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试卷讲评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试卷讲评课说课稿

高中历史试卷讲评课说课稿

高中历史试卷讲评课说课稿在开始撰写说课稿之前,我们需要明确几个关键点:首先,说课稿的目的是为了向听众(可能是教师同行、教育专家或学生)展示如何进行一堂高效的高中历史试卷讲评课。

其次,我们需要确保内容覆盖试卷的主要部分,包括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等,并提供有效的讲评策略。

最后,说课稿应该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活动、评价方式等关键模块。

正文:尊敬的同事们、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将向大家介绍一节高中历史试卷讲评课的教学设计。

在这节课中,我们将重点关注如何通过讲评试卷来提升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答题技巧。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试卷中涉及的核心历史知识点,提高答题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历史材料、提炼信息、组织语言的能力,以及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本次讲评课的主要内容是针对最近一次历史模拟考试试卷进行全面分析。

试卷共分为三部分:选择题、简答题和论述题。

我们将逐一分析每个部分的答题情况,指出常见错误,总结经验教训,并提供改进策略。

三、教学方法1. 互动讲解: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讲评过程中,提高他们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2. 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题目和答案,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学生理解答题的技巧和方法。

3. 小组合作: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讨论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四、学生活动1. 自我反思:在讲评前,要求学生先自我检查试卷,找出自己的错误和不足,准备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2. 分组讨论:在小组合作环节,学生需要共同分析题目,讨论答题策略,并选出代表在全班面前展示和讲解。

3. 互动提问:鼓励学生在讲评过程中积极提问,对不理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五、评价方式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提问、讨论和回答问题的积极性。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讲义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讲义

二、基本题型
最佳型 概念型 因果型 材料型 比较型 否定型 排序型 探究型 组合型 ……
三、历史选择题的解题技巧
2.1.三三辨审备题选干项————确明定确最题后目答要案求
一辨一:审是:否限制符词合—历—史明史确实考;查的范围 二二辨审::是中否心符词合—题—干明内确容考;查的内涵、外延 三三辨审::是求否答与词题—干—要明求确有考必查然的意逻图辑联系。
考点: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
C
土地制度的演变
历史时期
土地制度
表现形式
原始社会
土地公有制
奴隶社会 (商周)
封建社会 (战国以来)
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井田制
封建土地所有制
国有土地所有制 君主土地私有制 地主土地私有制 自耕农土地私有制
其中,地主土地私有制是封建社会的土地主要表现形式
概念型选择题
题型特点:概念型选择题指对历史基本概念进行阐释的选 择题。要求准确理解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并对其内在规律 和本质属性进行准确把握,题干中常见的提示语有“内容 是”“标志是”“性质是…‘特点是”“最准确的理解是” 等。
A.学风淡化
B.知识分子地位下降 C.价值观扭曲
C
D.科学发展滞后
考点:文化大革命
最佳(程度)选择题
题型特点:最佳(程度)选择题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
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 维能力。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主 要、重要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是选择题中难度最大 的类型。
B.雅典实行轮流参政议政民主制度 C.雅典民主制度受到大多数人的抵制
D
D.雅典民主本质上是精英政治制度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高中历史试题讲评教案模板十六篇

高中历史试题讲评教案模板十六篇

高中历史试题讲评教案模板十六篇如何上好高中历史试卷讲评二、试卷讲评应把握的三个环节1.要认真做好试卷讲评课的准备。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讲评前,除认真独立做完试卷每一题这非常基础的第一步外,第二步要进行有关的成绩统计、分析^p 和处理(包括全班的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优秀率、及格率等),以此来确定本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同时,还要记载得分较低的题目及学生的典型错误,选择题题要记下典型错误选项,文字题要记录典型错误概念﹑不当表述﹑容易遗漏的答题角度﹑知识点等,找出学生存在的问题,客观地分析^p 其出错原因;也要看到学生的进步,对有创见性的解题方法应加以肯定。

最后是在前两步的基础上制订教学方案,认真备好讲评课案。

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讲清近年出题趋势,既要确定讲评要达到的目的,还要确定教学中的重点难点疑点,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因此,教师备好课,对症下药,才能提高讲评课的质量。

2.要重视和优化讲评过程。

讲评时要注重学生的情感。

教师在讲评试卷时要善于营造和谐宽松的课堂气氛,多给予学生肯定的目光和激励的语言,对优生要鼓励其再接再厉,对差生要用进步的眼光纵向看,从试卷中捕捉每位学生的闪光点,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情感等积极因素。

讲评时要注重解题思路﹑方法和技巧的指导。

讲评时,教师要先启发学生说出本题所考查什么知识点,这些知识点在理解和运用时有哪些注意点,然后分析^p 命题思路是什么;如何答题,解题的突破口在哪,什么又是最佳解题途径;干扰因素是什么;为何出错。

不仅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讲评时,教师还应做到多角度设问,变换条件,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其正确答案是什么。

这样不仅可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印象,而且可以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能力,促使学生牢固掌握和运用所学知识,发展求异思维能力。

讲评时要注重与课本紧密联系。

讲评时,教师要选择与本单元或本模块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和教学方法有直接关系的题,引申出其他类似的知识,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这样教师讲评的不仅仅是题目本身,而是该题所涉及到的一系列内容,会大大提高教学效果,也使学生在相关知识的联系和区别上得到深刻的理解。

高中历史试卷讲评教案

高中历史试卷讲评教案

高中历史试卷讲评教案【篇一:历史试卷讲评课教案】【篇二: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有感】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有感彭惠琴摘要高中历史新课改以后,高三上新课时间很少,大部分时间进行复习,而为了检验复习效果,最常见的方法是用名目繁多的考试来衡量,小至教师自己命题的单元小测,大至深圳市统一举行的模拟考,但不管什么方式的考试,考后教师总要对试题进行讲评。

以怎样的方式进行评讲才能达到最佳效果?本文结合我在高三历史讲评试题的一些体会,简要谈几点拙见,以期方家指正。

关键词高三历史讲评课历史试卷讲评课是高三复习备考过程中的一种重要课型,客观公正、科学高效地讲评试卷是提升学生能力的重要环节,讲评课质量对于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至关重要,也直接影响着考试的效果乃至整个复习备考的成败。

教师通过试卷的评讲,不仅要让学生对阶段性的学习状况有理性的自我认识,而且要在试卷评讲过程中以学生为本,渗透情感态度的培养,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

试题讲评就是要让学生“知其所以然”同时达到以考促学,以考促教目的。

我觉得要上好一节高三历史试题讲评课,应该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考后讲评要及时,不能照本宣科,只对答案。

每次考试结束后,教师要解试卷内容,只给学生对参考答案,这样的讲评干脆不讲,学生最不欢迎这样的老师,这样的讲评课实际效果甚微。

第二,切忌教师拿着试题按顺序自己一讲到底。

每次讲评试题时,我都根据自己对试题的整体把握,有时先讲主观题,有时先讲客观题;有时先讲古代史,有时先讲近代史,有时又先讲现代史,讲题顺序依每份卷子特点来决定先讲哪一部分。

同时讲评试题时,我觉得学生完全没有疑问的我就不讲,对于要讲的题,我也从不搞一言堂,每道有价值的题我都先让学生先讲,理解不到的我再来补充。

对于选择题,我就让学生讲这道题的考点是什么?你的选项是哪个?凭什么你选择了这个答案?做这道题时应注意什么?对于主观题我就让学生讲这道题的中心语、限定语、求答项、答题方式等分别是什么?你是如何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这道题你认为难在哪里?答题时应注意什么?等等。

(优选)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课件

(优选)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课件
故选B
第9题 提取有误信息,无法抓住主旨
【答案】A 【解析】据材料“1916年……孔子……以笼罩天下
后世,阻碍文化之发展,以扬专制之余焰,则不得 不攻者”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处于新文化运 动时期,材料反映了吴虞批判、反对儒家思想的主 张,故A项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孔子阻碍了社 会进步,而是说明儒学阻碍了社会进步,应该反对, 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尊重孔子的主张,故 C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学习西方思想的问题,故 D项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从材料关键信息出发,紧扣 材料时间1916年,学生应该可以联系新文化运动 相关知识,据“阻碍文化之发展,以扬专制之余焰, 则不得不攻者”的信息即可正确判断
(优选)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课 件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1、试卷基本结构及学情分析 试卷范围、学生情况及考查重点 (见学案)
一、考试基本情况分析
2、试卷涉及的主干知识
题号 1-2
3-4
5-8
知识点
题号 知识点
开眼看世界 的局限性和要启 迪国民意识的作 用
9-12
新文化运动的口 号、文学革命、 作用
洋务派级不同人 资产阶级维新派学
变式训练3——依据材料,突破传统观点
答案D 本题考点是新文化运动,重点是掌握对新 文化运动的评价.
【解答】A项中“反对旧道德”的说法与题目中的 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使…传统重现光芒”不符; B、由题目中的信息“没有全盘反传统”可知当时 的知识分子对传统持部分否定及部分继承的科学态 度,故B项“混淆”的表述过于绝对化,应排除. C项错误,材料未体现文言文的内容; D、传统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全盘否定, 本则材料却指出白话小说和民间文学得到发扬光大, 体现出新文化运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创新了旧文化, D正确;故选D.

高三历史月考试卷讲评学案

高三历史月考试卷讲评学案

高三历史学案必修1 编号:6 编订人:李国营审定人:吴丽红 2013-10-6高三历史月考试卷讲评【学习目标】(1)要求学生理解、掌握做题的基本思路和指导思想;(2)要求学生掌握做题的策略,分“三步走”;【学习重点】(1)运用历史概念、史学新观念,加强对选择题的把握力度;(2)以时空观念,注重现实和历史融合来全面提高主观题的应用能力。

【学习难点】(1)考试四大能力的相应提高策略;(2)应考实际能力的提高策略,减少不必要的失误。

【学法指导】通过例题讲解来掌握策略的运用:(1)审读材料,理解试题设问的指向性;(2)从所给的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和关键的中心句;【学情分析】(1)学生记的多,想的少;识记多,理解少;猜测多,确定少;(2)打破思维定式,依据材料答题,有几分材料说几分话。

【试题分析】本次试题知识范围必修1的所有内容,包括32个单选占48分,3个主观题占52分,立足对基础知识考查,同时着重对历史思维能力的考查。

试题整体难度系数为0.57,优分为60分。

年级平均分57分。

最高分84分。

【成绩统计】①你因审题失误丢了______分②表达不准确丢了_____分③答题不够规范丢了______分④如克服无谓失误,你还可以提高____分。

一、概念推理型题1.史实、史论、史识是构成史学的三要素,史实即历史事实,史论即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论,史识即是以科学的史观作为指导,来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然后得出的科学结论。

下列对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叙述属于史识的是()A.是在日本发动侵华战争的历史条件下,国共两党协调矛盾、相互做出妥协的结果B.开始的标志是国民党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C.国共两党以整编军队为主要合作方式D.保障了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2.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认为:史学家必须具备四种品德即不畏强暴(史德);分清邪正是非(史识);鉴别史料真伪(史学);不畏浮词妄饰(史才);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把农民领袖陈胜列入“世家”,而且还为匈奴列传,这体现了他以上哪一种品德()A.史识B.史学C.史才D.史德二、分析理解型题3. 1870年法国君主派欲发动政变支持亨利为国王,但亨利声称将会采用1789年革命前的百合花国旗,拒绝使用革命之后的三色国旗,这一行为不仅遭到共和派的反对,大多数君主派也转而反对亨利。

高三历史试卷分析范文

高三历史试卷分析范文

高三历史试卷分析范文一、试卷基本情况。

1. 试卷结构。

- 本试卷为人教版高三历史综合测试卷,满分100分。

题型包括选择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和非选择题(共3小题,共50分)。

2. 考查内容。

- 涵盖了人教版高中历史教材必修一、必修二和必修三的内容。

从古代史到近现代史均有涉及,如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现代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等。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 选择题部分。

- 得分情况。

- 整体得分率约为60%。

其中第5题、第12题和第20题错误率较高。

- 典型错题分析。

- 第5题:题目内容为“唐代三省六部制下,负责审核政令的是()A. 中书省B. 门下省 C. 尚书省 D. 吏部”。

正确答案是B门下省。

学生错选A中书省的较多。

原因在于学生对三省的职能记忆混淆,中书省负责草拟政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负责执行政令。

这反映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需要加强对古代中国政治制度中三省六部制具体职能的记忆。

- 第12题:“新航路开辟后,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这一变化带来的影响是()A. 意大利商业城市的繁荣 B. 刺激了英国工商业的发展 C. 促使阿拉伯帝国的崛起 D. 使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正确答案是B。

很多学生错选D。

学生没有理解新航路开辟后商路和贸易中心转移的直接影响和先后顺序。

新航路开辟首先刺激了大西洋沿岸国家如英国工商业的发展,而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是在17世纪,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新航路开辟后商路转移的直接影响。

这表明学生在分析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和时间顺序方面存在不足。

- 第20题:“冷战期间,美苏两大阵营不断采取针锋相对的措施。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后,苏联采取的应对措施是()A. 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B. 建立经济互助委员会 C. 提出杜鲁门主义 D. 实施马歇尔计划”。

正确答案是A。

部分学生错选B。

学生没有准确区分苏联在冷战不同阶段针对北约的不同应对措施。

历史试卷分析讲评

历史试卷分析讲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 •
今年是纪念长征胜利多少周年?长征胜利 的标志事件是什么?(2分) 、(1)76周年(1分);1936年10月, 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1分)
• 红军为什么要长征?又为什么能“更喜岷山千里 雪,三军过后尽开颜。”?(3分) • (2)由于“左”倾冒险主义以及错误的军事指挥, 导致第五次反围剿失败(1分);在长征危急关头, 中央采纳了毛泽东的建议,转向进军贵州。一九 三五年一月,召开遵义会议,肯定了毛泽东的正 确主张,确立了他在党中央的领导地位。(1分) 会后,红军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摆脱了敌人的围 追堵截,克服了重重的困难,最终到达陕北,取 得了长征的胜利。(1分) •
历史试卷分析讲评课
1- D 10
11- A 20 21- C 30 31- C 35
A
D B B
C
D D B
B
B C B
A
C D D
D
A C
B
B A
C
C A
B
A B
A
C D
第一大题学生出错主要问题是:
• 1、不会从试题中提取有效信息; • 2、在平时的学习中不注意知识的归纳与总 结,因此在知识的对接上出现问题,所以 往往出错; • 3、审题不清 • 4、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很容易将一些知 识点混淆,造成了学生的失分现象。
• 34、1949年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 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 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 确的是( ) • 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 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国民党统治必然被推翻 • C.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 D.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 35、说“各出所学,各尽所知,使国家富强不受外辱,以 自立于地球之上。”这句话的人的主要成就是( ) • A、发明了“侯氏制碱法” B、提出地质办学的理论和 方法 • C、建成了钱塘江大桥 D、修建了京张铁路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讲评学案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讲评学案

高三教学质量检测历史试卷讲评学案一、讲评目的1、巩固学生基础知识,查漏补缺;2、培养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的能力,以及归纳、概括、比较、评价能力;3、训练学生答题的规范性(学科语言,书写,要点化,段落化,序号化);4、训练学生答题技巧与方法,总结答题规律。

二、试卷分析1、分数统计总分最高分85分,80分以上1人,70分以上2人。

第一卷最高分46分,40分以上6人,38分2人,36分8人。

第二卷最高分39分,35分以上2人,30分以上6人。

2、试题特点①难度适中,无偏题怪题②注重基础,考察能力,注重中外、纵横结合,符合新课程标准下的高考趋势3、错题统计与错因分析错题统计错因分析①基础知识再认再现能力欠缺。

第4、8、15、18、21题②历史概念模糊不清。

第13、16题,第27题⑴③审题有误,对题干、选项、命题意图不能正确把握。

第2、5题,第26题⑵④提取、理解历史材料有效信息能力欠佳。

第19、20、24题⑤答题不规范导致失分。

第26题⑵,第29题⑵⑥归纳概括、分析问题的能力欠佳。

第26题⑶,第27题⑵三、学习过程㈠材料型选择题1、表格型:①典型例题:第19题②错题原因:题干材料审题不清,未读清表格,对表格中的时间变化不敏感③④:●下图反映的是1956——1965年间我国A 煤炭生产的基本情况B 粮食生产的基本情况C 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D 石油生产的基本状况2、图片型:①典型例题:第20题②错题原因:审题不清,不了解题意,不了解命题意图;没有注意时间对本题的重要作用③④:●右图是《民报》创刊号刊登的黄帝像,此举目的是A、提倡民主自由B、宣传排满革命C、倡导英雄崇拜D、反对帝国主义●右图是一本连环画的封面,概述讲述了孙家庄农民孙志刚的故事,图中的“社”指的是A、农业生产的合作组织B、公私合营的生产组织C、人民公社的生产组织D、包产到组的生产组织㈡材料解析题1、答题方法:考什么——答什么——怎么答2、典型案例分析26.⑵案例1、案例1在何处失分?,据你分析其失分原因是什么?26.⑶案例2、案例3、案例2、3,相比较,哪位同学回答较好,你认为好在哪儿?27.⑴案例4、案例4问题出在哪儿?如何解决?27.⑵案例5、案例6、案例5、6两位同学分别有何优点和缺点?29.⑵案例7、案例8比较以上两位同学在回答上采取了什么不同的策略。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

材料二 李提摩太(1845~1919年)出生于英国威尔士卡马登郡。1869年底,25 岁的李提摩太牧师如愿地登上了开往中国的轮船。1876年至1878年,历时三年华北大 旱,李提摩太来到山西立即高效率地投入赈灾工作,他把记录灾区景象的日记和呼吁救 济的报告设法送回英国。英国人设立了一个救灾捐助基金会,短时间内共募集白银二十 万两,约六万英镑。1891年后李提摩太投身到广学会(注:传教士创办的文化出版机构) 的工作中,宣传中国需要的政治、经济、法律、工业、交通和社会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首教官员,次教富绅,三教儒士,四教平民”,“如是十数年后,(中国)内不惧民 多不能养,外亦不畏各大国之强,势均力敌,内外两患自消”。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 人士都是凭借广学会出版的书籍接受最初的启蒙教育。公车上书时,李提摩太正在北京, 康有为慕名来访,把引起轰动的上皇帝请愿书拿给李提摩太看。李提摩太给远方妻子的 信中提到:“我吃惊地发现,我曾提出的各项建议几乎都被揉进了请愿书中,并被浓缩 在一个绝妙的小小的指南针中。无怪乎他来拜访我,因为我们有这么多共同点。”1902 年李提摩太利用庚子赔款建立了山西大学堂。 ——摘编自刘伟波《上帝的使者——李提摩太在中国》 (2)变化:活动的领域、范围更加广泛,涉及地方赈灾、政治变革、地区教育 等;传播西方工业文明知识;受众阶层广泛;活动成果比较显著。(6分)
(1)特点:主动适应中国国情,尊重中国文化;传教的同 时传播了东西方文化;活动艰难。(5分) 影响:加强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促进了科学技术在华传 播;儒家学说西传间接影响了西方启蒙思想;传教活动实 际影响有限。(6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清朝晚期西方传教士在华活动的主要 变化。(14分)
评:欧美国家逐渐完成工业革命,对外殖民扩张,传教士随之而来;中国被迫开放, 允许外国传教;中国近代化的客观需求;扩大了西方宗教在中国的影响;客观上推 动了中国的文明转型。(8分)

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海南卷)教师讲评用卷

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海南卷)教师讲评用卷

2023年高考历史真题试卷(海南卷)一、单项选择题Ⅰ:1~13题,每题3分,共39分。

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据《史记·周本纪》载,周武王“率戎车三百乘,虎贲三千人,甲士四万五千人,以东伐纣”。

而战国晚期,秦、齐、楚等诸侯国都拥有人数近百万的军队,连七国中最小的韩国也有30万兵力。

这一变化主要是因为()A.军事理论的形成B.生产方式的变革C.政治制度的演进D.地形地势的利用【答案】B【知识点】春秋战国时期的农业发展【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周武王时期,军队人数较少,战国晚期各诸侯国军队数量大为增加。

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因为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促进人口迅速增加,进而军队的数量也增加。

因此材料中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生产方式的变革,B项正确;军事理论的形成对军队人数增加没有关系,A项错误;政治制度的演进也是生产方式变革的影响,C项错误;地形地势的利用与军队数量增加无关,D项错误。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经济的发展,解题的关键是解读材料信息,结合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分析,侧重考查学生解读材料、调用所学知识分析的能力。

2.据东汉《乙瑛碑》载,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为孔庙增设一名百石卒史来守庙并掌管礼器(流程如下图)。

这一史实最适合用来说明,当时()(注:①—⑦表示处理此事的先后步骤)A.国家行政中枢权力的逐渐扩大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日益巩固C.传统社会道德秩序的渐趋规范D.封建国家不同职能的有效履行【答案】D【知识点】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演变【解析】【分析】依据材料和图示信息可知,在鲁相乙瑛向朝廷陈请为孔庙增设石卒史这一事件上,朝廷各部门通过各司其职共同完成,这说明封建国家不同职能的有效履行,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朝廷各部门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看不出行政中枢权力的扩大,A项错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日益巩固与材料的主旨不符,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朝廷各部门共同完成一件事情,不能看出传统道德秩序走向规范,C项错误。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讲评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讲评

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讲评一、考情分析(10分钟)(一)试题分析1. 试卷结构:本卷命题是按照新课标全国卷的基本结构,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题有分为必做题和选做题,命题形式基本符合高考要求,也有机结合了期末统考的实际。

2. 试卷知识分布:必修一政治文明31分,必修二经济文明28分,必修三思想文化31分,选修占10分。

近几年高考,经济史所占比重较大,本卷作为期末统考,经济文明分值较小,很多主干知识没有涉及。

3. 命题特点:本卷命题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高考要求,注重让学生从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但新情境下的创新题不多,太注重对知识本身的考查。

(二)学生成绩分析成绩优异(重本线以上)同学17班:(16人)黄小龙赵晓月张超郭田雨祝国容夏雨菡王贵熙韩晶董海涛于鑫丁肖敏刘晓龙宋玟萱韩婕杨召玲王龙飞16班(14人):王明鑫刘桂龙刘雪玲孙晓蒙李翠萍李含孙高飞丁子真项学浩王秋范汤继花尹相杰王大勇葛林二、试卷讲评(一)学生自查自纠(10分钟)1、对照评分标准查找失分题目。

2、查找失分题目对应知识点3、分析失分原因(二)小组合作探究(10分钟)1、以小组为单位,排查出错较多的知识点。

根据排查出的出错较多基本知识点,以小组为单位,一对一互相检查相关基础知识的落实,人人过关!2、小组内相互讲解错题,组长记录仍有疑惑的知识点,并进行汇总、上交老师。

3、小组长带领本组同学进一步深入分析总结错因,加强薄弱知识点的巩固!(三)教师点讲(25分钟)1、存在问题分析Ⅰ卷1)审题不清,理解不到位:一是没有按照要求依据材料作答,而是凭借自己的想象17、22 。

二是误读要求,如20题“改变这种状况的是”2)基础知识不扎实:对基础知识记忆不牢固、混淆,不能自如地调动和运用基础知识,主要表现在第8、10、11、16、21。

3)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不强:一是断章取义,如第5题;二是隐含信息抓不出来,如12、24题新民主主义、南方谈话隐含的时间信息三是地图、漫画抓不着关键信息,如15、23题4)做过的题目仍失分:一是做过的原题做不到不二错,如2题二是类似的题目不能举一反三,如14题(考前模拟18东西方历史背离的主要原因)Ⅱ卷1)多角度、多层次、多方位分析问题的能力欠缺。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课

三、讲评全国卷大综合题(2017年第41题)
1.课标解读:突出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
此题体现了综合性,25分,通常为古今贯通或中外关联, 考的比较多的是经济史、社会生活史、思想史和科技史。 其特点是围绕一条主线或一个主题,由1--2段材料和2 个问题组成。 从考查的方向来看,该题型倾向于能力立意,知识重点 指向不明。所以在平时抓住该题型特点进行强化练习, 熟练掌握该题型的解题方法。
课标解读:突出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
【发现历史问题(新增)、论证历史问题、独立提出 观点】 全国卷41题作为高考改革的实验田,备受瞩目。纵 观近五年的题目,可总结出以下几点。 1.形式多样:即命题形式和材料呈现形式多变,如地 图、目录、公式、文字、表格等 2.答案灵活:从“观点正确”到“观点明确”,从 “学者观点”到“自成一说”,开放度越来越大,鼓 励创造思维,强调主动性、创新性。 3.宏观视野、立意高远
【补偿训练】(2014·新课标I·T40)
参考答案:
(1)特点:传统科技的集大成;多总结,少创造。 长期实验基础上的理性探讨;突破性的科学成果。 背景:中国传统农业、手工业技术发达;科举失利后的发 愤之作。 科学冲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束缚;近代科学研究方法形成; 长期从事科学研究。 (2)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轻视农业手工业活动;生产 方式没有质的变化;文化专制。 重视科学的社会氛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提供了认 识世界的新方法。
四.讲评新课标Ⅰ卷开放试题发展变化
1、2013年汉唐地图对比,比较两图,提炼信息并予以说 明。 2、2014年修改“抗日战争”目录,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 知识,对该目录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 3、2015年探讨科学技术与生产力的公式题,认证和修改 公式,继承和发展。 4、2016年围绕“制度构想与实践”自拟论题。 5、2017年第42题:14—17世纪中外历史事件简表。从表 中提取相互关联的中外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 知识予以阐述。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
历史现象中存在的因果关系的描述和解释能力。因果型选 择题常用标志性词语为“原因是”“目的是”“是为 了”“结果是”“影响是” “背景是”等,其考查原因时 原因又分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原因、主客观原因等 多种。
解题方法: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
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 搞清命题意图。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 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 淆,不分主次等。
题型,旨在考查对历史知识理解掌握的准确性,考查辩证思 维能力。题干求答项前后,多有“最主要”、“最重大”主 要、重要等表示程度的副词和形容词。是选择题中 难度最大 的类型。
解题方法:先根据题干要求,确定好题目的逻辑思维关
系,即论点与论据的关系。在正确理论的指导下,确定住“最 佳”标准,进行判断。在此基础上,运用优选法,逐个比较、 分析备选项,找出最佳答案。谨防以偏概全的错误,或者只见 树木,不见森林。 如果几项都正确,看哪一个外延最大。
62 .“文化大革命”中有部电影叫《决裂》,其中的两个 主要情节一是手上有茧子才能上大学,二是一位教授讲授 马尾巴的功能遭到学生的嘲弄。这部电影带来的最大问题 是

A.学风淡化 B.知识分子地位下降


C.价值观扭曲
D.科学发展滞后
C
考点:文化大革命
最佳(程度)选择题
题型特点:最佳(程度)选择题是单项选择题中的基本

A.法律有阶级性 C.司法必须公正
B.法律地位至上 D.法律并非万能
C
考点:启蒙运动

75 .金融全球化是经济全球化在金融领域的表现,它可以 使融资者在世界范围内选择成本最低的资本,投资者则可 以选择利润最丰厚的项目,从而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最佳投 资组合。据此可以着出,金融全球化

高考历史试卷讲评

高考历史试卷讲评
知识准备: 1.董仲舒新儒学形成背景、来源、内容? 2.新中国各时期的具体外交政策?
3.经济全球昌化的乐历程二:中开始、初刘步、海最霞终、重创、
重建、区域化、全球化 4.人文主义产生发展历程及不同时期的内涵 5.明清时代特征(发展?迟滞?)
1.牢固掌握试题涉及的知识能力点,分析错因、总结 思路, 提高准确审题、规范答题的能力。
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2.通过小组探究交流、 查漏补缺等方式,总结答题规 律、方法,形成规范的做题思路。
3.反思总结、完善提高,阳光备考。
试题分析
1.试题内容:三本必修 2.试题突出特点: (1)选取新材料、创设新情境,考察主干知识
新中国外交成就、人文主义、政治体制、经济全球 化、阶段特征等 (2)注重能力考查:重信息提取、对知识的理解与整合 运用、比较分析、论证探究 (3)注重通史意识的考查 如 第23、28、29题 (4)渗透人类文明史观、全球化史观、社会史观等新史
达到灵活运用; 3.借助专题复习构建通史体系,养成规范思维 4. 强化训练,总结题型题路,提高答题能力。 5. 合理计划,积极进取,充分挖掘自己的无穷 潜力。
巩固、完善、综合、提高
整理总结,完成当堂检测 AABB 课下及时整理典题本,搞好落实
如何做好选择题
(1)审题特别要注意题干题支中绝对性或程度性的词语,如 “最…”、“第…”、“根本…”“已经…”“初步…”“最 终…”;
非展示要求: ①A层清除疑惑点后搞好题型题路总结;B、C层落实好相关 知识能力点的扎实掌握及解决好自身问题疑惑。
②积极质疑、补充,高效科研小组成员发挥带头作用。
跟踪训练
观点:或反对君主专制
原因:
材料政治上后,之君为主人专制君的者强不化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 皆出经于济上我,,商我品以经济天的下发之展利;资归本于主己义,萌 以天下之害 尽归于人…芽…出以现;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始而 惭子焉孙思渐,,想。上久受,而享理安无学焉穷心学,。走视向天极下端;为早莫期大西之学东产业,传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材料一反映,从16—18世纪, 世界贸易发生了哪些变化?简要分析 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8分)
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 变化:①贸易范围扩大
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
②主要贸易商品变化
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
③欧洲在世界贸易中的主导
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 地位
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
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 原因:①新航路开辟
(1)审提示语 (2)审限定语
(3)审答项语 (4)审赋分
“指出”“分析” 1942年初到1945年;美国;维护和 平;军事;政治;当时;经济问题 举措;经济问题;措施;简要评价 4(2+2)+2+6(2+4);
1、看题型,明主题。 题型:综合型(分析、评价为主) 主题:从形式上看属内涵加外延型;从内容上史论结合 型。 2、联系专题知识,寻求归属感。 专题知识: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3、看设问,用心“四审”。
材料三 如果我们想使和平的努力达到同我们战争的努力一样的水平;我们必须把和平 的机构坚实地放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合作的牢固的基础之上。……然而,只有我们今天面 临的棘手的经济问题找到解决办法时,才能建立起友好的和建设性的国际关系。 ——1945年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咨文 (3)指出从1942年初到1945年,美国为维护和平在军事上和政治上所作的两大举措。 (4分)当时面临棘手的经济问题主要指什么?(2分)指出美国为此所采取的措施,并 对其作简要评价。(6分)
(1)审提示语 (2)审限定语
(3)审答项语 (4)审赋分
“指出”“简要分析” 材料一;16—18世纪;世界贸易; 产生这种变化 变化;原因 6(2+2+2)+2 或者4(2+2)+4(2+2)
材料二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 世界各地紧密结合在一起。十九世纪上半期,一个英国人描述道: 印度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技术工 人制造必要的机器,用这些原料制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所有 的布匹都按我们的款式制造,并使之符合人们的需要。我们的船只 满载着原料归来,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20世纪 初,又有英国人描述说:英国伦敦的居民可以打电话订购世界上的 任何产品,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源的 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 (2)结合材料二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表现及其特征。 (6分)
1、看题型,明主题。 题型:综合型(分析、评价为主) 主题:从问题形式上有内涵式也有外延式;从内容上史 论结合型。 2、联系专题知识,寻求归属感。 专题知识: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第二次世界大战;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3、看设问,用心“四审”。
材料一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 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 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 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 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 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 类及南瓜、可可等。 (1)材料一反映,从16—18世纪,世界贸易发生了哪些变化? 简要分析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8分)
变化:①贸易范围扩大 由亚欧大陆间贸易扩大到欧、
美等各大陆之间的贸易 ②主要贸易商品变化 奢侈品为主逐渐拓展为普通居
民生活用品
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
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
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
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
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
南瓜、可可等。
材料一 在(公元)1500 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 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
(1)审提示语 (2)审限定语 (3)审答项语 (4)审赋分
“概括”“分析” 结合材料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表现;特征 2+4(2+2)或者4(2+2)+2;
材料三 如果我们想使和平的努力达到同我们战争的努力一样的水 平;我们必须把和平的机构坚实地放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合作的牢 固的基础之上。……然而,只有我们今天面临的棘手的经济问题 找到解决办法时,才能建立起友好的和建设性的国际关系。 ——1945年罗斯福总统要求国会批准《布雷顿森林协定》的咨文 (3)指出从1942年初到1945年,美国为维护和平在军事上和政 治上所作的两大举措。(4分)当时面临棘手的经济问题主要指什 么?(2分)指出美国为此所采取的措施,并对其作简要评价。 (6分)
办法经时济,问才题能:建各立国起受经济危机与战争破坏纷纷放弃自由贸易政
友策好,的实和行建贸设易性保的护国和外汇管制,造成国际贸易萎缩,传统的国
际际关贸系易。体系濒于崩溃。(2分)
——措19施4:5年筹罗建斯布福雷顿森林体系,签署“关贸总协定”。(2分)
总统评要价求:国有会利批于准稳定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世界贸易;有利于世
材料二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把世界各地紧密结合在一 起。十九世纪上半期,一个英国人描述道:印度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棉花,……我们 熟练的机械工和技术工人制造必要的机器,用这些原料制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国。所 有的布匹都按我们的款式制造,并使之符合人们的需要。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 又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落。20世纪初,又有英国人描述说:英国伦敦的居民 可以打电话订购世界上的任何产品,也可以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落的自然资 源的开发和新的冒险事业中。 (2)结合材料二概括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主要表现及其特征。(6分)
材料一 在(公元)1500 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 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
(1)材料一反映,从16—18世纪, 世界贸易发生了哪些变化?简要分析 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8分)
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 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 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 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 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 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 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
浙江省台州中学 徐丰来
——高三历史试卷讲评
材料题审题做题一般思路:
1、看题型,明主题。 2、联系专题知识,寻求归属感。 3、看设问,用心“四审”。 (1)审提示语 (2)审限定语(时地人、国、主体) (3)审答项语 (4)审赋分 4、精看材料:带着问题寻找相关有效信息 5、有效表达:
1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 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 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 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 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1)材料一反映,从16—18世纪,世界贸易发生了哪些变化?简要分析产生这种变 化的原因。(8分)
(3)指出从1942年初到1945年,美国 为维护和平在军事上和政治上所作的两大 举措。(4分)当时面临棘手的经济问题 主要指什么?(2分)指出美国为此所采 取的措施,并对其作简要评价。(6分)
作的牢固的基础之
上(。3…)…举然措而:,只有
我们军今事天:面建临立的世棘界手反法西斯联盟;
的经政济治问:题参找与到筹解备决和成立联合国。(4分)
(3)指出从1942年初到1945年,美国为 维护和平在军事上和政治上所作的两大举 措。(4分)当时面临棘手的经济问题主要 指什么?(2分)指出美国为此所采取的措 施,并对其作简要评价。(6分)
外延式题问必须联系教材:
选修3 二战
必修2 专题八 P166— 168
材料三 如果我们想 使和平的努力达到同 我们战争的努力一样 的水平;我们必须把 和平的机构坚实地放 在国际政治和经济合
材料二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 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 把世界各地紧密结合在一起。十 九世纪上半期,一个英国人描述 道:印度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 棉花,……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 技术工人制造必要的机器,用这 些原料制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 国。所有的布匹都按我们的款式 制造,并使之符合人们的需要。 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 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 落。20世纪初,又有英国人描述 说:英国伦敦的居民可以打电话 订购世界上的任何产品,也可以 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 落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新的冒险 事业中。
《界布经雷济顿向森体林系协化定和》制度化方向发展;适应了美国对外经济扩张
的的咨需文要;美国对世界经济影响加强。(4分)
14.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是万物的尺度,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 存在的尺度。”“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 (1)指出材料一的作者,谈谈你对他这一主张意义的认识。(4分)结合社 会背景说说与同时代的孔子相比,两者在关注问题的角度上有什么不同?(6 分)
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
②殖民扩张的加剧
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
如橄榄玉米、马铃薯、西红柿、
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
南瓜、可可等。
5、有效表达:
(1)内涵式问题,内涵与外延结合式问题都要联系 材料进行解答。
第一、精摘抄;第二、巧概括 第三、抓关键;第四、忌重复 (2)充分利用问题和材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适度 转换,整理,运用自己的语言回答问题。 第一、多提炼;第二、多术语 第三、用分值;第四、多角度 (3)外延式问题,必须充分联系教材。 (4)段落化、标题化、序号化。 (5)字迹清楚工整,杜绝错别字。
材料二 火车、轮船、电报等新 式交通工具和电讯器材的出现, 把世界各地紧密结合在一起。十 九世纪上半期,一个英国人描述 道:印度给我们运来他们种植的 棉花,……我们熟练的机械工和 技术工人制造必要的机器,用这 些原料制成精美的布匹,销往各 国。所有的布匹都按我们的款式 制造,并使之符合人们的需要。 我们的船只满载着原料归来,又 将满载着制成品返回地球各个角 落。20世纪初,又有英国人描述 说:英国伦敦的居民可以打电话 订购世界上的任何产品,也可以 把自己的财富投资到地球任何角 落的自然资源的开发和新的冒险 事业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