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室计算公式归纳总结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必考的化学公式总结

高考化学必考的化学公式总结

高考化学必考的化学公式总结高考化学必考的化学公式1、求物质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①由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求气体的摩尔质量:M=ρ×22.4L/mol②由气体的相对密度求气体的摩尔质量:M(A)=D×M(B)③由单个粒子的质量求摩尔质量:M=NA×ma④摩尔质量的基本计算公式:⑤混合物的平均摩尔质量:(M1、M2……为各成分的摩尔质量,a1、a2为各成分的物质的量分数,若是气体,也可以是体积分数)2、克拉贝龙方程:PV=nRTPM=ρRT3、溶液稀释定律: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m1×w1=m2×w2溶液稀释过程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保持不变:c1V1=c2V24、水的离子积:Kw=c(H+)×c(OH-),常温下等于1×10-145、溶液的PH计算公式:PH=一lgc(H+)(aq)高考化学几大基本守恒关系1、质量守恒:①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一定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②任何化学反应前后,各元素的种类和原子个数一定不改变。

2、化合价守恒:①任何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一定等于0②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高总数和降低总数一定相等。

3、电子守恒:①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电子得、失总数一定相等。

②原电池和电解池的串联电路中,通过各电极的电量一定相等(即各电极得失电子数一定相等)。

4、能量守恒:任何化学反应在一个绝热的环境中进行时,反应前后体系的总能量一定相等。

反应释放(或吸收)的能量=生成物总能量-反应物总能量(为负则为放热反应,为正则为吸热反应)5、电荷守恒:①任何电解质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一定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

②任何离子方程式中,等号两边正负电荷数值相等,符号相同。

高考化学重点知识点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3、焰色反应:Na黄色、K紫色(透过蓝色的钴玻璃)、Cu绿色、Ca砖红、Na+(黄色)、K+(紫色)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13、HF腐蚀玻璃:4HF+SiO2=SiF4+2H2O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15、在常温下:Fe、Al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18、在空气中燃烧:S——微弱的淡蓝色火焰H2——淡蓝色火焰H2S——淡蓝色火焰CO——蓝色火焰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S在O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化学必备公式总结

化学必备公式总结

化学必备公式总结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公式是我们不可或缺的工具。

公式可以帮助我们计算化学反应的速度、平衡状态和物质的性质等。

本文将为大家总结一些化学必备公式,并给出其应用场景和计算方法。

1. 莫尔定律(Avogadro's Law):V1/n1 = V2/n2应用场景:用于计算气体体积的变化。

当其他条件不变时,气体的体积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

计算方法:在已知的气体体积和物质量的情况下,可以利用莫尔定律计算出气体的摩尔数。

2. 相对分子质量(Relative Molecular Mass):M = mRT/PV应用场景:用于计算化学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即其摩尔质量与质子的质量之比。

计算方法:测量物质的质量和体积,并结合温度、压力等参数进行计算。

3. 摩尔浓度(Molar Concentration):C = n/V应用场景:用于计算溶液中化学物质的浓度。

摩尔浓度表示单位体积内的物质的摩尔数。

计算方法:已知溶质的摩尔数和溶液的体积,可以通过摩尔浓度公式计算溶液的浓度。

4.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Ideal Gas Law):PV = nRT应用场景:用于计算气体的压力、体积、温度和摩尔数之间的关系,适用于理想气体的近似计算。

计算方法:已知气体的压力、体积和温度,可以通过理想气体状态方程计算气体的摩尔数。

5. 斯托姆和劳斯定律(Stoichiometry):n1/V1 = n2/V2应用场景:用于计算化学反应中物质的摩尔比例。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的物质的反应比例,可以计算摩尔比例以及物质的体积比例。

计算方法:已知物质的摩尔数或体积,可以通过斯托姆和劳斯定律计算另一物质的摩尔数或体积。

6. 亨利定律(Henry's Law):p = KH * c应用场景:用于计算气体在液体中的溶解度。

根据亨利定律,气体溶解度与气体分压和溶液中的溶质浓度成正比。

计算方法:已知气体分压和溶液中溶质的浓度,可以通过亨利定律计算气体的溶解度。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
1.摩尔质量计算公式:用于计算化合物的摩尔质量,即分子量或原子
量的总和。

M=m/n
其中,M表示摩尔质量,m表示化合物的质量,n表示摩尔数。

2.摩尔浓度计算公式:用于计算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浓度。

C=n/V
其中,C表示摩尔浓度,n表示溶质的摩尔数,V表示溶液的体积。

3.溶解度计算公式:用于计算固体在一定温度下溶解于水中的最大量。

S=m/V
其中,S表示溶解度,m表示固体的质量,V表示水的体积。

4.离子积计算公式:用于判断弱电解质的离解程度。

Kw=[H+][OH-]
其中,Kw表示水的离子积,H+表示氢离子浓度,OH-表示氢氧根离子
浓度。

5.酸碱滴定计算公式:用于计算酸或碱的浓度。

Ma某Va=Mb某Vb
其中,Ma表示酸的浓度,Va表示酸的体积,Mb表示碱的浓度,Vb表
示碱的体积。

6.摩尔反应比计算公式:用于计算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的摩尔比。

aA+bB→cC+dD
其中,a、b、c、d表示化学计量数。

7.计算氧化还原反应的氧化态变化:用于计算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态的变化。

O某idation number (ON) = 元素的原子数 + 元素的电荷数
其中,原子数指元素在分子中的数量,如O在H2O中有2个原子,电荷数指元素的形成原子离子时的电荷数,如O2-的电荷数为-2。

8.燃烧反应的化学计量数计算公式:用于计算燃烧反应中产生的CO2和H2O的化学计量数。

CaHb+(a+b/4)O2→aCO2+b/2H2O
其中,a、b为化学计量数。

关于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有哪些

关于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有哪些

关于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有哪些在每年的化学考试中,计算题的分值大约占15%,但高中化学计算题的得分率却不高,高中化学计算类型比较多,其中有些计算经常考查,如能用好方法,掌握技巧,就一定能节约时间,提高计算的正确率。

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有哪些,希望对您有所帮助!高中化学常用计算公式有哪些1. 有关物质的量(mol)的计算公式⑴ 物质的量(n)质量(m)摩尔质量(M)和物质所含微粒数(N)之间的换算关系物质的量(mol)=物质的质量(g)÷物质的摩尔质量(g/mol)n=m÷M或M=m÷n或m=n×M⑵ 物质的量(n)、阿伏加德罗常数(NA)、微粒数(N)之间有换算关系物质的量(mol)=微粒数(个)÷6.02×10∧23(个/mol)n=N÷NA或N=n×NA或NA=N÷n⑶ 在标准状况下,气体的物质的量(n)、气体体积(V)、气体摩尔体积(Vm)的换算关系气体物质的量(mol)=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L)÷22.4(L/mol)n=V÷22.4或V=n×22.4⑷ 物质的量浓度C(B),溶质的物质的量n(B),与溶液体积(V)的换算关系:溶质的物质的量(mol)=物质的量浓度(mol/L)×溶液体积(L)n(B)=C(B)×V或C(B)=n(B)÷V或V=n(B)÷C(B)⒉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密度ρ(g/L)=气体的摩尔质量(g/mol)÷气体摩尔体积(L/mol)=M/22.4mmol/Lρ(g/L)=M÷22.4mmol/L标准状况下气体的摩尔质量M=22.4ρmol/L⒊ 平均摩尔质量或平均式量的计算公式⑴ 已知混合物的总质量m(混)和总物质的量n(混):M=m(混)÷n(混)说明:这种求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气体,而且对固体或液体也同样适用。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总结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总结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总结
由于化学计算公式种类繁多,下面仅列举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大全:
1. 摩尔质量计算公式
摩尔质量 = 分子量/ Avogadro常数
2. 摩尔浓度计算公式
摩尔浓度 = 物质的量 / 溶液体积
3. 质量分数计算公式
质量分数 = 溶质质量 / 溶液质量
4. 体积分数计算公式
体积分数 = 溶质体积 / 溶液体积
5. 溶液的稀释计算公式
C1V1 = C2V2 (C为浓度,V为体积)
6. 化学反应的平衡常数计算公式
Kc = [C]c[D]d/[A]a[B]b (方括号内的字母代表反应物或产物的浓度)
7. 酸碱滴定计算公式
NaVa = NbVb (Na和Nb为酸和碱的摩尔浓度,Va和Vb为滴定体积)
8. 晶体中离子配位数计算公式
CN = n + m - 1 (n为金属离子电荷数,m为配位基团中可提供一个孤对电子的原子数)
9. 气态反应速率常数计算公式
k = Ae^(-Ea/RT) (A为指前因子,Ea为活化能,R为气体常数,T为温度)
以上仅是部分常见的化学计算公式,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类型的计算公式需要掌握。

在学习过程中,建议结合具体题目进行练习,以加深对各种计算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化学室计算公式归纳总结优秀版

化学室计算公式归纳总结优秀版

化学室计算公式归纳总结优秀版化学室计算公式归纳总结1.原料药(按干燥品计算) 计算式: 百分含量=()%100%1⨯-⨯水分取样量测样量m m2.容量分析法2.1直接滴定法(计算公式之一) 供试品(%)=%100⨯⨯⨯S m TF V F-浓度校正因子F=规定实测C C (表示滴定液的实测浓度是规定浓度的多少倍) V-滴定体积(ml )T-滴定度,每ml 滴定液相当于被测组分的mg 数。

10H 13O 2N 。

计算非那西丁含量测定: 供试品(%)=%100⨯⨯⨯Sm TF V 供试品(%)=%72.99%10010003630.092.171.01010.020=⨯⨯⨯⨯2.1直接滴定法(计算公式之二) 供试品(%)=()%100V ⨯⨯⨯-Sm T F V空样例2: 2S 203.计算公式:供试品(%)=()%100V ⨯⨯⨯-Sm T F V空样2.3剩余滴定法(计算公式之一) 供试品(%)=()%100V⨯⨯⨯-Sm T F V 样空V空-滴定时,供试品消耗滴定液的体积(ml)V样-滴定时,空白消耗滴定液的体积(ml)F-浓度校正因子m s-供试品的质量例:精密称取青霉素钾供试品0.4021g,按药典规定用剩余碘量法测定含量。

mol/L)相当于37.25mg的青霉素钾。

供试品(%)=()%100 V⨯⨯⨯-SmTFV样空青霉素钾(%)=()%54.98%10010004021.025.371.01015.020.1424.68=⨯⨯⨯⨯-例:微晶纤维素的含量测定:取本品约0.125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水25ml,精密加重铬酸钾溶液(取基准重铬酸钾4.903g,加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20ml)mol/L)相当于0.675mg的纤维素。

剩余滴定法(计算公式之二)供试品(%)=()%100 FV12211⨯⨯⨯-SmTFFVV1-消耗第一种滴定液的体积(ml)V2-消耗另一种滴定液的体积(ml)F1-第一种滴定液的校正因子F1-另一种滴定液的校正因子m s-供试品的质量mol/L)50ml,煮沸至油层至澄清,继续加热10分钟,放冷至室温,加甲基橙指示液1~2滴,用氢氧化钠mol/L)相当于2.016的MgO.A=CL E cm %11A- 吸收率 T-透光率%11cm E -吸收系数,其物理意义是当溶液的浓度为1%(g/ml ),液层厚度为1cm 时的吸收度数值。

化学计算公式总结

化学计算公式总结

化学计算公式总结化学计算公式是化学中常用的计算工具,可以通过计算物质的量、质量、体积等来研究各种化学现象和反应。

在化学计算中,常用的公式包括摩尔质量计算、摩尔配比计算、质量与物质的量之间的转化关系计算等。

下面是对常用的化学计算公式进行总结。

1.摩尔质量计算公式:摩尔质量是指一个物质的质量与这个物质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

它的计算公式为:摩尔质量=质量/物质的量其中,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质量的单位是g,物质的量的单位是mol。

2.摩尔配比计算公式:摩尔配比是指在一个化学反应中,不同物质之间的摩尔数比值。

它的计算公式为:摩尔配比=物质的量比=物质A的物质的量/物质B的物质的量其中,物质A和物质B可以是元素、化合物或反应物与生成物等。

3.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转化关系计算公式: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存在一定的转化关系,可以通过知道其中一个物质的质量来计算其他物质的质量。

根据化学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以得到质量转化关系的计算公式。

质量转化关系的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示例来说明:假设有一个化学反应方程式:A+B→C+D已知物质A的质量为m1 g,物质A的摩尔质量为M1 g/mol,物质B的摩尔质量为M2 g/mol,物质C的摩尔质量为M3 g/mol,物质D的摩尔质量为M4 g/mol。

根据质量转化关系的定义,可以得到以下公式:物质A的物质的量 = m1 / M1 mol根据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量的比例关系,可以得到以下公式:物质B的物质的量=物质A的物质的量×物质B的摩尔配比物质C的物质的量=物质A的物质的量×物质C的摩尔配比物质D的物质的量=物质A的物质的量×物质D的摩尔配比根据物质的摩尔质量和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物质B的质量=物质B的物质的量×物质B的摩尔质量物质C的质量=物质C的物质的量×物质C的摩尔质量物质D的质量=物质D的物质的量×物质D的摩尔质量通过以上公式,可以计算出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的转化关系。

化学计算公式

化学计算公式

1.有关物质的量(mol )的计算公式(1)物质的量(mol )=(g)(g /mol)物质的质量物质的摩尔质量 (2)物质的量(mol )=()(/mol)⨯23微粒数个6.0210个(3)气体物质的量(mol )=(L)22.4(L /mol)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4)溶质的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量浓度(mol/L )×溶液体积(L )2.有关溶液的计算公式(1)基本公式①溶液密度(g/mL )=(g)(mL)溶液质量溶液体积②溶质的质量分数=(g)100%()(g)⨯+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剂质量③物质的量浓度(mol/L )=(mol)(L)溶质物质的量溶液体积(2)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及溶液密度之间的关系:①溶质的质量分数=(mol/L)1L (g /mol)(mL)(g /mL)⨯⨯⨯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摩尔质量1000溶液密度②物质的量浓度=mL (g /mL)(g /mol)1L ⨯⨯⨯1000溶液密度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摩尔质量3.平均摩尔质量或平均式量的计算公式(1)已知混合物的总质量m (混)和总物质的量n (混):m()n()M =混混说明:这种求混合物平均摩尔质量的方法,不仅适用于气体,而且对固体或液体也同样适用。

(2)已知标准状况下,混合气体的密度ρ(混):22.4()M ρ=g 混注意:该方法只适用于处于标准状况下(0℃,1.01×105Pa )的混合气体。

4.化学平衡计算公式对于可逆反应:mA(g)nB(g)pC(g)qD(g)++ƒ(1)各物质的变化量之比=方程式中相应系数比(2)反应物的平衡量=起始量-消耗量生成物的平衡量=起始量+增加量表示为(设反应正向进行):mA(g)nB(g)pC(g)qD(g)(mol) a b c dnxpxqx(mol) x() () () () m m m nxpx(mol) a-x b- c+ d m m ++ƒ起始量变化量耗耗增增平衡量qx+m(3)阿伏加德罗定律及阿伏加德罗定律的三个重要推论。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总结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总结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总结化学是一门基础科学,而计算在化学领域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化学计算公式是化学研究和实验工作中常常用到的数学公式,它们能够帮助化学家进行物质性质的计算和预测。

下面将对常见的化学计算公式进行总结和介绍。

1. 摩尔质量的计算公式:摩尔质量是物质单位摩尔内的质量,可以通过化学式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加得到。

例如,化学式H2O表示水分子,其中氢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因此水分子的摩尔质量为2*1 + 16 = 18。

2. 摩尔浓度的计算公式:摩尔浓度是溶液中的溶质的摩尔数与溶液体积之比,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摩尔浓度 = 溶质的摩尔数 / 溶液的体积例如,如果有100 mL体积的溶液中含有0.1 mol氯化钠(NaCl),则其摩尔浓度为0.1 mol / 0.1 L = 1 mol/L。

3. 溶解度积的计算公式:溶解度积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溶液中饱和溶解度的离子乘积,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溶解度积 = 溶质离子的浓度 * 溶质离子的浓度例如,对于化学式为AgCl的溶液,在25℃下,溶解度积(Ksp)为1.8 x 10^-10 mol^2/L^2,表示在饱和状态下,溶液中Ag+和Cl-离子的浓度乘积为该数值。

4. 碳水化合物的计算公式:碳水化合物的计算公式可以用来确定化合物的糖分子数、醣链长度等。

例如,对于化学式为(C6H10O5)n的多糖,其中n 表示醣链重复单元的个数,可以通过核磁共振(NMR)等实验手段来确定。

5. 热力学公式:热力学公式用于计算化学反应的热力学参数,如焓变、自由能变化等。

其中,焓变(ΔH)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ΔH = ∑(反应物的生成物的摩尔数 * 反应物之间的热化学反应焓变)自由能变化(ΔG)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ΔG = ΔH - TΔS其中ΔS为反应物到生成物的熵变,T为温度。

以上是化学计算中常用的一些公式,它们可以帮助化学家计算反应物质的性质、溶液的浓度、溶解度积等参数。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总结初中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总结初中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总结初中一、有关化学式的计算。

1. 相对分子质量(Mr)- 定义: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

- 计算公式:- 对于单质,如O_2,Mr = 16×2 = 32;- 对于化合物,如H_2O,Mr=(1×2 + 16)=18。

2. 元素质量比。

- 计算公式:在化合物AxBy中,A、B元素的质量比=(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x):(B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y)。

- 例如,在CO_2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12×1):(16×2)=12:32 = 3:8。

3. 元素的质量分数。

- 计算公式:ω(A)=(A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相对分子质量)×100%- 例如,在NH_4NO_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ω(N)=(14×2)/(14×2 +1×4+16×3)×100%=(28)/(80)×100% = 35%二、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1. 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

- 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 例如:2H_2+O_2{点燃}{===}2H_2O,H_2、O_2、H_2O的质量比为(2×2):32:(2×18)=4:32:36 = 1:8:9。

2. 计算步骤(以加热分解15.8g高锰酸钾制取氧气为例)- 设未知量:设可制取氧气的质量为x。

- 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KMnO_4{}{===}K_2MnO_4+MnO_2 + O_2↑。

- 找出相关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和已知量、未知量:- KMnO_4的相对分子质量=39 + 55+16×4 = 158,O_2的相对分子质量=32。

- 已知KMnO_4的质量为15.8g。

- 列比例式求解:- 根据化学方程式中KMnO_4与O_2的质量比(2×158):32,可列出比例式(2×158)/(32)=(15.8g)/(x),解得x = 1.6g。

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常见公式总结

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常见公式总结

2024年高考化学实验常见公式总结一、酸碱滴定实验1. 酸碱滴定反应计算公式:M₁V₁ = M₂V₂其中,M₁为酸的浓度,V₁为酸的体积;M₂为碱的浓度,V₂为碱的体积。

2. pOH和pH的计算公式:pOH = -log[OH⁻]pH = 14 - pOH3. 酸碱滴定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酸性:红色中性:紫色碱性:绿色二、氧化还原滴定实验1. 氧化还原滴定反应计算公式:n₁V₁ = n₂V₂其中,n₁为氧化剂的物质的当量数,V₁为氧化剂的体积;n₂为还原剂的物质的当量数,V₂为还原剂的体积。

2. 氧化还原滴定指示剂的变色范围:还原:蓝色氧化:橙色三、酸碱中和实验1. 酸碱中和反应计算公式:M₁V₁ = M₂V₂其中,M₁为酸的浓度,V₁为酸的体积;M₂为碱的浓度,V₂为碱的体积。

2. 酸碱中和指示剂的变色范围:酸性:红色中性:紫色碱性:绿色四、还原硝酸银法1. 还原硝酸银法计算公式:n₁V₁ = n₂V₂其中,n₁为还原剂的物质的当量数,V₁为还原剂的体积;n₂为硝酸银的物质的当量数,V₂为硝酸银的体积。

2. 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初始颜色:无色变色范围:浑浊,逐渐变淡直至消失五、气体制取实验1. 气体制取实验公式:PV = nRT其中,P为气体的压强,V为气体的体积;n为气体的物质的物质的物质的数量,R为气体常数,T为气体的温度。

六、电解实验1. 电解实验计算电荷公式:Q = It其中,Q为电荷的大小,I为电流的强度,t为流过的时间。

七、离子反应实验1. 离子反应实验计算物质浓度公式:M₁V₁ = M₂V₂其中,M₁为反应物A的浓度,V₁为反应物A的体积;M₂为反应物B的浓度,V₂为反应物B的体积。

以上是____年高考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公式总结,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化学计算总结

化学计算总结

二、有关物质的量、气体体积的计算 【要点总结】
1、 n 2、 n
m M
N NA V Vm
3、 n
4、 n c B V 5、 n V M 6、同温同压的气体: (1)
n1 V1 n 2 V2
(2)
Mr1 1 Mr2 2
7、同温同体积的气体:
n1 P1 n2 P2
【学以致用】
1、如果 ag 某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 b,则 cg 该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是( A. )
22.4bc L aN A
B.
22.4ac L bN A
C.
22.4ab L cN A
D.
22.4b L acNA
2、设 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标准状况下,22.4LH2 所含中子数是 2NA B. 4℃时 5.4 mL H2O 所含的水分子数为 0.3NA C.2L1mol/LK2SO4 溶液中离子总数是 3NA D.1molK 作为还原剂可提供的电子数为 NA 3.将 H2, O2, N2 三种气体分别装在三个容器中,当温度和密度相同时三种气体的压强的大小 关系是 .
【学以致用】
1.用足量稀硫酸溶解 FeS 和 Fe(OH)3 的混合物共 28.3g,充分反应后生成了 1.6gS,则 28.3g 混合中 FeS 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 A.4.4g B.10.7g C.17.6g D.23.9g 2.反应 A+3B=2C,若 7gA 和一定量的 B 完全反应生成 8.5gC,则 A、B、C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 为( ) A.14:3:17 B.28:12:17 C.1:3:2 D.无法确定 3.把表面被氧化的 A、B 两根铝条放入甲、乙两种溶液中。①把含有 10.2gAl2O3 的 A 放入 1L1.5mol/L 的热 NaOH 溶液甲中,过一段时间取出 A,甲溶液增重 12.6g。②把一定量的 B 放入 1L0.9mol/L 的 H2SO4 溶液乙中,过一会儿取出 B,其质量减少了 25.8g,溶液乙的质量 增加了 25.2g。设反应后甲乙两溶液体积仍为 1L。求: (1)反应后甲溶液的溶质是 ,其物质的量浓度是 。 (2)反应后乙溶液的溶质是 ,其物质的量浓度是 。 (3)反应后甲乙两溶液相混,可产生沉淀 g。

分析化学有关计算公式

分析化学有关计算公式

E=
CO VO
× 100 % =
D
× 100 %
分析化学中有关计算公式汇集
赵剑英
第三章 误差分析和数据的处理
绝对误差: Ea = x − T
_
相对误差: Er
=
x−T T
×100%
=
Ea T
×100%
绝对偏差: di = xi − x
平均偏差: d = d1 + d2 +LL+ di ×100%
n
d = ∑ xi − x n
lim x = µ
+
]2
+ β3H [H + ]3 + β4H [H + ]4
+ β1H [H +] + β5H [H + ]5
+ β6H [H + ]6
二、溶液中各级络合物的分布 设溶液中M离子的总浓度为cM,配位体L的总浓度为CL cM = [M] + [ML] + [ML2] + …… + [MLn]
cM=[M](1 + β1[L] + β2[L]2 + …… +βn[L]n)
K 不稳
= [ M ][ L ] n = 1
[ ML n ]
K稳
β 2 = K稳1 ⋅ K稳2
L
β n = K稳1 ⋅ K稳2 L K稳n
运用各级累积形成常数可以较 方便地计算溶液中各级络合物 型体的平衡浓度
[ML]=β1[M][L] [ML2]=β2[M][L]2 [ML3]=β3[M][L]3 …… [MLn]=βn[M][L]n
c = cHA + cA−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

化学计算公式大全
1.摩尔计算公式:
摩尔质量(M)=质量(m)/物质的摩尔数(n)
摩尔数(n)=质量(m)/物质的摩尔质量(M)
示例:计算5克氢气(H2)的摩尔数。

解答:氢气的摩尔质量为2克/摩尔,根据摩尔计算公式可得摩尔数为5克/2克/摩尔=2.5摩尔。

2.溶液浓度计算公式:
溶液的浓度(C)=溶质的质量(m)/溶液的体积(V)
示例:计算100毫升水溶液中含有10克盐的浓度。

解答:根据溶液浓度计算公式可得浓度为10克/100毫升=0.1克/毫升。

3.摩尔浓度计算公式:
摩尔浓度(c)=溶质的摩尔数(n)/溶液的体积(V)
示例:计算200毫升含有0.5摩尔硫酸(H2SO4)的摩尔浓度。

解答:根据摩尔浓度计算公式可得浓度为0.5摩尔/0.2升=2.5摩尔/升。

4.摩尔分数计算公式:
摩尔分数(x)=组分的摩尔数(n)/总摩尔数(N)
示例:在含有2摩尔甲烷(CH4)和3摩尔乙烷(C2H6)的混合物中,计算甲烷的摩尔分数。

解答:甲烷的总摩尔数为2+3=5摩尔,根据摩尔分数计算公式可得摩
尔分数为2摩尔/5摩尔=0.4
5.绝对温度计算公式:
绝对温度(K)=摄氏温度(°C)+273.15
示例:将20°C转化为绝对温度。

解答:根据绝对温度计算公式可得绝对温度为
20°C+273.15=293.15K。

这只是化学计算中一些常见的公式,还有很多其他的化学计算公式,
如气体定律、反应速率公式等等。

根据您的具体需要,我可以提供更多的
化学计算公式和示例,帮助您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化学计算。

化工原理化工计算所有公式总结

化工原理化工计算所有公式总结

化工原理化工计算所有公式总结化工原理是化工专业的基础课程,主要涉及到化学反应工程、质量平衡、热力学等方面的内容。

在学习化工原理过程中,需要掌握一些常用的化工计算公式。

下面就对一些常见的化工计算公式进行总结。

1.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公式: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公式通常用来计算反应速率和反应动力学参数。

常见的化学反应速率计算公式有:(1)反应速率的一般表达式:v=k[A]^a[B]^b(2)反应级数与速率常数的关系:k=v/[A]^a[B]^b2.质量平衡计算公式:质量平衡计算公式是用来计算化工过程中物质的质量平衡。

常见的质量平衡计算公式有:(1) 总质量平衡:F = F_in - F_out + R(2) 组件质量平衡:F*A = F_in*A_in - F_out*A_out + R*A3.热平衡计算公式:热平衡计算公式通常用来计算化工过程中的热平衡。

常见的热平衡计算公式有:(1)热量传递公式:Q=U*A*ΔT(2)能量平衡公式:Q=Cp*ΔT+ΔH_r4.流体力学计算公式:流体力学计算公式主要用于计算流体在管道或设备中的流动状态。

常见的流体力学计算公式有:(1)泊肃叶定理:A1V1=A2V2(2) 阿基米德原理:F_buoyancy = ρ_fluid*V_submerged*g(3) 流体阻力公式:F_resistance = 1/2*C_d*ρ_fluid*A*V^25.过程控制计算公式:过程控制计算公式主要用于协助调控化工过程中的各种物理和化学参数。

常见的过程控制计算公式有:(1)控制阀流量公式:Q=Cv*√(ΔP/ρ)(2) 温度控制回路:T = T_sp + K_p*(e + K_i∫e dt + K_d(de/dt))(3) 浓度控制回路:C = C_sp + K_p*(e + K_i∫e dt + K_d(de/dt))总结:以上只是化工原理中一部分常用的计算公式,不同的化工过程和实际问题会有不同的计算公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室计算公式归纳总结
1.原料药(按干燥品计算)
计算式:
百分含量=()%100%1⨯-⨯水分取样量测样量m m
2.容量分析法
2.1直接滴定法(计算公式之一)
供试品(%)=%100⨯⨯⨯S m T F V F-浓度校正因子F=规定
实测C C (表示滴定液的实测浓度是规定浓度的多少倍)
V-滴定体积(ml )
T-滴定度,每ml 滴定液相当于被测组分的mg 数。

例1:非那西丁含量测定:精密称取本品0.3630g ,加稀盐酸回流1h 后,放冷,用亚硝酸钠滴定液(0.1010mol/L )滴定,用去20.00ml 。

每1ml 亚硝酸钠滴定液(0.1 mol/L )相当于17.92mg 的C 10H 13O 2N 。

计算非那西丁含量测定:
供试品(%)=%100⨯⨯⨯S
m T F V 供试品(%)=%72.99%1001000
3630.092.171.01010.020=⨯⨯⨯⨯ 2.1直接滴定法(计算公式之二)
供试品(%)=()%100V ⨯⨯⨯-S m T
F V 空样
例2:取焦亚硫酸钠本品约0.15g ,精密称定,置碘量瓶中,精密加碘滴定液(0.05 mol/L )50ml ,密塞,振摇溶解后,加盐酸1ml ,用
硫代硫酸钠(0.1 mol/L)滴定液滴定。

至近终点时,加淀粉指示液2ml,继续滴定至蓝色消失;并将滴定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每1ml 碘滴定液(0.05 mol/L)相当于4.752mlNa2S203.
计算公式:供试品(%)=()
%
100
V



-
S
m
T
F
V


2.3剩余滴定法(计算公式之一)
供试品(%)=()
%
100 V



-
S
m
T
F
V


V空-滴定时,供试品消耗滴定液的体积(ml)
V样-滴定时,空白消耗滴定液的体积(ml)
F-浓度校正因子
m s-供试品的质量
例:精密称取青霉素钾供试品0.4021g,按药典规定用剩余碘量法测定含量。

先加入氢氧化钠溶液(0.1 mol/L)25.00ml,回滴时消耗0.1015 mol/L的盐酸14.20ml,空白试验消耗24.68ml。

求供试品的含量,每1ml盐酸(0.1 mol/L)相当于37.25mg的青霉素钾。

供试品(%)=()
%
100 V



-
S
m
T
F
V


青霉素钾(%)=()
%
54
.
98
%
100
1000
4021
.0
25
.
37
1.0
1015
.0
20
.
14
24.68
=




-
例:微晶纤维素的含量测定:取本品约0.125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水25ml,精密加重铬酸钾溶液(取基准重铬酸钾4.903g,加水适量使溶解并稀释至20ml)50ml,混匀,小心加硫酸100ml,迅速加热至沸,放冷至室温,移至250ml的容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
摇匀,精密量取50ml ,加邻二氮菲指示液3滴,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液(0.1 mol/L )滴定,并将滴定的结果用空白试验校正。

常用硫酸亚铁铵滴定液(0.1 mol/L )相当于0.675mg 的纤维素。

2.4剩余滴定法(计算公式之二)
供试品(%)=()%100F V 12211⨯⨯⨯-S m T
F F V
V1-消耗第一种滴定液的体积(ml )
V2-消耗另一种滴定液的体积(ml )
F1-第一种滴定液的校正因子
F1-另一种滴定液的校正因子
m s -供试品的质量
例:硬脂酸镁含量测定:取本品约1g ,精密称定,精密加硫酸滴定液(0.05 mol/L )50ml ,煮沸至油层至澄清,继续加热10分钟,放冷至室温,加甲基橙指示液1~2滴,用氢氧化钠(0.1 mol/L )滴定液滴定。

每1ml 硫酸滴定液(0.05 mol/L )相当于2.016的MgO.
3.紫外分光度法
3.1郎伯-比尔定律
A=CL E cm
%11 A- 吸收率
T-透光率
%11cm E -吸收系数,其物理意义是当溶液的浓度为1%(g/ml ),液层厚度
为1cm 时的吸收度数值。

C-100ml 溶液中所含被测物的物质的重量(按干燥品或无水物计算)g
L-液层厚度,cm
3.2紫外分光光度含量测定法-(对照品比较法)
百分含量%=
%100⨯⨯⨯s m D A A C 对
供对 例:利血平含量测定: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利血平对照品20mg ,置10ml 容量瓶中,加氯仿4ml 使溶解,用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 ,置50ml 容量瓶中,加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既得。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0.0205g ,照对照品溶液同法制备。

测定法 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ml ,分别置10ml 量瓶中,各加硫酸滴定液(0.25mol/L )1.0ml 与新制的0.3%的亚硝酸钠溶液1.0ml ,摇匀,置55℃水浴中加热30分钟,冷却后,各加新制的5%氨基磺酸铵溶液0.5ml ,用无水乙醇稀释至刻度,摇匀;另取对照品溶液与供试品溶液各5ml ,除不加0.3%的亚硝酸钠溶液外,分别用同一方法处理后作为各自相应的空白,照分光光度法,在390±2nm 的波长处分别测定吸光度,供试品溶液的吸光度为0.604,对照品的吸光度为0.594,计算利血平的百分含量。

百分含量%=
%100⨯⨯⨯s m D A A C 对
供对 百分含量%=%20.99%10010000205.0594.0604
.020=⨯⨯⨯
3.2紫外分光光度含量测定法二-(吸收系数法)
百分含量%=%100100%11⨯⨯⨯s
cm m D E A D-稀释倍数 ms-供试品的质量 公式推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