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捷联航姿系统在_动中通_的应用

合集下载

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

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

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
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已经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光纤通信
技术具有传输速度快,容量大,抗干扰性强,信息安全性高等优点,使得它成为电力系统
调度自动化的首选通信方式。

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信息传输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电力系统调度过程中,需要传输大量的数据和信息,在传输的同时还要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而光纤通信
技术的高速传输特性可以满足这一需求,确保调度信息及时准确地传输到各个终端设备
上。

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监测和控制中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在电力系统调
度自动化中,需要对电力设备和设施进行实时监测和控制,以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而光纤通信技术可以将监测和控制信号传输到各个设备和设施上,并将采集到的数据
传回给调度中心,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还可以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传统的有线电缆相比,光纤通信技术具有更高的信息安全性,能够防止外界干扰和窃听,
确保调度信息的保密性。

光纤通信技术的高可靠性可以有效减少通信中断和故障,提高电
力系统调度的可靠性。

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它可以提高调度信息
的传输速度和准确性,提高指挥调度的效率和准确性,实现电力设备和设施的实时监测和
控制,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前景广阔,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光纤通信技术在现代通信中的应用

光纤通信技术在现代通信中的应用

光纤通信技术在现代通信中的应用简介: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光纤通信技术已成为现代通信领域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光纤通信利用光信号来传输数据,具有高速、大容量、低损耗、抗干扰等优势,因此在电话、互联网、电视、移动通信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在现代通信中的应用。

一、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光纤通信技术是利用光信号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通信技术。

它基于光的波动、折射和全反射原理进行数据传输,主要由光源、光纤、接收器和整套光电转换设备组成。

光源产生的光经过调制和增强后送入光纤中,通过光纤传输到目标地点。

光纤是一种由高纯度的二氧化硅和其他材料制成的非导电的细长材料,光信号在光纤中以全内反射的方式传输,通过不断反射,信号可以在光纤中传输数千公里而不衰减。

接收器接收光信号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然后经过放大和整形后输出,实现了信号的传输。

二、光纤通信技术在现代通信中的应用1. 电话通信光纤通信技术在电话通信领域广泛应用。

相比传统的铜线电话线路,光纤电话线路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和通信质量。

光纤电话线路能够传输更多的信息量,保持通话质量的稳定性,减少通话质量的损耗和呼叫延迟,提供更好的通话体验。

同时,光纤电话线路还具备抗电磁干扰、安全性高和防窃听等优势,保证通话内容的私密性和安全性。

2. 互联网通信在互联网通信领域,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使得用户享受到更加快速、稳定的网络连接。

传统的铜线网络因为数据传输带宽受限,导致网速较低。

而光纤网络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带宽,可以支持更大容量的数据传输。

此外,光纤通信技术具有很低的传输延迟和较高的稳定性,可以满足人们对于网络游戏、视频娱乐、在线教育等高质量网络服务的需求。

3. 电视传输光纤通信技术也广泛应用于电视传输领域。

传统的有线电视系统存在传输损耗、协议限制和用户数限制等问题,而光纤光纤通信技术可以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

光纤传输的高带宽和低损耗特性使得电视信号可以更远距离地传输而不丢失信号质量。

光纤通道在航空电子系统通信网络中的应用--FC-AE-1553

光纤通道在航空电子系统通信网络中的应用--FC-AE-1553

光纤通道在航空电子系统通信网络中的应用 ——FC-AE-1553李颖宗竹林电子科技大学电子科学技术研究院 成都 610054 摘要:本文介绍了光纤通道在航空电子系统通信网络中的应用:FC-AE-1553网络的结构和主要特点.并重点介绍了FC-AE-1553-to-MIL-STD- 1553桥.总结了通过协议桥,传统MIL-STD- 1553与光纤通道的映射关系,并提出了一种改善协议桥数据传输效率的新方案。

关键词:光纤通道;FC-AE-1553; MIL-STD-1553; FC-AE-1553-to-MIL-STD-1553桥The application of Fibre Channel in the avionics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FC-AE-1553Ying LiZhuling ZongResearch Institute of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UESTC ChengDu 610054  Abstract: his paper is focused on the application of Fibre Channel in the avionics 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and introduced the constructions of FC-AE-1553 network. The bridge of the FC-AE-1553-to-MIL-STD-1553 is described in detail. The means of 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Fibre Channel and MIL-STD-1553 with the protocol bridge is given to realize the mapping of these two networks.Keyword: Fibre channel; FC-AE-1553; MIL-STD-1553; The bridge of FC-AE-1553-to-MIL-STD-1553-4:为上层协议层,t向通信协议提供映射担义。

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

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

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同步卫星的移动通信应用俗称“动中通”,是当前卫星通信领域需求旺盛、发展迅速的应用。

“动中通”除了具有卫星通信覆盖区域广、不受地形地域限制、传输线路稳定可靠的优点外,真正实现了宽带、移动通信的目的。

“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由中心站和“动中通”用户站组成,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以星状网为宜,中心站为固定地面站。

“动中通”用户站根据移动载体的区别可以是船载站、车载站(列车、汽车)、机载站,通过“动中通”用户站可以实现与中心站之间的双向数据、话音、图象传输。

“动中通”在铁路系统主要应用在客运列车的通信方面,装备“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后,在客运列车上可以开通卫星电视,装备车载电话厅,也可以用专用车厢,装备几间移动办公室,因为有Internet接入和电信通道,移动办公室内可配备计算机,电话,传真机。

“动中通”卫星通信的主要技术特点传输容量较大:可以实现几十——几百kb/s信息速率传输。

不平衡传输:接收DVB卫星广播信号和Internet接入。

单向接收:接收卫星电视广播系统组成“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由中心站和“动中通”用户站组成,系统的网络拓扑结构通常为星状网、也可以为网状网结构。

中心站与其他卫星系统主站相似,根据系统提供的业务要求设计、配置软件和硬件,并与地面网络连接,包括地面电话交换网、Internet地面接入口等。

“动中通”用户站由卫星接收和发射设备分系统、“动中通”天线伺服分系统组成,“动中通”天线伺服分系统是本项目应用的核心部分,通过其对选择卫星的跟踪功能,始终保持对准卫星转发器,实现信号的接收和分发。

卫星通信分系统卫星通信系统选择Ku频段,以获得较小的天线口径和较高的天线增益。

设备主要由收发信机和调制解调器组成,通信终端可以和以太网相连,提供数据应用和Internet接入;与话音网关连接,提供VoIP电话。

天线伺服分系统车载“动中通”Ku波段0.8米卫星天线,可在车行进期间始终高精度地对准所使用的同步通信卫星,实现高质量的通信。

光纤捷联航姿系统在“动中通”的应用

光纤捷联航姿系统在“动中通”的应用
ttd n a igrfrn esse p l t f c o F s a d wnatu ea dj dn eee c ytm t i e
i mo i n a e l e c m m u c to n. to s t li o t ni a i n
第 l 8卷 第 5期
V 1 8 0. 1 No5 .
电子 设计 工程
Elc r n c De i n E g n e i g e t i s n i e rn o g
21 0 0年 5月
Ma .2 0 y 01
” 的应 用 光纤捷 联航 姿 系统在“ 中通 动
董 蓉霞
Ab t a t T n ou in t e r h fr c mmu i ain s t l t u c l n r c ael e a c r tl n Moi n s tl t s r c : o f d a s lt o s a c o o i o n c t ael e q ik y a d t k s t l t c u ae y i . t ael e o i a i o i c mmu ia in T e e i e c n r ltc n q e whc o i e o o tF t p o n a t u e a d h a i g r ff n e o n c t . h r sa n w o t e h i u i h c mb n sl w c s OG sr d w t t d n e d n e ee c o o a i s s m n n p le a tt c i g s se i n e n o to q i me t Mn o u s u or c i g s s m s a o td wh n y t a d mo o us u o r k n y tm n a tn a c nr le u p n . n p le a tta k n y t i d p e e e a e c mmu iai n s t l t s s e a n i , OG t p o n at u e a d h a i g rf r n e s se i e lt r or a o n c t a el e i e n,t o e t o i me F s a d w t t d n e d n ee e c y tm s r a i r i me p o f d e

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

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

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
首先,在电力系统中,时间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对于许多工作来说,时间是关键因素。

而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可以提供高速的通信速度和精确的时延,能够大
大提高系统工作效率和运行质量。

在电力系统实时监控中,通过光纤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快
速传递控制命令和数据信息,保证系统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其次,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还可以提高通信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统的电信和通信方式受制于静电干扰、电磁干扰和雷击等现象,这些都会导致通信故障。

而光纤通信技术可以避免这些干扰并提供高度安全的通信通道,防止故障和攻击的发生。

此外,光纤通信技术还具有较高的抗干扰能力,可以在极端环境下稳定运行。

最后,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也可以降低通信的成本。

电力系统环境
复杂,往往需要大量的通信设备和线路来实现实时监控和控制。

传统的基于铜线的通信方
式需要大量的设备和维护成本,而光纤通信技术可以通过单根光缆实现远距离通信,大大
减少了设备和线路的数量和维护成本。

总之,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它不仅可以提高
工作效率和运行质量,而且可以降低成本,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电力系统运行环
境越来越复杂,未来光纤通信技术将会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光纤通信技术在民航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光纤通信技术在民航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光纤通信技术在民航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科技日新月异的高速发展,光纤通信技术被应用到各个领域,各种行业中。

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起到的作用也是有目共睹的。

尤其是应用到光纤通信技术的民航通信系统,这一技术大大提高了信息的传播,为民航通信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对DWDM光纤通信、PDH光纤通信等在民航通信系统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光纤通信技术;民航通信;应用;未来发展引言目前我们正处于信息高速发展的时代,各个行业的发展速度也是非常迅速地。

交通以及通信技术也随着发展,需要我们对光纤通信技术作出的深入了解。

除此之外,民航通信是对纤通信技术的安全性、实用性、有效性以及科学性又有着更高的要求。

所以,为了保证民航通信技术的实用以及效率,对光纤通信的未来发展很有必要做出研究。

1光纤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已经被应用于我们国家的各个行业领域中,主要原因是光纤通信技术具有传导速度快,大容量低损耗的特点同时,它本身的抗干扰能力也非常强,这些特点也是其他通信技术所无法比拟的。

尤其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是的光纤通信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

尤其是在容量以及速度方面得到了发展。

除此之外,各种不同领域对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也不同程度的推动了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本篇论文将对光纤连接技术以及波分复用技术进行分析。

1.1波分复用技术采用不相同的光波频率,通过单模光纤低损耗的宽带资源,把光纤低损耗分成不同的通道,使得光波成为不同光纤信号的载体,应用波分复用技术,能够使光波汇集在同一光纤线路中,以此来对信号进行传输。

在末端处,再采用波分复用技术,对不同信号的光纤实施划分,使得信号单独存在,通过一根光纤实现不同的信号传播。

这一技术已得到应用,尤其是我国当前的民航通信中已经应用光纤通信技术,这一技术在民航通信中的应用,不仅使得民航通信的稳定性得到了巩固提升,也使得传播速度得到了质的飞跃。

1.2光纤连接技术光纤连接技术作为信息高速发展的中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光纤通信技术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

解析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

解析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

解析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是一种综合应用技术,主要利用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实现对电力系统的全面监控和远程控制。

纤维光通信技术作为其中的一种重要通信方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为实现稳定、快速、可靠的数据传输和实时控制提供了有力支撑。

首先,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起到了重要的数据传输作用。

在现代电力调度系统中,要同时传输大量的实时数据和监控信息,通过光纤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大容量、高速度的数据传输,避免了数据传输中的失真和丢失问题。

采用光纤通信技术还能够保证数据的安全性,保障系统的实时稳定性。

其次,光纤通信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遥控遥信,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能力。

通过光纤通信技术建立的遥信系统,可以实现对电力系统不同节点的实时监控,及时发现并解决故障,同时也能够方便地对电力设备进行调度和控制,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经济性和稳定性。

总之,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这种技术的高速、大容量、高可靠性以及信息安全性等特点,为电力系统的实时监控和远程控制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同时也为电力设备的信息化和智能化升级提供了支持。

随着纤维光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光纤传输在航空航天与卫星通信中的关键应用

光纤传输在航空航天与卫星通信中的关键应用

光纤传输在航空航天与卫星通信中的关键应用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通信技术的进步对于航空航天领域和卫星通信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中,光纤传输技术凭借其独特的优势,成为了这两个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

光纤传输,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光在光纤中以全反射的方式进行信号传输。

这种传输方式具有许多显著的优点。

首先,它的传输容量极大。

相比传统的通信方式,光纤能够同时传输更多的数据、语音和图像等信息,这对于航空航天和卫星通信中大量的信息交换需求来说至关重要。

在航空航天领域,飞机内部的各种系统和设备之间需要进行高效、稳定的通信。

例如,飞行控制系统、导航系统、座舱娱乐系统等,都依赖于可靠的通信链路来传递信息。

光纤传输能够为这些系统提供高速、低延迟的数据传输,确保飞机在飞行过程中的各项功能正常运行。

想象一下,在飞机的飞行过程中,飞行员需要及时获取准确的气象信息、导航数据以及来自地面控制中心的指令。

如果通信出现延迟或者数据丢失,可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而光纤传输的高速度和稳定性能够有效地避免这些问题,为飞行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航空航天领域对于通信的抗干扰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

在高空环境中,存在着各种电磁干扰,如雷电、太阳活动等。

光纤传输由于其采用光信号而非电信号进行传输,具有出色的抗电磁干扰性能,能够在恶劣的环境下保持通信的畅通。

在卫星通信方面,光纤传输同样发挥着关键作用。

卫星通信系统需要将来自地面站的信号传输到卫星,再由卫星转发到目标区域。

这个过程中,需要传输大量的高清电视信号、互联网数据以及电话通信等信息。

传统的卫星通信方式在传输容量和速度上存在一定的限制。

而采用光纤传输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卫星通信的性能。

通过将地面站与卫星之间的通信链路升级为光纤链路,能够实现更高速、更稳定的数据传输,满足日益增长的通信需求。

不仅如此,光纤传输还能够降低卫星通信的成本。

虽然初期建设光纤链路可能需要较大的投资,但从长期来看,其高效的传输性能和较低的维护成本能够为卫星通信运营商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

解析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

解析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

解析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
光纤通信技术已经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光纤通信技术是一种基于光传输介质的高速数据传输技术,利用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输数据。

光纤通信技术在数据传输速率、带宽、抗干扰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已经成为现代通信技术的重要支撑。

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光纤通信技术的主要作用是实现远程通信和数据传输。

在传统的电力系统中,调度员必须亲自到现场进行监控、操作和控制,因此调度员的工作效率和效果都受到很大的限制。

而通过光纤通信技术,调度员可以通过远程控制中心进行实时监控电力系统运行状态,并对电力系统进行远程控制。

首先,光纤通信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

通过搭建远程监控系统,调度员可以远程监控电力系统的实时运行情况。

在系统中,传感器、采集器等设备通过光纤传输数据,光纤传输的速率和稳定性比传统的有线传输方式更可靠。

同时,光纤通信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环境干扰、电磁干扰等问题,确保数据传输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总之,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是解决传统电力系统远程控制和监控难题的有效途径之一。

其优点包括传输速率快、带宽大、抗干扰能力强等,这些优点为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提供了可靠的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光纤通信技术将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光纤接入设备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光纤接入设备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

光纤接入设备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引言:航空航天是现代科技领域中最具挑战性和最关键的学科之一。

航空航天行业对高效的通信系统的需求一直以来都非常迫切。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光纤接入设备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逐渐成为热门的话题。

本文将探讨光纤接入设备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领域,并分析其优势及挑战。

一、航空航天中的通信需求现代航空航天系统依赖于高效、稳定的通信系统来传输各种数据。

这些数据包括导航信息、飞机状态、气象数据等。

航空航天行业对于通信系统的要求非常严格,因为它们直接影响着飞行安全和操作效率。

因此,寻找一种高速、可靠的通信方法对于航空航天行业来说至关重要。

二、光纤接入设备的优势1. 高带宽和高速度光纤接入设备作为光纤通信的一部分,具有较高的带宽和传输速度。

光纤通信系统可以支持更高的数据传输速率,从而满足航空航天行业对数据传输的需求。

无论是实时导航数据、飞机状态还是其他重要信息,光纤接入设备都能提供高速、稳定的通信通道。

2. 抗干扰性在航空航天行业中,电磁干扰是一个常见的问题。

传统的电缆和连接器容易受到环境和外部电磁辐射的影响,产生通信中断或丢失数据的情况。

而光纤接入设备则不容易受到这些问题的干扰,因为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几乎不受电磁干扰的影响。

3. 轻量级和小型化航空航天工程领域对设备的重量和尺寸有着严格的要求。

与传统的铜缆相比,光纤接入设备具有轻量级和小型化的优势。

这意味着在航空器中使用光纤接入设备可以减轻负担,提高飞行效率。

4. 低信号衰减传统的铜缆在长距离传输时存在信号衰减的问题,而光纤接入设备则可以克服这个问题。

光信号在光纤中传输时的衰减非常小,所以可以实现长距离的数据传输,满足航空航天行业对远程通信系统的需求。

三、光纤接入设备在航空航天中的应用领域1. 数据传输光纤接入设备在航空航天领域的主要应用之一是数据传输。

航空器上需要传输大量的数据,包括飞行数据、导航信息、航空电子设备的控制系统数据等。

光纤接入设备可以提供高带宽和高速度的数据传输通道,确保数据的实时性和准确性。

光纤通讯技术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

光纤通讯技术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

光纤通讯技术在通信领域中的应用作为信息时代的核心技术,通信技术无疑是现代化社会运转的必要条件。

而在各种通信技术中,光纤通信技术因其传输速度快、媒介无干扰、传输距离长等优势,逐渐成为各种通信场景下的首选技术,对全球的信息化进程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一、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光纤通信技术是利用光纤做为传输介质,用激光器把信息转化成光脉冲,经过光纤把信号传输到目的地。

光纤通信技术的原理是:把Ⅰ级信号(如语音、图像等)转变成电信号,然后经过模数转换器(DAC)转换成脉冲电压,再经过放大器放大,将脉冲电压驱动激光器发出与电信号形状相同的激光光脉冲,经由一条或更多条光导纤维传输,由光探测器将光脉冲转换成电脉冲,然后经过Ⅰ级解调器重新转换成到达终端的原始信号(语音、图像等)。

光纤接口是用于连接光源和检测设备或两根光纤的,用于将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和将电信号转换成光信号。

光纤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就是利用光纤做为传输介质,并通过激光器、光接口器、波长分复用器、放大器和光探测器等器件实现光的传输和转换。

二、光纤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1.数据中心随着数据中心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内传输距离要求短,速率要求高,稳定性要求高。

因此,光纤技术的优势显而易见,利用光纤进行内部服务器之间的通信,提高传输效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散热量。

同时,光纤通信技术也在数据中心的网络接入点上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网络交换机之间使用光纤线,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

2.室外通信由于光纤的传输距离很长,并且不受信号衰减等因素的影响,实现了低噪音、低损耗的信号传输。

因此光纤通信在远距离通信线路以及长距离交通枢纽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例如,海底电缆等大型通信线路采用光纤技术,通过海底光缆将信号传输到全球各地。

3.智能家居随着智能家居概念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使用各种智能硬件,如智能门锁、智能插座、智能摄像头等等,这些设备之间的互联问题也变得尤为重要。

光纤通信技术可以实现智能家居设备之间的高速互联,保证数据传输的速率和稳定性,规避无线信号干扰以及隐私泄漏等问题。

“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

“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

“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
佚名
【期刊名称】《《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由中国航天时代电子公司研发的“动中通”——Ku频段移动卫星通讯车载站.采用航天独有的捷联惯性导航及精密天线伺服系统,能够有效隔离通讯载体在运动过程中由于其姿态和地理位置发生变化而导致的通信中断,具有卫星通信覆盖区域广、不受地形地域限制、传输线路稳定可靠等优点。

【总页数】1页(P3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27.2
【相关文献】
1.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链路预算及实例分析 [J], 杨新华;刘杨;雷迪伟
2."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与同址电台干扰问题研究 [J], 马谢; 赵治国; 周万宁; 刘海峰; VLADIMIR·MORDACHEV
3.“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技术的发展研究 [J], 乌日娜
4.关于动中通卫星通信系统若干技术问题的探讨 [J], 许松松;陆斌;高睿劼
5.动中通移动卫星通信系统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光纤通信技术在民航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杨俊

光纤通信技术在民航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杨俊

光纤通信技术在民航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杨俊摘要:光纤通信技术会直观影响民航通信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因此,唯有更客观、适宜地优化运用该技术,才可有效确保民航通信的成效与品质。

对此,涉及工作人员与探究专员还应深化探析光纤通信技术,及时联动民航通信的真实状况,以最优化呈现其价值效用。

关键词:光纤通信技术;民航通信系统;应用引言在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正在飞速发展,无论是交通、通信等各个方面都发生着巨大变化,为了得以有效且更好地确保民航通信效率以及质量,需要对光纤通信的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民航通信对光纤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民航通信技术中要保障光纤通信技术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从根本上提升光纤通信的水平以及质量,从根本上保障我国民航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1关于光纤通信技术相关阐释光纤通信就是使用光作为传播介质进行通信,工作时需要将人们所想要传输的电信号、声音信号等通过专业的仪器和设备转化为光信号,再通过所布置的光缆进行传输,传输至想要传输的目的地后,再通过一些专业设备仪器进行光信号与声音信号、电信号的转化,最终完成通信过程。

从光纤通信技术的工作原理可以看出光纤通信的其中一项优势,即极快的传播速度。

光纤通信技术当前已经规模化运用于我国多个领域,其自身优势特征较为突出,比如具有传导速率较高、容量偏大、抗干扰能力较强,已经实时损耗较低等。

该通信技术侧重于通过光导纤维进行对信号的传输,从而实现对涉及信息的传递。

受社会革新发展与科技日益进步影响,光纤通信技术获得了质的飞跃,特别是在传输速率与容量等维度得以显性提升,这极大促进了光纤通信技术事业的能动发展。

1.1波分复用技术运用异同的光波频率,基于单模光纤低损耗的宽带资源,将光纤低损耗划分为多元的通道,使光波变成不同光纤信号的载体,运用波分复用技术,可适时将光波集中于同一光纤线路内,后续施行信号传输。

在其末端位置,再次运用该项波分复用技术,为使相应信号相对独立的存在,可针对异同信号的光纤进行适时分划,后续以一根光纤达成不同的信号传播。

动中通天线的应用

动中通天线的应用

动中通天线的应用“动中通”是由卫星自动跟踪系统和卫星通信系统两部分组成。

卫星自动跟踪系统卫星自动跟踪系统是用以保证卫星发射天线在车体运动时对卫星的准确指向。

其主要设备有:(1)天线座,采用卸载和储力方式减小天线传动时的负载惯量。

(2)伺服,采用位置环或速度环控制方式,使用模拟硬件提高电路响应速度,减小伺服跟踪系统的动态滞后误差。

(3)数据处理,使用专用的数学解算平台,对误差信号、载体的动态信号进行处理,解算出天线的控制信号。

(4)载体测量,使用捷联惯导测量组合测量出载体的变化量,使其反应在天线跟踪上。

其中,激光陀螺是在光学干涉原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导航仪器,成为新一代捷联式惯性导航系统理想的主要部件,用于对所设想的物体精确定位。

石英挠性摆式加速度计是由熔融石英制成的敏感元件,挠性摆式结构装有一个反馈放大器和一个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沿载体一个轴的线加速度。

光纤陀螺三轴惯测组合由三个光纤陀螺仪和三个石英挠性摆式加速度计组成,可以实时地输出载体的角速度、线加速度、线速度等数据,具有对准、导航和航向姿态参考基准等多种工作方式,用于移动载体的组合导航和定位,同时为随动天线的机械操控装置提供准确的数据。

主要性能:加表精度1×10-4g;光纤陀螺精度(漂移稳定性)≤1°/h;标度固形线性度≤5×10-4。

卫星通信系统卫星通信系统的作用是使电视信号上行传输到卫星,并由转发器下行传送到地面卫星接收装置。

其主要设备有:编/解码器、调制/解调器、上/下变频器、高功率放大器、双工器和低噪声放大器。

“动中通”系统工作原理载体在移动过程中,由于其姿态和地理位置发生变化,会引起原对准卫星天线偏离卫星,使通信中断,因此必须对载体的这些变化进行隔离,使天线不受影响并始终对准卫星。

这就是天线稳定系统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也是移动载体进行不间断卫星通信的前提。

“动中通”自动跟踪系统是在初始静态情况下,由GPS、经纬仪、捷联惯导系统测量出航向角、载体所在位置的经度和纬度及相对水平面的初始角,然后根据其姿态及地理位置、卫星经度自动确定以水平面为基准的天线仰角,在保持仰角对水平面不变的前提下转动方位,并以信号极大值方式自动对准卫星。

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

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

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
光纤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中的应用已经成为电力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可以提高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效率和可靠性,减少故障和维护成本,提高电力系统的
安全性和稳定性。

1.光纤通信技术可以实现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集中控制、远程通信和监测。

通过光
纤通信技术,可以将各个分散的电力设备监测点连接起来,实现实时监控电力设备的状态
和运行情况。

同时,光纤通信技术还可以通过远程通信,实现对电力设备的集中控制和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的调度自动化水平。

2.光纤通信技术可以提高电力系统通信的速度和可靠性。

相比传统的通信方式,光纤
通信技术的传输速度非常快,同时还可以同时传输大量的数据。

这样可以加快电力系统调
度自动化的响应速度和处理能力,提高电力系统的通信质量和可靠性。

3.光纤通信技术可以减少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故障和维护成本。

由于光纤通信技术
采用的是光信号传输,而不是电信号传输。

因此,它不会受到电磁干扰和信号衰减的影响,避免了通信线路容易受到外部干扰造成断线的问题。

这样可以减少电力系统调度自动化的
故障率和维护成本。

4.光纤通信技术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光纤通信技术采用的是光纤线路,不受雷击等自然灾害影响,也不易受到人为破坏。

这样可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
稳定性,确保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地运行。

光纤通信技术在民航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光纤通信技术在民航通信系统中的应用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通信技术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19【关键词】光纤通信 民航通信 系统运用在当前信息时代背景下,我国社会正在飞速发展,无论是交通、通信等各个方面都发生着巨大变化,为了得以有效且更好地确保民航通信效率以及质量,需要对光纤通信的技术进行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除上述之外,民航通信对光纤技术有着更高的要求,因此在民航通信技术中要保障光纤通信技术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有效性,从根本上提升光纤通信的水平以及质量,从根本上保障我国民航通信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以及安全性。

1 光纤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目前早已被我国各个领域所广泛运用,其自身具备传导速度较快,容量大同时损耗较低以及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主要是通过光导纤维传输信号,达到信息的传递。

科技的进步以及社会的发展使得光纤通信技术得到了质的飞越,尤其是在容量、传输速度等方面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促进光纤通信技术事业飞速发展。

除上述之外,在不同的领域使用光纤通信技术可以推动该技术的发展,本文将对光纤连接技术以及波分复用技术等进行分析。

1.1 波分复用技术采用不同的光波频率,通过单模光纤低损耗的宽带资源,把光纤低损耗分成分成不同的通道,使得光波成为不同光纤信号的载体,采用波分复用技术,使得光波能够汇集在同一光纤线路中,从而对信号实施传输。

在末端处,再采用波分复用技术,对不同信号的光纤实施划分,使得信号单独存在,通过一根光纤实现不同的信号传播。

当前我国在民航通信中已经广泛应用光纤通信技术,使得民航通信的稳定性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也使传播速度进一步加快。

1.2 光纤连接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在民航通信系统中的应用文/郭湘云作为信息高速中的一个重要标志,更是光纤通信技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为了满足人们对信息时代的需求,将光纤技术运用于各个行业,能够很大程度提升传播速度。

旋转IMU在光纤捷联航姿系统中的应用

旋转IMU在光纤捷联航姿系统中的应用
bx ⎡ω ib ⎤ ⎡ E x cos Ω t − E y sin Ω t ⎤ ⎢ by ⎥ ⎢ ⎥ b ⎢ω ib ⎥ = ω ibd + ⎢ E x sin Ω t + E y cos Ω t ⎥ , bz ⎥ ⎢ω ib ⎢ ⎥ Ez ⎣ ⎦ ⎣ ⎦
bx ⎡ f ib ⎤ ⎡∇ x cos Ω t −∇ y sin Ω t ⎤ ⎢ by ⎥ ⎢ b ∇ x sin Ω t +∇ y cos Ω t ⎥ ⎢ f ib ⎥ = f ibd + ⎢ ⎥ bz ⎥ ⎢ f ib ⎢ ⎥ ∇z ⎣ ⎦ ⎣ ⎦
⎡ cos β Cz = ⎢ ⎢ − sin β ⎢ ⎣ 0 sin β cos β 0 0⎤ 0⎥ ⎥ 1⎥ ⎦
267
王其等:旋转 IMU 在光纤捷联航姿系统中的应用 1) 绕 ozs 轴旋转得到的将式(3)和式(4)分别代入式(2):
bx ⎡ωib ⎤ ⎡ Ex cos Ω t − Ey sin Ω t ⎤ ⎢ by ⎥ ⎢ ⎥ b ⎢ωib ⎥ = ωibd + ⎢ Ex sin Ω t + Ey cos Ω t ⎥ , bz ⎥ ⎢ωib ⎢ ⎥ Ez ⎣ ⎦ ⎣ ⎦ bx ⎡ fib ⎤ ∇ x cos Ω t −∇ y sin Ω t ⎤ ⎡ ⎢ by ⎥ ⎢ b ∇ x sin Ω t +∇ y cos Ωt ⎥ ⎢ fib ⎥ = fibd + ⎢ ⎥ bz ⎥ ⎢ fib ⎢ ⎥ ∇z ⎣ ⎦ ⎣ ⎦
(7)
绕 oxs 轴旋,惯性元器件的 oys 轴和 ozs 轴的输出误差有周期性的变化, oxs 轴输出误差没有周期性的变化。 3) 绕 oys 轴旋转得到的将式(3)和式(4)分别代入式(2):
β s xb yb zb ⎯⎯ → xs ys zs 。仿真中用矩阵 Cb 表示这个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车载“动中通”通信系统的应用极为广泛,从行驶在戈壁搓板路面的“神舟”系列搜救车,到行驶在高楼林立的城市公路的公安系统通信车,再到不可知环境的应急系统通信车,林林总总。

“动中通”通信系统工作的前提是通信天线要在载车行驶条件下精确对准卫星,而载车的机动性和路面的复杂性增加了其难度,一方面要求天线响应快,在桥梁、树木、建筑物、山体和隧道等遮挡后迅速完成对卫星目标的重捕,另一方面在载体剧烈扰动时能精确地自动跟踪卫星目标[1]。

本文通过高精度单脉冲自跟踪系统和光纤捷联航姿系统在天线控制系统中的联合使用,使这一要求得以实现。

1天线控制系统设计
高精度的“动中通”天线控制系统一般采用的工作方式
为伪单脉冲单通道[2]的自动跟踪模式。

所谓单脉冲就是在一个脉冲上可得到完整的目标偏离天线电轴的误差信息,因此响应快;伪单脉冲自跟踪也为零值跟踪,工作在和信号的最大点,差信号的零点,该处差斜率最大[3],所以跟踪精度高,抗颠簸、冲击、振动能力强。

“动中通”天线的半功率波束宽度较窄,动态条件下没有航姿系统的引导,自身捕获卫星目标的时效性较差。

光纤捷联航姿系统是一种把光纤陀螺和加速度计直接连接在动载体上测量载体的角加速度分量和角速度分量,航姿处理器根据车体坐标系和导航坐标系的方向余弦阵,计算出沿导航坐标系3个轴上的加速度分量,进而计算出载体的航向和姿态信息[4]。

光纤捷联航姿系统是一种辅助式惯性系统,成本低可靠性高[5],它不具备自对准功能,利用单脉冲跟踪系统对卫星目标高精度跟踪的角度数据,实时标定光纤捷联航姿系统初值,可以使航姿系统长期保持在高精度的惯性导航水平上。

天线控制系统在进行卫星目标捕获时,工作方式为航姿系统引导天线指向卫星目标[6],目标进入天线电轴的半功率波束宽度内,天线控制系统自动转换到单脉冲自动跟踪模式,完成天线对卫星目标的捕获任务而进入高精度自动跟踪状态。

高精度单脉冲自跟踪系统和光纤捷联航姿系统在天线控制系统中的联合使用,使“动中通”通信系统天线控制系统设备同时具备快速捕星和精确跟踪的能力。

“动中通”通信系统天线控制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当单脉冲自跟踪支路故障时,作为一种冗余手段,天线
光纤捷联航姿系统在“动中通”的应用
董蓉霞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39研究所陕西
西安710065)
摘要:为解决各种环境下“动中通”天线对目标的快速捕获和精确跟踪,天线控制系统采用了低成本光纤捷联航姿系统与单脉冲自跟踪系统相结合的控制技术,目标可见时采用单脉冲自跟踪,同时利用单脉冲自跟踪精度高的特点对光纤捷联航姿系统实时标校,使航姿系统长期保持在高精度的惯性导航水平上;目标被遮挡后利用光纤捷联航姿系统引导跟踪,通过试验及数据分析,该技术的使用使“动中通”天线在任何环境下,跟踪精度达1/10半功率波束宽度,对目标的捕获时间小于1s 。

关键词:动中通;光纤捷联航姿系统;单脉冲自跟踪系统;捕获;跟踪中图分类号:TN8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36(2010)05-0076-02
Application of FOG strapdown attitude and jeading reference system
in -motio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DONG Rong -xia
(The 39th Institute ,Electronic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rporation of China ,Xi ’an 710065,China )
Abstract :To find a solution to search for communication satellite quickly and track satellite accurately in -Motio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There is a new control technique which combines low cost FOG strapdown attitude and heading reference system and monopulse autotracking system in antenna control equipment.Monopulse autotracking system is adopted when communication satellite is seen ,at one time ,FOG strapdown attitude and heading reference system is real time proofread with monopulse autotracking system.When communication satellite is obstructed ,FOG strapdown attitude and heading ref -erence system is adopted for guiding tracking.Finally via test data analysis ,it is achieved that tracking accuracy is 1/10HPBW and capture time is less than 1second in kinds of environment.
Key words :in -motion satellite communication ;FOG strapdown attitude and heading reference system ;monopulse auto -tracking system ;search ;track
收稿日期:2009-10-13
稿件编号:200910040
作者简介:董蓉霞(1971—),女,山西临猗人,高级工程师。

研究方向:天线控制技术。

电子设计工程
Electronic Design Engineering
第18卷
Vol.18
第5期No.52010年5月May.2010
-76-
控制单元利用捷联航姿系统送出的天线车体角度作为引导命令引导天线,在航姿收敛时间范围内引导跟踪目标。

2试验与数据处理
为了检查天线对卫星目标的捕获能力,测试单脉冲自跟
踪性能和捷联航姿系统的各项性能,在某工程“动中通”通信系统天线控制设备中进行了专项试验,试验内容包括在建筑工地、沙石路面、复杂城市环境和山区公路上的颠簸跟踪性能试验和动态再捕星试验。

2.1再捕获试验
载车在山区公路以30~80km/h 的时速运行,天线跟踪东
经87.5°的中卫1号同步卫星,在连续穿越5个涵洞时,天线控制单元记录天线工作状态和天线运动数据。

通过图谱绘制以及所记录的角度和时间数据分析,检验天线的再捕获能力。

数据记录曲线如图2所示,细线条记录的是捷联航姿系统在涵洞里引导天线指向卫星目标的数据,粗线条记录的是天线载车在出涵洞后,单脉冲自跟踪系统控制天线跟踪卫星目标的数据,二者对天线控制趋势一致,衔接过渡平滑,载车在出涵洞时天线对卫星目标的信标信号频率和相位的锁定时间不大于2s 。

2.2抗扰动能力试验
载车在开阔不遮挡、无路面、车辆可极限通过的建筑工
地复杂地形条件下以5~35km/h 的时速连续运行,天线跟踪东经103°的烽火1号02星,以单脉冲自跟踪方式对目标进行跟踪,同时记录天线跟踪接收机跟踪卫星信标角偏差信
号、天线控制单元工作状态和天线运动数据,通过图谱绘制,
分析出载车在颠簸路面行驶时天线动态跟踪的能力。

数据记录结果如图3和图4所示。

由图3和图4可知,载车在颠簸路面分别以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行驶,在记录数据将近1min 的时段里,天线没有丢失目标,始终处于单脉冲自跟踪状态,载车运动引起天线方位角运动速度达到123.33(°)/s 时,俯仰角运动速度达到48(°)/s 时,天线能够正常跟踪卫星信标。

3结束语
通过对某车载“动中通”通信系统天线控制分系统的多
项试验分析,表明捷联航姿系统与单脉冲自跟踪系统结合使用,有效解决了“动中通”设备要求天线控制分系统对卫星目标捕获快速和跟踪精确。

该方法的性价比较高,实用可靠。

参考文献:
[1]阮晓刚,汪宏武.“动中通”卫星天线技术及产品的应用[J].
卫星与网络,2006(3):34-37.
[2]沈民谊,蔡镇远.卫星通讯天线.馈源.跟踪系统[M].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1993:234-237.
[3]马宁.“动中通”常用跟踪方式[J].测控与通信,2008,32
(120):43-46.
[4]唐大全,刘锦涛,张博.微型捷联姿态系统的硬件设计[J].
自动化仪表,2007,28(1):15-18.
[5]秦永元.惯性导航[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328-330.[6]AL-7204-Product-Sheet [EB/OL].2008.http :///uploads/Files/AL-7204.pdf.
图1某车载“动中通”天线控制系统框图
图2
山区公路上天线跟踪状态数据曲线
图3
颠簸路面单脉冲自跟踪方位角运动曲线
图4
颠簸路面单脉冲自跟踪俯仰角运动曲线
董蓉霞,等光纤捷联航姿系统在“动中通”的应用
-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