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涂片和细菌培养结果符合性

合集下载

痰涂片和细菌培养结果符合性探讨

痰涂片和细菌培养结果符合性探讨

收稿日期2010-11-11作者简介作者简介罗媛青(1974-),女,主管检验师,主要从事临床微生物检验工作�痰涂片和细菌培养结果符合性探讨罗媛青(株洲市第二医院检验科,株州412005)摘要:为了探讨工作中痰涂片和细菌培养结果符合性,对株州市第二医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痰标本的1780份样本进行了痰涂片和细菌培养,观察其两种方法的符合率�结果显示,1780份痰标本中较理想标本404例,占22.7%;可接受标本B 组524例,占29.5%;不可接受标本C 组,852例,占47.8%�A 组标本涂片与培养结果符合率为67.8%,B 组为65.6%,C 组为49.1%,A 组和B 组符合率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 >0.05),A 组�B 组样本涂片与培养结果符合率显著高于C 组�痰涂片镜检在标本培养前与培养结果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可排除不合格标本,提高致病菌的检出率�关键词:痰培养;病原菌;质量控制中图分类号:R446.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673(2011)02-0019-03S ������������L U O ����-����(S �����H���������C,412005,C)A:To e x pl oreth ecom pl i a nc ebe tw e e n s pu t u m s m e a r a nd ba ct e ri a l cu l t u rere s u l ts ,1780s a m pl e sfro m th es e condh os pi t a l of Zh u zh ou w e rete s t e d u s i ngs pu t u m s m e a r a nd ba ct e ri a l cu l tu rem e t h ods .Th ere s u l t ss h ow e d t h a t 445s pu tu m s pe ci m e nsof 101ca s e sa rei de a l s a m pl e s ,a ccou nt f or 22.7%;t h e rea re 524a cce pt a bl es pe ci m e nsi n g rou p B ,a cc ou nt for 29.5%;852s a m pl e sa renon-a cce pta bl es pe ci m e nsi n g rou p C ,a ccou nt f or 47.8%.Th ecoi nci de ncera t e sbe t w e e n s pu -t u m s m e a r a nd ba ct e ri a l cu l t u rere s u l tsi n g ro u p A ,B a nd C a re 67.8%,65.6%a nd 49.1%,re s pe ct i v e l y ,bu t th ecoi n-c i de ncera teof g rou p A a nd B i sh i g h e r th a n th a t of g rou p C.K:S pu tu m cu l tu re ;P a th og e n ;Q u a l i t y control目前医院感染率正有不断上升的趋势,下呼吸道感染所占比例又是最高[1],呼吸道感染病原学诊断的主要手段是痰细菌培养,但由于痰液中细菌种类十分复杂,且常有数种细菌混合感染,以及样本留取质量等众多因素的影响,致使临床细菌室痰液培养阳性率不高�故须对样本先行涂片镜检,然后再将细菌分离培养,这样可以显著提高培养检查阳性率及结果的准确率�实验中分析了株州市第二医院1780例痰样本直接涂片与培养的结果,现将其报告如下�材料与方法1材料样本来源选取株州市第二医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门诊及住院疑似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留取的清晨第一口深咳痰样本共1780份�培养基采用血平板�巧克力平板�TT C -沙保罗培养基�麦康凯平板按文献[2]介绍的方法配制�2方法2.1痰液样本的处理用20m l 无菌的试管留取病人痰液2�5m l ,加盖送检�由于痰液中含有正常菌群,影响病原菌的检出,可采用以下方法减少正常菌群,首先取2�5m l 的灭菌生理盐水,剧烈振荡,时间不得少于10s ,待痰液沉淀于管底时,然后用接种环将沉淀的脓痰小片沾出,放入另一无菌试管内,重复3次上述方法,最后将剩余的脓痰接种在巧克力平板�血平板�麦康凯平板培养基�T TC -沙保罗培养基�将上述培养平板分别置于CO 2培养箱�普通培养箱�真菌48h 观察菌落�35�孵育18h �24h ,制成厚薄均匀的涂片�常规方法鉴定[3]�为确定样本是否适合做细菌培养,采用直接涂片镜检,依据低倍镜下白细胞和上皮细胞数目的多少以及有无细菌进行分组�见表1�:::表1各组病原菌分布情况Ta bl e1Di s t ri bu t i on of pa t h og e nsi n e a ch g rou pG ro u p WB C E pi t h e l i a l ce l l s P a t h o g e nsA>25<10Ca n bes e e nB>25<25H a venot be e n s e e n C<10>25H a venot be e n s e e n结果1痰标本涂片情况按涂片情况1780份痰样本分为三类�A组404例为较理想标本,共占22.7%;B组可接受标本524例,占29.5%;还有一类为不可接受标本C组,共852例,占47.8%,其中白细胞25/低倍视野504例(26.1%),白细胞�25/低倍视野288例(21.7%)�2三类标本涂片与培养结果比较A组样本涂片与培养结果符合率为82.7%,B 组为65.6%,C组为49.1%,经�2检验,三类样本符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2=27.92,P<0.05)�经�2分割,A组和B组符合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2=14.71,P<0.05),A组�B组与C组样本符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2=27.68,P<0.05),A组�B组标本涂片与培养结果符合率显著高于C组标本�见表2�表2三类痰标本涂片结果与培养结果的符合率Ta bl e2Th ecoi nci de ncera t ebe t w e e n g rou psof s pu t u m s m e a r a nd cu l t u rere s u l t sSa m pl i ng g rou p N u m be r ofca s e sN u m be r i nm a t ch e sCom pl i a ncera te(%)N u m be r noti n m a tch e sCom pl i a ncera t enot i n m a t ch e s(%)A40433482.77032.2 B52434465.618034.4 C85242549.142750.9讨论诊治呼吸道感染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痰培养结果,临床医生的用药靠它的指导,所以它的准确性至关重要�痰样本的质量决定痰培养结果的准确性�只有在痰样本合格基础上培养出来的结果,才能准确�所以对痰样本质量的判断是痰培养的关键一步�通常根据痰涂片中鳞状上皮细胞�白细胞及细菌种类,可以把痰样本分为三类�痰样本的真实内容及感染程度可以由白细胞数量反映,而代表痰液受污染程度可以由鳞状上皮细胞来检测,因为其来自口腔�在临床上50%以上的样本鳞状上皮细胞数量很多,说明痰液受污染程度严重,这类样本又分为两种情况:白细胞<25/低倍视野者,往往是唾液而非真正的痰样本,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病原菌;白细胞�25/低倍视野,为深部咳痰,但因被口腔杂菌污染,培养过程容易将真正的病原菌(如少量肺炎链球菌)掩盖,造成假阴性或培养出两种以上病原菌,无法分清真正的和污染的病原菌[4]�因此,这类样本为不可接受样本,即不合格样本�理想的样本应该是含有较少的鳞状上皮细胞及较多的白细胞,这样反映出样本来自呼吸道深部,而且受污染很少;还有一类样本为白细胞较多,鳞状上皮细胞比第一类多但不超过25/低倍视野,表明该痰液也是来自呼吸道深部,但轻微受口腔分泌物污染,细菌种类�3种也限定了它受污染的程度较轻,所以这种样本还可以接受�除此之外,还有一种较为少见,即白细胞和鳞状上皮细胞均少于25/低倍视野的情况,此时应观察一下痰样本的性状及痰涂片中的细菌分布状况,若痰液较黏稠并细菌种类不超过3种,可视为可接受标本,若痰样本为唾液样且细菌种类超过3种,应视为不合格标本�实验提示,株州市第二医院采集的1780份痰液样本中合格并较为理想的仅有404例(占22.7%),加上可接受样本524例共928例仅占52.2%,有约近一半样本不合格�说明仍有许多病人对痰样本采集方法不完全了解,未引起足够重视�特别是传染病医院的就诊患者中慢性阻塞性肺病(CO P D)和肺结核(TB)病人较多,医生在采集痰液样本时必须对这类病人说明留样前漱口和从深部咳痰,以保证培养结果的准确�1780份痰样本中镜检与培养结果的符合率A组为82.7%�B组为65.6%和C组为49.1%,从痰培养和涂片检测的结果比较发现A组和B组样本涂片与培养结果符合率高于第三类,其原因可能与第三类样本细菌的种类较多有关�培养阳性率也是A组和B组高于C组,尤其是C组中的培养阳性率很低,因为唾液样本本身就不含病原菌,所以即使是阳性也仅是假阳性而已�从涂片与培养结果不符情况看,培养阳性而涂片阴性的细菌均以革兰阴性杆菌和真菌为主,可能是因菌量较少或镜检不仔细;也可能与痰样本性状有关�当样本黏稠时,细菌被黏液和脓细胞所包裹,往往不易着色,且革兰阴性杆菌与背景颜色相近而易被漏检�以上分析显示,当涂片阳性而培养阴性时,不能排除感染的可能性,并应向临床医生提示:在病原菌培养前,临床医生可能使用了抗生素,抑制了细菌的生长;细菌培养条件的限制,某些条件要求高的细菌可能无法生长或生长缓慢,如L型细菌�苛养菌�厌氧菌等;�涂片阴性而培养阳性时,首先应排除痰液样本在接种过程的污染,然后考虑是否与镜检不仔细有关[5]�通过比较分析,痰液样本培养前的涂片镜检与培养结果具有相关性,据此可以向临床医生提供一级报告,提前提供感染信息,对指导其医疗用药有积极意义,同时可以排除不合格样本,提高致病菌的检出率,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供有效帮助,从而提高病人治愈率,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经费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参考文献:[1]周惠平.临床细菌学检验面临的挑战[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9,22:121.[2]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736-753.[3]张迎春,胡亚涛,张敏,等.穿刺液涂片与细菌培养的比较[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6,17(6):3581.[4]郭基平,袁晖蓉,陈幼红,等.标本涂片革兰染色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155.[5]林嘉,刘华,李焱鑫,等.85份合格痰标本涂片检查与培养结果分析[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8,13:98-99.。

痰标本涂片培养的结果分析

痰标本涂片培养的结果分析

痰标本涂片培养的结果分析摘要】目的:通过对呼吸科患者进行痰涂片镜检测,探究痰涂片镜检对痰液细菌培养作用价值。

方法:从来我院诊治的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呼吸科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1200份,并进行痰涂片染色和细菌培养,对痰涂片标本培养过程进行跟踪观察并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1200份标本中,含有500份革兰氏染色涂片,占总标本的41.67%,其中,含有230份检出细菌,占500分革兰氏染色涂片的46%,白细胞内有60份标本检出细菌,占230分检出细菌标本的26.09%;在1200分标本中有420份抗酸染色涂片标本,占35%,其中有10份抗酸杆菌,占420份抗酸染色涂片的2.4%。

结论:痰标本涂片镜检验痰培养的结果具有可靠性,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是一项值得推广使用的检验方法。

【关键词】涂片培养;痰标本;革兰染色;抗酸染色【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9)05-0349-01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各种疾病发病率逐年上升。

在医院诊疗过程中,患者常需要进行各种检查,包括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实施尿液检查,呼吸道感染患者实施痰液检查等。

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涂片是通过自然咳嗽所获取,痰涂片极易受到口腔内的正常细菌所污染,降低病原菌的检出率,还会导致细菌培养结果与临床症状不相符[1]。

痰涂片镜检的检验结果准确率高,痰涂片检验结果的阳性率有效提高[2],痰标本涂片为呼吸道感染的诊疗和诊断提供有效证据[3]。

笔者从来我院诊治的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呼吸科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1200份,并进行痰涂片染色和细菌培养,获得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如下。

1.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从来我院诊治的2016年1月—2018年12月的呼吸科门诊患者中随机抽取1200份,主要分为A级、B级,C级标本送至科室重新采集。

1.2 方法(1)采集晨痰。

将收到的痰液,作为标本分为A、B、C类级:A类主要为浓痰,白细胞超过25,上皮细胞低于10,合格;B类有部分浓痰,白细胞超过25,上皮细胞低于25,较为合格;C类有口水或者泡沫痰,白细胞低于10,上皮细胞超过25,不合格。

细菌与真菌涂片镜检和培养结果报告规范解读

细菌与真菌涂片镜检和培养结果报告规范解读

七、报告单模板
七、报告单模板
如咳痰标本镜下观察超过40个视野未见菌体,不建议进行普 通细菌培养。如果临床有适应证,可建议进行其他检查。
如果报告发出后培养仍在继续,则报告上注释:培养将继续 进行XX天。
五、培养结果的规范报告
2、注意事项 粪便、成人阴道分泌物,不宜做普通培养(除非特殊人群)、
厌氧培养,只做针对特定病原的靶向培养。 必须定量培养的标本:尿液、BALF、PSB;可以定量培养的
染色包括六胺银染色、其他病理染色。质谱 鉴定和分子鉴定技术;微阵列或微流体技术 鉴定;真菌抗原检测
具有鉴定下列菌 种/属的能力
肠杆菌科、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嗜 肠杆菌科其余部分、棒杆菌属、奴卡菌 麦芽窄食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 和放线菌、常见厌氧菌,CLSI少见菌药 性葡萄球菌、链球菌属、无乳链球菌、肺炎链 敏对应的菌种,念珠菌属、曲霉菌属、 球菌、肠球菌属、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 隐球菌属、厌氧菌鉴定到种 脑膜炎奈瑟菌和淋病奈瑟菌、念珠菌属、曲霉 菌属
部标本外的各种标本 ➢ 抗酸染色:检查抗酸杆菌,适用于:除血液和导管外的各种
标本,其中呼吸道标本最常见。
Hale Waihona Puke 四、涂片结果的规范报告➢ 弱抗酸染色:检查奴卡菌,主要适用于呼吸道、中枢神经系 统标本。10%KOH和/或乳酸棉酚兰染色检查真菌。
➢ 墨汁染色:检查脑脊液标本中的新型隐球菌。 ➢ 六胺银染色:检查呼吸道标本中的人肺孢子菌。
明确的实验室内污染,不回报临床;明确的实验室外污染, 无法确定来源的污染分离株,需与临床沟通,必要时以检验 报告方式正式回报。
五、培养结果的规范报告
(3)对重复的分离株:同患者同部位在XX天内重复出现表 型基本一致的分离株,可不必进行完整的鉴定和药物敏感试 验,结果可以参考上一次结果。

56份结核杆菌涂片与培养的对比分析

56份结核杆菌涂片与培养的对比分析
17 % , 出抗 酸 菌 ( .8 检 2+) 2份 , 3 5 % , 出抗 酸 菌 ( 有 占 .7 检 3 +) 5份 , 89 % , 出 抗 酸 菌 ( 有 占 .2 检 4+) 9份 , 1. 7 ; 有 占 60 % 结 果 为 阴性 的 3 7份 , 6 .7 ; 染 2份 , 35 % 。 在 分 占 60% 污 占 .7
医学工作 中广泛应用 。所 以在结 核病细 菌学诊 断方面 , 分枝
2 培养采用 改 良罗 氏( —) . LJ 培养基 : 一步 : 吸管 吸取 第 用 痰标本 2m 放人前 处理管 中 , 加入 相 同体 积的 4 N O l 再 % aH
处理液 , 接通螺旋振荡器震荡至痰液 完全液化 ,0r n内接种 2 i a 完毕 ; 二步 : 吸管吸取痰液滴加两滴痰液到两支微酸性 培 第 用

标本 来源
本次研究 的所有痰标本均选 取 自 2 1 0 0年
6月 ~ 0 0年 1 21 2月来 我所就诊 的可疑肺结核病人 痰标本 , 其 中包括参加流行病调查 的衡水 市枣强县 4个村 的涂片发现抗
酸 菌 和胸 片 疑 似 肺 结 核 患 者 , 计 5 总 6人 。 要 求 每 位 病 人 晨
35 . 7% 。
培养 基 , 是在对 结核分枝 杆菌培养 满 8周后 如果仍然 没有 但
菌落生长 , 就报告分枝杆 菌培养结果 为阴性 , 这种培养方 法准
确率较低 。
材 料 与方 法

二、 分枝杆菌培养结果
对5 6份痰标本 进行 分枝 杆菌 培 养 , 培养 出抗 酸菌 的有
1 7份 , 3 .5 , 中 检 出 抗 酸 菌 ( 占 03% 其 1+)的 有 1份 , 占

痰涂片检查与细菌培养的一致性分析

痰涂片检查与细菌培养的一致性分析

[] 叶任高 , 清瑞. 1 沈 肾脏 病 诊 断 与 治 疗 学 I . 京 : 民卫 - M] 北 人
生 出 版社 , 9 4:0 . 1 9 1 0
[] 黄 锋 先 , 秀 清 , 2 董 叶任 高 , . 通 光镜 对 血 尿 定 位 诊 断 的 等 普 评 价 I] 中华 肾脏 病 杂 志 ,9 6 1 ( ) 14 - . J 1 9 ,2 2 :0 . [ ] 熊立 凡 , 晓 菁 . 红 细 胞 形 态 对 肾性 与 非 肾 性 疾 病 的鉴 3 顾 尿 别 诊 断 []上 海 医学 检 验 杂 志 ,00 1 ( )7 —3 J. 20 ,5 2 :17 . [ ] F i e F Hamaua go rlro o go na [] 4 ar yK . e ti: l l meua rnn l me l J . r
色 , 液 沉 渣 中其 他 有 形 成 分 着 色 较 浅 , 从 形 态 学 上 可 与 红 尿 但
细 胞 相 区 别 。其 结 果 表 明 ,8例 肾小 球 性 血 尿 患 者 中 6 6 3例 表 现 为 畸 形 红 细 胞 性 血 尿 , 为 正形 红 细胞 性 血 尿 , 例 为 混 合 2例 3 性 血 尿 , 敏 感 性 为 9 . , 异 性 为 9 . 。 6 其 26 特 71 0例 非 肾小 球性血 尿患者 中 5 8例 表 现 为 正 形 红 细 胞 性 血 尿 , 2例 为 混 合
( 收稿 日期 : 0 0O 一 6 2 1 一 l2 )
要 临 床 意 义 , 为早 期 诊 断 肾小 球 性 和 非 肾 小 球 性疾 病提 供 有 可 价值的实验依据 。
匠蠲
痰 涂 片检 查 与细 菌 培 养 的 一 致 性分 析

痰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结果一致性及对痰标本的合格率影响分析

痰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结果一致性及对痰标本的合格率影响分析

痰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结果一致性及对痰标本的合格率影响分析【摘要】:目的研讨痰涂片检查和细菌培养结果一致性及对痰标本的合格率影响。

方法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的51份痰样本,均采用痰涂片和细菌培养,分析其一致性和合格率。

结果与细菌培养结果相比,痰涂片检查灵敏度95.2%(40/42)、特异度88.9%(8/9)、准确率94.1%(48/51)、阳性预测值97.6(40/41)、阴性预测值80.0%(8/10),痰涂片与细菌培养的检查结果具有一致性。

经检验显示,在51分痰标本中,其中大肠埃希菌21.6%(11/51)、肺炎克雷伯菌33.3%(17/51)、金双色葡萄球菌31.4%(16/51)为病原菌主要菌株。

结论痰标本合格率与培养结果一致性较高,通过痰涂片检查可提升对呼吸道疾病的诊断价值。

适合临床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痰涂片检查;细菌培养;一致性;痰标本;合格率痰标本的细菌学检查,对协助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痰细菌学检查结果能够帮助临床医生了解感染情况,避免抗感染药物的不合理使用[1]。

本文结合我院的51份样本,均采用痰涂片和细菌培养,分析其一致性和合格率。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于2019年10月至2021年5月期间我院接的51份痰样本,来自于51名住院患者,其中27名男性,24名女性,年龄24至76岁,平均(46.7±4.5)岁。

1.2标本采集在清晨早床后用清水漱口,用力自肺部用力咳,将痰液存放至无菌瓶当中。

经过痰诱导后,用纤支镜蘸取痰液送检。

1.3涂片检查将脓性较强或带有血丝的痰标本作为涂片检测样本,均匀涂在薄片上,并用革兰染色镜检查。

以在低倍视野中发现上皮细胞≤10个,低倍视野中细菌个数≥25个为判断标准。

根据细菌所称形态判断目标菌。

1.4细菌培养合格的痰标本在经过消化后分别接种在平板上(血平板、麦康凯平板、巧克力平板、CHROMagarTM假丝酵母菌显色平板),完成后将血平板、麦康凯平板、孵育箱中,箱内温度35℃恒温;CHROMagarTM假丝酵巧克力平板平整放置在CO2母菌显色平板凭证放置在30℃恒温箱;1.5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百分比(%)代表计数数据,x2用于检验。

浅谈痰标本涂片培养

浅谈痰标本涂片培养
关键 词:痰标本涂片 :痰液细 菌培养 【 中图分类号】R 4 4 1 5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6 7 2 - 8 6 0 2( 2 0 1 5 )0 2 — 0 4 6 1 — 0 1
2 结 果
引起 呼吸系统感染的病原谱非常广 , 包括 细菌 、 真菌 、 病毒 、 支原体 、 衣原
痰标本的消化与洗涤由于上呼吸道有正常菌群定植因此在做痰培养前标本接种前的预处理尤为重要基本要求应该首先对痰标本进行洗涤陔标本先加入1o20ml无菌生理盐水中洗涤3次然后用乙酰半胱氨酸等蛋白水解酶等消化液进行消化将均质化后的标本离心3000rrain离心10min弃去上清液取沉淀物接种培养基
家庭心理 医生
检 ,因为室温下延搁 2 h 会降低肺炎链球菌 、流感 嗜血杆 菌等苛养菌的分离率 。
1 . 3 方法 1 . 3 . 1 不染 色涂片法 痰标本直接涂片检查病原体常用 的有湿 片法 、 悬滴法
入1 O ~2 0 m L无菌生理盐水 中洗涤 3 次) ,然后用 乙酰半胱氨酸等蛋 白水解酶 等
断 ,对有些病原体 如抗酸杆 菌、放线菌 、奴 卡菌、真菌( 如念珠菌 、隐球菌 、曲
菌和毛霉菌) 以及 卡氏肺 孢子虫 、寄生虫等 引起 的感 染做出较明确的诊断 。细菌
培养包括需氧菌培养 、 厌氧菌培养 、 结核菌培养 以及真菌培养等 。 不 同细菌培养
于灭菌 容器内 ,立即送检验 。对于痰量少或无 痰的病人 ,可采用 3 %~ 5 %氯 化

钠溶液 5m L 雾化 吸入 约 5r a i n 进行导痰 , 使痰液易 于排 出。对咳痰量少 的幼儿 ,
可轻轻 压迫胸 骨上部的气管 , 使其咳嗽 。 采集后 的痰 , 收集于灭菌 容器 中立 即送

痰标本直接涂片镜检与培养法联合检测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痰标本直接涂片镜检与培养法联合检测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

痰标本直接涂片镜检与培养法联合检测对肺结核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评价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直接涂片显微镜检和培养检查的临床效果。

方法:采用直接厚涂片萋-尼法抗酸染色显微镜检和BACTEC-TB960快速培养系统,对670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进行检测。

结果:快速培养法检测的阳性率为36.6%,直接涂片镜检的阳性率为24.6%,两种检测法的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种方法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41.0%,高于培养法阳性率(P<0.05)。

痰标本的留取时间对培养法检出率有很大影响,晨痰检出率高于即时痰(P<0.01)。

结论:采用直接涂片镜检与培养法联合检测,是提高肺结核患者痰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检出率的有效方法,同时还应重视痰标本留取时间对检出率的影响。

关键词结核肺分枝杆菌痰培养肺结核作为我国单因素致死数最高的传染性疾病,由于耐药结核杆菌出现、人口众多且流动性大等因素,目前的疫情呈上升趋势[1,2]。

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全球处于结核病紧急状态”,为进一步推动全球预防与控制结核病的宣传活动,于1995年底决定把每年的3月24日定为“世界防治结核病日”,并于1997年宣布了一项被称为“直接观察短期疗程”的行动计划,其目标是治愈95%的肺结核患者。

肺结核的早期发现主要靠实验室诊断。

我们对670例肺结核患者痰标本进行BACTEC-TB960快速培养系统与直接涂片镜检相结合检测,以进一步提高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

材料与方法标本来源:肺结核患者670例痰标本均来自长春市传染(结核)病医院2005年3月~2008年1月的住院患者。

其中男399例,女271例,年龄8~86岁。

方法:①痰标本直接涂片采用Ziehl-Neelsen染色法(国际防痨协会及中国防痨协会推荐方法),镜检结果采用结核病细菌学检验规程的有关标准报告。

抗酸染色试剂由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提供。

②BACTEC-TB960快速培养仪及所需试剂为美国BD公司产品,参照仪器操作手册进行检测。

痰涂片显微镜检查与培养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痰涂片显微镜检查与培养结果的相关性分析

c l r 。a ds u u c l rd b cei r lo p ro e p t m me ra dGrm ’ ti ig,t e b ev d u — ut e u n p tm ut e a traweeas e fr d s uu s a n a Ssann u m h n o s r e n
s r i s o a n g t e b c l n 9 s r i s o u g . Th on i e c e we n t e r s ls o WO g o p s tan fGr m- e a i a i ia d 3 ta n ff n i v l e c i cd n e b t e h e u t f t r u s wa
c l r e u t .M eh d S u u s e i n r e f r d s u u s a n a ’ ti i g b f r a t ra u t e r s ls u tos p t m p cme s we e p ro me p t m me r a d Gr m S sa n n e o e b c e i l
fo 7 6 q a i e a ls h o i v a e wa 8 0 ,t e e we e 1 5 s r i s o a p stv o c ,3 6 r m 8 u l id s mp e ,t e p st e r t s 6 .7 f i h r r 8 t an f Gr m- o i e c c i 1 i
d rm ir s o e e c o c p .Th t i i g c a a t rs is a d a p a a c f t r u s we e e a u t d h n f rh r ie t ia e s an n h r c e it n p e r n e o wo g o p r v la e ;t e u t e d n i c — c f t n a d a t c o ils s e tb l y t s swe ec r id o t i n n i r b a u c p i i t e t r a re u .Reu t Fi eh n r d a d f ry p t o e swe e io a e o mi i sl s v u d e n o t a h g n r s l t d

合格痰涂片判断标准

合格痰涂片判断标准

合格痰涂片判断标准
痰涂片检查是诊断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并明确具体的病原体的常规检查之一。

痰片合格的标准,就是在低倍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如果显微镜下鳞状上皮细胞每个低倍视野小于10个就判断为合格,说明痰液标本来自于下呼吸道的可能性非常大,而不是来自于口咽部。

如果显微镜下出现的纤毛柱状上皮细胞或者肺泡巨噬细胞,也可以认为是相对合格的标本,因为这两种细胞都提示来自以下呼吸道的可能性。

相反的,如果鳞状上皮细胞每个低倍视野大于10个,就是不合格的痰涂片标本,说明标本来自于口咽部的可能性非常大,应当重新采集,或者通过诱导痰试验、支气管灌洗来采集标本。

痰涂片结合痰培养在临床的价值分析

痰涂片结合痰培养在临床的价值分析

痰涂片结合痰培养在临床的价值分析摘要目的分析痰涂片结合痰培养在临床的价值。

方法选择本院2017年9月-2018年10月期间住院且留痰送检进行致病菌培养、鉴定及药敏的患者共计560例,将送检痰样本采取痰培养,痰涂片结合痰培养两种检测方法。

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

结果痰培养组检出致病菌率为46.43%,而痰涂片结合痰培养检出致病菌率为70.89%,痰涂片结合痰培养的致病菌检出率显著高于痰培养(P<0.05)。

结论痰涂片结合痰培养具有更高的致病菌检出率,为临床医生提供有效可靠的诊疗数据,值得推广。

关键词:痰涂片;痰培养;季也蒙假丝酵母菌;肺炎克雷伯菌急慢性下呼吸道感染、社区和医院获得性感染是各科室患者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疾病。

临床中采用标本病原菌微生物检测对患者疾病的确诊有着重要意义,但是痰样本送检的阳性率较低,这导致医生对呼吸道疾病患者特别是有耐药性患者束手无策。

且痰样本的留取质量与致病菌培养准确性有直接关系,也是样本高质量保证的重要环节。

如果在取痰样本时不严谨,送样护士告知不清晰,延误送检时间等都会造成样本检测结果不合格率的增加,降低检出率。

本文结合痰涂片镜检与痰培养检测出来的结果进行分析,评估痰样本质量,提升细菌培养质量控制,为本院简历参考标准。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本院2017年9月-2018年10月期间住院且留痰送检进行致病菌培养、鉴定及药敏的患者共计560例,其中男480例,女80例,各占比85.71%和14.29%,年龄(19-96)岁;痰标本来源:其中有454例(81.07%)痰标本来自于呼吸内科,95例(16.96%)来自于综合内科,ICU及外科共计11例(1.96%)。

1.2 检测仪器及试剂鉴定药敏仪:BD-phoenix100,血培养仪:BD9120,二氧化碳培养箱:上海力申科学仪器公司HF90,电热恒温箱:DHP-420,恒温培养箱:GSP-927MBE 立式灭菌器:LMQ.C,生物安全柜:AIRTECH/BHC-1300ⅡA /B3型,自动染色机:DL-DYEGR,血平板: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染色液: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药敏鉴定卡:碧迪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接种培养液:碧迪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1.3 方法痰涂片镜检方法:清晨待患者漱口洁癖,指导患者自气管用力咳出咽部深处第一口痰,并利用一次性干燥、清洁、不吸水、不渗漏、无菌的广口带盖痰杯留存,盖上杯盖,立即送检。

痰标本病原学检验方法

痰标本病原学检验方法

痰标本病原学检验方法
痰标本的病原学检验方法主要用于检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下面我将从不同角度来介绍痰标本的病原学检验方法。

1. 采集痰标本,痰标本的采集是病原学检验的第一步。

通常需要患者在清晨采集新鲜痰液,以确保样本的质量。

在采集过程中要避免口腔和鼻腔的分泌物,以免干扰后续的检验结果。

2. 痰涂片检查,痰涂片检查是最常见的病原学检验方法之一。

通过将痰标本制作成涂片,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快速发现细菌、真菌和白细胞等情况,对于细菌性感染的初步判断具有重要意义。

3. 细菌培养和鉴定,细菌培养是确定细菌性感染的金标准。

将痰标本接种在适当的培养基上,培养一定时间后观察是否有细菌生长,然后通过生化试剂或质谱等方法对细菌进行鉴定,可以确定感染的细菌种类和对抗生素的敏感性。

4. 病毒核酸检测,对于病毒性感染,常用的方法是通过PCR等
技术检测痰标本中的病毒核酸,包括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5. 真菌培养和孢子鉴定,对于真菌感染,可以将痰标本进行真
菌培养,观察是否有真菌生长,并通过显微镜下观察孢子形态等进
行鉴定。

总的来说,痰标本的病原学检验方法包括痰涂片检查、细菌培
养和鉴定、病毒核酸检测以及真菌培养和孢子鉴定等多种技术手段,结合这些方法可以全面地了解痰标本中可能存在的病原体,为临床
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希望以上信息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痰涂片标本合格的判定标准

痰涂片标本合格的判定标准

痰涂片标本合格的判定标准痰涂片是一种常见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的方法,用于检测痰液中的病原体,帮助医生诊断和治疗呼吸道感染等疾病。

痰涂片的合格与否对于正确的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以下是痰涂片合格的判定标准的详细说明:1. 样本收集:- 痰涂片样本应该由经过专业训练的医务人员采集,保证样本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 痰液样本应该由患者完成咳痰后采集,采集时应该确保患者的嘴巴和痰盂是清洁的。

- 样本采集时应该避免过多的唾液混入痰液中,唾液的存在可能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2. 样本准备:- 采集到的痰液样本应该进行处理,去除其中的一部分唾液和杂质。

- 首先,将痰液样本倒入干净的容器中,并用标本容器盖盖紧。

- 然后,将标本容器送到实验室进行后续处理,避免在送样过程中造成样本的损失或污染。

3. 样本标本:- 实验室技术人员应该及时处理痰液样本,避免样本失效或菌落过多。

- 实验室人员应该根据实验室的规范操作流程,按照正确的标本处理方法进行操作。

- 实验室人员应该注意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避免在操作过程中与病原体直接接触。

4. 样本制片:- 为确保痰涂片制作的质量,实验室人员需要按照标准的制片流程进行操作。

- 首先,在清洁的玻片上滴加适量的痰液样本,然后用另一个玻片将痰液样本均匀涂布在玻片上。

- 制片的时候应该避免过量或过少样本的使用,过多的样本可能会导致制片不均匀,而过少的样本可能会导致结果不准确。

5. 样本染色:- 染色是痰涂片的重要步骤之一,实验室人员应该掌握正确的染色方法和操作技巧。

- 通常,格拉姆染色和酸镍染色是常用的染色方法,实验室人员应该根据所需的染色效果选择合适的染色方法。

- 染色完成后,实验室人员应该检查染色效果,确保染色结果清晰可见,便于后续的细菌鉴定。

6. 样本鉴定:- 细菌鉴定是痰涂片结果分析的关键步骤,实验室人员应该根据标准的鉴定流程和技术规范进行操作。

- 实验室人员应该准确鉴定痰涂片中存在的细菌,并进行记录和报告。

痰涂片合格的四个标准

痰涂片合格的四个标准

痰涂片合格的四个标准
痰涂片是一种用于痰液细胞学检查的常见检查方法,用于观察痰液中的细胞形态,帮助医生进行疾病的诊断。

痰涂片的合格标准通常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细胞完整性:
-合格的痰涂片应当有足够数量的细胞,并确保这些细胞在制片过程中保持完整。

细胞的形态应当清晰可辨,不应有明显的破裂或变形。

2.染色效果:
-痰涂片的染色应当均匀且充分,确保细胞核和胞质能够清晰地显示。

染色的质量直接关系到医生对细胞形态的观察和分析。

3.无干扰物:
-痰涂片应当没有明显的杂质或干扰物,确保医生在观察时能够专注于痰液中的细胞。

任何可能影响细胞观察的异物都应该被避免。

4.细胞分布均匀:
-合格的痰涂片应当展示细胞的均匀分布,避免在某一区域过于集中或过于稀疏。

这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痰液中的细胞情况。

这些标准有助于确保痰涂片的质量,提供可靠的细胞学信息,从而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疾病诊断。

在制作痰涂片时,严格遵循规范的制片流程和标准操作程序也是确保痰涂片质量的重要因素。

痰涂片合格的四个标准

痰涂片合格的四个标准

痰涂片合格的四个标准痰涂片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式,能够通过观察痰涂片中的细菌、病毒、真菌等微生物结构和数量,从而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然而,要确保痰涂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评估。

本文将介绍痰涂片合格的四个标准,以供临床医生和实验室工作者参考。

1. 样本质量良好样本的质量是影响痰涂片结果准确性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采集患者的痰液样本时,应该确保患者已经正确的进行了口腔清洁,并在晨起或进食后两小时采集。

同时,应注意避免采集到唾液或口咽部分泌物,以免影响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还需确保样本数量足够,一般来说,每次采集2-3mL的痰液样本即可满足要求。

2. 染色效果良好痰涂片染色是痰涂片检验的关键步骤之一。

染色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格拉姆染色、抗酸染色和乙醚染色等。

无论采用何种染色方法,都需要保证染色剂的质量和使用过程的标准化。

正确的染色能够使痰涂片中的微生物结构清晰可见,便于医生或实验室工作者进行观察和分析。

3. 放置时间充分痰涂片在制备完成后,需要在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放置一段时间,以便痰液在载玻片上充分干燥。

一般来说,放置时间不少于30分钟。

这样可以确保涂片的固定性,避免细胞和微生物在染色过程中移动或变形,影响观察结果的准确性。

4. 镜检结果先进可靠最后,痰涂片合格的标准之一是镜检结果先进可靠。

通过镜检,可以观察和评估痰涂片中的细胞形态、数量、结构等信息。

此外,在镜检过程中应尽量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或实验室工作者进行操作,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综上所述,痰涂片合格的四个标准包括样本质量良好、染色效果良好、放置时间充分和镜检结果先进可靠。

只有按照这些标准进行操作和评估,才能确保痰涂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诊断和治疗参考。

医务人员和实验室工作者应牢记这些标准,并在实际操作中严格遵守,以提高痰涂片检验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

痰标本涂片镜检与细菌培养结果符合性的分析

痰标本涂片镜检与细菌培养结果符合性的分析

痰标本涂片镜检与细菌培养结果符合性的分析汪林娇;易薇;赵曙刚【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16(6)19【摘要】Objective To compare the compliance of sputum specimens from gram staining and bacterial culture,and to evaluate the clinical value of sputum smear.Methods 865 sputum specimens of inpatients and outpatients in Dehong People's Hospital from September 1st to December 30th 2015 were selected as the study objects.These 865 sputum specimens for clinical inspection were examined by gram staining and sputum smear before bacterial culture,and they were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smear results.Meanwhile sputum specimens were cultured and identified.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putum smear and bacterial culture on the bacterial detection rate was analyzed.ResultsThe qualified rate of sputum smear from 865 specimens was 80.3% (695/865),and unqualified rate was 19.7% (170/865).627 strains of bacteria were detected in 525 out of 695 qualified smears specimens.The detection rate was 75.5%.The coincidences rate of qualified sputum smear and culture was 82.4%.60 strains of bacteria were detected in 43 sputum specimens from 170 unqualified specimens.ConclusionSputum smear can provide early preliminary evidence for diagnosis of respiratory tract infections and guide rational drug use in the clinic.%目的:比较痰标本涂片革兰染色镜检结果与细菌培养结果之间的符合性,了解痰涂片镜检的临床价值。

离心沉淀集菌涂片与罗氏培养痰内结核分枝杆菌结果分析

离心沉淀集菌涂片与罗氏培养痰内结核分枝杆菌结果分析

离心沉淀集菌涂片与罗氏培养痰内结核分枝杆菌结果分析摘要】目的通过离心沉淀集菌方法来提高痰液结核分枝杆菌的检出率。

方法采用快速离心沉淀集菌涂片法检测痰液抗酸杆菌,同时痰涂阳性者接种酸性罗氏培养基进行培养对照观察。

结果利用离心沉淀集菌方法可提高痰涂片和培养的阳性率。

结论此方法操作简便、快速、敏感,其阳性检出率高,便于其他实验室借鉴与改进推广运用。

【关键词】结核分枝杆菌离心沉淀集菌痰涂片培养结核杆菌是一类生长缓慢具有抗酸性的细菌,一般不易培养,目前从痰中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仍是诊断肺结核的重要方法。

本文对1647例肺结核患者及疑似患者痰标本进行快速离心浓缩集菌涂片抗酸染色法和酸性罗氏培养法结果进行分析,以求探讨影响痰涂片和培养结果的各种因素,提高痰涂片和培养的阳性率,为今后结核病实验室提供更实用而科学的检测方法。

1 材料与方法1.1标本来源 2008—2010年在龙陵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拟诊的1647例结核病患者,其中痰涂片阳性337例,随机抽取痰涂片镜检阳性结果在(1—4+) 的59例患者留取夜间痰、晨痰各1份,共118份进行结核分枝杆菌分离培养,其中初诊患者47例94份,随访复诊患者12例24份。

1.2试剂和培基试剂和酸性罗氏培养基由云南省结核病参比实验室提供。

1.3检验方法取肺结核患者的痰标本1-5ml作快速沉淀集菌凉片和罗氏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1.3.1快速离心沉淀集菌法将痰液与溶痰剂(贝索)按1﹕3的比例加入,充分混匀使痰液完全消化后取5—8ml于试管内,3000r/min离心15min,弃上清,留沉淀液约0.1—0.15ml,将沉淀物混匀后吸取0.05—0.1ml于玻片正面右则2/3中央处涂片呈10mm×20mm左右的椭圆形,待自然干燥后,火陷固定,抗酸染色镜检阳性者,再做结核分枝杆菌培养。

1.3.2结果判断患者留取的标本中,只要其中1份在300个视野镜检≥2条以上时,即判定该患者为阳性病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痰涂片和细菌培养结果符合性探讨[摘要]目的:探讨我院痰涂片和细菌培养结果符合性。

方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痰标本共1780份标本进行痰涂片和细菌培养,观察两种方法的符合率。

结果:1780份痰标本中较理想标本404例,占22.7%;可接受标本b组524例,占29.5%;不可接受标本c组,852例,占47.8%。

a组标本涂片与培养结果符合率为67.8%,b组为65.6%,c组为49.1%,a组合b组符合率之间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b组标本涂片与培养结果符合率显著高于c组标本。

结论:痰涂片镜检在标本培养前与培养结果具有很大的相关性,可以排除不合格标本,提高致病菌的检出率。

[关键词]痰培养;病原菌;质量控制
现代医院的院内感染率不断上升,其中最常见的就是下呼吸道感染[1],痰细菌培养诊断呼吸道感染的主要手段。

由于痰液中含有的细菌种类繁多,且常有数种细菌混合感染,加上患者标本留取时不够专业(非深部呼吸道痰液)的影响,所以痰液培养阳性率在临床细菌室一直不高,所以目前临床上通常先对标本行涂片镜检,然后再予细菌分离培养,这样可以显著提高培养检查阳性率及结果的准确率。

我们分析了445例痰直接涂片与培养结果。

报告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材料
标本来源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疑有下呼吸道感染的门诊及住院病人留取的445份痰液标本,标本均为清晨第一口深。

培养基采用巧克力平板、血平板、麦康凯平板、ttc—沙保罗培养基按文献[2]介绍方法配制。

1.2方法
1.2.1痰液标本的处理
留取病人的痰液采用20ml灭菌的试管,痰液取2ml~5ml,加盖送检。

痰液加入灭菌试管后,首先取2ml~5ml的灭菌生理盐水,剧烈振荡10s以上,静等待沉淀于管底的痰液,沉淀的脓痰小片用接种环沾出,小心放入另一无菌试管内,然后再重复3次上述方法。

这样可以减少痰液中含有正常菌群正常菌群,减少痰涂片和痰培养的假阳性。

最后将痰液制成一张厚薄均匀的涂片。

剩余的脓痰接种在麦康凯平板上、血平板、巧克力平板、ttc—沙保罗培养基。

将上述培养平板分别放置co2培养箱、普通培养箱、真菌48h观察菌落、35℃孵育18h~24h。

常规方法鉴定[3]。

1.2.2痰液标本的分类标准
按照徐杰军的标准,根据涂片中鳞状上皮细胞、白细胞及细菌种类,可以把痰标本分为三类。

a类为较理想标本,鳞状上皮细胞小于10个/低倍视野者,且白细胞≥25/低倍视野;b类为可接受标本,鳞状上皮细胞在10-25个/低倍视野者,且白细胞≥25/低倍视野;还有一类c类为不可接受标本,鳞状上皮细胞大于25/低倍视野者,且白细胞<25/低倍视野者,往往是唾液而非真正的痰标本,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病原菌。

2、结果
2.1痰标本涂片情况
按涂片情况445份痰标本分为三类。

其中a类共有101例,占22.7%;b类共有131例,占29.5%;c类为213例,占47.8%,其中白细胞25/低倍视野126例(26.1%),白细胞≤25/低倍视野72例(21.7%)。

2.2三类标本涂片与培养结果比较
c类标本涂片和培养结果相符性最差,为49.1%,a类和b类标本分别为82.7%和65.6%,
经x2检验,三类标本符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x2=27.92,p<0.05)。

经x2分割,a组和b组符合率之间有统计学差异(x2=14.71,
p<0.05),a组、b组与c组标本符合率存在统计学差异(x2=27.68,p<0.05),a组、b组标本涂片与培养结果符合率显著高于c组标本。

见下表
表三类痰标本涂片结果与培养结果的符合率
总例数例数相符数符合率不符合不符合率
a组101 83 82.7% 18 17.3%
b组131 83 65.6% 47 34.4%
c组213 106 49.1% 107 50.9%
3、讨论
痰培养结果是诊断呼吸道感染一个重要依据,痰培养的药敏结果是知道临床医生的用药的依据。

但是目前痰液标本的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培养结果的可靠性。

只有在痰标本合格基础上培养出来的结果,才可能准确。

文献报道理想的标本应该是含有较多的白细胞和
较少的鳞状上皮细胞。

鳞状上皮细胞是口腔内部的组织细胞,来自深部的痰液应该不会含有,而白细胞较多,提示标本来自深部,而且受污染很少;还有一类标本为白细胞较多,鳞状上皮细胞比第一类多但不超过25个/低倍视野,这样也说明痰液也是来自深部,但轻微受口腔分泌物污染,细菌种类≤3种也限定了它受污染的程度较轻,所以这种标本还可以接受。

本研究结果提示我院445份痰标本中有近一半标本不合格,只有232例仅占52.2%为合格标本,其中较理想的标本仅有101例(占22.7%),可接受标本131例。

这结果说明仍有许多病人对痰标本采集方法不完全了解,也没引起足够重视。

445例标本中痰标本镜检结果与培养结果的符合率a组为82.7%,b组为65.6%,c组为49.1%,从痰培养和涂片的结果比较发现a组合b组标本涂片与培养结果符合率高于第三类,分析原因可能与第三类标本细菌种类较多有关。

培养阳性率也是a组和b组高于c组,尤其是c组中培养阳性率很低,因为唾液样标本本身就不含真正的病原菌,所以,即使是阳性也是假阳性。

通过比较分析,标本培养前的涂片镜检与培养结果具有很大的相关性,据此可以向临床提供一级报告,提前提供感染信息,对指导预防用药有积极意义,同时可以排除不合格标本,提高致病菌的检出率,为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提供有效帮助,从而提高病人治疗的有效率,缩短住院时间,节约医疗经费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周惠平.临床细菌学检验面临的挑战[j].中华医学检验杂志,1999,22:121.
[2]叶应妩,王毓三,申子瑜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736–7531.
[3]张迎春,胡亚涛,张敏等.穿刺液涂片与细菌培养的比较[j].
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6,17(6):3581.
[4]郭基平,袁晖蓉,陈幼红等.标本涂片革兰染色在临床微生物检验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导报,2006,32:155.
[5]林嘉,刘华,李焱鑫等.85份合格痰标本涂片检查与培养结果分析[j].上海医学检验杂志,2008,13:98–991.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