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能量代谢和体温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六单元能量代谢和体温
考情分析
2006
2005
2004
合计
ZY
1
1
1
ZL
2
第一节能量代谢
基本概念
1、食物的热价(thermal equivalent)或卡价(calorie value)
指一克食物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出的能量。
2、食物的氧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xygen)
(二)精神活动脑组织的代谢水平虽很高,但在睡眠时、在活跃的精神活动及平静地思考问题时,能量代谢受到的影响均不大,产热量一般不超过4%。而当精神处于紧张状态,如烦恼、恐惧或强烈的情绪激动时,由于随之而出现的无意识的肌紧张以及刺激代谢的激素释放增多等原因,产热量可以显著增加。
(三)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人在进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即从进食后1小时左右开始,延续7~8小时,虽然同样处于安静状态,但所产生的热量却要比未进食时所有增加,食物这种刺激机体产生额外能量消耗的作用,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其中蛋白质的特殊动力效应高达30%(推测额外热量可能来源于肝处理蛋白质分解产物时“额外”消耗的能量)。额外增加的热量不能被利用来做功,只能用于维持体温。因此,在为病人配餐时,应考虑到这部分额外的热量消耗,给予相应的能量补允。只能产热
(一)温度感受器
1.外周温度感受器是存在于皮肤、粘膜及内脏中,对温度变化敏感的游离神经末梢。
2.中枢温度感受器是指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对温度变化敏感的神经元。
(二)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在下丘肭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温度变化信息可会聚于下丘脑PO/AH中的一些温度敏感性神经元。这类神经元还对致热原或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及多种肽类物质发生反应,并导致体温的改变。
机制
体温的昼夜变化
清晨2-6时体温最低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女子月经周期性波动
黄体期最高,排卵前日最低,妊娠初期与血中孕激素浓度周期性变化有关
激素分泌水平的周期性变化
孕激素
年龄的影响
新生儿较高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能力差
早产儿
不稳定
易受环境温度影响
老年人
偏低
代谢率偏低
肌肉活动,精神紧张
略有升高
1.食物的氧热价是指
A.1 g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B.1 g食物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
C.食物氧化消耗1 L氧时所释放的能量
D.氧化1 g食物,消耗1 L氧时所释放的能量
E.1 g食物所含的能量
答案:C
能量代谢是指在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着的能量的贮存、释放、转移和利用过程。
一、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一)肌肉活动肌肉活动对于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人在运动或劳动时耗氧最显著增加,机体耗氧量的增加与肌肉活动的强度呈正比关系。
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一升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氧热价。
3、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RQ)
一定时间内机体的CO2产量和耗氧量的比值。
4、非蛋白呼吸商(non-protein respiratory quotient, NPRQ)
糖和脂肪氧化(非蛋白代谢)的CO2产量和耗氧量的比值。
(三)体温调定点学说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体温的调节类似于恒温器的调节,PO/AH神经元的活动设定了一个调定点,即规定的温度值,如37C。PO/AH部位的体温调节中枢就是按照这个设定温度来调节体温的。(冰箱、空调)
4.某疟疾患者突发畏寒、寒战,体温达39℃,这主要是由于(2001)
A.体温调定点上调
B.皮肤血管扩张
3.基础代谢率的正常范围是不超过正常平均值的(2002)ZL
A.±5%~±0%
B.±0%~±5%
C±10%~±15%
D.±20%~±30%
E±30%~±40%
答案:C(2002)
生理学2006-2-009.在测量基础代谢率时,正确的做法是D
A.测量可在24小时内任何时刻进行
B.测量前一天晚上的饮食不受任何限制
〖KG*2〗D蒸发散热
〖KG*2〗E传导和蒸发散热
7〖ZK(#〗给高热患者使用冰帽的散热方式属于
8用酒精给高热患者擦浴的散热方式属于
9通过游泳使机体散热的方式属于
答案:7. C 8 .D 9.C(2003)
三、体温调节
人和其他恒温动物的体温是通过自主神经性体温调节和行为性体温调节保持的,自工神经性体温调节是由体温控制系统的调节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是体温凋节的基础;行为性体温调节是人体通过有意识的行为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是前者的补充。冷了加衣服。
(四)环境温度人(裸体或只着薄衣)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的情况下最为稳定,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将增加代谢率。
2.由于存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进食时应注意(2003)
A.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B.调整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入比例
C.适当增加能量摄入总量D.适当减少能量摄入总量
E.细嚼慢咽,以减少这种特殊动力效应
A.糖皮质激素B.肾上腺素
C.雌激素D.甲状源自文库激素
E.甲状旁腺激素
答案:D(2004)
联系:甲亢诊断要测基础代谢率
ZL生理;内分泌;2006-2-037.正常人基础代谢率一般不超过正常平均值的
A.15%
B.20%
C.25%
D.30%
E.35%
第二节体温
一、体温的要领及其正常变动
(一)体温的概念,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临床上通常用直肠、口腔和腋窝等部位的温度来代表体温。直肠温度的正常值为36.9-37.9(C,口腔温度(舌下部)的正常值为36.7-37.7℃,腋窝温度的正常值为36.0-37.4℃。
C.散热中枢兴奋
D.产热中枢抑制
E.体温调节功能障碍
答案:A(2001)
1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物质是2002
A白细胞致热原
B细菌毒素
C抗原抗体复合物
D坏死物质
E病毒
答案:A
解析:白细胞致热原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总结】本章考查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率,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以及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
C.去甲肾上腺素D.乙酰胆碱
E.孕激素
答案:A(2002)
(二)散热的几种方式
1.辐射散热是指人体以发射红外线的形式将体热传给外界的一种散热形式。辐射散热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皮肤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及机体的有效散热面积。
2.传导散热是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机体接触的温度较低的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
传导散热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皮肤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及物体的导热性能,临床常用冰帽、冰
袋给高热的病人降温。
3.对流散热是指通过气体进行热量交换的一种散热方式。对流散热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皮肤与周围环境的气温差及风速。
以上3种方式,只有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才有效;当环境温度接近或高于皮肤温度时,蒸发便成为惟一有效的散热方式。
4.蒸发散热是机体通过体表水分的蒸发而散失体热的—种形式。可分为不感蒸发和发汗两种形式。人即使处在低温环境中,皮肤和呼吸道也不断有水分渗出而被蒸发掉,这种水分蒸发称为不感蒸发,其中皮肤的水分蒸发又称不显汗。发汗是指汗腺主动分泌汗液的过程,汗液的蒸发又称可感蒸发。临床常用蒸发散热的原理给高热的病人酒精浴降温。
1.在实际工作中常测试腋窝、口腔或直肠的温度代表体温,这三处温度由高至低的排列顺序为ZL
A.口腔、腋窝、直肠
B.腋窝、口腔、直肠
C直肠、腋窝、口腔
D.直肠、口腔、腋窝
E口腔、直肠、腋窝
答案:D
自己想也能想出来,直肠最不被暴露了。
(二)体温的正常变动(表1—6—1)
表1—6—1体温的正常变动
体温变化情况
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即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率随着性别、年龄等不同而有生理变动。当其他情况相同时,男子的BMR值平均比女子的高;儿童比成人高;年龄越大,代谢率越低。一般来说,BMR的实际测定数值与正常的平均值比较,相差+10%-15%之内,都属正常。当相差超过20%时,才有可能是病理性变化。在各种疾病中,甲状腺功能的改变总是伴有BMR的异常。甲状腺功能低下时,BMR可比正常值低20%-40%;甲状腺功能亢进时,BMR可比正常值高25%—80%。因此,BMR的测定是临床诊断甲状腺疾病的重要辅助方法。其他如肾上腺皮质和脑垂体的功能低下时,也常伴有RMB降低。
5炎热环境中(30℃以上),机体维持体热平衡是通过(2005)ZL
A增加有效辐射面积
B增加皮肤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C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加
D发汗及增加皮肤血流量
E发汗及减少皮肤血流量
答案:D(2005)
(7~9题共用备选答案)(2003)ZL
〖KG*2〗A辐射散热
〖KG*2〗B对流散热
〖KG*2〗C传导散热
安静时肝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2.机体的产热形式战粟产热和非战栗产热。
3.产热活动的调节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NE及生长激素等)和神经调节(交感神经兴奋及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的活动等)。
7.在安静状态下,人体调节产热活动最重要的体液因素是(2002)
A.甲状腺激素B.肾上腺素
答案:C(2003)
二、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
基础代谢是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所谓基础状态是指机体处于清晨、清醒、静卧、未作肌肉活动;前夜睡眠良好,测定时无精神紧张;测定前至少禁食12小时;室温保持在20—25℃;体温正常的状态。早晨醒来,躺着不想出被窝——20—25℃,肚子已经咕咕叫了夜里没吃12小时
E体温昼夜的变化与生物节律无关
答案:A(2000)
4.体温昼夜变化的特点是(2003)ZL
A.昼夜间呈现周期性波动
B.清晨及午后体温较高
C.傍晚体温最低
D.波动幅度在2℃以上
E体温波动与生物钟无关
答案:A(2003)
二、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一)产热过程
1.主要的产热器官从影响整体体温的角度看,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
机体产热增加而散热不及时
ZL生理学;2006-1-041.在一昼夜中,体温最低的时间是
A.清晨2~6时
B.早晨7~9时
C.午后l~5时
D.傍晚6~7时
E.睡前9~10时
2.昼夜体温变动的特点是(2000)ZL
A.昼夜间体温呈现周期性波动
B.午后4~6 h体温最低
C上午8~10 h体温最高
D.昼夜间波动的幅度超过1℃
C.受试者应处于睡眠状态
D.受试者无精神紧张和肌肉活动
E.室温不限高低,但要求恒定不变
解析:基础代谢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基础状态:清晨、清醒、静卧、未作肌肉活动,前夜睡眠良好,测定时无精神紧张,测定前至少禁食12小时,室温保持在20℃~25℃。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基础代谢率。
3.使基础代谢率增高的主要激素是(2004)
考情分析
2006
2005
2004
合计
ZY
1
1
1
ZL
2
第一节能量代谢
基本概念
1、食物的热价(thermal equivalent)或卡价(calorie value)
指一克食物氧化(或在体外燃烧)时所释放出的能量。
2、食物的氧热价(thermal equivalent oxygen)
(二)精神活动脑组织的代谢水平虽很高,但在睡眠时、在活跃的精神活动及平静地思考问题时,能量代谢受到的影响均不大,产热量一般不超过4%。而当精神处于紧张状态,如烦恼、恐惧或强烈的情绪激动时,由于随之而出现的无意识的肌紧张以及刺激代谢的激素释放增多等原因,产热量可以显著增加。
(三)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人在进食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即从进食后1小时左右开始,延续7~8小时,虽然同样处于安静状态,但所产生的热量却要比未进食时所有增加,食物这种刺激机体产生额外能量消耗的作用,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其中蛋白质的特殊动力效应高达30%(推测额外热量可能来源于肝处理蛋白质分解产物时“额外”消耗的能量)。额外增加的热量不能被利用来做功,只能用于维持体温。因此,在为病人配餐时,应考虑到这部分额外的热量消耗,给予相应的能量补允。只能产热
(一)温度感受器
1.外周温度感受器是存在于皮肤、粘膜及内脏中,对温度变化敏感的游离神经末梢。
2.中枢温度感受器是指存在于中枢神经系统内的对温度变化敏感的神经元。
(二)体温调节中枢体温调节的基本中枢在下丘肭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温度变化信息可会聚于下丘脑PO/AH中的一些温度敏感性神经元。这类神经元还对致热原或5—羟色胺、去甲肾上腺素及多种肽类物质发生反应,并导致体温的改变。
机制
体温的昼夜变化
清晨2-6时体温最低
下丘脑有体温调节中枢
女子月经周期性波动
黄体期最高,排卵前日最低,妊娠初期与血中孕激素浓度周期性变化有关
激素分泌水平的周期性变化
孕激素
年龄的影响
新生儿较高
小儿中枢神经系统发育不完善,体温调节能力差
早产儿
不稳定
易受环境温度影响
老年人
偏低
代谢率偏低
肌肉活动,精神紧张
略有升高
1.食物的氧热价是指
A.1 g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B.1 g食物燃烧时所释放的能量
C.食物氧化消耗1 L氧时所释放的能量
D.氧化1 g食物,消耗1 L氧时所释放的能量
E.1 g食物所含的能量
答案:C
能量代谢是指在物质代谢过程中所伴随着的能量的贮存、释放、转移和利用过程。
一、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一)肌肉活动肌肉活动对于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人在运动或劳动时耗氧最显著增加,机体耗氧量的增加与肌肉活动的强度呈正比关系。
某种营养物质氧化时,消耗一升氧所产生的热量称为该物质的氧热价。
3、呼吸商(respiratory quotient,RQ)
一定时间内机体的CO2产量和耗氧量的比值。
4、非蛋白呼吸商(non-protein respiratory quotient, NPRQ)
糖和脂肪氧化(非蛋白代谢)的CO2产量和耗氧量的比值。
(三)体温调定点学说体温调定点学说认为,体温的调节类似于恒温器的调节,PO/AH神经元的活动设定了一个调定点,即规定的温度值,如37C。PO/AH部位的体温调节中枢就是按照这个设定温度来调节体温的。(冰箱、空调)
4.某疟疾患者突发畏寒、寒战,体温达39℃,这主要是由于(2001)
A.体温调定点上调
B.皮肤血管扩张
3.基础代谢率的正常范围是不超过正常平均值的(2002)ZL
A.±5%~±0%
B.±0%~±5%
C±10%~±15%
D.±20%~±30%
E±30%~±40%
答案:C(2002)
生理学2006-2-009.在测量基础代谢率时,正确的做法是D
A.测量可在24小时内任何时刻进行
B.测量前一天晚上的饮食不受任何限制
〖KG*2〗D蒸发散热
〖KG*2〗E传导和蒸发散热
7〖ZK(#〗给高热患者使用冰帽的散热方式属于
8用酒精给高热患者擦浴的散热方式属于
9通过游泳使机体散热的方式属于
答案:7. C 8 .D 9.C(2003)
三、体温调节
人和其他恒温动物的体温是通过自主神经性体温调节和行为性体温调节保持的,自工神经性体温调节是由体温控制系统的调节来维持体温的相对稳定,是体温凋节的基础;行为性体温调节是人体通过有意识的行为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是前者的补充。冷了加衣服。
(四)环境温度人(裸体或只着薄衣)安静时的能量代谢,在20℃—30℃的情况下最为稳定,温度过高或过低都将增加代谢率。
2.由于存在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进食时应注意(2003)
A.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B.调整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入比例
C.适当增加能量摄入总量D.适当减少能量摄入总量
E.细嚼慢咽,以减少这种特殊动力效应
A.糖皮质激素B.肾上腺素
C.雌激素D.甲状源自文库激素
E.甲状旁腺激素
答案:D(2004)
联系:甲亢诊断要测基础代谢率
ZL生理;内分泌;2006-2-037.正常人基础代谢率一般不超过正常平均值的
A.15%
B.20%
C.25%
D.30%
E.35%
第二节体温
一、体温的要领及其正常变动
(一)体温的概念,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临床上通常用直肠、口腔和腋窝等部位的温度来代表体温。直肠温度的正常值为36.9-37.9(C,口腔温度(舌下部)的正常值为36.7-37.7℃,腋窝温度的正常值为36.0-37.4℃。
C.散热中枢兴奋
D.产热中枢抑制
E.体温调节功能障碍
答案:A(2001)
1能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的物质是2002
A白细胞致热原
B细菌毒素
C抗原抗体复合物
D坏死物质
E病毒
答案:A
解析:白细胞致热原通过血-脑脊液屏障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枢。
【总结】本章考查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基础代谢率,机体的产热和散热以及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
C.去甲肾上腺素D.乙酰胆碱
E.孕激素
答案:A(2002)
(二)散热的几种方式
1.辐射散热是指人体以发射红外线的形式将体热传给外界的一种散热形式。辐射散热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皮肤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及机体的有效散热面积。
2.传导散热是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机体接触的温度较低的物体的一种散热方式。
传导散热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皮肤与周围环境的温差及物体的导热性能,临床常用冰帽、冰
袋给高热的病人降温。
3.对流散热是指通过气体进行热量交换的一种散热方式。对流散热量的多少主要取决于皮肤与周围环境的气温差及风速。
以上3种方式,只有在皮肤温度高于环境温度时才有效;当环境温度接近或高于皮肤温度时,蒸发便成为惟一有效的散热方式。
4.蒸发散热是机体通过体表水分的蒸发而散失体热的—种形式。可分为不感蒸发和发汗两种形式。人即使处在低温环境中,皮肤和呼吸道也不断有水分渗出而被蒸发掉,这种水分蒸发称为不感蒸发,其中皮肤的水分蒸发又称不显汗。发汗是指汗腺主动分泌汗液的过程,汗液的蒸发又称可感蒸发。临床常用蒸发散热的原理给高热的病人酒精浴降温。
1.在实际工作中常测试腋窝、口腔或直肠的温度代表体温,这三处温度由高至低的排列顺序为ZL
A.口腔、腋窝、直肠
B.腋窝、口腔、直肠
C直肠、腋窝、口腔
D.直肠、口腔、腋窝
E口腔、直肠、腋窝
答案:D
自己想也能想出来,直肠最不被暴露了。
(二)体温的正常变动(表1—6—1)
表1—6—1体温的正常变动
体温变化情况
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即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基础代谢率随着性别、年龄等不同而有生理变动。当其他情况相同时,男子的BMR值平均比女子的高;儿童比成人高;年龄越大,代谢率越低。一般来说,BMR的实际测定数值与正常的平均值比较,相差+10%-15%之内,都属正常。当相差超过20%时,才有可能是病理性变化。在各种疾病中,甲状腺功能的改变总是伴有BMR的异常。甲状腺功能低下时,BMR可比正常值低20%-40%;甲状腺功能亢进时,BMR可比正常值高25%—80%。因此,BMR的测定是临床诊断甲状腺疾病的重要辅助方法。其他如肾上腺皮质和脑垂体的功能低下时,也常伴有RMB降低。
5炎热环境中(30℃以上),机体维持体热平衡是通过(2005)ZL
A增加有效辐射面积
B增加皮肤与环境之间的温度差
C交感神经紧张性增加
D发汗及增加皮肤血流量
E发汗及减少皮肤血流量
答案:D(2005)
(7~9题共用备选答案)(2003)ZL
〖KG*2〗A辐射散热
〖KG*2〗B对流散热
〖KG*2〗C传导散热
安静时肝脏是主要的产热器官,运动时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2.机体的产热形式战粟产热和非战栗产热。
3.产热活动的调节体液调节(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NE及生长激素等)和神经调节(交感神经兴奋及下丘脑—腺垂体—甲状腺轴的活动等)。
7.在安静状态下,人体调节产热活动最重要的体液因素是(2002)
A.甲状腺激素B.肾上腺素
答案:C(2003)
二、基础代谢和基础代谢率
基础代谢是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所谓基础状态是指机体处于清晨、清醒、静卧、未作肌肉活动;前夜睡眠良好,测定时无精神紧张;测定前至少禁食12小时;室温保持在20—25℃;体温正常的状态。早晨醒来,躺着不想出被窝——20—25℃,肚子已经咕咕叫了夜里没吃12小时
E体温昼夜的变化与生物节律无关
答案:A(2000)
4.体温昼夜变化的特点是(2003)ZL
A.昼夜间呈现周期性波动
B.清晨及午后体温较高
C.傍晚体温最低
D.波动幅度在2℃以上
E体温波动与生物钟无关
答案:A(2003)
二、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一)产热过程
1.主要的产热器官从影响整体体温的角度看,人体主要的产热器官是肝脏和骨骼肌。
机体产热增加而散热不及时
ZL生理学;2006-1-041.在一昼夜中,体温最低的时间是
A.清晨2~6时
B.早晨7~9时
C.午后l~5时
D.傍晚6~7时
E.睡前9~10时
2.昼夜体温变动的特点是(2000)ZL
A.昼夜间体温呈现周期性波动
B.午后4~6 h体温最低
C上午8~10 h体温最高
D.昼夜间波动的幅度超过1℃
C.受试者应处于睡眠状态
D.受试者无精神紧张和肌肉活动
E.室温不限高低,但要求恒定不变
解析:基础代谢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基础状态:清晨、清醒、静卧、未作肌肉活动,前夜睡眠良好,测定时无精神紧张,测定前至少禁食12小时,室温保持在20℃~25℃。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称基础代谢率。
3.使基础代谢率增高的主要激素是(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