a≠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当某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从图象上看,相当于已知直线y=ax+b确定它与x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的值.4、如图所示,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经过点P(3,2),则方程kx+b=2的解是()A.x=1B.x=2C.x=3D.无法确定答案:C分析:将点P(3,2)代入直线解析式,然后与方程对比即可得出方程的解.解: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经过点P(3,2),∴2=3k+b,∴x=3为方程2=kx+b的解,故选:C.小提示:题目主要考查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联系,理解二者联系是解题关键.5、现有甲、乙两个长方体蓄水池,将甲池中的水匀速注入乙池,甲、乙两个蓄水池中水的深度y(米)(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当甲、乙两池中水的深度相同时,y的值为()A.3.2米B.4米C.4.2米D.4.8米答案:A分析: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两个蓄水池的函数解析式,再联立求出交点坐标即可得.解:设甲蓄水池的函数解析式为y=kx+b,由题意,将点(3,0),(0,4)代入得:{3k+b=0b=4,解得{k=−43b=4,则甲蓄水池的函数解析式为y=−43x+4,同理可得:乙蓄水池的函数解析式为y=2x+2,联立{y=−43x+4y=2x+2,解得{x=0.6y=3.2,即当甲、乙两池中水的深度相同时,y的值为3.2米,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实际应用,熟练掌握待定系数法是解题关键.6、在函数y=2x−3中,当自变量x=5时,函数值等于()A.1B.4C.7D.13答案:C分析:把x=5代入y=2x−3求解即可.解:把x=5代入y=2x−3得y=2×5-3=7,故选:C.小提示:本题考查求函数值,属基础题目,难度不大.7、若y=(m﹣1)x+m2﹣1是y关于x的正比例函数,则该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是()A.第一、三象限B.第一、四象限C.第二、三象限D.第二、四象限答案:D分析: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知,m2−1=0且m−1≠0,由此可求得m的值,从而可知正比例函数图象所经过的象限.由题意知:m2−1=0且m−1≠0由m2−1=0得:m=±1由m−1≠0得:m≠1∴m=-1此时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2x∵-2<0∴函数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概念,把形如y=kx(k≠0)的函数称为正比例函数,掌握正比例函数概念是解题关键.特别注意一次项系数不为零.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1与l2关于直线y=1对称,若直线l1的表达式为y=−2x+3,则直线l2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A.(0,12)B.(0,23)C.(0,0)D.(0,−1)答案:D分析:先求解y=−2x+3与x,y轴的交点B,A坐标,再求解A关于y=1的对称点A′的坐标即可得到答案.解:如图,∵y=−2x+3,令x=0,y=3,令y=0,x=32,∴A(0,3),B(3,0),2作A,B关于直线y=1对称的点A′,B′,∵直线l1与l2关于直线y=1对称,即上图中的直线AB与直线A′B′关于直线y=1对称,∴x A=x A′=0,y A−1=1−y A′,∴y A′=−1,∴A′(0,−1),所以直线l2与y轴的交点坐标为:(0,−1).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求解一次函数与坐标轴的交点的坐标,坐标与图形,轴对称的坐标变化,掌握数形结合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9、直线y=kx+2过点(﹣1,4),则k的值是()A.﹣2B.﹣1C.﹣1D.24答案:A分析:由直线y=kx+2过点(﹣1,4),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出关于k的一元一次方程,解之即可得出k值.解:∵直线y=kx+2过点(﹣1,4),∴4=﹣k+2,∴k=﹣2.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牢记直线上任意一点的坐标都满足函数关系式y=kx+b 是解题的关键.10、如图,已知A(1,3),B(5,1),若直线y=kx+1与线段AB有公共点,则k的取值范围是()A.k≠0B.k>1C.0≤k≤1D.0≤k≤2答案:D分析:先求出直线过点A、B的k值,再结合图象即可求得k的取值范围.解:当直线y=kx+1过点A(1,3)时,则k+1=3,解得:k=2,当直线y=kx+1过点B(5,1)时,则5k+1=1,解得:k=0,当x=0时,y=1,则直线经过定点(0,1),∵直线y=kx+1与线段AB有公共点,∴0≤k≤2,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是解答的关键.填空题11、如图,A(−2,1),B(2,3)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两点,若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与线段AB有交点,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案:k<-1或k>2分析:将A、B点坐标分别代入计算出对应的k值,然后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确定k的范围.解:当直线y=kx-1过点A时,得-2k-1=1,解得k=-1,当直线y=kx-1过点B时,得2k-1=3,解得k=2,∵一次函数y=kx−1的图象与线段AB有交点,∴k<-1或k>2,所以答案是:k<-1或k>2.小提示:此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与系数的关系:当k>0时,图象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越靠近y轴正半轴k值越大;当k<0时,图象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越靠近y轴正半轴k值越小.12、某超市糯米的价格为5元/千克,端午节推出促销活动:一次购买的数量不超过2千克时,按原价售出,超过2千克时,超过的部分打8折.若某人付款14元,则他购买了_______千克糯米;设某人的付款金额为x 元,购买量为y千克,则购买量y关于付款金额x(x>10)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__.答案: 3 y=4x+2##y=2+4x分析: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一次方程,函数解析式即可求解.解:∵14>10,∴超过2千克,设购买了a千克,则2×5+(a−2)×0.8×5=14,解得a=3,设某人的付款金额为x元,购买量为y千克,则购买量y关于付款金额x(x>10)的函数解析式为:y=2×5+(x−2)×5×0.8=10+4x−8=4x+2,所以答案是:3,y=4x+2.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列函数解析式,根据题意列出方程或函数关系式是解题的关键.13、张老师带领x名学生到某动物园参观,已知成人票每张10元,学生票每张5元,设门票的总费用为y元,则y=__________________,当学生有45人时,需要的总费用为________元.答案: 10+5x(x为正整数), 235分析:总费用=成人票用钱数+学生票用钱数,根据关系列式即可.根据题意可知y=5x+10.当x=45时,y=45×5+10=235元.故答案为5x+10;235.小提示: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所求的量的等量关系.关系为:总费用=成人票用钱数+学生票用钱数.14、已知一次函数y =(2m +1)x +m ﹣3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答案:−12<m ⩽3 分析:根据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的象限可得出关于m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之即可得出m 的取值范围. 解:∵一次函数y =(2m +1)x +m −3的图象不经过第二象限,∴该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或第一、三、四象限,{2m +1>0m −3≤0,解得:﹣12<m ≤3. 所以答案是:﹣12<m ≤3.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及解不等式组,解题的关键是熟知一次函数的性质并正确的应用.15、正比例函数的图像过A 点,A 点的横坐标为3.且A 点到x 轴的距离为2,则此函数解析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y =23x 或y =-23x分析:根据题意确定A 点纵坐标是2或者-2,设出正比例函数解析式,然后分情况将A 点坐标代入解析式即可求出.根据题意可得A 点坐标(3,2)或(3,-2),设正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kx ,代入解析式可得:k=23或-23,∴函数解析式是y =23x 或y =-23x .所以答案是:y =23x 或y =-23x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比例函数解析式,根据题意确定点A 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解答题16、已知函数y=(5m−3)x2−n+(m+n),(1)当m、n为何值时,此函数是一次函数?(2)当m、n为何值时,此函数是正比例函数?答案:(1)n=1,m≠35(2)n=1,m=-1分析:(1)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知2−n=1,且5m−3≠0,据此可以求得m、n的值;(2)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知2−n=1,m+n=0,据此可以求得m、n的值.(1)解:当函数y=(5m−3)x2−n+(m+n)是一次函数时,2−n=1,且5m−3≠0,解得,n=1,m≠35;(2)解:当函数y=(5m−3)x2−n+(m+n)是正比例函数时,{2−n=1 m+n=05m−3≠0,解得,n=1,m=−1.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定义,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一种特殊形式.17、今年植树节期间,某景观园林公司购进一批成捆的A,B两种树苗,每捆A种树苗比每捆B种树苗多10棵,每捆A种树苗和每捆B种树苗的价格分别是630元和600元,而每棵A种树苗和每棵B种树苗的价格分别是这一批树苗平均每棵价格的0.9倍和1.2倍.(1)求这一批树苗平均每棵的价格是多少元?(2)如果购进的这批树苗共5500棵,A种树苗至多购进3500棵,为了使购进的这批树苗的费用最低,应购进A种树苗和B种树苗各多少棵?并求出最低费用.答案:(1)这一批树苗平均每棵的价格是20元;(2)购进A种树苗3500棵,B种树苗2000棵,能使得购进这批树苗的费用最低为111000元.分析:(1)设这一批树苗平均每棵的价格是x元,分别表示出两种树苗的数量,根据“每捆A种树苗比每捆B种树苗多10棵”列方程即可求解;(2)设购进A种树苗t棵,这批树苗的费用为w,得到w与t的关系式,根据题意得到t的取值范围,根据函数增减性即可求解.解:(1)设这一批树苗平均每棵的价格是x元,根据题意,得6300.9x −6001.2x=10,解之,得x=20.经检验知,x=20是原分式方程的根,并符合题意.答:这一批树苗平均每棵的价格是20元.(2)由(1)可知A种树苗每棵价格为20×0.9=18元,种树苗每棵价格为20×1.2=24元,设购进A种树苗t棵,这批树苗的费用为w,则w=18t+24(5500−t)=−6t+132000.∵w是t的一次函数,k=−6<0,w随着t的增大而减小,t≤3500,∴当t=3500棵时,w最小.此时,B种树苗有5500−3500=2000棵,w=−6×3500+132000=111000.答:购进A种树苗3500棵,B种树苗2000棵,能使得购进这批树苗的费用最低为111000元.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一次函数实际应用,不等式应用等问题,根据题意得到相关“数量关系”,根据数量关系得到方程或函数解析式是解题关键.18、某市出租车的计费标准如下:行驶路程不超过5 km时,收费8元,行驶路程超过5 km的部分,按每千米1.5元计费.(1)求出租车收费y(元)与行驶路程x(k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若某人一次乘出租车付出了车费11元,求他这次乘坐了多少千米的路程?答案:(1)y={8(0<x≤5)1.5x+0.5(x>5);(2)若某人一次乘出租车付出了车费11元,则这次乘坐了7km的路程.分析:(1)要先根据行驶路程的距离是否超出5千米来进行分类讨论,然后分别列出函数解析式即可;(2)先根据车费判断出此人的大概行驶路程,然后根据(1)中得出的不同的函数,看符合哪种情况,然后代入其中求出此人乘坐的路程.解:(1)由题意得:当0<x≤5时,y=8当x>5时,y=8+1.5(x-5)=1.5x+0.5∴出租车收费y元与行驶路程x(km)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y={8(0<x≤5)1.5x+0.5(x>5)(2) ∵11元>8元.∴y=11时,1.5x+0.5=11,解得x=7,∴若某人一次乘出租车付出了车费11元,则这次乘坐了7km的路程..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关系式的应用问题.注意自变量的取值范围不能遗漏,不同的取值要进行分类讨论.。
八年级下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下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205f67e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69.png)
八年级下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一次函数是高中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具有很多独特的性质,描述平面图形,并且可以用来研究各种数学模型,因此学习和掌握它十分重要。
本文将对八年级下册数学中一次函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希望能给学生们带来帮助。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一次函数。
一次函数是一类特殊的函数,其定义域是实数集,其图形是一条直线,而自变量的幂等于1,其表达式的形式为f(x)=ax+b,其中a和b是实数,称为一次函数的系数,一次函数一般用来描述直线上的点的线性关系,以及一种线性函数的统一表达式。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一次函数的几何性质。
一次函数是一条直线,因此它有一定的斜率,斜率可以表示为m=a/b,其中a/b为系数,斜率的大小可以反映直线的倾斜程度,如果斜率大于零,则直线向右上方倾斜,如果斜率小于零,则直线向左下方倾斜,而垂直于直线的实轴方向,则为偏移量b。
此外,一次函数的几何图形的对称性也是重要的,由于它的定义域是实数集,所以它可以通过对称轴对称,即对称轴为y-b=0,其结果是它的图形会对称于y轴,可以在它两边形成对称图形。
另外,一次函数也有很多数学性质,它们可以用来研究函数、求解方程和构造模型等。
一次函数的线性性是比较重要的,它的定义域是实数集,且f(x)=ax+b,其中a/b为系数,可以使用高中数学知识,来求出y=ax+b的求根公式,从而算出一次函数的x的值,也可以用来求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根。
此外,一次函数还可以用来构造数学模型。
假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f(x)=ax+b,其中a为常数,可以将它看成一条线段,从而构造出一种动态变化模型,从而得出一种由连续变化的函数来描述某个事物的动态性。
最后,我们来看一次函数应用的两个实例。
一个是市场经济中的需求函数,即商品的价格与消费者购买商品的数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次函数来描述,以便更好的分析需求的变化趋势;另一个是统计学中的回归函数,即某一属性与另一属性之间的关系,也可以用一次函数来描述,以便更好的分析其变化趋势。
八年级数学下册《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数学下册《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7750994faf1ffc4ffe47ac88.png)
八年级数学下册《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知识点1 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若两个变量x,y间的关系式可以表示成y=kx+b(k,b 为常数,kne;0)的形式,则称y是x的一次函数(x为自变量),特别地,当b=0时,称y是x的正比例函数.知识点2 函数的图象由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一般选取两个特殊点:直线与y轴的交点,直线与x轴的交点。
.不必一定选取这两个特殊点.画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时,只要描出点(0,0),(1,k)即可.知识点3一次函数y=kx+b(k,b为常数,kne;0)的性质(1)k的正负决定直线的倾斜方向;①kgt;0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②k﹤O时,y的值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2)|k|大小决定直线的倾斜程度,即|k|越大①当bgt;0时,直线与y轴交于正半轴上;②当blt;0时,直线与y轴交于负半轴上;③当b=0时,直线经过原点,是正比例函数.(4)由于k,b的符号不同,直线所经过的象限也不同;①如图所示,当kgt;0,bgt;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三象限(直线不经过第四象限);②如图所示,当kgt;0,b③如图所示,当k﹤O,bgt;0时,直线经过第一、二、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三象限);④如图所示,当k﹤O,b﹤O时,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直线不经过第一象限).(5)由于|k|决定直线与x轴相交的锐角的大小,k相同,说明这两个锐角的大小相等,且它们是同位角,因此,它们是平行的.另外,从平移的角度也可以分析,例如:直线y=x+1可以看作是正比例函数y=x向上平移一个单位得到的.知识点4 正比例函数y=kx(kne;0)的性质(1)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必经过原点;(2)当kgt;0时,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3)当klt;0时,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知识点5 点P(x0,y0)与直线y=kx+b的图象的关系(1)如果点P(x0,y0)在直线y=kx+b的图象上,那么x0,y0的值必满足解析式y=kx+b;(2)如果x0,y0是满足函数解析式的一对对应值,那么以x0,y0为坐标的点P(1,2)必在函数的图象上.例如:点P(1,2)满足直线y=x+1,即x=1时,y=2,则点P(1,2)在直线y=x+l的图象上;点Pprime;(2,1)不满足解析式y=x+1,因为当x=2时,y=3,所以点Pprime;(2,1)不在直线y=x+l的图象上.知识点6 确定正比例函数及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条件(1)由于正比例函数y=kx(kne;0)中只有一个待定系数k,故只需一个条件(如一对x,y的值或一个点)就可求得k的值.(2)由于一次函数y=kx+b(kne;0)中有两个待定系数k,b,需要两个独立的条件确定两个关于k,b的方程,求得k,b的值,这两个条件通常是两个点或两对x,y的值.知识点7 待定系数法先设待求函数关系式(其中含有未知常数系数),再根据条件列出方程(或方程组),求出未知系数,从而得到所求结果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其中未知系数也叫待定系数.例如:函数y=kx+b中,k,b就是待定系数.知识点8 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表达式一般步骤(1)设函数表达式为y=kx+b;(2)将已知点的坐标代入函数表达式,解方程(组);(3)求出k与b的值,得到函数表达式.思想方法小结 (1)函数方法.(2)数形结合法.知识规律小结 (1)常数k,b对直线y=kx+b(kne;0)位置的影响.①当bgt;0时,直线与y轴的正半轴相交;当b=0时,直线经过原点;当b﹤0时,直线与y轴的负半轴相交.②当k,b异号时,直线与x轴正半轴相交;当b=0时,直线经过原点;当k,b同号时,直线与x轴负半轴相交.③当kgt;O,bgt;O时,图象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当kgt;0,b=0时,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为大家推荐的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更多知识点总结尽在。
八年级下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423ca175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c.png)
八年级下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数学知识点:一次函数一、概念一次函数也被称为线性函数,是指函数关系中的自变量的最高次数为一的函数。
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为y = ax + b ,其中a和b是实数,a不为零。
二、图像特征1. 斜率一次函数的斜率代表了其图像的倾斜程度。
斜率为正时,函数图像呈现上升趋势;斜率为负时,函数图像呈现下降趋势。
2. 截距一次函数的截距是指它与x轴和y轴的交点。
x轴的截距为函数的根,y轴的截距为b。
3. 函数图像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其斜率和截距决定了直线的位置和倾斜程度。
三、性质与运算1. 平行与相交两条一次函数图像平行,则它们的斜率相等;两条一次函数图像相交,则它们的斜率不相等。
2. 垂直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则其斜率的乘积为-1。
3. 变换对一条任意的一次函数y = ax + b,可以进行平移、缩放和翻转等运算,得到不同的图像。
四、求解与应用1. 解一次方程一次函数可以用于解一次方程,即求解 ax + b = 0 中的x的值。
2. 实际问题应用一次函数可以用于描述很多实际问题,例如直线运动、费用与数量关系等。
通过建立相应的函数关系,可以解决实际问题。
3. 数据分析与预测通过一次函数对给定数据进行拟合,可以得到一条直线,并利用这条直线进行数据分析和预测。
五、常见误区1. 不是一次函数的误判有时候,某些函数看起来像是一次函数,但在具体计算时发现其自变量存在其他次数,因此需要仔细判断。
2. 导数与斜率的混淆一次函数的斜率等于其导数,但导数远不止于斜率的概念,需要清楚区分。
总结:一次函数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的图像特征、性质与运算、求解与应用以及常见误区等方面都需要我们理解和掌握。
通过学习一次函数,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中的平面坐标系和直线方程,并能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八年级下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
![八年级下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5d58a90d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e1.png)
八年级下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一次函数是中学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逐步介绍八年级下册数学中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解题方法。
一、一次函数的基本概念一次函数又称为线性函数,是指函数的表达式中只包含一次项和零次项,不含其他次数的项。
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可以表示为 y = kx + b,其中 k 和 b 是常数,且 k 不等于零。
在一次函数中,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
k 表示函数的斜率,决定了函数图像的倾斜程度;b 表示函数的截距,决定了函数图像与 y 轴的交点位置。
二、一次函数的性质1.斜率 k 的含义和性质斜率 k 反映了函数图像的倾斜程度。
当 k 大于零时,函数图像逐渐上升;当 k小于零时,函数图像逐渐下降;当 k 等于零时,函数图像是水平的。
2.截距 b 的含义和性质截距 b 决定了函数图像与 y 轴的交点位置。
当 b 大于零时,函数图像与 y 轴的交点在 y 轴上方;当 b 小于零时,函数图像与 y 轴的交点在 y 轴下方;当 b 等于零时,函数图像与 y 轴的交点在原点上。
3.函数图像的性质一次函数的图像是一条直线,它可以通过斜率 k 和截距 b 来确定。
当斜率 k 不等于零时,函数图像是一条斜线;当斜率 k 等于零时,函数图像是一条水平线;当截距 b 不等于零时,函数图像与 y 轴有交点;当截距 b 等于零时,函数图像通过原点。
三、一次函数的解题方法1.求函数图像与坐标轴的交点要确定一次函数图像与 x 轴的交点,只需将函数表达式中的 y 置为零,解方程得到 x 的值。
同样地,要确定一次函数图像与 y 轴的交点,只需将函数表达式中的x 置为零,解方程得到 y 的值。
2.求函数图像的斜率函数图像的斜率可以通过任意选取两个点,计算它们的坐标变化量,然后利用斜率的定义公式Δy/Δx 来求得。
3.求函数的表达式已知函数图像通过两个点A(x₁, y₁) 和B(x₂, y₂) 时,可以利用斜率公式k = (y₂ - y₁) / (x₂ - x₁) 来求得斜率 k。
初二数学下册一次函数知识点
![初二数学下册一次函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7538bfdc240c844769eaee68.png)
函数1、变量与常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数值保持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一般地,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与y ,如果对于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
2、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y ,并且对于x 在某一范围内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称y 是x 的函数,x 叫做自变量。
3、自变量取值范围的确定①对于整式,一切实数都使式子有意义例1试解定函数322-+=x x y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解:由于此式不论X 取什么实数都有意义,所以X 的取值范围为(∞+∞-,); ②对于分式,应取使分母不为0的实数例2试解定函数11-=x y 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 解:由于分式的分母不能为0,所以函数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即{}}{101±≠≠-x x x x ,即 ③对于偶次根式,应取使被开方数为非负实数;对于奇次根式,被开方数应为任意实数 例3求下列函数的自变量取值范围 ⑴24x y -= ⑵324x y -=解:⑴要使函数有意义,必须042≥-x ,即22≤≥-x ,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为{}22≤≤-x x⑵不论X 取什么实数,函数都有意义,所以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为(∞+∞-,); 4、函数值函数值是什么:函数值是指自变量在其取值范围内取某个值时,函数与之对应的唯一确定的值。
如当x=a 时,函数有唯一确定的对应值,这个值就是当x=a 时的函数值。
5、函数的图像及其画法a.列表,根据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取值,按从小到大或者从中间向两边选取,取值要有代表性,尽量使画出的图象能反映函数的特征;b.描点,就是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点,取点越多,图象越准确;c.连线时要用光滑的曲线把所描的点按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顺次连接起来,注意在连线时应根据x的取值范围向能够延伸的端点处要延伸。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归纳](https://img.taocdn.com/s3/m/f9e36d7bdd3383c4ba4cd252.png)
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白居易《远师》大地二中张清泉一、本节学习指导本节的知识相当重要,同学们要引起重视,如果给出一个式子让其判断是不是一次函数,判断方法我们要掌握。
关于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几种求法我们要会,特别是其中最常用的“待定系数法”。
本节有配套免费学习视频。
二、知识要点1、一次函数:形如y=kx+b (k≠0, k, b为常数)的函数。
注意:(1)要使y=kx+b是一次函数,必须k≠0。
如果k=0,则kx=0,y=kx+b 就不是一次函数;(2)当b=0时,y=kx,y叫x的正比例函数。
2、图象: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
【重点】(1)两个常有的特殊点:与y轴交于(0,b);与x轴交于(-b/k,0)(2)由图象可以知道,直线y=kx+b与直线y=kx平行,例如直线:y=2x+3与直线y=2x-5都与直线y=2x平行。
3、性质:【重点】(1)图象的位置:(2)增减性k>0时,y随x增大而增大k<0时,y随x增大而减小4.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方法【重点】(1)由已知函数推导或推证(2)由实际问题列出二元方程,再转化为函数解析式,此类题一般在没有写出函数解析式前无法(或不易)判断两个变量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函数关系。
(3)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
(最常用)“待定系数法”的基本思想就是方程思想,就是把具有某种确定形式的数学问题,通过引入一些待的系数,转化为方程(组)来解决,题目的已知恒等式中含有几个等待确定的系数,一般就需列出几个含有待定系的方程,本单元构造方程一般有下列几种情况:①利用一次函数的定义x的系数不为0,x的最高次数为1,构造方程组。
②利用一次函数y=kx+b 中常数项b 恰为函数图象与y 轴交点的纵坐标,即由b 来定点;直线y=kx+b 平行于y=kx ,即由k 来定方向 。
③利用函数图象上的点的横、纵坐标满足此函数解析式构造方程。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bc72a59ff00bed5b9f31d5a.png)
八年级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八年级数学下册《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一.常量、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叫做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叫做常量。
二、函数的概念:函数的定义: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说x是自变量,是x的函数.三、函数中自变量取值范围的求法:(1)用整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2)用分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分母不为0的一切实数。
(3)用寄次根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
用偶次根式表示的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使被开方数为非负数的一切实数。
(4)若解析式由上述几种形式综合而成,须先求出各部分的取值范围,然后再求其公共范围,即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5)对于与实际问题有关系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四、函数图象的定义:一般的,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在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就是这个函数的图象.五、用描点法画函数的图象的一般步骤1、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
)注意:列表时自变量由小到大,相差一样,有时需对称。
2、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
3、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的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六、函数有三种表示形式:(1)列表法(2)图像法(3)解析式法七、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x(为常数,且≠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叫做比例系数。
一般地,形如=x+b(,b为常数,且≠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当b=0时,=x+b即为=x,所以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八、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图象:正比例函数=x(是常数,≠0))的图象是经过原点的一条直线,我们称它为直线=x。
初二数学下册:【一次函数】性质,6大考点+例题解析,抓紧记!
![初二数学下册:【一次函数】性质,6大考点+例题解析,抓紧记!](https://img.taocdn.com/s3/m/b942706e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22.png)
初二数学下册:【一次函数】性质,6大考点+例题解析,抓紧记!考纲要求:1.理解一次函数的概念,会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2.会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掌握一次函数的基本性质,平移的方法.3.体会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不等式的关系。
4.一次函数的与三角形面积的问题.命题趋势:一次函数是中考的重点,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定义、图像、性质及其实际应用,有时与方程、不等式相结合.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中考数学一次函数知识梳理:一、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如果y=kx+b(k,b是常数,k≠0),那么y叫做x的一次函数.特别地,当b=0时,一次函数y=kx+b就成为y=kx(k是常数,k≠0),这时y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二、一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1.一次函数的图像(1)一次函数y=kx+b(k≠0)的图象是经过点(0,b)和(-b/k,0)的一条直线.(2)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像是经过点(0,0)和(1,k)的一条直线.(3)因为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可知画一次函数图象时,只要取两个点即可.2.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可由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平移得到,b>0,上移b个单位;b<0,下移|b|个单位.三、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四、一次函数与方程、方程组及不等式的关系1.y=kx+b与kx +b=0直线y=kx+b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是方程kx+b=0的解,方程kx+b=0的解是直线y=kx+b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2.一次函数与方程组两个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坐标就是它们的解析式所组成的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以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为坐标的点是两个二元一次方程所对应的一次函数图象的交点.3.一次函数的平移y=kx+b遵循左加右减原则如果向左平移a个单位,可得y=k(x+a)+b如果向上平移a个单位,可得y=kx+b+a 通过以上对一次函数的整体了解和综合的学习,快速掌握一次函数,就从下面的六大考点出发,每个考点的精髓和解题的技巧唐老师都在例题的下方给大家进行了总结,记得一定要牢记。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一次函数19.2一次函数19.2.2一次函数19.2.2.1一次函数的概念课件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一次函数19.2一次函数19.2.2一次函数19.2.2.1一次函数的概念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26557a83b3567ec112d8a21.png)
5.(2017湖南邵阳一模)一次函数y=kx+2(k为常数,且k≠0)的图象如图19-
2-2-1-2所示,则k的可能值为
.(写出一个即可)
答案 -2(答案不唯一)
图19-2-2-1-2
解析 观察图象可知,OB<OA,k<0.
当x=0时,y=kx+2=2,∴OA=2,
令OB=1,则点B(1,0),将(1,0)代入y=kx+2,得0=k+2,解得k=-2.
4
4
故当k=-1时,直线与x轴交于点
3 4
,
0
.
(4)当
1 2k
3k 1
0, 即
0,
1 3
<k<
1 2
时,直线经过第二、三、四象限.
(5)当1-3k=-3,2k-1≠-5,
即k= 4 时,已知直线与直线y=-3x-5平行.
3
方法归纳 对于一次函数y=kx+b,(1)判断k值符号的方法:①增减性法, 当y随x增大而增大时,k>0;反之,k<0.②直线升降法,当直线从左到右上升 时,k>0;反之,k<0.③经过象限法,直线过第一、三象限时,k>0;直线过第 二、四象限时,k<0.(2)判断b值符号的方法:与y轴交点法,即直线y=kx+b 若与y轴交于正半轴,则b>0;若与y轴交于负半轴,则b<0;若与y轴交于原 点,则b=0.
例3 下列函数图象中,不可能是关于x的一次函数y=mx-(m-3)的图象的 是( )
解析 一次函数y=mx-(m-3)中,x的系数m决定着直线从左至右呈上升或 下降的趋势,-(m-3)即3-m决定着直线与y轴的交点是在正半轴、负半轴 还是原点,这两个方面不得有矛盾之处,应该结合一次函数的图象进行 分析.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重难点知识专题04一次函数重难点知识1(解析版).doc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学期期末重难点知识专题04一次函数重难点知识1(解析版).doc](https://img.taocdn.com/s3/m/e23c87fbb0717fd5370cdc18.png)
学校班级姓名1【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2专题04 一次函数期末总复习重难点知识一遍过1一、基础知识点综述基础讲解基 础 知 识函数与变量一般地,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与y ,如果对于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常见自变量取值范围:00100y x x y x xy x x =≥=≠=≠ ()() ()常量:其值在变化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的量叫常量. 变量:其值在变化过程中会发生变化的量叫变量. 正比例函数 解析式 y =kx (k ≠0)形状一条过(0,0)、(1,k )的直线 坐标系中位置k >0时过一、三象限;k <0时过二、四象限 增减性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一次函数解析式 y =kx +b (k ≠0)形状一条过(0,b )、(bk-,0)的直线 坐标系中位置k >0,b >0时过一、二、三象限;k >0,b <0时过一、三、四象限;k <0,b >0时过一、二、四象限;k <0,b <0时过二、三、四象限增减性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k <0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3基 础 知 识一次函数图象的位置关系 l 1∥l 2,则k 1=k 2,b 1≠b 2;l 1⊥l 2,则k 1·k 2=-1一次函数图象平移 上下平移与b 有关,上加下减;左右平移与x 有关,左加右减一次函数图象的对称y =kx +b 关于y 轴对称的解析式为:y =-kx +b ;y =kx +b 关于x 轴对称的解析式为:y =-kx -b ;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方程组的解是两条直线的交点坐标一次函数与不等式会借助图象判断y =0,y <0,y >0时自变量取值范围;会借助图象判断y 1=y 2,y 1<y 2,y 1>y 2时自变量取值范围;求一次函数解析式方法待定系数法上表中,l 1:y 1=k 1x +b 1;l 2:y 2=k 2x +b 2二、典型例题讲解题1. (1)函数11y x x=+-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2)函数()02y x x=--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3)函数214y x x =-+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4)在三角形中,它的一条边是a ,这条边上的高是h ,则其面积S =0.5ah ,当a 为定长时,在此式中变量是,常量是(5)将一盛有部分水的圆柱形小玻璃杯放入事先没有水的大圆柱形容器内,现用一注水管沿大容器内壁匀速注水(如图所示),则小水杯内水面的高度h (cm )与注水时间t (min )的函数图象大致为( )【答案】(1)x ≥-1且x ≠0;(2)x >0且x ≠2;(3)全体实数;(4)S 、h ;0.5、a ;(5)B ;【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4【解析】解:(1)由10x x +≥⎧⎨≠⎩,解得:x ≥-1且x ≠0;(2)由020x x >⎧⎨-≠⎩,解得:x >0且x ≠2;(3)由2211042x x x ⎛⎫-+=-≥ ⎪⎝⎭,得x 为全体实数;(4)由题意知S 随h 的变化而变化,所以S 和h 是变量,a 、0.5是常量;(5)通过分析可知,在注水开始至水面与小玻璃杯水面平齐过程中,水面高度不变,随后增大至最大后不再变化,故选B .题2. (1)正比例函数y =kx (k ≠0)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则一次函数y =x +k 的图象过象限;(2)若函数y =(m +1)x ﹣(4m ﹣3)的图象在第一、二、四象限,则m 的取值范围(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直线l 1:y =-3x -3平移后,得到直线l 2:y =-3x +2,则应向上平移个单位,或向右平移个单位;(4)已知点A (﹣5,y 1),B (10,y 2)在一次函数y =﹣x +9的图象上,则y 1y 2(5)直线y =k 1x +b 1(k 1>0)与y =k 2x +b 2(k 2<0)相交于点(﹣2,0),且两直线与y 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4,那么b 1﹣b 2等于(6)一次函数y =(m 2-4)x +(1-m )和y =(m -1)x +m 2-3的图象与y 轴分别交于点P 和点Q ,若点P 与点Q 关于x 轴对称,则m =(7)函数y =-2x +4的图象上存在点P ,使得点P 到y 轴的距离等于1,则点P 的坐标为 . (8)过点(﹣1,7)的一条直线与x 轴,y 轴分别相交于点A ,B ,且与直线123+-=x y 平行.则在线段AB 上,横、纵坐标都是整数的点的坐标是【答案】(1)一、二、三;(2)m <-1;(3)5,53;(4)>;(5)4或-4;(6)-1; (7)(1,2)或(-1,6);(8)(1,4)、(3,1);【解析】解:(1)∵正比例函数y =kx (k ≠0)的函数值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k >0,则y =x +k 的图象过一、二、三象限;(2)∵函数y =(m +1)x ﹣(4m ﹣3)的图象在第一、二、四象限,【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5∴()10430m m +<⎧⎨-->⎩,解得:m <-1;(3)y =-3x -3平移后,得到直线l 2:y =-3x +2,可向上平移5个单位;设向右平移m 个单位,则y =-3(x -m )-3,即-3(x -m )-3=-3x +2,解得:m =53即向右平移53个单位; (4)y =﹣x +9中,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因为A (﹣5,y 1),B (10,y 2)在一次函数图象上, 而-5<10,所以y 1>y 2 (5)由题意知:12122S b b =⨯⨯-, 即121422b b =⨯⨯-解得:b 1﹣b 2=4或-4 (6)由题意知:221304010m m m m ⎧-+-=⎪-≠⎨⎪-≠⎩,解得:m =-1; (7)点P 到y 轴的距离等于1,则P 点的横坐标为1或-1, 在y =-2x +4中,当x =1时,y =2;x =-1时,y =6, 即P 点坐标为(1,2)或(-1,6);(8)设直线AB 解析式为y =kx +b ,由题意知:k =32-, 将(﹣1,7)代入得:7=32-×(-1)+b ,解得:b =112, 即直线AB 解析式为:y =32-x +112,整理得:2y +3x =11,由题意知x 、y 均为整数时,有x =1,y =4;x =3,y =1,即符合要求的点的坐标是(1,4)、(3,1). 题3. (1)一次函数y =kx +b ,当1≤x ≤4时,3≤y ≤6,求k 、b 的值.【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6【答案】见解析.【解析】解:①当k >0时,由当1≤x ≤4时,3≤y ≤6得: x =1,y =3;x =4,y =6,代入y =kx +b 得:346k b k b +=⎧⎨+=⎩,解得:12k b =⎧⎨=⎩ ②当k <0时,由当1≤x ≤4时,3≤y ≤6得: x =1,y =6;x =4,y =3,代入y =kx +b 得:643k b k b +=⎧⎨+=⎩,解得:17k b =-⎧⎨=⎩即k =1,b =2或k =-1,b =7.(2)如图3-1,函数y =2x 和y =ax +4的图象相交于点A (m ,4),则不等式2x <ax +4的解集为图3-1【答案】x <2.【解析】解:因为函数y =2x 和y =ax +4的图象相交于点A (m ,4), 所以当y =4时,x =2,由图象知:不等式2x <ax +4的解集为x <2.(3)甲骑摩托车从A 地去B 地,乙开汽车从B 地去A 地,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各自到达终点后停止,设甲、乙两人间距离为s (千米),甲行驶的时间为t (小时),s 与t 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3-2所示.有下列结论:①出发1小时时,甲、乙在途中相遇; ②出发1.5小时时,乙比甲多行驶了60千米; ③出发3小时时,甲、乙同时到达终点; ④甲的速度是乙速度的一半. 其中正确结论是.【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7图3-2【答案】①②④.【解析】解:由图象可得:出发1小时,甲、乙在途中相遇,故①正确;甲骑摩托车的速度为:120÷3=40(千米/小时),设乙开汽车的速度为a 千米/小时, 则120140a=+,解得:a =80,∴乙开汽车的速度为80千米/小时, ∴甲的速度是乙速度的一半,故④正确;∴出发1.5小时,乙比甲多行驶了:1.5×(80-40)=60(千米),故②正确; 乙到达终点所用的时间为1.5小时,甲得到终点所用的时间为3小时,故③错误; ∴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④.题4. 如图4-1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矩形ABCD 的AB 边在x 轴上,AB =3,AD =2,经过点C 的直线y =x ﹣2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点E 、F .(1)求:①点D 的坐标;②经过点D ,且与直线FC 平行的直线的函数表达式;(2)直线y =x ﹣2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PDC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若存在,求出点P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确定点M ,使得以点M 、D 、C 、E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请直接写出点M 的坐标.图4-1【答案】见解析.【解析】解:(1)①设点C的坐标为(m,2),∵点C在直线y=x﹣2上,∴2=m﹣2,解得m=4,即点C的坐标为(4,2),∵四边形ABCD是矩形,∴AB=CD=3,AD=BC=2,∴点D的坐标为(1,2);②设经过点D且与FC平行的直线函数表达式为y=x+b,将D(1,2)代入y=x+b,得b=1,∴经过点D且与FC平行的直线函数表达式为y=x+1;(2)存在.∵△EBC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EB=∠ECB=45°,∵DC∥AB,∴∠DCE=∠CEB=45°,∴△PDC是以P、D为直角顶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如图4-2所示,图4-2①当∠D=90°时,延长DA与直线y=x﹣2交于点P1,8【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9∵点D 的坐标为(1,2), ∴点P 1的横坐标为1,把x =1代入y =x ﹣2得,y =﹣1,即P 1(1,﹣1);②当∠DPC =90°时,作DC 的垂直平分线与直线y =x ﹣2的交点即为点P 2, 点P 2的横坐标为52, 将x =52代入y =x ﹣2得,y =12,即P 2(52,12), 综上所述,符合条件的点P 的坐标为(1,﹣1)、(52,12); (3)当y =0时,x ﹣2=0,解得x =2, ∴OE =2,∵以点M 、D 、C 、E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①若DE 是对角线,则EM =CD =3, OM =EM ﹣OE =3﹣2=1, 点M 的坐标为(﹣1,0),②CE 是对角线,则EM =CD =3,OM =OE +EM =2+3=5, 点M 的坐标为(5,0),③CD 是对角线,则平行四边形的中心坐标为(52,2), 设点M 的坐标为(x ,y ), 则2522x +=,22y=, 解得x =3,y =4,此时,点M 的坐标为(3,4),综上所述,点M 的坐标为(﹣1,0),(5,0)(3,4).题5. 小华和爸爸上山游玩,爸爸乘电缆车,小华步行,两人相约在山顶的缆车终点会合.已知小华行走到缆车终点的路程是爸爸乘缆车到山顶的线路长的2倍,爸爸在小华出发后50min 才乘上电缆车,电缆车的平均速度为180m /min .设小华出发x (min )行走的路程为y (m ),图5-1中的折线表示小华在整个行走过程中y (m )与x (min )之间的函数关系.(1)小华行走的总路程是_____m ,他途中休息了_____min ; (2)当50≤x ≤80时,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10(3)当爸爸到达缆车终点时,小华离缆车终点的路程是多少?图5-1【答案】(1)3600,20;(2)(3)见解析. 【解析】解:(2)①当50≤x ≤80时, 设y 与x 的函数关系式为y =kx +b , 根据题意,当x =50时,y =1950; 当x =80时,y =3600,得:195050360080k bk b =+=+⎧⎨⎩解得k =55,b =-800,∴函数关系式为:y =55x -800;(3)缆车到山顶的线路长为3600×2=1800米, 缆车到达终点所需时间为1800÷180=10分钟 小颖到达缆车终点时,小亮行走的时间为10+50=60分钟, 把x =60代入y =55x ﹣800,得y =55×60﹣800=2500, ∴当小颖到达缆车终点时,小亮离缆车终点的路程是3600﹣2500=1100米.题6. 某校运动会需购买A 、B 两种奖品.若购买A 种奖品3件和B 种奖品2件,共需60元;若购买A 种奖品5件和B 种奖品3件,共需95元.(1)求A 、B 两种奖品单价各是多少元?(2)学校计划购买A 、B 两种奖品共100件,购买费用不超过1150元,且A 种奖品的数量不大于B 种奖品数量的3倍.设购买A 种奖品m 件,购买费用为W 元,写出W (元)与m (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求出自变量m 的取值范围,并确定最少费用W 的值.【答案】见解析.【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11【解析】解:(1)设A 奖品的单价是x 元,B 奖品的单价是y 元,由题意,得:60329553x y x y =+=+⎧⎨⎩, 解得:1015x y ==⎧⎨⎩.答:A 奖品的单价是10元,B 奖品的单价是15元;(2)由题意,得W =10m +15(100-m )=-5m +1500∴()150051150310m m m -≤≤-⎧⎨⎩, 解得:70≤m ≤75.∵m 是整数,∴m =70,71,72,73,74,75.在W =-5m +1500中,∴-5<0,∴W 随m 的增大而减小,∴m =75时,W 最小=1125.∴应买A 种奖品75件,B 种奖品25件,才能使总费用最少为1125元.题7.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y =kx +4(k ≠0)与y 轴交于点A .(1)如图,直线y =-2x +1与直线y =kx +4(k ≠0)交于点B ,与y 轴交于点C ,点B 的横坐标为-1.①求点B 的坐标及k 的值;②直线y =-2x +1与直线y =kx +4与y 轴所围成的△ABC 的面积等于;(2)直线y =kx +4(k ≠0)与x 轴交于点E (x 0,0),若-2<x 0<-1,求k 的取值范围.【答案】见解析.【本文档由书林工作坊整理发布,谢谢你的下载和关注!】12【解析】解:(1)①∵直线y =-2x +1过点B ,点B 的横坐标为-1,∴y =2+1=3,即B (-1,3),∵直线y =kx +4过B 点,∴3=-k +4,解得:k =1;②∵k =1,∴直线AB 的解析式为:y =x +4,∴A (0,4),在y =-2x +1中,当x =0时,y =1,∴C (0,1),∴AC =4-1=3, ∴△ABC 的面积为:12×1×3=32; 故答案为:32; (2)∵直线y =kx +4(k ≠0)与x 轴交于点E (x 0,0),-2<x 0<-1,∴当x 0=-2,则E (-2,0),代入y =kx +4得:0=-2k +4,解得:k =2,当x 0=-1,则E (-1,0),代入y =kx +4得:0=-k +4,解得:k =4,故k 的取值范围是:2<k <4.中考数学知识点代数式一、 重要概念分类:1.代数式与有理式用运算符号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叫做代数式。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一次函数 全章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19章一次函数 全章知识点归纳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cc3a70a6c175f0e7cd1376c.png)
一次函数 全章知识点归纳总结1.函数的概念:在某一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叫做变量.在一些变化过程中,还有一种量,它的取值始终保持不变,我们称之为常量.在某一变化过程中,有两个量,如x 和y ,对于x 的每一个值,y 都有惟一的值与之对应,其中x 是自变量,y 是因变量,此时称y 是x 的函数.1:下列各图给出了变量x 与y 之间的函数是:【 】2.表示方法(1)解析法:用数学式子表示函数的方法叫做解析法.如:30S t =,2S R π=. (2)列表法:通过列表表示函数的方法.(3)图象法:用图象直观、形象地表示一个函数的方法.3.关于函数的关系式(解析式)的理解:(1)函数关系式是等式.例如4y x =就是一个函数关系式. (2)函数关系式中指明了那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函数.通常等式右边代数式中的变量是自变量,等式左边的一个字母表示函数.例如:y =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 (3)函数关系式在书写时有顺序性.例如:31y x =-+是表示y 是x 的函数,若写成13yx -=就表示x 是y 的函数. (4)求y 与x 的函数关系时,必须是只用变量x 的代数式表示y ,得到的等式右边只含x 的代数式.4.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很多函数中,自变量由于受到很多条件的限制,有自己的取值范围,例如y =x 受到开平方运算的限制,有10x -≥即1x ≥;当汽车行进的速度为每小时80公里时,它行进的路程s 与时间t 的关系式为80s t =;这里t 的实际意义影响t 的取值范围t 应该为非负数,即0t ≥.在初中阶段,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考虑下面几个方面: (1)整式型:一切实数(2)根式型:当根指数为偶数时,被开方数为非负数. (3)分式型:分母不为0. (4)复合型:不等式组 (5)应用型:实际有意义即可例题4:函数12-+=x x y 中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2 B 、x ≠1 C 、x >-2且x ≠1 D 、x ≥-2且x ≠1例题5:函数242412----=x x x y 中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例题6:函数748142---=x x x y 中的自变量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___例题7:若等腰三角形周长为30,一腰长为a ,底边长为L ,则L 关于a 的函数解析式为 . 5.函数图象:函数的图象是由平面直角中的一系列点组成的. 6.函数图像的位置决定两个函数的大小关系: (1)图像1y 在图像2y 的上方⇔21y y > (2)图像1y 在图像2y 的下方⇔21y y <xx(3)特别说明:图像y 在x 轴上方0>⇔y ;图像y 在x 轴下方0<⇔y例题8:直线l 1:y =k 1x +b 与直线l 2:y =k 2x +c 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 的不等式k 1x +b <k 2x +c 的解集为【 】A 、x >1B 、x <1C 、x >-2D 、x <-2例题9:如图,直线(0)y kx b k =+<与x 轴交于点(30),,关于x 的不等式0kx b +>的解集是【 】 A .3x < B .3x > C .0x > D .0x < 7.描点法画函数图象的步骤:(1)列表; (2)描点; (3)连线. 例题10:画出函数42+=x y 的图像8.函数解析式与函数图象的关系:(1)满足函数解析式的有序实数对为坐标的点一定在函数图象上; (2)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满足函数解析式.9.验证一个点是否在图像上方法:代入、求值、比较、判断 例题11:下列各点中,在反比例函数y =6x图象上的是【 】 A .(-2,3) B .(2,-3) C .(1,6) D .(-1,6) 10.一次函数及其性质 知识点一:一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y kx b =+(k ,b 是常数,0k ≠)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当0b =时,即y kx =,这时即是前一节所学过的正比例函数.⑴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形式是y kx b =+,要判断一个函数是否是一次函数,就是判断是否能化成以上形式. ⑵当0b =,0k ≠时,y kx =仍是一次函数. ⑶当0b =,0k =时,它不是一次函数.⑷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例,一次函数包括正比例函数. 知识点二:一次函数的图象及其画法⑴一次函数y kx b =+(0k ≠,k ,b 为常数)的图象是一条直线.⑵由于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所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内画一次函数的图象时,只要先描出两个点,再连成直线即可.①如果这个函数是正比例函数,通常取()00,,()1k ,两点; ②如果这个函数是一般的一次函数(0b ≠),通常取()0b ,,0b k ⎛⎫- ⎪⎝⎭,,即直线与两坐标轴的交点. ⑶由函数图象的意义知,满足函数关系式y kx b =+的点()x y ,在其对应的图象上,这个图象就是一条直线l ,反之,直线l 上的点的坐标()x y ,满足y kx b =+,也就是说,直线l 与y kx b =+是一一对应的,所以通常把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叫做直线l :y kx b =+,有时直接称为直线y kx b =+.知识点三:一次函数的性质⑴当0k >时,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从左到右上升,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 ⑵当0k <时,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从左到右下降,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知识点四: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性质与k 、b 的符号倾斜度:|k|越大,越接近y 轴;|k|越小,越接近x 轴图像的平移:b >0时,将直线y =kx 的图象向上平移b 个单位,对应解析式为:y =kx +b b <0时,将直线y =kx 的图象向下平移b 个单位,对应解析式为:y =kx -b 口诀:“上+下-”将直线y =kx 的图象向左平移m 个单位,对应解析式为:y =k (x +m ) 将直线y =kx 的图象向右平移m 个单位,对应解析式为:y =k (x -m ) 口诀:“左+右-”知识点五: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⑴定义:先设出函数解析式,再根据条件确定解析式中未知的系数,从而具体写出这个式子的方法,叫做待定系数法.⑵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的一般步骤: ①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含有待定系数的解析式;②将x y ,的几对值,或图象上的几个点的坐标代入上述的解析式中,得到以待定系数为未知数的方程或方程组;③解方程(组),得到待定系数的值;④将求出的待定系数代回所求的函数解析式中,得到所求的函数解析式. 例题12: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只经过第一、二、三象限,则【 】 A .00k b <>,B .00k b >>,C .00k b ><,D .00k b <<,例题13:如果一次函数y kx b =+的图象经过第一象限,且与y 轴负半轴相交,那么【 】 A .0k >,0b >B .0k >,0b <C .0k <,0b >D .0k <,0b <例题14: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3,5)与(-4,-9),求该函数的图象与y 轴交点的坐标.例题15:已知一次函数011)3()12(=+-+--k y k x k ,试说明:不论k 为何值,这条直线总要经过一个定点,并求出这个定点.例题16:一次函数y =ax +b 的图像关于直线y =-x 轴对称的图像的函数解析式为____ __ 例题17:某公交公司的公共汽车和出租车每天从乌鲁木齐市出发往返于乌鲁木齐市和石河子市两地,出租车比公共汽车多往返一趟,如图表示出租车距乌鲁木齐市的路程y (单位:千米)与所用时间x (单位:小时)的函数图象.已知公共汽车比出租车晚1小时出发,到达石河子市后休息2小时,然后按原路原速返回,结果比出租车最后一次返回乌鲁木齐早1小时.(1)请在图中画出公共汽车距乌鲁木齐市的路程y (千米)与所用时间x (小时)的函数图象. (2)求两车在途中相遇的次数(直接写出答案) (3)求两车最后一次相遇时,距乌鲁木齐市的路程.例题18:已知某一次函数当自变量取值范围是2≤y≤6时,函数值的取值范围是5≤x≤9.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例题19:已知一次函数y =ax +4与y =bx -2的图象在x 轴上相交于同一点,则ba的值是【 】 A 、4 B 、-2 C 、 12 D 、- 12例题20:求直线y =2x -1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11.直线11b x k y +=(01≠k )与22b x k y +=(02≠k )的位置关系 (1)两直线平行⇔21k k =且21b b ≠ (2)两直线相交⇔21k k ≠(3)两直线重合⇔21k k =且21b b = (4)两直线垂直⇔121-=k k例题21:已知一次函数1+=x y ,另一条直线与之平行,且与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8,求此一次函数解析式.1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关系:直线y b k 0kx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就是一元一次方程b 0(0)kx k +=≠的解.求直线y b kx =+与x 轴交点时,可令0y =,得到方程b 0kx +=,解方程得x b k =-,直线y b kx =+交x 轴于(,0)b k -,bk-就是直线y b kx =+与x 轴交点的横坐标. 13.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任何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为a b 0x +>或a b 0x +<(b a 、为常数,0a ≠)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当一次函数值大(小)于0时,求自变量相应的取值范围.。
数学八年级下册一次函数
![数学八年级下册一次函数](https://img.taocdn.com/s3/m/dd5d9f5a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a3.png)
数学八年级下册一次函数
摘要:
一、一次函数的定义与性质
1.一次函数的定义
2.一次函数的性质
二、一次函数的图像与解析式
1.一次函数的图像
2.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三、一次函数的应用
1.函数与实际问题的联系
2.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四、一次函数的学习意义与方法
1.一次函数的学习意义
2.一次函数的学习方法
正文:
数学八年级下册一次函数是初中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
一次函数是初中学生接触到的第一个基本函数,也是以后学习其他函数的基础。
一次函数的定义是指形如y=kx+b(k≠0,k、b为常数)的函数,其中x叫做自变量,y叫做因变量。
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全体实数,而因变量y的取值范围则是函数的值域。
一次函数的性质包括:函数图像是一条直线,函数的值随着自变量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当x=0时,y=b,即函数图象与y轴的交点
为(0,b)。
一次函数的图像与解析式密切相关。
解析式是函数图像的数学表达式,而图像则是解析式的几何表示。
在数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解析式来绘制函数图像,也可以通过函数图像来推导解析式。
一次函数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的应用。
例如,我们可以通过一次函数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轨迹,也可以通过一次函数来预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需要根据问题的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一次函数模型,并通过计算或测量来确定函数的参数。
学习一次函数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也可以提高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总结(重点)超详细(带答案)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总结(重点)超详细(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fd4e8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db.png)
八年级数学下册第十九章一次函数总结(重点)超详细单选题1、如图,点A的坐标为(0,1),点B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动点,把线段AB以A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线段AC,设点B的横坐标为x,点C的纵坐标为y,能表示y与x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是()A.B.C.D.答案:A分析:作出适当的辅助线,证得ΔAOB≌ΔCDA,即可建立y与x的函数关系,确定出答案.解:过点C作CD⊥y轴于点D,∵∠AOB=90°,∴∠CDA=∠AOB,∠OBA+∠OAB=90°,∵∠CAB=90°,∴∠CAD+∠OAB=90°,∴∠CAD=∠OBA,又∵AB=AC,∴ΔAOB≌ΔCDA(AAS),∴DA=OB=x,∴y=OD=DA+OA=x+1,又∵点B是x轴正半轴上的一动点,∴x>0,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建立函数关系,从而判断出正确的函数图象.2、如图,直线y=x+5和直线y=ax+b相交于点P,观察其图象可知方程x+5=ax+b的解()A.x=15B.x=25C.x=10D.x=20答案:D分析:两直线的交点坐标为两直线解析式所组成的方程组的解.解:∵直线y=x+5和直线y=ax+b相交于点P(20,25),∴方程x +5=ax +b 的解为x =20.故选:D .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关键是掌握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从图象上看,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相当于已知两条直线交点的横坐标的值.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次函数y =x +1的图象是( )A .B .C .D .答案:C 分析:观察一次函数解析式,确定出k 与b 的符号,利用一次函数图象及性质判断即可.解:∵一次函数y =x +1,其中k =1>0,b =1>0,∴图象过一、二、三象限,故选C .小提示:此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熟练掌握一次函数图象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4、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 =−x +4与y =2x +m 相交于点P(3,n),则关于x ,y 的方程组{x +y −4=02x −y +m =0的解为( ) A .{x =−1y =5 B .{x =1y =3 C .{x =3y =1 D .{x =9y =−5答案:C分析:先把点P 代入直线y =−x +4求出n ,再根据二元一次方程组与一次函数的关系求解即可;解:∵直线y =−x +4与直线y =2x +m 交于点P (3,n ),∴n =−3+4,∴n =1,∴P (3,1),∴1=3×2+m ,∴m =-5,∴关于x ,y 的方程组{x +y −4=02x −y −5=0的解{x =3y =1 ; 故选:C .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性质,二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准确计算是解题的关键.5、下列函数①y =−5x ;②y =−2x +1;③y =3x ;④y =12x −1;⑤y =x 2−1中,是一次函数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分析:利用一次函数的定义进行判断即可选择.解:①是一次函数;②是一次函数;③是反比例函数;④是一次函数;⑤是二次函数,所以一次函数有3个.故选:C .小提示: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定义,理解一次函数的定义是解题关键.6、已知关于x 的一次函数y =3x +n 的图象如图,则关于x 的一次方程3x +n =0的解是 ( )A .x =−2B .x =−3C .x =−32D .x =−23答案:D分析:根据函数的图象得出一次函数y=3x+n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2),把坐标代入函数解析式,求出n,再求出方程的解即可.从图象可知:一次函数y=3x+n与y轴的交点坐标是(0,2),代入函数解析式得:2=0+n,解得:n=2,即y=3x+2,当y=0时,3x+2=0,解得:x=−2,3,即关于x的一次方程3x+n=0的解是x=−23故选:D.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能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解此题的关键.7、如果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不同象限的两点A(3,m)、B(n,﹣2),那么一定有()A.m>0,n>0B.m>0,n<0C.m<0,n>0D.m<0,n<0答案:B分析:利用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可得出点A,B分别在一、三象限,结合点A,B的坐标,可得出m>0,n<0.解:∵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不同象限的两点A(3,m)、B(n,﹣2),∴点A,B分别在一、三象限,∴m>0,n<0.故选:B.小提示:此题考查了正比例函数的性质,牢记“当k>0时,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当k<0时,正比例函数y=kx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是解题的关键.8、已知点(−2,y1),(0,y2),(4,y3)是直线y=−5x+b上的三个点,则y1,y2,y3的大小关系是().A.y1>y2>y3B.y1<y2<y3C.y1>y3>y2D.y1<y3<y2答案:A分析:结合题意,根据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分析,即可得到答案.∵直线y=−5x+b上,y随着x的增加而减小,且−2<0<4∴y1>y2>y3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一次函数图像的性质,从而完成求解.9、函数y=√x−1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1B.x≥0C.x≤0D.x≤1答案:A分析:根据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列出不等式,即可求解.解:∵x−1≥0,∴x≥1.故选A.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求函数自变量取值范围,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掌握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解题的关键.10、A,B两地相距120km,甲、乙两人分别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甲先出发,如图,l1,l2分别表示两人离A 地的距离s(km)与时间t(h)之间的关系,则当甲到达A地时,乙距离A地()A.56kmB.60kmC.80kmD.40km答案:B分析:先求出直线l2的解析式,从而求出当t=2.8时,s=36,由此即可求出直线l1的解析式,进而求出甲到达目的地的时间,由此即可得到答案.解:由题意可知,甲,乙的函数图象分别为l1,l2.∵l2经过点(1,0)和(7,120),∴l2:s=20t−20,当t=2.8时,s=36,∴由(0,120),(2.8,36)得l1:s=−30t+120,令−30t+120=0,解得t=4,将t=4代入l2,得s=60.∴当甲到达A地时,乙距离A地60km.故选B.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从函数图象获取信息,一次函数的应用,正确读懂函数图象是解题的关键.填空题11、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3),且与直线y=﹣2x+1平行,那么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 _____.答案:y=﹣2x+3分析:设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kx+b,由题可知,k=-2,再代入点(0,3)求出b,进而得出一次函数解析式.解:设一次函数解析式是y=kx+b,∵该一次函数与直线y=﹣2x+1平行,∴k=﹣2.∵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3),∴0+b=3,解得b=3,∴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y=﹣2x+3.所以答案是:y=﹣2x+3.小提示:本题考查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熟练掌握一次函数的性质以及定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2、甲,乙两名同学观察完某个一次函数的图象,各叙述如下:甲: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2);乙:y随x 的增大而减小;根据他们的叙述,写出满足上述性质的一个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______.答案:y=−x−2分析: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根据函数的性质得出b=−2,k< 0,从而确定一次函数解析式,本题答案不唯一.解:设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kx+b,∵函数的图象经过点(0,-2),∴b=−2,∵y随x的增大而减小,∴k<0,当取k=−1时,一次函数表达式为:y=−x−2,∴满足上述性质的一个函数表达式为:y=−x−2(答案不唯一).所以答案是:y=−x−2.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一次函数的性质,数形结合是解题的关键,属于开放型的题型.13、若y=(k−3)x|k|−2+5是一次函数,则k=_________.答案:-3分析:根据一次函数的定义得到k−3≠0且|k|−2=1,解方程和不等式即可求解.解:∵y=(k−3)x|k|−2+5是一次函数,∴k−3≠0且|k|−2=1,∴k≠3且k=±3,∴k=−3.所以答案是:-3.小提示:本题主要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定义.一般地,形如y=kx+b(k≠0,k、b是常数)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14、如图,将正方形ABCD置于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其中A(1,0),D(﹣3,0),AD边在x轴上,直线L:y=kx与正方形ABCD的边有两个交点O、E,当3<OE<5时,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答案:k>2√2或k<0且k≠﹣43分析:设BC与y轴交于点M,由OA=1<3,OD=3,OE>3,可得E点不在AD边上,即k≠0,分k>0与k<0两种情况进行讨论.解:如图,设BC与y轴交于点M,∵OA=1<3,OD=3,OE>3,∴E点不在AD边上,∴k≠0,①如果k>0,那么点E在AB边或线段BM上,当点E在AB边且OE=3时,由勾股定理得AE2=OE2−OA2=9−1=8,∴AE=2√2,∴E(1,2√2),当直线y=kx经过点(1,2√2)时,k=2√2,∵OB2=AB2+OA2=16+1=17,∴OB=√17<5,当点E在线段BM上时,OE<OB=√17<5,∴k>2√2,符合题意;②如果k<0,那么点E在CD边或线段CM上,当点E在CD边且OE=3时,E与D重合;当OE=5时,由勾股定理得DE2=OE2−OD2=25−9=16,∴DE=4,∴E(﹣3,4),此时E与C重合,,当直线y=kx经过点(﹣3,4)时,k=−43当点E在线段CM上时,OE<OC=5,∴k<0且k≠−4,符合题意;3.综上,当3<OE<5时,k的取值范围是k>2√2或k<0且k≠−43小提示: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一次函数图像与系数的关系,一次函数图像上点的坐标特征,利用数形结合与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15、如图,两个一次函数y=kx+b与y=mx+n的图象分别为直线l1和l2,l1与l2交于点A(1,p),l1与x轴交于点B(-2,0),l2与x轴交于点C(4,0),则不等式组0<mx+n<kx+b的解集为_____.答案:1<x<4分析:先解不等式0<mx+n,结合图像可知l2上的点在x轴的上方,可得x<4,再解mx+n<kx+b,结合图像可知l1上的点在l2的上方,可得x>1,从而可得0<mx+n<kx+b的解集.解:∵不等式0<mx+n,∴l2上的点在x轴的上方,∵C(4,0),∴x<4,∵ mx+n<kx+b,∴l1上的点在l2的上方,∵A(1,p),∴x>1,∴不等式组0<mx+n<kx+b的解集为1<x<4,所以答案是:1<x<4,小提示:本题考查的是一次函数与不等式组的关系,掌握利用一次函数的图像解不等式组是解题的关键.解答题16、某空军加油飞机接到命令,立即给另一架正在飞行的运输机进行空中加油.在加油过程中,设运输飞机的油箱余油量为Q1吨,加油飞机的加油箱余油量为Q2吨,加油时间为t(分),Q1、Q2与t之间的函数图像如图所示,结合图像回答下列问题:(1)加油之前,加油飞机的加油油箱中装载了吨油;运输飞机的油箱有余油量吨油;(2)这些油全部加给运输飞机需分钟;(3)运输飞机的飞行油耗为每分钟吨油;(4)运输飞机加完油后,以原速继续飞行,如果每分钟油耗相同,最多能飞行小时.答案:(1)30,40(2)10(3)0.1(4)11.5分析:(1)通过观察图象,即可得到;(2)根据图象横坐标即可得到;(3)首先根据运输飞机在10分钟时间内,加油29吨,但加油飞机消耗了30吨,求出每小时耗油量,再求出每分钟的油耗;(4)先确定油量,除以每小时的油耗即可.(1)解:由图观察线段Q2段图象,加油油箱中装载了30吨油,由图观察线段Q1段图象,运输飞机油箱中装载了40吨油,故答案是:30,40;(2)解:由图可知加油飞机在10分钟时间内消耗了30吨,故答案是:10;(3)解:∵运输飞机在10分钟时间内,加油29吨,但加油飞机消耗了30吨,所以说10分钟内运输飞机耗油量为1吨,=6(吨),∴运输飞机每小时耗油量为30−291060=0.1(吨),∴运输飞机每分钟耗油量为660故答案是:0.1;=0.1(吨),(4)解:∵运输飞机每分钟耗油量为660∴运输飞机每小时耗油量为6(吨),最多能飞行69=11.5(小时).6故答案是:11.5.小提示:本题考查一次函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读懂图象,其中尤其注意运输飞机每小时耗油量这个隐含条件的确定.x+2与x轴相交于点A,与y轴相交于点B.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y=12(1)求点A和点B的坐标;(2)点P为直线y=1x+2上一动点,若△OBP的面积为3,则点P的坐标为______.2答案:(1)A (-4,0),B (0,2)(2)(3,72)或(-3,12) 分析:(1)分别代入x =0,y =0求出与之对应的y ,x 的值,进而可得出点B ,A 的坐标;(2)通过△OBP 的面积为3,求得P 的横坐标为±3,代入解析式即可求得纵坐标.(1)解:当x =0时,y =12x +2=2, ∴点B 的坐标为(0,2);当y =0时,12x +2=0,解得:x =-4,∴点A 的坐标为(-4,0).(2)∵OB =2,△OBP 的面积为3,∴12OB •|xP |=3,即12×2•|xP |=3,∴xP =±3,∴点P 的坐标为(3,72)或(-3,12), 所以答案是:(3,72)或(-3,12). 小提示: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一次函数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1)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求出点A ,B 的坐标;(2)利用三角形面积求出点C 的横坐标.18、为了解某种品牌小汽车的耗油量,我们对这种车在高速公路上做了耗油试验,并把试验的数据记录下来,制成下表:②汽车行驶5h 后,油箱中的剩余油量是多少;③该品牌汽车的油箱加满50L ,若以10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该车最多能行驶多远.答案:①Q =100﹣6t ;② 70L ;③25003km .分析:①由表格可知,开始油箱中的油为100L ,每行驶1小时,油量减少6L ,据此可得t 与Q 的关系式; ②求汽车行驶5h 后,油箱中的剩余油量即是求当t =5时,Q 的值;③贮满50L 汽油的汽车,理论上最多能行驶几小时即是求当Q =0时,t 的值. 解:①Q 与t 的关系式为:Q =100﹣6t ;②当t =5时,Q =100﹣6×5=70,答:汽车行驶5h 后,油箱中的剩余油量是70L ;③当Q =0时,0=50﹣6t ,6t =50,解得:t =253,100×253=25003km .答:该车最多能行驶25003km .。
初二数学下册:一次函数知识点
![初二数学下册:一次函数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f27a9d5a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56.png)
初二数学下册:一次函数知识点一、定义与定义式:自变量x和因变量y有如下关系:y=kx+b则此时称y是x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b=0时,y是x的正比例函数。
即:y=kx(k为常数,k≠0)二、一次函数的性质: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即:y=kx+b(k 为任意不为零的实数b取任何实数)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截距。
三、一次函数的图像及性质:1.作法与图形:通过如下3个步骤(1)列表;(2)描点;(3)连线,可以作出一次函数的图像——一条直线。
因此,作一次函数的图像只需知道2点,并连成直线即可。
(通常找函数图像与x轴和y轴的交点)2.性质:(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
(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总是过原点。
3.k,b与函数图像所在象限:当k>0时,直线必通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当k<0时,直线必通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
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一、二象限;当b=0时,直线通过原点当b<0时,直线必通过三、四象限。
特别地,当b=O时,直线通过原点O(0,0)表示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图像。
这时,当k>0时,直线只通过一、三象限;当k<0时,直线只通过二、四象限。
四、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已知点A(x1,y1);B(x2,y2),请确定过点A、B的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1)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也叫解析式)为y=kx+b。
(2)因为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
所以可以列出2个方程:y1=kx1+b……①和y2=kx2+b……②(3)解这个二元一次方程,得到k,b的值。
(4)最后得到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五、一次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1.当时间t一定,距离s是速度v的一次函数。
s=vt。
2.当水池抽水速度f一定,水池中水量g是抽水时间t的一次函数。
部编版八下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部编版八下数学《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1ac2ac70066f5335b812158.png)
五种类型一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是一次函数学习的重要内容。
下面就确定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题型作如下的归纳,供同学们学习时参考。
一、根据直线的解析式和图像上一个点的坐标,确定函数的解析式例1、若函数y=3x+b经过点(2,-6),求函数的解析式。
分析:因为,函数y=3x+b经过点(2,-6),所以,点的坐标一定满足函数的关系式,所以,只需把x=2,y=-6代入解析式中,就可以求出b的值。
函数的解析式就确定出来了。
解:因为,函数y=3x+b经过点(2,-6),所以,把x=2,y=-6代入解析式中,得:-6=3×2+b,解得:b=-12,所以,函数的解析式是:y=3x-12.二、根据直线经过两个点的坐标,确定函数的解析式例2、直线y=kx+b的图像经过A(3,4)和点B(2,7),求函数的表达式。
分析:把点的坐标分别代入函数的表达式,用含k的代数式分别表示b,因为b是同一个,这样建立起一个关于k的一元一次方程,这样就可以把k的值求出来,然后,就转化成例1的问题了。
解:因为,直线y=kx+b的图像经过A(3,4)和点B(2,7),所以,4=3k+b,7=2k+b,所以,b=4-3k,b=7-2k,所以,4-3k=7-2k,解得:k=-3,所以,函数变为:y=-3x+b,把x=3,y=4代入上式中,得:4=-3×3+b,解得:b=13,所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3x+13。
三、根据函数的图像,确定函数的解析式例3、如图1表示一辆汽车油箱里剩余油量y(升)与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关系.求油箱里所剩油y(升)与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且确定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分析:根据图形是线段,是直线上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可以确定油箱里所剩油y(升)是行驶时间x(小时)的一次函数,明白这些后,就可以利用设函数解析式的方法去求函数的解析式。
解:因为,函数的图像是直线,所以,油箱里所剩油y(升)是行驶时间x(小时)的一次函数,设: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kx+b,因为,图像经过点A(0,40),B(8,0),所以,把x=0,y=40,x=8,y=0,分别代入y=kx+b中,得:40=k×0+b,0=8k+b解得:k=-5,b=40,所以,一次函数的表达式为:y=-5x+40。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一次函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知识点《一次函数》](https://img.taocdn.com/s3/m/be3a202a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27.png)
八下数学第十九章《一次函数》【函数的有关概念】(1)常量与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为变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为常量。
(2)函数与函数值一般地,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与y,并且对于x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初中生家长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如果当x=a时,y=b,那么b叫做当自变量的值为a时的函数值。
点拨对于函数的理解应分以下几个方面:(1)函数首先指在一个变化过程中;(2)只能有两个变量;(3)每一个x对应唯一的一个y值,而一个y值不必对应唯一的x值,如函数y=x2中,y是x的函数,每一个x对应唯一的y值,而一个y可以对应不同的x的值。
【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指使函数有意义的自变量的取值的全体。
确定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时,不仅要考虑使函数关系式有意义,而且还要注意问题的实际意义。
(1)当函数的解析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取任意实数(即全体实数)。
(2)当函数的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取值是使分母不为零的任意实数。
(3)当函数的解析式是开平方的无理数时,自变量取值是使被开方的式子为非负的实数。
(4)当函数解析式中自变量出现零次幂或负整数次幂的底数中时,自变量取值是使底数不为零的实数。
当函数解析式是上述情况的组合时,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是其公共部分。
【经典例题】(中考)函数y=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A.x≥1且x≠3B.x≥1C.x≠3D.x>1且x≠3解析:根据题意,得x-1≥0,且x-3≠0,解得x≥1且x≠3答案:A【函数的解析式】像y=50-0.1x这样,用关于自变量的数学式子表示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关系,是描述函数的常用方法这种式子叫做函数的解析式。
【函数的图像】(1)函数图像的定义一般地,对于一个函数如果把自变量与函数的每对对应值分别作为点的横、纵坐标那么坐标平面内由这些点组成的图形,@初中生家长就是这个函数的图像。
(2)描点法画函数图像的一般步骤第一步:列表——表中给出一些自变量的值及其对应的函数值;第二步:描点——在直角坐标系中,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描出表格中数值对应的各点;第三步:连线——按照横坐标由小到大的顺序,把所描出的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次函数知识点总结
基本概念:
1、变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
常量: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只能取同一数值的量。
2、函数:一般的,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如果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其对应,那么我们就把x
称为自变量,把y称为因变量,y是x的函数。
3、定义域:
一般的,一个函数的自变量允许取值的范围,叫做这个函数的定义域。
4、确定函数定义域的方法:
(1)关系式为整式时,函数定义域为全体实数;
(2)关系式含有分式时,分式的分母不等于零;
(3)关系式含有二次根式时,被开放方数大于等于零;
(4)关系式中含有指数为零的式子时,底数不等于零;
(5)实际问题中,函数定义域还要和实际情况相符合,使之有意义。
函数性质:
1.y的变化值与对应的x的变化值成正比例,比值为k.
即:y=kx+b(k,b为常数,k≠0)。
2.当x=0时,b为函数在y轴上的点,坐标为(0,b)。
3.当b=0时(即 y=kx),一次函数图像变为正比例函数,
正比例函数是特殊的一次函数。
4.在两个一次函数表达式中:
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相同,b也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重合;
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相同,b不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平行;
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不相同,b不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相交;
当两一次函数表达式中的k不相同,b相同时,两一次函数图像交于y轴上的同一点(0,b)。
图像性质
1.作法与图形:
(1)列表.
(2)描点;
一般取两个点,根据“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的道理,也可叫“两点法”。
一般的y=kx+b(k≠0)的图象过(0,b)和(-b/k,0)两点画直线即可。
正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一般取(0,0)和(1,k)两点。
2.性质:
(1)在一次函数上的任意一点P(x,y),都满足等式:y=kx+b(k≠0)。
(2)一次函数与y轴交点的坐标总是(0,b),与x轴总是交于(-b/k,0)正比例函数的图像都是过原点。
3.函数不是数,它是指某一变化过程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
一次函数的图象特征和性质:
y=kx+b b>0 b<0 b=0 y=kx
k>0 经过第一、二、三象
限
经过第一、三、四象
限
经过第一、三象
限
图象从左到右上升,y随x的增大而增大
k<0 经过第一、二、四象
限
经过第二、三、四象
限
经过第二、四象
限
图象从左到右下降,y随x的增大而减小
4、特殊位置关系:
①当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直线平行时,其函数解析式中K值
(即一次项系数)相等
②当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直线垂直时,其函数解析式中K值互为负倒数
(即两个K值的乘积为-1)
了解如何设一次函数解析式:
点斜式y-y
1=k(x-x
1
)(k为直线斜率,(x
1
,y
1
)为该直线所过的一个点)
两点式(y-y
1) / (y
2
-y
1
)=(x-x
1
)/(x
2
-x
1
)(已知直线上(x
1
,y
1
)与(x
2
,y
2
)两
点)
截距式(y=-b/ax+b a、b分别为直线在x、y轴上的截距 ,已知(0,b),(a,0) )
实用型(由实际问题来做)
扩展
1.求函数图像的k值:(y1-y2)/(x1-x2)
2.求任意线段的长:√(x
1-x
2
) 2+(y1-y2) 2
3.求两个一次函数式图像交点坐标:解两函数式,就是解方程组
4.求任意2点所连线段的中点坐标:[(x1+x2)/2,(y1+y2)/2 ]
5.若两条直线y
1=k
1
x+b
1
平行y
2
=k
2
x+b
2
,那么k
1
=k
2
,b
1
≠b
2
6 . 向右平移n个单位 y=k(x-n)+b
向左平移n个单位 y=k(x+n)+b
向上平移n个单位 y =kx+b+n
向下平移n个单位 y =kx+b-n
总结与前几章的关系
1、一元一次方程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任何一元一次方程到可以转化为ax+b=0(a ,b 为常数,a ≠0)的形式,所以解一元一次方程可以转化为:
当某个一次函数的值为0时,求相应的自变量的值.
从图象上看,相当于已知直线y=ax+b 确定它与x 轴的交点的横坐标的值.
2、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关系
任何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都可以转化为
ax+b>0或ax+b<0(a ,b 为常数,a ≠0)的形式, 所以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可以看作:
当一次函数值大(小)于0时,求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3、一次函数与二元一次方程组
(1)以二元一次方程ax+by=c 的解为坐标的点组成的图象与一次函数y=b
c
x b a +-
的图象相同. (2)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可以看作是两个一次函数的图象交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