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不知的含毒性成分中药
警惕:含毒性药材成分的儿童中药
警惕:含毒性药材成分的儿童中药一、小儿至宝丸主要成分:紫苏叶、广藿香、薄荷、羌活、陈皮、白附子(制)、胆南星、天麻、钩藤、僵蚕(炒)、蝉蜕、全蝎、人工牛黄、雄黄、滑石、朱砂。
有毒药材:全蝎、雄黄、雄黄、朱砂◆全蝎:用量过大可致呼吸麻痹而死亡;过敏体质者出现过敏反应。
故须严格掌握用量,过敏体质者应忌用。
◆雄黄:主要成分为三硫化二砷。
砷及其化合物可由呼吸道、消化道及皮肤吸收而进入体内,其中约80%蓄积和分布于体内各组织。
二、小儿牛黄散主要成分:钩藤、僵蚕、天麻、全蝎、黄连、大黄、胆南星(酒炙)、浙贝母、天竺黄、半夏(制)、橘红、滑石、人工牛黄、朱砂、人工麝香、冰片。
有毒药材:全蝎、半夏、朱砂◆半夏:半夏对动物遗传物质具有损害作用;久用半夏制剂口服或肌注,少数病例会出现肝功能异常和血尿。
◆朱砂:主要成分为硫化汞,对中枢神经系统和肾功能有直接损害,长期口服可引起蓄积中毒。
三、六神丸主要成分:麝香、牛黄、蟾蜍、雄黄、冰片、珍珠。
有毒药材:蟾蜍、雄黄。
◆蟾蜍:蟾蜍含有强心甾体化合物和动物蛋白。
所含强心甾体化合物能作用于心肌,使心律失常。
所含动物蛋白,对人体有较强的致敏性,故对过敏体质者可能导致免疫反应,通过免疫机制产生对血小板的破坏和过敏性皮炎。
六神丸一旦滥用,有的人一次过量服用即中毒,有的人多次过量服用而中毒;中毒距服药时间快则20分钟,慢则0.5~2小时,个别在12小时以上。
故应严格控制六神丸的适应症与用药剂量,尤其是小儿应慎用、新生儿应禁用。
四、小儿和胃丸主要成分:荆芥、厚朴(姜制)、清半夏、苍术、广藿香、山楂、砂仁、黄连、麦芽(炒)、枳壳(麸炒)、大黄、朱砂等19味。
有毒药材:半夏、朱砂疑有毒性:厚朴、黄连◆厚朴:被怀疑有肾毒性,可导致肾脏损害,在欧洲被禁用。
◆黄连:黄连含小檗碱(黄连素),孕妇服用可导致新生儿溶血症,儿童服用可引起急性溶血、严重黄疸,在新加坡和美国被禁用。
中药副作用一览表
中药副作用一览表毒副作用与一般的副作用不同,是指用药后能导致器官损害、机体功能障碍,产生新的疾病,甚至导致死亡。
【含有马兜铃酸的药材】3GR三螺杆油泵马兜铃酸为肾毒素,能造成肾小管大量丧失,导致肾衰竭,是典型的“中草药肾病”,病情严重者需要终身做血液透析或肾移植。
马兜铃酸也是潜在的致癌物质,动物实验表明,食用马兜铃酸会导致淋巴瘤、肾癌、肝癌、胃癌和肺癌。
已知或怀疑含有马兜铃酸的药材:sn三螺杆泵马兜铃、关木通、天仙藤、青木香、广防己、汉中防己、细辛、追风藤、寻骨风、淮通、朱砂莲、三筒管、杜衡、管南香、南木香、藤香、背蛇生、假大薯、蝴蝶暗消、逼血雷、白金果榄、金耳环、乌金草等。
螺杆泵的安装尺寸可能与上述药材混用而搀杂马兜铃酸的药材:木通、苦木通、紫木通、白木通、川木通、预知子、木防己、铁线莲、威灵仙、香防己、白英、白毛藤、大青木香等。
3GR普通型三螺杆泵含有以上药材的中成药:龙胆泻肝丸、耳聋丸、八正丸(散)、纯阳正气丸、大黄清胃丸、当归四逆丸(汤)、导赤丸(散)、甘露消毒丹(丸)、排石颗粒、跌打丸、妇科分清丸、冠心苏合丸、苏合丸、YCB系列圆弧齿轮泵辛荑丸、十香返生丸、济生桔核丸、止嗽化痰丸、八正合剂、小儿金丹片(丸)、分清五淋丸、安阳精制膏、辛夷丸、儿童清肺丸、九味羌活丸(颗粒、口服液)、川节茶调丸(散)、小儿咳喘颗粒、YCB齿轮泵小青龙合剂(颗粒)。
【朱砂】主要成分为硫化汞,导致汞中毒,损害中枢神经、肾脏、消化道。
含朱砂的中成药:一捻金、二十五味松石丸、二十五味珊瑚丸、十香返生丸、七珍丸(丹)、七厘散、万氏牛黄清心丸、小儿百寿丸、YCB圆弧齿轮泵型外形及安装尺寸图小儿至宝丸、小儿金丹片、小儿惊风散、小儿清热片、天王补心丸、牙痛一粒丸、牛黄千金散、牛黄抱龙丸、牛黄清心丸、牛黄镇惊丸、安宫牛黄丸、安宫牛黄散、红灵散、苏合香丸、医痫丸、补肾益脑片、局方至宝散、纯阳正气丸、抱龙丸、柏子养心丸、胃肠安丸、lyb系列立式圆弧齿轮泵香苏正胃丸、保赤散、益元散、梅花点舌丸、琥珀抱龙丸、紫金锭、紫雪、暑症片、舒肝丸、痧药、避瘟散、人参再造丸、平肝舒络丸、再造丸、复方芦荟胶囊。
常用毒性中药材简绍及防护
2、饮食护理
• (1)、饮食宜清淡,中、轻度中毒者,给予流质 或半流质饮食,重度中毒者初期以静脉供给营养 ,后期给流质,昏迷者鼻饲饮食。
• (2)、中毒症状消失后,适当补充蛋白质,宜少 食多餐,忌辛辣、油炸、粗糙等食物。
(3)精神护理
• (1)、意识清醒者,安定患者情绪,避免不良刺 激。
• (2)、有轻生意念者,专人守护,防止意外。
乌头原碱类无毒 炮制——水蒸煮
双酪型生物碱
↓ 水、热
亲水性氨基醇类乌头原碱
毒性 总生物碱含量无关, 双酯型生物碱分解或水解程度,
子 子根。
热, 寒肢冷,腰酸脚弱,阳痿 有 尿数.阴寒内盛脾阳不足
毒 之脘腹冷痛, 水肿.寒湿
痹痛,阳虚外感
舌、四肢或全身发麻, 恶心、呕吐,烦躁不 安,甚或昏迷,皮肤 苍白,心慌气短,心 率缓慢,心律紊乱, 少数呈心率增速,血 压下降,瞳孔散大, 多数患者经及时抢救 可获恢复,但亦有少 数由于中毒过重或抢 救不及时,终因心脏 麻痹而死亡
• 4.对昏迷的病人应尽量避免洗胃。
(3)导泻法:用于清除肠道毒素
加速毒物从肠道排出,避免肠内吸收,可口服 通下药。 • (1)硫酸镁或硫酸钠(15-30)克,加水一杯(约200毫 升)口服。 • (2)中药大黄面10克,元明粉15克,开水冲服。 • (3)石蜡油或蓖麻油30毫升口服。
• 如果中毒时间已超过6小时或服通下药2小 时后,可采取温水或肥皂水灌肠,排出肠 腔药毒。
(以及相对应的对照品)
香港规管的31种毒剧药
砒石
砒霜
轻粉
朱砂
洋金花 闹羊花 生巴豆 红娘虫
红粉 青娘虫 白降丹 水银
班蝥
雌黄
生草乌 雪上一支蒿
有毒中药及其毒性成分
有毒中药及其毒性成分毒性成分不同其毒理一般说来,中药毒性是由于药物所含有毒性成分引起的毒性反应,机制及毒性反应的表现亦不同。
1毒性成分为生物碱的中药含乌头碱类:含乌头碱中药有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支蒿等,其毒性主要表现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的症状,中毒机理是过量的乌头碱先兴奋后麻痹各种神经末梢,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甚至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以致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而致死。
含阿托品类:百花曼陀罗、茛菪、小天仙子等含茛菪碱、东茛菪碱和阿托品生物碱,此类生物碱皆为M -胆碱受体阻滞剂,其中毒机理主要为抗M -胆碱能反应,对周围神经则为抑制交感神经机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则为兴奋作用,严重者转入中枢抑制致嗜睡、昏迷。
致死原因主要是因脑中枢缺氧,脑水肿而压迫脑干,使呼吸中枢抑制或麻痹,呼吸和循环衰竭。
含番木鳖碱类:马钱子、吕宋果等的种子均含番木鳖碱(士的宁 )和马钱子碱,其中以含番木鳖碱毒性最大,治疗量的士的宁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
中毒量则破坏反射活动的正常过程,使兴奋在整个脊髓中扩散而呈特有的强直性痉挛。
严重者可因呼吸肌强直性收缩而引起窒息。
士的宁还能加强阻止胆碱脂酶破坏乙酰胆碱的作用,使肠蠕动加强,致腹痛、腹泻。
马钱子碱和士的宁极大剂量时,均可阻断神经肌内传,呈现箭毒样作用。
马钱子也可直接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 [6] 。
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含秋水仙碱类:光慈菇和山慈菇的鳞茎均含秋水仙碱,秋水仙碱在体内有积蓄作用,排泄甚慢,当其在体内被氧化成二秋水仙碱时则有剧毒,能对呼吸中枢、胃肠道及肾有刺激性毒性反应,中毒后可产生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肾缺血导致肾小管坏死而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含麻黄碱类:中药麻黄所含的麻黄碱对呼吸、血管运动中枢神经及交感神经皆有一定毒害,即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并能使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有类似肾上腺素样作用。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含雷公藤碱类: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均含雷公藤碱,雷公藤碱有剧毒,煎煮时间不够或过量服用本品后,对胃肠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剧烈腹痛、呕吐、腹泻、便血;后期发生尿毒症时,胃肠道症状加剧。
28种毒性中药
水银中毒(1)
• .急性汞中毒 • (1)全身症状 口内金属味、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乏力
、全身酸痛、寒战、发热(38~39℃),严重者情绪激动、烦躁不安、失眠 甚至抽搐、昏迷或精神失常。
• (2)呼吸道表现 咳嗽、咳痰、胸痛、呼吸困难、发绀、听诊可于两肺闻及 不同程度干湿哕音或呼吸音减弱。
• 【功能主治】逐水祛痰,破积杀虫。治水肿腹胀,痰、食 、虫积,心腹疼痛,慢性气管炎,咳嗽,气喘,淋巴结、 皮肤、骨、副睾等结核,疥癣,痔瘘。
狼毒
•
17生马钱子
• 【来源】马钱科植物马钱子Strychnos nux-vomica L. 的干燥 种子。
• 【功能主治】 兴奋健胃,消肿毒,凉血。主治四肢麻木, 瘫痪,食欲不振,痞块,痈疮肿毒,咽喉肿痛。
• 【化学成分】该品含雪上一枝蒿甲、乙、丙、丁、戊、己 、庚素,乌头碱,次乌头碱,3-去氧乌头碱,3-上一枝蒿
28藤黄
• 【来源】为藤黄科 (Guttiferae) 植物藤黄 (Garcinia hanburyi Hook.f. 或 Garcinia Morella Desr.) 的胶状树脂 。
肿块,积年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
26蟾酥
• 【来源】蟾蜍表皮腺体的分泌物 • 【功能主治】小儿疳疾,脑疳。一又可治背部疔疮及一切
肿毒。
27雪上一支蒿
• 【来源】毛茛科植物短柄乌头Aconitum brachypodun Diels ,以块根入药。秋末挖根,除去泥土,晒干。
• 【功能主治】消炎止痛,祛风除湿。用于跌打损伤,风湿 骨痛,牙痛;外用治骨折,扭伤,疮疡肿毒。
• 【功用主治】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 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 不眠。外消痈肿。
常见肝肾毒性的中药
常见肝肾毒性的中药1、肝毒性中药川楝子:对肝脏的毒性作用较强,可发生中毒性肝炎ALT、AST显着升高;配伍:白芍;一收一散,疏肝之中兼敛肝阴,补肝体而和肝用,刚柔相济;栀子:有毒成分:栀子苷血清中ALT↑、AST↑、TBIL↑;肝组织微粒体细胞色素CYP3A2的含量和活性均降低;机制:可能是栀子苷能抑制CYP3A2使毒性成分代谢减慢、蓄积而使中毒反应明显;补骨脂:血清中AST、ALT、ALP值与对照组比较有升高趋势肝脏形态结构基本正常何首乌:有毒成分:由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酸等组成的蒽醌类化合物.水提组分或醇提组分可造成急性肝损伤,并呈现一定的“量一时一毒”关系款冬花:有毒成分:吡咯烷类生物碱血清中ALT 、AST、TBIL的含量均升高,肝组织水肿,点状坏死甚至碎片状坏死,也可见少量的炎细胞浸润;山豆根:醇提物和水提物均可造成肝损伤,但是水提组分的毒性大于醇提的.并呈现“量一时一毒”关系;血清中SOD超氧化物歧化酶、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含量下降.MDA丙二醛含量增加,其含量的变化可能与氧化损伤有关;山豆根致肝损伤涉及许多基因的改变.PPAR过氧化酶体增殖物激活型受体信号通路与其相关;苍术:有毒成分:苍术甙致命性的广泛肝坏死,伴有低血糖和肾衰;苍耳子:水提物的肝毒性要明显大于醇提物,长时间和大剂量的用药会加重肝损伤;血清中氨基转移酶升高,肝脏脂质过氧化损伤 ;肝组织的 DNA受到损伤, DNA的合成受到影响;✓肾毒性和致癌性的潜在危险,人们对大黄安全性的忧虑还波及到何首乌、芦荟、决明子、番泻叶、虎杖等众多的含蒽醌类成分的中药;✓传统中药理论与肝毒性之间的关系比较明显的是在五味理论中,资料表明具苦、甘、辛、成四种气昧属性的中药之间肝毒性的发生率虽无明显差异,但均有发生,,是否能提示与酸性生津养阴和酸能人肝的中医理论有关,尚有待进一步研究;2、肾毒性中药柴胡:有毒成分:挥发油及柴胡皂苷;常用量中毒量:35g以上;可致敏;天花粉:有毒成分:天花粉蛋白;常用量不宜长期服用,尤其是特异体质者;山豆根:有毒成分:苦参碱及金雀花碱;常用量中毒量:12g以上,有服60g死亡的报道,不宜久煎,慎与大黄合用;山豆根10 g以上入煎剂绝大多数有中毒反应;山豆根用量在15~ 20 g,其中毒反应率在50%,用量在10~12 g,其中毒反应率在17.6%;威灵仙:有毒成分:白头翁素及皂苷类;常用量中毒量:50g以上,主要是过敏反应;蜈蚣:有毒成分:组织胺样物质溶血性蛋白质;常用量中毒量:15g以上,多为过敏反应;有2天连服蜈蚣4条致死的报道;虎杖:有毒成分:蒽醌类化合物;中毒量:60g以上,常量即可发生过敏反应;泽泻:有毒成分:苷类生物碱;中毒量:30g以上;过量可直接损害肾小管;白果:有毒成分:白果中性素;或中毒量:20粒以上,与炮制方法有关,可直接损伤肾小管入煎剂可生用,入丸剂宜煨熟用;中毒量:30g以上,不可过量久服;川楝子:有毒成分:川楝素;中毒量:生用6~8g,炒用30g以上;可直接损伤肾小管;水蛭:有毒成分:水蛭蛋白、水蛭索;常用量:中毒量:15g以上;槟榔:有毒成分:槟榔碱;中毒量:60g以上;可引起肾实质的损害,出现肾炎样改变;不宜空腹服用;山慈姑:有毒成分:秋水仙碱;中毒量:15g以上,可引起肾小管损伤,出现肾炎样改变; 补骨脂:有毒成分:补骨脂酚对人肾近曲小管上皮细胞HK-2有明显的毒性;亦可导致光毒性接触性皮炎HLM人肝微粒体中CYP酶将补骨脂酚代谢转化为无毒或毒性较小的代谢产物;。
食药总局:28种有毒中药材须警示
食药总局:28种有毒中药材须警示对于中药材,很多人都是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里,中药材也因此被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而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要求砒霜、生马前子、生川乌、生草乌等28种有毒中药材须警示,明确注明含有毒成分!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发布公告,要求含毒性中药饮片中成药品种说明书必须增加其含有毒性饮片的警示语,涉及国家秘密技术的中成药品种也在其列。
专家指出,这一改变一方面为了平息国际社会对我国含毒中成药的误解,另一方面也是中药科学化、规范化管理迈出的重要一步。
28种有毒中药材须警示中药在很多人眼里都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每次一说公布配方,就有药企跳出来,以祖传秘方、保密配方为由拒绝公开。
现在,这层“面纱”有望被揭开。
《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办公厅关于修订含毒性中药饮片中成药品种说明书的通知》上明确指出,凡处方中含有《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中收载的28种毒性药材制成的中药饮片(含有毒性的炮制品)的中成药品种,相关药品生产企业应在其说明书(成分)项下标明该毒性中药饮片名称,并在相应位置增加警示语:“本品含×××”。
其中特别提到,涉及国家秘密技术的中成药品种应按照上述要求修订说明书。
根据规定,相关药品生产企业需在今年12月31日前进行申请报备。
记者了解到,此次国家食药监总局要求注明的有毒中药成分包括28种,分别是砒石(红砒、白砒)、砒霜、水银、生马前子、生川乌、生草乌、生白附子、生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青娘虫、红娘虫、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闹阳花、雪上一枝蒿、红升丹、白降丹、蟾酥、洋金花、红粉、轻粉、雄黄。
这些中药成分初听上去很陌生,但含有这些成分的不少药品却是很多家庭的常备药。
记者走访金象、百世德等药房发现,同仁堂藿香正气水、天施康复方鲜竹沥液含有“生半夏”,云南白药伤湿止痛膏、天和麝香壮骨膏、同仁堂狗皮膏含有“生川乌”;同仁堂木瓜丸、活络丹、养安堂三七伤药片含有“生草乌”;同仁堂金匮肾气丸、仲景右归丸、附子理中片含有“生附子”;同仁堂牛黄解毒丸、安宫牛黄丸、牛黄解毒软胶囊则含有雄黄。
72种有毒的中药材
72种有毒的中药材
很多朋友认为,中药材是安全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中药材也有一定的毒性,而且其中部分中药材的毒性还比较大,大家一定要慎用。
2000版《药典》初步总结出72种有毒的中药材,现列举如下,供朋友们作为参考——大毒共38种:川乌、马钱子、马钱子粉、天仙子,巴豆、巴豆霜、红粉、闹羊花,草乌、共10种。
有毒:干漆、土荆皮、山豆根、千金子、千金子霜、制川乌、天南星、木子、甘遂、仙草、白附子、白果、半夏、朱砂、华山参、全蝎、关木通、芫花、苍耳子、两头尖、附子、苦楝皮、金钱白花蛇、京大戟、制草乌、牵牛子、轻粉、香加皮、洋金花、常山、商陆、硫磺、雄黄、欧麻子、蜈蚣、罂粟壳、蟾酥。
小毒共24种:丁公藤、九里香、土虫,川楝子、小叶莲、水蛭、艾叶、北豆根、地枫皮、红大戟、两面针、吴茱萸、苦木、苦杏仁、草乌叶、南鹤虱、鸭胆子、重楼、急性子、蛇床子、猪牙皂、锦马众、蒺藜、鹤虱。
以上《药典》规定的有毒中药材可能出现在不同患者中药处方和成药中,当患者或医生接触到这些药物的时候需要格外小心,留意药物的使用剂量、不良反应和适应症,千万不要轻易使用。
主要原因就是这些药物都不同程度含有这样或那样的毒性化
学成分,这些毒性成分有可能导致不同的不良反应。
例如服用壮骨关节丸引起高血压。
复方桔梗片导致心房纤颤。
乌头类引起心率加速,房室传导阻滞。
雷公藤引起心肌损害等等。
常见有肾毒性的中草药
近年来,由于中药运用不当或滥用,致使中毒现象时有发生,而中药所致的肾脏损害,尚未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
现将常见有肾毒性的中草药简介如下。
雷公藤:有毒成分为雷公藤生物碱。
具有消炎、止痛和免疫抑制作用。
中毒者多为用量过大者,也有常规剂量(1mg/kg·d)引起中毒者。
累计中毒者多见。
有资料报道,服用雷公藤发生不良反应184例,其中肾损害发生率为25.5 9/6,死亡率为14.7%。
还有文献报道雷公藤中毒214例,肾损害占总例数的54.2%,44例因急性肾衰竭致死,占37.6%。
木通:有毒成分为马兜铃酸与木通碱。
为马兜铃科木通马兜铃的藤茎,商品名习称关木通。
具有利尿、强心作用。
有文献报道木通煎剂或含木通的中药煎剂服用后引起急性肾衰竭者10例。
8例因急性肾衰竭于服药后5~25天死亡,剂量50~200g;1例连服有木通25g的中药10剂,引起急性肾衰竭。
木通常用量为3~6g,超量应用是造成肾损伤的重要因素。
朱砂:有毒成分为硫化汞。
汞是肾毒性最大的重金属之一,药用为二价汞盐,仍有很大的毒性。
朱砂具有清心镇惊、安神解毒的功能。
进入体内的汞70%由肾脏排泄。
有些中成药含朱砂量很高。
如朱砂安神丸含20%,万氏牛黄清心丸含10.2 9/6。
按每日服朱砂安神丸2丸计算,则每日可能服入可溶性汞0.75mg。
据文献报道,二价汞盐使人产生中毒的剂量为5mg,所以服药时间稍长,10天左右就会产生蓄积中毒。
因此,中国药典1995年版已将朱砂安神丸、磁朱丸淘汰。
苍耳子:有毒成分为苍耳子毒苷。
常用量3~lOg,中毒量30g以上。
可直接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甚至发生广泛的近曲小管坏死,导致急性肾衰竭,也可直接损害肾小球。
柴胡:有毒成分为挥发油及柴胡皂苷。
常用量3~lOg,中毒量35g以上。
可致敏。
天花粉:有毒成分为天花粉蛋白。
常用量3~12g,不宜长期服用,尤其是特异体质者。
白头翁:有毒成分为白头翁素和三萜皂苷。
常用量10~15g,中毒量30g 以上,可引起肾脏损害,出现肾炎样改变。
7种中药别乱吃,否则伤肝又伤肾
7种中药别乱吃,否则伤肝⼜伤肾⽣病吃药是⼈之常情!但不少⼈,⼀⽣病就纠结到底看中医还是看西医。
⽣病就医⽅向不同,主要根本还是考虑中药和西药的对⾝体的伤害。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濡⽬染的⼀句⼴告词“纯中药制剂绝⽆副作⽤”灌输到⼈们的思想中,并且根深蒂固。
从此,⼈们对“纯天然”的万物追捧,例如野菜、中药等。
当然,有⼈需求,就有⼈开发市场。
⼀些有商业头脑的卖家把“纯天然⽆毒副作⽤”吹嘘的天花乱坠。
如此以来,⼈们更是坚信⾃⼰愚昧的观点就是真理。
殊不知,不能⼀棒⼦打死所有纯天然物品,但是万物不可能皆善。
我们知道西医是有科学数据作为⽀撑的,⽽中药并没有像西药⼀样,经过严苛的药检。
所以,这也正是很多中成药副作⽤项为什么写有“毒副作⽤不明”,⽽不是“⽆”!当然,看到⼩康医⽣说到此处时,不管你以往的观点是什么,从今往后,请坚信:“中药⽆毒副作⽤”“中药⽐西药副作⽤⼩”都是没有依据的说辞。
事实很多案例也证实了此观点。
在临床上有很多服⽤中药材导致肝肾损伤的案例。
因为肝脏和肾同属于代谢器官,药物会在这两处分解和代谢。
如果⼤量服⽤带有毒性的药物(这⾥特指没⽤科学证实的不明中药),会导致肝肾损伤。
⽇常常见七种中药,提醒⼤家,需要绝对警惕:⼀、⼟三七三七是⽣活中最常⽤到的中药材之⼀,具有疏通⾎管、辅助治疗肝病的效果,但是它和⼟三七绝对不是⼀个种类。
如果盲⽬服⽤⼟三七的话,就容易导致肝肾中毒。
因为该药材中含有吡咯烷⽣物碱,长期⼤量⾷⽤就会导致⼩静脉内⽪细胞受损、阻碍肝肾⼩静脉,从⽽导致肝肾伤害。
特别是对肾脏伤害⽆法逆转,严重情况下,还有可能发展为慢性肾衰、尿毒症等。
⼆、何⾸乌这种中药材本⾝有安神、养⾎的功效,⽽且中医认为制何⾸乌还能起到补肝益肾、滋养头发的效果。
很多护发产品中都能看到何⾸乌成分,所以⼤家对该药材都⼗分信任。
殊不知,近些年由何⾸乌导致肝肾中毒的案例频频出现,⽽且国家⾷药总局更是检测出了何⾸乌的肝毒性。
它含含有⼀定⼤黄素、⼤黄素甲醚、⼤黄酸成分,如果长期⼤量服⽤,就会导致肝脏疾病、急性肝中毒等问题出现。
附子慢性蓄积中毒案例
附子慢性蓄积中毒案例附子,又名砒霜,是一种有毒的中药材,具有镇痛、镇静、抗惊厥等作用。
然而,由于其毒性较大,若使用不当或超量服用,容易导致中毒。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起附子慢性蓄积中毒的案例,以警示大家正确使用中药材。
患者李某,男,45岁,因患有慢性风湿性关节炎,长期服用中药治疗。
其中,一名中医师在治疗过程中,多次开具了含有附子的中药方剂。
由于患者对药物的效果不满意,他在未经医嘱的情况下增加了药物的剂量,并长期服用。
渐渐地,患者出现了头晕、恶心、呕吐、四肢麻木等症状,就诊于当地医院。
经过详细的检查和询问,医生得知患者长期服用含有附子的中药,怀疑其患有附子中毒。
经过进一步的实验室检查,患者的血液中发现了附子的毒性成分——砒霜碱。
诊断结果证实,患者患有附子慢性蓄积中毒。
医生立即对患者进行了解毒治疗,并告知患者家属停止使用含有附子的中药。
经过数日的治疗,患者的症状得到了明显缓解,但由于长期服用附子,患者的肝肾功能已经受到了不可逆的损害。
这起案例引起了人们对中药使用的关注。
中药材虽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其毒性也不可小觑。
特别是像附子这样的高毒性中药材,必须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严格控制剂量,避免发生中毒事件。
因此,我们呼吁广大患者在使用中药时一定要遵医嘱,不可擅自增减药量或更换药材。
同时,中医师在开具中药方剂时,也应当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慎重选择药材,并告知患者正确的服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总之,中药虽好,但千万不可掉以轻心。
希望这起附子慢性蓄积中毒案例能够引起更多人对中药使用的重视,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让我们共同呵护健康,正确使用中药,远离中毒风险。
有毒中药及其毒性成分
有毒中药及其毒性成分一般说来,中药毒性是由于药物所含有毒性成分引起的毒性反应,毒性成分不同其毒理机制及毒性反应的表现亦不同。
1 毒性成分为生物碱的中药含乌头碱类:含乌头碱中药有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支蒿等,其毒性主要表现为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系统的症状,中毒机理是过量的乌头碱先兴奋后麻痹各种神经末梢,刺激迷走神经中枢,甚至麻痹血管运动中枢、呼吸中枢,以致心源性休克、呼吸衰竭而致死。
含阿托品类:百花曼陀罗、茛菪、小天仙子等含茛菪碱、东茛菪碱和阿托品生物碱,此类生物碱皆为M-胆碱受体阻滞剂,其中毒机理主要为抗M-胆碱能反应,对周围神经则为抑制交感神经机能,对中枢神经系统则为兴奋作用,严重者转入中枢抑制致嗜睡、昏迷。
致死原因主要是因脑中枢缺氧,脑水肿而压迫脑干,使呼吸中枢抑制或麻痹,呼吸和循环衰竭。
含番木鳖碱类:马钱子、吕宋果等的种子均含番木鳖碱(士的宁) 和马钱子碱,其中以含番木鳖碱毒性最大,治疗量的士的宁能增强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过程。
中毒量则破坏反射活动的正常过程,使兴奋在整个脊髓中扩散而呈特有的强直性痉挛。
严重者可因呼吸肌强直性收缩而引起窒息。
士的宁还能加强阻止胆碱脂酶破坏乙酰胆碱的作用,使肠蠕动加强,致腹痛、腹泻。
马钱子碱和士的宁极大剂量时,均可阻断神经肌内传,呈现箭毒样作用。
马钱子也可直接损害肾小管上皮细胞,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6 ] 。
医学教育网收集整理含秋水仙碱类:光慈菇和山慈菇的鳞茎均含秋水仙碱,秋水仙碱在体内有积蓄作用,排泄甚慢,当其在体内被氧化成二秋水仙碱时则有剧毒,能对呼吸中枢、胃肠道及肾有刺激性毒性反应,中毒后可产生水电解质紊乱、酸中毒、肾缺血导致肾小管坏死而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
含麻黄碱类:中药麻黄所含的麻黄碱对呼吸、血管运动中枢神经及交感神经皆有一定毒害,即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松弛作用,并能使心率加快、外周血管收缩、血压升高,有类似肾上腺素样作用。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含雷公藤碱类:雷公藤、昆明山海棠均含雷公藤碱,雷公藤碱有剧毒,煎煮时间不够或过量服用本品后,对胃肠道有强烈的刺激作用,可引起剧烈腹痛、呕吐、腹泻、便血;后期发生尿毒症时,胃肠道症状加剧。
中药中有毒的药名
中药中有毒地药名:有毒中药目录丁公藤九里香干漆土荆皮土鳖虫蛰虫蟾酥绵马贯众炭山豆根千金子川乌制川乌千金子霜鹤虱绵马贯众川楝子小叶莲马钱子天仙子马钱子粉蕲蛇金钱白花蛇天南星木鳖子巴豆巴豆霜白果罂粟壳草乌北豆根白附子水蛭甘遂半夏蜈蚣蛇床子华山参地枫皮艾叶仙茅朱砂蒺藜常山苍耳子红大戟全蝎红粉芫花蓖麻子商陆两头尖两面针吴茱萸附子苦木雄黄急性子苦杏仁苦楝皮京大戟闹羊花制草乌硫黄重楼草乌叶南鹤虱牵牛子轻粉鸦胆子斑蝥香加皮猪牙皂洋金花三分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有毒中药大辞典第一篇有毒抗癌药:蟾酥、喜树、长春花、山慈姑、光慈姑第二篇有毒止痛药:延胡索、马钱子、铁棒锤、天仙子、白屈菜第三篇有毒麻醉药:洋金花、闹羊花、六轴子、醉乌草、茉莉根第四篇有毒解表药:细辛、白芷、苍耳子、苍耳第五篇有毒清热药:、有毒清热解毒药:北豆根、山豆根、地不容、马鞭草、有毒清热燥湿药:苦参、鸦胆子、博落回、拳参、白英、有毒清热泻火药:芦荟、有毒清热滚血药:白头翁、蛇莓、有毒滋阴清热药:天花粉、密蒙花第六篇有毒祛风湿药: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白花蛇、青风藤第七篇有毒泻下药:大黄、巴豆、红大戟.第八篇有毒渗湿利尿药:泽漆、关木通、石蒜、第九篇有毒催吐药:藜芦、瓜蒂、胆矾第十篇有毒抗疟药:常山、土常山、八仙花第十一篇有毒理气药:川楝手、青木香、烟草第十二篇有毒活血祛瘀药:三七、水蛭、虻虫第十三篇有毒止血药:马勃、紫金龙、麦角第十四篇有毒温里药:附子、川乌头、草乌头第十五篇有毒平肝熄风药:全蝎、蝎毒、蜈蚣第十六篇有毒开窍药:皂荚、猪牙皂第十七篇有毒安神药:朱砂、徐长卿第十八篇有毒化痰止咳平喘药:苦杏仁、半夏、天南星第十九篇有毒补益药:人参、壁参、雪莲花第二十篇有毒收涩药:五倍子、罂粟壳、白矾第二十一篇有毒消导药:槟榔第二十二篇有毒驱虫药:使君子、苦楝皮、雷丸第二十三篇有毒强心药:万年青根、夹竹桃、黄花夹竹桃第二十四篇有毒续筋接骨药:小天蒜、披麻草根、独一味第二十五篇有毒外用药:蟾酥、斑蝥、露蜂房毒性成分与临床表现(一)常见植物类有毒中药.含乌头碱类地有毒中药川乌、草乌、附子、关白附、天雄、毛莨、雪上一枝蒿等均含有乌头碱,乌头碱地毒性剧烈,服用乌头碱即可中毒,致死量为~,~可使人速死.其毒理是对迷走神经有强烈地兴奋作用,对中枢神经先兴奋后麻痹,中毒致死地主要原因为心律失常及呼吸中枢麻痹.中毒后可有舌、唇发麻,手足、肢体麻木,恶心呕吐,心慌心悸,吞咽困难,胸闷,流涎,面色苍白,汗出身冷,烦躁不安或间有抽搐血压下降等,可因呼吸麻痹及心力衰竭而死亡.b5E2R。
常用的中药毒副作用一览表(请收藏)
常用的中药毒副作用一览表(请收藏)很多人以为中药药性平和,无毒副作用,有病治病,“无病健身”。
但事实远非如此,专家指出,不合理使用中药也会引起不良反应。
就像我们常说的“是药三分毒”,快来跟小编一起学习下都哪些中药具有毒副作用吧!【板蓝根喝】多了伤脾胃甲型H1N1流感逼近,一些感冒药因此热卖。
不少人不管有病没病,每天喝板蓝根。
望副主任医师李智说,预防流感关键在于自身调理,如果吃药,一定要对症。
板蓝根药性苦寒,是清热解毒的药品,对于体质较强、爱上火的人疗效较好,如果患者本身属于虚寒体质,面色发黄且经常拉肚子,则不适合吃板蓝根。
另外,人在健康状态下服用板蓝根过多,会伤及脾胃,反而容易引发其他疾病。
尤其是小孩,脾胃功能尚未健全,多服板蓝根,更容易引起消化不良等症状。
【六味地黄丸】年轻人不宜用很多人一觉得有点腰酸背痛,就吃几瓶六味地黄丸补一补。
中医主任医师尹志超指出,“六味地黄丸”并非人人适用。
六味地黄丸只适合阴虚患者,肾阴不足的人,特别是中年人适宜服用。
年轻人或者肝脾湿热、肺热的人服用六味地黄丸,不但会加重湿热,还会导致口舌生疮、小便发黄等现象,还可能越补身体越不适,甚至使原有病情加重。
所以六味地黄丸在服用前一定要咨询医生,弄清是否对症,千万不能当成补品随便吃,也不能过量吃。
【乌鸡白凤丸过】量服月经失调乌鸡白凤丸被很多女性奉为美容调经的上品,但事实上,乱吃乌鸡白凤丸,不仅不能调理月经,反而会月经失调。
乌鸡白凤丸主要适合于气血亏虚的月经失调,并不能包治所有的月经病。
对一些因肝郁、痰湿等因素引起的月经不调,服用乌鸡白凤丸效果可能还适得其反。
一旦药不对症,滥用补益药,反而可能导致血热化风化燥而出现痤疮、失眠、便秘等症状。
另外,乌鸡白凤丸火气较大,夏天最好少吃或不吃。
【牛黄解毒片超】服三天慢性中毒牛黄解毒片是祛火药。
很多有便秘、痤疮的患者,为了泻火解毒,缓解症状,自行大量、长期地服用牛黄解毒片,结果却出现了皮疹、剧痒、发热、哮喘、胸闷、心悸、腹泻等不正常现象。
中药中有毒的药名
中药中有毒得药名:有毒中药目录丁公藤九里香干漆土荆皮土鳖虫/蛰虫蟾酥绵马贯众炭山豆根千金子川乌制川乌千金子霜鹤虱绵马贯众川楝子小叶莲马钱子天仙子马钱子粉蕲蛇金钱白花蛇天南星木鳖子巴豆巴豆霜白果罂粟壳草乌北豆根白附子水蛭甘遂半夏蜈蚣蛇床子华山参地枫皮艾叶仙茅朱砂蒺藜常山苍耳子红大戟全蝎红粉芫花蓖麻子商陆两头尖两面针吴茱萸附子苦木雄黄急性子苦杏仁苦楝皮京大戟闹羊花制草乌硫黄重楼草乌叶南鹤虱牵牛子轻粉鸦胆子斑蝥香加皮猪牙皂洋金花三分三中华人民共与国有毒中药大辞典第一篇有毒抗癌药:蟾酥、喜树、长春花、山慈姑、光慈姑第二篇有毒止痛药:延胡索、马钱子、铁棒锤、天仙子、白屈菜第三篇有毒麻醉药:洋金花、闹羊花、六轴子、醉乌草、茉莉根第四篇有毒解表药:细辛、白芷、苍耳子、苍耳第五篇有毒清热药:1、有毒清热解毒药:北豆根、山豆根、地不容、马鞭草2、有毒清热燥湿药:苦参、鸦胆子、博落回、拳参、白英3、有毒清热泻火药:芦荟4、有毒清热滚血药:白头翁、蛇莓5、有毒滋阴清热药:天花粉、密蒙花第六篇有毒祛风湿药:雷公藤、昆明山海棠、白花蛇、青风藤第七篇有毒泻下药:大黄、巴豆、红大戟。
第八篇有毒渗湿利尿药:泽漆、关木通、石蒜、第九篇有毒催吐药:藜芦、瓜蒂、胆矾第十篇有毒抗疟药:常山、土常山、八仙花第十一篇有毒理气药:川楝手、青木香、烟草第十二篇有毒活血祛瘀药:三七、水蛭、虻虫第十三篇有毒止血药:马勃、紫金龙、麦角第十四篇有毒温里药:附子、川乌头、草乌头第十五篇有毒平肝熄风药:全蝎、蝎毒、蜈蚣第十六篇有毒开窍药:皂荚、猪牙皂第十七篇有毒安神药:朱砂、徐长卿第十八篇有毒化痰止咳平喘药:苦杏仁、半夏、天南星第十九篇有毒补益药:人参、壁参、雪莲花第二十篇有毒收涩药:五倍子、罂粟壳、白矾第二十一篇有毒消导药:槟榔第二十二篇有毒驱虫药:使君子、苦楝皮、雷丸第二十三篇有毒强心药:万年青根、夹竹桃、黄花夹竹桃第二十四篇有毒续筋接骨药:小天蒜、披麻草根、独一味第二十五篇有毒外用药:蟾酥、斑蝥、露蜂房毒性成分与临床表现(一)常见植物类有毒中药1、含乌头碱类得有毒中药川乌、草乌、附子、关白附、天雄、毛莨、雪上一枝蒿等均含有乌头碱,乌头碱得毒性剧烈,服用乌头碱0、2 mg即可中毒,致死量为2~4mg,4~6 mg可使人速死。
常用毒性中药材(63种)
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
0.5~2g用龙眼肉包裹或装胶囊吞服。外用适量。
因有局部剌激作用,故需包裹后服用。
22
香加皮
有毒
辛、苦,温,有毒。归肝、肾、
心经
3~6g
本品毒性主要是强心成份,其酒浸剂作用更强,临床应注意用量及应用时间,以防中毒。
23
重楼
有小毒
苦,微寒,小毒。归肝经
3~9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60
雄黄
有毒
辛,温,有毒。归肝、大肠经
0.05~0.1g,入丸散用。外用适量,熏涂患处。
内服慎用;不可久用;孕妇禁用。
61
蓖麻子
有毒
甘、辛,平;有毒。归大肠、肺经
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也可入丸剂内服。
应用时注意剂量和使用时间。
62
罂粟壳
有毒
酸、涩、平,有毒。归肺大肠、肾经
3~6g
麻醉药品管理的品种。品易成瘾,不宜常服,婴幼儿及哺乳期妇女忌用。
26
蛇床子
有小毒
辛、苦,温,有小毒。归肾经
3~9g。外用适量,多煎汤熏洗,或研末调敷。
肾家有火及下部有热者勿服。
27
猪牙皂
有小毒
辛、咸,温,有小毒。归肺、大
肠经
1~1.5g,多入丸散。外用研末吹鼻
取嚏或调敷。
孕妇及咳血、吐血者禁用。
28
绵马贯众
有小毒
苦,微寒,有小毒。归肝、胃经
4.5~9g
阴虚内热及脾胃虚寒者不宜服用,孕妇应慎用。
9
艾叶
有小毒
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肾经
3~9g。外用适量,供灸治或熏洗。
曾有口服用量较大而中毒的报道,应予注意。
常见有毒中药及含毒中药的中成药
全身麻木、頭暈頭痛、精神恍惚、言語不清、小便失禁或四肢抽搐、呼吸衰竭;心律失常、血壓下降、口唇紫紺、四肢厥冷;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
中毒解救
清除毒物,在無驚厥及嚴重心律失常情況下,反復催吐、洗胃
肌注阿托品0.5~1.0mg,根據病情可注射數次。如未見症狀改善或出現阿托品毒性反應,可改用利多卡因靜注或靜滴
中毒解救
清除毒物,洗胃、導瀉,較大量的靜脈輸液。服用蛋清、牛奶、豆漿、藥用炭等吸附毒物,保護胃黏膜,必要時可使用二巰基丙醇類
對症治療,糾正水電解質紊亂,抗休克、腎透析等
甘草、綠豆煎湯飲用,也可以用中醫對症治療
硃砂、輕粉、紅粉
含硃砂、輕粉、紅粉的中成藥
牛黃清心丸、牛黃抱龍丸、抱龍丸、朱砂安神丸、天王補心丸、蘇合香丸、人參再造丸、安宮牛黃丸、牛黃千金散、牛黃鎮驚丸、紫雪丹、活絡丸、追風透骨丸、蟾酥丸、紫金錠等
常見有毒中藥及含有毒中藥的中成藥
烏頭
含烏頭類藥物的中成藥
追風丸、追風透骨丸、大活絡丸、小活絡丸、三七傷藥片、附子理中丸、金匱腎氣丸、木瓜丸、小金丸、風濕骨痛膠囊、祛風止痛片、祛風舒筋丸、正天丸、右歸丸等
中毒機制
主要有的成分為烏頭堿,一般中毒量為0.2mg,致死量2~4mg。主要是神經系統毒性,使其先興奮后抑制,並可直接作用於心臟,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室顫而死亡
中毒解救
清除毒物,催吐、洗胃、導瀉,服用蛋清、活性炭等,并大量飲水或靜脈輸入葡萄糖注射液
立即停藥,并根據肝臟損害的表現,進行保肝治療尤為重要
甘草、綠豆煎湯飲用,或以薑汁、米醋、甘草煎液混合飲
清除毒物,催吐、洗胃、導瀉
對症治療及支持治療
甘草、綠豆煎湯飲用,或以白菜或白蘿蔔搗爛取汁加糖頻服
你不可不知的毒药
你不可不知的毒药光华管理学院王捷薇关键词:毒药错误理解中药砒霜古代帝王非正常死亡毒药,一个给人以神秘遐想和恐怖畏惧的死亡之神,千百年来在历史的演变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有多少王侯将相在生命终结时面对的是一杯有毒的鸩酒,又有多少篡位者投毒害主,最终走向权利的皇冠。
毒药,意味着死亡,因而也就更加的神秘和恐怖了。
然而,这个死亡之神到底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远,它是否永远扮演生命终结者的角色,古代有多少帝王死在这隐秘的毒药下,接下来将一一为您揭晓。
一.有关毒药的常见错误理解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鹤顶红”、“孔雀胆”这些剧毒物的名字,似乎他们已然和死亡画上了等号。
然而,丹顶鹤的头顶部分一定有毒吗?孔雀胆真的致命吗?银针真的能鉴别毒物吗?让我们来看看这些习惯性的谬误吧。
z孔雀胆孔雀是鸡形目雉科孔雀属的珍贵鸟类,其胆汁中主要含有胆酸、胆盐、胆色素。
而鹅去氧胆酸是胆汁成分中的一种主要胆酸,具有溶解胆固醇、胆囊结石及祛痰镇咳功能,目前临床用以治疗胆囊胆固醇结石及支气管炎,从未见中毒事件发生。
可见,令人望而生畏的毒药孔雀胆其实不仅没有毒性,还可以入药。
z鹤顶红鹤顶红本是指成年丹顶鹤头顶裸露部分呈现的朱红色,而丹顶鹤幼年时头顶不红,鹤顶红只不过是含有色素的皮肤而已,不具毒性。
那么借鹤顶红之名的毒药到底是什么呢?因为丹顶鹤也称仙鹤,是被人们崇敬的吉祥鸟,作为神仙的座骑威力无穷。
古人以砒霜假借鹤顶红之名,显示砒霜毒性之大并加以神化。
对于砒霜这种剧毒物,后面将会有详细介绍。
z银针鉴毒古时民间广为流传银针放到酒里,若银变黑则证明有毒。
事实上,这种说法并无科学依据。
银针变黑的原因是由于银与酒或其他食物中的硫发生化学反应,出现黑色的硫化银沉淀。
然而有些东西并没有毒,但含有许多硫,如鸡蛋黄,用银针插进去自然会变黑;相反,有些不含硫却有剧毒的物质如砒霜、盐卤、有机磷农药、氰化钾、氰化钠等,与银针接触并不会变黑。
可见,银针并不能完全作为验毒的工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可不知的含毒性成分中药
乌头类药物----毒性高有致死风险
【毒性指数】★★★★
川乌、草乌、附子、雪上一枝蒿等都属于乌头类药物,很多中成药,如舒络丸、活络丹、追风丸、三七伤药片、附子理中丸、金匮肾气丸、木瓜丸归丸、正天丸等都有它的踪影。
乌头类药物的毒性主要来自有毒成分乌头一般中毒量为0.2毫克,致死量为2~4毫克,中毒后主要是对神经系统损害,并可直接作用于心脏,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引起室颤而死亡。
苦杏仁----区别甜杏仁防误食
【毒性指数】★★★
很多人都吃过杏仁,但这种杏仁多是甜杏仁,一定要与作为药用的苦杏仁开来。
苦杏仁具有止咳平喘、润肠通便的功效,对咳嗽、痰多、喘息等症好的疗效,但是它有小毒,临床常用量为5~15克。
苦杏仁的毒性主要来苦杏仁苷水解释放出的氢氰酸,这种物质可以阻断细胞的呼吸链,每100杏仁可以分解释放出氢氰酸100~250毫克,而60毫克氢氰酸就可以置人地。
雄黄----遇热氧化成砒霜
【毒性指数】★★★★
含有雄黄的中成药不少,如牛黄解毒丸、六神丸、安宫牛黄丸、牛黄清心牛黄镇惊丸、牛黄抱龙丸、砒枣散等。
雄黄也是有毒的,它遇热后可被氧剧毒成分三氧化二砷,即砒霜,中毒后可引起口腔咽喉干痛、烧灼感、口金属味、流涎、剧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不适,严重者会因心力衰竭、衰竭而死亡。
长期接触还会引起皮肤过敏,出现丘疹、疱疹、痤疮样皮疹因此,雄黄的临床常用量为0.05~0.1克,多入丸散用。
孕妇禁用。
蜈蚣----泡制药酒前要咨询医生
【毒性指数】★★★
蜈蚣具有熄风止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的功效,常用于治
疗惊风、癫痫、痉挛抽搐、中风、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风
湿顽痹、偏头痛等症,很多患有风湿病和关节炎的人都喜欢
用蜈蚣泡酒的偏方来治病,虽然有一定疗效,但蜈蚣毕竟是
有毒的,药用剂量一般为3~5克,且泡制前一定要向医生
咨询,不要自己擅自泡制。
孕妇禁用。
朱砂----辟邪饰品孩子要远离
【毒性指数】★★★
朱砂具有安神、定惊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癫狂、惊悸、心烦、
失眠、眩晕等症,牛黄清心丸、朱砂安神丸、天王补心丹、
安神补脑丸、苏合香丸、人参再造丸、安宫牛黄丸、牛黄至宝丹、牛黄千金散、牛黄镇惊丸、紫雪丹、大活络丹等常见中成药中都含有朱砂。
但是因朱砂含汞,服用过量易致汞中毒,可表现为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口中有金属味、流涎、口腔黏膜充血、牙龈肿胀溃疡、少尿、蛋白尿等。
民间认为它可以辟邪,一些民俗挂件与饰品中常可见到它的身影,但注意不要让孩子触碰这些饰品,更不要误入口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