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安全课件第9章
合集下载
互联网安全教育ppt课件
你知道有哪些网络安全问题?
网络系统的安全
病毒、木马、流氓 软件的危害
网络不良信息
暴力、 色情 、赌博 、 诈骗
网上隐私
银行帐号、游戏帐号、 QQ帐号、手机。
交友不慎
拐卖、 偷抢 、骗财 骗色
目录
01 网络系统安全 02 警钟长鸣 03 抵制网络不良信息 04 健康上网 05 网络文明公约
01
网络系统安全
04
网络文明公约
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THANKS
谢谢观赏
Pwn2Own360代表中 国队夺冠
03 勒索风暴肆虐全球
Wannac网络安全有法可依
《网络安全法》正式 实施
03
抵制网络不良信息
网络不良信息分类
0 1 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0 2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0 3 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0 4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0 5 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如何健康上网
防止网瘾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严格控制上网时间,每天以不超过两小时为宜。儿童青少年处于发 育时期,更应严格节制。
遵守网络规则,保护自身安全。
学会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 提高上网效率。
积极应对生活挫折, 不在网络中逃避。
“网瘾”在我国列为精神疾病
我国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标准》刚于2011年 11月份通过总后卫生部批准,标准明确将上网成 瘾列入精神疾病范畴。我国也因此成为第一个出 台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国家。
网络系统的安全
病毒、木马、流氓 软件的危害
网络不良信息
暴力、 色情 、赌博 、 诈骗
网上隐私
银行帐号、游戏帐号、 QQ帐号、手机。
交友不慎
拐卖、 偷抢 、骗财 骗色
目录
01 网络系统安全 02 警钟长鸣 03 抵制网络不良信息 04 健康上网 05 网络文明公约
01
网络系统安全
04
网络文明公约
网络文明公约
要善于网上学习 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 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 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 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 不沉溺虚拟时空
THANKS
谢谢观赏
Pwn2Own360代表中 国队夺冠
03 勒索风暴肆虐全球
Wannac网络安全有法可依
《网络安全法》正式 实施
03
抵制网络不良信息
网络不良信息分类
0 1 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0 2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0 3 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0 4 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0 5 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如何健康上网
防止网瘾最重要的一条就是严格控制上网时间,每天以不超过两小时为宜。儿童青少年处于发 育时期,更应严格节制。
遵守网络规则,保护自身安全。
学会目标管理和时间管理, 提高上网效率。
积极应对生活挫折, 不在网络中逃避。
“网瘾”在我国列为精神疾病
我国首部《网络成瘾诊断标准》刚于2011年 11月份通过总后卫生部批准,标准明确将上网成 瘾列入精神疾病范畴。我国也因此成为第一个出 台网络成瘾诊断标准的国家。
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分析ppt课件
移动互联网网络威胁
接入网非法窃听
B
用户身份仿冒
A 网络威胁
C
服务滥用占用带宽
破坏数据和信令完 整性
E
D
非授权定位服务
移动互联网网络威胁案例
流量过大导致网络瘫痪
新西兰电信公司
AT&T公司 该公司自推出了 iPhone之后,公司 网内的数据流量3 年内激增了50倍, 导致其提供的语音 服务质量大幅降低, AT&T一度在纽约 地区停售i-Phone 手机以减轻压力。
手机终端典型案例
黑莓手机PDF漏洞 2009年,一个黑莓手机PDF文件处理功能的漏洞被发现:当黑莓手机打开含有恶 意PDF附件的邮件时,将在数据中心的服务器上安装恶意软件,安装后黑客就可 以向用户发送垃圾邮件或窃取公司数据,中毒后的黑莓手机还将在升级时向 Windows系统安装恶意软件。 21岁病毒作者受雇开发iPhone应用软件 2009年11月8日, Ikee worm在澳大利亚首次被发现 2009年11月11日,感染Ikee的iPhone手机开始通过SSH服务盗窃数据 2009年11月23日,感染Ikee worm的iPhone手机僵尸网络”Duh”出现 2009年11月26日,Ikee作者town被iPhone软件公司Mogeneration雇佣 “手机骷髅” 病毒 2010年3月,“手机骷髅”的手机病毒迅速传播,该病毒主要针对Symbian S60 3系列操作系统的智能手机。感染该病毒的手机会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暗中联 网且向手机通信录中的联系人大量群发带有病毒链接的彩信和短信,直接后果是 导致用户手机因大量发送信息而被收取高额费用。据CNCERT调查就发现第一周 内就有13万余手机用户感染了此病毒,目前该病毒日感染量已突破20万。
移动互联网安全课件(中)
5.1.1 GSM系统简介
• 网络子系统(Network Switch Subsystem,NSS)主要包含GSM系 统的交换功能和用于用户数据的移动性管理、安全性管理所需的数 据库功能。同时,它对GSM用户间的通信以及GSM用户与其他通信 网用户之间的通信进行管理。网络子系统(NSS)主要包含:
5.2.2 GPRS的安全机制
GPRS是在GSM网络的基础上增加新的网络实体来实现分组数据业务的。 GPRS网络基本架构示意图:
5.2.2 GPRS的安全机制
GPRS新增的网络实体包括:
•GSN(GPRS支持节点) •PCU(分组控制单元) •BG(边界网关) •CG(计费网关) •DNS(域名服务器)。
5.1.2 GSM系统的安全机制
GSM系统在安全方面采取了许多保护措施:接入网络方面对用户进行鉴 权和认证;无线链路上对通信信息进行加密;对移动设备进行设备识别; 用临时识别码替换用户识别码;SIM卡使用PIN码进行保护。
GSM系统的安全目标有两个:
•是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接入网络; •是保护用户的数据信息隐私。
VLR(Visitor Location Register,访问位置寄存器):用于存储来访用 户的信息。VLR是一个动态的数据库,需要与有关的归属位置寄存器 HLR进行大量的数据交换来保证数据的有效性。
5.1.1 GSM系统简介
EIR(Equipment Identity Register,设备标识寄存器):存储与移动设 备有关的参数(如国际移动设备识别号IMEI等),可以对移动设备进行 识别、监视,防止未经许可的移动设备接入网络。
•GSM网络子系统, GSM网络中的AuC(鉴权中心)包含加密算法(A3和 A8)、用户标识与鉴别信息数据库。
第9章信息安全2016
安全电子交易协议SET(Secure Electronic Transaction)和身份认证 协议(Kerberos)。
*
9.2.5防火墙技术
1、防火墙的功能:
最常见的保证网 络安全的工具
专门用于保护网络内部安全的系统(用户、数据和资源的安全)。 从某种意义上说,防火墙是一种访问控制产品,可以是一台专属的硬 件,也可以是架设在一般硬件上的一套软件或一个软件。 一般来说,企业选用硬件防火墙,而个人用户则采用软件防火墙。
危害系统文件
* (2)文件型病毒:附属在可执行文件内的病毒,如DIR2、CIH病毒。 * (3)混合型病毒:集引导型和文件型病毒特性于一体,如New
century病毒。
毒。
* (4)宏病毒:利用Word和Excel宏作为载体的病毒,如七月杀手病 * (5)网络病毒:利用网络的通信功能,将自身从一个结点发送到
* 信息安全
* 9.1 信息安全概述 * 9.2 信息安全技术 * 9.3 计算机病毒及黑客的防范 * 9.4 信息化社会法律意识与道德规范
*9.1 信息安全概述
*信息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通常是指信息在采集、 传递、存储和应用等过程中的完整性、机密性、可用性、 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
加 密 技 术 分 类
对称加密算法:使用相同的密钥加密和解密的算法 (如DES算 法)
例如:将每一个字母加5, 即a加密成f,b加密成g.这种算法的密钥就 是5,此加密算法使用的是对称加密技术
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不同的密钥加密和解密的算法 (如RSA 密码体制)
* 9.2.3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技术
法律、历史、文化和道德等诸多方面。
*信息安全不单纯是技术问题,它涉及技术、管理、制度、
*
9.2.5防火墙技术
1、防火墙的功能:
最常见的保证网 络安全的工具
专门用于保护网络内部安全的系统(用户、数据和资源的安全)。 从某种意义上说,防火墙是一种访问控制产品,可以是一台专属的硬 件,也可以是架设在一般硬件上的一套软件或一个软件。 一般来说,企业选用硬件防火墙,而个人用户则采用软件防火墙。
危害系统文件
* (2)文件型病毒:附属在可执行文件内的病毒,如DIR2、CIH病毒。 * (3)混合型病毒:集引导型和文件型病毒特性于一体,如New
century病毒。
毒。
* (4)宏病毒:利用Word和Excel宏作为载体的病毒,如七月杀手病 * (5)网络病毒:利用网络的通信功能,将自身从一个结点发送到
* 信息安全
* 9.1 信息安全概述 * 9.2 信息安全技术 * 9.3 计算机病毒及黑客的防范 * 9.4 信息化社会法律意识与道德规范
*9.1 信息安全概述
*信息安全(Information
Security)通常是指信息在采集、 传递、存储和应用等过程中的完整性、机密性、可用性、 可控性和不可否认性。
加 密 技 术 分 类
对称加密算法:使用相同的密钥加密和解密的算法 (如DES算 法)
例如:将每一个字母加5, 即a加密成f,b加密成g.这种算法的密钥就 是5,此加密算法使用的是对称加密技术
非对称加密算法:使用不同的密钥加密和解密的算法 (如RSA 密码体制)
* 9.2.3数字签名和数字证书技术
法律、历史、文化和道德等诸多方面。
*信息安全不单纯是技术问题,它涉及技术、管理、制度、
大学生网络安全教育手机网络ppt课件
防范网络钓鱼攻击
总结词
提高对网络钓鱼的警惕性,不轻信来自不明 来源的邮件、短信或电话。
总结词
注意支付页面是否与官方网站一致,如域名 是否正确、页面布局是否熟悉。
总结词
留意支付过程中是否有异常弹窗或提示,如 有疑问应立即停止支付操作。
总结词
及时举报可疑的钓鱼网站和诈骗信息,向相 关部门寻求帮助。
保护个人财产安全
开启双重身份验证功能,提高账户安全系数。
识别安全支付环境
总结词
确保手机操作系统和支付APP及时更 新到最新版本,以修复可能存在的安 全漏洞。
总结词
在官方应用商店下载支付APP,避免 安装未知来源的软件。
总结词
留意支付环境中的异常情况,如突然 断网、支付金额异常等,及时停止支 付操作。
总结词
谨慎对待要求提供个人信息的陌生链 接或邮件,避免点击或下载附件。
保障手机网络通信的机密性和 完整性,防止未经授权的监听、 篡改或拦截。
手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手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 可或缺的通讯和信息获取工具, 因此手机网络安全对个人隐私和
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手机网络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和 社会稳定,一旦手机网络遭到攻 击或破坏,可能会造成严重的后
果。
随着移动支付、移动办公等应用 的普及,手机网络安全问题越来 越突出,需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防范网络诈骗
警惕陌生链接
不要随意点击来自陌生人 或不可信来源的链接,防 止恶意软件入侵或诈骗信 息诱导。
识别诈骗信息
学会识别各类诈骗信息, 如虚假中奖、冒充公检法 等,避免上当受骗。
及时举报
发现可疑信息或诈骗行为, 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维 护自身权益。
《网络空间安全导论》第9章 计算机病毒与恶意软件
9.4 恶意软件
恶意软件俗称流氓软件,是对破坏系统正常运行的软件的统称。恶意 软件介于病毒软件和正规软件之间,同时具备正常功能(下载、媒体 播放等)和恶意行为(弹广告、开后门),给用户带来实质危害。 目前,互联网上有许多恶意软件猪、划词搜索等 。
9.1 计算机病毒概述
9.1.1 计算机病毒简介 计算机病毒(Computer Virus)是攻击者编写的破坏计算 机功能或者数据的代码,能影响计算机的使用,能自我复 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 计算机病毒是一段程序,一段可执行的代码。就像生物病 毒一样,具有自我繁殖、互相传染以及激活再生等生物病 毒特征。计算机病毒有独特的复制能力,它们能够快速蔓 延,又常常难以根除。它们能把自身附着在各种类型的文 件上,当文件被复制或从一个用户传送到另一个用户时, 它们就随同文件一起蔓延开来。
9.4 恶意软件
9.4.1 恶意软件的概述 在中国对于恶意软件定义最权威的要属于中国互联网协会反恶意软件 协调工作组对恶意软件的定义。2006 年,中国互联网协会反恶意软件 协调工作组在充分听取成员单位意见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恶意软 件”定义并向社会公布: 恶意软件俗称“流氓软件”,是指在未明确提示用户或未经用户许可 的情况下,在用户计算机或其他终端上安装运行,侵害用户合法权益 的软件,但不包含我国法律法规规定的计算机病毒。
9.2 典型的计算机病毒分析
9.2.3 “梅利莎(Melissa)”病毒 “梅丽莎”病毒,是1998年春天,由美国人大卫·L·史密斯运用Word 的宏运算编写出的一个电脑病毒,其主要是通过邮件传播。邮件的标 题通常为“这是给你的资料,不要让任何人看见”。
9.2 典型的计算机病毒分析
9.2.4 “爱虫(I love you)” 病毒 爱虫病毒(Vbs.loveletter),又称“我爱你”(I Love You)病毒,是一种 蠕虫病毒,它与1999年的梅丽莎病毒非常相似。这个病毒可以改写本 地及网络硬盘上面的某些文件,如.VBS、.HTA、.JPG、.MP3等十二 种数据文件。用户机器染毒以后,邮件系统将会变慢,并可能导致整 个网络系统崩溃,在全球更是造成了百亿美元的损失。
互联网及移动应用安全93页PPT
互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网及移动应用安全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6、法律的基础有两个,而且只有两个……公平和实用。——伯克 7、有两种和平的暴力,那就是法律和礼节。——歌德
8、法律就是秩序,有好的法律才有好的秩序。——亚里士多德 9、上帝把法律和公平凑合在一起,可是人类却把它拆开。——查·科尔顿 10、一切法律都是无用的,因为好人用不着它们,而坏人又不会因为它们而变得规矩起来。——德谟耶克斯
1、最灵繁的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移动互联网安全课件(上)
1.2.2 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
IPv4和IPv6协议: 互联网采用的是TCP/IP协议簇,IP作为TCP/IP协议簇中的网络层协议,是整个协 议簇中的核心协议。IPv4是网际协议开发过程中的第四个版本,也是第一个被广 泛部署的版本。IPv4是互联网的核心,也是最广泛的网际协议版本。IPv6是IETF (The 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国际互联网工程任务组)设计的用于替 代现行IPv4协议的下一代IP协议。IPv6简化了报文首部格式,加快了报文转发, 提高了吞吐量;身份认证和隐私保护是IPv6的主要特性,而且IPv6允许协议继续 增加新的功能,使之适应未来的技术发展。 智能终端技术: 移动智能终端搭载各种操作系统,同时拥有接入互联网的能力,可以根据用户的 需求定制各种功能。人们可以自行在移动终端上安装所需的应用软件、游戏等第 三方服务商提供的程序,通过此类程序来不断对手机的功能进行扩充,并可以通 过移动通信网络来实现无线网络接入,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访问互联网获取所需的 资源。
1、移动通信系统(包括3G、4G等)的基本安全需求一般包括: ① 通信系统应能唯一地标识用户。 ② 通信系统应能保密地传输数据、身份和控制信息,并确保信息的完整 性。 ③ 通信系统应提供双向认证。既要确保只有合法用户可以使用网络,又 要确保用户所访问的网络是值得信任的。 ④ 通信系统应保证传输信息的不可否认性。 2、通信系统一般都需要具有调度功能。通信系统的调度台应具有以下 几项功能: ① 认证功能:对调度台用户身份、组成员身份和连接链路进行认证。 ② 保障通信机密性:确保组成员无法绕过安全模块,从而保证本组通信 的机密性,同时需要确保调度控制信息的机密性。 ③ 保障通信完整性:确保组成员无法绕过安全模块,从而保证本组通信 的完整性。
移动互联网安全课件第8章
对于移动App的检测而言,检测的内容主要包 括:恶意代码检测、内容过滤和权限使用检测。
8.1.2 移动App的安全对策
2. 移动App的签名认证机制 建立移动App数字签名认证机制是实现软件可追溯体系和移动互联网可信应 用环境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大多数第三方认证技术采用PKI认证体系来 保证认证过程的安全可靠。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通过对安装的应用软件进行 签名情况验证,识别移动App的开发者、软件发布渠道以及软件检测机构等 信息,为用户下载、安装可信的应用软件提供指引。而且,移动App生命周 期的各个环节都存在认证需求。
8.2.2 移动平台应用软件分析技术
根据分析过程中“是否需要运行软件”,将软件分析技术划分为两类:静态分 析技术和动态分析技术。
8.2.2 移动平台应用软件分析技术
1. 静态分析技术 静态分析是指在不运行软件的前提下进行的软件分析过程。静态分析的对象一 般是程序源代码,也可以是目标代码,甚至可以是设计模型等形态的制品。静 态代码分析技术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过程。 (1)查找并消除软件存在的缺陷 (2)程序转换,实施编译、优化等过程 (3)后期的演化与维护 (4)动态分析
8.1.1 安全风险分析
3. 权限滥用和隐私窃取 通过声明过多的应用权限,移动App可以对用户本地文件、短信接口、蓝 牙设备等进行操作,如发送短信、连接网络,并在用户不知情的状态下窃 取用户的个人隐私,这些都会威胁到用户的隐私和人身财产安全。同时, 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技术的结合,也通过移动App引出了一系列新的安全 问题:云存储服务使得信息集中存储,信息及隐私泄露问题更加严重;云 应用业务使得信息收集和分析的规模更加巨大;通过对收集到的用户信息 进行大数据分析,不仅可能会导致用户的信息和隐私泄露,甚至可能危及 国家的安全利益。 4. 操作系统安全 操作系统安全是指由于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存在漏洞而被恶意代码利用所 产生的安全问题。
8.1.2 移动App的安全对策
2. 移动App的签名认证机制 建立移动App数字签名认证机制是实现软件可追溯体系和移动互联网可信应 用环境的重要技术手段。目前,大多数第三方认证技术采用PKI认证体系来 保证认证过程的安全可靠。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通过对安装的应用软件进行 签名情况验证,识别移动App的开发者、软件发布渠道以及软件检测机构等 信息,为用户下载、安装可信的应用软件提供指引。而且,移动App生命周 期的各个环节都存在认证需求。
8.2.2 移动平台应用软件分析技术
根据分析过程中“是否需要运行软件”,将软件分析技术划分为两类:静态分 析技术和动态分析技术。
8.2.2 移动平台应用软件分析技术
1. 静态分析技术 静态分析是指在不运行软件的前提下进行的软件分析过程。静态分析的对象一 般是程序源代码,也可以是目标代码,甚至可以是设计模型等形态的制品。静 态代码分析技术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过程。 (1)查找并消除软件存在的缺陷 (2)程序转换,实施编译、优化等过程 (3)后期的演化与维护 (4)动态分析
8.1.1 安全风险分析
3. 权限滥用和隐私窃取 通过声明过多的应用权限,移动App可以对用户本地文件、短信接口、蓝 牙设备等进行操作,如发送短信、连接网络,并在用户不知情的状态下窃 取用户的个人隐私,这些都会威胁到用户的隐私和人身财产安全。同时, 移动互联网与云计算技术的结合,也通过移动App引出了一系列新的安全 问题:云存储服务使得信息集中存储,信息及隐私泄露问题更加严重;云 应用业务使得信息收集和分析的规模更加巨大;通过对收集到的用户信息 进行大数据分析,不仅可能会导致用户的信息和隐私泄露,甚至可能危及 国家的安全利益。 4. 操作系统安全 操作系统安全是指由于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存在漏洞而被恶意代码利用所 产生的安全问题。
移动互联网安全ppt课件
IP包头
IP包头 上层协议(数据) AH包头 ESP包头 上层协议(数据)
隧道模式:对整个IP数据包进行加 密或认证。此时,需要新产生一个 IP头部,IPSec头部被放在新产生 的IP头部和以前的IP数据包之间, 从而组成一个新的IP头部。
IP包头 上层协议(数据) 安全网关IP包头 AH包头 ESP包头 IP包头
(2)供应商——企业(Provider-Enterprise)模式 隧道通常在VPN服务器或路由器中创建,在客户前端关闭。在该 模式中,客户不需要购买专门的隧道软件,由服务商的设备来建立通 道并验证。最常见的隧道协议有L2TP、L2F和PPTP。
(3)内部供应商(Intra-Provider)模式
服务商保持了对整个VPN设施的控制。在该模式中,通道的建立
1)InternetVPN(内部网VPN)。即企业的总部与分支机构间通过公网 构筑的虚拟网。这种类型的连接带来的风险最小,因为公司通常认为他们 的分支机构是可信的,并将它作为公司网络的扩展。内部网VPN的安全性取 决于两个VPN服务器之间加密和验证手段上。
加密信道
总部LAN
分支机构LAN
路由器 VPN服务器
IP包头 AH包头 ESP包头 上层协议(数据)
IPSec数据包的格式
13
VPN的隧道协议
3.IPSec协议 IPSec的工作模式
传输模式:只对IP数据包的有效负 载进行加密或认证。此时,继续使 用以前的IP头部,只对IP头部的部 分域进行修改,而IPSec协议头部 插入到IP头部和传输层头部之间。
5
VPN的特性
安全性
–隧道、加密、密钥管理、数据包认证、用户认证、访问控制
可靠性
–硬件、软件、基础网络的可靠性
移动互联网安全问题分析PPT课件
01
法律法规不断完善
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移动互联网安全法律法规,如《网络安全法》和
《数据安全法》。
02
监管力度加大
监管机构加强对移动互联网平台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03
行业自律加强
移动互联网行业协会和组织积极推动行业自律,提高企业安全意识。
移动互联网安全法律法规与监管的挑战与展望
挑战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法律法规与监管面临不断更新和完善的挑战。
企业通过移动互联网开展业务、提升 运营效率,但同时也面临着安全威胁 和风险挑战。
移动互联网对生活的影响
移动互联网提供了便捷的信息获取、 社交互动、购物支付等服务,改变了 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模式。
移动互联网安全威胁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移动互联网安全威胁是指利用移 动互联网的漏洞和缺陷,对用户 的信息安全、隐私安全和财产安 全造成潜在危害的行为或事件。
数据滥用
用户数据可能被滥用,如 被用于垃圾邮件、诈骗等 不法活动,对用户造成经 济损失或名誉损害。
03
移动互联网安全防护策略
移动设备安全防护
设备物理安全
保护移动设备免受物理损坏,如 摔落、水浸等。
操作系统安全
及时更新移动设备操作系统,修 补已知的安全漏洞。
防病毒软件
安装可靠的防病毒软件,定期进 行病毒库更新和全盘扫描。
详细描述
区块链技术可以用于移动互联网的数据验证,确保数据的真 实性和完整性。同时,区块链技术还可以用于身份认证,通 过去中心化的身份管理系统,保证用户身份的安全和隐私。
云计算在移动互联网安全中的应用
总结词
云计算技术为移动互联网安全提供了强大的计算和存储能力,可以实现大规模的 安全防护和数据存储。
移动互联网安全课件第9章第3节
9.3.1 数字版权管理
数字版权管理不仅仅指版权保护,同时也提供数字多媒体内容的传输、管理和 发行等一套完整的解决方案。它包含数字版权信息使用、受版权保护的数字媒 体内容的管理和分发。数字版权管理是结合硬件和软件的存取机制,对数字化 信息内容在其生存周期内的存取进行控制,它包含了对版权使用的描述、识别、 交易、监控,对有形和无形资产的各种权限的跟踪和对版权所有人关系的管理 等内容。
9.3.2 数字版权管理技术
(3)公钥基础设施 公钥基础设施(PKI)是提供公钥加密和数字签名服务的系统或平台,主要用于公 钥密码体系中的密钥管理,同时起到身份认证的功能。PKI是一个采用非对称密 码算法和技术来实现并提供安全服务的、具有通用性的安全基础设施。
PKI技术采用证书管理公钥,先把要传输的数字信息进行加密和签名,再通过第 三方的可信任机构(即认证中心),把用户的公钥和用户的其他标识信息捆绑 在一起,在互联网上验证用户的身份,提供安全可靠的信息处理。一个完整的 PKI系统对于数字证书的操作通常包括证书颁发、证书更新、证书废除、证书和 CRL的公布、证书状态的在线查询、证书认证等。
9.3.1 数字版权管理
通过对数字内容生存周期中存在安全风险的分析,可以得到DRM系统基本的功 能需求。 (1)保证正确、合法的数字内容及其DRM权限被分配给正确、合法的用户,即 需要内容服务器/许可证服务器和用户之间进行身份的相互认证。 (2)防止数字内容被非法修改和传播,即满足数字内容的保密性和完整性保护 需求。 (3)保证用户严格遵循DRM权限来对数字内容进行操作,禁止非法的复制和存 储。 鉴于以上这3个基本的功能需求,DRM系统除了通过软件或硬件的方式使用户设 备具备DRM功能模块以外,还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对数字内容生存周期中的其他 各关键环节进行严格的控制,主要包括基于硬件设备的身份认证、DRM权限同 硬件设备绑定、严格的访问控制和审查追踪机制等。
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PPT课件
– 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全部安全问题
.
5
系统设计带来的安全问题
• 系统设计中的缺陷
– 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和应用系统的设计中 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缺陷
– 早期的系统设计中对安全问题考虑较少、 缺乏足够的安全知识和经验、没有形成严 密的安全体系,随着网络的不断庞大,很 难从根本上完全消除这些缺陷
.
6
系统实现带来的安全问题
.
34
网络安全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
㈤ 网络干扰:出于某种目的对计
算机和网络系统运行进行干扰,干扰
方式多种,使系统不可信、操作员和
系统管理员心理压力增加、心理战。
施放各种假的和期骗信息,扰乱社会、
经济、金融等。
㈥ 网络破坏: 系统攻击、删除数据、
毁坏系统。非法窃取、盗用、复制系
统文件、数据、资料、信息,造成泄
密。
.
35
网络安全
第二节 计算机网络实体安全
.
36
网络安全
组成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有 计算机系统、通信交换设备(交换机、 程控机)、网络互连设备(如收发器、 中继器、集线器、网桥、路由器、网 关等)、存储设备等,在网络系统集 成中,它们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必须自 始至终考虑。
1)“黑客”是非法使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
系统的人,会给网络安全带来极大影响。
2)“黑客”是一群计算机迷,他们以查找
网络和系统缺陷为荣,有利于网络安全的。
我们认为,基于信息对抗、计算机对抗的基
础,我们必须既要防御非法“黑客”的攻击,
也要研究和利用“黑客”技术来维护网络安全,
不断地发现网络的漏洞,不断地改进安全系统。
.
8
著名的例子:蠕虫病毒
.
5
系统设计带来的安全问题
• 系统设计中的缺陷
– 操作系统、网络协议和应用系统的设计中 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缺陷
– 早期的系统设计中对安全问题考虑较少、 缺乏足够的安全知识和经验、没有形成严 密的安全体系,随着网络的不断庞大,很 难从根本上完全消除这些缺陷
.
6
系统实现带来的安全问题
.
34
网络安全 第一节 计算机网络安全的概念
㈤ 网络干扰:出于某种目的对计
算机和网络系统运行进行干扰,干扰
方式多种,使系统不可信、操作员和
系统管理员心理压力增加、心理战。
施放各种假的和期骗信息,扰乱社会、
经济、金融等。
㈥ 网络破坏: 系统攻击、删除数据、
毁坏系统。非法窃取、盗用、复制系
统文件、数据、资料、信息,造成泄
密。
.
35
网络安全
第二节 计算机网络实体安全
.
36
网络安全
组成计算机网络的硬件设备有 计算机系统、通信交换设备(交换机、 程控机)、网络互连设备(如收发器、 中继器、集线器、网桥、路由器、网 关等)、存储设备等,在网络系统集 成中,它们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必须自 始至终考虑。
1)“黑客”是非法使用计算机系统和网络
系统的人,会给网络安全带来极大影响。
2)“黑客”是一群计算机迷,他们以查找
网络和系统缺陷为荣,有利于网络安全的。
我们认为,基于信息对抗、计算机对抗的基
础,我们必须既要防御非法“黑客”的攻击,
也要研究和利用“黑客”技术来维护网络安全,
不断地发现网络的漏洞,不断地改进安全系统。
.
8
著名的例子:蠕虫病毒
(计算机网络)第9章下一代互联网
解决方案
建立全球性的网络治理机构和合作机制,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共同制定网络治理标准和规范。
技术标准统一问题
1 2 3
总结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标准统一问题 已成为下一代互联网面临的重要挑战。
详细描述
技术标准统一问题包括不同设备和系统之间的兼 容性、协议的标准化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信息 传输和交换的障碍。
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系统利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获取和共享,提高交通 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通过智能信号控制、智能车辆导航等技术,智能交通能够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 事故,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和行车安全。
智能交通还包括智能公交、智能停车等领域,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方 式。
智能医疗
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技术是指处理海量数据的技术 。随着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大数据 技术已经成为处理海量数据的关键技 术。
大数据的特征
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处理速度快、 数据类型多样等特点。大数据技术可 以帮助用户快速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 ,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大数据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在金融、医疗、交通等领 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金融机构 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客户的行为 和偏好,提高营销效果;医疗机构可 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疾病的发生和 发展规律,提高诊疗水平;交通部门 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交通流量和 拥堵情况,优化交通路线和调度方案 。
解决方案
采用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 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技术 等,同时加强用户教育和培训,提 高用户的安全意识。
隐私保护问题
总结词
随着社交媒体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个人隐私保护已成为下一代互 联网面临的重要挑战。
建立全球性的网络治理机构和合作机制,加强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 共同制定网络治理标准和规范。
技术标准统一问题
1 2 3
总结词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技术标准统一问题 已成为下一代互联网面临的重要挑战。
详细描述
技术标准统一问题包括不同设备和系统之间的兼 容性、协议的标准化等,这些问题可能导致信息 传输和交换的障碍。
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系统利用下一代互联网技术,实现交通信息的实时获取和共享,提高交通 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通过智能信号控制、智能车辆导航等技术,智能交通能够缓解交通拥堵,减少交通 事故,提高道路使用效率和行车安全。
智能交通还包括智能公交、智能停车等领域,为市民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出行方 式。
智能医疗
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技术是指处理海量数据的技术 。随着数据量的爆炸式增长,大数据 技术已经成为处理海量数据的关键技 术。
大数据的特征
大数据具有数据量大、处理速度快、 数据类型多样等特点。大数据技术可 以帮助用户快速处理和分析海量数据 ,挖掘出有价值的信息。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大数据的应用
大数据技术在金融、医疗、交通等领 域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金融机构 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客户的行为 和偏好,提高营销效果;医疗机构可 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疾病的发生和 发展规律,提高诊疗水平;交通部门 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分析交通流量和 拥堵情况,优化交通路线和调度方案 。
解决方案
采用多层次的安全防护措施,包括 防火墙、入侵检测系统、加密技术 等,同时加强用户教育和培训,提 高用户的安全意识。
隐私保护问题
总结词
随着社交媒体和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个人隐私保护已成为下一代互 联网面临的重要挑战。
移动互联网安全课件第11章第2节
11.2.3 移动大数据的安全风险
(5)个人隐私保护问题 在互联网时代,含有隐私的信息会在网络中传播,并在各类信息服务系统中进 行存储和处理。随着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又催生 了众多新的服务模式和应用,这些模式和应用一方面为用户提供精准化、个性 化的服务,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便利;另一方面,从个人用户的角度来说,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智能手机内部的通信内容和地理位置等信息都可能被 完全掌握。隐私信息是大数据的重要组成部分,隐私保护关乎个人、企业乃至 国家利益。移动大数据采集了大量用户的相关信息,使得对大数据的开发利用 很容易侵犯公民的隐私。
11.2.3 移动大数据的安全风险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挖掘出用户 的隐私信息。就位置信息来说,移动大 数据的位置信息是其行为轨迹的呈现, 只要进行充分的分析和挖掘,在一定程 度上可以完全对人的行为做出预测,而 且通过分析移动终端上的位置信息能够 对用户的居住地、工作地点等隐私信息 做出判断。右图显示的是“福克兰群岛” 上的英国皇家空军基地的热图。由于基 地内的士兵使用健身App,外人截获并 分析了健身App的移动数据,导致英国 的秘密军事基地被暴露。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利用大数据的分析、 处理而实现对信息的掌控是企业和商家 抢占先机的关键所在。想要完成数据的 信息提取,首先需要建立并拥有一套针 对碎片化、可扩展性的数据挖掘的基础 设施。移动大数据挖掘的基础设施由4 部分组成,即云计算数据中心、存储服 务器、虚拟化模式和虚拟数据中心。
11.2.2 移动大数据的应用
11.2.4 移动大数据的安全防护
移动大数据的安全威胁渗透在数据产生、采集、处理和共享等大数据产业链的 各个环节,风险成因复杂交织:既有外部攻击,也有内部泄露;既有技术漏洞, 也有管理缺陷;既有新技术和新模式带来的新风险,也有传统安全问题的持续 触发。面对这些安全威胁与挑战,需要做好以下5个方面的安全防护。
移动互联网安全课件第8章第1-2节
制
移动安全接入平台支持对入网设备的手机号(MDN)和UDID进行绑定。针对首 次入网的设备,系统会要求用户对该设备进行绑定。一旦设备绑定成功,该用 户的注册账号和该设备的UDID将绑定到一起,任一信息不符的用户都将无法 登录平台,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设备不被挟持和滥用,降低资产脆弱性。 3. 身份认证 用户在登录内网应用之前,需要进行身份认证。平台的措施包括用户密码和动 态口令。 4. 信息传输加密 对于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移动安全接入平台也提供了相应的安全加密措施, 包括客户端与平台之间的各种消息报文、交易信息和表单数据等。对于这些高 敏感数据,移动安全接入平台提供了一种“非对称加密+对称加密”的符合网 络传输加密机制。
4. 构建移动App架构下的云服务安全体系 构建移动App架构下的云服务安全体系,就是从数据保护、用户隐私、内容 安全、运行环境等方面入手,建立基于云端服务的安全体系。强化云端服务 的安全管理,确保信息加密、信息隔离,防止信息滥用和隐私泄露;强化云 端服务的安全防护、应用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安全防护技术。
8.1.2 移动App的安全对策
3. 构建移动App安全检测的基础设施 构建面向移动App安全检测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移动安全客户端、恶意 软件研判系统和漏洞库。在移动终端安装了安全客户端之后,恶意软件研判 系统会采集客户端的用户投诉并获取疑似样本,然后通过对疑似样本的自动 化分析,并与国家权威机构合作完成恶意软件的审核认定工作。最终实现基 于大数据的检测分析、安全风险感知和主动防御。
8.2.2 移动平台应用软件分析技术
软件分析通常是另外一个更大的软件生命周期活动的一部分,也是实施这些过 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1)在开发阶段,对正在开发的软件进行分析,以快速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 件。 (2)在维护阶段,对已经开发、部署、运行的软件进行分析,以准确地理解 软件,有效地维护软件,从而使软件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 (3)在复用阶段,对以前开发的软件进行分析,以复用其中有价值的成分。
移动安全接入平台支持对入网设备的手机号(MDN)和UDID进行绑定。针对首 次入网的设备,系统会要求用户对该设备进行绑定。一旦设备绑定成功,该用 户的注册账号和该设备的UDID将绑定到一起,任一信息不符的用户都将无法 登录平台,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证设备不被挟持和滥用,降低资产脆弱性。 3. 身份认证 用户在登录内网应用之前,需要进行身份认证。平台的措施包括用户密码和动 态口令。 4. 信息传输加密 对于在网络中传输的数据,移动安全接入平台也提供了相应的安全加密措施, 包括客户端与平台之间的各种消息报文、交易信息和表单数据等。对于这些高 敏感数据,移动安全接入平台提供了一种“非对称加密+对称加密”的符合网 络传输加密机制。
4. 构建移动App架构下的云服务安全体系 构建移动App架构下的云服务安全体系,就是从数据保护、用户隐私、内容 安全、运行环境等方面入手,建立基于云端服务的安全体系。强化云端服务 的安全管理,确保信息加密、信息隔离,防止信息滥用和隐私泄露;强化云 端服务的安全防护、应用入侵检测、漏洞扫描等安全防护技术。
8.1.2 移动App的安全对策
3. 构建移动App安全检测的基础设施 构建面向移动App安全检测的基础设施,主要包括:移动安全客户端、恶意 软件研判系统和漏洞库。在移动终端安装了安全客户端之后,恶意软件研判 系统会采集客户端的用户投诉并获取疑似样本,然后通过对疑似样本的自动 化分析,并与国家权威机构合作完成恶意软件的审核认定工作。最终实现基 于大数据的检测分析、安全风险感知和主动防御。
8.2.2 移动平台应用软件分析技术
软件分析通常是另外一个更大的软件生命周期活动的一部分,也是实施这些过 程的一个重要环节。 (1)在开发阶段,对正在开发的软件进行分析,以快速地开发出高质量的软 件。 (2)在维护阶段,对已经开发、部署、运行的软件进行分析,以准确地理解 软件,有效地维护软件,从而使软件能够提供更好的服务。 (3)在复用阶段,对以前开发的软件进行分析,以复用其中有价值的成分。
移动互联网安全课件第11-12章
移动大数据,就是以移动互联网为媒介,从移动终端的应用过程中获取海量的 数据流,并在合理时间内对其进行管理、处理和分析,使之成为能被人类解读 的数据资讯的总称。对移动大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将给社会各行业的发展提供 积极的指引作用。
11.2.1 移动大数据概述
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中产生的真实的、大量的、有噪声的、随机的数据源,需要 从中提取隐含的具有潜在价值的信息和知识,这一数据处理的过程就是移动大 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所提取的信息和知识可以提供多种用途,如信息管理、查 询优化和决策支持,甚至还可以作用于数据本身,为其提供维护的依据。
11.2.2 移动大数据的应用
(2)丰富了电子商务用户的体验 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不 断丰富用户的体验。因为大数据技术可以通 过收集用户的平台浏览和交易等数据,对其 行为模式以及消费习惯进行分析,绘制用户 画像,总结出购买特征和相关指数,可以为 用户提供更精准的营销和服务,以此来丰富 用户体验。
11.2.2 移动大数据的应用
2. 移动大数据在移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 借助移动互联网开放的环境,移动电子商务实现了消费者网上购物、商户之间 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等一系列商务和金融活动。
移动大数据在移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具有以下优势。 (1)通过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移动电子商务领域,能够 有效整合跨区域和跨单位以及跨平台等方面的资源,建 立快速、高效的客户服务体系,并通过采用数据挖掘, 可以分析海量的数据,在识别用户需求以及仓储与配送 等方面更加智能化,进而有效地对物流资源进行管理, 尽可能地缩短服务周期,不断提升用户对平台的满意度。
11.1.3 大数据的应用
科学研究分为4类范式,依次是实验归纳、模型推演、模拟仿真和数据密集 型科学发现。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周期包含4个部分:数据采集、数据整理、 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
11.2.1 移动大数据概述
在移动互联网应用中产生的真实的、大量的、有噪声的、随机的数据源,需要 从中提取隐含的具有潜在价值的信息和知识,这一数据处理的过程就是移动大 数据挖掘。数据挖掘所提取的信息和知识可以提供多种用途,如信息管理、查 询优化和决策支持,甚至还可以作用于数据本身,为其提供维护的依据。
11.2.2 移动大数据的应用
(2)丰富了电子商务用户的体验 电子商务平台通过应用大数据技术,可以不 断丰富用户的体验。因为大数据技术可以通 过收集用户的平台浏览和交易等数据,对其 行为模式以及消费习惯进行分析,绘制用户 画像,总结出购买特征和相关指数,可以为 用户提供更精准的营销和服务,以此来丰富 用户体验。
11.2.2 移动大数据的应用
2. 移动大数据在移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 借助移动互联网开放的环境,移动电子商务实现了消费者网上购物、商户之间 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等一系列商务和金融活动。
移动大数据在移动电子商务领域的应用具有以下优势。 (1)通过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在移动电子商务领域,能够 有效整合跨区域和跨单位以及跨平台等方面的资源,建 立快速、高效的客户服务体系,并通过采用数据挖掘, 可以分析海量的数据,在识别用户需求以及仓储与配送 等方面更加智能化,进而有效地对物流资源进行管理, 尽可能地缩短服务周期,不断提升用户对平台的满意度。
11.1.3 大数据的应用
科学研究分为4类范式,依次是实验归纳、模型推演、模拟仿真和数据密集 型科学发现。一个完整的科学研究周期包含4个部分:数据采集、数据整理、 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
移动互联网安全课件第7-8章
7.2.3 Android系统的安全性分析
Android系统面临的安全威胁多种多样,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1.开源模式带来的风险:Android系统采用开源软件开发模式,所有用户都可 以通过应用商店下载应用软件,而且用户可以安装官方应用商店中没有的应 用程序。如果某些应用商店没有严格执行检查措施,就会导致一些应用程序 没有经过审核就可以下载安装。这在丰富了系统功能的同时,也造成了恶意 代码的传播。 2.权限的许可方法问题:在Android系统的安全模式中,虽然应用程序需要的 权限在安装时已经向用户进行了说明,并且安装后也无法改变。在程序的安 装过程中,用户可以判断申明的权限是否是满足软件正常使用所必需的。但 是,如果软件要求的权限过多,用户还是无法直接选择不安装或者将该程序 标记为可疑。 3.操作系统漏洞:任何复杂的软件系统都可能存在漏洞,Android系统也有自 身的缺陷和漏洞。 4. 利用软件漏洞进行攻击:一些应用软件本身存在漏洞,容易受到攻击。
7.2.2 Android系统的安全机制
在Android系统的安全机制中,最重要的设计是第三方应用程序在默认情况下 ,没有权限对其他应用程序、操作系统和用户执行有害的操作,主要体现在 对系统中的文件进行读写、删除、更改等操作时,不同的应用程序具有不同 的操作等级。Android系统具体采用的安全机制包括: (1)进程保护:程序只能待在自己的进程空间,与其他进程完全隔离,从而 实现进程之间互不干扰。 (2)权限模型:Android是一个权限明确的操作系统,每个应用程序都以唯一 的系统识别身份(如Linux用户ID或群组ID)来运行。同时,Android要求在使 用API时需要进行权限声明。 (3)签名机制:Android系统通过签名机制来实现系统保护。Android系统上 的应用软件都需要进行签名,通过签名可以限制对程序的修改,确保改变的 来源是相同的。在软件安装过程中,系统会提取证书进行认证,判断应用软 件的合法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4 移动支付安全防护
针对移动支付多种不同的应用场景,目前主要有以下4种安全技术来对支付 过程实施安全防护。 1. 远程支付技术方案的安全防护技术 在远程支付过程中,终端App通过TLS/SSL协议完成用户和远程服务器之间 的网络安全连接,通过数字证书实现双端身份认证,并使用协商的对称会话 密钥对后续传输的交易信息进行加密和完整性保护。此类方案的核心安全问 题在于私钥的存储管理。
9.1.2 二维码技术
1. 二维码基本原理 二维码支付手段是在我国IT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电子商务快速推进的背景
下发展起来的。常见的二维码是QR(Quick Response) Code,是一种近 些年来在移动设备上流行的编码方式。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 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上分布黑白相间的图形来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 在代码编制上利用了构成计算机内部逻辑的“0”和“1”比特流 的概念,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图形来 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像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 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
9.1.3 移动支付安全风险分析
目前,移动支付已经广泛普及,而移动支付涉及的关系方较多以及数据管理 等问题,造成了移动支付各环节的复杂性,使得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备受挑战。 移动支付面临的主要安全风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移动支付的技术风险:移动支付产业链较长,涉及银行、非银行机构、清 算机构、移动设备运营相关机构等多个行业。不同的场景和方案面临的安全 需求和安全问题各不相同,导致移动支付的安全体系十分复杂,安全测评的 难度也比较大。 2. 移动支付的应用风险:由于智能终端的操作系统及App存在安全漏洞、病 毒感染等安全风险,使得移动支付应用的安全性也备受挑战。 3. 移动支付的数据安全风险:商家和用户在公用网络上传送的敏感信息易被 他人窃取、滥用和非法篡改,所以必须实现信息传输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并 确保交易的不可否认性。 4. 移动支付的法律风险:虽然移动支付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但我国相应的 法律法规却还未得到相应的完善。
2. 基于单独支付硬件技术方案的安全防护技术 单独支付硬件(如IC卡)提供了一种基于芯片技术的支付安全解决方案,它 借助于IC卡所提供的安全计算和安全存储能力,可构建高安全性的支付体系。
9.1.4 移动支付安全防护
3. 标准NFC技术方案的安全防护技术 银联云闪付、Apple Pay和Samsung Pay都是典型的标准NFC技术方案(基于 智能卡和手机的支付方案),而这一方案的最大不同在于它充分利用了智能 手机的功能和交易特点来有效地提高用户支付的安全性和便捷性。这主要体 现在4个方面:支付标记化技术、可信执行环境技术、多因素身份认证、基 于纯软件的本地安全存储技术。
2. 二维码安全性分析 二维码产业促进了我国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经济的发展,与此同时其发展中存 在的一些问题日益凸显,开始影响到整个行业乃至经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 关于二维码的风险问题主要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二维码被恶意使用:由于二维码承载的内容不能直接可见,已逐渐成 为病毒木马、钓鱼网站传播的新途径。 (2)越权问题:用户扫描二维码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违背用户意图或骗取系 统权限的越权操作行为,会对用户终端和账户安全构成威胁。 (3)缺乏安全检测:由于目前缺乏二维码的安全检测技术,使得二维码成 为金融诈骗的新手段。 (4)隐私泄露:由于目前市场上常用的QR码、DM码等多为开源、通用的 码制,直接对信息明文进行编码,增加了二维码承载的个人、企业、政府等 用户信息的泄露风险。用户的私有信息可能会随着二维码的传播而被泄露, 这会给用户带来困扰。
9.1.1 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将终端设备、互联网、应用提供商以及金融机构相互融合,为用户 提供货币支付、生活缴纳等金融业务。要实现移动支付,除了要有一部能联 网的移动终端以外,还需要具备以下条件。 (1)移动运营商提供网络服务 (2)银行提供线上支付服务 (3)拥有一个移动支付平台 (4)商户提供商品或服务
4. 条码支付方案的安全风险与防范 条码支付方案从安全技术的角度来看,依然存在较大的风险和隐患。基于条 码本身的技术局限性,目前条码支付的安全方案主要是结合一些系统级的安 全策略来降低风险,比如,每一个条码只允许一次支付并且仅在一定的时间 内有效,仅在一定的额度范围内允许无口令支付,以及与终端硬件进行一定 的支付绑定。
9.2 移动互联网金融安全
➢ 9.2.1 移动互联网金融概述 ➢ 9.2.2 移动互联网下的金融科技 ➢ 9.2.3 移动互联网下的金融安全
9.2.1 移动互联网金融概述
移动互联网金融是传统金融行业与移动互联网相结合的新兴领域。移动互联网 金融与传统金融服务业的区别在于两者所采用的媒介不同,移动互联网金融主 要通过智能手机、平板计算机和无线POS机等各类移动设备来开展第三方支付 、在线理财、信用评估审核、金融中介和金融电子商务等金融业务,因而使得 移动互联网金融业务具备透明度更高、参与度更 高 、协作性更好、中间成本更 低、操作更便捷等一系列特征。
9.1.1 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属于电子支付方式的一种,因而具有电子支付的特征,但因其与移 动通信技术、无线射频技术、互联网技术相互融合,又具有自己的特征。移 动支付的特点包含以下几点: (1)移动性:移动互联网时代下的支付手段打破了传统支付对于时空的限制, 使用户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支付活动。 (2)及时性: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信息获取更为及时,用户可以随时通过 手机对账户进行查询、转账或消费支付等操作。 (3)隐私性:移动支付是用户将银行卡与手机绑定,进行支付活动时,需要 输入支付密码或验证指纹,而且支付密码一般不同于银行卡密码。这使得移 动支付可以较好地保护用户的隐私。 (4)集成性:移动支付有较高的集成度,可以为用户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服 务。而且通过使用RFID、NFC、蓝牙等近距离通信技术,运营商可以将移动 通信卡、公交卡、地铁卡、银行卡等各类信息整合到以手机为载体的平台中 进行集成管理,为用户提供方便快捷的身份认证和支付渠道。
第9章 基于移动互联网的相关 应用安全
9.1 移动支付安全 9.2 移动互联网金融安全 9.3 移动数字版权保护
9.4 本章小结 9.5 习题
9.1 移动支付安全
➢ 9.1.1 移动支付 ➢ 9.1.2 二维码技术 ➢ 9.1.3 移动支付安全风险分析 ➢ 9.1.4 移动支付安全防护
9.1.1 移动支付
移动支付过程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1)消费者浏览商家的商品信息,选择商
品并提出购买请求。 (2)商家收到购买请求并返回消费者的订
单信息。 (3)商家向移动支付系统发出付款请求。 (4)消费者向移动支付系统发出付款指令。 (5)移动支付系统向金融机构请求付款的授权。 (6)移动支付系统得到授权响应后进行扣款。 (7)扣款完成后,移动支付系统向商家发出收款
9.1.2 二维码技术
3. 二维码安全风险应对策略 为了进一步应对二维码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需要落实以下几项应对措施。 (1)加强政策引导,强化二维码安全发展的基础支撑 明确二维码安全监管责任部门,组织建立协调统一的服务支撑体系,研究制 定二维码安全发展政策和法律法规,加强我国二维码安全管理体系建设,统 筹二维码产业发展,建立“自主、安全、规范、可控”的二维码产业体系。 (2)建立健全标准规范体系,推动二维码产业规范发展 加快推进二维码统一编码、注册管理、安全识读、安全认证等关键环节的统 一标准规范的编制工作,建立健全规范统一的二维码标准体系。 (3)强化安全管理技术手段,增强安全支撑能力 引入敏感信息过滤、风险检测、签名认证、发布预审、加密等技术手段,提 高二维码防篡改、反逆向、可溯源、安全检测等安全支撑能力,实现二维码 生成及识读工具软件的统一规范管理以及二维码信息内容的有效追溯。 (4)加强安全使用宣传,提高用户防范意识
移动支付的使用方式包括:短信支付、扫码支付、指纹支付、人脸支付等。 一般来说,移动支付主要涉及消费者、商家、移动支付系统和金融机构。其 中,移动支付系统由移动运营商提供,它在整个移动支付环节中提供了前提 与可能性,维系着移动支付流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是一个具有核心纽带功能 的重要组成部分。
9.1.1 移动支付
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的二维码产业虽然起步较晚,但随着移动互联网和 智能终端的普及,以及二维码作为目前唯一一款能够有效表达汉字的图码 字符,我国二维码产业呈现出爆发式增长的态势,已经广泛应用于物品身 份表示、广告宣传、仓储物流、产品追溯、移动支付等诸多领域,成为我 国信息化建设和数字经济的重要支撑。
9.1.2 二维码技术
命令。 (8)收款后,商家向移动支付系统确认收款。 (9)至此,交易结束。
9.1.1 移动支付
从上面可以看出,移动支付系统是整个支付过程中具有核心功能的部分,要完 成对消费者的鉴别和认证、将支付信息提供给金融机构、监督商家提供产品和 服务以及进行利益分配等功能。
从认证需要验证的条件来看,常用的身份认证方式主要有以下4种。 (1)用户名/密码方式:这是最简单也是常用的身份认证方法。 (2)IC卡认证:IC卡是一种内置集成电路的卡片,卡片中存有与用户身份相 关的数据。IC卡由专门的厂商通过专门设备生产,可以认为是不可复制的硬件。 (3)生物特征识别:这是基于生物特征(如指纹、虹膜、人脸等)的识别技 术。 (4)数字签名:又称为“公钥数字签名”,是利用公钥密码技术实现的类似 于写在纸上的物理签名技术,保证信息传输的完整性和发送者身份的真实性, 以防止交易中抵赖行为的发生。
手机二维码识读业务又可分为直接识读和间接识读两种业务类型。直接识 读业务是指手机根据译码得到的信息启动本地应用或直接链接网站的业务, 它对二维码容量有一定要求,常用码制有QR码和GM码等。
9.1.2 二维码技术
间接识读业务是指手机需要 将译码得到的信息提交给网 络侧的服务器,由网络服务 器控制完成相关应用,它对 二维码的容量要求较低,常 用码制有DM码和GM-U码等。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快速发展,新技术不断涌现。其中,移动支付为 人们提供方便快捷的无现金支付手段而受到广泛的应用。实际中,移动支 付已被应用于购物端和移动电子商务的发展共同促进了移动支付的迅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