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四边形测试题难题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初二数学下学期平行四边形单元 易错题难题提高题学能测试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初二数学下学期平行四边形单元 易错题难题提高题学能测试试题

人教版八年级初二数学下学期平行四边形单元 易错题难题提高题学能测试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菱形ABCD 中,AC 交BD 于点O ,DE BC ⊥于点E ,连接OE ,若50BCD ∠=︒,则OED ∠的度数是( )A .35°B .30°C .25°D .20°2.如图,四边形,ABCD AD 与BC 不平行,AB CD =.,AC BD 为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E F ,G H 分别是,,,BD BC AC AD 的中点下列结论:①EG FH ⊥;②四边形EFGH 是矩形;③HF 平分;EHG ∠④()1 2EG BC AD =-;⑤四边形EFGH 是菱形.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如图,依次连结第一个菱形各边的中点得到一个矩形,再依次连结矩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第二个菱形,按此方法继续下去.已知第一个菱形的面积为1,则第4个菱形的面积是( )A .14B .116C .132D .164 4.如图,正方形ABCD 中,点E 是AD 边的中点,BD 、CE 交于点H ,BE 、AH 交于点G ,则下列结论:①AG ⊥BE ;②5:2;③S △BHE =S △CHD ;④∠AHB=∠EHD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A .1B .2C .3D .45.矩形纸片ABCD 中,AB =5,AD =4,将纸片折叠,使点B 落在边CD 上的点B '处,折痕为AE .延长B E '交AB 的延长线于点M ,折痕AE 上有点P ,下列结论中:①M DAB '∠∠=;②PB PB '=;③AE =552;④MB CD '=;⑤若B P CD '⊥,则EB B P ''=.正确的有( )个A .2B .3C .4D .5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按以下步骤作图:①以A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画弧,交边AD 于点;②再分别以B ,F 为圆心画弧,两弧交于平行四边形ABCD 内部的点G 处;③连接AG 并延长交BC 于点E ,连接BF ,若BF =3,AB =2.5,则AE 的长为( )A .2B .4C .8D .57.如图,正方形ABCD 中,AB =6,点E 在边CD 上,且CD =3DE .将△ADE 沿AE 对折至△AFE ,延长EF 交边BC 于点G ,连结AG 、CF .下列结论:①△ABG ≌△AFG ;②BG =GC ;③AG ∥CF ;④S △FGC =185.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8.如图,在菱形ABCD 中,AB=AC=1,点E 、F 分别为边AB 、BC 上的点,且AE=BF ,连接CE 、AF 交于点H ,连接DH 交AC 于点O ,则下列结论:①△ABF ≌△CAE ;②∠FHC=∠B ;③△ADO ≌△ACH ;④=3ABCD S 菱形;其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9.如图,一个四边形花坛ABCD ,被两条线段MN , EF 分成四个部分,分别种上红、黄、紫、白四种花卉,种植面积依次是S 1、S 2、S 3、S 4,若MN ∥AB ∥DC ,EF ∥DA ∥CB ,则有( )A .S 1= S 4B .S 1 + S 4 = S 2 + S 3C .S 1 + S 3 = S 2 + S 4D .S 1·S 4 = S 2·S 310.如图,正方形ABCD 中,延长CB 至E 使2CB EB =,以EB 为边作正方形EFGB ,延长FG 交DC 于M ,连接AM ,AF ,H 为AD 的中点,连接FH 分别与AB ,AM 交于点,N K .则下列说法:①ANH GNF △≌△;②DAM NFG ∠=∠;③2FN NK =;④:2:7AFN DMKH S S =△四边形.其中正确的有( )A .4个B .3个C .2个D .1个二、填空题11.如图,在矩形ABCD 中,∠BAD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E ,交DC 的延长线于点F ,点G 是EF 的中点,连接CG ,BG ,BD ,DG ,下列结论:①BC=DF ;②135DGF ︒∠=;③BG DG ⊥;④34AB AD =,则254BDG FDG S S =,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_____.12.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F 将对角线AC 三等分,且6AC =.点P 在正方形的边上,则满足5PE PF +=的点P 的个数是________个.13.如图,四边形ABCD 是菱形,∠DAB =48°,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DH ⊥AB 于H ,连接OH ,则∠DHO =_____度.14.已知在矩形ABCD 中,3,3,2AB BC ==点P 在直线BC 上,点Q 在直线CD 上,且,AP PQ ⊥当AP PQ =时,AP =________________.15.如图正方形 ABCD 中,E 是 BC 边的中点,将△ABE 沿 AE 对折至△AFE ,延长 EF 交 CD 于 G ,接 CF ,AG .下列结论:① AE ∥FC ; ②∠EAG = 45°,且BE + DG = EG ;③ABCD 19CEF S S ∆=正方形;④ AD = 3DG ,正确是_______ (填序号).16.如图,直线1l ,2l 分别经过点(1,0)和(4,0)且平行于y 轴.OABC 的顶点A ,C 分别在直线1l 和2l 上,O 是坐标原点,则对角线OB 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_.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112y x =+与x 轴、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以AB 为边在第二象限内作正方形ABCD ,则D 点坐标是_______;在y 轴上有一个动点M ,当MDC △的周长值最小时,则这个最小值是_______.18.如图,点E 、F 分别在平行四边形ABCD 边BC 和AD 上(E 、F 都不与两端点重合),连结AE 、DE 、BF 、CF ,其中AE 和BF 交于点G ,DE 和CF 交于点H .令AF n BC=,EC m BC=.若m n =,则图中有_______个平行四边形(不添加别的辅助线);若1m n +=,且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28,则四边形FGEH 的面积为_______.19.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 //,5,18,AD BC AD BC E ==是BC 的中点.点P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A 出发,沿AD 向点D 运动;点Q 同时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从点C 出发,沿CB 向点B 运动.点P 停止运动时,点Q 也随之停止运动,当运动时间为t 秒时,以点,,,P Q E D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t 的值等于_______.20.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 中,顺次连接四边中点E 、F 、G 、H ,构成一个新的四边形,请你对四边形ABCD 添加一个条件,使四边形EFGH 成一个菱形,这个条件是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在Rt ABC ∆中,090BAC ∠=,D 是BC 的中点,E 是AD 的中点,过点A 作//BC AF 交BE 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四边形ADCF 是菱形(2)若4,5AC AB ==,求菱形ADCF 的面积22.如图1,在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BEFG 中,点,,A B E 在同一条直线上,P 是线段DF 的中点,连接,PG PC .(1)求证:,PG PC PG PC ⊥=.简析:由Р是线段DF 的中点,//DC CF ,不妨延长GP 交DC 于点M ,从而构造出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即_______≅________.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易证CMG 是_______三角形,进而得出结论;(2)如图2,将原问题中的正方形ABCD 和正方形BEFG 换成菱形ABCD 和菱形BEFG ,且60ABC BEF ∠=∠=︒,探究PG 与PC 的位置关系及PG PC的值,写出你的猜想并加以证明;(3)当6,2AB BE ==时,菱形ABCD 和菱形BEFG 的顶点都按逆时针排列,且60ABC BEF ∠=∠=︒.若点A B E 、、在一条直线上,如图2,则CP =________;若点A B G 、、在一条直线上,如图3,则CP =________.23.如图1,在矩形纸片ABCD 中,AB =3cm ,AD =5cm ,折叠纸片使B 点落在边AD 上的E 处,折痕为PQ ,过点E 作EF ∥AB 交PQ 于F ,连接BF .(1)求证:四边形BFEP为菱形;(2)当E在AD边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P、Q也随着移动.①当点Q与点C重合时,(如图2),求菱形BFEP的边长;②如果限定P、Q分别在线段BA、BC上移动,直接写出菱形BFEP面积的变化范围.24.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点E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射线AD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t>0),以AE为一条边,在正方形ABCD左侧作正方形AEFG,连接BF.(1)当t=1时,求BF的长度;(2)在点E运动的过程中,求D、F两点之间距离的最小值;(3)连接AF、DF,当△ADF是等腰三角形时,求t的值.25.如图①,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点Q是AD边上的一个动点,点A关于直线BQ的对称点是点P,连接QP、DP、CP、BP,设AQ=x.(1)BP+DP的最小值是_______,此时x的值是_______;(2)如图②,若QP的延长线交CD边于点M,并且∠CPD=90°.①求证:点M是CD的中点;②求x的值.(3)若点Q是射线AD上的一个动点,请直接写出当△CDP为等腰三角形时x的值.26.如图1,在OAB 中,OAB 90∠=,30AOB ∠=,8OB =,以OB 为边,在OAB Λ外作等边OBC Λ,D 是OB 的中点,连接AD 并延长交OC 于E .(1)求证:四边形ABCE 是平行四边形;(2)连接AC ,BE 交于点P ,求AP 的长及AP 边上的高BH ;(3)在(2)的条件下,将四边形OABC 置于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E 为坐标原点,其余条件不变,以AP 为边向右上方作正方形APMN :①M 点的坐标为 .②直接写出正方形APMN 与四边形OABC 重叠部分的面积(图中阴影部分).27.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BC ∥,连接AC ,点P 、E 分别在AB 、CD 上,连接PE ,PE 与AC 交于点F ,连接PC ,D ∠=BAC ∠,DAE AEP ∠=∠. (1)判断四边形PBCE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求证:CP AE =;(3)当P 为AB 的中点时,四边形APCE 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请说明理由.28.定义:只有一组对角是直角的四边形叫做损矩形,连结它的两个非直角顶点的线段叫做这个损矩形的直径。

(完整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习题(有答案)

(完整版)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习题(有答案)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测试题一、选择题(每题 3 分共 30 分)1.下边的性质中,平行四边形不必定具备的是()A.对角互补B.邻角互补C.对角相等D.内角和为 360°2.在中,∠ A:∠ B:∠ C:∠ D 的值能够是()A .1:2:3:4B .1:2:1:2C .1:1:2:2 D.1: 2:2:1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和它的边能够构成全等三角形()A.3对B.4 对 C .5对D. 6 对A D 4.以下图,在中,对角线 AC、BD交于点 O,?以下式子中一O 定建立的是()B CA.AC⊥ BD B . OA=OC C. AC=BD D .AO=OD5.以下图,在中, AD=5,AB=3,AE均分∠ BAD交BC A D边于点 E,则线段 BE、 EC的长度分别为()BE C A .2和3 B.3和2 C .4和1 D .1和46.的两条对角线订交于点 O,已知 AB=8cm,BC=6cm,△AOB的周长是 18cm,那么△ AOD的周长是()A .14cmB .15cmC .16cmD .17cm7.平行四边形的一边等于14,它的对角线可能的取值是()A .8cm和 16cmB .10cm和 16cmC . 12cm和 16cmD . 20cm和 22cm 8.如图,在中,以下各式不必定正确的选项是()A.∠ 1+∠ 2=180° B .∠ 2+∠ 3=180C.∠ 3+∠ 4=180°D.∠ 2+∠4=180°9.如图,在中,∠ ACD=70°,AE⊥ BD于点E,则∠ ABE等于()A、20°B、25° C 、 30° D 、35°10.如图,在△ MBN中, BM=6,点 A、C、D 分别在 MB、NB、MN上,四边形 ABCD为平行四边形,∠NDC=∠ MDA,那么的周长是()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18 分)11.在中,∠ A:∠ B=4:5,则∠ C=______.12.在中, AB:BC=1:2,周长为 18cm,则 AB=______cm,AD=_______cm.13.在中,∠A=30°,则∠ B=______,∠C=______,∠D=________.14.如图,已知:点 O是的对角线的交点, ?AC=?48mm,?BD=18mm,AD=16mm,那么△ OBC的周长等于 _______mm.15.如图,在中,E、F是对角线BD上两点,要使△ ADF≌△ CBE,还需增添一个条件是 ________.16.如图,在中,EF∥ AD,MN∥ AB,那么图中共有_______?个平行四边形.三、解答题17.已知:如图,在中,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AE=CF.BE与DF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并说明原因。

平行四边形单元 易错题难题测试基础卷试卷

平行四边形单元 易错题难题测试基础卷试卷

平行四边形单元 易错题难题测试基础卷试卷一、解答题1.已知,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点E 是正方形ABCD 所在平面内一动点(不与点D 重合),AB =AE ,过点B 作DE 的垂线交DE 所在直线于F ,连接CF .提出问题:当点E 运动时,线段CF 与线段DE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否发生改变? 探究问题:(1)首先考察点E 的一个特殊位置:当点E 与点B 重合(如图①)时,点F 与点B 也重合.用等式表示线段CF 与线段DE 之间的数量关系: ;(2)然后考察点E 的一般位置,分两种情况:情况1:当点E 是正方形ABCD 内部一点(如图②)时;情况2:当点E 是正方形ABCD 外部一点(如图③)时.在情况1或情况2下,线段CF 与线段DE 之间的数量关系与(1)中的结论是否相同?如果都相同,请选择一种情况证明;如果只在一种情况下相同或在两种情况下都不相同,请说明理由;拓展问题:(3)连接AF ,用等式表示线段AF 、CF 、DF 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在Rt ABC ∆中,90ABC ∠=︒,30C ∠=︒,12AC cm =,点E 从点A 出发沿AB 以每秒1cm 的速度向点B 运动,同时点D 从点C 出发沿CA 以每秒2cm 的速度向点A 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06t <<),过点D 作DF BC ⊥于点F .(1)试用含t 的式子表示AE 、AD 、DF 的长;(2)如图①,连接EF ,求证四边形AEFD 是平行四边形;(3)如图②,连接DE ,当t 为何值时,四边形EBFD 是矩形?并说明理由.3.如图,正方形ABCO 的边OA 、OC 在坐标轴上,点B 坐标为(6,6),将正方形ABCO 绕点C 逆时针旋转角度α(0°<α<90°),得到正方形CDEF ,ED 交线段AB 于点G ,ED 的延长线交线段OA 于点H ,连结CH 、CG .(1)求证:CG 平分∠DCB ;(2)在正方形ABCO 绕点C 逆时针旋转的过程中,求线段HG 、OH 、BG 之间的数量关系;(3)连结BD 、DA 、AE 、EB ,在旋转的过程中,四边形AEBD 是否能在点G 满足一定的条件下成为矩形?若能,试求出直线DE 的解析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4.正方形ABCD 中,对角线AC 与BD 交于点O ,点P 是正方形ABCD 对角线BD 上的一个动点(点P 不与点B ,O ,D 重合),连接CP 并延长,分别过点D ,B 向射线作垂线,垂足分别为点M ,N .(1)补全图形,并求证:DM =CN ;(2)连接OM ,ON ,判断OMN 的形状并证明.5.已知,如图,在三角形ABC ∆中,20AB AC cm ==,BD AC ⊥于D ,且16BD cm =.点M 从点A 出发,沿AC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4/cm s ;同时点P 由B 点出发,沿BA 方向匀速运动,速度为1/cm s ,过点P 的动直线//PQ AC ,交BC 于点Q ,连结PM ,设运动时间为()t s ()05t <<,解答下列问题:(1)线段AD =_________cm ;(2)求证:PB PQ =;(3)当t 为何值时,以P Q D M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6.(解决问题)如图1,在ABC ∆中,10AB AC ==,CG AB ⊥于点G .点P 是BC 边上任意一点,过点P 作PE AB ⊥,PF AC ⊥,垂足分别为点E ,点F .(1)若3PE =,5PF =,则ABP ∆的面积是______,CG =______.(2)猜想线段PE ,PF ,CG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变式探究)如图2,在ABC ∆中,若10AB AC BC ===,点P 是ABC ∆内任意一点,且PE BC ⊥,PF AC ⊥,PG AB ⊥,垂足分别为点E ,点F ,点G ,求PE PF PG ++的值.(4)(拓展延伸)如图3,将长方形ABCD 沿EF 折叠,使点D 落在点B 上,点C 落在点C '处,点P 为折痕EF 上的任意一点,过点P 作PG BE ⊥,PH BC ⊥,垂足分别为点G ,点H .若8AD =,3CF =,直接写出PG PH +的值.7.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AD BC ∥,连接AC ,点P 、E 分别在AB 、CD 上,连接PE ,PE 与AC 交于点F ,连接PC ,D ∠=BAC ∠,DAE AEP ∠=∠. (1)判断四边形PBCE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求证:CP AE =;(3)当P 为AB 的中点时,四边形APCE 是什么特殊四边形?请说明理由.8.定义:只有一组对角是直角的四边形叫做损矩形,连结它的两个非直角顶点的线段叫做这个损矩形的直径。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测试题

《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测试题
A

是平行 四边 形 的是
C

1: : : 2 3 4

2 : : : 2 3 3

2 : : : 3 2 3 A B CD
[
[
D

2 : : : 3 3 2
撬,
C C
+
+
D
的度数之 比 其

引 引 到
( )
1 1 A C

下列条件 中 能判定 四边形
A B
以B
=
是平行 四边 形 的是
G= 180
B

现 有
块 等腰 直 角 三 角形 的铁板
一 .
通 过 切 割 焊接成



个含有 点

角 的平 行 四边 形 请你设 计
15

种 最 简单 的方 案 并说 明理 由
如图

6
=

在 四边形

A B CD


A B
=
D C A D

=
日C


D

E

B D
=
B C 上

F


A D 上 16

D F
B E E F 7


图 2
爿 C
两点


满足
3
的条件时
四 边 形 A E CF 是
B D
平行 四边形
6

如图

在 网格 图 中
一 — —

以 格 点 A

人教版平行四边形单元 易错题难题测试综合卷检测

人教版平行四边形单元 易错题难题测试综合卷检测

人教版平行四边形单元易错题难题测试综合卷检测一、解答题1.已知:如图,在△ABC中,D是BC边上的一点,E是AD的中点,过点A作BC的平行线交于BE的延长线于点F,且AF=DC,连接CF.(1)求证:D是BC的中点;(2)如果AB=AC,试判断四边形ADC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B⊥AC,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将直线AC绕点O顺时针旋转一个角度α(0°<α≤90°),分别交线段BC,AD于点E,F,连接BF.(1)如图1,在旋转的过程中,求证:OE=OF;(2)如图2,当旋转至90°时,判断四边形ABEF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3)若AB=1,BC=5,且BF=DF,求旋转角度α的大小.3.如图1,在矩形纸片ABCD中,AB=3cm,AD=5cm,折叠纸片使B点落在边AD上的E 处,折痕为PQ,过点E作EF∥AB交PQ于F,连接BF.(1)求证:四边形BFEP为菱形;(2)当E在AD边上移动时,折痕的端点P、Q也随着移动.①当点Q与点C重合时,(如图2),求菱形BFEP的边长;②如果限定P、Q分别在线段BA、BC上移动,直接写出菱形BFEP面积的变化范围.4.如图①,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3,点Q是AD边上的一个动点,点A关于直线BQ的对称点是点P,连接QP、DP、CP、BP,设AQ=x.(1)BP+DP的最小值是_______,此时x的值是_______;(2)如图②,若QP的延长线交CD边于点M,并且∠CPD=90°.①求证:点M 是CD 的中点;②求x 的值.(3)若点Q 是射线AD 上的一个动点,请直接写出当△CDP 为等腰三角形时x 的值.5.类比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我们定义:有三条边相等的凸四边形叫做“准等边四边形”. (1)已知:如图1,在“准等边四边形”ABCD 中,BC ≠AB ,BD ⊥CD ,AB =3,BD =4,求BC 的长;(2)在探究性质时,小明发现一个结论: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准等边四边形”是菱形.请你判断此结论是否正确,若正确,请说明理由;若不正确,请举出反例;(3)如图2,在△ABC 中,AB =AC=2,∠BAC =90°.在AB 的垂直平分线上是否存在点P ,使得以A ,B ,C ,P 为顶点的四边形为“准等边四边形”. 若存在,请求出该“准等边四边形”的面积;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6.已知:如下图,ABC 和BCD 中,90BAC BDC ∠=∠=,E 为BC 的中点,连接DE AE 、.若DCAE ,在DC 上取一点F ,使得DF DE =,连接EF 交AD 于O .(1)求证:EF DA ⊥.(2)若4,3BC AD ==EF 的长.7.在正方形中,连接,为射线上的一个动点(与点不重合),连接,的垂直平分线交线段于点,连接,.提出问题:当点运动时,的度数是否发生改变?探究问题:(1)首先考察点的两个特殊位置:①当点与点重合时,如图1所示,____________②当时,如图2所示,①中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直接写出你的结论:__________;(填“变化”或“不变化”)(2)然后考察点的一般位置:依题意补全图3,图4,通过观察、测量,发现:(1)中①的结论在一般情况下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3)证明猜想:若(1)中①的结论在一般情况下成立,请从图3和图4中任选一个进行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8.在矩形ABCD中,BE平分∠ABC交CD边于点E.点F在BC边上,且FE⊥AE.(1)如图1,①∠BEC=_________°;②在图1已有的三角形中,找到一对全等的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2)如图2,FH∥CD交AD于点H,交BE于点M.NH∥BE,NB∥HE,连接NE.若AB=4,AH=2,求NE的长.9.如图,ABCD 中,60ABC ∠=︒,连结BD ,E 是BC 边上一点,连结AE 交BD 于点F .(1)如图1,连结AC ,若6AB AE ==,:5:2BC CE =,求ACE △的面积; (2)如图2,延长AE 至点G ,连结AG 、DG ,点H 在BD 上,且BF DH =,AF AH =,过A 作AM DG ⊥于点M .若180ABG ADG ∠+∠=︒,求证:3BG GD AG +=.10.如图①,在ABC 中,AB AC =,过AB 上一点D 作//DE AC 交BC 于点E ,以E 为顶点,ED 为一边,作DEF A ∠=∠,另一边EF 交AC 于点F .(1)求证:四边形ADEF 为平行四边形;(2)当点D 为AB 中点时,ADEF 的形状为 ;(3)延长图①中的DE 到点,G 使,EG DE =连接,,,AE AG FG 得到图②,若,AD AG =判断四边形AEGF 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解答题1.(1)见详解;(2)四边形ADCF 是矩形;证明见详解. 【分析】(1)可证△AFE ≌△DBE ,得出AF=BD ,进而根据AF=DC ,得出D 是BC 中点的结论; (2)若AB=AC ,则△ABC 是等腰三角形,根据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知AD ⊥BC ;而AF 与DC 平行且相等,故四边形ADCF 是平行四边形,又AD ⊥BC ,则四边形ADCF 是矩形. 【详解】(1)证明:∵E 是AD 的中点, ∴AE=DE . ∵AF ∥BC ,∴∠FAE=∠BDE ,∠AFE=∠DBE . 在△AFE 和△DBE 中,FAE BDE AFE DBE AE DE ∠=∠⎧⎪∠=∠⎨⎪=⎩∴△AFE ≌△DBE (AAS ). ∴AF=BD . ∵AF=DC , ∴BD=DC .即:D 是BC 的中点.(2)解:四边形ADCF 是矩形; 证明:∵AF=DC ,AF ∥DC , ∴四边形ADCF 是平行四边形. ∵AB=AC ,BD=DC , ∴AD ⊥BC 即∠ADC=90°.∴平行四边形ADCF是矩形.【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矩形的判定等知识综合运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矩形的判定方法,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进行证明.2.(1)证明见解析;(2)平行四边形,理由见解析;(3)45°【分析】(1)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OAF=∠OCE,OA=OC,进而判断出△AOF≌△COE,即可得出结论;(2)先判断出∠BAC=∠AOF,得出AB∥EF,即可得出结论;(3)先求出AC=2,进而得出A=1=AB,即可判断出△AB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进一步判断出△BFD是等腰三角形,利用等腰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得出∠BOF=90°,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证明:在▱ABCD中,AD∥BC,∴∠OAF=∠OCE,∵OA=OC,∠AOF=∠COE,∴△AOF≌△COE(ASA),∴OE=OF;(2)当旋转角为90°时,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理由:∵AB⊥AC,∴∠BAC=90°,∵∠AOF=90°,∴∠BAC=∠AOF,∴AB∥EF,∵AF∥BE,∴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3)在Rt△ABC中,AB=1,BC∴AC=2,∴OA=1=AB,∴△AB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OB=45°,∵BF=DF,∴△BFD是等腰三角形,∵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B=OD,∴OF⊥BD(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中线是底边上的高),∴∠BOF=90°,∴∠α=∠AOF=∠BOF﹣∠AOB=45°.【点睛】此题是四边形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判断出△ABO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是解本题的关键.3.(1)证明过程见解析;(2)①边长为53cm ,②225cm S 9cm 3≤≤. 【分析】(1)由折叠的性质得出PB =PE ,BF =EF ,∠BPF =∠EPF ,由平行线的性质得出∠BPF =∠EFP ,证出∠EPF =∠EFP ,得出EP =EF ,因此BP =BF =EF =EP ,即可得出结论; (2)①由矩形的性质得出BC =AD =5cm ,CD =AB =3cm ,∠A =∠D =90°,由对称的性质得出CE =BC =5cm ,在Rt △CDE 中,由勾股定理求出DE =4cm ,得出AE =AD -DE =1cm ;在Rt △APE 中,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得出EP =53cm 即可; ②当点Q 与点C 重合时,点E 离点A 最近,由①知,此时AE =1cm ;当点P 与点A 重合时,点E 离点A 最远,此时四边形ABQE 为正方形,AE =AB =3cm ,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解:(1)证明:∵折叠纸片使B 点落在边AD 上的E 处,折痕为PQ , ∴点B 与点E 关于PQ 对称, ∴PB =PE ,BF =EF ,∠BPF =∠EPF , 又∵EF ∥AB , ∴∠BPF =∠EFP , ∴∠EPF =∠EFP , ∴EP =EF , ∴BP =BF =EF =EP , ∴四边形BFEP 为菱形; (2)①∵四边形ABCD 是矩形,∴BC =AD =5cm ,CD =AB =3cm ,∠A =∠D =90°, ∵点B 与点E 关于PQ 对称, ∴CE =BC =5cm ,在Rt △CDE 中,DE 4cm , ∴AE =AD ﹣DE =5cm -4cm =1cm ; 在Rt △APE 中,AE =1,AP =3-PB =3﹣PE ,∴222EP =1(3-EP)+,解得:EP =53cm , ∴菱形BFEP 的边长为53cm ; ②当点Q 与点C 重合时,点E 离点A 最近,由①知,此时AE =1cm ,BP=53cm ,2BFEP 5S =BP AE=cm 3⋅四边形,当点P 与点A 重合时,点E 离点A 最远,此时四边形ABQE 为正方形,AE =AB =3cm ,2ABQE BFEP S =S =9cm 正方形四边形,∴菱形的面积范围:225cm S 9cm 3≤≤.【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综合题目,考查了矩形的性质、折叠的性质、菱形的判定、平行线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勾股定理、正方形的性质等知识,求出PE 是本题的关键. 4.(1)32323;(2)①见详解;②x=1;(3)△CDP 为等腰三角形时x 的值为:633-或3633+. 【分析】(1)BP+DP 为点B 到D 两段折线的和.由两点间线段最短可知,连接DB ,若P 点落在BD 上,此时和最短,且为32AQ=x ,则QD=3-x ,PQ=x .又PDQ=45°,所以QD 2PQ ,即2x .求解可得答案;(2)由已知条件对称分析,AB=BP=BC ,则∠BCP=∠BPC ,由∠BPM=∠BCM=90°,可得∠MPC=∠MCP .那么若有MP=MD ,则结论可证.再分析新条件∠CPD=90°,易得①结论.②求x 的值,通常都是考虑勾股定理,选择直角三角形QDM ,发现QM ,DM ,QD 都可用x 来表示,进而易得方程,求解即可.(3)若△CDP 为等腰三角形,则边CD 比为改等腰三角形的一腰或者底边.又P 点为A 点关于QB 的对称点,则AB=PB ,以点B 为圆心,以AB 的长为半径画弧,则P 点只能在弧AB 上.若CD 为腰,以点C 为圆心,以CD 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交点即为使得△CDP 为等腰三角形(CD 为腰)的P 点.若CD 为底边,则作CD 的垂直平分线,其与弧AC 的交点即为使得△CDP 为等腰三角形(CD 为底)的P 点.则如图所示共有三个P 点,那么也共有3个Q 点.作辅助线,利用直角三角形性质求之即可. 【详解】解:(1)连接DB ,若P 点落在BD 上,此时BP+DP 最短,如图:由题意,∵正方形ABCD 的边长为3, ∴223332BD =+=, ∴BP +DP 的最小值是32;由折叠的性质,PQ AQ x ==,则3QD x =-, ∵∠PDQ=45°,∠QPD=90°, ∴△QPD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2QD QP x ==,∴32x x -=, 解得:323x =-; 故答案为:32;323-; (2)如图所示:①证明:在正方形ABCD 中,有 AB=BC ,∠A=∠BCD=90°. ∵P 点为A 点关于BQ 的对称点, ∴AB=PB ,∠A=∠QPB=90°, ∴PB=BC ,∠BPM=∠BCM , ∴∠BPC=∠BCP ,∴∠MPC=∠MPB-∠CPB=∠MCB-∠PCB=∠MCP , ∴MP=MC . 在Rt △PDC 中, ∵∠PDM=90°-∠PCM , ∠DPM=90°-∠MPC , ∴∠PDM=∠DPM ,∴MP=MD,∴CM=MP=MD,即M为CD的中点.②解:∵AQ=x,AD=3,∴QD=3-x,PQ=x,CD=3.在Rt△DPC中,∵M为CD的中点,∴DM=QM=CM=32,∴QM=PQ+PM=x+32,∴(x+32)2=(3−x)2+(32)2,解得:x=1.(3)如图,以点B为圆心,以AB的长为半径画弧,以点C为圆心,以CD的长为半径画弧,两弧分别交于P1,P3.此时△CDP1,△CDP3都为以CD为腰的等腰三角形.作CD的垂直平分线交弧AC于点P2,此时△CDP2以CD为底的等腰三角形.;①讨论P1,如图作辅助线,连接BP1、CP1,作QP1⊥BP1交AD于Q,过点P1,作EF⊥AD 于E,交BC于F.∵△BCP1为等边三角形,正方形ABCD边长为3,∴P1F=33,P1E=333-.在四边形ABP1Q中,∵∠ABP1=30°,∴∠AQP1=150°,∴△QEP1为含30°的直角三角形,∴QE=3EP1=9 332-.∵AE=32,∴x=AQ=AE-QE=39(33)633 22--=-.②讨论P2,如图作辅助线,连接BP2,AP2,过点P2作QG⊥BP2,交AD于Q,连接BQ,过点P2作EF⊥CD于E,交AB于F.∵EF垂直平分CD,∴EF垂直平分AB,∴AP2=BP2.∵AB=BP2,∴△ABP2为等边三角形.在四边形ABP2Q中,∵∠BAD=∠BP2Q=90°,∠ABP2=60°,∴∠AQG=120°∴∠EP2G=∠DQG=180°-120°=60°,∴P2E=33 3∴EG=9 332,∴DG=DE+GE=393333322+-=-, ∴QD=33-, ∴x=AQ=3-QD=3.③对P 3,如图作辅助线,连接BP 1,CP 1,BP 3,CP 3,过点P 3作BP 3⊥QP 3,交AD 的延长线于Q ,连接BQ ,过点P 1,作EF ⊥AD 于E ,此时P 3在EF 上,不妨记P 3与F 重合.∵△BCP 1为等边三角形,△BCP 3为等边三角形,BC=3,∴P 1P 3=33P 1E =333 ∴EF =3332+. 在四边形ABP 3Q 中∵∠ABF=∠ABC+∠CBP 3=150°,∴∠EQF=30°,∴39332. ∵AE=32, ∴x=AQ=AE+QE=32+9333362=. 综合上述,△CDP 为等腰三角形时x 的值为:633-3633+.【点睛】本题第一问非常基础,难度较低.第二问因为动点的原因,思路不易找到,这里就需要做题时充分分析已知条件,尤其是新给出的条件.其中求边长是勾股定理的重要应用,是很重要的考点.第三问是一个难度非常高的题目,可以利用尺规作图的思想将满足要求的点P 找全.另外求解各个Q 点也是考察三角函数及勾股定理的综合应用,有着极高的难度.5.(1)5;(2)正确,证明详见解析;(3)存在,有四种情况,面积分别是:71+,31+,13+2,33+2 【分析】(1)根据勾股定理计算BC 的长度,(2)根据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菱形判断,(3)有四种情况,作辅助线,将四边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或两个三角形,相加可得结论.【详解】(1)∵BD ⊥CD∴∠BDC =90°,BC >CD∵在“准等边四边形”ABCD 中,BC ≠AB ,∴AB =AD =CD =3,∵BD=4,∴BC =225CD BD +=,(2)正确.如图所示:∵AB =AD∴ΔABD 是等腰三角形.∵AC ⊥BD .∴AC 垂直平分BD .∴BC =CD∴CD =AB =AD =BC∴四边形 ABCD 是菱形.(3)存在四种情况,如图2,四边形ABPC 是“准等边四边形”,过C 作CF PE ⊥于F ,则∠CFE=90,∵EP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90AEF A ==∠∠ ,∴四边形AEFC 是矩形,在Rt ABC 中,2,2AB AC BC === , ∴22CF AE BE === , ∵2AB PC == ∴2262PF PC CF =-= ∴BEP CFP AEFC S S S S =++四边形ABPC 矩形1262126222222222⎛⎫=⨯⨯++⨯+⨯⨯ ⎪ ⎪⎝⎭332+= 如图4,四边形ABPC 是“准等边四边形”,∵2AP BP AC AB ==== ,∴ABP △是等边三角形, ∴2313(2)2212ABP ABC S S S =+=⨯+⨯⨯=+四边形ACBP ; 如图5,四边形ABPC 是“准等边四边形”,∵2AB BP BC === ,PE 是AB 的垂直平分线,∴,PD AB ⊥ E 是AB 的中点,∴1222BE AB == , ∴2222214222PE PB BE ⎛⎫=-=-= ⎪ ⎪⎝⎭∴ACBP 1141722212222APB ABC S S S =+=⨯⨯+⨯⨯=+四边形 如图6,四边形ABPC 是“准等边四边形”,过P 作PF AC ⊥于F ,连接AP ,∵2AB AC PB ===∴6PE = ∴1612312222APB APC ABPC S SS +=+=⨯+=四边形【点睛】 本题考查了四边形综合题,矩形和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准等边四边形”的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意,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构造直角三角形和矩形解题,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解决问题,难度较大,属于中考压轴题.6.(1)见解析;(2)2【分析】(1)由ABC 和BCD 中,90BAC BDC ∠=∠=︒,E 为BC 的中点,得到12DE AE BC ==,从而EDA EAD ∠=∠,根据//DC AE 得到ADC EDA ∠=∠,再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F DA ⊥; (2)由4BC =求出DE=AE=2,根据EF DA ⊥,得到132DO AD ==理求出EO ,由此得到22EF EO ==.【详解】(1)∵ABC 和BCD 中,90BAC BDC ∠=∠=︒,E 为BC 的中点 ∴12DE AE BC ==∴EDA EAD ∠=∠∵//DC AE∴ADC EAD ∠=∠∴ADC EDA ∠=∠ ∵DF DE =∴EF DA ⊥.(2)∵4BC =,∴122DE BC ==∵DE AE =, ,23EF DA AD ⊥=∴132DO AD == Rt DEO 中,221EO DE DO =-=∵DF DE =∴22EF EO ==【点睛】此题考查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的运用.(1)中点的运用很关键,确定边相等,利用等边对等角求得角的相等关系;(2)在证明中利用(1)的结论求得132DO AD ==是解题的关键. 7.(1)①45;②不变化;(2)成立;(3)详见解析.【解析】【分析】(1)①②根据正方形的性质、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判断;(2)画出图形即可判断,结论仍然成立;(3)如图2-1中或2-2中,作作EF ⊥BC ,EG ⊥AB ,证得∠AEG=∠PEF.由∠ABC=∠EFB=∠EGB=90°知∠GEF=∠GEP+∠PEF=90°.继而得∠AEP=∠AEG+∠GEP=∠PEF+∠GEP=90°.从而得出∠APE=∠EAP=45°.【详解】解(1)①当点P 与点B 重合时,如图1-1所示:∵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APE=45°②当BP=BC 时,如图1-2所示,①中的结论不发生变化;故答案为:45°,不变化.(2) (2)如图2-1,如图2-2中,结论仍然成立;故答案为:成立;(3)证明一:如图所示.过点作于点,于点.∵点在的垂直平分线上,∴.∵四边形为正方形,∴平分.∴.∴.∴.∵,∴.∴.∴.证明二:如图所示.过点作于点,延长交于点,连接.∵点在的垂直平分线上,∴.∵四边形为正方形,∴,∴.∴,. ∴. 又∵, ∴. 又∵, ∴. ∴.【点睛】 本题是四边形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中垂线的性质等知识点8.(1)①45;②△ADE≌△ECF,理由见解析;(2)25.【分析】(1)①根据矩形的性质得到90ABC BCD ∠=∠=︒,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45EBC ∠=︒,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计算即可;②利用ASA 定理证明ADE ECF ≅;(2)连接HB ,证明四边形NBEH 是矩形,得到NE BH =,根据勾股定理求出BH 即可.【详解】(1)①∵四边形ABCD 为矩形,∴∠ABC=∠BCD=90°,∵BE 平分∠ABC,∴∠EBC=45°,∴∠BEC=45°,故答案为45;②△ADE≌△ECF,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 是矩形,∴∠ABC=∠C=∠D=90°,AD=BC .∵FE⊥AE,∴∠AEF=90°.∴∠AED+∠FEC=180°-∠AEF=90°.∵∠AED+∠DAE=90°,∴∠FEC=∠EAD,∵BE 平分∠ABC,∴∠BEC=45°.∴∠EBC=∠BEC.∴BC=EC.∴AD=EC.在△ADE 和△ECF 中,DAE CEF AD ECADE ECF ∠=∠⎧⎪=⎨⎪∠=∠⎩, ∴△ADE≌△ECF;(2)连接HB ,如图2,∵FH∥CD,∴∠HFC=180°-∠C=90°.∴四边形HFCD 是矩形.∴DH=CF,∵△ADE≌△ECF,∴DE=CF.∴DH=DE.∴∠DHE=∠DEH=45°.∵∠BEC=45°,∴∠HEB=180°-∠DEH -∠BEC=90°.∵NH∥BE,NB∥HE,∴四边形NBEH 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NBEH 是矩形.∴NE=BH.∵四边形ABCD 是矩形,∴∠BAH=90°.∵在Rt△BAH 中,AB=4,AH=2,【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矩形的判定和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以及勾股定理的应用,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9.(1)32)见详解.【分析】(1)根据所给的60°,判断出等边三角形,得出BE=6,根据所给比例关系,求出CE ,然后求出三角形面积;(2)利用已知条件能够求出ABF ≌ADH ,之后需要构造全等图形,使所求的BG+GD 转化在同一直线上,然后根据含有30°的特殊直角三角形的关系,即可证明出结果.【详解】解:(1) 如图:过A 点作AN ⊥BE ,交BE 于N .∵60ABC ∠=︒,6AB AE ==∴△ABE 为等边三角形,∴AB=BE=AE=6即:AN=33∵:5:2BC CE =∴:5:3BC BE =∵BE=6∴BC=10∴EC=4 ∴113346322ACE S AN EC ==⨯=即:ACE △的面积为3.(2)如图:延长GD 至P 使DP=BG ,连接AP ,∵AH=AF ,∴∠AFH=∠AHF即:∠AFB=∠AHD ,又∵AF=AH ,BF=DH ,∴ABF ≌ADH∴AB=AD又∵180ABG ADG ∠+∠=︒,180ADP ADG ∠+∠=︒,∴∠ABG=∠ADP∵BG=DP ,∴ABG ≌ADP △∴AG=AP ,∠BAG=∠DAP∵∠ABC=60°∴∠BAD=120°即:∠GAP=120°∴∠AGP=∠APG=60°,又∵AM ⊥GD∴3,∵BG=GP∴BG+GD=GD+DP=GP即:3.本题重点考察在平行四边形中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证明图形面积,以及构造全等图形求多边之间的关系,构造全等三角形是本题的解题关键.10.(1)证明见解析;(2)菱形;(3)四边形AEGF 是矩形,理由见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DE A ∠=∠,根据题意得到DEFBDE ∠=∠,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定理得到//AD EF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证明;(2)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得到12DE AC =,得到AD DE =,根据菱形的判定定理证明;(3)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E EG ⊥,根据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证明.【详解】 (1)证明://DE AC ,BDE A ∴∠=∠,DEF A ∠=∠,DEF BDE ∴∠=∠,//AD EF ∴,又//DE AC ,∴四边形ADEF 为平行四边形;(2)解:ADEF 的形状为菱形, 理由如下:点D 为AB 中点, 12AD AB ∴=, //DE AC ,点D 为AB 中点,12DE AC ∴=, AB AC =,AD DE ∴=,∴平行四边形ADEF 为菱形,故答案为:菱形;(3)四边形AEGF 是矩形,理由如下:由(1)得,四边形ADEF 为平行四边形,//AF DE ∴,AF DE =,EG DE ,//AF DE ∴,AF GE =,∴四边形AEGF 是平行四边形,AD AG ,EG DE =,AE EG ∴⊥,∴四边形AEGF 是矩形.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的判定,掌握它们的判定定理是解题的关键.。

平行四边形测试试题附解析

平行四边形测试试题附解析

平行四边形测试试题附解析一、解答题1.综合与实践.问题情境:如图①,在纸片ABCD □中,5AD =,15ABCD S =,过点A 作AE BC ⊥,垂足为点E ,沿AE 剪下ABE △,将它平移至DCE '的位置,拼成四边形AEE D '.独立思考:(1)试探究四边形AEE D '的形状.深入探究:(2)如图②,在(1)中的四边形纸片AEE D '中,在EE '.上取一点F ,使4EF =,剪下AEF ,将它平移至DE F ''的位置,拼成四边形AFF D ',试探究四边形AFF D '的形状;拓展延伸:(3)在(2)的条件下,求出四边形AFF D '的两条对角线长;(4)若四边形ABCD 为正方形,请仿照上述操作,进行一次平移,在图③中画出图形,标明字母,你能发现什么结论,直接写出你的结论.2.在ABCD 中,以AD 为边在ABCD 内作等边ADE ∆,连接BE .(1)如图1,若点E 在对角线BD 上,过点A 作AH BD ⊥于点H ,且75DAB ∠=︒,AB 6=,求AH 的长度; (2)如图2,若点F 是BE 的中点,且CF BE ⊥,过点E 作MNCF ,分别交AB ,CD 于点,M N ,在DC 上取DG CN =,连接CE ,EG .求证:①CEN DEG ∆∆≌;②ENG ∆是等边三角形.3.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分别过点C D 、作//,//CF BD DF AC ,连接BF 交AC 于点E .(1)求证: FCE BOE ≌;(2)当ADC ∠等于多少度时,四边形OCFD 为菱形?请说明理由.4.如图,点E 为▱ABCD 的边AD 上的一点,连接EB 并延长,使BF =BE ,连接EC 并延长,使CG =CE ,连接FG .H 为FG 的中点,连接DH ,AF .(1)若∠BAE =70°,∠DCE =20°,求∠DEC 的度数;(2)求证:四边形AFHD 为平行四边形;(3)连接EH ,交BC 于点O ,若OC =OH ,求证:EF ⊥EG .5.如图,在Rt ABC ∆中,90,40,60B AC cm A ∠=︒=∠=︒,点D 从点C 出发沿CA 方向以4/cm 秒的速度向点A 匀速运动,同时点E 从点A 出发沿AB 方向以2/cm 秒的速度向点B 匀速运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另一个地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点,D E 运动的时间是t 秒(010t <≤).过点D 作DF BC ⊥于点F ,连接,DE EF .(1)试问四边形AEFD 能够成为菱形吗?如果能,求出相应的t 值;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2)当t 为何值时,90FDE ∠=︒?请说明理由.6.如图,矩形ABCD 中,AB=4,AD=3,∠A 的角平分线交边CD 于点E .点P 从点A 出发沿射线AE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Q 为AP 的中点,过点Q 作QH ⊥AB 于点H ,在射线AE 的下方作平行四边形PQHM (点M 在点H 的右侧),设P 点运动时间为t 秒.(1)直接写出AQH 的面积(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2)当点M 落在BC 边上时,求t 的值.(3)在运动过程中,整个图形中形成的三角形是否存在全等三角形?若存在,请写出所有全等三角形,并求出对应的t 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不能添加辅助线).7.已知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将线段CD 绕点C 逆时针旋转α(090α︒<<︒),得到线段CE ,联结BE 、CE 、DE . 过点B 作BF ⊥DE 交线段DE 的延长线于F .(1)如图,当BE =CE 时,求旋转角α的度数;(2)当旋转角α的大小发生变化时,BEF ∠的度数是否发生变化?如果变化,请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如果不变,请求出BEF ∠的度数;(3)联结AF ,求证:2DE AF =.8.探究:如图①,△ABC 是等边三角形,在边AB 、BC 的延长线上截取BM =CN ,连结MC 、AN ,延长MC 交AN 于点P .(1)求证:△ACN ≌△CBM ;(2)∠CPN = °;(给出求解过程)(3)应用:将图①的△ABC 分别改为正方形ABCD 和正五边形ABCDE ,如图②、③,在边AB 、BC 的延长线上截取BM =CN ,连结MC 、DN ,延长MC 交DN 于点P ,则图②中∠CPN = °;(直接写出答案)(4)图③中∠CPN = °;(直接写出答案)(5)拓展:若将图①的△ABC 改为正n 边形,其它条件不变,则∠CPN = °(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直接写出答案).9.如图,正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点E是AC的一点,连接EB,过点A做AM⊥BE,垂足为M,AM与BD相交于点F.(1)猜想:如图(1)线段OE与线段OF的数量关系为;(2)拓展:如图(2),若点E在AC的延长线上,AM⊥BE于点M,AM、D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其他条件不变,(1)的结论还成立吗?如果成立,请仅就图(2)给出证明;如果不成立,请说明理由.1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BCD中,AD=30 ,CD=10,F是BC 的中点,P 以每秒1 个单位长→→→路径以每秒3个度的速度从 A向 D运动,到D点后停止运动;Q沿着A B C D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到D点后停止运动.已知动点 P,Q 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停止后,另一点也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 t秒,问:(1)经过几秒,以 A,Q ,F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经过几秒,以A ,Q ,F , P为顶点的四边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 ABCD面积的一半?【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解答题1.(1)矩形;(2)菱形;(3)104)见解析【分析】(1)由平移推出AD EE '=,即可证得四边形AEE D '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AE BC ⊥,得到90AEE '∠=︒即可得到结论;(2)由平移推出AD FF '=,证得四边形AFF D '是平行四边形,根据AE EF ⊥得到90AEE '∠=︒,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AF=5=AD ,即可证得四边形AFF D '是菱形; (3)先利用勾股定理求出22221310DF E F E D ''=+=+=,再根据菱形的面积求出F A ';(4)在BC 边上取点E ,连接AE ,平移△ABE 得到△DCF ,可得四边形AEFD 是平行四边形.【详解】(1)四边形AEE D '是矩形,在ABCD □中,//AD BC ,AD BC =,由平移可知:BE CE ''=,∴BC EE '=,∴AD EE '=,∴四边形AEE D '是平行四边形,∵AE BC ⊥,∴90AEE '∠=︒,∴四边形AEE D '是矩形;(2)四边形AFF D '是菱形,在矩形AEE D '中,//AD EE ' ,AD EE '=,由平移可知:EF E F ='',∴EE FF ''=,∴AD FF '=,∴四边形AFF D '是平行四边形,∵AE EF ⊥,∴90AEE '∠=︒,在Rt AEF ,2222345AF AE EF =+=+=, ∴AF AD =,∴四边形AFF D '是菱形;(3)连接F A ',在Rt DFE '△中,22221310DF E F E D ''=+=+=,15ABCD AFF D S S '==平行四边形菱形,∴·30F A FD '=,∴310F A '=;(4)在BC 上取一点E ,连接AE ,平移△ABE 得到△DCF ,可得四边形AEFD 是平行四边形.【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矩形的判定定理,菱形的判定及性质,平移的性质的应用,勾股定理.2.(1)3AH 2)①证明见解析;②证明见解析【分析】(1)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AE =6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到∠DAH =∠EAH ,求出∠HAB =45°,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计算,得到答案;(2)①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CB =CE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AD =BC ,得到DE =CE ,利用SAS 定理证明结论;②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EN =EG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即可.【详解】(l )∵ADE ∆是等边三角形,∴60DAE ∠=︒.∵AH BD ⊥,∴1302DAH HAE DAE ︒∠=∠=∠=. ∵75DAB ∠=︒,∴753045BAH BAD DAH ︒︒︒∠=∠-∠=-=. ∴232AB AH BH === (2)①∵点F 是BE 的中点,且CF BE ⊥,∴线段CF 是线段BE 的垂直平分线.∴CE CB =,ECF BCF ∠=∠.∵ADE ∆是等边三角形,∴DE AD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D BC =,∴DE CE =.∴EDC ECD ∠=∠.在DEG ∆和CEN ∆中,DG CN GDE NCE DE CE =⎧⎪∠=∠⎨⎪=⎩,∴()CEN DEG SAS ∆∆≌.②由①知:CEN DEG ∆∆≌,∴EN EG =.∵AD BC ∥,∴180ADC BCD ︒∠+∠=.∵60ADE ∠=︒,∴120EDC BCD ︒∠+∠=.∵ECF BCF ∠=∠,EDC ECD ∠=∠,∴60DCF ∠=︒.∵CF MN ,∴60DNE DCF ∠=∠=︒.∴ENG ∆是等边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和性质定理是解题的关键.3.(1)见解析;(2)当ADC 满足90ADC ∠=︒时,四边形OCFD 为菱形,证明详见解析【分析】(1)证明四边形OCFD 是平行四边形,得出OD=CF ,证出OB=CF ,再证明全等即可(2)证出四边形ABCD 是矩形,由矩形的性质得出OC=OD ,即可得出四边形OCFD 为菱形.【详解】(1)证明:∵//,//CF BD DF AC ,∴四边形OCFD 是平行四边形, OBE CFE ∠=∠,∴OD CF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OB OD =,∴OB CF =,在FCE △和BOE △中, OBE CFE BEO FEC OB CF ∠=∠⎧⎪∠=∠⎨⎪=⎩,∴()FCE BOE AAS ≌.(2)当ADC 满足90ADC ∠=︒时,四边形OCFD 为菱形.理由如下:∵90ADC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 是矩形∴,,,OA OC OB OD AC BD ===∴OC OD =,∴四边形OCFD 为菱形【点睛】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和菱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和菱形的判定是解题的关键.4.(1)50°;(2)见解析;(3)见解析【分析】(1)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得出答案即可;(2)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出AD =BC ,AD ∥BC ;证明BC 是△EFG 的中位线,得出BC ∥FG ,BC =12FG ,证出AD ∥FH ,AD ∥FH ,由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方法即可得出结论; (3)连接EH ,CH ,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以及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即可得到结论.【详解】明:(1)∵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BAE=∠BCD=70°,AD∥BC,∵∠DCE=20°,∵AB∥CD,∴∠CDE=180°﹣∠BAE=110°,∴∠DEC=180°﹣∠DCE﹣∠CDE=50°;(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AD∥BC,∠BAE=∠BCD,∵BF=BE,CG=CE,∴BC是△EFG的中位线,∴BC∥FG,BC=12 FG,∵H为FG的中点,∴FH=12 FG,∴BC∥FH,BC=FH,∴AD∥FH,AD∥FH,∴四边形AFHD是平行四边形;(3)连接EH,CH,∵CE=CG,FH=HG,∴CH=12EF,CH∥EF,∵EB=BF=12 EF,∴BE=CH,∴四边形EBHC是平行四边形,∴OB=OC,OE=OH,∵OC=OH,∴OE=OB=OC=12 BC,∴△BCE是直角三角形,∴∠FEG=90°,∴EF⊥EG.【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并能进行推理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5.(1)四边形AEFD 能够成为菱形,理由见解析;(2)5t =,理由见解析.【分析】(1)能;首先证明四边形AEFD 为平行四边形,当AE =AD 时,四边形AEFD 为菱形,即40﹣4t =2t ,解方程即可解决问题;(2)当∠FDE =90°时,AEFD 为矩形,再根据线段的长度关系列方程求得.【详解】解:(1)四边形AEFD 能够成为菱形,理由如下:在DFC ∆中,90,30DFC C ∠=︒∠=︒,4DC t =,∴2DF t =,又∵2AE t =,∴AE DF =,∵,AB BC DF BC ⊥⊥,∴//AE DF ,又∵AE DF =,∴四边形AEFD 为平行四边形,如图1,当AE AD =时,四边形AEFD 为菱形,即4042t t -=,解得203t =.∴当203t =秒时,四边形AEFD 为菱形. (2)如图2,当90FDE ∠=︒时,四边形EBFD 为矩形,在Rt AED ∆中,60A ∠=︒,则30ADE ∠=︒,∴2AD AE =,即4044t t -=,解得5t =.【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菱形的判定、直角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矩形的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方程思想,学会构建方程解决问题.6.(1)214t ;(2)t =;(3)存在,如图2(见解析),当AHQ HBM ≅时,t =3(见解析),当ADE AHE ≅时,t =4(见解析),当EGQ HBF ≅时,t =【分析】(1)先根据线段中点的定义可得12AQ AP =,再根据矩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45HAQ ∠=︒,从而可得AQ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然后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H 的长,最后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2)先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可得//HQ MP ,从而可得//HQ BP ,再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HQ 是ABP △的中位线,从而可得122AH AB ==,然后与(1)所求的2AH =建立等式求解即可得; (3)分①当点H 是AB 的中点时,AHQ HBM ≅;②当点Q 与点E 重合时,ADE AHE ≅;③当EG HB =时,EGQ HBF ≅三种情况,分别求解即可得.【详解】(1)由题意得:2AP t =,点Q 为AP 的中点,12AQ AP t ∴==, 四边形ABCD 是矩形,90B D BAD ∴∠=∠=∠=︒,AE ∵是BAD ∠的角平分线,1452HAQ DAE BAD ∴∠=∠=∠=︒, QH AB ⊥,AQ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2AH HQ AQ t ∴===, 则AQH 的面积为21124AH HQ t ⋅=; (2)如图1,四边形PQHM 是平行四边形,//HQ MP ∴,点M 在BC 边上,//HQ BP ∴,点Q 为AP 的中点,HQ∴是ABP△的中位线,122AH BH AB∴===,由(1)知,22AH t=,则222t=,解得22t=;(3)由题意,有以下三种情况:①如图2,当点H是AB的中点时,则AH HB=,四边形PQHM是平行四边形,//HM PQ∴,HAQ BHM∴∠=∠,在AHQ和HBM△中,90HAQ BHMAH HBAHQ HBM∠=∠⎧⎪=⎨⎪∠=∠=︒⎩,()AHQ HBM ASA∴≅,由(2)可知,此时22t=;②如图3,当点Q 与点E 重合时,在ADE 和AHE 中,9045D AHE DAE HAE AE AE ∠=∠=︒⎧⎪∠=∠=︒⎨⎪=⎩,()ADE AHE AAS ∴≅,3AD AH ∴==, 则232t =, 解得32t =;③如图4,当EG HB =时,四边形ABCD 是矩形,四边形PQHM 是平行四边形,//,//CD AB HM PQ ∴,,90GEQ HAQ BHF EGQ AHQ B ∴∠=∠=∠∠=∠=︒=∠,在EGQ 和HBF 中,GEQ BHF EG HB EGQ B ∠=∠⎧⎪=⎨⎪∠=∠⎩,()EGQ HBF ASA ∴≅,2,4AH AB ==, 242HB AB AH ∴=-=-, 在Rt ADE △中,45,3DAE AD ∠=︒=,Rt AD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32AE ==32EQ AQ AE t ∴=-=-,在Rt GEQ 中,45GEQ HAQ ∠=∠=︒,Rt GEQ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22622t EG EQ -==, 则由EG HB =得:2624t t -=-, 解得722t =;综上,如图2,当AHQ HBM ≅时,22t =;如图3,当ADE AHE ≅时,32t =4,当EGQ HBF ≅时,722t =【点睛】 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定理与性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点,较难的是题(3),依据题意,正确分三种情况讨论并画出图形是解题关键.7.(1)30°;(2)不变;45°;(3)见解析【分析】(1)利用图形的旋转与正方形的性质得到△BEC 是等边三角形,从而求得α=∠DCE =30°.(2)因为△CED 是等腰三角形,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即可求∠BEF =18045CED CEB ︒-∠-∠=︒.(3)过A 点与C 点添加平行线与垂线,作得四边形AGFH 是平行四边形,求得△ABG ≌△ADH .从而求得矩形AGFH 是正方形,根据正方形的性质证得△AHD ≌△DIC ,从而得出结论.【详解】(1)证明:在正方形ABCD 中, BC =CD .由旋转知,CE =CD ,又∵BE =CE ,∴BE =CE =BC ,∴△BEC 是等边三角形,∴∠BCE =60°.又∵∠BCD =90°,∴α=∠DCE =30°.(2)∠BEF 的度数不发生变化.在△CED 中,CE =CD ,∴∠CED =∠CDE =1809022︒-αα︒-, 在△CEB 中,CE =CB ,∠BCE =90α︒-,∴∠CEB =∠CBE =1804522BCE α︒-∠=︒+, ∴∠BEF =18045CED CEB ︒-∠-∠=︒.(3)过点A 作AG ∥DF 与BF 的延长线交于点G ,过点A 作AH ∥GF 与DF 交于点H ,过点C 作CI ⊥DF 于点I易知四边形AGFH 是平行四边形,又∵BF ⊥DF ,∴平行四边形AGFH 是矩形.∵∠BAD =∠BGF =90°,∠BPF =∠APD ,∴∠ABG =∠ADH .又∵∠AGB =∠AHD =90°,AB =AD ,∴△ABG ≌△ADH .∴AG =AH ,∴矩形AGFH 是正方形.∴∠AFH =∠FAH =45°,∴AH =AF∵∠DAH +∠ADH =∠CDI +∠ADH =90°∴∠DAH =∠CDI又∵∠AHD =∠DIC =90°,AD =DC ,∴△AHD ≌△DIC∴AH =DI ,∵DE =2DI ,∴DE =2AH AF【点晴】本题考查正方形的性质和判定、图形的旋转、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8.(1)见解析;(2)120;(3)90;(4)72;(5)360n. 【分析】(1)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到BC=AC ,∠ACB=∠ABC ,从而得到△ACN ≌△CBM. (2)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AN=∠BCM ,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即可求解.(3)利用正方形(或正五边形)的性质得到BC=DC ,∠ABC=∠BCD ,从而判断出△DCN ≌△CBM ,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CDN=∠BCM ,再利用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到答案.(4)由(3)的方法即可得到答案.(5)利用正三边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分别求出∠CPN 的度数与边数的关系式,即可得到答案.【详解】(1)∵△ABC 是等边三角形,∴BC=AC ,∠ACB=∠BAC=∠ABC=60︒,∴∠ACN=∠CBM=120︒,在△CAN 和△CBM 中, CN BM ACN CBM AC BC =⎧⎪∠=∠⎨⎪=⎩,∴△ACN ≌△CBM.(2)∵△ACN ≌△CBM.∴∠CAN=∠BCM ,∵∠ABC=∠BMC+∠BCM ,∠BAN=∠BAC+∠CAN ,∴∠CPN=∠BMC+∠BAN=∠BMC+∠BAC+∠CAN=∠BMC+∠BAC+∠BCM=∠ABC+∠BAC=60︒+60︒,=120︒,故答案为:120.(3)将等边三角形换成正方形,∵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BC=DC ,∠ABC=∠BCD=90︒,∴∠MBC=∠DCN=90︒,在△DCN 和△CBM 中,DC BC DCN MBC CN BM =⎧⎪∠=∠⎨⎪=⎩,∴△DCN ≌△CBM ,∴∠CDN=∠BCM ,∵∠BCM=∠PCN ,∴∠CDN=∠PCN ,在Rt △DCN 中,∠CDN+∠CND=90︒,∴∠PCN+∠CND=90︒,∴∠CPN=90︒,故答案为:90.(4)将等边三角形换成正五边形,∴∠ABC=∠DCB=108︒,∴∠MBC=∠DCN=72︒,在△DCN 和△CBM 中,DC BC DCN MBC CN BM =⎧⎪∠=∠⎨⎪=⎩,∴△DCN ≌△CBM ,∴∠BMC=∠CND ,∠BCM=∠CDN ,∵∠BCM=∠PCN ,∴∠CND=∠PCN ,在△CDN 中,∠CDN+∠CND=∠BCD=108︒,∴∠CPN=180︒-(∠CND+∠PCN)=180︒-(∠CND+∠CDN)=180︒-108︒,=72︒,故答案为:72.(5)正三边形时,∠CPN=120︒=3603, 正四边形时,∠CPN=90︒=3604, 正五边形时,∠CPN=72︒=3605, 正n 边形时,∠CPN=360n , 故答案为:360n. 【点睛】 此题考查正多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及性质,图形在发生变化但是解题的思路是不变的,依据此特点进行解题是解此题的关键.9.(1)OE OF =;(2)成立.理由见解析.【解析】【分析】(1)根据正方形的性质对角线垂直且平分,得到OB=OA ,又因为AM ⊥BE ,所以∠MEA+∠MAE=90°=∠AFO+∠MAE ,从而求证出Rt △BOE ≌Rt △AOF ,得到OE=OF. (2)根据第一步得到的结果以及正方形的性质得到OB=OA ,再根据已知条件求证出Rt △BOE ≌Rt △AOF ,得到OE=OF.【详解】解:(1)正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M ⊥BE ,∴∠AOB=∠BOE=∠AMB=90°,∵∠AFO=∠BFM (对顶角相等),∴∠OAF=∠OBE (等角的余角相等),又OA=OB (正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且相等),∴△BOE ≌△AOF (ASA ),∴OE=OF.故答案为:OE=OF ;(2)成立.理由如下:证明:∵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90BOE AOF ∠=∠=︒,OB OA =又∵AM BE ⊥,∴90F MBF ∠+∠=︒,90E OBE ∠+∠=︒,又∵MBF OBE ∠=∠∴F E ∠=∠∴BOE AOF ∆≅∆,∴OE OF =【点睛】本题是四边形的综合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性质和判定,并运用了类比的思想,两个问题都是证明BOE AOF∆≅∆解决问题.10.(1)254秒或252秒;(2)15秒【分析】(1)Q点必须在BC上时,A,Q ,F ,P 为顶点的四边形才能是平行四边形,分Q点在BF和Q点在CF上时分类讨论,利用平行四边形对边相等的性质即可求解;(2)分Q点在AB、BC、CD之间时逐个讨论即可求解.【详解】解:(1)∵以A、Q、F、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且AP在AD上,∴Q点必须在BC上才能满足以A、Q、F、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30,AB=CD=10,∵点F是BC的中点,∴BF=CF=12BC=15,AB+BF=25,情况一:当Q点在BF上时,AP=FQ,且AP=t,FQ=35-3t,故t=25-3t,解得254t=;情况二:当Q点在CF上时,AP=FQ,且AP=t,FQ=3t-35,故t=3t-25,解得t=25 2;故经过254或252秒,以A、Q、B、P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情况一:当Q点在AB上时,0<t<103,此时P点还未运动到AD的中点位置,故四边形AQFP面积小于平行四边形ABCD面积的一半,情况二:当Q点在BC上且位于BF之间时,1025 33t,此时AP+FQ=t+35-3t=35-2t,∵102533t,∴35-2t <30,四边形AQFP面积小于平行四边形ABCD面积的一半,情况三:当Q点在BC上且位于FC之间时,2540 33t此时AP+FQ=t+3t-35=4t-35∵254033t,∴4t-35<30,四边形AQFP面积小于平行四边形ABCD面积的一半,情况四:当Q点在CD上时,4050 33t<<当AP=BF=15时,t=15,1122 APF ABFP PFQ DCFP S S S S且∴1+2APF PFQ AFPQ ABCDS S S S,∴当t=15秒时,以A、Q、F、P为顶点的四边形面积是平行四边形ABCD面积的一半,故答案为:15秒.【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根据动点的位置不同需要分多种情况分类讨论,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平行四边形测试题及答案

平行四边形测试题及答案

平行四边形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什么?A.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B.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C.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D. 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答案:A2.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具有什么性质?A. 互相垂直B. 互相平分C. 相等D. 互相平行答案:B3. 下列哪个图形不是平行四边形?A. 矩形B. 菱形C. 梯形D. 正方形答案:C4.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具有什么性质?A. 相等B. 平行C. 垂直D. 互相垂直答案:B5.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将平行四边形分成几个全等的三角形?A. 1B. 2C. 4D. 8答案:B二、填空题6.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________。

答案:平分7.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互相________。

答案:平行8. 如果一个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那么这个四边形一定是________。

答案:矩形9.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底和高的乘积来计算,公式为________。

答案:面积 = 底× 高10.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的四条边都________。

答案:相等三、简答题11. 请描述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

答案: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如果满足以下任一条件:(1)两组对边分别平行;(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3)对角线互相平分;(4)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

12. 在平行四边形中,如果一组对边是垂直的,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是什么形状?答案:如果一组对边垂直,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四、计算题13. 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底为10cm,高为5cm,求其面积。

答案:面积= 10cm × 5cm = 50平方厘米14. 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长度分别为8cm和6cm,且对角线互相平分,求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答案:设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S,对角线交点为O,那么OA=4cm,OB=3cm,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S = 2 × (1/2) × OA × OB = 2 × (1/2) × 4cm × 3cm = 12平方厘米。

平行四边形单元 易错题难题测试题试题

平行四边形单元 易错题难题测试题试题

平行四边形单元 易错题难题测试题试题一、选择题1.如图,菱形ABCD 中,AC 交BD 于点O ,DE BC ⊥于点E ,连接OE ,若50BCD ∠=︒,则OED ∠的度数是( )A .35°B .30°C .25°D .20°2.如图,在四边形ABCD 中,AB ∥CD ,∠BCD=90°,AB=AD=10cm ,BC=8cm ,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3cm 的速度沿折线A-B-C-D 方向运动,点Q 从点D 出发,以每秒2cm 的速度沿线段DC 方向向点C 运动、已知动点P ,Q 同时出发,当点Q 运动到点C 时,点P ,Q 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秒,在这个运动过程中,若△BPQ 的面积为20cm 2 , 则满足条件的t 的值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3.如图,正方形ABCD 中,AB=12,点E 在边CD 上,且CD=3DE ,将△ADE 沿AE 对折至△AFE ,延长EF 交边BC 于点G ,连接AG 、CF ,下列结论: ①△ABG ≌△AFG ;②BG=GC ;③AG ∥CF ;④S △FGC =28.8.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4B .3C .2D .1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120C ∠=︒,28AD AB ==,点H 、G 分别是边AD 、BC 上的动点.连接AH 、HG ,点E 为AH 的中点,点F 为GH 的中点,连接EF .则EF 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为( )A .2B .32-C 3D .435.如图,在一张矩形纸片ABCD 中,AB=4,BC=8,点E ,F 分别在AD ,BC 上,将ABCD 沿直线EF 折叠,点C 落在AD 上的一点H 处,点D 落在点G 处,有以下四个结论:①四边形CFHE 是菱形;②EC 平分∠DCH ;③线段BF 的取值范围为3≤BF ≤4;④当点H 与点A 重合时,EF=25.其中正确的结论是()A .①②③④B .①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6.如图,点E 是正方形ABCD 外一点,连接AE 、BE 和DE ,过点A 作AE 的垂线交DE 于点P .若AE =AP =1,PB =3.下列结论:①△APD ≌△AEB ;②EB ⊥ED ;③点B 到直线AE 的距离为7;④S 正方形ABCD =8+14.则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1B .2C .3D .47.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CE 平分DCB ∠交BD 于点F ,且60ABC ∠=︒,2AB BC =,连接OE ,下列结论:①30ACD ∠=︒;②·ABCDSAC BC =;③:1:4OE AC =.其中正确的有( )A .0个B .1个C .2个D .3个8.如图,正方形ABCD 中,AB=12,点E 在边CD 上,且BG=CG ,将△ADE 沿AE 对折至△AFE,延长EF 交边BC 于点G ,连接AG 、CF ,下列结论:①△ABG≌△AFG;②∠EAG=45°;③CE=2DE;④AG∥CF;⑤S △FGC =725.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9.如图,△A 1B 1C 1中,A 1B 1=4,A 1C 1=5,B 1C 1=7.点A 2、B 2、C 2分别是边B 1C 1、A 1C 1、A 1B 1的中点;点A 3、B 3、C 3分别是边B 2C 2、A 2C 2、A 2B 2的中点;……;以此类推,则第2019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A .201412 B .201512 C .201612 D .20171210.如图,在△ABC 中,AB =3,AC =4,BC =5,△ABD ,△ACE ,△BCF 都是等边三角形,下列结论中:①AB ⊥AC ;②四边形AEFD 是平行四边形;③∠DFE =150°;④S 四边形AEFD =5.正确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二、填空题11.如图,ABC ∆是边长为1的等边三角形,取BC 边中点E ,作//ED AB ,//EF AC ,得到四边形EDAF ,它的周长记作1C ;取BE 中点1E ,作11//E D FB ,11//E F EF ,得到四边形111E D FF ,它的周长记作2C .照此规律作下去,则2020C =______.12.如图所示,菱形ABCD ,在边AB 上有一动点E ,过菱形对角线交点O 作射线EO 与CD 边交于点F ,线段EF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AD 边于点G 、H ,得到四边形EGFH ,点E 在运动过程中,有如下结论: ①可以得到无数个平行四边形EGFH ; ②可以得到无数个矩形EGFH ;③可以得到无数个菱形EGFH ; ④至少得到一个正方形EGFH . 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__.13.如图,在矩形ABCD 中,AD =2AB ,∠BAD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E ,DH ⊥AE 于点H ,连接BH 并延长交CD 于点F ,连接DE 交BF 于点O ,下列结论:①∠AED =∠CED ;②OE =OD ;③BH =HF ;④BC ﹣CF =2HE ;⑤AB =HF ,其中正确的有_____.14.如图,在Rt △ABC 中,∠BAC =90°,AB =8,AC =6,以BC 为一边作正方形BDEC 设正方形的对称中心为O ,连接AO ,则AO =_____.1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AB ,AC 与BD 相交于点O ,在同一平面内将△ABC 沿AC 翻折,得到△AB’C ,若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24cm 2,则翻折后重叠部分(即S △ACE ) 的面积为________cm 2.16.已知:一组邻边分别为6cm 和10cm 的平行四边形ABCD ,DAB ∠和ABC ∠的平分线分别交CD 所在直线于点E ,F ,则线段EF 的长为________cm .17.如图,矩形ABCD 中,CE CB BE ==,延长BE 交AD 于点M ,延长CE 交AD 于点F ,过点E 作EN BE ⊥,交BA 的延长线于点N ,23FE AN ==,,则BC =_________.18.如图,菱形OABC 的两个顶点坐标为()0,0O ,()4,4B ,若将菱形绕点O 以每秒45︒的速度逆时针旋转,则第2019秒时,菱形两对角线交点D 的坐标为__________.19.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AE 平分∠BAD 交边 BC 于 E ,DF 平分∠ADC 交边 BC 于 F ,若 AD=11,EF=5,则 AB= ___.2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53AB AD ==,,BAD ∠的平分线AE 交CD 于点E ,连接BE ,若BAD BEC ∠=∠,则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如图1所示,把一个含45°角的直角三角板ECF 和一个正方形ABCD 摆放在一起,使三角板的直角顶点和正方形的顶点C 重合,点E ,F 分别在正方形的边CB ,CD 上,连接AE 、AF .(1)求证:AE =AF ;(2)取AF 的中点M ,EF 的中点N ,连接MD ,MN .则MD ,MN 的数量关系是 ,MD 、MN 的位置关系是(3)将图2中的直角三角板ECF ,绕点C 旋转180°,如图3所示,其他条件不变,则(2)中的两个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加以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2.已知正方形ABCD .(1)点P 为正方形ABCD 外一点,且点P 在AB 的左侧,45APB ∠=︒. ①如图(1),若点P 在DA 的延长线上时,求证:四边形APBC 为平行四边形. ②如图(2),若点P 在直线AD 和BC 之间,以AP ,AD 为邻边作APQD □,连结AQ .求∠PAQ 的度数.(2)如图(3),点F 在正方形ABCD 内且满足BC=CF ,连接BF 并延长交AD 边于点E ,过点E 作EH ⊥AD 交CF 于点H ,若EH=3,FH=1,当13AE CF =时.请直接写出HC 的长________.23.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E 是边AB 上的一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连接DE ,点A 关于直线DE 的对称点为F ,连接EF 并延长交BC 于点G ,连接DG ,过点E 作EH DE ⊥交DG 的延长线于点H ,连接BH .(1)求证:GF GC =;(2)用等式表示线段BH 与AE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4.已知正方形,ABCD 点F 是射线DC 上一动点(不与,C D 重合).连接AF 并延长交直线BC 于点E ,交BD 于,H 连接CH .在EF 上取一点,G 使ECG DAH ∠=∠. (1)若点F 在边CD 上,如图1,①求证:CH CG ⊥. ②求证:GFC 是等腰三角形.(2)取DF 中点,M 连接MG .若3MG =,正方形边长为4,则BE = . 25.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是CD 边上任意一点,连接,AE 过点B 作BF AE ⊥于F ,交AD 于H .()1如图1,过点D 作DG AE ⊥于G .求证:BF DG FG -=;()2如图2,点E 为CD 的中点,连接DF ,试判断,,DF FH EF 存在什么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3如图3,1AB =,连接EH ,点Р为EH 的中点,在点E 从点D 运动到点C 的过程中,点Р随之运动,请直接写出点Р运动的路径长.26.已知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B BC ≠,将ABC 沿直线AC 翻折,点B 落在点尽处,AD 与CE 相交于点O ,联结DE . (1)如图1,求证://AC DE ;(2)如图2,如果90B ∠=︒,3AB =,6=BC ,求OAC 的面积;(3)如果30B ∠=︒,23AB =,当AED 是直角三角形时,求BC 的长.27.猜想与证明:如图①摆放矩形纸片ABCD 与矩形纸片ECGF ,使B ,C ,G 三点在一条直线上,CE 在边CD 上.连结AF ,若M 为AF 的中点,连结DM ,ME ,试猜想DM 与ME 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拓展与延伸:(1)若将“猜想与证明”中的纸片换成正方形纸片ABCD 与正方形纸片ECGF ,其他条件不变,则DM 和ME 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2)如图②摆放正方形纸片ABCD 与正方形纸片ECGF ,使点F 在边CD 上,点M 仍为AF 的中点,试证明(1)中的结论仍然成立.[提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① ②28.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点E 是BC 边所在直线上一动点(不与点B 、C 重合),过点B 作BF ⊥DE ,交射线DE 于点F ,连接CF .(1)如图,当点E 在线段BC 上时,∠BDF=α. ①按要求补全图形;②∠EBF =______________(用含α的式子表示); ③判断线段 BF ,CF ,DF 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证明.(2)当点E 在直线BC 上时,直接写出线段BF ,CF ,DF 之间的数量关系,不需证明. 29.如图,锐角ABC ∆,AB AC =,点D 是边BC 上的一点,以AD 为边作ADE ∆,使AE AD =,EAD BAC ∠=∠.(1)过点E 作//EF DC 交AB 于点F ,连接CF (如图①)①请直接写出EAB ∠与DAC ∠的数量关系; ②试判断四边形CDEF 的形状,并证明;(2)若60BAC ∠=,过点C 作//CF DE 交AB 于点F ,连接EF (如图②),那么(1)②中的结论是否任然成立?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30.已知,矩形ABCD 中,4,8AB cm BC cm ==,AC 的垂直平分EF 线分别交AD BC 、于点E F 、,垂足为O .(1)如图1,连接AF CE 、,求证:四边形AFCE 为菱形;(2)如图2,动点P Q 、分别从A C 、两点同时出发,沿AFB △和CDE △各边匀速运动一周,即点P 自A F B A →→→停止,点O 自C D E C →→→停止.在运动过程中,①已知点P 的速度为每秒5cm ,点Q 的速度为每秒4cm ,运动时间为t 秒,当A C P Q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时,则t =____________.②若点P Q 、的运动路程分别为a b 、 (单位:,0cm ab ≠),已知AC P Q 、、、四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则a 与b 满足的数量关系式为____________.【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中线性质可得OE BE OD ==,根据菱形性质可得1652DBE ABC ︒∠=∠=,从而得到OEB ∠度数,再依据90OED OEB ︒∠=-∠即可. 【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菱形,50BCD ︒∠=, ∵O 为BD 中点,1652DBE ABC ︒∠=∠=. DE BC ⊥,∴在 Rt BDE ∆中,OE BE OD ==,65OEB OBE ︒∴∠=∠=.906525OED ︒︒︒∴∠=-=.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菱形的性质、直角三角形斜边中线的性质,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是四边形转化为三角形.2.B解析:B 【解析】 【分析】过A 作AH ⊥DC ,由勾股定理求出DH 的长.然后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即①当点P 在线段AB 上,②当点P 在线段BC 上,③当点P 在线段CD 上,根据三种情况点的位置,可以确定t 的值. 【详解】解:过A 作AH ⊥DC ,∴AH =BC =8cm ,DH =22AD AH - =10064-=6.i )当P 在AB 上时,即1003t ≤≤时,如图,1110382022BPQS BP BC t =⋅=-⨯=(),解得:53t =;ii )当P 在BC 上时,即103<t ≤6时,BP =3t -10,CQ =16-2t ,113101622022BPQSBP CQ t t =⋅=-⨯-=()(),化简得:3t 2-34t +100=0,△=-44<0,∴方程无实数解.iii)当P在线段CD上时,若点P在线段CD上,若点P在Q的右侧,即6≤t≤345,则有PQ=34-5t,13458202BPQS t=-⨯=(),295t=<6(舍去);若点P在Q的左侧时,即3485t≤<,则有PQ=5t-34,15348202BPQS t=-⨯=();t=7.8.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t存在,其值分别为15 3t=,t2=7.8.故选B.【点睛】本题是平行四边形中的动点问题,解决问题时,一定要变动为静,将其转化为常见的几何问题,再进行解答.3.B解析:B【分析】由正方形的性质和折叠的性质得出AB=AF,∠AFG=90°,由HL证明Rt△ABG≌Rt△AFG,得出①正确;设BG=FG=x,则CG=12﹣x.由勾股定理得出方程,解方程求出BG,得出GC,即可得出②正确;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AGB=∠GCF,得出AG∥CF,即可得出③正确;通过计算三角形的面积得出④错误;即可得出结果.【详解】①正确.理由如下:∵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BC=CD=AD=12,∠B=∠GCE=∠D=90°,由折叠的性质得:AF=AD,∠AFE=∠D=90°,∴∠AFG=90°,AB=AF.在Rt△ABG和Rt△AFG中,AG AGAB AF=⎧⎨=⎩,∴Rt△ABG≌Rt△AFG(HL);②正确.理由如下:由题意得:EF=DE=13CD=4,设BG=FG=x,则CG=12﹣x.在直角△ECG中,根据勾股定理,得(12﹣x)2+82=(x+4)2,解得:x=6,∴BG=6,∴GC=12﹣6=6,∴BG=GC;③正确.理由如下:∵CG =BG ,BG =GF ,∴CG =GF ,∴△FGC 是等腰三角形,∠GFC =∠GCF .又∵Rt △ABG ≌Rt △AFG ,∴∠AGB =∠AGF ,∠AGB +∠AGF =2∠AGB =180°﹣∠FGC =∠GFC +∠GC F =2∠GFC =2∠GCF ,∴∠AGB =∠GCF ,∴AG ∥CF ;④错误.理由如下:∵S △GCE =12GC •CE =12×6×8=24. ∵GF =6,EF =4,△GFC 和△FCE 等高,∴S △GFC :S △FCE =3:2,∴S △GFC =35×24=725≠28.8. 故④不正确,∴正确的有①②③.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和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平行线的判定,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等知识;本题综合性强,有一定的难度.4.C解析:C【分析】如图,取AD 的中点M ,连接CM 、AG 、AC ,作AN ⊥BC 于N .首先证明∠ACD =90°,求出AC ,AN ,利用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知EF =12AG ,求出AG 的最大值以及最小值即可解决问题.【详解】解:如图,取AD 的中点M ,连接CM 、AG 、AC ,作AN ⊥BC 于N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BCD =120°,28AD AB ==∴∠D =180°−∠BCD =60°,AB =CD =4,∵AM =DM =DC =4,∴△CDM 是等边三角形,∴∠DMC =∠MCD =60°,AM =MC ,∴∠MAC =∠MCA =30°,∴∠ACD =90°,∴AC =43在Rt △ACN 中,∵AC =3ACN =∠DAC =30°,∴AN =12AC =∵AE =EH ,GF =FH ,∴EF =12AG , ∵点G 在BC 上,∴AG 的最大值为AC 的长,最小值为AN 的长,∴AG 的最大值为∴EF 的最大值为∴EF 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直角三角形30度角性质、垂线段最短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添加常用辅助线,本题的突破点是证明∠ACD =90°,属于中考选择题中的压轴题.5.D解析:D【分析】①先判断出四边形CFHE 是平行四边形,再根据翻折的性质可得CF=FH ,然后根据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证明即可判断出①正确;②根据菱形的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可得∠BCH=∠ECH ,然后求出只有∠DCE=30°时EC 平分∠DCH ,即可判断出②错误;③点H 与点A 重合时,设BF=x ,表示出AF=FC=8-x ,利用勾股定理列出方程求解得到BF 的最小值,点G 与点D 重合时,CF=CD ,求出BF=4,然后写出BF 的取值范围,即可判断出③正确;④过点F 作FM ⊥AD 于M ,求出ME ,再利用勾股定理列式求解得到EF ,即可判断出④正确.【详解】①∵FH 与CG ,EH 与CF 都是矩形ABCD 的对边AD 、BC 的一部分,∴FH ∥CG ,EH ∥CF ,∴四边形CFHE 是平行四边形,由翻折的性质得,CF=FH ,∴四边形CFHE 是菱形,故①正确;②∵四边形CFHE 是菱形,∴∠BCH=∠ECH ,∴只有∠DCE=30°时EC 平分∠DCH ,故②错误;③点H 与点A 重合时,设BF=x ,则AF=FC=8-x ,在Rt △ABF 中,AB 2+BF 2=AF 2,即42+x 2=(8-x )2,解得x=3,点G与点D重合时,CF=CD=4,∴BF=4,∴线段BF的取值范围为3≤BF≤4,故③正确;④如图,过点F作FM⊥AD于M,则ME=(8-3)-3=2,由勾股定理得,2225+=MF ME综上所述,结论正确的有①③④,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勾股定理,掌握知识点是解题关键.6.C解析:C【分析】①易知AE=AP,AB=AD,所以只需证明∠EAB=∠PAD即可用SAS说明△APD≌△AEB;②易知∠AEB=∠APD=135°,则∠BEP=∠AEB﹣∠AEP=135°﹣45°=90°,所以EB⊥ED;③在Rt△BEP中利用勾股定理求出BE7,根据垂线段最短可知B到直线AE的距离7;则③错误;④要求正方形的面积,则需知道正方形一条边的平方值即可,所以在△AEB中,∠AEB=135°,AE=1,BE7A作AH⊥BE交BE延长线于H点,在Rt△AHB中利用勾股定理AB2=BH2+AH2即可.【详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D=AB,∠DAB=90°.∴∠DAP+∠BAP=90°.又∠EAP+∠BAP=90°,∴∠EAP=∠DAP.又AE=AP,∴△APD≌△AEB(SAS).所以①正确;∵AE=AP,∠EAP=90°,∴∠APE=∠AEP=45°,∴∠APD=180°﹣45°=135°.∵△APD≌△AEB,∴∠AEB=∠APD=135°,∴∠BEP=135°﹣45°=90°,即EB⊥ED,②正确;在等腰Rt△AEP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EP=222AE AP+=,在Rt△BEP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BE=227BP EP-=.∵B点到直线AE的距离小于BE,所以点B到直线AE的距离为7是错误的,所以③错误;在△AEB中,∠AEB=135°,AE=1,BE=7,如图所示,过点A作AH⊥BE交BE延长线于H点.在等腰Rt△AHE中,可得AH=HE=22AE=22.所以BH 27 +.在Rt△AHB中利用勾股定理可得AB2=BH2+AH2,即AB2=(272+)2+(22)2=14,所以S正方形ABCD=14.所以④正确.所以只有①和②、④的结论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解决复杂几何图形时要会分离图形,分离出对解决问题有价值的图形单独解决.7.C解析:C【分析】由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得到∠ABC=∠ADC=60°,∠BAD=120°,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到∠DCE=∠BCE=60°推出△CBE是等边三角形,证得∠ACB=90°,求出∠ACD=∠CAB=30°,故①正确;由AC ⊥BC ,得到S ▱ABCD =AC •BC ,故②正确,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C =,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的性质得到OE=12BC ,于是得到OE :∶6;故③错误;【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60ABC ADC ∴∠=∠=︒,120BCD ∠=︒∵CE 平分BCD ∠交AB 于点E ,∴60DCE BCE ∠=∠=︒,∴CBE △是等边三角形,∴BE BC CE ==.∵2AB BC =,∴AE BE CE ==,∴90ACB ∠=︒,∴30ACD CAB ∠=∠=︒,故①正确;∵AC BC ⊥,∴ABCD S AC BC =⋅,故②正确;在Rt ACB △中,90ACB ∠=︒,30CAB ∠=︒,∴AC =.AO OC =,AE BE =, ∴1OE BC 2=, 1::62OE AC BC ∴==,故③错误. 故选:C .【点睛】此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中位线的性质以及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注意证得△BCE 是等边三角形,OE 是△ABC 的中位线是关键.8.D解析:D【分析】根据翻折变换的性质和正方形的性质可证Rt △ABG ≌Rt △AFG ;根据角的和差关系求得∠GAF =45°;在直角△ECG 中,根据勾股定理可证CE =2DE ;通过证明∠AGB =∠AGF =∠GFC =∠GCF ,由平行线的判定可得AG ∥CF ;求出S △ECG ,由S △FCG =35GCE S ∆即可得出结论.【详解】①正确.理由:∵AB =AD =AF ,AG =AG ,∠B =∠AFG =90°,∴Rt △ABG ≌Rt △AFG (HL );②正确.理由:∵∠BAG =∠FAG ,∠DAE =∠FAE .又∵∠BAD =90°,∴∠EAG =45°;③正确.理由:设DE =x ,则EF =x ,EC =12-x .在直角△ECG 中,根据勾股定理,得:(12﹣x )2+62=(x +6)2,解得:x =4,∴DE =x =4,CE =12-x =8,∴CE =2DE ; ④正确.理由:∵CG =BG ,BG =GF ,∴CG =GF ,∴∠GFC =∠GCF .又∵Rt △ABG ≌Rt △AFG ,∴∠AGB =∠AGF ,∠AGB +∠AGF =2∠AGB =∠GFC +∠GCF =2∠GFC =2∠GCF ,∴∠AGB =∠AGF =∠GFC =∠GCF ,∴AG ∥CF ;⑤正确.理由:∵S △ECG =12GC •CE =12×6×8=24. ∵S △FCG =35GCE S ∆=3245⨯=725.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的性质和正方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平行线的判定,三角形的面积计算等知识.此题综合性较强,难度较大,解题的关键是注意数形结合思想与方程思想的应用.9.A解析:A【分析】由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得:22B C ,22A C ,22A B 分别等于11A B 、11B C 、11C A 的12,所以△222A B C 的周长等于△111A B C 的周长的一半,以此类推可求出结论.【详解】 解:△111A B C 中,114A B =,115AC =,117B C =, ∴△111A B C 的周长是16,2A ,2B ,2C 分别是边11B C ,11A C ,11A B 的中点,22B C ∴,22A C ,22A B 分别等于11A B 、11B C 、11C A 的12, ⋯,以此类推,则△444A B C 的周长是311622⨯=; ∴△n n n A B C 的周长是4122n -, 当2019n =时,第2019个三角形的周长42019120142122-==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中位线是三角形中的一条重要线段,由于它的性质与线段的中点及平行线紧密相连,因此,它在几何图形的计算及证明中有着广泛的应用.10.C解析:C【分析】由222AB AC BC +=,得出∠BAC =90°,则①正确;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DAB =∠EAC =60°,则∠DAE =150°,由SAS 证得△ABC ≌△DBF ,得AC =DF =AE =4,同理△ABC ≌△EFC (SAS ),得AB =EF =AD =3,得出四边形AEFD 是平行四边形,则②正确;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DFE=∠DAE =150°,则③正确;∠FDA =180°-∠DFE =30°,过点A 作AM DF ⊥于点M ,1143622AEFD SDF AM DF AD ===⨯⨯=,则④不正确;即可得出结果.【详解】解:∵22234=5+,∴222AB AC BC +=,∴∠BAC=90°,∴AB ⊥AC ,故①正确; ∵△ABD ,△ACE 都是等边三角形,∴∠DAB=∠EAC=60°,又∴∠BAC=90°,∴∠DAE=150°,∵△ABD 和△FBC 都是等边三角形,∴BD=BA ,BF=BC ,∠DBF+∠FBA=∠ABC+∠ABF=60°,∴∠DBF=∠ABC ,在△ABC 与△DBF 中,BD BA DBF ABC BF BC =⎧⎪∠=∠⎨⎪=⎩,∴△ABC ≌△DBF (SAS ),∴AC=DF=AE=4,同理可证:△ABC ≌△EFC (SAS ),∴AB=EF=AD=3,∴四边形AEFD 是平行四边形,故②正确;∴∠DFE=∠DAE=150°,故③正确;∴∠FDA=180°-∠DFE=180°-150°=30°,过点A 作AM DF ⊥于点M , ∴1143622AEFD S DF AM DF AD ===⨯⨯=, 故④不正确;∴正确的个数是3个,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平角、周角、平行是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等知识;熟练掌握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是解题的关键.二、填空题11.201812【分析】根据几何图形特征,先求出1C 、2C 、3C ,根据求出的结果,找出规律,从而得出2020C .【详解】∵点E 是BC 的中点,ED ∥AB ,EF ∥AC∴DE 、EF 是△ABC 的中位线∵等边△ABC 的边长为1∴AD=DE=EF=AF =12 则1C =1422⨯= 同理可求得:2C =1,3C =12发现规律:规律为依次缩小为原来的12 ∴2020C =201812 故答案为:201812.【点睛】 本题考查找规律和中位线的性质,解题关键是求解出几组数据,根据求解的数据寻找规律.12.①③④【分析】由“AAS ”可证△AOE ≌△COF ,△AHO ≌△CGO ,可得OE =OF ,HO =GO ,可证四边形EGFH 是平行四边形,由EF ⊥GH ,可得四边形EGFH 是菱形,可判断①③正确,若四边形ABCD 是正方形,由“ASA ”可证△BOG ≌△COF ,可得OG =OF ,可证四边形EGFH 是正方形,可判断④正确,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四边形ABCD 是菱形,∴AO =CO ,AD ∥BC ,AB ∥CD ,∴∠BAO =∠DCO ,∠AEO =∠CFO ,∴△AOE ≌△COF (AAS ),∴OE =OF ,∵线段EF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BC 、AD 边于点G 、H ,∴GH 过点O ,GH ⊥EF ,∵AD ∥BC ,∴∠DAO =∠BCO ,∠AHO =∠CGO ,∴△AHO ≌△CGO (AAS ),∴HO =GO ,∴四边形EGFH 是平行四边形,∵EF ⊥GH ,∴四边形EGFH 是菱形,∵点E 是AB 上的一个动点,∴随着点E 的移动可以得到无数个平行四边形EGFH ,随着点E 的移动可以得到无数个菱形EGFH ,故①③正确;若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BOC=90°,∠GBO=∠FCO=45°,OB=OC;∵EF⊥GH,∴∠GOF=90°;∠BOG+∠BOF=∠COF+∠BOF=90°,∴∠BOG=∠COF;在△BOG和△COF中,∵BOG COF BO COGBO FCO ∠=∠⎧⎪=⎨⎪∠=∠⎩,∴△BOG≌△COF(ASA);∴OG=OF,同理可得:EO=OH,∴GH=EF;∴四边形EGFH是正方形,∵点E是AB上的一个动点,∴至少得到一个正方形EGFH,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①③④.【点睛】本题考查了菱形的判定和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正方形的判定,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灵活运用这些性质进行推理是关键.13.①②③④【分析】①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BAE=∠DAE=45°,可得出△ABE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E2=,从而得到AE=AD,然后利用“角角边”证明△ABE 和△AHD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BE=DH,再根据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求出∠ADE=∠AED=67.5°,根据平角等于180°求出∠CED=67.5°,从而判断出①正确;②求出∠AHB=67.5°,∠DHO=∠ODH=22.5°,然后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OE=OD=OH,判断出②正确;③求出∠EBH=∠OHD=22.5°,∠AEB=∠HDF=45°,然后利用“角边角”证明△BEH和△HDF全等,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BH=HF,判断出③正确;④根据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可得DF =HE ,然后根据HE =AE ﹣AH =BC ﹣CD ,BC ﹣CF =BC ﹣(CD ﹣DF )=2HE ,判断出④正确;⑤判断出△ABH 不是等边三角形,从而得到AB ≠BH ,即AB ≠HF ,得到⑤错误.【详解】∵在矩形ABCD 中,AE 平分∠BAD ,∴∠BAE =∠DAE =45°,∴△ABE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E =. ∵AD =,∴AE =AD .在△ABE 和△AHD 中,∵90BAE DAE ABE AHD AE AD ∠=∠⎧⎪∠=∠=︒⎨⎪=⎩,∴△ABE ≌△AHD (AAS ),∴BE =DH ,∴AB =BE =AH =HD ,∴∠ADE =∠AED 12=(180°﹣45°)=67.5°,∴∠CED =180°﹣45°﹣67.5°=67.5°,∴∠AED =∠CED ,故①正确;∵∠AHB 12=(180°﹣45°)=67.5°,∠OHE =∠AHB (对顶角相等),∴∠OHE =∠AED ,∴OE =OH .∵∠DOH =90°﹣67.5°=22.5°,∠ODH =67.5°﹣45°=22.5°,∴∠DOH =∠ODH ,∴OH =OD ,∴OE =OD =OH ,故②正确;∵∠EBH =90°﹣67.5°=22.5°,∴∠EBH =∠OHD .在△BEH 和△HDF 中,∵EBH OHD BE DH AEB HDF ∠=∠⎧⎪=⎨⎪∠=∠⎩,∴△BEH ≌△HDF (ASA ),∴BH =HF ,HE =DF ,故③正确;由上述①、②、③可得CD =BE 、DF =EH =CE ,CF =CD ﹣DF ,∴BC ﹣CF =(CD +HE )﹣(CD ﹣HE )=2HE ,所以④正确;∵AB =AH ,∠BAE =45°,∴△ABH 不是等边三角形,∴AB ≠BH ,∴即AB ≠HF ,故⑤错误;综上所述:结论正确的是①②③④.故答案为①②③④.【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熟记各性质并仔细分析题目条件,根据相等的度数求出相等的角,从而得到三角形全等的条件或判断出等腰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也是本题的难点.14.【分析】连接AO 、BO 、CO ,过O 作FO ⊥AO ,交AB 的延长线于F ,判定△AOC ≌△FOB (ASA ),即可得出AO=FO ,FB=AC=6,进而得到AF=8+6=14,∠FAO=45°,根据AO=AF×cos45°进行计算即可.【详解】解:连接AO 、BO 、CO ,过O 作FO ⊥AO ,交AB 的延长线于F ,∵O 是正方形DBCE 的对称中心,∴BO=CO ,∠BOC=90°,∵FO ⊥AO ,∴∠AOF=90°,∴∠BOC=∠AOF ,即∠AOC+∠BOA=∠FBO+∠BOA ,∴∠AOC=∠FBO ,∵∠BAC=90°,∴在四边形ABOC 中,∠ACO+∠ABO=180°,∵∠FBO+∠ABO=180°,∴∠ACO=∠FBO ,在△AOC 和△FOB 中,AOC FOB AO FOACO FBO ∠=∠⎧⎪=⎨⎪∠=∠⎩, ∴△AOC ≌△FOB (ASA ),∴AO=FO ,FB=FC=6,∴AF=8+6=14,∠FAO=∠OFA=45°,∴AO=AF×cos45°2=2 故答案为2.【点睛】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本题的关键是通过作辅助线来构建全等三角形,然后将已知和所求线段转化到直角三角形中进行计算.15.6【分析】由折叠的性质可得∠BAC=∠B'AC=90°,AB=AB',S △ABC =S △AB'C =12cm 2,可证点B ,点A ,点B'三点共线,通过证明四边形ACDB'是平行四边形,可得B'E=CE ,即可求解.【详解】解:∵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CD,S△ABC=1242=12cm2,∵在同一平面内将△ABC沿AC翻折,得到△AB′C,∴∠BAC=∠B'AC=90°,AB=AB',S△ABC=S△AB'C=12cm2,∴∠BAB'=180°,∴点B,点A,点B'三点共线,∵AB∥CD,AB'∥CD,∴四边形ACDB'是平行四边形,∴B'E=CE,∴S△ACE=12S△AB'C=6cm2,故答案为:6.【点睛】本题考查了翻折变换,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和性质,证明点B,点A,点B'三点共线是本题的关键.16.2或14【分析】利用当AB=10cm,AD=6cm,由于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互相平行,又AE平分∠BAD,由此可以推出所以∠BAE=∠DAE,则DE=AD=6cm;同理可得:CF=CB=6cm,而EF=CF+DE-DC,由此可以求出EF长;同理可得:当AD=10cm,AB=6cm时,可以求出EF长【详解】解:如图1,当AB=10cm,AD=6cm∵AE平分∠BAD∴∠BAE=∠DAE,又∵AD∥CB∴∠EAB=∠DEA,∴∠DAE=∠AED,则AD=DE=6cm同理可得:CF=CB=6cm∵EF=DE+CF-DC=6+6-10=2(cm)如图2,当AD=10cm,AB=6cm,∵AE平分∠BAD,∴∠BAE=∠DAE又∵AD∥CB∴∠EAB=∠DEA,∴∠DAE=∠AED则AD=DE=10cm同理可得,CF=CB=10cm EF=DE+CF-DC=10+10-6=14(cm)故答案为:2或14.图1 图2【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等知识,关键是平行四边形的不同可能性进行分类讨论.17.663【分析】==,得到△FEM是等边三角形,根据含30°直通过四边形ABCD是矩形以及CE CB BE角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勾股定理得到KM,NK,KE的值,进而得到NE的值,再利用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勾股定理得到BN,BE即可.【详解】解:如图,设NE交AD于点K,∵四边形ABCD是矩形,∴AD∥BC,∠ABC=90°,∴∠MFE=∠FCB,∠FME=∠EBC==,∵CE CB BE∴△BCE为等边三角形,∴∠BEC=∠ECB=∠EBC=60°,∵∠FEM=∠BEC,∴∠FEM=∠MFE=∠FME=60°,∴△FEM是等边三角形,FM=FE=EM=2,∵EN⊥BE,∴∠NEM=∠NEB=90°,∴∠NKA=∠MKE=30°,∴KM=2EM=4,NK=2AN=6,∴在Rt△KME中,2223-=KM EM∴NE=NK+KE=6+23∵∠ABC=90°,∴∠ABE=30°,∴BN=2NE=12+3∴22663-=+BN NE∴BC=BE=663,故答案为:663【点睛】本题考查了矩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含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与勾股定理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灵活运用30°直角三角形的性质.18.(-2,0)【分析】先计算得到点D 的坐标,根据旋转的性质依次求出点D 旋转后的点坐标,得到变化的规律即可得到答案.【详解】∵菱形OABC 的两个顶点坐标为()0,0O ,()4,4B ,∴对角线的交点D 的坐标是(2,2), ∴22222OD =+=将菱形绕点O 以每秒45︒的速度逆时针旋转,旋转1次后坐标是(0,22),旋转2次后坐标是(-2,2),旋转3次后坐标是(-2,0),旋转4次后坐标是(-2,-2),旋转5次后坐标是(0,-22旋转6次后坐标是(2,-2),旋转7次后坐标是(2,0),旋转8次后坐标是(2,2)旋转9次后坐标是(0,22由此得到点D 旋转后的坐标是8次一个循环,∵201982523÷=,∴第2019秒时,菱形两对角线交点D 的坐标为(-2,0) 故答案为:(-220).【点睛】此题考查了菱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勾股定理,直角坐标系中点坐标的变化规律,根据点D 的坐标依次求出旋转后的坐标得到变化规律是解题的关键.19.8或3根据AE和DF是否相交分类讨论,分别画出对应的图形,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和等角对等边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①当AE和DF相交时,如下图所示∵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D=11,EF=5,∴BC=AD=11,AD∥BC,AB=CD∴∠DAE=∠BEA,∠ADF=∠CFD∵AE 平分∠BAD,DF 平分∠ADC∴∠DAE=∠BAE,∠ADF=∠CDF∴∠BEA=∠BAE,∠CFD=∠CDF∴BE=AB,CF=CD∴BE=AB= CD= CF∵BE+CF=BC+EF∴2AB=11+5解得:AB=8;②当AE和DF不相交时,如下图所示∵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AD=11,EF=5,∴BC=AD=11,AD∥BC,AB=CD∴∠DAE=∠BEA,∠ADF=∠CFD∵AE 平分∠BAD,DF 平分∠ADC∴∠DAE=∠BAE,∠ADF=∠CDF∴∠BEA=∠BAE,∠CFD=∠CDF∴BE=AB,CF=CD∴BE=AB= CD= CF∵BE+CF+EF =BC∴2AB+5=11解得:AB=3综上所述:AB=8或3故答案为:8或3.此题考查的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角平分线的定义和等角对等边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0.102【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证明AD=DE=3,再根据BAD BEC ∠=∠证明BC=BE ,由此根据三角形的三线合一及勾股定理求出BF ,即可求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详解】过点B 作BF CD ⊥于点F ,如图所示.∵AE 是BAD ∠的平分线,∴DAE BAE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53CD AB BC AD BAD BCE AB CD ====∠=∠,,,∥, ∴BAE DEA ∠=∠,∴DAE DEA ∠=∠,∴3DE AD ==,∴2CE CD DE =-=.∵BAD BEC ∠=∠,∴BCE BEC ∠=∠,∴BC=BE, ∴112CF EF CE ===, ∴22223122BF BC CF =-=-=∴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225102BF CD ⋅==.故答案为:2【点睛】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边平行且相等,对角相等,等腰三角形的等角对等边的性质、三线合一的性质,勾股定理.三、解答题21.(1)见解析;(2)相等,垂直;(3)成立,理由见解析【分析】(1)由等腰直角△ECF得到CE=CF,再由正方形ABCD进一步得到BE=DF,最后证明△ABE≌△ADF即可求解;(2)MN是△AEF的中位线,得到AE=2MN,又M是直角三角形ADF斜边上的中点,得到AF=2MD,再由(1)中的AE=AF即可得到MN=MD;由∠DMF=∠DAF+∠ADM,∠FMN=∠FAE,∠DAF=∠BAE,∠ADM=∠DAF=∠BAE,由此得到∠DMN=∠BAD=90°;(3)连接AE,同(1)中方法证明△ABE≌△ADF,进而得到AE=AF,此时MN是△AEF中位线,MD是直角△ADF斜边上的中线,证明方法等同(2)中即可求解.【详解】解:(1)证明:如图1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AB=AD=BC=CD,∠B=∠ADF=90°,∵△CE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90°,∴CE=CF,∴BC﹣CE=CD﹣CF,即BE=DF,∴△ABE≌△ADF(SAS),∴AE=AF.(2)如图2中,MD,MN的数量关系是相等,MD、MN的位置关系是垂直,理由如下:∵在Rt△ADF中DM是斜边AF的中线,∴AF=2DM,∵MN是△AEF的中位线,∴AE=2MN,由(1)知:AE=AF,∴DM=MN;∵∠DMF=∠DAF+∠ADM,AM=MD,∵∠FMN=∠FAE,∠DAF=∠BAE,∴∠ADM=∠DAF=∠BAE,。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基础测试题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基础测试题2

第20章《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测试题2(一)选择题:1.顺次连结等腰梯形各边中点所得的四边形一定是().(A)菱形(B)矩形(C)梯形(D)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2.已知下列四个命题:(1)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的四边形是正方形;(2)对角线垂直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3)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矩形;(4)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其中真命题的个数是().(A)1 (B)2 (C)3 (D)0 3.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A)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B)有一组对边和一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C)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4.矩形的边长为10 cm和15 cm,其中一内角平分线分长边为两部分,分别长().(A)6 cm和9 cm (B)5 cm和10 cm(C)4 cm和11 cm (D)7 cm和8 cm 5.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C、BD相交于点O,则图中全等三角形共有().(A)1对(B)3对(C)2对(D)4对6.菱形周长为20 cm,它的一条对角线长6 cm,则其面积为().(A)6 (B)12 (C)18 (D)24(二)证明题:7.已知:如图,矩形ABCD中,E、F是AB上的两点,且AF=BE.求证:∠ADE=∠BCF.8.已知:如图,AD∥BC,ED∥BF,且AF=CE.求证: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三)附加题9.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AB=DC,P是AD中点.求证:BP=PC.10.证明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四)课后思考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1.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点E、F分别在BC、CD上移动,但A到EF的距离AH 始终保持与AB长相等,问在E、F移动过程中:(1)∠EAF的大小是否有变化?请说明理由.(2)△ECF的周长是否有变化?请说明理由.。

平行四边形矩形综合过关测试题组

平行四边形矩形综合过关测试题组

平行四边形矩形综合过关测试题组(一) 一、选择题 1.如图,DE 是△ABC 的中位线,若BC 的长是3cm ,则DE 的长是( ) A .2cm ; B .1.5cm ; C .1.2cm ; D .1cm ; E A B C D A E B D O C(第1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2.在以下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中,错误的是 ( ) A . 对边平行 B . 对角相等 C . 对边相等 D . 对角线互相垂直 3.如图,□ABCD 的周长为16cm ,AC 、BD 相交于点O ,OE ⊥AC 交AD 于E ,则△DCE 的周长为( ) A .4 cm B .6cm C .8cm D .10cm4.如图,□ABCD 中,AC 、BD 为对角线,BC =6,BC 边上的高为4,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A .3 B .6 C .12 D .245.顺次连接任意一个四边形四边的中点所得到的四边形一定是( ) A .平行四边形 B .矩形 C 菱形 D 正方形6.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 C .BD 相交于点O ,给出下列四组条件:①AB ∥CD ,AD ∥BC ;②AB =CD ,AD =BC ;③AO =CO ,BO =DO ;④AB ∥CD ,AD =BC .其中一定能判断这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条件共有( )A .1组B .2组C .3组D .4组 7.如图在矩形ABCD 中,若AC =2AB ,则∠AOB 的大小是( ) A . 30° B . 45° C . 60° D .90° A B C D O A B C DO (第7题图) (第9题图) 8.∠A 和∠C 是矩形ABCD 的一组对角,则(1)∠ A 与∠C 相等;(2)∠A 与∠C 互补;(3)∠A 是直角;(4)∠C 是直角.以上结论中,正确的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9.如图,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互相平分,可供添加的条件有①BC AB ⊥;②BC AB =;③BD AC ⊥;④BD AC =,其中能使它变为矩形的是( )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①④1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 ,B ,C 三点的坐标分别为(0,0),(0,-5),(-2,-2),以这三点为平行四边形的三个顶点,则第四个顶点不可能在( )A .第一象限B .第二象限C .第三象限D .第四象限 二、填空题11.如图,在图中有全等三角形____________对.ABCDE FOA BCDEFABCDO(第11题图) (第15题图) (第18题图)12.已知:O 是平行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的交点,AB =10cm ,BC =8cm ,AC =16cm ,BD =13cm ,则△ODC 的周长是_______,△OAD 的周长是_________.13.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6,BD =4,则 AB 长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14.已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144,相邻两边上的高分别为8和9,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__. 15.如图,E 、F 是□ABCD 对角线BD 上的两点,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16.A 、B 、C 、D 在同一平面内,从(1) AB ∥CD , (2) AB = CD ,(3)BC ∥AD ,(4) BC =AD 这四个条件中任选两个,能使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选法有____________种.17.已知△ABC 的周长为18,D ,E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则△ADE 的周长为____________. 18.如图,在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若∠AOB =60°,AB =4cm ,则AC 的长为________cm .19.如图,将矩形纸ABCD 的四个角向内折起,恰好拼成一个无缝隙无重叠的四边形EFGH ,若EH =3厘米,EF =4厘米,则边AD 的长是___________厘米.BE GAB CD18题图 19题图20.在四边形ABCD 中,AD ∥BC ,∠D =90°,若再添加一个条件,就能推出四边形ABCD 是矩形,你所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写出一种情况即可) 三、证明题 21.在ABCD 中,E ,F 分别是B C .AD 上的点,且BE =DF .求证:AE =CF .AB ED F四、解答题2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且AD>BC,BC=6cm,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P以1cm/s的速度由A向D运动,Q以2cm / s的速度由C向B运动,几秒钟后四边形ABQP 成为平行四边形?Q23.如图,在△ABC中,∠ACB=90°,D是BC的中点,DE⊥BC,CE∥AD,若AC=2,CE=4,求四边形ACEB的周长.ABCDE24.如图,在△ABC 中,点O 是AC 边上的一个动点,过点O 作直线MN ∥BC ,设MN 交∠BCA 的角平分线于点E ,交∠BCA 的外角平分线于点F . (1)求证:EO =FO ;(2)当点O 运动到何处时,四边形AECF 是矩形?并证明你的结论.ABCE FM N O。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测试题(含答案)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测试题(含答案)

19.1.2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选择题1.不能判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AB=CD,AD=BCB.AB=CD,AB∥CDC.AB=CD,AD∥BCD.AB∥CD,AD∥BC2.下列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AB∥CD,AD=BCB.AB=AD,CB=CDC.AB=CD,AD=BCD.∠B=∠C,∠A=∠D3.如图1,已知AD∥BC,要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需添加一个条件为______________.图1 图2 图34.如图2,在△ABC中,D、E分别是AB、AC边的中点,且DE=6 cm,则BC=____________.二、填空题1.如图3,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当E、F满足下列哪个条件时,四边形DEBF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A.AE=CFB.DE=BFC.∠ADE=∠CBFD.∠AED=∠CFB2.如图4,AB DC,DC=EF=10,DE=CF=8,则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有_________________,理由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4 图5 图63.如图5,E、F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BD上的两点,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__________,使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4.如图6,AD=BC,要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还需补充的一个条件是:______ ________.5.如图,在ABCD中,已知M和N分别是边AB、DC的中点,试说明四边形BMDN也是平行四边形.三、综合题1.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为顶点作平行四边形最多能作( )A.4个B.3个C.2个D.1个2.下面给出了四边形ABCD中∠A、∠B、∠C、∠D的度数之比,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1∶2∶3∶4B.2∶2∶3∶3C.2∶3∶3∶2D.2∶3∶2∶33.九根火柴棒排成如右图形状,图中_____个平行四边形,你判断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4.已知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给出下列5个条件:①AB∥CD;②OA=OC;③AB=CD;④∠BAD=∠DCB;⑤AD∥BC.(1)从以上5个条件中任意选取2个条件,能推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有(用序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由以上5个条件中任意选取2个条件,不能推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请选取一种情形举出反例说明.5.若三条线段的长分别为20 cm,14 cm,16 cm,以其中两条为对角线,另一条为一边,是否可以画平行四边形?6.如图,E 、F 是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的两点,AF=CE ,DF=BE ,DF ∥BE.求证:(1)△AFD ≌△CEB; (2)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7.如图,已知DC ∥AB ,且DC=21AB ,E 为AB 的中点. (1)求证:△AED ≌△EBC ;(2)观察图形,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除△EBC 外,请再写出两个与△AED 的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如图,已知ABCD中DE⊥AC,BF⊥AC,证明四边形DEBF为平行四边形.9.如图,已知ABCD中,E、F分别是AB、CD的中点.求证:(1)△AFD≌△CEB;(2)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参考答案一、课前预习(5分钟训练)1.不能判断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AB=CD,AD=BCB.AB=CD,AB∥CDC.AB=CD,AD∥BCD.AB∥CD,AD∥BC答案:C2.下列给出的条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AB∥CD,AD=BCB.AB=AD,CB=CDC.AB=CD,AD=BCD.∠B=∠C,∠A=∠D答案:C3.如图,已知AD∥BC,要使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需添加一个条件为______________.答案:提示:添加AB∥DC,AD=BC等都可以.4.如图,在△ABC中,D、E分别是AB、AC边的中点,且DE=6 cm,则BC=____________.解析:根据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可知BC=2DE=12 cm.答案:12 cm二、课中强化(10分钟训练)1.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当E、F 满足下列哪个条件时,四边形DEBF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 )A.AE=CFB.DE=BFC.∠ADE=∠CBFD.∠AED=∠CFB解析:当E、F满足AE=CF时,由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知OB=OD,OA=OC,故OE=OF.可知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当E、F满足∠ADE=∠CBF时,因为AD∥BC,所以∠DAE=∠BCF.又AD=BC,可证出△ADE≌△CBF,所以DE=BF,∠DEA=∠BFC.故∠DEF=∠BFE.因此DE∥BF,可知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类似地可说明D也可以.答案:B2.如图,AB DC,DC=EF=10,DE=CF=8,则图中的平行四边形有_________________,理由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因为AB DC,根据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C=EF,DE=CF,根据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可判定四边形CDEF是平行四边形.答案:四边形ABCD,四边形CDEF 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如图,E、F是平行四边形ABCD对角线BD上的两点,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__________,使四边形AECF是平行四边形.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定义和判定方法可填BE=DF;∠BAE=∠CDF等.答案:BE=DF或∠BAE=∠CDF等任何一个均可4.如图,AD=BC,要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还需补充的一个条件是:______ ________.解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判定定理,知可填①AD ∥BC,②AB=CD,③∠A+∠B=180°,④∠C+∠D=180°等. 答案:不唯一,以上几个均可. 5.如图,在ABCD 中,已知M 和N 分别是边AB 、DC 的中点,试说明四边形BMDN 也是平行四边形.答案:证明:∵ABCD,∴AB CD.∵M 、N 是中点, ∴BM=21AB,DN=21CD. ∴BM DN.∴四边形BMDN 也是平行四边形. 三、课后巩固(30分钟训练)1.以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个点为顶点作平行四边形最多能作( )A.4个B.3个C.2个D.1个解析:要求最多能作几个,只要连结起三个顶点后构成三角形,分别以其中一边作为对角线,另两边作为平行四边形的邻边作图,即可得出三种. 答案:B2.下面给出了四边形ABCD 中∠A 、∠B 、∠C 、∠D 的度数之比,其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1∶2∶3∶4B.2∶2∶3∶3C.2∶3∶3∶2D.2∶3∶2∶3 解析:由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易知,要使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需满足∠A=∠C ,∠B=∠D ,因此∠A 与∠C ,∠B 与∠D 所占的份数分别相等. 答案:D3.九根火柴棒排成如右图形状,图中_____个平行四边形,你判断的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有3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已知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给出下列5个条件:①AB ∥CD ;②OA=OC ;③AB=CD ;④∠BAD=∠DCB ;⑤AD ∥BC.(1)从以上5个条件中任意选取2个条件,能推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有(用序号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对由以上5个条件中任意选取2个条件,不能推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请选取一种情形举出反例说明.解析:本题是条件开放性试题,要使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从边、角、对角线上考虑共有5种判定方法,因此只需将任意两个条件组合加以评砼卸?答案:(1)①与②;①与③;①与④;①与⑤;②与⑤;④与⑤(2)③与⑤两个条件不能推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如图,AB=CD且AD∥BC,而四边形ABCD不是平行四边形.5.若三条线段的长分别为20 cm,14 cm,16 cm,以其中两条为对角线,另一条为一边,是否可以画平行四边形?解析:由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平分,能否画平行四边形,应以任两条的一半和第三边为三边,看是否能构成三角形即可.20,16或20,14为对角线,另一条为一边可画平行四边形.6.如图,E、F是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的两点,AF=CE,DF=BE,DF∥BE.求证:(1)△AFD≌△CEB;(2)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答案:证明:(1)∵DF∥BE,∴∠AFD=∠CEB.又∵AF=CE,DF=BE,∴△AFD≌△CEB.(2)由(1)△AFD≌△CEB知AD=BC,∠DAF=∠BCE,∴AD∥BC.∴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7.如图,已知DC ∥AB ,且DC=21AB ,E 为AB 的中点. (1)求证:△AED ≌△EBC ;(2)观察图形,在不添加辅助线的情况下,除△EBC 外,请再写出两个与△AED 的面积相等的三角形(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证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证明:(1)∵E 为AB 的中点, ∴AE=EB=21AB. ∵DC=21AB ,DC ∥AB , ∴AE DC ,EB DC.∴四边形AECD 和四边形EBCD 都是平行四边形. ∴AD=EC ,ED=BC. 又∵AE=BE , ∴△AED ≌△EBC.(2)△ACD ,△ACE ,△CDE(写出其中两个三角形即可) 8.如图,已知ABCD 中DE ⊥AC,BF ⊥AC,证明四边形DEBF 为平行四边形.答案:证明:在ABCD 中,AD=BC,AD ∥BC,∴∠DAC=∠BCA. 又∵∠DEA=∠BFC=90°, ∴Rt △ADE ≌Rt △CBF. ∴DE=BF. 同理,可证DF=BE.∴四边形DEBF 为平行四边形. 9.(2010江苏南京模拟,19)如图,已知ABCD 中,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求证:(1)△AFD ≌△CEB;(2)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答案:证明:(1)在ABCD 中,AD=CB,AB=CD,∠D=∠B.∵E 、F 分别是AB 、CD 的中点, ∴DF=21CD,BE=21AB. ∴DF=BE. ∴△AFD ≌△CEB. (2)在ABCD 中,AB=CD,AB ∥CD.由(1)得BE=DF,∴AE=CF. ∴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

(完整版)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测试题

(完整版)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测试题

平行四边形、菱形、矩形、正方形测试题一、选择题 (每题 3 分,共 30 分 )。

1.平行四边形 ABCD 中,∠ A=50°,则∠ D=( )A. 40°B. 50°C. 130°D. 不可以确立 2.以下条件中,能判断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 一组对边相等B. 对角线相互均分C. 一组对角相等D. 对角线相互垂直3.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EF 过对角线的交点 O ,若 AB=4 ,BC=7,OE=3,则四边形 EFCD 周长是( ) A .14 B. 11 C. 10 D. 17 4.菱形拥有的性质而矩形不必定有的是 ( )A .对 角相等且互补B . 对角线相互均分C . 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相等D .对 角线相互垂直5.已知菱形的周长为 40cm ,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比为 3:4,那么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 )A .6cm ,8cm B. 3cm ,4cm C. 12cm , 16cm D. 24cm ,32cm6.如图在矩形 ABCD 中,对角线 AC 、BD 订交于点 O ,则以下说法错误的选项是 ( ) A .AB= 1AD2B .AC=BDC . DAB ABC BCD CDA 90 D .AO=OC=BO=OD图 57.如图 5 连接正方形各边上的中点,获得的新四边形是 ( )A .矩形 B. 正方形 C.菱形 D.平行四边形8. 一矩形两对角线之间的夹角有一个是 600, 且这角所对的边长 5cm,则对角线 长为 ( )A. 5 cmB. 10cmC. 5 2 cmD. 没法确立9. 当矩形的对角线相互垂直时 , 矩形变为 ( )A. 菱形B. 等腰梯形C. 正方形D. 没法确立 .10. 如下图,在ABCD 中, 、 分别 AB 、CDA E BE F 的中点,连接 DE 、EF 、BF ,则图中平行四边形共有( ) DCA .2 个B .4 个C .6 个D . 8 个F二、填空题(每题 3 分,共 24 分 )11.□ABCD 中, AB :BC=1:2,周长为 24cm,则AB=_____cm, AD=_____cm. 12.已知:四边形ABCD中, AB= CD,要使四边形 ABCD为平行四边形,需要增加__________,(只要填一个你以为正确的条件即可)你判断的原因是:。

(完整版)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测试题

(完整版)平行四边形性质与判定测试题

《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与判定》测试卷5.如图,在口 ABC 冲,/ B=110° 则/ E+Z F 的值为().A.110 °B.30 °C.507. 平行四边形ABCD 勺周长32, 5AB=3BC,则对角线AC 的取值范围为()A. 6<AC<10B. 6<AC<16C. 10<AC<16D. 4<AC<168.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 中, E,F 是对角线BD 上的两点,若添加一个条件使△ ABE^A CDF 则添加的条件不能是()A.AE=CFB.BE=FDC.BF=DED. Z 1=Z 29. 若口 ABCD 勺周长为28,A ABC 的周长为17cm,则AC 的长为 ( )(满分120 分) 姓名: _________ 班级: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如下右图,下列条件中,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 、心 CO B8 DOB A 吐 DC ,/ BAD=Z BCDC 、A 吐 CD / 1 = /2 D A 吐 CD BO AD 2. 在以下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中,错误的是() A.对边平行 B. 对角相等 C. 对边相等D.对角线互相垂直 3. 如右图,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Z D=120°,ZCAD=32 . 则Z ABC ZCAB 的度数分别为( A . 28°,120° B O c o C . 32°, 120° D 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 A. 1 2 180 B. ) .120°,28°.120°,32° ABCD 中, 2 3 F 列各式不 180 C . 3 4 180 D . 2 4 180E 、 6.如上右图所示,在□ ABCDK 则图中平行四边形共有 ( 、4个F 分别AB CD 的中点,连结DE EF 、BF,)C 、6个A 二 D C,延长AD 至F,延长CD 至E,连接EF, D.70A.11cmB.5.5cmC.4cmD.3cm10. 如图所示,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按下列条件得到的四边形BFDE是平行四边形的个数是()①图甲,DEL AC, BF丄AC②图乙,DE平分/ ADC BF平分/ ABC③图丙,E是AB的中点,F是CD的中点④图丁,E是AB上一点,EF L ABA.3个B.4 个C.1个D.2 个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两根长40 cm的木条,作为四边形的一组对边,再用两根长为30cm的木条作为四边形的另一组对边,拼成一个四边形,这个四边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 .12.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为36cm相邻两边的比为1:2,则它的两邻边长分别是13.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 EF 〃AD,GH 〃AB,EF、GH相交于点0,则图中共有________ 平行四边形.14. 如图,平行四边形ABCDK BC=2CD CAL AB AC=3cm 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________ .15. 如图,P是四边形ABCD的DC边上的一个动点,当四边形ABCD满足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 PAB的面积始终保持不变.(注:只需填上你认为正确的一种条件即可,不必考虑所有可能的情形.)16. □ ABCD勺周长36cm AB=8cm 贝U BC= cm ;当/ B=60°时,AD为BC间的距离AE= cm ,□ ABCD勺面积S^ABC=cm1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 ABC冲,点E在边AD上,以BE为折痕,将厶ABE向上翻折,点A正好落在CD上的点卩,若厶FDE 的周长为8,A FCB的周长为22,则FC的长为___________________ .218.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口 ABCD 勺顶点,A , B , D 的坐标分别是(0, 0) (5, 0), (2, 3),则顶点C 的坐标是 ______ .19. 女口图,在二ABCD 中, AB= 6, AD- 9,Z BAD 的平分线交BC 于点E ,交DC 的 延长线于点F , BGL AE 垂足为G, AF = 5, BG 4匹,则厶CEF 的周长为 __________ .20. 如图,□ ABCC 中,/ ABC=60 , E , F 分别在CD 和BC 的延长线上,AE// BDEF 丄BC , EF= 3,则AB 的长是22. (8分)如图,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AB=10, AD=8, AC BC 求AC 、OA以及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23. (8 分)如图,△ ABC D 是 AB 的中点,E 是 AC 上一点,EF / AB DF / BE 证明:DF 与AE互相平分21. (8 分) 求证:(1)BExC如图,二ABCDK E 、-DF; (2)BE // DF.24. ( 8 分) 如图,△ ABC 中,AB = AC, E 是AB 上一点,以点 E 为圆心,EB 为半径画弧 交BC 于点D ,连接ED ,并延长ED 到F ,使EF = AB ,连接FC,问/ F 和/ A 是否相等?为什27. (12 分)如图,在四边形 ABCDh AD// BC 且 AD<BC BC=18cm CD=15cm AD=10cm AB=12cm 动点P 、Q 分别从A 、C 同时出发,点P 以2cm/秒的速度由A 向D 运动,点Q 以3cm/秒的速度由C 向B 运动。

题目:《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题目:《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题目:《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单元
测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
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不相等。

- 正确()
2. 梯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 错误()
3.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底边长度和高度计算得出。

- 正确()
4. 梯形的上底和下底平行并且相等。

- 错误()
5.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长度一定相等。

- 正确()
二、填空题
1. 梯形的面积公式为 ____。

- `面积 = (上底 + 下底) ×高 / 2`
2.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 ____。

- `面积 = 底边 ×高`
三、计算题
1. 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边长度为 8 厘米,高度为 5 厘米,请计算其面积。

- 面积 = 8 × 5 = 40 平方厘米
2. 一个梯形的上底长度为 6 厘米,下底长度为 12 厘米,高度为 8 厘米,请计算其面积。

- 面积 = (6 + 12) × 8 / 2 = 72 平方厘米
四、简答题
1.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 相同点:都是四边形形状,都有四条边。

- 不同点:梯形有两边平行,平行四边形的对边长度相等。

2. 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分别是什么?请简要说明。

-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底边长度乘以高度。

- 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上底和下底之和乘以高度再除以二。

答案仅供参考,请自行核对。

平行四边形测试题及答案

平行四边形测试题及答案

平行四边形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具有什么性质?A. 平行且相等B. 垂直且相等C. 平行且垂直D. 垂直且不等答案:A2. 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是:A. 矩形B. 菱形C. 梯形D. 任意平行四边形答案:A3.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以下哪种方式计算?A. 底乘以高B. 对角线乘积的一半C. 周长乘以半径D. 以上都不是答案:A4. 如果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是:A. 矩形B. 菱形C. 正方形D. 梯形答案:C5. 菱形的四个角中,相邻角的度数之和是多少?A. 90°B. 180°C. 270°D. 360°答案:B6.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平行四边形的性质?A. 对边平行B. 对角相等C. 对角线互相平分D. 对角线垂直答案:D7. 矩形的对角线有什么特点?A. 相等B. 垂直C. 平行D. 以上都不是答案:A8. 梯形的中位线与两底边的关系是什么?A. 等于两底边之和的一半B. 等于两底边之差的一半C. 等于两底边之和D. 等于两底边之差答案:A9. 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A. 360°B. 540°C. 720°D. 1080°答案:A10. 以下哪个图形不是平行四边形?A. 矩形B. 菱形C. 梯形D. 正方形答案:C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1.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________。

答案:互相平分12. 如果平行四边形的两组对边分别相等,那么这个平行四边形是________。

答案:矩形13. 菱形的面积公式是________。

答案:底乘以高14. 正方形是特殊的________。

答案:矩形15. 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是________。

答案:两组对边之和的两倍16. 梯形的上底和下底的长度之和等于________。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测试题

平行四边形的判定测试题

第十八章平行四边形18.1.2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如图,DE是△ABC的中位线,且△ADE的周长为20,则△ABC的周长为A.30 B.40C.50 D.无法计算【答案】B2.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D,BC=AD,若∠D=120°,则∠C的度数为A.60°B.70°C.80°D.90°【答案】A【解析】∵AB=CD,BC=AD,∴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C+∠D=180°,∵∠D=120°,∴∠C=60°.故选A.3.四边形ABCD中,从∠A,∠B,∠C,∠D的度数之比中,能判定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的是A.1∶2∶3∶4 B.2∶3∶2∶3C.2∶2∶3∶3 D.1∶2∶2∶3【答案】B【解析】根据对角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A.1∶2∶3∶4,对角不相等,不能;B.2∶3∶2∶3,对角相等,能;C.2∶2∶3∶3,对角不相等,不能;D.1∶2∶2∶3,对角不相等,不能,故选B.4.依次连接任意四边形各边的中点,得到一个特殊图形,则这个图形一定是A.平行四边形B.矩形C.菱形D.梯形【答案】A【解析】如图,连接AC,∵四边形ABCD各边中点是E、F、G、H,∴HG∥AC,HG=12AC,EF∥AC,EF=12AC,∴EF=GH,EF∥GH,∴四边形EFGH是平行四边形.故选A.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下列条件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的是A.AB∥CD,AD∥BC B.OA=OC,OB=ODC.AD=BC,AB∥CD D.AB=CD,AD=BC【答案】C6.如图,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是AB中点,且AE+EO=4,则ABCD的周长为A.20 B.16 C.12 D.8【答案】B【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OA=OC,∵AE=EB,∴OE =12BC,∵AE+EO=4,∴2AE+2EO=8,∴AB+BC=8,∴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2×8=16,故选B.7.如图,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E,F是对角线AC上的两点,当E,F满足下列哪个条件时,四边形DEBF不一定是平行四边形A.AE=CF B.DE=BFC.∠ADE=∠CBF D.∠AED=∠CFB【答案】BD选项:∵∠AED=∠CFB,∴∠DEO=∠BFO ,∴DE∥BF,在△DOE和△BOF中,DOE BOF DEO BFO OD OB∠=∠⎧⎪∠=∠⎨⎪=⎩,∴△DOE≌△BOF,∴DE=BF,∴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故选项正确.故选B.8.如图,E,F分别是□ABCD的边AB,CD的中点,则图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共有A.2个B.3个C.4个D.5个【答案】C【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DC∥AB,DC=AB,∵E、F分别是边AB、CD的中点,∴DF=FC=12DC,AE=EB=12AB,∵DC=AB,∴DF=FC=AE=EB,∴四边形DFBE和CFAE都是平行四边形,∴DE∥FB,AF∥CE,∴四边形FHEG是平行四边形,故选C.二、填空题: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9.如图,A、B两点被池塘隔开,在AB外选一点C,连接AC、BC,取AC、BC的中点D、E,量出DE=a,则AB=2a,它的根据是__________.【答案】三角形的中位线等于第三边的一半10.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点E是BC边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交AB的延长线于F点.已知AB=4,∠F=∠CDE,则BF的长为__________.【答案】4【解析】因为∠F=∠CDE,所以AB∥CD,因为AD∥BC,所以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所以AB=CD,因为点E是BC边的中点,所以ED=EF,又因为∠F=∠CDE,∠DEC=∠FEB,所以△ECD≌△EBF,所以BF=CD,所以BF=AB,因为AB=4,所以BF=4,故答案为:4.11.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E是DC上一点,连接BE并延长交AD的延长线于点F,连接CF,BD,请你只添加一个条件:__________,使得四边形BDFC为平行四边形.【答案】DE=EC(答案不唯一)【解析】答案不唯一,比如:BD∥CF,构成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F=BC,构成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DE=EC,可以证明BE=EF,构成对角线相互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等等.故答案:DE=EC(答案不唯一).1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交于点O,点E、F在直线AC上(不同于A、C),当E、F的位置满足__________的条件时,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答案】AE=CF(答案不唯一)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3.如图,已知D、E、F分别是△ABC各边的中点,求证:AE与DF互相平分.【解析】∵D、E、F分别是△ABC各边的中点,根据中位线定理知:DE∥AC,DE=AF,EF∥AB,EF=AD,∴四边形ADEF为平行四边形,故AE与DF互相平分.14.如图,ABCD中,E、F分别是AB、CD上的点,AE=CF,M、N分别是DE、BF的中点.求证:四边形ENFM是平行四边形.【解析】∵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B∥CD.∵AE=CF,∴FD=EB,∴四边形DEBF是平行四边形,∴DE∥FB,DE=FB.∵M、N分别是DE、BF的中点,∴EM=FN.∵DE∥FB,∴四边形MENF是平行四边形.15.如图,点M,N在线段AC上,AM=CN,AB∥CD,AB=CD.求证:∠1=∠2.16.如图1,平行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BD、AC交于点O.将直线AC绕点O顺时针旋转分别交BC、AD于点E、F.(1)在旋转过程中,线段AF与CE的数量关系是__________.⊥,当旋转角至少为__________︒时,四边形ABEF是平行四边形,并证明(2)如图2,若AB AC此时的四边形是ABEF是平行四边形.【解析】(1)相等,理由如下: 如图,在ABCD 中,AD ∥BC ,OA =OC ,∴∠1=∠2,在△AOF 和△COE 中,1234OA OC ∠=∠⎧⎪=⎨⎪∠=∠⎩,∴△AOF ≌△COE (ASA ), ∴AF =CE .(2)当旋转角为90︒时,90COE ∠=︒,如图,又∵AB ⊥AC , ∴∠BAO =90°, ∠AOF =90°, ∴∠BAO =∠AOF , ∴AB ∥EF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 ∥BC , 即:AF ∥BE , ∵AB ∥EF ,AF ∥BE ,∴四边形ABEF 是平行四边形.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某天的最高气温是8℃,最低气温是-3℃,那么这天的温差是() A.-3℃B.8℃C.-8℃D.11℃2.下列立体图形中,从上面看能得到正方形的是()3.下列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A.x-y=6 B.x-2=xC.x2+3x=1 D.1+x=34.今年某市约有108 000名应届初中毕业生参加中考,108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A.0.108×106B.10.8×104C.1.08×106D.1.08×105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3x2-x2=3 B.3a2+2a3=5a5C.3+x=3x D.-0.25ab+14ba=06.已知ax=ay,下列各式中一定成立的是()A.x=y B.ax+1=ay-1C.ax=-ay D.3-ax=3-ay7.某商品每件标价为150元,若按标价打8折后,再降价10元销售,仍获利10%,则该商品每件的进价为()A.100元B.105元C.110元D.120元8.如果一个角的余角是50°,那么这个角的补角的度数是()A.130°B.40°C.90°D.140°9.如图,C,D是线段AB上的两点,点E是AC的中点,点F是BD的中点,EF=m,CD =n,则AB的长是()A.m-n B.m+nC .2m -nD .2m +n10.下列结论:①若a +b +c =0,且abc ≠0,则a +c 2b =-12;②若a +b +c =0,且a ≠0,则x =1一定是方程ax +b +c =0的解; ③若a +b +c =0,且abc ≠0,则abc >0; ④若|a |>|b |,则a -ba +b >0.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D .①②③④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24分)11.-⎪⎪⎪⎪⎪⎪-23的相反数是________,-15的倒数的绝对值是________.12.若-13xy 3与2x m -2y n +5是同类项,则n m =________.13.若关于x 的方程2x +a =1与方程3x -1=2x +2的解相同,则a 的值为________. 14.一个角的余角为70°28′47″,那么这个角等于____________.15.下列说法:①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②两点之间,线段最短;③若∠AOC =12∠AOB ,则射线OC 是∠AOB 的平分线;④连接两点之间的线段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⑤学校在小明家南偏东25°方向上,则小明家在学校北偏西25°方向上,其中正确的有________个. 16.在某月的月历上,用一个正方形圈出2×2个数,若所圈4个数的和为44,则这4个日期中左上角的日期数值为________.17.规定一种新运算:a △b =a ·b -2a -b +1,如3△4=3×4-2×3-4+1=3.请比较大小:(-3)△4________4△(-3)(填“>”“=”或“<”).18.如图是小明用火柴棒搭的1条“金鱼”、2条“金鱼”、3条“金鱼”……则搭n 条“金鱼”需要火柴棒__________根.三、解答题(19,20题每题8分,21~23题每题6分,26题12分,其余每题10分,共66分) 19.计算:(1)-4+2×|-3|-(-5);(2)-3×(-4)+(-2)3÷(-2)2-(-1)2 018.20.解方程:(1)4-3(2-x)=5x;(2)x-22-1=x+13-x+86.21.先化简,再求值:2(x2y+xy)-3(x2y-xy)-4x2y,其中x=1,y=-1. 22.有理数b在数轴上对应点的位置如图所示,试化简|1-3b|+2|2+b|-|3b-2|.23.如图①是一些小正方体所搭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得到的图形,方格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的小正方体的个数.请在如图②所示的方格纸中分别画出这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和从左面看得到的图形.24.已知点O是直线AB上的一点,∠COE=90°,OF是∠AOE的平分线.(1)当点C,E,F在直线AB的同侧时(如图①所示),试说明∠BOE=2∠COF.(2)当点C与点E,F在直线AB的两侧时(如图②所示),(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给出你的结论,并说明理由.25.为鼓励居民节约用电,某市电力公司规定了电费分段计算的方法:每月用电不超过100度,按每度电0.50元计算;每月用电超过100度,超出部分按每度电0.65元计算.设每月用电x度.(1)当0≤x≤100时,电费为________元;当x>100时,电费为____________元.(用含x的整式表示)(2)某用户为了解日用电量,记录了9月前几天的电表读数.该用户9月的电费约为多少元?(3)该用户采取了节电措施后,10月平均每度电费0.55元,那么该用户10月用电多少度?26.如图,O为数轴的原点,A,B为数轴上的两点,点A表示的数为-30,点B表示的数为100.(1)A,B两点间的距离是________.(2)若点C也是数轴上的点,点C到点B的距离是点C到原点O的距离的3倍,求点C表示的数.(3)若电子蚂蚁P从点B出发,以6个单位长度/s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点A出发,以4个单位长度/s的速度向左运动,设两只电子蚂蚁同时运动到了数轴上的点D,那么点D表示的数是多少?(4)若电子蚂蚁P从点B出发,以8个单位长度/s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另一只电子蚂蚁Q恰好从点A出发,以4个单位长度/s的速度向右运动.设数轴上的点N到原点O的距离等于点P到原点O的距离的一半(点N在原点右侧),有下面两个结论:①ON+AQ的值不变;②ON-AQ的值不变,请判断哪个结论正确,并求出正确结论的值.(第26题)答案一、1.D 2.A 3.D 4.D 5.D 6.D7.A8.D9.C10.B二、11.23;512.-813.-514.19°31′13″15.316.717.>18.(6n+2)三、19.解:(1)原式=-4+2×3+5=-4+6+5=7;(2)原式=12+(-8)÷4-1=12-2-1=9.20.解:(1)去括号,得4-6+3x=5x.移项、合并同类项,得-2x=2.系数化为1,得x=-1.(2)去分母,得3(x-2)-6=2(x+1)-(x+8).去括号,得3x-6-6=2x+2-x-8.移项、合并同类项,得2x=6.系数化为1,得x=3.21.解:原式=2x2y+2xy-3x2y+3xy-4x2y=(2x2y-3x2y-4x2y)+(2xy+3xy)=-5x2y+5xy.当x=1,y=-1时,原式=-5x2y+5xy=-5×12×(-1)+5×1×(-1)=5-5=0.22.解:由题图可知-3<b<-2.所以1-3b>0,2+b<0,3b-2<0.所以原式=1-3b-2(2+b)+(3b-2)=1-3b-4-2b+3b-2=-2b-5.23.解:如图所示.24.解:(1)设∠COF=α,则∠EOF=90°-α.因为OF 是∠AOE 的平分线,所以∠AOE =2∠EOF =2(90°-α)=180°-2α.所以∠BOE =180°-∠AOE =180°-(180°-2α)=2α.所以∠BOE =2∠COF .(2)∠BOE =2∠COF 仍成立.理由:设∠AOC =β,则∠AOE =90°-β,又因为OF 是∠AOE 的平分线,所以∠AOF =90°-β2.所以∠BOE =180°-∠AOE =180°-(90°-β)=90°+β,∠COF =∠AOF +∠AOC =90°-β2+β=12(90°+β).所以∠BOE =2∠COF .25.解:(1)0.5x ;(0.65x -15)(2)(165-123)÷6×30=210(度),210×0.65-15=121.5(元).答:该用户9月的电费约为121.5元.(3)设10月的用电量为a 度.根据题意,得0.65a -15=0.55a ,解得a =150.答:该用户10月用电150度.26.解:(1)130(2)若点C 在原点右边,则点C 表示的数为100÷(3+1)=25; 若点C 在原点左边,则点C 表示的数为-[100÷(3-1)]=-50. 故点C 表示的数为-50或25.(3)设从出发到同时运动到点D 经过的时间为t s ,则6t -4t =130, 解得t =65.65×4=260,260+30=290,所以点D 表示的数为-290.(4)ON -AQ 的值不变.设运动时间为m s,则PO=100+8m,AQ=4m. 由题意知N为PO的中点,得ON=12PO=50+4m,所以ON+AQ=50+4m+4m=50+8m,ON-AQ=50+4m-4m=50.故ON-AQ的值不变,这个值为50.。

特殊平行四边形单元过关测试题 (1)

特殊平行四边形单元过关测试题 (1)

特殊平行四边形单元过关测试题一、精心选一选,想信你一定能选对!(每题5分,共60分)1.不能判定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的题设是( ) (A )AB 平行且等于CD 。

(B )∠A=∠C ,∠B=∠D 。

(C )AB=AD ,BC=CD 。

(D )AB=CD ,AD=BC 。

2.下面性质中菱形有而矩形没有的是( )(A )邻角互补(B )内角和为360°(C )对角线相等 (D )对角线互相垂直 3.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一定具有的性质是( ) (A )四条边相等 (B )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C )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D )对角线相等 4、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有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B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C 、四个角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D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5.如图,□ABCD 中,∠C=108°,BE 平分∠ABC,则∠ABE 等于( ) A.18° B.36° C.72° D.108° 6.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 ) A 、有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B 、对角线垂直的四边形是菱形 C 、四个角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 D 、两条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7、平行四边形各内角平分线若围成一个四边形,则这个四边形一定是( ) A 、矩形 B 、平行四边形 C 、菱形 D 、正方形8、关于四边形ABCD ①两组对边分别平行;②两组对边分别相等;③有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④对角线AC 和BD 相等;以上四个条件中可以判定四边形ABCDEDCBA是平行四边形的有()。

(A) 1个(B)2个(C)3个(D)4个9、下列四边形中,是中心对称而不是轴对称的是()A、平行四边形B、矩形C、菱形D、正方形10等腰梯形ABCD中,AD∥BC, ∠B=60°,AD=2,BC=8,则此等腰梯形的周长为()A.19 B.20 C.21 D.2211、下列命题中,真命题是()A、有两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B、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C、四个角相等的菱形是正方形D、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四边形是正方形12、下列几组图形中,既是轴对称图形,又是中心对称图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正方形、菱形、矩形、平行四边形B.正三角形、正方形、菱形、矩形C.正方形、菱形、矩形D.平行四边形、正方形、等腰三角形二、细心填一填,相信你填得又快又准!(每题5分,共30分)13、□ABCD中,∠A=50°,则∠B=__________,∠C=__________。

平行四边形测试题(含答案)

平行四边形测试题(含答案)

平行四边形测试题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如图、在□ABCD 中,AD =8,点E ,F 分别是BD ,CD 的中点,则EF 等于( )A .2B .3C .4D .52.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都不一定成立的是( )①AO =CO ;②AC ⊥BD ;③AD ∥BC ;④∠CAB =∠CADA. ①和④B. ②和③C. ③和④D. ②和④3.下列识别图形不正确的是( )A.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B. 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C. 对角线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D. 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的四边形是矩形4.正方形具有而菱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A. 四边相等B. 四角相等C. 对角线互相平分D. 对角线互相垂直5.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D =7,CE 平分∠BCD 交AD 边于点E ,且AE =4,则AB 的长为( )A. 4B. 3C. 2.5D. 26.如图,在矩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相交于点O ,AE ⊥BD ,垂足为E ,AE =3,ED =3BE ,则AB 的值为( )A. 6B. 5C. 2√3D.3√37.如图所示,在菱形ABCD 中,∠A =60°,AB =2,E ,F 两点分别从A ,B 两点同时出发,以相同的速度分别向终点B ,C 移动,连接EF ,在移动的过程中,EF 的最小值为( )A. 1B. 2C. 32D. 38.已知ABCD ,根据图中尺规作图的痕迹,判断下列结论中不一定成立的是( )A. ∠DAE =∠BAEB. ∠DEA =12∠DAB C. DE =BE D. BC =DE 第1题 第2题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9.如图,在□ABCD 中,连接AC ,若∠ABC =∠CAD =45°,AB =1,则BC 的长是( )A.22B. 1C. 2D. 2 10.如图,将腰长为4的等腰直角三角形放在直角坐标系中,顺次连接各边中点得到第1个三角形,再顺次连接各边中点得到第2个三角形……,如此操作下去,那么,第6个三角形的直角顶点坐标为( )A. (-2116,2116) B . (-118,118) C . (-4332,4332) D . (-8564,8564)二.填空题(共5小题)11.在直角三角形ABC 中,∠C =90°,CD 是AB 上的中线,如果CD =2,那么AB =_________.12.矩形的面积为12cm 2,一边长为4cm ,那么矩形的对角线长是_________cm.13.菱形的一个内角是120°,边长是5cm ,则这个菱形较短的对角线长是_________cm.14.如图,AO =OC ,BD =16cm ,则当OB =___________cm 时,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15.如图,在长方形ABCD 中,AF ⊥BD ,垂足为E ,AF 交BC 于点F ,连接DF ,图中有全等三角形_______对,有面积相等但不全等的三角形_______对.三.解答题(共9小题)16.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E 、F 分别是AD 、BC 的中点,求证:AF =CE .……x y y yx x 第14题 第15题17.如图,在□ABCD中,∠ABD的平分线BE交AD于点E,∠CDB的平分线DF交BC于点F,连接BD.(1)求证:△ABE≌△CDF;(2)若AB=DB,求证:四边形DFBE是矩形18.如图,E是□ABCD的边CD的中点,延长AE交BC的延长线于点F。

平行四边形测试题难题

平行四边形测试题难题

B 组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是AD 边上的中点.若∠ABE=∠EBC ,AB=2,则平行四边形ABCD 的周长是 ————-.GFEDCBA2.如图,在ABCD 中,分别以AB 、AD 为边向外作等边△ABE 、△ADF ,延长CB 交AE于点G ,点G 在点A 、E 之间,连结CG 、CF ,则以下四个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①△CDF ≌△EBC②∠CDF =∠EAF③△ECF 是等边三角形④CG ⊥AEA .只有①②B .只有①②③C .只有③④D .①②③④ 3.已知下列命题:①若00a b >>,,则0a b +>;②若a b ≠,则22a b ≠;③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其中原命题与逆命题均为真命题的个数是(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4.如图7,在□ABCD 中,E 是BC 的中点,且∠AEC=∠DCE ,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A .S △ADF=2S △EBF B .BF=21DF C .四边形AECD 是等腰梯形 D . ∠AEC=∠ADC5.如图,在□ABCD 中,AE =EB ,AF =2,则FC 等于_____.第5题图FA E BCD6.如图17,平行四边形ABCD 中, ∠ABC=60°,E 、F 分别在CD 、BC 的延长线上,AE ∥BD,EF⊥BC,DF=2,则EF 的长为 .图77.如图8,在△ABC 中,AB =BC ,AB =12cm ,F 是AB 边上的一点,过点F 作FE ∥BC交CA 于点E ,过点E 作ED ∥AB 交于BC 于点D ,则四边形BDEF 的周长是 .8. 如图,在图(1)中,A 1、B 1、C 1分别是△ABC 的边BC 、CA 、AB 的中点,在图(2)中,A 2、B 2、C 2分别是△A 1B 1C 1的边B 1C 1、C 1 A 1、 A 1B 1的中点,…,按此规律,则第n 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共有 个.9.如图9,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CD=10,F 是AB 边上一点,DF 交AC 于点E ,且的面积的面积则CDE AEF EC AE ∆∆=,52= ,BF=.图,9 图10(3)(2)(1)C 3B 3A 3A 2C 1B 1A 1CBAC 2B 2B 2C 2ABCA 1B 1C 1A 2C 1B 1A 1CBA…10.如图10,在□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如果AC=14,BD=8,AB=x,那么x的取值范围是 .11.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 D∥BC,∠BAC=∠D,点E、F分别在BC、CD上,且∠AEF =∠ACD,试探究AE与EF之间的数量关系。

平行四边形测试题

平行四边形测试题

平行四边形单元检测一、选择题1.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60B ∠=,那么以下各式中,不能..成立的是( ) A .60D ∠= B .120A ∠= C .180C D ∠+∠= D .180C A ∠+∠= 2.如图,Rt ABC △沿直角边BC 所在的直线向右平移得到DEF △,以下结论中错误的选项是( ) A.ABC DEF △≌△ B.90DEF ∠= C.AC DF = D.EC CF =3.如图,88⨯方格纸的两条对称轴EF MN ,相交于点O ,对图a 分别作以下变换: ① 先以直线MN 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图形,再向上平移4格; ② ②先以点O 为中心旋转180,再向右平移1格;③ ③先以直线EF 为对称轴作轴对称图形,再向右平移4格, 其中能将图a 变换成图b 的是( )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4.如下图的阴影局部图案是由方格纸上3个小方格组成,我们称这样的图案为L 形.那么在由4×5个小方格组成的方格纸上最多能够画出不同位置的L 形图案的个数是 ( ) A .16个 B .32个 C .48个 D .64个5.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点1A ,2A ,3A ,4A 和1C ,2C ,3C ,4C 分别是AB 和CD 的五等分点,点1B ,2B 和1D ,2D 分别是BC 和DA 的三等分点,已知四边形4242A B C D 的面积为1,则平行四边形ABCD 的面积为( )A .2B .35 C .53D .15 6.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对角线AC BD ,交于点O ,以下式子中一定成立的是( )A .AC BD ⊥B .OA OC = C .AC BD = D .AO OD =7.如图4,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53AD AB ==,,AE 平分BAD ∠交BC 边于点E ,则线段BE EC ,的长度分别为( ) A.2和3 B.3和2 C.4和1 D.1和48.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BD ,相交于点O .以下结论中准确的个数有( ) 结论:①OA OC =,②BAD BCD ∠=∠,③AC BD ⊥,④180BAD ABC ∠+∠=.A.1个 B.2个C.3个 D.4个9. ABC △与平行四边形DEFG 如图放置,点D G ,分别在边AB AC ,上,点E F ,在边BC 上.已知BE DE =,CF FG =,则A ∠的度数( )A .等于80B .等于90C .等于100D .条件缺乏,无法判断 10.如图,ACD △和AEB △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90CAD EAB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以下结论中错误的选项是( )A .ACE △以点A 为旋转中心,逆时针方向旋转90后与ADB △重合 B .ACB △以点A 为旋转中心,顺时针方向旋转270后与DAC △重合 C .沿AE 所在直线折叠后,ACE △与ADE △重合D .沿AD 所在直线折叠后,ADB △与ADE △重合1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DE 是ADC ∠的平分线,F 是AB 的中点,6AB =,4AD =,则::AE EF BE 为( ) A .4:1:2 B .4:1:3 C .3:1:2 D .5:1:2 12.下面几组条件中,能判断一个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的是( )A .一组对边相等B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C .一组对边平行D .两条对角线互相垂直 二、填空题13.将线段AB 平移1cm ,得到线段A B '',则对应点A 与A '的距离为 cm .A B E C F D D D 1 D 2AA 1 A 2 A 3 A 4B 1 B 2CC 2 C 1 C 3 C 4 BAB C DO AECDB A BCD EF G A DB C E A BC D E F14.)已知任意直线l 把平行四边形ABCD 分成两局部,要使这两局部的面积相等,直线l 所在的位置需满足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只要填上一个你认为适宜的条件). 15.如图,AB DC ∥,AD BC ∥,假如50B ∠=,那么D ∠= .16.如图,E 、F 是平行四边形ABCD 对角线BD 上的两点,请你添加一个适当的条件: ,使四边形AECF 是平行四边形. 17.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F ,分别是边AD BC ,的中点,AC 分别交BE DF ,于点M N ,.给出以下结论:①ABM CDN △≌△;②13AM AC =;③2DN NF =; ④ 12AMB ABC S S =△△.其中准确的结论是 .(只填番号) 三、解答题18.七巧板是我们祖先的一项创造,被誉为“东方魔板”,如图是一副七巧板,若已知1BIC S =△,请你根据对七巧板制作过程的理解,解决以下问题:(1)求一只蚂蚁从点A 沿A B C H E →→→→所走的路线的总长(结果精确到0.01); (2)求平行四边形EFGH 的面积. 解:19.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中,BCD ∠的平分线CE 交边AD 于E ,ABC ∠的平分线BG 交CE 于F ,交AD 于G .求证:AE DG =.20.已知:如图,E 、F 是四边形ABCD 的对角线AC 上的两点,AF =CE ,DF =BE ,DF ∥BE . 求证:(1)△AFD ≌△CEB .(2)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21.已知任意..四边形ABCD ,且线段AB 、BC 、CD 、DA 、AC 、BD 的中点分别是E 、F 、G 、H 、P 、Q . A BCDEFG A D B CA D C E FB M NA B D C E F(1)若四边形ABCD 如图①,判断以下结论是否准确(准确的在括号里填“√”,错误的在括号里填“×”). 甲:顺次连接EF 、FG 、GH 、HE 一定得到平行四边形;( ) 乙:顺次连接EQ 、QG 、GP 、PE 一定得到平行四边形.( ) (2)请选择甲、乙中的一个,证明你对它的判断.(3)若四边形ABCD 如图②,请你判断(1)中的两个结论是否成立?22.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E 为BC 边上一点,且AB AE =.(1)求证:ABC EAD △≌△. (2)若AE 平分DAB ∠,25EAC =∠,求AED ∠的度数.23.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E ,BF 分别平分DAB ∠和ABC ∠,交CD 于点E ,F ,AE ,BF 相交于点M .(1)试说明:AE BF ⊥;(2)判断线段DF 与CE 的大小关系,并予以说明.24.如图,在ABCD 中,点E 是CD 的中点,AE 的延长线与BC 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 (1)求证:△ADE ≌△FCE ;图② A DC B F B E A DC H P 图① G Q A B CD E F M A B C(2)连结AC 、DF ,则四边形ACFD 是以下选项中的( ). A.梯形 B.菱形 C.正方形 D.平行四边形25.如图-1,P 为Rt ABC △所在平面内任意一点(不在直线AC 上),90ACB ∠=,M 为AB 边中点. 操作:以PA PC ,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PADC ,连结PM 并延长到点E ,使ME PM =,连结DE . 探究:(1)请猜测与线段DE 相关的三个结论;(2)请你利用图14-2,图14-3选择不同位置的点P 按上述方法操作;(3)经历(2)之后,假如你认为你写的结论是准确的,请加以证明;假如你认为你写的结论是错误的,请用图14-2或图14-3加以说明;(注意:错误的结论,只要你用反例给予说明也得分)(4)若将“Rt ABC △”改为“任意ABC △”,其他条件不变,利用图14-4操作,并写出与线段DE 相关的结论(直接写答案).BA M ABBA 图-2图-3图-4图-1CDB EM A P答案一、选择题 1.D 2.D 3.D 4.C 5.C 6.B 7.B 8.C 9.B 10.B 11.A 12.B二、填空题 13.114.直线过AC 与BD 交点或经过AD 和BC 的中点或经过A ,C 两点等 15.5016.BE DF =等(只要符合条件即可) 17.①②③ 三、计算题 18.解:(1)由七巧板性质可知BI IC CH HE ===. 又190BIC S BIC ==,△∠,BI IC ∴==,2BC ∴==.AB BC CH HE ∴+++2BC BC BI BI =+++,32BC BI =+,322=⨯+66 2.8288.83=++≈.即蚂蚁沿A B C H E →→→→所走的路线的总长为8.83. (2)(法一)2EF BC ==,FG EH BI ===, ∴点G 到EF45,∴平行四边形EFGH的面积为:2sin 45222EF ==. (法二)连接GE ,则可知平行四边形EFGH 的面积为:22BIC S =△.19.证明: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已知),AD BC ∴∥,AB CD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平行,对边相等)1分 GBC BGA ∴∠=∠,BCE CED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2分 又BG 平分ABC ∠,CE 平分BCD ∠(已知),ABG GBC ∴∠=∠,BCE ECD ∠=∠(角平分线定义) 3分 ABG GBA ∴∠=∠,ECD CED ∠=∠.4分 AB AG ∴=,CE DE =(在同一个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5分 AG DE ∴=6分 AG EG DE EG ∴-=-,即AE DG =. 7分20.. 证明:(1)DF BE DFA BEC ∠=∠∵∥,∴. DF BE AF CE ==∵,, ∴△AFD ≌△CEB . (2)∵△AFD ≌△CEB , AD CB DAF BCE =∠=∠∴,.F(21题图)EAD CB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21.解:(1)甲 √ 乙 ×(2)证明(1)中对甲的判断: 连接EF 、FG 、GH 、HE ,E ∵、F 分别是AB 、BC 的中点,∴EF 是△ABC 的中位线.∴EF AC ∥,12EF AC =, 同理,HG AC ∥,12HG AC =,∴EF HG ∥,EF HG =.∴四边形EFGH 是平行四边形.注:可反例说明(1)中对乙的判断:举矩形、菱形、等腰梯形等例子(用文字或图形说明,也给5分).若将乙看作是准确的命题去证明,过程准确,给3分.(3)类似于(1)中的结论甲、乙都成立(只对一个给2分). 22.(1)四边形ABCD 为平行四边形, AD BC AD BC ∴=∥,. DAE AEB ∴=∠∠. AB AE AEB B =∴=,∠∠. B DAE ∴=∠∠. ABC EAD ∴△≌△.(2)DAE BAE DAE AEB ==∠∠,∠∠, BAE AEB B ∴==∠∠∠. ABE ∴△为等边三角形. 60BAE ∴=∠. 2585EAC BAC =∴=∠,∠. ABC EAD △≌△,85AED BAC ∴==∠∠.23.解:(1)方法一:如图① 在ABCD 中,AD BC ∥ 180DAB ABC ∴+=∠∠AE ,BF 分别平分DAB ∠和ABC ∠ 2DAB BAE ∴=∠∠,2ABC ABF =∠∠ 22180BAE ABF ∴+=∠∠ 即90BAE ABF +=∠∠90AMB ∴=∠ AE BF ∴⊥.方法二:如图②,延长BC ,AE 相交于点P 在ABCD 中,AD BC ∥ DAP APB ∴=∠∠ AE 平分DAB ∠ DAP PAB ∴=∠∠ APB PAB ∴=∠∠ AB BP ∴=BF 平分ABP ∠ AP BF ∴⊥ 即AE BF ⊥.图① B C D E F M 图② B C D E F M P(2)方法一:线段DF 与CE 是相等关系,即DF CE = 在ABCD 中,CD AB ∥ DEA EAB ∴=∠∠ 又AE 平分DAB ∠ DAE EAB ∴=∠∠ DEA DAE ∴=∠∠ DE AD ∴=同理可得,CF BC =又在ABCD 中,AD BC = DE CF ∴=DE EF CF EF ∴-=- 即DF CE =.方法二:如右图,延长BC ,AE 相交于点P ,延长AD ,BF 相交于点O 在ABCD 中,AD BC ∥DAP APB ∴=∠∠AE 平分DAB ∠ DAP PAB ∴=∠∠ APB PAB ∴=∠∠ BP AB ∴=同理可得,AO AB =AO BP ∴=在ABCD 中,AD BC = OD PC ∴=又在ABCD 中,DC AB ∥ ODF OAB ∴△∽△,PCE PBA △∽△OD DF OA AB ∴=,PC ECPB AB =DF CE ∴=.24.证明:(1)∵ 四边形ABCD 是平行四边形,∴ AD ∥BF ,∴ ∠D=∠ECF. …………………… 3分∵ E 是CD 的中点,∴ DE = CE .又 ∠AED=∠FEC , ………………………………… 4分∴ △ADE ≌△FCE . ………………………………… 5分 (2) D.或填“平行四边形”.………………………… 8分25解:(1)DE BC ∥,DE BC DE AC =⊥,. (2)如图1,如图2(每图1分).(3)方法一: 如图3,连结BE ,PM ME AM MB PMA EMB ==∠=∠,,, PMA EMB ∴△≌△.PA BE MPA MEB PA BE =∠=∠∴,,∥.B CD E F M P O C D A P M EB图2 C D B E MA P 图1 CDBEM AP图3,PA DC PA DC ∴=,∥. BE DC BE DC ∴=,∥,∴四边形DEBC 是平行四边形. DE BC DE BC ∴=,∥. 90ACB BC AC DE AC ∠=∴⊥∴⊥,,. 方法二:如图4,连结BE PB AE ,,, PM ME AM MB ==,, ∴四边形PAEB 是平行四边形. PA BE PA BE ∴=,∥. 余下局部同方法一. 方法三:如图5,连结PD ,交AC 于N ,连结MN , ,AN NC PN ND ∴==,. AM BM AN NC ==,,12MN BC MN BC ∴=,∥.又PN ND PM ME ==,,MN DE ∴∥,12MN DE =.DE BC DE BC ∴=,∥.90ACB ∠=,BC AC ∴⊥.DE AC ∴⊥. (4)如图6,DE BC ∥,DE BC =. (说明:(1)问写错一个结论,后来能找出反例加以说明, (1)问得1分,(3)问也得1分,此时,其他证明得5分)CDBEM AP图4CDBEM AP图5NCDBEM AP图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组1.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E是AD边上的中点.若/ ABE= Z EBC, AB=2 ,
则平行四边形ABCD的周长是
------------ -
2. 如图,在Y ABCD中,分别以AB、AD为边向外作等边厶ABE、A ADF,延长CB交AE 于点G,点G在点A、E之间,连结CG CF,则以下四个结论一定正确的是()
①厶CDF^A EBC ②Z CDF=Z EAF ③厶ECF是等边三角形④CG丄AE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②③
C.只有③④
D.①②③④
3. 已知下列命题:
①若a 0, b 0,则a b 0 ;②若a b,则a2 b2;
③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④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其中原命题与逆命题均为真命题的个数是()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4. 如图7,在口ABCD中, E是BC的中点,且Z AEC Z DCE则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1
A.S △ ADF=2S\ EBF
B.BF= DF
2
C.四边形AECD是等腰梯形
D. Z AEC Z ADC
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图,在口ABCD中, AE= EB AF= 2,贝V FC等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如图17,平行四边形 ABCD 中,Z ABC=60 ° ,E 、F 分别在CD 、BC 的延长线上,AE// BD,EF
丄BC,DF=2,则EF 的长为 _________ .
7. 如图8,在△ ABC 中,AB = BC, AB = 12cm , F 是AB 边上的一点,过点 F 作FE / BC
交CA 于点E ,过点E 作ED / AB 交于BC 于点D ,则四边形BDEF 的周长
是 ________________ .
8. 如图,在图(1 )中,A i 、B i 、C i 分别是△ ABC 的边BC 、CA 、AB 的中点,在图(2)
中,A ?、B 2、C 2分别是△ A i B i C i 的边B i C i 、C i A i 、 A i B i 的中点,…,按此规律,则第 n 个图形中平行四边形的个数共有 ________________ 个•
AE 2则
AEF
的面积=
EC 5’、 CDE 的面积-
9.如图9,在平行四边形
ABCD 中,CD=i0, F 是 AB
边上一点, DF 交 AC 于点 E , 且
图,9
图7

10. 如图10,在口ABC冲,对角线AC BD相交于点Q 如果AC=14 BD=8 AB=x,那么
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
11. 已知:在四边形ABCD中,AD// BC Z BAC=Z D,点E、F分别在BC CD上,且/ AEF =Z ACD试探究AE与EF之间的数量关系。

(1)如图1,若AB= BC= AC则AE与EF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2)如图2,若AB= BC,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猜想,并加以证
明;
(3)如图3,若A B=k B C,你在(1)中得到的结论是否发生变化?写出猜想不用证明
12.如图,已知平行四边形ABCD , DE是ADC的角平分线,交BC于点E .
(1)求证:CD CE ; (2 )若BE CE , B 80,求DAE 的度数.
13.如图18 ,分别以Rt A ABC 的直角边AC 及斜边AB 向外作等边A ACD 、等边A ABE .已 知/ BAC= 300, EF 丄AB ,垂足为F ,连结DF .
(1) 试说明AC=EF ;
2…如图,宜线h 的解析表达式为:y=-3x-3,且k 与黑轴交于点山直线h 经过
点A, B,直线I- h 交于点匚
(1) 求直线的解析表达式;
(2) 求AADC 的面积;
(3) 在直线h 上存在异于点C 的另一点P,使得△QP 与OAX 的面积相等,
求出点P 的坐極;
(4〕若点H 为坐标平而内任意一点,在坐标平面内是否存在这样的点儿使以
乩D. C. H 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H 的坐
标;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
(2) 求证:四边形 ADFE 是平行四边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