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灿烂千阳》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5090ef9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deb9244.png)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灿烂千阳》是作家艾米·汉密尔顿的一部畅销小说,通过描述主人公卡明娜在家庭、爱情与事业中的成长与坚持,向读者展示了勇敢追求梦想的力量。
以下是我对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第一章:命运的翅膀卡明娜,本书的女主人公,是一个充满激情和梦想的年轻女孩。
她在大学即将毕业时,被遗弃的母亲回到了她的生活中。
面对家庭的困境,卡明娜表现出了坚韧的品质和对事业的追求。
第二章:初遇爱情在一次机缘巧合下,卡明娜在银行实习的日子里结识了富有魅力的企业家约翰。
他们的相遇让卡明娜感受到了爱情的力量,但同时也面临着道德和家庭责任的考验。
第三章:成长之路卡明娜毅然放弃了约翰的求婚,选择了追随自己的梦想,并进入芭蕾学院学习舞蹈。
她在艰苦的舞蹈训练中不断磨砺自己,意志坚定地追求着自己的舞台梦想。
第四章:跌宕起伏的事业卡明娜在芭蕾舞团的表演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赢得了观众和专业人士的赞赏。
然而,她也面临着团队内部的竞争和外界的压力,为了更上一层楼她不断拼搏,直到最终成为了舞团的首席舞蹈演员。
第五章:命运之约命运让卡明娜和约翰再次相遇,她们重新点燃了旧日的爱火。
然而,卡明娜拒绝了约翰对她的求婚,坚守着自己选择的道路。
第六章:灿烂千阳最终,卡明娜在事业和爱情之间找到了平衡,她与约翰步入婚姻殿堂,拥有了一个幸福的家庭。
她的勇气和坚持给了读者们启示,即使面对困境,只要坚持梦想,就能够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灿烂千阳。
读后感:通过《灿烂千阳》这本书,我深深被卡明娜的坚持、勇敢和热情所打动。
她在家庭困境中没有退缩,而是选择了追求自己的梦想。
她在爱情面前做出了艰难的选择,但始终保持了自己的独立和个性。
这本书告诉我们,无论面对怎样的压力和困难,只要我们坚持自己内心的信念,努力追求梦想,就一定能够收获属于自己的灿烂岁月。
通过阅读《灿烂千阳》,我也意识到自己在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要坚信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不要轻易放弃。
同时,也要珍惜眼前的幸福和家人的陪伴,努力平衡事业与家庭。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_作文700字_读书笔记_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_作文700字_读书笔记_](https://img.taocdn.com/s3/m/f46e782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a.png)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灿烂千阳》是一本写阿富汗妇女苦难生活的一本书。
读这么明媚的书,你有何笔记要写?先来看看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灿烂千阳,希望你有所收获。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篇一最近在读一本书叫《灿烂千阳》,很有感触,叙述的是阿富汗妇女的生活现状,书中的两个女主角一个叫玛丽雅姆,一个叫莱拉,她们都是中年鞋匠拉希德的妻子,讲述了她们在阿富汗近30年的战争背景下,历经生活的悲苦及战乱对妇女的压迫,共同的苦难曾让她们水火不容,但最终又让她们建立深厚的感情,如母女般相濡以沫。
玛丽雅姆是一个私生女,她的母亲娜娜是一个上等人家的女仆,而她的父亲就是这个上等人家的男主人,由于正牌妻子们的一直反对,玛丽雅姆和母亲被赶了出来,寄住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她一直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但最终证明这一切都是徒然,她卑微的身份使她最后嫁给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年鞋匠拉希德,从此继续她那未完结的悲惨人生,虽然她历经种种压迫,但她善良伟大的人格没有任何改变,最终为了莱拉的幸福牺牲了自己。
她的光辉形象也在最终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莱拉在战火中失去了父母和哥哥,挚爱的人也远走他乡,迫于生活的压力嫁给了拉希德,当时她才15岁,而拉希德已年过六十,但最终在玛丽雅姆的成全下,她还是获得了自己的幸福,她的幸福是玛丽雅姆用生命换来的,在阿富汗多年战乱的条件下,幸福是需要代价的。
看完这本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突然感觉自己很幸福,这里没有战火,没有压迫,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呢?有首歌唱的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间将变成美好地人间”。
“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
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
譬如感恩于为我们的成长付出毕生心血的父母双亲。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感恩可以消解内心所有积怨,感恩可以涤荡世间一切尘埃。
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精选7篇)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精选7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9e7e07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b4.png)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此时需要认真思考读书笔记如何写了哦。
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书笔记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灿烂千阳》读书笔记(精选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篇1阿富汗是一个会被人们淡忘的国家,关于的新闻基本都跟战争有关,属于他们的似乎永远都是不平和。
但看到《灿烂千阳》这部小说还是蛮震撼的。
是书中的时间的让我震撼,将近2000年,离我们这么近,但却像不属于我们80后时代的中国,甚至能够导致于中国的清朝时代。
第一次看卡勒德。
胡塞尼的小说,是经某人推荐的《追风筝的人》,看后还是挺震撼的,两个小男孩之间的纯真友谊,以及阿米尔为自我的那次懦弱一辈子的良心不安,以及一向追逐自我内心救赎。
《追风筝的人》高潮和转折点就应是哈桑被侮辱那次,总体而言,整体小说还是趋于平淡细腻的发展的。
《灿烂千阳》给我的冲击远比《追风筝的人》强多了,它描述的完全是一部完全是一部杯具,两个女人的杯具,不是三个人,不,或许是那时整个阿富汗妇女的杯具。
有时想想我们总抱怨现代的社会不好,但我们庆幸我们所在的时代,这个中国,它是和平的。
至少大多数的我们不用担心温饱问题,不用担心随时而至的炮火取走我们的生命。
在必须程度上,我们能够透过途径捍卫我们正当的权益。
小说一开头,就渲染一个女人的杯具,娜娜,但比起她的女儿玛丽亚姆和莱拉,她还是幸运的吧!至少她有自由,那个时代,让一个女人争取权利,不现实,尤其是一个本就地位低下的女人。
玛丽亚姆14岁被逼嫁人,一生无子女,她自认为这是她害死娜娜该有的报应。
整部小说,我认为最杯具就是玛丽亚姆,莱拉受过教育,至少她的思想一向是自由的,但玛丽亚姆从来都是逆来顺受。
是不是一个女人太善良就是意味着被伤害,所以我觉得一个女孩子还是泼辣点好,太温柔迁顺,到最后自我都麻木了,女人首先要学会的就是爱自我。
莱拉这个主角是我比较喜欢的,她敢爱敢恨,在那么一个环境,她就应算是个勇敢的女人了。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300字(优秀5篇)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300字(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a2e2d3e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84.png)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300字(优秀5篇)灿烂千阳读书笔记300字篇1《灿烂千阳》以两个女人的一生作为主线,讲述了在动乱中阿富汗人民的生活,更让我清晰地看到了生活在那里的女人的不能自主的悲惨命运。
莱拉是幸运的,从小在开明的父亲呵护下无忧无虑地成长,随着房子被击中父母离去,她被希拉德救出,却又被希拉德设下的圈套误以为塔里克已经死去。
她想逃跑,但意外发现自己有了塔里克的孩子,为了这个孩子她违心地嫁给了希拉德。
但是经历了种.种磨难她最终得到了她想要的幸福生活,那就是与塔里克还有孩子们在一起。
玛丽雅姆作为一个“哈拉米”(私生子)从出生便注定了一生的不幸,从那么期盼父亲的到来到去找父亲结果被远嫁到遥远的地方,离开了家,母亲因为她的出走而自杀,希拉德是个残暴专横的人,常常毒打她,也打莱拉。
曾经与母亲娜娜在房顶看月亮,在树下看落叶,在河边钓鱼的日子只能是美丽的回忆,快乐只属于过去。
最终,她选择自己一人承受杀人的惩罚不肯与莱拉共同离去。
命运让莱拉与玛丽雅姆相识,并同在一屋檐下受着希拉德的非人折磨,从最初的敌视到后来的亲密如母女一般,莱拉在玛丽雅姆的帮助下(与希拉德对打中打死了他)脱离了苦海,而玛丽雅姆却被执行了死刑。
但是玛丽雅姆在最后是平静淡然的离去,她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得到了莱拉与莱拉孩子真心的爱,她用自己的最后力气帮助了她们,她觉得自己这么做是值得的。
而当莱拉回到玛丽雅姆生活的小村庄,见到了玛丽雅姆生前喜爱的毛拉之孙,并打开了玛的父亲留给她的东西与信,莱拉哭了,玛丽雅姆的父亲扎里勒的忏悔与道歉来得太晚了,一切都成为了迟到的爱。
《灿烂千阳》引领着我用眼、用心去领略这个国家的风景、人物、事件,没有机会也不大可能走到更多地方的我,使得书发挥了它巨大的作用,使我这个井底之蛙能够读到并感受到那些未曾感受和经历过的体验。
也许我还是不能更深刻的领会书中的内涵,还是无法想象那里的人们的生活状况,对一切仍只是停留在表面,只是肤浅的认知,但是,这已然为我打开了一扇窗,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与更纷繁复杂的命运。
灿烂千阳长篇小说读书笔记
![灿烂千阳长篇小说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18d9f1e1ba1aa8114431d9ff.png)
Powerful reasons lead to powerful actions.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灿烂千阳长篇小说读书笔记灿烂千阳长篇小说读书笔记1合上这本书,心境十分沉重。
《灿烂千阳》给我们呈现了一幅泯灭人性的画卷。
在那不可饶恕的年代,人类的灵魂正在受到无情的鞭挞;在那战火纷飞的地方,平平淡淡也成为了一种奢侈;在那阴霾笼罩的土地上,无数的呐喊被湮没在历史的洪流中。
本书的主人公成为了阿富汗人民的缩影,从她们的身上我们感受到了对生活的绝望以及在大环境下的麻木。
退无可退的她们在寻求不到任何帮忙的时候,她们选择的欣然理解。
玛利亚姆从小就背负着私生女的骂名,所以她选择向生活低下了头。
其实在她很小的时候,小得还无法理解“哈拉米”的时候,她也以往有过梦想,有过追求,有过对完美生活的期望。
但由于生活环境的扭曲,导致她的一生成为了一个杯具:从小被爸爸抛弃,妈妈因抵挡不了压力而选择自杀,自我又被爸爸的女人安排嫁给一个中年男人。
对于这一切,她的抵抗都发生在她的想象中。
当她回到生活时,现实还是现实,不会有任何改变。
玛利亚姆为了救莱拉、塔里克以及她们的孩子而献出了自我宝贵的生命。
就在玛利亚姆人生即将走向终点的时候,她心中虽燃起了许多期望,但闭上双眼,她感到从未有过的平静。
她从出生,没人认同她。
但在她死之前,她是带着满满的爱与认同而离开。
她觉得这是人生中最完美的时刻!应对法官的判决——死刑,她也欣然理解,甚至她在临死前认同了自我存在的不合法性,认为判决死刑是一种合法的结局。
玛利亚姆的一生都在服从他人的命令,直到临死的时候她也服从了她一生中的最终一个命令:把头低下。
本书的另一位主人公莱拉在战火中失去了双亲,并与自我亲梅竹马的爱人——塔里克失去了联系。
在不怀好意的希拉德的精心设计下莱拉相信了塔里克已经死于战火。
当时精疲力尽的她又发现自我怀了塔里克的孩子,万般无奈之下莱拉选择嫁给了将近50岁的希拉德,与玛利亚姆共事一夫。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800字(精选多篇)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800字(精选多篇)](https://img.taocdn.com/s3/m/f41b2907482fb4daa58d4b60.png)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800字(精选多篇)第一篇:《灿烂千阳》读书笔记这是一本很场景感的书,作者对场景变化以及人物描述非常贴切,随着一行行文字,一付付画面在眼前真实展现。
对阿富汗长达30年战争历史了解甚少的我或者你,舒舒服服窝在沙发上,就像看一部轻松电影看完这本书,毫不费力。
分享美丽的文字。
分享爱。
1、在谎言揭穿之前,私生子玛丽雅姆有个疼爱她的父亲,每周一次带着微笑和礼物探望住在乡下泥屋的母女。
【星期四是扎里勒到泥屋来看望她的日子。
等到终于见到扎里勒的时候,玛丽雅姆将会挥舞着手臂,跑过空地上那片齐膝高的杂草。
】而她的母亲娜娜则对此嗤之以鼻。
娜娜以前是扎里勒家的女佣。
在怀上玛丽雅姆时,娜娜被父亲的三个妻子赶出了家门。
娜娜告诫玛丽雅姆【有钱人总喜欢说谎,别中了他的迷魂汤。
】可当时还年幼的玛丽雅姆并不能理解娜娜的意思,她爱着她的父亲,因为他带来多彩的世界。
【他拥有一家电影院,玛丽雅姆从未见过。
但在她的恳求下,扎里勒曾经向她描绘过它的形状,所以她知道电影院的正面是蓝色和棕色相间的陶土砖,还知道它有一些包厢座位和格子状的天花板,推开两扇摇摇摆摆的门,里面是贴着地砖的大厅,大厅里面有些玻璃橱柜,展示着各种印度电影的海报。
每逢星期二,儿童观众可以在零食部得到免费的冰淇淋。
】怎么样,我相信一座漂亮、富有人情味的小镇电影院已浮现在你眼前。
真美。
第二篇:《灿烂千阳》读书笔记战火中的友情与爱人们数不清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月亮,也数不清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题记那是一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军阀势力不断扩大,炮火不断呼啸着从人们绝望的眼神中划过,在一座经受炮火洗礼的城市里,两位主人公来到了这个世界,他们相差了20年,却有着雷同的遭遇却有着相反的结局,她们是那个时期阿富汗女性遭遇的代表,在作者的笔下,让人深深的触动。
一个是从不被重视的私生女,母亲自杀,父亲杳无音讯,最终嫁给拉希德的姑娘;一个是失去父母与恋人,亦被迫嫁给拉希德的少女。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2621e66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32.png)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灿烂千阳是一本热门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普通少女的成长故事。
在本书中,作者通过描写女主角的努力和坚持,诠释了如何在逆境中保持积极乐观的态度,勇敢追求梦想,并最终实现自我价值的主题。
以下是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几点重要的思考和感悟。
第一部分:成长历程女主角从小生活在一个普通家庭,但她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和好奇心。
她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社团活动,勇于挑战自我,并且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不退缩。
我从她身上学到了勇敢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毅力。
在她的成长历程中,她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
然而,她从不放弃,而是不断学习和成长,通过积极的心态和努力付出,最终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这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只有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积极的态度,我们才能克服自身的局限并实现自己的梦想。
第二部分:情感体验在书中,女主角还经历了许多情感上的波折和挫折。
她虽然面对着各种困难,但她总是坚持相信爱情和友情的力量。
她始终保持着对他人的宽容和理解,无论他们对她做了什么。
这让我强烈感受到了爱与宽容的重要性。
通过女主角的情感经历,我学到了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和与他人建立深入的情感联系。
我学到了在与他人相处时,要保持宽容、理解和尊重,以及如何处理分歧和冲突。
第三部分:人生的意义在女主角的成长过程中,她意识到人生的真正意义不仅仅是追求自身的梦想,更重要的是影响和帮助他人。
她积极参与公益活动,并为他人奉献自己的时间和精力。
通过这样的经历,她体会到了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满足感,也发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刻反思了自己对人生的理解和追求。
我意识到,人生的意义在于对他人的奉献和影响,而不仅仅是个人的成就和成功。
我们应该践行爱与友善,帮助他人并为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这样才能真正体会到生命的美丽和意义。
结语:《灿烂千阳》这本书通过女主角的成长历程和所经历的情感体验,深刻影响了我。
我从她身上学到了积极乐观的态度,勇于追求梦想的勇气,对他人的宽容与理解,以及为他人付出的意义。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5篇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0e7d5c5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48.png)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5篇《灿烂千阳》讲述了两个阿富汗妇女的不幸故事,个人要忍耐饥饿、病痛的约束。
家庭要承受战争的创伤、难民的流离失所。
本文是小编整理的灿烂千阳读后感,仅供参考。
灿烂千阳读后感1“喀布尔每条街道都令人目不转睛,埃及来的商旅穿行过座座市场。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灿烂千阳》这个美丽的名字就这样诞生了。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我被它动听的书名深深吸引,眼前仿佛出现了灿烂的阳光普照大地的壮观画面。
然而,深读后我发现,这部小说讲述的故事并不壮观,甚至说不上壮美,只有一种寒到骨髓的痛。
小说作者卡勒德·胡塞尼以女性视角,还是两个女主人公的视角,来描写阿富汗家国政局动荡背景下女性由来已久的低下地位,在感到不可思议的同时不由得屡屡为之动容。
小说时间跨度三十年,记录了阿富汗陈旧制度封闭环境下妇女地位的严重不合理以及通过这些女性的苦难与救赎在绝望之中微弱地照亮了几许希望之光的故事。
让人最为痛心的一段是无麻药剖腹产,而且此处作者的叙述手法更是凸显了女性人权的丧失,被动手术的对象本人连第一知情权都没有,医生当面都不直说只是意会丈夫,完全不把女人当人看待!即使这样,只要能做手术把孩子生下来,女主人公也欣然接受。
是要有多么大的忍耐度才能忍受得了清醒状态下手术刀刃刺穿肚皮划下长长的切口完成分娩?这与地狱有何区别?不知道阿富汗妇女是不是世界上最深受苦难的女性,也许凡遗留落后制度的地方或多或少都存在着女性人权的牺牲。
你敢说即使在我们身边,那些“罪过都是女人造成的”腐朽落后潜意识不存在吗?关于不可宽恕的时代、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灿烂千阳》再次以阿富汗战乱为背景,时空跨越三十年,用细腻感人的笔触描绘了阿富汗旧家族制度下苦苦挣扎的女性,她们所怀抱的希望、爱情、梦想和所有的失落。
还好有这样的作家,可以让我看到我所不了解的世界,也让我倍加珍惜我现在所拥有的生活。
关于灿烂千阳的读书笔记(优秀10篇)
![关于灿烂千阳的读书笔记(优秀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d42c3ed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a3.png)
关于灿烂千阳的读书笔记(优秀10篇)关于灿烂千阳的读书笔记篇1用两天的时间,看完了《灿烂千阳》。
依旧如读《追风筝的人》一样,开始是一种对异域截然不同命运的窥探,最后却是无比的震撼和慨叹。
不过,两者应该还是有区别的。
我个人认为《追》是一个故事,《灿》则是一个社会。
故事可以很精彩,很动人;社会只能是真实,真实得残忍。
“灿烂千阳”这个名字,很不错。
来自于四百年前的一位叫做穆x的诗人的诗句:“喀布尔每条街道都令人目不转睛,埃及来的商旅穿行过座座市场。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月亮,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一千个灿烂的太阳,本是诗人最慷慨的盛誉,可它怎能敌得过时间的变迁,敌得过人的欲望呢?战争,爆炸,袭击冲突,政权更迭,难民营,对妇女的压迫制度,饥饿,颠沛流离。
书中的种.种,让谁都相信,“纵然有一千个灿烂的太阳也不足以再用它金煜的光芒去照亮它阴影憧憧的洞穴,用它稠浓的温暖去掂量它罪恶砭骨的凄凉。
”是的,美好的历史,在现实面前,只能是遥不可及的神话,这点,我坚信。
两个主人公,都是极其不幸的,但相较而言,我更同情玛丽雅姆。
莱拉有过幸福少年时代,尤其是与父亲和情人塔里克的相处,更是留下了永远的甜美回忆。
莱拉也有依靠,或是等待,无论是她和塔里克的私生女,还是她和拉希德的儿子,都是她生活的依靠,抑或希冀。
莱拉更有幸运的结局,和自己相爱的人相守,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以完成父亲的遗志。
这一切,玛丽雅姆都没有。
作为私生女,玛丽雅姆从一出生,就失去了一切,没有幸福,没有未来。
如果她能遵循母亲那番“幸福不可得”的教诲,也许悲惨会来得晚一些。
可是她幻想了,幻想着家庭,幻想着幸福。
结果呢,母亲自杀,父亲匆匆把她嫁人,或者说是丢弃于人更为恰当!当然,如果能生个孩子,哪怕是女孩,命运还是会有转机,可是偏偏又是习惯性流产。
至此,悲惨命运彻底沉入了地狱深渊,永无天日。
莱拉的遭遇,让我冷冷的悲叹,可玛丽雅姆的一生,却让我静静地生疼,无论是她和父亲的关系,还是她最后做出的选择。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f4eee3bbb9d528ea81c779e1.png)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灿烂千阳》是一本写阿富汗妇女苦难生活的一本书。
读这么明媚的书,你有何笔记要写?先来看看精心为你整理灿烂千阳读书笔记,希望你有所收获。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篇一最近在读一本书叫《灿烂千阳》,很有感触,叙述的是阿富汗妇女的生活现状,书中的两个女主角一个叫玛丽雅姆,一个叫莱拉,她们都是中年鞋匠拉希德的妻子,讲述了她们在阿富汗近30年的战争背景下,历经生活的悲苦及战乱对妇女的压迫,共同的苦难曾让她们水火不容,但最终又让她们建立深厚的感情,如母女般相濡以沫。
玛丽雅姆是一个私生女,她的母亲娜娜是一个上等人家的女仆,而她的父亲就是这个上等人家的男主人,由于正牌妻子们的一直反对,玛丽雅姆和母亲被赶了出来,寄住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她一直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但最终证明这一切都是徒然,她卑微的身份使她最后嫁给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年鞋匠拉希德,从此继续她那未完结的悲惨人生,虽然她历经种种压迫,但她善良伟大的人格没有任何改变,最终为了莱拉的幸福牺牲了自己。
她的光辉形象也在最终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莱拉在战火中失去了父母和哥哥,挚爱的人也远走他乡,迫于生活的压力嫁给了拉希德,当时她才15岁,而拉希德已年过六十,但最终在玛丽雅姆的成全下,她还是获得了自己的幸福,她的幸福是玛丽雅姆用生命换来的,在阿富汗多年战乱的条件下,幸福是需要代价的。
看完这本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突然感觉自己很幸福,这里没有战火,没有压迫,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呢?有首歌唱的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间将变成美好地人间”。
“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
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
譬如感恩于为我们的成长付出毕生心血的父母双亲。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感恩可以消解内心所有积怨,感恩可以涤荡世间一切尘埃。
人生在世,不可能一帆风顺,种种失败、无奈都需要我们勇敢地面对、豁达地处理。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300字(精选3篇)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300字(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6202ad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9.png)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300字(精选3篇)《灿烂千阳》读书笔记1“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有一次看艾玛·沃森采访马拉拉的一个访谈节目里,她问马拉拉,最近在看什么书。
马拉拉说《灿烂千阳》。
然后我才知道这本书是《追风筝的人》的作者写的,才知道这本书如此畅销,反响很大。
再然后,我终于把这本书一口气看完了。
其实,本书故事太悲惨,是通过两名所嫁非人的女性,揭示代际之间的谅解,以及母爱的力量如何完成两位女角的自我救赎。
真的没有一丝阳光的愉悦,灿烂千阳只是不幸的人们对于自由、幸福的一种深深的渴望!然而最令人惊讶的,还是她们对待层出不穷的苦难的态度。
当苦难达到无法容忍的时候,宗教在她们内心所显示的力量。
故事最后,莱拉毅然决然回到故乡教书育人。
也许只有经历过战乱,经历过背井离乡的人,才能理解那对千疮百孔的故土的深情厚意。
最后,还是愿世界和平没有战乱,愿面纱下的尘埃也是光,愿苦难中永远伴随着希望,愿信仰让前路充满阳光,愿你我都可以共享这千阳。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2触动心灵的一本书。
头一次看这类小说,关于阿富汗这个国家的这段战争我是在电视看着演变长大的,许多大背景和过程从电视上了解过。
但没有从普通百姓的生存角度来看过。
作者从两位女主人公的生活和经历展开描述,从战争中失去家人和爱人,在残酷并冷酷无情的丈夫的家暴中忍耐着,并在与命运不断的磨合和斗争。
生存是第一位的,为了有尊严的活着不断反抗,同时在这样的环境中没有丢失纯真和真爱。
文中太多的描写让人记忆深刻,每周等待父亲来看望的小姑娘的期盼和现实的残酷,母亲的离开。
莱拉与父亲的片段特别感人,包括父母在她身边离世的镜头感,为了可恶的丈夫生子时的过程,不用打麻药剖腹产的那段描写。
我觉得作者的文字功底太强大了,常常把人带入镜头中,像看电影,又像身临其境。
最后的结局一位女主用自己的生命给予了另一位女主自由幸福的.未来,这一切都是爱与善良的回报。
读书笔记《灿烂千阳》
![读书笔记《灿烂千阳》](https://img.taocdn.com/s3/m/f9092c20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f7.png)
读书笔记《灿烂千阳》读书笔记《灿烂千阳》篇1《灿烂千阳》以两个女人的一生作为主线,讲述了在动乱中阿富汗人民的生活,更让我清晰地看到了生活在那里的女人的不能自主的悲惨命运。
莱拉是幸运的,从小在开明的父亲呵护下无忧无虑地成长,随着房子被击中父母离去,她被希拉德救出,却又被希拉德设下的圈套误以为塔里克已经死去。
她想逃跑,但意外发现自己有了塔里克的孩子,为了这个孩子她违心地嫁给了希拉德。
但是经历了种.种磨难她最终得到了她想要的幸福生活,那就是与塔里克还有孩子们在一起。
玛丽雅姆作为一个“哈拉米”(私生子)从出生便注定了一生的不幸,从那么期盼父亲的到来到去找父亲结果被远嫁到遥远的地方,离开了家,母亲因为她的出走而自杀,希拉德是个残暴专横的人,常常毒打她,也打莱拉。
曾经与母亲娜娜在房顶看月亮,在树下看落叶,在河边钓鱼的日子只能是美丽的回忆,快乐只属于过去。
最终,她选择自己一人承受杀人的惩罚不肯与莱拉共同离去。
命运让莱拉与玛丽雅姆相识,并同在一屋檐下受着希拉德的非人折磨,从最初的敌视到后来的亲密如母女一般,莱拉在玛丽雅姆的帮助下(与希拉德对打中打死了他)脱离了苦海,而玛丽雅姆却被执行了死刑。
但是玛丽雅姆在最后是平静淡然的离去,她在生命的最后几年得到了莱拉与莱拉孩子真心的爱,她用自己的最后力气帮助了她们,她觉得自己这么做是值得的。
而当莱拉回到玛丽雅姆生活的小村庄,见到了玛丽雅姆生前喜爱的毛拉之孙,并打开了玛的父亲留给她的东西与信,莱拉哭了,玛丽雅姆的父亲扎里勒的忏悔与道歉来得太晚了,一切都成为了迟到的爱。
《灿烂千阳》引领着我用眼、用心去领略这个国家的风景、人物、事件,没有机会也不大可能走到更多地方的我,使得书发挥了它巨大的作用,使我这个井底之蛙能够读到并感受到那些未曾感受和经历过的体验。
也许我还是不能更深刻的领会书中的内涵,还是无法想象那里的人们的生活状况,对一切仍只是停留在表面,只是肤浅的认知,但是,这已然为我打开了一扇窗,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与更纷繁复杂的命运。
灿烂千阳高中生的读书笔记5篇
![灿烂千阳高中生的读书笔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b423330c22590103029da0.png)
灿烂千阳高中生的读书笔记5篇初看《灿烂千阳》的名字,我错以为应当是简便欢乐的故事,当翻开书,一页页一字字地认真读过之后,便发现我真是大错特错了,虽然作者为这两个故事设置了还算不错的结局,但其中间的波折、痛苦、欺骗、暴力、水深火热却更让我记忆深刻。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灿烂千阳高中生的读书笔记5篇,供大家参考。
灿烂千阳高中生的读书笔记范文(1)寒假最大的收获莫过于读了《灿烂千阳》。
这本温暖而又残酷的书牢牢拴住了我的心灵。
玛丽亚姆和莱拉这两个名字久久萦绕在我的心头,挥之不去。
我为玛丽亚姆的死深感悲痛。
我认为她理应得到上帝的宽恕。
因为这个杯具是由这个动荡不定的社会所造成的。
如果没有家庭暴力,就不会有她的所作所为,她是迫不得已而为之的。
我看到了人的渺小。
法官固然同情玛丽亚姆的遭遇。
也理解她。
可她身为一个小小的法官又能怎样?是塔利班控制了这一切!他也无能为力。
他如果宽恕了玛丽亚姆,自我也会性命难保。
在黑暗的社会里,一丁点儿亮光终究会被黑暗所吞噬,成不了大气候。
她们受尽了磨难,拉希德根本不把她们作为人来看待,仅仅是一个生孩子的工具。
而她们又能如何?仅有一个字,忍!在动乱的社会之下。
惟有忍耐才能使她还保留着一个真正的自我。
惟有忍耐才能使她们还保留着自我那宝贵的尊严。
这个社会真正实现男女平等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妇女必须穿着布卡才能出行。
且出行时必须由男人所伴同。
如没有遵守,擅自一人前行,所带来的只能是棍鞭的惩罚。
她们失去了做人的尊严。
只能默默地理解,默默地顺从。
她们甚至没有反抗的权力。
才14、15岁,就被家人逼迫所出嫁。
早早的失去了童年,过早的看到社会的残酷。
这个社会令她们丢掉了许多,许多。
社会需要改革,需要还给她们自由、平等。
需要使妇女真正获得解放。
我为玛丽亚姆和莱拉所动容。
她们给予了对方最真挚的情感。
告诉了我们即使社会再阴暗,温情也依然存在;那股暖流直抵人的心底,汇成爱的海洋。
惟有彼此都付出,才能铸就坚固的情谊之墙。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69d28eed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af.png)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相关推荐灿烂千阳读书笔记(通用36篇)认真品味一部名著后,大家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让我们好好写份读书笔记,把你的收获和感想记录下来吧。
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灿烂千阳读书笔记,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篇1去年看《追风筝的人》,记得自己窝在沙发上一下午就读完了,第一次这么近距离的看到阿富汗人们的生活。
《灿烂千阳》也一天读完,根本停不下来。
《灿烂千阳》比《追风筝的人》多了份阴暗,但不变的是人性中的温暖,在黑暗的现实中灿如千阳。
1、读完结局,心里松了一口气。
害怕莱拉和埃里克没有幸福的生活,害怕马利雅姆受到更大的折磨,害怕两个孩子会受到种种伤害,幸好这一切都没有发生。
2、马利雅姆如千阳照亮了莱拉的生命,莱拉也给了马利雅姆不曾有过的温情。
从她们的身上也看到了母性的光辉,“母亲”,可以让一个女人无比强大。
娜娜也是爱马利雅姆的只不过用错了方式,她以她的经验保护着自己的女儿,幸会马利雅姆最后懂得了她的爱。
3、生活在和平稳定的国家里,阿富汗人们的生活没体验过甚至不曾想象过,可这样的生活确确实实在一下国家存在着。
感恩自己幸福的同时也同情那里的人民,愿你们的安拉保佑你们。
这是我开学读完的第一本书,开学三个星期来,因为一些事浮浮躁躁的没有沉静下心来,更别说读书。
这本书让我体会到久违的纯粹与安静,让我再一次体会到阅读带来的宁静,平和,幸福感,优越感。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篇2真的爱不释手,想一口气读完。
就像第一次读《追风筝的人》一样,我犹记得那是我还在读高二,还是高三,熬夜在读。
很是震撼,因为那是我第一次通过那本书浅浅的了解阿富汗这个城市。
《灿烂千阳》又一次让我爱不释手,虽然我忘记了《追风筝的人》的细节,只是记得大致故事情节。
但阅读这本书时,深深的感受到了,胡塞尼的叙事功底,太细腻了。
玛丽格特和莱拉两个女主角。
天性聪明,一个因为出身哈拉米,无法接受教育,一个却生活在幸福家庭接受较好的教育。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1500字(通用7篇)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1500字(通用7篇)](https://img.taocdn.com/s3/m/8bae074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94.png)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1500字(通用7篇)灿烂千阳读书笔记1500字篇1去年寒假在家读完了《追风筝的人》,现在读完了《灿烂千阳》,感觉两个故事都令人震撼,让人深思。
我想,没有什么能比战争更加给人带来深重的灾难。
战争的胜利远远比不上一个失去孩子的母亲的悲痛。
或许我们会在各种电影的感染下,对英雄充满敬佩和向往,但是,真正面临和经历过战争的人相比,电影描述的任不够真实。
战争所带来的创伤又是何等的深重啊。
没有食物,疾病蔓延,残疾,死亡,冷酷,凶暴,阴险……随战争一起滋长。
能避免战乱,实属不容易。
人的贪婪和野心无时无刻不不助燃着战火。
战争中受苦的人,他们能活下来,是万分艰难的。
和平只有经历战争的人再懂得其珍贵。
在读《灿烂千阳》过程中,深刻地意识到人性在灾难面前则会尽显,求生的本能会使人们干出疯狂的事来。
世界越来越动荡,大国强国的人民的美好的物质与精神生活是建立在他国人民的生命上。
放眼望去,由战争,可以进一步深挖人性,看到的是血腥的自然法则和人性道德的共存。
弱肉强食的同时又存在帮助弱者的力量。
没有这力量,人类与野兽的距离也就不明显了。
这力量的根源,是一种爱,我们可以谓之“博爱”。
我们可以自己问问自己,是否具有博爱之心。
看完这两本书,我先想到战争,随后又考虑到战争所带来的灾难,从灾难中,又思考人的本性,作者也将人的本性在两本书中一一展现。
思考人性,又进一步想到了人类的前进道路。
由此,想到的是如何拯救人类自我毁灭的方法,因为,不论多么文明的国家,都会有从盛转衰。
人类的盛衰在于自己的认识。
这是取决于人类整体而不是少数智慧者。
因此,我很想知道人类本身与战争的关系,以及人类自身与自己今后所面对的毁灭之间的关系。
人类自身具有毁灭自我的性质,就是说,人类的毁灭很大程度上与自己的作为关系密切。
但是,人类仍然具有其它生物所没有的特性,人类能反省,会改正,能学习,能吸取教训,能有智慧的思考。
我相信,人的好品质与恶性是有一样强大的力量,能让人存活下去。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824ea101102de2bd9705886c.png)
In many cases, what we lack is not ideas, but the courage to act.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灿烂千阳》读书笔记范文精选5篇《灿烂千阳》读书笔记范文一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光明似乎不舍昼夜地在我们身边流淌,或幸福地包裹着我们,或欢欣地在我们身旁腾跃,或就在你的掌心凝眸注视着你。
许多人视若无睹,因为光明仿佛如此地廉价和唾手可得。
然而,对于在过去30年的岁月里经霜沥雨的阿富汗妇女而言,光明是奢侈的,它永远在“屋顶之上”,在“墙壁之后”,近在咫尺地于睡梦中,远在天边地于现实里。
这样令人心痛的生活,日复一日地摧残着她们的心灵,她们怀疑、愤怒、委屈、恐惧、自卑,她们逆来顺受、心存期望、孤注一掷……胡赛尼在《灿烂千阳》里展示了阿富汗30年历史的揪心记录,一部关于家庭、友谊、信念和因爱得救的极其动人的故事,与其说是一个国家的杯具史,不如说是一个国家女性的心灵发展史。
其中之一是私生女玛丽雅姆,有钱的父亲与其女佣所生下的孩子。
私生女,这就是她一出生就被贴上的标签,是走在大街上会被扔石头的那种小孩。
十五岁的生日愿望仅仅是想去父亲的电影院里看一场电影。
而这个愿望让她失去了一切。
父亲没有如约来接她,她违背母亲的意愿下山去寻父亲,而他不肯见她,她在外面等了一夜,被送回家的时候发现了已自杀身亡的母亲。
随后几天内被父亲的其他妻子迅速嫁掉。
嫁给喀布尔四十多岁的鞋匠拉希德。
十五岁的纯真少女,眨眼间,失去了父亲,失去了母亲,失去了童年,失去了一生。
初嫁之时,玛丽雅姆还算幸福,至少她是这样认为的,至少偶尔还能得到丈夫的温情,可是连续七次流产之后他所能应对的仅有丈夫那不知何时会降落在她头上的恐怖暴力。
而莱拉,则是小说的另一个女主人公。
她有一个相对幸福的家庭,更重要的是,有一个青梅竹马的恋人。
那是邻居塔里克。
他能够挥舞着自我的一条假腿像骑士一样为自我的公主莱拉去作战。
在战争中塔里克全家逃亡,临行前塔里克和莱拉偷尝禁果,他请求她嫁给他并和他一齐走。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_应用文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_应用文](https://img.taocdn.com/s3/m/31406a0aa32d7375a417809b.png)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灿烂千阳》是一本写阿富汗妇女苦难生活的一本书。
读这么明媚的书,你有何笔记要写?先来看看橙子精心为你整理灿烂千阳读书笔记,希望你有所收获。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篇一最近在读一本书叫《灿烂千阳》,很有感触,叙述的是阿富汗妇女的生活现状,书中的两个女主角一个叫玛丽雅姆,一个叫莱拉,她们都是中年鞋匠拉希德的妻子,讲述了她们在阿富汗近30年的战争背景下,历经生活的悲苦及战乱对妇女的压迫,共同的苦难曾让她们水火不容,但最终又让她们建立深厚的感情,如母女般相濡以沫。
玛丽雅姆是一个私生女,她的母亲娜娜是一个上等人家的女仆,而她的父亲就是这个上等人家的男主人,由于正牌妻子们的一直反对,玛丽雅姆和母亲被赶了出来,寄住在一个偏僻的小村庄,她一直渴望得到父亲的认可,但最终证明这一切都是徒然,她卑微的身份使她最后嫁给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年鞋匠拉希德,从此继续她那未完结的悲惨人生,虽然她历经种种压迫,但她善良伟大的人格没有任何改变,最终为了莱拉的幸福牺牲了自己。
她的光辉形象也在最终得到了深刻的体现。
莱拉在战火中失去了父母和哥哥,挚爱的人也远走他乡,迫于生活的压力嫁给了拉希德,当时她才15岁,而拉希德已年过六十,但1 / 5最终在玛丽雅姆的成全下,她还是获得了自己的幸福,她的幸福是玛丽雅姆用生命换来的,在阿富汗多年战乱的条件下,幸福是需要代价的。
看完这本书,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突然感觉自己很幸福,这里没有战火,没有压迫,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感恩社会,回报社会呢?有首歌唱的好,“只要人人都献出一份爱,世间将变成美好地人间”。
“感恩”是一种对恩惠心存感激的表示,是每一位不忘他人恩情的人萦绕心间的情感。
学会感恩,是为了擦亮蒙尘的心灵而不致麻木,学会感恩,是为了将无以为报的点滴付出永铭于心。
譬如感恩于为我们的成长付出毕生心血的父母双亲。
“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感恩可以消解内心所有积怨,感恩可以涤荡世间一切尘埃。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范文5篇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范文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a0e794168884868662d6a2.png)
In the end, what you believe can become what you believe.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灿烂千阳读书笔记范文5篇灿烂千阳读书笔记1起初吸引我的是这本书的名字,《灿烂千阳》。
读起来,仿佛能感受到一种荡气回肠的力量。
仿佛看到被乌云笼罩的大地上,顷刻间洒下无数道光辉。
我曾以为它会是一篇多么美好圆满的故事,然而它里面却充斥着战争、暴力与死亡。
但在这些苦难的背后,却有两位女性靠着爱与希望,完成了对他人对自我的救赎。
这种在绝境中迸发的女性力量,给我们带来一场声势浩大的灵魂洗涤。
《灿烂千阳》是胡尼塞继《追风筝的人》之后又一部经典著作。
这一次,作者完全站在女性的角度上,以阿富汗三十年的战乱为背景,讲述了两位女性,玛丽雅姆和莱拉在经历了悲惨的遭遇后,成长的故事。
不同于其他作者笔下美丽智慧的女性,玛丽雅姆和莱拉身上最突出的特点是坚韧与抗争。
她们身上所受的苦难是整个阿富汗众多女性的缩影。
在那样一个男权社会里,一夫多妻制是合理的,女人不可以在没有男人的陪同下独自外出,甚至家暴也是法律许可。
而玛丽雅姆和莱拉的反抗精神是胡尼塞寄予这个国家的希望。
故事中的第一种救赎是莱拉对玛丽雅姆地救赎。
玛丽雅姆地出生在外人眼里似乎就带有罪过。
她被人称为“哈拉米”,也就是私生子的意思。
这就代表着她生来就必须要进行一场被救赎或自我救赎的的过程。
由最初的憧憬到绝望再到最后的反抗,玛丽雅姆是本部作品中心路历程最为坎坷的一个角色,所以也是最能体现希望与救赎的力量的一个角色。
玛丽雅姆十五岁的时候对未来充满着期望。
它每个星期四都激动地坐立难安,因为她期待着父亲的到来。
她想要去上学,因为她渴求着与那些名正言顺的孩子一样的生活。
然而在她被迫嫁给拉希德后,这一切都毁灭了。
她对父亲的彻底失望使她相信了母亲对这个世间的指责。
面对拉希德的暴力,玛丽雅姆在一种极端的自我否定中逐渐消沉。
就在玛丽雅姆逐渐向现实妥协时,莱拉的出现给玛丽雅姆带来了希望与光亮。
《灿烂千阳》读后感(五篇)
![《灿烂千阳》读后感(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63e75f0d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c4fe3ba.png)
《灿烂千阳》读后感《灿烂千阳》主要讲了私生女玛利亚姆的童年生活在她十五岁生日时一去不复返。
生日时因定期探访的父亲没有来接她, 她便乘出租车来到她父亲家前, 谁知父亲却不给她开门, 无奈之下, 玛利亚姆只好再坐车回家。
没想到她妈妈娜娜在自家门前——一座破破烂烂的小泥屋前的大树旁上吊自杀, 灵魂归天。
安葬好她母亲之后, 她就被她父亲接到他的宅邸住下。
没过几天, 她就被迫嫁给喀布尔市中年鞋匠拉希德。
以后数年玛利亚姆一共怀了6, 7胎, 但每次都以流产告终。
与此同时, 玛利亚姆受到的待遇日益俱下, 越来越多的家庭暴力在她的生活中出现。
十八年后, 生活在动荡年代的少女莱拉失去了父母和恋人, 因形势所迫她亦被迫嫁给了拉希德。
两名阿富汗女性带着各自不同时代的悲惨回忆, 一起经受着战乱的侵蚀, 贫困和严重的家庭暴力的重压。
心底的悲痛与忍耐交织, 曾经让她们相处得水火不容。
后来又因为几件事让她们互相感动, 重归于好, 又让她们缔结情谊, 如母女相濡以泣。
隐藏多年的骗局终于被揭穿, 她们将做出如何的选择?她们的命运又将何去何从?他们又将归宿何方?《灿烂千阳》关于不可宽恕的时代, 不可能的友谊以及不可毁灭的爱。
它, 让我感动。
这是一本即《平凡的世界》后又一次深深感动我的书, 感谢作者带给了我全然不同的感受, 让我认识了阿富汗, 让我去了解阿富汗人民所经历过的苦难, 尽管这苦难或许只是一部分。
作者展示给我的是人性的光辉, 人们心底埋葬的关于希望的种子, 无论在怎样艰难的处境, 这粒种子永远不会死去, 终有一天, 希望会萌生出嫩绿的芽, 救赎每一个虔诚的人。
两位阿富出身汗完全不同但又普普通通的女性各自带着不属于同时代的悲惨回忆, 共同经受着战乱、贫困、与家庭暴力的摧残, 心底潜藏着的悲苦与忍耐相互交织,让她们曾经水火不容, 又让她们缔结情谊, 如母女般相濡以沫。
在不可宽恕的年代, 有着无法抹去的记忆, 最终, 自由与幸福抵达了穿越了战乱的莱拉, 用玛利亚姆的生命这是20世界70年代到21世纪初的阿富汗, 这使我十分震惊, 我意外于此般生活竟然在这么近的年代发生, 这并不是过去, 或者这还是未痊愈的伤疤。
2022年灿烂千阳读书笔记5篇
![2022年灿烂千阳读书笔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e9ccc9c6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98.png)
2022年灿烂千阳读书笔记《灿烂千阳》真实地展现了水深火热的阿富汗,战争摧毁了人们的生活,内忧外患的阿富汗在风中摇摇欲坠,而人性的丑恶却仍在上演,玛丽古姆童年时出于一个孩子对父爱的执着而将自己的母亲推上了死亡之路,父亲的草率和不负责,却让她从此走上了悲惨的婚姻生活,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灿烂千阳读书笔记,欢迎查阅。
灿烂千阳读书笔记1用两天的时间,看完了《灿烂千阳》。
依旧如读《追风筝的人》一样,开始是一种对异域截然不同命运的窥探,最后却是无比的震撼和慨叹。
不过,两者应该还是有区别的。
我个人认为《追》是一个故事,《灿》则是一个社会。
故事可以很精彩,很动人;社会只能是真实,真实得残忍。
“灿烂千阳”这个名字,很不错。
来自于四百年前的一位叫做穆x 的诗人的诗句:“喀布尔每条街道都令人目不转睛,埃及来的商旅穿行过座座市场。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月亮,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
”一千个灿烂的太阳,本是诗人最慷慨的盛誉,可它怎能敌得过时间的变迁,敌得过人的欲望呢?战争,爆炸,袭击冲突,政权更迭,难民营,对妇女的压迫制度,饥饿,颠沛流离。
书中的种.种,让谁都相信,“纵然有一千个灿烂的太阳也不足以再用它金煜的光芒去照亮它阴影憧憧的洞穴,用它稠浓的温暖去掂量它罪恶砭骨的凄凉。
”是的,美好的历史,在现实面前,只能是遥不可及的神话,这点,我坚信。
两个主人公,都是极其不幸的,但相较而言,我更同情玛丽雅姆。
莱拉有过幸福少年时代,尤其是与父亲和情人塔里克的相处,更是留下了永远的甜美回忆。
莱拉也有依靠,或是等待,无论是她和塔里克的私生女,还是她和拉希德的儿子,都是她生活的依靠,抑或希冀。
莱拉更有幸运的结局,和自己相爱的人相守,做自己认为有意义的事,以完成父亲的遗志。
这一切,玛丽雅姆都没有。
作为私生女,玛丽雅姆从一出生,就失去了一切,没有幸福,没有未来。
如果她能遵循母亲那番“幸福不可得”的教诲,也许悲惨会来得晚一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灿烂千阳》:
第一次读《灿烂千阳》,是在中考结束后一个刚刚与母亲吵完架的夜晚,我重重地关上书房的门,我知道再走出门去我们会坐下来冷静地解决问题,在这之前,我得找点事情来打发时间,顺便维护我可笑却很必要的自尊心。
卡勒德·胡赛尼的作品,看完《追风筝的人》之后我又买了这一本,还未来得及看。
我不是文艺青年,如果有一段时间足够沉静,我也会读一些深刻的经典文学,但是大部分时候,我的书单来自豆瓣TOP LIST,来自当当年度畅销书榜。
大部分的书,比如《乖摸摸头》之流,让我在日子里写下了一个又一个理想生活的目标,一本又一本,微博关注了一批又一批比我也大不了几岁的作家,最后什么也不记得,满嘴浪漫、江湖云云,还对很多本该尊敬的生活方式嗤之以鼻。
所以能够读到《灿烂千阳》这样的畅销书,初读四五年后,在匆匆忙忙要赶一篇读书笔记的当下,依然记忆如新,我很幸运。
这是一本小说,背景是战争前后的阿富汗,主人公是两位年龄不同境遇相似的女性Mariam和Laila。
令人唏嘘的是,在我第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喀布尔虽然被塔利班统治着,但好在暂时远离了战争,如今再看战火中的阿富汗,书中的一切,无需笔者说明,也一定正在这片土地上发生着。
无数的女人与儿童,在炮火中丧失,或在看不到光的漫漫长夜中以难以想象的卑微姿态喘息着,喊不出痛。
以下关于内容的介绍来自豆瓣,作者翦翦:“Mariam是阿富汗一个有钱人的私生女,她和母亲被安置在乡下的一间破旧的泥屋里生活,她的父亲拥有三个妻子和十个子女,Mariam最期盼父亲每周一次的探望,她希望父亲能带她去他自己开的电影院里看一场《木偶奇遇记》,她希望去看看父亲豪华的家和那些同父异母的兄妹,然而父亲只陪她钓鱼,钓鱼很有趣,但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等待。
15岁生日那天,Mariam嚷着要和父亲一起住,父亲没有如约来接他,她独自徒步来到繁花似锦的城市在父亲的深宅大院前徘徊等待,与此同时她的母亲因为害怕失去相依为命的女儿绝望的吊死在泥屋外的一棵树上.之后,继
母的游说和父亲的妥协使得15岁的Mariam被迫嫁给了40多岁的鞋匠拉西德,从此在喀布尔这个陌生的地方开始了噩梦一般的生活。
laila是喀布尔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的漂亮女孩,有相对和睦的家庭和青梅竹马的恋人。
而战争摧毁了这座城市,一颗炸弹夺去了她的双亲,恋人塔里克一家逃亡他乡,她脑海中最后的幸福是和他初尝禁果的那个下午,他要带她走,他不断的求婚,她不断的拒绝,她不能推卸对父母的责任。
这一别,laila生命中苦难的序幕就此拉开……
鞋匠拉希德从废墟中把laila救出来带回家,命令妻子Mariam悉心照顾,已成孤儿的laila在稍许恢复之后突然得知恋人塔里克在逃亡中病死医院。
绝望的laila在发现自己怀了爱人的孩子之后同意嫁给已经50多岁的拉希德,拉希德暴躁,蛮横专制,虽然馋涎laila的年轻美貌但在laila 生下女儿而非儿子之后,很快对她如同Mariam一般颐指气使,拳脚相加。
于是两个善良而命运多舛的女人由敌对转为联盟,十多年来Mariam生活在丈夫暴力和冷漠中,干涸的心因为laila给与的温暖而融化,她最快乐的时光是和laila在繁重的家务之后做下来喝几杯下午茶,吃几块饼干,聊自己过往的日子,和父亲在一起的稀疏而快乐的时光。
她更没想到的是laila刚诞生的女儿竟然和自己一样是私生女。
laila和Mariam开始策划逃跑,这一场失败的逃亡使得laila和女儿差点被拉希德活活饿死,Mariam被打的奄奄一息。
而阿富汗被塔利班占领,局势混乱,法律不许女人出外工作,独自上街,拉希德的鞋店被烧毁,他们陷入了饥荒的困境,此后laila又生了个儿子,女儿被寄养孤儿院,生活举步维艰,在这时laila居然见到了深爱的塔里克,塔里克就站在她的面前,高大而消瘦,英俊,分别了8年,23岁的laila觉得自己青春消亡容貌枯竭,只有因他而死去的心忽然活了……
残暴的拉希德很快从年幼的儿子那里得知了laila和塔里克的重逢,他承认自己当年买通他人欺骗laila恋人已死的无耻行径。
这一次这个妒火中烧的男人几欲杀死laila,Mariam为救laila,执起铁锹向这个恨之入骨的男人头顶拼命敲下去,她觉得这是她第一次决定自己生活的轨迹。
Mariam含泪送laila带2个孩子投奔塔里克,自己坦然接受了死刑。
”
Mariam从一个带有一些些反叛性格的少女,变成令自己厌恶的妒妇,最后通过自我牺牲拯救了laila,也救赎了年轻的自己。
战争与传统使得书中每个人的人生都成为了确定无疑的悲剧,当然,尤其是女性。
故事结束的五十多年之后,一位在联合国会议上演讲的少女,马拉拉,在巴勒斯坦放学的校车巴士上被塔利班士兵用步枪击中了头颅。
幸运的是,她活了下来,她的妇女儿童事业也存活了下来。
这样的故事听起来像极了抗日小英雄的事迹,但它发生在21世纪的今天,发生在离我并不遥远的国家,发生在我的同龄人身上。
“人们数不清她的屋顶上有多少轮皎洁的明月,也数不清她的墙壁之后那一千个灿烂的太阳”,书背面印着的这句诗,描写的是阿富汗的首都喀布尔。
一千零一夜的故事里那些金碧辉煌的宫殿,浪漫大胆的花纹,香料的气味与星月夜的背景,悦耳的歌声与天生会跳舞的男女,是我对阿富汗最初的想象。
可是作者笔下的喀布尔,新闻图片上的喀布尔,令人心碎。
作为一位女性,虽然出生于一个并不封建的中国家庭,却依然早早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女性的命运,绝大多数时候与她的父亲、丈夫绑定在一起,尤其是在战乱的年代,当所有人的生命遇到危险时,死去最多的人,一定不会是走上战场的男人,而是后方的女性。
越接近落后的国家,人们的关系也就越野蛮,一个畸形的社会,会选择通过伤害女性,使得内部得以稳定。
因而当我们谈论《灿烂千阳》,当我们谈论马拉拉,当我们谈论男女平权时,我们真正在谈论的事情是人性。
即使是这样令人痛苦的故事,依然可以从中发现一些人性中的闪光面。
似乎有些人性本
恶,有些人性本善,又似乎所有人都是环境的产物。
这样的问题,留给哲学家和心理学家去想。
卡勒德·胡赛尼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至于有人把它变成事业,作者也许没有想过,但更大的可能是,他正是推动这项事业的一股力量。
之后的日子里,我在高中的课间演讲中向同学介绍了这个故事,就如同写下这些文字时一样,Mariam从书中走出来,她走进我的生活,成为我为之奋斗的事业,她站在我的身边,我说:来,我们去找太阳。
哦,你问我有没有跟母亲和好?当然,我的母亲,我们的母亲,也是太阳。
2018年9月6日星期四
薛凤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