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基础知识详解.doc
美术基础知识
![美术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7bad0f204a1b0717fd5dd66.png)
美术基础知识1、素描是美术中基础的造型艺术,分两大类:一类是用线条表现物体的结构叫结构素描。
一类是着重用光线明暗来表现物象叫明暗素描。
2、素描构成形体的基本要素:点、线、面、体。
3、几何体写生的基本要素:三大面、五大调子。
三大面从色调块面的转换层次上看是亮面、灰面、暗面五大调子是把物体的明暗关系归纳为五种基本调子,即亮面、灰面、暗面、明暗交界线、投影。
(出题:画一几何体能标出五大调子), 4、透视中的名词:视平线:与画者眼睛平行的水平线心点:画者眼睛正对着视平线上的点视点:即作画者眼睛所处位置视中线:就是视点与心点相连,也就是与视平线成直角的线消失点:在透视中伸远到视平线心点两侧逐渐消失的地方。
5、我们学习两种透视规律,分别是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平行透视有一个消失点,叫主点,成角透视有两个消失点,叫余点。
6、我们以正六面体为例,只要六面体中一个面与画面平行时,其他面则逐渐向主点消失,这种透视现象叫平行透视,它有一个消失点,也叫一点透视,最多可以看见三个面,最少可以看见一个面。
平行透视举例:路两边的树越来越小。
7、成角透视也叫两点透视,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
8、透视现象:近高远低、近宽远窄、近大远小。
(出题):1、掌握两种透视的基本规律2、给出一种现象能判断是什么透视现象3、能画出各种物体的平行、成角透视图暗面 亮面明暗交界线 灰面投影 亮面 灰面暗面 明暗交界线 投影平行透视图画法:1、确定消失点;2、画出与视角平行的面;3、面上各点与消失点连线;4、线上截取透视面;5、形象地画出物体。
成交透视图画法:1、确定两个消失点;2、画出冲着你的物体上的边;3、边上两点分别与两消失点连线;4、分别截取两个透视面;5、形象地画出物体。
9、构图有三角形构图(重点)、圆形构图、S形构图等。
(出题):1、给出一些东西可以完成特定形式的构图。
如:一个酒瓶、两个梨和一个苹果的构图。
美术基础知识
![美术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51e14a380066f5335a812155.png)
基础知识1、美术分类有:绘画、雕塑、设计、工艺、建筑、书法、篆刻和新媒体艺术等。
又可分为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
2、雕塑是美术的主要种类之一,一般分为:圆雕和浮雕3、联想是由一种事物联想到另一种事物的心理过程,是现实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在人脑中的反应。
可分为接近联想、类似联想、对比联想、因果联想等。
4、线条是最基本的视觉传达和交流的手段之一,是美术的语言要素之一。
5、线条的功能首先是限定性状,是最简洁的造型手段。
还可以通过线条表达情感。
6、十八描是古代人物衣服褶纹的各种指法。
7、速写是指迅速描绘对象的林场习作,要求在较短的时间内,使用简单的绘画工具,以简练的线条,扼要的画出对象的形体特征、动势和神态。
8、速写分类动物速写、景物速写。
9、毛笔的构成分为笔头、笔杆两部分。
笔头由笔锋、笔腰和笔根三部分。
笔毫分为硬豪、软豪和兼豪。
书法:是一门古老的艺术。
它是一种凭借线条和形体结构来表现人的某种气质、品格、情操的艺术。
10、中国主要的书体有:小篆、隶书、行书、楷体、狂草。
11、中国画最大的艺术特点在于它的“笔墨”,“笔”是指用笔,依据用笔时的走向,可分为:中锋和侧锋。
11、写意花鸟画是以动植物为主要描绘对象的中国画传统画科。
多以墨色为主,它可先墨后色,也可以先色后墨。
12、藤本植物是国画家喜欢表现的题材之一,如葡萄、葫芦、紫藤。
13、画葡萄步骤:1、画叶。
2、趁叶片墨色未干,用浓墨画叶脉、叶筋。
3、画枝条。
4、画果实。
14、表现空间深度的最简明的方法是透视。
透视的一个基本规律:近大远小。
可分为焦点透视、散点透视、分层表示法、平面遮掩法、反透视法、画面分割法等。
15、色彩是由不同的光波作用于人的视觉而产生的,并通过视觉影响人们的情绪、思想、行为甚至健康。
16、色彩具有情感性和象征性。
色彩通过视觉影响人们的情绪、思想、行为甚至健康。
17、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色彩的三原色:红、黄、蓝。
色彩的三间色:绿、橙、紫。
美术基础知识
![美术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7ea76a16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ba.png)
美术基础知识1 美术的基本概念和内涵: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材料和艺术技巧,创造视觉艺术形象,以满足人们的审美需求,反映社会或表达艺术家思想感情的一种艺术形式。
2 美术的主要分类方法与各类别的特点:分类方法:从美术的社会功能角度来划分,可以大体分为审美性艺术和实用性艺术两大形态;从美术创作的表现形式及工具媒介来划分,可以分为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现代设计,摄影,书法,篆刻,新媒体艺术等;从美术作品的视觉形式及认知归类来划分,可以大致分为具象美术,意象美术与抽象美术。
绘画的分类:使用的工具材料和技法的不同: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丙烯画;所选取的题材和内容的不同:人物画、静物画、风景画(中国画称为: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画面形式的`不同:壁画、岩画、单幅绘画、组画、连环画、架画;不同的社会功能:年画、海报、广告画、插画、装饰画。
雕塑:又称雕刻,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
可分为:圆雕、浮雕、透雕。
现代设计(包括):现代建筑设计、现代产品设计、现代平面设计、广告设计、服装设计、纺织设计、为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服务的几个特殊技术部门(即摄影、电影与电视制作,商业插图)3 列举美术的基本造型元素,并分析相关的形式原理造型元素:点、线、面、形状、色彩等点是最简单的造型元素,点可以发挥画龙点睛的作用,他和其他造型要素相比,更容易形成画面的中心,起到平衡画面轻重、填补空间、活跃画面的作用,点还可以和其他元素组合在一起,成为一种肌理,衬托画面主体。
线是点移动的轨迹,具备长度与宽度的变化,在绘画中,不同工具画出的线条感觉不同,没哟中线都具备独特的个性和情感。
面是线移动的轨迹。
它是美术领域三大元素中最大的形态,它可在大小,位置,形状,虚实,层次方面变化,是具有最多样外形特征和运用最广泛的造型元素。
面包含了点和线的因素,丰富而多变。
形式原理:对称均衡、重复、节奏、对比、变化、统一等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彩度;色彩具有点线面所不具有的魅力。
美术基础知识详解.doc
![美术基础知识详解.doc](https://img.taocdn.com/s3/m/4b0d595b0740be1e650e9a60.png)
美术基础知识详解美术基础书篇一:美术基础知识美术作品产生的来源:1、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2、需要创造性的构思和独特的表现技巧。
美术主要包括:1、绘画、2雕塑、3设计、4、建筑(书法、篆刻、摄影、动画、摄像、电脑美术、新媒体艺术等也属于美术)。
绘画分类:1、按照工具材料分:中国画、油画、版画、素描等。
2、按照表现题材: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
3、按照功能分:壁画、装饰画、年画、连环画、招贴画、漫画、插图等。
雕塑分类:1、按照材料和工艺分:石雕、玉雕、木雕、砖雕、铸铜、泥塑、玻璃钢塑等。
2、按照表现形式分:浮雕、圆雕、透雕。
3、按照功能性质:架上雕塑、建筑装饰雕塑、纪念性雕塑、环境雕塑等。
设计分类:工业产品设计、广告、标志、书籍装帧、商品包装、空间外环境设计。
建筑分类:1、传统建筑:宫殿建筑、坛庙建筑、宗教建筑、园林建筑、民居建筑。
2、现代建筑:纪念性建筑、公共建筑、民用建筑。
“三庭五眼”:是前人绘画经验的总结,是成年人五官平视时的基本比例关系的一般规律。
分为上庭、中庭、下庭。
透视:如果人的头部产生俯、仰或侧转运动,那么画面中五官的比例、位置和形状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八种头部基本形(头部八格):申、甲、由、田、用、国、目、风。
“站七坐五盘三半”:是前人绘画经验的总结,是以一个头长为单位,衡量出的一般成年人身体的基本比例关系。
重心线:人体重心是由人的头、躯干及四肢重力的合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点,由此点垂直向下指向地面的线。
动态线:人体的运动产生动态,就描绘着以人物的动态而言,最明显的动态线就是衣裤与身体贴得较紧的部位。
服装设计的原则:服装设计要兼具审美性和实用性。
服装设计的三要素:款式、颜色、面料。
学生装款式主要分为两类:制服式学生装和运动式学生装。
服装设计效果图主要有:淡彩表现法、水粉表现法、彩色铅笔表现法、麦克笔表现法、材料拼贴等。
字体设计变化方法:字形变化、结构变化、字义变化。
字体设计表现形式:形象化字体设计、意象化字体设计、装饰化字体设计。
美术基础知识
![美术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0ebfc1759eef8c75fbfb391.png)
美术基础知识1、美术:又叫造型艺术、空间艺术、视觉艺术。
它是指艺术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色、纸张、画布、泥土、石头、木料、金属等)塑造可视的平面或立体的视觉形象,以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的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
2、美术包括绘画、雕塑、建筑艺术、工艺美术四大类。
3、中国画:泛指中国传统的绘画艺术,从内容上可分为人物、山水、花鸟等几类。
4、中国画从技法上分为写意、工笔两类。
工笔画的特点:注重写生、造型严谨、用笔工细、设色浓丽。
写意画的特点:格调粗犷豪放,造型简练生动。
5、使用的是是国独有的毛笔、墨、宣纸等工具材料。
6、用笔:指用中锋、侧锋等笔法做画的方法7、用墨:墨色——焦、浓、重、淡、清(墨分五色)墨法——积墨法破墨法泼墨法8、写意花鸟画是我们熟悉的以描绘花鸟、草虫等内容为题材的中国绘画.9、山水画——勾、皴、擦、染、点。
10、速写:指在短时间内扼要画出形象的形体、动作和神态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11、要画好人物物速写,需要了解人体的大体比例、结构和动态规律,还需要依靠对形象的记忆和理解。
12、人体分为头部、躯干、上肢、下肢四大部分,脊椎骨是躯干的支柱,它连贯头颅、胸廓和骨盆三大块形体,并通过肩胛和骨盆连接上下肢,形成了人体基本结构。
13、人体比例是指人体各部分之间的度量比较,人们常常习惯于以头的高度为一个度量单位,以此来测量全身各部分之间的比例。
14、人体重心在脐孔上下,由此向地面垂直的线为人体重心线。
15、不同姿态的人体比例是不同的,站约 7.5 个头长,坐约 5.5 头长,席地坐约 3.5 头长.简称:立七、坐五、盘三半;跪约41/3头长。
16、“三庭五眼”是指人物的面部长度平均分成三份称为上庭从发际到眉间,中庭从眉间到鼻尖,下庭从鼻尖到下下巴。
17、透视的基本规律是近大远小,可分为成角透视和平行透视。
透视分平行透视为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
18、平行透视是指物体的一个面与画者相对。
美术创作基础知识
![美术创作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50b8d93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5243e0b.png)
美术创作基础知识美术创作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形式,涉及到广泛的技巧、概念和理论。
了解基础知识对于提升创作的质量和表现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美术创作的基础知识,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概念。
一、线条与形状线条和形状是美术创作中的基本元素。
线条有不同的类型,如直线、曲线、斜线等等。
它们可以用于描绘物体的轮廓、纹理、动态和情感等。
形状则是由线条所形成的空间区域,可以是几何形状或自然形状。
掌握线条和形状的运用可以帮助创作出更有深度和立体感的作品。
二、色彩理论色彩是美术创作中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
色彩可以传达情感,创造氛围,并强化作品的视觉效果。
理解色彩理论可以帮助艺术家深入了解色彩的组成、相互作用和运用。
色彩有三个基本属性:色调、明度和饱和度。
通过掌握这些属性,艺术家可以有效地运用色彩来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三、透视与比例透视和比例是绘画和设计中常用的技巧,用于创造三维空间的 illus ion。
透视关注了物体在空间中的相对位置和形状,通过线性透视和点透视的原理,艺术家可以更准确地表现远近、大小和深度。
比例则涉及到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使作品更具真实感和平衡感。
四、构图与布局构图是指作品的整体结构和安排。
艺术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如重点位置、对称与不对称、黄金分割等等,以创造视觉上的平衡和吸引力。
布局则关注元素在画面中的相对位置和空间占用。
艺术家可以运用对比、重复、层次等手法来组织布局,以达到所需的美学效果。
五、材料与工具艺术创作使用的材料和工具千变万化。
了解不同的绘画、雕塑和立体设计材料,以及如何正确使用各种工具,对于创作非常重要。
了解材料和工具的特性和属性有助于艺术家更好地实现自己的想法,并创造出独特的作品。
六、艺术风格与表现力艺术家可以根据个人的创作意图和理念选择不同的艺术风格和表现方式。
了解不同的艺术风格,如印象派、表现主义、写实主义等等,可以丰富艺术家的视野,并开拓创作的可能性。
表现方式涉及到表达艺术家情感和思想的方式和手法,如用色、笔触、纹理等等。
美术基础知识与常识
![美术基础知识与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cdaa292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f.png)
美术基础知识与常识素描基础知识一、定义:广义上的素描,泛指一切单色的绘画。
狭义上的素描,专指用于学习美术技巧、探索造型规律、培养专业习惯的绘画训练过程。
二、分类:(一)按(功能)划分1.创作性素描:有主题有思想酝酿构思目的性很明确具有独立的艺术价值2.习作性素描:手稿写生练习掌握基本技法培养观察方法(二)按(表现手法)划分1.明暗素描(光影/全因素素描)明暗调子表现接近实物2.结构素描:(线)表现物体结构关系又称“形体素描”用简单的调子表现体积及空间3.白描:北宋李公麟独立成科4.速写:快速写生简练的线条短时间内(培养绘画概括能力)(三)其他分类--(了解)1.工具划分:铅笔、炭笔、钢笔、毛笔、粉笔、水墨等。
2. 内容划分:静物、风景、人像、人体等。
3. 时间划分:长期素描、短期素描、速写等。
4. 作画形式划分:写生、临摹、默写、创作等。
三、素描的作画步骤1.确立构图2.画出大的形体结构3.逐步深入塑造4.调整完成简答题:素描写生的一般方法。
1.确立构图:推敲构图的安排,使画面上物体主次得当,构图均衡而又有变化,避免散、乱、空、塞等弊病。
2.画出大的形体结构:用长直线画出物体的形体结构(物体看不见部分也要轻轻画出),要求物体的形状、比例、结构关系准确。
3.逐步深入塑造:通过对形体明暗的描绘(从整体到局部,从大到小)逐步深入塑造对象的体积感。
4.调整完成:调整大的色调、质感、空间、主次等等关系,做到有所取舍、突出主体。
基本要素:(一)点线面线:辅助线轮廓线垂直线给人的感觉是:庄重、强性、单纯、严峻等;水平线给人的感觉是:平和、安定、静寂、永久等;斜线给人的感觉是:动感、活泼而有深度曲线给人的感觉是:厚重、饱满、优雅、柔软等(二)人体基本结构概括一竖、二横、三体积、四肢人体结构中的“-竖、二横、三体积、四肢”指的是什么?指的是人体的结构。
一竖指的是人体的脊柱。
二横指的是两肩连线、两臀围连线,直立时平行,运动时两线倾斜,不平行。
美术基础知识
![美术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5335cf781c758f5f71f6706.png)
一、色彩基础知识:1、三原色:红、黄、蓝;三间色:分别是橙、绿、紫。
红+黄=橙,黄+蓝=绿,红+蓝=紫2、色彩最基本的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1)色相:每种颜色呈现其不同的面貌,我们称之为色相。
(2)明度:是指色彩的深浅、明暗程度。
(3)纯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3、类似色:产生柔和、悦目的感觉。
对比色:产生强烈而灿烂色彩效果。
对比色如:黄对紫、红对绿。
4、明度推移(渐变):选择一种单色,逐渐加入黑色变暗;或者逐渐加入白色变亮。
纯度推移(渐变):选择一个纯色,在纯色中不断加入灰色(黑+白)逐渐变低纯色的纯度。
5、通过光和影的表现,可以增强被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空间感,物体亮部的颜色和暗部的颜色通常形成互补色。
(红色和绿色、黄色和紫色、蓝色和橙色是互补色关系)6、色调指:彩色画面上色与色之间的整体关系,构成色彩的调子,其中主要的色相为主调。
红、橙、黄是暖色。
蓝、绿、紫是冷色。
二、水墨画1、中国画也叫水墨画。
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2、墨分五色:即焦、浓、重、淡、清,可用水来调节墨色的浓淡。
3、画竹步骤:(1)干(2)节(3)枝(4)叶4、传统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是勾、皴、点、染。
主要用笔方法有:中锋、侧锋、逆锋、顺锋等。
5、中国画从表现手法上可以分为工笔画和写意画,从表现内容上可以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三、纹样1、适合纹样:就是把图案纹样组织在一定轮廓中的一种装饰效果纹样。
外形可以是方形、圆形、三角形、多角形图形形式:对称式、均衡式、向心式、离心式、旋转式等。
2、装饰纹样:运用夸张、变形、概括和修饰等手法绘制而成的图形。
3、线条的魅力:有粗细、疏密、宽窄、长短、浓淡、曲直等变化,也有色彩的变化。
四、设计1、设计作品要求:(1)外形构造新颖(2)功能多样(3)色彩和环境要协调2、舞台美术设计包括的内容:(1)布景(2)道具(3)背景(4)服装设计3、请柬的形式:单页式、双页式、异形式、一版成型4、漫画:指笔触简练、篇幅短小、风格具有讽刺、幽默和诙谐的味道,而却蕴含深刻寓意的绘画作品。
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
![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c740f60ac950ad02de80d4d8d15abe23492f0373.png)
美术学科的基础知识美术学科作为一门涵盖绘画、雕塑、设计等艺术形式的学科,其基础知识是学习美术的起点。
掌握了基础知识,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创作艺术作品。
本文将介绍美术学科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色彩、构图、透视与光影等方面。
一、色彩色彩是美术作品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它能够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在绘画中,色彩可以通过颜料的运用来表现。
学习色彩的基础知识包括色相、明度和饱和度等概念。
1. 色相:指的是颜色在光谱中所处的位置,常见的色相有红、橙、黄、绿、蓝、靛、紫等。
我们可以通过混合不同的颜料来得到不同的色相。
2. 明度:是指颜色的明暗程度,也就是色彩的亮度。
明亮的颜色通常可以给人以活泼、轻快的感觉,而暗淡的颜色则会给人以沉闷、严肃的感觉。
3. 饱和度:是指颜色的纯度,也就是色彩的鲜艳程度。
饱和度高的颜色显得鲜艳、跳动,而饱和度低的颜色则显得柔和、平静。
在绘画创作中,我们需要灵活运用不同的色相、明度和饱和度,以达到表现主题和情感的目的。
二、构图构图是指将绘画元素有机地组合在一起,形成有条理和美感的整体。
学习构图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安排画面中的元素,使作品更具表现力。
1. 对称构图:是指在画面中心轴线两侧保持对称的布局方式。
这种构图方式常常给人以稳定、平衡的感觉,适合表现庄重、端庄的主题。
2. 平衡构图:是指画面中元素的分布均匀,呈现出一种和谐、均衡的视觉效果。
通过大小、颜色等因素的巧妙搭配,可以使作品更有张力和吸引力。
3. 对角线构图:是指在画面中获取到一个或多个对角线,将重要的元素放置在对角线上,使画面呈现出一种动感和空间感。
这种构图方式常用于表现运动、变化的主题。
构图是绘画中的重要技巧之一,掌握了基础知识后,我们可以更好地构思和组织作品,使其更加生动和有吸引力。
三、透视与光影透视和光影是绘画中模拟三维空间和物体形体的重要手段。
学习透视和光影的基础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表现物体的形状和空间感。
美术表现的基础知识
![美术表现的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a230dd3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d5.png)
美术表现的基础知识美术作为一门艺术形式,通过能够感知和表达物质世界的视觉语言来进行艺术创作和表达。
为了能够进行有效的美术表现,艺术家们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知识。
本文将介绍美术表现的一些基础知识,包括色彩、构图和透视。
一、色彩的运用色彩是美术表现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
色彩可以用来表达情感、体现形式和创造形象。
艺术家们需要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技巧,以便能够有效地利用色彩进行艺术创作。
1. 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由色调、明度和饱和度三个要素组成。
色调是颜色的种类,如红、黄、蓝等。
明度是颜色的明暗程度,从白色到黑色变化。
饱和度是颜色的纯度和亮度,程度越高,颜色越鲜艳。
2. 色彩的运用技巧艺术家们需要掌握混合色彩的技巧,可以通过混合不同的原色或者辅助色来创造出更多变化的色彩。
此外,还可以利用颜色的对比来增强表现效果,如冷暖对比、互补对比等。
二、构图的要点构图是艺术作品中组织和安排元素的方式。
一个好的构图可以使作品更加有吸引力和表现力。
艺术家们需要了解构图的一些基本要点,以便能够有效地构建他们的作品。
1. 主体的选择和安排主体是观众在作品中最先注意到的对象。
艺术家们需要选择和安排主体,使其在作品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和影响力。
可以通过放大、重复、对比等方式来强调主体。
2. 空间的处理艺术作品中的空间可以分为前景、中景和背景。
艺术家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创作意图合理地处理空间关系,使其具有层次感和透视感。
透视是指通过线性和色彩的变化来表现深度和远近关系。
三、透视的运用透视是指在美术作品中通过视觉效果来表现物体的远近关系和空间感。
艺术家们需要了解透视的原理和运用技巧,以便能够在作品中表现出真实的空间感。
1. 线性透视线性透视是透视中最基本的形式,通过在作品中画出一条或多条收敛线来表示物体的远近关系。
艺术家们可以利用线性透视来创造出引人入胜的空间效果。
2. 颜色透视颜色透视是通过色彩的明暗和饱和度来表现物体的远近关系。
艺术家们可以通过使用明度和饱和度相对较低的颜色来创造出距离感和深度感。
美术基础知识详解
![美术基础知识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e931799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0b.png)
美术基础知识详解目录一、美术概述 (3)1.1 美术的定义与范畴 (3)1.2 美术的功能与价值 (4)二、美术基本元素 (5)三、美术技法 (7)3.1 绘画技法 (8)3.1.1 写实绘画技法 (9)3.1.2 表现主义绘画技法 (10)3.1.3 抽象绘画技法 (11)3.2 雕塑技法 (12)3.2.1 圆雕技法 (13)3.2.2 浮雕技法 (14)3.3 建筑与设计 (15)3.3.1 建筑结构与形式美 (17)3.3.2 设计思维与创意表达 (18)四、美术风格与流派 (20)4.1 中国美术风格与流派 (21)4.1.1 中国传统绘画风格 (22)4.1.2 中国民间美术 (23)4.2 西方美术风格与流派 (25)4.2.1 欧洲古典主义绘画 (27)4.2.2 现代艺术流派 (28)五、美术欣赏与评价 (29)5.1 美术欣赏的方法与途径 (30)5.1.1 观察与感知 (32)5.1.2 分析与思考 (33)5.2 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 (35)5.2.1 主题与内容 (36)5.2.2 技法与风格 (37)六、美术历史与发展 (39)6.1 世界美术历史概述 (40)6.1.1 古代美术 (42)6.1.2 中世纪美术 (43)6.1.3 近现代美术 (44)6.2 中国美术历史概述 (46)6.2.1 先秦至南北朝时期 (47)6.2.2 隋唐时期 (49)6.2.3 宋元明清时期 (50)一、美术概述定义与特点:美术是以视觉形象为载体,通过造型手段表现情感、思想和观念的艺术形式。
它具有直观性、表现性、创造性和审美性等特点。
美术分类:美术作品可以按照不同的形式和风格进行分类,如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装置艺术等。
每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表现力和审美价值。
美术与社会文化:美术作为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不同时代、地域和民族的文化特征。
美术也对社会文化产生着积极的影响,推动社会进步和文化交流。
美术教学必背知识点总结
![美术教学必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ab5a74c9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f2.png)
美术教学必背知识点总结一、色彩基础知识1. 色彩的基本属性色彩具有三个基本属性:色相、明度和色度。
色相是色彩的基本种类,如红、黄、蓝等;明度是色彩的明暗程度,通常分为浅色和深色;色度是色彩的饱和度,即色彩的鲜艳程度。
2. 色彩的构成色彩是由基本色彩和它们的混合所构成的。
基本色彩是指红、黄、蓝这三种不可再分解的原色,而其他的色彩则是通过这三种基本色彩的混合而成的。
3. 色彩搭配色彩的搭配是指在创作中使用色彩的配合与组合。
常见的色彩搭配方法包括对比、类比、临近、倒置等,艺术家们需要在色彩搭配中灵活运用,使作品更富有表现力。
4. 色彩的象征意义不同的色彩在文化和心理上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比如红色象征喜庆和热情,蓝色象征冷静和宁静,黄色象征活力和快乐等。
了解色彩的象征意义,有助于在美术创作中传达特定的情感和意义。
二、构图基础知识1. 构图的基本要素构图是指在绘画或摄影中对画面进行艺术编排的过程。
构图的基本要素包括构图形式、对比关系、节奏韵律和视觉中心等,艺术家们需要在构图中运用这些要素来达到艺术表现的目的。
2. 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一种构图原则,指的是在画面中将空间按照一定比例进行分割,使得画面更加和谐美观。
黄金分割的比例通常为1:1.618,在构图中充分运用黄金分割可以使作品更具有美感。
3. 透视原理透视是三维空间在二维画面上的表现。
在绘画中,运用透视原理可以使得画面更有立体感和空间感,增强作品的艺术效果。
4. 对比与平衡对比与平衡是构图中非常重要的原则。
对比可以使画面更有张力和吸引力,平衡则是保持画面的稳定和和谐。
艺术家们需要在构图中巧妙运用对比与平衡的原则,使作品更加生动。
三、绘画基础知识1. 素描素描是绘画中最基础的技法之一,它是用简单的线条和阴影来表现物体的外形和结构。
艺术家需要掌握素描技法,包括线条的运用、明暗关系的处理、透视原理等,以便能够准确地表现所描绘的对象。
2. 水彩画水彩画是一种运用水溶性颜料进行绘制的绘画技法,它具有透明、轻盈、柔和等特点。
美术与设计基础知识讲解
![美术与设计基础知识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e5d9522c793e0912a21614791711cc7930b77868.png)
在美术和设计中,通过运用色彩来表达情感、营造氛围、突出重点等。
色彩心理效应
色彩心理
不同色彩能引发人们不同的心理感受和联想,如红色代表热情、蓝色代表宁静等。
色彩心理效应的应用
在美术和设计中,利用色彩心理效应来影响观者的情感和行为。
色彩在设计中的应用
01
02
03
04
平面设计
通过色彩搭配和运用来创造视 觉冲击力,吸引观者注意力。
设计概念
设计是一种有目的的创造性活动 ,旨在通过视觉元素传达信息、 表达情感和解决问题。
设计原则
设计遵循一定的原则,包括平衡 、对比、重复、对齐和色彩搭配 等,以创造出视觉上和谐、有吸 引力的作品。
设计元素与技巧
设计元素
设计的基本元素包括点、线、面、色 彩、质感和空间等,这些元素可以组 合和变化,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
05
创意与灵感获取方法
创意思维训练技巧
发散性思维训练
通过自由联想、头脑风暴等方法 ,激发创意思维的多样性和灵活
性。
逆向思维训练
从相反或对立的角度思考问题,打 破常规思维模式,发现新的创意点 。
跨界思维训练
借鉴其他领域的知识和经验,进行 跨界融合,创造出独特的创意方案 。
灵感来源途径探讨
自然与生活中的观察
设计技巧
设计师运用各种技巧来增强设计的表 现力和感染力,如运用透视、光影、 渐变、立体效果等。
设计流程与方法
设计流程
设计通常遵循一定的流程,包括需求分析、创意构思、方案制定、设计执行和评 估反馈等步骤。
设计方法
设计师可以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如头脑风暴、草图绘制、原型制作和用户测试 等,以探索最佳的设计方案。
美术常识篇之基础知识
![美术常识篇之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64d81788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0d.png)
美术常识篇之基础知识目录一、美术概述 (2)1.1 美术的定义与范畴 (2)1.2 美术的功能与价值 (4)1.3 美术的历史发展 (5)二、绘画基础 (6)2.1 色彩理论 (8)2.1.1 色轮与色彩搭配 (9)2.1.2 色彩的情感与象征 (10)2.2 笔触与纹理 (11)2.2.1 笔触的种类与效果 (12)2.2.2 纹理的运用与表现 (14)2.3 构图与空间 (15)2.3.1 构图的基本原则 (16)2.3.2 空间的营造与表现 (18)三、雕塑基础 (19)3.1 雕塑的定义与分类 (20)3.2 雕塑的材料与技法 (22)3.3 雕塑的设计与表现 (23)四、摄影基础 (24)4.1 摄影的定义与器材 (26)4.2 摄影的技巧与构图 (28)4.3 摄影的后期处理 (29)五、美术鉴赏与批评 (30)5.1 美术鉴赏的方法与意义 (31)5.2 美术批评的流派与标准 (32)5.3 美术作品的分析与评价 (34)六、现代美术发展趋势 (35)6.1 当代美术的创新与变革 (37)6.2 国际美术交流与合作 (38)6.3 现代美术教育与普及 (39)一、美术概述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形式,是表达人类情感、思想和审美观念的重要载体。
它通过色彩、形状、线条、质感等视觉元素,构建出丰富多彩的视觉语言,使观者在欣赏过程中得到愉悦和启迪。
美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文明的初期,最初的形式包括绘画、雕塑、建筑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美术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立的艺术门类,并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取得了独特的艺术成就。
在美术的发展过程中,不同的文化背景和艺术流派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特点。
西方美术注重写实和表现,强调光影和透视效果;而东方美术则更注重意境和内涵,强调线条和色彩的和谐统一。
美术的功能不仅限于审美欣赏,它还具有教育、传达信息、表达社会价值观等多种功能。
在现代社会,美术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价值观和创造力。
美术常识基础知识
![美术常识基础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0777aaa0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e9.png)
美术常识基础知识美术是一门以艺术作品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学科,它既具有艺术性,又需要一定的技术和常识基础。
下面就从美术常识基础知识的角度,为大家介绍一些与美术相关的常识。
1.色彩常识色彩是美术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环。
颜色的运用不仅影响到美术作品的表现力和艺术效果,还直接关系到观众的审美体验和情感交流。
在色彩常识方面,我们需要了解以下几个方面:(1)色彩的基本知识:红、黄、蓝是基本颜色,它们可以由其他颜色混合而成。
黑、白、灰也是常见颜色,在艺术创作中,黑色常用于营造神秘和力量感,白色常用于表现纯净和清新,灰色则可以表现出暧昧和冷峻。
(2)颜色的搭配:颜色的搭配需要具备一定的色彩常识,一般分为对比色、相邻色、三色渐变和四色相间四种方式。
在这些方式中,对比色是最常用的搭配方式,其原理是将两个相反的颜色放在一起,可以产生强烈的视觉冲击效果。
(3)颜料的知识:颜料是美术创作中常用的材料之一。
常见的颜料有水彩、油画颜料、粉彩、蜡笔等。
每种颜料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适用场合,对它们的掌握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运用它们创作出符合自己意愿的艺术作品。
2.构图常识构图是美术作品中至关重要的元素之一,它通过创造一个符合视觉美学原则的视觉效果,来为观众提供视觉享受和心灵上的满足感。
在构图方面,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平衡感:平衡感是构图中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它可以通过在画面中加入空间的对称、重复和对比等方式来实现。
也可以通过将重点元素设置在照明点、留白处或规律点上来创造平衡感。
(2)美学共鸣:美学共鸣是指画面中的元素和观众的心灵之间产生共鸣的过程。
它可以通过创造一种视觉氛围、情感共鸣、形式上的呼应等方式来实现。
(3)视觉导引:视觉导引是指在构图中合理安排各种元素,以引导观众的视线,使其沿着特定的路径移动。
视觉导引可以通过各种手段来实现,如对比明暗、用线条引导、运用立体感等方式。
3.知识结构常识知识结构是指美术创作中使用的常规结构和元素单元,这些结构和元素单元可以被应用到各种不同的艺术作品中。
初中美术知识点深度解读
![初中美术知识点深度解读](https://img.taocdn.com/s3/m/4b57b214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b.png)
初中美术知识点深度解读一、美术基本概念与术语1.1 美术的定义与分类美术,是指以视觉形象为主要表现形式的艺术。
它可以分为绘画、雕塑、设计、建筑四大类。
其中,绘画和雕塑又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水彩画、油画、国画、版画、泥塑、木雕等。
1.2 美术的基本元素美术的基本元素包括线条、形状、色彩、质感、空间等。
这些元素是构成美术作品的基本单元。
1.3 美术的基本技法美术的基本技法包括素描、水彩、油画、雕塑等。
这些技法是实现美术创作的基本手段。
二、美术史知识2.1 美术史的基本脉络美术史可以分为古代美术、中世纪美术、文艺复兴美术、现代美术和当代美术五个阶段。
每个阶段的美术作品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2.2 重要美术流派与代表作品从古至今,涌现出了许多重要的美术流派,如古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印象派、现代派、后现代派等。
每个流派都有其代表性的作品和艺术家。
2.3 美术家的生平与创作了解美术家的生平经历,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创作背景和作品内涵。
如达芬奇、米开朗基罗、梵高、毕加索等。
三、美术鉴赏与批评3.1 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美术鉴赏可以从形式、内容、技法、风格等方面进行。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方面,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欣赏美术作品。
3.2 美术批评的基本原则美术批评应遵循客观、公正、理性、深入的原则,对美术作品进行分析和评价。
3.3 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评价一幅美术作品,可以从创意、技巧、表现力、感染力等方面进行。
这些方面共同构成了美术作品的评价标准。
四、美术创作与实践4.1 美术创作的灵感来源美术创作的灵感可以来源于生活、自然、历史、文化等方面。
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观察和思考,将这些灵感转化为美术作品。
4.2 美术创作的过程与方法美术创作的过程包括构思、草图、制作等阶段。
艺术家需要运用各种技法和材料,将自己的想法呈现出来。
4.3 美术实践的意义与价值美术实践不仅可以培养艺术素养,还可以提高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表达能力。
同时,美术作品也具有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
美术的基本知识
![美术的基本知识](https://img.taocdn.com/s3/m/ec4f8b58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3d.png)
美术的基本知识美术是一门运用线条、色彩、形状等艺术元素来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艺术形式,它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习和了解美术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基本知识对于创作和欣赏作品都有很大的帮助。
本文将介绍美术的基本知识,包括艺术元素、艺术原则和常见的艺术形式。
一、艺术元素艺术元素是指构成一幅作品的基本要素,它们包括线条、色彩、形状、质地、空间和光影。
1. 线条:线条是一种在平面上延伸的路径。
它可以分为直线、曲线、垂直线、水平线等。
线条的不同形式能够表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境。
2. 色彩:色彩是表达作品情绪和氛围的重要手段。
常见的颜色有红、橙、黄、绿、蓝、紫等。
色彩的运用可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效果。
3. 形状:形状是指物体所占的空间形态,可以是平面的、立体的、有机的或几何的。
形状的不同运用可以展现出不同的形象和结构。
4. 质地:质地是指物体的触感和表面特征。
可以是光滑、粗糙、细腻等。
质地的运用可以增加作品的观感和体验。
5. 空间:空间是指作品在平面上的分布和组合。
通过运用透视、比例等技巧,可以创造出立体感和深度感。
6. 光影:光影是表现物体形态和体积的关键因素。
它可以通过明暗的对比、高光和阴影的运用来塑造作品的立体感和层次感。
二、艺术原则艺术原则是指在创作过程中,根据艺术的需要所制定的规则和原则。
常见的艺术原则包括平衡、对比、重复、节奏、比例、韵律和重点等。
1. 平衡:平衡是指作品内部各个元素在空间上的均衡分布。
可以是对称平衡、不对称平衡或放射平衡等形式。
2. 对比:对比是指通过对比不同元素的形状、色彩、大小等来产生强烈的视觉效果。
对比可以加强作品的表现力和冲击力。
3. 重复:重复是指在作品中对某个元素的重复运用。
重复可以增加作品的统一性和节奏感。
4. 节奏:节奏是指作品中元素的有序排列和呼应关系。
节奏可以给作品带来动感和音乐性。
5. 比例:比例是指作品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大小关系。
合理的比例可以使作品更加协调和真实。
美术会考知识点
![美术会考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ce715071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00.png)
美术会考知识点一、美术基础知识1. 色彩理论- 色彩的三原色、补色、色彩的三属性(色相、明度、饱和度) - 色彩的调和与对比- 色彩心理和象征意义2. 构图原理- 构图的基本元素(线条、形状、质感、光影)- 构图的原则(平衡、对比、重复、节奏、统一)- 构图的常见类型(三角构图、黄金分割、对称构图等)3. 透视与空间- 一点透视、两点透视、三点透视的基本概念和画法- 空间感的表现技巧- 透视在不同风格绘画中的应用二、美术历史与流派1. 西方美术史- 古代美术(埃及、希腊、罗马)- 中世纪美术- 文艺复兴至现代美术(各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和作品)2. 东方美术史- 中国古代绘画- 日本浮世绘- 印度和伊斯兰美术3. 艺术流派与运动- 印象派、表现主义、立体主义等 - 现代艺术与后现代艺术的特点 - 当代艺术的趋势和方向三、绘画技法与材料1. 素描- 素描的基本工具和材料- 线条、阴影、质感的表现- 人体结构和动态的描绘2. 水彩画- 水彩的特性和使用技巧- 湿画法与干画法- 水彩风景和静物的表现3. 油画- 油画颜料的性质和使用方法- 油画布的准备和底漆技巧- 油画的层次构建和细节处理四、创作实践与评析1. 创作思维- 创意的来源和启发- 主题的选择和深化- 创作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和调整2. 作品评析- 作品的形式分析(构图、色彩、技法等)- 作品的内容解读和主题探讨- 作品的艺术价值和社会影响五、美术会考准备策略1. 时间管理- 制定学习计划和复习进度- 合理分配练习和理论学习的时间2. 模拟练习- 定期进行模拟考试- 分析模拟考试中的错误和不足3. 心态调整- 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 考试前的放松和准备结语美术会考不仅考察学生的专业技能,还考察对艺术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通过系统地学习和大量的实践,学生可以全面提升自己的美术素养和创作水平。
准备美术会考是一个既充满挑战又充满乐趣的过程,希望每位学生都能在这个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所在,并取得优异的成绩。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术基础知识详解美术基础书篇一:美术基础知识美术作品产生的来源:1、源于对现实生活的感受。
2、需要创造性的构思和独特的表现技巧。
美术主要包括:1、绘画、2雕塑、3设计、4、建筑(书法、篆刻、摄影、动画、摄像、电脑美术、新媒体艺术等也属于美术)。
绘画分类:1、按照工具材料分:中国画、油画、版画、素描等。
2、按照表现题材:人物画、山水画、花鸟画等。
3、按照功能分:壁画、装饰画、年画、连环画、招贴画、漫画、插图等。
雕塑分类:1、按照材料和工艺分:石雕、玉雕、木雕、砖雕、铸铜、泥塑、玻璃钢塑等。
2、按照表现形式分:浮雕、圆雕、透雕。
3、按照功能性质:架上雕塑、建筑装饰雕塑、纪念性雕塑、环境雕塑等。
设计分类:工业产品设计、广告、标志、书籍装帧、商品包装、空间外环境设计。
建筑分类:1、传统建筑:宫殿建筑、坛庙建筑、宗教建筑、园林建筑、民居建筑。
2、现代建筑:纪念性建筑、公共建筑、民用建筑。
“三庭五眼”:是前人绘画经验的总结,是成年人五官平视时的基本比例关系的一般规律。
分为上庭、中庭、下庭。
透视:如果人的头部产生俯、仰或侧转运动,那么画面中五官的比例、位置和形状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
八种头部基本形(头部八格):申、甲、由、田、用、国、目、风。
“站七坐五盘三半”:是前人绘画经验的总结,是以一个头长为单位,衡量出的一般成年人身体的基本比例关系。
重心线:人体重心是由人的头、躯干及四肢重力的合力共同作用而形成的点,由此点垂直向下指向地面的线。
动态线:人体的运动产生动态,就描绘着以人物的动态而言,最明显的动态线就是衣裤与身体贴得较紧的部位。
服装设计的原则:服装设计要兼具审美性和实用性。
服装设计的三要素:款式、颜色、面料。
学生装款式主要分为两类:制服式学生装和运动式学生装。
服装设计效果图主要有:淡彩表现法、水粉表现法、彩色铅笔表现法、麦克笔表现法、材料拼贴等。
字体设计变化方法:字形变化、结构变化、字义变化。
字体设计表现形式:形象化字体设计、意象化字体设计、装饰化字体设计。
字体设计编排形式:弧线编排、连字编排、重叠编排、透视编排、造型编排、形象化编排、意象化编排、曲线编排。
常用印刷字体:宋体、黑体、仿宋、楷体、隶书。
宋体:横平竖直,横细竖粗,撇如刀,点如瓜子,捺如扫,结构饱满,整齐美观,起笔及转折处有装饰角。
黑体:字形方正,基本笔画的起笔和收笔都是方形的,简单、统一,黑白对比强烈醒目。
五大书体:隶书、篆书、楷书、行书、草书。
版式设计基本法则:对称与均衡、变异与秩序、空白与疏密、比例与分割、对比与调和、节奏与韵律。
视平线:眼睛向水平方向望去所看到的水平线,它随着视点变化而变化。
平行透视:也称焦点透视。
立方体有一个面与画面平行,它只有一个消失点。
成角透视:也称两点透视。
画面上立方体的四个面相对于画面倾斜成一定角度时,往纵深平行的直线产生了两个消失点。
描绘自然景物时,可以归纳为三个层次:近景、中景、远景。
自然万物的形象都可以简化归纳成: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立方体等最基本的几何体。
产品设计主要考虑的方面:用途(功能)、审美功能、实用与美观的结合。
七年级下册基础知识三原色:绘画中用其他颜色无法混合出的颜色,但三种颜色按照一定比例可以混合出其他颜色。
它包括:红色、蓝色、黄色三种颜色。
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
色相:指不同色的“相貌”。
明度:指色的明暗、深浅程度。
纯度:指色的饱和度。
对比色:色环中180度正对的颜色,互为对比色。
类似色:色环中30—90度范围内的颜色,互为类似色。
色调:色彩总倾向,表达一定的情感或营造某种特定的氛围。
标志功能:认识、象征、审美。
美术基础书篇二:美术基础知识大全(附经典试题)美术基础知识1.美术作品的形式语言:点、线、面、体积、色彩、明暗等2.写生过程:大体阶段,深入阶段,调整阶段3.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使学生形成基本美术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培养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促进学生发展而进行评价。
4.新课标划分了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5.色彩三要素:色相、明度、纯度6.构图:1艺术形象在空间位置的确定。
2空间大小的确定。
3自身各部分之间、主体形象与陪体形象之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
4与空间的组合关系及分隔形式。
5所产生的视觉冲击和力感。
6运用的形式美法则和产生的美感7.美术的主要种类:绘画、雕塑、建筑、工艺美术、设计、书法等8.绘画是造型艺术的基本种类,它以笔、墨、砚、颜料、画刀、调色板等工具材料和形体、明暗、色彩、构图等基本手段,在纸、纺织品、木板、墙壁等平面上表现物象的形状、体积、质感、量感和空间感,使人们在视觉上可以感受艺术形象。
它既是生活的反映,也是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受,同时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
9.中国画简称国画,一般指毛笔在宣纸或绢、帛上,用中国画颜料所画的水墨画,淡彩画,重彩画等,手法上主要用线条和墨色来进行创作。
从表现形式上可以分为写意画和工笔画,题材上分为花鸟画、山水画、人物画。
用墨的方法大体上可以分为泼墨法、破墨法、积墨法、焦墨法、蕉墨法。
笔法:勾、皴、点、染。
特点:1、以线条为造型的主要手段,达到线墨色交相辉映;2、以画开拓诗的意境,画中有诗,托物喻情;3、将书、画、印三者融合一体,产生形意相生,形色相映的艺术效果。
4,散点透视。
10.墨分五色:焦、浓、重、淡、清,六彩:黑、白、浓、淡、干、湿11.水墨画:用笔注意轻、重、缓、急的变化。
淡墨点、浓墨点交互使用,使墨“活”起来。
12.破墨法:是指先画好一种墨色,再用另一种不同的墨色覆盖、渗化。
13.竹子的画法:先画竹干、竹节、再画竹枝和竹叶。
竹叶的画法:以中锋为主,落笔稳、提笔快。
14.版画:以“版”材为媒介,以制版、印刷为表现手段来复制原作的绘画形式。
版画的种类:凸版、凹版、平版、孔版、独幅版、玻璃版、拓片。
版画术语:刀味、木味、刀法、阳刻、阴刻、主版、拓印。
对中国传统版画的认识:传统版画在中国有著悠久的历史;根据史料,古代版画可追溯到西汉,到了明代中期,民间木版画有了空前的发展。
30年代初期,中国新兴版画兴起,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出现了一批成就卓越的版画家。
一九四九年以後,新兴版画迅速发展,专业版画家和业余版画作者遍布全国各阶层。
这时期创作的版画除了木刻之外,铜版画、石版画、丝网版画也取得新的发展;近年来又发展出儿童版画、农民版画、版画藏书票等,获得各界好评。
简述木刻的基本步骤?1绘制画稿2刻出主体形3刻出背景4刻出细节。
简述多版套色版画刻制步骤1绘制好色彩底稿2刻绘黑版3印制黑色版4刻制各个色版5分别印制彩色版6完成稿。
15.水彩画:以水为媒介调和颜料完成的绘画作品。
两个基本特征:1画面大多具有通透的视觉感觉;2绘画过程中水的流动性。
基本技法:1干画法和湿画法;2水分的掌握;3“留空”的方法。
干画法的具体有层涂、罩色、接色、枯笔等方法。
湿画法分为湿的重叠和接色。
16.雕塑:使用一定材料,通过雕刻、塑造手段制作的具有三维空间体积效果的艺术作品。
分为圆雕和浮雕17.艺术设计是20世纪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艺术领域,是指把某种计划、设想和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美术视觉语言传达出来的过程,根据设计所占据的空间状态,可分为:平面设计、立体设计、空间设计,根据设计的目的,又可以分为视觉传达设计,工业设计和环境设计。
18.徒手画:是一种以简便的工具和简练的线条进行描绘的绘画形式。
主要用于产品包装设计手稿、旅行笔记等,主要形式为:线、形、空间19.美观的板报:对文字、图形等要素进行设计,编排。
字体的设计:常用的中文字体主要有:宋体、楷体、黑体、楷书。
刊头与标题在板报设计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20.贺卡:是亲朋好友之间在喜庆节日里传递信息、联络感情、表示祝贺的一种信物。
组成:图形、祝词。
种类:节日卡、生日卡、谢师卡、友谊卡、公关卡、特种卡。
版面编排的注意事项:一主题突出,内容明确、清晰;二富有情趣,体现一定风格;三图文并茂,相得益彰;四合理、新颖、有创意。
贺卡的制作程序与手法?制作程序:一构思起稿,确定主题;二设想效果;三设计形式,安排图形文件;四动手制作,选用材料,进行描绘、配色、制作。
常用手法:绘画法、摄影法、剪贴法、镂刻法。
21.服装:展示服是指服装师设计的,代表最新的理念和思潮的服装,并利用音乐、灯光、模特在舞台上的表演来展示。
成衣是指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广泛普及的穿着,例如工作服、运动服、休闲服和晚礼服等。
造型上分为H形、A形、V 形、X形。
身材较瘦的人可以考虑用宽松的服装造型,即H形造型。
身材较胖的人可以考虑长大些的上衣配上较合体的下装,即V形。
身材匀称的人可以用合体的A形或X形,显出腰身。
22.招贴画通常分为社会公共招贴、商业招贴和艺术招贴,主要是通过联想、拟人、夸张等创作手法来传递主题思想。
23.剪纸的常见形式:阴剪:剪去轮廓线,或剪去形象以内的纸。
阳剪:剪去形象轮廓线内外的纸,只留下造型的线。
综合法:即阴剪阳剪结合法。
24.篆刻的表现形式分为(阴刻)(阳刻)。
印章刻制的一般步骤:一用水砂纸磨平印面,二构思好的印稿反写在石面上,三用刻刀,四用手指抹净粉末刻,五用刀刃或刀背处理边缘,六刻完后钤印完成。
25.标志是现代社会生活中被广泛应用,具有象征意义的视觉符号,特点是直观生动,易于识别和记忆。
标志可以分为商业性标志和非商业性标志两大类。
其表现形态一般采用图形、数字、文字或者三者结合的形式,设计上要求简洁明了,通俗易懂。
标志设计标准制图方法有两种:一、比例标识法,二、方格标识法26.环境标识是为了使人民的活动更方便,更安全,设计了一系列环境标识,用于指示和导向。
主要包括:指示导向标识(如路标)、识别标识(如显示不同活动场所)、警示规则标识(如禁止吸烟)和装饰标识(美化环境)等27.图标设计常用的几种对比手法:长短对比、疏密对比、动静对比、高低对比28.卡通:是一种具有讽刺、嬉笑和幽默的绘画形式。
29.奇特的视觉图形包括正形和负形、影子的联想、同构图形、元素替代和错觉等创意手段30.工业设计:是对工业化产品的使用功能、外在形态、人机关系、材料工艺等方面进行的艺术设计。
31.陶瓷:陶:一般采用陶土,1000度,无釉或低温釉。
瓷:必须是瓷土1200度以上的高温釉。
由陶到瓷的发展过程—夏至战国。
原始瓷青瓷的成熟—汉代青瓷。
五大名瓷:汝窑、官窑、钧窑、哥窑、定窑。
黑陶以(龙山文化)为代表。
唐三彩是一种盛行于唐代的陶器,以黄、褐、绿为基本釉色,后来人们习惯地把这类陶器称为“唐三彩”。
唐三彩中也包括单彩和二彩。
32.四大石窟分别为麦积山石窟(甘肃)、云冈石窟(山西)、龙门石窟(河南)、敦煌石窟(甘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