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诗歌的意象之美
浅析顾城诗歌的审美意象
2象征化的表现特征
美国学者劳·坡林指出:“象征的定义可以粗略地说成是某种东西的含义大于其自身”。也就是说象征是通过某种形象暗示多种寓意,使之超越这种形象本身所带表的含义。
在顾诗中随处可见这种具有象征意味的意象,如《布林的档案》:“他一步跨出了摇篮/用一张干羊皮/作了公文包/里面包着一大堆高度机密的尿布/他开始到政府大厦去上班。”在艺术表现手法中,象征、通感、变形、意识流这些技法通常是不能完全区分开来的,有着盘根错节的联系,有很多共通之处。在上面的诗中,“摇篮”是指让人类幼年的孕育期,“跨出了摇篮”即是说走出了幼年、童年,迈向了成人世界,“干羊皮”指的是羊皮卷,是十分庄重的,原本拿着“干羊皮”作的“公文包”去政府机关上班应该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但那公文包里包的却是“一大堆尿布”,使之显得十分滑稽荒唐可笑,而且那公文包前的修饰词是“高度机密”,其调侃反讽的语气是十分显而易见的。在《布林好像死了》:“墓地上乒乒乓乓的/开出了正方形的花朵”。花开是无声无息的,但这里却用“乒乒乓乓”这个表示声音的词来指视觉上的花开的过程,“乒乒乓乓”此时已不仅是一种简单的听觉上的意义,更是一种思维的流动。这奇妙的语言组合,不能不说是诗人发挥了他奇特的想象力,虚拟的花开的声音实则是他的感觉、心理意识,是心理在发生变化,情感的微妙变化、升腾使人产生了幻听,他“将视觉、听觉、感觉融会贯通,打破了传统的理性逻辑,如能体会到意识的变化,也就会觉得翻逻辑的语言是合情合理的。”
深富意蕴的意象之美
深富意蕴的意象之美作者:陈少兵来源:《新教育时代》2015年第03期摘要:《再别康桥》是我国现代著名浪漫主义诗人徐志摩的代表作,这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挚含蓄,诗思精巧别致,诗人对多种意象的细腻描绘,使诗歌营造出了一种柔美淡雅、细腻缠绵、飘逸洒脱、深富意蕴同时又略带伤感出的梦幻般意境,给读者一种迷醉的审美体验。
关键词:意象意蕴美审美体验意象是我国诗学的重要概念,并在抒发情感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袁行霈先生在《中国诗歌艺术研究》中说:“意象是融入了主观情意的客观物象或者是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情意。
”不管意象是客观物象还是主管情意,它都已不是一般的物象,而是渗透着诗人情思、具有了强烈的艺术生命力。
作为徐志摩诗歌的一个重要艺术特色,是对诗歌意象的苦心经营和为了更好地抒发情感有些带有刻意性质的追求。
他擅长于在生活中捕捉形象,而且善于在生活中发掘诗趣,并使生活的形象与诗歌的意趣融会到他的作品里,从而构成较高的美学境界。
《再别康桥》作为徐志摩的代表作,这首诗意境优美,情感深挚含蓄,诗思精巧别致,而诗中的意象更是诗人在继承中国传统诗歌的意象创作方法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正是诗人独特意象的选取,以及对多种意象的细腻描绘,诗歌营造出了一种柔美淡雅、细腻缠绵、飘逸洒脱、深富意蕴同时又略带伤感出的梦幻般意境,给读者一种迷醉的审美体验。
在诗歌之中出现了“云彩”、“金柳”、“青荇”、“虹”、“星辉”、“笙箫”、“夏虫”等多种意象,这些都是诗人珍藏在心灵深处的一份情感,这些虚化的意象与诗人心中真实的情感,相映成趣,一张一合,无不流露出意象的张力。
通过情感化赋予客观物象以感情色彩,使这些意象由平入奇,因而全诗更显得飘逸而具有灵气。
在诗歌的首尾两节中,诗人借助与“西天的云彩”作别,“不带走一片云彩”来直接点明了离别的主题。
“云彩”这个意象的选择可谓独具匠心。
“云彩”是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意象,它象征着自由闲适、飘逸洒脱,同时又带有些孤独落寞。
诗歌的意境美
作者:宁波鄞州高级中学刘少龙[本文已经发表]透过意象感受意境,揣摩作者的思想情感,这是深入地解读诗词作品的钥匙。
特别是对意象的解读是感受意境和理解整首诗情感的基础。
下面以杜甫的《登高》为主要事例,谈谈解读意象需要注意几个问题。
一、品味意象的文化底蕴诗词中的很多意象往往具有典型性,其形象特征已经在读者心中牢牢扎根。
杜诗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以落叶纷纷和滚滚长江的意象写韶光易逝,人生飘零又壮志未酬的人生感慨。
其实这种情感的体悟,就是植根于“落叶”“流水”这些意象的文化底蕴。
屈原的《九歌》中有“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的名句。
这些窸窣飘零泛着微黄的落叶的形象,不由得让人联想起作客他乡的天涯游子,四处漂泊,饱受羁旅行役一直苦。
因此“木叶”正是寄托了屈原的这些哀思。
后人运用“落叶”这一意象多是表达类似的情感。
在《论语》中有“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句子。
流水东去,一如时间的流逝,一去而不复返,昔日无限繁华,如今已随流水而去;滚滚而来的长江之水,又如离人的愁绪,绵延不绝。
写水这一意象多为感慨韶光易逝,抒发内心愁苦。
因此,鉴赏诗词的意象,首先应该揣摩作者选取的意象本身带有的文化积淀。
例如李白的“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和柳永的“杨柳岸晓风残月”以“杨柳”写依依惜别的离愁;李白的“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和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中都以“长亭”写离别愁。
这些就是意象本身具有的文化底蕴。
二、揣摩意象的形象特征诗人运用意象并不是一成不变,人云亦云,而是往往有所创新,在品味文化底蕴之外还需要揣摩意象具体的形象特征。
杜诗中“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一句写夔州峡口浪大风急,长天无极,高猿长啸,哀转不绝。
第二句则是写深秋九月,潭寒涧肃,沙洲小渚,孤零冷落,飞鸟低飞盘旋无枝可依。
表达了作者四处漂泊、老病孤愁的愁绪。
揣摩此句意象的形象特征会发现,风是“急”风,作者登临高处,更能感受这“急风”的迅猛和凉意,这绝非是春风习习,温暖和煦。
从诗歌的三个层面,谈诗美的高格:气、神、韵、境、味
从诗歌的三个层面,谈诗美的高格:气、神、韵、境、味从诗歌的三个层面,谈诗美的高格:气、神、韵、境、味。
前言我国古代诗歌光辉灿烂,诗歌创作以及诗学理论有着悠久的历史。
如今学习古典诗词及其诗学理论已经蔚然成风。
我们经常听到有这样的提问:怎样评价一首诗的优劣、高下?用什么来做评判的标准?我怎样才能写好一首诗不那么直白?如何使我写的诗有诗味,使人愿意咀嚼,愈咀嚼愈有味道?这些问题是摆在每一个喜爱诗歌创作和诗歌鉴赏者面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我以为,诗歌的层次结构是诗歌通过言语的组合,以营构意象,通过意象和意象群的营构以创造整体的艺术世界。
(意境)那么,分析一首诗歌,我们就可以分为,由表及里三个层面:一·言语——二·意象及意象群——三·意境(整体艺术世界)来进行鉴赏。
中国古典诗学对于每一个层面都提出根植于民族文化土壤的高境界、高标准的诗美追求。
我国聪慧的古代前辈,从丰富的汉语词汇中拈出:“气”、“神”、“韵”、“境”、“味”等词,作为我国诗歌创作与鉴赏的审美范畴。
并以此来衡量诗歌优劣、高下、精粗、文野。
在言语层面,提出整首诗的“气”的灌注;在意象及意象群层面提出神、韵;在诗的意境(整体艺术世界)层面提出韵外之致和味外之味。
下面我们从我国古典诗学所追求的诗美的极致这一角度结合具体诗例从诗歌的三个层面谈诗的高格:气、神、韵、境、味。
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就提出“文以气为主”。
强调气是人的一种气质和精神。
一.为什么说写诗在词语之间必须灌注一种“气”在言语层面,一首诗不应该是一些词语的堆砌,在词语之间必须灌注一种“气”。
我国古典诗学中有许多关于“气”的论述:曹丕在《典论.论文》中就提出“文以气为主”。
强调气是人的一种气质和精神。
唐朝韩愈继承了曹丕的说法,他提出:“气,水也;言,浮物也;水大而物之浮者大小毕浮。
气之与言犹由是也,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
”(《答李诩书》)他的意思是说,在文章的言语的运用,要依赖“气”的浮力,气是根本的。
席勒的诗歌美学思想
席勒的诗歌美学思想约翰·克里斯蒂安·弗里德里希·席勒是德国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诗人。
在他的诗歌中,常常寄托着他对于艺术和生命的思考。
席勒主张艺术是可以超越现实,达到精神世界之中的。
他的美学思想表现在他的诗歌中,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自然美席勒主张自然具有无穷的美感,他把人的感性与自然美的创造、表现纳入一张大的美学体系。
他经常强调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表现对自然的喜悦和敬重。
在他的《春天的来临》中,蕴含深情的眼神,温暖的阳光,舞动的树木等,表达了他对于自然美的深刻理解。
二、意象美席勒认为意象是诗歌的灵魂。
在他的《希腊女神》中,通过对希腊女神的形象的描述,表现出女神的威严、圣洁和荣耀,成为他的作品中的典型意象之一。
席勒的诗歌中充满着各种富有想象力的意象,可以迅速、深刻地唤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三、神秘美席勒对于宗教和神秘的追求在他的诗歌中也表现得非常充分。
在《神圣女儿》中,他通过对女儿的描述,表现出了她与上帝的关系,揭示出了她的神秘性。
他相信人类的精神可以获得超越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充满了神秘,人们应该去探寻这种神秘。
四、美感的理性认识席勒不仅在诗歌中表现出了对美的感性表达,更并致力于美的理性认识和探究。
他认为美感的本质是理性的,因为大自然本身是有序的,并且艺术家在创作中必须有一定的技巧和策略。
在《不死の玫瑰》中,他通过对玫瑰的生命的描述,表现了他对于美的理解和认识。
席勒的美学思想能够给我们带来很多启示。
他通过对于自然、意象、神秘和美感的探索,表达了他对美的信仰和执着,而这种美学思想不仅仅可以应用到诗歌创作中,更可以融入到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让我们感受到美丽和生命的力量。
古诗意象之美
古诗意象之美⾛进古诗的风景⾃然进化,是按美的规律,⼈成百灵之长;上帝造⼈,是按美的原则,⼈便体曲流畅;耶稣塑⼈,给予美的内涵,⼈便⼼地向善。
缪斯更青睐诗⼈,便给他们⼀双双慧眼和⽤之不竭的灵感。
诗⼈们没敢辜负神灵的厚爱,将那醇如琼浆的⾃然美,景观美,⼼灵美,社会美灌注在⼈,事,物象之中,凝聚在审美的诗格之间。
只要你漫步诗林便领略到那千姿百态,风情万种的古诗意象之美。
晚照昏鸦,空⼭落叶,柳堤断桥,悲情系于其中。
飞泉含响,菊花冷艳,黄鹂鸣翠,美情寄于其⾥。
⾼⼭断雾,谗岩摩天,⼤江东去,惊涛拍岸……何其壮美!以其雄浑,旷阔⽽激荡⼈⼼。
绿村环村,红杏出墙,春草幽⽣,渔⾈莲动……何其隽秀!以其端丽,纤婉⽽怡⼈之情。
古诗意象之美,可谓美不胜收;意象之多,可谓不胜枚举。
那林林种种,琳琅满⽬,五彩缤纷的古诗意象组成了⼀道靓丽的风景。
当你展开诗卷,涉⾜诗林,你犹如步⼊⼀⽚美的⼭野,⼀所美的园林,⼀列美的画廊,⼀条美的街巷……触及那纷呈的美学现象,便能触摸诗⼈的内⼼,探索往昔的⽣活,翱翔在想象和幻想的浩渺世界。
这由⾃然界和⼈类⼼灵构筑的世界,愉悦⼈⼼,陶情怡性,令⼈兴喜万分。
⼆、艺海拾贝1.明⽉古今有,常照诗词间——谈古诗中明⽉意象明⽉因其有皎洁、圆满、旷远、神秘等特性。
贴近⼈们的⼼灵,诗⼈们便以含情脉脉的审美眼光观照蝉娟,从这冰冷的⾃然之物中发现了温情的诗意。
固此中国古代咏⽉的诗篇可谓是积累盈箱,汗⽜充。
最早写⽉的要数《诗经•阵风•⽉出》⽉出皎兮使⼈僚兮舒窈纠兮劳⼼悄兮诗⼈思念他的亲⼈,是从看到冉冉升起的皎⽉开始的,因为⽉⼉总是孤独地悬在⽆垠的夜空,普照⼀切,笼盖⼀切,可谓是“隔千⾥兮共明⽉”。
这便容易使⼈产⽣⼀种旷远或是迷离,怅惘的感受。
这种感受正与⼈们的相思之情相吻合的,因此诗⼈们常借⽉抒情,并能翻古为新,悠悠托出绵绵情思,如张九龄的《望⽉怀远》海上⽣明⽉,天涯共此时。
情⼈怨遥夜,竟⼣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觉露滋。
《再别康桥》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
《再别康桥》优秀的教学设计(精选6篇)《再别康桥》优秀的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诵读品味,探寻诗歌之美.1.知识目标:了解徐志摩及新月派的“三美”诗歌创作主张。
2.能力目标:诵读诗歌,把握诗歌意象,欣赏诗歌意境,学习新诗的欣赏方法。
3.情感目标:体会诗人对康桥的深深依恋和依依惜别之情,提高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意象的把握与体味、诗情的领悟;教学方法:诵读吟咏法,欣赏法。
播放朗诵带《再别康桥》。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堂教学设计一、创境导入1928年夏天,伦敦,康桥。
一个风度翩翩又带着倦容的年轻人,在夕阳的余辉中踽踽而行。
“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80年后,伦敦,康河。
一块白色大理石碑上面,刻录下了这段诗句,也铭记下了这个年轻人的康桥情节。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徐志摩和他的的《再别康桥》。
板书课题。
二、知人知世1、徐志摩:学生简介志摩。
教师强调总结:徐志摩(1896—1931),浙江海宁人。
新月社诗派的代表诗人。
2、康桥:学生读通过课前背景资料介绍,我们可以看出康桥在徐志摩心中的地位,诗人在《猛虎集序文》中曾经说过:在24岁以前,他对于诗的兴味远不如对于相对论的兴味。
正是康河的水,开启了诗人的性灵,唤醒了久蜇在他心中的诗人的生命。
因此他后来曾满怀深情地说:(齐读)“我的眼睛是康桥教我睁的,我的求知欲是康桥给我拨动的,我的自我意识是康桥给我胚胎的。
”有人甚至说,在徐志摩身上萦绕着“康桥情结”。
三、美之初感受1、检测读、评价读下面就找一位同学来读《再别康桥》,学生进行评价。
学案上的字音,学生读2、示范读、自由读、感知美播放朗读的《再别康桥》,注意诗歌的节奏及饱含的深情。
《再别康桥》作为崇尚美、爱、自由和主张诗歌“三美”的徐志摩的`代表作,无疑是美的,你觉得美在《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1,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莎士比亚十四行诗的意象与美感
ywjszxk@作为欧洲文艺复兴的领军人物,莎士比亚创造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莎士比亚有着丰富的情感世界,能够捕捉到人们思想上的共性,然后在作品中用富有表现力的意象营造出恰当的意境,让人们更好地实现感官、情感和思想的交流。
莎士比亚创作的十四行诗包含丰富的自然意象,具备多维度的意象美,本文浅析莎翁154首十四行诗中主要的自然意象以及其中蕴藏的美感,为莎翁文学研究提供参考。
一、自然意象1.玫瑰意象玫瑰是浪漫爱情的象征,莎士比亚在他的十四行诗中充分表达了对玫瑰的喜爱之情。
他将玫瑰的外形、香气、寓意充分展现,对其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
莎士比亚用“美丽的玫瑰永远不会枯死”来表达对美好情感的追求和向往,表现了自己对生命和精神力量的信仰;用“带刺的玫瑰”象征爱情中的小插曲,暗示爱情历经风吹雨打才弥足珍贵;通过对玫瑰高贵气质与独特个性的描述,表现自己高尚的追求和美好的憧憬。
在莎士比亚的心目中,爱情是至高无上、纯净无比的,爱情即使“带刺”,也是它品格中自带的鲜明个性。
莎士比亚以类似于存在主义的思想憧憬世间的美好情感,承认爱情的不足,尊重情感的主观性和选择性。
现实的情感需求是莎士比亚想要传递给世人的讯息,表达了他对内在美的追求和对真挚情感的向往。
2.海洋意象海洋是莎士比亚创作诗歌和戏剧的灵感源泉。
面对汹涌奔腾的大海,莎士比亚联想到沧海桑田、世事变迁,他在十四行诗中赋予了海洋生命,用海洋的自然运动象征万物在时间作用下产生的变化。
大海的运动永无止境,象征着时间永不停歇。
任何事物在时间的作用下都会经历消逝和重生,在永不停息的往复中永存。
大海能够包容万象,各种样式的船只、各个民族的人民都可以在大海中找到归属,所以诗人用大海的波澜壮阔象征宽容的情感;大海中有太多未知,诗人用这种神秘感象征情感的难以捉摸;大海汹涌澎湃、波涛翻滚,诗人用这种激荡的感觉来象征人生的艰难险阻。
莎士比亚对海洋充满敬畏之心,他自觉难以用有限的笔墨展现大海的情怀,所以在营造的意境中流露出对作品不够完美的隐忧。
再探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明月意象
再探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明月意象再探苏轼《水调歌头》中的明月意象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杰出的诗人之一,他的作品深受读者喜爱。
其中,《水调歌头》无疑是他最为著名的作品之一,也被誉为中国古代诗歌的巅峰之作之一。
然而,这首词中的明月意象又是如何体现的呢?本文将从苏轼的创作背景、词的结构和明月意象的象征意义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苏轼创作《水调歌头》这首词的背景。
苏轼生活在北宋的政治动荡时期,常常被流放到不同的地方。
《水调歌头》是在他被贬到黄州时创作的。
贬黄州之后,苏轼的心情低落,然而在这样的环境中,他却创作出了这首诗。
这说明苏轼内心强大的力量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在《水调歌头》中,明月作为象征着美好的事物和希望的存在,成为了苏轼心灵所依托的寄托。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水调歌头》的词体结构。
这首词是七绝词,由四个七言绝句组成,每句的字数、音数都统一,给人以平衡和稳定的感觉。
而在这四个词之间,我们可以看到明月的线索。
词的开头两个词就以明月作为开篇,意境非常明确。
第一个词以“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开头,表达了苏轼对明月的独特情感和对它的追问,以及他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无奈。
第二个词以“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开头,再次强调了苏轼对明月和时间的困惑与追问。
这种结构的设计使得明月成为整首词中重要的主题。
最后,我们来看一看明月在《水调歌头》中的象征意义。
明月作为苏轼内心最深处的寄托,不仅通过其美丽和独特的特质,表达了苏轼对美好事物和希望的向往,也象征着他对人生意义的探索。
在苏轼眼中,明月是不变的,它在天地间长久不变的存在,在变化的世界中给人以一种稳定和安慰。
明月还代表了苏轼对真实的追求,他希望能够像明月一样真实地展现自己,不被外界的诱惑和环境的限制所动摇。
同时,明月也是苏轼内心孤独和无奈的写照,他将自己的心情与明月相对应,寄托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总之,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明月意象的体现不仅通过创作背景、词的结构、象征意义等多个方面展现出来,也代表了苏轼内心最深处的思想和情感。
浅谈戴望舒诗歌《雨巷》中的意境美
合 ,相 融相 生 ,从而 形成 具有 中 国特色 的诗 歌韵 味 。作为 也 和 当时 期其 他 文 学大 家一 样 , 既具有 开 拓革 新 的精 神 , 深 受 中国古 典文 化 熏陶和 影响 的现 代著 名诗 人戴 望舒 ,在 也沉 淀 了深厚 的中 国古典 文化修 养 。
其 代表 诗作 《 雨巷 》里 ,就充 分运 用 了具有 中 国元素 的 意 在 诗歌 中 ,诗 人给 读者 营造 一个 迷离 朦胧 的意境 :一 象 ,把 胸 中之情 与 自然之 景完 美融 合 ,创 生 出了一种 隽永 个 像梦 一样 的姑 娘 ,撑着 一把 油纸伞 ,从 长长 的雨 巷飘 然 回环 的意境 ,成为 中国现代 诗歌 史上 的名篇 之作 。 走 过来 ,然 后 向诗歌 的主 人公 投来哀 怨太 息 的 目光 ,之 后 《 雨巷》作于 1 9 2 7年 , 当时 中 国正 处 于 血 雨腥 风 的 又 擦身 而去 ,消 失于 长长 的雨 巷 。这 是一 个具 有很 强 画面
诗 歌 中 的 雨 巷 、姑 娘 、 丁 香 的 香 味 、油 纸 伞 、 篱 墙 的诗 句 “ 芭蕉 不 展 丁香 结 , 同向春 风 各 自愁 ” ,南唐 中主 可 以算作 实在 的意 象 ,正是 这些 单个 的意 象构 成 了一个 完 李 璩 的 “ 青 鸟不 传 云外 信 ,丁 香 空结 雨 中愁 ” ,都把 丁 香 整 的意象群 ,勾勒 了一 幅生 动 的油墨 图 画。这 些意 象 的组 作 为诗 歌 的典 型景物 加 以抒 写和运 用 ,表达 诗人 自己的情 合 ,为 诗歌 的 含蓄 、委婉 的风 格和 徘徊 、彷徨 而略 带忧 伤 绪 。戴 望舒 笔 下的丁 香姑 娘 ,也一 脉相承 ,将 传 统温婉 的 的基调 构筑 了一个 审美 基础 。但 是我们 单 纯去 欣赏 这些 意 东方姑 娘 的情 致刻 画得 非常传 神 。
以《玉阶怨》为例分析意象和意境的心得体会
以《玉阶怨》为例分析意象和意境的心得体会古代诗歌鉴赏总离不开意象和意境,诗歌意象:是作者在诗中选取的融铸作者思想感情的人、事、景、物等诸要素。
诗歌形象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
诗歌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分析诗歌意境,一要注意物象的特点,二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情感,抓住物与志的“契合点”。
下面以谢眺的《玉阶怨》为例,可以具体分析一下:玉阶怨谢眺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注:玉阶怨,属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从所存歌辞看,主要是写“宫怨”的。
谢眺的《玉阶怨》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本诗刻画了一个思妇形象。
(身份)萤虫飞回休息,说明夜已经很深了,主人公借着缝制衣服来打发时光,表现对爱人的思念。
(性格—具体分析)诗人借思妇这样一个形象抒发了自己内心的苦闷。
(意义)而在鉴赏诗歌的意境时又要注意①描绘诗歌展现的图景画面。
抓住诗歌中的主要意象(形象),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营造氛围的作用意义。
包括是什么和为什么两部分。
比如只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具体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这首诗题为“玉阶怨”,而全篇不着一个怨字,虽不着一个怨字,字里行间却无不流露出怨意。
所以读之,渊然泠然,觉笔墨之中,笔墨之外,别有一段深情妙理。
一个阅读者要进入诗歌,必须“把诗当作诗”来阅读,也即具备一定的文化修养,懂得诗歌这一文学类型的基本特性,具有诗歌的“文体感”。
在这样的前提下,才能开始一个阅读过程。
这个过程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步:揣摹每个词语,逐个把握诗的意象。
谈诗歌的意境美
谈诗歌的意境美作者:陆星来源:《语文天地·高中版》2009年第06期我们都知道,诗歌是语言的艺术,高明的诗人总是能透过或短或长的文字传递无比丰富的内在信息。
要知道这些信息必须透过诗歌中的意象去把握诗歌的意境。
那么,我们必须弄清楚什么是意境。
意境其实就是客观物象同作家主观感情高度融合的结晶和语言呈现,即“物我两忘”。
苏轼曾言:“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他认为西湖的景色。
或晴或雨,有如西施或淡或浓的装扮,一年到头,都是明丽动人的。
其实,诗歌的意境亦如此,不管是诗人简单的勾勒,还是反复渲染,展现给读者的都是恰到好处的美丽,赏心悦目的激情。
诗歌的意境美可以分为好多类,在教学中,应重视诗歌意境美的分析。
一、诗歌的凄清美一首《雨霖铃》不只唱出柳永心中的忧伤与愁苦,更唱出了千千万万多情人的凄切与悲痛。
柳永可谓调情能手,把那“蝉”说成是“寒”的,更加之以“凄切”二字,又用“晚”“骤雨初歇”“无绪”等词句渲染。
悲苦凄凉的氛围笼罩着每一位读者的心田。
那种将别未别的痛苦心情,唤起了不忍离别的“留恋处”。
留什么呢?留一番凄凉悲苦于读者:恋什么呢?恋那一份难舍难分的情感。
“骤雨”已“歇”,无论如何也该起程,可那分情,那分爱,怎舍得?“兰舟催发”,是该分别了。
然“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连一声“珍重”都难以说出,“凝噎”时,悲痛以至极。
“君不见满山红叶,尽是离人眼中血”。
虽无色趋于霁朗,而离人却是愁云堆积。
“相看泪眼”,雨已止但泪不止,雨只是“骤雨”,片刻泪停怎比得上“系我一生心,负你千行泪”那么持久呢?景随离别之进程而变换,情随景物之变换而加深。
这番空阔而凄美的意境着实让人感动,涕泪涟涟之时才感叹:“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悲中有悲,冷上加冷。
一幅千古绝唱的凄清之美的画面映入读者眼帘,我们不禁替柳永捏了一把汗,这般凄苦的离别他怎能忍受?本词的“情”是“凄情”:本词的“绪”是“无绪”;既为“凄情”,又“无绪”在那“杨柳岸边”加之“清秋节”这般的“冷”,这般的“清”,着实道出了真实的离别情。
诗歌的韵律之美
诗歌的韵律之美在文学艺术的世界里,诗歌是一种充满韵律之美的艺术形式。
它以独特的方式表达情感、思想和意象,给人们带来一种无与伦比的审美享受。
本文将探索诗歌的韵律之美,并展示它是如何吸引人们并留下深刻印象的。
一、节奏与律动诗歌的韵律之美主要体现在其节奏和律动上。
每一个诗句都经过精心的抉择和排列,使得诗歌具有一种特定的节奏感。
这种节奏感使得诗歌具有一种魅力,读者可以感受到其中的跳跃和活力。
同时,诗歌往往通过使用韵脚、押韵等手法来增强其律动感。
这种律动感让诗歌听起来更加悦耳动听,也增加了人们对诗歌的兴趣和喜爱。
二、形象与意象除了节奏和律动,诗歌的韵律之美还体现在其表达的形象和意象上。
诗人通过形象生动的描绘,使得诗歌的意境更加丰富多样。
比如,诗人可以用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用色彩来描绘心情,用比喻来抒发思想。
这些形象和意象在读者脑海中勾勒出了一个个美丽而独特的画面,使得诗歌产生了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这也是诗歌与其他文学形式不同的地方,它通过形象和意象的运用让人们更加沉浸其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
三、语言与表达诗歌的韵律之美还体现在其语言和表达上。
在诗歌中,使用丰富多样的修辞手法可以增强其表现力和感染力。
比如,诗人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来突出诗句中的某一信息,让读者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感受到诗歌的内涵。
此外,诗歌中常常使用音韵的变化和重复,增加了语言的美感。
这些语言的运用使得诗歌更加富有节奏感,也增加了人们对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四、情感与体验最后,诗歌的韵律之美还体现在其传递情感和创造体验上。
诗人通过诗歌表达他们内心的情感和思想,使得读者能够与诗歌产生共鸣。
无论是忧伤的悲歌,还是激昂的战歌,诗歌都能引起读者内心的共鸣和共情。
这种情感的表达使诗歌能够与读者产生一种情感上的共同体验,让人们沉浸其中,体味诗歌的魅力。
综上所述,诗歌的韵律之美体现在其节奏和律动、形象和意象、语言和表达以及情感和体验等方面。
诗歌以其独特的韵律和表达方式吸引着人们的注意,成为文学艺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以“酒”为例,探寻古诗词意象的解析教学
以“酒”为例,探寻古诗词意象的解析教学作者:焦永辉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2022年第07期作为传统古诗词中的重要意象,“酒”在古代诗人笔下被赋予了诸多的意象内涵,“酒”也呈现出异彩纷呈的色彩,例如恣谑之酒、悲壮之酒、欢跃之酒、潦倒之酒等,从不同角度体现了诗人创作的诗酒情怀。
因此,意象是理解诗歌内涵主旨的着力点,意象分析是理解诗人创作风格和创作背景的关键。
一、古诗词中“酒”意象的内涵意象在我国古典理论之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和研究范畴,其本质是创作者主观情感和客观事象相互融合的过程,是创作者思想内容在事物上的具体体现。
据统计,在中学阶段人教版语文教材中,涉及“酒”意象的诗词约27篇。
为此,笔者从情感表达角度梳理了主要篇目中“酒”的意象内涵。
(一)愤懑之酒在“学而优则仕”观念的影响下,古代文人习惯于将内心的笔墨壮志转化为仕途上的一番作为。
但是,文人的审美志趣和治国理念与统治阶级的政策往往会南辕北辙,其笔下的熠熠生辉在官场上往往达不到“仕学相长”的效果。
因此,仕途的不如意导致诸多文人学者郁郁不得志,便借酒来排遣内心抱负被钳制的愤懑之情。
于是,“酒”意象便在文人诗词中大量呈现出来。
例如唐代的王勃、李白、杜甫等诗人均是“酒”意象的具体阐释者。
作为“诗仙”,李白对酒的嗜爱可谓豪情洒脱,尽管才华出众,但李白的仕途之路却坎坷异常,空有抱负和傲骨却得不到施展。
在他的旷世名作《将进酒》中通过“饮酒场面”的描绘展现出他的旷达豪迈,在表达愤慨之余又不恣意妄为。
首先诗人利用酒对失意的人生进行了发泄,呼喊出“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主张,然后又通过“天生我材必有用”和“长风破浪会有时”表达了对未来的憧憬、豪迈之情。
通过对酒的意象营造,李白将个人情感与酒糅杂于诗歌创作中,成功把“酒”的意象淬炼出来。
(二)孤独之酒在中学语文教材中,“孤独”是诗人经常运用和表现的题材,尤其是在送别、思念、乡愁中呈现较多,例如友人离别、恋人相思、亲情思念等。
体会诗歌中的意境美
体会诗歌中的意境美诗歌是源于生活,最终高于生活的神圣高贵艺术,诗人创作诗歌的目的是抒发诗人的思想感情,而感情是靠想象来表达的。
意象就是浸染或渗透了诗人情感而有所体现的形象,是主观情理和客观形象的融合。
诗歌是以意象来反映诗人眼中和心中的世界的。
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发挥神奇的想象,借梨花这一意象,把风雪奇寒的北国景象随手点化成生机盎然的南国之春,为我们创设了奇丽的意境。
所谓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
“境”是境界,“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境非独为景物也。
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
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王国维《人间词话》)。
“意”是诗人的感情。
体会诗歌中意境的方法是抓住诗中的意象,去理解、感受“此时”“此景”中“此人”的“此情”是什么。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开头就为我们描绘了诗人的生存环境:“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一个“即”字,表明这里与内地相比,冬天来得格外早,不免使人惊奇。
凛冽的北风,强劲而猛烈地扫荡着一切,大雪纷飞,边塞的苦寒可想而知。
下边的诗句仍追随着雪花来写,对飞雪作了进一步的描绘:“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仅着眼这几句,可以理解为表现了边地将士生活的苦寒;但从诗歌歌咏的主题来看,这是一曲白雪的赞歌——诗人把雪花比作花团锦簇、压枝低垂的梨花,新奇的比喻,豪迈的格调,美不胜收的意境,对奇寒的津津乐道,使人不觉其苦,反觉冷得新鲜,寒得有趣。
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能表现出这种化苦为乐、积极向上的乐观情怀,才能写出这样的千古名句。
因为“诗言志”,诗人写诗时,感情的涌发、提炼和倾注,总是以个人为基础,呈现出各自独特的精神个性。
塞外苦寒,诗人生存下来的精神支柱是什么?他们何以产生如此乐观的情怀呢?不妨看一看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深入理解诗歌的语言之美
深入理解诗歌的语言之美诗歌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以其短小精悍的文字和隽永动人的表达方式,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思考和感悟。
诗歌的语言之美是其独有的特点之一,通过运用富有节奏感的词句和意象的运用,使得诗歌具有了特殊的韵律和美感。
在本文中,我将以多种角度探讨深入理解诗歌的语言之美。
一、韵律的表达诗歌的韵律是其最为独特的特点之一,也是其语言之美的核心所在。
通过抑扬顿挫的节奏感和音韵的运用,诗歌能够给人以愉悦的节奏感受,引发读者心灵的共鸣。
例如李白的《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段诗以七言绝句的形式展现了月亮的明亮,词句间的韵律起伏使整个诗句顺畅流动,给人以安静、神秘的感觉。
二、意象的运用诗歌以其具有特定图像和隐喻的语言表述方式使得意象的运用成为其独有的语言之美。
通过具体形象的描绘,诗人能够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丰富的意义。
例如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这首诗借用边境的秋天和月亮的形象,表达了对远离家乡的思念之情。
诗歌通过语言的凝练和形象的生动,将情感和意境很好地展现出来。
三、节奏的流转诗歌常用的修辞手法之一是韵律的流转,通过细腻的语言创造出动感的节奏。
譬如诗人白居易的《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
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这种错杂的音律使人如同身临其境,感受到琵琶声音的婉转和悲壮。
这种节奏的流转让诗歌的语言更加生动有趣,给读者带来了阅读上的愉悦和享受。
四、意境的营造诗歌通过以抽象意象的描写和陈述,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使得读者能够在阅读中融入自己的感悟和情感。
比如在杨万里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中,诗人以江水的流淌和如画的意境形容人生的无常和流转:“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通过诗人细腻的描写和隐喻手法,给人以壮丽的意境感受和情感共鸣。
总之,诗歌的语言之美源于其独特的韵律、意象、节奏和意境。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与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的意境与意象诗韵犹画韵,无韵之画自古不得品位,同样的,无韵之诗则更是为世人所不屑。
此中之“韵”就是诗与画的灵魂,无之则诗画无以留存。
而“韵”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即是诗词的意境。
意境的始基在先秦道家的“体道”的境界。
“道”,不知其名,也不可名,甚至也不能用语言给予确切的表达和解释,但它又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
它先天地生,是宇宙万物的起源。
它恍恍惚惚,渺渺茫茫,可以意会而不可以言传。
正是道家这种可以意会不可以言传的思维特点,启发了后世的文学家、艺术家,去追求一种深远杳冥的、飘渺恍惚的、不可以用语言穷尽而又能表现一种高远意旨的艺术境界。
诗人、艺术家借助比喻、象征、暗示等种种艺术手法,在作品中留下许多的空白和断裂,通过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启发读者用自己的生活感受去体味、想象、填补这些空白,去获取作品的“言外之意”和审美享受。
这正是文学作品中意境的魅力。
可见最早的意境基本上是一种人生哲学。
到了魏晋六朝时期,刘勰把哲学的命题转为文学理论命题,“言外之意”、“象外之境”。
一、关于意境究竟何为意境?意境一词,最先由唐代名僧皎然在《诗式》中提出,与他同时代的王昌龄、刘禹锡又有所阐发王昌龄在《诗格》的著作中提出“三境”说。
他认为:诗有三境,即“物境”、”情境”和“意境”。
,在经过历代诗人、理论家的探讨和发挥,终于形成中国古代文艺美学特有的概念,并主导着古典诗词的创作。
自提出“意境”这个概念,已经有了无数种界定。
在不少关于意境的研究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一是哲学意蕴说。
中国先秦的“道”论,有深刻的学术影响。
“道”家的“道”与后来佛教、禅宗结合影响尤其大。
文学领域提出“原道”主张,也根深蒂固。
这样后人就又引“道”论来解释“意境”,力图说明意境中所谓“象外”、“意外”,其实就是一种行而上的意味。
宋代严羽在《沧浪诗话》以禅论诗,就提出诗之意境“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言有尽而意无穷。
”而叶朗教授更是明确提出:“‘意境’的‘意’不是一般的‘意’,而是‘道’的体现。
浅谈李白诗歌的意象之美
浅谈李白诗歌的意象之美李白的诗歌是唐代诗歌的典范,在他的诗歌中不仅意象丰富,而且寓意深远。
唐代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朵不朽的奇葩,而唐代诗人李白则是中国最富盛名的诗人之一。
李白素有“诗仙”之名,他的诗歌飘逸潇洒,极具浪漫主义的创作色彩。
可以说,内敛而平静的意境是李白诗歌创作风格的一项重要特点。
在研究李白诗歌意象特征的时候,我们不仅要注重李白诗歌浪漫、激越、奔放的特点,还应该研究李白诗歌意象中的含蓄之美,应全面而深入地研究李白诗歌。
从总体上看看,李白的创作变化多端,他超越了传统诗歌创作的固有格式,达至了多样多姿的奇妙境界。
李白诗歌创作的内容主要分散在对祖国山河和美丽小自然的赞美,其风格兼具俊逸清爽和壮丽壮丽。
除此之外,李白的诗歌还常常采用想象、拟人、生硬、比喻等修辞手法,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配搭李白惯用的意象,往往能描绘出诗歌里独有的意境,使人回味无穷。
李白的诗歌从数量上和质量上都远远少于同时代的绝大多数诗人,对后世文学的创作也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关键影响,无论是韩愈、李贺还是苏轼、陆游无一不对李白的诗歌创作交口称赞。
一、诗歌意象及其作用(一)什么就是意象意象是诗歌中描绘的具体形象,是融入了作者思想情感的物象,创造意象并借助意象抒发思想感情是诗歌创作的一种重要方法。
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诗歌还是现代诗歌,对于意象与意境都是十分重视的。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意象即是意境。
当然,我们现在认为,在诗歌当中两者还是有着十分显著的区别的,尤其是在现代诗歌中。
现代诗歌的创作通常要借助一定的形象,这些出现在诗歌中的形象也就是意象。
诗人对于意象的使用往往能够有效地烘托出诗歌的意境,表现出诗人的主观意识与情感。
由此可见,对于诗歌而言,意象其实处于诗歌中美学的范畴,诗人通过意象的塑造让读者与自己产生共鸣,甚至通过意象来表达出自己丰富的内心世界,进而以此来丰富诗歌的内涵。
由此可见,我们在阅读诗歌的时候,需要找到诗歌中所描绘出来的意象,并充分把握其表现出来的特征,才能体会诗人蕴含在其中的独特思想情感,更好地进入诗人所描绘的独特精神世界。
郑愁予《错误》的意象之美探析
郑愁予《错误》的意象之美探析作者:曹源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6年第11期摘要:郑愁予是台湾现代诗人,他创作了许多代表作品,《错误》是人们比较熟悉的一首诗歌。
郑愁予在这首诗歌中凝聚了丰富的思想情感,有寂寞、浪漫以及哀怨等。
也正因为在这首诗歌中有着丰富的文化思想,所以被选到高中的课程中,成为我们高中生阅读、欣赏的佳作。
本文就对郑愁予的《错误》的意向之美进行相关探析。
关键词:郑愁予;错误;意象;思想感情在当代的诗坛中,郑愁予是一位比较有名的诗人,在他的诗歌中,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和文化底蕴。
郑愁予的代表作品有很多,《错误》只是大家较为熟悉的其中一首。
郑愁予的诗歌中,在词汇、语法、修辞和语境四个方面都体现了意象之美,诗歌中有着丰富的文学意义和重要的美学价值,可谓是现代诗歌的巅峰。
一、作者简介郑愁予原名为郑文韬,他祖籍山东济南,受家庭的影响,使他非常热爱传统诗歌。
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传统文化,诗歌的构思新颖而又立体,节奏爽朗,形象更是灵活生动。
在郑愁予的前期作品中,大都表现为明媚的感觉,而在他后期的作品中,则比较倾向于沉郁、温婉。
郑愁予将我国的传统文化与西方现代派写作手法相融合,使诗歌的内涵更加深厚,令人好奇。
二、《错误》中的意象之美现代诗歌的创作过程中,意象的表达是对诗歌中精神的凝聚。
在一首诗歌中,“意象”是诗歌的灵魂所在。
在《错误》,有很多因素构成了其中的意向,作者的写作手法也比较含蓄,没有明显的表达,正因如此,这首诗歌的让人读起来才会撩人心弦,具体如下分析:蕴含着东方之美。
比如“我打江南走过,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开落。
”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的区别在于,东方诗歌的表达一般是比较含蓄、内敛的,所以在一些具体的形象上比较有代表意义。
比如在《错误》中的“江南”、“青石”、“柳絮”、“春帷”等词语,都有着明显的中国特色,给人一种凄美之感。
在《错误》中,有等待爱人归来的女子、有思念家乡的在外游子,让人读起来感受到一种凄凉和无奈之感,而又表现出一种沉静、低调的饱满美感。
如何欣赏诗歌的意境美
如何欣赏诗歌的意境美
曹秀丽
【期刊名称】《文教资料》
【年(卷),期】2007(000)019
【摘要】诗歌鉴赏是一种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精神活动,有多种途径和方法.我们读诗应在审美情趣上下功夫,去感受它的音律美,体会其浓郁的感情,去捕捉诗中生动鲜明的形象(意象),去品味诗歌的意境美.所谓意境,指作品中的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它是作家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鉴赏意境美可以从意象组合的表现方法、表现形式以及表现意义等方面去探寻思路.
【总页数】2页(P65,107)
【作者】曹秀丽
【作者单位】泊头市交河镇五里庄中心校,河北,泊头,06215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
【相关文献】
1.教会学生欣赏古诗词的意境美
2.教会学生欣赏古诗词的意境美
3.欣赏诗歌的意境美
4.古代诗歌鉴赏对比阅读教学探讨--以选修课“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之诗歌部分为例
5.诗歌语言、意象符号与文本结构——从诗歌语言角度对诗歌文本的一种欣赏探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探寻诗歌的意象之美【摘要】意象,是中国诗歌的一个核心的传承,它连接着古人和今人,贯穿着历史和未来。
不管明月、春天、荷花、蜡烛、青山、绿水还是鸟啼、虫吟,中国人在时光中感悟,或喜、或悲、或愁、或苦,这些意象正是能够让我们将这些感情托付的一个又一个载体。
本文选取了三个意象:春意盎然,青春草地,蕙月馨荷,并做了一一的论述。
认为意象的创造既不是对生活的复制更不是对生活的逃遁而是诗人思想和情感与万物交融后的升华,让你回味无穷。
【关键词】诗歌意象美【作者简介】张严心(1977年5月),女(汉族),北京,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基础部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基础英语教学研究和文学研究。
(北京100029)诗歌的魅力在一定程度上得力于读者对于意象的诉诸。
“意象”为诗歌“意境”的重要元素。
是以词语为载体的诗歌艺术的基本符号,是熔铸着诗人的思想感情的物象、人象,是诗人的内在情思与生活的外在物象、人象的和谐统一,是诗人通过想象所创造出来的可感可触的视觉具象。
意象是诗歌艺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可以说,诗歌艺术离不开意象,意象美是诗中音乐美、建筑美、绘画美的结晶,而徐志摩恰恰是一位最善于捕捉意象!最擅长运用美的意象抒发思想感情的诗人。
意象,作为诗歌的重要元素,是体现诗歌生命的基本结构内核和功能单位。
诗人郑敏说:“诗人的创造灵感与对生命的敏感与经验都凝聚于意象之中”,意象之于诗歌,如情节之于戏剧和小说,“它是诗歌独特的叙事方式”。
意象作为诗的灵魂与生命符号,是一种富于暗示力的情智符号,也是富于诱惑力的期待结构。
诗人常以想象的方式将特定的情感或智慧通过比喻性、象征性的意象暗示给读者,读者则通过对意象的解读体验此中情智。
通过天空意象群这扇独特的窗口,希望我们能够窥探出徐志摩这位天才诗人的功夫密笈。
西方现代主义诗学认为,意象是一种自在自为的多元意义的载体,是实际事物的具体形式,是一种思维方式和存在方式,是想象力对真理的投射。
可以说,徐志摩的天空意象群本身就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从意象的来源,到意象的营造,再到意象的呈现,都是徐志摩创作个性、人生经历、审美追求及文学素养等合力作用的结果。
如果说星星是以它的亮赢得了徐志摩的青睐,那么月亮则是以它的美让徐志摩难以忘怀。
月亮的美是最让人心动的,自从嫦娥奔月的故事诞生以来,人们一直相信,寂寥的月宫里居住着美丽的嫦娥。
因此,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对月一往情深。
从初一到十五,月亮渐渐地由亏而盈,更是寄托了人们对圆满的一种祈盼。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等,不外乎都是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
但徐志摩视野里的月更多的侧重于它的美,是对美的一种呈现和欣赏,更纯真,也更深刻。
“月:我隔着窗纱,在黑暗中,/望她从峻岩的山肩挣起一一轮惺忪的不整的光华:/像一个处女,怀抱着贞洁,”“她那样玲珑,那样美,/水底的鱼儿也得醉!”“秋月的美满,/熏暖了飘心冷眼,”“看它,一轮腴满的妩媚,/从乌黑得如同暴徒一般的/云堆里升起——/看得格外的亮,分外的圆。
”徐志摩毫不吝啬地用他最美的笔墨来描画他心目中的美入——月亮。
下面我们来看一组徐志摩写月的诗:望月月:我隔着窗纱,在黑暗中望她从峻岩的山肩挣起一一一轮惺松的不整的光华:象一个处女,怀抱着贞洁,惊惶的,挣出强暴的爪牙;这使我想起你,我爱,当初也曾在恶运的利齿间捱!但如今,正如蓝天里明月,你已升起在幸福的前峰,。
洒光辉照亮地面的坎坷!这首《望月》,借用“月”的意象将主体不屈抗争的情感抒发得淋漓尽致,一扫过去月意象的纤弱悲情。
全诗共有两节:第一节主要是点明意象,开头一个“月”字就点出了物象,即月亮。
但在对具体物象月亮的描写中,不像过去侧重于对月亮形状、颜色、大小等外在特征的描绘,将其喻为“银钩”“玉弓”“金轮”“玉镜~‘银盘”等,而是通过“望”这一独特的视角,侧重于对月亮升起过程的描绘。
在这一过程中,又寄寓了主体强烈的情感,一个动词“挣”的运用就将月亮不畏峻岩、坚守贞洁的抗争精神突显了出来,“月”不再是一个存在于天空的直观的死板的简单的自然物象,而成为了一个存在于人的内心的蕴含着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精神内涵的表情达意之象。
诗的第二节望月怀人,由眼前景通过想象返回到过往的经历,从物到人,由意象到主体,更加侧重于主体情感的阐发。
“恶运的利齿”“坎坷”见出现实的残酷,“捱”表达了抗争的勇敢与坚忍,“升起”“洒”表达出胜利后的欣喜与满足。
本诗中的物象与主体同病相怜,“月亮”像“你”,“你”像“月亮”,它们共同的遭遇使意象与主体具有了相同的惊恐到幸福的情感特征。
这首《两地相思》和前面的《望月》结构相似,意象相同。
既继承了中国古诗对月怀入的传统情怀,又情感的表达上有所创新。
全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写“他”对“她”的思念,即男性对女性的思念;第二部分是“她”对“他”的思念,即女性对男性的思念,两部分构成了一个整体,即“两地相思”,与诗题相对应。
这首诗乍一看有“千里共婵娟”的感觉,像传统的睹物思人,见月怀人一类的诗歌,如张若虚那样的“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或苏轼那样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但细细品味,却有所不同。
这首诗更像是把月当作知己,和知己当面谈心,互诉衷肠,将人物真实的心理活动真真切切地暴露在读者面前,毫无虚假隐匿之心。
而传统的咏月诗虽借月寄情,但感情的表达非常隐含,读者只能在字里行间捕捉一些情感的影子。
传统古诗抒发的大多是泛泛的相思之情,而徐诗抒发的却是具体的个人感情,所以,此诗的情感要热烈,集中,大胆很多。
这也是现代诗相对于古诗的重要不同,更注重主体情感的直接抒发。
徐志摩的天空意象群,在意象营造时采用的主体化和情感化的两种方式其实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高度的主体化才能表达强烈的情感,强烈的情感化才能体现高度的主体性,最终形成意象与主体合一的美学效果。
但是这又和传统诗歌意象的“物我相融”有所区别,传统的意象更侧重于人的“物化”,而徐诗则更注重的是物的“人化”。
意象是诗的细胞,是诗的具体元件。
一首诗,往往不只有一个意象,那么要想使一首诗成为好诗,就必须对意象进行组合,然后再呈现出来。
吴晓在《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一书中指出:“意象组合的实质,是意象的有序化并置,是诗人为了表达情感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构思,根据审美形式规律,将一个个意象进行组接和排列。
”@朱自清曾经评价李金发的诗歌意象像一粒粒的“珍珠”,但是缺少将“珍珠”连接起来的“串儿”,致使诗意晦涩。
也就是指其诗歌意象任意堆砌,没有进行合理有序的排列。
意象是诗的细胞,是诗的具体元件。
一首诗,往往不只有一个意象,那么要想使一首诗成为好诗,就必须对意象进行组合,然后再呈现出来。
吴晓在《意象符号与情感空间》一书中指出:“意象组合的实质,是意象的有序化并置,是诗人为了表达情感的需要,按照一定的构思,根据审美形式规律,将一个个意象进行组接和排列。
”@朱自清曾经评价李金发的诗歌意象像一粒粒的“珍珠”,但是缺少将“珍珠”连接起来的“串儿”,致使诗意晦涩。
也就是指其诗歌意象任意堆砌,没有进行合理有序的排列。
在徐志摩的诗歌中,“月”意象出现的很多,大体也可以分作两类:一类是作为主体意象,如<望月》、《秋月》、《两个月亮》、《秋月呀》、《两地相思》等等;另一类是作为辅助意象,如《月下雷锋影片》、<月下待杜鹃不来》、<月夜听琴》等等。
第一类诗作中,“月”意象常和“她”一起出现,如《两个月亮》“我望见两个月亮:/一般的样,不同的相”“一轮完美的明月,/又况是永不残缺!/X要我闭上这一双眼,/她就婷婷的升上了天!”,《望月》“月:我隔着窗纱,在黑暗中,/望她从峻岩的山肩挣起/一轮惺忪的不整的光华:/像一个处女,怀抱着贞洁,/惊惶的,挣出强暴的爪牙;”。
在这些诗中,诗人突破传统从外形上寄寓月意象的圆满与残缺的含义,而是将“月”与“她”联系在一起,分不清何为“月”,何为“她”,“月”即是“她”,“她”即是“月”,诗人所赋予月亮的是丰富的内在品格及精神内涵。
在《秋月》一诗中,主体意象是“秋月”,诗人先写“秋月”的美丽“看它,一轮腴满的妩媚,/从乌黑得如同暴徒一般的/云堆里升起—_/看得格外的亮,分外的圆”,然后写“月色”的无处不在“它展开在道路上,/'B飘闪在水面上,/它沉浸在/水草盘结得如同忧愁般的水底,/它睥睨在古城的雉堞上,”最后写它的力最的强大“解化’的伟大/在一切纤微的深处/展开了/婴儿的微笑!”此时的“秋月”,深沉而含蓄,它所寄寓的是在死生之间的逆差与和谐里追寻生与死的意义的爱。
第二类诗作,诗人常为诗作设置一个“月下”“月夜”的背景。
在《月下雷锋影片》中,“深深的黑夜,依依的塔影,/团团的月彩,纤纤的波鳞_/假如你我荡一支无遮的小艇,/假如你我创一个完全的梦境!”月色的笼罩像一层薄纱,将现实掩盖,使梦境突显,使诗歌具有了梦幻般的效果。
在《月下待杜鹃不来》中,“月儿,你休学新娘羞,/把锦被掩盖你光艳首,/你昨宵也在此勾留,/可听她允许今夜来否?”月儿,像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一样,是诗人孤独时的伴儿,任由诗人将心中的怨曲倾吐。
诗歌的创作要追求语言的委婉、含蓄和凝练。
诗人在抒情时往往不会将感情直接抒发,也不会将思想直接流露,而是言此意彼,借景来抒情,托物以言志。
这里的“景”和“物”就是意象中的“象”,它指的是客观的物象和现象;借象所抒之情、所言之志就是意象中得“意”,它指的是主观的意念和情意。
因此,意象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意念的载体。
诗人的智慧往往就在于他能创造一个或一群新奇的“意象”,来含蓄地抒发自己的情感。
读者只有在领悟诗歌意象寓意的过程中,才能把握诗歌的内容,领会诗歌的主旨,进入诗歌的意境,感知诗人的情感。
意象,是中国诗歌的一个核心的传承,它连接着古人和今人,贯穿着历史和未来。
不管明月、春天、荷花、蜡烛、青山、绿水还是鸟啼、虫吟,中国人在时光中感悟,或喜、或悲、或愁、或苦,这些意象正是能够让我们将这些感情托付的一个又一个载体,神之于心,驰之以文。
意象之一:春意盎然什么是春天呢?春天是人们心中最美丽的憧憬,充满着生命的希望和色彩。
这是韩愈眼中的春天:“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那润如酥的小雨,朦胧远望的草地,摇漾如烟的柳丝组成了一幅早春的风景图,这些意象,形成了串串的光影,缭绕在心头。
白居易在67岁暮年时写出的江南的春天:《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那里的花儿红得比火还要艳,那里的水绿得比蓝还要浓,明艳鲜亮的色彩,蓬勃新鲜;浓浓热烈的春意,充满所在。
这些都是我们曾经相逢过的春天,这些意象一点一点地唤醒这我们对春天的回忆,点燃着我们对春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