凯恩斯革命背景以及其人
解读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
解读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解读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经济1001杨朝榕凯恩斯是现在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并称是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
提起凯恩斯这位二十世纪西方杰出的经济学家,人们自然就想到了以他的姓氏命名的“凯恩斯主义”,其主张的深远影响固然是众所周知,但从要了解一位经济学家的理论,就该从他生活的各方面了解起,了解他的背景和时代特征这对解读一位伟人是至关重要的。
一、生活背景1883年出生于英格兰的剑桥的凯恩斯,几乎没有什么时候他不是从一种高高在上的地位俯视四周的英国及绝大部分,这归功于他出生于一个贵族的大学教授的家庭。
他的父亲约翰内维尔·凯恩斯曾在剑桥大学任哲学和政治经济学讲师,母亲弗洛朗斯阿达·布朗是一位成功的作家和社会改革的先驱之一。
父亲交往的很多人都是大学教授,剑桥大学哲学教授约翰逊是他最亲密的朋友,哲学家兼心理学家詹姆斯·沃特、经济学家赫伯特·福克斯威尔也是他们家的常客。
毋庸置疑,这样的社交圈子增强了凯恩斯的思辨性。
进入剑桥大学学习后,他的这一才华逐渐显现出来。
另外,凯恩斯从小在剑桥桥大学接受经济学思想启蒙。
凯恩斯对数学很痴迷,早在伊顿(英国顶尖的公立学校)求学期间,他的数学天赋就使得他在数学上的霸主地位日益巩固,以至于在伊顿的第三年里他被禁止参加一些数学竞赛。
在伊顿期间,凯恩斯共获得了63个奖项,并在所有重要的数学竞赛中都获胜。
凯恩斯的事业是如此的一帆风顺,在1929年以前,凯恩斯是一位自由贸易论者,直到1929年的经济危机,他一反过去的立场,转而强调贸易差额对国民收入的影响,相信保护政策如能带来贸易顺差,必将有利于提高投资水平和扩大就业,最终导致经济繁荣,与此,他重新推崇起重商主义,但他同时承认重商主义不会泽及全球。
1929年的大危机震撼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失业、商品过剩、股票下跌等问题层出不穷,均衡完美的社会不再,新古典理论被束之高阁。
经济学流派评析 第3讲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凯恩斯革命与新古典综合
经济学流派评析第3讲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凯恩斯革命与新古典综合第3讲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凯恩斯革命与新古典综合第一章凯恩斯革命一、凯恩斯其人二、“凯恩斯革命”的含义三、“凯恩斯革命”的背景和动机四、“凯恩斯革命”的主要内容五、“凯恩斯革命”的理论特点和意义亚当1>.斯密、马歇尔、凯恩斯一、凯恩斯其人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1883-1946)是英国著名的经济学家,现代西方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的创始人,也是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理论体系的奠基者。
凯恩斯1883年6月5日出生于英国的剑桥市。
凯恩斯的父亲也是经济学家,其母亲是剑桥市的市长。
凯恩斯在1902年从伊顿公学毕业后进入剑桥大学学习数学。
1905年,凯恩斯毕业后,在剑桥大学师从新古典经济学的大师马歇尔学习了一段时间经济学。
1906年,他通过了文官考试进入英国政府印度事务部任职。
1908年起,凯恩斯到剑桥大学任教。
1911年起,他担任著名的《经济学杂志》主编。
他在剑桥大学任职期间,曾经几次在印度政府任职。
1913-1914年,他担任皇家印度通货与财政委员会的秘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在财政部任职,并在1919年作为财政部首席代表参加了巴黎和会。
1929-1931年,他出任麦克米伦财政与工业调查委员会委员。
1930年,他出任内阁经济顾问委员会主席。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出任财政部咨询委员会主要成员。
1941年起,他担任英格兰银行董事。
1944年,他被封为勋爵。
1944年率英国代表团出席在美国布雷顿森林举行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并且当选为国际货币基金和世界银行的董事。
此外,凯恩斯还担任过英国全国互助人寿保险公司董事长,创办过几家投资公司,从事金融活动,并取得成功。
1946年4月21日由于心脏病突发,逝世于苏塞克斯郡家中。
凯恩斯的主要著作有:《凡尔塞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货币改革论》(1923)、《货币论》(1930)、《劝说集》(1932)、《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等。
第一章 凯恩斯的经济学
四、“凯恩斯革命”的内容
•
1、理论上,凯恩斯反对萨伊定律,认为总需 求决定国民收入(就业),而在三大心理规律的 作用下,有效需求不足将导致大规模失业和生产 过剩,市场机制无法调节这种失衡。 • 2、方法上,凯恩斯回到了重商主义研究宏观 经济问题时使用的总量分析方法,并克服了“二 分法”,将货币市场和产品市场结合起来。另外 还运用了短期分析和比较静态分析方法。 • 3、政策上,凯恩斯反对新古典经济学的‘自 由放任’,主张国家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对 经济生活进行积极干预和调节。
二、 “凯恩斯革命”的背景
• “三十年代大危机” 【1929—1933 年】 • ——主张自由放任的新古典经 济学遭遇严重危机。 •
“三十年代大危机”
• 在深度上,生产水平大幅度下降,贸易空前 萎缩,失业人数猛增。1932年,整个资本主义世 界的工业生产比1929年下降1/3以上,倒退到 1908—1909年的水平。资本主义国家总失业人数 由1000万增至3000万人。 • 在广度上,不仅席卷工农业和商业,而且扩 展到金融市场、资本市场和货币制度等领域。资 本交易所宣告破产,金融市场爆发挤提存款、抢 购黄金风潮,许多银行破产倒闭,货币制度崩溃。 • 在时间上,这次危机持续特别长久,长达5个 年头。这是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史上持续最长的一 次世界经济危机。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 对货币的流动偏好
有效需求 不 足 消费需求 不 足 + 投资需求 不 足
3、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是生产过 剩和非自愿失业
• 有效需求不足的结果: • 生产过剩;非自愿失业; • 仅依靠市场自动调节,经济处于 小于充分就业的低水平均衡状态。充 分就业均衡是特例(偶然的),小于 充分就业均衡才是通例(常态)。
经济史-9凯恩斯革命
1919年,他担任英国财政部出席巴黎和会的首席代表, 年 他担任英国财政部出席巴黎和会的首席代表,
但因不满对德索取过重赔款而辞去职务。同年年底, 但因不满对德索取过重赔款而辞去职务。同年年底, 出版《和约的经济后果》一书, 出版《和约的经济后果》一书,抨击和会向德国索取 赔款的计划, 赔款的计划,宣称德国和俄国内部的反对分子是反对 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唯一真正的力量。 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唯一真正的力量。 1923年,《货币 年 改革论》一书出版,该书主张依靠市场机制,辅之以 改革论》一书出版,该书主张依靠市场机制, 货币政策的调节,以稳定价格水平和产量水平, 货币政策的调节,以稳定价格水平和产量水平,反对 恢复金本位制。 恢复金本位制。以1926年《放任主义的终结》一文为 年 放任主义的终结》 标志, 标志,凯恩斯开始放弃经济自由主义而转向国家干预 主义。 年出版的《 主义。1930年出版的《货币论》尽管没有完全摆脱新 年出版的 货币论》 古典经济学的框架,但已经明确地显露出通过中央银 古典经济学的框架, 行进行货币管理的轮廓。 年出版的《 行进行货币管理的轮廓。在1931年出版的《劝说集》 年出版的 劝说集》 凯恩斯强调, 中,凯恩斯强调,经济危机的出现并不是资本主义的 不可救药的风湿病, “不可救药的风湿病,而是由发育过速而起的四肢神 经痛” 是可以通过国家干预来治愈的。 经痛”,是可以通过国家干预来治愈的。
经济危机与凯恩斯革命
——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 从自由放任到国家干预
凯恩斯的生平与著作
约翰 梅纳德 凯恩斯,1883年6月5日出生在英国剑桥市。 约翰梅纳德 凯恩斯, 梅纳德凯恩斯 日出生在英国剑桥市。 年 月 日出生在英国剑桥市
父亲约翰内维尔 凯恩斯是一位颇有名望的经济学家和 父亲约翰 内维尔凯恩斯是一位颇有名望的经济学家和 内维尔 逻辑学家,曾担任《经济学》杂志的首任主编; 逻辑学家,曾担任《经济学》杂志的首任主编;母亲 弗洛伦斯阿达是剑桥大学第一批女毕业生 阿达是剑桥大学第一批女毕业生, 弗洛伦斯 阿达是剑桥大学第一批女毕业生,曾任剑桥 市参议员和市长。 市参议员和市长。凯恩斯从小受到良好的学术氛围的 熏陶, 岁时考入伊顿公学 岁时考入伊顿公学, 熏陶,14岁时考入伊顿公学,并成为该校的数学高才 生。1902年,他进入剑桥大学主修数学和文学,但其 年 他进入剑桥大学主修数学和文学, 兴趣逐渐转向经济学,显露出过人的天赋。 兴趣逐渐转向经济学,显露出过人的天赋。经过了短 短两年不很成功的文官生涯后,凯恩斯在1908年离开 短两年不很成功的文官生涯后,凯恩斯在 年离开 印度事务部回到剑桥,应马歇尔之聘任经济学讲师。 印度事务部回到剑桥,应马歇尔之聘任经济学讲师。 1911年,在马歇尔的推荐下,凯恩斯成为《经济学》 年 在马歇尔的推荐下,凯恩斯成为《经济学》 杂志的主编,并一直担任了30多年 多年。 杂志的主编,并一直担任了 多年。1913年,凯恩斯 年 出版了《印度的通货和财政》一书, 出版了《印度的通货和财政》一书,并因此成为英国 皇家印度通货和财政委员会成员。 皇家印度通货和财政委员会成员。
凯恩斯
《通论》与过去传统经济学 在理论上的分歧
《通论》对传统经济学的核心部分:价值论和分配论,几乎没有触动,
暗含着到达了充分就业点后,传统的一套仍然适用。
分歧主要表现在:
①在就业理论方面,凯恩斯抨击”供给自己创造需求”的萨伊定律,
认为充分就业只是可能达到的各种就业水平的一个特例和极限。
②利息理论。认为利率不决定于储蓄与投资,而决定于流动偏好和
题。又被称为”短期的比较静态分析”。
《通论》与过去传统经济学 在政策主张上的分歧
★ ★ 新古典理论: 在经济人、完全信息、市场出清三个基本假定下,价格传
递着市场供求信息,引导追求利益最大化的个人调整自己的经济 决策,最终达到市场均衡——市场机制(“看不见的手”)万能
,不需要国家干预。
★凯恩斯理论: 在有效需求不足、非充分就业、价格刚性的基本假定下,个 体的分散决策不能使总量供求自动相等。因此充分就业的均衡只 是偶然达到,不是常态。一般情况下市场自发调节达到的均衡是
21
三个心理规律
凯恩斯的就业理论以“有效需求原理”为基础。有效
需求的大小决定就业量。有效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消 费支出)和投资需求(投资支出),取决于三个“基
本心理规律”。
MPC递减规律 MEC递减规律:预期的投资利润率递减 流动偏好规律:使人们偏好持有现金。
凯恩斯的理论体系 消费 平均消费倾向
在凯恩斯的理论中,乘数原理占有重要地位,它绝不只是一个 “数学概念”。凯恩斯说:它是“有了这一步,设消费倾向不 变,则我们可以在总就业量、总所得与投资量之间,建立一个 确切的关系”。也正是以乘数原理为桥梁,凯恩斯将其经济理 论导向经济政策,并指导经济实践。 凯恩斯通过“乘数”来强调“有效需求”的作用,既把经济衰 退或危机的发生归结为有效需求的缩减(投资、消费支出或政 府开支的缩减会引起社会总需求按成倍比例缩减),又把扩大 总支出(投资支出、消费支出或政府购买支出)以成倍地扩大 有效需求,说成是消除经济危机或商业循环的有效手段,从而 为倡导国家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凯恩斯理论提出的时代和理论背景-精选文档
(五)对旧理论冲击与革新
• 1.否定了萨伊定律“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大 萧条引发的失业,商品滞销等问题,是萨伊定律 无法解释的,促进了凯恩斯定律“需求创造供给” 的提出。 • 2.在传统经济学“看不见的手”的基础上,提出 了“看得见的手”,既政府的宏观调控。使得政 府不再是经济运行的旁观者和守夜人。
美国政府藉此修筑了近1000座飞机场12000个运动场800多座校舍与医院全国范围内兴建了18万个小型工程项目包括校舍桥梁堤坎下水道系统及邮局和行政机关等公共建筑物罗斯福新政是凯恩斯理论第一次大规模的实践和应用美国籍此逐步走出了经济危机实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
凯恩斯理论形成的时代背景 与理论背景
组员:王龑 徐翔 张然
John Maynard Keynes (1883-1946)
That’s all,thank you
元芳,你怎么看?
(五)对旧理论冲击与革新
• 3.否定了传统经济学在经济危机病因探索方面的 “外因论”,转而寻找不稳定的内在因素,认为 “有效需求不足”是主要原因,从考察生产,就 业和收入的决定因素入手,创立了有效的需求原 理及三大心理定律。 • 4.开创了宏观经济学,使得经济学从个量分析进 入了总量分析,从微观研究进入了宏观研究。 • 5.摈弃传统的财政平衡原则,主张膨胀性财政政 策,扩大政府开支。
(二)大萧条
1929—1932年美、德、英、法等国 工业生产下降情源自美国55.5%德国
52.2%
英国
32.0%
法国
36.1%
(三)社会主义和法西斯主义崛起
• 1.社会主义 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1928-1932)与 资本主义大萧条(1929-1932)形成了鲜明 对比。 • 2.法西斯主义 德意日三国,法西斯主义相继上台, 采取中央集权,反自由放任的资本主义, 通过对外战争转移国内矛盾。
凯恩斯革命
显然,《货币论》的讨论是文不对题的。 实际上,凯恩斯的思想自20年代中期以来 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货币论》并没 有反应当时凯恩斯思想的全部变化,《货 币论》主要还是一本古典经济学的著作。 凯恩斯之所以要出版,是因为这本书是花 费了他6年多时间的一个研究成果,其中包 含了大量丰富的观点和材料。
马尔萨斯是有效需求不足论的先驱者
重商主义者所关心的问题可以说主要是宏 观经济问题——
他们的兴趣所在是要了解决定整个经济 生产能力的主要力量是什么?能否达到潜 在的生产能力?因此他们强调经济增长的 本原和原因。他们崇尚政府,认为如果不 靠政府的干预,整个经济也许不能充分利 用其潜力。他们极力主张,政府应当支配 国内和国际的贸易,并强有力地控制货币 的供应。
3、即使降低货币工资可行,消费需求也会下降,进而 导致失业。
——货币工资不变,提高价格水平来降低实际工资
货币与物价理论:
传统经济学将价值理论和货币理论分开,在价值论中 认为价格取决于供求状况,在货币论中认为价格取决 于货币数量、货币流通速度等因素。货币只是商品交 易的媒介,对经济只具有瞬时性和中性的作用,货币 数量变动只会引起价格水平相应变动,不影响就业量 和产量。
许多经济学家认为,凯恩斯在该书中颠 覆了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的基本框架, 带来了经济学界的一场革命,《通论》也 自然成了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开山之作 。 《通论》为政府干预经济政策提供了理论 论证,并进而成为政府干预经济的依据, 以至于美国新政的经济学家把该书视作 “圣经”。
经济学说史第十二章凯恩斯革命
⑴降低货币工资引起资本边际效率的提高
⑵或导致利息率的降低
“只有愚蠢之徒才会挑选有伸缩性的工资政策,而不 挑选有伸缩性的货币政策。”(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 币通论》)
实际上,凯恩斯经济学与传统新古典经济学工资理论 的区别在于:传统经济学主张在价格水平不变的情况下 ,用降低货币工资的方法降低实际工资,以增加就业量 ;而凯恩斯经济学则主张,在货币工资不变条件下,通 过提高价格水平来降低实际工资,以增加就业量。
二、货币与物价理论
㈠货币数量论
➢ 传统经济学:货币理论是与价值理论和分配理论 分离的,货币被看成是中性的,其变动影响一般物价 水平而不影响产量和就业量。
➢ 凯恩斯:两分法,即经济理论分为微观经济分析 和宏观经济分析。 同时,还将经济理论分为静态均 衡论和移动均衡论。
➢ 凯恩斯将货币理论与价值理论结合起来,把货币理 论融入生产就业理论中。他认为货币数量对一般物价的 影响,实际上是货币数量对工资和就业量影响之和。
㈡主要著作:
《印度的通货和财政》(1913年) 《凡尔塞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 《货币改革论》(1923年) 《丘吉尔先生的经济后果》(1925年) 《货币论》(1930年) 《劝说集》(1932年)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1936) 《如何筹措战费》(1940年)
三、凯恩斯经济学特点
交易动机 谨慎动机 投机动机
12.2 就业理论
一、充分就业 二、有效需求原理 三、有效需求不足的原因
一、充分就业
➢ 新古典经济学:由于市场机制的自发作用,充分 就业均衡可以实现。
➢ 两种失业情况:
➢ 一是摩擦性失业,即由于劳动市场的不完全或暂 时失调而产生的临时性失业。
3.2凯恩斯革命
来预期的利润率降低,预期的资本边际效率是递 减的,因而投资需求也会不足。
工资、利息、地租、利润
投资 企业
公众
消费
储蓄
问题3 相信自己 ?或者!
• 某彩票站中出1.7亿的超级彩单。假如 你是中彩人,怎么支配你的彩金?
•“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在不损害其 原有价值的条件下,从一种形式转移 到另一种形式的难易程度 。
几个问题
1.曾经北京沙尘暴,而今首 都现内涝。原因、措施?
2.东部发达越千年,西部开 发一念间。西部吸引投资难 的客观因素?
3.我要当状元,状元能挣钱。 教育异化谁来管?措施?
回顾、交流:
1929年大危机有什么特点? 罗斯福新政主要内容?
凯 恩 斯 的 童 年
1936年发表《就业、利息和货 币通论》。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 一系列理论观点和主张。
你熟悉这几个词吗
幸 效 大边 福 用 饼际
问题1 请你计划
个人月收入 个人消费 储蓄 500 1000 1500 2000
1、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 人们的消费与收入有关。人们不爱花钱 • 消费支出与收入水平之间的函数关系
称为消费倾向。 • 边际消费倾向:消费增量/收入增量
凯恩斯认为由于消费习惯的稳定, 边际消费倾向总小于1。
有效需求(消费和投资需求)不足
东西卖不出去,企业减产停产、破产
经济危机爆发,工人失业
(二)凯恩斯的政策主张
问题4 经济增长如何实现
• 火车一响,黄金万两。为什么要 修建高铁?
投资修建高铁带来相关效应
工人需要饮料、服装、食品,相关公司有了收入
需要各种原材料,各种上游厂商厂有了收入
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革命引言凯恩斯革命,又称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创立的经济学派别。
这一经济学理论在当时取得了巨大的影响力,并对经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凯恩斯革命的背景、核心观点以及对经济学和经济政策的影响。
背景20世纪初,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系列的经济衰退和金融危机,如1929年的华尔街股市崩盘和随后的大萧条。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无法解释这些经济危机,并提供有效的应对措施。
约翰·梅纳德·凯恩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提出了一套全新的经济学理论,即凯恩斯主义。
核心观点凯恩斯主义的核心观点是,经济活动受到需求的驱动,而不是自由市场的供给。
凯恩斯认为,经济衰退是由于总需求不足所引起的,而不是由于供给不足。
他主张政府应当通过扩大支出来刺激经济,促进就业和经济增长。
凯恩斯提出了三个关键概念,即效用函数、投资函数和货币需求函数,用以解释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
首先,效用函数描述了人们对消费品和服务的需求。
凯恩斯认为,人们的消费决策主要是基于当前和未来的收入预期,而非传统经济学假设的理性行为。
他提出了边际消费倾向的概念,即每增加一单位的收入,人们倾向于消费一部分而不是全部。
这导致了收入与消费之间的正反馈循环。
其次,投资函数描述了企业对投资的决策。
凯恩斯认为,投资决策主要受到预期利润和利率的影响。
他指出,当预期利润较高且利率较低时,企业倾向于增加投资。
投资的增加将推动产出和就业的增长。
最后,货币需求函数描述了人们对货币的需求。
凯恩斯认为,人们除了用货币进行交易以外,还将货币保留为流动性需要。
当人们对未来的风险感到担忧时,他们更倾向于持有现金而非投资或消费。
因此,货币需求与人们的风险偏好和流动性需要密切相关。
对经济学的影响凯恩斯革命对经济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凯恩斯的理论推动了宏观经济学的发展,并引领了经济政策的转变。
第十三讲凯恩斯革命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1931年,凯恩斯的学生卡恩发表《国内投资与 失业的关系》一文,就业乘数论形成。 1933年,凯恩斯在《繁荣的途径》一文,应用 乘数理论,估算公共工程扩大就业可能程度 1933年底,凯恩斯在《纽约时报》报表“致罗 斯福总统的公开信”中,提 出赤字财政政策。 1936年,《就业、利息和货 币通论》出版。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凯恩斯的消费函数与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储蓄和消费都是收入的函数 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绝对收入假说 库兹涅茨与“消费函数之谜”(库兹涅茨之 谜)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库兹涅茨之谜”是指库兹涅茨(Simon Kuznets)等人发现了有关消费的三个基本事 实。第一,截面数据分析表明,边际消费倾 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这说明在某一时点上, 社会中收入越高的人,其消费占其收入的比 重越小。第二,在短期内,比如一个经济周 期内,也有边际消费倾向小于平均消费倾向。 第三,在长期内,平均消费倾向稳定不变, 基本上是一个常数,因此必定有边际消费倾 向等于平均消费倾向。 短期消费函数和长期消费函数
思想史是思想的战场,不是亡灵的 画廊!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投资决定于资本边际效率和利率 资本边际效率是一种贴现率,根据这种贴现 率,在资本资产的使用期内所提供的预期收 益的现值能等于该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 资本边际效率就是使用该资本资产的预期利 润率。 资本边际效率递减规律 资本边际效率与利率 投资边际效率
第十三讲 凯恩斯革命
凯恩斯学派
凯恩斯学派产生的历史背景 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现代国民经济统计 体系的建立和发展;商品的大量过剩;普遍 存在的失业问题;米切尔及NBER的宏观研 究;大萧条初期,美国出现的宏观经济思想 和宏观调控实践。
西方经济学流派第2讲_凯恩斯之革命
是一场革 命
五、革命评价
凯恩斯的贡献
一是把货币经济与实物经济完全结合起 来,创立了以收入支出理论为中心的 现代货币理论,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 宏观经济学的总量分析方法; 二是把资本主义经济波动归因于有效需 求不足,强调了经济的“不确定性”, 提出了国家干预的必要性。
第二讲 凯恩斯之革命
思考题:
结合实际谈谈你对“有 效需求”的看法?
自 由 的 衰 落 与 干 预 的 兴 起
第 二 讲 凯 恩 斯 之 革 命
——
一、革命背景
( 一 ) 经 济 背 景 : 山 雨 欲 来 风 满 楼 ( 二 ) 学 术 背 景 : 孤 帆 远 影 碧 空 尽
一、革命背景
( 一 ) 经 济 背 景 : 山 雨 欲 来 风 满 楼
1.20世纪20-30年代大萧条的直接产物
比较静态分析 :独立变量变动对研究 变量均衡值的影响
三、革命内容
5. 货币工资和价格
货币工资:就业量取决于有效 需求,而不是货币工资 价格理论:货币供给量直接影 响利率,而非价格水平
三、革命内容
6. 经济周期理论
消费倾向的波动、流动偏好 状态的波动以及资本边际效率 的波动,全都发生作用,但经 济周期的主要因素是资本边际 效率的波动。
三、革命内容
1. 有效需求不足
不是供给决定需求,而是需求创造自 己的供给 有效需求决定总就业量和产量水平。
有效需求指有支付能力的社会总需求, 亦指商品的总供给价格和总需求价格 达到均衡状态时的总需求。
三、革命内容
2. 三个心理规则
消费倾向规律:主要取决于总 收入,边际消费倾向递减。
资本边际效率规律:消费不足 降低投资者的利润预期。 流动偏好规律:利息率难以持 续下降,投资需求更加不足。
凯恩斯革命
英国经济学家,因开创了经济 学的“凯恩斯革命”而称著于 世,被后人称为“宏观经济学 之父”“资本主义的救世主”。 1883年6月5日生于英格兰的剑 桥,1905年大学毕业,获剑桥 文学硕士学位。之后又滞留剑 桥一年,继续攻读经济学。第
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不久,即
应征入英国财政部,主管外汇管制、美国贷币 等对外财务工作。1940年出任财政部顾问,参 与战时各项财政金融问题的决策,并在他倡仪 下,英国政府开始编制国民收入统计,使国家 经济政策拟订有了必要的工具。1944年7月率
英国政府代表团出席布雷顿森林会议,并成为国际货 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与开发银行(世界银行)的英 国理事,在1946年3月召开的这两个组织的第一次会 议上,当选 为世界银行第一任总裁。返回英国不久, 因心脏病突发于1946年4月21日在索塞克斯 (Sussex)家中逝世。因其深厚学术造诣,曾长期 担任《经济学杂志》主编和英国皇家经济学会会长, 1929年被选为英国科学院院士,1942年晋封为勋爵, 1946年剑桥大学授予其科学博士学位。 其经济理论 著作主要有《印度的通货和财政》、《凡尔寨和约的 经济后果》、《货币改革论》、《就业、利息和货币 通论》等。其中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和货币 通论》是他最重要的代表作,它的出版是凯恩斯经济 学产生的标志。
材料一:传统财政观念认为,政府应该 实行收支平衡的财政政策。当经济危机 爆发时,财政收入减少,政府应减少对 失业者的补贴,减少各项财政开支。
材料二:凯恩斯指出:“原来准备削减 失业津贴百分之十,但结果失业者在量 上的增进将超过这个百分数”,而“举 债支出虽然浪费,结果倒可以使社会致 富”。
上述材料反映了凯恩斯的什么政策主张?
第十讲凯恩斯革命
第十讲凯恩斯革命约翰·梅纳德·凯恩斯(1883-1946),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经济学家之一,他创立的宏观经济学与弗洛伊德所创的精神分析法和爱因斯坦发现的相对论一起并称为二十世纪人类知识界的三大革命。
一、凯恩斯革命的内容凯恩斯认为,由于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流动偏好,所以随着社会的发展必然会出现有效需求不足的问题;而有效需求不足使企业生产出来的东西卖不出去,企业减产停产、乃至倒闭破产,最终导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爆发,造成工人失业。
凯恩斯主张采取赤字财政政策,通过扩大财政支付来增加投资,刺激消费,扩大需求,摆脱危机。
二、“凯恩斯革命”的影响《通论》出版以前,西方没有宏观经济学。
该书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的理论体系,它的发表在西方经济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直到目前为止,《通论》仍然是最重要的西方经济学著作之一,凯恩斯仍然是影响最大的西方经济学者之一。
凯恩斯的政策主张,在一定范围内、一定程度上对缓和与摆脱危机具有积极作用。
因此,凯恩斯提出的各种反危机主张,成为西方国家制定经济政策的重要理论依据。
尽管20世纪70年代以来,凯恩斯的政策主张遇到了怀疑,但其影响依然存在。
三、“凯恩斯革命”的实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的直接产物,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产物。
凯恩斯从人的“心理规律”出发,寻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并以此为据,提出反危机的措施;这既掩盖了经济危机、失业与资本主义制度之间的联系,又适应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目的在于维护资本主义经济制度。
他的政策主张,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但不可能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中的各种内在矛盾,因此它的作用是有限的。
【探究】下面是西方学者关于大危机和凯恩斯的几段话。
材料一:“萧条的岁月所引起的人们的消沉、不满和怀疑是广泛而深刻的。
凯恩斯革命的背景—1929-1933年大危机
新政劳工政策
失业救济:“以工代赈”的公共工程政策, 高潮时政府出资雇佣了850万失业人员,建 了12。2万幢公共建筑、66。4万英里公路 和铁路、7。7万座桥梁、285个机场和2。4 万英里下水道。并为教员、演员、艺术家、 作家提供就业机会。
凯恩斯革命的背景—1929-1933年大危机
深度:全世界失业由1000万增加到4500万,美 国失业由150万增加到1300万,占就业总人口 的25%。各国生产水平倒退几十年(美:1905, 法:1896,英:1897),而过去一般倒退1-2年。
时间:跨5个年份,而过去一般为几个月至十 几个月。
地域:全部资本主义世界,但前苏联除外(革 命就在拐弯处)。
罗斯福新政
希特勒的危机的救治行动:1933年1月希特勒 上台,宣扬法西斯专政,在经济上加紧国民经 济军事化,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全面控制,并最 终发动世界大战来摆脱危机。
罗斯福新政:1933年3月4日罗斯福上台,而3 月3日,美国银行全面停业,经济崩溃,被迫 开始新政。他在就职演说中指出:“我们的国 家过去经得住考验,今后还会经得住考验,复 兴起来,繁荣下去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 惧本身——”并充满信心、大刀阔斧地进行改 革,建立国家广泛参与的新型资本主义经济运 行机制
对于坚信供求定律的人们看来,剩下的 唯一道路只有扩大总需求,以刺激生产
扩大需求的办法:财政、货币政策
《通论》的核心内容
经济危机的必然性:由于边际消费倾向 递减导致社会消费不足;由于资本边际 效率递减导致投资不足;因此,有效需 求不足,供求矛盾,必然导致经济危机。
第11章 凯恩斯革命
18
5.《通论》与过去传统经济学的分歧。
•《通论》对传统经济学的核心部分:价值论和分配
论,几乎没有触劢,甚至认为到达了充分就业点后
,传统的一套仍然适用。 •分歧主要表现在: •①在就业理论斱面,凣恩斯抨击”供给自己创造需 求”的萨伊定律,认为充分就业只是可能达到的各
种就业水平的一个特例和极限。
•②利息理论。认为利率丌决定于储蓄不投资,而决 定于流劢偏好和货币供应量。
10
2013年7月30日星期二
10
四、凯恩斯的思想谱系
• 凣恩斯学生阶段,剑桥丌仅是全球经济学的中心 ,还是哲学重镇。新兴的分析哲学和语言哲学在 剑桥传播。凣恩斯深受罗素(1872-1970)、怀特 海(1861-1947)以及摩尔(1873-1958)的影响 。罗素的技术哲学、摩尔的道德直觉主义都对凣 恩斯后来的思想提供了哲学背景。 • 至于经济思想斱面,尽管凣恩斯批判古典经济学 ,幵且寻找自己总需求理论的同盟者,例如马尔 萨斯、孙德斯鸠。但是必须承认他的经济学还是 源于马歇尔和庇古的新古典的:他使用的是主观 心理学斱法、边际分析以及静态均衡思想。
年他娶了俄罗斯芭蕾舞蹈家洛普科娃),也影响
了凣恩斯思想的哲学背景。
• 凣恩斯早年受过一些小挫折,他在大学毕业时由于考 试没有获第一,所以未能取得教席(逻辑学教席); 在参加文官考试时获得第二,所以未能迚入财政部而 是去了印度局。1908年时他退出了这个丌太喜欢的职 位。 • 凣恩斯的经济学训练只有马歇尔的一堂课,丌过1909 年他开始在剑桥执教后,很快掌握了经济学教学。同 时从1911年到1944年他担任《经济学杂志》的总编。 丌过凣恩斯的兴趣显然丌在学院。他在剑桥的讲师职 位是庇古用自己的基金支付薪水的,而且凣恩斯除了 还担任国王学院的研究员(主要是国王学院的财务总 管)之外就没有其他教职。
凯恩斯革命背景以及其人
(一)对之前的经济危机的解释
1867年一位观察者写道:“这类周期的崩溃实际是心理上的 现象,其促成因素是沮丧情绪、兴奋心情、对前途的希望、 失望和恐慌。”这种说法只是一种很好的对人的心情的很好 的描述,并没有解决问题。 斯坦利· 杰文斯把其归责于太阳黑子。太阳黑子(威廉· 赫德 尔于1801年发现)的周期是10.45年,杰文斯通过观察1721 年—1878年历次商业周期发现,从这次繁荣到下一次繁荣的 平均间隔期间为10.46年。杰文斯认为,太阳黑子的时隐时 现促成了气候上的周期变化,从而促成了降雨量的周期变化, 从而促成农作物收获量的周期变化,终于促成商业上的周期 变化。 但是,太阳黑子是天文学上的问题,商业周期是一种与世俗 有关的问题,用前者来解释后者存在着牵强。
1.英国经济的衰落
对凯恩斯的影响:
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的不景气使凯恩斯较 早地思考了失业问题,看到了通货紧缩与失 业的关系,以及财政政策与失业的关系,这 为他日后的失业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大危机的爆发
(一)对之前的经济危机的简单解释 (二)1929——1933经济大危机
(一)对之前的经济危机的解释
3、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经济大危机的爆发构成对资本主义的极大威胁。
影响一:工人失业,生产受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 恶化,社会矛盾加深。社会主义思潮的影响广泛, 共产主义“幽灵”在欧洲大陆蔓延。 影响二:引发了政治危机,资本主义各国社会矛盾 尖锐,政局动荡。德国、日本法西斯的上台。 凯恩斯:无产阶级是粗鄙的,社会主义是暴虐的, 资本主义生活方式才是文明而优雅的。前者的存在 是对后者的极大威胁。 凯恩斯:我是超人,我要拯救世界,拯救资本主义。
凯恩斯革命与后凯恩斯主义
二、凯恩斯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一)方法论上的“革命”
(2)凯恩斯奠定了宏观经济分析的 基本方法,对他之后的各种流派的 宏观经济分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政府干预政策的依据
凯恩斯认为,经济系统本身并不能自 动地达到充分就业水平下的市场均衡状 态,而总是存在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在 他看来,有效需求不足乃起源于市场经 济本身,因而它不是例外,而一种常态 现象。政府干预政策的基本依据,就是 有效需求不足。
二、凯恩斯经济学的基本内容
(三)经济政策上的“革命”
下面是大致过程:
(二)《通论》思想的形成
* 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的长期而慢性的 萧条,促使凯恩斯不断地去思考经济萧 条的根源和理论解释。
* 1924年是一个重要转折点。这一年的上 半年,凯恩斯发表了《失业需要猛剂 吗》、《英国政府与失业》等若干文章。 虽然这些文章并没有提出重要和系统的 经济理论,但它们标志着凯恩斯思想的 转变,亦即转变为开始怀疑和攻击古典 和新古典经济学说。
简而言之,后凯恩斯新古典综合 派产生的背景,就是某些经济学家 们看到了凯恩斯经济学的某些不足 之处,因而试图要利用新古典经济 学的某些理论,去弥补凯恩斯经济 学的不足。如此,就产生了后凯恩 斯新古典综合派。
三、后凯恩斯主义概述
(一)后凯恩斯新古典综合派产生的背景
凯恩斯经济学有哪些不足呢?这要从 凯恩斯经济学的特点说起。
当代西方经济学主要流派
教师:林金忠
第三讲:凯恩斯革命与后凯恩 斯主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对之前的经济危机的解致“普遍过剩”。但是马 尔萨斯更多的是凭直觉,他根本没有预见到其中的 症结所在。 李嘉图、穆勒都给与了嘲笑,认为节约会成为烦恼 的根源的说法,是对俭德本身进行非难。 19世纪初叶,进行储蓄的人就是使用储蓄的人。那 个时代,能够进行储蓄的,事实上只有那些有钱的 地主和资本家,他们聚拢的资金,一般说来,总是 要用于这一种或者那一种的生产性投资。因此,把 储蓄正确地叫做“积累”,由于它象征着一个金钱 的正反两面,一面是一宗货币的积聚,另一方面是 可以直接用以购置生产设备或房屋或土地,从而挣 得更多财富的资金。
1、经济大危机的矛盾
凯恩斯的一个解释 矛盾:一方面迫切需要商品,另一方面生产不足 但是,由于储蓄和投资是一起减退的,经济的流动 仍然是平稳的。 投资趋势的一个相对固定的格局:开始时急切地要 利用新的机会,然后就小心谨慎以免盲目投资导致 生产过度,接着,当市场暂时饱和时,投资便告终 止。 人类欲望无限,但是并不意味着每一项投资都有利 可图。所以,当某一项投资结束后,不大可能有紧 跟着另一投资的不断出现。如果每项投资结束后, 没有其它投资代替,衰退就必然发生。经济制度存 在内部的脆弱性。
(3)波及范围特别广。 过去危机只发生在几个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里。 但这次危机则席卷整个世界资本主义世界, 既波及到资本主义国家,也波及到殖民地、 半殖民地。另外,这次危机也影响到工、农、 商、金融等所有一切经济领域,这也是过去 任何一次危机所不及的。
2、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这次经济危机是一场金融危机。 经济大危机开端于1929年10月24日纽约股市市场的 暴跌,大危机中美国股票价格平均下跌了79%。银 行大量倒闭,银行信用系统瘫痪,以往危机中采用 的货币政策完全失灵。 英国于1931年9月被迫再度放弃金本位制,但仍然 没有能够扭转衰退。 这表明市场自发运行有其不可克服的缺陷,单纯的 货币政策的作用有限。同时宣布了传统的主张自由 放任政策的新古典经济学的破产。
1.英国经济的衰落
(2)英国政府的错误政策加重了这个时期英 国经济的不景气。 ①1925年英国恢复于一战中取消的金本位制。 导致英镑汇率的提高,进口增加,出口减少。 ②英国通过提高利率来减少资本输出。导致 国内投资需求不振,失业人数增加。 (3)主流经济思想(古典经济学)反对通过 兴办公共工程来缓解失业问题,导致英国经 济的不景气一直持续到大危机的爆发。
2、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1929~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大危机是资本 主义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
与以往的经济历次经济危机相比,这次经济 危机具有如下特点: (1)持续时间特别长。 (2)破坏性特别大。 (3)波及范围特别广。 (4)小结
2、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1)持续时间特别长。 以往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一般是几个月,最 长的是一、二年。危机后经历短期的萧条, 便转入复苏,而这次危机前后持续了5个年头 (1929-1933年)。 这次危机持续时间之长, 是以往任何一次危机所没有的。
第10章 凯 恩 斯 革 命
——宏观经济学体系的建立
第一小组
10.1 凯恩斯经济学的形成
10.1.1 凯恩斯所处的时代
1.英国经济的衰落 2.大危机的爆发 3.国家干预的增强——罗斯福新政
10.1.2 凯恩斯的生平与著作 1.凯恩斯的生平 2.凯恩斯的著作 10.1.3 凯恩斯经济学的特点 10.1.4 凯恩斯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1929-1933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危机情况表
美国 外贸缩 减
工业下 降 失业人 数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1/3 2/3
近3000万
46.2% 40.6% 28.4% 70% 69.1% 50%
16.5% 8.4% 48% 50%
1700万 476万 近300万 85万
300万
2、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参考罗伯特· 海尔布罗纳《几位著名经济思想家的 L· 生平、时代和思想》中《第九章 凯恩斯的标新立异》 讲解
历史上出现过很多次经济危机,一系列的扩 张与收缩,就像是波浪般一起一落。如,英 国经济1801年不振,1802年较好,1808年衰 退,1810年又稍有起色,1815年复转弱。 在这个繁荣与萧条交响更迭现象的幕后是什 么呢?
(一)对之前的经济危机的解释
到19世纪中叶。经济结构发生变化,财富分配有了改进。储 蓄与投资分开。 ①收入——资金的循环流动——储蓄——冻结储蓄——资金 周转不畅——经济不景气 ②收入——资金的循环流动——储蓄——购买股票、债券或 者存入银行——资金循环——储蓄重新被利用(厂商发行股 票或者从银行贷款)——投资 ③储蓄—投资渠道不是自动的。厂商投资根据实际经营范围 需要。→经济并非一直处于扩张的境地。经济不妙的时候 (原因:某一特有市场上的“大量过剩”;紧张的国际形势; 厂商对通货膨胀的疑虑;其他),厂商不会选择投资。→发 生萧条的可能性就在这里(如果储蓄没有被厂商用于扩大投 资,引起人们收入减少)
(一)对之前的经济危机的解释 储蓄与投资 如果这两者脱节——比如厂商投资额低于社 会储蓄额或者储蓄额远不足以供应投资,则 经济便经过一次萧条的折腾来重整。←经济 自由(储蓄与投资的决定都是由经济行动者 自己主张)所付出的代价。
(一)对之前的经济危机的解释
储蓄与投资 储蓄和其他的商品一样,有其价格:利率。当经济 不景气的时候,生成储蓄泛滥市场,其价格(即储 蓄利率)将降低;当储蓄的价格降低的时候,投资 将收到鼓励而增加。 储蓄与投资就像是跷跷板一样,商业循环中似乎存 在着一个安全开关,当储蓄过剩时,借起来就便宜 些,从而鼓励商业,增加投资。根据跷跷板的原理, 经济也学会收缩,但是收缩之后,肯定会弹回来。 利率机制在使得跷跷板恢复平衡。
3.国家干预的增强——罗斯福新政
10.1.1 凯恩斯所处的时代
1.英国经济的衰落 2.大危机的爆发 3.国家干预的增强——罗斯福新政
1.英国经济的衰落
(1)从1920年起,英国经济就陷入停滞状 态。煤炭、纺织、造船等重要部门因国内市 场狭窄和出口不畅而无法恢复元气。 原因:一战之后,英国开始从大殖民帝国、 世界工厂的顶峰衰退下来,国际贸易优势地 位丧失,狭小的国内市场很难满足其经济的 发展。
3.国家干预的增强——罗斯福新政
在1933年3月4日那个阴冷的下午 ,罗斯福就 任美国第32任总统,他在演讲中说:“我们 唯一害怕的就是害怕本身 。”美国在罗斯福 当政期间实行新政。 罗斯福新政的核心内容:国家对经济运行进 行干预和调解。 罗斯福新政:病人病了,尽管没有药方,但 是病还是要治的。
(一)对之前的经济危机的解释
1867年一位观察者写道:“这类周期的崩溃实际是心理上的 现象,其促成因素是沮丧情绪、兴奋心情、对前途的希望、 失望和恐慌。”这种说法只是一种很好的对人的心情的很好 的描述,并没有解决问题。 斯坦利· 杰文斯把其归责于太阳黑子。太阳黑子(威廉· 赫德 尔于1801年发现)的周期是10.45年,杰文斯通过观察1721 年—1878年历次商业周期发现,从这次繁荣到下一次繁荣的 平均间隔期间为10.46年。杰文斯认为,太阳黑子的时隐时 现促成了气候上的周期变化,从而促成了降雨量的周期变化, 从而促成农作物收获量的周期变化,终于促成商业上的周期 变化。 但是,太阳黑子是天文学上的问题,商业周期是一种与世俗 有关的问题,用前者来解释后者存在着牵强。
(二)1929——1933经济大危机
1、经济大危机的矛盾 2、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3、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1、经济大危机的矛盾
跷跷板原理行不通了,使得储蓄与投资的跷跷板恢 复平衡的利率机制不能使经济走出萧条。看来,经 济是没有自动的安全结构的。 储蓄泛滥市场存在吗?萧条的结果,不是储蓄过剩 而是储蓄枯竭。储蓄减少→借贷与投资之处减少→ 经济缺少扩张动力→导致经济寸步难行 矛盾现象:“丰裕中贫困”(凯恩斯在《就业、利 息和货币通论》中的“poverty in the midstofplenty” 一语的译文),大意是指这样一种经济状态:虽然 总产出或国民收入迅速增长,社会已相当丰裕,但 由于投资引诱不足和消费倾向不强,出现有效需求 不足,以致经济不能达到充分就业水平,相反,国 民收入停滞在低于充分就业水平的均衡状态,此时 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失业与资源闲置并存
1.英国经济的衰落
对凯恩斯的影响:
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的不景气使凯恩斯较 早地思考了失业问题,看到了通货紧缩与失 业的关系,以及财政政策与失业的关系,这 为他日后的失业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大危机的爆发
(一)对之前的经济危机的简单解释 (二)1929——1933经济大危机
(一)对之前的经济危机的解释
2、经济大危机的特点
(4)小结 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导致社会动荡不安,资本主义 在政治上濒临灭顶之灾。面对严峻的社会局面,传统的西方 经济理论无力解释经济危机并提出政策,从而宣告破产。这 体现在: ①萨伊定律的破产。萨伊定律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供求均衡, 不会发生普遍的生产过剩。但是大萧条打破了这一神话。 ②自由放任主义的失败。大萧条暴露出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的 局限性,预示着国家干预经济的必要性。20世纪30年代以后, 英美等国政府对经济的全面调节,宣告了自由放任资本主义 时代的终结和国家干预资本主义时代的来临。 ③研究方法的过时。以个量分析为主的微观分析,即不能应 对国民经济总体的失衡问题,也无法研究国家干预的方式和 手段,暴露出明显的缺陷。
3、经济大危机的影响
经济大危机的爆发构成对资本主义的极大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