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规划(1)资料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ITY GREENLAND PLANNING
GP
■ 城市公园运动(The City Movement)
● 17世纪,打着“自由、平等、博爱”的旗帜,新兴 资产阶级没收了封建领主和皇室的财产,把大小宫苑和 新园向公众开放,并统称“公园”,如伦敦海德公园、 意大利废墟园、雕塑园等。
● 19世纪中叶,美国一些专家在看到利用科学技术改 造城市的可能性时,也思考着如何保护大自然和充分利 用土地资源的问题,由此开展了一场关于建造城市公园 的大讨论。
——从专业角度:是现代城市规划不可缺少的一个组 成部分,无论是在城市总体规划阶段,还是在详细规 划阶段。同时又是总规的深化和延续。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是风景园林学科的重要组成 部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与城市规划、建筑 学、环境科学、植物学、地理学、历史学、文学、艺 术学等学科关系密切。
GP
的城市,如青岛、上海、天津,同时出现了一 些新兴城市,如河北唐山。 第二类:封建统治中心的城市,如北京、西安。 解放后的40年间: 改造旧城市和兴建新城镇齐头并进,城市处于新的发展期。
CITY GREENLAND PLANNING
GP
第二章 城市规划论
一 近代田园城市规划理论及其发展
为解决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近百年来,先哲们提出了 各种规划思想、学说和建设模式,进行了不懈的探索,试图在 城乡建设领域实现他们的“绿色理想”。(八个理论)
2001年2月第一版;
二 我国近期城市园林绿化概况
1.1949-1952年(城市绿化事业的整顿时期) 2.1953-1957年(园林绿化工作的起步阶段) 3.1958-1965年(园林绿化的停滞发展时期) 4.1966-1976年(园林事业的动荡时期) 5.1977-1989年(相关法规的确立时期) 6.20世纪90年代以后(城市园林绿化的大力发展时期)
CITY GREENLAND PLANNING
GP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
主讲教师:朱爱青 2007.9.6
CITY GREENLAND PLANNING
GP
第一章 绪论
一 地位与内容
■ 地位:
——从价值角度:在城市建设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对城市的生态、经济、社会和现代文明建设发挥着重 要而积极的作用。
● 1858年,通过了由景观建筑师奥姆斯特德 (F.L.Olmsted)主持的公园设计方案(位于市中心约 3.4km2)。建成后,受到高度赞扬,认为中央公园改善了 城市的经济、社会和美学价值,提高了城市土地利用税金, 继而纷纷效仿,在全美掀起了一场“城市公园运动”。
● Olmsted 又先后设计了旧金山、布法罗、底特律、芝 加哥、波士顿、蒙特利尔等城市公园,1870年写成《公 园与城市扩建〉一书,提出城市要有足够的呼吸空间, 要为后人考虑,应不断更新和为全体居民服务,这些思 想在欧美产生了深远影响。
CITY GREENLAND PLANNING
CITY GREENLAND PLANNING
GP
■ 内容:
一、本课程研究的内容、目的 1、园林绿地组成及其不同的特征 2、园林绿地科学与艺术的布局
(景观美学、景观生态学、大众行为学等) 3、中小型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 4、园林绿地的编制方法
参考书: 城市规划原理(第三版),李德华主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1; 城市绿地规划设计,贾建中主编,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年1月第一版; 城市绿地系统与人居环境规划,李敏编著,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年8月; 道路广场园林绿地设计,管辖 相关概念:
地域划分:市区,近郊区,市辖县(远郊区) 城市规划区:市区+近郊区+市域 城市建成区:市区内
3.城市化的相关内容
定义:农业人口及土地向非农业的城市转化的现象及 过程,又可称为城镇化。
城市化水平: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总人口=城镇人口+农村人口 =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 =常住人口+流动人口+农村人口)
GP
CITY GREENLAND PLANNING
GP
CITY GREENLAND PLANNING
CITY GREENLAND PLANNING
GP
■ 田园城市(Garden City)
● 1898年由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Ebnezer Howard) 提出,其基本构思立足于建设城乡结合、环境优美的新 型城市,“把积极的城市生活的一切优点同乡村的美丽 和一切福利结合在一起”。
城市化的发展阶段规律: 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选择:
我国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国家实行严格控 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 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
4.城市问题
住宅问题 交通问题 城市污染问题 城市灾害问题 城市环境景观问题
二 中国城市发展简述
中国奴隶社会:典型代表是周王城。 封建社会:典型代表是汉长安城和隋唐长安城。 明清时期:典型代表是北京城 鸦片战争时期—新中国成立时期: 第一类:由于资本的输入和发展,产生了一批变化很大
三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第一章 城市论
一 城市、城市化与城市问题 1.城市的产生 2.城市的概念 3.城市化的相关内容 4.城市问题
2.城市的概念
基本概念:“城”是防御功能的概念,“市”是贸易、 交换功能的概念。
延伸概念:以人为主体,以空间和环境为基础,以聚 集经济效益为特征的空间地域关系。
——城市公园运动(The City Movement)
——带形城市(Linear City) ——田园城市(Garden City) ——卫星城镇(Satellite Town) ——有机疏散理论(Theory of Organic Decentralization) ——雷德伯恩体系与绿带城 ——广亩城市(Broad acre City) ——绿色城市(Green City)
● 马尔什(G.P.March)通过研究看到了人与自然、动 物与植物之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主张人与自然正确地合 作。他的理论在美国得到重视,许多城市开展了保护自 然、建设公园系统的运动。
● 1851年,在美国近代第一个造园家唐宁 (A.J.Downing)的积极倡导下,纽约市开始规划第一个 公园,即后来的纽约中央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