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运用信息技术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运用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

李道兵

【关键词】: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高效

【摘要】:把信息技术融入到数学课堂中,改变老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小学数学课堂,让实践与高效并进,智慧与趣味共舞。

一、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充分展示数学的美。

二、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三、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参与学生的探究过程

四、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突破教学难点

五、运用信息技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

六、运用信息技术,实现课堂高效率。

正文:

新课标中指出:要“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这就要求教师能够利用电脑对图形、数字、动画乃至声音、背景等教学需要进行综合处理,使得学生易于理解和掌握,从而让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索能力、实验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发展。如何发挥多媒体信息技术的优势,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具活力和吸引力,让学生的各方面能力在数学学习中得到自主的发展,是我们一直在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的问题,现结合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体会。

一、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充分展示数学的美。

多媒体集声音、图象、文字、动画和视频于一身,其特有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很容易就能创造出热烈、激昂的课堂气氛,直观、生动地对学生进行催化,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如在教学“射线”一课时,教师充分利用网络收集了各种各样的光线、生活中的射线、不同方向的射线,一一罗列,制作成精美的课件,给学生一种霎时震撼的美,此时学生的内心体验远胜于老师空洞地说

教“什么是射线”。又如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了上至宇宙,下至细胞的形形色色关于圆的图片,还有小雨点滴落在湖面上荡起的层层涟漪,学生被这种数学的美深深吸引了,凝神观察,情感教学目标就在这美的体验中得到落实。

二、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欲望

建构主义认为,学生的学习不是一个被动的吸收过程,而是以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建构过程。在这个动态建构的过程中,学习兴趣起到了催化剂的作用,它既是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开端,又是保障学生主动参与的动力源泉。教师可以借助于多媒体信息技术将动画、声音、图片、视频有机结合,创设一些生动的问题情境,这样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我要学”的心理需求,从而形成学习动机。例如:在教学《平移和旋转》一部分内容时。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随着优美的旋律,通过实物投影展示孩子们在海上公园游乐场尽情玩耍的场景,并请孩子们跟随活动的画面用自己的动作和声音把看到的表演出来。屏幕上展现出各种游乐项目,有海盗船、旋转木马、空中自行车等。画面中展示的游乐项目,大多数学生有过亲身的体验,所以倍感亲切,表演起来也惟妙惟肖:时而发出“嗖——嗖”的声音,时而高举手臂上下移动,尽情地表演着。紧接着开始与学生的交流:“刚才我们看到这么多的游乐项目,能按它们不同的运动方式分分类吗?”就这样学生被带入了新知识的学习探索中去。

数学来源于生活,只有当学生把所学知识与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内化知识。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善于挖掘生活中的素材,使学生发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而多媒体信息技术则为生活情境的再现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如教学《小数的认识》时,我摄录了超市里几种常见物品的价格,如快餐面、优酸乳、软皮本、圆珠笔等。在上课时,先让学生说说它们的价格,再通过投影把这个摄录的过程播放给学生看,学生很感兴趣,个个认真观察,兴趣盎然。学生看后,我再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0.5元会写成0.50元?2元写成2.00元?是超市写错了吗?这时,学生的求知欲望空前高涨,都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这样的情景设计,不但为新课的教学作好铺垫,也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运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参与学生的探究过程

1、化静为动,感知知识形成过程

运动变化的东西,新鲜有趣的事物容易引起小学生的注意。在教学中我们利用多媒体课件变静态的“说”为动态的“演”,有效地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圆是如何形成的这一问题上,很多老师都避之不讲,因为这个内容较为抽象,以前有些教师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通常是手持一端系着小球的细线,甩动,让小球旋转一圈,叫学生观察小球走过的轨迹。这一做法有一定的优点,但是这样做学生不容易看清,因为小球走过的轨迹实在太快,一掠而过,留在学生脑中的印象是很模糊的,达不到最佳的效果。我把这一过程用课件来演示:先在电脑上出示系着小球的一根绳子,一端固定在一点上,然后让学生观察小球甩动一周后会出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小球在屏幕上走过一圈,留下了一条红颜色的轨迹,然后再放慢速度重新演示一遍。这样学生对圆的形成就有了一个深刻的印象,并且为圆各部分的名称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感性铺垫。又如在教学“线段、射线、直线”时,在屏幕上显示一个亮点,然后,从亮点向右射出一束水线,使学生看后马上就能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用不同色彩分别在射线上闪烁出第二个亮点和两亮点间的一部分,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将左边一个端点向左延伸,就形成了一条直线;将直线向左右两边适当延伸后,问学生直线还可以向两边延伸吗?引导学生想象出直线无限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通过这样直观教学,将那些看似静止的、孤立的事物活动起来,使学生较容易找出事物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从而获得正确、清晰的几何概念。

2、适时“授渔”,进行学法指导。

“一个普通的教师奉送真理,一个好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一些现成的结论,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懂得这些结论是如何获得的。应该强调的是“发现”知识的过程,以及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形成探究的精神,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论。正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例如,在推导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分组进行剪拼、操作等活动,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长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平形四边形;有的把圆剪拼成近似三角形;还有的把圆剪拼成梯形。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法分别推导出圆面积的计算公式。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尝到了独立思考的乐趣,享受到了探索成功的喜悦。一般推导圆面积公式教学到此结束,可教师并没有就此打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