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层的产状

合集下载

岩层产状表示的方法

岩层产状表示的方法

岩层产状表示的方法岩层产状是指岩石在地质中的排列和分布特征,通过观察岩层的产状可以了解到岩石的形成环境、变形过程以及地层的演化历史。

岩层产状的表示方法有多种,下面将分别介绍几种常见的方法。

一、层理面倾角和倾向层理面是岩层中相对较大的面,它们的倾向和倾角可以用来表示岩层的产状。

层理面的倾向是指层理面与地面平面的夹角,通常用罗盘测量,以度数表示;层理面的倾角是指层理面与水平面的夹角,通常用测斜仪或测斜仪器测量,以度数表示。

这种表示方法主要适用于平面或近平面的岩层。

二、折叠的形态特征折叠是指岩层在地质运动中发生的弯曲变形,通过观察折叠的形态特征可以了解到岩层的变形过程和构造特征。

常见的折叠形态有褶皱、褶皱带、断裂褶皱等。

褶皱是指岩层在挤压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弯曲形变,可以分为对称褶皱和不对称褶皱。

褶皱带是指一组相互平行的褶皱构造,可以用来判断构造带的走向和产状。

断裂褶皱是指褶皱和断裂结合在一起形成的构造,常见于断裂带的附近。

三、岩层中的节理和构造面节理是岩石中存在的平行或近平行的裂隙,通常是由于岩石受到应力作用而发生的裂开。

节理的倾向和倾角可以用来表示岩层的产状。

构造面是指岩层中由于构造运动而形成的断裂面或滑动面,可以用来判断构造带的走向和产状。

四、岩层的厚度和分布特征岩层的厚度和分布特征可以用来表示岩层的产状。

岩层的厚度是指岩层在垂直方向上的延伸距离,可以通过测量岩层的上下界面的距离来确定。

岩层的分布特征是指岩层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可以通过观察岩层的出露情况和地质剖面图来确定。

总结起来,岩层产状的表示方法有层理面倾角和倾向、折叠的形态特征、岩层中的节理和构造面以及岩层的厚度和分布特征等多种方法。

通过观察和测量这些产状特征,可以了解岩层的形成环境、变形过程以及地层的演化历史,为地质学研究和资源勘探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岩层及岩层产状

岩层及岩层产状

水平岩层、倾斜岩层、 水平岩层、倾斜岩层、单斜层产状:岩层在空间的展布状态。 2.2 岩层产状3要素 岩层产状3 方位角:地面上,正北方向与某方向的夹角。 走向: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所指的方向。 倾向:层面上最大倾斜线在水平面上投影所指 的方向。 倾角: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角。
象限角法和方位角法?n45?e30?se135?30?岩层产状的图示指在地质图上的表示方法
岩层及岩层产状
主要内容
1 岩层 2 岩层产状 3 岩层产状的测量、记录和表示
1 岩层
1.1 岩层:岩石地层的简称,包括沉积岩、岩 浆岩、变质岩。 1.2 地质构造:地壳运动引起的岩层变形和变 位,这种变形和变位被保留下来的遗迹。 1.3 地质构造的类型:水平岩层,倾斜岩层, 直立岩层,褶皱,断裂。
3 岩层产状的测量、记录和表示 岩层产状的测量、
岩层产状的测量:罗盘
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
岩层产状的记录:象限角法和方位角法 岩层产状的记录:
N45º N45ºE∠ 30ºSE 30º 135º 135º ∠ 30º 30º
岩层产状的图示
指在地质图上的表示方法。

岩层产状要素的表示方法

岩层产状要素的表示方法

岩层产状要素的表示方法
岩层产状(即岩层的产出状态,由倾角、走向和倾向构成)bed,attitudeof岩层在空间产出的状态和方位的总称。

除水平岩层成水平状态产出外,一切倾斜岩层的产状均以其走向、倾向和倾角表示,称为岩层产状三要素。

岩层在空间产出的状态和方位的总称。

除水平岩层成水平状态产出外,一切倾斜岩层的产状均以其走向、倾向和倾角表示,称为岩层产状三要素。

岩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或岩层面上的水平线即该岩层的走向线,其两端所指的方向为岩层的走向,可由两个相差180°的方位角来表示,如NE30°与SW210°。

垂直走向线沿倾斜层面向下方所引直线为岩层倾斜线,倾斜线的水平投影线所指的层面倾斜方向就是岩层的倾向。

走向与倾向相差90°。

岩层的倾斜线与其水平投影线之间的夹角即岩层的(真)倾角。

所以,岩层的倾角就是垂直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层面(迹线)与水平面(迹线)之间的夹角。

岩层产状有两种表示方法:①方位角表示法。

一般记录倾向和倾角,如205∠65,即倾向为南西205°,倾角65°,其走向则为NW65°或SE65°。

②象限角表示法。

一般测记走向、倾向和倾角,如N65°W/25°SW,即走向为北偏西65°,倾角为25°,向南西倾斜。

岩层产状表示的方法

岩层产状表示的方法

岩层产状表示的方法岩层产状是指岩石在地质中的分布和特征,通过对岩层产状的观察和研究,可以了解岩石的形成过程、地层的变化以及地质历史的演化。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以岩层产状表示的方法。

一、岩石的颜色和纹理岩石的颜色和纹理是最直观的观察指标之一。

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颜色,如黑色的玄武岩、灰白色的石灰岩、红色的砂岩等。

同时,岩石的纹理也可以反映其产状特征,如层状结构、颗粒状结构、块状结构等。

通过观察岩石的颜色和纹理,可以初步判断岩层的性质和产状。

二、岩层的倾角和倾向岩层的倾角和倾向是描述岩层分布和变化的重要参数。

倾角指的是岩层与水平面的夹角,倾向指的是岩层的倾斜方向。

通过对不同岩层的倾角和倾向进行测量和记录,可以绘制出岩层产状图,进而了解岩层的分布和变化规律。

三、岩层的层序和层理岩层的层序是指岩层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次序,层理是指岩层平面上的分层结构。

岩层的层序和层理可以通过观察岩石的颜色、纹理和结构特征来判断。

在岩层产状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各个岩层的层序和层理关系,进而推断出岩层的沉积环境和地质历史。

四、岩层的断层和褶皱岩层的断层和褶皱是地壳运动造成的结果。

断层是指岩层断裂和错动形成的地质构造,褶皱是指岩层的弯曲和变形。

通过观察岩层产状图中的断层和褶皱,可以了解地壳的运动过程和构造变形的特点。

五、岩层的接触关系岩层的接触关系是指不同岩层之间的接触方式和关系。

常见的接触关系有侵入关系、剥蚀关系和变质关系等。

通过观察岩层产状图中岩层的接触关系,可以推断出岩层的形成顺序和演化过程。

岩层产状的观察和研究对于地质学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岩层产状的分析,可以推断出地层的演化历史、地质构造的发展过程以及地质资源的分布情况。

因此,岩层产状的研究对于地质勘查、矿产资源开发和地质灾害防治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结起来,岩层产状表示的方法主要包括岩石的颜色和纹理、岩层的倾角和倾向、岩层的层序和层理、岩层的断层和褶皱以及岩层的接触关系等。

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

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

岩层产状的测量方法
岩层产状测量是地质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岩石的性质、地质构造的演化,进而指导矿产资源勘探、水文地质调查等工作。

下面介绍一些常用的岩层产状测量方法:
1. 古地磁法:通过测量岩石中保存的古地磁信息,可以了解岩层的倾向、倾角和旋转角等信息。

2. 枕状节理测量法:枕状节理是一种常见的岩石构造,通过测量节理面的倾向、倾角和间距等参数,可以确定岩层的产状。

3. 钻孔测量法:通过钻孔取芯,观察岩芯上的节理、构造、裂隙等特征,可以了解岩层的产状。

4. 地质剖面法:在地面或地下绘制地质剖面图,观察剖面上的岩层产状,可以了解岩层的倾向、倾角和变形特征等信息。

5. 摄影测量法:利用航空、卫星等影像资料,通过影像解译获取地表和地下岩层的特征,包括岩层产状、裂隙、构造等信息。

以上是常见的岩层产状测量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岩层类型和地质环境,需要综合考虑选择合适的方法,并且在测量过程中注意保证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

- 1 -。

岩层产状名词解释

岩层产状名词解释

岩层产状名词解释
岩层产状是指地球表面上不同地区的岩石层的几何形态和分布特征。

它通常描述了岩石层的倾角、倾向、厚度、形状和方向等方面的特征。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岩层产状名词解释:
1.倾角(Dip):岩层与水平面的夹角,用度数表示。

2.倾向(Strike):岩层在地表上的方向,用度数表示。

3.厚度(Thickness):岩层的垂直厚度,通常以米为单位。

4.层理面(Bedding plane):相邻岩层之间的平行面,表示岩石层
的分层结构。

5.倾向图(Strike and dip diagram):用于表示岩层产状的图形,
显示了岩层倾角和倾向的关系。

6.斜交(Cross bedding):在沉积岩中常见的一种岩层产状,由于
水流、风或波浪等作用,导致堆积层中的细粒颗粒集结成交叉
的倾斜层理。

7.斜坡层理(Foreset beds):沉积岩中的一种特殊产状,形成于
河流、冰川或风沙等流动体的前沿,呈倾斜状分布。

8.折叠(Folding):岩层因构造力作用而发生的弯曲变形,形成褶
皱。

9.断层(Faulting):岩层因构造力作用而发生的断裂和错位,导
致岩层变形和位移。

岩层产状的研究对于理解地质历史、地壳构造和资源勘探等方面
具有重要意义。

岩层产状课件

岩层产状课件
5、倾斜岩层的厚度与埋深
倾斜岩层的厚度 真厚度(h)=铅直厚度(H)×cos 真厚度永远小于或等于铅直厚度 视厚度(h’)=铅直厚度(H) ×cos 真厚度永远小于视厚度
倾斜岩层的厚度与埋深
倾斜岩层的埋藏深度
倾斜岩层的 厚度与埋深
4、直立岩层的露头形态
直立岩层的露头形态
6 地层、岩体的接触关系
面状构造 线状构造
面状构造产状要素
走向(strike); 倾向(dip); 倾角(angle of dip)
1 产状与产状要素
表示面状和线状构造在空间中的产出状态的参数
面状构造产状要素的特征
走向与走向线 某一倾斜构造面与任意水平面的交线为走向线,走向线所指的地理方位称为走向。 倾向与倾向线 在构造面上,沿倾斜面引出垂直于走向线的直线,称倾斜线。倾斜线在水平面上投影向下倾斜一端的方位角,称为倾向。
地质体的概念—— 泛指人们观察和研究的任何体积的天然岩石体
类型 成因:沉积的、岩浆(原生的地质体)的和变形——变质的(次生地质体) 变形情况:变形地质体和未变形地质体 形状、内部结构和产状:层状、块状和脉状 构造要素:面状 构造要素:面状构造和线状构造
一 岩层的产状及其表示
线状构造的产状要素
倾伏: 倾伏向+倾伏角, 如:330 °∠ 20 °或 N30°W,20° 侧伏: 侧伏角+侧伏向/构造面产状, 如: 20°S/N30°E,45 °SE
Grand Canyon of Arizona
2 水平岩层
水平岩层特征
老地层在低洼处,新地层在高处
倾斜和直立岩层出露宽度与地形坡度的关系
地面坡向与地层倾向相反时
“V”字型法则
地面坡向 与 地层倾向 相同 (1)

岩层产状表示的方法

岩层产状表示的方法

岩层产状表示的方法岩层产状是地质学中用来描述岩石的形态、组成、结构和分布特征的方法。

岩层产状对于研究地质历史、构造演化以及资源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以岩层产状表示的方法。

一、岩层产状的描述方法1. 厚度:岩层厚度是指岩石从上至下的垂直距离,可用米或厘米表示。

岩层厚度的测量可以通过地质测量仪器或者地质剖面图上的比例尺进行。

2. 颜色:岩层的颜色可以提供关于岩石成分和沉积环境的信息。

常见的颜色有灰色、黑色、红色、黄色等,可以用颜色标准卡进行描述。

3. 成分:岩层的成分是指岩石中各种矿物质的组合。

成分的描述可以通过显微镜观察矿物颗粒的形态、晶体结构以及化学成分等来进行。

4. 结构:岩层的结构是指岩石中各种构造特征的分布和形态。

常见的结构包括层理、节理、褶皱、断层等,可以通过地质剖面图、地质构造图以及实地观察来描述。

5. 排列方式:岩层的排列方式是指岩石中不同岩层之间的相互关系。

常见的排列方式有层状、交错状、倾斜状、错层状等,可以通过地质剖面图和地质构造图来描述。

二、岩层产状的应用1. 地质历史研究:通过对岩层产状的观察和分析,可以推断出岩石的沉积环境、地质历史以及构造演化过程。

例如,通过分析岩层的颜色、成分和结构可以判断出古地理环境的变化,推断出古地壳的构造演化过程。

2. 矿产资源勘探:岩层产状对于矿产资源的勘探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观察岩层的厚度、颜色和成分等特征,可以判断出矿床的分布范围以及矿石的质量和含量,为矿产资源的开发提供依据。

3. 工程地质勘察:岩层产状对于工程地质勘察和工程设计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观察岩层的结构、排列方式和稳定性等特征,可以评估岩石的工程性质,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4. 地震灾害研究:岩层产状对于地震灾害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观察岩层的断裂、褶皱和错动等结构特征,可以判断地壳的构造应力状态,进而预测地震活动的规模和分布。

三、岩层产状描述的注意事项1. 观察准确性:岩层产状的描述需要进行准确的观察和测量,避免主观判断和误差。

试述岩层产状要素及其测量方法

试述岩层产状要素及其测量方法

岩层产状要素及其测量方法一、概述岩层产状要素是指岩石在地球内部或地表的位置、倾向、倾角、产状与其他岩石的关系等物理特征,是岩石学、构造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等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

正确测量和分析岩层产状要素对地质勘探、矿产资源评价、地质灾害防治、地质工程建设等具有重要意义。

二、岩层产状要素1. 位置岩层的位置指的是岩石在地球内部或地表的具体位置,包括地理位置和相对位置两个方面。

地理位置是指岩层所处的地理坐标,包括经度和纬度。

相对位置是指岩层在地层序列中的位置关系,如底部、中部或顶部位置。

2. 倾向岩层的倾向是指岩层既定位置所在平面与地面北向的夹角,通常使用正北方向为基准进行测量。

3. 倾角岩层的倾角是指岩层既定位置所在平面与水平面的夹角,可分为向东倾角和向西倾角两种。

4. 产状与其他岩石的关系产状是指岩层所在平面与其他地质体的空间位置关系,包括叠加、交接、夹层、断层等关系。

三、岩层产状要素的测量方法1. 位置的测量位置的测量通常使用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通过GPS接收机获取卫星信号,确定岩石的地理坐标。

2. 倾向和倾角的测量(1)经典测量法经典测量法是在地面上选择两个具有确定位置的点,测量这两个点在岩层所在平面上的投影长度以及它们在地表上的实际水平距离,从而计算出倾向和倾角。

(2)测距仪测量法现代测距仪可以通过激光或者无线电波测量岩层所在平面上的两个点的的距离,进而实时计算出倾向和倾角。

3. 产状与其他岩石的关系的测量(1)目视观察法目视观察法是直接观察岩层产状与其他岩石的关系,包括叠加、交接、夹层、断层等,结合地质地图和地形图进行判读。

(2)地球物理勘探法地球物理勘探法包括地震勘探、地磁勘探、电磁法勘探等,通过获得的地质断层与岩层的关系数据,进行产状与其他岩石的关系的测量。

四、结论岩层产状要素的正确测量对于地质工程建设、地质灾害防治等具有重要意义。

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岩层产状要素的测量方法越来越准确和便捷,然而在实际测量中仍需结合地质勘查的实际情况,综合应用多种测量方法,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岩层产状的表示方法

岩层产状的表示方法

岩层产状的表示方法
1.剖面图:根据野外实测数据,用平面图的形式表示地层各种产状信息。

通常采用的是等高线和符号表示岩层的倾向和倾角等信息。

2. 倾向图:倾向图是指用圆形或扇形图形表示岩层倾向信息,通常从正北方向开始计算,逆时针方向表示倾向角度。

3. 倾角图:倾角图是指用圆形或半圆形表示岩层倾角信息,通常以水平面为基准,逆时针方向表示倾角度数。

4. 组合图:将剖面图、倾向图和倾角图综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岩层产状图。

组合图可以更全面地展示岩层的产状信息,有利于地质分析和勘探设计。

以上是常见的岩层产状表示方法,不同的方法适用于不同的地质研究工作,地质工作者可以根据需要和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方法。

- 1 -。

岩层面产状

岩层面产状

水平岩层及岩层产状岩层的产状是指岩层在空间的产出状态,如岩层在空间的延伸方向是什么,岩层面向什么方向,以及岩层的水平面的交角。

走向:岩层延伸的方向,与倾向垂直倾向:岩层倾斜的方向,岩层原为水平岩层,其倾斜的方向即为倾向。

倾角:岩层倾斜的程度1、岩层的产状要素产状通常用产状三要素表示,包括岩层的走向、倾向和倾角。

a.走向(Strike):岩层与水平面的交线(图1,走向线AOB);两端所指的方向(图1,);岩层走向都有两个数值,二者相差180°。

它表示岩层在空间的水平延伸方向。

b.倾向(Dip):倾斜平面上与走向线垂直的线(OD’)叫倾斜线。

倾斜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所指的沿平面向下倾斜的方位()c.倾角(Dip angle)α: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的夹角。

倾斜岩层层面与任意水平面的最大锐夹角图1视产状:面状构造与非正交平面相交迹线的产状。

a.视倾向:同一岩层层面上凡与走向线不直交的任一直线(图2-5 HD,HC)均为视倾斜线,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方位角称视倾向或假倾向。

(,)b.视倾角:面状构造与截面交线与视倾向的夹角(图2,β’,β)即:视倾斜线和它的水平投影线之间的夹角。

图2真倾角与视倾角间的关系:tgβ=tgα•cosω(图2所示)2、产状的表示1)文字法倾斜岩层三要素的文字表示方法,目前还较乱,但由于地质罗盘的方位标记有的用象限角表示,有的用方位角(360°的圆周角)表示,因后者使用较简便,通常用方位角表示。

方位角是正北方向与走向(或倾向)之间的交角。

产状的方位角表示法只记倾向和倾角,用倾向方位角∠倾角表示。

如30°∠35°(也可写NW330°∠35°)表示倾向是(从正磁北顺时针量的方位角)330°,倾角为35°;如15°∠40°表示倾向方位为15°(北东15°),倾角40°。

岩层产状

岩层产状
246-70
张节理——
由张应力产生 的破裂面。
246-71
张节理特征
1.裂口是张开的,剖面呈上宽下窄的楔形, 常被后期物质或岩脉填充; 2.节理面粗糙不平,一般无滑动擦痕和磨擦 镜面; 3.产状不稳定,沿其走向和倾向都延伸不远 即行尖灭,尾端尖灭处常呈树枝分叉状; 4.在砾岩或砂岩中发育的张节理常常绕过砾 石、结核或粗砂粒,其张裂面明显凹凸不平 或弯曲;
246-12
视倾角<真倾角
注意!
真倾角 —— 真倾斜线 HG 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线 OG的夹角 视倾角 —— 视倾斜线 HD、HC 与其在水平面上投 影线OD、OC的夹角。
246-13
246-14
产状要素的表示方法
方位角法 象限角法
文字表示法
野外记录和文字 报告
符号表示法
地质图件
246-15
文字表示法
246-23
倾向与坡向关系
露 头 线 口诀 与 等 高 线关系 相同
备注
相反 相 同
相 反 相 同 常见 宽图4.4 相同相反 图4.5 常见
倾角>坡角 相反
倾角<坡角 相同
相 同 相 同 少见 窄图4.6(a)
246-24
四、地层的接触关系
地层 —— 在一定地质时代内形成的一套岩 层统称为那个时代的地层。
A——穹窿构造 B——构造盆地
246-55
(四)根据褶皱的组合形式-复背斜和复向斜
复背斜
复向斜
246-56
五、褶皱构造的辨认
向斜成山、背斜成谷
246-57
(一)褶曲的野外观察法
1. 通过横向、纵向的观察(追索法、穿越 法),找地层界线、化石等,观察岩层 是否有对称重复出现的现象; 2. 比较核部与两翼岩层的新老关系,比较 两翼岩层的走向和倾斜; 3. 研究两翼相当层的平面形态。

地质构造—岩层产状(工程地质课件)

地质构造—岩层产状(工程地质课件)
岩层产状
一、岩层产状定义
岩层是指由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同一岩性组成的 层状岩石。岩层的产状是指岩层在空间的位置。
二、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产状要素
地质学上用走向、倾向和倾角三要素来确定岩层的产状。
三、岩层的产状要素测定 岩层的产状要素用地质罗盘测
量。
AB-走向 CD-倾向 -倾角
还可用于岩层层面、剥蚀面、 节理面、断层面及轴面等的 产状要素测量。
四、岩层产状要素的表示方法
1.野外记录时一般只记录倾向和倾角两个数据,记为135°∠40°,直立 产状才记走向。
2.地质图(平面图)上应按方位角在相应位置标出准确的走向、倾向,并 写出倾角。
如:倾斜岩层 水平岩层 直立岩层 倒转岩层
46
3.剖面图上表示为:
135
40

岩层产状

岩层产状

第四节、地质构造的基本类型由于地壳中存在有很大的应力,组成地壳的上部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就会发生变形,形成构造变动的形迹,我们把构造变动在岩层和岩体中遗留下来的各种构造形迹,称为地质构造。

地质构造的规模,有大有小。

大的如构造带,可以纵横数千公里,小的则如前边讲过的岩石的片理等。

尽管规模大小不同,但它们都是地壳运动造成的永久变形和岩石发生相对位移的踪迹,因而它们在形成、发展和空间分布上,都存在有密切的内部联系。

本节着重就一些简单的和典型的基本构造形态进行讨论。

一、水平构造和单斜构造水平构造未经构造变动的沉积岩层,其形成时的原始产状是水平的,先沉积的老岩层在下,后沉积的新岩层在上,称为水平构造。

分布:只是局限于受地壳运动影响轻微的地区。

单斜构造原来水平的岩层,在受到地壳运动的影响后,产状发生变动,当岩层向同一个方向倾斜,形成单斜构造(图1-11)。

分布:单斜构造往往是褶曲的一翼、断层的一盘或者是局部地层不均匀的上升或下降所引起。

(一)岩层产状产状定义:岩层在空间的位置,称为岩层产状。

产状三要素:岩层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图1-12)。

走向:岩层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方位角,称为岩层的走向。

岩层的走向表示岩层在空间延伸的方向。

倾向:垂直走向顺倾斜面向下引出一条直线,此直线在水平面的投影的方位角,称为岩层的倾向。

岩层的倾向,表示岩层在空间的倾斜方向。

倾角:岩层层面与水平面所夹的锐角,称为岩层的倾角。

岩层的倾角表示岩层在空间倾斜角度的大小。

用岩层产状的三个要素,能表达经过构造变动后的构造形态在空间的位置。

(二)岩层产状的测定及表示方法测定方法:岩层产状测量,是地质调查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野外是用地质罗盘直接在岩层的层面上测量的。

测量走向时,使罗盘的长边紧贴层面,将罗盘放平,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走向。

测量倾向时,将罗盘的短边紧贴层面,水准泡居中,读指北针所示的方位角,就是岩层的倾向。

岩层产状

岩层产状
246-70
张节理——
由张应力产生 的破裂面。
246-71
张节理特征
1.裂口是张开的,剖面呈上宽下窄的楔形, 常被后期物质或岩脉填充; 2.节理面粗糙不平,一般无滑动擦痕和磨擦 镜面; 3.产状不稳定,沿其走向和倾向都延伸不远 即行尖灭,尾端尖灭处常呈树枝分叉状; 4.在砾岩或砂岩中发育的张节理常常绕过砾 石、结核或粗砂粒,其张裂面明显凹凸不平 或弯曲;
246-23
倾向与坡向关系
露 头 线 口诀 与 等 高 线关系 相同
备注
相反 相 同
相 反 相 同 常见 宽图4.4 相同相反 图4.5 常见
倾角>坡角 相反
倾角<坡角 相同
相 同 相 同 少见 窄图4.6(a)
246-24
四、地层的接触关系
地层 —— 在一定地质时代内形成的一套岩 层统称为那个时代的地层。
槽线——向斜弯曲最低点的连线。
246-41
三、褶曲分类
(一)根据褶曲轴面产状,结合两翼产状特点, 可将褶曲分为:
直立褶曲
倾斜褶曲
倒转褶曲
平卧褶曲
246-42
直立褶曲
轴面直立,两 翼倾向相反,倾 角近于相等
246-43
倾斜褶曲
轴面倾斜,两翼岩层 倾向相反,倾角不等
246-44
倒转褶曲
轴面倾斜,两 翼向同一方向倾 斜,有一翼地层 层序倒转。
节理3组以上,杂乱,以风化和构造型为主,多数间 距小于 0.2m ,以张开节理为主,有个别宽张节理, 一般均有充填物。岩体切割成碎裂状。
246-78
节理发育
节理很发育
(三)节理调查研究的内容
1. 节理的成因类型、力学性质; 2. 节理的组数、密度和产状; 3. 节理的张开度、长度和节理面壁的粗糙度;

岩层产状

岩层产状

视厚度指在不垂面直于岩层走向的剖面上,岩层的顶面和底面分别与剖 面相交,这两条交线之间的垂直距离。视厚度随剖面的方向改变而改变。视 厚度的最小值等于真厚度,最大值等于垂直厚度。 真厚度、铅直厚度和视厚度三者之间可以进行换算。
残余厚度指岩层遭受剥蚀后,残留部分的厚度。其必然与剥蚀而相联系。
第三节 地层接触关系
平面主应力莫尔圆的画法是,在横坐标轴(σ)轴上找到两 个主应力值对应的点。此两点间的连线即是莫尔圆的直径。
画平面纯扭应力莫尔圆时,先在纵坐 标轴(τ)轴上找到纯扭应力值对应的点, 以此点与坐标原心的连线为半径,坐标原 点为圆心画圆,即得莫尔圆。
画平面一般应力莫尔圆时,在σ-τ坐标 系中找到两个相互垂直截面上的应力值所对应 的两个点,一个点在横轴的上方,另一个点在 下方,此两点的连线就是莫尔圆的直径。
当正应力的方向 是向着作用面的称 为压应力,用正值 表示。当正应力的 方向是离开作用面 的称为张应力,用 负值表示。
扭应力的方向 是与作用面平行的, 以使物体有顺时针 转动趋势者为负, 有逆时针转动趋势 者为正。应该注意 应力符号规则与向 量符号规则不同, 应力的正负号与其 截面外法线方向有 关,而向量的正负 号却以坐标轴方向 为准。
海侵层位,在地质图上表现为新地层的地质界线超过
老地层,并盖于其上,形成超覆不整合。海退层位在地质 图上表现为新地层分布的面积比老地层小。 同一沉积岩层,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物源供应和沉 积环境的不同,常在横向上出现岩性变化,这种现象称为 横向变化。相反,岩性相同的岩层,也可能不是同一岩层, 可能是许多岩层的综合体,包括了相当长的时代,此现象
上下地层间的沉积间断面叫不整合面。不整合面在地 面的出露线叫不整合线。
根据不整合面上下地层的产状及所反映的地壳运动特 征,不整合可分为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两种主要类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岩层产状的符号表示法
35°
岩层产状的符号表示法
水平 35°
岩层直立
75°

岩层的产状要素表示方法: 岩层的产状要素表示方法: 文字和符号 常用走向、 ①象限角表示法 常用走向、倾向 和倾角象限表示。 和倾角象限表示。如 N50°W∠SW35°,即走向为北偏 ° ∠ ° 西50°,倾向向南西倾斜,倾角为 ° 倾向向南西倾斜, 35°。 ° ②方位角表示法 常用倾向和倾角 表示。 表示。如310°∠35°,310°是倾 ° ° ° 向方位角, °是倾角, 向方位角,35°是倾角,走向可根 据倾向加减90°后得到。 据倾向加减 °后得到。
→表达岩层产状的指标,描述岩层在空
间上的方位。
走向 倾向 倾角
strike dip dip angle
动画…… 动画
2. 岩层 产状要素 的测定与 表示方法
产状测定: 地质罗盘法
具体测定见实录(产状测定 具体测定见实录 产状测定)…… 产状测定
真倾角 视倾角
tan β = sin θ tan α
4.1 岩层产状与地层接触关系 二、岩层的产状
产状类型
水平、倾斜、 水平、倾斜、直立
岩层→岩层是指由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 岩层 岩层是指由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 同一岩性组成的层状岩石。 的、同一岩性组成的层状岩石。 岩层产状→ 岩层产状 岩层的产状指岩层在空间的展布状态
1. 岩层产状要素(elements of attitu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