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师名校长的心灵寄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师名校长的心灵寄语
题记:有人说,不能戴着镣铐跳舞。其实,人的自由是有边界的,这就是“随心所欲不逾矩”。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永远要戴着镣铐才能跳舞。就教育的自由而言,人必须带着三根“镣铐”跳舞,这就是法规、规律和科学。你只有遵循了法规,掌握了规律和科学,你才能成为自由的教育人,才能获得教育的自由,实施真正自由的教育。
1.“学会说话”:名师名校长的基本功
语言交际能力,公众场合的演讲与表达能力,这是每个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学会讲话”,要从名师名校长建设工程人选的培养开始。
这次中期考核,采取现场陈述与答辩的方式进行,要求每位人选汇报时不带稿,不用PPT。为什么这样要求?说到底,就是要锻炼大家的口头表达能力。恰当地交流与表达,这是一位优秀教师、校长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从现场看,有些校长还是不适应,有的有些紧张,有的看纸条,有的手足无措。个别的,还是看稿子,用课件。我们不是要为难大家,“卓越”要体现在你的一言一行之中。
现在,有一种很不好的风气,就是不少头头脑脑们,讲话总要有人写讲话稿,开会时就念稿子。这与古人讲的“言为心声”相去甚远,讲长话,讲无用的话,讲假话,似乎成为一种常态。与此同时,更为糟糕的是,在公众场合,人们慢慢地不会讲话了。“学会讲话”,已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不得不引起高度重视的重要课题。
就中小学生的素质教育来看,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演讲活动,培养每位学生的口头表达与演讲能力,应该成为中小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教育思想是朴素无华的
你要成为名师、名校长,必须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这对每位建设工程人选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在汇报中,大家都试图阐述和表达自己的教育思想。但总体上讲,真正形成独特的教育思想并贯彻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还是少数。
有的同志谈到“办学思想与理念引领”,说“为明天准备民族素质”,有十个观点……。我一听,就吓了一大跳。“思想”太多了,这么多思想观点怎么体现?如何才能成为教师们的思想,并体现在教育教学实践之中。
什么是教育思想?教育思想就是对教育发展规律的真理性认识。所谓名师、名校长的教育思想,就是名师、名校长本人对教育发展规律的独特的真理性认识。我个人认为,真正的教育思想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基于自身的教育实践。教育思想有自己的根,这个“根”就是自己的教育实践,离开了自己的教育实践,就没有真正的教育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思想具有内生性。二是对教育现象的独特认识。教育思想不能长在别人的脑袋上,不是对别人思想的照搬。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思想具有独特性。三是对教育的真理性认识。教育思想必须符合教育发展的规律,是对教育现象的科学认识的外在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思想具有真理性。四是教育思想具有实践性。作为教师,自己的教育思想必须贯穿于自身的全部教育实践;作为校长,自己的教育思想,必须获得每位教师的内在认同,并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全过程。如办学思想、校园建设、设施配置、课程、教学、评价、管理,等等。最后,我还想强调的是:教育思想是朴素无华的,从语言到内涵,都是简洁的,易于理解的,能够实践的。
3.名师名校长的卓越
名师、名校长的成长,离不开研究。但研究不是目的,有的校长在汇报中,大谈自己的教育科研,所谓“年年搞教研,年年有亮点,岁岁有精彩”,出版了七本著作,十年出了10本书,云云。
我不反对搞研究,不仅不反对,而且主张必须搞研究。问题在于,我们不能为研究而研究,研究不是目的,而是探索教育发展的规律。在我看来,研究的成果——发表的文章,出版的专著,都不是名师、名校长优秀或卓越的标志。我个人认为:名师、名校长的卓越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卓越的思想。名师名校长之名,名在“思想”。时光流转,岁月穿梭,什么都是过眼烟云,只有卓越的思想可以横跨时空,穿越历史。二是卓越的实践。一位名师、名校长,他的创新实践,就是能够为教育界提供一个又一个符合教育规律的教育创新案例。三是卓越的学生。什么是卓越的学生?具备公民素养,具有创新人格,能够奉献社会的学生。
4.我们骨子里缺乏平民教育思维
对于一些校长的陈述和汇报,我有两个担忧:一是汇报学校改革发展的成绩时,没有任何对改革过程的研究。如果说,学校变革与发展是你的产品的话,那么,你与学校变革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作为因变量,你必须研究二者的关系,由此,才能探索一位名校长成长的规律。
另一个担忧是:我们骨子里缺乏平民教育思维。何以见得?高中校长们汇报自己的成果,总要谈自己培养了多少重点大学生,甚至培养了多少北大清华的学生;初中学校则大谈自己是优秀高中的生源基地,从自己学校走出去的高中生有多少人次考上了重点大学;……
必须强调:基础教育并不排斥升学,为升学服务是基础教育的应有功能,但不是全部功能,更不是本质功能。我们之所以说,中小学校长普遍缺乏平民教育思维,就在于:我们的校长在确立办学成功与否的评价标尺时,只有一把尺子,这就是少数学生的升学成功,而从心底里没有确立为每位学生发展与进步服务的价值观,更没有把每位学生成长与进步作为办学成功的价值标尺。正因为如此,我们很少从平民化的角度,从
常态学生的角度,来谈教育的价值与成功。这不能不令人深感忧虑。
5.把有益的探索做到极致就会形成特色
作为一位名师,要追求自己的教学风格;作为一位名校长,要办出自己的学校特色。那么,什么是风格?什么又是特色?在听取平度实验中学崔校长的汇报时,我形成了一个观点:把有益的探索做到极致就会形成特色。
崔校长说,自己在学习研修的过程中,特别注重学习,读过很多书,结合实际,总结了自己的民主教育思想。教育不仅仅需智慧,更需要理论,让每个孩子抬起头来走路。他简要介绍了自己学校的两个做法。其中之一是:日记伴我成长。
崔校长说,自己有记日记的习惯,深深体会到:日记促进反思,反思推动进步。从2008年起开始倡导,现在变成了要求,全校师生写日记。同时,要求家长写日记。通过多年探索,学校开发、形成了六个日记版本;创新了日记形式——包括口头日记、像片日记、漫画日记;与教学改革相结合,形成了英语日记、语文教学日记、数学反思日记,等等。
学校把日记作为一种教育,积累了大量的资料,准备精选、出版六本书,通过日记反映学校的发展。可以说,日记,见证了教师、学生的成长与学校的发展。
我个人认为,平度实验中学正在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品牌——日记教育。
6.培育公平:民主高效课堂的本然价值
有位校长在阐述自己的办学思想时,提到了民主教育及其实践,认为应该建立民主高效课堂。
针对这位校长的认识与实践,参与期中考核的潘永庆院长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民主教育思想作为一个学校的核心价值取向,应该贯穿于各个方面,我在您的演讲和材料中都看到了,民主在课堂教学中很重要,杜威的民主教育思想是为了培养未来的公民,你如何考虑将民主思想贯穿于教育教学活动中?
校长说:我之所以提出建立民主高效课堂,与我的成长有关系。我出生在农村,当地教育条件不好,自己学习不太好,一个特殊的机遇,考上了重点高中,小时候不太听话。我心中的民主,首先是同学之间必须和谐,孩子都是好孩子,要关注每一个孩子。
听了校长的答辩,潘院长建议把民主教育思想作为核心价值,要落实到制度层面、课程层面、课堂层面、活动层面,……。总之,建议将民主教育思想落实于学校各个方面,全方位打造民主教育特色。
的确,在民主教育方面,美国教育家杜威树立了一座丰碑。不过,杜威的名著《民主主义与教育》,不仅追求民主的教育过程,更追求通过民主的教育过程来培养未来民主社会的新公民。从这个意义上讲:培育公民,应该是高效课堂的应有价值。
很遗憾,平常在人们的教育话语体系中,所谓民主,关注的视角,主要是师生关系的民主,教育教学过程的民主。或者说,是从尊重每一个孩子,给予孩子平等的教育角度提出来的,而很少关注通过民主的教育过程,来培养未来社会的公民。不能不说,这是我国民主教育思想的极大缺陷,也是我国教育教书与育人相分离的一种思想或价值基础。
7.建构自己的学校课程
烟台三中郭宏成校长在谈到自己的办学实践时,特别关注课程改革。他说:课程是教育的核心。学校对课程的开发设计,以及实施管理,都有具体的要求,改造国家课程的相关内容,语文课走进名人,走进史记;政治课,开设了中国刑法概论,……。校本课程,根据学生发展的需求,开设了创造学基础知识,高一全年级上,每周一节课,课程开设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不在于学生有了多少发明创造;还有生涯规划课程。同时,让学生有更多的体验课程,如学生课外活动、社团、学生自治管理委员会。
对于郭校长的汇报,陈雨亭教授提出了一个问题:对国家课程改造开设了30多门?这些课程与校本课程、社团活动是什么关系?
其实,我个人理解:不是说烟台三中改造形成了30门课程,而是改造形成了富有自己学校特色的课程内容或者模块。在这里,我最关心的问题是:这些课程与国家课程标准的关系是什么?从课程管理的角度讲,有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但是,无论哪一类课程,都是依据并执行国家课程标准的。或者说,地方课程、校本课程都是国家课程在执行国家课程标准方面的改造、丰富或拓展。在这里,经过学校改造或重建的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构成了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的学校课程体系。
每所学校都应该建设基于国家课程标准的学校课程体系。
8.以人为本的根本要义:培养人是学校教育的最高原则
有位校长在谈到自己的办学思想时说: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专家们请这位校长解释自己是如何理解并在办学实践坚持以人为本的。
校长说:老师、学生都是人。……为了解决职工子女入园难,学校建设一个幼儿园;学校分房子,让教职工讨论方案……,等等。我认为,作为学校校长,在办学实践中,关心教师生活,在事关教职工切身利益时听取教师的意见等,都是在办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的体现。但是,在学校教育中坚持以人为本的要义到底是什么?却是一个中小学校长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的重大教育思想问题。
从西方人本主义思想的产生与发展看,欧洲长期有一个黑暗的中世纪,是神权至上的时代,或者说,是神统治人的时代。文艺复兴思潮是人类思想的一次大解放,人成为核心,人是至高无上的。
从我国历史发展来看,统治阶级历来强调民本思想。“邦以民为本”,认为万民百姓是国家的根本。治国应以安民、得民作为根本。这种“以民为本”的思想诞生于春秋战国时期。“民”就是老百姓的意思,与“君”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