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计

合集下载

基于220kV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的相关分析

基于220kV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的相关分析

基于220kV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的相关分析发布时间:2021-06-30T01:35:12.454Z 来源:《河南电力》2021年3期作者:周耿华[导读] 本文主要分析了220kV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重点介绍了22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和电气二次设计之间的管理,电气二次设计功能要求。

(上海思源弘瑞自动化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220kV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重点介绍了22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和电气二次设计之间的管理,电气二次设计功能要求。

通过对220kV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进行分析,促进了电流网络的稳定运行,推进电力系统信息化发展。

关键词:220kV;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变电站在电力系统当中发挥着调配和监控输变电运行的作用,进而直接影响着电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基于电力技术发展的基础上,220kV 智能变电站二次设计难度逐渐增加,同时综合自动化变电站成为主要的发展趋势。

因此,对220kV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要点进行明确。

1.220kV智能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要点以及应用 1.122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中的继电保护针对综合自动化变电站,其核心功能为继电保护,如果缺乏继电保护的支持,变电站就无法正常运行,因此在进行智能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时要在监控系统外设计保护的单元,使得继电保护装置充分发挥保护作用,系统发生故障时引发软硬件停止运作时,继电保护装置依然能够起到保护功能。

1.2220kV综合自动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中的防误闭锁防误闭锁功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有所体现:一方面是电气防误闭锁。

另一方面是微机防误闭锁。

利用软件来编写相关规则,进而能够进行断路、隔离开关等,发挥闭锁功能,同时使得变电站的二次闭锁回路要在电脑“五防”规则库,进而实现防误功能,尤其是电气闭锁无法实现防误措施,同时这种的防误措施有着便捷、全面的特点。

在设计防误闭锁功能时要遵循对系统中可能造成防误的操作风险的高压设备要具备防误闭锁功能。

智能电网模式下220kV变电二次设计要点探析

智能电网模式下220kV变电二次设计要点探析

智能电网模式下 220kV变电二次设计要点探析摘要:变电站的数量在不断增多,这可以很大的满足用户对电能的需求,在智能电网不断普及的环境下,相关设计人员制定了220kV变电站二次设计方案,设计人员需要结合二次设计的新要求,降低变电站运行的成本,还要保证运行的安全性以及可靠性。

我国综合自动化技术越来越成熟,但是也有的设备存在质量问题,需要及时更换,变电站的管理者需要增加资金的投入,购买一些新型的二次设备,这也是保证变电站高效、稳定、节能运行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智能电网模式;220kV变电二次系统;设计要点前言当前社会,智能电网的普及率越来越高,在智能电网的模式下,需要对220kV的变电站进行二次设计,相关工作人员对这次设计提出了新的要求。

本文对智能变电站进行了介绍,还对变电二次设计关键技术进行了探讨,希望对相关设计人员提供一定帮助,从而对变电二次设计方案进行更好的优化。

1智能变电站简介智能变电站是智能电网模式不断普及的产物,在变电站中应用的技术都比较先进,设备的性能也比较优良。

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国家电网对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领导者结合国家电网守则制定出了标准与技术文件,但是由于地区差异,这些标准并不统一。

国家电网为了实现智能电网的推广,对相关技术进行改进与优化,还实行了试点运行,对变电站的运行系统进行优化,还对资源进行了优化配置,这有利于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实现变电站的可持续发展。

2智能电网模式下220kV变电二次设计的关键技术2.1测控整合以及防护可以通过变电二次设计得抽空整合以及防护达到使平柜数量减少的目的,就产品的开发层面而言,变电站的测控整合以及防护并没有受技术方面的影响。

就工程层面而言,工程的施工、设计、建设都不会存在技术上的问题,相对来说220kV的电压防护功能级数也比较高,对电网的保护主要是利用双套防护和单套测控,达到统一整合测控和防护功能的目的。

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电网的建设成本,但同时也保证了电网的安全,体现出电网防护的重要性。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设计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设计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设计摘要:在目前,我们国家的经济以可持续发展的进度,卓越前进,绝大部分的社会生产,和居民对于供电的需求量越来越高,所以说对于变电站的提高就日益加强,我们国家的自动化技术、多媒体网络技术和一些电子技术也飞速发展,那么在装置上就多情况下运用了智能化和多媒体化,让装置自动形成,运行稳固安全。

因为各种多媒体设施一直在以跨越的方式延伸,那么将在电力系统中增添了一些更新的内容,使之在不断学习,以让设施的操作不那么复杂。

本文就智能变电站的腾飞,来对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的设计,进行探究,目的为设计出我国电网的效率性和安全性。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设计就我国的国网公司一些智能电网的建设来说,在现在开始,智能变电站的建设阶段已经完全开始。

和我国传统的变电站相比较来说,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是有着很显著差异的,在设备与设备的联系上变得非常密切,操作性则成为了设备调试的侧重点,在现今的智能变电站中想要很顺利的进行,一定要探究完善、高效率的方式来完成目标。

智能变电站在二次系统结构设计中,总结工作经验的同时,还要积极探讨智能变电站系统的最佳调试方法,也要对在结构设计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关键性的探讨,并最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那么在今后的智能变电站发展中就会卓越前进。

什么是智能变电站在智能电网中的建设里,智能变电站是很重要的节点,是为跟随我国多媒体不断变更的基础上,发展更优越的智能变电站。

在我国飞速发展的今天,光伏和风电等等的新式能源的电力应用是一点点积累的,这对于之前那样传统的智能变电站模式来说,是接受了很大挑战的。

在这样积极的铺垫下,我国的电力系统在可靠性和安全性能上更要持续的提高,让发电站和用户连接的更加紧密,强大优化的程度。

多媒体化的科技含量,以及在通信上的卓越成就,给我国的变电站和电力系统之间发生的问题,更新了最为正确的解决方案,那就是智能变电站。

这种伟大的解决方案,让一次系统和二次系统密切的融合起来。

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解析

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解析

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解析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智能变电站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是为了提高变电站的可靠性、智能化管理水平和自动化程度,从而更好地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将对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进行详细解析。

一、改造目的1. 提高设备可靠性。

通过对二次设备进行改造,旨在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设备故障率,提高供电可靠性。

2. 实现智能化管理。

借助新的智能化技术,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和信息反馈,加强对变电站设备的管理和维护。

3. 提高自动化程度。

改造后的二次设备能够实现更高的自动化程度,从而减轻运维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运维效率。

二、改造内容1. 保护及控制设备改造。

对变电站的保护及控制设备进行升级改造,采用先进的数字保护装置和智能化控制系统,提高设备的保护功能和控制精度。

2. 辅助设备改造。

对辅助设备进行改造,包括通信设备、监控系统、电力电子设备等,提高设备的智能化管理水平和自动化程度。

3. 线路及继电保护改造。

对变电站的220kV线路及继电保护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4. 通信网络改造。

对变电站的通信网络进行改造,提高网络的传输速率和稳定性,以满足智能化管理的需要。

三、改造方案1. 设备选型。

根据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合理选择适合的保护及控制设备、辅助设备、通信设备和监控系统,确保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 系统集成。

将各种新设备进行系统集成,确保设备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智能化管理和远程监控。

3. 技术升级。

对现有设备进行技术升级,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技术和智能化管理手段,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功能。

4. 安全保障。

在改造过程中,要严格遵守安全作业规程,确保改造工程的安全和稳定进行。

四、改造效果1. 提高设备可靠性。

改造后的二次设备具有更高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复杂工作环境和恶劣天气条件。

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与设备配置6页

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与设备配置6页

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与设备配置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结构与设备较常规变电站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本文分析了220kV智能?电站“三层两网”的系统结构,阐述了二次系统设备配置基本原则,结合目前二次设计实施中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改进意见。

1 概述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对供电可靠性和安全性有了更高的要求。

而风力、太阳能等新能源电源的并网运行对电网系统稳定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智能电网能有效利用电力资源,提高供电可靠性,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

2011年起,作为智能电网的关键节点,智能变电站在全国范围内进入全面推广建设阶段,新建220kV变电站按《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110(66)~750kV智能变电站部分》(2011年版)中“第五篇 220kV 变电站通用设计技术导则”的技术方案。

与传统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最大特征体现在一次设备智能化、设备检修状态化和二次设备网络化,其中二次设备在采样方式和组网形式上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电力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到二次系统中,因此研究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设计和设备配置有着重要的意义。

2 220kV智能变电站系统结构以上海地区某220kV变电站为例,智能变电站系统采用三层两网结构,三层即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两网即站控层网络和过程层网络。

2.1 站控层负责变电站的数据处理、集中监控和数据通信,由主机、操作员站、远动通信装置、保护故障信息子站和其他各种功能站构成,是全站监控、管理中心,并与远方监控/调度中心通信。

站控层网络采用百兆星形双网结构,冗余网络采用双网双工方式运行。

站控层网络MMS、GOOSE(逻辑闭锁)、SNTP三网(功能)合一,共网运行,全站数据传输数字化、网络化、共享化。

2.2 间隔层间隔层包括保护、测控、计量、录波、相量测量等,不依赖于站控层和通信网络,可以对间隔层设备进行就地独立监控功能。

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解析

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解析

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解析一、项目背景随着电力系统的高度发达和智能化程度的提升,对于变电站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传统的220kV变电站存在着二次设备老化、性能不足、维护困难等问题,需要进行改造升级,以满足电力系统的需求。

对220kV智能变电站进行全面改造,包括二次设备的智能化升级,是当前电力系统发展的必然趋势。

二、改造方案分析1. 二次设备智能化改造目前,二次设备智能化改造已成为电力系统改造的主要方向。

通过对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可以实现设备的状态监测、故障诊断、远程控制等功能,提高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可靠性。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智能化监测系统的建设:利用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设备的温度、湿度、压力等参数,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全面监测。

(2)故障诊断系统的建设:利用先进的故障诊断技术,对设备进行故障诊断和分析,提高对设备故障的识别和处理能力。

(3)远程控制系统的建设:实现对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操作,提高对设备的操作灵活性和便捷性。

(4)智能化运维管理系统的建设:实现对设备的运维管理的智能化,提高设备维护的效率和准确性。

2. 设备性能提升在完成智能化改造的基础上,还需要对220kV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性能进行提升,以满足电力系统的运行要求。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设备负荷能力的提升:对220kV智能变电站的设备负荷能力进行评估和提升,确保设备能够满足系统的负荷需求。

(2)设备安全性能的提升:对220kV智能变电站的设备安全性能进行评估和提升,确保设备能够在安全的工作状态下运行。

(3)设备稳定性能的提升:对220kV智能变电站的设备稳定性能进行评估和提升,确保设备能够在稳定的工作状态下运行。

3. 系统集成针对220kV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智能化改造,需要进行系统集成,实现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数据共享和信息交互。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1)系统集成:对220kV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进行系统集成,实现各子系统之间的数据和信息共享。

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与设备配置

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结构与设备配置
置。
3 . 2保护采样 、跳 闸方式的转 变 为 了满 足继 电保护 装置 对 电流 电压量 采 样 以及 保护 出 口跳 闸 的可靠 性及 实 时性 的要
在 一次设 备智能化、设备检修状态化和二次设 智 能终端等构 成,是一次设备与间隔层设备的 求 ,同时 出于降低 工程造 价的 目的 ,智能变 电 备 网络 化,其中二次设备在采样方式和组 网形 转换接 口,完 成电流电压量的采样、设备运行 站保护采样和跳 闸均采用 “ 直采直跳” 。考虑 式上都 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 电力技术 的进 状 态信 号的监测 和分合 闸命令 的执 行等。 到全 站保护装置均 为就地下放布置 ,故 S V采 步 ,越 来越多的新技术应用到二次系 统中,因 用 点对点方式 ,2 2 0 k V及 l 1 0 k V GO OS E为独 3 智能变 电站 与常规 变电站 的二 次设 备 此研 究智能变 电站的二次系统设计和设备配置 立组双 星形 网方式。 目前随着保护就地化推广 有 着重 要的意义。 比较 及 优势 展现 ,出现 了不 少关 于 2 2 0 k V分 布式
I l l / I V 区 通 信 网 关 机
站控层设备配置 【 关键词 】智能变电站 系统结构 二 次设备 配

站控层 交换机 × 2 规约转换
通信规约
1 0 3 / mo d b u s等 量等功能。
站控层交换机 × 4 6 1 8 5 0
1 概 述
随着 社 会经济 的快速 增长 ,人们 对供 电 可靠性和安全性有 了更高的要求。而风力、太 阳能等新能源 电源 的并网运 行对 电网系统稳定 性造成 了一定 的影 响。智能电网能有效利用 电 力资源 ,提高供 电可靠 性,实现电网的可靠、 安全 、 经济 、 高效、 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 目标 。 2 0 1 1年起 ,作 为智 能 电网的关 键节 点 , 智 能变 电站 在全 国范 围 内进入 全面 推广 建设 阶 段,新 建 2 2 0 k V变 电站 按 《 国 家 电 网 公 司 输 变 电工 程 通 用 设 计 一 1 1 0( 6 6 )~ 7 5 0 k V 智 能变 电站 部 分》 ( 2 0 1 1年 版 )中 “第 五篇 2 2 0 k V变 电站通 用设计技术导则”的技术方案 。 与传 统变电站相 比,智能变 电站最大特征体现

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解析

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解析

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解析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需求的增长,智能变电站已经成为电力系统的必然发展趋势。

与普通变电站相比,智能变电站具有更加先进、高效的技术和管理手段,能够更好地满足
电力系统的需求。

1.设备性能
220kV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改造需要确保设备性能的稳定和可靠。

设备应符合相关
国家标准和规范要求,保证设备的质量和可靠性。

同时需要考虑设备的互换性和可维护性,方便后期的维护和维修。

2.设备接口
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改造需要考虑设备之间的接口兼容性。

由于设备的品牌和型号
不同,需要确保设备之间的接口匹配,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

同时需要考虑设备的通信接口,确保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和互联。

3.通信技术
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改造需要考虑通信技术的选择。

通信技术是智能变电站的关键
技术之一,能够实现各个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换、监测和控制。

需要考虑通信技术的速率、
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和协议。

4.集成管理系统
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改造需要考虑集成管理系统的开发和应用。

集成管理系统是智
能变电站的核心,能够实现设备的监测、控制和故障诊断。

需要考虑系统的功能和性能,
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总体来说,220kV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改造需要进行全面、系统的设计和规划。


要考虑设备的性能、接口、通信技术和集成管理系统等方面,确保系统的稳定、可靠、高
效运行。

同时需要注意安全问题,确保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解析

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解析

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解析一、前言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变电站设备的更新换代已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在变电站的二次设备改造中,220kV智能变电站的改造尤为关键。

本文将针对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进行解析,探讨其改造的意义,目标和方法。

二、改造方案的意义1. 提升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220kV智能变电站的改造旨在将其智能化水平提升到更高的层次。

通过引入先进的控制技术和智能设备,可以实现对变电站运行状态、设备故障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和分析,从而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2. 节能减排,降低运行成本通过改造,可以优化变电站的运行模式,实现对设备的智能控制和能耗的精细管理,从而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降低运行成本。

3. 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通过改造,可以对变电站的旧设备进行更新换代,提高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降低设备故障率,保障变电站的安全运行。

三、改造目标改造后的变电站应具备先进的监控和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

变电站应具备远程控制和智能调度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调整运行模式,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运行效率。

改造后的变电站应具备先进的设备监测和诊断能力,可以对设备状态进行全面、准确的监测和分析,提早发现设备故障隐患,保证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四、改造方法1. 更新换代设备通过将变电站的旧设备进行更新换代,引入先进的智能设备和控制系统,实现对设备状态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采用智能断路器、智能变压器和智能继电保护装置等。

2. 构建智能监控平台3. 强化数据管理和分析能力通过引入先进的数据管理和分析系统,实现对变电站运行数据的采集、存储和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运行效率。

4. 加强安全保护措施五、结语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的实施,将有效提升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降低运行成本,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对电力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20KV变电站电气二次部分设计

220KV变电站电气二次部分设计

摘要变电站保护配置方案设计和整定计算是变电站继电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合理的方案设计和整定计算对保证变电站,乃至整个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论文根据220kV变电所一次侧的配置要求,进行变电站设备保护方案设计和整定计算工作。

根据变电站的工程实际,对变电站主要设备(设备),包括变压器、母线等的保护特点和要求进行了分析,结合所采用的许继设备保护的功能特点,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设备保护设计方案。

论文阐述了保护方案的设计原则和保护功能配置情况。

设备保护的整定计算及所采用的保护原理密切相关,论文针对所选用保护装置的构成特点,对其保护原理和整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分析,以充分发挥保护装置的总体性能。

论文介绍了设备保护的基本原理,并对其整定计算方法进行了论述。

根据所提出的变电站设备保护的设计方案以及保护整定计算的基本原则和方法,论文阐述了整定计算的基本过程和主要结果,完成了变电站设备保护的整定计算,并经校验合格。

论文的最后对本课题的研究工作及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

关键词:变电站,保护设计,保护整定计算,变压器保护,母线保护ABSTRACTResearch of configuration design and setting calculation forsubstation element protection is a very important part of substation relay protection. A reasonable configuration design and setting calculation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a substation and even the whole power system. Element protection involving many device-levelsetting values,which is different from line protection. And the setting values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protection principles and technologies. The paper starts configuration design and setting calculation for substation element protection bases on the application requirement of a substation.At first, the paper begins with a overview and a analysis on the research and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ubstation element protection, on this basis, the paper start a research on the protection of substation element, including transformer and bus-bar and so on. And then proposed a complete configuration design of element protection combined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oreign general element protection. And the paper also describes the design principle of the protection scheme and the configuration situation of the protection functions.Based on the design scheme and basic principle and method of protection setting calculation of the substation element protection,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basic process and the primary results of the setting calculation, and then completes the setting calculation of the foreign substation. Now the settings have been used in the substation and have obtained a good result. The last part of the paper makes a summary to the research work and achievement of the project.Keywords:Element Protection, Protection Design, Protection Setting Calculation, Transformer Protection, Bus-bar Protection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1.1 概述 (1)1.2 变压器保护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1)1.3 母线保护的研究现状和发展 (2)2 变压器微机保护设计 (4)2.1 变电站一次部分设计基本数据 (4)2.2 变压器故障类型及相应保护 (7)2.3 主变压器保护配置方案及选型 (8)2.3.1 主变压器保护配置方案 (8)2.3.2 主变压器保护配置选型 (9)2.4 主变压器主保护 (11)2.4.1 电流差动保护原理 (11)2.4.2 装置原理 (11)2.4.3 主变压器各主保护动作关系 (18)2.4.4 主变压器后备保护 (18)2.4.5 装置原理 (18)2.5 主变压器非电气量保护 (23)2.6 电气量保护装置硬件介绍及接线 (23)2.6.1 装置介绍 (23)2.6.2 装置背视示意图 (25)2.6.3 及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接口说明 (26)2.7 非电气量保护装置硬件介绍及接线 (28)2.7.1 装置介绍 (28)2.7.2 装置背视示意图 (29)2.7.3 及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接口说明 (29)2.8 变压器比率制动差动保护的整定计算 (31)2.8.1 变压器主保护整定计算 (31)2.8.2 变压器后备保护整定计算 (33)3 母线微机保护设计 (34)3.1 母线保护的配置原则及规范 (34)3.2 母线保护配置方案设计及选型 (34)3.3 母线微机保护 (35)3.3.1 保护配置 (35)3.3.2 母线保护原理 (35)3.3.3 母线运行方式识别 (39)3.4 母线保护装置硬件介绍及接线 (40)3.4.1 装置介绍 (40)3.4.2 装置背视示意图 (42)3.4.3 及综合自动化监控系统接口说明 (42)3.5 母线比率差动保护的整定计算 (44)4 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控制及操作回路设计 (46)4.1 断路器、隔离开关的配置原则及规范 (46)4.1.1 断路器控制回路设计原则 (46)4.1.2 隔离开关控制回路设计原则 (46)4.2 控制及操作回路设计 (47)4.2.1 智能操作箱选型 (47)4.2.2 装置工作原理 (47)4.2.3 智能操作箱各插件原理图 (49)5 互感器的接线设计 (53)5.1 互感器配置选型 (53)5.2 互感器接线形式说明 (53)5.3 各保护装置中互感器接线 (54)6 信号回路的设计 (56)6.1 概述 (56)6.2 变电站信号回路设计 (56)6.2.1 IEC60870-5-103和104规约介绍 (56)6.3 中央信号装置的选型 (57)6.4 中央信号装置介绍 (58)6.4.1 CAKJ-XHB中央信号报警装置的功能 (58)6.4.2CAKJ-XHB中央信号报警装置的报警方式 (59)6.4.3 装置电源的选用 (59)6.5 及其他保护装置接线 (59)结论 (61)附录A (62)致谢 (63)参考文献 (64)1绪论1.1概述变电站是电力系统组成的一个重要环节,是电力网中线路的重要连接部分,其作用是交换电压、汇集和分配电能。

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解析

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解析

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解析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智能变电站作为新一代的电力设施,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变电站,成为电网建设和运维的新宠。

220kV智能变电站作为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尤为重要。

本文将对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进行解析,以期为电力行业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改造背景随着电力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220kV智能变电站的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已成为一项必然的趋势。

传统的变电站由于设备老化、技术滞后等因素,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和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因此需要进行改造。

随着信息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智能变电站已经成为未来电网发展的趋势,因此对220kV智能变电站进行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可以提升其技术水平,提高供电可靠性,改善供电质量,满足用户对电力的需求。

二、改造方案1.技术选型在220kV智能变电站的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中,首先需要对新设备进行技术选型。

在选型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设备的性能、可靠性、适用性、维护保养成本等因素,选择性能优越、适用性好的设备,以保证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供电可靠性。

还需要考虑设备的互联互通性,以便实现设备之间的数据互联和远程监控。

2.设备更新在220kV智能变电站的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中,需要对现有设备进行更新和升级。

这包括对原有设备的局部改造以及对新设备的安装和调试。

在设备更新方面,需要充分考虑设备的兼容性,以确保新设备与原有设备的正常配合和运行。

3.系统集成在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中,需要对220kV智能变电站的各个子系统进行整合和升级。

这包括对保护控制系统、监控通信系统、辅助电气系统等的集成和升级,以确保各个系统之间的协调运行和互联互通。

4.智能化升级在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中,需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化技术,对220kV智能变电站进行智能化升级。

这包括对设备的智能化改造,实现对设备的远程监控、故障诊断、自动化控制等功能,以提高运维效率和供电可靠性。

220kV变电站中二次电气系统的设计问题

220kV变电站中二次电气系统的设计问题

220kV变电站中二次电气系统的设计问题摘要:在整个变电站中,220kV变电站二次电气系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中心环节,在整个变电站中起到了控制和监视的作用。

如果二次回路的运行得不到相应的保证,那么将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变电站甚至是输配电系统的运行安全,所以一定要做好相应的设计工作。

文章首先对220kV变电站二次电气系统进行介绍,接着分析了220kV变电站中二次电气系统设备选择问题,进而对220kV变电站中二次电气系统的设计进行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220kV;变电站;二次电气系统;设计问题引言传统的变电站电缆连接设备,由于二次系统复杂,模拟信号电磁干扰,附加误差大,同时二次回路安全存在隐患,变电站内与控制中心之间没有完全信息共享平台。

二次设备指对一次设备的工作状况进行监视、测量、控制、保护、调节所必需的电气设备,如监控装置、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信号器具等。

通常还包括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引出线和站用直流电源,220kV数字变电站通过先进的电子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通信技术,对二次设备进行设计与优化,实现对变电站的数字化监控、测量、控制和保护,对于数字化变电站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 220kV变电站中二次电气系统概述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网络,主要包括变电站内的各类电气设备及其相应的控制、调节、信号、测量回路,以及电气二次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安全自动装置、准同期装置、直流操作电源等。

总体来分析,可以将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是电气二次系统的重要组成,主要用来保护变电站的安全稳定运行,一旦出现系统故障,立即动作于告警或跳闸;第二,控制回路。

变电站二次控制回路主要用来对变电站内各类设备进行控制,主要是各类开关设备的跳合闸操作,继电保护发出跳闸信号后,通过控制回路来执行跳合闸;第三,信号回路。

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的运行,均依赖于信号回路的运行,通过变电站二次信号回路,准确采集一次设备的工作状态,包括信号的发送、接收和传递网络,来为运行人员进行运行和维护提供依据;第四,调节回路。

220kV自动化变电站中的电气二次设计

220kV自动化变电站中的电气二次设计

220kV自动化变电站中的电气二次设计摘要:随着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220kV自动化变电站成为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其电气二次设计的优化和升级已经成为当前电力系统运行和安全保障的研究热点。

本文旨在对220kV自动化变电站中的电气二次设计进行简单探讨,以满足电网的快速发展需求,并提高变电站的自动化程度和运行安全性。

关键词:220kV;自动化变电站;电气二次设计1.电气二次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电气二次系统是变电站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对于电气信号进行采集、处理、传输和保护。

其结构一般包括采集单元、处理单元、传输单元和保护单元四个部分。

采集单元主要是用于采集各种电气信号,例如变压器、断路器、开关等设备的运行状态信号,以及来自保护装置的信号。

处理单元则对这些采集到的电气信号进行分析、加工处理,生成控制信号,并向传输单元传输。

传输单元则负责电气信号的传输,一般采用数字通讯,例如IEC61850等协议进行标准化传输。

保护单元则是主要用于变电站中各种保护装置的控制和监测,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2.220kV自动化变电站中的电气二次设计2.1电气二次系统中的设备选型电气二次系统中设备的选型是设计中的重要环节,选型合适的设备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系统的稳定性,延长设备寿命,降低维护费用。

在进行设备选型时,需要仔细考虑以下因素:首先,需要根据系统的实际情况和工作负载量,选取适当容量的设备。

这些设备包括防雷器、电流互感器、电压互感器、保护装置等。

在选取设备容量时,需要根据实际的工况条件,选取合适的安全装置和设备类型。

其次,在设备选用中,还需考虑到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问题。

这些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直接影响到电气系统的正常运行。

因此,我们需要尽可能选择质量可靠、技术成熟、品牌知名度高的设备,以保证电气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三,设备选型还要考虑到设备的安全性和环境因素。

设备的安全性包括保护装置的动作特性、一次设备特性等。

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解析

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解析

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解析1. 引言1.1 背景介绍220kV智能变电站是电力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起着能源传输和分配的关键作用。

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智能化需求的增加,220kV智能变电站的建设和改造也变得尤为重要。

在现实应用中,很多220kV智能变电站存在二次设备不全、功能单一、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影响了其运行效率和稳定性。

由于现有的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较老旧或功能不完善,存在着对数据的采集不全、处理不及时等问题,导致运行管理不够高效。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对220kV智能变电站进行二次设备的全面改造势在必行。

通过对现有设备进行深入分析和综合评估,制定合理的改造方案,提高设备的智能化水平和运行效率,进一步保障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本文将对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进行全面解析,从设备现状分析、改造方案设计、改造实施步骤、技术难点分析和效果评估等方面展开探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问题概述当前,220kV智能变电站存在二次设备不全停的问题,这给变电站的正常运行和管理带来了严重的挑战。

二次设备是变电站的核心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

由于设备老化、技术落后等原因,二次设备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不能完全满足变电站运行的需求。

迫切需要对220kV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进行改造,以提升设备的性能和可靠性,确保变电站的正常运行。

问题概述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对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不全停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揭示存在的原因和影响。

只有充分了解问题的本质,才能制定出科学有效的改造方案,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在接下来的将对设备现状进行详细分析,设计具体的改造方案,并提出改造实施步骤、技术难点分析和效果评估等内容,从而全面系统地探讨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改造方案的解析。

2. 正文2.1 设备现状分析现阶段,220kV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存在以下问题和不足:部分设备老化严重,性能下降,存在安全隐患;设备之间的通信连接不稳定,导致数据传输不及时、不准确;部分设备缺乏远程监控及故障诊断功能,导致运维人员无法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部分设备的智能控制功能有待提升,无法满足变电站自动化运行的需求。

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解析

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解析

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解析一、引言随着电力系统的发展和智能化的进步,传统的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已经不能满足电力系统运行的需求。

为了提高变电站的运行稳定性、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电力供应的连续性,进行二次设备改造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就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进行了解析。

二、改造方案1. 目标改造目标是将传统的二次设备升级为智能化的设备,提高其自动化程度和远程控制能力,减少人工干预,提高运行效率。

2. 改造内容(1) 配置智能化的监测装置在变电站的关键位置配置智能化的监测装置,例如智能断路器、智能光纤温度传感器、智能变压器监测装置等。

这些装置可以实时监测设备的工作状况,准确掌握设备的运行和故障信息。

(2) 实现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操作通过网络技术实现对二次设备的远程控制和操作。

通过远程监测中心可以对变电站的设备进行实时监测和远程控制,提高操作的便捷性和精确性。

(3)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对设备进行智能分析和预警。

通过对设备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预测设备的寿命,提前进行预防性维修,有效减少设备的故障率。

(4) 完善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改造过程中,要完善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确保监测装置产生的数据能够准确、及时地传输到监测中心。

可以使用现场总线技术和通讯协议,实现设备间的数据交互。

3. 实施步骤(1) 进行现场调研和设备评估在进行改造之前,要进行全面的现场调研和设备评估,了解二次设备的各项参数和运行状态,确定需要改造的设备。

(2) 设计改造方案根据调研和评估的结果,制定改造方案,包括改造的设备和具体实施步骤。

(3) 实施改造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改造,包括安装智能化的监测装置、配置网络设备、进行数据采集和传输系统的改造等。

(4) 联调测试改造完成后,对设备进行联调测试,确保各个设备之间的协同工作和数据的准确性。

(5) 运行维护改造完成后,要进行设备的运行维护和定期检修,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解析

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解析

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解析智能变电站是目前电网建设的重点项目之一,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来实现对电力系统的监控、控制和管理。

二次设备是智能变电站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电网运行具有重要的作用。

对于现有的220kV智能变电站进行二次设备改造是非常必要的。

二次设备改造方案的目标是提高智能变电站的安全性、可靠性、可用性和智能化水平,以满足电网运行的需求。

下面我将对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进行解析。

一、改造目标和需求1. 提高二次设备的安全性。

二次设备是智能变电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保护装置、测量装置、控制装置等。

通过对二次设备进行改造,可以提高其安全性,从而减少设备故障的发生,确保电网运行的安全可靠。

3. 提高二次设备的可用性。

智能变电站的二次设备需要满足电网的运行需求,保证电网的连续供电和稳定运行。

通过对二次设备进行改造,可以提高其可用性,提升设备的运行效率,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

4. 提高智能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

随着信息技术和智能化设备的不断发展,智能变电站的智能化水平也需要不断提升。

通过对二次设备进行改造,可以实现对设备的自动化控制和远程监控,提高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管理水平。

二、改造方案1. 更新保护装置。

保护装置是智能变电站的核心设备之一,它能够对电力系统发生的故障进行及时判断和处理。

对于现有的220kV智能变电站而言,其保护装置可能已经过时,需要进行更新和升级。

更新保护装置可以提高其故障检测和处理的能力,从而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

2. 更新测量装置。

测量装置是智能变电站对电力系统进行监测和测量的重要设备。

通过对测量装置进行更新,可以提高其测量精度和稳定性,减少误差的发生,从而保证电网的稳定运行。

3. 更新控制装置。

控制装置是智能变电站对电力系统进行控制和调节的关键设备。

通过对控制装置进行更新,可以提高其控制精度和响应速度,从而保证电网的平稳运行。

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计

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计

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计摘要:根据我国电网公司对于智能电网的发展展望,智能变电站已经成为电网建设的重点。

其中220kV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的设计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对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计问题、结构和优化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一、概述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中的问题根据我国电网公司对于智能电网的发展展望,智能变电站已经成为电网建设的重点。

二次系统的设计中涉及到众多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承担着发电、配电和输电这些重要工作,对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营具有重要影响。

我国现阶段运营的智能变电站在二次系统的设计中存在不少子系统,对于维护变电站和电网的顺利运行并不可靠,其主要问题有:第一,各级子系统间因为分属于不同专业而被单独设立,为主站进行数据计算增加了难度;第二,传统的设计方案中,站控层设备比较冗杂,间隔层与过程层中的设备没有进行整合,具有优化空间;第三,传统的二次系统设计不能适应数字化测控体系的要求。

针对这些问题,220kV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设计应当以自动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作为基础,构建更加高效、灵活的设备结构,适应智能电网时代的发电、配电和输电的需求,并保障电网的可靠性,兼顾灵活性和安全性。

二、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常规设计流程(一)绘制SV与GOOSE 信息流图在对设备类型、保护测控原理、自动化目标、间隔设计进行过分析研究之后,着手绘制SV和GOOSE 信息流图,将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表现在两份信息流图纸上。

其中,SV信息流图与传统的保护原理图、电流和电压回路图的主要功能类似,能表达出电流数据流和电压数据流之间的连接关系;GOOSE 信息流图集中体现了信息传输和设备控制的逻辑原理。

SV和GOOSE 信息流图的绘制涵盖了信息流向、信息传输回路两个部分的内容。

信息流向能表现出SV 和 GOOSE信息所采用的传输路径,展现出该设计是否使用了交换机,明确了信息流向。

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解析

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解析

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解析220kV智能变电站是电网系统中重要的设备,它的运行状态直接关系着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而在220kV智能变电站中,不全停二次设备是非常关键的一部分,它负责实现对电网系统的监测、保护和控制,是电网系统中的“大脑”。

不全停二次设备的改造方案是非常重要的,它直接影响着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效率和安全稳定性。

本文将对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改造方案进行详细解析,以期为智能变电站运维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改造方案的必要性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一般由主站和分站两部分组成,主站负责对整个变电站的监控和控制,分站则负责对具体的设备进行监测和保护。

随着电网系统的不断发展和智能化水平的提高,传统的不全停二次设备已经难以满足电网系统对监测、保护和控制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改造。

传统的不全停二次设备一般采用硬件电路和手动控制方式,这样的方式在实现对电网系统的监测、保护和控制时效率低下,容易出现故障和误操作,影响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

而现代化的不全停二次设备采用数字化、智能化的技术,能够实现对电网系统的快速监测、准确保护和灵活控制,提高了电网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安全稳定性。

传统的不全停二次设备存在着维护成本高、操作复杂、易受外部干扰等问题。

而现代化的不全停二次设备具有维护成本低、操作简单、抗干扰能力强的特点,能够减少维护成本、简化运维管理,提高电网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传统的不全停二次设备已经难以适应电网系统的发展和智能化要求,必须对其进行改造,以提高电网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和运行效率。

二、改造方案的具体内容为了实现对220kV智能变电站不全停二次设备的全面改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具体的改造方案设计:1. 硬件改造硬件是不全停二次设备的基础,其性能和稳定性直接关系着设备的运行效率和安全稳定性。

首先可以对不全停二次设备的硬件进行改造,采用现代化的电子元器件和器件技术,以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智能电网模式下220kV变电二次设计的新要求

智能电网模式下220kV变电二次设计的新要求

智能电网模式下220kV变电二次设计的新要求文章主要讲了关于智能电网模式下变电站二次设计的要求,首先介绍了变电站,然后对变电站二次设计关键技术进行深入分析,比如整合测控和防护功能,子站保护功能,自切,裁剪功能,五防功能和多功能合一的设置,除此之外,还对二次元变电设计环境进行分析,和对间隔设置进行专门的研究。

标签:测控系统;变电站二次设计;监控系统功能;智能变电站设计1 智能变电站相关介绍智能电网模式下的智能变电站是一个相对技术性和革新性的东西,国家电网针对智能变电站提出一些相关的标准和技术文件。

这些标准和技术文件都是国家电网守则指导下指定出来的,因为制定单位不同,所以各个标准对智能变电站的实现形式也不同,在技术方面做的诠释也是各有不同的。

为了推动智能电网建设,国家电网公司综合智能变电站技术成果和试点成果,总结分析了智能变电站的技术,设备,应用各方面情况,这样形成了安全适用合理的技术规范和配置要求。

2 变电二次设计关键技术的分析2.1 整合测控和防护功能通过整合测控和防护功能,可以实现减少屏柜数量这一需求,从开发产品的角度来看,实现测控和防护功能并没有什么技术功能方面的障碍,而从工程方面来看,不论是施工,还是设计,工程建设,都没有什么技术层面上的问题,220kV 电压采取的防护功能比较高级,他通过双套防护和单套测控来实现保护,最终达到防护和测控功能的整合和统一。

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建设成本,但是却安全的体现了防护的重要性。

如果采取双重的保护机制来实现测控和保护的整合,那么对监控后来和选择系统就会构成双数据源头。

这就要求后台实现数据切换功能。

110kV下的变电站电压都采取的是单套保护和测控的装置,这个对110kV 的电压来说已经足够了,但是对220kV电压来说,就必须采取双套保护和测控,这样才能更好的实现防护作用。

2.2 子站功能的保护良好的监控系统可以更好的实现子站功能的保护,他的优势十分明显,他保护子站的功能相当于一套独立的保信子站系统,如果使用它,就可以省下这一套系统,除此之外,他还可以实现智能报警以及事故分析等高级功能。

智能电网模式下220kV变电二次设计要点探析

智能电网模式下220kV变电二次设计要点探析

智能电网模式下220kV变电二次设计要点探析摘要:近年来,我国的智能电网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在此过程中,做好变电设计十分关键。

在本文中,将就智能电网模式下220kV变电二次设计要点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智能电网;220kV;变电二次设计1引言在现今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用户在用电需求方面也具有了较大的变化。

为了能够对现今大规模用电需求进行满足,即需要能够做好我国变电站建设规模的扩大,通过新技术与工艺的应用做好电网建设与发展。

通过对220kV变电系统的二次优化设计,能够有效的降低系统运行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2 220kV变电二次设计2.1子站保护对于监控系统来说,能够对电网的子站功能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其在保护方面具有较高的水准,即相当于对具有独立、完整特征的子站系统进行了建立,在实际运行当中能够做好智能报警以及事故分析处理。

在以往部分电力工程施工中,在子站功能保护方面经常存在一定的问题,并因此无法对保护功能进行全部的发挥。

对于该种情况,工作人员在内部设备保护过程中则可以对单独装置进行应用,同时通过试点选距方式的应用不断提升保护效果。

2.2低压裁剪功能在智能电网运行中,监控功能是其中的重要部分,对此,设计人员即需要能够在该过程中加强低压裁剪工作。

对于该方式来说,其具有较好的可行性,但在实际应用方面也存在一定的问题,如在对裁剪功能进行发挥时,即需要能够具有实时监控的功能。

同时,部分电站在运行当中因经费有限无法再次购置设备,对此在实际数据采集时也存在一定的缺陷情况,并因此使监控系统无法及时响应。

同时,为了能够对裁剪功能进行充分的发挥,做好频率间差异的计算也十分关键,在该方面,则可以通过SV网络数据的应用实现目标,但在差异计算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

在低压侧控装置方面,即具有对应的裁剪功能,而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无法对监控系统需求进行满足的情况。

在该种情况下,要想对相应的功能进行实现,则可以通过测控系统的应用做好监控系统的代替,当测控系统能够对实时监控需求说进行满足时即可以不对监控系统进行应用,这是因当具有较多功能时,其将会对资源作用发挥产生不利的影响,也将对电站运行产生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计
发表时间:2016-01-13T13:39:51.6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14期供稿作者:孙可瑾
[导读] 无锡市广盈电力设计有限公司我们应该通过网络化技术的深入研究,应用诸如三层一网网络集成方案这样的设计方案,推动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进程。

孙可瑾
无锡市广盈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214171
摘要:根据我国电网公司对于智能电网的发展展望,智能变电站已经成为电网建设的重点。

其中220kV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的设计工作尤为重要,本文对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计问题、结构和优化方案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
一、概述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中的问题
根据我国电网公司对于智能电网的发展展望,智能变电站已经成为电网建设的重点。

二次系统的设计中涉及到众多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承担着发电、配电和输电这些重要工作,对整个电网的正常运营具有重要影响。

我国现阶段运营的智能变电站在二次系统的设计中存在不少子系统,对于维护变电站和电网的顺利运行并不可靠,其主要问题有:
第一,各级子系统间因为分属于不同专业而被单独设立,为主站进行数据计算增加了难度;
第二,传统的设计方案中,站控层设备比较冗杂,间隔层与过程层中的设备没有进行整合,具有优化空间;
第三,传统的二次系统设计不能适应数字化测控体系的要求。

针对这些问题,220kV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设计应当以自动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作为基础,构建更加高效、灵活的设备结构,适应智能电网时代的发电、配电和输电的需求,并保障电网的可靠性,兼顾灵活性和安全性。

二、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常规设计流程
(一)绘制SV与GOOSE 信息流图
在对设备类型、保护测控原理、自动化目标、间隔设计进行过分析研究之后,着手绘制SV和GOOSE 信息流图,将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表现在两份信息流图纸上。

其中,SV信息流图与传统的保护原理图、电流和电压回路图的主要功能类似,能表达出电流数据流和电压数据流之间的连接关系;GOOSE 信息流图集中体现了信息传输和设备控制的逻辑原理。

SV和GOOSE 信息流图的绘制涵盖了信息流向、信息传输回路两个部分的内容。

信息流向能表现出SV 和 GOOSE信息所采用的传输路径,展现出该设计是否使用了交换机,明确了信息流向。

信息传输回路能表现出不同的信息集编号所对应的不同发送方与接收方,以及各个信息集编号代表的信息。

这两者组成了完整的信息流图,能够充分表达该设计中运用的保护测控原理、信号自动化和闭锁自动化信息,更明确地展现出信息传输的具体路径。

(二)绘制信息逻辑表
由设备制造厂商提供ICD文件,通过智能站设计系统软件绘制出相应设备的光缆接线图与虚端子图,绘制 SV和GOOSE信息逻辑表,实现数据模型的配置,并为变电站工程提供表格和数据作为依据。

在SV和GOOSE 信息流图的基础上,必须结合虚端子图才能构建数据模型,表现装置开入、开出时的具体虚端子关联情况,SV和GOOSE 信息逻辑配置表的功能就是将方案中涉及到的各项输入、输出信号之间的连接关系表现出来。

在绘制SV和GOOSE 信息逻辑配置表时,需要根据常规二次回路设计中对于模拟量和开关量的开入、开关量的开出实施的分类,采用表格的方式将智能设备间的虚端子关联情况表达出来。

在这个表格中,需要罗列如下几种名目:信息内容与集编号,起点设备的名称、虚端子号和数据属性,终点设备的名称、虚端子号和数据属性。

(三)绘制SV和GOOSE装置光缆配置图
绘制SV和GOOSE装置光缆配置图,是为了促进施工过程中正确完成光缆接线的工作。

这份图纸是对二次设备间的光缆连接进行集中反映,表现出该设计中应当采用何种接口连接方案、光缆类型。

根据该设计的网络方案、SV和GOOSE 信息流图、接口配置,确定光缆的类型、走向,对光缆实施配线,构建光配单元,绘制对应的光缆配置图。

常规设计方案广泛应用于常规变电站的二次系统设计,具有一定的经验优势,但也存在较多弊端,对于厂商和设计院的依赖较为严重,人为的信息输入还会造成图纸误差,因此有必要优化设计方案,加快智能变电站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进程。

三、变电站二次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
(一)三层一网网络集成方案
三层一网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网络集成方案,指的是优化站控层与过程层的网络,并进行整合,从而达到共网使用SV、GOOSE和MMS的目标。

这种网络集成方式对于信息化技术的要求较高,却并非粗糙地将站控层与过程层合并起来,而是在保障网络信息数据传输安全、可靠的基础上,通过专门的交换机满足更多的数据传输要求:每当交换机或单个设备出现问题时,能够及时抑制错误报文,有效避免单个数据服务设备出错导致所有数据服务失常,进而提高网络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这也就是说,三层一网能够保障智能变电站的网络系统不会因为某一个数据服务设备的故障而整体瘫痪。

构建三层一网的过程中,对于原本的保护测控设备、变电器高低侧的合并单元、智能终端都没有要求,这些设备不需要更换,它们完全可以依照既定要求继续运行;只对交换机的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一是交换机的数量会减少,二是需要更换站控层的交换机及其配置,使用具备光纤接口的设备。

三层一网网络集成方式能够符合220kV智能变电站的发展需求,因此值得研究,但因为这种方案对于通信设备也就是专门的交换机的要求较高,需要在研究出可靠性更高的交换机后进一步推广。

(二)过程层优化方案
对于220kV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可以根据我国关于智能变电站集成技术要求的批文内容,利用集成装置对110kV部分的间隔层和过程层设备实施优化,将保护和测控装置合一,智能终端和合并单元合一,并将装置都分散下放安装在GIS智能控制柜内,采用SV和GOOSE
信息的共口传输方式,这样不仅节约了屏柜位置,也节约了电缆及光缆数量。

110 kV过程层有四种组网方式,在SV不组网、SV和G00SE不共口进行传输的情况下,需要用到的尾缆最多,最多达到40根;如果选择其他的组网方式,间隔装置可以共用一根尾缆的情况下,需要用到的尾缆数量较少,不多于34根。

(三)220kV主变过程层优化方案
220kV智能变电站采用内桥接线的方式,220kV进线和主变均为2回,其主变过程层的网络优化方案主要有三种:第一,在主变过程层设立专门的交换机,并设立220kV中心交换机。

第二,220kV与主变分别进行独立组网,根据此种配置在过程层调整交换机的数量。

第三,主变不设立专门的交换机,需要根据电压等级设立交换机。

结束语
由于智能变电站的二次回路能够被网络化技术所优化,因此传统设计方案势必不能适用于智能变电站的发展需求,对于二次设备的优化也没有太大的促进作用。

因此,我们应该通过网络化技术的深入研究,应用诸如三层一网网络集成方案这样的设计方案,推动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的信息化和网络化进程。

参考文献:
[1]娄悦,秦华,孙纯军.220kV西泾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计[J].华东电力,2011,05:732-736.
[2]李昊炅.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及应用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1.
[3]杨然静,刘满圆,金文博.新一代220kV智能变电站二次设备优化集成方案[J].电气应用,2013,S1:522-52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