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ML实验报告书实验4 正向工程与逆向工程
UML实验报告全
![UML实验报告全](https://img.taocdn.com/s3/m/ec476e9d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de.png)
UML实验报告全实验报告:UML建模实验一、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帮助学生掌握UML(统一建模语言)的基本概念、用法和建模过程,提高学生的软件建模能力。
二、实验内容1.了解UML的基本概念和用法;2.学习UML的各种图表,包括用例图、类图、序列图等;3.理解UML的建模过程,并能够按照该过程进行软件建模。
三、实验步骤1.学习UML的基本概念和用法。
在实验前,学生需要预习UML的基本知识,包括UML的定义、分类、语法规则等。
2.学习UML的各种图表。
UML提供了多种图表用于软件建模,如用例图、类图、对象图、活动图、状态图等。
学生需要了解每种图表的用途、语法和示例。
3.理解UML的建模过程。
在实际项目中,使用UML进行软件建模有一定的步骤,包括需求分析、设计、实现等。
学生需要了解UML的建模过程,并能够按照该过程进行实际建模。
4.实际操作。
学生需要选择一个简单的软件项目进行建模实践,包括绘制用例图、类图、序列图等,并撰写相应的文档。
5.分析和总结。
学生需要对实际操作进行分析和总结,包括建模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等,以便提高建模能力。
四、实验结果在本次实验中,我选择了一个简单的图书管理系统作为建模实践对象。
首先,我绘制了该系统的用例图,用于描述系统的功能和用户角色。
然后,我绘制了该系统的类图,用于描述系统的数据结构和类之间的关系。
最后,我绘制了该系统的序列图,用于描述系统中对象之间的交互过程。
在实际操作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
首先,我发现在绘制用例图时,有些用例的描述不够清晰,无法准确描述用户需求。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与用户进行了沟通,并修改了用例的描述,使其更加明确。
其次,在绘制类图时,我发现有些类的关系没有考虑到,导致系统的完整性受到了影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仔细分析了系统的数据结构,并修改了类的关系,使其更加准确。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到了很多关于UML建模的知识和技巧。
我发现UML是一种非常强大和灵活的建模语言,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设计软件系统。
正向工程与反向工程
![正向工程与反向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261a7d30a32d7375a4178047.png)
正向工程与反向工程随着计算机辅助几何设计的理论和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以及CAD / CAE / CAM 集成系统的开发和商业化,产品实物或模型首先通过扫描测量以及各种先进的数据处理手段获得产品的几何信息,然后充分利用CAD / CAM 技术快速、准确地建立产品的数学几何模型,经过适当的工程分析、结构设计和CAM 编程,就可数控加工出产品模具,最后制成产品,实现从产品(样件)-一再设计― 产品(批量)的过程。
这种实物测量反求技术始于用油泥模型(通常称为主模型)设计汽车、摩托车外形,并借助仿形技术完成零部件的设计制造;现已广泛应用于产品改型、模具翻制等生产活动中;特别是对于具有复杂曲面外形的产品,以类似的方法进行设计,可以大大地缩短产品的开发周期,提高产品与样件的几何相似度,是消化、吸收先进技术进而改造和开发各种新产品的重要手段,它已成为反向工程的主要内容。
反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 , RE )也称逆向工程或反求工程,是相对于传统的产品设计流程即所谓的正向工程(Forward Engineering , FE )而提出的。
正向工程是泛指按常规的从概念(草图)设计到具体模型设计再到成品的生产制造过程。
反向工程常指从现有模型(产品样件、实物模型等)经过一定的手段转化为概念模型和工程设计模型,如利用三坐标测最机的测量数据对产品进行数学模型重构,或者直接将这些离散数据转化成NC 程序进行数控加工而获取成品的过程,是对已有产品的再设计、再创造的过程。
作为获取成品的两种不同途径,正向工程和反向工程的设计流程如图7 一1 所示。
正向工程与反向工程的本质区别在于对“设计从哪里开始”这一问题的回答。
在正向工程中,设计是从为了实现某一功能的概念开始的,这时,设计者首先要对产品进行功能分析,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结构组合成一个产品雏形,再根据各种约束条件(几何约束、整体协调性、人机工程、美学要求等等)来修正这一雏形,直到产品定型为止,其难点或关键在于对所设计产品的使用要求(功能)要了如指掌,并能找到合理的物化过程和物化结构。
逆向工程实习报告
![逆向工程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56bc58f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18.png)
一、实习背景随着科技的发展,逆向工程在各个领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是指通过对现有产品进行剖析、分析和建模,从而获得产品设计的原理和结构信息。
为了更好地了解逆向工程的应用和发展,我选择了参加这次逆向工程实习,以期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
二、实习内容1. 实习单位及时间实习单位:XX科技有限公司实习时间:2021年7月1日至2021年8月31日2. 实习项目及任务(1)项目名称:某型汽车零件逆向工程(2)任务描述:1. 对汽车零件进行实物测量,获取其尺寸和形状信息;2. 利用三维扫描仪对汽车零件进行扫描,获取其表面数据;3. 对扫描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降噪、去噪等;4. 利用逆向工程软件对扫描数据进行曲面重建,生成三维模型;5. 对生成的三维模型进行优化,确保其精度和实用性;6. 将优化后的三维模型用于后续的设计和制造。
3. 实习过程(1)前期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首先了解了逆向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包括实物测量、三维扫描、数据处理、曲面重建等。
同时,我还学习了相关的软件操作,如CNC加工中心、SolidWorks、UG等。
(2)实物测量在实习过程中,我参与了汽车零件的实物测量工作。
通过对零件的尺寸和形状进行测量,获取了其基本参数,为后续的三维扫描和数据处理提供了基础。
(3)三维扫描在实物测量完成后,我利用三维扫描仪对汽车零件进行了扫描。
扫描过程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1. 扫描仪与零件的距离和角度要适中,以保证扫描数据的准确性;2. 扫描过程中要保证扫描仪稳定,避免因抖动导致数据误差;3. 扫描时要覆盖零件的所有表面,确保数据的完整性。
(4)数据处理扫描完成后,我利用逆向工程软件对扫描数据进行预处理。
预处理主要包括降噪、去噪等操作,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
(5)曲面重建在预处理完成后,我利用逆向工程软件对扫描数据进行曲面重建。
重建过程中,我注意了以下几点:1. 选择合适的重建算法,以保证重建结果的准确性;2. 优化重建参数,如网格密度、曲面质量等;3. 对重建结果进行修正,如填补空洞、消除噪声等。
uml实验报告
![uml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ba3a152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a9.png)
uml实验报告UML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对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统一建模语言)的学习和实践,掌握UML的基本概念、语法和建模方法,能够运用UML对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建模。
二、实验内容。
1. 了解UML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2. 掌握UML的基本语法和建模元素;3. 学习使用UML对系统进行需求分析、概念建模、系统设计和详细设计。
三、实验过程。
1. UML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
UML是一种用于软件开发的建模语言,它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标准的建模方法,可以帮助软件开发人员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
UML的发展经历了多个版本的更新和完善,目前最新的版本是UML 2.x。
通过学习UML的基本概念和发展历程,我们对UML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为后续的学习和实践打下了基础。
2. UML的基本语法和建模元素。
UML包括了多种建模元素,如用例图、类图、时序图、活动图等。
每种建模元素都有其特定的语法和符号表示方法,通过学习这些基本语法和建模元素,我们能够准确地使用UML对系统进行建模和描述。
3. 使用UML进行系统分析、设计和建模。
在掌握了UML的基本语法和建模元素后,我们开始了对系统的分析、设计和建模工作。
首先,我们对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明确了系统的功能和性能需求;然后,我们进行了概念建模,绘制了用例图和类图;接着,我们进行了系统设计,绘制了时序图和活动图;最后,我们进行了详细设计,完善了系统的各项细节。
四、实验总结。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深入学习了UML的基本概念、语法和建模方法,掌握了使用UML进行系统分析、设计和建模的技能。
在实践中,我们对UML的各种建模元素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准确地运用UML对系统进行描述和设计。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UML是一个非常强大和实用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
综上所述,本次实验对我们的学习和成长都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和实践UML,不断提升自己的建模能力和软件开发水平。
逆向工程实习报告
![逆向工程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5904b5c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9e.png)
逆向工程实习报告第一篇:逆向工程实习报告逆向工程实习报告M0811 高略群通过这一星期的逆向工程实习,本人对逆向工程有了初步的了解。
逆向工程(Reverse Engineering,RE)是对产品设计过程的一种描述。
在工程技术人员的一般概念中,产品设计过程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设计人员首先构思产品的外形、性能和大致的技术参数等,然后利用CAD技术建立产品的三维数字化模型,最终将这个模型转入制造流程,完成产品的整个设计制造周期。
这样的产品设计过程我们可以称之为“正向设计”。
逆向工程则是一个“从有到无”的过程。
简单地说,逆向工程就是根据已经存在的产品模型,反向推出产品的设计数据(包括设计图纸或数字模型)的过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特别是数字化测量技术的迅猛发展,基于测量数据的产品造型技术成为逆向工程技术关注的主要对象。
通过数字化测量设备(如坐标测量机、激光测量设备等)获取的物体表面的空间数据,需要经过逆向工程技术的处理才能获得产品的数字模型,进而输送到CAM系统完成产品的制造。
因此,逆向工程技术可以认为是“将产品样件转化为CAD模型的相关数字化技术和几何模型重建技术”的总称。
逆向工程的实施过程是多领域、多学科的协同过程。
从图1中我们可以看出,逆向工程的整个实施过程包括了测量数据的采集/处理、CAD/CAM系统处理和融入产品数据管理系统的过程。
因此,逆向工程是一个多领域、多学科的系统工程,其实施需要人员和技术的高度协同、融合。
逆向工程在CAD/CAM体系中的应用:逆向工程技术并不是孤立的,它和测量技术、CAD/CAM技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理论角度分析,逆向工程技术能按照产品的测量数据建立与现有CAD/CAM 系统完全兼容的数字模型,这是逆向工程技术的最终目标。
但凭借目前人们所掌握的技术,包括工程上的和理论上的(如曲面建模理论),尚无法满足这种要求。
特别是针对目前比较流行的大规模“点云”数据建模,更是远没有达到直接在CAD系统中应用的程度。
UML实验报告书实验4 正向工程与逆向工程
![UML实验报告书实验4 正向工程与逆向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a7065d3d7375a417866f8f44.png)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UML理论及实践》
题目:正向工程
班级:Z计121
学号:2014140093
姓名:薛慧君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使用Rose从设计模型使用正向工程,得到代码框架;
2、掌握使用Rose从代码使用逆向工程,得到设计模型,并文档化Project。
二、实验内容或题目
在实验3已经设计好的类图基础上,使用正向工程生成代码框架;在生成的代码中修改后再使用逆向工程,重新生成设计模型。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
(1)选择代码创建路径,即可正向生成代码
(2)打开Java代码,修改其中部分项,为个别类添加方法和属性;
(3)代码修改后使用逆向工程生成的类图。
四、结果分析与实验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掌握了:
(1)正向工程:是指按照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将抽象层次较高的模型转换为相对具体的模型。
(2)从设计模型到实现模型的正向工程就是根据UML模型生成相应代码的过程。
包括:①从类图生成框架代码②从交互图(主要指顺序图)生成方法中操作调用代码③从状态机图
生成状态转换控制代码
(3)逆向工程:是正向工程的逆操作,即根据已有的源代码获得其设计模型。
uml 实验报告
![uml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8fa345e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1f.png)
uml 实验报告UML 实验报告导言:UML(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是一种用于软件工程的建模语言,它提供了一种统一的标准,用于描述、构建和可视化软件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探索 UML 的使用,并通过实际案例来展示其在软件开发中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
一、UML 的基本概念和原则UML 是一种图形化的建模语言,它由一系列的图表和符号组成,用于描述软件系统的不同方面。
在 UML 中,最常用的图表包括用例图、类图、时序图和活动图等。
每种图表都有其特定的应用场景和表示方式,通过这些图表的组合使用,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和表达软件系统的结构和行为。
二、用例图的应用用例图是 UML 中最常用的图表之一,它主要用于描述系统的功能需求和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
通过用例图,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系统的各个角色和功能,并可以更好地定义系统的边界和范围。
在实际开发中,用例图常被用于需求分析和系统设计的初期阶段,它可以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理解和沟通系统的需求和功能。
三、类图的建模类图是 UML 中用于描述系统的静态结构的图表,它主要用于表示系统中的类、接口、关系和属性等。
通过类图,我们可以清楚地了解系统中各个类之间的关系和依赖,从而更好地进行系统设计和代码编写。
类图不仅可以帮助我们理清系统的结构,还可以提供给开发者一个清晰的指导,使他们能够更高效地编写代码和进行系统维护。
四、时序图的分析时序图是 UML 中用于描述系统的动态行为的图表,它主要用于表示系统中对象之间的交互和消息传递。
通过时序图,我们可以清晰地了解系统中不同对象之间的时序关系和消息传递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系统的行为和流程。
时序图常被用于系统设计和代码调试的过程中,它可以帮助开发者更好地理解和排查系统中的问题。
五、活动图的应用活动图是 UML 中用于描述系统的业务流程和控制流程的图表,它主要用于表示系统中活动和行为的顺序和条件。
UML实验报告
![UML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3183761700abb68a982fbbd.png)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实验报告实验学时:课程实验共20学时,配合《UML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理论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嵌入式软件分析与建模能力。
实验内容:该门课程的实验为一个完整性的系统建模实验,实验分为十个部分,最后完成图书馆管理系统的全部建模过程,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建模文档,得到正向工程和数据库建模的相关结果。
具体内容如下:内容一建模工具学习2学时内容二用例图的制作2学时内容三类图的制作2学时内容四顺序图的制作2学时内容五通信图的制作2学时内容六活动图的制作2学时内容七状态图的制作2学时内容八组件图和部署图的制作2学时内容九数据模型的建立2学时内容十正向工程2学时实验目的:使学生对系统级建模有个完整的认识,通过课程所学知识,结合实验内容,掌握建模的思想、方法和其在系统分析和设计中的重要意义。
实验难点:实验的每一部分都是逐步累进的过程,每个实验环节都是以前一个实验环节为基础,每一部分的正确性会影响下一步实验的正常开展。
实验要求:(1)要求学生掌握Rational Rose建模软件的使用,可以利用其进行系统级建模。
(2)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用例图,类图,书序图,通信图,活动图,状态图,组件图和部署图,数据模型以及正向工程的建模实现。
实验验收:以最后一次实验课的现场实验验收(查看建模结果和问询)为准,实验报告作为存档资料备查。
提交资料要求:提交实验总结,实验报告(正反面打印),实验的所有文档电子版(建模文件,正向工程代码文件,实验报告,实验总结报告)一.实验内容内容1 建模工具学习1.实验内容:熟悉Rational Rose 建模环境2.实验目的:熟悉Rational Rose 建模环境3.实验过程:3.1.双击“开始——程序——Rational Software——Rational Rose Enterprise Edition”,启动Rational Rose 建模环境,产生如图所示的提示界面。
UML软件建模技术4.3-正向工程与逆向工程
![UML软件建模技术4.3-正向工程与逆向工程](https://img.taocdn.com/s3/m/2b67ba0a52d380eb62946d23.png)
第四章
4.3
应用建模
正向工程与逆向工程
本节目标
1.掌握正向工程的基本概念
2.学会利用Rose工具生成代码框架
3.掌握逆向工程的基本概念
本节重难点
1.正向工程
2.逆向工程
任务提出
现在,HNS图书管理系统的分析和设计工作已经基本 完成,即将进入编码阶段。为了加快编码进度,可以利用 建模工具执行正向工程,将系统中的模型转换成指定语言 类型的代码框架,现系统分析部指派您完成该项任务。
模型检查
模型检查只是为了在最终代码生成期间不要出错而 执行的,可以分成一般检查,访问违例检查和语言 独立检查三种。
创建组件
代码生成的第二步是创建保存类的组件。可以先 将类映射到相应的源代码组件。创建组件后,可以 在组件图中加入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
将类映射到组件
每个源代码组件是一个可以包括一个或几个类的 源代码文件,因此生成代码的第三步就是将类映射 到组件,以便确定在一个源文件中需要包括几个型元素可以设置多个代 码生成属性。这些属性控制代码如何生成,Rose提 供了常用的默认设置。
选择类、属性和包
生成代码时,可以一次生成一个类、一个组件或 一个包。
生成代码
Rose 主 要 生 成 的 是 类 (classes) 、 属 性 (Attributes) 、 操 作 ( Operations ) , 关 系 (Relationships) 、 组 件 (Components) 和 文 档 ( Documentation)。
精练
请您根据本节所学知识,对HNS图书馆管理系 统实施逆向工程,以保持代码与模型的同步。
小 结
(1)正向工程 正向过程是通过到实现语言的映射而把模型转换 为代码的过程。 (2)逆向工程 逆向工程是通过从特定实现语言的映射而把代码 转换为模型的过程 。
UML实验报告(5篇)
![UML实验报告(5篇)](https://img.taocdn.com/s3/m/133a3a8f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7f.png)
UML实验报告(5篇)第一篇:UML实验报告UML 实验报告实验一用例图一、实验结果1、整理实验结果2、小结实验心得体会用例模型用于需求分析阶段,它描述了待开发系统的功能需求,并驱动了需求分析之后各阶段的开发工作。
用例图是UML中用来对系统的动态方面进行建模的7种图之一。
用例图描述了用例、参与者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用例图从用户角度描述系统功能,并指出各功能的操作者。
通过本次实验,我熟悉Rational Rose 建模环境,更加清楚的了解了用例图的语义和功能,如何清晰明了的识别参与者、用例,学会了如何使用事件流描述用例。
同时掌握了用例间的类属关系、Include 关系和Extend关系的语义、功能和应用。
最后通过本次实验学习了如何使用用例图为系统的上下文以及系统的需求建模。
二、思考题1、如果要删除参与者、用例,请问是在导航窗口删除,还是在绘图窗口删除?答:都可以删除,但在绘图窗口中有两种删除方式:一种是只删除参与者、用例,而不改变其在导航窗口中的存在,另一种是从建模中完全删除。
2、如果要删除参与者和用例的联系,用例和用例的联系,请问是在绘图中删除,还是在参与者或用例的设置对话框中删除?答:都可以删除。
实验二类对象模型的建立一、实验结果 1.整理实验结果。
2.小结实验心得体会。
类图是面向对象系统建模最常用的图,描述了类图、接口集、协作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类图描述了系统的静态设计视,该视主要体现系统的功能需求,即系统应该提供给用户的服务。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我对类图语义的理解和功能的应用,掌握了类之间的联系,关联、依赖、聚合等,同时基本掌握了在Rational Rose中绘制类的关联、依赖、泛化关系。
二、思考题选中一个模型对象,点击鼠标右键,比较快捷菜单项“Edit——Delete”与“Edit——Delete from Model”,它们二者之间区别在哪里?答:“Edit——Delete”只删除绘图窗口中的图形,而不改变其在导航窗口中的存在;“Edit——Delete from Model” 是从建模中完全删除。
逆向工程实验报告
![逆向工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4d202e110661ed9ac51f3d1.png)
课程题目:利用OllyDbg逆向工具学习高级语言的输入输出与底层的对应关系( ( ( ( ( ( ( 一、 实验背景软件逆向工程是在 1990 年发展起来的,现在已经有一些会议和计算机用户组的专题会议主题。
软件逆向工程是分析目标系统,认定系统的组件及其交互关系,并且通过高层抽象或其他的形式来展现目标系统的过程。
逆向工程 是了解软件“所作所为”的一套最重要的技术和工具。
正式地讲,逆向工程是“通过分析目标系统以识别系统的组件以及这些组件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创建该系统另一种形式的表或更高级的抽象过程”。
从工程实际的角度来看,大体上可以将软件逆向工程分为两大类: 1)从已知软件系统的完整代码出发,生成对应系统的 结构以及相关设计原理和算法思想的文档。
2)从没有源代码的程序出发,生成对应的源程序、系统结构以及相关设计原理和算法思想的文档等。
逆向工程在软件分析中的作用主要分为以下六个部分: 1)查找恶意代码,许多病毒和恶意代码的 探测技术使用逆向工程来理解那些令人憎恶的代码是怎样构成和运作的。
通过逆向找出可用作特征码 的可识别模式用于驱动商业探测器和代码扫描器。
2)发现意想不到的缺陷和错误,即使是设计最完美的系统也可能存在漏洞,这是由于我们使用的“前向工程”开发技术所固有的特点导致的。
逆向工程可以帮助我们在发生致命的软件失效前识别缺陷和错误。
3)查找是否使用了其他人所写的代码,搞清楚在应用程序的哪里使用了受保护的代码和技术,这对于保护知识产权不被滥用是很重要的。
逆向工程技术可用于检测应用程序是否包含所关心的软件单元。
(4)寻找对共享软件和开放源码的使用(在不该使用的地方),与侵犯代码版权相反的是,如果一个产品以 安全 和 专用 为目的,是否有可公开获取的代码可能是大家关心的问题。
逆向工程能够用于检测代码复制问题。
5)从其他(不同领域或用途)产品中学习,逆向工程技术使我们能够学习先进的软件方法,还允许新学员研究大师的作品。
逆向工程综合实训报告
![逆向工程综合实训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d370b7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bf.png)
一、实训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逆向工程在工业设计、产品研发、质量控制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我们学院组织了逆向工程综合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逆向工程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通过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逆向工程技能。
二、实训目的1. 理解逆向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掌握逆向工程中常用的软件和硬件设备。
3. 学会逆向工程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建模。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实训内容本次实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逆向工程基本原理:介绍逆向工程的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以及与传统工程设计的区别。
2. 逆向工程软件介绍:讲解常见的逆向工程软件,如Geomagic、Mimics、SolidWorks等,并比较其优缺点。
3. 逆向工程硬件设备:介绍三维扫描仪、坐标测量机、CNC加工中心等逆向工程中常用的硬件设备。
4. 逆向工程数据处理:学习如何进行逆向工程数据的预处理、几何建模、曲面重建等操作。
5. 逆向工程实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逆向工程在产品研发、质量控制等方面的应用。
四、实训过程1. 理论学习:首先,我们学习了逆向工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了解了逆向工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2. 软件学习:接下来,我们学习了常用的逆向工程软件,如Geomagic、Mimics等,并进行了实际操作练习。
3. 硬件设备操作:在老师的指导下,我们熟悉了三维扫描仪、坐标测量机等硬件设备的操作方法。
4. 数据处理与建模:我们学习了逆向工程数据的预处理、几何建模、曲面重建等操作,并尝试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案例中。
5. 综合实训:在综合实训环节,我们选择了一个实际案例,从数据采集、处理、建模到最终的产品设计,完整地完成了逆向工程过程。
五、实训成果通过本次实训,我们取得了以下成果:1. 掌握了逆向工程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以及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UML第4次实验报告
![UML第4次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c31393d5a8102d276a22f60.png)
UML实验报告三专业:软件工程11级成员:1.目的会对关键用例建立顺序图模型;会对主要事件和消息撰写操作契约;找出系统中的概念类及其关系,建立领域模型。
2.任务1.在用例模型图及详述的基础上,对各关键用例建立顺序图模型。
2.在顺序图基础上,对主要事件和消息撰写操作契约。
3.找出系统中的概念类及其关系,建立领域模型。
3.方法参考老师给出的实验指导书和教材实例,使用WORD和TRUFUN PLATO完成领操作契约,领域模型和关键用例的顺序图.4.结果顺序图截图:1.借书顺序图:2.还书顺序图:3.罚款顺序图:领域模型截图:操作契约:模板:契约CO2:enterItem操作(Operation):enterItem(itemID:ItemId,quantity:integer)交叉参考(CrossReferences):UseCases:ProcessSale前提(Preconditions):Thereisasaleunderway后置条件(Postconditions):一契约CO2:读者注册操作(Operation):读者登录注册页面,进行读者注册。
1.读者用户进入图书馆的用户注册页面;2. 读者输入需要注册的用户名和密码;3. 读者将注册信息进行提交;4.系统对用户提交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有效性检查;5.系统显示用户是否注册成功交叉参考(CrossReferences):用例:读者登陆前提(Preconditions):图书馆的用户注册页面正常运行。
后置条件(Postconditions):如果读者注册成功,则该读者可以在网上预订图书或查询图书信息等操作。
如果读者注册不成功,则不能在网上查询信息等。
二契约CO2:读者登录操作(Operation):读者登录图书馆主页面,输入所注册成功的用户名和密码1.读者用户进入图书馆的登录页面2.读者输入用户名和密码;3.读者将输入的信息进行提交;4.系统对用户提交的用户名和密码进行有效性检查;5.系统记录并显示当前登录用户;6.用户查阅相关的图书信息;交叉参考(CrossReferences):用例:读者注册前提(Preconditions):图书馆的主页面正常运行后置条件(Postconditions):如果读者登录成功,则该读者可以进行图书的查阅等操作成功;否则,不能进行图书的相关操作。
逆向工程实验报告
![逆向工程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415fbb5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3d.png)
逆向工程实验报告目录一、实验目的与背景 (2)1. 实验目的 (2)2. 实验背景 (3)二、实验原理及流程 (4)1. 逆向工程概述 (5)1.1 定义与特点 (6)1.2 逆向工程的重要性与应用领域 (7)2. 实验原理 (9)2.1 逆向工程的技术手段 (10)2.2 实验流程设计 (11)三、实验材料与设备 (12)1. 实验材料 (13)2. 实验设备 (14)四、实验操作过程及记录 (15)1. 实验准备阶段 (16)1.1 设备连接与调试 (17)1.2 实验环境搭建 (18)2. 实验操作阶段 (19)2.1 逆向分析过程描述 (20)2.2 数据采集与处理分析 (21)五、实验结果与分析讨论 (22)1. 实验结果展示 (23)1.1 结果汇总表 (24)1.2 结果分析图表 (26)2. 结果分析讨论与对比研究 (27)一、实验目的与背景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计算机硬件和软件技术不断更新换代,各种新型处理器和操作系统层出不穷。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我们开展了逆向工程实验,通过对各类计算机设备进行拆解分析,了解其内部结构和工作原理,进而掌握逆向工程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本次实验旨在使学生熟练掌握逆向工程的基本流程和技术手段,包括硬件分析、软件调试、反汇编与反编译等。
学生将能够独立完成硬件设备的拆解分析任务,深入了解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和工作原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逆向工程在信息安全、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计算机设备的逆向工程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竞争对手的技术特点和战略布局,为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提供有力支持。
逆向工程也为破解恶意软件、保护系统安全提供了重要手段。
本次逆向工程实验将为学生提供一个实践操作的平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为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1. 实验目的本次逆向工程实验旨在通过分析和拆解一款具体的电子产品(例如智能手机、电脑等),深入理解其内部构造和工作原理,进而提升我们的动手能力和对计算机科学的认知。
逆向建模实习报告
![逆向建模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c050f9d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74.png)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逆向工程在工业设计、产品研发等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掌握逆向建模技术,提高自己的实践能力,我于近期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逆向建模实习。
此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了解逆向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流程,并学会运用相关软件进行产品模型的重建。
二、实习内容1. 理论学习:首先,我系统地学习了逆向建模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流程。
了解了逆向工程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以及逆向建模技术的重要性。
2. 软件操作:实习期间,我主要学习了逆向建模软件——SolidWorks的操作。
通过实践,掌握了扫描数据的导入、处理、特征提取、曲面重建等基本操作。
3. 项目实践:在导师的指导下,我参与了一个真实项目的逆向建模。
具体流程如下:(1)收集相关资料:了解产品结构、尺寸等信息。
(2)扫描实物:使用三维扫描仪对产品进行扫描,获取点云数据。
(3)数据处理:对扫描数据进行滤波、去噪、去重叠等处理,生成高质量的网格数据。
(4)曲面重建:利用SolidWorks软件,根据网格数据重建产品曲面。
(5)模型优化:对重建的模型进行修整、调整,使其符合实际需求。
三、实习收获1. 技术能力提升:通过实习,我掌握了逆向建模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能,提高了自己的三维建模能力。
2. 实践经验积累:参与实际项目,让我了解了逆向建模在产品研发中的应用,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3. 团队协作能力:在实习过程中,我与团队成员密切配合,共同完成项目任务,提高了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
4. 问题解决能力:在逆向建模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问题,通过查阅资料、请教导师等方式,逐步解决了这些问题,提高了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
此次逆向建模实习让我受益匪浅。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逆向建模技能,为我国制造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以下是我对此次实习的总结:1. 逆向建模技术的重要性:逆向建模技术在产品研发、模具设计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2. 逆向建模软件的选择:选择合适的逆向建模软件对提高建模效率至关重要。
关于uml实验报告参考3篇
![关于uml实验报告参考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f095d2f8bd63186bdebbcb2.png)
关于uml实验报告参考第1篇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软件方向)的一门重要的专业课。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已有的计算机软硬件基础知识、程序设计知识、数据库和网络通信知识的基础上系统掌握面向对象系统分析与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并具有针对特定环境下的应用问题进行信息系统开发(包括系统分析、设计与实现)的能力。
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可以理解和掌握面向对象系统的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和分步过程、掌握面向对象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建模标准UML 语言,能够利用Rational Rose(或Microsoft Viso)软件以某一信息系统为例进行系统分析和设计。
本课程主要介绍系统原理的基本概念、系统开发过程RUP、对面向对象分析和面向对象设计的方法、对面向对象分析和设计的建模标准UML等内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掌握的知识、内容及掌握的程度要求为: 1. 使学生理解面向对象的信息系统的开发过程、系统分析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2. 使学生掌握UML语言的基础知识,以及UML在面向对象的软件系统分析和设计中的应用,并能使用UML工具建立系统模型;3. 使学生掌握在UML系统模型下应用高级语言建立应用系统的方法;4. 通过案例教学和实验,提高学生在应用面向对象技术开发软件方面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鼓励创新。
本实验所要求的建模工具为Rational Rose 20xx。
本课程拟通过对如下系统进行建模来实现分析与设计。
图书管理系统人事信息管理系统软件项目管理系统网上商店销售管理系统教务管理系统计算机软件建模技术现在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软件工程中。
《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实验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在课程理论学习的同时,通过在一个实践的环境下,实际学习软件统一建模语言,对软件建模技术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及认识。
通过本指导书中的各个实验,学习掌握对一般面向对象系统建模的方法与技术。
总之,通过上述实验环节,使学生加深了解和更好地掌握《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要求的内容。
UML实验报告说明书
![UML实验报告说明书](https://img.taocdn.com/s3/m/be7a31dc3186bceb19e8bbcf.png)
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题目:面向对象分析与设计实验报告专业:网络工程班级:2010级2班设计人:王露1001050527山东科技大学2013年06月 1日实验一Use Case 建模实验目的:1.熟悉Rational Rose 进行建模的一些基本操作;2.学会使用Use Case 视图与Use Case 框图;3.学习使用Use Case、角色与关系;4.学习在包中增加.txt 文件。
实验环境:Windows7旗舰版、IBM Rose实验步骤:1.首先打开目录Rose 实验\Lab2-1.mdl,在浏览器中展开Use Case View,展开Use Case Model,双击框图Global View of Actors and Use Cases2.鼠标右键点击Use Case Model,增加2 个新的Use Case Diagram,分别命名为:Realtor View 和Maintain Personal Planner View3.在浏览器中双击Realtor View,打开Realtor View 框图,同时将已经存在的Actor和Use Case 依次拖入其框图中,并安排各个元素的位置。
如图所示:4.按照3 中同样的方法在浏览器中双击Maintain Personal Planner View,打开Maintain Personal Planner View 框图,将现有模型中已经存在的Actor 和Use Case 依次拖入其框图中,并安排各个元素的位置。
如图所示:5.在Use Case 中选择包,并加入新的Use Case 事件流,右键点击Apply For Loan 包,选择New/File,打开ApplyForLoan.txt 即可,如图:7.保存新的mdl 文件,取名为Lab2-1.1,下次实验将使用该文件。
实验总结:学会使用IBM Rose工具,并建立用例图,并了解每个元素是什么含义。
UML实验总结
![UML实验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7c41111650e52ea55189891.png)
实验一1.源代码生成,在逻辑视图中绘制下图,生成JA V A源文件生成代码步骤:“Tools”-〉“Java”-〉“Genenate Codes”。
public class Meeting{private String UserName;private String Scheduled_User;private Date Start_Time;private Date End_Time;private String Label;public String getUser(){return null;}public String getOther(){return null;}public Date getStart(){return null;}public Date getEnd(){return null;}public String getLabel(){return null;}public String toString(){return null;}public V oid main(String args){return null;}}2.进行逆向工程,自行找到一个项目软件源代码,进行逆向工程。
(FTP上有一个小源程序文件)逆向工程的实现“Tools”->“Java”-〉“Reverse Engineer Java…”。
public class Student{private String name;public Student(){}public void test(){}}实验二根据下属需求,分析参与者和用例,并建立网络教学系统的用例图。
网络教学系统的功能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学生可以登录网站浏览信息、查找信息和下载文件。
②教师可以登录网站输入课程简介、上传课件文件、发布消息、修改和更新消息。
③系统管理员可以对页面维护以及批准用户的注册申请。
录入课程简介修改消息下载文件查找信息注册信息处理实验三1、已知借书的活动图如图3所示,若要求欠费的读者需结清欠款才能借书,请完善该活动图,并在Rose内绘制出来。
UML实验报告
![UML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9f524730a517866fb84ae45c3b3567ec102ddc95.png)
UML实验报告摘要:本实验旨在深入了解和应用统一建模语言(UML),探索其在软件开发过程中的应用价值。
通过对一个实际案例的分析和建模,我们可以发现UML在需求分析、系统设计和代码实现等方面的作用,以及它对整个软件开发过程的促进作用。
1. 引言统一建模语言(UML)是一种通用的面向对象的建模语言,广泛应用于软件工程领域。
它提供了一种标准化的方法来描述系统的结构和行为,并且具有图形化的表示方式。
在本次实验中,我们将通过一个案例来展示UML在软件开发中的应用。
2. 实验目标本实验的主要目标是使用UML对一个简单的系统进行建模。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将掌握以下技能:- 使用用例图描述系统的功能需求- 使用类图描述系统的静态结构- 使用时序图描述系统的交互行为- 使用活动图描述系统的业务流程3. 实验过程3.1 系统需求分析首先,我们需要对待建模的系统进行需求分析。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将模拟一个图书管理系统。
通过与用户的讨论和需求收集,我们可以确定系统具有以下功能需求:- 用户可以查找图书馆中的图书- 用户可以借阅和归还图书- 管理员可以添加和删除图书3.2 用例图设计基于需求分析阶段的结果,我们可以绘制用例图来描述系统的功能需求。
用例图主要由参与者、用例和关系组成。
在图书管理系统中,参与者包括用户和管理员,用例包括查找图书、借阅图书和归还图书等。
参与者和用例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关联、扩展和包含等连接符来表示。
3.3 类图设计在用例图确定了系统的功能需求之后,我们需要设计类图来描述系统的静态结构。
类图包含了类、属性和方法等元素,并且通过关联、继承和依赖等关系来表示类之间的协作和依赖。
在图书管理系统中,我们可以定义以下类:- 图书(Book)类:包含图书的属性和方法,如书名、作者、出版商等- 图书馆(Library)类:包含图书馆的属性和方法,如图书馆名称、馆藏图书数量等- 用户(User)类:包含用户的属性和方法,如用户名、借阅图书等- 管理员(Admin)类:包含管理员的属性和方法,如添加图书、删除图书等3.4 时序图设计时序图可以帮助我们描述系统中的交互行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淮海工学院计算机工程学院实验报告书
课程名:《UML理论及实践》
题目:正向工程与逆向工程
班级:Z软件161
学号:2018140539
姓名:陈真杰
一、目的与要求
1、掌握使用Rose从设计模型使用正向工程,得到代码框架;
2、掌握使用Rose从代码使用逆向工程,得到设计模型,并文档化Project。
二、实验内容或题目
在实验3已经设计好的类图基础上,使用正向工程生成代码框架;在生成的代码中修改后再使用逆向工程,重新生成设计模型。
三、实验步骤及结果
1、CAD系统设计模型的类图;
图 1 CAD系统设计模型类图
2、正向工程生成的代码框架;
图 2 正向工程代码框架
3、代码修改后使用逆向工程生成的类图。
图 3 代码修改后使用逆向工程生成的类图
四、结果分析与实验体会
通过本次实验,我学习到了如何使用Rose的导航菜单创建bridge设计模式的系统类图,也学
会了通过使用类线等基本图形结构创建Bridge设计模式的系统类图。
经过对比,我发现通过基本图形进行创建要比使用导航菜单去创建快很多。
同时创建过程中也能够加深对Bridge设计模式的了理解,为日后更快的使用打下了基础。
五、实验思考题(课外作业)
1、简述正向工程及其作用。
答:正向工程:是指按照软件开发的基本过程,将抽象层次较高的模型转换为相对具体的模型的过程。
是根据UML模型生成相应的代码的过程。
作用:从类图生成框架代码;从交互图生成方法中操作调用代码;从状态机图生成状态转换控制代码。
2、简述逆向工程及其意义。
答:是正向工程的逆操作,即根据已有的源代码获得其设计模型。
意义在于:通过逆向工程更新原有设计模式,保证设计模型的有效性。
获取丢失或缺少的设计文档,便于理解和完善程序及文档。
3、简述分析设计各阶段分别使用什么模型,及该模型分别使用了哪些UML的图。
答:从设计模型到实现模型的正向工程就是根据UML 模型生成相应代码的过程。
包括:①从类图生成框架代码②从交互图(主要指顺序图)生成方法中操作调用代码③从状态机图生成状态转换控制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