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化学与组成分析思考题
石油化学与组分分析

第一章1. 石油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经济发展供应能源,支撑材料工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为工业部门提供动力,是重要的支柱产业。
石油和天然气出发,生产出一系列石油产品及石油化工中间体。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洗涤剂、溶剂,涂药,农药,染料、医药等与国际民生密切相关的重要产品。
2. 了解石油化学组成有何实际意义?因为原油虽在表观特征上与烃类相似,然而在利用原油和加工原油的角度看,各种原油在性质上的差异是很明显的。
有的原油通过蒸馏就可以得到产率较高的合格汽油,有的却只能得到很低产率的低质汽油。
有的原油常温下要凝固,有的在0℃仍能流动。
有的原油很容易获得沥青,有的却非常困难。
原油及其加工后产品的性质都是由它们的化学组成所决定的,包括烃类的组成和非烃类的组成。
因此,在确定一种原油的加工方案前,首先要了解它的性质和组成。
3. 石油的定义石油又称原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
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
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化石燃料。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4. 常规石油是指哪些石油资源?常规石油就是指油气田可以用传统的技术(自喷、人工举升、注水气)采油等进行开发。
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5. 非常规石油指哪些石油资源?目前,对非常规油气资源尚无明确定义,人们采用约定俗成的叫法将其分为非常规石油资源及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两大类。
前者主要指重(稠)油、超重油、深层石油等,后者主要指低渗透气压气、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深层天然气及无气成因油气。
此外,油页岩通过相应的化学处理后产出的可燃气和石油,也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
6. 世界石油资源的大致情况原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在东半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于北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均处于北纬20°—40°内,该带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
石油炼制思考题

的函数,其具体关系如下式:
式中 T 为油品平均沸点,以绝对温
度(K)来表示。特性因数 K 与油品的化学组成有关。当沸点相近时,烷烃的 K 值最大,环烷烃的次之,芳香烃的最小。因此,可大体按照其特性因数 K 值将原 油分为石蜡基、中间基和环烷基,具体来说: K>12.1 石蜡基原油 K=11.5~12.1 中间基原油 K=10.5~11.5 环烷基原油
2、油品粘度有哪些表示方法?什么是油品的粘温性质,用什么指标来表示? 油品粘度表示方法:绝对粘度、运动粘度、条件粘度。 粘温性质:油品粘度随温度变化的性质,称为油品的粘温性。 表示指标:粘度指数、粘度比。 3、闪点与自燃点的区别,各自与油品性质的关系? 闪点: 指油品在规定条件下加热, 油蒸汽与空气形成的混合气, 在有火焰接触时, 能发生闪火现象的最低温度。一闪即灭。(轻质油品闭口杯、重质油品和润滑油 开口杯) 自燃点:指油品在无外界火源的情况下,由于空气的剧烈氧化而导致自行燃烧的 最低温度。 与油品性质关系: (1)随油品的沸程升高,其闪点和燃点增高,而自燃点降低。 (2)同一族烃中,分子量小的烃其自燃点高而闪点、燃点低。 (3)轻质油品闪点、燃点低,自燃点高,要严禁火源接触 重质油品自燃点低,闪点、燃点高,要严防高温泄露,引起火灾 4、浊点、结晶点、冰点、凝点、倾点、冷滤点、软化点、熔点和滴点等 多种流动性指标各自适用于什么油品? 浊点:煤油 结晶点:航空煤油、喷气燃料
第五章 1、我国采用哪种原油分类方法?按照这种方法,大 庆原油、胜利原油各属于哪种原油? 我国目前采用关键馏分特性分类和硫含量分类相结合的方法。 如: 大庆原油属于低硫石蜡基原油、胜利原油属于含硫中间基原油。 2、原油加工方案根据目的产物不同,可分为哪三种 基本类型?分别画出其工艺流程。 根据目的产品的不同,原油加工方案大体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1)燃料型 (2)燃料-润滑油型 (3)燃料-化工型
石油炼制工程超详解思考题课后题期末复习题库及答案解读

石油炼制思考题第一章:石油及产品组成与性质1.什么叫石油?它的一般性质如何?本书中指液态的原油石油是气态(天然气)、液态和固态的烃类混合物。
石油分为:气态—天然气,干气——含CH4 ,80%以上,不能凝结成液体湿气——含CH4 ,80%以下,能凝结成液体液态—原油固态—焦油、沥青、石蜡原油的性质与状态:颜色:随产地不同,颜色不同。
原油的颜色一般是黑色或暗绿色气味:原油有浓烈的臭味,主要是硫引起状态:多数原油是流动或半流动粘稠液体2.石油中的元素组成有哪些?它们在石油中的含量如何?3.什么叫分馏、馏分?它们的区别是什么?分馏:用蒸馏的方法将其按沸点的高低切割馏分:分馏切割的若干个成分网上查询:分馏:分离几种不同沸点的挥发性的互溶有机物馏分:表示分馏某种液体时在一定范围内蒸馏出来的成分分馏是一个操作,馏分是蒸馏出来的成分。
4.石油中有哪些烃类化合物?它们在石油中分布情况如何?原油中主要以烷烃,环烷烃和芳烃等烃类所组成。
其的分布情况:气态、液态、固态。
烷烃:存在于石油全部沸点范围,随沸点升高其含量降低。
环烷烃:低沸点馏分中,相对含量随馏分沸点的升高而增多。
高沸点馏分中,相对含量减少。
芳烃:相对含量随馏分沸点的升高而增多5.烷烃在石油中有几种形态?什么叫干气、湿气?烷烃以气态、液态和固态三种状态存在。
干气:纯气田天然气湿气:凝析气田天然气干气——含CH4 ,80%以上,不能凝结成液体湿气——含CH4 ,80%以下,能凝结成液体6.石油中所含的石蜡、微晶蜡有何区别?7.与国外原油相比,我国原油性质有哪些主要特点?我国原油含硫量较低,凝点及蜡含量较高、庚烷沥青质含量较低。
含硫量较低,含氮量偏高,减压渣油含量较高,汽油馏分含量较少8.石油分别按沸程(馏程)、烃类组成可划分为哪些组分?按沸程:汽油馏分、煤柴油馏分、润滑油馏分、减压渣油汽油馏分:初馏点~200℃;AGO常压瓦斯油(煤、柴油馏分):200~350℃;VGO减压瓦斯油(润滑油馏分):350~500℃;VR减压渣油:〉500℃)按烃成分:烷烃、环烷烃、芳香烃9.汽、煤、柴油的沸程范围是多少?它们的烃类组成如何?直馏汽油中主要单体烃有:正构烷烃、C5-C9、异构烷烃、环烷烃、芳烃如苯、甲苯、二甲苯等。
油气地球化学课后思考题

1.Tmax:是由Rock-Eval热解仪分析所得到的S2峰的峰顶温度,对应着实验室恒速升温度的条件下热解产烃速率最高的温度。
2)氢指数:IH=S2/TOC*100 (S2干酪根,TOC总有机碳) 反映有机质生烃能力的高低。
3)氧指数:IO=S3/TOC*100 (S3有机氧)4)庚烷值:庚烷值=正庚烷/(环己烷-甲基环己烷之间的馏分和)*100%5)异庚烷值:异庚烷值=(2-甲基己烷+3-甲基己烷)/1顺3+1反3+1反2)-2甲基戊烷6)甲基菲参数:MPI1=[1.5(2-甲基菲+3-甲基菲)]/(菲+1-甲基菲+9-甲基菲)MPI2=3(2-甲基菲)/(菲+1-甲基菲+9-甲基菲)1.说明生物的发育与沉积环境的关系?能解释原因吗?1)海洋环境分为滨海、浅海、海湾和深海。
滨海水体动荡,含氧量高,由于水体能量过高,陆源,水生生物、高等植物、细菌、浮游动物均发育较少。
浅海环境由于阳光充足,温度适宜,江河、波浪、潮汐带来陆岸大量营养,故水生生物、浮游动植物、细菌均发育良好,陆源生物、高等植物发育良好。
海湾水生生物、细菌,浮游动植物十分发育。
深海区由于远离大陆缺乏营养来源,温跃层、盐跃层的存在又使深层含营养物的水不易升到表层,生物极少产量最低。
2)海陆过渡相:潮汐、河流、波浪作用强,营养物质丰富,盐度、温度、阳光适宜,各种生物都发育。
3)湖泊分为滨湖、深湖、浅湖、半深湖相。
滨湖水体能量高,各种生物均不发育,浅湖区由于河流的注入,同时带来营养物质的陆源生物、水生生物、浮游动物发育中等,深湖、半深湖区由于比海洋浅的多,阳光充足,河流注入带来大量的营养物质,各种生物均十分发育。
4)沼泽:沼泽是土壤充分湿润,季节性或长期积水、丛生着多年生喜湿性植物的低洼地段。
湿度变化大、含氧多、透光性好,水生生物、高等植物十分发育,而陆源、浮游动植物、细菌发育很少。
二. 影响有机质沉积和保存的因素有哪些。
1.水体能量:能量过高则含氧量增加氧化作用强,有机易被氧化,又加之有机质难以埋藏,如滨海、滨湖、河流显然有十分充足的光照也不行。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复习资料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复习资料(总2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各章思考题第一章思考题1.石油的主要元素组成、化合物组成、石油的地球化学类型,海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2.微量元素钒和镍的石油地质意义,正烷烃分布曲线特征的石油地质意义;3.石油颜色、比重、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石油、天然气的溶解性特点,石油具有荧光性、旋光性的原因;4.天然气的主要化学组成、产状类型;;5.油气中碳、氢同位素丰度表示方法,油气中碳、氢同位素分布特点;6.油田水的基本特征、主要化学组成、水型,苏林水型划分方案7.重要名词术语:正烷烃分布曲线、生物标志化合物、石油的荧光性、石油的旋光性、凝析气(藏)、固态气水合物、油藏饱和压力。
第二章思考题1.油气成因两大学派的根本分歧、两大学派的代表性观点,油气有机成因早期说和晚期说的根本分歧;2.生物有机质的类型及其成烃潜力,干酪根类型划分及各类型相关特征;3.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条件、岩相古地理古气候环境、理化条件;4.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过程、各阶段的主要特征;5.烃源岩的基本地质特征,反映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的主要指标;226.生物气、油型气、煤型气的主要特点,无机和有机成因甲烷、煤型气和油型气、有机和无机成因CO2的主要识别标志;7.油源对比的基本原理、目的、目前常用的方法;8.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条件的异同;9.重要名词术语:生油门限、时间-温度指数、低熟油、煤成烃、生物气、油型气、煤型气、烃源岩、油源对比、氯仿沥青A、干酪根。
第三章思考题1.重要名词术语:储集层(岩体)、盖层、排替压力、有效孔隙度、相渗透率、相对渗透率;2.什么是孔隙结构?反映岩石孔隙结构的参数有哪些?3.碎屑岩的储集空间,影响碎屑岩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4.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渗滤通道;影响碳酸盐岩孔隙(洞)和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5.盖层的基本特征、封闭油气的机理,影响盖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和盖层封闭油气的相对性。
石油化学与组成分析思考题

第一章1.石油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经济发展供应能源,支撑材料工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为工业部门提供动力,是重要的支柱产业。
石油和天然气出发,生产出一系列石油产品及石油化工中间体。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洗涤剂、溶剂,涂药,农药,染料、医药等与国际民生密切相关的重要产品。
2.了解石油化学组成有何实际意义?因为原油虽在表观特征上与烃类相似,然而在利用原油和加工原油的角度看,各种原油在性质上的差异是很明显的。
有的原油通过蒸馏就可以得到产率较高的合格汽油,有的却只能得到很低产率的低质汽油。
有的原油常温下要凝固,有的在0℃仍能流动。
有的原油很容易获得沥青,有的却非常困难。
原油及其加工后产品的性质都是由它们的化学组成所决定的,包括烃类的组成和非烃类的组成。
因此,在确定一种原油的加工方案前,首先要了解它的性质和组成。
3.石油的定义石油又称原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
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
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化石燃料。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4.常规石油是指哪些石油资源?常规石油就是指油气田可以用传统的技术(自喷、人工举升、注水气)采油等进行开发。
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5.非常规石油指哪些石油资源?目前,对非常规油气资源尚无明确定义,人们采用约定俗成的叫法将其分为非常规石油资源及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两大类。
前者主要指重(稠)油、超重油、深层石油等,后者主要指低渗透气压气、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深层天然气及无气成因油气。
此外,油页岩通过相应的化学处理后产出的可燃气和石油,也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
6. 世界石油资源的大致情况原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在东半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于北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均处于北纬20°—40°内,该带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思考题

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各章思考题第一章思考题1.石油的主要元素组成、化合物组成、石油的地球化学类型,海陆相石油的基本区别;2.微量元素钒和镍的石油地质意义,正烷烃分布曲线特征的石油地质意义;3.石油颜色、比重、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石油、天然气的溶解性特点,石油具有荧光性、旋光性的原因;4.天然气的主要化学组成、产状类型;;5.油气中碳、氢同位素丰度表示方法,油气中碳、氢同位素分布特点;6.油田水的基本特征、主要化学组成、水型,苏林水型划分方案7.重要名词术语:正烷烃分布曲线、生物标志化合物、石油的荧光性、石油的旋光性、凝析气(藏)、固态气水合物、油藏饱和压力。
第二章思考题1.油气成因两大学派的根本分歧、两大学派的代表性观点,油气有机成因早期说和晚期说的根本分歧;2.生物有机质的类型及其成烃潜力,干酪根类型划分及各类型相关特征;3.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条件、岩相古地理古气候环境、理化条件;4.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过程、各阶段的主要特征;5.烃源岩的基本地质特征,反映烃源岩有机地化特征的主要指标;6.生物气、油型气、煤型气的主要特点,无机和有机成因甲烷、煤型气和油型气、有机和无机成因CO2的主要识别标志;7.油源对比的基本原理、目的、目前常用的方法;8.石油和天然气的生成条件的异同;9.重要名词术语:生油门限、时间-温度指数、低熟油、煤成烃、生物气、油型气、煤型气、烃源岩、油源对比、氯仿沥青A、干酪根。
2014年中考冲刺综合复习指导北京地区试题广东地区试题江苏地区试题第三章思考题1.重要名词术语:储集层(岩体)、盖层、排替压力、有效孔隙度、相渗透率、相对渗透率;2.什么是孔隙结构?反映岩石孔隙结构的参数有哪些?3.碎屑岩的储集空间,影响碎屑岩储集物性的主要因素;4.碳酸盐岩的储集空间、渗滤通道;影响碳酸盐岩孔隙(洞)和裂缝发育的主要因素;5.盖层的基本特征、封闭油气的机理,影响盖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和盖层封闭油气的相对性。
2石油的化学组成

§2-2石油中的非烃类化合物
石油中的元素组成:C、H、O、N、S。 O、N、S元素在石油中(1~4%)是以非烃类化 合物的形式存在的。 石油中的非烃类化合物主要包括含硫、含氧、 含氮化合物及胶状、沥青状物质。 非烃类化合物对石油加工、油品储存和使用 性能有较大影响。
一、含硫化合物 不同产地的石油,其含硫量差别很大;而且, 不同类型的油品中含硫量也不同。
几种烷烃的性质比较表
名称
分 子 式
分 子 量
2 0 ℃ 密度
熔点, ℃
沸点, ℃
丁烷
异丁烷 戊烷 2—甲基丁 烷
C4H10
C4H10 C5H12 C5H12
58.124
58.124 72.151 72.151
0.5788
0.5572 0.6262 0.6197
-138.35
-159.60 -129.73 -159.91
-0.50
-11.27 36.06 27.84
2.烷烃的特性
⑴状态看: 在 常 温 常 压 下 , C1~C4 的 烷 烃 为 气 体 ; C5~C16的正构烷烃为液体,是液体燃料的主 要组分;C17 以上的正构烷烃为呈蜡状固态 (是石蜡的主要成分),大都存在于柴油和润 滑油馏分中。 ⑵气味看: 甲烷和乙烷无色无味,其它易挥发的低分子 烷烃具有汽油味,碳原子多的高分子烷烃无 气味,不易挥发。
三、含氮化合物
碱性氮化物:吡啶、喹啉等及其同系物,约 占石油中总含氮化合物地20~40%,它们能与 有机酸作用生成盐类。
N 吡啶
N 喹啉
非碱性氮化物:吡咯、吲哚、 咔唑等及其同 系物,显弱酸性,能与碱、金属等作用生成盐 类。 通常采用酸洗涤、催化加氢精制等不同方法除 去油品中的氮化合物。
石油与天然气复习思考题及答案

第一章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分和性质1、石油与可燃有机矿产的概念石油: 指地下岩石空隙中天然生成的,以液态烃为主要化学组分的可燃有机矿产。
由古代的动物、植物遗体演变而来,属有机成因,又具有燃烧能力,总称为可燃有机矿产或可燃有机岩。
2、石油的主要元素组成和化合物组成?石油的元素组成和化合物组成有什么特点?组成石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有:C、H、O 、S、N,其中C和H两种元素占绝对优势。
元素组成特点:一般石油中碳的含量占84—87%,氢含量为11一14%,两者在石油中以烃的形态出现,占石油成分的97—99%。
剩下的硫、氮、氧及微量元素的总含量一般只有1—4%。
但是,在个别情况下主要由于硫分增多,这个比例可高达3%-7%。
石油的化合物组成归纳起来,主要可分为烃和非烃两类。
烃类:(1)烷烃(2)环烷烃(3)芳香烃非烃化合物主要包括:含硫、含氮、含氧化合物化合物组成特点:碳、氢、硫、氮、氧五种主要元素在石油中可以构成巨大数量的化合物。
不论其数量如何多,但其化学性质都取决于这些元素构成的官能团;每一种官能团都具有特殊的化学特征,在其所连接的各种有机化合物中起着相同的作用。
3、石油的颜色有那些?为什么有白色石油?石油的颜色变化范围很大,从白色、淡黄色、黄褐色、深褐色、黑绿色至黑色。
石油的颜色与胶质—沥青质含量有关,含量越高颜色越深。
白色石油的形成,可能于运移过程中,带色的胶质和沥青质被岩石吸附有关。
4、索可洛夫根据存在的环境将天然气分为哪八大类?①大气;②表层沉积物中的气体;③沉积岩中的气体;④海洋中的气体;⑤变质岩中的气体;⑥岩浆岩中的气体;⑦地慢排出气;⑧宇宙气。
5、根据产出状态,天然气有哪些类型?何谓气藏气、气顶气、凝析气?① 气藏气② 气顶气③ 溶解气④ 凝析气⑤固态气体水合物气藏气:指基本上不与石油伴生,单独聚集成纯气藏的天然气气顶气:指与石油共存于油气藏中呈游离气顶状态的天然气。
凝析气:当地下温度、压力超过临界条件后,液态烃逆蒸发而形成的气体。
石油炼制课后思考题(参考)

⽯油炼制课后思考题(参考)热加⼯过程1. 为什么要对⽯油进⾏⼆次加⼯?⽯油⼀次加⼯只可得10~40%的汽油、煤油、柴油等轻质油品,其余为重质馏分和渣油。
2.⽯油⼆次加⼯的主要⼯艺过程有哪些?催化裂化:重质油轻质化的过程。
催化重整:⽣产⾼⾟烷值汽油及轻芳烃。
催化加氢:⽯油馏分在氢⽓存在下催化加⼯的过程。
产品精制:提⾼产品质量,满⾜产品规格要求。
3不同的烃类热转化反应有什么差别?裂解反应,烃分⼦的链断裂⽣成⼩分⼦烃,是吸热反应;缩合反应,链断裂⽣成的活性分⼦缩合⽣成更⼤的分⼦,是放热反应。
4.简述烃类热化学反应的反应机理。
烃类热化学反应的反应机理是⾃由基链反应历程5.简述减粘裂化主要⽬的、主要操作条件、原料以及主要⽬的产物及其⽤途。
减粘裂化(Visbreaking)是重油轻度热转化过程。
按⽬的分为两种类型,⼀种是降低重油的粘度和倾点,使之可少掺或不掺轻质油⽽得到合格的燃料油,另⼀种是⽣产中间馏分,为进⼀步轻质化的过程提供原料。
主要操作条件包括压⼒,温度和时间。
减粘裂化的原料主要是减压渣油,也有⽤常压渣油的。
减粘裂化的反应温度在380~450℃之间,压⼒为0.5~1.0MPa,反应时间为⼏⼗分钟⾄⼏⼩时。
减粘裂化可以在加热炉管内或在反应器内进⾏。
近年来⼤多采⽤上流式反应器。
减粘裂化的产物主要是能⽤作燃料油的减粘残渣油以及中间馏分,此外,尚有少量的裂化⽓以及裂化汽油。
⽤途:采⽤新燃料技术,解决⼤⽓污染物排放问题。
劣质渣油在冶⾦⽅⾯的应⽤和⽤作造⽓原料等。
6.渣油的减粘裂化反应与⾼温裂解反应有何不同?原料:⾼温热裂解⽤的是以烃类为主要成分的馏分油,⽽减粘裂化⽤的主要是减压渣油,它不仅分⼦量较⼤,⽽且含有相当多的⾮烃类(胶质和沥青质)。
反应温度:⾼温热解的温度⾼达750~900℃,⽽减粘裂化的温度显著较低,只在400℃左右,这就导致⾼温热解主要是⽓相热反应,⽽减粘裂化则主要是液相热反应。
7.简述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反应压⼒对减粘裂化反应产物分布的影响。
长江大学石油地质学复习思考题

3. 为什么三角洲沉积体系是形成油气聚集最有利的地质环境?
4. 论述不整合面在油气藏形成中的作用。
5. 试述有利于油气生成的大地构造环境和岩相古地理环境(地质条件)。
6. 天然气可划分哪些成因类型?有哪些特征?
7.试述生油理论的发展。
8.评价生油岩质量的主要指标。
9. 油源对比的基本原则是什么?目前常用的油源对比的指标有哪几类?
第五章 石油及天然气运移
一、名词解释
5. 油气二次运移中质点的受力情况(即运移机理)。
6. 油气二次运移的通道及疏导体系有哪些?
7. 试述油气二次运移的方向取决于哪些因素。
8. 根据油气二次运移的机理分析含油气盆地中有利的远景区。
9. 油气二次运移中油气性质的变化。
第六章 油气藏的形成
7. 简述天然气依其分布特征在地壳中的产出类型及分布特征。
8. 油田水的主要水型及特征。
9. 碳同位素的地质意义。
第二章 储集层和盖层
一、名词解释
储集层、绝对孔隙度、有效孔隙度、绝对渗透率、有效(相)渗透率、相对渗透率、孔隙结构、流体饱和度、砂岩体、盖层、排替压力
7. 简述岩性油气藏的主要类型及形成的沉积背景。
8. 试述古潜山油气藏与基岩油气藏的异同点。
9. 水动力油气藏形成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 油气生成与烃源岩
一、名词解释
沉积有机质、干酪根、成油门限(门限温度、门限深度)、生油窗、烃源岩、有机碳、有机质成熟度、氯仿沥青“A”、CPI值、TTI法(值);
6. 试从大地构造观点来分析中国含油气盆地的分布特征及其油气聚集类型。
7.简述含油气系统的研究内容。
石油炼制思考题

第二章1、 石油的组成有哪些表示法?元素组成、他分组成、炷类组成 2、 石油的元素组成如何? :83.0〜87.0% (质量分数) :11. 0〜14. 0% :0.05〜8. 0% :0.05〜2. 0% :0.05〜2. 0%3、 如何表述石油的婭类组成?单体烧组成、族组成、结构族组成 3、石油的直tgtg 分组成有什么特点? □汽油馆分:沸点范围一般小于200°C,平均相对分子质星约为100~120。
直镉汽油中烷炷含量 最高,环烷炷次之,芳香烧最低,约为10%, —般不禽烯烧。
在二次加工汽汕中 则含有相当数量的烯烧,其至二烯烧。
(1)直僧汽油的单体烧组成□直饰汽油中正构及支链较少的烷坯是主要成分:少数烷烧占据较大的暈: □环烷烧只含环戊烷和环己烷系;我国原油环己烷含最高,有利于生产苯: □芳香烧中以甲苯和二甲苯为主; □不含烯炷。
□柴油懈分:沸点范围为200~350°C,平均相对分子质最约为180~260。
柴油镭分中的烷炷含量 相对较多,环烷烧和芳香性含量比汽油中多,同时存在单环、双环和三环的环烷 炷和芳香炷,三环以上芳香炷也有出现,但在不同油中含星差别很大。
此外,柴 油饰分中还可能存在分子中具有环烷-芳香结构的混合婭。
□润滑油饰分:沸点范圉一般为35(P520°C 。
润滑油饰分中的炷类结构比较复杂,包括正构烷绘、 异构烷炷、单环、双环、三环及三环以上的环烷炷和芳香烧,多环结构屮出现稠 环结构、环烷-芳香结构以及稠环上带环烷环和烷基侧链等结构的化合物。
□重质润滑油和残渣油:其中存在着低温下呈细微针状的黄色或祸色结晶,此结晶称为地蜡。
地蜡平均相 对分子质量约为500^700,分子中碳原子数约为36~55,熔点比石蜡高,为60~90°C 。
地蜡的组成较为复杂,主要是带正构烷基或异构烷基的双环或三环环烷绘。
5、石油中包含哪些非烽化合物,各包括哪些化合物类型? 在石油中的分布情况如何?含硫化合物随饰分沸程升高,硫禽量增加,大部分集中在重蚀分和渣汕中,如我国渣油中集 中了70%的硫:直馆汽油中,以硫醇和硫瞇为主,含少量二硫化物和曝吩;中间 佛分中,主要是硫瞇和II 塞吩类;高沸点懈分中,主要是硫醛、II 塞吩及其同系物; 除上述含硫化合物外,原油中还有相当大一部分硫存在于胶质、沥青质中。
石油与天然气复习思考题

石油和天然气思考题第一章石油和天然气的成分和性质1、石油与可燃有机矿产的概念2、石油的主要元素组成和化合物组成?石油的元素组成和化合物组成有什么特点?3、石油的颜色有那些?为什么有白色石油?4、索可洛夫根据存在的环境将天然气分为哪八大类?5、根据产出状态,天然气有哪些类型?何谓气藏气、气顶气、凝析气?第二章现代油气成因理论1、油气成因两大学派的根本分歧是什么?油气无机成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有机成因理论的主要观点有哪些?2、生成油气的原始有机质主要有哪些?成烃潜力如何?3、何谓干酪根?酪根化学组成有何特点?通常可将其分成几类?不同类型的干酪根的特征有何异同点?干酷根的演化特点如何?5、影响油气生成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油气生成的?6、温度和时间如何影响有机物质向油气转化? TTI的基本概念和利用TTI可解决那些问题?7、有机质向油气转化的过程可以分成哪几个阶段?各阶段有何特征?8、何谓生油门限、生油窗、低熟油?9、何谓烃源岩、烃源岩系?烃源岩的岩性特征?10、通常从哪几个方面来评价生油岩质量的好坏?何谓有机质丰度、目前常用的丰度指标有哪些?评价有机质的成熟度指标有哪些?(通常从哪几个方面来评价生油岩质量的好坏?常用的有机质丰度、类型和成熟度的地球化学指标分别有哪些?)11、何谓氯仿沥青“A”?氯仿沥青“A”的族组分有哪些?12、何谓油源对比?油源对比的基本原理和目的是什么?目前常用油源对比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类?第三章储集层和盖层1、储集层、盖层?2、何谓有效孔隙度及总孔隙度?3、什么是总孔隙度、有效孔隙度、绝对渗透率、有效渗透率(或相渗透率)率?4、孔隙结构?岩石孔隙结构对储集层物性有哪些影响,它与哪些因素有关?5、试比较砂岩和碳酸盐岩储集性质的差异?6、什么是盖层?可分为哪些类型?盖层封闭油气的机理有哪些?7、影响盖层封闭性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试分析盖层封闭油气的相对性。
8、什么是排替压力?排替压力与岩石的那些因素有关?9、根锯生、储、盖层三者在时间上和空间上的相互配置关系,可将生储盖组合划分为哪四种类型?第四章石油和天然气的运移1、油气的运移、初次运移、二次运移?油气运移研究的内容?2、油气运移的基本方式是?3、什么是地层压力?4、油气初次运移的相态与相态演化?5、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讨论烃源岩中异常压力的形成及其在初次运移中的作用。
石油化学思考题及答案

石油化学思考题1.为什么H/C原子比可以作为表征石油化学组成的一个基本参数?H/C原子比与原油的化学结构有关系。
在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各种烃类碳氢原子比大小顺序是:烷烃<环烷烃<芳香烃同一系列的烃类,其H/C原子比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烷烃的变化幅度较小,环状烃的随分子量的变化幅度较大。
不同结构的烃类,碳数相同时,烷烃的H/C原子比最大,而芳烃最小。
对于环状烃而言,相同碳数时,环数增加,其H/C 原子比降低。
原子比:(1)石油中H/C 原子比,也代表着芳香性趋势(2)石油馏分中,随馏分变重,H/C 原子比逐渐减小2.按照馏分组成,石油可以分为哪几个馏分?各个馏分分别有什么用途?<180℃汽油馏分(汽油)180℃~350℃柴油,煤油馏分(柴油,煤油)350℃~500℃减压馏分(润滑油)>500℃减渣馏分(渣油)3.石油的烃类组成有哪几种表示方法?各自的含义是什么?单体烃组成表明了石油馏分中的每一种烃(单体化合物)目前仅限于阐述石油气和石油低沸点馏分的组成族组成用化学结构类似的一类化合物表示石油馏分的组成4.不同类型的石油,其烃族组成与结构族组成有何规律?汽油馏分的烃族组成:烷烃含量范围在30~70%;环烷烃含量范围在20~60%;芳烃含量一般在20%以下。
一般石蜡基原油的汽油馏分中烷烃含量较高,而中间基原油中的烷烃与环烷烃的含量差不多。
煤柴油馏分的烃族组成:石蜡基如大庆和中原原油烷烃含量高达50%左右,而芳烃含量仅15%左右;左右;环烷基如羊三木原油几乎不含烷烃,芳烃含量高达42.2%;中间基如胜利和华北原油烃族组成介于石蜡基与环烷基之间。
减压渣油馏分的烃族组成:减压渣油中非烃化合物含量比较高,有的甚至高达一半以上,不同的渣油饱和分含量相差悬殊,芳香分的含量差别较小。
我国几种原油的减压渣油胶质含量高达40%以上,正庚烷沥青质含量较低,分含量约占30%,饱和分含量约占20%。
石油化学总结

141.5 131.5 ,根据 oAPI 的不同,原油分为: 15.6 d15.6
重质原油 20~10 0.9340~1.000 特重原油 ≤10 ≥1.000
°API
d 15.6 15.6
3. 为什么 H/C 原子比可以作为表征石油化学组成的一个基本参数? 因为对于烃类化合物而言,H/C 原子比是一个与其化学结构和分子量大小密切相关的参数 。通过这一 桉树可以了解石油的基本组成,如:烷烃的其 H/C 原子比大于 2,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烷烃的 变化幅度较小。环状烃的 H/C 原子比差别较大,一般小于 2。不同结构的烃类,碳数相同时,烷烃的 H/C 原子比最大,而芳烃最小。对于环状烃而言,相同碳数时,环数增加,其 H/C 原子比降低。 4. 石油中主要组成元素的大致含量范围是多少? 石油中的主要元素是碳、氢、硫、氮等,它们的组成范围大致如下: C:83.0~87.0m% H:10.0~14.0m% S:0.05~8.00m% N:0.02~2.00m% 馏分名称 汽油馏分、低沸点馏分、轻油、石脑油 柴油馏分、中间馏分、常压瓦斯油(AGO) 减压馏分、减压蜡油、蜡油、高沸点馏分、润滑油馏分、减压瓦斯油 常压渣油(AR) 减压渣油(VR)
鸟中最会说话的是鹦鹉,但鹦鹉是永远飞不高的,我坚信最壮丽的风景只属于实干的鹰! 2
C+H:95.0~99.0m%
5. 按照馏分组成,石油可以分为哪几个馏分?各个馏分分别有什么用途? 沸点范围℃ 初馏点~200(或 180) 200(或 180)~350 350~500 >350 >500
R 救命草系列考试特辑○
石油化学思考题总结
6. 按照美国矿务局原油分类法,可以将原有分为哪几类,我国的大庆、胜利、孤岛、辽河、中原、华 北、新疆克拉玛依等原油分别属于哪类原油? (1) 美国矿务局原油分类法 (2)我国原油分类 原油类别 轻关键馏分 重关键馏分 原油名称 硫含量 轻关键馏分 重关键馏分 类别 石蜡基 石蜡基 石蜡基 0.10 0.814 0.850 大庆 低硫石蜡基 石蜡-中间基 石蜡基 中间基 0.52 0.811 0.852 中原 含硫石蜡基 0.08 0.823 0.866 长庆 低硫中间-石蜡基 中间-石蜡基 中间基 石蜡基 0.80 0.832 0.881 胜利 含硫中间基 中间基 中间基 中间基 0.18 0.837 0.875 辽河 低硫中间基 中间-环烷基 中间基 环烷基 2.09 0.879 0.930 孤岛 含硫环烷-中间基 环烷-中间基 环烷基 中间基 0.33 0.883 0.941 羊三木 低硫环烷基 环烷基 环烷基 环烷基 7. 石油的烃类组成有哪几种表示方法?各自的含义是什么? 单体化合物组成:指石油由多少种单体化合物组成的,它们各自的含量是多少 族组成:所谓族是指化学结构相似的一类化合物,由于无法(或者不必要)用单体烃组成表示石油的 组成,常用族组成来表示石油的化学组成 结构组成:用结构去表示烃类组成 8. 石油气体可分为哪几类?它们各自的主要组成是什么? 天然气 石油气体 纯气田天然气: CH4 为主,90v%以上,C2H6、C3H8、C4H10 占 1~3v%,亦称干气。 CH4 为主, 约占 80v%, C2H6、 C3H8、 C4H10 含量较高, 油田伴生气 凝析气田天然气 占 10~20v%,含有少量戊烷和己烷,亦称湿气。
石油地质学思考题及答案

⽯油地质学思考题及答案第⼀章油⽓藏中的流体——⽯油、天然⽓、油⽥⽔⼀、名词解释1.⽯油:(⼜称原油)(crude oil):⼀种存在于地下岩⽯孔隙介质中的由各种碳氢化合物与杂质组成的,呈液态和稠态的油脂状天然可燃有机矿产。
2.⽯油的灰分:⽯油的元素组成除了碳、氢、氧、氮、硫以外,还含有⼏⼗种微量元素,⽯油中的微量元素就构成了⽯油的灰分。
3.组分组成:⽯油中的化合物对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具有选择性溶解和吸附性能,选⽤不同有机溶剂和吸附剂,将⽯油分成若⼲部分,每⼀部分就是⼀个组分。
4.⽯油的⽐重:是指⼀⼤⽓压下,20℃⽯油与4℃纯⽔单位体积的重量⽐,⽤d420表⽰。
5.⽯油的荧光性:⽯油在紫外光照射下可产⽣延缓时间不⾜10-7秒的发光现象,称为荧光性。
6.天然⽓:⼴义上指岩⽯圈中存在的⼀切天然⽣成的⽓体。
⽯油地质学中研究的主要是沉积圈中以烃类为主的天然⽓。
7.⽓顶⽓:与⽯油共存于油⽓藏中呈游离⽓顶状态产出的天然⽓。
8.⽓藏⽓:单独聚集的天然⽓。
可分为⼲⽓⽓藏和湿⽓⽓藏。
9.凝析⽓(凝析油):当地下温度、压⼒超过临界条件后,由液态烃逆蒸发⽽形成的⽓体。
开采出来后,由于地表压⼒、温度较低,按照逆凝结规律⽽逆凝结为轻质油即凝析油。
10.固态⽓⽔合物:是在冰点附近的特殊温度和压⼒条件下由天然⽓分⼦和⽔分⼦结合⽽成的固态结晶化合物。
11.煤型⽓:煤系地层中分散有机质在热演化过程中所⽣成的天然⽓。
12.煤成⽓:煤层在煤化过程中所⽣成的天然⽓。
13.煤层⽓:煤层中所含的吸附和游离状态的天然⽓。
14.油⽥⽔:是指油⽥范围内直接与油层连通的地下⽔,即油层⽔。
15.油⽥⽔矿化度: 即⽔中各种离⼦、分⼦和化合物的总含量,以⽔加热⾄105℃蒸发后所剩残渣重量或离⼦总量来表⽰,单位ml/l、g/l或ppm。
⼆、问答题1.简述⽯油的元素组成。
组成⽯油的化学元素主要是碳、氢、氧、氮、硫。
碳含量为:84-87%,平均84.5%;氢含量为:11~14%,平均13%;两元素在⽯油中⼀般占95~99%,平均为97.5%。
油品分析实验思考题总结

油品分析实验思考题总结实验报告思考题一.石油产品酸值测定1、酸值测定的实际意义有哪些?答:①根据酸度酸值含量大小,可判断石油产品中酸性物质的含量。
一般说来,石油产品酸度或酸值越高,其中所含酸性物质越多。
反之,酸度或酸值越小,酸性物质含量少。
②酸度或酸值可大概地判断石油产品对金属的腐蚀性能。
石油产品中的有机酸含量少,在无水分和温度低时,对金属不会有腐蚀作用.但其含量多及有水存在时,就能腐蚀金属。
有机酸分子越小,腐蚀性越强。
③判断石油产品的使用性能。
柴油的酸度对柴油机的工作状况有较大影响,酸度大的柴油会使发动机积炭增加,造成活塞磨损和喷嘴结焦。
如果酸度过高,可能是酚类或硫醇含量过高,这不仅会影响石油产品的颜色安定性,而且燃烧后生成的有害气体会腐蚀机件和污染环境。
④根据酸值大小可判断使用中润滑油的变质程度。
润滑油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由于氧化逐渐变质,表现为酸值增大,当酸值超过一定限度,就应更换新油。
2、酸值测定为什么要配制浓度为0.05mol/L氢氧化钾乙醇溶液?答:3、酸值测定为什么要选择95%乙醇作为抽提液?答:1.因为油品中某些有机酸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而乙醇是大部分有机酸的良好溶剂。
2.乙醇属于两性溶剂,酚酞等指示剂在乙醇中的变色范围与在水溶液中相差不远。
3.不溶于水的高级脂肪酸等,用乙醇作为溶剂,终点比水溶液敏锐清晰,部分原因是由于弱酸盐的醇解比水解慢多了。
4.在水溶液中起干扰的某些化合物如水解的酯等,在乙醇中可降低或避免它们的干扰。
5.采用95%乙醇,其中含有5%的水,有助于矿物酸的溶解。
4、酸值(度)测定时为什么规定两次煮沸5分钟的条件?答:为了驱除二氧化碳对测酸值的影响,如不煮沸除去二氧化碳,会使酸值测定的结果偏高,如冷却后滴定,会使测定结果偏低。
5、酸值(度)测定时为什么规定滴定时间不超过3min?答:BTB指示剂在碱性溶液中为蓝色,因试油带色的影响,其终点颜色为蓝绿色。
在每次滴定时,从停止回流至滴定完毕所用的时间不得超过3min。
2021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题集训石油的组成(含解析)

2021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精题集训石油的组成石油的组成【知识点的认识】石油的组成是主要含有碳和氢两种元素,同时还含有少量的硫、氧、氮等元素.石油的化学成分随产地的不同而不同,它是混合物.从油井中开采出来的石油也叫原油,是一种黑色或深棕色不溶于水的黏稠状液体,密度比水的稍小.如图所示:.【命题方向】该考点的命题方向主要是通过创设相关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来考查学生对石油的组成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阅读、分析、推断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能力.并且,经常将其与“常用燃料的使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物质的元素组成、质量守恒定律、空气污染及防治、酸雨的产生及其危害、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石油加工的产物、海洋中的资源、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的开发”等相关知识起来,进行综合考查.当然,有时也单独考查之.题型有选择题、填空题.中考的重点是考查学生阅读、分析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的能力,对石油的组成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它们来分析、解答相关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等.当然,有时还会根据所给的有关的表达,进行科学地评价、判断正误等.特别是,对根据石油的组成来推断和理解“常用燃料的使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物质的元素组成、空气污染及防治、酸雨的产生及其危害、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判别、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石油加工的产物”等相关问题的考查,以及对有关知识的迁移能力的考查,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热点,并且还是中考考查这块知识的重中之重.【解题方法点拨】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石油的组成,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等.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生产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或图表信息)等各种信息资源,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值得一提的是:在从石油的组成上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时,一定要着质量守恒定律来分析、探究.一、选择题(共6小题)1.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的蕴藏量是无限的B.石油是“清洁燃料”C.石油主要由多种有机物组成D.石油除了作燃料,不能再开发利用了2.近两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与石油相关的一些生产、生活用品价格也随之上涨.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的蕴藏量是无限的B.石油是一种重要的纯净物C.石油是一种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D.石油经过干馏后的产品,可用作汽车燃料3.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油是混合物,炼制后能得到多种产品B.石油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能源C.石油在我国分布均匀,且十分丰富D.石油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4.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B.石油是一种混合物C.可利用石油产品发电D.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5.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加热时不同沸点的物质分别气化、冷凝、分离后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由此可以判定石油属于( )A.化合物B.纯净物C.单质D.混合物6.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在炼油厂精馏塔中分馏后能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由此可以判断石油属于( )A.单质B.化合物C.混合物D.纯净物【考点训练】石油的组成-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1.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的蕴藏量是无限的B.石油是“清洁燃料”C.石油主要由多种有机物组成D.石油除了作燃料,不能再开发利用了考点:石油的组成;石油加工的产物.分析:石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不可再生.解答:解:A、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目前储存量已越来越少,所以错误.B、石油的成分复杂,含有碳、氢、氧、硫、氮等元素,燃烧时会产生污染大气的二氧化硫等气体,不是清洁能源,错误.C、石油是一种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正确.D、石油是化工行业的主要原材料,例如塑料等制品原材料都来源于石油.错误.故选C点评:石油作为目前世界上能源的主要提供物已越来越少,只有注意石油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2.近两年,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国际石油价格持续上涨,与石油相关的一些生产、生活用品价格也随之上涨.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A.石油的蕴藏量是无限的B.石油是一种重要的纯净物C.石油是一种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D.石油经过干馏后的产品,可用作汽车燃料考点:石油的组成;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石油加工的产物;常见能源的种类、能源的分类.专题:生产、生活、环保类简答题.分析:A、根据石油的形成进行分析.B、石油是有多种有机物组成的.C、根据石油的组成进行分析.D、根据干馏的定义进行分析.解答:解:A、石油是不可再生能源,目前储存量已越来越少,所以错误.B、石油的成分复杂,是一种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错误.C、石油是一种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复杂的混合物,正确.D、石油是化工行业的主要原材料,可以采用分馏的方法进行分离;分馏是根据各物质的沸点不同而进行分离的,而干馏是隔绝空气加强热进行的,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对石油的储存、成分及石油化工有关知识进行了考查.本题难点是要区别分馏和干馏两个概念,石油主要采用分馏的方法进行分离成分,煤主要采用干馏的方法来制得各种化工原料,分馏是物理变化,干馏是化学变化.3.下列关于石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油是混合物,炼制后能得到多种产品B.石油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能源C.石油在我国分布均匀,且十分丰富D.石油燃烧后的产物只有二氧化碳考点:石油的组成;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油又称原油,是从地下深处开采的棕黑色可燃粘稠液体.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与煤一样属于化石燃料.解答:解:A、石油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的混合物;不同地域的石油成分不同,石油只有经过提炼蒸馏后可得到多种产品,如汽油、煤油、柴油等.说法正确.B、石油的储量有限,并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石油是一种不可以再生的能源.说法错误.C、石油在我国分布不均匀,且也不十分丰富.说法错误.D、石油燃烧后的产物除了二氧化碳之外还有水和其它物质,说法错误.故选:A.点评:石油作为目前世界上能源的主要提供物已越来越少,只有注意石油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4.下列关于石油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B.石油是一种混合物C.可利用石油产品发电D.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考点:石油的组成;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石油加工的产物.专题:化学与能源.分析:根据已有的石油的知识进行分析,石油是混合物,其中的成分可以通过分馏获得,得到的物质是有用的能源和化工原料.解答:解:A、石油是重要的化工原料而不是化工产品,故A错误;B、石油是混合物,故B正确;C、可利用石油产品发电,故C正确;D、石油是混合物,将石油分馏可得到多种产品,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石油的有关知识,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石油知识进行.5.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加热时不同沸点的物质分别气化、冷凝、分离后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由此可以判定石油属于( )A.化合物B.纯净物C.单质D.混合物考点:石油的组成;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阅读理解类简答题;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分析:加热时不同沸点的物质分别汽化、冷凝、分离后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的过程是分馏属物理变化,说明石油中有多种物质存在.解答:解:加热时不同沸点的物质分别汽化、冷凝、分离后可得到汽油、煤油等产品的过程是分馏属物理变化,说明石油中有多种物质存在,而有多种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是混合物.故选D点评:此题借助是由分馏的过程对物质分类进行了探讨,只要知道混合物中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知识即可解决此题.6.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在炼油厂精馏塔中分馏后能得到汽油、煤油、柴油等产品,由此可以判断石油属于( )A.单质B.化合物C.混合物D.纯净物考点:石油的组成;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专题:课本知识同类信息.分析: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而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等;由题给信息可知,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在不同的温度下可以分离出汽油、煤油、柴油等,说明石油属于混合物,进行分析解答本题.解答:解:A、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而据题意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由此可以判断石油不属于单质;故A错误;B、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纯净物可以分为单质和化合物;而据题意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由此可以判断石油不属于化合物;故B错误;C、根据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如没有固定的熔点和沸点等;由题给信息可知,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在不同的温度下可以分离出汽油、煤油、柴油等,说明石油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D、根据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而据题意石油没有固定的沸点,由此可以判断石油不属于纯净物;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纯净物和混合物的与区别,并能灵活应用于解题中.。
石油化工工艺学思考题

课后习题思考题(第一章)4利用合成气可以合成哪些产品?思考题(第二章)1为什么说石油、天然气和煤是现代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资源?它们的综合利用途径有哪些?如何高效、合理使用石油、天然气和煤?5何谓转化率?何谓选择性?对于多反应体系,为什么要同时考虑转化率和选择性两个指标?12一氧化碳与水蒸气发生的变换反应为CO+H2O==CO2+H2,若初始混合原料的摩尔比为H2O/CO=2/1,反应在500℃进行,此温度下反应的平衡常数4.88。
求反应后混合物的平衡组成和CO的平衡转化率。
13合成甲醇的反应为CO+2H2=CH3OH,如果初始原料混合物中H2/CO=2/1,反应温度为350℃,压力为300×105Pa,在此条件下,平衡常数1.18×10-14Pa-2。
那么,CH3OH的平衡浓度(体积%)为多少?14将纯乙烷进行裂解制取乙烯,已知乙烷的单程转化率为60%,若每100kg进裂解器的乙烷可获得46.4kg乙烯,裂解气经分离后,未反应的乙烷大部分循环回裂解器(设循环气只是乙烷),在产物中除乙烯及其它气体外,尚含有4kg乙烷。
求生成乙烯的选择性、乙烷的全程转化率、乙烯的单程收率、乙烯全程收率和全程质量收率。
思考题(第三章)1根据热力学反应标准自由焓和化学键如何判断不同烃类的裂解反应难易程度、可能发生的裂解位置及裂解产物;解释烷烃、环烷烃及芳烃裂解反应规律,造成裂解过程结焦生炭的主要反应是哪些?2 裂解原料性质及评价指标3在原料确定的情况下,从裂解过程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出发,为了获取最佳裂解效果,应选择什么样的工艺参数(停留时间、温度、压力…),为什么?4提高反应温度的技术关键在何处,应解决什么问题才能最大限度提高裂解温度?5为了降低烃分压通常加入稀释剂,试分析稀释剂加入量确定的原则是什么?7 Lummus公司的SRT型裂解炉由I型发展到VI型,它的主要改进是什么?采取的措施是什么?遵循的原则是什么?你大胆的设想下一步将怎么改?8裂解气出口的急冷操作目的是什么?可采取的方法有几种,你认为哪种好,为什么?若设计一个间接急冷换热器其关键指标是什么?如何评价一个急冷换热器的优劣?9裂解气进行预分离的目的和任务是什么?裂解气中要严格控制的杂质有哪些?这些杂质存在的害处?用什么方法除掉这些杂质,这些处理方法的原理是什么?10压缩气的压缩为什么采用多级压缩,确定段数的依据是什么?11某乙烯装置采用低压法分离甲烷,整个装置中需要的最低冷冻温度为-115℃,根据乙烯装置中出现的原料、产品,设计一个能够提供这样低温的制冷系统,绘出制冷循环示意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1.石油资源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经济发展供应能源,支撑材料工业发展,促进农业发展,为工业部门提供动力,是重要的支柱产业。
石油和天然气出发,生产出一系列石油产品及石油化工中间体。
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合成洗涤剂、溶剂,涂药,农药,染料、医药等与国际民生密切相关的重要产品。
2.了解石油化学组成有何实际意义?因为原油虽在表观特征上与烃类相似,然而在利用原油和加工原油的角度看,各种原油在性质上的差异是很明显的。
有的原油通过蒸馏就可以得到产率较高的合格汽油,有的却只能得到很低产率的低质汽油。
有的原油常温下要凝固,有的在0℃仍能流动。
有的原油很容易获得沥青,有的却非常困难。
原油及其加工后产品的性质都是由它们的化学组成所决定的,包括烃类的组成和非烃类的组成。
因此,在确定一种原油的加工方案前,首先要了解它的性质和组成。
3.石油的定义石油又称原油,是一种粘稠的、深褐色液体。
地壳上层部分地区有石油储存。
主要成分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它是古代海洋或湖泊中的生物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属于化石燃料。
石油主要被用来作为燃油和汽油,也是许多化学工业产品如溶液、化肥、杀虫剂和塑料等的原料。
4.常规石油是指哪些石油资源?常规石油就是指油气田可以用传统的技术(自喷、人工举升、注水气)采油等进行开发。
主要是各种烷烃,环烷烃,芳香烃的混合物。
5.非常规石油指哪些石油资源?目前,对非常规油气资源尚无明确定义,人们采用约定俗成的叫法将其分为非常规石油资源及非常规天然气资源两大类。
前者主要指重(稠)油、超重油、深层石油等,后者主要指低渗透气压气、煤层气、天然气水合物、深层天然气及无气成因油气。
此外,油页岩通过相应的化学处理后产出的可燃气和石油,也属于非常规油气资源。
6. 世界石油资源的大致情况原油的分布从总体上来看极端不平衡;从东西半球来看,约3/4的石油资源集中在东半球,西半球占1/4;从南北半球看,石油资源主要集中于北半球,从纬度分布看,主要集中于北纬20°—40°和50°—70°两个纬度带内,波斯湾及墨西哥湾两大油区和北非油田均处于北纬20°—40°内,该带集中了51.3%的世界石油储量。
50°—70°纬度带内有著名的北海油田,俄罗斯伏尔加及西伯利亚油田和阿拉斯加湾油区。
7.中国石油资源的大致情况中国石油可采资源探明率为43%,尚有57%的剩余可采资源有待探明。
总体属于石油勘探中级成熟阶段。
但中国待探明石油资源70%以上主要分布在沙漠、黄土塬、山地等等,勘探开发难度加大,技术要求和成本费用越来越高。
未来中国石油储量增长的主要领域在西部和海上。
另外,南沙海域石油资源丰富。
根据初步估算石油可采量约为100亿吨,其中70%在中国断续国界以内。
8.世界石油资源消耗的大致情况9.中国石油资源消耗的大致情况1950年原油和天然气只占总能源的0.9%,到1960年、1970年就分别增加到3%和15.3%,1980年达到26.8%,近年来,我国石油能源在总能源中的比重一直在20%左右。
这与石油能源在世界总能源的比重58%相比还是相当低的。
10.我国在石油资源方面面临哪些重大问题?1后备可采储量不足2风险勘查投入不足3缺乏供给保障机制,很难适应市场变化4科技总体水平不高,不能满足增储上产需要5环境问题严重,尚未得到充分重视11. 石油资源有哪些重要的应用?各种机械需要的各种润滑油,各种内燃机需要的不同规格的汽油和柴油,公路上铺沥青,飞机需要的喷气燃料,食品工业需要的食品级石蜡,橡胶工业需要的溶剂油,等等。
12. 如何合理地利用石油资源?(1)要真正认识到石油天然气是宝贵资源,才能做到经济合理地利用。
(2)合理利用油气资源,可以大量吸引外资,能真正地实施“对内搞活,对外开放”的方针。
利用天然气,再加上炼油厂的石脑油,大力发展石油化学工业,然后再以石化产品为原料,生产化肥、玩具、提包、纺织品、服装、人造宝石、鞋帽、电子产品、汽车零配件等等。
这些产品,除了满足国内需要外,还有大力向外出口。
第二章1.天然气为何要分干气和湿气?伴随原油出产的湿性天然气叫做湿气,不含液体成分的为干性天然气。
2.干气的主要成分是什么?干气是油田的伴生天然气,经过脱水,净化和轻烃回收工艺,提取出液化气和轻质油以后,主要成分是甲烷的处理天然气。
3.湿气和干气主要有什么不同?烃类气体中,CH4≥95%,C2+<5%的烃气,称为干气,又叫贫气;CH4≥95%,C2+>5%的烃气,称湿气,又叫富气。
4.天然气的主要用途有哪些?天然气主要可用于发电,以天然气为燃料的燃气汽轮机电厂的废物排放水平大大低于燃煤与燃油电厂,而且发电效率高,建设成本低,建设速度快;另外,燃气轮机启停速度快,调节能力强,耗水量少,占地省。
天然气也可用于化工原料,以天然气为原料的一次加工产品主要有合成氨,甲醇,炭黑等近20个品种,经二次或三次加工后的重要化工产品则包括甲醛、醋酸、碳酸二甲酯等50个品种以上。
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化工生产装置投资省、能耗低、占地少、人员少、环保性好、运营成本低。
天然气广泛用于民用及商业燃气灶具、热水器、采暖及制冷,也用于造纸,冶金、采石、陶瓷、玻璃等行业,还可用于废料焚烧及干燥脱水处理。
6.工业上惰性气体He、Ar2、Ne是如何得到的?一般是通过分离空气制取的,通过对液态空气进行分级蒸馏,可得稀有气体混合物,再用活性炭低温选择吸附法,就可以得到不同的稀有气体了。
7.原油的主要元素组成?C 83.0%——87.0%H 10.0%——14.0%N 0.01%——0.7%O 0.05%——1.5%S 0.05%——5.0%8. 原油的H/C比大致在什么范围?与原油的分子量和烃类组成有什么关系?XX——4.0 同一系列的烃类的,其H/C原子比随着分子量的增加而降低;烷烃的变化幅度较小,环烷烃的随分子量的变化幅度较大。
不同结构的烃类,碳数相同时,烷烃的H/C原子比最大,而芳烃最小。
对于环状烃而言,相同碳数时,环数增加,其H/C原子比降低。
9.原油中主要的非烃元素有哪些?S.N.O等,还有金属元素例如Ni.V.Sn.Na等等。
10. 原油的一般物性有哪些?大多数原油是密度比水低的黑色粘稠液体。
原油的一般性质,如密度、粘度、凝点、蜡含量、胶质、残碳等,都有专门的实验分析方法。
11.我国的原油有哪些特点?Ni 高V低,与国外相反。
我国石油一般为偏重的石油。
12.原油中烃类组成的表示方法有哪些?单体烃组成、族组成,结构族组成。
13.何为馏分?为什么要将原油切割为不同的馏分?分馏是最常用的分离方法,所分成的部分称为馏分。
在理想状况下,可挥发性化合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可通过极精密的蒸馏将化合物按其沸点次序逐一蒸馏出来而得到彻底的分离。
然而对于原油来说,这样的彻底分离难以实现。
原油中化合物组分数极多,不少组分的沸点差距很小,有的大分子量的化合物的挥发性很低,还有的化合物容易受热分解,此外还存在溶液的非理想性,这些因素都使原油难以通过精密分馏来实现单体化合物的彻底分离。
14.来自不同原油的相同馏分(沸程相同)其化学成分是否相同?不相同。
相同沸程的馏分可能互相之间密度会有较大的差别,这主要是由于它们的化学组成不同所致。
15.何谓原油和馏分的单体烃组成?这是将组成石油馏分的每一种烃类的单体化合物的含量全部表示出来的方法。
(只适用于部分低沸馏分)16.何谓原油和馏分的族组成?这是将组成石油馏分的所有烃类化合物按它们在有机化学中的分类归属,按族表示它们的含量。
(方法适用于各种石油馏分)17.何谓石油和馏分的结构族组成?这是将组成石油馏分的所有烃类化合物中的亚分子的结构单元按类型表示它们的含量。
(最常用的结构族组成分析中将石油馏分中所有烃类分子的碳原子按它们在芳香环、环烷环和烷基侧链上这三种类型进行归属,然后用芳香环上碳原子数占总碳原子数的百分数(C A)、环烷环上碳原子数占总碳原子数占总碳原子数的百分数(C N)和烷基侧链上碳原子数占总碳原子数的百分数(C P)这三个特征指标来表示石油馏分中烃类化学组成。
18.单体烃表示法可用于哪些馏分?部分低沸馏分。
19.汽油馏分的单体烃组成有何特点?各个单体烃相差很悬殊。
在石油轻馏分中丰度较高的烃类主要有正构烷烃,环己烷,甲基环己烷,甲基环戊烷,甲苯,二甲基环己烷以及在2—位或3—位上有单甲基支链的异构烷烃。
单甲基异构烷烃的含量明显高于多支链的异构烷烃的含量。
简单取代基的化合物在石油轻馏分中有较高丰度是一种普遍倾向。
20.族组成表示法常用于哪些馏分?几乎都可以使用,常用于轻组分,中间馏分。
21.对轻组分通常用哪几个烃族表示其族组成?链烷烃P 环烷烃N 芳烃A 烯烃O22. 对中间馏分通常用哪几个烃族表示其族组成?链烷烃P 环烷烃N 芳烃A23. 对渣油组分通常用哪几个烃族表示其族组成(广义族组成)?饱和烃(直链、支链、环状)芳香烃。
24.对渣油进行四组分分析时,用正庚烷为溶剂和用正戊烷为溶剂得到的沥青质含量为何不同?渣油中的沥青质溶于正庚烷但不溶于正戊烷。
25.结构族组成表示法常用于哪些馏分?重馏分(可用于轻馏分,中间馏分,但无实际意义)。
26.不同化学组成方法有何实际应用意义?单体烃分析方法适用于低沸点的部分馏分,而将石油馏分中单体烃的含量全部分析清楚很困难,所以需要族组成分析法。
27.何谓虚拟组分?组分可能实际不存在,根据其馏分温度虚拟出来的一个馏分。
28.描述两种虚拟组成方法。
(1)烃类集总组分烃类集总组分在本质上也是一种虚拟组分。
它的提出主要是考虑各种烃类化合物在化学反应中的特性。
一般根据所涉及的反应和希望解决问题,从实用的角度将性质相近的化合物归并在一组并成为“集总”,从而使石油馏分简化成为若干个集总组分组成的混合物。
(2)石油馏分的虚拟组分石油的中间馏分或高沸馏分都是一些有极多组分数的烃类等化合物的混合物,它们的沸点分布是近于连续分布的。
在有些场合它们可粗略地近似为单元组分,并取混合物的平均性质作为这简化处理的单元组分的性质。
29.结构族组成常用哪几个特征指标来表示结构单元?芳香环上碳原子数占总碳原子数的百分数(C A)、环烷环上碳原子数占总碳原子数占总碳原子数的百分数(C N)和烷基侧链上碳原子数占总碳原子数的百分数(C P)30.原油中主要的非烃元素有哪些?它们的元素含量大致范围是多少?N 0.01%——0.7%O 0.05%——1.5%S 0.05%——5.0%31.原油中的非烃元素对石油加工和石油产品有何影响?它们的存在对原油的加工和产品的使用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32.原油中主要的含硫化合物是哪些?硫化氢、硫醇、硫醚、二硫化物,噻吩等化合物和一些分子量较大且结构较为复杂(枫类、亚枫类)的含硫有机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