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心得体会四月,学校按惯例给每一位教师购买了专业书籍,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可供选择的有两本书,我毫不迟疑地选择了《窦桂梅与主题教学》,一是因为“窦桂梅”这个名字,二是因为想了解“主题教学”。

窦桂梅,小语界的专家和领军人物,代表着激情课堂和艺术性的教学,有着自己对语文教学独到的思考和实践。一拿到书,我就利用课间翻看了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本书越看越薄,渐渐地,我就被书中的内容吸引,尤其是读到《我的课堂主题——温度••广度•深度》一章时,更是达到了爱不释手的程度。心里暗暗后悔,如此好的书,为啥就没好好读呢?还没将书中的内容看透彻,这读书体会怎么能深刻呢?因此,我只将此章节读了一遍,将自己的一些点滴体会写了下来。

这一章节主要写了窦桂梅老师六次规格很高的公开课,六次主题教学的课堂教学实录、反思、点评。六篇课文《再见了,亲人》《圆明园的毁灭》《游园不值》《晏子使楚》《秋天的怀念》《珍珠鸟》,内容不同、主题不同、课型不同,但在窦老师的课堂里,都呈现出了不同的精彩,是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地体现,是学生思维碰撞产生的火花,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高度统一,是生命课堂的具体展现!

这一章节中虽然没有具体去阐述“温度、广度、深度”,但从课堂实录中,从反思和点评中,可以体会出窦老师的课堂主题的“温

度、广度、深度”。我的理解是:“温度”指的是窦老师每一节课都认真寻找出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创设情境、感情投入、激情朗读,营造课堂的温度。“广度”指的是窦老师在主题教学中,将课外阅读引进课堂,将横向比较和纵向延伸引入课堂中,学生的知识点巩固、视野得到扩展。“深度”更是窦老师主题教学课堂的精髓所在,她的六节课都能利用文本和拓展资料,引发学生深度的思考和自省,不管是情感的、人生的、社会的、历史的,她在尽自己的所能,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关注语文文本中的人文性的凸显。

例如,在设计《游园不值》时,窦老师设计了三个步骤:1、与文字相遇,理解“不遇”;2、与文学相遇,品味“不遇”;3,、与文化相遇,升华“不遇”。这三个步骤,都围绕着一个情感主线进行,那就是对生命的热爱,对世间万物的热爱,对春天的热爱,体现出课堂的“温度”。窦老师开课前,先让学生说了贾岛和韩愈之间推敲的故事,让学生对于诗歌中遣词用字的精确和表意有了铺垫,还让学生诵读了贾岛的《寻隐者不遇》,也扩展了文本的内容。在与文字相遇的环节中,理解了“不值”即“不遇”,理解了诗歌的意思和描写的画面。在与文化相遇的环节中,和陆游的诗句“杨柳不遮春风断,一枝红杏出墙头”进行对比,不断推敲“怜、印、扣、关、出”,了解“屐齿”“柴扉”的文化背景和映射出的心情和场景,寻找出其中的情感因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训练学生的表达力,当然也体现出了课堂的“广度”和“深度”。在与文化相遇环节中,引入王子猷(you)的诗《雪夜访戴不遇》,让学生明白“游园虽不

值,但不遇中有遇。所以,不值就是——值!”从而感悟生活中点滴的美好,想象的美好和精神上的享受。这更是“深度”的充分体现。

读到这里,我猛然间想到自己在教学《寻隐者不遇》时,先解题,让学生明白诗歌题目的意思,再营造情境,让学生在明白了诗歌的意思后,扮演童子和贾岛,在松树下对话,背诵古诗、感情读文。之后,我也进行了一些追问:“读了这首诗,你觉得隐者隐居的这个地方怎么样?”学生回答到:“很美!”我继续追问:“美在哪里?你从诗中哪个句子,或哪个字看出来的?”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这儿的树很多,特别是松树,山也很高,云雾多,从‘松下’、‘云深’这些字词中体会到的。”我接着问:“贾岛见到隐居的朋友了吗?”学生回答:“没有。”“那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学生先说“失望、不开心”,然后我引导到:“如果你是贾岛,来到一个这么美的地方,见到这么聪明、可爱的童子,是朋友的徒弟,我的朋友住在这么美的地方,你此时的心情会怎样?”学生此时静下心来,想了想说:“我会放心,也会高兴的。因为朋友住在这么美的地方,一定很愉快。”这个教学的过程,显得是那么的生涩,没能激发出学生去主动探索、主动思考,也没去仔细推敲关键字词的作用和含义,也就是没能体现出语文的“文”味,更谈不上“温度、广度和深度”。不过,后面的追问,是不是也体现出那么一点人文性的培养呢?想到这里,我不由得暗暗窃喜,因为,在无意识间,我也在课堂上体现了“不遇中有遇。所以,不值就是——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