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押题)语文一轮复习 板块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 专题六 修辞手法训练
广东省2019届高考语文总复习第一部分积累与应用第6章理解和运用常见修辞手法课件
对点练习1: 下面句中的修辞方法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 B.南京的“金城”摩托车在广交会上赫然登场。 C.阅览室里安静得连针掉到地上的声音都能听见。 D.谁会欢迎脱离实际的空头理论家呢? 【答案】 A 【答案解析】 此题是对修辞方法是否正确运用的考查。做此题时,必须结合语 境去考虑。如A项运用比喻,将“红润的脸蛋”比喻成“盛开的梨花”,本体与喻体虽然本 质上不同类,但二者截然不同的颜色,使二者失去相似点。因此A项运用“比喻”是不恰 当的。另外三项B、C、D分别是拟人、夸张、反问,运用恰如其分。
3.借代 借代就是不直说某人或某事物的名称,借和它密切相关的名称来代替。主要有以 下七种借代方式:特征代本体,专名代泛称,具体代抽象,部分代整体,结果代原因,牌号代 本体,产地代本体。运用借代可以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事代情,从而引发读者联想,收 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 使用借代必须抓住事物最典型的特征,借代的事物要有所交代,本体借代体不能同 时出现;借代与借喻不同,前者注重相关性,后者注重相似性,借喻可改为明喻,借代则不 能。 4.夸张 夸张是为达到某种效果的需要,故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加 以扩大、缩小或超前的描述的修辞手法。使用夸张可以揭示事物本质,给人启示;烘托 气氛,增强感染力;使人联想,创造意境。 使用夸张既要注意显豁,又要注意以事实为基础,还要注意文体特征。
排比和对偶的辨析 (1)排比是三个或三个以上语言单位,而对偶是两个语言单位,排比要求结构大体 相似,字数要求不甚严格,而对偶必须对称。 【例1】 但见那——满树繁花,一街灯光,四海长风…… 上例破折号后是排比结构,如果将它改为“满树繁花,一街灯光”,或“一街灯光,四海 长风”,就变成了对偶。 (2)排比经常以同一词语作为彼此的提挈语,使排比互相衔接,给人以紧凑、密集 之感;而典型的对偶句上下两联是不重字的。 【例2】 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例3】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例2是排比,“要”是提挈语;例3是对偶,属于没有重字的典型的对偶句。 (3)对偶在平仄、对仗方面有一定要求,而排比则无此要求。
2019年高考语文冲刺押题押题卷(附答案)
2019高考语文冲刺押题系列高考押题卷6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旳文字,完成1~3题.在当代中国人旳美食追求中,鲜是一项极为活跃、极为重要旳指标.然而在所有旳滋味中,鲜又是最飘忽不定、最难以把握旳.作为工业社会标准化、模式化产物旳味精,从符号意义上象征着我们与农业社会旳告别.随着用量越来越大,用途被不断扩大和强化,味精对富有个性旳千姿百态旳美味旳颠覆越来越广泛而持久,而这一点却常被现代人所忽视.尽管在当今旳都市里正出现一股崇尚农家菜、田园菜旳饮食新潮,但在味精家族旳遮蔽下,我们再也不可能尝到真正旳田园风味了. 1.根据文意,属于“中国传统旳五味中没有鲜”旳依据旳一项是()A.“鲜”和“五味”相比,是最飘忽不定、最难以把握和只可意会旳味型.B.在一些人看来,“鲜”就是将新鲜旳鱼和羊一同进行烹调后产生旳滋味.C.从“鲜”旳定义看,“鲜”最初主要泛指鱼类和新鲜,从未被作为一种味道.D.在中国人旳味觉感受中,“鲜”被用来泛指或描述食物所具有旳美味或风味.2.下列表述,符合文意旳一项是()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2011·黄冈5月模拟)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旳文言文,完成4~7题.齐景公伐宋,至于岐堤之上,登高以望,太息而叹曰:“昔我先君桓公,长毂八百乘以霸诸侯,今我长毂三千乘,而不敢久处于此者,岂其无管仲欤!”弦章对曰:“臣闻之,水广则鱼大,君明则臣忠;昔有桓公,故有管仲;今桓公在此,则车下之臣尽管仲也.”杨因见赵简主曰:“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简主闻之,绝食而叹,跽而行,左右进谏曰:“居乡三逐,是不容众也;事君五去,是不忠上也.今君有士,见过八矣.”简主曰:“子不知也.夫美女者,丑妇之仇也;盛德之士,乱世所疏也;正直之行,邪枉所憎也.”遂出见之,因授以为相,而国大治.无常安之国,无恒治之民;得贤者则安昌,失之者则危亡,自古及今,未有不然者也.明镜所以昭形也,往古所以知今也.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节选自刘向《说苑•卷八•尊贤》,有改动)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旳词语旳解释,不正确旳一项是()A.犹不能致.其意之所欲至矣致:达到B.故绝.江海者托于船绝:横渡C.贱.不肖而不能去也贱:地位低下D.怨雠.并前,中行氏虽欲无亡,得乎? 雠:同“仇”,仇恨6.下列对原文旳叙述和分析,不正确旳一项是()A.作者认为人君树立功名、成就霸业抑或破家亡国、身败名裂,根本旳原因在于能否尊贤而下士.B.齐景公感慨自己有三千辆兵车却不敢在宋国久留,弦章告诉他,要多有几个管仲一样旳贤臣就好了.(2)臣居乡三逐,事君五去,闻君好士,故走来见.(3分)(3)夫知恶往古之所以危亡,而不务袭迹于其所以安昌,则未有异乎却走而求逮前人也.(4分)(二)古典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8-9题.《村夜》白居易霜草苍苍虫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绝.独出门前望野田,月明荞麦花如雪.秋夜朱淑真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8.两首诗均写了夜景,又各有不同,请具体分析.(5分)乙选考题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旳文字,完成(1)~(4)题.(25分)亲亲麦子张佐香①麦子是一枝灿烂而实在旳花朵,开在万里田畴之上,开在农民旳心坎上.②麦子旳颗粒很美,有土壤般朴素柔和旳质地和本色.一粒麦子是美丽旳,一棵麦子是美丽旳,一地麦子还是美丽旳.麦子生命旳每个过程都是美丽旳.麦子原本是一粒种子,浸润了阳光、空气、水分、结出黄灿灿旳麦粒,丰富了我们旳血液和躯体.麦子用它旳物质颗粒和精神内核书写着人类旳历史.③当秋阳拂照四野,耕耘完旳田畴袒露出丰腴旳肌肤,随着父亲手臂旳挥动和铿锵旳步伐,麦粒穿过深秋旳空气落入土地.田野上空一阵又一阵金色旳雨在秋阳里一闪一闪,父亲脸上荡漾着微笑旳涟漪,把麦粒交给生命旳家园.种子要想不丢失自己,就必须走回它生命旳家园,走向疏松湿润旳土壤,吸收大地旳微温和芬芳.在秋雨旳润泽下,绿色旳剑刺破黑暗旳泥土指向天空.嫩嫩旳绿芽儿探出头来,它们挨挨挤挤挤地住在一起,以盛大旳形式展开,以集体旳力量显示其生存旳意义.⑦麦子从容地走完真善美旳一生,生根,长叶,开花,结果,奉献……麦子,普通而神圣旳麦子,朴素而雅致旳麦子,养育我们血脉和精神旳麦子,弥漫着文化意蕴,流淌进海子纯洁旳诗篇.面对你,我俯首膜拜,诚谢敬仰!(《新语文学习》)(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旳分析和概括,最恰当旳两项是(5分)()A.本文生动详细地记述了麦子生根、长叶、开花、结果旳一生,用词优美,情深意浓,给我们留下了深刻旳印象.B.本文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旳手法以及拟人、对比、夸张旳修辞手法,使作品条理清楚,又显得很有文采.C.本文安排文章旳结构颇有匠心,如写父亲播种、母亲收割时各有侧重,行文富有变化.D.从字里行间不难看出,“我”旳父亲种麦子很有经验,例如在第⑤段,他吃下鲜嫩旳麦子就能判断麦子旳长势.现我们旳白骨.”但他最终逃过了这一劫.凭借之前穿越中国戈壁旳经验,3个小时之后,林义杰找到了正路,一举拿下了智利阿他加马寒漠超级马拉松旳冠军.那年,他28岁.平头,瘦脸,1.64米,不到60公斤.几年来,这位台湾小伙子,一直奔跑在超级马拉松旳赛道上.他旳赛场,始终是地球上最为危险旳地区.②想起那次死亡经历,林义杰至今“腿还会发抖”.可那场经历仅过去一个月,他便又签下死亡协议书.在神秘旳亚马逊雨林,他又捧回了亚军奖杯.③如果不是个性执著,原本成绩优秀旳他,或许不会走上这条看不到终点旳旅途.父亲曾含泪劝他:“阿杰,学体育没出息旳!你好好听我劝.”在这个没上过大学旳老维修工心里,好好读书,上大学,做个拿笔杆子旳文化人,才是正途.实际上,是高中旳一次比赛让林义个十七八岁旳漂亮女孩,对他哭着说谢谢.这个女生旳家人全部死在一场大火中,她几乎要自杀了.听了林义杰旳演讲,她看到生命旳另一种状态.⑧“没有旅行过,就不知道世界有多大,没有冒险过,就不知道生命旳可贵.”这个小伙子乐呵呵地说.(选自《中国青年报》2010年09月01日)(1)下列对本文内容旳分析和概括,最恰当旳两项是(5分)() A.文中旳环境描写,如“比赛旳路标被狂风吹没了,补充水也已耗尽,而血糖像气温计旳汞柱直线下降”是为了突出比赛环境旳恶劣,并以此来直接表现林义杰对待生命旳态度.B.林义杰和同伴互相取笑:“如果我们再找不到出路,就死在这里好了.岩石上很醒目,或许很快就会有人发现我们旳白骨.”这体现出他和伙伴旳乐观和大无畏精神.C.全文运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来塑造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徒步穿越撒哈拉沙漠旳人”旳林义杰.第II卷表达题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下列各句中,加点旳成语使用恰当旳一项是(3分)()A.那时,洋人凭借领事裁判权画地为牢....,在自己旳地盘里盖洋房,开洋行,走私鸦片,贩卖军火等.B.李先生旳义举使这件众望所归....旳珍贵文物,在海外漂流60多年后又回到祖国旳怀抱. C.1978年旳夏季,文学开始复苏.当《班主任》《伤痕》等一批文学作品出现时,一向沉稳旳严文井拍案而起....,兴奋得几乎大呼大叫.D.广大读者十分关心这一事件如何了结,希望有关部门能尽快把问题真正查个水落石出....,并作出处理.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旳一句是(3分)()16.艾佛山昨天发了一条关于“幸福”旳微博,内容如下:在一片火红旳夕阳下,遥远旳小山包上,坐着两位老人,他们旳脸上雕刻着岁月旳痕迹,头发渲染了时间旳颜色,可是他们旳手却紧紧地握在了一起,互相依靠着,彼此会意旳一笑.你在生活中有类似旳见闻和体会吗?请你也写一条这样旳微博.要求:(1)字数不得少于60字;(2)要求有细节;(3)至少用到一种修辞手法.(5分)1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6分)日前,上海市同济、华东师大等六所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密集举行,考生人数过万.有四所高校要么理科生不考语文,要么所有学生只考数学和英语两科.据一位高校招办老师解释,自主招生之所以考英语不考语文,是因为英语更利于学生旳今后发展,英语不好往往没有前途.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其余各项答非所问.2.【答案】C【解析】A项“‘鲜’则是日本民族对味型旳归纳”在原文中没有依据,属于无中生有;B 项对“鲜”旳认识自古就有,“人们对‘鲜’旳认识出现在近代”属于曲解文意;D项“强化食物原来旳风味”“从而成为美味”属于臆断.3.【答案】D【解析】A项五味与美食追求没有必然旳因果联系;B项“科学技术增强了人们对滋味旳感觉能力”主观臆断;C项“使众口不再难调”推断绝对化.4.【答案】C【解析】认为……是低贱旳,轻视,意动用法.5.【答案】A【解析】④要有人才首先要有善于发现人才并重用人才旳国君,⑥表现子路旳疑惑,引起孔子所说重视人才要表现在具体行动中旳论述.杨因求见赵简主,说:“我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侍奉国君,又有五次被撤职;听说您喜爱士人,特地跑来见您.”赵简主听了,停止吃饭,叹息不已,直起身子,跪着行走.左右旳人上前劝谏说:“在家乡三次被人驱逐,这说明他不受大家欢迎;事奉国君五次被撤职,这说明他对国君不忠;现在您看中旳这个人,已经被人指出八次过失了.”赵简主说:“你们不知道啊,美女是丑妇旳仇敌;品德高尚旳君子,是被乱世所疏远旳;正直旳行为,是邪恶坏人所憎恶旳.”于是出去接见杨因,并授给他相位,国家治理得很好.子路问孔子说:“怎样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治理国家旳根本)在于尊重贤能旳人,轻视那些没有才能旳人.”子路说:“晋国旳中行氏尊重贤能,轻视那些没有才能旳人,他旳灭亡是什么缘故?”孔子说:“中行氏尊重贤人却不能重用他们,轻视不贤之人却不能罢免他们;贤能旳人知道他不重用自己而埋怨他,不贤之人知道他看不起自己而仇恨他;贤能旳人埋怨他,不贤之人仇恨他,埋怨和仇恨一同摆在他面前,中行氏即使想不遭灭亡,能够办得到吗?”(2)【答案】麦子以它充足旳物质营养哺育着人类,使人类旳历史得以延续;麦子美丽旳生命过程、真善美旳精神实质也一直启迪着人类,滋养着人类旳精神世界.【解析】这道题考查对文中重要语句旳理解能力.关键处是物质、精神内核,具体表达出来即可,注意前后文旳呼应之处.(3)【答案】运用了细节(动作)描写和比喻旳修辞手法.(2分)如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了母亲收割麦子旳一系列动作,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劳动之美,使读者对“看母亲割麦是一件赏心悦目旳事”这句话有了真切旳感受.(2分)作者把麦粒比作土里旳珍珠、大地之树结出旳果实、大地母亲分泌旳乳汁,既形象又生动,充分表现了母亲对劳动果实旳珍视及作者对麦子旳赞美之情.(2分)【解析】这道题考查文本旳表达技巧.表达技巧包括表现手法及修辞旳使用.回答时,根据原文精彩所在,辨析修辞手法,说明其表达效果.(4)【答案】①麦子生命旳每一个过程都是美丽旳,是真善美旳一生.②人类种植麦子,麦文章、文段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拟写内容提要、文章标题;理解人物形象,概括人物事迹、性格特征、说明对象旳主要特征;把握叙事内容,提炼文章线索,概括表达方式;理解、分析作者旳主要观点或情感态度.解答此类试题要善于总结规律,在整体把握文意、初步理清思路、弄清作者写作意图旳前提下,还要掌握一定旳阅读方法.这里要联系3—7段对要点进行简要概括,注意要点要全,要简明.(3)【答案】①运用肖像描写,塑造了一个其貌不扬旳形象,并与其艰难而辉煌旳经历形成反差,突显其个性.②用“护送他们旳军队”旳不幸来说明他旳赛场,始终是地球上最为危险旳地区,表现他旳执著个性、坚强品质.(6分)【解析】考查对文中重点语句旳理解,对文中内容丰富旳语句和含蓄语句旳鉴赏能力.首尾【解析】首先是“人类有了语言,就标志着……”紧承原文第一句,然后②⑤结合很紧密,③与⑥结合紧密,且⑥列举了语言旳作用,其后接①较为连贯.16.【答案】一位三十左右旳少妇,静静地坐在草坪上织毛衣.线和针在她纤细白嫩旳手指间欢快穿梭.这种穿梭,明显不同于熙熙攘攘旳人群或者首尾相继旳车队所形成旳那种.【解析】这道题考查仿写和语句扩展能力.围绕“幸福”,选择生活中旳一个小片段,写作时至少使用一种修辞,要有细节描写,这些都不难做到.17.【答案】(1)上海四所高校自主招生不考语文.(2分)(2)示例一:高校自主招生考试应该考语文.语文是其他学科旳基础,语文不好,必然影响学生将来旳长远发展;不考语文,旳大宋景观,因为那同样是一个开放旳时代包容旳时代.我们在历史书上也见识了“康乾盛世”,因为决策者懂得以民为本,大力发展经济文化.但那已经是一个历史,在此之后,中国遭受了百年旳离乱,变成了东亚病夫.在屈辱中觉醒旳国人终于在二十世纪旳七十年代大笔一挥,打开国门,走进改革开放旳史无前例旳伟大时代,从此,中国势不可挡,巨龙笑傲苍穹.历史已经证明,一个伟大旳民族必须是一个懂得反省旳名族,必须是一个以民为本旳民族,必须是一个实事求是大力发展商品经济旳民族,必须是一个包容旳民族、放眼世界旳名。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六 第一讲 仿用句式(含修辞)
年浙江卷仿写则是与语言表达准确、鲜明、生动,正
确运用修辞手法综合考查。变换句式通常设置一定语 境,或从强调内容,或从增强文采,或从表达连贯等
角度考查,有时也与选用句式配合命题。
考纲
要求
考
选用、仿用和变换句式 3.考查重点突出 从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来看,仿用句式是考查重
(二)评分细则要明了
每句2分,要求运用比喻修辞要恰当,
句式与例句一致,话题要统一且构成排比。
(三)组织答案要规范 (示例)微笑是阳光,带给人温暖,只要你肯照 耀微笑是雨露,带给人生机,只要你肯播撒;微笑 是春风,带给人融洽,只要你肯吹拂。
[考生甲] 送 平凡是花朵,孕育着芳香,只要你肯散发;平凡 检 是芳香,孕育着甜美,只要你肯收获;平凡是雨露, 样 孕育着大海,只要你肯汇集。 得分:3分
卷
专 家 评 卷
失误类型:修辞不当,意蕴不相符 失分探因:本答案能围绕“平凡”这一话题集中去写, 句式与例句一致,且构成排比;但在比喻修辞以及对例 句意蕴理解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第一句中的“散发” 与“花朵”不相照应,第二句中的“收获”与“芳香” 不相照应,“雨露孕育着大海”也不妥当,与例句的意 蕴不相符,且整个答案中“芳香”一词两次出现也不太 好,故扣去3分。
这是一个较为宽泛的仿写题,除了句式的要求外, 最为关键的是修辞手法:①中的“它”指代本体“语 言”,喻体及其定语应和本体“语言”语意衔接;②应 仿照上下文中的“电脑”“语言”“理想”选取合适的 陈述对象作为本体;③喻体及其定语应与②中的本体语 意衔接。
(二)评分细则要明了 内容要符合所写事物的特点,如写电脑, 抓住“高级”“窗口”这些特点写。(2分)句式
2019高考(押题)语文一轮联练题(1)(含解析)新人教版
(人教)语文2019高考一轮联练题(1)含答案李仕才一、语言基础知识运用1、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今年五一节前夕,发改委发出紧急通知,禁止空调厂商和经销商不得以价格战的手段进行不正当竞争。
B.据报道,某市场被发现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伪造质检报告书,管理部门将对此开展专项检查行动,进一步规范经营行为。
C.随着个人计算机的广泛应用,互联网以不可阻挡之势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影响社会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变革浪潮。
D.打车软件为乘客和司机搭建起沟通平台,方便了市民打车,但出租车无论是否使用打车软件,均应遵守运营规则,这样才能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
解析:A项,重复赘余,“禁止”和“不得”语义重复,保留一个即可。
B项,成分残缺,谓语动词“存在”没有宾语中心语,可在“报告书”后加“等违法行为”。
D项,搭配不当,“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和合理要求”中“维护合理要求”动宾搭配不当,可改为“维护相关各方的合法权益,满足其合理要求”。
答案:C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促进科研成果转移转化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我们应该制订一套行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创新协同机制。
②小庄从小就对机器人玩具特别感兴趣,上学后喜欢收集机器人模型,通过各种途径得到的模型已经汗牛充栋....,整整一间屋都摆满了。
③约翰逊的学术方法虽比较新颖,但其学术成果得到学术界公认的却不是很多,再加上其追随者大都等而下之....,以致他的学术地位一直不高。
④张家界独特的自然景观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徜徉其间,峰峦叠嶂,峪壑幽深,溪流澄碧,让人乐不思蜀....。
⑤近年来,有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强化虚假广告的监管,使得滥竽充数....的广告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遏制。
⑥丹·罗斯嘉德发明的“雾霾塔”是一种利用静电吸附尘粒原理的环保装置,脏空气滔滔..不绝..地从塔顶进入后,能在塔中间得到净化。
(完整版)2019年高考语文押题试卷含答案和解析
注意事项:2019 年高考语文押题试卷的实践活动当然也有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对业已出现的人类整体利益或人类共同利益的实现和维护。
就是说,人类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对人类整体利益或人类共同利益的把握与确认,人类共同利益是我们提出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支点,世界各国人民对人类共同利益的珍视、维护和争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动力。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笞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巻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一个客观现实,是一个实然性的存在,这一客观现实正日益清晰地出现在人类经济全球化的实践活动中。
从空间上看,当人类实践活动进入到全球范围,在经济全球化的实践浪潮推动下逐步形成了具有客观现实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客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又呼唤着主观的或精神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场”,这样,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的基础上,自然生成了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这种认识的结果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的提出。
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就是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以及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的理论阐释,是对世界各国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相互影响空前强烈的客观现实的观念反映。
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
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决定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展变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也会随着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效果是检验或衡量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作文复习教案: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作文复习教案:修辞手法及其作用上海市鲁迅中学张则见【教学目标】1 学会判断比喻、比拟及借代三种修辞手法。
2 学会在具体语境中分析比喻、比拟和借代的表达效果。
【学习重难点】1 如何区别比喻和比拟,借喻和借代。
2 如何能够在具体文本当中分析三种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
【教学内容分析】使学生在正确判断修辞手法的基础上,完整而相对准确地回答出阅读理解当中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的问题。
因此,并不需要花费过多的时间在定义的介绍之上,只需给出概念,使学生自行寻找关键词记忆即可。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的时候一定接触过修辞手法,并有过系统性的复习。
是否可以调动他们的记忆,先给出一些句子让他们自行判断,并且陈述判断的理由。
在之后的辨析中,是否也可以采取学生先自行寻找规律,教师归纳总结的方法呢?【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播放周杰伦《七里香》片段,PPT上出示两段不同的文字。
窗外的麻雀在电线杆上多嘴妳说这一句很有夏天的感觉手中的铅笔在纸上来来回回我用几行字形容你是我的谁秋刀鱼的滋味猫跟妳都想了解初恋的香味就这样被我们寻回那温暖的阳光像刚摘的鲜艳草莓你说你舍不得吃掉这一种感觉雨下整夜我的爱溢出就像雨水院子落叶跟我的思念厚厚一叠几句是非也无法将我的热情冷却你出现在我诗的每一页但如果我把第一句话改成“窗外的麻雀,叽叽喳喳”,又当如何呢?原文中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使麻雀更加灵动可爱,营造了一种热闹甜蜜的气氛,为下文造势:麻雀的多嘴就好像情侣间彼此的拌嘴一般,琐碎却很有感觉。
这就是修辞,是语言的调味品,让语言更加丰富有味。
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修辞。
问:同学们在初中都学过哪些修辞手法呢?答:初中只需掌握7种修辞手法,但到了高中就增加到了12种,包括:比喻、比拟、借代、反问、设问、夸张、对比、排比、对偶、引用、反语、反复。
那么这节课,我们就先来看看比喻、比拟和借代这三种修辞手法。
(记忆方法:两比、两对、两问、两反;一引、一夸、一借、一排)二、学生自主判断学习[判断]请同学们判断一下,下面的句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你对哪些句子里修辞手法尚存在疑问?1 有些爱像断线纸鸢,结局悲余手中线。
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系列题6含解析新人教版
2019高考语文(人教版)一轮基础系列题(6)一、语言文字运用1.(成语)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写作以表达清晰为首要宗旨,不要用春秋笔法....,绕来绕去,把意思弄得晦涩难懂。
②求职面试时,他师心自用....,不人云亦云,独到的见解给考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③简政放权,就是要砍掉束缚创业创新的繁文缛节....,为市场增活力,为发展添动力。
④园区特色农业基地星罗棋布....,有彩色水稻基地、莲藕基地、万国瓜园长廊等。
⑤只见先生不打草稿,信笔泼墨,一丛墨竹便跃然纸上,围观者无不人言啧啧....。
⑥“国有史,郡有志,家有谱”,中国编修地方志的传统可谓源远流长....,薪火相传。
A.①②⑤B.①④⑥C.②③⑤D.③④⑥答案 A解析①春秋笔法:文章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
不合语境。
②师心自用:固执己见,自以为是。
望文生义。
③繁文缛节:烦琐而不必要的礼节,也泛指烦琐多余的事项。
使用正确。
④星罗棋布:像星星似的罗列着,像棋子似的分布着,形容多而密集。
使用正确。
⑤人言啧啧:人们不满地议论纷纷。
不合语境。
⑥源远流长:源头很远,流程很长;形容历史悠久。
使用正确。
2.(病句)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与早已流行的互联网论坛和博客相比,微博以140字的限制、便捷的转发机制以及对终端设备的简单要求降低了民众表达言论的门槛。
B.苏州河淤泥疏浚工程正式全线启动,显示了上海市政府部门彻底治理苏州河长期存在的污染问题、打造东方“莱茵河”的决心。
C.“新生代农民工”自从被列入政府重点关注的对象之后,各级政府积极行动,将关心新生代农民工成长作为新一年度工作重点。
D.2010年的国产大片《孔子》《赵氏孤儿》等都善于从本土文化土壤中吸纳养分,呈现出本土特色鲜明、原创力充沛、文化厚度不断增加。
答案:A(B项,搭配不当,“治理……问题”;C项,语序不当,应将“自从”调至“新生代农民工”前;D项,成分残缺,“呈现”后残缺了宾语中心词。
【人教版】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讲义 语言文字应用 考点六 含答案
考点六仿写(含修辞手法)——题审显隐要求,仿写形神兼备[考点要求]表达应用E(1)仿用句式(2)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常见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借代、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设问、反问.1.(2009·宁夏、海南)仿照下面的示例,自拟一个描写对象,写一组句子,要求所写句子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满山遍野的桃花,开得热火朝天,惊天动地,是一幅立体的画,一首无声的诗,把青春挥洒得淋漓尽致.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那一望无际的青草,绿得肆无忌惮,一塌糊涂,如荡漾的碧波,如起伏的群山,把生命诠释得酣畅淋漓.解析本题作为一道仿写题,除了要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外,还要注意例句中所给出的隐性要求,如格式上、主体的选择上等.试题评点该题型仍是话题式仿写题,话题不再是人生格言类,而是一个描写对象,要求使用夸张、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从所给例句的描写对象“桃花”看,仿写的对象是自然界的植物,如“野草”“青松”“竹子”等.同时要注意隐性要求,如例句中“青春”一词展示的是“桃花”的生命个性,两者要一致.2.(2010·课标全国)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相同.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能发芽;雏鹰如果害怕折翅,那它永远不能高飞;钻石如果害怕琢磨,那它永远不能生辉.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溪流如果屈服于沙石,那它永远不能汇聚于江海;小鸟如果屈服于风雨,那它永远不能翱翔于蓝天;航船如果屈服于波涛,那它永远不能到达理想的彼岸.解析仿写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既要在形式上与例句一致,又要在内涵上相近.要运用排比、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还要有一定的哲理性.试题评点该题为话题式仿写,与2009年不同的是题干要求并不明确,故审题(审例句)时要格外认真.从例句看,仿写的句式要求为假设复句,修辞手法为拟人,所写的句子必须是三句,同时注意三句的描写对象之间的和谐性.3.(2011·新课标全国)仿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平凡是泥土,孕育着收获,只要你肯耕耘;平凡是苗圃,孕育着烂漫,只要你肯浇灌;平凡是细流,孕育着浩瀚,只要你肯积聚.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平凡是山石,孕育着宝藏,只要你肯锤炼;平凡是大地,孕育着生机,只要你肯创造;平凡是种子,孕育着生命,只要你肯播种.解析注意题干中“三句话”“比喻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的要求.试题评点该题与2010年题型相同,题干要求也大致相同,只是把比喻修辞明说出来了而已.其实,更多的要靠考生审出隐性要求来.如句式整体上看是一个倒装式的条件复句,把条件放在最后,把结果放在前面,最前面用了一个比喻;从内容上看,是说只要肯干,即使平凡也能出成绩.这里的“平凡”与“成绩”是相对的,这是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选“笨拙”“简单”“低调”“普通”等话题仿写.4.(2012·新课标全国)依照下面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两句话,要求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吐蕾,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坚强.昙花于万籁俱寂的深夜绽放,意在提醒我们:不要张扬.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一)花瓣在生命旺盛的初夏凋零,意在教导我们:学会放下.树叶于五彩绚烂的深秋飘落,意在提醒我们:不要逞强.(示例二)山泉在崎岖险峻的石缝叮咚,意在教导我们:学会快乐.青苔于阴暗潮湿的山下翠绿,意在提醒我们:不要放弃.解析本题考查仿写句子,要求自选话题,必须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句式与示例相同.试题评点该题依然是话题式仿写,只是仿写的对象不再像2011年那样是抽象的话题,而是一个具体的描写对象,修辞上用拟人手法,内容上要求从自然界的事物获取人生的启示,只仿写两句,难度较2011年稍有降低.值得注意的是第二个例句的后半句使用了否定句,在仿写时很容易被考生写成肯定句.1.课标卷仿写考点命题有何特点?答案(1)在2013年前命题相当稳定,具体表现在:①题型稳定.全为话题式仿写.②与语法(句式)、修辞一起综合考查稳定.尤其是在修辞上,多与常见常用的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对偶、对比等修辞手法结合.③所给话题稳定.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如“平凡”“机遇”等抽象话题,一类是如“桃花”“梅花”等大自然中具体的事物.(2)在2013年后完全退出课标卷.2.根据课标卷仿写的命题特点,我们应如何复习它呢?答案(1)基于仿写考点目前的地位,复习应坚持不可重视、绝不忽视的原则.(2)复习应以审题和话题式仿写为重点.(3)仿写虽不重要,但与仿写密切相关的修辞手法相当重要,应扎实、系统地掌握九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表达效果.一、辨识九种修辞手法(一)比喻:打比方1.仿照下列比喻句的句式,以“幸福”开头,写两个句式相同的比喻句.友谊好比是一棵树,时间越长越茂盛;友谊就像一条河,流程越远力量越大.幸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幸福)好比是一坛酒时间越长越香醇幸福就像一罐蜜酿造越精品质越好2.下面一段话运用了“博喻”的修辞手法.请体味语境,参照画线句的结构和字数拟写出中间两个比喻句的喻体.朋友,给你一颗青春的种子,把它种在胸膛里.希望它在闹市,是一盏明亮的路灯;在原野,是;在江河湖海,是;在寒峰之巅,是一株乐观的雪莲.答案(示例)一棵向上的春苗一朵奔腾的浪花(1)概念.比喻是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手法.(2)构成必需条件.①甲和乙必须是两种不同类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②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3)种类.①明喻,②暗喻,③借喻,④博喻(指用几个喻体从不同角度反复设喻去说明一个本体.如“瞧,那一群骑自行车翩翩而来的身着风衣的少女,是红蝴蝶,是绿鹦鹉,还是蓝孔雀?”).(4)作用.①化平淡为生动,②化深奥为浅显,③化抽象为具体等.(二)比拟:变个脸3.依照下面的例句,自选两种自然景物,另写两句话.要求:运用拟人手法,句式与例句相同. 例句:身后的那片鲜花,可能是听了小草讲的笑话,乐得咧开了嘴,嬉闹在明媚的阳光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山间的那股溪流,可能是看了小树跳的舞蹈,乐得唱起了歌,奔跑在陡峭的岩石上.4.下列句子中,和例句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我今晨坐在窗前,世界如一个过路人似的,停留了一会儿,向我点点头又走过去了.(泰戈尔《飞鸟集》)A.小小的花,也想抬起头来,感谢春光的爱——然而深厚的恩慈,反使他终于沉默.(冰心《繁星》)B.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又被偷酒的花蚊咬破.(闻一多《死水》)C.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北岛《回答》)D.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卞之琳《断章》)答案 B解析例句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A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B项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珍珠似的白沫”运用的是比喻手法,“小珠们笑声变成大珠”运用的是拟人手法.C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D项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手法.(1)概念.比拟是把甲事物模拟作乙事物来写的修辞手法.它包括把物当作人来写(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拟物)和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拟物)几种形式.(2)种类.①拟人,②拟物.(3)作用.增加语言的生动性和形象性,使读者不仅对所表达的事物产生鲜明的印象,而且能感受到作者对事物的强烈的感情,从而引起共鸣.(三)借代5.写出下列诗句所用的修辞手法.①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比喻)②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借代)③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娥眉马前死.(借代)④残雪暗随冰笋滴,新春偷向柳梢归.(拟人)6.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A.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B.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C.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D.遥望洞庭山水色(一作翠),白银盘里一青螺.答案 D解析D项运用的是比喻手法.A项“衣冠”代指达官贵人.B项“珠翠”代指宫女.C项“孤帆”代指船.(1)概念.借代是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的修辞手法.(2)种类.①特征代本体,②具体代抽象,③专名代泛称,④形象代本体,⑤部分代整体,⑥材料代本体.(3)作用.以简代繁,以实代虚,以奇代凡,以事代情.可以引人联想,使表达收到形象突出、特点鲜明、具体生动的效果.(四)夸张:“说大话”7.下列各句中,没有运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A.这山峡,天晴的时候,也成天不见太阳,顺着弯曲的运输便道走去,随便什么时候仰面看,只能看见巴掌大的一块天.B.“热的包子咧!刚出屉的……”十一二岁的小伙计,歪着嘴在路旁的店门前叫喊.他旁边的破旧桌子上,就有二三十个馒头包子,毫无热气,冷冷地坐着.C.红军十五天五战五捷,痛快淋漓地打破了敌人的第二次“围剿”.为此,毛主席写了光辉诗句:“七百里驱十五日,赣水苍茫闽山碧,横扫千军如卷席.”D.“愁肠已断无由醉,酒未到,先成泪.”这滴泪,凄切、深挚,千年之后,于每一个朗月高悬的无眠之夜,在相思悲愁者的眉间、心上静静流淌.答案 B解析B项运用的是拟人手法.(1)概念.夸张是为达到某种表达效果的需要,故意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方面加以扩大、缩小或超前描述的修辞手法.(2)种类.①扩大夸张,②缩小夸张,③超前夸张.(3)作用.揭示本质,给人以启示;烘托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联想,以创造意境;表明态度,语言生动.(五)对偶:“比翼齐飞,共结连理”8.(2012·湖北)请用对偶句描述下面《红楼梦》中宝黛初会的情景.字数不超过30字.黛玉一见,便吃一大惊,心下想道:“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宝玉看罢,因笑道:“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贾母笑道:“可又是胡说,你又何曾见过他?”宝玉笑道:“虽然未曾见过他,然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亦未为不可.”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娇黛玉一见惊疑似何处见过宝哥哥痴宝玉初识欣喜如梦里重逢林妹妹解析本题考查运用对偶修辞的能力.林黛玉和贾宝玉初见时表现出了相似的感受:很面熟.两人有这种感觉不足为奇,因为他们确实是前世有缘,所以才会有一见如故的感受.解答此题需注意内容和形式的双重要求.(1)概念.对偶是用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对称的一对短语或句子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意思的修辞手法.(2)种类.①正对,②反对,③串对(流水对).(3)作用.①形式整齐,结构对称,可以收到一种均衡的美感效果.②词句凝练概括,富有表现力,能够把相关事物间的关系表现得集中鲜明;使对立事物间的对比强烈,褒贬分明.③节奏鲜明,音韵和谐,读来朗朗上口,便于传诵记忆.(六)排比:“同声相应,同气相求”9.在下面文字中的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句子,与下文构成排比句.未品尝过酸涩的人,无法真正体会甜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拒绝艰苦创新的人,永远不能体会发明的快乐.总之,拒绝酸涩的人,永远不能体味甜美的甘醇.答案(示例)拒绝艰难攀登的人永远不能欣赏顶峰的壮美景色拒绝辛勤劳动的人永远不能享受丰收的喜悦(1)概念.排比是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排列在一起,用来加强语势、强调内容、加重感情的修辞手法.(2)种类.①成分排比,②分句排比,③单句排比,④复句排比.(3)作用.内容集中,增强气势;叙事透辟,条分缕析;节奏鲜明,长于抒情.(七)反复:“千言万语,一个声音”10.(2012·四川)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过去)柴垛是家力的象征.现在,我们再不会烧这些柴禾了.那堆梭梭柴就这样在院墙根呆了二十年,没有谁去管过它们.最后,它们变成一堆灰时,我可以说,我们没有烧它,它自己变成这样的.我们一直看着它变成了这样.从第一滴雨落到它们身上、第一层青皮在风中开裂我们看见了.它根部的茬头朽掉,像土一样脱落在地时我们看见了.深处的木质开始发黑时我们看见了,全都看见了.(节选自《柴禾》,有删改)画线句子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其表达效果.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逐层再现柴禾被冷落忽视、逐渐朽去过程中的三个细节,层层渲染,画面生动,富有感染力;四个“看见了”突出柴禾朽去过程中“我们”始终在场又始终旁观的态度,传达出深深的自责和无奈情绪.(1)概念.反复就是为了强调某种意思、突出某种情感,特意重复使用某些词语、句式或者段落等.(2)种类.①连续反复,中间无其他词语间隔;②间隔反复,中间有其他词语间隔.(3)作用.不仅能起到强调作者感情、充分表达作者思想的作用,还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八)设问:自问自答11.仿照下面画线句子的形式,在横线处补写出两个句式相同的句子.人们在关注自己是否衰老时常常忽略了自己的感官,不妨自己诊断一下:你的鼻子能否嗅得出四季的不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的皮肤能否感觉出海滩上沙粒的粗细和清风的徐疾?如果这些你都可以,那就不能以为自己衰老了.答案(示例)你的耳朵能否分得出音乐的悲欢你的眼睛能否辨得出天空中彩虹的浓淡和云霞的明暗(1)概念.设问是为了引起别人的注意,故意先提出问题,紧接着说出自己的看法(有时不说出看法)的一种修辞手法.(2)种类.①自问自答,②问而不答.(3)作用.吸引读者,启发读者思考;用在文中,承上启下.(九)反问:无疑而问12.对下列诗句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①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②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③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④红妆肯为苍生计,女妖娆能有几?A.①比喻、夸张②比喻、借代③比喻、对比④借代、比喻B.①夸张、对比②对比、夸张③借代、对偶④对比、借代C.①对比、借代②比喻、夸张③借代、对比④比喻、反问D.①夸张、借代②比喻、对比③拟人、对偶④借代、反问答案 D解析①“六宫粉黛无颜色”,夸张;“粉黛”,借代.②“如花”,比喻;将往昔“宫女如花满春殿”的情景与现在“惟有鹧鸪飞”的情景进行对比.③“雁引”“山衔”,拟人;“雁引愁心去”对“山衔好月来”,对偶.④“红妆”,借代;“女妖娆能有几”,反问.(1)概念.反问也叫反诘,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2)种类.①用否定的形式来表示肯定的内容,②用肯定的形式来表示否定的内容.(3)作用.加强语气,增强气势和感情.二、区分几种易混的修辞手法(一)借代与借喻1.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①他端起杯子,有滋有味地品了一口“龙井”.(借代)②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比喻)③昌黎之文如水,柳州之文如山.(借代、比喻)④我们的时代需要千千万万个雷锋.(借代)2.下列语句所用修辞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嚼得菜根,做得大事.B.唾沫星子也能淹死人.C.每一朵乌云都有它的金边.D.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答案 C解析C项为比喻,其余三项均为借代.借喻与借代的相同点:用一事物代另一事物,事物本体不出现.不同点:①借喻的作用是“比喻”,虽然也有代替的作用,但总是代中有喻;借代的作用是“称代”,即直接把借体称为本体,只代不喻.②构成借喻的基础是事物的相似性,即要求喻体和本体有某些方面的相似;构成借代的基础是事物的相关性,即要求借体和本体有某种关系.③借喻可以改为明喻或暗喻,借代则不能.(二)比喻与比拟3.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①儿童是祖国的花朵,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比喻)②海啸发出狂野的怒吼,掀起滔天巨浪,将这个太平洋岛国淹没在汪洋之中.(拟人)③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比喻)④指导员讲得真来劲儿,嘎子竖起耳朵听.(拟物)4.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A.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B.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C.若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答案 C解析C项为设问、比喻,其余三项均为比拟.比喻与比拟的不同点:①比喻是用喻体比喻本体,重点在“喻”;比拟是仿照“拟体”(被模拟的事物)的特征“摹”写本体,重点在“拟”.②比喻中,本体和喻体一主一从,本体或出现或不出现,而喻体必须出现;比拟中,本体和拟体彼此交融,浑然一体,本体必须出现,拟体一般不出现.③比喻是“以此喻彼”,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上,且喻体必须出现;比拟是“拟此为彼”,其修辞特点往往体现在动词上,而拟体一般不出现.(三)对偶与对比5.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①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呵,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对比)②华彩翰章乃思想映现,鸿篇巨制是情感铸就.(对偶)③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偶、对比)④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比)6.下列对偶句中,不含对比的一项是()A.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B.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C.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D.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答案 A解析A项思妇怀人,战士思乡,两地相望,重会无期.思妇与征人表达的是同样的情感,不是对比.B项“荷尽已无”“菊残犹有”,两相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之品质.C项人世已改,山形依旧,两相对比,引发古今兴亡的慨叹.D项花谢可再开,每年一度,花开相似.每年的自然风景都差不多,然而人的感情、心态却改变了.这也是对比.(1)对偶主要是从结构形式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称”,它要求结构相称,字数相等;对比是从意义上说的,其基本特点是“对立”,它要求意义相反或相对,而不管结构形式如何.(2)对偶里的“反对”,就形式说是对偶,就意义说是对比,这是修辞手法的兼格现象.一、掌握仿写题的审答要求1.审题:审出显隐在所有的语言表达题中,仿写的审题最重要,难度最大.其要求是:(1)审题干,主要审显性要求.(2)审例句(或仿句的上句或下句),主要审隐性要求.例句所包含的隐性要求有:①句子内部结构关系和特点.审题时既要注意整个句子,又要注意句子的局部特点.②修辞特点,即例句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注意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注意所有的修辞应一致.③内容特点,保证仿句的句意与例句的句意性质一致.④感情特点,如忧伤、喜悦、沉重、明快等,保证句意情调一致.⑤用词,如词语的褒贬雅俗,有无叠句等.⑥标点的暗示,如分号表示并列或对举,冒号表示总分关系等.审题示例(2011·浙江)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一段话.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树在,叶去;叶在,花去;花在,香去;香在,闻它的人去.世上有多少这样的事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照审例句隐性要求的要求,可以从以下角度审题:①句子内部结构关系和特点:采用主谓式短句,句间关系是从持久到短暂的递减关系,最后归结到人的情态.②修辞特点:运用排比和近似顶真的修辞手法.③内容特点:总体上表达了时光流逝、物是人非之感.④感情特点:略带伤感.⑤用词:简洁.⑥标点的暗示:以分号为界,每对短句相对独立,表现的是物在物去的客观现象.边练边悟1请审出下面仿写题所给例句的隐性要求.(1)仿照下面画线的句子,在横线处续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语意连贯.成长是什么?成长就像险峻的大山,拦不住汹涌的激流,汹涌的激流拦不住你顶风前行的勇往的孤舟;成长就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隐性要求①句子内部结构关系和特点:前半分句——定+主+动+补+定+宾,后半分句——定+主+动+补+定1+定2+宾.两句紧密相连.②修辞特点:比喻、顶真.③内容特点:用比喻句、顶真句表明成长的势不可挡.④感情特点:格调高昂,有一往无前之气.⑤标点的暗示:逗号表明仿写两个分句.(2)请从“知识”“兴趣”中任选一个为内容,仿照下面的例句写两个句子.时间,是海绵里的水,只要你勤奋地挤,总会有所收获;时间,是掌缝中的沙,如果你不太在意,就会全部漏光.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审隐性要求①句子内部结构关系和特点:两句的前半句均为“是”字句形式的比喻句,后半句一个为条件关系,一个为假设关系;两句在内容上是正反对比关系.②修辞特点:比喻.③内容特点:从正反两方面说明要珍惜时间.④感情特点:第一句为肯定,第二句为否定.⑤标点的暗示:分号表明形式上为并列,内容上为对比.2.答题:形神兼备所谓“形似”,是指仿句与例句在结构关系、表达方式、修辞手法等方面相同或相似;所谓“神似”,是指仿句的内容主旨、语言风格与例句相契合.相对而言,“形似”较易把握,“神似”难度较大,而仿写的最高境界应当是形神兼备,从句式到内容到情感到语言到表达,不但“形似”,更要“神似”.形似意谐,形神兼备,保持句意情调一致.那么,从形似到神似的过程中应注意哪些问题呢?(1)形神兼备,形似是神似的基础.形似要做到位.做到形似,要有数学思维精确的品质.毕竟,形似是首要、主要得分的因素.(2)调动积累,多方联想,是“写”得“好”的基础.平时多积累一些精美语段,尤其是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或段落.甚至每做完一道仿写题,本身就是一种积累.做题时要善于联想,多方联想,尤其要善于利用相似或相近联想来打开思路.如例句给的是山水,你要联想到花草;给的是春风秋叶,你要联想到夏雨冬梅.(3)达到神似,审题是关键,尤其是审清隐性要求.(4)答题步骤宜先粗后精,先主干后枝叶,即先搭架子,再填材料;先选定对象、句子主干,再添局部文字.不能求一步到位,而应逐步打磨.边练边悟2(1)(2014·重庆)仿照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一个句子.要求:与示例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一致;个别词语可与示例重复,字数也可略有增减.示例: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样,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错了,剩余的扣子都会扣错;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示例)就像盖高楼打地基一样如果第一处地基打不好后面的地基就不稳固人生的地基从一开始就要打好解析本题考查仿用句式.解答仿写题目,要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入手,既要考虑写作内容,又要考虑句式和修辞手法.本题例句以“人生的扣子”为中心,写了一个比喻句,先是作比,后是总结说明“一开始就要扣好”的重要性.另选话题时,也要照此顺序,用此形式.(2)仿照画线的句子,另写三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相同.春天桃花夭夭,您没有闲暇去嗅一嗅那花朵的芬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春去秋来,四季轮回,敬爱的老师,您奉献教育事业的一片丹心和热情令人敬佩.答案(示例)夏天蝉声清脆您没有空闲去听一听那生命的礼赞秋天硕果累累您没有余暇去尝一尝那水果的甘甜冬季白雪皑皑您没有时间去品一品那雪中的浪漫解析画线的句子从春天写起,运用反衬,突出了教师的奉献精神.横线处应填写的句子也要突出另外那些季节的美好和教师没有时间尽情地享受的意思.二、掌握三种仿写题型的仿写要点(一)填空式仿写1.(2012·四川)按照要求续写句子.要求:①运用比喻修辞手法,②“回忆”与“希望”的内容形成对比,③语意连贯.回忆和希望的关系,我们或许可以这样说: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
2019高考语文强化提升(真题体验、考点技法精讲精练) 专题六 句式和修辞手法精讲(4) 正确使用修辞手法
2019高考语文总复习2018年7月专题六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和修辞手法专题精讲(4)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考点精讲]高考对“修辞手法”的命题多与扩展语句,选用句式,仿用句式,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简明、生动等一起考查。
所给材料、所设情境,多来自现实生活,与自然、社会、人生密切相关。
常见的九种修辞手法的概念、种类、特点和作用简介如下:一、比喻、比拟(一)比喻1. 概念。
比喻就是“打比方”。
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彼此有相似点,使用一事物来比方另一事物的一种修辞格。
2. 结构。
比喻,一般由三部分组成,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体(比喻成的事物)和比喻词(表比喻关系的标志性词语)。
3. 构成条件。
(1)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喻。
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不能单看有没有比喻词,下列几种情况,虽有比喻词,但不是比喻:①同类相比。
如:她的性格很像她母亲。
②表示猜度。
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
③表示想象。
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④表示举例的引词。
如: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在党的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等。
(2)甲、乙之间必须有相似点。
4. 种类(1)明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像”“似”“仿佛”“犹如”等连接,有时后面还有“似的”“一样”等词语搭配。
明喻的典型形式:甲像乙一样。
例如:叶子出水很高,像亭亭的舞女的裙。
(2)暗喻。
本体、喻体都出现,中间用比喻词“是”“成了”“变成”等连接,有时不用比喻词。
暗喻的典型形式:甲是乙。
例如:更多的时候,乌云四合,层峦叠嶂都成了水墨山水。
(3)借喻。
不出现本体,直接叙述喻体。
借喻的典型形式:甲代乙。
例如: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
(4)博喻。
连用几个比喻共同说明一个本体。
例如:山上有了小屋,好比一望无际的水面飘过一片风帆,辽阔无边的天空掠过一只飞雁,是单纯的底色上一点灵动的色彩,是山川美景中的一点生气,一点情调。
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专题六修辞手法课件
A.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 B.笑吟吟一处来,哭啼啼独自归。 C. “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 D.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造性劳动,要深挖井,才能
解析:D 项,使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A、B、C 三 项均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D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6
【例 3】 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 的一项是( )
A.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B.土地说:我要接近天空/于是,山脉耸起 C.我们将来也不满足,除非正义和公正犹如江河之 波涛,汹涌澎湃,滚滚而来。 D.到了十一月,一个冷酷无情、肉眼看不见、医生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11
6.排比的特征 排比由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同或相似、内容相关、 语气一致的短语或句子组合而成。常用强调的同一词语 重复出现在各个短语或句子的同一位置上。 7.反复的特征 一般是全部词语重复,着重于语句和结构的相同; 反复的几项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隔的。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管他叫作“肺炎”的不速之客,在艺术区里蹑手蹑脚, 用他的冰冷的手指这儿碰碰那儿摸摸。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7
解析:A、B、D 是拟人,C 是比喻。 答案:C
最新中小学教案、试题、试卷、课 件
8
牢牢抓住修辞的特征,轻松判定手法的应用。 1.比喻的特征 比喻的结构一般由本体(被比喻的事物)、 喻体(作比方 的事物)和比喻词(比喻关系的标志)构成。构成比喻的关 键: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甲乙之间必须有相 似点,否则比喻不能成立。
10
4.夸张的特征 夸张指为追求某种表达效果,对原有事物进行合乎 情理的着意扩大或缩小。要求使用时不能失去生活的基 础和根据,不能浮夸。
2019年高考语文全程总复习一轮课件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手法12 文档资料
素
材
卡
片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一部分 专题12
考 纲 解
读
文语 习复总考高 》考高向走《
考
1.考查形式多样。
情
探
纵观十多年来的高考考卷,前几年修辞方法的考查
考
题 览
以填空、选择、判断题型为主,而近年来更多地趋向于简
胜
答、仿写、补写题,明显不再考查修辞方法的辨认,而重
考
·
点
透 在考查在语言环境中运用和理解修辞方法。它也常和古诗
文语 习复总考高 》考高向走《
考
二是表示猜度。例如:这天黑沉沉的,好像要下雨
情
探 了。
考
题 览
三是表示想象。例如:每当看到这条红领巾,我就
胜
仿佛置身于天真烂漫的少年时代。
考
·
点
透
四是表示举例的引词。例如:社会主义的中国,在
视
技 党的阳光照耀下,涌现出许多英雄人物,像雷锋、焦裕禄
巧
点 拨
等。
资
料 链
接
考
题 览
词语)组成。
胜
考
(3)构成比喻必须具备的条件
·
点
透
①甲和乙必须是本质不同的事物,否则不能构成比
视
技 喻。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不能单看有没有喻词,下列几
巧
点 拨
处情况,虽有喻词,但不是比喻。
资
料 链
接
素
材
卡
片
首页
上页
下页
末页
第一部分 专题12
考
纲
解 读
一是同类相比。例如:她的性格很像她母亲。
高考第一轮复习语文基础训练正确运用修辞
高考第一轮复习语文基础训练正确运用修辞高考第一轮复习语文基础训练基础训练17正确运用修辞(时间45分钟,赋分100分)训练指要正确运用修辞是语言表达的高层要求,近年来一般结合扩写、仿写,重在考查运用修辞格的能力。
是高考的重要项目。
.要辨认常用修辞的概念,明白其表达效果;2.运用修辞知识进行语言表达;3.运用修辞知识进行阅读理解。
一、仿写题.仿照下面的比喻形式,加写一组句子。
要求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意思完整。
(不要求与原句字数相同)海是水的一部字典:浪花是部首,涛声是音序,鱼虾、海鸥是海的文字。
仿句:2.在下列语段的横线上填写句子。
要求:使上下文意义连贯;与带点的句子句式或修辞方法相同或相近。
祖国的语言,像繁星那样灿烂,像珍珠那样宝贵,像牡丹那样美丽,像梅花那样芬芳。
祖国的语言,耸立着珠峰,镌刻着长城,①;;有汉魏的风骨,②,,明清的小说;有皇宫凤阙,阆苑奇葩,竹篱茅塘,朝暾霞光;有婉约浓艳,③,,曲雅豪放。
3.请围绕“美”这一话题,在横线上补写相关的文字,要求与画线的句子构成排比句。
生活在充满生机的世界里,有谁不爱美呢?你我审美观点不同,又有何妨!有人以傲雪怒放的腊梅为美,有人以出污泥而不染的荷花为美,,,人人都有对美的追求和向往。
爱美是人具有的本能,爱美是人的天性。
4.请仿照下面这个句子,再写一个说明寓言特点和功能的句子。
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
5.在下列文段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使语意连贯,句式相近。
春天和青春,这是生命中的两片最美的风景。
春天铺展在我们身外,;,时时鼓荡着活力。
6.有个同学写了这样一段话:面对高考,我实在无话可说,我只觉得所住的并非人间。
作业洋溢在我的周围,使我艰于呼吸视听,我哪里还能有什么言语?我将深味这校园里浓黑的悲凉。
这段话反映了一种冲动的感情,“冰冷”的心态,情调低沉。
请你写一段话鼓励他理性地看问题。
要求运用呼告、反问、比喻等修辞手法。
2019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板块一基础知识及运用专题六修辞手法训练
专题六修辞手法1.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分析,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②他像冬眠的蛹,沉睡在自己的天地里。
③他虽然没有上过几年学,但靠自修,肚子里的墨水也不少。
④剥削阶级是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A.①借代②比喻③借代④比喻B.①比喻②拟人③比喻④借代C.①借代②拟人③借代④借代D.①比喻②比喻③借代④比喻答案:A2.选出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
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
②莫非中国式的历史论,也将沟通了中国人的文学论欤?③在中国,从道士听论道,从批评家听谈文,都令人毛孔痉挛,汗不敢出。
A.设问反问夸张B.反问比喻借代C.排比借代比喻 D.设问反问比喻答案:A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③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
A.比喻设问对偶 B.设问对偶比喻C.对偶比喻设问 D.对偶设问比喻答案:D4.下列句子在修辞手法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A.我们要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B.区长的意思,要放长线钓大鱼,设法打进他们的组织里去。
C.小妹妹拉达,是一只雏凤。
D.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队伍又出发了。
解析:D句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其余句都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答案:D5.从采用修辞手法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 )A.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
B.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进的旅人。
C.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
D.塑像塑得精致、细腻,一个个都像活的。
解析:D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其余句都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答案:D6.下列对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的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
②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2019年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知识点总结.docx
第一部分现代文阅读( 35 分,用时 40 分钟)(论述类 +文学类 +实用类,题型单选+双选 +主观)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3 小,型】,文本,如学文等。
(12 分, 6 分,做 6 分)1、懂文章真通文章1-2 遍,整体把握。
理清如下要点:① 文本主要的是什么和点(作者的基本立、点、情感和度是怎的)。
② 点是从哪几个方面行的(或有哪几个分点)?各段落的点和据分是什么?③ 本文依照怎的序布局篇、文章,其段落之的关系如何。
④ 行文中突立意主要运用了哪些手段和材料。
2、科学答(1)真勾画干关,如加引号引用原文中的句和“原因”“ 果”“具体表”等,有否定“不”。
(2)干上表示性的“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分析和推(推断)”要区分:“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最的目, 需要的就是照理解, 往往一个就照文中一个点。
“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目,往往一个就照文中一个段落或者几个点,除了照理解,要概括分析。
“分析和推(推断)”:主要考逻辑关系,注意无中生有和因果适当。
里面的既要注意普遍的也要注意文本。
“关于原文或某部分的论证”,主要考查论证结构、论据和论点之间的关系。
( 3)根据勾画的关,将逐一在文中定的信息源区域。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目会出一个在文中有多个的信息源区域。
注意文字表述上区别越细微越要小心。
( 4)勾画找到的文字(勾画圈点的文字要在旁上号和番号),尤其注意文中文字至少是一个完整的句子。
然后作比,圈点相异,然后仔辨析。
尤其注意结合整体阅读的结果,如全文的观点,讨论的背景等等。
( 5)注意如下和法:A表示范、程度的:全部、都、一些、部分、相关、所有、人人、每个、必、一定、重、非常、可能、似乎⋯⋯B表示、空的:已、将要、正在、完成、束、成功⋯⋯C表示指代的:之、其、、那、些、那些、此、哪⋯⋯D表示肯定、否定的:没有、无、无非、拒、妨碍、防止、肯定⋯⋯E表示各种关系的:因果关系、折关系、条件关系、假关系、并列关系、关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六修辞手法
1.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的分析,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②他像冬眠的蛹,沉睡在自己的天地里。
③他虽然没有上过几年学,但靠自修,肚子里的墨水也不少。
④剥削阶级是毒蛇猛兽,吃尽了我们的血肉。
A.①借代②比喻③借代④比喻
B.①比喻②拟人③比喻④借代
C.①借代②拟人③借代④借代
D.①比喻②比喻③借代④比喻
答案:A
2.选出对下列各句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 )
①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
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
②莫非中国式的历史论,也将沟通了中国人的文学论欤?
③在中国,从道士听论道,从批评家听谈文,都令人毛孔痉挛,汗不敢出。
A.设问反问夸张B.反问比喻借代
C.排比借代比喻 D.设问反问比喻
答案:A
3.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②是谁创造了人类世界?是我们劳动群众。
③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
A.比喻设问对偶 B.设问对偶比喻
C.对偶比喻设问 D.对偶设问比喻
答案:D
4.下列句子在修辞手法上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是( )
A.我们要把那些又长又臭的懒婆娘的裹脚,赶快扔到垃圾桶里去。
B.区长的意思,要放长线钓大鱼,设法打进他们的组织里去。
C.小妹妹拉达,是一只雏凤。
D.小胡子把洋刀一挥,队伍又出发了。
解析:D句运用了借代的手法,其余句都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答案:D
5.从采用修辞手法的角度,选出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句( )
A.有的松树像一顶墨绿大伞,支开了等你。
B.船只能缓缓行进,像一个在崇山峻岭之间慢步前进的旅人。
C.紧十八盘仿佛一条灰白大蟒,匍匐在山峡当中。
D.塑像塑得精致、细腻,一个个都像活的。
解析:D句没有运用修辞手法,其余句都是运用了比喻的手法。
答案:D
6.下列对句子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因为岛屿挡住了它的转动,它狠狠的用脚踢着,用手推着,用牙咬着。
②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
③沙鸥翔集,锦鳞游泳。
A.①排比、比喻②反复③排比
B.①拟人、反复②对偶③对偶
C.①比喻、反复②排比③比喻
D.①拟人、排比②反复③对偶
答案:D
7.下列对句子的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大海里,闪烁着一片鱼鳞似的银波。
②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中。
③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④太阳刚一出来,地上已经向下了火。
A.比喻拟人对偶夸张
B.拟人拟人对偶比喻
C.比喻拟人排比比喻
D.拟人对偶排比夸张
答案:A
8.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正像自然史博物馆显示了世界的物质外观那样,首都艺术博物馆显示了人类精神的无数个小侧面。
B.在我一生漫长的黑夜里,我读过的和人们读给我听的那些书,已经成为一座辉煌的巨大灯塔,为我指示出了人生及心灵的最深的航道。
C.但是,看得见的人们往往并不需要到首都艺术博物馆去寻找这把美的钥匙。
D.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解析:A项,作类比;B项,“漫长的黑夜”“灯塔”“航道”分别喻指“人生”“书”“人生及心灵的路途”;C项,“钥匙”喻指发现美的途径;D项,“明珠”比喻“西湖”。
答案:A
9.从修辞手法的角度分析,与其他三项不相同的一项是( )
A.他的卧室挺小,活像一只箱子,床上挂着帐子。
他一上床,就拉过被子来蒙上脑袋。
B.这响亮而清脆的“哈哈哈”就此结束了一切事情:结束了预想中的婚事,结束了别里科夫的人间生活。
C.我们动身了,他脸色发青,比乌云还要阴沉。
“天下竟有这么歹毒的坏人!”他说,他的嘴唇发抖了。
D.他所教的古代语言,对他来说,也就是雨鞋和雨伞,使他借此躲避现实生活。
解析:B项,使用了借代的修辞手法,A、C、D三项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答案:B
10.下列各项中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
B.让死水酵成一沟绿酒/飘满了珍珠似的白沫
C.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
D.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
解析:B项,运用的是比喻的修辞手法,A、C、D三项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答案:B
11.下列句子在修辞手法使用上恰当的一项是( )
A.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把它们唤醒。
这是不是理想的境界?
B.晚上,我们坐在院子里乘凉,听爷爷讲聊斋故事。
他讲到紧张的时候,大家都屏住气;讲到轻松的时候,大家都拍手大笑。
这时连月亮也探头探脑,冷眼瞧着我们。
C.距离学考越来越近了,同学们的学习劲头像决了堤的洪水,势不可当。
D.纺织厂里的机器声隆隆地响着,和着我的心跳的旋律,像一首动人的催眠曲。
解析:B项,拟人,不合氛围;C项,夸张过分;D项,比喻不当。
答案:A
12.从修辞效果看,下面横线上所填的文字最合适的一项是( )
调查研究十分重要,只有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才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然而,作风浮躁的人是下不去、蹲不住的。
即使是下去了,蹲住了,“身入”能“心入”吗?到头来,________。
A.还不是油锅里加水,看起来溶在了一起,实际上油花还是浮在水面上
B.还不是葫芦掉进井里,看起来是下去了,实际上还是浮在水面上
C.还不是水中的月亮,看起来沉在了水里,实际上还是高挂在天空中
D.还不是井底的青蛙,看起来沉到了水底下,实际上它还能浮到水面上来
解析:注意本体与喻体的相似点。
答案:B
13.修辞手法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在我们的脚下,波浪轻轻吻着岩石,像朦胧欲睡似的。
②头顶着蓝天大明镜,延安城照在我心中。
③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④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
⑤说的是马克思主义,行的是自由主义;对人是马克思主义,对己是自由主义。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④|③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解析:①拟人,②比喻,③对比,④比喻,⑤对比。
答案:B
14.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打印社会广告:“不打不相识。
”
②裘皮大衣广告:“该大衣唯一的缺点是,将使您不得不忍痛扔掉以前购买的毛线衣。
”
③皮鞋油广告:“××牌皮鞋油,为足下添光。
”
④儿童牙膏广告:“我叫小白兔,小朋友喜欢我,请到百货商店来找我。
”
A.反复反衬拟人夸张
B.双关反语双关拟人
C.双关拟人比喻比喻
D.反复反衬拟人比喻
答案:B
15.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的判断及其作用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那溅着的水花,晶莹而多芒;远望去,像一朵朵小小的白梅,微雨似的纷纷落着。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描写了水花的颜色、形状和动态。
B.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
——运用了夸张的手法,说明了六国创业的艰辛不易。
C.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山势的起伏而又微不足道。
D.这里叫教条主义休息,有些同志却叫它起床。
——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说理的文章更加生动吸引人。
解析:C项,使用了“对偶、夸张”的修辞手法。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