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心理学(图表)
心理学知识结构图
![心理学知识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52eff1a0852458fb760b562c.png)
教育硕士心理学学习理论复习思想结构图心理学理论第一章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有关看法总结:认识过程心理学心理过程感情过程注意心理现象意志过程个性心理特色能力气质性格知情义的关系:三个互相作用:互相影响,互相限制,互相浸透认识过程基础感情过程前提反作用影响影响调理意志过程心理学研究客观任务心理本质发展研究任务和意义系统研究意义原结构主义教育则机能主义原则心理学方法和行为主义派别察看方格式塔试验法精神剖析丈量过去和此刻人本主义检查现状认知个案第二章心理的生理基础1、神经元的结构和功能细胞体信息整合神经元轴突传达信息树突接受信息突触感觉神经元运动神经元神经元联系神经元2、神经激动神经激动刺激 去极化状态 电位差 极化状态不该期 刺激不反响神经激动脉冲式3、中枢神经系统及其活动大脑皮层颞叶——听觉中枢枕叶——视觉中枢 中边沿系统额叶——语言中枢 脑顶叶——运动中枢枢大脑 神小脑经间脑:丘脑和下丘脑个体和种族保留系脑干:延脑、脑桥、中脑调理内脏活动和情绪活动 统脊参加记忆活动髓感觉的整合中 最低部位,基本功能是反射和传导神经激动枢神 喜悦过程减退克制经 活动过程条件克制 分化克制克制过程系非条件克制统扩撒和集中外克制 活超限克制活动规律动互相引诱正引诱、负引诱4、反射结构及其种类结构感觉器-传反射反射弧特别通路着迷经-中三种通路非特别通路 枢-传出神无条件反射环形通路经-效应器经典条件反射强两种化关系信号 条件反射时系统工具性条件反射程表第三章心理的发生与发展动物心理的发发生:反应-感觉性-信号性反应发展:感觉-知觉-思想萌芽生与发展心人类心理的发发生:两个基本条件:劳动和语言发展:阶段性;心剪发展条件(遗传,理生与发展环境和教育,心剪发展的动力)的发人类心理的基归纳性、目的性、主观能动性、社会限制性生本特色与行为主义——华生(五个看法)发精神剖析学派——两个人头,五八阶段展个性心剪发展的发生认识论——皮亚杰(四个要素,三种适理论应),四个阶段。
心理学知识结构图
![心理学知识结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b6655729b90d6c85ec3ac689.png)
心理学的概念:一门以解释、预测和调控人的行为为目的,通过研究分析人的行为,揭示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心理学的历史 发展与流派 (人物,主要观点)
构造主义心理学 机能主义心理学 行为主义心理学 格式塔心理学
精神分析学派 认知心理学 人本主义心理学
心理学的主要分支
理论领域:实验与认知心理学、人格与社会、发展心理学、心理测量学、生理心理学 应用领域:临床与咨询心理学、教育与学校心理学、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广告与消费、法律与犯罪
感觉记忆
记忆系统 短时记忆
注意区别 长时记忆
遗忘的进程与遗忘曲线
遗忘的原因及其影响
有意遗忘的作用
遗忘
地点法
提高记忆能力的方法 韵律法
记笔记
定义
学习过程的一般模式
按学习方式划分 :接受学习
发现学习
意义学习
学习 学习的分类
机械学习
知识学习
按学习内容划分 技能学习
社会规范的学习
学习的策略与方法:复习策略、组织策略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观察法 测验法 调查法 实验法
学习心理学的意义和作用:
第二章 意识与注意
概念:
可控制状态:
意识的性质
自动化状态:
白日梦状态:
状态 睡眠状态:
指向性
特点 集中性
概念
功能 选择功能
意识
维持功能
调节功能
不随意注意
种类 随意注意
随意后注意
注意与意识的关系
生物节律
情境性失眠
假性失眠
睡眠与梦 失律性失眠
斯坦福—比内测验
经典智力测验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团体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与性向测验、成就测验的关系
普通心理学重点整理含图表
![普通心理学重点整理含图表](https://img.taocdn.com/s3/m/8e74671ffad6195f312ba680.png)
1.在上面两种实验中,包含着一系列变化的因素,称为变量。
其中有些变量是由实验者控制的实验条件,叫自变量或独立变量。
另一类变量叫因变量或依从变量,它们是实验者所要测定的行为和心理活动。
(理解)2.1879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3.构造主义:奠基人为冯特,著名的代表人物为铁钦纳。
4.机能主义:创始人是美国著名心理学家詹姆士。
5.行为主义有两个重要的特点:1、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行为;i.2、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法。
6.格式塔心理学反对把意识分析为元素,而强调心理作为一个整体、一种组织的意义。
7.格式塔心理学很重视心理学实验。
他们在知觉、学习、思维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
8.神经元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单位。
9.神经元构成:神经元是具有细长突起的细胞,它由胞体、树突和轴突三部分组成。
10.胶质细胞对神经元的沟通有重要作用:a)首先它为神经元的生长提供了线路b)在神经元周围形成绝缘层,使神经冲动得以快速传递。
这种绝缘层叫髓鞘c)给神经元输送营养,清除神经元间过多的神经递质。
11.一个神经元与另一个神经元彼此解除的部位,叫突触。
12.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在机能上具有拮抗性质。
(理解)a)一般讲,人们把交感神经看成机体应付紧急情况的机构。
当人们挣扎、搏斗、恐惧或愤怒时,交感神经马上发生作用,它加速心脏的跳动;下令肝脏释放更多的血糖,使肌肉得意利用;暂时减缓或停止消化器官的活动,从而动员全身力量以应付危急。
(处理麻烦)b)副交感神经的作用则相反,它起着平衡作用,抑制体内各器官的过度兴奋,使它们获得必要休息。
(打理家政)13.边缘系统特别是海马在记忆功能中有重要作用。
14.大脑半球中特别重要的横行联络纤维叫胼胝体,它位于大脑半球底部,对两半球的协同活动有重要作用。
15.视觉区:位于顶枕裂后面的枕叶内。
16.听觉区:在颞叶的颞横回处。
2022考研心理学:心理统计知识点之统计图表
![2022考研心理学:心理统计知识点之统计图表](https://img.taocdn.com/s3/m/f168270af90f76c660371ab3.png)
(一)统计图表1)统计图次数分布图:①直方图:用以矩阵的面积表示连续性随即变量次数分布的图形。
②次数多边形图:一种表示连续性随机变量次数分布的线形图,属于次数分布图。
③累加次数分布图:分为:累加直方图和累加曲线图;其中累加曲线的形状大约有三种:一种是曲线的上枝长于下枝(正偏态),另一种是下枝长于上枝(负偏态),第三种是上枝,下枝长度相当(正态分布)。
其他统计图:条形图:用于离散型数据资料;圆形图:用于间断性资料;线形图:更多用于连续性资料,凡预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或描述某种现象在时间上的发展趋势,或一种现象随另一种现象变化的情况,用这种方法比较好。
散点图:2)统计表①简单次数分布表②分组次数分布表③相对次数分布表:将次数分布表中各组的实际次数转化为相对次数,即用频数比率表示。
④累加次数分布表⑤双列次数分布表:对有联系的两列变量用同一个表来表示其次数分布。
考研答题万能模板1.知道用什么原理作答,但不会写原理?第一种情况:考查辩证关系的,A和B的辩证关系。
适用: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原因与结果、必然与偶然……等等。
写作模板:A和B是辩证统一的,A和B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我们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既要看到A,也要看到B;只看到A看不到B是不行的,只看到B看不到A是不行的,必须坚持A和B的辩证统一。
只有坚持A和B的辩证统一,才能取得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成功;反之,则遭遇失败。
例如:必然性与偶然性是辩证统一的,必然性和偶然性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
我们在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中既要看到必然性,也要看到偶然性;只看到必然性看不到偶然性是不行的,只看到偶然性看不到必然性是不行的,必须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
只有坚持必然性和偶然性的辩证统一,才能取得实践活动和认识活动的成功;反之,则遭遇失败。
第二种情况:不是考查辩证关系的。
适用:联系、发展、矛盾、实践、人民群众等等。
写作模板:A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观点。
考研《基础心理学》第四节-第六节
![考研《基础心理学》第四节-第六节](https://img.taocdn.com/s3/m/d86f042a49649b6649d747e1.png)
《基础心理学》第四节-第六节第四节思维、言语及想象一、思维概述1、思维的定义和特征(1)定义: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联系的认识。
作为一种反映形式(2)特征:①间接性指以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为媒介,对没有直接作用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加以认识,甚至能对根本不能直接感知的客观事物,借助媒介进行,还能对尚未发生的事件做出预见(从已知推出未知)。
间接性形成的前提是事物之间有内在联系,并被认识。
如看到白雪就判断昨晚下雪了;通过实验认识原子核内部结构;预报日食、月食和天气②概括性指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形成概括性认识;或者是说把事物的特性抽取出来,加以分类并用词标示出来。
概念的形成就是概括性认识的结果,以词的形式来表现,如树的概念。
人们可借助于概念支认识那些还没有认识的事物。
正因为思维具有间接性和概括性,人的认识才具有了超脱现实的性质(3)操作过程:基本形式①分析与综合:分析是在头脑中将事物分解为各个部分或属性的过程;综合就是把这些部分或属性结合起来形成一个整体的过程②抽象与概括:抽象是在思想上将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舍弃非本质属性的过程;概括就把抽取出来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二、思维种类1、按形态:①动作:以实际动作为支柱,如儿童垒积木②形象:以直观形象和表象为支柱,如画家作画③抽象(词的思维或逻辑思维):用词进行判断、推理并得出结论,以词为中介来反映现实,是思维的最本质特征,也是人的思维和动物心理的根本区别。
2、按方向:①辐合(求同):按已知信息和熟悉的规则,如用公式解题,调试家电②发散(求异):按不同方向探索问题答案。
3、按创造性:再造性用已知的方法去解决问题。
创造性用独创的方式去。
辩证转换:需沿不同途径寻找问题的答案时为发散思维,需从各种可供选择的答案中去确定一个更合适的答案时为辐合思维。
都是为了解决问题。
三、概念形成与问题解决1、概念形成(1)内涵和外延①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性的反映,以词来标示和记载;是思维活动的结果和产物,是思维活动借以进行的单元②每个概念都有内涵、外延。
《基础心理学》复习资料(重点)
![《基础心理学》复习资料(重点)](https://img.taocdn.com/s3/m/157e8647c8d376eeafaa3100.png)
《基础心理学》(专升本参考复习资料)第一章一、填空题1、科学心理学诞生于1879年,其标志是德国的心理学家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2、我国学者多认为人的最基本的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具体来说是研究人的人的行为和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4、人格主要体现在心理动力和心理特征两个方面。
5、心理学的主要目标是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现象进行描述心理现象、解释心理现象、预测心理现象和调节与控制心理现象。
6. 人脑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
7.分化抑制使有机体能够对外界环境进行精细分析,并做出准确反应。
8自我意识是指人对自身以及对自己与客观环境关系的觉察与认识。
9知觉的基本特征(或者说规律)主要有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整体性和知觉的恒常性等。
10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可分为采取阶段和决定阶段两个阶段。
11. 神经元又称神经细胞,它能接收、加工或到体内其他细胞。
12.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是神经元。
13.神经元具有兴奋和传导这两个最主要的特性。
14操作性条件反射是指在一定的刺激情境中,个体的反应结果能满足其某种需要,以后这种操作及活动得到强化而形成条件反射,也称为工具性条件反射。
15.神经元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是一种对刺激的反应能力,表现为神经冲动。
神经冲动能将信息从个神经元传到另一个神经元。
16心理过程和心理个性两个部分。
17.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18巴甫洛夫把有机体的反射区分为在种系发展过程中遗传下来的无条件反射和个体生活成长过程中所习得的条件反射两种。
19.概念是人脑反映事物本质的一种思维形式,是思维的最基本的单位。
20 能力是直接影响活动效率,使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心理特征。
21. 奥尔波特(G. W. Allport)认为人有两种特质:共同特质和个别特质。
22 随意后注意又称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变态心理学图表
![变态心理学图表](https://img.taocdn.com/s3/m/8a6369523c1ec5da50e27068.png)
持续1月或间断 月以上 持续 月或间断 2月以上 半年 持续2个月 至多1年 持续 个月 以下 至多 年 ~平衡 平衡 心理动态失衡 心理动态失衡 ~破损 破损
心理咨询工作范围 许又新三标准 郭念锋十标准
(精神病学工作范围) 李心天四标准 郭念锋三原则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谱一目了然表( 心理健康与心理不健康谱一目了然表(续)
无自知力
适应自然 生活不受影响 理智可暂失 适应社会 社会功能受损 适应自我
泛化、 不泛化不变形 可泛化不变形 泛化、变形 一般不良情绪 恶劣情绪强烈 烦躁 烦恼 苦恼 精神痛苦
不痛苦
注意~ 注意 记忆~ 记忆 智能~ 智能 (遗忘)、错构、虚构、遗忘综合症 遗忘)、错构、虚构、 )、错构 精神发育迟滞、痴呆(后天) 精神发育迟滞、痴呆(后天)
情 意 行
淡漠、 焦虑) 情感性障 高涨、低落、迟钝、倒错、淡漠、急(焦虑) 碍 欣快、脆弱、强制、激惹、恐惧、激(病理性激情) 恐惧、 病理性激情) 意志 自知力、 自知力、定向力 协调性、 协调性、不协调性 缄拗蜡木板、 缄拗蜡木板、作仿被迫翻 精神运动性兴一般心理问题 严重心理问题 心理变化 心理紊乱 严重冲突 可疑神经症 心理变形 心理变形 冲突变形 痛苦与功能 至少3 受损 至少 月 ~错位 错位 神经症 心理变形 心理变形 冲突变形 顽固持久 漫长 平均1年 平均 年 除急性 外 ~变形 变形 ~裂变 裂变 精神病 心理 变态 健康 不健康 心理变化 正常心理 三功能 心理波动 一般冲突
心理学系统分类
![心理学系统分类](https://img.taocdn.com/s3/m/6a854441fd0a79563d1e7244.png)
◆心理学研究学科的分类心理学分为基础心理学、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应用心理学三个二级学科一、基础心理学(一)人格心理学:人格心理学为心理学的分支之一,可简单定义为研究一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模式的心理学.“Personality”一般都会被译作“性格”,心理学学界则把它译为“人格”.“人格”不单包括性格,还包括信念、自我观念等等。
准确来说,“人格”是指一个人一致的行为特征的群集.人格的组成特征因人而异,因此每个人都有其独特性。
这种独特性致使每个人面对同一情况下都可能有不同反应。
人格心理学家会研究人格的构成特征及其形成,从而预计它对塑造人类行为和人生事件的影响.(二)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是心理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探讨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它的研究包括脑与行为的演化;脑的解剖与发展及其和行为的关系;认知、运动控制、动机行为、情绪和精神障碍等心理现象和行为的神经过程和神经机制。
对心理活动生理基础的研究由来已久,从解剖学、生理学的研究发现大脑机能定位,到心理活动的脑物质变化的生化研究,再到脑电波、脑成像技术的应用,历经一百多年,但其迅速发展还是近几十年。
生理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产生的生理过程的心理学分支。
它试图以脑内的生理事件来解释心理现象,又称生物心理学、心理生物学或行为神经科学。
(三)实验心理学:实验心理学是在实验室控制条件下进行研究工作的心理学。
不过实验心理学往往不包括社会心理学、变态心理学和儿童心理学的实验。
近年来,实验心理学的发展表明,它与专门研究某一方面的心理学,如学习心理学等略有不同,它更多地是研究心理学的一种方法学. 实验心理学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实验心理学是相对于人文取向的心理学体系,也叫科学心理学。
狭义上来说,实验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实验的基本理论、基本技术并介绍心理学各分支领域中实验研究成果的科学.(四)发展心理学:发展心理学(DEVELOPMENT ALPSYCHOLOGY)研究心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规律的心理学分支学科。
(完整版)心理学元素周期表超清可打印
![(完整版)心理学元素周期表超清可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b6a1b346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0e.png)
(完整版)心理学元素周期表超清可打印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思维、行为和情感的学科,它揭示了人类内心世界的奥秘。
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心理学的知识,我们开发了一份心理学元素周期表超清可打印版。
概述心理学元素周期表是一种图表,以元素周期表的形式展示了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和理论。
它包含了多个领域的心理学研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并能够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特点- 超清可打印:我们提供了高质量的超清版本,方便用户打印和使用。
- 全面覆盖:该周期表包含了多个心理学领域的重要概念,涵盖认知心理学、发展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 简洁明了:每一项元素都以简洁的图标和关键词呈现,方便用户快速浏览和记忆。
- 个性定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个性化的定制和编辑,以适应不同的研究和工作需求。
应用场景- 研究参考:学生、教师和研究人员可以将该元素周期表作为研究参考资料,帮助加深对心理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 教学工具:心理学教师可以将该周期表作为教学工具,用于讲解和演示心理学的重要概念和理论。
- 实践应用:心理学从业者和心理咨询师可以将该周期表作为工作参考,帮助他们在实践中更好地应用心理学知识。
您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获取心理学元素周期表超清可打印版:3. 进行个性化定制和编辑后,选择打印选项,即可保存和打印超清版本。
结语心理学元素周期表超清可打印版是一种有益于人们研究和应用心理学的工具。
它不仅提供了全面的心理学知识,还便于用户进行个性化定制和使用。
我们希望这份文档能够帮助您更好地掌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研究和工作中。
医学心理学基础ppt课件
![医学心理学基础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d55f94f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be.png)
回顾
第一章
➢ 1.绪论:医学心理学概论、医学心理学
与医学模式、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
➢ 2.医学心理学五大基本理论:精神分析
理论、行为主义理论、认知理论、人本主义
理论和心理生物理论
2023/12/26
心理 活动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认知过程 :感知觉 记忆 思维 注意 想象
心理过程 情绪过程: 情绪、情感
2023/12/26
第二节 情绪和情感过程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二、情绪的功能 三、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四、情绪的维度与两极性 五、表情 六、情绪的理论
2023/12/26
一、情绪和情感的概念
情绪(emotion) 情感(affection)
情绪和情感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 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由独特的主观体验、外部表现和生理唤醒三种 成分组成。
2023/12/26
高 工 作 效 率 低
2023/12/26
最佳水平
提高 警觉性 觉醒水平
深度睡眠
情绪干扰增强 工作受干扰
高 情绪唤醒水平
图2-2 情绪与工作效率关系示意图
三、情绪和情感的分类
(一)情绪状态的分类 1.心境(mood)
是指微弱而持久、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2.激情(intense emotion)
五、表情(emotional expression)
与情绪情感有关联的行为特征称为表情。
表情
2023/12/26
面部表情(facial expression) 身段表情(body expression) 言语表情(language expression)
嗅觉
2023/12/26
新编基础心理学课件第五章记忆
![新编基础心理学课件第五章记忆](https://img.taocdn.com/s3/m/9fea78c15fbfc77da269b10e.png)
我们前面刚刚学过的是什么 内容?
第五章 记 忆
问题: 一、什么是记忆?
记忆是人记 • 保持 • 再认或回忆
我们的记忆中有些什么样的 内容?
三、记忆可分为哪些种类?
• • • • • 形象记忆 动作记忆 情绪记忆 语义记忆 情景记忆
形象记忆:是以感知过的事物 的具体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动作记忆:是以做过的动作 或运动为内容的记忆。
情绪记忆:是以自己体验过的 某种情绪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语义记忆:是以语词所概括的逻辑 思维结果为内容的记忆,包括字词、 概念、定理、公式等。
情景记忆:是以个人亲身经历的 在某个特定时间和地点发生的事件为 内容的记忆。
短时记忆是指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一 分钟以内的记忆。 短时记忆又称工作记忆,它接受来自感 觉记忆中的信息,并从长时记忆中提取信 息,进行有意识的加工。 复述是短时记忆的重要保持机制。信息 得到复述后可以保持较长的时间,否则很 快消失。复述可以使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 长时记忆。(记外语单词、圆周率)
七、什么是长时记忆?
十二、什么是前摄抑制?什么是 倒摄抑制?
• 前摄抑制:是指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 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 倒摄抑制:是指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学习的 材料所产生的干扰作用。 对学习的启示?
十三、提高记忆最有效的方法是 什么?
复习(茅以升的秘诀)
十四、复习应注意哪几个方面的 问题?
• 及时复习 • 多感官参与(看、读、听、写) • 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分散复习优于集中复 习)
十、遗忘有着怎样的规律?
遗忘的规律:遗忘的进程先快 后慢。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
十一、影响遗忘的主要因素有 哪些?
• 遗忘进程受时间因素制约。 • 识记材料的性质对遗忘进程有影响。(重要 与不重要、有意义与无意义、形象与抽象) • 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过度学习) • 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前摄抑制与倒摄 抑制)
基础心理学(第五版)
![基础心理学(第五版)](https://img.taocdn.com/s3/m/e5a9475ea8956bec0975e368.png)
要 精神需要
动 内驱力
诱因 情绪
马斯洛
自我实现需要 尊重需要
机 生理动机 & 社会动机
有意识动机 & 无意识动机 外部动机 & 内部动机
爱与归属需要
安全需要 生理需要
动力性 激动度 强度
紧张度
适应功能 情 动机功能 绪 组织功能
信号功能
准 双趋冲突 备 双避冲突
意
阶 趋避冲突 段 双重趋避式冲突
志执 行 阶 段
希波克拉底:
能遗
传
力 环境和教育
胆汁质(孙悟空) 多血质(王熙凤) 粘液质(沙僧) 抑郁质(林黛玉)
巴普洛夫:
人气 性
质
后天养成
格 有道德评价色彩
人格差异的核心是性格差异
强 不平衡 强 平衡 灵活 强 平衡 不灵活 弱
格 人格理论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的动力学说 荣格的内-外向人格类型理论 人格特质理论
视 听嗅 味 皮平 运 内 痛
觉 觉觉 觉 肤衡 动 脏 觉
感觉觉 感
觉
觉
性质模糊 具放射性
四种基本味觉:酸甜苦咸
对机体有保护作用 没有适宜刺激 最难以适应
一、 二、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视 听嗅 味 皮平 运 内 痛
觉 觉觉 觉 肤衡 动 脏 觉
感觉觉 感
觉
觉
触觉灵敏度指标:两点阈
基础心理学
第一节 绪论 第二节 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第三节 感觉、知觉 第四节 记忆 第五节 思维、言语及想象 第六节 意识与注意 第七节 需要与动机 第八节 情绪、情感和意志 第九节 能力和人格
1.心理是什么 2.心理学是什么 3.基础心理学是什么 4.基础心理学的研究内容是什么 5.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和方法 6.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基础心理学表格
![基础心理学表格](https://img.taocdn.com/s3/m/db56f3014a7302768e9939a8.png)
心理过程
特性
知
情
意
意识和注意
倾向性
定义
感觉
(直接
个别属性)ຫໍສະໝຸດ 知觉(直接整体属性)
记忆(表象)
思维(语言、想象)
情绪和情感
需要
动机
能力
气质
性格
种类-标准
刺激来源(外5、内3)
时、空运动和错觉
内容5意识2
能否陈述2
形态3方向2创造2
情绪状态3、、高级情感3
意识2注意2
产生2对象2层次5
产生2意识2内外
5种评价
特殊形式
视听嗅味肤、平衡运动、痛
深度知觉3、运动错觉3
瞬时-短时-长时-对比
言语-四个中枢机制
两阶段四种冲突
睡眠-4个阶段梦
两种因素-先天、后天
生理基础-巴类型说4
相关理论
詹外周坎丘脑沙认知汤动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斯二、塞群、吉结构
体液4血型4体型3内分泌
关于人格的理论
弗人格结构(本、自、超)//容格类型(内、外)//特质:奥(共同、个别)/卡(表面、根源16)/艾(神经质、内外倾、精神质)/科、麦(大五人格)
结构2关系2领域3创造3
体液4血型4体型3内分泌
特性
感受性2感觉阈限2定律
(韦伯、费希纳)
整体(4原则)、选择、理解、恒常
表象(形象记忆)特性4
概念、问题解决影响因素3
四种维度两极性
自觉2果断2坚韧2自制2
注意的4种特征
差异-水平、类型、早晚
5
静态4、、动态2
现象
4种现象
错觉
遗忘-规律
想象2
3种功能
心理咨询基础知识汇总(完整版)
![心理咨询基础知识汇总(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489aa26bd64783e09122b3f.png)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1、基础心理学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的心理学基础学科,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的心理活动的学科。
第一节绪论1、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活动规律的学科,动物也有心理,猴子发展到思维萌芽阶段。
2、一般把心理现象分为心理过程和心理特性。
3、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趣情感和意志。
4、心理学是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边缘科学5、基础心理学的内容:①认知(是指人认识外界事物的过程,或者说是对作用于人感觉器官的外界事物进行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
②需要和动机(是推动人从事心理活动的内部动力)③情绪、情感和意志(是对客观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当外界事物作用于感觉器官的时候,人们总要认识它,在认识它的同时,人们又会产生对它的态度,引起人们的情绪,激发人们的行动,这就是说人的认识情绪情感和意志活动一体的)④能力和人格(能力是顺利、有效的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条件,人格又由气质和性格组成。
气质相当于平常说的脾气秉性,它是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总和,即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和稳定性方面的人格特征,比如有人暴躁,有人温顺,有人活泼。
)6、生理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
7、人的心理能反映事物本质和事物之间内在的联系,所以只有人的心理才能叫思维、意识和精神。
人的心理(具有能动性,具有主观性,是脑活动的结果,是客观世界在脑中的反映)。
8、心理反映的形式:1.物的形象2.概念3.体验4.欲望和要求。
9、心理和人的行为之间的关系表现在:1.心理支配人的行为 2.人的心理通过行为表现出来。
10、心理学发展始:19世纪末20 世纪初比较有影响的学派有(构造心理学)、(机能主义心理学:主张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活动在适应的环境中的机能作用)(行为主义代表人物华生认为:心理学研究的任务在于查明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因此可以根据刺激推知反应,可以根据反应推知刺激,可以通过控制环境去塑造人的心理和行为)、格塔式心理学、主张从整体上来研究心理现象也叫完形心理学,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认为人的心理包括两部分即意识和无意识)。
基础心理学知识完整版ppt课件
![基础心理学知识完整版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17327bf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4.png)
2024/1/26
1
目录
• 心理学概述 • 认知过程与心理现象 • 情绪、情感与动机 • 个性与心理特征 • 心理障碍与心理治疗 • 心理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2024/1/26
2
01
心理学概述
2024/1/26
3
心理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
2024/1/26
心理学的定义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 的科学,涉及认知、情感、动机 、行为等多个方面。
阐述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传递信息、交 流思想和情感的过程,包括发送者、 接收者、信息、媒介和反馈等要素。
2024/1/26
11
03
情绪、情感与动机
2024/1/26
12
情绪与情感的概述
情绪和情感的定义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 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
2024/1/26
情绪和情感的区别
情绪是短暂的、强烈的、具有情境 性的感情反应;情感则是稳定的、 深刻的、具有社会性的感情体验。
情绪与情感的表达
情绪和情感可以通过面部表情、 肢体语言、声音等多种方式进行 表达,这些表达方式在人际交往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2024/1/26
14
动机的概述与分类
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推动人从事某种活动,并朝一个方向前进的内部动力。是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 原因。
动机的分类
根据动机的性质,可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根据动机的来源,可分为内在动机和 外在动机;根据动机的持续时间和作用强度,可分为长远动机和短暂动机。
2024/1/26
19
心理特征的概述与分类
2024/1/26
心理特征的定义
吐血整理超全《普通心理学》 思维导图,一张图搞定教招普心
![吐血整理超全《普通心理学》 思维导图,一张图搞定教招普心](https://img.taocdn.com/s3/m/234ef7db910ef12d2af9e7f7.png)
产生
个性倾向 (动态) 流派
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现象本质进行反映的过程 交叉各环节 指向性,有选择的反应一定对象 集中性,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和紧张 度,抑制多余活动 特征 选择功能,最基本 保持功能, 调节和监督功能,最重要 功能 无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初级形 式,动物也有。 能够获得认识,也容易“被动离开”,“干扰” 无意注意 客观,刺激物本身的特点(新异性,强度,运动 (不随意注意) 变化,与背景差异) 主观,人的需要和兴趣,情感态度,主观期待。 引发条件 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 有意注意 种类 (随意注意) 活动的目的和任务,排除无关刺激干扰,间接兴 引发条件 趣(对最后结果的兴趣) 有自觉目的,无意志努力。高级的注意,在有意 有意后注意 注意之后产生。 (随意后注意) 引发条件 直接兴趣,熟练和系统化。 意识把握的客体数目。 影响因素—— 1,注意对象本身特点〜组合越集中,排列越有 规律,有联系,注意范围越大。 注意 2,活动性质和任务〜任务越复杂,细节越多, (伴随状态) 范围越小 3,个体知识经验〜经验越丰富,能力越强,范 广度 围越大 (范围) 持续时间。 影响因素: 1,注意对象本身〜丰富的内容更吸引 2,主体的精神状态〜 3,主体意志力水平〜抗干扰力 稳定性 (持久性) 反义词——注意分散,分心 是注意的消极品质。存在干扰。 品质 同一时间把注意力集中于n个对象 条件:至少有一种活动是高度熟练的,活动之间 存在内在联系 注意分配 影响因素 1,对原活动的集中程度〜越高越难转移 2,新对象的吸引力 3,明确的信号提示 4,个体神经类型和自控能力 注意转移 注意的起伏 周期性加强或减弱,是正常现象。 1,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消除无意注意因 素,创造良好教学环境,使用板书教具,授课语 调等方式,引起兴趣 2,运用有意
fwq心理学基础课件
![fwq心理学基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26e44be5acfa1c7aa00cce4.png)
❖ 3.谐音记忆法(如物理 公式等);
❖ 4.归类比较法(如形近 字);
❖ 5.联想法; ❖ 6.歌诀法。
❖ 1.平常看书听课 时,要特别注意 理解 。
❖ 2总结,深理解, 常总结,勤复习, 多练习
四.影响遗忘的五大因素
❖ 1.遗忘进程受时间因素的限制。 ❖ 2.一般不易遗忘重要的识记材料。 ❖ 3.识记材料的性质对遗忘进程有影响。 ❖ 4.识记材料的数量和学习程度对识记效果都有很大影响。 ❖ 5.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效应对识记也有很重要的影响。
五.增进记忆的方法
❖ 1.直观形象法(如模 型);
❖ 张先生住在建国北路上,但办公室却 在民生东路,但他还是比较喜欢敦化 南路的房子,他也说如果有机会他会 吧办公室迁往罗斯福路。下班后,他 总要到仁爱路去接老婆下班,顺便到 建国路的爸妈家看看。有机会还会去 忠孝东路逛逛。但如果是最好的逛街 地点,张先生还是喜欢天母东路,因 为那里有很多外国货在卖。
一、记忆的流程
❖ 记忆的保持在时间上是不同的,有短时的记忆和长 时的记忆两种。而我们平时的记忆的过程是这样的:
二、遗忘
三.不同性质材料有不同的遗忘曲线
❖ 记住12个无意义音节,平均需要重复16.5次;记住 36个无意义章节,需重复54次;而记忆六首诗中的 480个音节,平均只需要重复8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空间知觉包括大小知觉、形状知觉、距离知觉和方位知觉
2、距离知觉的判断线索:肌肉运动线索(2个)、单眼线索(5个)和双眼线索
P36
第六单元
知觉的种类
二、时间知觉概念,生物节律
三、运动知觉运动错觉(似动现象,诱导运动、自主运动)
1、错觉是一种的歪曲知觉;
四、错觉
2、错觉产生的歪曲是有条件的,只要具备了错觉产生的条件,错觉比如会产生,通过主观努力时无法克服的;
3、感觉不依赖于个人的知识和经验,知觉需要借助于过去的经验
第五单元
4、知觉是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物体的整体在人脑中的反映。
1、整体性格式塔心理学的分组原则:整体性原则;连续性原则;相似性原则;接近性原则P33知觉概述
二、知觉的基本特性
2、选择性知觉背景和知觉对象是可以发生改变的
3、恒常性
4、理解性理解和词的标示在知觉产生中的作用,就是知觉的理解性
第一单元
记忆及记忆过程
2、按是否意识到分2种内隐记忆(受意识控制的记忆)和外显记忆(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
3、按是否加以陈述分2种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
三、记忆的过程3个环节识记、保持、回忆或再认
四、遗忘及遗忘规律
1、艾宾浩斯的保持曲线(遗忘曲线)
2、遗忘的速率开始很快,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率便越来越慢,呈负加速形,即遗忘的进程是先快后慢。
四、味觉适宜刺激、感受器
适宜刺激是能溶解、有味道的物质
基本味觉:酸甜苦咸,分别对应的舌面的不同部位。
五、皮肤感觉包括触觉、压觉、振动觉、温觉、冷觉和痛觉;皮肤表面的温度叫生理零度。
六、平衡觉
七、运动觉
八、内脏感觉当各种内脏器官的工作处于正常状态时,引不起内脏感觉,只有某个内脏器官发生异常或病变时,才会引起明显的内脏感觉。
3、枕叶以视觉功能为主
4、颞叶以听觉功能为主四、大脑的结构与功能
右利手的人,左半球言语功能占优势,如概念的形成、逻辑思维等;右半球空间知觉和形象思维功能占优势,如音乐、美术等
P20
2、大脑两半球功能的不对称性1860年,布洛卡发现布洛卡区;
20世纪60年,罗杰.斯佩里的割裂脑手术
第二单元
内分泌系统与心理
1、代表人物:杜威和安吉尔(詹姆士为这一学派奠定了基本的思想基础)
第三单元
心理发展简史
(二)机能主义心理学
2、研究对象:意识的功能
3、研究方法:内省、观察、测验
4、主要观点:主张意识是一个连续的整体,强调心理的适应作用,认为心理学应该研究心理在适应环境中的机能作用。
1、代表人物:华生
二、学派的纷争(三)行为主义
在19世纪以前,心理学一直隶属于哲学的范畴P7
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大学建立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1、代表人物:冯特和铁钦纳
(一)构造心理学
2、研究对象:意思的组成部分
3、研究方法:内省法
4、主要观点:企图从意识经验的构造方面来说明整个人的心理,只问意识经验由什么元素构成,不问意识的来源、意义和作用。
第二单元二、感受性与感觉阈限的种类概念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差别感受性
感受性与感觉阈限
三、韦伯定律和费希纳定律
1、韦伯定律(1840,韦伯)不同感觉道的韦伯分数的差别很大,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的刺激强度。
2、费希纳定律(1860,费希纳)感觉的强度(心理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也适用于中等的刺激强度。
第一章基础心理学知识
§1绪论基础心理学以正常人的心理活动为研究对象,概括了心理学各个分支学科研究的成果,构建了心理学最基本的概念和心理学最基本的理论。
第一单元
基础心理学的研究
对象及内容
一、心理学概述
二、基础心理学
1、心理学是什么?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学科。
2、基础心理学是什么?是以正常成人的心理现象为研究对象,总结心理活动最普遍、最一般规律的心理学的基础学科。
(一)脊髓是中枢神经系统最低级的部位,除传递信息外,也能完成一些简单的反射,如膝跳反应P17
1、延脑(又叫延髓),有心跳和呼吸的中枢
第一单元
神经系统的构造及
功能
三、中枢神经系统及功能
(二)脑干
(三)间脑
2、桥脑,是联系大脑和小脑的通道。
3、中脑,有瞳孔反射和眼动的中枢
4、脑干网状结构,调节睡眠与觉醒
抽象:在思想上把事物的共同属性和本质特征抽去出来,并舍弃其非本质的属性和特征的过程。
一、研究心理现象的原则3条客观性原则、辩证发展的原则、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研究心理现象的原
则和方法
二、研究心理现象的方法4条观察法、调查法、个案法、实验法(自变量、因变量、额外变量)
§2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
神经系统由两大部分组成,外周神经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
1、组成神经系统的神经细胞叫神经元;
一、神经元及其功能结构、组成、种类及功能
3、主要观点:把人看作是一个类似于计算机的信息加工系统,并以信息加工的观点,即从信息的输入、棉麻、转换、储存和提取等的
加工过程来研究人的认知活动。
(三)生理心理学生理心理学探讨的是心理活动的生理基础和脑的机制。研究大脑整体及不同部位,在个体表现某种行为或从事某种心理活动时,究竟
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第四单元
一、表象的定义概念指过去感知过的实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在头脑中所出现的实物的形象也叫表象
1、直观形象性
第二单元
表象
二、表象的特征和作用
1、4个特征
2、片段不稳定性
3、可操作性(可操作性使表象成了想象的素材)
4、概括性
2、作用
表象的直观形象性和概括性使它起到了从感知到思维过渡的桥梁作用。表象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是从感知向思维过渡的中间环节,
1、丘脑,除嗅觉外所有感觉的调节
2、上丘脑,参与嗅觉和某些激素的调节
3、下丘脑,调节内脏系统的活动
4、底丘脑,调节肌张力
(四)小脑其功能是保持身体平衡,调节肌肉紧张度,实现随意运动与不随意运动
1、、额叶以躯体运动功能为主,中央前回是躯体运动中枢
1、结构及功能
2、顶叶以躯体感觉功能为主,中央后回是躯体感觉中枢
3、错觉所产生的歪曲带有固定的倾向。说明错觉是客观存在的,是有规律的而不是主观臆想出来的。
§4记忆
一、记忆的定义记忆是过去的经验在头脑中的反映。过去的经验包括:对事物的感知、对问题的思考、对某个时间引起的情绪体验,以及进行过的工作操作。
二、记忆的种类1、按内容分5种形象记忆(表象)、情景记忆、情绪记忆、语义记忆及动作记忆
各种感觉
一、视觉
(二)视觉器官锥体细胞(明视觉器官);杆体细胞(暗视觉器官)
(三)颜色视觉颜色的特性(色调取决于波长、明度取决于光波的物理强度、饱和度取决于彩色中灰色的比例);色觉异常(色弱、部分色盲、全色盲)
1、16——20000赫兹的空气振动(声波)是听觉的适宜刺激。
(一)听觉的适宜刺激和听觉感受性
第三单元
三个记忆系统
二、三个记忆系统的特点及相
互联系
(二)短时记忆又叫工作记忆
2、记忆容量:7±2即5—9个项目
3、语言文字材料记忆的编码多为听觉编码,非语言文字的材料主要是形象记忆
1、保持时间:1分钟以上
P47
2、记忆容量:无限
(三)长时记忆
3、记忆编码有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
4、因自然的衰退或干扰(分为前摄抑制和后摄抑制)造成长时记忆的遗忘;
第二单元
人的心理本质
而发展)
3)思维萌芽阶段(灵长类动物如猩猩)
4)思维阶段(人类)
1、健全的大脑给人的心理现象的产生提供了物质基础;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2、心理是在人的大脑中产生的客观事物的映象;
3、心理是社会的产物,离开了人类社会,即使有人的大脑,也不能自发地产生人的心理。
一、科学心理学的建立心理学有一个长的过去,但只有短的历史
2、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
3、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和轴突三个部分组成;
4、神经元分为感觉(传入)神经元、运动(传出)神经元和中间(联络)神经元
二、外周神经系统及功能
(一)躯体神经系统1、躯体神经系统包括感觉神经(输入)和运动神经(输入)
(二)自主神经系统2、自主神经系统(植物神经系统)可分为交感神经(唤起,应付麻烦)和副交感神经(镇静,维护体内环境)。
2、人在听阈范围内对1000——4000赫兹的声音最敏感
3、人听觉的感受性和年龄有关,随着南岭的增长,首先丧失对高频声音的听觉,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低频声音的听觉逐渐丧失。二、听觉
(二)听觉器官
(三)听觉特性声音的特性(音调由声波的频率决定、响度由声波的振幅决定、音色由声波的波形决定),
三、嗅觉适宜刺激、感受器适宜刺激是能发挥、有气味的物质;P30
2、研究对象:外显行为
3、主要观点:查明了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规律性关系,由此就能根据刺激推知反应,根据反应推知刺激。(S-R之间的关系)
1、代表人物:韦特海默、克勒、科夫卡
2、研究对象:知觉与意识(四)格式塔心理学(完形心理学)
3、主要观点: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相加,意识、经验也不等于感觉和感情等元素的集合,行为也不等于反射弧的集合。强调意识知觉的
1、痛觉没有适宜刺激,只要对机体造成了伤害,都会引起痛的感觉。
九、痛觉
2、痛觉对机体具有保护性的作用。
3、每个人痛觉的感受性有很大的差别,和一个人对疼的认识、态度以及性格和意志特点有关。
1、知觉是各种感觉的结合,它来自于感觉,但已不同于感觉。
一、知觉定义
2、感觉是单一感觉器官活动的结果,知觉却是各种感觉协同活动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