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6边塞诗鉴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碛( qì)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 月中看。(李益)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 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 伤。
4.宋代: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
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 仲淹)
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 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 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 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 怅。
1.初唐诗风: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 (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
2.盛唐: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王昌龄)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 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 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3.中晚唐:
考题链接 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山东卷)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 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 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 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 塞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 3.虚实结合: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高适)
▪ 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 形成时空的对比。
▪ 4.用典故: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 ▪ 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李颀) ▪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含蓄蕴藉、凝练、含义深
5.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 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6.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宋)陆游《书愤》
乱走。(岑参)
▪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 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奇异壮阔的景—— 豪壮、昂扬的情;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 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
▪ 2.对比:
▪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王翰)
▪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
▪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牧马晚归的开廓的情景使人联想到《 过秦论》中一段文字:“蒙恬北筑长 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 不敢南下而牧马”,则“牧马还”三 字似还含另一重意味,这就是胡马北 还,边烽暂息,于是“雪净”也有了 几分象征危解的意味。这个开端为全 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
盛唐气象:盛唐边塞诗的特征。
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不但是 为首句定下的乐观开朗的基调所决定的, 同时也有关乎盛唐气象。诗人时在哥舒翰 幕府,同时所作《登陇诗》云:“浅才登 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 知己”,正是由于怀着盛唐人通常有的那 种豪情,笔下的诗方能感而不伤。 周啸天《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展现了将军不畏艰苦, 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2)、本诗最后一句用了什么手法,写出 唐军的气势。
末句用比兴的手法,全诗虚实结合。写唐 军荡平敌寇的雄心壮志,豪气干云的盛大 气势。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2.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 李 白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 下 曲》 卢 纶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 军 行 》王昌龄
▪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宋)辛弃疾《鹧鸪天》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六、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
▪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 ▪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
关系。 ▪ 3.抓住直接抒情议论的句子。 ▪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李益) ▪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王翰) ▪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
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小结:
解题方法
意象 意境
标题 作者
注释 探寻wenku.baidu.com情感特点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 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1).这首词围绕题目的“梦”字,上片和下片 分别描写了什么情景? (2).“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几句包含着 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试作分析。
(1).这首词围绕题目的“梦”字,上片和 下片分别描写了什么情景?
上片写梦中所见,表现渴望行军作战,为 国收复失地的心情。下片写梦醒所感,抒 发壮志难酬的悲愤。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 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 事起了什么作用? (2).这首诗在写法上很有特色,给读 者很多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试说说从第二 句和第四句的描写中,提供了让读者怎样 的联想和想象的余地?
3.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 益 ▪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 ▪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 ▪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
4.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 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借问梅花②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①关山:系乐曲(关山月)。②梅花:系 乐曲(梅花落) (1)填空:以内容分类,唐诗有"送别诗"、 "咏史诗"等等,这两首诗属于_边_塞__诗_。两首 诗都写了乐__曲__声_和月__色__,借以抒发戍边者 的情怀,可谓"'声色'传情"。
补充鉴赏
“牧马还”与“雪净”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李贺》
凌烟阁是唐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位于唐朝 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后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而闻名于世,可惜毁于战乱。
▪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 军 行》 王昌龄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李 白
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 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 对比鲜明。
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 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 含了思乡的情感。
2.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夜游宫·记梦 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 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2)同时有若干仕途失意的文人,把立 功塞外视为求取功名的新途径。
(3)而塞外的风光迥异,种种新的生活 经验与不同的视野,刺激了写诗的灵感。
二、边塞诗派主要代表人物:
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的作品。诗人从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等 景物中反映出他们的精神风貌。
鉴赏要点: 1、抓住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貌(景和人)。 2、把握时代特征,理解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3、推敲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思想。
刻。
七、边塞诗的风格
▪ 或奇丽峻峭,雄浑挺拔;或清 新幽雅,缠绵悱恻;或慷慨高 歌,响遏云天;或低徊浅唱, 感慨万端;或令人热血沸腾, 欲跃马横戈;或使人愁肠寸断, 想折戟断刀……
赏析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 1.关注诗歌的作者,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 2.关注诗歌的意象,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 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 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 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怀作 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 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 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2).“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几句包 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试作分析。
最后三句内涵十分丰厚。一层意思是说自 幼立志而孜孜以求;一层意思是说年纪老 大而尚未如愿;再一层意思是说壮志未酬 而雄心不死;更一层是说现实无望而寄于 梦境,而这种种心情都在“有谁知”一语中 流露出痛苦的无奈和深沉的激愤。
——边塞诗鉴赏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一、边塞诗派出现的原因:
(1)由于唐代国力强大,不断拓展疆域, 许多热血青年投身塞外,立志报国。
朝代 题干
抒发报效国家渴望建功 立业的豪情, 抒发将士们思乡念亲的 乡愁; 描写奇丽壮阔的边塞风 光; 抨击统治者穷兵黩武; 描写将士的艰苦生活、 边塞征战的残酷; 抒发惜别感伤壮别感奋 之情;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①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 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 (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 名即由此而来。
▪ 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 笳、芦管、角、鼓。
五、边塞诗表现的思想感情分类
1. 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1)、本诗刻划了一个将军的形象,说 说这个将军的形象特点。
(2)、本诗最后一句用了什么手法,写 出唐军的气势。
(1)、本诗刻划了一个将军的形象,说说 这个将军的形象特点。
(1). 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 事起了什么作用?
第一句描写浩瀚的沙漠,呼啸的狂风,漫 天的尘土,黯淡的阳光,衬托出战事的紧 张艰苦。
(2).这首诗在写法上很有特色,给读 者很多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试说说从第二 句和第四句的描写中,提供了让读者怎样 的联想和想象的余地?
从“红旗半卷出辕门”可以想象到唐军出征 时迅猛声威和紧张气氛。从“已报生擒吐谷 浑”可以想象到唐军在战场上勇猛善战的情 景和捷报传来时的振奋喜悦情景。
四、边塞诗中的自然意象
▪ 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 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 风沙;
▪ 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 烽火、长云、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 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
▪ 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胡 羌 羯 夷指 少数民族) 碛西 轮台 龟兹 夜郎;
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 阳关、凉州、楼兰。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虽然诗人们也仍保持着昂扬向上的 基调,但不免夹杂了多少悲壮,多少惋 伤。
4.宋代: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陆
游)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 仲淹)
尽管仍然洋溢着一股爱国热 情,但更多的是报国无门的愤懑, 归家无望的哀痛。与盛唐时相比 不免更多一些凄厉,更多一些惆 怅。
1.初唐诗风: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杨炯) (表达建功立业的渴望。)
2.盛唐: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王维)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誓不还。 (王昌龄)
豪迈,勇敢,一往无前! 即使是艰苦战争,也壮丽无比; 即使是出征远戍,也爽朗明快; 即使是壮烈牺牲,也死而无悔。
3.中晚唐:
考题链接 1.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回答问题(山东卷)
出关① 徐兰
凭山俯海古边州, 旆②影风翻见戍楼。 马后桃花马前雪, 出关争得不回头? [注]①关,指居庸关。②旆(pèi),旌旗。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封侯, 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喜欢哪一种? 请简要说明理由。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上有 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 表达效果:突出和强调。如用内地和边 塞的景物对比,突出边塞环境的艰苦。
▪ 3.虚实结合: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铁衣远戍辛勤久, 玉箸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 征人蓟北空回首。
(高适)
▪ 表达效果:运用想像,拓展诗歌内容, 形成时空的对比。
▪ 4.用典故: ▪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王维)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李白) ▪ 闻道玉门犹被遮, 应将性命逐轻车。(李颀) ▪ 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 表达效果:使诗歌内容含蓄蕴藉、凝练、含义深
5.厌恶连年战事,批评边将无能,反 对统治者的穷兵黩武。
凭君莫话封侯事, 一将功成万骨枯。 曹松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陈陶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王昌龄
“战士军前半生死,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6.抒发平生壮志难酬、怀才不遇
▪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 (宋)陆游《书愤》
乱走。(岑参)
▪ 表达效果:渲染气氛、烘托情感(正衬:凄清单 调的景——思乡、幽怨的情,奇异壮阔的景—— 豪壮、昂扬的情;反衬:艰苦恶劣的环境——对 英勇威猛将士的赞美之情)
▪ 2.对比:
▪ 秦中花鸟已应阑,塞外风沙犹自寒。 (王翰)
▪ 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李白)
▪ 战士军前半死生, 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
牧马晚归的开廓的情景使人联想到《 过秦论》中一段文字:“蒙恬北筑长 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 不敢南下而牧马”,则“牧马还”三 字似还含另一重意味,这就是胡马北 还,边烽暂息,于是“雪净”也有了 几分象征危解的意味。这个开端为全 诗定下了一个开朗壮阔的基调。
盛唐气象:盛唐边塞诗的特征。
不过,这种思乡情绪并不低沉,这不但是 为首句定下的乐观开朗的基调所决定的, 同时也有关乎盛唐气象。诗人时在哥舒翰 幕府,同时所作《登陇诗》云:“浅才登 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 知己”,正是由于怀着盛唐人通常有的那 种豪情,笔下的诗方能感而不伤。 周啸天《唐诗鉴赏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
展现了将军不畏艰苦, 一往无前的英雄气概。
(2)、本诗最后一句用了什么手法,写出 唐军的气势。
末句用比兴的手法,全诗虚实结合。写唐 军荡平敌寇的雄心壮志,豪气干云的盛大 气势。
——王维《使至塞上》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2.描写艰苦激烈的戍边生活。
▪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塞下曲》 李 白 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塞 下 曲》 卢 纶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 军 行 》王昌龄
▪ 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宋)辛弃疾《鹧鸪天》
报国无门、壮志难酬
六、边塞诗常用的表现手法及表达效果
▪ 1.融情入景、以景衬情: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
▪ 野云万里无城郭, 雨雪纷纷连大漠。(李颀) ▪ 大漠风尘日色昏, 红旗半卷出辕门。(王昌龄) ▪ 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随风满地石
关系。 ▪ 3.抓住直接抒情议论的句子。 ▪ 入夜思归切,笛声清更哀。(李益) ▪ 夜听胡笳折杨柳,教人意气忆长安。(王翰) ▪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 ▪ 相看白刃血纷纷, 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
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高适)
小结:
解题方法
意象 意境
标题 作者
注释 探寻wenku.baidu.com情感特点
睡觉寒灯里,漏声断、月斜窗纸。自许封侯在万 里。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 (1).这首词围绕题目的“梦”字,上片和下片 分别描写了什么情景? (2).“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几句包含着 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试作分析。
(1).这首词围绕题目的“梦”字,上片和 下片分别描写了什么情景?
上片写梦中所见,表现渴望行军作战,为 国收复失地的心情。下片写梦醒所感,抒 发壮志难酬的悲愤。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从军行七首(其五) 王昌龄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 (1). 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 事起了什么作用? (2).这首诗在写法上很有特色,给读 者很多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试说说从第二 句和第四句的描写中,提供了让读者怎样 的联想和想象的余地?
3.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 不知何处吹芦管, 一夜征人尽望乡。——李 益 ▪ 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李益 ▪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离别情。 ▪ 缭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王昌龄 ▪ 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范仲淹 ▪ 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岑参
4.愿意戍守边关、渴望建功立业,不 惜为国捐躯的豪情壮志。
借问梅花②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①关山:系乐曲(关山月)。②梅花:系 乐曲(梅花落) (1)填空:以内容分类,唐诗有"送别诗"、 "咏史诗"等等,这两首诗属于_边_塞__诗_。两首 诗都写了乐__曲__声_和月__色__,借以抒发戍边者 的情怀,可谓"'声色'传情"。
补充鉴赏
“牧马还”与“雪净”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南园李贺》
凌烟阁是唐朝为表彰功臣而建筑的绘有功臣图像的高阁。位于唐朝 皇宫内三清殿旁的一个不起眼的小楼,后因“凌烟阁二十四功臣” 而闻名于世,可惜毁于战乱。
▪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 军 行》 王昌龄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塞下曲》李 白
①将关内桃花烂漫与关外白雪茫茫两个场 景聚集到征马这一关节点上,描写生动, 对比鲜明。
②“桃花”与“雪”分别代指家乡的温馨与塞 外的清冷生活,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蕴 含了思乡的情感。
2.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夜游宫·记梦 寄师伯浑 陆游
雪晓清笳乱起。梦游处、不知何地。铁骑无声 望似水。想关河,雁门西,青海际。
(2)同时有若干仕途失意的文人,把立 功塞外视为求取功名的新途径。
(3)而塞外的风光迥异,种种新的生活 经验与不同的视野,刺激了写诗的灵感。
二、边塞诗派主要代表人物:
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最能体现国运兴衰 的作品。诗人从大漠、烽烟、长城、黄沙等 景物中反映出他们的精神风貌。
鉴赏要点: 1、抓住诗中所描绘的边塞风貌(景和人)。 2、把握时代特征,理解所描写事物的特征。 3、推敲作品中所蕴含的不同思想。
刻。
七、边塞诗的风格
▪ 或奇丽峻峭,雄浑挺拔;或清 新幽雅,缠绵悱恻;或慷慨高 歌,响遏云天;或低徊浅唱, 感慨万端;或令人热血沸腾, 欲跃马横戈;或使人愁肠寸断, 想折戟断刀……
赏析边塞诗的一般方法
▪ 1.关注诗歌的作者,了解诗歌创作的时代背景。 ▪ 2.关注诗歌的意象,弄清景物描写与所抒之情的
(1)诗的前两句,有版本作“将军此去必 封侯,士卒何心肯逗留”,与本诗相比你更 喜欢哪一种?请简要说明理由。
更喜欢本诗。本诗前两句点出居庸关的雄 壮气势,景物描写鲜明生动,为后面抒怀作 了铺垫。“将军”两句缺乏形象感,并且与全 诗思乡的情感内容不相称。
(2)“马后桃花马前雪”一句在艺术表现 上有什么特点?请作简要分析。
(2).“有谁知,鬓虽残,心未死”几句包 含着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试作分析。
最后三句内涵十分丰厚。一层意思是说自 幼立志而孜孜以求;一层意思是说年纪老 大而尚未如愿;再一层意思是说壮志未酬 而雄心不死;更一层是说现实无望而寄于 梦境,而这种种心情都在“有谁知”一语中 流露出痛苦的无奈和深沉的激愤。
——边塞诗鉴赏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一、边塞诗派出现的原因:
(1)由于唐代国力强大,不断拓展疆域, 许多热血青年投身塞外,立志报国。
朝代 题干
抒发报效国家渴望建功 立业的豪情, 抒发将士们思乡念亲的 乡愁; 描写奇丽壮阔的边塞风 光; 抨击统治者穷兵黩武; 描写将士的艰苦生活、 边塞征战的残酷; 抒发惜别感伤壮别感奋 之情;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①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塞上听吹笛 高适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受降城:唐初名将张仁愿为了防御突厥,在黄河以北筑受降城,分东、 中、西三城,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另有一种说法是:公元646年 (贞观二十年),唐太宗亲临灵州接受突厥一部的投降,“受降城”之 名即由此而来。
▪ 边塞诗中常见的乐器:羌笛、琵琶、胡 笳、芦管、角、鼓。
五、边塞诗表现的思想感情分类
1. 描绘边塞雄奇壮丽的独特景观。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4.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 岑参
火山五月行人少,看君马去疾如鸟。 都护行营太白西,角声一动胡天晓。
(1)、本诗刻划了一个将军的形象,说 说这个将军的形象特点。
(2)、本诗最后一句用了什么手法,写 出唐军的气势。
(1)、本诗刻划了一个将军的形象,说说 这个将军的形象特点。
(1). 第一句写景对于诗歌所描写的战 事起了什么作用?
第一句描写浩瀚的沙漠,呼啸的狂风,漫 天的尘土,黯淡的阳光,衬托出战事的紧 张艰苦。
(2).这首诗在写法上很有特色,给读 者很多联想和想象的空间,试说说从第二 句和第四句的描写中,提供了让读者怎样 的联想和想象的余地?
从“红旗半卷出辕门”可以想象到唐军出征 时迅猛声威和紧张气氛。从“已报生擒吐谷 浑”可以想象到唐军在战场上勇猛善战的情 景和捷报传来时的振奋喜悦情景。
四、边塞诗中的自然意象
▪ 边塞诗中常见的景物:秋月、雪山、大 漠、孤城、边关、黄河、长云、雨雪、 风沙;
▪ 边塞诗中常见的战事意象:金鼓、旌旗、 烽火、长云、戈矛剑戟、 斧钺刀铩、 雁飞鹰扬 、箭飞马走 ;
▪ 边塞诗中常见的地名:(胡 羌 羯 夷指 少数民族) 碛西 轮台 龟兹 夜郎;
天山、阴山、受降城、玉门关、关山、 阳关、凉州、楼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