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分享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心得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心得(实用版4篇)篇1 目录1.产品经理的职责和重要性2.读书心得:了解产品经理的核心技能和方法3.产品经理的决策过程和市场分析4.用户体验和产品设计的重要性5.总结:成为优秀的产品经理篇1正文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产品经理这个职位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企业中,产品经理担任着关键的角色,他们需要负责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市场调研、产品设计到推广运营等环节。
因此,了解产品经理的职责和重要性,对于我们提升工作效率和职业素养具有重要意义。
最近我阅读了一本关于产品经理的书籍,书中详细介绍了产品经理的核心技能和方法。
我深刻体会到,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市场分析、用户研究、产品设计、团队协作和数据分析。
在实际工作中,产品经理需要运用这些技能,不断优化产品,提升用户体验,从而实现产品的商业价值。
在产品经理的决策过程中,市场分析是一个关键环节。
产品经理需要根据市场需求、竞争态势等因素,对产品进行定位和规划。
此外,产品经理还需要关注行业动态和用户需求,以便及时调整产品策略。
在市场分析的过程中,产品经理需要具备敏锐的洞察力和数据分析能力,以便从海量信息中提炼出有价值的数据。
用户体验和产品设计在产品经理的工作中也占据着重要地位。
优秀的用户体验可以帮助产品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脱颖而出。
产品经理需要深入了解用户需求,站在用户的角度进行产品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产品经理要注重细节,确保产品的易用性和稳定性。
同时,产品经理还要具备良好的审美能力,让产品在视觉上具有吸引力。
总之,要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需要具备丰富的知识和技能,以及敏锐的市场洞察力。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我们可以提升自己的能力,为公司创造更多的价值。
篇2 目录1.读书背景2.书中主要观点3.读书心得及应用4.总结篇2正文【读书背景】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产品经理这个职位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这个背景下,我阅读了一本名为《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书籍,希望能够从中获取一些关于产品经理的知识和技能。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阅读感想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阅读感想在互联网行业耕耘多年的我,凭借转岗的契机,成为了一名银行产品经理。
然而,银行的机构属性与互联网行业大相径庭,这一转变给我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在适应新岗位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以下困难:一是缺乏产品工作认知,导致我在做事时常常畏首畏尾。
二是在银行开展业务需要积累实际的业务经验,否则很多工作难以开展。
三是银行的工作方式较为谨慎,很多事情都需要请示上级,真正能拍板的只有大领导。
好的方面是犯错机会较少,坏的方面则是工作束手束脚,不够敏捷。
在此期间,王雯熙和王莎莎两位同学建议我阅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一书,她们非常了解我的困境所在,即缺乏产品工作方法。
这本书以产品经理的视角,介绍了从开始到结束的工作内容,与我之前从开发视角看到的产品经理工作内容相差甚远。
“做任何事都要遵循在什么阶段做什么事的规律。
”我处于转岗上手的阶段,缺乏的正是方法论。
本书的第一二章为我提供了非常欠缺的方法论,例如产品设计需要平衡用户利益和商业利益等问题,书中在第一章节就进行了详细阐述。
果然,“书中自有黄金屋”,多读书、多取经有很多好处。
产品经理需要考虑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挖掘背后真正的客户/用户诉求,并整理成产品文档,然后调用团队资源,以最高的性价比完成任务,并跟踪分析成果,周而复始。
以这样的一个链条来看,产品经理能够全面了解各个环节,而其他人员只能看到其中的一环,这也难怪产品经理更容易创业。
通过书中的产品方法,我联想到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很多时候,领导安排的工作存在问题,这不仅是我自身知识欠缺的原因,也是我努力学习的动力。
了解了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后,对于接下来的沟通也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不再像之前那样头脑蒙圈,分不清大家讨论的合理性。
有了之前的痛苦经历,在读书时我感受更加深刻。
书中的第一二章节在实际工作中还需要再仔细阅读,因为实际操作才能让人印象深刻,牢记于心。
作者在书中提到一个观点,即读书没必要读完,读到有用的几个章节就好。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详细的读后心得总结)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是一本由苏杰所著的产品管理类书籍,主要介绍了产品经理的工作职责、流程、方法和工具等。
本文是一篇详细的读后感,总结了书中的主要内容和对产品经理的启示。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是一本非常有用的产品管理指南。
作为一本介绍产品经理工作职责、流程、方法和工具的书籍,它不仅适用于产品经理,也适用于其他与产品开发相关的人员,如设计师、开发人员、测试人员等。
书中介绍了产品经理的职责和角色,强调了产品经理在产品开发过程中的重要性。
产品经理不仅要负责产品的规划、设计、开发和测试等环节,还要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确保产品的成功推出。
在这个过程中,产品经理需要具备市场分析、用户调研、需求分析、原型设计、项目管理等多方面的技能。
书中还介绍了产品经理的工作流程和方法。
产品经理需要通过市场调研和用户反馈来了解用户需求,进而确定产品的功能和特点。
然后,产品经理需要进行原型设计和测试,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用户体验。
最后,产品经理需要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合作,确保产品的开发和上线。
书中还介绍了一些有用的工具和技术,如用户画像、用户故事、MVP(最小可行性产品) 等。
这些工具和技术可以帮助产品经理更好地了解用户需求,设计出更好的产品。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不仅介绍了产品经理的职责、流程和方法,还提供了一些有用的工具和技术。
这些内容对于产品经理和其他与产品开发相关的人员都是非常有启示的。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写给产品新人读书笔记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写给产品新人读书笔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写给产品新人读书笔记1. 前言作为一名产品经理新人,我们迫切需要掌握产品经理的核心概念和技能。
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是一本极富价值的读物,可以帮助我们打破传统的观念,全面了解产品经理的职责和工作流程。
本文将从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的方式,总结和概括《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一书中的重要观点和理念。
2. 产品经理的定义《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一书明确了产品经理的定义。
产品经理是一位推动产品从概念到上市的核心角色,需要具备跨部门合作、用户导向和市场洞察的能力。
在这个角色中,产品经理需要将用户需求转化为具体的产品规划,并负责协调开发、设计和市场等各个环节。
3. 用户研究和需求分析用户研究和需求分析是产品经理工作的重要环节。
通过深入了解目标用户的需求和行为,产品经理可以更准确地确定产品的发展方向和优化策略。
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中,作者提到了许多用户研究和需求分析的方法,例如用户访谈、市场调研、竞品分析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产品经理更好地了解用户,把握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4. 产品规划和设计产品规划和设计是产品经理的核心职责之一。
在产品规划过程中,产品经理需要明确产品的目标、定位和特点,并制定相应的产品路线图和计划。
在设计阶段,产品经理需要与设计师合作,制定产品的界面和交互设计,以提升用户体验和产品的竞争力。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中强调了产品规划和设计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建议和实用工具,帮助产品经理更好地完成这些工作。
5. 敏捷开发和项目管理对于产品新人来说,掌握敏捷开发和项目管理方法是必不可少的。
敏捷开发是一种迭代、协作和灵活的开发方式,可以提高开发效率和产品质量。
而项目管理则是协调各个开发环节,确保项目按时交付和达成目标。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中提到了敏捷开发和项目管理的原则和实施方法,对于产品新人来说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6. 用户反馈和数据分析产品上线后,产品经理需要关注用户反馈和数据分析,以持续改进产品。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阅读感想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阅读感想在互联网行业如火如荼的当下,怀揣着对个人性格的剖析以及对互联网行业的向往,我阅读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
这本被众多产品经理极力推荐的读物,却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感到有些困惑。
作为一名传统行业的仪表工程师,我的专业与电子信息类有所关联,本以为自己与互联网行业并非相隔甚远,但读完这本书后,我才意识到隔行如隔山的道理。
在需求分析部分,我深感理解。
对于传统行业的工程师来说,了解业主和上下游专业的条件需求至关重要,这与我在工作中的经验是相通的。
然而,与传统行业相比,互联网行业的需求更加多样化和复杂化,需要我们不断地挖掘和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
在项目管理方面,我发现传统行业的项目规模更大、周期更长,且需要实体支撑,因此管理更为复杂。
一名工程师需要储备大量的专业知识和项目管理知识,以应对各种挑战。
相比之下,互联网行业的项目管理可能相对较为简单,但对于人员的管理和上下游部门的协调仍然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至于产品部分,我对互联网行业的产品充满了羡慕。
互联网产品的认知度极高,个人在项目中的重要性和比重也相对较大,这直接影响到个人的成就感和收益。
相比之下,传统行业的设计、采购、施工和管理等各个环节都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个人的价值体现相对较小,更能让人感受到自己如同一个螺丝钉的存在。
此外,传统行业的产品往往是为了造福社会而设计,缺乏互联网产品所具有的口口相传的趣味性。
总体而言,这本书让我对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有了一个大体的了解,但对于一些较为细节的部分,我仍然无法深刻体会。
我想,如果我能够真正成为一名产品经理,并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一年,回头再看这本书,或许会有更多的感悟和收获。
此外,作者在书中多次提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观点,即产品经理是一种处事方式,我深表认同。
但同时,我也认为并非每个人都能成为优秀的产品经理。
在现实生活中,客观因素的影响非常大,需要我们不断地去体会和适应。
我真诚地希望能够有机会加入产品经理的大军,但目前苦于没有合适的机会,这让我感到十分心塞。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在 2012 年的伊始,阅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发和思考。
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入浅出的阐述,揭示了产品经理这一角色的核心本质,并将其方法论应用于更广泛的领域,帮助我们解决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书中提出的“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的观点让我深受启发。
在面对复杂的问题和情况时,我们常常习惯于接受现状,而很少深入思考背后的原因和潜在的需求。
然而,通过不断地追问“为什么”,我们可以挖掘出更深层次的问题,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这种主动思考的能力不仅适用于工作中的项目和任务,也可以延伸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例如,当我们对某个决策感到困惑时,不妨多问几个为什么,探究其背后的动机和影响,从而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此外,书中还强调了主动学习的重要性。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面临着海量的知识和技能,但如何有效地获取和应用这些信息成为了关键。
主动学习要求我们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了解,而是要深入分析、总结和创新。
我们应该主动寻找自己感兴趣的领域,积极探索新的知识和技能,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同时,我们还应该学会将所学的知识进行整合和应用,将其转化为实际的成果。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实践和反思,将所学的理论与实际情况相结合,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对于我个人而言,这本书也为我提供了一个审视自己和工作的新视角。
我将自己视为一个产品,不断地分析和优化自己的工作方式和思维模式。
通过深入了解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我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进行学习和改进。
同时,我也意识到在工作中要关注用户需求,以用户为中心来设计和优化产品,这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与他人相处的道理是相通的。
在总结中,我将自己的目标设定为不断地调整思路和方法,以积极的态度应对市场的变化。
我相信,通过这样的努力,我能够更好地实现自己的职场目标,同时也在不断成长和进步的过程中,为他人带来更多的价值。
总而言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产品管理的实用指南,更是一本关于生活和工作的智慧之书。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心得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书心得(实用版4篇)目录(篇1)1.引言2.产品经理的角色和职责3.读书心得中的亮点4.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5.总结正文(篇1)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产品经理这一职业逐渐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在“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中,作者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浅出地阐述了产品经理的角色、职责以及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
在这里,我将为大家分享我的读书心得。
首先,产品经理是企业中至关重要的角色。
他们需要负责从最初的市场调研、需求分析,到产品设计、开发,再到最后的产品上线、推广等全过程。
一个好的产品经理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还需要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卓越的团队协作能力。
在这本书中,有许多值得关注的亮点。
例如,作者强调了用户需求的重要性。
在产品设计过程中,必须时刻站在用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深入挖掘用户的需求,才能为用户提供真正有价值的产品。
此外,作者还分享了许多实用的方法,如如何进行市场调研、如何撰写产品需求文档等,这些都为产品经理的工作提供了很好的指导。
那么,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呢?首先,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如市场调研、需求分析、产品设计等。
其次,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时刻关注市场动态,把握行业趋势。
最后,要具备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因为一个成功的产品离不开团队的共同努力。
总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思考和方法。
目录(篇2)1.引言2.产品经理的职责和重要性3.读书心得中的亮点4.应用所学知识于实际工作中5.总结正文(篇2)作为一名中文知识类写作助理,我近期阅读了一篇关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读书心得,收获颇丰。
这篇文章让我深入了解了产品经理的职责和重要性,也让我认识到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作中。
文章首先阐述了产品经理的职责,包括了解市场需求、设计产品功能、跟踪产品进度以及与团队协作等。
在我国互联网产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产品经理成为了企业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阅读感想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阅读感想“用好产品改变世界”,这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所传达的核心思想之一。
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产品的力量愈发凸显,它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还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社会的发展轨迹。
而作为产品的设计者和推动者,产品经理则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在阅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的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产品的重要性以及产品经理的职责所在。
产品不仅仅是一个实体物品,更是一种解决方案,它能够解决用户的问题,满足用户的需求。
一个好的产品,不仅能够赢得用户的喜爱和忠诚度,还能够为企业创造巨大的价值。
因此,作为产品经理,我们需要始终以用户为中心,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痛点,不断优化和改进产品,以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同时,我也认识到了产品经理所需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除了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能力之外,还需要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项目管理能力。
在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产品经理需要与各个部门的人员密切合作,协调各方资源,确保产品的顺利推进。
此外,产品经理还需要具备数据分析的能力,能够从数据中发现问题和机会,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决策和优化。
在书中,作者还介绍了互联网产品设计的五个层次:战略、范围、结构、框架和表现。
这五个层次相互关联,缺一不可,只有在每个层次都做好了工作,才能够打造出一个成功的产品。
这让我深刻认识到了产品设计的系统性和复杂性,也让我明白了在工作中要注重细节,从多个角度去思考问题,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竞争力。
此外,书中还提到了需求的挖掘和分析方法,这让我受益匪浅。
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需求,如何从这些需求中筛选出真正有价值的需求,并将其转化为产品需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作者介绍的方法和技巧,让我对需求分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也让我在工作中能够更加高效地进行需求分析和管理。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让我对产品管理有了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它不仅让我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技巧,还让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多的思考和启发。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阅读感想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阅读感想最初,我对这本书并没有太多兴趣,甚至对畅销书有一种莫名的抵触情绪。
然而,后来在各种偶然的场合中,我不断听到这本书的名字,于是决定一探究竟。
事实证明,这本书的文字轻松幽默,通过许多真实的案例,直观地向读者展示了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和种种信息。
对于那些立志成为产品经理的人来说,这无疑是一本很好的读物。
但我渐渐意识到,这本书的意义远不止于此。
它不仅仅是为那些即将踏入产品经理领域的人而写,对于更多身处围城之外的人来说,也具有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在书中,我看到了一个产品从无到有的成长过程,这让我对产品经理的工作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产品经理就像一个家长,要操心孩子的一切,包括从出生到成长的每一个细节,要与团队中的各个成员打交道,要面对各种挑战和困难。
这让我认识到,产品经理的工作不仅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和知识,更需要有责任心、耐心和团队合作精神。
同时,我也感受到了产品开发的艰辛和不易,以及在这个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压力和挑战。
然而,书中所描述的产品开发流程也让我感到有些遗憾。
目前的产品开发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短视和功利的问题。
互联网行业追求快速发展和短期效益,因此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进行创新研发,并不断进行产品升级。
这种情况下,团队往往会陷入重复性工作的困境,难以实现创新性突破。
虽然书中也提到了用户调研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时间和精力的限制,很难进行大规模的用户调研。
这也让我意识到,在追求效率和速度的同时,我们也需要更加注重用户体验和需求,不能仅仅依赖于经验和拍脑袋决策。
对于我们这些身处围城之外的人来说,阅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可以让我们更好地了解互联网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和思维方式,感受到互联网产品的魅力和局限。
同时,也可以让我们思考自己在工作和生活中的角色和价值,以及如何更好地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社会。
此外,这本书还让我对流程和创新的关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一个大公司的环境中,遵循既定的流程是必要的,这样可以保证工作的高效和一致性。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在开始阅读这本书之前,我对一个工作四年的产品经理能写出什么样的指导式文章持保留态度。
毕竟,我所运营的产品与互联网关系不大,而且传统产品与网络产品在某些方面可能存在差异。
然而,抱着休闲阅读的心态,我还是开始了这本书的阅读。
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改变了最初的想法。
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产品技能的指导,更是一种对待工作和产品的正确态度和精神的传达。
作者将产品管理比作一个从生孩子到养孩子的过程,这让我深受启发。
在工作中,我们常常需要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用心呵护和培育我们的产品,才能使其茁壮成长。
尽管我与互联网的联系相对较少,但书中提到的许多道理在传统产品和网络产品中都是相通的。
了解产品、满足客户需求、进行产品设计、后期运营以及数据的整理和挖掘,这些都是产品管理的核心要素。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产品管理的各个环节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意识到在工作中需要不断地学习和适应变化。
书中提到的企业氛围和文化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作者有幸在阿里巴巴这样口碑良好的企业工作,企业的文化和环境对新员工的成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然而,好的机遇并非人人都能遇到,更多时候我们需要学会适应环境。
这让我想起了《圣经》中的一句话:“请赐予我力量,去接受我所不能改变的;请赐予我勇气,去改变我所不能接受的;请赐予我智慧去分辨两者的不同。
”作为一个刚步入职场的产品经理,这句话对我来说是一种鼓舞。
当我们面临工作中的挑战和困难时,抱怨环境并不能解决问题,我们需要拥有勇气去改变那些我们可以改变的,同时也要有智慧去分辨哪些是我们无法改变的。
在阅读过程中,我还思考了如何提出一个旅游频道的互联网需求。
这是我和互联网最直接的接触,也是我将书中所学应用到实际工作中的机会。
我重新审视了之前提交的需求表,并以用户的心态进行了深入思考。
我意识到,提出一个好的需求不仅仅依赖于表格,更需要深入了解用户的需求和期望。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设计出真正符合用户需求的产品。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阅读感想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阅读感想在产品经理的领域中,《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一书可谓是备受推崇的入门标配。
它的影响力巨大,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怀着对这一领域的向往,我虔诚地拜读了此书两遍,如今想分享一下自己的一些心得体会。
最近,我正积极地寻求转行,目标正是书中所描绘的产品经理岗位。
这个岗位对于许多求职者来说,犹如梦幻一般,其专业不限、发展前景光明等诸多优势,使得产品经理一职备受青睐,竞争也异常激烈。
以产品助理这一入门级职位为例,普通公司的一个岗位往往会吸引数十名应聘者,更别提那些知名企业了。
在经历了狂风骤雨般的投简历之后,我有幸接到了寥寥几家公司的面试通知,但最终却全都铩羽而归。
苏杰老师出身名校,自然具有其他应届毕业生无法比拟的优势,轻松获得阿里的 offer 也在情理之中。
当然,我并没有嫉妒任何人的意思。
在入门级别中,确实存在许多硬性要求和指标。
这里暂且不提。
经过长时间在论坛上的浏览和 QQ 群的潜水,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人人都是跟风者。
我必须承认,自己也是其中之一。
产品经理这个岗位并非人人都有能力胜任,很多人实际上并不适合从事这一工作。
作者想要表达的并非这个意思。
或许是为了考虑此书的出版前景,标题需要吸引眼球,于是便有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样的标题。
人人都只看到了那些出色的产品经理的诞生,如张小龙、马化腾、周鸿祎等。
然而,他们也是在踩着千万同行的尸体上位的。
产品的竞争实质上是商业的竞争。
因此,你是否具备足够睿智的头脑和长远的目光,是否拥有应对危机的能力,是否能够与任何人自由沟通,是否拥有出色的创意,是否有恒心在这一行继续坚持下去,等等。
对于文科生来说,想从事产品工作,是否具备足够缜密的逻辑思维,是否真正深入了解互联网,是否能够掌控开发人员等;对于理科生来说,想从事产品工作,不仅仅在于你是否能写代码、找 bug。
仅仅凭借一腔豪情,我想成为产品经理,我的目标是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仅仅依靠看了几本书、做了几个原型、写了几篇竞品分析,是远远不够的。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阅读感想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阅读感想读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我用了三个多小时,其中有些章节只是快速浏览。
说实话,我能理解和吸收的内容并不多。
这可能是因为我的工作与产品经理的工作毫无关联,而且书中涉及到很多产品经理的工作细节,我更希望看到的是他们在做这些工作时的一些心得与心法,以及给新人的避坑指南。
一开始,我对产品经理的工作充满好奇,也曾希望能从事这个行业。
但看完这本书后,我觉得这个挑战对我来说太大了。
而且看完后,我也没有继续从事产品经理的想法了。
整本书写得非常杂乱,内容涵盖面广,各个方面都有,不太概括和集中。
书中举了很多例子,可能因为年代久远,所以没有太多的可参考和借鉴性,风格也太阿里化。
不过,书中有很多想法和思路对我有一定的启发,还是很不错的,让我受益匪浅。
俗话说,开卷有益,翻开书总能看到一些对自己有用的东西。
关于如何把自己当做一个产品去运营,我总结了自己的几个版本: 1. 1.0 版本:初生,22 岁,大学毕业,那时的我就像一张白纸。
2. 2.0 版本:成长,在同一家公司工作了七年半,在不同的部门,担任不同岗位。
这七年半,我做过人事助理、采购专员、物流经理,学到了很多东西,经历了一些社会历练,有了自己的想法、经验和思路,也形成了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虽然这些都不是在公司的核心部门,但这个时候我有了自己的产品打磨意识。
这两个版本都并非出自于自己的主动选择,都是被动接受,是一个见自己的过程。
3. 3.0 版本:起航,30 岁后辞职,换了自己想做的两份工作,外贸销售和总裁助理。
这时的我是 3.0 版本,而且是主动选择的结果。
这个时候,我开始有了产品打磨的意识,不管是外在形象,还是内在修养方面,都特别注重培养。
在产品方面,我建立了自己的专业体系,形成了基本配置升级,制定了合理规则。
在规划方面,我会先问自己三个问题:我喜欢什么?我擅长什么?我最在乎什么?分别对应三个层次:知识,我懂什么?能力,我能做什么?才干,我的个性与内在特殊性。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01 读后感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01 读后感
以下是一篇关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01》的读后感: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01》这本书让我对产品经理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作者苏杰以一个全新的视角,将产品经理的工作内容、职责、价值以及成长路径清晰地展现给读者。
在书中,作者将产品经理描述为解决用户痛点、创造用户价值的精英。
他们不仅要有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还要具备扎实的产品研发和管理能力。
通过对用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和对市场趋势的准确把握,产品经理能够将潜在的需求转化为实际的产品,从而实现商业价值。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受启发,尤其是作者对于产品经理角色定位的独特见解。
他强调了产品经理在团队中的核心地位,并指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应该具备全局观、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精神等多方面的素质。
同时,他也为想要成为产品经理的人们提供了实用的成长建议,包括如何锻炼自己的思维方式、如何积累经验和人脉、如何提高沟通和协调能力等。
此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成功的产品经理的案例,这些案例让我认识到成功的产品经理不仅需要天赋和运气,更需要不断努力和积累。
他们通过持续学习和实践,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从而实现了从平凡到卓越的跨越。
总的来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01》是一本非常值得一读的书。
它让我对产品经理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为我提供了很多实用的启示和建议。
我相信这本书对于想要成为产品经理的人们会有很大的帮助,同时也会让更多的人对产品经理这个职业充满敬意和向往。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阅读感想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阅读感想读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感觉酣畅淋漓。
或许是因为我身处传统行业,在阅读作者对传统行业和互联网行业的描述时,产生了一些共鸣。
我们传统行业的特点是什么?我认为是产品以硬件为主。
硬件技术的变革难度较大,从 10G 到 40G,再到 100G,都依赖于器件的发展。
此外,我们更注重供应链的打通,需要协调各类供应商,确保生存和发货等问题。
而互联网产品则有所不同,它们的产品模式并非如此。
在传统产品的开发中,项目周期通常较长,比如我们的产品研发需要 1 到 2 年。
开发过程中会采用瀑布模型,关注各种里程碑、评审点和控制点。
相比之下,互联网项目更倾向于敏捷方法,强调快速推出版本。
例如,“双 11”活动显然不适合使用瀑布模型进行开发。
关于盈利模式,即商业模式,我认为这是最根本的。
传统行业的产品通常是为付费客户提供的,但客户不一定是用户,例如通信行业和钢铁行业等。
而互联网行业的商业模式则有“免费模式”“长尾模式”等,非常有趣。
通过阅读本书,我能感受到作者是一个善于思考和总结的人。
他一直在寻找自己的定位,不断审视个人愿景和公司愿景。
通过从事产品经理工作并分析其工作职责,作者对产品经理在商业链条中的位置有了清晰的认识。
我所在的传统高科技行业,产品经理的主要职责在于产品的生命周期管理,即产品从诞生到消亡的全过程,包括需求、设计、开发、验证、发布和运营等阶段。
随着岗位的细化,每个领域可能会衍生出更多的岗位,例如市场调研和运营维护阶段可能需要数据挖掘等职责,而项目管理可能会产生专门的项目管理人员。
产品经理主要关注做正确的事,而项目经理则主要关注正确地做事,始终要审视项目的目标是什么。
我一直认为产品经理是商业链条中的核心职位之一。
虽然我目前的职位与产品经理略有差距,但我还是有机会打入产品链的。
如果有机会,我们可以进一步探讨。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读后感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是一本关于产品管理的经典之作,作者苏杰以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特的视角,将产品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
这本书不仅适合产品经理阅读,也适合其他岗位的人员阅读,因为它强调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产品经理,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产品管理的热爱和执着。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通过不断地尝试和摸索,总结出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他也提出了很多深刻的见解和思考,让人深受启发。
这本书的主题是“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个主题非常贴近实际,因为现代社会中,每个人都可能是产品的用户或者潜在用户。
因此,每个人都应该具备产品意识和产品素养,从而更好地满足自己的需求,同时也能够更好地理解用户的需求。
在书中,作者从产品的角度出发,将产品的定义、定位、功能、特点、用户、渠道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剖析。
同时,他也提出了很多实用的方法论,比如如何进行市场调研、如何制定产品规划、如何进行产品设计和开发、如何进行产品营销和推广等等。
这些方法论不仅适用于产品经理岗位,也适用于其他岗位的人员,因为它们都是基于实践的经验总结,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除了方法论之外,作者还提出了很多深刻的见解和思考,比如“最好的产品是满足用户的需求”、“产品的本质是解决问题”、“产品的价值是由用户来决定的”等等。
这些观点都非常具有启发性,让人深入思考产品的本质和价值所在。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作者对产品的热爱和执着。
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例,通过不断地尝试和摸索,总结出了很多实用的方法和技巧。
同时,他也提出了很多深刻的见解和思考,让人深受启发。
这本书还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产品经理的重要性。
产品经理是产品的灵魂和核心,他们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还要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和使命感。
他们需要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提高自己的能力,从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在阅读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后,我深受启发。
这本书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为读者揭示了产品经理的工作全貌,同时也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技巧和经验。
让我们来谈谈这本书的封面设计。
清新的封面,创意十足的表情橙子与鼠标手绘相连,再加上关键字的排列和搜索框的界面表现,侧页突出了本书的卖点,让人眼前一亮。
而推荐语部分更是汇聚了众多牛人的支持,这无疑增加了这本书的吸引力和可信度。
关于写作风格,作者以平缓的节奏展开叙述,使读者能够轻松地融入其中,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作者的思维非常开阔,常常能够由点及面,拓展读者的视野。
在内容方面,书中提供了大量实用的工具和方法,有些甚至直接提供了文档模板,让读者能够一目了然。
同时,书中所举的例子也非常透彻,有理有据有节,并且还分析了作者的思路和过程,这对于读者来说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
与《结网》相比,《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更侧重于产品经理的实际工作,而《结网》则更侧重于从战略的高度来审视产品经理的角色。
两本书各有侧重,互为补充,为读者提供了更全面的视角。
然而,这本书也并非完美无缺。
我认为它的定位可以更精准一些,比如明确指出是写给-1 到 1 岁的产品经理。
因为书中包含了许多工作中通用的知识,不仅仅局限于产品经理领域,例如高效的会议技巧等。
此外,书中的叙述节奏有些平缓,某些地方显得过于冗长,例如对作者家庭背景的描述,这可能会让读者感到有些拖沓。
同时,这本书的厚度超出了我的阅读极限,326 页的篇幅对我来说有些沉重。
我个人更倾向于页数在 249 页左右的书籍。
另外,印刷字体偏小也给阅读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容易导致眼睛疲劳。
不过,我还是要找出书中的一个 bug。
在 P258 顺数第六段的结尾处,似乎有一处印刷错误:“这似乎是一种廉价的可行解?”我认为这里应该漏掉了“解决方案”这几个字。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是一本非常实用的书籍,它为产品经理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指导。
虽然它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这些问题并不影响它的价值。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700字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700字
看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有以下的体会:
1、产品经理是那个将产品设计为让用户进入“沉迷系统”的人。
2、我们无法满足所有用户的需求,需要优先满足哪些用户需要和产品的商业目标结合起来考虑。
3、首先关注目标,任务其次:比用户行为更重要的是行为背后的原因,多问问用户为什么这么做。
4、避免让用户成为设计师:听用户说,但不要照做,用户的解决方案通常短浅、片面。
这本书的书名容易让人误会,其实作者是很认真的在分享真实工作中产品经理接触到的方方面面,而不是说人人都要去做产品经理。
作者从需求,项目管理,团队,战略以及最后产品经理的修养鸡汤方面讲述了自己的从业心得。
对于我这种在职场时间不短,接触过一些项目的人来说,还是很有共鸣和启发的。
毕竟工作中的细节和遇到的问题是非常相似的。
首先,作者是以清晰的思路和乐观积极的心态兵来解决问题的,这种由内驱动的方式是值得沉浸在迷茫和吐槽中的我们学习的。
其次,方法不是固定的,主要还是面对问题的思路和作出的选择判断。
作者拿自己的工作环境为例给入门小白展示了一个真实的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和可能面对的问题,这并非万能攻略,而是拿一个demo讲了思路,我想这就很实用了,我读这本书的目的也达到了。
1/ 2
最后,非常敬佩作者的分享和整理积累的精神,可以把自己的事情当成产品来规划并且按计划实现,可以有效的管理自己的知识并传播。
我想这是一个让自己和他人都受益良多的好方法。
值得我好好学习。
2/ 2。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读后感10篇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读后感10篇《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是一本由苏杰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6.6,页数:360,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读后感(一):我们追逐知识付费,却不曾认认真真看一本好书前几天,一位我非常尊敬的行业前辈,在朋友圈发了一个问题,我回答了一下,ta非常认可这个答案,而这个答案就是来源这本书里。
我相信这位前辈在工作中是非常专业和有能力的,当时ta可能只是忘记了,或者无法显性表达,或者只是ta有另外一套方法论去解释……前段时间,知识付费圈子,在讨论一个问题:面对碎片化的知识,我们该怎么办?我比较认可的观点的是:知识不是碎片的,ta是系统的,只是你接受知识的方式是碎片,更重要的,这种碎片式的吸收方式,不是互联网带来的,ta一直存在,回想一下你上学时,难道不是通过一节节课,总计3~4个月去学习那几本书吗?我记得曾经有有这样一个视角去看行业的周期:无方法论时期,有方法论时期,方法论复用时期。
我觉得中国互联网行业,经过了接近20年的发展,已经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经到一个形成和出现方法论的时期,具体现象是市面上涌现出了一大批职业培训的课程。
我偶尔会听到,圈子有人吐槽说苏老师就会写书,做产品不咋地,而写的书基本都是坑人,相信苏老师也听过,我不做评价。
但是,本书中的一句话,让我相信苏老师自己想得很明白了——这句话大概意思是“有人通过做一款牛逼的产品改变世界,而有人通过创建一套牛逼的方法论改变世界,这二者同样值得尊敬”。
总结:这是一本关于产品经理方法论的好书,足够系统,足够易懂。
如果你还在追逐市面上那些,穿着各种五颜六色衣服的“漂亮姑娘”,我建议省下你的精力和钱,好好研究一下面前这位真正的“好姑娘”。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读后感(二):《人人都是产品经理2.0》读后感继1.0的版本版本之后,非常有幸能够在早一些的时间内读了2.0版本,距离2010年的1.0版本已过去7年,苏杰也在他的产品之路上越走越成熟,从产品经理到创业者,身份的转变,也让这本书的内容变得更加立体。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
《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我想谈谈我选择阅读这本书的原因。
由于工作的性质,我需要转岗并提升个人能力,以寻求更好的职业发展。
我在 B 端软件产品需求分析领域已有 4 年经验,前两年在公司内部软件,后两年为乙方。
与传统意义上的产品经理不同,我的工作主要是收集和分析需求,而不需要进行用户调研,并且用户肯定会使用我们的产品,因此也不需要我配合运营部门提高用户活跃度。
然而,随着工作的进展,我发现软件需求分析的能力已经达到瓶颈,工资增长也较为缓慢。
因此,我希望转型为产品经理,参与产品的设计、规划、宣传和运营,以提升自己的能力。
那么,我在这本书中期望了解到什么呢?我希望它能告诉我产品经理除了需求分析之外还需要做些什么。
而这本书完美地满足了我的期望,它详细介绍了产品经理需要承担的各项工作,包括用户调研、市场分析、产品设计(包括开发、测试和发布)以及产品运营与维护。
对于产品的定位和方向,通常由产品总监或老板来决定,这也符合我的预期。
那么,我从这本书中获得的最大收获是什么呢?除了了解常规工作内容和发现自身的短板外,这本书还为我推荐了各个领域的阅读书籍。
有了扎实的理论基础,才能更好地付诸实践。
接下来,我想探讨一下这本书是否能够帮助读者成为一名产品经理。
在我看来,答案是肯定的。
作者多次强调的产品经理思维,实际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
在之前阅读的《批判性思维入门》中,已经清晰地阐述了逻辑思考的方法,例如明确目的、找出最大问题、提出假设、确定所需信息等。
本书中的问题,在我看来只是逻辑思考的实际应用,例如确定做什么产品、为什么要做、目标受众是谁、需要哪些支持证据等。
有了这样的思维方式,产品经理的日常工作就能够顺利展开,接下来就是在每个环节中进行实践、思考和总结。
我想谈谈我接下来的计划。
我打算先巩固软件需求分析方面的知识,根据多年的工作经验整理出一套方法论。
然后,我会阅读用户研究和交互设计方面的入门经典书籍,为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好充分准备。
苏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读后感
苏杰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读后感【原创版2篇】篇1 目录1.书名寓意及作者背景2.书中核心观点3.读后感想及启示4.总结篇1正文《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是苏杰所著的一本关于产品经理职责与技能的书籍。
苏杰是一位在阿里巴巴任职多年的产品经理,他结合自己的实际经验,旨在帮助更多想要成为产品经理或有志于产品领域的人提供指导。
书中的核心观点在于:产品经理需要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创新意识和良好的分析研判能力。
他们需要不断改进产品,深入了解业务,挖掘用户需求,并不断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
产品经理还需要制定所负责产品线的发展蓝图和实施路线图。
读完这本书,我深感作者对于产品经理这个职业的理解和认知非常深刻。
他从实际出发,详细阐述了产品经理的职责和技能要求,为想要进入这个领域的人提供了宝贵的指导。
同时,书中的许多案例也使我更加了解产品经理在工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这本书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启示。
首先,我明白了产品经理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职位,而是需要具备多种技能和素质的综合性岗位。
其次,我认识到在产品开发过程中,需求分析和市场调研的重要性。
只有真正了解用户需求,才能推出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最后,我意识到作为一名产品经理,需要不断学习和进步,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行业中立足。
总之,《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启发,使我对产品经理这个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篇2 目录1.书名独特,吸引读者2.作者经验丰富,分享干货3.产品经理的职责和要求4.书中提供的建议和思考5.读后感的思考和启示篇2正文《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的书名非常独特,让人禁不住想要一探究竟。
作者苏杰从他在阿里巴巴的工作经验出发,为我们详细阐述了产品经理的职责和要求,以及如何成为一名优秀的产品经理。
作为一名产品经理,需要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创新意识,同时还需要有良好的分析和研判能力。
要不断改进产品,深入了解业务,挖掘用户的需求,不断推出有竞争力的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家可能觉得《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个名字很奇怪,为什么作者说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呢?这个问题,我们后边再说,先和大家分享一段这本书里的一段对话:
小明和大毛是一对很好的朋友,有一天
小明对大毛说:我需要一个电钻
大毛问:为什么?
我想在墙上打个洞
为什么?
我想把一幅画挂在墙上
为什么?
因为这面墙太空旷了,看着不舒服
为什么?
因为太空旷就没有家的感觉,不够温馨
为什么?
你烦不烦啊。
大家听完这段对话,有什么感想?
电钻其实并不是小明真正的需求,他的真实需求只是想让家里看起来更温馨,有了这个认识,我们可以给出很多产品来满足小明,比如卖他一套实施方案,带着电钻、油画,上门安装;比如用背面有强力胶的钩子挂画,;比如直接把画粘到墙上;比如直接在墙上画,并且让小明自己画;再比如放一组书架在那里。
经过我们的分析得到的解决方案,比起小明说的,可能更省钱、省时间、更温馨等。
当然这些并不是我分析出来,而是对话中的大毛,为什么大毛会通过不停的追问为什么,从而挖掘出小明内心的真实需求呢?如果换做是我们,会怎么样?我们能不能给出更好的解决方案呢?其实案例中的大毛就是用了产品经理所特有的思维模式去思考问题的。
今天分享的这本书,就是和产品经理有关系----《人人都是产品经理》这本书的作者苏杰,是一名在阿里巴巴工作的普通员工,用了四年时间完成了这本书的创作,这本书不是手册、不是工具书、也不是大全,只是苏杰在这几年成长路上的心得体会,特别通俗易懂,做产品的人,会有切身的体会,即使不做产品的朋友我觉得也可以学习下产品经理的思维方式。
这本书的目录是按苏杰成长顺序做的,大概分了需求、项目、团队、战略、修养这几个板块来介绍苏杰对产品经理这个职位的看法和理解,在这里只和大家聊一下我比较感兴趣的需求这一章。
人活在这个地球上,为什么会有各种各样的需求??那是因为生活中存在太多的问题,而问题就是“理想与现实的差距”,那么人们就会很自然的产生“减少或者消除这个差距”的愿望,这就是所谓的需求。
就像是我们前边的对话里小明的需求一样。
(Ps—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划分为五个层次,由低到高为: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案例中小明的需求实际为安全需求和社交需求)
那么怎么样才能满足需求呢??
一般来说,满足需求可以分为三种方式,一、改变现状二、降低理想三、转移需求
我用实例来来具体解释下,这三种方式。
举一个我们目前存在的问题吧,咱们这座大厦的电梯问题,每到中午吃饭的时候,上下楼是最困难的时候了,有时候得等十来分钟也是很常见的吧,如果有很多人对这个抱怨,向物业投诉,要求解决,而在座的各位,就是这座大厦的物业负责人,那么,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呢??
这就可以说是一个需求,那么我们要如何满足这个需求呢?
第一种就是改变现状,是我们最常用的,最直接、最有效,比如说增加电梯数目,或者加快地体运行速度,但成本太高。
第二种,降低理想,不要忽视精神的力量,什么打预防针、丑化说在前边,这类的句子想必大家都经常听到,而在这里呢,我们可以对用户说,咱们这里等十分钟,隔壁的大厦要等半个小时呢~~~这样确实可以降低抱怨,但是,对物业公司本身的信誉来说,没有什么好处…
第三种就是转移需求,因为人类的注意力是有限的,所以引导用户去关注其他事物,他就会觉得这个差距没那么可憎了,我们也可以说,人的行为是需求驱动的,想改变人的行为,可以寻找更强烈的需求展现给他,而让他不在纠结于原来的需求,比方说电梯门上提一些锻炼身体的公益广告,至于内容么,可以是一些爬楼有益身体健康等等。
部分用户走楼梯去餐厅了,但是刚吃过饭怎么办呢?咱们六楼还好,要是十几层怎么办呢,可以这样,在电梯门旁边安装一面镜子,让等待的人可以整理下仪表,或者搔首弄姿一番,不至于那么无聊~~~,其实目前现在电梯门口的显示器就是一个很好的转移大家注意力的方式,不过我想他的目的更多的是广告~~~
通过这个实例,告诉我们满足用户的需求,不一定是要直接改变现状,而是更应该多思考、想想是否有什么更巧妙的方式解决。
当然一些重要的问题需要多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还是轻松一些,跟着感觉走好了,要不然就太理性、太累了。
我记得圣经里有段话说非常好:“请赐予我力量,去接受我所不能改变的,请赐予我勇气,去改变我所不能接受的,请赐予我智慧去分辨两者的不同”
好了,需求这块,就说这么多,大家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下这本书。
另外在战略一章提到的smart原则,也让我学到了很多。
SMART含有漂亮的、整齐的、伶俐的、轻快的等意思,但是在这里是几个单词的缩写,分别代表了不同的意思。
SMART原则是目标管理概念之一,是使工作变被动为主动的一个很好的手段,实施目标管理可以有利于我们更加明确高效地工作。
Smart 原则在很多地方都会应用的到,最典型应该是绩效考核了。
S 代表具体(Specific):[spi'sifik]指绩效考核要切中特定的工作指标,不能笼统;(比如说我想学习,就不是很明确,学习分很多种,比如学习什么?英语,数学,seo?)
M代表可度量(Measurable)['meʒərəbəl],指绩效指标是数量化,或者行为化的,验证这些绩效指标的数据或信息是可以获得的;(比如提高某个关键词排名,就没法度量,可以改成将某个关键词提高至百度自然搜索第一页)
A 代表可实现(Attainable),[ə'teinəbl]指绩效指标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可以实现,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
R 代表现实性(Realistic),:[riə'listik]指绩效指标是实实在在的,可以证明和观察;绩效指标是与本职工作相关联的
T 代表有时限(Time bound),注重完成绩效指标的特定期限。
ps-目标管理由管理学大师Peter Drucker彼得·德鲁克提出,首先出现于他的著作《管理实践》(The Practice of Management)一书中,该书于1954年出版。
根据Drucker的说法,管理人员一定要避免“活动陷阱”(Activity Trap),不能只顾低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最终忘了自己的主要目标。
MBO的一个重要概念是企业战略规划不能仅由几个高管来执行,所有管理人员都应该参与进来,这将更有利于战略的执行。
另一个相关概念是,企业要设计有一个完整的绩效系统,它将帮助企业实现高效运作。
由此,可以将目标管理视为Value Based Management(价值管理)的前身。
我非常推荐大家去读一读这本书,这里边的很多想法,很多思路并不是只有产品经理才用的到的,我们了解了需求、了解了smart原则,习惯了产品经理似的的那种思维方式,我们完全可以把自己当做一个产品,通过需求分析、运用smart原则,制定一个规划,换句话说,满足自己的需求。
这个时候人人都是自己的产品经理了。