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史基础知识(亘古不变央美专用版)
中国美术简史央美版
![中国美术简史央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eda828cd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ea.png)
中国美术简史央美版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中国美术的起源和发展
2.中国美术的独特特点
3.中国美术的历史演变
4.中国美术的现代发展
5.中国美术的未来展望
正文
中国美术是一门悠久而独特的艺术形式,其历史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
中国美术的起源和发展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一方面是传统美术,另一方面是现代美术。
传统美术主要受到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的影响,而现代美术则受到西方艺术思潮的冲击和影响。
中国美术的独特特点主要体现在其艺术表现手法和审美观念上。
中国美术强调“意境”,追求“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这种独特的艺术表现
手法使得中国美术在世界艺术史上独树一帜。
中国美术的历史演变可以从古代、中古、近古和现代四个时期来看。
古代美术以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和战国时期的帛画为代表,中古美术则以汉代的壁画和唐代的绘画艺术为代表,近古美术则以宋代的山水画和明代的文人画为代表,现代美术则以徐悲鸿、齐白石等为代表。
中国美术的现代发展主要受到西方艺术思潮的冲击和影响,但在吸收西方艺术养分的同时,中国美术也保持了自己的独特性和本土特色。
第1页共1页。
中国美术简史央美版
![中国美术简史央美版](https://img.taocdn.com/s3/m/57bb76ce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f4.png)
中国美术简史央美版摘要:一、中国美术简史央美版概述二、中国美术的起源和发展1.新石器时代2.商周时期3.春秋战国时期4.秦汉时期5.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6.隋唐时期7.五代十国时期8.宋朝9.元朝10.明朝11.清朝12.近现代三、中国美术的主要成就和特点1.绘画艺术2.雕塑艺术3.建筑艺术4.工艺美术5.书法艺术四、中国美术与世界艺术的交流与影响正文:中国美术简史央美版是对中国美术发展历程的全面梳理和总结。
中国美术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从新石器时代开始,中国的美术就已经初具规模,经过数千年的演变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
在商周时期,美术作品主要以青铜器为主,展现了当时精湛的铸造技艺。
春秋战国时期,绘画和雕塑艺术逐渐兴盛,出现了许多著名的艺术作品和艺术家。
秦汉时期,美术作品更加注重形式美和实用性,建筑艺术和工艺美术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进一步成熟,出现了许多传世之作。
隋唐时期,中国美术达到了一个高峰。
绘画、雕塑、建筑、工艺和书法等艺术门类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五代十国时期,美术作品更加注重个性表现和情感传达。
宋朝时期,文人画成为主流,强调意境和情感。
元朝,民族融合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作品。
明朝时期,美术作品更加注重现实主义和个性化表现。
清朝,中西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中国美术受到了西方艺术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新的艺术形式。
近现代,中国美术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走向世界。
中国美术在历史长河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成就和特点。
绘画艺术注重线条、色彩和构图的美感,强调写意传神。
雕塑艺术以人物为主,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
建筑艺术注重和谐统一,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宇宙观。
工艺美术以精湛的技艺和繁复的图案著称。
书法艺术则以汉字为基础,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中国美术与世界艺术的交流和影响是相互的。
从古代丝绸之路开始,中国美术就不断向外传播,影响了世界艺术的进程。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超全
![中国美术史复习资料-超全](https://img.taocdn.com/s3/m/0ec42050f7ec4afe04a1df18.png)
中国美术史名词解释1.彩陶彩陶是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者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
2.岩画:岩画是古代描绘或者摩刻在崖壁石块上的图画,被称为是古代先民们记录在石头上形象的史书。
3.饕餮纹:是青铜器上最具特色的装饰纹样。
也称兽面纹,是一些被夸张了的或幻想中的动物头部的正面形象。
4.画像石(砖):是指汉代豪族祠堂和陵墓地面建筑阙、享祠、碑的壁面上以及壁室表面的装饰绘画性雕刻。
5.“迁想妙得”:“迁想”指画家艺术构思过程中的想象活动,把主观情思“迁入”客观对象中,掌握对象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以及与外形的关系,取得艺术感受,“妙得”为“迁想”的结果。
即通过艺术家的情感活动,审美观照,使客观之神与主观之神融合为“传神”的、完美的艺术形象。
6.顾恺之:字长康,小字虎头,无锡人,出身世族家庭。
少年时以其天才的、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闻名,并为上层人士所器重。
他是一个典型的士大夫专业画家,他在绘画及文学方面艺术方面才华横溢。
有绘画作品《洛神赋》《女史箴》,在艺术上提出了塑造人物形象的要求—“传神写照”7.张僧繇:江苏人,生于南齐时期,主要艺术活动在整个梁代。
他所创造的绘画风貌,对南北朝后期和隋唐两代的绘画艺术,起着积极深远的影响。
他在我国绘画艺术发展过程中具有继往开来的巨大作用。
8.“畅神说”: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提出的“畅神说”,认为自然山水形象能给人精神的愉悦和美的享受。
“畅神说”使中国画“以神写照”的理论又前进了一步。
9.“比德说”:是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的关于自然美的美学理论观点。
其基本涵义是:自然美之所以为美,在于作为审美客体的自然物象,可以与人“比德”既从其中可以意会到审美主体的某些品德美。
10.《五牛图》:是中唐专写农村风俗的画家韩滉的作品。
在这幅横卷上,画家用粗笔描绘了五头不同形态的黄牛,其中有所谓“步者、者、纵而鸣者、顾而舐者,翘首而驰者”。
笔墨简练、形象生动而逼真,体现出深厚朴实的艺术风格。
中国美术史重要知识点
![中国美术史重要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830895f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e0.png)
中国美术史重要知识点人物画是以人物形象为主题的绘画之通称。
早于公元前七千年的新疆动画雏形。
公元七世纪两个阿富汗写实派佚名画家在敦煌壁画中已画出高达38米的巨型佛像。
当时随佛教传入中国的干漆夹苎技术,更使中国古代雕塑突破了由于石材、青铜硬而脆难以雕塑的局限,向写实迈进,出现了奉先寺大佛(卢舍那大佛)等杰作。
东晋顾恺之的人物画提出传神论,山水画分南北宗,并已发展成熟。
隋唐时期是中国美术发展史上一个辉煌灿烂的时期。
隋朝画家展子虔所画《游春图》是现存最古老的山水画,反映了隋朝山水画的成就。
唐朝张萱的《捣练图》和周昉的《簪花仕女图》是唐朝仕女画代表作。
唐朝吴道子画人物注重线条变化,立体感强,风格奔放,开后世写意画先河,被称为“吴带当风”。
唐朝时还出现了壁画的高峰,最著名的是敦煌莫高窟壁画。
五代时期人物画家开始把人物作为绘画的主要内容。
山水画发展成独立画种,花鸟画发展成工笔画。
宋朝时宫廷画院活跃,画学兴起,山水、花鸟画居统治地位。
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苏轼的水墨花鸟都受到特别的重视和提倡。
南宋四家(刘、李、马、夏)的山水画中,山水的空间表现和笔墨技巧有了很大的发展。
元明清时期文人画成就最为突出其代表画家有元四家(黄、吴、倪、王)和明四家(沈、文、仇、唐),清代四王(王时敏、王鉴、王晕、王原祁)、四僧(朱耷、石涛、髡残、弘仁)、扬州八怪(罗聘、李方膺、李鳝、金农、黄慎、郑燮、高翔和汪士慎)。
元明清时期工艺美术的重要代表有著名的永乐宫壁画和清代著名的珐琅彩瓷器的烧制。
美术,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视觉艺术”,它通过各种线条、色彩、形状和构图来表达创作者的审美感受和情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美术复习知识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一艺术形式。
美术的基本要素包括线条、色彩、形状和构图。
线条是美术的基础,它可以创造出各种不同的形状和纹理;色彩是美术的重要元素,它可以让我们的作品更加生动和有趣;形状是美术的表现形式,它可以通过不同的形状来表达创作者的创意;构图是美术的布局,它可以让我们的作品更加和谐和平衡。
中国美术史相关知识点总结
![中国美术史相关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cddbe5cf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8a.png)
中国美术史相关知识点总结一、原始艺术时期中国美术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距今3万年前的古代原始艺术时期。
在这个时期,人类雕刻了丰富多彩的玉器,绘制了动物形象和人物图像。
这些原始艺术作品带有浓厚的宗教和神秘主题,反映了原始人类对自然和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崇拜。
二、古代艺术时期古代艺术时期包括中国历史上的夏商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宋元明清时期等。
在这个漫长的历史时期里,中国美术经历了许多变革和发展,形成了众多独具特色的艺术流派和风格。
1. 夏商周时期夏商周时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萌芽期,艺术品以青铜器为主。
青铜器是古代统治者的象征,其制作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青铜器的图案主题以祭祀、战争、狩猎等生活场景为主,形象生动,雕工精美,充分展现了当时的艺术水平和审美情趣。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蓬勃发展期,著名的艺术形式有青瓷、丝绸、玉器等。
青瓷是中国最早的陶瓷器,制作工艺精湛,釉色丰富,成为中国传统陶瓷的代表之一。
丝绸是中国古代的杰出发明,具有独特的审美和实用价值。
玉器是中国古代的优秀工艺,玉雕艺术成就卓著,图案多样,纹饰精美,成为了中国美术史上的瑰宝。
3. 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继续发展期,陶俑、绘画、刻石等艺术形式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秦代的陶俑以实用为主,形象生动,刻画细腻,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
汉代的绘画和刻石艺术成就卓越,以风景画和人物画为主,形象真实,笔墨瑰丽,充分展现了当时的审美情趣和艺术风采。
4. 魏晋南北朝时期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时期,文人艺术得到了充分的发展。
在绘画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绘山水画、仕女画、花鸟画等艺术风格,以清丽、工细、深远见长,影响深远。
在雕刻和装饰艺术方面,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石刻、鎏金工艺和墨竹细描等独具特色的艺术形式,成为中国古代艺术的瑰宝。
5. 隋唐时期隋唐时期是中国古代艺术的辉煌时期,绘画、雕刻、陶瓷等艺术形式得到了全面发展。
中国美术史学习知识点总.doc
![中国美术史学习知识点总.doc](https://img.taocdn.com/s3/m/5ac99c72aa00b52acfc7cabe.png)
第一章原始美术一、原始陶器艺术(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1、陶器的制作特点及装饰手段早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第二个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
第三个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制陶工艺是新石器时代最突出最丰富的艺术创造,主要代表有:仰韶文化的红陶和彩陶,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的黑陶等。
按陶器的用途可分: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
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陶器的著名文化遗址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中游:仰韶文化;中下游:龙山文化;下游:大汶口长江中游: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下游: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北方地区 : 红山文化3、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陶 [ 仰韶、马家窑 ] 、下游素面陶 [ 大汶口、龙山 ] )1)仰韶陶器:(新石器时代早期,今陕西、山西、河南一代):分半坡类型(鱼纹是装饰纹样的典型母题,图案多画在盆内侧)《人面鱼纹盆》属于什么文化?其装饰纹样的涵义有哪些?出土于西安半坡。
其图案装饰于陶盆内壁,展现人面与鱼的简练造型和生动组合:人面为圆形,画有鼻眼,头上有饰物,两耳左右各有一条小鱼,口内又衔两条小鱼;人面图案与鱼或网并列相伴。
这种图案有一定神秘色彩,被认为与半坡氏族公社的原始信仰有关。
最早的原始绘画遗迹(距今已有 6000 多年的历史)其具体涵义主要有崇拜鱼图腾说、祈求捕鱼丰收说、祈求生殖繁衍的祝福说等。
该作品耐人寻味,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绘画杰作和典型器物。
庙底沟类型(图案多画在器物的腹部外壁,以花瓣纹为多,多采用二方连续的方式)《人头形器口彩陶瓶》《鹳鱼石斧缸》在彩绘上表达美的意识和愿望,但受实用性的约束,形体变化不大。
Ps :蒸煮食物的炊具——鼎,青铜器《鹰鼎》主要通过尖嘴、勾喙、利爪三方面体现鹰的凶猛。
2)马家窑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今甘肃、青海一代)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半山类型陶器代表新石器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纹样以自然物象演变的几何形图案最多,有较浓的生活气息。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概括汇总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概括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f366bb29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f.png)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概括汇总
从史前文化到历史上的各种文化,中国美术历史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诸多文化中走出了许多独特的艺术形式,成为中国独特的文化符号。
在古代,主要的美术形式有绘画、雕塑、陶瓷、彩绘、布局、摆设、编织等,它们把艺术形式和技艺融为一体,把人物、动物及花卉等图像体现出来,反映出中国古代的历史文化和生活。
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历史上的许多绘画作品,如商周时代的《甲骨文》《甲骨图解》《金文》;两汉时期的《郭璞画集》《何伟画集》《蔡和山画集》;唐代的《太宗天文历图》《朱梁书画》《苏东坡画集》《陆文圭画集》;宋代的《苏洵封禅图》《欧阳询画集》《赵孟頫画集》;明代的《王蒙书画》《李门画集》《李攀龙书画》;清代的《吴道子书画》《蒋大为画集》等,都反映了中国绘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
雕塑也在中国美术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早在古代已经有了不少雕塑作品。
中国美术史各章节知识点
![中国美术史各章节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2f1de79ea76e58fafbb00360.png)
中国美术史第一章原始社会的美术新石器时代早期:大汶口文化(黄河)河姆渡文化(长江)新石器时代中期:仰韶文化:【半坡文化《人面鱼纹彩陶盆》,庙底沟文化:《花瓣纹彩陶盆》《颧鱼石斧彩陶瓮》】马家窑文化【马家窑型:《尖底旋涡纹彩陶瓶》甘肃临兆,《舞蹈纹彩陶盆》青海大通上孙家寨。
马场型半山型石岭下型】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山东(黑陶)《镂空蛋壳黑陶杯》红山文化:辽宁(玉器)《玉龙》良渚文化:浙江(玉器)玉琮1.我国原始时代美术的主要特征是什么?混沌性特征: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物;各门类浑然一体,相互依存2.从旧石器时代人类的石器制造看人类审美意识的发展人们的审美艺术逐渐从物质生产中分化出来而成为一种独立的精神现象的趋势,也为后世美术的分化和发展奠定了技术的和精神的基础。
3.何为仰韶彩陶?简述仰韶彩陶各期的造型和纹饰特征所谓彩陶,是指在橙红色的器壁上用赤铁矿与氧化锰颜料绘制的图案,烧成呈黑色或褐色,具有热烈明快的格调的陶器。
4.怎么认识彩陶的艺术成就优美的造型和形式多样的装饰图案纹样的结合成为原始文化最发达最杰出和最光彩的成就。
彩陶造型的最大特点是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统一。
彩陶的造型简洁凝重、气魄浑厚,体现出朴素、单纯、健康、饱满的艺术。
5.《舞蹈纹彩陶盆》的历史和艺术价值体现在那些方面?舞蹈是以有节奏的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现人的生活思想和感情的艺术形式,一般用音乐伴奏。
舞蹈在原始社会已经产生,先民们用舞蹈来庆祝丰收欢庆胜利祈求上苍或祭祀祖先,这件彩陶盆就表达了欢乐的主题,集中反映了五六千年前人们的智慧和生活情趣。
彩陶盆的设计制作,还体现了当时制陶工艺的熟练和审美思想的进步。
舞蹈者的形象以单色平涂的手法绘成,造型简练明快,三列舞人绕盆沿形成圆圈,下有四道平行道纹,代表地面。
盆中盛水时,舞人可与池中倒影相映成趣。
小小水盆成了平静的池塘,池边欢乐的人群映在池水之上,舞蹈的韵味让人心醉。
6.简述原始时代雕塑的主要内容和代表性作品的艺术特点原始时代的雕塑作品所表现的题材内容,除了与人类的物质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动物形象外,就是人们所崇敬或喜爱的氏族成员形象,体现着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形体、面貌、力量的初步认识和艺术的再现能力。
中国美术史复习要点
![中国美术史复习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93fc64d9524de518964b7d64.png)
第一章.原始美术1 .原始美术的特征:混沌性①原始美术是实用与审美的结合物②原始美术尚未有明确的门类划分2.仰韶文化彩陶的分期1.早期:半坡类型:《人面鱼纹盆》、《鱼纹盆》2.中期:庙底沟类型:3.晚期:马家窑类型:《舞蹈纹彩陶盆》2.盛期:大致为商后期至西周初期:这一时期的青铜器大都体现出鲜明的“祭器”“礼器”性质,蕴涵着丰富深刻的政治宗教意义。
造型特别庄严、古朴,纹饰繁缛精美。
代表作品:《司母戊大方鼎》、《人面盉》3.转折期:大致为西周晚期到春秋中期:这时的青铜艺术开始呈现出典雅和谐的美。
青铜器的形制较以前简便有些器物装饰极为简洁。
代表作品:《毛公鼎》、《散氏盘》、《颂壶》4.衰落期:大致为春秋晚期至战国始:青铜艺术所承载的的社会、宗教、政治意义消失了。
青铜器呈现出世俗化的精巧气象代表作品:《立鹤方壶》、《宴乐攻战铜壶》第三章秦汉美术1.秦始皇陵兵马俑:这些兵马俑,排列有序,军容严整,以宏伟浩大的气魄体现了秦始皇率领军队统一中国的辉煌战绩,体现了大国的风范和英勇勃发的时代精神。
2. 霍去病的墓石雕:这批石雕体现了汉代艺术特有的古拙美。
雕刻手法采用“因材施雕”,即在无数的自然石料中选择,因石成形,顺势雕凿,赋予顽石以活泼泼的生命力。
刀法简洁洗练,造型朴拙粗放。
3.“非衣”帛画:整个形状为英文字母“T”形。
原先覆盖在棺木的盖面上,其作用是导引死者的灵魂升入天国。
画面基本上由3个部分组成,天上、人间和地下。
4.汉代美学风格:力量、运动和速度,气势和古拙就成了汉代艺术基本特征和美学风格。
第四章魏晋南北朝美术一.人物画的新发展A.曹仲达:是从中亚来到内地的域外画家,擅长画西域风格的佛像,人称“曹衣出水”,所画衣服紧窄,“其体稠叠”。
B.杨子华:北齐宫廷画家,擅长鞍马人物。
传世作品《北齐校书图》二.山水画的兴起1,.顾恺之与山水画传说顾恺之所画的山水画“人大于山,水不容泛”《画云台山记》提出从观察具体的自然景物,从生活的真切感受出发2.宗炳、王微的山水画论A.宗炳与《画山水序》:文中探讨了山水画兴起的原因、意义和价值。
(完整word版)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总),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总),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6551c54558f5f61fb6366638.png)
第一章原始美术一、原始陶器艺术(陶器的出现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到来)1、陶器的制作特点及装饰手段早期:以实用为目的,简单粗劣、种类少,第二个时期: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作为艺术品存在的价值,采用了彩绘、纹饰等装饰手段。
第三个时期:种类繁多,造型丰富,镂孔、印纹等手法的应用。
制陶工艺是新石器时代最突出最丰富的艺术创造,主要代表有:仰韶文化的红陶和彩陶,马家窑文化的彩陶,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的黑陶等。
按陶器的用途可分:饮食器、炊煮器、储藏器。
2、我国新石器时代出土陶器的著名文化遗址黄河上游:马家窑文化;中游:仰韶文化;中下游:龙山文化;下游:大汶口长江中游:大溪文化和屈家岭文化下游:河姆渡文化和良渚文化北方地区:红山文化3、新石器时代陶器的主要类型及风格特征(风格上分黄河上游彩陶[仰韶、马家窑]、下游素面陶[大汶口、龙山])1)仰韶陶器:(新石器时代早期,今陕西、山西、河南一代):分半坡类型(鱼纹是装饰纹样的典型母题,图案多画在盆内侧)《人面鱼纹盆》属于什么文化?其装饰纹样的涵义有哪些?出土于西安半坡。
其图案装饰于陶盆内壁,展现人面与鱼的简练造型和生动组合:人面为圆形,画有鼻眼,头上有饰物,两耳左右各有一条小鱼,口内又衔两条小鱼;人面图案与鱼或网并列相伴。
这种图案有一定神秘色彩,被认为与半坡氏族公社的原始信仰有关。
最早的原始绘画遗迹(距今已有6000多年的历史)其具体涵义主要有崇拜鱼图腾说、祈求捕鱼丰收说、祈求生殖繁衍的祝福说等。
该作品耐人寻味,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绘画杰作和典型器物。
庙底沟类型(图案多画在器物的腹部外壁,以花瓣纹为多,多采用二方连续的方式)《人头形器口彩陶瓶》受实用性的约束,形体变化不大。
Ps,青铜器《鹰鼎》主要通过尖嘴、勾喙、利爪三方面体现鹰的凶猛。
2)马家窑文化:(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今甘肃、青海一代)分石岭下、马家窑、半山、马厂四个类型(半山类型陶器代表新石器彩陶艺术的最高水平)纹样以自然物象演变的几何形图案最多,有较浓的生活气息。
(完整)中国美术史重要知识点,推荐文档
![(完整)中国美术史重要知识点,推荐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067c019312b3169a451a4fd.png)
仰韶文化: 半坡 人面鱼纹彩陶盆 庙底沟 花瓣纹彩陶盆
鹳鱼石斧彩陶缸
中国美术史重要知识点
马家窑文化: 尖底漩涡纹彩陶瓶
龙山文化 镂空蛋壳黑陶杯
红山文化 碧玉龙
良渚文化 玉琮—祭地 玉璧—祭天
先秦
青铜器 分类:礼、乐、兵、车马及其它工具 商:造型庄重 司母戊鼎 四羊方尊 西周:铭文加长 毛公鼎—铭文最多(497 字) 春秋:“大变革时代特点” 错金新工艺 莲鹤方壶 战国:曾侯乙编钟 采桑宴乐攻战纹壶
《农宿郊民图》(披麻 青绿) 巨然:《万壑松风图》《层峦丛树
图》
北宋(宗教人物):
北宋三家:
宋徽宗赵佶:工整细致绚丽重写实 书法“北宋四家”:
武宗元(师从吴道子) 李成《寒林平野图》《读碑窠石
《芙蓉锦鸡图》
苏轼、黄庭坚、米芾、蔡
图》
《红蓼白鹅图》
襄(“苏黄米蔡”)
《朝元仙仗图》 郭熙(高深平远)《早春图》 崔白:《双喜图》
“青藤白阳”:陈淳《秋葵图》 徐渭《墨葡萄图》
边文进《竹鹤图》 林良 《雄鹰八哥图》 吕纪 《桂菊山禽图》工笔重彩
明代版画: 徽派版画《水浒叶子》 明代年画: 杨柳青(天津):雅丽 桃花坞(苏州):写实 杨家埠(山东潍县):质 朴
董其昌《南北宗论》主张作画须“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青卞图》、《江山秋霁图》。
汉—未央宫
瓦当:四神瓦当—青龙(东) 白虎(西) 朱雀(南) 玄武(北)
帛画:“T”字形非衣帛画 引魂升天
年代 魏晋 南北朝
隋
人物
山水
花鸟
雕塑及其他
曹不兴 “落墨为蝇”
六朝三杰:顾恺之(密体·画绝、才绝、痴绝)《女史箴图》《洛神赋图》《烈女仁智图》 陆探微(秀骨清像 密体) 张僧繇(疏体)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笔记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笔记和典型题(含历年真题)详解](https://img.taocdn.com/s3/m/50ff5068998fcc22bdd10d5a.png)
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简史》(新修订本)笔记详解第1章史前及先秦美术(距今约200万年前~公元前221年)1.1复习笔记第1节史前美术(距今约200万年前~公元前21世纪)一、旧石器的造型发展1.旧石器时代初期的石器造型一般是形状不规则的石器,很少有第二步加工,之后出现了初步的类型分化,种类增多,加工方法也有显著进步,运用交互打击法。
典型遗址有四川龙骨坡巫山人遗址、河北阳原小长梁与云南元谋猿人遗址、山西芮城西侯度遗址、陕西蓝田猿人遗址、北京猿人遗址。
2.旧石器时代中期的石器造型这一时期石器较多地采用交互打击法,类型显著分化,形式日趋稳定,对造型的讲究脱离了实用目的。
典型遗址有山西襄汾的丁村人、阳高的许家窑人及陕西的大荔人。
3.旧石器时代晚期的石器造型这一时期进步显著,注重修理石核台面和间接打击石片法的采用,能产生长而薄的石片,其次是石器类型丰富,形状更对称,加工益发精致,在实用的前提下,具有一定的形式美感。
典型遗址有宁夏灵武水洞沟、河北阳原虎头梁、山西朔县(今朔州)峙峪人遗址。
二、旧石器晚期的石器发展1.制作装饰品旧石器时代晚期生产力提高后,为了美化自身与美化生活,先民制作了装饰品,我国迄今发现最古老的装饰品,是距今约2.8万年前峙峪人制作的一件石墨装饰品,此外还发现穿孔串珠、磨孔海蚶壳、钻孔兽牙及骨管、骨针等。
2.使用染料山顶洞人与虎头梁人还分别采用赤铁矿粉末与红色泥岩作染色材料。
3.钻孔在峙峪人和山顶洞人的装饰品上,呈现出成熟的钻孔技术,这在雕刻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4.刻画艺术1987年在河北兴隆发现的一件赤鹿角枝残段,是现知比较可靠的最早的原始刻画艺术品。
其上用阴刻的线条构成三组图案:第一组由直线、斜线纹组成,第二组由互相平行的密集曲线组成,第三组为四组密集曲线构成具有对称性的图案。
刻纹还染成红色,其意义应该与狩猎的巫术仪式有关。
其测定年代为距今1.3万年前。
三、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序列1.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约公元前10000~前7000年)(1)代表文化①华北地区有河北徐水南庄头遗址文化;②华南地区有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湖南道县玉蟾岩、广西桂林甑皮岩下层等遗址文化。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概括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5def7830b7360b4c2e3f644c.png)
1、彩陶/仰韶:绘黑红色装饰。
装饰法则:适应使用条件,注意视线接触面最佳效果,根据部位和曲率装饰;对比分割双关多效法。
黑陶/龙山文化:1、新石器晚期。
早期龙山:粗灰陶,蓝纹绳纹;河南龙山:绳纹,多单把陶鬲;陕西龙山:鬲绳纹罐;良渚文化:圈足镂孔;典型龙山文化以山东中心,采用轮制,弓玄纹划纹或素面磨光。
大而光的蛋壳黑陶。
、鬼脸式腿的鼎。
2、陶轮、封窑技术。
坚实耐用,灰色或黑色。
黑薄光纽。
以造型见长,、、鬲、豆、杯、鼎。
纹样发展:1、原始-彩陶几何纹生产编织,商周至六朝-动物纹天神宗教观念,隋唐后-植物纹思想解脱生产发展。
2、商饕餮,周窃曲,战蟠螭,汉四神云气,六朝莲花,唐牡丹,元松竹梅,明串枝莲。
明式家具:1、硬木家具。
花梨、紫松、楠木优质硬木。
椅凳、几案、箱柜、床榻、台架、屏座6类。
2、造型洗练,庄重敦厚,精工巧作,典雅大方。
古代家具典范。
3、意匠美(巧而得体,精而合宜,适用耐用,色调深沉,质感坚实,情趣高尚);材料美(优质木材,本身色纹,不用油漆,自然之美);结构美(榫卯构成,结实精细,构架合理,不用钉胶,攒边做法使面不变形,增加美观);工巧美(面的处理,优美比例,恰当尺度,线流畅自然,牙子、卷口形成曲线,曲直对比。
泥面塑:1、泥人张:天津张氏泥塑工艺,源于清代,现第5代。
鲜明的现实主义,真实刻画形象神态。
用色敷彩,自成特色体系。
2、惠山泥人:江苏无锡惠山,400年。
浓厚的装饰性和民间特色。
不强调如实描写,大胆的省略夸张。
简:突出主题刻画重点,满:虚实相生,明:色彩明快对比强烈。
2、陶瓷砖石未干工具压花纹,胎质灰黑,山形螺旋—烧陶合纹样,二方连续,红黄黑白灰交替。
—胎骨坚硬,紫或紫黑,泥条圈叠成型。
3、金属青铜:红铜加锡铅,颜色灰青,易熔高硬,密实光洁。
角觚觯壶卣觥尊彝,水器:鉴盘,杂器:禁俎,乐器兵器工,酒器:爵觚觯壶卣,水器:,乐器:钟、编钟,兵器。
上下分铸,壶有圆方扁形。
铜灯铜镜带钩铜4、染织绣彩效果。
中美史——中国美术史 复习资料已整理
![中美史——中国美术史 复习资料已整理](https://img.taocdn.com/s3/m/3bda47db50e2524de5187ec0.png)
中国美术史原始时期一.新石器时代玉文化1)分布广泛。
由北向南,红山文化、齐家文化、山东龙山和长江流域的良渚文化。
2)品种繁多。
玉璜、玉璧、玉环、玉琮、玉钺、玉管、玉珠和玉簪等。
3)非生产工具,而为礼器。
宗教,权利与财富的象征;以玉温润比德。
玉器在中国宗教社会,政治和文化生活中有着很重要的地位与审美价值。
二.岩画1)岩画是远古先民使用石器在石质坚硬、石面平滑的岩面研磨、敲凿而成的早期绘画。
2)分布广泛。
内蒙古草原的岩石、黄河以北的阴山山脉、贺兰山山脉等。
3)内容。
祭祀、战争、狩猎、畜牧、人(兽)面像、舞蹈、植物和天象等。
反映当时人生活状态。
[4)非单纯审美,融合原始信仰,作画认真虔诚。
][艺术风格:独特,豪放粗犷,感染力强。
动物凿刻手法简练,形象完整,风格古朴。
擅长动态和神态的刻画。
]夏商周时期(先秦时代)三.青铜文化1)概论(1)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这二者的集中体现就是青铜器,所以三代之时,集绘画、雕刻、金属冶炼为一体的青铜艺术成为美术最辉煌的代表。
(2)分类。
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实用器四大类。
礼器是代表社会等级的器物。
“藏礼于器”(3)制作工艺。
模铸法,失蜡浇铸法,错金银工艺。
2)分类礼乐器,“钟鸣鼎食”礼器:炊煮器,鼎、鬲、甗(音演)等器种食器,簋、盂、豆等品种酒器,觚、爵、觯、斝、罍、尊、卣、壶、觥、瓿、方彝等品种;水器,盘、匜、鉴等器种乐器:铃、铙、鼓、钟、镈(音博,古代乐器,即大钟)等3)纹饰:兽面纹,鸟,木,乳钉,几何纹和云霄纹。
流行饕餮纹(或称兽面纹)、云雷纹、夔纹、龙纹、虎纹、象纹、鹿纹、牛头纹、凤纹、蝉纹、人面纹等纹饰。
4)器物造型[形制与器形的演变]商特点1)青铜艺术由成熟到鼎盛的时期,铸造工具、武器和大量青铜礼乐器2) 造型庄重,纹饰较简洁疏朗。
前期1)特点:造型规整庄重,器壁较薄,纹饰简洁疏朗2)举例:郑州杜岭出土的饕餮乳钉纹方鼎(代表作);河南郑州二里岗,湖北黄陂盘龙城出土的鼎、簋、觚、盉、钺后期1)特点:(1)铸造工艺更加精湛,型制凝重结实、纹饰繁丽雄奇,达到鼎盛。
中国美术史大一知识点梳理
![中国美术史大一知识点梳理](https://img.taocdn.com/s3/m/47b5e53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e.png)
中国美术史大一知识点梳理中国美术史作为一门学科,是研究中国古代和现代艺术发展的历史变迁的学科。
在大一阶段,学生需要掌握一些基本的知识点,以便建立对中国美术史的整体认识。
以下是对中国美术史大一知识点的梳理:1. 先秦时期艺术先秦时期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起点,主要表现为器物制作、文字书法和卜辞绘画。
其中,商代青铜器以其独特的装饰纹样和铸造工艺成为当时的艺术代表。
2. 唐代绘画唐代绘画是中国古代绘画发展的高峰时期。
著名的画家有王羲之和顾恺之,他们的作品在字画技法上创新并有独特风格。
同时,唐代佛教艺术也得到了迅猛发展,壁画和石窟造像成为重要的艺术形式。
3. 宋元绘画宋元时期,绘画的表现手法更加细腻。
北宋的关山月、虚谷和李唐的窃书贼和美人图等作品,展现了山水画的新风格。
元代的赵孟俯则以人物画见长,他的作品通过写实的手法表现了人物的精神。
4. 明清绘画明代绘画主要发展了花鸟画、山水画和人物画。
著名的画家有文徵明和唐寅,他们的作品在创作中注重形式和意境的统一。
清代的董其昌和阮元以修饰边缘、空间虚实和构图技法等方面的探索,对中国绘画有着重要影响。
5. 近现代美术近现代是中国美术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美术在面对西方绘画传统的冲击下产生了一系列变化。
第一个由西方绘画艺术的影响出现的美术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它呼吁传统艺术的改革和现代艺术的创新。
之后,中国美术经历了许多艺术派系的出现和发展,如民主艺术、抽象艺术、后现代艺术等。
6. 传统工艺美术除了绘画之外,中国还有丰富多样的传统工艺美术,如陶瓷、丝织、漆器等。
这些传统工艺传承了千百年来的技艺和创作风格,成为中国独特的艺术形式。
在大一阶段,学生需要了解一些传统工艺美术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以上是对中国美术史大一知识点的简要梳理。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点,学生可以初步了解中国美术的发展脉络和特点。
当然,还有很多更深入的细节和研究领域需要进一步学习和探索。
对于对美术感兴趣的同学来说,中国美术史的学习会为他们后续的学习和创作提供坚实的基础。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摘要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摘要](https://img.taocdn.com/s3/m/5c242d77e518964bce847c05.png)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摘要一、名词解释:院体画青绿山水六要徐黄异体陶器青铜礼器错金银工艺帛画曹衣吴带士夫画书画合一浙派浅绛山水仕女画道释画饕餮纹失蜡法唐三彩1,院体画: 从宋代画院以来的一种画风,工笔细腻,重色渲染,画面浓艳富丽,墨守成规,有一套固定不变的程式可依仿.2,文人画:中国画的一种,泛指封建社会士大夫,文人所画的画,以别与民间画工与宫廷画家的画,明代董其昌以王维作其创始者,强调人品,学问,才情,思想,多取材与山水,华鸟,梅了兰竹菊等,借以抒发性情与抱负,强调意境,讲究笔墨情趣,脱略形似.3,仕女画: 中国画的一种,原指以封建社会中上层士大夫和妇女生活为题材的绘画,后来专指以封建社会妇女生活为题材的绘画,民间的木版年画”美女图”,也称为”仕女图”4、彩陶:是指新石器中晚器的一种绘有黑色、红色、或红黑两色纹饰的陶器。
彩陶主要分布在黄河中上游地区,以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为代表。
5、《考工记》是中国春秋末年第一部手工业专著,总结了我国古代各种工艺制作的科学经验,最可贵的是它第一次提出了朴素的工艺观,即:“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
”在当时是一个较为系统的理论总结。
6、唐三彩唐三彩,是模仿染缬工艺的装饰效果。
因为它经常采用黄、绿、褐等色釉,实际上并不限于三种色釉,它是一种低温铅釉的彩釉陶器,是用经过精炼的白粘土制胎,两次烧成的。
它首先用千度左右的高温烧成陶胎,挂釉后再经900o左右焙烧。
用料精细,制作规整,所以不变形、不裂缝、不脱釉。
二、填空题1、画史上唐代的“大小李将军”分别指的是、,他们继承了展子虔的山水并加以发展而成为山水。
2、南宋画家、的画章法别致,布局有新意,所以有“马一角”和“夏半边”之称。
3、在中国绘画史上,唐代阎立本是最早成熟的人物画大家,他最著名的代表作是《步辇图》、《历代帝王图》。
4、中国画史上最早建立的正规画院是在时期创立的。
5、五代时期山水画主要有两大画派,北方画派以、为代表,南方画派以、为代表。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汇总
![《中国美术史》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7db55c743b3567ec112d8a2d.png)
中国美术史重要知识点《高中美术课程标准(实验)》必考十道题1.高中美术课程有哪些价值?(1)陶冶审美情操,提高生活品质;(2)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3)激发创新精神,增强实践能力;(4)调节心理状态,促进身心健康;(5)拓宽发展空间,助益人生规划。
2.谈一谈为什么高中美术课要传承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我国的美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与其他国家和民族的美术共同构成世界美术的多元化。
美术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美术课程具有传承文化艺术的功能。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较为全面地了解美术与自我、美术与自然、美术与社会等方面的关系,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理解文化艺术,弘扬人文精神。
3.为什么高中的美术学习能够调节学生心理状态,促进其身心健康?美术实践作为一种情感表达活动,能使人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具有促进人际交流,释放紧张或消极情绪,增强身心健康的作用。
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能使学生在美术活动中直接抒发各种情绪,缓解心理压力;获得成功体验,增强自信,升华情感;促进交流,沟通人际关系,从而形成良好的身心状态与社会适应能力。
4.高中美术课程基本理念是什么?(1)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满足发展的需求;(2)拓宽美术视野,尊重世界多元文化;(3)注重学习方法和过程,提高美术素养;(4)强调创新精神,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5)提倡质性评价,促进个性发展。
5.高中美术课程是如何体现时代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的?普通高中美术课程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增设反映美术学科发展成果的现代设计、现代媒体艺术等内容;注重对美术语言以及美术的发展规律等基础性内容的学习;充分利用和开发校内外美术课程资源,增加课程的多样化,实行学分制,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为个性发展拓展空间,满足学生多样发展的需求。
6.高中美术课程的设计思路是什么?(1)设置学习模块,提供多种选择机会,内容包括美术鉴赏、绘画·雕塑、设计·工艺、书法·篆刻、现代媒体艺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美术史共同课基础知识(亘古不变版)一、史前-秦汉美术史1、旧石器时代丁村人的三棱大尖状器和许家窑人的石球体现出一定的造型规律。
2、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和马家窑文化彩陶工艺的成就最突出。
3、鱼纹是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彩陶最鲜明的装饰纹样。
4、花瓣纹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彩陶中最流行的装饰纹样。
5、河南临汝阎村出土的鹳鱼石附图彩陶缸是仰韶文化庙底沟类型的一件代表作。
6、1982年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女神庙”出土一件泥塑女神头像。
7、良渚文化中最具特色的玉器是琮。
8、山东龙山文化中黑陶工艺成就最为突出。
9、目前所知中国最早的漆器出土于浙江余姚河姆渡文化遗址中。
10、兽面纹(饕餮纹)是商代青铜器上最常见的纹样。
11、1986年在四川广汉三星堆出土了大批商代晚期的青铜雕塑。
12、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商代后期青铜器的典范作品。
13、河南新郑出土的莲鹤方壶是春秋中期青铜器的杰出代表。
14、青铜器铸造中的失蜡法出现于春秋中期。
15、湖南长沙楚墓曾出土两幅帛画,即《人物龙凤帛画》和《人物御龙帛画》。
16、散氏盘铭、毛公鼎铭是西周晚期青铜器铭文的杰出代表,具有重要的书法史价值。
17、秦始皇陵兵马俑群位于陕西临潼,其艺术特点可概括为大、真、多。
18、西汉霍去病墓石雕运用了循石造型的艺术手法。
19、江苏连云港孔望山摩崖造像的年代当属东汉晚期。
20、马王堆1号汉墓T形帛画的主题思想是引魂升天。
21、河南永城汉梁王墓是西汉前期的一座壁画墓。
22、位于河南洛阳的卜千秋墓是西汉后期一座代表性壁画墓。
23、东汉后期代表性壁画墓有河北望都1号汉墓、河南密县打虎亭2号汉墓、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等。
24、山东长清孝堂山石祠画像具有东汉早期精练、质朴的风格特点。
25、山东嘉祥武氏祠画像主要采用减地平雕加阴线刻的技法雕刻而成。
26、汉画像砖以河南、四川两省出土最为丰富。
27、现存秦代小篆作品以《泰山刻石》和《琅琊台刻石》最具代表性。
28、河北满城中山靖王刘胜妻窦绾墓出土的长信宫灯是西汉前期青铜器的经典作品。
29、贮贝器是滇青铜文化中最具特色的器物。
30、《张迁碑》、《曹全碑》、《礼器碑》是汉代隶书碑刻的杰出代作。
二、隋唐美术史1,卫协是曹不兴的弟子,在西晋画坛上曾有“画圣”之称,谢赫对卫协的评价很高,把他列为六品中的第一品,并评价说:“古画皆略,至协始精.2, 有三件流传下来的绘画被认为是顾恺之原作的摹本,即《女史箴图》、《洛神赋图》、和《列女传·仁智图》。
3, 张怀瓘曾比较张僧繇和顾恺之、陆探微的绘画说:“象人之妙,张得其肉,陆得其骨,顾得其神” (《历代名画记》引张怀瓘《画断》) 。
4, 张僧繇塑造的佛教造像被尊为“张家样”,广泛流传于民间,从现在四川省博物馆藏万佛寺遗址出土的梁代造像上还可探求到张家样的遗韵。
5,曹仲达,是北齐时在佛教造像方面闻名于时的艺术家。
他所画佛像具有明显特点,被称为“曹家样”。
6,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论曹吴体法》中谈到:“吴之笔其势圜转,而衣服飘举;曹之笔其体稠叠,而衣服紧窄。
故后辈称之曰:“吴带当风,曹衣出水。
”7,杨子华被唐人誉为“北齐之最”,画家阎立本评他的人物画说:“自像人以来,曲尽其妙,简易标美,多不可减,少不可逾。
8,一九八零年在山西太原南郊王郭村发现的北齐娄叡墓内有壁画约二百平方米,人马、仪仗、神兽、极为壮观,绘画技法之精湛实属罕见,与传世轴画之精美者无二致,因为墓主人娄叡为皇亲国戚,又建过军功,墓葬极尽华丽,因此今日之学术界推测可能出自杨子华之手,不论是否,都可以为我们了解杨子华的绘画提供资料。
9,有一卷传为宋人临摹杨子华的《北齐校书图》现藏美国波士顿博物馆,内容为描述北齐天宝七年(556年)文宣帝高洋命樊逊诸人刊定五经诸史的故事,画中人物不同于“秀骨清像”,人物面孔呈鹅卵形,此类风貌在早期作品中实属罕见,而与北齐娄叡墓壁画相合,从而证实波士顿所藏的《北齐校书图》尽管为宋人所摹,但定有北齐原本为依据,故也是弥足珍贵的。
10,佛像中国化出现质的进展,据说完成于东晋的戴逵、戴颙父子,美术史上把他们创作的佛像称作“二戴像制”。
11,炳灵寺169窟第六龛,以无量寿佛结跏趺坐居中,观世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胁侍两侧均有题名,这是一铺,包括造像壁画、题记的结构完整,保存良好的无量寿佛龛,也是我国有明确纪年的最早的无量寿佛塑像。
12,展子虔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相当高的历史地位,所谓“顾、陆、张、展”,被美术史家推为唐以前最杰出的画家。
13,《游春图》是展子虔传世的唯一作品。
14,唐代继承与发展了南北朝时期的山水画的艺术成就,而形成具有特色的青绿山水画风的是李思训父子。
画史上称为大,小李将军。
15,苏东坡评论王维的画是“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16,阎立本是初唐杰出的人物画家,〈步辇图〉,是他的传世作品(摹本)记载了祖国大家庭中汉藏两族友好关系的发展,是现存有关西藏最早的一幅历史画,17,尉迟乙僧是初唐时来京城长安的西域画家。
18,苏东坡颂唐代文化成就说:“知者造物,能者述焉,非一人而成也。
君子之于学,百工之于技,自三代历汉至唐而备矣。
故诗至于杜子美,文至于韩退之,书至于颜鲁公,画至于吴道子,而古今之变,天下之能事毕矣。
”他把吴道子和杜甫、韩愈、颜真卿一道,看成是唐代文化艺术方面杰出的代表人物。
19,故宫博物院藏韩滉《五牛图》,是现存最早的绘在纸上的作品。
20,盛唐人物画家张萱,由于有宋徽宗赵佶时的两本摹本流存。
画迹得以传世,即,《虢国夫人游春图》和《捣练图》。
21,周昉,盛唐杰出的人物画家,传世作品有辽宁博物馆收藏的《簪花仕女图》,和故宫博物院的《挥扇仕女图》。
22,龟兹石窟开凿数量最多,壁画保存最丰富的是克孜尔石窟和库木土拉石窟。
23,敦煌莫高窟在今敦煌县城东南约十五公里的鸣沙山下,前临宕泉河,面对三危山是戈壁沙海中一处绝好的风景,关于莫高窟的开窟年代,文献记载略有出入。
目前学术界通行的说法是在十六国时期。
其依据是唐武周元年(公元698年),李怀让《重修莫高窟佛龛碑》。
24,麦积山石窟,文献载后秦姚兴时始建,至今一千五百多年。
25云冈石窟旧称灵岩,位于今山西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州山(又称武州塞)南麓,东西绵看延一公里,依山体分东、中、西三区,现存洞窟45个,大小造像五万一千余,是由皇室经营的第一所大型石窟。
26,昙曜五窟,即今天的云冈16――20窟,窟内佛像形体高大,多为三尊佛像,或坐或立,是河西凉秦二州世世佛像形式的延续,(云冈一期)27,龙门石窟创始于孝文帝迁洛的前几年,最早纪年题刻是古阳洞北壁的比丘慧成龛,时间在孝文帝太和十二年(488年)。
28,李思训的山水画特别受到推崇,被认为是“国朝山水第一”,《江帆楼阁图》,是他的传世作品(摹本)。
29,巩县石窟寺是由北魏皇室建寺开窟,建于魏孝明帝熙平二年(公元517年),至公元534年,北魏分裂为止,共开五窟。
30,龙门宾阳中洞是继古阳洞之后,北魏皇室在龙门进行大规模造像活动时所建,窟内雕像主次分明,对称而有变化。
佛与菩萨形象已明显趋于清秀,衣裙层层垂悬,形成疏密相间、通体流畅的衣饰线条,从而收到飘逸高迈的艺术效果。
三、五代宋元美术史1.五代南唐人物画家周文矩的代表作是《文苑图》,顾闳中画过《韩熙载夜宴图》。
2.“荆关董巨”是指荆浩、关仝、董源、巨然四位五代山水画家,荆关和董巨分别代表北方和南方山水画派。
3.“黄徐体异”是指西蜀画家黄筌、南唐画家徐熙的不同花鸟画题材和风格,花鸟画地域风格和个人风格的分立,表明这个画科的成熟。
4.翰林图画院是最早的官立专门绘画机构,存在于两宋。
北宋徽宗时是翰林图画院的鼎盛期,曾将科举制引入画家的选拔和培养。
5.北宋翰林图画院画家等级分为待诏、艺学、祇候、学生四等。
当过待诏的名家有郭熙、李唐、马远等。
6.北宋武宗元的《朝元仙仗图》是玉清昭应宫的壁画小样,继承了唐代吴道子的风格。
7.李公麟的代表作是《五马图》,风格是白描人马画。
8.梁楷是南宋画院待诏,开创了减笔人物画风。
9.宋代风俗画的代表作有张择端《清明上河图》、苏汉臣《秋庭婴戏图》、李嵩《货郎图》等。
10.南宋历史画名作有陈居中《文姬归汉图》轴、李唐《采薇图》。
规谏画有《折槛图》等。
11.北宋美术史家郭若虚《图画见闻志》提出的“三家鼎峙”是指北宋山水三大家关仝、李成、范宽,都是北派山水画家。
12.范宽的代表作是《溪山行旅图》。
13. 郭熙和崔白确立了北宋山水和花鸟画新风。
郭熙的代表作是《早春图》,崔白的代表作是《双喜图》。
14. 宋代青绿山水的代表作有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赵伯骕的《万松金阙图》。
15. “南宋四家”是指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四人,都是南宋画院的画家。
16.《万壑松风图》是李唐的作品,《四景山水图》是刘松年的作品,《踏歌图》是马远的作品。
17.北宋文人画理论主要提倡者有苏轼、米芾等。
早期文人画主要的实践有文同的墨竹、米友仁的米氏云山、扬无咎的墨梅、赵孟坚的水仙等。
18.辽宁法库叶茂台辽墓出土的两幅绢画分别是山水画《深山会棋图》和花鸟画《竹雀双兔图》。
19.辽墓壁画的重要发现有庆陵壁画、库伦辽墓壁画、宣化张氏家族墓壁画。
20.金代宫廷画家张瑀作有《文姬归汉图》卷。
21.金代文人画家王庭筠作有《幽竹枯槎图》卷。
22.金代文人画家武元直作有《赤壁图》。
23.元代前期士大夫画家的代表人物有赵孟頫、高克恭、李衎。
24.与赵孟頫一起提倡文人画的南宋遗民画家是钱选。
25.赵孟頫是一位画家兼书法家,提出了书画同笔的主张。
26.《鹊华秋色图》、《水村图》都是赵孟頫的代表作。
27.元四家是指黄公望、吴镇、倪瓒、王蒙四位元末山水画家。
28.黄公望的代表作是《富春山居图》,吴镇喜作《渔父图》。
29.倪瓒的代表作有《渔庄秋霁图》,王蒙的作表作有《青卞隐居图》。
30.倪瓒提出“逸笔草草,不求形似,聊以自娱”、“聊以写胸中逸气”的主张。
31、北宋李郭派画家有郭熙、王诜等人,元代李郭派画家有朱德润、曹知白等。
32.元代花鸟画家有继承南宋院体并稍作变异的陈琳和王渊,有画小写意的张中。
33.元代寺观壁画的代表作有山西芮城永乐宫和洪洞广胜寺水神庙。
34.“宋四家”是指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四位书法家,他们都擅写行草书。
35.辽代木构建筑遗存有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和山西应县佛宫寺释迦塔(应县木塔)。
36.北京芦沟桥始建于金代,妙应寺白塔是元代的作品。
37.宋代石窟艺术的代表作是重庆大足石窟。
38.北宋花鸟画家黄居寀是黄筌的儿子,代表作是《山鹧棘雀图》。
39.《写生珍禽图》传为黄筌的作品。
40.宋徽宗宣和画院的花鸟画名作有《瑞鹤图》、《芙蓉锦鸡图》、《蜡梅山禽图》等。
41.郭熙的山水画理论著作是《林泉高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